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丘耳夢錄丙集

關燈
夜懸印绶置廳上,遁去,終于家。

    《真诰》雲:仲绂占知火燒大夏門,既遁去,居華山下,服胡麻,得道,今在鹿迹山洞。

     酒量 《鄭玄别傳》:馬季長以賢儒著名,玄往從參考異同。

    時與盧子幹相善,在門下七年,以母老歸養。

    玄餞之,會者三百餘人,皆一奉觞。

    度玄所飲三百餘杯,而溫克之容終日無怠。

     醫 窦翁仁宇,工長桑之術,活人不可量數。

    予十許歲時,翁年已開九秩。

    吾母嬰寒疾,幾危,亟延翁至,餌以藥,即日疾平。

    翁居西鄉,唯挈二妾懸壺城中。

    歲暮偶歸,望見其婦形色有異,遂脈之曰:此行屍也,法當不治。

    婦恚曰:汝溺少艾,自利吾死,故相詛祝耳!翁不辯而出。

    至祠竈日,其子入城市紅燭绛紙等物,翁叱曰:汝母無恙乎?衣襚含斂,今日所需也,購此奚為?子歸,而母殒矣。

    諸生韓朋桓招翁視其妾梁氏勞疾,甫及庭,聞嗽聲即卻走,曰:肺氣已絕,尚複何言。

    數日果卒。

    或謂君之技精乃爾,得毋出青囊秘授耶。

    翁曰:吾何嘗有異聞,唯于龔雲林先生之書刻意抉發,既得統緒,又能以意參互用之,故粗無謬誤也。

    死後,子孫屏當遺箧,果僅醫鑒數冊而已。

     鳴楸圖 嘉靖丁酉,黃海野先生應召北上,經行青州館,于雪宮有鳴楸之異,先生作《鳴楸行》,曰:青州館中有老楸,根株輪囷枝相虬。

    種樹老人不記歲,隕星鐵石撐匹俦。

    夏日結子瓠瓜長,時有玄鶴巢樹頭。

    小楸幾科似孫子,青蒼亦傍松柏秋。

    我來何意與楸會,太守李邕知青州。

    當筵贈我雙吳鈎,徘徊不去悲舊遊。

    虹蜺幹雲日三舍,庭中有物如鳴牛。

    抑揚卻自老楸出,仰摩霄漢風飕癏。

    細出笙簧大出缶,老龍夜吟東海湫。

    嗟哉此鳴主者誰,我将返駕歸山丘。

    三老何來稱季主,勸予且需歌莫愁。

    秦松堯柏古靈異,草木榎楸從類求。

    君乎行行此嘉繇,天子明明揚仄幽。

    無錫王仲山先生複為畫圖作歌,以紀其事,曰:夫陰陽之氣,可以類進退者也。

    國家将興,其美祥先見者,類之相應而起也,試調琴瑟而錯緻之。

    鼓之則宮商比應矣。

    故聖哲之動,鹹據祯祥,非獨可列歌頌垂顯慶,亦以考彰德信焉。

    海野先生被召戒途館,楸鳴殷殷如雷,禦者鹹喜,先生舉觞酹地曰:某之居東山幾十年矣,主上賢而召我,是以複勤執事,今國家方急隆古之治,天休薦至,予懼弗戡而神告祥,敢不竭股肱之力,以承天贶。

    楸乃止。

    夫傳有之,周有大赤鳥,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者,周公曰:懋哉懋哉,懼恃以怠政也。

