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切。
五部。
《易》曰:“需有衣□。
”旣濟六四爻辭。
按此篆舊在系篆之前。
彼上下文皆言絲,絮非其類,今移次于此。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缊yùn 注解:绋也。
玉藻:纩為繭,缊為袍。
注曰:纩,新綿也。
缊,今之纩及故絮也。
纩及故絮者,謂以新綿合故絮裝衣。
鄭說與許異。
衣部曰:以絮曰襺,以缊曰袍。
許絲絮不分新舊,槩謂之纩,以亂麻謂之缊。
孔安國釋論語曰:缊,枲着也。
許所本也。
蒯通傳:束缊乞火。
師古曰:缊,亂麻。
從纟□聲。
于雲切。
十三部。
亦上去聲。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绋fú 注解:亂枲也。
枲各本作系:不可通。
今正。
亂枲者,亂麻也。
可以裝衣,可以然火,可以緝之為索,故采尗毛傳曰:绋,繂也。
言用绋為索也。
從纟弗聲。
分勿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絣bēnɡ 注解:氐人殊縷布也。
漢武都郡,應劭曰:故白馬氐羌。
華陽國志曰:武都郡有氐傁。
殊縷布者,葢殊其縷色而相閑織之、絣之言骈也。
從纟幷聲。
北萌切。
十一部。
自緝篆至此篆皆說麻事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纰bǐ 注解:氐人□也。
氐人所織毛布也。
周書伊尹為四方獻令,正西以纰罽為獻。
後漢西南夷傳:冄駹夷能作毞毲。
毞卽纰也。
華陽國志同。
禮記用纰為纰缪字。
從纟,毛似纟。
故從纟。
比聲。
讀若《禹貢》“玭珠”。
卑履切。
十五部。
亦平聲。
玭珠見玉部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jì 注解:西胡毳布也。
西胡見玉部□注。
毳者,獸細毛也。
用織為布,是曰□。
亦叚罽為之。
從纟罽聲。
居例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缢yì 注解:絞也。
絞各本作經,庸人所改也。
今正。
交部曰:絞,缢也。
與此為轉注。
絞缢必□股辮為之。
喪服傳曰:喪之绖不摎垂葢不成也。
不摎垂,謂不絞也。
經本訓從絲為一股,缢死必□股為之。
以其直縣也。
故亦謂之經。
許解缢必不雲經也。
左傳曰:若其有罪,絞缢以戮。
手部曰:摎,縛殺也。
從纟益聲。
于賜切。
十六部。
《春秋傳》曰:“夷姜缢。
”桓十六年左傳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綏suī 注解:車中靶也。
靶各本作把,玉篇作車中靶也,廣韻引說文同。
按靶是,把非。
靶者,辔也。
辔在車前,而綏則系于車中,禦者執以授登車者,故别之曰車中靶也。
少儀曰:車則脫綏,執以将命。
綏本系于車中,故可脫。
郭璞注子虛賦曰:綏,所執以登車。
論語曰:□車必正立執綏。
周生烈曰:正立執綏,所以為安。
按引申為凡安之偁。
從纟妥聲。
聲字各本無,今補。
妥字見禮經、小雅。
許偶遺之,今已補于女部。
毛公曰:妥,安坐也。
綏以妥會意,卽以妥形聲。
古音在十七部。
今音息遺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彜yí 注解:宗廟常器也。
彜本常器,故引申為彜常。
大雅:民之秉彜。
傳曰:彜,常也。
從纟。
纟,綦也。
綦,許書所無。
當作幂。
周禮幎人:以疏布巾幎八尊,以畫布巾幎六彜。
彜尊必以布□之,故從纟也。
廾,持之。
之字今補。
廾,竦手也。
尊下亦曰卄以奉之。
米,器中實也。
酒者米之所成,故從米。
從彑象形。
各本作彑聲,非也。
今依韻會正。
彑者,豕之頭。
鋭而上見也。
爵從鬯又而象雀之形,彜從纟米卄而象畫鳥獸之形,其意一也。
故雲與爵相似。
此與爵相佀。
相似猶同意也。
以脂切。
十五部。
《周禮》:“六彜:雞彜、鳥彜、黃彜、虎彜、蜼彜、斝彜。
□待祼将之禮。
”見春官司尊彜職。
□、□,皆古文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素sù 注解:白緻缯也。
缯之白而細者也。
緻者,今之緻字。
