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切。
一部。
《周書》曰:“來就惎惎。
”今尚書無此文,葢卽秦誓未就予忌也。
惎忌音同義相近。
其餘乖異,不敢肊說。
葢必有誤奪。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恥chǐ 注解:辱也。
辰部曰:辱,恥也。
二篆為轉注。
從心耳聲。
敕裡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tiǎn 注解:靑徐謂慚曰□。
方言:□,恧,慚也。
荊揚靑徐之閑曰□。
若梁益秦晉之閑言心内慚矣。
山之東西自愧曰恧。
從心典聲。
他典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tiǎn 注解:辱也。
小雅小宛曰:無忝爾所生。
傳雲:忝,辱也。
從心天聲。
他典切。
按從天為聲,則古音必在十二部。
葢或□之或體耳。
自字林讀他念切,而失其本音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慚cán 注解:媿也。
女部曰:媿,慚也。
二篆為轉注。
從心斬聲。
昨甘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恧nǜ 注解:慚也。
從心而聲。
女六切。
古音在一部。
音轉入三部。
屋韻。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怍zuò 注解:慚也。
從心乍聲。
依小徐本。
在各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憐lián 注解:哀也。
從心□聲。
落賢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lián 注解:泣下也。
無聲出涕曰泣。
從心連聲。
從心者,哀出于心也。
從連者,不可止也。
連亦聲。
力延切。
十四部。
《易》曰:“泣涕□如。
”屯上六爻辭。
泣涕,易作泣血。
雨無正傳曰:無聲曰泣血。
檀弓注曰:泣無聲如血出。
而九家虞翻注易乃雲:血流出目。
未知孰是。
□如易作漣如。
漣者,瀾之或字。
葢許所據為長。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忍rěn 注解:能也。
能者,熊屬。
能獸堅中,故賢者偁能,而強壯偁能傑。
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謂能幹也。
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謂能耐也。
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
忍之義亦兼行止。
敢于殺人謂之忍,俗所謂忍害也。
敢于不殺人亦謂之忍,俗所謂忍耐也。
共為能一也。
仁義本無二事,先王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中皆必兼斯二者。
從心刃聲。
而轸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mǐ 注解:厲也。
葢淬厲之意。
一曰止也。
左傳弭兵之弭,周禮彌災兵之彌,郊特牲有由辟焉之辟,皆當作此字。
從心弭聲,讀若沔。
彌兖切。
按弭在弓部。
亦作□。
古音在十六部。
□亦當在十六部。
□亦當在十六部。
讀若沔者,音之轉耳。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yì 注解:懲也。
古多用乂、艾為之而□廢矣。
從心乂聲。
魚肺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懲chénɡ 注解:□也。
二篆為轉注。
古亦叚征為懲。
從心征聲。
直陵切。
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憬jǐnɡ 注解:覺寤也。
從心景聲。
俱永切。
《詩》曰:“憬彼淮夷。
”魯頌文。
按上文雲:悟,覺也。
憬當與悟為鄰。
且毛詩作懬,故訓遠行皃。
憬葢出三家詩,淺人取以改毛,許書葢本無此篆,或益之于此。
文二百六十三 重二十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惢suǒ 注解:心疑也。
魏都賦曰:神惢形茹。
從三心。
今俗謂疑為多心。
會意。
今花蘂字當作此,蘂橤皆俗字也。
凡惢之屬皆從惢。
讀若《易》“旅瑣瑣”。
旅初六爻辭。
惢讀如此瑣也。
按古音在十六部。
今才規、才累二切是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惢部 标題:繠ruǐ 注解:□也。
□各本作□,誤,今正。
左傳曰:佩玉繠兮,餘無所系之。
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
注雲:繠然,服飾僃也。
按繠然,垂意。
左氏繠系睨為韻,古音在十六部也。
從惢纟。
各本下有聲字,今□。
此會意字。
纟者,所以系而垂之也。
不入纟部者,重惢也。
惢亦聲。
如壘切。
古音在十六部。
文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惢部 516 标題:水shuǐ 注解:準也。
準古音追上聲。
此以疊韻為訓,如戶護尾微之例。
釋名曰:水,準也。
準,平也。
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國必水地。
北方之行。
月令曰:大史谒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象衆水并流,中有微陽之氣也。
火,外陽内陰。
水,外陰内陽。
中畫象其陽。
雲微陽者,陽在内也,微猶隐也。
水之文與三卦略同。
式軌切。
十五部。
凡水之屬皆
