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臨濟寺
真定府臨濟寺唐義玄禅師道場,餘以康熙丙子過之,荒涼頹落,阒無一僧。
今臨濟兒孫滿天下,名山大刹,開堂領衆者,不可勝數,而祖庭敗壞如此,無一人任興複者。
餘因憶宋僧證悟法師題馬祖殿雲:“寄語江西老古錐,任教日炙與風吹。
兒孫不是無料理,要見冰消瓦解時。
”遂題是詩于佛殿之壁,今又十三年矣,不知竟有擔當此事者否也。
◎黃始詩 黃始字靜禦,吳人,有詩雲:“一聲啼鳥半江月,才到兩山天欲明。
” ◎君子小人 李文饒、牛僧孺,君子小人判然也。
颍濱并稱為豪傑之士,而東坡戲為《酒令》雲:“牛僧孺父子犯罪,先斬小畜,後斬大畜。
”然則僧孺之人可知矣,可與贊皇并稱乎?明彭澤、王瓊如參商水火之不相能,其為邪正亦易見也,乃李贽《名臣傳》列瓊,而澤則附見之,公議安在? ◎評陳子龍湘真詞 餘少時評陳卧子(子龍)《湘真詞》:“如香車金犢,流連陌阡,轉令人思草頭一點之樂。
” ◎詩文詞曲貴有節制 凡為詩文,貴有節制,即詞曲亦然。
正調至秦少遊、李易安為極緻,若柳耆卿則靡矣。
變調至東坡為極緻,辛稼軒豪于東坡而不免稍過,若劉改之則惡道矣。
學者不可以不辨。
◎佛經多出文士之筆 前輩多言諸佛經多出六朝、唐人文士之筆,初亦疑之,然觀唐貞觀中令玄奘法師譯諸經,有譯經使十餘人。
又谕有不穩當處,随即改正。
則所雲多出文士之筆,良然。
◎漢中府璞石 漢中府治月台東南隅有璞石,如鼓而方,高二尺六寸,圍八尺,ㄕ間作四獸,面有剖露痕,審視之,真碧玉也。
門人陳子文(奕禧)《益州于役記》雲:“制似,相傳是楚、漢間物,未詳。
” ◎清朝狀元多選書法優者 本朝狀元必選書法之優者。
順治中世祖皇帝喜歐陽詢書,而壬辰狀元鄒忠倚、戊戌狀元孫承恩皆法歐書者也。
康熙以來,上喜二王書,而己未狀元歸允肅、壬戌狀元蔡升元、庚辰狀元汪繹皆法《黃庭經》、《樂毅論》者也。
惟戊辰進士中工二王體者,首推海甯查升,以其族叔嗣韓兼習《五經》,拔置鼎甲,升遂抑置二甲。
丁未進士工書者,首棗強宋師祁,而不與鼎甲,又不與吉士之選,終于一令,亦可惜也(宋字中郎)。
◎羅纣 秦羅敷,敷字或作“纣”。
李西台書小詞亦作羅纣。
《懶真子》引《漢書》昌邑王賀妾名羅纣,乃嚴延年女孫,然不言“敷”、“纣”二字何以通用。
或有博雅者知之,俟考。
◎王铎張玉書飲食多寡 《歸田錄》言:“張仆射飲啖過人,晏元獻所食至少。
”近人亦有相類者。
孟津王文安公(铎)在京師,諸公欲乞書,辄置酒邀之飲,無算爵,或烹雞卵數十,盛以巨盎,破饣饣乇、蒸餅亦數十枚,雜投其中,而食之立盡。
康熙辛未,餘貳京江相國張公素存(玉書)典會試,每五鼓必秉燭起坐,夜則和衣而寝。
食時,或切山藥極薄,煮熟置盂中,不過五七片;或炒米少許而已。
◎韓嗜煙酒 韓慕廬宗伯()嗜煙草及酒,康熙戊午與餘同典順天武闱,酒杯煙筒不離于手。
餘戲問曰:“二者乃公熊、魚之嗜,則知之矣,必不得已而去,二者何先?”慕廬俯首思之良久,答曰:“去酒。
”衆為一笑。
後餘考姚旅《露書》:“煙草産呂宋,本名淡巴菰。
