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所居東部樂和裡,人号樂和李公,史以謂清德紀之也。
觀其書亦稱所聞。
前人墨帖類非以書得名,然世之寶藏者特以其人耳。
況如景讓德望議論一世所宗,其行書又足以追配古人。
當時如沈傳師以書自名,而雅與景讓厚,至為江西觀察而表以自副,宜其所學故自超妙,是宜其翰墨所以有傳也。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再拜郎中帖。
崔龜從 崔龜從字符吉,史不載其何許人。
相文宗,官至宣武軍節度使。
初以進士登第,複以賢良方正拔萃三中其科,天下翕然以師匠尊之。
故當時片文遺帖往往為世所寶,想見其儒宗氣味,蓋不必以書得名也。
今《宛陵行書帖》,乃其一耳。
大抵儒家者流,雖使不善書,其點畫頓放處本自不惡,況唐人類皆善書,龜從又具學者之規範也。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宛陵帖。
自居易 自居易字樂天,家韓城,以刑部尚書緻仕。
居易敏悟絕人,工為文章。
顧況一見其文,不覺自失日:“吾謂斯文已絕,今複見子矣。
”擢進士,拔萃人為翰林。
後貶江州司馬。
然雖失志,能順适所遇,若忘形骸者。
會昌初,家東都履道坊,居第疏沼植木,龍門構石樓,香山鑿八節灘。
自号醉吟先生,或經月不茹葷。
又稱香山居士,與胡杲、吉歐、鄭據、劉真、盧真、張渾、狄兼漠、盧貞、燕集,皆高年不仕,人慕之,繪為《九老圖》。
居易文章精切,然最工詩,長于諷谏得失,名傳雞林。
初與元稹酬詠,故号“元白”;複與劉禹錫齊名,又号“劉白”。
始生七月,能指之無二字,蓋以天禀。
觀其書《豐年》、《洛下》兩帖與夫雜詩,筆勢翩翩。
大抵唐人作字無有不工者,如自居易以文章名世,至于字畫不失書家法度,作行書妙處,與時名流相後先。
蓋胸中淵着,流出筆下便過人數等,觀之者亦想見其風概雲。
今禦府所藏行書五: 豐年帖,洛下帖,生涯帖,劉郎中帖,送敏中歸邠甯幕等詩。
裴休 裴休字公美,孟州濟源人也,操守嚴正。
初偕昆弟隐于家塾,講經着書,經年不出戶。
有饋鹿者諸生共薦之,休不食日:“蔬食猶不足,今一啖肉,後何以繼。
”擢進士第,舉賢良方正異等。
曆昭義、河東、風翔、荊西四節度,官止太尉。
宣宗嘗曰:“休真儒者。
”然好浮屠,居常不嗜酒肉。
講求其說,演釋頗多。
嘗謂人之本心,靈明廓徹,廣大虛寂,逐物迷己者不能達耳@。
故其為人蘊藉,進止雍閑,行不嗽察。
然刻意翰墨,真楷遒媚,作行書尤有體法。
嘗建化成寺,僧粉額以候休題。
他日見之,神色自若,以袖捏墨而為書之,字勢奇絕,見者嗟賞。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判疏言狀。
司空圖 司空圖字聖表,河中虞鄉人。
鹹通未擢進士第,遷中書舍人,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辭。
居中條山王官谷,名其亭日休休。
作文以見志,以謂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自号為耐辱居士。
其父輿得徐浩真迹一屏題“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尤為精絕。
輿遂于基下記雲:“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可以視《碧落》矣。
”因以戒圖日:“儒家之寶,莫逾此屏。
”圖後為之志日:“人之格狀或峻,則其心必勁,視其筆迹,可以見其人。
”于是知圖之于書非淺淺者。
及觀其《贈警光草書歌》,于行書尤妙知筆意。
史複稱其志節凜凜與秋霜争嚴,考其書,抑又足見其高緻雲。
