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朱書作禦書堂記 餘門人朱書字綠,宿松人,攻苦力學,獨為古文。

    癸未登第,改翰林庶吉士,未授職卒。

    常為餘作《禦書堂記》二篇,錄之以存其人,今文士中,不易得也。

     《禦書帶經堂記》。

     古書契未立,天地民物之常理,燦然上下間。

    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備之于身,以成理萬物,無經之名,而莫非經也。

    至孔子不得位,删《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而後世奉之為六經。

    蓋措之于身則其事精,而天下法之以為治;筆之於書則其義詳,而萬世繇之以為學。

    其道一而已矣。

    新城王公為禦史大夫時,禦書“帶經堂”額大字頒賜,朝士榮之。

    公侈君賜,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書)記之。

    “帶經”之說,于漢,禦史大夫寬少貧,常帶經而&Theta。

    公生華胄,弱冠掇高科,曆顯仕四十餘年矣,知遇之隆,近古未有。

    與夫<焦頁>論賤貧之士,雜身都養賃作間,勤不廢經者,相去甚遠。

    寬雖能使酷吏如張湯知鄉學,雄才大略如漢武與語經學而悅,其得力于經,有大過人者。

    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學者皆是也。

    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教,以祛邪慝,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

    然則公之于經,固将與天下法之由之,而何帶之與有?于乎!經之荒亦已久矣。

    以寬生平力學,不過采儒術、文封禅、邀明堂,一觞而止。

    經之用,顧若是與?孔子之聖,攝相三月,焉不能使魯為東周,僅與其徒退而講遺經于洙泗之濱,傳之其人而已。

    于寬又何責焉?方寬之為禦史大夫也,委曲遷就,以從人主之好,位盛貴極。

    傥回思之餘,豈不曰吾今者禦史大夫之尊,殆不若鄉者都養賃作,得以優遊一卷之書之為樂哉!公以天下萬世所系賴之身,受六經之托,著書滿家,望風求教于門下者,不可數計。

    名斯堂也,其将禮耕義種,與天下治人情之田乎?抑良農能稼而不能穑,藏之名山,待其人乎?朱子之詩曰:“面似凍梨頭似雪,後生誰與屬遺經?”公其念經之久荒,而與吾徒&Theta治之,則當何如也?(書)固荷&Theta之田夫也,幸得從公遊,故記公堂而卒以&Theta田之說進。

     《禦書信古齋記》 尊彜鼎俎陶冶之器,篆籀八分隸楷行草之書,設色淡墨之畫,今皆去古遠甚,彌古則彌佳,而惟人心之同然,無古今一也。

    列子曰:“天下治亂,古猶今也;五情苦樂,古猶今也;四體安危,古猶今也。

    ”此亦足見古今之大凡,而所言猶淺。

    至周子則曰:“德配天地,古之極也”。

    是言也其至矣乎!是故莫古于人心之同然。

    而夏、商、周恃之以複,漢、唐、宋、明之所不及者,恃之以興。

    即舉世不足道古,而此心卓乎立于天地之間,期于德與之配而後止,則區區元會運世之迹,為同為異,亦旦暮而已矣。

    大司寇新城王公以信古名其齋,嘗上請,得禦書以賜,而命(書)記之,蓋亦願學孔子意也。

    夫孔子以信古自居,而又嘗以漸不及見史之阙文為憾。

    坤乾之義,夏時之等,終無改于從周。

    然則其于古,宜有未之盡信者。

    乃千百世後,可信者必曰孔子,豈非德配天地,古之極者與?公莅民而事治,敷教而文變,掌憲而紀肅,祥刑而德洽,上信于朝廷、中信于卿大夫、下信于遠近來遊之學者與承風之民,亦可以澤今而傳後矣。

    而猶不自信也,以信古名其齋。

    夫有所宜于古,必有所戾于今。

    自秦以降,以秦為師,自元以降,又以元為師,未嘗不稱說唐虞,頌美商周。

    及究其行事,在上者,不但井田、封建,邈若海上神山,即元鼎、貞觀、慶曆諸遺事,亦誰以為可複者?在下者,不但鄒魯之道,不可再振,即濂洛關閩之學,又誰不以為迂闊而不近人情者?古道之淪胥,固其所也,然返世于古,勢有甚難。

    若自為古人,則在我而已,公之自為古人,固天下所不疑,而深得乎人心之同然者也。

    吾知後之人論世,至今數十年間,屈指可信于公卿大夫,必曰新城王公。

    則公之信于古,與後之信于公,又何以異哉? ◎徐祯卿少年詩 徐昌谷少年詩所稱警句,如“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與唐子畏“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伯仲之間耳,較之自定《迪功集》不啻霄壤。

    微空同師資之功,不能超凡入聖如此。

     ◎治痔方 新安羅醫治痔方,用稀熬燒酒七斤、南荊芥穗四兩、槐豆五錢,搗爛,煎沸五次,空心任意服,甚效。

     ◎鄭獨複新城舊事 吾縣前輩鄭簡庵(獨複)先生,明萬曆間舉人,仕為山西佥事。

    常著《新城舊事》一書,其自序曰:“舊事,逸史也。

    考古以舊事名者,《秦漢以來舊事》十卷、《漢魏吳蜀舊事》八卷、《晉宋舊事》一百三十五卷、《晉東宮舊事》十卷、《天正舊事》三卷、《梁舊事》三十卷,前輩之留心舊事若此。

    南燕主登營丘,問晏漠以齊之山川丘陵,谟曆對詳辨,畫地成圖,則雲山煙樹都堪記憶也。

    王武子、孫子荊各言其地人物之美,王雲:“其人廉且貞。

    ”孫雲:“其人磊而英多。

    ”則文人才士首應撰述也。

    漢太上作新豐,并移舊社,士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

    放雞犬于通途,亦竟識其家,則鄉亭宮館盡入描摹也。

    沛公過沛置酒,悉召父老諸母故人,道舊故為笑樂。

    則酒瓢羹碗,可供談谑也。

    郭璞注《爾雅》,陸佃作《埤雅》、《釋魚》、《釋鳥》,讀之令人作濠濮間想,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也。

    餘竊放此意,編纂兩年,為《新城舊事》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