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狾zhì
注解:□犬也。
左傳哀十二年:國狗之瘈,無不噬也。
杜雲:瘈,狂也。
按今左傳作瘈,非古也。
許所見作狾。
從犬□聲。
□,各本作折,篆體亦誤,今正。
征例切。
十五部。
《春秋傳》曰:“狾犬入華臣氏之門。
”襄十七年左傳曰:國人逐瘈狗,瘈狗入于華臣氏。
無之門二字。
漢五行志作狾。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狂kuánɡ 注解:狾犬也。
二篆為轉注。
叚借之為人病之偁。
從犬□聲。
巨王切。
十部。
□,古文從心。
按此字當從古文作。
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注〗□。
忹。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類lèi 注解:種類相佀,唯犬為甚。
說從犬之意也。
類本謂犬相佀,引伸叚借為凡相佀之偁。
釋诂、毛傳皆曰:類,善也。
釋類為善,猶釋不肖為不善也。
左傳:刑之頗類為颣。
從犬頪聲。
廣韻引無聲字。
按此當雲頪亦聲。
頪,難曉也。
力遂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狄dí 注解:北狄也,北,各本作赤,誤,今正。
赤狄乃錯居中國狄之一種耳。
許書蟲部曰南蠻、曰東南閩越,大部曰東方夷,羊部曰西方羌,豸部曰北方貉,則此必言北狄。
狄與貉皆在北,而貉在東北,狄在正北。
釋地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八蠻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
李巡雲:五狄者,一曰月支,二曰穢貊,三曰匈奴,四曰箄于,五曰白屋。
王制、明堂位皆言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本犬種。
此與蠻閩本虵穜,貉本豸種,羌本羊穜一例。
狄之為言淫辟也。
此與孔子曰貉之言貉貉惡也一例。
惡與貉,辟與狄皆疊韻為訓。
風俗通雲:狄父子□叔同穴無别。
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類有五。
按辟者,今之僻字。
從犬,亦省聲。
徒曆切。
十六部。
按亦當作束。
李陽冰雲:蔡中郞以豊同豐,李丞相持束作亦。
所謂持束作亦者,指迹狄二字言。
迹,籒文作□。
狄之古文、籒文亦必作〈犬朿〉。
是以詩瞻卬狄與刺韻,屈原九章悐與積擊策迹适迹葢韻,古音在十六部也。
若從亦聲,則古音在五部而非其韻。
然自李斯變古籒為篆文,其形已誤,而其聲至今不誤。
聖人谕書名之澤長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狻suān 注解:狻麑,如虦苗,□虎豹。
苗,各本作貓,今依虎部正。
虦苗謂淺毛也。
釋獸曰:虎□毛謂之虦苗。
狻麑如虦苗□虎豹。
許所本也,于此詳之,故鹿部麑下隻雲狻麑也。
全書之例如此,凡合二字成文者,其義詳于上字。
同部異部皆然。
從犬,非犬而從犬者,猶或行或飛,或毛或□,或介或鱗皆從蟲也。
以下同。
夋聲。
素官切。
十四部。
見《爾雅》。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玃jué 注解:大母猴也。
各本無大,今依爾雅釋文、□應書、廣韻補。
釋獸曰:貜父善顧。
郭雲:貑貜也,似狝猴而大,色蒼黑,能玃持人,善顧盼。
按張揖注上林賦曰:玃似狝猴而大。
善攫持人,好顧盼。
七字依□應補。
攫俗作玃,誤。
從犬矍聲。
俱縛切。
五部。
《爾雅》雲:“玃父善顧。
”各本此下有玃持人也四字,正由上奪而衍于此,今删。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猶yóu 注解:玃屬。
釋獸曰:猶如麂,善登木。
許所說謂此也。
曲禮曰:使民決嫌疑,定猶豫。
正義雲:《說文》:猶,玃屬。
豫,象屬。