漢人作注不作緻,近人改為緻,又于纟部增緻篆,皆非也。
鄭注雜記曰:素,生帛也。
然則生帛曰素,對湅缯曰練而言。
以其色白也,故為凡白之偁。
以白受采也,故凡物之質曰素,如□下一曰素也是也。
以質未有文也,故曰素食,曰素王。
伐檀毛傳曰:素,空也。
從纟□,取其澤也。
澤者,光潤也。
毛潤則易下□。
故從纟□會意。
桑故切。
五部。
凡□之屬皆從□。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 注解:素屬。
從素廾聲。
居玉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yuè 注解:白□,缟也。
缟者,鮮支也。
急就篇有白□。
顔注曰:謂白素之精者,其光□然也。
從□勺聲。
以灼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lǜ 注解:□屬。
素當作索。
索見□部,繩索也。
從素之字,古亦從纟。
故□字或作□,或作繂。
采尗毛傳曰:绋,繂也。
謂麻繩也。
今說文訛作素屬,乃不可通矣。
從□。
猶從纟也。
率聲。
所律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繛chuò 注解:□也。
淇澳毛傳曰:綽,緩也。
從□卓聲。
昌約切。
二部。
綽,繛或省。
今多如此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huǎn 注解:繛也。
纟部曰:纾,緩也。
然則緩,纾也。
從□,爰省。
胡管切。
十四部。
大徐管作玩:非。
緩,□或省。
今多如此作。
文六 重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絲sī 注解:蠶所吐也。
吐者,寫也。
從二纟。
息茲切。
一部。
凡絲之屬皆從絲。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絲部 标題:□pèi 注解:馬□也。
從絲車。
各本篆文作辔,解作從絲從軎。
五經文字同,中從軸末之軎也
五部。
《易》曰:“需有衣□。
”旣濟六四爻辭。
按此篆舊在系篆之前。
彼上下文皆言絲,絮非其類,今移次于此。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缊yùn 注解:绋也。
玉藻:纩為繭,缊為袍。
注曰:纩,新綿也。
缊,今之纩及故絮也。
纩及故絮者,謂以新綿合故絮裝衣。
鄭說與許異。
衣部曰:以絮曰襺,以缊曰袍。
許絲絮不分新舊,槩謂之纩,以亂麻謂之缊。
孔安國釋論語曰:缊,枲着也。
許所本也。
蒯通傳:束缊乞火。
師古曰:缊,亂麻。
從纟□聲。
于雲切。
十三部。
亦上去聲。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绋fú 注解:亂枲也。
枲各本作系:不可通。
今正。
亂枲者,亂麻也。
可以裝衣,可以然火,可以緝之為索,故采尗毛傳曰:绋,繂也。
言用绋為索也。
從纟弗聲。
分勿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絣bēnɡ 注解:氐人殊縷布也。
漢武都郡,應劭曰:故白馬氐羌。
華陽國志曰:武都郡有氐傁。
殊縷布者,葢殊其縷色而相閑織之、絣之言骈也。
從纟幷聲。
北萌切。
十一部。
自緝篆至此篆皆說麻事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纰bǐ 注解:氐人□也。
氐人所織毛布也。
周書伊尹為四方獻令,正西以纰罽為獻。
後漢西南夷傳:冄駹夷能作毞毲。
毞卽纰也。
華陽國志同。
禮記用纰為纰缪字。
從纟,毛似纟。
故從纟。
比聲。
讀若《禹貢》“玭珠”。
卑履切。
十五部。
亦平聲。
玭珠見玉部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jì 注解:西胡毳布也。
西胡見玉部□注。
毳者,獸細毛也。
用織為布,是曰□。
亦叚罽為之。
從纟罽聲。
居例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缢yì 注解:絞也。
絞各本作經,庸人所改也。
今正。
交部曰:絞,缢也。
