卷六十三 附案

關燈
尚寶司丞應天彜先生典 應典字天彜,号石門,永康人。

    正德甲戌進士。

    由職方司主事,仕至尚寶司丞。

    初谒章懋於蘭江,奮然有擔負斯道之志。

    後介黃崇明見王守仁於稽山,授以緻良知之學。

    歸而講學五峰書院。

    典之論學曰:“聖賢之學,在反求諸己,而無自欺。

    人心本體,至虛至明,纖毫私意容受不得,如鼻之於臭,纔觸便覺,纔覺便速除去,更無一毫容忍。

    古之聖賢,當生而死,當富貴而甯貧賤,以至處内外、遠近、常變、得失、毀譽之間,不肯稍有所徇者,以能自見其心之本體,而勿以自欺而已。

    人心無聲無臭,渾然天理,不能不為物欲所蔽,而本體之明,終不可泯。

    一念覺,若鬼神之屍其兆,上帝之宰其衷,此即是不可欺之本心,充而達之,即是盡心。

    孟子曰:‘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

    ’充其不欺之心,至於纖悉隐微,無所不盡,事之巨細大小,俱以一心處之,而本然之體,原是不動。

    此聖賢學問,緊關切要處。

    學者知此,工夫方有落。

    若徒務外,近名竊取,口耳聞見之似,以誇於人,又或知有身心之學,模拟想像,不實踐下手,自欺之罪,終恐不免。

    ”此其論學之大概也。

    典為人誠悫和粹,孝友兼笃,謹言慎行,廉隅修遊。

    黃崇明稱其“笃實謙虛,刻苦好學,浙中罕俪”雲。

    (附案) 周瑩字德純,号寶峰,永康人。

    嘗學於應元忠,往見陽明子。

    陽明子曰:“子從應子之所來乎?”曰:“然。

    ”曰:“應子雲何?”曰:“應子曰:‘希聖希賢,毋溺流俗。

    ’且曰:‘吾聞諸陽明子雲。

    ’瑩是以不遠千裡而來谒。

    ”曰:“子之來,猶有未信乎?”曰:“信。

    ”曰:“信而又來,何也?”曰:“未得其方。

    ”陽明子曰:“子既得其方矣。

    ”對曰:“瑩惟不得其方,是以來見,願卒賜之教。

    ”陽明子曰:“子既得之矣。

    ”周德純先生瑩  周子悚然起,茫然有間。

    陽明子曰:“子之自永康來也,幾何程?”曰:“數百裡而遙。

    ”曰:“遠矣。

    ”曰:“從舟乎?”曰:“舟而又登陸也。

    ”曰:“勞矣。

    當茲六月暑乎?”曰:“途之暑特甚。

    ”曰:“難矣。

    具資糧,從童仆乎?曰:“攜一仆,中途而病,舍貸而行。

    ”曰:“茲益難矣。

    ”曰:“子之來既遠且勞,其難若此也,何不遂返乎?将毋有強子者乎?”:“瑩至夫子之門,勞苦艱難誠樂也,甯以是而遂返,又奚俟人之強也?”曰:“如是,則子固已得其方矣。

    子之志,欲至於吾門,則至於吾門,無假於人。

    子而志於聖賢之學,則亦即至於聖賢,而又假於人乎?子之舍舟從陸,捐仆貸糧,冒毒暑而來也,又安受其方也?”周子躍然而拜,曰:“茲乃命之方也矣。

    微先生言,瑩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