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人□也。
故肉部□下曰:□□也。
正同此。
圜出于方,方出于矩。
古規矩二字不分用,猶威儀二字不分用也。
凡規巨、威儀有分用者皆互文見意,非圜不必矩,方不必規也。
灋者,□也。
度者,灋制也。
規矩者,有灋度之謂也。
萑部曰:規蒦,商也。
一曰蒦,度也。
凡有所圖度匡正皆曰規。
左傳:規求無度。
陶淵明文:欣然規往。
左傳曰:大夫規誨。
詩序曰:沔水,規宣王也。
從夫見。
會意。
丈夫所見也。
公父文伯之母曰:女智莫如婦,男智莫如夫。
字統曰:丈夫識用,必合規矩。
故規從夫。
居随切。
十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夫部 标題:□bàn 注解:并行也。
從二夫。
會意。
辇字從此。
讀若伴侶之伴。
伴侶,許無此義。
侶字許無,當作旅。
薄旱切。
十四部。
文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夫部 500 标題:立lì 注解:侸也。
侸,各本作住,今正。
人部曰:侸者,立也。
與此為互訓。
淺人易為住手,亦許書之所無。
從大在一之上。
在,各本作立,今正。
铉曰:大,人也。
一,地也。
會意。
力入切。
七部。
凡立之屬皆從立。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lì 注解:臨也。
臨者,監也。
經典□字或作莅,注家皆曰臨也。
道德經釋文雲:古無莅字,《說文》作□。
按莅行而□廢矣。
凡有正字而為叚借字所敚者類此。
從立隸聲。
力至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duì 注解:磊□,疊韻字。
今俗語猶有之。
重聚也。
從立□聲。
丁罪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端duān 注解:直也。
用為發端、端緒字者叚借也。
從立端聲。
多官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竱zhuǎn 注解:等也。
等者,齊□也,故凡齊皆曰等。
齊語:竱本肈末。
韋注:竱,等也。
肈,正也。
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
按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齊其末。
揣葢竱之叚借字。
端聲、專聲同部。
趙注雲揣量,似失之。
木部椯下曰:一曰度也。
孟子正當從木作椯。
韻書謂偁量曰故敪。
丁兼、丁括切,卽竱語之轉也。
從立專聲。
旨沇切。
十四部。
按字苑音剸。
李舟切韻音端。
《春秋傳》曰:宋本如是。
今本傳作國語。
“竱本肇末。
”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竦sǒnɡ 注解:敬也。
敬者,肅也。
商頌傳曰:竦,懼也。
此謂叚竦為愯也。
愯者,懼也。
□下曰:竦手。
謂手容之恭上其手也。
周南毛傳曰:喬,上竦也。
從立從束。
會意。
息拱切。
九部。
束,自□束也。
古書多言□束。
韓非引周書曰:□之束之。
□俗作伸。
□之使舒,束之使促,常相因互用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竫jìnɡ 注解:亭安也。
亭者,民所安定也,故安定曰亭安。
其字俗作停,作渟。
亭與竫疊韻。
凡安靜字宜作竫。
靜其叚借字也。
靜者,審也。
從立争聲。
疾郢切。
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靖jìnɡ 注解:立竫也。
謂立容安竫也。
安而後能慮,故釋诂、毛傳皆曰靖,謀也。
從立靑聲。
疾郢切。
十一部。
一曰細皃。
古文尚書□□善谝言,伏生今文作諓諓善竫言,見公羊傳。
王逸注楚辭引作諓諓靖言。
葢竫靖,戋諓古通用。
靖言,謂小人巧言。
戈部引周書戋戋巧言,亦謂秦誓也。
山海經大荒東經曰: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小人國名靖。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竢sì 注解:待也。
彳部曰:待,竢也。
是為轉注。
經傳多假俟為之,俟行而竢癈矣。
俟,大也。
從立矣聲。
床史切。
一部。
□,或從巳。
巳聲、矣聲同在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竘qǔ 注解:健也。
淮南人閑訓:室始成,竘然善也。
高注:竘,高壯皃。
此與健之訓合。
一曰匠也。
方言曰:竘,治也。
吳越飾皃為竘,或謂之巧。
廣雅:竘,治也。
又曰:竘,巧也。
