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之驷。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àn 注解:馬頭有白發色。
大徐作馬頭有發赤色者,非是。
篇、韻皆雲:馬白頟至唇。
集韻曰:馬流星貫唇。
則為馬頭發白色矣。
廣韻曰:□□,馬行。
此今義也。
按東京賦作半漢。
從馬岸聲。
五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馰dí 注解:馬白頟也。
秦風有馬白顚傳曰:白顚,旳颡也。
釋嘼曰:旳颡白顚。
郭雲:戴星馬也。
說卦傳曰:為旳颡。
虞翻曰:旳,白。
颡,頟也。
按旳颡之馬謂之馰。
易釋文雲:旳,《說文》作馰。
從馬勺聲。
舊作旳省聲,旳聲亦勺聲也,今正。
都□切。
古音在二部。
一曰駿也。
駿,馬之良材者。
《易》曰:“為馰颡。
”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駁bó 注解:馬色不純。
純同□。
崔觐曰:不雜曰純。
釋嘼曰:駵白駁。
邠風毛傳同,謂駵馬發白色也。
許說不同者,許意馬異色成片段者皆得曰駁。
引伸之為凡色不純之偁。
從馬爻聲。
北角切。
古音在二部。
與駁各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馵zhù 注解:馬後左足白也。
左當作?。
釋嘼、毛傳皆曰:後左足白曰馵。
說卦傳曰:震為馵足。
從馬,二其足。
謂于足以二為記識,如馬于足以一為記識也。
非一二字。
變篆為隸,□旣作□,則□*作馵,與篆大乖矣。
石經作馵。
讀若注。
之戍切。
古音在三部。
讀如祝。
〖注〗□*字下從二從四豎畫。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驔diàn 注解:骊馬黃□。
魯頌:有驔有魚。
釋嘼曰:骊馬黃脊曰騽。
爾雅音義雲:騽,《說文》作驔,音簟。
是則爾雅之騽卽驔之異體。
許于此篆用爾雅,不用毛傳也。
毛傳曰:豪骭曰驔。
此卽驔之異說。
詩音義引字林雲:驔又音覃,豪骭曰驔。
是則字林豪骭一義不作騽也。
今《說文》乃别有騽篆,訓雲豪骭,前與毛詩不合,後與字林不合,此葢必非許原文。
許原文或驔下有一曰豪骭之文,或驔篆後有重文作騽之篆,皆不可定。
後人乃以兩義分配兩形耳。
從馬覃聲,讀若簟。
徒玷切。
七部。
按覃之古音如淫,其入聲則如熠。
古音又如尋,其入聲則如習。
故驔騽必一字。
鳥之鷣鹞,蟲之斷耀,其理一也。
許此下當有一曰馬豪骭五字,又出一騽篆,解雲:驔或從習。
廣韻二十六緝騽字下雲:馬豪骭,又骊馬黃脊。
玉篇騽字下曰:骊馬黃脊,又馬豪骭。
亦可證二義分二形之非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驠yàn 注解:馬白州也。
山海經曰:幹山有嘼,其州在尾上。
今本訛作川。
廣雅曰:州、□,臀也。
郭注爾雅、山海經皆雲:州,竅也。
按州□同字,俗作□,國語之龍□,史漢貨殖傳之馬噭皆此也。
蜀志周羣傳:諸毛繞涿居,署曰潞涿君,語相戲谑。
涿亦州□同音字也。
釋嘼曰:白州驠。
從馬燕聲。
于甸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騽xí 注解:馬豪骭也。
骭者,骹也。
骹者,胫也。
高誘注淮南曰:骭,自膝以下胫以上也。
豪骭謂骭上有修豪也。
魯頌傳曰:豪骭曰驔。
正義本作豪骭白,白衍。
從馬習聲。
似八切。
七部。
按此篆宜删正。
玉篇驔騽二篆相接,葢《說文》之舊。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hàn 注解:馬毛長者也。
者字依文選長楊賦注補。
此謂馬毛長者名□也,多借翰字為之,翰行而□廢矣。
尚書大傳:之西海之濱,取白狐青翰。
注曰:長毛也。
文選長楊賦翰林主人注引《說文》:毛長者曰翰。
曲禮:雞曰翰音。
注曰:翰猶長也。
常武詩:如飛如翰。
箋雲:鳥中豪俊。
葢其字皆當作□,引伸假借之字也。
從馬倝聲。
侯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騛fēi 注解:馬逸足者也。
者字今補。
逸當作兔。
廣韻曰:騛兔,馬而兔走。
玉篇曰:騛兔,古之駿馬也。
呂氏春秋高注曰:飛兔、要褭皆馬名也,日行萬裡,馳若兔之飛,因以為名也。
從馬飛。
會意。
飛亦聲。
甫微切。
十五部。
《司馬法》曰:“飛衛斯輿。
”司馬法今佚。
此偁司馬法說從飛之意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ào 注解:駿馬。
