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續筆卷四

關燈
時文境界,間或闌入,求之韓、歐集中無是也。

    」又李安溪雲:「看震川古文,拖沓說去,又不明白,兩三行可了者,千餘言尚不了,令人氣悶。

    」望溪方氏雲:「震川之文,辭号雅潔,仍有近俚而傷于繁者。

    王昆繩目為膚庸,必非無所見而雲然。

    」明史文苑傳雲:「自有光之文出,而操觚之家,從此鮮實學,而妄談歐、曾,亦不能無弊。

    」夫古文如震川,亦可以已矣,而猶不免于後人之議。

    甚矣,斯道之難言也。

     ○虞山不知苦吟 桐城錢幼光田間集有雲:「虞山不信詩有悟入一路,由其生長華貴,沉溺绮靡,兼以腹笥富而才情贍。

    因題布詞,随手敏捷,生平不知有苦吟之事,故不信有苦吟後之所得耳!苦吟之後,思維路盡,忽爾有觸,自然而成。

    禅家所謂絕後重蘇,庸非悟乎?」少陵雲:「語不驚人死不休。

    」驚人者,悟後句也。

    虞山不事苦吟,宜其無驚人句矣。

    而錢湘靈叙撫雲集,乃全襲幼光語以诋幼光,今幼光田間集刻本具在,恐難欺人以所不見矣。

     ○南垣善谑 張漣,字南垣,善疊石,為人滑稽多智,出語便堪撫掌。

    有延陵公某者,前明國子祭酒也,迨入本朝,以原官起用。

    士紳飲餞,演爛柯山傳奇,至張木匠,伶人以南垣在座,改為張石匠。

    祭酒公故靳之,以扇确幾贊曰:「有竅!」哄堂大笑,南垣默然。

    及演至買臣妻認夫,買臣唱:「切莫提起朱字。

    」南垣亦以扇确幾曰:「無竅!」滿座為之愕眙,而祭酒不以為忤。

    有竅、無竅,吳中方言也。

     ○正錢錄 昆山吳殳作正錢錄,攻擊東澗不遺餘力。

    同時汪鈍翁複為之左袒,吹毛索瘢,勢焰甚熾。

    計甫草深為不平,因語鈍翁曰:「仆自山東來,曾遊泰山,登日觀峯,神志方悚栗,忽欲小遺甚急,下山且四十裡,不可忍,乃潛溺于峯之側,恐重得罪,然竟無恙,何也?山至大且高,人溺焉者衆,泰山不知也。

    」鈍翁躍起大罵。

    然觀堯峯集中有與梁侍禦論正錢錄書,亦謂此錄非不義嚴而辭辨,然其所列尚有未合處,得無盛氣以相攻擊,而未暇商搉考證欤?由是言之,即鈍翁亦未嘗以正錢錄為定論也。

     ○修志所難 汪堯峯集載史兆鬥之言,謂:「修志所難者人物耳。

    」餘竊謂凡修志者,不當僅以前志為藍本,須徧考名人文集,凡有前志所不載而見于集中者,悉當補入。

    然所謂名人者,又必視其品詣以為重輕。

    望溪方氏雲:「高邑趙忠毅公,有明一代可數計之君子也,同時官于畿輔,風節治行,見于公文,确乎有據者二十餘人,而郡縣舊志無一及焉。

    觀其所不載,則其所載者,可盡信乎?」誠哉修志之難,難于人物也。

     ○虞邑流寓 賢人君子之所至,争攀舉以為重,此志乘之所以有「流寓」也。

    吾邑有應載者三人,向未采錄,殊為缺典,因标其梗概,以俟後之修志者。

    龔诩,字大章,昆山人。

    靖難兵破南京金川門,先生時為守戍卒,大哭恸雲。

    會按籍勿伍,法令甚嚴。

    先生夜走常熟之任陽,投馬、陳二氏,匿大囤中。

    即囤中讀書,焚膏繼晷,多所纂述。

    越二十餘年,禁稍解,乃仍歸故裡。

    周文襄公高其品,兩薦為學官,堅不應。

    年八十有八卒。

    事詳梅花草堂人物志,及列朝詩小傳。

    顧炎武,字甯人,昆山人。

    乙酉之夏,奉母避兵于常熟之語濂泾,見亭林集與館中諸公書。

    又雲:「餘少居昆山、常熟之間。

    」見日知錄行鹽一條。

    又徐司寇憺園集有家兄孚若詩序,中雲:「舅氏亭林先生,避兵常熟之窮鄉,兄往依之。

    」意司寇所謂窮鄉者,即語濂泾也。

    而亭林集中,又有常熟歸生晟陳生芳績書來以詩答之之作,其詩雲:「十載江村二子偕,相逢每詠步兵懷。

    」所謂「江村」,非即語濂泾而何?則知先生之寓居于常熟,始自乙酉歲,後遂久淹于此,故雲十載也。

    劉永錫,字爾欽,号剩庵,魏縣人,中崇祯丙子鄉試,選長洲學教谕。

    鼎革後,不複歸,隐于陽城湖之濱,以賣席自給,見者呼「席先生」。

    錢尚書念其窮,招之往,不應。

    越幾年,竟餓死。

    事詳沈歸愚學博劉先生傳。

    而釋石林寄巢集中有和劉剩庵七護詩,其小序雲:「先生隐于南沙之畢澤,四壁蕭然,晏如也。

    為七護詩以寄意,餘高其人,和其詩僅達意而已。

    」按畢澤在常熟之東南,其地瀕陽城湖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