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公,滿眼兒孫盡朝貴。
” ○古婦女不嫌須《晉書。
桓溫傳》: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猬毛礫,尚南康公主。
是尚主時已有須也。
宋山陰公主夜就褚淵,淵不敢從。
公主曰:“褚公須髯如戟,何無丈夫氣?”是公主并愛其有須也。
唐武後時,朱敬則疏曰:“近聞尚食柳模自言:子良賓潔白美須眉,堪充宸禦。
”是須眉之好者,并可進禦于武後也。
○内監娶妻内監多有娶妻者,浣濯饣喜爨之事,亦所必需,不必盡如《雙槐歲抄》所雲“此輩男性猶在也”。
按《後漢書〔原無“後字”〕劉愉〔瑜〕傳》:常侍、黃門亦廣娶妻。
《周舉傳》:監宦之人,亦複以形勢威侮良家,取女閉之,至于白首,殁無配偶。
《單超傳》:四侯轉橫,多取良人美女,以為姬妾,《趙皇後傳》:宮婢道房與中宮史曹宮對食。
應劭注曰: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
《唐書。
高力士傳》:河間人呂元晤有女國姝,力士娶之。
元晤自刀筆吏擢至少卿。
《李輔國傳》:帝為娶元擢女為妻,擢以故為梁州刺史。
宋神宗疾,宣仁太後谕内侍梁惟簡曰:“令你新婦做領黃袍,十歲來孩兒着得者。
”又《朱子語類》:梁師成妻死,蘇叔黨、範溫皆衰往哭。
《水東日記》:明宣德中,賜太監陳蕪兩夫人(《明史》本傳作兩宮人)。
天順初,賜故太監吳誠妻第宅莊田。
天順中,霍奏:鎮守大同中官韋力轉強取部民女為妾。
此皆前代故事。
若元順帝時有中官趙伯顔不花,本契丹士人被擒者,年已三十馀,妻、子具矣。
帝憐其才,刑為閹人,命為樞密院使。
不花不舍其妻,仍與之共處。
則未閹以前之妻,非可概論也。
至如秦趙高養義女,贅其婿閻樂,此宦官之有養女也。
《後漢書》:順帝四年诏:聽中官得以養子襲爵《劉愉〔瑜〕傳》:中官競立繼嗣,繼體傳爵,或乞子于疏屬,或買兒于市道。
又曹騰有養子曹嵩,即曹操之父。
此宦官又有養子也。
唐德宗生母沈氏,因天寶之亂,失所在,登極後,使人遍求。
有高力士女,頗能言禁中事,乃與女官李真一合謀,希圖望外。
力士子白其誣。
此亦宦官子女也。
魚朝恩有養子名令微,服綠。
朝恩攜以見代宗,乞金紫。
帝未答,有司已奉紫服于前,遂賜之。
武宗時宦官仇士良,請以開府蔭其子,為千牛,給事中李中敏判雲:“開府階誠宜蔭子,谒者監何由有兒?”昭宗時,楊複恭多養假子,守信、守亮、守忠、守貞、守厚等為節度使、刺史,孔緯于上前诘之,複恭曰:“子壯士,欲以衛國家。
”緯曰:“何不使姓李而姓楊乎?”複恭無以對。
此又宦官養子之極濫者也。
《夷堅志》:大張去非之子安世使北朝,人送之,有“便是中朝一漢兒”之句。
京師人以内侍養子不閹者為漢兒也。
元至順二年,禦史台言:“江西參政李允中,乃宦者李邦甯養子也。
”至如《後漢書》栾巴先為宦者,給事掖廷,後陽氣通暢,白上乞退,乃拜為郎中。
《北史》:魏孝文帝幽皇後馮氏,因帝南征,遂與中宦高菩薩亂。
北齊武成帝胡後,與諸奄人亵狎。
明魏忠賢與客氏淫亂。
此又宦官變異,仍能為人道者。
《後漢書》:袁紹勒兵誅宦官,無少長皆殺之,或有無須而誤死者。
唐中宗時,宦官用事,窦從一曲意下之,見訟者無須,亦曲加承接。
○神像配合杜氏《通典》:汾陰後土祠,為婦人塑像,武後移河西梁山神塑像以配之。
