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香茗
關燈
小
中
大
未矣。
至于“洗茶”“候湯”“擇器”,皆各有法,甯特侈言“烏府”“雲屯”“苦節”“建城”等目而已哉? 虎丘 天池 虎丘,最号精絕,為天下冠,惜不多産,又為官司所據。
寂寞山家,得一壺兩壺,便為奇品,然其味實亞于“岕”。
天池,出龍池一帶者佳,出南山一帶者最早,微帶草氣。
岕 浙之長興者佳,價亦甚高,今所最重;荊溪稍下。
采茶不必太細,細則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則茶已老而味欠嫩。
惟成梗蒂,葉綠色而團厚者為上。
不宜以日曬,炭火焙過,扇冷,以箬葉襯罂貯高處,蓋茶最喜溫燥,而忌冷濕也。
六合 宜入藥品,但不善炒,不能發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實佳。
松蘿 十數畝外,皆非真松蘿茶,山中亦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手焙者,更妙。
真者在洞山之下、天池之上,新安人最重之;兩都曲中亦尚此,以易于烹煮,且香烈故耳。
龍井 天目 山中早寒,冬來多雪,故茶之萌芽較晚,采焙得法,亦可與天池并。
洗茶 先以滾湯候少溫洗茶,去其塵垢,以定碗盛之,俟冷點茶,則香氣自發。
候湯 緩火炙,活火煎。
活火,謂炭火之有焰者,始如魚目為“一沸”,緣邊泉湧為“二沸”,奔濤濺沫為“三沸”。
若薪火方交,水釜才熾,急取旋傾,水氣未消,謂之“嫩”;若水逾十沸,湯已失性,謂之“老”,皆不能發香茶。
滌器 茶瓶、茶盞不潔,皆損茶味,須先時洗滌,淨布拭之,以備用。
茶洗 以砂為之,制如碗式,上下二層。
上層底穿數孔,用洗茶,沙垢皆從孔中流出,最便。
茶爐 湯瓶 有姜鑄銅饕餮獸面火爐,及純素者,有銅鑄如鼎彜者,皆可用。
湯瓶鉛者為上,錫者次之,銅者亦可用;形如竹筒者,既不漏火,又易點注;瓷瓶雖不奪湯氣,然不适用,亦不雅觀。
茶壺 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供春”最貴,第形不雅,亦無差小者,時大賓所制又太小。
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潔者,取以注茶,更為适用。
其“提梁”“卧瓜”“雙桃”“扇面”“八棱細花”“夾錫茶替”“青花白地”諸俗式者,俱不可用。
錫壺有趙良璧者,亦佳,然而冬月間用。
近時吳中“歸錫”,嘉禾“黃錫”,價皆最高,然制小而俗。
金銀俱不入品。
茶盞 宣廟有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
世廟有壇盞,中有茶湯果酒,後有“金箓大醮壇用”等字者,亦佳。
他如“白定”等窯,藏為玩器,不宜日用。
蓋點茶須熁盞令熱,則茶面聚乳,舊窯器熁熱則易損,不可不知。
又有一種名“崔公窯”,差大,可置果實,果亦僅可用榛、松、新筍、雞豆、蓮實,不奪香味者;他如柑、橙、茉莉、木樨之類,斷不可用。
擇炭 湯最惡煙,非炭不可,落葉、竹篠、樹梢、松子之類,雖為雅談,實不可用;又如“暴炭”“膏薪”,濃煙蔽室,更為茶魔。
炭以長興茶山出者,名“金炭”,大小最适用,以麸火引之,可稱湯友。
至于“洗茶”“候湯”“擇器”,皆各有法,甯特侈言“烏府”“雲屯”“苦節”“建城”等目而已哉? 虎丘 天池 虎丘,最号精絕,為天下冠,惜不多産,又為官司所據。
寂寞山家,得一壺兩壺,便為奇品,然其味實亞于“岕”。
天池,出龍池一帶者佳,出南山一帶者最早,微帶草氣。
岕 浙之長興者佳,價亦甚高,今所最重;荊溪稍下。
采茶不必太細,細則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則茶已老而味欠嫩。
惟成梗蒂,葉綠色而團厚者為上。
不宜以日曬,炭火焙過,扇冷,以箬葉襯罂貯高處,蓋茶最喜溫燥,而忌冷濕也。
六合 宜入藥品,但不善炒,不能發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實佳。
松蘿 十數畝外,皆非真松蘿茶,山中亦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手焙者,更妙。
真者在洞山之下、天池之上,新安人最重之;兩都曲中亦尚此,以易于烹煮,且香烈故耳。
龍井 天目 山中早寒,冬來多雪,故茶之萌芽較晚,采焙得法,亦可與天池并。
洗茶 先以滾湯候少溫洗茶,去其塵垢,以定碗盛之,俟冷點茶,則香氣自發。
候湯 緩火炙,活火煎。
活火,謂炭火之有焰者,始如魚目為“一沸”,緣邊泉湧為“二沸”,奔濤濺沫為“三沸”。
若薪火方交,水釜才熾,急取旋傾,水氣未消,謂之“嫩”;若水逾十沸,湯已失性,謂之“老”,皆不能發香茶。
滌器 茶瓶、茶盞不潔,皆損茶味,須先時洗滌,淨布拭之,以備用。
茶洗 以砂為之,制如碗式,上下二層。
上層底穿數孔,用洗茶,沙垢皆從孔中流出,最便。
茶爐 湯瓶 有姜鑄銅饕餮獸面火爐,及純素者,有銅鑄如鼎彜者,皆可用。
湯瓶鉛者為上,錫者次之,銅者亦可用;形如竹筒者,既不漏火,又易點注;瓷瓶雖不奪湯氣,然不适用,亦不雅觀。
茶壺 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供春”最貴,第形不雅,亦無差小者,時大賓所制又太小。
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潔者,取以注茶,更為适用。
其“提梁”“卧瓜”“雙桃”“扇面”“八棱細花”“夾錫茶替”“青花白地”諸俗式者,俱不可用。
錫壺有趙良璧者,亦佳,然而冬月間用。
近時吳中“歸錫”,嘉禾“黃錫”,價皆最高,然制小而俗。
金銀俱不入品。
茶盞 宣廟有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
世廟有壇盞,中有茶湯果酒,後有“金箓大醮壇用”等字者,亦佳。
他如“白定”等窯,藏為玩器,不宜日用。
蓋點茶須熁盞令熱,則茶面聚乳,舊窯器熁熱則易損,不可不知。
又有一種名“崔公窯”,差大,可置果實,果亦僅可用榛、松、新筍、雞豆、蓮實,不奪香味者;他如柑、橙、茉莉、木樨之類,斷不可用。
擇炭 湯最惡煙,非炭不可,落葉、竹篠、樹梢、松子之類,雖為雅談,實不可用;又如“暴炭”“膏薪”,濃煙蔽室,更為茶魔。
炭以長興茶山出者,名“金炭”,大小最适用,以麸火引之,可稱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