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戾lì 注解:曲也。
了戾、乖戾、很戾皆其義也。
引伸之訓為罪,見釋诂、詩毛傳。
又訓為至,訓為來,訓為止,訓為待,訓為定。
皆見釋诂、毛傳,皆于曲引伸之。
曲必有所至,故其引伸如是。
釋言曰:疑休戾也。
從犬出戶下。
會意。
郞計切。
十五部。
犬出戶下為戾者,身曲戾也。
各本少犬出戸下為五字,今補正。
戸下猶戸阆。
戸之下必有阈,阈高,則犬出必曲身。
又或戸阖,犬擠出亦必偏曲其身。
此說戾字會意本義。
叚借用廣而本義廢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獨dú 注解:犬相得而鬥也。
鬥,各本作鬬,今正。
凡争鬥字許作鬥。
鬬者,遇也,其義各殊。
今人乃謂鬬正,鬥俗,非也。
從犬蜀聲。
徒谷切。
三部。
羊為羣,犬為獨。
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羣,引伸叚借之為專壹之偁。
小雅正月傳曰:獨,單也。
孟子曰:老而無子曰獨。
周禮大司□注曰:無子孫曰獨。
中庸、大學皆曰:愼其獨。
戾獨等字皆叚借義行而本義廢矣。
一曰北嚣山有獨□獸,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馬。
山海經北山經曰:北嚣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名曰獨□。
郭圖贊亦雲:虎狀馬尾,号曰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yù 注解:獨□獸也。
從犬谷聲。
此蒙上文言獨□而終之,依全書之例則當次于狻玃以下。
餘蜀切。
三部。
郭音谷。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xiǎn 注解:秌田也。
釋天曰:秋獵為狝。
鄭君、韋昭、薛綜、杜預皆曰:狝,殺也。
釋狝為殺者,以疊韻為訓。
古音狝與玺同也,若明堂位叚省為狝,取其雙聲耳。
從犬,取載猃□獢之意。
壐聲。
各本篆作玺,雲玺聲,非是。
依左傳釋文正。
此從小篆文,非從籒文也。
息□切。
古音在十五部。
□,□或從示。
宗廟之田也,故從豕示。
此篆文及解疑皆有訛,不能遽定,姑仍其舊。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獵liè 注解:放獵,逐禽也。
放,小徐作畋。
畋,平田也,非許義。
韻會作效,效疑校之訛。
校獵見吳都賦,葢卽孟子之獵較也。
校獵二字逗,以逐禽釋之。
蔡邕月令章句曰:獵,捷也。
白虎通曰:四時之田緫名為獵。
毛詩:不狩不獵。
箋雲:冬獵曰狩,宵田曰獵。
此因經文重言而分别之也。
引伸為淩獵,為捷獵。
從犬巤聲。
良涉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獠liáo 注解:獵也。
許渾言之。
釋天析言之曰:宵田為獠。
管子四稱篇:獠獵畢弋。
從犬尞聲。
力照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狩shòu 注解:火田也。
火,各本作犬,不可通,今依韻會正。
釋天曰:冬獵為狩。
周禮、左傳、公羊、榖梁、夏小正傳、毛詩傳皆同。
又釋天曰:火田為狩。
許不偁冬獵而偁火田者,火田必于冬。
王制曰:昆蟲未蟄,不以火田。
故言火以該冬也。
孟子曰:天子适諸矦曰巡狩。
巡狩者巡所守也。
此謂六書叚藉以守為狩。
有叚守為狩者,如明夷于南狩,天王狩于河陽皆或作守是也。
從犬守聲。
書究切。
三部。
《易》曰:“明夷于南狩。
”明夷九三爻辭。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臭xiù 注解: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
走臭猶言逐氣。
犬能行路蹤迹前犬之所至,于其氣知之也,故其字從犬自。
自者,鼻也。
引伸叚借為凡氣息芳臭之偁。
從犬自。
尺救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獲huò 注解:獵所獲也。
故從犬。
引伸為凡得之偁。
從犬蒦聲。
胡伯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獘bì 注解:頓仆也。
人部曰:仆者,頓也。
謂前覆也。
人前仆若頓首然,故曰頓仆。
從犬敝聲。
毗祭切。
十五部。
《春秋傳》曰:“與犬犬獘。
”僖四年左傳文,引此證從犬之意也。
獘本因犬仆制字,叚借為凡仆之偁,俗又引伸為利弊字,遂改其字作弊,訓困也,惡也。
此與改奬為□正同。
斃,獘或從□。
經書頓仆皆作此字,如左傳斃于車中、與一人俱斃是也。
今左傳犬獘亦作犬斃。
葢許時經書斃多作獘。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獻xiàn 注解:宗廟犬名羹獻。
犬肥者□獻。
此說從犬之意也。
曲禮曰:凡祭宗廟之禮,犬曰羹獻。
按羹之言良也,獻本祭祀奉犬牲之偁,引伸之為凡薦進之偁。
按論語鄭注曰:獻猶賢也。
獻得訓賢者,周禮注獻讀為儀。
是以伏生尚書民儀有十夫,古文尚書作民獻。
咎繇谟古文萬邦黎獻,漢孔宙碑費鳳碑斤,彰長田羣碑皆用黎儀字,皆用伏生尚書也。
班固北征頌亦用民儀字。
從犬鬳聲。
許建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yàn 注解:獟犬也。
從犬幵聲。
五甸切。
十四部。
一曰逐虎犬也。
廣韻曰:逐獸犬。
葢唐人避諱改。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獟yào 注解:□犬也。
二篆為轉注。
從犬堯聲。
五吊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戾lì 注解:曲也。