此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
按古有以聲不以義者,如猶豫雙聲,亦作猶與,亦作冘豫,皆遲疑之皃。
老子:豫兮如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離騷:心猶豫而狐疑。
以猶豫二字皃其狐疑耳。
李善注洛神賦乃以猶獸多豫、狐獸多疑對說,王逸注離騷絕不如此,禮記正義則又以猶與豫二獸對說,皆郢書燕說也。
如九歌君不行兮夷猶,王逸卽以猶豫解之。
要亦是雙聲字。
春秋經猶三望、猶朝于廟,猶繹今。
謂可已而不已者曰猶,卽猶豫、夷猶之意也。
釋诂曰:猷,謀也。
釋言曰:猷,圖也。
召南傳曰:猶,若也。
《說文》:圖者,畫也,計難也。
謀者,慮難也。
圖謀必酷肖其事而後有濟。
故圖也、謀也、若也為一義。
周禮:以猶鬼神示之居。
猶者,圖畫也。
是則皆從遲疑鄭重之意引伸之。
魏風毛傳:猷,可也。
可之義與庶幾相近,庶幾與今語猶者相近也。
釋诂又曰:猷,道也。
以與由音同。
秩秩大猷,漢書作大繇可證。
釋诂又雲:猷,已也。
謂已然之□,亦卽猶三望之類也。
從犬酋聲。
以周切。
三部。
今字分猷謀字犬在右,語助字犬在左,經典絕無此例。
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猶。
此别一義。
益證從犬之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狙jū 注解:玃屬。
莊子:狙公賦芧。
司馬彪雲:狙,一名獦牂,似猨而狗頭,喜與雌猨交。
崔□、向秀謂之猵狙。
釋文:狙,七餘反。
從犬且聲。
親去切。
五部。
按親去切非也,本七餘切,自叚借為觑字而後讀去聲。
周禮蠟氏注:狙司卽觑伺也。
倉颉篇曰:狙,伺□也。
史、漢:狙擊秦皇帝。
伏□、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
方言:自□而西曰□,或曰狙。
郭注雲:狙,伺也。
此皆千恕切。
一曰犬暫齧人者。
犬下各本有也字,今依李善劇秦美新注删。
李雲且餘反
左傳哀十二年:國狗之瘈,無不噬也。
杜雲:瘈,狂也。
按今左傳作瘈,非古也。
許所見作狾。
從犬□聲。
□,各本作折,篆體亦誤,今正。
征例切。
十五部。
《春秋傳》曰:“狾犬入華臣氏之門。
”襄十七年左傳曰:國人逐瘈狗,瘈狗入于華臣氏。
無之門二字。
漢五行志作狾。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狂kuánɡ 注解:狾犬也。
二篆為轉注。
叚借之為人病之偁。
從犬□聲。
巨王切。
十部。
□,古文從心。
按此字當從古文作。
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注〗□。
忹。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類lèi 注解:種類相佀,唯犬為甚。
說從犬之意也。
類本謂犬相佀,引伸叚借為凡相佀之偁。
釋诂、毛傳皆曰:類,善也。
釋類為善,猶釋不肖為不善也。
左傳:刑之頗類為颣。
從犬頪聲。
廣韻引無聲字。
按此當雲頪亦聲。
頪,難曉也。
力遂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狄dí 注解:北狄也,北,各本作赤,誤,今正。
赤狄乃錯居中國狄之一種耳。
許書蟲部曰南蠻、曰東南閩越,大部曰東方夷,羊部曰西方羌,豸部曰北方貉,則此必言北狄。
狄與貉皆在北,而貉在東北,狄在正北。
釋地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八蠻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
李巡雲:五狄者,一曰月支,二曰穢貊,三曰匈奴,四曰箄于,五曰白屋。
王制、明堂位皆言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本犬種。
此與蠻閩本虵穜,貉本豸種,羌本羊穜一例。
狄之為言淫辟也。
此與孔子曰貉之言貉貉惡也一例。