此與匠之訓合。
從立句聲,讀若齲。
丘羽切。
按高誘音口。
郭璞同。
許意讀若糗。
廣韻麌厚韻兼收。
古音在四部。
《周書》有竘匠。
葢謂周書七十一篇也。
竘匠之文俟考。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竵huā 注解:不正也。
從立□聲。
火鼃切。
古音在十六部。
俗字作歪。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竭jié 注解:負舉也。
凡手不能舉者,負而舉之。
禮運:五行之動,疊相竭也。
注:竭猶負戴也。
豕部曰:竭其尾。
李尤翰林論雲:木氏海賦:壯則壯矣,然首尾負竭,狀若文章,亦将由未成而然也。
從立曷聲。
渠列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xū 注解:立而待也。
依韻會補立而二字。
今字多作需,作須,而□廢矣。
雨部曰:需,□也。
遇雨不進止□也。
引易雲上于天,需。
需與□音義皆同。
樊遲名須。
須者,□之叚借。
□字僅見漢書翟方進傳。
從立須聲。
相俞切。
古音在四部。
□,或從刍。
須聲、刍聲同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luò 注解:痿也。
痿者痹也。
從立□聲。
力卧切。
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竣jùn 注解:居也。
各本作偓竣也,說者謂卽偓佺,今正。
屍部曰:居,蹲也。
足部曰:居,蹲也。
郭注山海經、徐廣史記音義皆曰:踆,古蹲字。
許書之竣,葢與蹲音義皆同也。
居訛倨,倨訛偓。
竣乃複舉字,倒于下,遂為偓竣矣。
古書之訛舛可正者類如此,固在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也。
廣韻曰:倨也。
此居訛倨之證。
從立夋聲。
七倫切。
十三部。
《國語》曰:“有司巳事而竣。
”今齊語作已于事。
韋注:竣,退伏也。
按毛詩雲:不皇啟凥。
故巳于事而後卽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fú 注解:見鬼鬽皃。
從立從錄。
錄,籒文鬽。
見鬼部。
讀若虙羲氏之虙。
鬽聲在十五部,必聲在十二部,音相近也。
當讀如密。
今音房六切,非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故肉部□下曰:□□也。
正同此。
圜出于方,方出于矩。
古規矩二字不分用,猶威儀二字不分用也。
凡規巨、威儀有分用者皆互文見意,非圜不必矩,方不必規也。
灋者,□也。
度者,灋制也。
規矩者,有灋度之謂也。
萑部曰:規蒦,商也。
一曰蒦,度也。
凡有所圖度匡正皆曰規。
左傳:規求無度。
陶淵明文:欣然規往。
左傳曰:大夫規誨。
詩序曰:沔水,規宣王也。
從夫見。
會意。
丈夫所見也。
公父文伯之母曰:女智莫如婦,男智莫如夫。
字統曰:丈夫識用,必合規矩。
故規從夫。
居随切。
十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夫部 标題:□bàn 注解:并行也。
從二夫。
會意。
辇字從此。
讀若伴侶之伴。
伴侶,許無此義。
侶字許無,當作旅。
薄旱切。
十四部。
文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夫部 500 标題:立lì 注解:侸也。
侸,各本作住,今正。
人部曰:侸者,立也。
與此為互訓。
淺人易為住手,亦許書之所無。
從大在一之上。
在,各本作立,今正。
铉曰:大,人也。
一,地也。
會意。
力入切。
七部。
凡立之屬皆從立。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lì 注解:臨也。
臨者,監也。
經典□字或作莅,注家皆曰臨也。
道德經釋文雲:古無莅字,《說文》作□。
按莅行而□廢矣。
凡有正字而為叚借字所敚者類此。
從立隸聲。
力至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duì 注解:磊□,疊韻字。
今俗語猶有之。
重聚也。
從立□聲。
丁罪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端duān 注解:直也。
用為發端、端緒字者叚借也。
從立端聲。
多官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竱zhuǎn 注解:等也。
等者,齊□也,故凡齊皆曰等。
齊語:竱本肈末。
韋注:竱,等也。
肈,正也。
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
按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齊其末。
