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崇仁學案一
關燈
小
中
大
進學方是;不然,則有打不過處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煞是難事,於此可以見聖愚之分,可不勉哉。
凡怨天尤人,皆是此關不透耳。
先哲雲:“身心須有安頓處。
”蓋身心無安頓處,則日惟擾擾於利害之中而已。
此亦非言可盡,默而識之可也。
晴窗親筆硯,心下清涼之甚,忘卻一身如是之窘也。
康節雲:“雖貧無害日高眠。
” 月下詠詩,獨步綠陰,時倚修竹,好風徐來,人境寂然,心甚平澹,無康節所謂“攻心”之事。
昨日於《文集》中又得處困之方,夜枕細思,不從這?過,真也做人不得。
“增益其所不能”,豈虛語哉! 日來甚悟“中”字之好,隻是工夫難也,然不可不勉。
康節詩雲:“拔山蓋世稱才力,到此分毫強得乎。
” 處困之時,所得為者,言忠信、行笃敬而已。
寄身於從容無競之境,遊心於恬澹不撓之鄉,日以聖賢嘉言善行沃潤之,則庶幾其有進乎! 人之病痛,不知則已,知而克治不勇,使其勢日甚,可乎哉?志之不立,古人之深戒也。
男兒須挺然生世間。
夜坐,思一身一家,苟得平安,深以為幸,雖貧窭大甚,亦得随分耳。
夫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 先儒雲:“道理平鋪在。
”信乎斯言也。
急不得,慢不得,平鋪之雲,豈不是如此?近來時時見得如此,是以此心較之往年,亦稍稍向定。
但眼痛廢書一年餘,為可歎耳。
處大事者,須深沈詳察。
看《言行錄》,龜山論東坡雲:“君子之所養,要令暴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體。
”大有所省。
然志不能帥氣,工夫間斷。
甚矣,聖賢之難能也。
累日看《遺書》,甚好。
因思二程先生之言,真得聖人之傳也。
何也?以其說道理,不高不低,不急不緩,溫乎其夫子之言也。
讀之,自然令人心平氣和,萬慮俱消。
涵養此心,不為事物所勝,甚切日用工夫。
看朱子“六十後,長進不多”之語,怳然自失。
嗚呼!日月逝矣,不可得而追矣。
十一月單衾,徹夜寒甚,腹痛。
以夏布帳加覆,略無厭貧之意。
閑遊門外而歸。
程子雲:“和樂隻是心中無事。
”誠哉,是言也!近來身心稍靜,又似進一步。
近日多四五更夢醒,痛省身心,精察物理。
世間可喜可怒之事,自家着一分陪奉他,可謂勞矣。
誠哉,是言也! 先哲雲:“大辂與柴車較逐,鸾鳳與鸱枭争食,連城與瓦礫相觸,君子與小人鬥力,不惟不能勝,兼亦不可勝也。
” 學《易》稍有進,但恨精力減而歲月無多矣。
即得随分用工,以畢餘齡焉耳。
讀奏議一篇,令人悚然。
噫!清議不可犯也。
今日思得随遇而安之理,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豈以老大之故,而厭於事也。
累日思,平生架空過了時日。
與學者話久,大概勉以栽培自己根本,一毫利心不可萌也。
三綱五常,天下元氣,一家亦然,一身亦然。
動靜語默,無非自己工夫。
看漚田晚歸,大雨中途,雨止月白,衣服皆濕。
貧賤之分當然也,靜坐獨處不難,居廣居,應天下為難。
事往往急便壞了。
胡文定公雲:“世事當如行雲流水,随所遇而安,可也。
” 毋以妄想戕真心,客氣傷元氣。
請看風急天寒夜,誰是當門定腳人。
看史數日,愈覺收斂為至要。
人生須自重。
閑卧新齋,西日明窗意思好。
道理平鋪在,着些意不得。
彼以悭吝狡僞之心待我,吾以正大光明之體待之。
《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七十二歲方知此味。
信乎,希賢之不易也。
夜靜卧閣上,深悟靜虛動直之旨,但動時工夫尤不易。
程子雲:“五倫多少不盡分處。
”至哉言也。
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
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午後看《陸宣公集》及《遣書》、《易》。
一親聖賢之言,則心便一。
但得此身粗安,頃刻不可離也。
憩亭子看收菜,卧久,見靜中意思,此涵養工夫也。
夜卧閣中,思朱子雲“閑散不是真樂”,因悟程子雲“人於天地間,并無窒礙處,大小鹹快活,乃真樂也。
”勉旃,勉旃! 無時無處不是工夫。
年老厭煩非理也。
朱子雲:“一日不死,一日要是當。
”故於事厭倦,皆無誠。