開元十一年,有司始遷梁山神像于别室。
歐陽公《歸田錄》:小孤山日久訛為小姑,而對江有彭郎矶,土人遂為“小姑嫁彭郎”之謠。
《蓼花淵閑錄》:臨海有杜拾遣廟,年久訛為杜十姨,塑為女像;又有伍子胥廟,訛為伍髭須,遂塑長髯者為伍髭須神,以配十姨。
《張南軒集》:舜廟中有武後像即日投之江中。
祠廟之神,以訛傳訛,而又為之配合,此裡俗之最可笑者也。
○男娼、尼站、和尚教坊比頑童之訓,見于《尚書》,可見三代已有此風。
後有彌子瑕、鄂君、龍陽君,以及漢之籍孺、闳孺、鄧通、韓嫣、董賢之徒,至于傅脂粉以為媚。
(漢惠帝時,黃門侍中皆傅脂粉。
沖帝時,有飛章告李固胡粉飾貌,搔頭弄姿。
魏曹子建亦好傅粉。
晉何晏動靜自喜,粉白不去手。
唐張昌宗得幸于武後,又薦其兄易之,傅粉施朱,俱承辟陽之寵。
後唐莊宗嘗自傅粉,與伶人戲。
此皆傅粉故事。
)史臣之贊曰:“柔曼之傾國,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
”《癸辛雜識》謂,東都盛時,有經此圖衣食者。
政和中立法:告捕男子為娼者,杖一百,賞錢五十貫。
南渡後,吳俗尤盛,皆傅脂粉,盛妝飾,善針指,呼謂亦如婦人,其為首者号師巫行頭。
凡官府有不男之訟,則呼使驗之。
敗壞風俗,莫此為甚雲。
按此風相習,曆代皆所不免,然如宋時之傅脂粉,并有師巫行頭之類,則罕矣。
《癸辛雜識》又記,臨平明因寺,尼刹也,往來僧官每至,必呼尼之少艾者供寝,寺中苦之。
于是專作一寮,貯尼之有違濫者,以供不時之需,名曰尼站。
曾三異《同話錄》:唐元和中,有僧文淑者,聚衆論說内典,托言鄙亵之事,同輩争為歌曲,呼所居為和尚教坊。
此皆事之不經者也。
○妻肉僧呂藍衍《言鲭》謂陝西邊郡山中,僧人皆有家小,以為異。
不知其地近蒙古風俗,凡喇嘛多娶妻食肉,毋足怪也。
(元人馬祖常《河西歌》:“賀蘭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即召瞿昙作夫婿。
”正是甘涼一帶舊俗也。
)《唐書。
李德裕傳》:蜀先主祠旁有猱村,民皆剃發若浮屠者,而畜妻子自如。
鄭熊《番禺雜志》:廣州僧有室家者,謂之火宅僧,呼僧之妻曰梵嫂。
房千裡《投荒雜錄》謂:南人不信釋氏,間有一二僧,皆擁婦食肉,土人以女配之,呼曰師郎。
或有疾,請僧設食,宰殺羊豕以敢之,目為除齋。
陶《清異錄》:京師大相國寺僧,有妻曰梵嫂。
曾三異《同話錄》:僧鑒虛作煮肉法,行于世。
是僧之妻肉,由來久矣。
又《古今原始》:宋太祖時,始禁道士不得畜妻。
是古來道士亦皆有妻室矣。
今世俗亦尚有一種火居道士,有妻子,與民人無異。
○館師為帝王古來有以孝廉而為帝王者。
孫策死,孫權方哭于喪次,張昭曰:“此豈孝廉哭時耶?”晉武帝初以貴公子當品,鄉裡莫敢為輩。
州内十二郡中正,乃共舉鄭默與帝并登孝廉。
是吳大帝、晉武帝皆曾舉孝廉也。
《隋書》:許善心謂:“梁武帝出自諸生。
”又徐铉所撰《劉高阝墓志》有雲:元宗方在膠庠,吳帝使君召拜為郎中。
元宗乃南唐主李也。
是梁武、李亦俱由秀才起也。
有以狀元為帝王者,夏主遵顼也。
又有以館師而封王者。
北齊後主緯有侍書張景仁,封建安王,而馬敬德先為後主師,已卒,趙郡王彥深曰:“何容侍書封王,而侍講翻無封爵?”乃亦追封敬德為廣漢郡王。
宋趙普少時亦為館師,人稱為趙學究,後封韓王。
有以館師而為帝者。
《南史》:陳霸先少時嘗遊義興,館于許氏,後遂為帝。