今禦府所藏行書二: 贈警光草書歌,贈曾光草書詩。
觀其書亦稱所聞。
前人墨帖類非以書得名,然世之寶藏者特以其人耳。
況如景讓德望議論一世所宗,其行書又足以追配古人。
當時如沈傳師以書自名,而雅與景讓厚,至為江西觀察而表以自副,宜其所學故自超妙,是宜其翰墨所以有傳也。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再拜郎中帖。
崔龜從 崔龜從字符吉,史不載其何許人。
相文宗,官至宣武軍節度使。
初以進士登第,複以賢良方正拔萃三中其科,天下翕然以師匠尊之。
故當時片文遺帖往往為世所寶,想見其儒宗氣味,蓋不必以書得名也。
今《宛陵行書帖》,乃其一耳。
大抵儒家者流,雖使不善書,其點畫頓放處本自不惡,況唐人類皆善書,龜從又具學者之規範也。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宛陵帖。
自居易 自居易字樂天,家韓城,以刑部尚書緻仕。
居易敏悟絕人,工為文章。
顧況一見其文,不覺自失日:“吾謂斯文已絕,今複見子矣。
”擢進士,拔萃人為翰林。
後貶江州司馬。
然雖失志,能順适所遇,若忘形骸者。
會昌初,家東都履道坊,居第疏沼植木,龍門構石樓,香山鑿八節灘。
自号醉吟先生,或經月不茹葷。
又稱香山居士,與胡杲、吉歐、鄭據、劉真、盧真、張渾、狄兼漠、盧貞、燕集,皆高年不仕,人慕之,繪為《九老圖》。
居易文章精切,然最工詩,長于諷谏得失,名傳雞林。
初與元稹酬詠,故号“元白”;複與劉禹錫齊名,又号“劉白”。
始生七月,能指之無二字,蓋以天禀。
觀其書《豐年》、《洛下》兩帖與夫雜詩,筆勢翩翩。
大抵唐人作字無有不工者,如自居易以文章名世,至于字畫不失書家法度,作行書妙處,與時名流相後先。
蓋胸中淵着,流出筆下便過人數等,觀之者亦想見其風概雲。
今禦府所藏行書五: 豐年帖,洛下帖,生涯帖,劉郎中帖,送敏中歸邠甯幕等詩。
裴休 裴休字公美,孟州濟源人也,操守嚴正。
初偕昆弟隐于家塾,講經着書,經年不出戶。
有饋鹿者諸生共薦之,休不食日:“蔬食猶不足,今一啖肉,後何以繼。
”擢進士第,舉賢良方正異等。
曆昭義、河東、風翔、荊西四節度,官止太尉。
宣宗嘗曰:“休真儒者。
”然好浮屠,居常不嗜酒肉。
講求其說,演釋頗多。
嘗謂人之本心,靈明廓徹,廣大虛寂,逐物迷己者不能達耳@。
故其為人蘊藉,進止雍閑,行不嗽察。
然刻意翰墨,真楷遒媚,作行書尤有體法。
嘗建化成寺,僧粉額以候休題。
他日見之,神色自若,以袖捏墨而為書之,字勢奇絕,見者嗟賞。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判疏言狀。
司空圖 司空圖字聖表,河中虞鄉人。
鹹通未擢進士第,遷中書舍人,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辭。
居中條山王官谷,名其亭日休休。
作文以見志,以謂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自号為耐辱居士。
其父輿得徐浩真迹一屏題“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尤為精絕。
輿遂于基下記雲:“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可以視《碧落》矣。
”因以戒圖日:“儒家之寶,莫逾此屏。
”圖後為之志日:“人之格狀或峻,則其心必勁,視其筆迹,可以見其人。
”于是知圖之于書非淺淺者。
及觀其《贈警光草書歌》,于行書尤妙知筆意。
史複稱其志節凜凜與秋霜争嚴,考其書,抑又足見其高緻雲。
今禦府所藏行書二: 贈警光草書歌,贈曾光草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