”以告慕廬,慕廬時掌翰林院事,教習庶吉士,乃命其門人輩賦《淡巴菰歌》。
◎程石瞿嗜槟榔 故友程石瞿,南海人,嗜槟榔,官兵部職方郎中。
一日早朝,餘戲占口号贈之雲:“趨朝夜永未渠央,聽鼓應(平)官有底忙?行到前門門未啟,轎中端坐吃槟榔。
”聞者皆為絕倒。
按輿轎見《前漢書》。
◎奇技淫巧 康熙乙醜,餘奉使南海,見六榕寺一立佛像,皆以珠玉、珊瑚、瑪瑙、琥珀、蜜蠟、車渠諸寶莊嚴之,已為希有。
頃聞京師鬻一紫檀坐椅,制度精絕,亦以珠玉等諸寶為飾。
一方伯之子欲以百二十金購之,德州李庶常文衆(秉)力止之,乃已。
此真所謂奇技淫巧者也。
◎鼎甲同至八座 近科鼎甲三人皆至八座者甚少,同時者更少,惟癸醜狀元韓、第二人王鴻緒、第三人徐秉義同時為八座。
韓禮部尚書,王工部尚書,徐吏部侍郎,衣冠詫為盛事,本朝設科已來所未有也。
《歸田錄》記首甲三人并登兩府者,惟天聖五年一榜,此足相匹。
◎沈詩任筆 六朝人謂文為筆。
齊梁間江左有“沈詩任筆”之語,謂沈約之詩,任之文也。
然餘觀彥升之詩,實勝休文遠甚;當時惟玄晖足相匹敵耳,休文不足道也。
◎直呼名 廣平張蓋字覆輿,申凫盟涵光友也,常有贈申一絕句雲:“草澤賢豪盡上書,奎章閣外即公車。
我同漁父因衰老,獨有涵光是隐居。
”金陵黃周星九煙,明末進士也,贈長洲尤悔庵雲:“今朝喜得見尤侗”,皆直呼其名。
此以古道自處,故以古道待其友,非知己之深者不能也,俗人且以為倨傲無禮矣。
明鹽山王忠肅公(翺)官太宰,滄州馬恭襄公(昂)官大司馬,忠肅在朝,每面呼其名,此尤古道之不易行者,又非詩文之比。
◎呂蒙正得宰相體 有獻古
今臨濟兒孫滿天下,名山大刹,開堂領衆者,不可勝數,而祖庭敗壞如此,無一人任興複者。
餘因憶宋僧證悟法師題馬祖殿雲:“寄語江西老古錐,任教日炙與風吹。
兒孫不是無料理,要見冰消瓦解時。
”遂題是詩于佛殿之壁,今又十三年矣,不知竟有擔當此事者否也。
◎黃始詩 黃始字靜禦,吳人,有詩雲:“一聲啼鳥半江月,才到兩山天欲明。
” ◎君子小人 李文饒、牛僧孺,君子小人判然也。
颍濱并稱為豪傑之士,而東坡戲為《酒令》雲:“牛僧孺父子犯罪,先斬小畜,後斬大畜。
”然則僧孺之人可知矣,可與贊皇并稱乎?明彭澤、王瓊如參商水火之不相能,其為邪正亦易見也,乃李贽《名臣傳》列瓊,而澤則附見之,公議安在? ◎評陳子龍湘真詞 餘少時評陳卧子(子龍)《湘真詞》:“如香車金犢,流連陌阡,轉令人思草頭一點之樂。
” ◎詩文詞曲貴有節制 凡為詩文,貴有節制,即詞曲亦然。
正調至秦少遊、李易安為極緻,若柳耆卿則靡矣。
變調至東坡為極緻,辛稼軒豪于東坡而不免稍過,若劉改之則惡道矣。
學者不可以不辨。
◎佛經多出文士之筆 前輩多言諸佛經多出六朝、唐人文士之筆,初亦疑之,然觀唐貞觀中令玄奘法師譯諸經,有譯經使十餘人。
又谕有不穩當處,随即改正。
則所雲多出文士之筆,良然。
◎漢中府璞石 漢中府治月台東南隅有璞石,如鼓而方,高二尺六寸,圍八尺,ㄕ間作四獸,面有剖露痕,審視之,真碧玉也。
門人陳子文(奕禧)《益州于役記》雲:“制似,相傳是楚、漢間物,未詳。
” ◎清朝狀元多選書法優者 本朝狀元必選書法之優者。