與此為轉注。
絞缢必□股辮為之。
喪服傳曰:喪之绖不摎垂葢不成也。
不摎垂,謂不絞也。
經本訓從絲為一股,缢死必□股為之。
以其直縣也。
故亦謂之經。
許解缢必不雲經也。
左傳曰:若其有罪,絞缢以戮。
手部曰:摎,縛殺也。
從纟益聲。
于賜切。
十六部。
《春秋傳》曰:“夷姜缢。
”桓十六年左傳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綏suī 注解:車中靶也。
靶各本作把,玉篇作車中靶也,廣韻引說文同。
按靶是,把非。
靶者,辔也。
辔在車前,而綏則系于車中,禦者執以授登車者,故别之曰車中靶也。
少儀曰:車則脫綏,執以将命。
綏本系于車中,故可脫。
郭璞注子虛賦曰:綏,所執以登車。
論語曰:□車必正立執綏。
周生烈曰:正立執綏,所以為安。
按引申為凡安之偁。
從纟妥聲。
聲字各本無,今補。
妥字見禮經、小雅。
許偶遺之,今已補于女部。
毛公曰:妥,安坐也。
綏以妥會意,卽以妥形聲。
古音在十七部。
今音息遺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彜yí 注解:宗廟常器也。
彜本常器,故引申為彜常。
大雅:民之秉彜。
傳曰:彜,常也。
從纟。
纟,綦也。
綦,許書所無。
當作幂。
周禮幎人:以疏布巾幎八尊,以畫布巾幎六彜。
彜尊必以布□之,故從纟也。
廾,持之。
之字今補。
廾,竦手也。
尊下亦曰卄以奉之。
米,器中實也。
酒者米之所成,故從米。
從彑象形。
各本作彑聲,非也。
今依韻會正。
彑者,豕之頭。
鋭而上見也。
爵從鬯又而象雀之形,彜從纟米卄而象畫鳥獸之形,其意一也。
故雲與爵相似。
此與爵相佀。
相似猶同意也。
以脂切。
十五部。
《周禮》:“六彜:雞彜、鳥彜、黃彜、虎彜、蜼彜、斝彜。
□待祼将之禮。
”見春官司尊彜職。
□、□,皆古文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題:素sù 注解:白緻缯也。
缯之白而細者也。
緻者,今之緻字。
漢人作注不作緻,近人改為緻,又于纟部增緻篆,皆非也。
鄭注雜記曰:素,生帛也。
然則生帛曰素,對湅缯曰練而言。
以其色白也,故為凡白之偁。
以白受采也,故凡物之質曰素,如□下一曰素也是也。
以質未有文也,故曰素食,曰素王。
伐檀毛傳曰:素,空也。
從纟□,取其澤也。
澤者,光潤也。
毛潤則易下□。
故從纟□會意。
桑故切。
五部。
凡□之屬皆從□。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 注解:素屬。
從素廾聲。
居玉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yuè 注解:白□,缟也。
缟者,鮮支也。
急就篇有白□。
顔注曰:謂白素之精者,其光□然也。
從□勺聲。
以灼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lǜ 注解:□屬。
素當作索。
索見□部,繩索也。
從素之字,古亦從纟。
故□字或作□,或作繂。
采尗毛傳曰:绋,繂也。
謂麻繩也。
今說文訛作素屬,乃不可通矣。
從□。
猶從纟也。
率聲。
所律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繛chuò 注解:□也。
淇澳毛傳曰:綽,緩也。
從□卓聲。
昌約切。
二部。
綽,繛或省。
今多如此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huǎn 注解:繛也。
纟部曰:纾,緩也。
然則緩,纾也。
從□,爰省。
胡管切。
十四部。
大徐管作玩:非。
緩,□或省。
今多如此作。
文六 重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部 标題:絲sī 注解:蠶所吐也。
吐者,寫也。
從二纟。
息茲切。
一部。
凡絲之屬皆從絲。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三卷□絲部 标題:□pèi 注解:馬□也。
從絲車。
各本篆文作辔,解作從絲從軎。
五經文字同,中從軸末之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