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關燈
向海明(白烏)。

    劉迦(大世)。

    朱粲(昌達)。

    操師乞(《北史》謂年号始興,《隋書》及《唐書》謂年号天成)。

    林士宏(太平。

    《玉海》又雲天成)。

    李子和(醜平。

    《舊唐書》作正平)。

    窦建德(丁醜、五鳳)。

    王世充(開明)。

    宇文化及(天壽)。

    李密(《舊唐書》謂魏公元年,《新唐書》謂改元永平)。

    李軌(安樂)。

    薛舉(秦興)。

    劉武周(天興)。

    浮屠高昙成(法輪)。

    蕭銑(鳳鳴)。

    劉黑闼(天造)。

    沈法興(延康)。

    李子通(明政)。

    梁師都(永隆)。

    曹武徹(通聖)。

    輔公┙(天明。

    《玉海》又有乾德之号)。

    高開道(開成、始興)。

     唐殇帝(唐隆)。

    谯王重福(中元克複)。

    濮王(天壽。

    見《玉海》)。

    嗣襄王カ(建貞。

    《玉海》作永貞)。

    安祿山(聖武)。

    安慶緒(載初、天和。

    《通鑒》作天成)。

    史思明(應天、順天)。

    史朝義(顯聖)。

    李希烈(武成)。

    段子璋(黃龍。

    見《通鑒》)。

    浙東賊袁晁(寶勝、升國)。

    朱Г(應天、天皇)黃巢(王霸、金統)。

    裘甫(羅平)。

    土摩沙(進通)。

     五代梁郢王友篡位(鳳曆)。

    劉守光(應天。

    見《玉海》)。

     吳楊隆演(武義)。

    楊溥(順義、乾貞、太和、天祚)。

     前蜀王建(武成、永平、通正、天漢、光天)。

    王衍(乾德。

    鹹康)。

     蜀賊張育(黑龍)。

    程道養(泰始)。

     後蜀孟知祥(明德)。

    孟昶(廣政)。

     南漢劉&Zeta(乾亨、白龍、大有)。

    劉玢(光天)。

    劉晟(應乾、乾和)。

    劉钅長(大寶)。

     閩王(龍召。

    《玉海》又作永和)。

    王昶(通文)。

    王曦(永隆)。

    王延政(天德)。

     南唐李(升元)。

    李景(保大、中興、交泰)。

    賊帥張遇賢(永樂。

    見《五代史》)。

     董昌(《新唐書》雲天冊,《五代史》雲順天)。

     吳越錢&Alpha(寶正。

    見《五代史》。

    又有天寶、寶大二号,見《十國春秋》及洪容齋《随筆》。

    又有廣初一号,見《玉海》)。

     北漢劉承鈞(天會、見李恽《千佛樓銘》)。

    劉繼元(廣運)。

     西夏元昊(開運、廣運、大慶、天授禮法延祚,六字号)。

    諒祚(延嗣甯國、天垂聖、福聖承道)。

    <奢覃>都(拱化)。

    秉常(乾道、天賜禮盛國慶、天安禮定)。

    乾順(天儀治平、天民安、永安、貞觀、雍甯、元德、正德、大德)。

    仁孝(大慶、人慶、天盛、乾)。

    純(天慶)。

    安全(應天、皇建)。

    遵顼(光定)。

    德旺(乾定)。

     遼人皇王倍(甘露)。

    遼末東京詳穩大延琳(天慶)。

    渤海将高永昌(隆基)。

    奚王回離保(天複)。

    耶律淳(建福)。

    淳妻蕭氏稱制(德興)。

    梁王邪律雅裡(神曆)。

    蕭(天嗣)。

    耶律大石(延慶、天德、康國)。

    大石妻塔不煙(鹹清)。

    不夷列(紹興)。

    其妹速普完(崇福)。

    夷列次子直魯古(天禧)。

    耶律留哥(元統)。

     宗貝州賊王則(得聖)。

    廣源酋侬智高(啟曆。