《五代
” ○古婦女不嫌須《晉書。
桓溫傳》: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猬毛礫,尚南康公主。
是尚主時已有須也。
宋山陰公主夜就褚淵,淵不敢從。
公主曰:“褚公須髯如戟,何無丈夫氣?”是公主并愛其有須也。
唐武後時,朱敬則疏曰:“近聞尚食柳模自言:子良賓潔白美須眉,堪充宸禦。
”是須眉之好者,并可進禦于武後也。
○内監娶妻内監多有娶妻者,浣濯饣喜爨之事,亦所必需,不必盡如《雙槐歲抄》所雲“此輩男性猶在也”。
按《後漢書〔原無“後字”〕劉愉〔瑜〕傳》:常侍、黃門亦廣娶妻。
《周舉傳》:監宦之人,亦複以形勢威侮良家,取女閉之,至于白首,殁無配偶。
《單超傳》:四侯轉橫,多取良人美女,以為姬妾,《趙皇後傳》:宮婢道房與中宮史曹宮對食。
應劭注曰: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
《唐書。
高力士傳》:河間人呂元晤有女國姝,力士娶之。
元晤自刀筆吏擢至少卿。
《李輔國傳》:帝為娶元擢女為妻,擢以故為梁州刺史。
宋神宗疾,宣仁太後谕内侍梁惟簡曰:“令你新婦做領黃袍,十歲來孩兒着得者。
”又《朱子語類》:梁師成妻死,蘇叔黨、範溫皆衰往哭。
《水東日記》:明宣德中,賜太監陳蕪兩夫人(《明史》本傳作兩宮人)。
天順初,賜故太監吳誠妻第宅莊田。
天順中,霍奏:鎮守大同中官韋力轉強取部民女為妾。
此皆前代故事。
若元順帝時有中官趙伯顔不花,本契丹士人被擒者,年已三十馀,妻、子具矣。
帝憐其才,刑為閹人,命為樞密院使。
不花不舍其妻,仍與之共處。
則未閹以前之妻,非可概論也。
至如秦趙高養義女,贅其婿閻樂,此宦官之有養女也。
《後漢書》:順帝四年诏:聽中官得以養子襲爵《劉愉〔瑜〕傳》:中官競立繼嗣,繼體傳爵,或乞子于疏屬,或買兒于市道。
又曹騰有養子曹嵩,即曹操之父。
此宦官又有養子也。
唐德宗生母沈氏,因天寶之亂,失所在,登極後,使人遍求。
有高力士女,頗能言禁中事,乃與女官李真一合謀,希圖望外。
力士子白其誣。
此亦宦官子女也。
魚朝恩有養子名令微,服綠。
朝恩攜以見代宗,乞金紫。
帝未答,有司已奉紫服于前,遂賜之。
武宗時宦官仇士良,請以開府蔭其子,為千牛,給事中李中敏判雲:“開府階誠宜蔭子,谒者監何由有兒?”昭宗時,楊複恭多養假子,守信、守亮、守忠、守貞、守厚等為節度使、刺史,孔緯于上前诘之,複恭曰:“子壯士,欲以衛國家。
”緯曰:“何不使姓李而姓楊乎?”複恭無以對。
此又宦官養子之極濫者也。
《夷堅志》:大張去非之子安世使北朝,人送之,有“便是中朝一漢兒”之句。
京師人以内侍養子不閹者為漢兒也。
元至順二年,禦史台言:“江西參政李允中,乃宦者李邦甯養子也。
”至如《後漢書》栾巴先為宦者,給事掖廷,後陽氣通暢,白上乞退,乃拜為郎中。
《北史》:魏孝文帝幽皇後馮氏,因帝南征,遂與中宦高菩薩亂。
北齊武成帝胡後,與諸奄人亵狎。
明魏忠賢與客氏淫亂。
此又宦官變異,仍能為人道者。
《後漢書》:袁紹勒兵誅宦官,無少長皆殺之,或有無須而誤死者。
唐中宗時,宦官用事,窦從一曲意下之,見訟者無須,亦曲加承接。
○神像配合杜氏《通典》:汾陰後土祠,為婦人塑像,武後移河西梁山神塑像以配之。
開元十一年,有司始遷梁山神像于别室。
歐陽公《歸田錄》:小孤山日久訛為小姑,而對江有彭郎矶,土人遂為“小姑嫁彭郎”之謠。
