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标題:椟dú
注解:匮也。
木部曰:椟,匮也。
是則椟與椟音義皆同。
實一物也。
論語曰:韫椟而藏諸。
又曰:龜玉毀椟中。
其實一字也。
引申之亦為小棺。
從匚賣聲。
徒谷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匣xiá 注解:匮也。
廣韻曰:箱,匣也。
古亦借柙為之。
柙,檻也。
從匚甲聲。
按此不注古文甲字。
則從小篆甲也。
胡甲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彙huì 注解:器也。
謂有器名彙也。
禹貢曰:東彙澤為彭蠡。
又曰:北會于彙。
舊說彙者,回也。
此彙之别一義。
依許圛莫垐之例,此亦可稱禹貢而釋之曰彙回也。
今按彙之言圍也。
大澤外必有陂圍之。
如器之圍物。
古人說淮水曰:淮,圍也。
彙從淮,則亦圍也。
尚書。
東彙澤為彭蠡。
謂東有圍受衆水之彭蠡。
非謂漢水回而成澤也。
東為北江,謂漢水合江,又東合彭蠡為北江也。
從匚淮聲。
胡罪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匛jiù 注解:棺也。
木部曰:棺者,關也。
所以揜屍。
此雲棺也。
二篆義同。
曲禮曰:在床曰屍。
在棺曰柩。
是棺柩義别。
虛者為棺。
實者為柩。
析言之也。
柩或可以□棺。
棺不可以□柩。
是以許于柩曰棺也。
于棺下不雲柩也。
以立文不得用考老之例也。
從匚久聲。
各本有柩無匛。
今依玉篇補。
玉篇曰:匛,棺也。
亦作柩。
葢希馮在梁時所據說文如是。
以後柩行匛廢。
遂變許書之舊。
而郭忠恕列匛為古文。
夏竦說匛為孫強集。
夏疑玉篇作匛,不出于希馮而出于孫強也。
匛葢古文。
而小篆仍之者。
檀弓曰:有虞氏瓦棺。
夏後氏堲周。
殷人棺椁。
周人牆置翣。
瓦棺,堲周皆以土不以木。
易曰: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
後世聖人謂黃帝堯舜。
然則土棺始于黃帝。
堯舜仍之。
倉颉造字從匚從久。
白虎通雲。
柩,久也。
久不複變也。
造字之初。
□不從木。
許言久聲者,以形聲包會音也。
巨救切。
三部。
柩,匛或從木。
葢殷人用木以後乃有此字。
□,籒文從舊。
從舊猶從久也。
舊之言久也。
周禮用匶字。
〖注〗匶。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匰dān 注解:宗廟盛宔器也。
周禮司巫。
祭祀□匰主。
杜子春雲。
匰,器名。
主,木主也。
許雲宗廟盛宔器。
亦用杜說。
從匚單聲。
都寒切。
十四部。
《周禮》曰:“祭祀共匰主。
”匰主謂主之匰。
鄭曰:大祝取主陳之器則退也。
文十九 重五今增匛。
則重六。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曲qū 注解:象器曲受物之形也。
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
曲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
引申之為凡委曲之稱。
不直曰曲。
詩曰:子髪曲局。
又曰:亂我心曲。
箋雲。
心曲,心之委曲也。
又樂章為曲。
謂音宛曲而成章也。
周語曰:士獻詩。
瞽獻曲。
韋雲。
曲,樂曲也。
毛詩傳曰:曲合樂曰歌。
徒歌曰謠。
韓詩曰:有章曲曰歌。
無章曲曰謠。
按曲合樂者,合于樂器也。
行葦傳曰:歌者,比于琴瑟也。
卽曲合樂曰歌也。
區玉切。
三部。
凡曲之屬皆從曲。
或說曲,蠶薄也。
曲見月令,方言,漢書周勃傳。
詳艹部薄下。
其物以□葦為之。
七月傳曰:豫畜□葦。
可以為曲也。
其字俗作□。
又用筁。
□,古文曲。
小徐無。
〖注〗《集韻》匚古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曲部 标題:□qū(與段注的字頭有所區别) 注解:骫曲也。
骫者骨端骫奊也。
曲當作□。
今人用委曲字,古作骫□。
其字從骨從玉。
謂如骨玉之堅而□之使桡也。
廣韻作匤匣也。
從曲玉聲。
區玉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曲部 标題:□tāo 注解:古器也。
從曲舀聲。
土刀切。
古音在三部。