一部。
《周書》曰:“來就惎惎。
”今尚書無此文,葢卽秦誓未就予忌也。
惎忌音同義相近。
其餘乖異,不敢肊說。
葢必有誤奪。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恥chǐ 注解:辱也。
辰部曰:辱,恥也。
二篆為轉注。
從心耳聲。
敕裡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tiǎn 注解:靑徐謂慚曰□。
方言:□,恧,慚也。
荊揚靑徐之閑曰□。
若梁益秦晉之閑言心内慚矣。
山之東西自愧曰恧。
從心典聲。
他典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tiǎn 注解:辱也。
小雅小宛曰:無忝爾所生。
傳雲:忝,辱也。
從心天聲。
他典切。
按從天為聲,則古音必在十二部。
葢或□之或體耳。
自字林讀他念切,而失其本音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慚cán 注解:媿也。
女部曰:媿,慚也。
二篆為轉注。
從心斬聲。
昨甘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恧nǜ 注解:慚也。
從心而聲。
女六切。
古音在一部。
音轉入三部。
屋韻。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怍zuò 注解:慚也。
從心乍聲。
依小徐本。
在各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憐lián 注解:哀也。
從心□聲。
落賢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lián 注解:泣下也。
無聲出涕曰泣。
從心連聲。
從心者,哀出于心也。
從連者,不可止也。
連亦聲。
力延切。
十四部。
《易》曰:“泣涕□如。
”屯上六爻辭。
泣涕,易作泣血。
雨無正傳曰:無聲曰泣血。
檀弓注曰:泣無聲如血出。
而九家虞翻注易乃雲:血流出目。
未知孰是。
□如易作漣如。
漣者,瀾之或字。
葢許所據為長。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忍rěn 注解:能也。
能者,熊屬。
能獸堅中,故賢者偁能,而強壯偁能傑。
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謂能幹也。
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謂能耐也。
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
忍之義亦兼行止。
敢于殺人謂之忍,俗所謂忍害也。
敢于不殺人亦謂之忍,俗所謂忍耐也。
共為能一也。
仁義本無二事,先王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中皆必兼斯二者。
從心刃聲。
而轸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mǐ 注解:厲也。
葢淬厲之意。
一曰止也。
左傳弭兵之弭,周禮彌災兵之彌,郊特牲有由辟焉之辟,皆當作此字。
從心弭聲,讀若沔。
彌兖切。
按弭在弓部。
亦作□。
古音在十六部。
□亦當在十六部。
□亦當在十六部。
讀若沔者,音之轉耳。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yì 注解:懲也。
古多用乂、艾為之而□廢矣。
從心乂聲。
魚肺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懲chénɡ 注解:□也。
二篆為轉注。
古亦叚征為懲。
從心征聲。
直陵切。
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憬jǐnɡ 注解:覺寤也。
從心景聲。
俱永切。
《詩》曰:“憬彼淮夷。
”魯頌文。
按上文雲:悟,覺也。
憬當與悟為鄰。
且毛詩作懬,故訓遠行皃。
憬葢出三家詩,淺人取以改毛,許書葢本無此篆,或益之于此。
文二百六十三 重二十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心部 标題:惢suǒ 注解:心疑也。
魏都賦曰:神惢形茹。
從三心。
今俗謂疑為多心。
會意。
今花蘂字當作此,蘂橤皆俗字也。
凡惢之屬皆從惢。
讀若《易》“旅瑣瑣”。
旅初六爻辭。
惢讀如此瑣也。
按古音在十六部。
今才規、才累二切是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惢部 标題:繠ruǐ 注解:□也。
□各本作□,誤,今正。
左傳曰:佩玉繠兮,餘無所系之。
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
注雲:繠然,服飾僃也。
按繠然,垂意。
左氏繠系睨為韻,古音在十六部也。
從惢纟。
各本下有聲字,今□。
此會意字。
纟者,所以系而垂之也。
不入纟部者,重惢也。
惢亦聲。
如壘切。
古音在十六部。
文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惢部 516 标題:水shuǐ 注解:準也。
準古音追上聲。
此以疊韻為訓,如戶護尾微之例。
釋名曰:水,準也。
準,平也。
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國必水地。
北方之行。
月令曰:大史谒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象衆水并流,中有微陽之氣也。
火,外陽内陰。
水,外陰内陽。
中畫象其陽。
雲微陽者,陽在内也,微猶隐也。
水之文與三卦略同。
式軌切。
十五部。
凡水之屬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