順治中世祖皇帝喜歐陽詢書,而壬辰狀元鄒忠倚、戊戌狀元孫承恩皆法歐書者也。
康熙以來,上喜二王書,而己未狀元歸允肅、壬戌狀元蔡升元、庚辰狀元汪繹皆法《黃庭經》、《樂毅論》者也。
惟戊辰進士中工二王體者,首推海甯查升,以其族叔嗣韓兼習《五經》,拔置鼎甲,升遂抑置二甲。
丁未進士工書者,首棗強宋師祁,而不與鼎甲,又不與吉士之選,終于一令,亦可惜也(宋字中郎)。
◎羅纣 秦羅敷,敷字或作“纣”。
李西台書小詞亦作羅纣。
《懶真子》引《漢書》昌邑王賀妾名羅纣,乃嚴延年女孫,然不言“敷”、“纣”二字何以通用。
或有博雅者知之,俟考。
◎王铎張玉書飲食多寡 《歸田錄》言:“張仆射飲啖過人,晏元獻所食至少。
”近人亦有相類者。
孟津王文安公(铎)在京師,諸公欲乞書,辄置酒邀之飲,無算爵,或烹雞卵數十,盛以巨盎,破饣饣乇、蒸餅亦數十枚,雜投其中,而食之立盡。
康熙辛未,餘貳京江相國張公素存(玉書)典會試,每五鼓必秉燭起坐,夜則和衣而寝。
食時,或切山藥極薄,煮熟置盂中,不過五七片;或炒米少許而已。
◎韓嗜煙酒 韓慕廬宗伯()嗜煙草及酒,康熙戊午與餘同典順天武闱,酒杯煙筒不離于手。
餘戲問曰:“二者乃公熊、魚之嗜,則知之矣,必不得已而去,二者何先?”慕廬俯首思之良久,答曰:“去酒。
”衆為一笑。
後餘考姚旅《露書》:“煙草産呂宋,本名淡巴菰。
”以告慕廬,慕廬時掌翰林院事,教習庶吉士,乃命其門人輩賦《淡巴菰歌》。
◎程石瞿嗜槟榔 故友程石瞿,南海人,嗜槟榔,官兵部職方郎中。
一日早朝,餘戲占口号贈之雲:“趨朝夜永未渠央,聽鼓應(平)官有底忙?行到前門門未啟,轎中端坐吃槟榔。
”聞者皆為絕倒。
按輿轎見《前漢書》。
◎奇技淫巧 康熙乙醜,餘奉使南海,見六榕寺一立佛像,皆以珠玉、珊瑚、瑪瑙、琥珀、蜜蠟、車渠諸寶莊嚴之,已為希有。
頃聞京師鬻一紫檀坐椅,制度精絕,亦以珠玉等諸寶為飾。
一方伯之子欲以百二十金購之,德州李庶常文衆(秉)力止之,乃已。
此真所謂奇技淫巧者也。
◎鼎甲同至八座 近科鼎甲三人皆至八座者甚少,同時者更少,惟癸醜狀元韓、第二人王鴻緒、第三人徐秉義同時為八座。
韓禮部尚書,王工部尚書,徐吏部侍郎,衣冠詫為盛事,本朝設科已來所未有也。
《歸田錄》記首甲三人并登兩府者,惟天聖五年一榜,此足相匹。
◎沈詩任筆 六朝人謂文為筆。
齊梁間江左有“沈詩任筆”之語,謂沈約之詩,任之文也。
然餘觀彥升之詩,實勝休文遠甚;當時惟玄晖足相匹敵耳,休文不足道也。
◎直呼名 廣平張蓋字覆輿,申凫盟涵光友也,常有贈申一絕句雲:“草澤賢豪盡上書,奎章閣外即公車。
我同漁父因衰老,獨有涵光是隐居。
”金陵黃周星九煙,明末進士也,贈長洲尤悔庵雲:“今朝喜得見尤侗”,皆直呼其名。
此以古道自處,故以古道待其友,非知己之深者不能也,俗人且以為倨傲無禮矣。
明鹽山王忠肅公(翺)官太宰,滄州馬恭襄公(昂)官大司馬,忠肅在朝,每面呼其名,此尤古道之不易行者,又非詩文之比。
◎呂蒙正得宰相體 有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