惡與貉,辟與狄皆疊韻為訓。
風俗通雲:狄父子□叔同穴無别。
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類有五。
按辟者,今之僻字。
從犬,亦省聲。
徒曆切。
十六部。
按亦當作束。
李陽冰雲:蔡中郞以豊同豐,李丞相持束作亦。
所謂持束作亦者,指迹狄二字言。
迹,籒文作□。
狄之古文、籒文亦必作〈犬朿〉。
是以詩瞻卬狄與刺韻,屈原九章悐與積擊策迹适迹葢韻,古音在十六部也。
若從亦聲,則古音在五部而非其韻。
然自李斯變古籒為篆文,其形已誤,而其聲至今不誤。
聖人谕書名之澤長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狻suān 注解:狻麑,如虦苗,□虎豹。
苗,各本作貓,今依虎部正。
虦苗謂淺毛也。
釋獸曰:虎□毛謂之虦苗。
狻麑如虦苗□虎豹。
許所本也,于此詳之,故鹿部麑下隻雲狻麑也。
全書之例如此,凡合二字成文者,其義詳于上字。
同部異部皆然。
從犬,非犬而從犬者,猶或行或飛,或毛或□,或介或鱗皆從蟲也。
以下同。
夋聲。
素官切。
十四部。
見《爾雅》。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玃jué 注解:大母猴也。
各本無大,今依爾雅釋文、□應書、廣韻補。
釋獸曰:貜父善顧。
郭雲:貑貜也,似狝猴而大,色蒼黑,能玃持人,善顧盼。
按張揖注上林賦曰:玃似狝猴而大。
善攫持人,好顧盼。
七字依□應補。
攫俗作玃,誤。
從犬矍聲。
俱縛切。
五部。
《爾雅》雲:“玃父善顧。
”各本此下有玃持人也四字,正由上奪而衍于此,今删。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猶yóu 注解:玃屬。
釋獸曰:猶如麂,善登木。
許所說謂此也。
曲禮曰:使民決嫌疑,定猶豫。
正義雲:《說文》:猶,玃屬。
豫,象屬。
此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
按古有以聲不以義者,如猶豫雙聲,亦作猶與,亦作冘豫,皆遲疑之皃。
老子:豫兮如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離騷:心猶豫而狐疑。
以猶豫二字皃其狐疑耳。
李善注洛神賦乃以猶獸多豫、狐獸多疑對說,王逸注離騷絕不如此,禮記正義則又以猶與豫二獸對說,皆郢書燕說也。
如九歌君不行兮夷猶,王逸卽以猶豫解之。
要亦是雙聲字。
春秋經猶三望、猶朝于廟,猶繹今。
謂可已而不已者曰猶,卽猶豫、夷猶之意也。
釋诂曰:猷,謀也。
釋言曰:猷,圖也。
召南傳曰:猶,若也。
《說文》:圖者,畫也,計難也。
謀者,慮難也。
圖謀必酷肖其事而後有濟。
故圖也、謀也、若也為一義。
周禮:以猶鬼神示之居。
猶者,圖畫也。
是則皆從遲疑鄭重之意引伸之。
魏風毛傳:猷,可也。
可之義與庶幾相近,庶幾與今語猶者相近也。
釋诂又曰:猷,道也。
以與由音同。
秩秩大猷,漢書作大繇可證。
釋诂又雲:猷,已也。
謂已然之□,亦卽猶三望之類也。
從犬酋聲。
以周切。
三部。
今字分猷謀字犬在右,語助字犬在左,經典絕無此例。
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猶。
此别一義。
益證從犬之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狙jū 注解:玃屬。
莊子:狙公賦芧。
司馬彪雲:狙,一名獦牂,似猨而狗頭,喜與雌猨交。
崔□、向秀謂之猵狙。
釋文:狙,七餘反。
從犬且聲。
親去切。
五部。
按親去切非也,本七餘切,自叚借為觑字而後讀去聲。
周禮蠟氏注:狙司卽觑伺也。
倉颉篇曰:狙,伺□也。
史、漢:狙擊秦皇帝。
伏□、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
方言:自□而西曰□,或曰狙。
郭注雲:狙,伺也。
此皆千恕切。
一曰犬暫齧人者。
犬下各本有也字,今依李善劇秦美新注删。
李雲且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