    《玉海》又有端懿、景瑞等号)。

    蜀賊王均(代順)。

    睦州賊方臘(永樂。

    見《宣和遺事》)。

    苗傅、劉正彥檀立皇子(明受)。

    洞庭賊楊麼(庚戍。

    又有大聖王之号)。

    李順(應運)。

    金劉豫(阜昌)。

    山東賊郝定(順天。

    見《侯摯傳》)。

    移剌窩斡(天正。

    見《逆臣傳》)。

    遼東賊浦鮮萬奴(天泰。

    見《金宣宗紀》)。

    楊安兒(天順。

    見《仆散安貞傳》)。

    信州賊契丹德壽ヌ鎖(身聖。

    見《内族襄傳》)。

    糾軍賊(天賜。

    見《完顔佐傳》)。

     元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天順)。

    順帝之子愛猷識理達臘(宣光。

    後又有年号曰天元者,見《高麗史》)。

    陳吊眼據漳州起兵複宋(年号昌泰。

    見《鄭所南集》)。

    邪斯伯(天威。

    本耶律留哥部下,乞奴金山所推為遼主)。

    乞奴金山(天德。

    俱見《耶律留哥傳》)。

    錦州賊張緻(興龍)。

    廣州賊林桂芳(延康)。

    廣東賊朱光卿(赤符)。

    溫州賊陳空崖(正治)。

    林兒(龍鳳)。

    張士誠(天)。

    徐壽輝(治平)。

    陳友諒(大義)。

    陳理(德壽)。

    明玉珍(天統)。

    明升(開熙)。

     明麻城賊李保(武烈。

    見《明史。

    李辰傳》)。

    西華賊劉千斤(德勝。

    見《明史。

    白圭傳》)。

    葉宗留之黨陳鑒胡(泰定。

    見《明史》張骥及侯傳)。

    白蓮賊徐鴻儒(大成、興勝。

    見《明史。

    趙彥傳》)。

    流賊李自成(永昌)。

    張獻忠(大順。

    俱見《明史。

    流賊傳)。

     ○此外有蕃年号見于《唐書》、宋、元、明史及《通鑒》、《玉海》者,今并摘錄土番贊普(彜泰)。

     渤海王武藝(仁安)。

    欽茂(大興)。

    華(中興)。

    嵩鄰(正曆)。

    元瑜(永德)。

    言義(朱雀、太始建興。

    《唐書》所記如是,《通鑒》又謂明忠〈太始〉、仁秀〈建興〉,《玉海》又謂彜震〈鹹和〉)。

     南诏酋龍(建極。

    見《玉海》)。

    法(貞明承智大同,六字為号。

    見《通鑒》)。

    舜化(中興。

    此外又有明聖、保和、政安、明統等号,又有崇興大寶、天瑞景星,皆四字為号,見《玉海》)。

     日本王孝德(白雉。

    見《唐書》)。

    又有天元、康保、仁平、延曆、永延、文治、寬宏、應保、寶龜、白龜、天慶、天曆等号,又有天平寶勝四字為号。

    (俱見《玉海》)。

    平秀吉(文祿。

    見《明史》)。

     交趾陳日尊(寶象、神武。

    見《宋史》。

    而《玉海》作李曰尊。

    《元史》安南又有紹隆、紹寶等号)。

    李乾德(太甯。

    此外又有天紀寶象、彰武嘉慶,皆以四字為号。

    見《玉海》)。

     安南黎蒼(元聖)。

    簡定(興慶)。

    陳季擴(重光)。

    塗山僧範玉(永甯)。

    黎利(順天)。

    黎麟(維甯、大寶)。

    黎(大利、延甯)。

    黎琮(天興)。

    黎灏(光順、洪德)。

    黎晖(景統)。

    黎誼(端慶)。

    陳篡立(應天)。

    黎周(洪順)。

    莫登庸(明德)。

    莫方瀛(大正)。

    黎甯(元和)。

    黎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