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蔬菜
關燈
小
中
大
田文坐客,上客食肉,中客食魚,下客食菜,此便開千古勢利之祖。
吾曹談芝讨桂,既不能餌菊術,啖花草;乃層酒累肉,以供口食,真可謂穢吾素叢。
古人蘩可薦,蔬筍可羞,顧山肴野簌,須多預蓄,以供長日清談,閑宵小飲;又如酒槍皿合,皆須古雅精潔,不可毫涉市販之屠沽氣;又當多藏名酒,及山珍海錯,如鹿脯、荔枝之屬,庶令可口悅目,不特動指流涎而已。
志《蔬果第十一》。
櫻桃 櫻桃古名“楔桃”,一名“朱桃”,一名“英桃”,又為鳥所含,故禮稱“含桃”。
盛以白盤,色味俱絕。
南都曲中有英桃脯,中置玫瑰瓣一味,亦甚佳,價甚貴。
桃 李 梅 杏 桃易生,故諺雲:“白頭種桃。
”其種有:匾桃、墨桃、金桃、鷹嘴、脫核蟠桃,以蜜煮之,味極美。
李品在桃下,有粉青、黃姑二種,别有一種,曰“嘉慶子”,味微酸。
北人不辨梅、杏,熟時乃别。
梅接杏而生者,曰杏梅。
又有消梅,入口即化,脆美異常,雖果中凡品,然卻睡止渴,亦自有緻。
橘 橙 橘為“木奴”,既可供食,又可獲利。
有綠橘、金橘、密橘、扁橘數種,皆出自洞庭;别有一種小于閩中,而色味俱相似,名“漆堞紅”者,更佳;出衢州者皮薄亦美,然不多得。
山中人更以落地未成實者,制為橘藥,酸者較勝。
黃橙堪調脍,古人所謂“金虀”;若法制丁片,皆稱俗味。
柑 柑出洞庭者,味極甘,出新莊者,無汁,以刀剖而食之;更有一種粗皮,名蜜羅柑,亦美。
小者曰“金柑”,圓者曰“金豆”。
香橼 大如杯盂,香氣馥烈,吳人最尚。
以磁盆盛供,取其瓤,拌以白糖,亦可作湯,除酒渴;又有一種皮稍粗厚者,香更勝。
枇杷 枇杷獨核者佳,株葉皆可愛,一名“款冬花”,薦之果奁,色如黃金,味絕美。
楊梅 吳中佳果,與荔枝并擅高名,各不相下。
出光福山中者,最美,彼中人以漆盤盛之,色與漆等,一斤僅二十枚,真奇味也。
生當暑中,不堪涉遠,吳中好事家或以輕桡郵置,或買舟就食。
出他山者味酸,色亦不紫。
有以燒酒浸者,色不變,而味淡;蜜漬者,色味俱惡。
葡萄 有紫、白二種:白者曰“水晶萄”,味差亞于紫。
荔子 荔枝雖非吳地所種,然果中名裔,人所共愛,“紅塵一騎”,不可謂非解事人。
彼中有蜜漬者,色亦白,第殼已殷,所謂“紅一白玉膚”,亦在流想間而已。
龍眼稱“荔枝奴”,香味不及,種類頗少,價乃更貴。
棗 棗類極多,小核色赤者,味極美。
棗脯出金陵,南棗出浙中者,俱貴甚。
生梨 梨有二種:花瓣圓而舒者,其果甘;缺而皺者,其果酸,亦易辨。
出山東,有大如瓜者,味絕脆,入口即化,能消痰疾。
栗 杜甫寓蜀,采栗自給,山家禦窮,莫此為愈。
出吳中諸山者絕小,風幹,味更美;出吳興者,從溪水中出,易壞,煨熟乃佳。
以橄榄同食,名為“梅花脯”
吾曹談芝讨桂,既不能餌菊術,啖花草;乃層酒累肉,以供口食,真可謂穢吾素叢。
古人蘩可薦,蔬筍可羞,顧山肴野簌,須多預蓄,以供長日清談,閑宵小飲;又如酒槍皿合,皆須古雅精潔,不可毫涉市販之屠沽氣;又當多藏名酒,及山珍海錯,如鹿脯、荔枝之屬,庶令可口悅目,不特動指流涎而已。
志《蔬果第十一》。
櫻桃 櫻桃古名“楔桃”,一名“朱桃”,一名“英桃”,又為鳥所含,故禮稱“含桃”。
盛以白盤,色味俱絕。
南都曲中有英桃脯,中置玫瑰瓣一味,亦甚佳,價甚貴。
桃 李 梅 杏 桃易生,故諺雲:“白頭種桃。
”其種有:匾桃、墨桃、金桃、鷹嘴、脫核蟠桃,以蜜煮之,味極美。
李品在桃下,有粉青、黃姑二種,别有一種,曰“嘉慶子”,味微酸。
北人不辨梅、杏,熟時乃别。
梅接杏而生者,曰杏梅。
又有消梅,入口即化,脆美異常,雖果中凡品,然卻睡止渴,亦自有緻。
橘 橙 橘為“木奴”,既可供食,又可獲利。
有綠橘、金橘、密橘、扁橘數種,皆出自洞庭;别有一種小于閩中,而色味俱相似,名“漆堞紅”者,更佳;出衢州者皮薄亦美,然不多得。
山中人更以落地未成實者,制為橘藥,酸者較勝。
黃橙堪調脍,古人所謂“金虀”;若法制丁片,皆稱俗味。
柑 柑出洞庭者,味極甘,出新莊者,無汁,以刀剖而食之;更有一種粗皮,名蜜羅柑,亦美。
小者曰“金柑”,圓者曰“金豆”。
香橼 大如杯盂,香氣馥烈,吳人最尚。
以磁盆盛供,取其瓤,拌以白糖,亦可作湯,除酒渴;又有一種皮稍粗厚者,香更勝。
枇杷 枇杷獨核者佳,株葉皆可愛,一名“款冬花”,薦之果奁,色如黃金,味絕美。
楊梅 吳中佳果,與荔枝并擅高名,各不相下。
出光福山中者,最美,彼中人以漆盤盛之,色與漆等,一斤僅二十枚,真奇味也。
生當暑中,不堪涉遠,吳中好事家或以輕桡郵置,或買舟就食。
出他山者味酸,色亦不紫。
有以燒酒浸者,色不變,而味淡;蜜漬者,色味俱惡。
葡萄 有紫、白二種:白者曰“水晶萄”,味差亞于紫。
荔子 荔枝雖非吳地所種,然果中名裔,人所共愛,“紅塵一騎”,不可謂非解事人。
彼中有蜜漬者,色亦白,第殼已殷,所謂“紅一白玉膚”,亦在流想間而已。
龍眼稱“荔枝奴”,香味不及,種類頗少,價乃更貴。
棗 棗類極多,小核色赤者,味極美。
棗脯出金陵,南棗出浙中者,俱貴甚。
生梨 梨有二種:花瓣圓而舒者,其果甘;缺而皺者,其果酸,亦易辨。
出山東,有大如瓜者,味絕脆,入口即化,能消痰疾。
栗 杜甫寓蜀,采栗自給,山家禦窮,莫此為愈。
出吳中諸山者絕小,風幹,味更美;出吳興者,從溪水中出,易壞,煨熟乃佳。
以橄榄同食,名為“梅花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