揣葢竱之叚借字。
端聲、專聲同部。
趙注雲揣量,似失之。
木部椯下曰:一曰度也。
孟子正當從木作椯。
韻書謂偁量曰故敪。
丁兼、丁括切,卽竱語之轉也。
從立專聲。
旨沇切。
十四部。
按字苑音剸。
李舟切韻音端。
《春秋傳》曰:宋本如是。
今本傳作國語。
“竱本肇末。
”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竦sǒnɡ 注解:敬也。
敬者,肅也。
商頌傳曰:竦,懼也。
此謂叚竦為愯也。
愯者,懼也。
□下曰:竦手。
謂手容之恭上其手也。
周南毛傳曰:喬,上竦也。
從立從束。
會意。
息拱切。
九部。
束,自□束也。
古書多言□束。
韓非引周書曰:□之束之。
□俗作伸。
□之使舒,束之使促,常相因互用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竫jìnɡ 注解:亭安也。
亭者,民所安定也,故安定曰亭安。
其字俗作停,作渟。
亭與竫疊韻。
凡安靜字宜作竫。
靜其叚借字也。
靜者,審也。
從立争聲。
疾郢切。
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靖jìnɡ 注解:立竫也。
謂立容安竫也。
安而後能慮,故釋诂、毛傳皆曰靖,謀也。
從立靑聲。
疾郢切。
十一部。
一曰細皃。
古文尚書□□善谝言,伏生今文作諓諓善竫言,見公羊傳。
王逸注楚辭引作諓諓靖言。
葢竫靖,戋諓古通用。
靖言,謂小人巧言。
戈部引周書戋戋巧言,亦謂秦誓也。
山海經大荒東經曰: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小人國名靖。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竢sì 注解:待也。
彳部曰:待,竢也。
是為轉注。
經傳多假俟為之,俟行而竢癈矣。
俟,大也。
從立矣聲。
床史切。
一部。
□,或從巳。
巳聲、矣聲同在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竘qǔ 注解:健也。
淮南人閑訓:室始成,竘然善也。
高注:竘,高壯皃。
此與健之訓合。
一曰匠也。
方言曰:竘,治也。
吳越飾皃為竘,或謂之巧。
廣雅:竘,治也。
又曰:竘,巧也。
此與匠之訓合。
從立句聲,讀若齲。
丘羽切。
按高誘音口。
郭璞同。
許意讀若糗。
廣韻麌厚韻兼收。
古音在四部。
《周書》有竘匠。
葢謂周書七十一篇也。
竘匠之文俟考。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竵huā 注解:不正也。
從立□聲。
火鼃切。
古音在十六部。
俗字作歪。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竭jié 注解:負舉也。
凡手不能舉者,負而舉之。
禮運:五行之動,疊相竭也。
注:竭猶負戴也。
豕部曰:竭其尾。
李尤翰林論雲:木氏海賦:壯則壯矣,然首尾負竭,狀若文章,亦将由未成而然也。
從立曷聲。
渠列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xū 注解:立而待也。
依韻會補立而二字。
今字多作需,作須,而□廢矣。
雨部曰:需,□也。
遇雨不進止□也。
引易雲上于天,需。
需與□音義皆同。
樊遲名須。
須者,□之叚借。
□字僅見漢書翟方進傳。
從立須聲。
相俞切。
古音在四部。
□,或從刍。
須聲、刍聲同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luò 注解:痿也。
痿者痹也。
從立□聲。
力卧切。
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竣jùn 注解:居也。
各本作偓竣也,說者謂卽偓佺,今正。
屍部曰:居,蹲也。
足部曰:居,蹲也。
郭注山海經、徐廣史記音義皆曰:踆,古蹲字。
許書之竣,葢與蹲音義皆同也。
居訛倨,倨訛偓。
竣乃複舉字,倒于下,遂為偓竣矣。
古書之訛舛可正者類如此,固在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也。
廣韻曰:倨也。
此居訛倨之證。
從立夋聲。
七倫切。
十三部。
《國語》曰:“有司巳事而竣。
”今齊語作已于事。
韋注:竣,退伏也。
按毛詩雲:不皇啟凥。
故巳于事而後卽安。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 标題:□fú 注解:見鬼鬽皃。
從立從錄。
錄,籒文鬽。
見鬼部。
讀若虙羲氏之虙。
鬽聲在十五部,必聲在十二部,音相近也。
當讀如密。
今音房六切,非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