《蓼花淵閑錄》:臨海有杜拾遣廟,年久訛為杜十姨,塑為女像;又有伍子胥廟,訛為伍髭須,遂塑長髯者為伍髭須神,以配十姨。
《張南軒集》:舜廟中有武後像即日投之江中。
祠廟之神,以訛傳訛,而又為之配合,此裡俗之最可笑者也。
○男娼、尼站、和尚教坊比頑童之訓,見于《尚書》,可見三代已有此風。
後有彌子瑕、鄂君、龍陽君,以及漢之籍孺、闳孺、鄧通、韓嫣、董賢之徒,至于傅脂粉以為媚。
(漢惠帝時,黃門侍中皆傅脂粉。
沖帝時,有飛章告李固胡粉飾貌,搔頭弄姿。
魏曹子建亦好傅粉。
晉何晏動靜自喜,粉白不去手。
唐張昌宗得幸于武後,又薦其兄易之,傅粉施朱,俱承辟陽之寵。
後唐莊宗嘗自傅粉,與伶人戲。
此皆傅粉故事。
)史臣之贊曰:“柔曼之傾國,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
”《癸辛雜識》謂,東都盛時,有經此圖衣食者。
政和中立法:告捕男子為娼者,杖一百,賞錢五十貫。
南渡後,吳俗尤盛,皆傅脂粉,盛妝飾,善針指,呼謂亦如婦人,其為首者号師巫行頭。
凡官府有不男之訟,則呼使驗之。
敗壞風俗,莫此為甚雲。
按此風相習,曆代皆所不免,然如宋時之傅脂粉,并有師巫行頭之類,則罕矣。
《癸辛雜識》又記,臨平明因寺,尼刹也,往來僧官每至,必呼尼之少艾者供寝,寺中苦之。
于是專作一寮,貯尼之有違濫者,以供不時之需,名曰尼站。
曾三異《同話錄》:唐元和中,有僧文淑者,聚衆論說内典,托言鄙亵之事,同輩争為歌曲,呼所居為和尚教坊。
此皆事之不經者也。
○妻肉僧呂藍衍《言鲭》謂陝西邊郡山中,僧人皆有家小,以為異。
不知其地近蒙古風俗,凡喇嘛多娶妻食肉,毋足怪也。
(元人馬祖常《河西歌》:“賀蘭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即召瞿昙作夫婿。
”正是甘涼一帶舊俗也。
)《唐書。
李德裕傳》:蜀先主祠旁有猱村,民皆剃發若浮屠者,而畜妻子自如。
鄭熊《番禺雜志》:廣州僧有室家者,謂之火宅僧,呼僧之妻曰梵嫂。
房千裡《投荒雜錄》謂:南人不信釋氏,間有一二僧,皆擁婦食肉,土人以女配之,呼曰師郎。
或有疾,請僧設食,宰殺羊豕以敢之,目為除齋。
陶《清異錄》:京師大相國寺僧,有妻曰梵嫂。
曾三異《同話錄》:僧鑒虛作煮肉法,行于世。
是僧之妻肉,由來久矣。
又《古今原始》:宋太祖時,始禁道士不得畜妻。
是古來道士亦皆有妻室矣。
今世俗亦尚有一種火居道士,有妻子,與民人無異。
○館師為帝王古來有以孝廉而為帝王者。
孫策死,孫權方哭于喪次,張昭曰:“此豈孝廉哭時耶?”晉武帝初以貴公子當品,鄉裡莫敢為輩。
州内十二郡中正,乃共舉鄭默與帝并登孝廉。
是吳大帝、晉武帝皆曾舉孝廉也。
《隋書》:許善心謂:“梁武帝出自諸生。
”又徐铉所撰《劉高阝墓志》有雲:元宗方在膠庠,吳帝使君召拜為郎中。
元宗乃南唐主李也。
是梁武、李亦俱由秀才起也。
有以狀元為帝王者,夏主遵顼也。
又有以館師而封王者。
北齊後主緯有侍書張景仁,封建安王,而馬敬德先為後主師,已卒,趙郡王彥深曰:“何容侍書封王,而侍講翻無封爵?”乃亦追封敬德為廣漢郡王。
宋趙普少時亦為館師,人稱為趙學究,後封韓王。
有以館師而為帝者。
《南史》:陳霸先少時嘗遊義興,館于許氏,後遂為帝。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