文三 重一小徐無重一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曲部 标題:甾zī 注解:東楚名缶曰□。
太史公曰:自彭城以東。
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缶下曰:瓦器,所以盛酒漿。
秦人□之以節歌。
象形。
然則缶旣象形矣。
□複象形。
實一物而語言不同。
且實一字而書法少異耳。
玉篇作□近之。
若廣韻謂卽艹部之甾字。
風馬牛不相及也。
甾上從一雝川。
此象缶之頸少殺。
安得雲同字。
今□當作甾。
象形也。
口大而頸少殺。
側詞切。
一部。
凡甾之屬皆從□。
□,古文□。
207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疀chā 注解:□也,□者,斛旁有庣也。
□之類。
故其字從□。
古田器也。
此上當有一曰二字。
□下亦引爾雅□謂之□。
古田器也。
此别一義。
叚□□為铫臿也。
許書金部作铫臿,乃其正字。
今之鍬也。
江沅說。
從□疌聲。
楚洽切,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běn 注解:蒲器也,□屬,所□盛糧。
糧各本作穜,今正。
周禮挈壺氏。
挈□以令糧。
大鄭雲。
縣□于禀假之處。
後鄭雲。
□所以盛糧之器。
故以□表禀。
左傳宣二年正義引說文蒲器可以盛糧。
左傳釋文,詩正義引艹器所以盛種。
種字葢非。
果為種字。
則當雲谷種。
不得但言種也。
何休注公羊雲。
□,草器,杜注左傳。
以草索為之。
蒲與艹不相妨。
糧者,谷也。
從□弁聲。
布忖切。
古音在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pínɡ 注解:□也。
□者,蒲席□也。
□下曰:載米□也。
□下曰:□也。
所以盛米。
然則四篆一物也。
從□幷聲。
薄經切。
十一部。
杜林□為竹筥,筥,□也。
□,飯器。
楊雄□為蒲器。
杜有倉颉訓纂一篇,倉颉故一篇。
楊有倉颉訓纂一篇。
其說不同如此。
此與鼌斡二篆皆兼引楊杜二家說。
讀若軿車。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lú 注解:□也。
□者,小口罂也。
從□虍聲,
木部曰:椟,匮也。
是則椟與椟音義皆同。
實一物也。
論語曰:韫椟而藏諸。
又曰:龜玉毀椟中。
其實一字也。
引申之亦為小棺。
從匚賣聲。
徒谷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匣xiá 注解:匮也。
廣韻曰:箱,匣也。
古亦借柙為之。
柙,檻也。
從匚甲聲。
按此不注古文甲字。
則從小篆甲也。
胡甲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彙huì 注解:器也。
謂有器名彙也。
禹貢曰:東彙澤為彭蠡。
又曰:北會于彙。
舊說彙者,回也。
此彙之别一義。
依許圛莫垐之例,此亦可稱禹貢而釋之曰彙回也。
今按彙之言圍也。
大澤外必有陂圍之。
如器之圍物。
古人說淮水曰:淮,圍也。
彙從淮,則亦圍也。
尚書。
東彙澤為彭蠡。
謂東有圍受衆水之彭蠡。
非謂漢水回而成澤也。
東為北江,謂漢水合江,又東合彭蠡為北江也。
從匚淮聲。
胡罪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匛jiù 注解:棺也。
木部曰:棺者,關也。
所以揜屍。
此雲棺也。
二篆義同。
曲禮曰:在床曰屍。
在棺曰柩。
是棺柩義别。
虛者為棺。
實者為柩。
析言之也。
柩或可以□棺。
棺不可以□柩。
是以許于柩曰棺也。
于棺下不雲柩也。
以立文不得用考老之例也。
從匚久聲。
各本有柩無匛。
今依玉篇補。
玉篇曰:匛,棺也。
亦作柩。
葢希馮在梁時所據說文如是。
以後柩行匛廢。
遂變許書之舊。
而郭忠恕列匛為古文。
夏竦說匛為孫強集。
夏疑玉篇作匛,不出于希馮而出于孫強也。
匛葢古文。
而小篆仍之者。
檀弓曰:有虞氏瓦棺。
夏後氏堲周。
殷人棺椁。
周人牆置翣。
瓦棺,堲周皆以土不以木。
易曰: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
後世聖人謂黃帝堯舜。
然則土棺始于黃帝。
堯舜仍之。
倉颉造字從匚從久。
白虎通雲。
柩,久也。
久不複變也。
造字之初。
□不從木。
許言久聲者,以形聲包會音也。
巨救切。
三部。
柩,匛或從木。
葢殷人用木以後乃有此字。
□,籒文從舊。
從舊猶從久也。
舊之言久也。
周禮用匶字。