雖萬變之紛纭,而應之各有定理。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煞是難事,於此可以見聖愚之分,可不勉哉。
凡怨天尤人,皆是此關不透耳。
先哲雲:“身心須有安頓處。
”蓋身心無安頓處,則日惟擾擾於利害之中而已。
此亦非言可盡,默而識之可也。
晴窗親筆硯,心下清涼之甚,忘卻一身如是之窘也。
康節雲:“雖貧無害日高眠。
” 月下詠詩,獨步綠陰,時倚修竹,好風徐來,人境寂然,心甚平澹,無康節所謂“攻心”之事。
昨日於《文集》中又得處困之方,夜枕細思,不從這?過,真也做人不得。
“增益其所不能”,豈虛語哉! 日來甚悟“中”字之好,隻是工夫難也,然不可不勉。
康節詩雲:“拔山蓋世稱才力,到此分毫強得乎。
” 處困之時,所得為者,言忠信、行笃敬而已。
寄身於從容無競之境,遊心於恬澹不撓之鄉,日以聖賢嘉言善行沃潤之,則庶幾其有進乎! 人之病痛,不知則已,知而克治不勇,使其勢日甚,可乎哉?志之不立,古人之深戒也。
男兒須挺然生世間。
夜坐,思一身一家,苟得平安,深以為幸,雖貧窭大甚,亦得随分耳。
夫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 先儒雲:“道理平鋪在。
”信乎斯言也。
急不得,慢不得,平鋪之雲,豈不是如此?近來時時見得如此,是以此心較之往年,亦稍稍向定。
但眼痛廢書一年餘,為可歎耳。
處大事者,須深沈詳察。
看《言行錄》,龜山論東坡雲:“君子之所養,要令暴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體。
”大有所省。
然志不能帥氣,工夫間斷。
甚矣,聖賢之難能也。
累日看《遺書》,甚好。
因思二程先生之言,真得聖人之傳也。
何也?以其說道理,不高不低,不急不緩,溫乎其夫子之言也。
讀之,自然令人心平氣和,萬慮俱消。
涵養此心,不為事物所勝,甚切日用工夫。
看朱子“六十後,長進不多”之語,怳然自失。
嗚呼!日月逝矣,不可得而追矣。
十一月單衾,徹夜寒甚,腹痛。
以夏布帳加覆,略無厭貧之意。
閑遊門外而歸。
程子雲:“和樂隻是心中無事。
”誠哉,是言也!近來身心稍靜,又似進一步。
近日多四五更夢醒,痛省身心,精察物理。
世間可喜可怒之事,自家着一分陪奉他,可謂勞矣。
誠哉,是言也! 先哲雲:“大辂與柴車較逐,鸾鳳與鸱枭争食,連城與瓦礫相觸,君子與小人鬥力,不惟不能勝,兼亦不可勝也。
” 學《易》稍有進,但恨精力減而歲月無多矣。
即得随分用工,以畢餘齡焉耳。
讀奏議一篇,令人悚然。
噫!清議不可犯也。
今日思得随遇而安之理,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豈以老大之故,而厭於事也。
累日思,平生架空過了時日。
與學者話久,大概勉以栽培自己根本,一毫利心不可萌也。
三綱五常,天下元氣,一家亦然,一身亦然。
動靜語默,無非自己工夫。
看漚田晚歸,大雨中途,雨止月白,衣服皆濕。
貧賤之分當然也,靜坐獨處不難,居廣居,應天下為難。
事往往急便壞了。
胡文定公雲:“世事當如行雲流水,随所遇而安,可也。
” 毋以妄想戕真心,客氣傷元氣。
請看風急天寒夜,誰是當門定腳人。
看史數日,愈覺收斂為至要。
人生須自重。
閑卧新齋,西日明窗意思好。
道理平鋪在,着些意不得。
彼以悭吝狡僞之心待我,吾以正大光明之體待之。
《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七十二歲方知此味。
信乎,希賢之不易也。
夜靜卧閣上,深悟靜虛動直之旨,但動時工夫尤不易。
程子雲:“五倫多少不盡分處。
”至哉言也。
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
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午後看《陸宣公集》及《遣書》、《易》。
一親聖賢之言,則心便一。
但得此身粗安,頃刻不可離也。
憩亭子看收菜,卧久,見靜中意思,此涵養工夫也。
夜卧閣中,思朱子雲“閑散不是真樂”,因悟程子雲“人於天地間,并無窒礙處,大小鹹快活,乃真樂也。
”勉旃,勉旃! 無時無處不是工夫。
年老厭煩非理也。
朱子雲:“一日不死,一日要是當。
”故於事厭倦,皆無誠。
雖萬變之紛纭,而應之各有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