    先生其有周公之心哉,乃作歌曰:雲門古楸二千尺,日映瑤庭常五色。

    高幹遙停滄海雲,靈根橫結琅邪石。

    庭階絡繹連雪宮,鳥雀晝靜天無風。

    鏦鏦铮铮聲在樹,忽疑海底吟蒼龍。

    回薄平林徹霄際,岱嶽雲雷一時起。

    散入齊南七十城,餘響猶能嘯山鬼。

    靈株應瑞非偶然,正值翹車入國年。

    蔔商久擅西河席,安石複起東山田。

    秋院明刑頌聲起,铨台懸鑒多髦士。

    願将禮樂損周文,龍門倒挽天河水。

    舉世嚣嚣如逐盧,天生豪傑履貞符。

    卿雲沣水歌千載,不必臨川悲鳳圖。

    嘉靖戊戌仲秋錫山王問書并圖。

     其後海老歸田,作《拟騷》十八篇,内有《楸誓》,追述其事也。

    曰:楸誓,丁酉四月感楸鳴筮三老而作也。

    某自嘉靖十年辛卯坐武選火下獄免官,十六年丁酉叨征自田中,改除刑部郎中,秋八月調吏部考功郎中,明年秋八月調文選郎中,膺考察,凡一典選,凡六。

    又明年,扈承天領行在印,绶冊皇太子與選注東宮官寮盛典,秋八月以禦史言複下獄免官。

    家居時乎,追憶三老之言,慨增悲咽,悔不回轅。

    噫嘻哉,楸乎楸乎,于時或又測之曰:十八秋也。

    此谶辭并志以為左驗終篇焉。

    赫赫孟夏,作噩之歲。

    重華大章,皇帝嘉會。

    黃子應诏,北上青州。

    止于官舍,爰有樹楸。

    囤囤膴膴,蔭于中庭。

    野雞三嗥,厥楸乍鳴。

    或抑或揚,載嘯載奏。

    細若土鼓,巨出牛脰。

    日既出矣,有風自南。

    厥聲下登,登聞于天。

    仆夫告予,或嘻或駭。

    黃子齋沐,宿夜作誓。

    再拜阼階,其辭曰:于皇上帝,監我下人。

    惟谷福隻,殲而酗淫。

    厥有兆先,閟贲式言。

    天何言哉,示之朕端。

    懵以異詳,明德孽修。

    天人交際,藐一意求。

    小子何人,鬼神臨上。

    亦既勤止,厥理何似。

    唯此兩端,沉沉墨墨。

    有形垂垂,有聲嚖嚖。

    予實觀爾,莫察其微。

    先民有言,言莫予違。

    予違如何,而家而國。

    辟言則思,政言則拜。

    福我禍我,我禍我福。

    福猶儆存,福敗于忽。

    無妄之來,是曰元命。

    君子綏之,小人弗性。

    人亦有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昔也則愚。

    子産我師,裨竈慎氣。

    雉夠鼎耳,訓于祖已。

    昔我弗慎,自忝官箴。

    伊誰生我,我壬我林,我林我壬,肅有玉音。

    皇皇載命,惠予賤臣。

    不日死綏,豈曰孟明。

    醜予小子,曳尾塗泥。

    匪夜不思,薦是若犧。

    天顔在丘,既悚既悝。

    先民有言,報以國士。

    明神将之,将茲監茲。

    所不如茲,神質我辭。

    黃子既誓,有三老者過而問焉,曰祉祥哉,凡聲出于天,夫氣以先之,聲以次之,征之以符。

    木命四時,草名一歲,故芓蔩芑莤,椿榎從類,厥應在秋,爰有聲名,揚于王庭。

    或然其不平邪,昔韓吏部有此文:岱有秦松,沂有堯柏,物久性靈,當一龜策。

    子其行哉,勿疑勿懼,勿斁乎憎言,勿尚乎嘉譽。

    黃子聞此,乃改轅而北。

     潘夫人 吾友王悔齋先生配潘夫人,治家有法,敏慧絕人。

    見前賢墨迹,雙鈎刀翦,鋪缣素上,以墨彈之,辄若石刻。

    予嘗見其所彈董文敏公書《後園賦》,波拂轉折,一無遺憾,僅下真迹一等,誠絕技也。

     渠丘耳夢錄丙集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