〖注〗匶。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匰dān 注解:宗廟盛宔器也。
周禮司巫。
祭祀□匰主。
杜子春雲。
匰,器名。
主,木主也。
許雲宗廟盛宔器。
亦用杜說。
從匚單聲。
都寒切。
十四部。
《周禮》曰:“祭祀共匰主。
”匰主謂主之匰。
鄭曰:大祝取主陳之器則退也。
文十九 重五今增匛。
則重六。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匚部 标題:曲qū 注解:象器曲受物之形也。
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
曲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
引申之為凡委曲之稱。
不直曰曲。
詩曰:子髪曲局。
又曰:亂我心曲。
箋雲。
心曲,心之委曲也。
又樂章為曲。
謂音宛曲而成章也。
周語曰:士獻詩。
瞽獻曲。
韋雲。
曲,樂曲也。
毛詩傳曰:曲合樂曰歌。
徒歌曰謠。
韓詩曰:有章曲曰歌。
無章曲曰謠。
按曲合樂者,合于樂器也。
行葦傳曰:歌者,比于琴瑟也。
卽曲合樂曰歌也。
區玉切。
三部。
凡曲之屬皆從曲。
或說曲,蠶薄也。
曲見月令,方言,漢書周勃傳。
詳艹部薄下。
其物以□葦為之。
七月傳曰:豫畜□葦。
可以為曲也。
其字俗作□。
又用筁。
□,古文曲。
小徐無。
〖注〗《集韻》匚古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曲部 标題:□qū(與段注的字頭有所區别) 注解:骫曲也。
骫者骨端骫奊也。
曲當作□。
今人用委曲字,古作骫□。
其字從骨從玉。
謂如骨玉之堅而□之使桡也。
廣韻作匤匣也。
從曲玉聲。
區玉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曲部 标題:□tāo 注解:古器也。
從曲舀聲。
土刀切。
古音在三部。
文三 重一小徐無重一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曲部 标題:甾zī 注解:東楚名缶曰□。
太史公曰:自彭城以東。
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缶下曰:瓦器,所以盛酒漿。
秦人□之以節歌。
象形。
然則缶旣象形矣。
□複象形。
實一物而語言不同。
且實一字而書法少異耳。
玉篇作□近之。
若廣韻謂卽艹部之甾字。
風馬牛不相及也。
甾上從一雝川。
此象缶之頸少殺。
安得雲同字。
今□當作甾。
象形也。
口大而頸少殺。
側詞切。
一部。
凡甾之屬皆從□。
□,古文□。
2075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疀chā 注解:□也,□者,斛旁有庣也。
□之類。
故其字從□。
古田器也。
此上當有一曰二字。
□下亦引爾雅□謂之□。
古田器也。
此别一義。
叚□□為铫臿也。
許書金部作铫臿,乃其正字。
今之鍬也。
江沅說。
從□疌聲。
楚洽切,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běn 注解:蒲器也,□屬,所□盛糧。
糧各本作穜,今正。
周禮挈壺氏。
挈□以令糧。
大鄭雲。
縣□于禀假之處。
後鄭雲。
□所以盛糧之器。
故以□表禀。
左傳宣二年正義引說文蒲器可以盛糧。
左傳釋文,詩正義引艹器所以盛種。
種字葢非。
果為種字。
則當雲谷種。
不得但言種也。
何休注公羊雲。
□,草器,杜注左傳。
以草索為之。
蒲與艹不相妨。
糧者,谷也。
從□弁聲。
布忖切。
古音在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pínɡ 注解:□也。
□者,蒲席□也。
□下曰:載米□也。
□下曰:□也。
所以盛米。
然則四篆一物也。
從□幷聲。
薄經切。
十一部。
杜林□為竹筥,筥,□也。
□,飯器。
楊雄□為蒲器。
杜有倉颉訓纂一篇,倉颉故一篇。
楊有倉颉訓纂一篇。
其說不同如此。
此與鼌斡二篆皆兼引楊杜二家說。
讀若軿車。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甾部 标題:□lú 注解:□也。
□者,小口罂也。
從□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