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标題:鹵lǔ
注解:西方鹹地也。
從□省,省字衍。
此承上文□部從□之籒文也。
謂鹵也。
囗象鹽形。
大徐本無囗。
小徐訛作□*。
凡旣從某而又象其形,謂之合體之象形。
多不成字。
其成字者,則會意也。
轉寫者以其不成字而删之,緻文理不可讀,皆當依此補之。
合體象形,有半成字半不成字者,如鹵從鹵,而又以囗象之是也。
有□不成字者,如□以弓象鳥,以囪象巢是也。
鹵,郞古切。
五部。
安定有鹵縣。
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
禹貢:靑州,海濱廣厈。
謂東方也。
安定有鹵縣,謂西方也。
大史公曰:山東食海鹽,山西食海鹽鹵。
然對文則分析,□文則不拘。
鹹地僅産鹽。
引申之,春秋經大原亦曰大鹵。
釋名:地不生物曰鹵。
凡鹵之屬皆從鹵。
〖注〗□*字原從□,不從米。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标題:□cuó 注解:鹹□也。
□字各本缺,淺人謂複字而删之也,今補。
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鹽曰鹹鹾。
鄭注:大鹹曰鹾,今河東雲。
按鹹□古語,不容删字。
從鹵,□省聲。
昨河切。
十七部。
河内謂之□,鄭言河東皆魏地。
沛人言若虘。
五字當作讀若□人言□六字。
□郡酇縣,字本作□,其土音讀在何切。
□之讀如此也。
□見邑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标題:鹹xián 注解:銜也。
以疊韻為訓。
北方味也。
酸苦辛甘下不着某方之味,此着之者,錯見也。
從鹵鹹聲。
胡毚切。
古音在七部。
文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标題:鹽yán 注解:鹵也。
天生曰鹵,人生曰鹽。
十字各本作鹹也二字,今正。
鹽之味鹹。
鹽不訓為鹹。
□應書三引說文天生曰鹵,人生曰鹽,當在此處。
上冠以鹵也二字,則渾言、析言者備矣。
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有出鹽直用不湅治者,有湅治者。
從鹵監聲。
餘廉切。
古音在八部。
古者夙沙初作□海鹽。
夙,大徐作宿。
古宿、夙通用。
左傳有夙沙衛。
呂覽注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
困學紀聞引魯連子曰:古善漁者,宿沙瞿子。
又曰:宿沙瞿子善煑鹽。
許所說葢出世本作篇,所謂人生曰鹽也。
凡鹽之屬皆從鹽。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鹽部 标題:堿jiǎn 注解:鹵也。
廣韻千廉切。
水和鹽也。
從鹽省,此篆明明從鹵,不知何以雲從鹽省。
佥聲。
魚欠切。
七部。
文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鹽部 标題:戶hù 注解:護也。
以疊韻為訓。
半門曰戶。
象形。
矦古切。
五部。
凡戶之屬皆從戶。
□,古文戶,從木。
從木而象其形。
按此當是籒文加木,惟古文作戶,故此部文九皆從戶也。
〖注〗□,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扉fēi 注解:戶扇也。
釋宮曰:□謂之扉。
門□,門扇也。
然則門戶一也。
從戶非聲。
甫微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扇shàn 注解:扉也。
月令:乃修□扇。
注雲:用木曰□,用竹葦曰扇。
案析言如此,渾言之則不拘。
從戶羽。
依韻會本。
從羽者,如翼也。
式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房fánɡ 注解:室在旁也。
凡堂之内,中為正室,左右為房,所謂東房西房也。
引申之俎亦有房。
從戶焦氏循曰:房必有戶以□于堂。
又必有戶以□于東夾西夾。
又必有戶以□于北堂。
方聲。
符方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戻tì 注解:辎車旁推戶也。
辎車者,衣車也。
前後有蔽,旁有可開之戶。
從戶大聲。
讀與釱同。
徒葢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戹è 注解:隘也。
隘者,陋也。
陋者,阸陜也。
陜者,隘也。
從戶乙聲。
按聲字衍。
或于雙聲取音。
此從甲乙之乙,取乙乙難出之意也。
于革切。
十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肁zhào 注解:始開也。
引申為凡始之偁。
凡經傳言肈始者,皆肁之叚借。
肈行而肁廢矣。
釋诂、毛詩傳皆曰:肈,始也。
戈部曰:肈,擊也。
從戶聿。
聿于語詞有始義,故從聿。
治小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扆yǐ 注解:戶牖之閑謂之扆。
釋宮曰:牖戶之閑謂之扆。
凡室,戶東牖西,戶牖之中閑是曰扆。
詩、禮多叚依為之。
從戶衣聲。
于豈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qù 注解:閉也。
士喪禮注曰:徹帷□之事畢,則下之。
雜記注曰:旣出,則施其□,鬼神尚幽闇也。
據此二注,□為褰舉之義,與東都賦袪□帷同。
疑閉當作開。
一說,□在開閉之閑。
故兼此二義。
從戶,劫省聲。
口盇切。
按劫省聲,疑當作去聲,儀禮音義劉昌宗羗據反可據也。
玉篇亦有羗據一反。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扃jiōnɡ 注解:外閉之關也。
關者,以木橫持門戶也。
曲禮:入戶奉扃。
注曰:奉扃,敬也。
孔疏曰:奉扃之說多家。
今謂禮有鼎扃,所以關鼎。
今關戶之木與關鼎相似。
凡常奉扃之時,必兩手向心而奉之。
今入戶雖不奉扃木,其手若奉扃然。
以其手對戶若奉扃,言恭敬也。
