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部分

關燈
謂之芼,其詳在禮經。

    □經典亦作钘,此猶□罰字本從井,作□非正字也。

    内饔職□作□,亦叚借字。

    從金□聲。

    戶經切。

    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鎬hào 注解:□器也。

    從金高聲。

    乎老切。

    二部。

    武王所都,在長安西上林苑中,字亦如此。

    此于例不當載而特詳之者,說叚借之例也。

    土部堋下引春秋傳矣。

    而又曰虞書堋淫于家亦如是,謂書朋淫之字亦如此作也。

    武王都鎬本無正字,偶作鎬字為之耳。

    一本有其字之叚借,一本無其字之叚借也。

    鎬京或書鄗乃淺人所為,不知漢常山有鄗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āo 注解:□器也。

    □各本作溫,今正,下同。

    廣韻曰:□,銅瓫也。

    今江東尚有□孰之語,與火部以□火溫肉之□義同。

    或作□,或作鏖。

    集韻曰:盡死殺人曰鏖糟。

    漢霍去病合短兵,鏖臯蘭下是也。

    一曰金器。

    則非炊物器。

    從金麀聲。

    于刀切。

    音在三部。

    讀若奧。

    小徐有此三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铫yáo 注解:□器也。

    今煮物瓦器謂之铫子。

    讀徒吊切是也。

    從金兆聲。

    以招切。

    二部。

    一曰田器。

    周頌:庤乃錢镈。

    傳曰:錢,铫也。

    許下文錢下亦曰铫也,古田器。

    铫,釋器、方言皆作□。

    釋器曰:□謂之疀。

    郭雲:卽古鍬臿字。

    方言曰:臿,燕之東北朝鮮洌水之閑謂之□,趙魏之閑謂之喿。

    铫□喿三字同,卽今鍬字也。

    七遙反。

    亦湯料反。

    今人俗語正切七遙。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dòu 注解:酒器也。

    未聞。

    或曰卽行葦之大鬥,非是。

    毛傳大鬥長三尺,謂勺柄長三尺也。

    從金□。

    象器形。

    大口切。

    四部。

    □,□或省金。

    斲字用為聲。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鐎jiāo 注解:鐎鬥也。

    卽刀鬥也。

    孟康曰:以銅作鐎器,受一鬥。

    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刀鬥。

    荀悅曰:刀鬥小鈴,如宮中傳夜鈴也。

    蘇林曰:形如鋗,以銅作之,無緣,受一鬥,故雲刀鬥。

    鐎卽鈴也。

    廣韻:溫器,三足而有柄。

    。

    從金焦聲。

    卽消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鋗xuān 注解:小盆也。

    廣韻曰:銅铫。

    從金肙聲。

    火玄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鏏wèi 注解:鼎也。

    淮南說林訓:水火相憎,鏏在其閑,五味以和。

    注曰:鏏,小鼎。

    又曰:鼎無耳為鏏。

    從金彗聲,讀若彗。

    于歲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鍵jiàn 注解:铉也。

    謂鼎扃也。

    以木橫關鼎耳而舉之,非是則旣炊之鼎不可舉也,故謂之關鍵。

    引申之為門戶之鍵閉。

    門部曰:關,以木橫持門戶也。

    門之關猶鼎之铉也。

    從金。

    此以木為而字從金者,系于鼎而言之也。

    抑易言金铉,則鍵有金飾之者矣。

    建聲。

    渠偃切。

    十四部。

    一曰車舝。

    各本用轄,今正。

    轄雖亦訓鍵,而非正字也。

    舛部曰:□,車軸端鍵也。

    謂□貫于軸端,如鼎铉之貫于鼎耳。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铉xuàn 注解:所□舉鼎也。

    所以二字今補。

    汲古閣于舉鼎下增具字,今□正。

    手部曰:扛,橫關對舉也。

    謂橫關于□耳,露其端以□手對舉之,非是則難扛也。

    從金玄聲。

    胡犬切。

    十二部。

    按易音義有古冥古螢二反,則讀同扃。

    《易》謂之铉,《禮》謂之□。

    □音扃,與鼏音蜜,畫然二物二事。

    易謂之铉者,周易鼎六五鼎黃耳金铉,上九鼎玉铉是也。

    古說皆雲铉貫于耳。

    顔師古獨雲铉者鼎耳,非鼎扃也。

    其說甚誤。

    易言黃耳金铉,則耳與铉非一物明矣。

    雲禮謂之□者,士冠禮設扃鼏。

    鄭注:今文扃為铉,古文鼏為密,一部皆然。

    考工記匠人亦作扃。

    許所見禮經扃作□,卽鼎部所雲橫關鼎耳而舉之者也。

    □與扃皆以郊冂之冂為聲。

    扃訓外閉之關,音義皆同。

    若鼏則訓鼎葢,古音如密,今音如□,說詳鼎部。

    許引易、禮以博異名,猶土部堋下雲禮謂之封,周官謂之窆也。

    凡單言禮者,皆謂禮經,今之儀禮也。

    據鄭則禮今文為铉矣,許何以铉專系易也。

    許于禮經之字,古文是者則從古文,今文是者則從今文。

    此從古文作□,故曰禮謂之□也。

    如士喪禮今文銘皆為名,從今文,故不錄銘字。

    聘禮、士喪禮今文赴作訃,從古文故言部不錄訃字。

    士虞、少牢、特牲古文酳皆作□,許從古文,故酉部不錄酳字。

    卽夕禮今文窆為封,從今文,則以窆專系周官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 标題:鋊yù 注解:可□句鼎耳及爐炭。

    句讀如鈎。

    鈎鼎耳舉之,鈎爐炭出之之器也。

    從金谷聲,讀若浴。

    餘足切。

    三部。

    一曰銅□。

    食貨志:民盜摩錢以取鋊。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四卷□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