了戾、乖戾、很戾皆其義也。
引伸之訓為罪,見釋诂、詩毛傳。
又訓為至,訓為來,訓為止,訓為待,訓為定。
皆見釋诂、毛傳,皆于曲引伸之。
曲必有所至,故其引伸如是。
釋言曰:疑休戾也。
從犬出戶下。
會意。
郞計切。
十五部。
犬出戶下為戾者,身曲戾也。
各本少犬出戸下為五字,今補正。
戸下猶戸阆。
戸之下必有阈,阈高,則犬出必曲身。
又或戸阖,犬擠出亦必偏曲其身。
此說戾字會意本義。
叚借用廣而本義廢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獨dú 注解:犬相得而鬥也。
鬥,各本作鬬,今正。
凡争鬥字許作鬥。
鬬者,遇也,其義各殊。
今人乃謂鬬正,鬥俗,非也。
從犬蜀聲。
徒谷切。
三部。
羊為羣,犬為獨。
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羣,引伸叚借之為專壹之偁。
小雅正月傳曰:獨,單也。
孟子曰:老而無子曰獨。
周禮大司□注曰:無子孫曰獨。
中庸、大學皆曰:愼其獨。
戾獨等字皆叚借義行而本義廢矣。
一曰北嚣山有獨□獸,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馬。
山海經北山經曰:北嚣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名曰獨□。
郭圖贊亦雲:虎狀馬尾,号曰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yù 注解:獨□獸也。
從犬谷聲。
此蒙上文言獨□而終之,依全書之例則當次于狻玃以下。
餘蜀切。
三部。
郭音谷。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xiǎn 注解:秌田也。
釋天曰:秋獵為狝。
鄭君、韋昭、薛綜、杜預皆曰:狝,殺也。
釋狝為殺者,以疊韻為訓。
古音狝與玺同也,若明堂位叚省為狝,取其雙聲耳。
從犬,取載猃□獢之意。
壐聲。
各本篆作玺,雲玺聲,非是。
依左傳釋文正。
此從小篆文,非從籒文也。
息□切。
古音在十五部。
□,□或從示。
宗廟之田也,故從豕示。
此篆文及解疑皆有訛,不能遽定,姑仍其舊。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獵liè 注解:放獵,逐禽也。
放,小徐作畋。
畋,平田也,非許義。
韻會作效,效疑校之訛。
校獵見吳都賦,葢卽孟子之獵較也。
校獵二字逗,以逐禽釋之。
蔡邕月令章句曰:獵,捷也。
白虎通曰:四時之田緫名為獵。
毛詩:不狩不獵。
箋雲:冬獵曰狩,宵田曰獵。
此因經文重言而分别之也。
引伸為淩獵,為捷獵。
從犬巤聲。
良涉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獠liáo 注解:獵也。
許渾言之。
釋天析言之曰:宵田為獠。
管子四稱篇:獠獵畢弋。
從犬尞聲。
力照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狩shòu 注解:火田也。
火,各本作犬,不可通,今依韻會正。
釋天曰:冬獵為狩。
周禮、左傳、公羊、榖梁、夏小正傳、毛詩傳皆同。
又釋天曰:火田為狩。
許不偁冬獵而偁火田者,火田必于冬。
王制曰:昆蟲未蟄,不以火田。
故言火以該冬也。
孟子曰:天子适諸矦曰巡狩。
巡狩者巡所守也。
此謂六書叚藉以守為狩。
有叚守為狩者,如明夷于南狩,天王狩于河陽皆或作守是也。
從犬守聲。
書究切。
三部。
《易》曰:“明夷于南狩。
”明夷九三爻辭。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臭xiù 注解: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
走臭猶言逐氣。
犬能行路蹤迹前犬之所至,于其氣知之也,故其字從犬自。
自者,鼻也。
引伸叚借為凡氣息芳臭之偁。
從犬自。
尺救切。
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獲huò 注解:獵所獲也。
故從犬。
引伸為凡得之偁。
從犬蒦聲。
胡伯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獘bì 注解:頓仆也。
人部曰:仆者,頓也。
謂前覆也。
人前仆若頓首然,故曰頓仆。
從犬敝聲。
毗祭切。
十五部。
《春秋傳》曰:“與犬犬獘。
”僖四年左傳文,引此證從犬之意也。
獘本因犬仆制字,叚借為凡仆之偁,俗又引伸為利弊字,遂改其字作弊,訓困也,惡也。
此與改奬為□正同。
斃,獘或從□。
經書頓仆皆作此字,如左傳斃于車中、與一人俱斃是也。
今左傳犬獘亦作犬斃。
葢許時經書斃多作獘。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獻xiàn 注解:宗廟犬名羹獻。
犬肥者□獻。
此說從犬之意也。
曲禮曰:凡祭宗廟之禮,犬曰羹獻。
按羹之言良也,獻本祭祀奉犬牲之偁,引伸之為凡薦進之偁。
按論語鄭注曰:獻猶賢也。
獻得訓賢者,周禮注獻讀為儀。
是以伏生尚書民儀有十夫,古文尚書作民獻。
咎繇谟古文萬邦黎獻,漢孔宙碑費鳳碑斤,彰長田羣碑皆用黎儀字,皆用伏生尚書也。
班固北征頌亦用民儀字。
從犬鬳聲。
許建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yàn 注解:獟犬也。
從犬幵聲。
五甸切。
十四部。
一曰逐虎犬也。
廣韻曰:逐獸犬。
葢唐人避諱改。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犬部 标題:獟yào 注解:□犬也。
二篆為轉注。
從犬堯聲。
五吊切。
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