玉裁謂下文言戶開亦
從□省,省字衍。
此承上文□部從□之籒文也。
謂鹵也。
囗象鹽形。
大徐本無囗。
小徐訛作□*。
凡旣從某而又象其形,謂之合體之象形。
多不成字。
其成字者,則會意也。
轉寫者以其不成字而删之,緻文理不可讀,皆當依此補之。
合體象形,有半成字半不成字者,如鹵從鹵,而又以囗象之是也。
有□不成字者,如□以弓象鳥,以囪象巢是也。
鹵,郞古切。
五部。
安定有鹵縣。
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
禹貢:靑州,海濱廣厈。
謂東方也。
安定有鹵縣,謂西方也。
大史公曰:山東食海鹽,山西食海鹽鹵。
然對文則分析,□文則不拘。
鹹地僅産鹽。
引申之,春秋經大原亦曰大鹵。
釋名:地不生物曰鹵。
凡鹵之屬皆從鹵。
〖注〗□*字原從□,不從米。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标題:□cuó 注解:鹹□也。
□字各本缺,淺人謂複字而删之也,今補。
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鹽曰鹹鹾。
鄭注:大鹹曰鹾,今河東雲。
按鹹□古語,不容删字。
從鹵,□省聲。
昨河切。
十七部。
河内謂之□,鄭言河東皆魏地。
沛人言若虘。
五字當作讀若□人言□六字。
□郡酇縣,字本作□,其土音讀在何切。
□之讀如此也。
□見邑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标題:鹹xián 注解:銜也。
以疊韻為訓。
北方味也。
酸苦辛甘下不着某方之味,此着之者,錯見也。
從鹵鹹聲。
胡毚切。
古音在七部。
文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鹵部 标題:鹽yán 注解:鹵也。
天生曰鹵,人生曰鹽。
十字各本作鹹也二字,今正。
鹽之味鹹。
鹽不訓為鹹。
□應書三引說文天生曰鹵,人生曰鹽,當在此處。
上冠以鹵也二字,則渾言、析言者備矣。
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有出鹽直用不湅治者,有湅治者。
從鹵監聲。
餘廉切。
古音在八部。
古者夙沙初作□海鹽。
夙,大徐作宿。
古宿、夙通用。
左傳有夙沙衛。
呂覽注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
困學紀聞引魯連子曰:古善漁者,宿沙瞿子。
又曰:宿沙瞿子善煑鹽。
許所說葢出世本作篇,所謂人生曰鹽也。
凡鹽之屬皆從鹽。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鹽部 标題:堿jiǎn 注解:鹵也。
廣韻千廉切。
水和鹽也。
從鹽省,此篆明明從鹵,不知何以雲從鹽省。
佥聲。
魚欠切。
七部。
文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鹽部 标題:戶hù 注解:護也。
以疊韻為訓。
半門曰戶。
象形。
矦古切。
五部。
凡戶之屬皆從戶。
□,古文戶,從木。
從木而象其形。
按此當是籒文加木,惟古文作戶,故此部文九皆從戶也。
〖注〗□,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扉fēi 注解:戶扇也。
釋宮曰:□謂之扉。
門□,門扇也。
然則門戶一也。
從戶非聲。
甫微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扇shàn 注解:扉也。
月令:乃修□扇。
注雲:用木曰□,用竹葦曰扇。
案析言如此,渾言之則不拘。
從戶羽。
依韻會本。
從羽者,如翼也。
式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房fánɡ 注解:室在旁也。
凡堂之内,中為正室,左右為房,所謂東房西房也。
引申之俎亦有房。
從戶焦氏循曰:房必有戶以□于堂。
又必有戶以□于東夾西夾。
又必有戶以□于北堂。
方聲。
符方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戻tì 注解:辎車旁推戶也。
辎車者,衣車也。
前後有蔽,旁有可開之戶。
從戶大聲。
讀與釱同。
徒葢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戹è 注解:隘也。
隘者,陋也。
陋者,阸陜也。
陜者,隘也。
從戶乙聲。
按聲字衍。
或于雙聲取音。
此從甲乙之乙,取乙乙難出之意也。
于革切。
十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肁zhào 注解:始開也。
引申為凡始之偁。
凡經傳言肈始者,皆肁之叚借。
肈行而肁廢矣。
釋诂、毛詩傳皆曰:肈,始也。
戈部曰:肈,擊也。
從戶聿。
聿于語詞有始義,故從聿。
治小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扆yǐ 注解:戶牖之閑謂之扆。
釋宮曰:牖戶之閑謂之扆。
凡室,戶東牖西,戶牖之中閑是曰扆。
詩、禮多叚依為之。
從戶衣聲。
于豈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qù 注解:閉也。
士喪禮注曰:徹帷□之事畢,則下之。
雜記注曰:旣出,則施其□,鬼神尚幽闇也。
據此二注,□為褰舉之義,與東都賦袪□帷同。
疑閉當作開。
一說,□在開閉之閑。
故兼此二義。
從戶,劫省聲。
口盇切。
按劫省聲,疑當作去聲,儀禮音義劉昌宗羗據反可據也。
玉篇亦有羗據一反。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戶部 标題:扃jiōnɡ 注解:外閉之關也。
關者,以木橫持門戶也。
曲禮:入戶奉扃。
注曰:奉扃,敬也。
孔疏曰:奉扃之說多家。
今謂禮有鼎扃,所以關鼎。
今關戶之木與關鼎相似。
凡常奉扃之時,必兩手向心而奉之。
今入戶雖不奉扃木,其手若奉扃然。
以其手對戶若奉扃,言恭敬也。
玉裁謂下文言戶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