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卷,風土、人物,大略具此矣。

    邑幅員小,故實,而文獻甲于六郡。

    肇吾邑者,為張元帥貴,字國寶。

    當金季豪傑并起,貴保聚驿台以至建縣,迄今郁為名邑,則元帥固邑之開山主,而記所謂能大患,有功于民,元帥其人也。

    元帥祖茔在邑巽隅,以施地建學,遷茔于家堤。

    今墓表傾埋,餘洗而讀之,乃知元帥兄榮,字國昌,與濟南張榮,字世輝,自是兩人。

    保濟南者,為元帥榮;保新城者,為元帥貴。

    貴兄榮,以山東行省參議棄官歸隐,立父忠墓表,劉贊之文甚晰。

    若誤為一人,則國寶之功湮矣。

    此創邑有功之先賢,餘故特書之。

    或病邑建在元,不妨遠引,以示博雅。

    餘曰:不然,邑名自近,地自古。

    戲馬則周台也,安平則漢縣也。

    系水見于《水經》,曾照秦時之明月;乾時書于麟筆,兒孫漢代之關河。

    又何借為?況一時之文獻甲六郡,知異日之古迹甲千秋也。

    則編新城異時之舊事,應有一百三十五卷時乎。

     ◎夜半鐘 唐張繼《楓橋夜泊》詩,前人以“夜半鐘聲”為疑,《老學庵筆記》引皇甫冉“半夜隔山鐘”,于邺詩“遠鐘來半夜”,以為唐時僧寺,或有半夜鐘,不必姑蘇也。

    《墨莊》雲:“今平江城中,自承天寺(後改能仁寺)。

    半夜鳴鐘,諸寺乃以次而鳴,迨今如此,蓋自唐而然。

    ”據此,則夜半鐘是姑蘇故事,務觀亦未之考也。

     ◎唐詩統簽 海鹽胡震亨孝轅輯《唐詩統簽》,自甲迄癸,凡千餘卷,卷帙浩瀚,久未版行,餘僅見其《癸簽》一部耳。

    康熙四十四年,上命購其全書,令織造府兼理鹽課通政使曹寅鸠工刻于廣陵,胡氏遺書,幸不湮沒。

    然版藏内府,人間亦無從而見之也。

     ◎徐氏經解 昆山徐氏所刻《經解》多秘本,仿佛宋椠本,卷帙亦多,聞其版亦收貯内府。

     ◎妒婦津 妒婦津在臨濟,相傳武後不敢渡,别取道以避之。

    先兄西樵有詩雲:“解使金輪開道避,斯人何減駱賓王。

    ”妒婦之神,劉伯玉妻也。

     ◎殷譽慶書 門人殷彥來(譽慶)書至雲:劉原父、貢父《公是》、《公非》集,吳下藏書家有之,許借鈔錄。

    又新安族人攜一書目,有《漢上題襟集》、蘇叔黨《斜川集》,客臘轉售吳興賈人。

    今績溪胡氏、甯國許氏尚有藏本,當多方購覓傳寫。

    餘夢寐以之,聊記其語,以俟他日機緣若何耳。

     ◎詩評 或問“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說。

    答曰:太白詩:“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高望秋月,空憶謝将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去,楓葉落紛紛。

    ”襄陽詩:“挂席幾千裡,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陽郭,始見香爐峰。

    常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不可見,日暮空聞鐘。

    ”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無迹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

     ◎姜宸英 慈溪姜編修西溟(宸英),文章豪邁有奇氣,本朝古文一作手也。

    其論文自唐、虞三代以來,盛于六經,衰于《左氏》,而再盛于戰國。

    蓋以《左氏》多迂闊,不似《國策》之縱橫。

    持論太高,故世多河漢其言。

    西溟先以諸生入史局,分修《明史?刑法志》,極言廷杖、诏獄、東廠、缇騎之害,淋漓痛切,不減司馬子長。

    後以科場事連染,竟病卒于請室。

    餘時為刑部尚書,惟太息而已。

     ◎紫芝白芝 芝有五色,然紫多吉祥,白多反是。

    先曾祖大司徒公第,萬曆中梁上生紫芝,其年先祖方伯贈大司寇公登第。

    康熙甲申,餘所居裡第東堂老桐,朽竅中忽生芝,色白,餘聞而心惡之,是冬,罷官歸。

    未幾,有兒婦王氏之喪。

    又正樓棟桡傾圮,壓死者主、婢凡四人,始驗其為真不祥雲。

     ◎玉石彈棋局 陸放翁記大名龍興寺佛殿有魏宮玉石彈棋局,上有黃初刻字,宣和取入禁中。

     ◎諱畢 鄒平縣鄉語諱“畢”。

    吾邑畢蓋臣,字緻吾,明季名醫也。

    外祖孫氏家常有危疾,或言非畢不可,諸舅惡其姓,終不肯延緻之,鹹笑其迂拘。

    然唐杜牧之夢改名畢而卒,宋鄒忠公浩夢道君賜筆而亦卒,則古已有此忌矣。

    特以姓為疑,則誠迂耳。

     ◎張貞杞紀 張杞園(貞)居杞城别墅,作《杞紀》十八卷,自星土、輿地、山川、人物而外,有封建、年表、世次、原故、分國、系家、苗裔、春秋經傳、經傳别解,引書幾二百種。

    餘讀一過,曰:“異哉!可謂體大而思精矣。

    ”或曰:“範晔集謝承、華峤、袁山松、司馬彪諸家之作為《後漢書》,自謂體大思精,人或未之許也。

    今所紀杞,慶國一隅,而揚诩之如此,不亦過乎?”餘曰:“不然。

    杞,宋無征,昔已歎之。

    今立乎二千年之下,以指乎成周、春秋之世,且自今杞而溯之東樓、西樓始封之杞。

    又溯淳于、溯州、溯斟以旁逮。

    夫羿、浞之篡,夏後之臣靡滅有窮,立少康,而夏後氏之興亡,備見于是。

    可補太史公帝相、杼以下之阙文。

    按之,則皆在杞城百裡封域之内,可不謂體大而思精乎?”或乃謝曰:“微先生言,幾以《杞紀》為志乘之流,今而後知其良史才也。

    ”餘曰:“然。

    ” ◎妖僧大汕 廣州有妖僧大汕者,字石濂,自言江南人。

    或雲池州,或雲蘇州,亦不知其果籍何郡。

    其出身甚微賤,或雲曾為府縣門役,性狡黠,善丹青,疊山石,構精舍,皆有巧思。

    剪發為頭陀,自稱覺浪大師衣缽弟子,遊方嶺南,居城西長壽庵,而日伺候諸當事貴人之門。

    常畫素女秘戲圖狀,以媚諸貴人,益昵近之,于是無所忌憚。

    官東粵者,落其圈缋,十人而九。

    餘甲子奉使至粵,聞而心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