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文曰“萬曆甲申年造”。

    上為乾卦,有小印為象形,公名也;右一小印,曰“桓台王子廓”,公字也。

    公故物惟此鏡與端溪小研一,光潔如白玉,亦有刻字,曰“王子廓家珍藏。

    ”端研無銘。

     ◎張麗華小祠 秦淮青溪上有張麗華小祠,不知何代所建,餘賦詩二首紀之,以存古迹。

    雲:“璧月依然瓊樹枯,玉容猶似憶黃奴。

    過江青蓋無消息,寂莫青溪伴小姑。

    ”“臨春樓閣已銷沉,遺廟荒涼碧藓侵。

    惟有青溪嗚咽水,至今猶自怨韓擒。

    ”唐修《隋史》,謂韓擒虎曰韓擒,避廟諱也。

     ◎鄧艾廟 蜀劍州西郭有小廟,祀鄧艾,餘賦絕句《示州人》雲:“申屠曾毀曹瞞廟,常侍還焚董卓祠。

    劍閣至今思伯約,蜀巫翻賽棘陽兒。

    ”明時有官陰平者,立一碑于道左,大書曰“鄧艾入蜀路”。

    見者笑之,碎其石。

    今之立廟,得無類是耶? ◎若幹 “若幹”二字,出古禮鄉射、大射,數射算雲“若幹純”、“若幹奇”。

    若,如也,幹,求也,言事不定,當如此求之。

    又《曲禮》:“問天子之年,始服衣若幹尺矣。

    ”《漢食貨志》顔注雲:“設數之名也,亦曰如幹。

    ”又複姓,後周有若幹鳳及右将軍若幹惠。

    若音人者反。

    《釋名》雲:“以國為姓。

    ”右《癸辛雜識》所引極詳,辄因或問而備錄之。

     ◎岑詩非創 岑詩“山風吹空林,飒飒如有人”;黃庶詩“山精水怪衣薜荔,天祿辟邪眠莓苔。

    ”餘遊廬山亦得句雲:“薜荔衣怪樹,山風恐行人。

    ”各寫一時所見,而句法相似。

    然岑亦本古詩“羅帷卷舒,似有人開”意,非創也。

     ◎名心未忘 古人著述詩文,一生心力所寄,必有所托,以思傳于後世。

    如白樂天寫集三本:一付廬山東林寺,一付蘇州南禅,一付龍門香山寺。

    陸魯望詩文手稿,盡置白蓮寺佛像腹中。

    唐求詩草大瓢中,投諸岷江之流。

    皆名心未忘故也。

    如來自言,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乃亦以身後結集,屬大迦葉,豈名心亦未盡忘耶?頃襄城劉太乙(青藜)翰林書來雲欲自作八分,書餘《漁洋》《蠶尾》諸集詩,藏于少林。

    代餘謀所托,意良厚,因述此以報之。

     ◎水仙 水仙之名甚美,馮夷為河伯,名曰水仙;伯牙從成連之海上,作《水仙操》;西湖有水仙王祠;陶岘泛三舟于江湖吳越間,号為水仙;他如雒妃、湘君之屬,皆水仙也。

    乃盜賊如孫恩,流毒會稽、吳興數郡,及勢窮投海死,其黨亦稱為水仙,甚可笑也。

    脫清都仙籍果有此輩,正當與趙高、李林甫同班爾。

     ◎治喉閉急症方 治喉閉急症用鴨嘴、膽礬,研極細,以酽醋調灌,吐出膠痰立愈(《癸辛雜識》雲:帳帶散用白礬,不甚效)。

     ◎治障翳及赤眼方 《癸辛雜識》又雲:熊膽少許,用淨水略潤開,盡去筋膜、塵土,入冰腦一二片,如淚癢,則加生姜粉些少,以銀箸點眼,能去障翳及赤眼,最效。

     ◎治小便不通方 餘戊子四月,患小便不通者三四日,諸方不效。

    章丘藥李洞開者,用犀角、玳瑁二味,磨水服之,甚驗。

     ◎小字入詩 同年汪鈍翁,小字液仙。

    程石瞿,小字佛壯。

    劉公<甬戈>,每自稱阿<甬戈>。

    餘在揚州日,常有詩寄西樵兄及三君雲:“佛壯談詩登秘閣,液仙趨府算錢刀;還思阿<甬戈>歸清穎,仕隐無端愧汝曹。

    ”“天甯佛火共淹留,千裡驚逢落雁秋;何處憑欄望西北,暮雲明月滿蕭樓。

    ”詩載《漁洋前集》。

     ◎囊雲 坡公作《搴雲篇》,餘昔行秦棧中,見道左石罅間煙氣如縷,頃刻彌漫山谷。

    已而雨大至,行人衣袖中皆雲也。

    始信囊雲非妄。

     ◎街道廳 工部郎官有街道廳一,差出則二黑鞭前引,而一隸肩獨闆在馬後。

    汪郎中玺以啟賀其僚友某雲:“雙鞭前導,宛兩股之蝦須;獨闆後随,如一條之狗尾。

    ”聞者無不大笑。

    汪字樊桐,仁和人,作《肅松錄》。

     ◎柳敬亭 左良玉自武昌稱兵東下,破九江、安慶諸屬邑,殺掠甚于流賊,東林諸公快其以讨馬、阮為名,而并諱其作賊。

    左幕下有柳敬亭、蘇昆生者,一善說評話,一善度曲,良玉死,二人流寓江南,一二名卿遺老,左袒良玉者,賦詩張之,且為作傳。

    餘曾識柳于金陵,試其技,與市井之輩無異,而所至逢迎恐後,預為設幾焚香,瀹介片,置壺一、杯一;比至,徑踞右席,說評話才一段而止,人亦不複強之也。

    愛及屋上之烏,憎及儲胥,噫,亦愚矣! ◎吳敏道詩 餘小時見寶應吳敏道詩一卷,頗有佳句,僅記其一絕雲:“揚子江頭雨,雙桡倚綠蕪;愁心将客夢,日夜向東吳。

    ”惜不憶其全矣。

     ◎胡應麟論歌行 胡元瑞論明人歌行,極尊空同而略于大複,不知何《聽琴》、《獵圖》、《送徐少參》、《津市打魚》諸篇,深得少陵之髓,特以秀色掩之耳。

    胡專舉《明月》、《帝京》,陋矣。

     ◎明清之際歌行三派 明末暨國初歌行,約有三派:虞山源于杜陵,時與蘇近;大樽源于東川,參以大複;婁江源于元白,工麗時或過之。

     ◎蜀八十老僧詩 蜀八十老僧果庵詩:“軒窗無暑覺雲起,竹樹有聲知雨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