句絕,謂駿馬之名也。
大射禮:公入骜。
注曰:骜夏,亦樂章也,以锺□奏之。
按骜夏,葢取翺翔之意。
凡奇士偁豪俊者可作骜俊,如尚書獒可為酋豪字也。
□壬申日死,乘馬忌之。
忌此日也。
從馬敖聲。
五到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骥jì 注解:千裡馬也,孫陽所相者。
孫陽字伯樂,秦穆公時人,其所與有九方臯,卽九方歅。
戰國策汗明說春申君,是伯樂相骥事。
按小徐說伯樂卽王良,卽郵無恤。
大缪。
從馬冀聲。
幾利切。
古音在一部。
天水有骥縣。
地理志天水郡冀縣。
郡國志漢陽郡冀縣,漢陽卽天水也,故城在今陜西鞏昌府伏羌縣東。
史皆作冀,不作骥。
左傳:冀之北土,馬之所生。
許葢援此說字形。
從冀馬會意。
許本作冀縣,謂此卽左傳生馬之地,淺人改之。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駿jùn 注解:馬之良材者。
引伸為凡大之偁。
釋诂、毛傳皆曰:駿,大也。
毛傳見文王、崧高、噫嘻。
從馬夋聲。
子峻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骁xiāo 注解:良馬也。
周禮良馬與驽馬為對文。
良馬兼上文種馬、戎馬、齋馬、道馬、田馬言也。
周易曰:良馬逐逐。
左傳雲:以其良馬二。
亦精駿之偁。
按上文雲駿,馬之良材者。
此雲良馬,卽蒙上文而言也。
魯頌傳曰:駉駉,良馬腹幹肥張也。
引伸為勇捷之偁。
從馬堯聲。
古堯切。
二部。
《詩》曰:“骁骁牡馬。
”陸氏德明所見《說文》如此。
詩釋文曰:駉,《說文》作骁。
按堯聲、冋聲之類相去甚遠,無由相涉。
大雅崧高:四牡蹻蹻。
傳雲:蹻蹻,壯皃。
魯頌泮水傳雲:蹻蹻,言強盛也。
葢古本《說文》堯聲下有詩曰四牡骁骁六字,乃崧高之異文。
或轉寫訛作骁骁牡馬,而陸氏乃有駉《說文》作骁之語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zuī 注解:馬小皃。
從馬□聲,讀若棰。
之壘切。
按當依廣韻之累切。
十六、十七部,辵部□以為聲。
□,籒文從□。
〖注〗□字原從□從辶,不從□作。
□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驕jiāo 注解:馬高六尺為驕。
漢廣:言秣其馬,言秣其駒。
傳曰:六尺以上為馬,五尺以上為駒。
按此駒字釋文不為音。
陳風:乘我乘駒。
傳曰:大夫乘駒。
箋雲:馬六尺以下曰駒。
此駒字釋文作驕,引沉重雲或作駒,後人改之。
皇皇者華篇内同。
小雅:我馬維駒。
釋文雲:本亦作驕。
據陳風、小雅則知周南本亦作驕也。
葢六尺以下五尺以上謂之驕,與駒義迥别。
三詩義皆當作驕,而俗人多改駒者,以駒與蒌株濡诹為韻,驕則非韻。
抑知驕其本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àn 注解:馬頭有白發色。
大徐作馬頭有發赤色者,非是。
篇、韻皆雲:馬白頟至唇。
集韻曰:馬流星貫唇。
則為馬頭發白色矣。
廣韻曰:□□,馬行。
此今義也。
按東京賦作半漢。
從馬岸聲。
五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馰dí 注解:馬白頟也。
秦風有馬白顚傳曰:白顚,旳颡也。
釋嘼曰:旳颡白顚。
郭雲:戴星馬也。
說卦傳曰:為旳颡。
虞翻曰:旳,白。
颡,頟也。
按旳颡之馬謂之馰。
易釋文雲:旳,《說文》作馰。
從馬勺聲。
舊作旳省聲,旳聲亦勺聲也,今正。
都□切。
古音在二部。
一曰駿也。
駿,馬之良材者。
《易》曰:“為馰颡。
”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駁bó 注解:馬色不純。
純同□。
崔觐曰:不雜曰純。
釋嘼曰:駵白駁。
邠風毛傳同,謂駵馬發白色也。
許說不同者,許意馬異色成片段者皆得曰駁。
引伸之為凡色不純之偁。
從馬爻聲。
北角切。
古音在二部。
與駁各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馵zhù 注解:馬後左足白也。
左當作?。
釋嘼、毛傳皆曰:後左足白曰馵。
說卦傳曰:震為馵足。
從馬,二其足。
謂于足以二為記識,如馬于足以一為記識也。
非一二字。
變篆為隸,□旣作□,則□*作馵,與篆大乖矣。
石經作馵。
讀若注。
之戍切。
古音在三部。
讀如祝。
〖注〗□*字下從二從四豎畫。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驔diàn 注解:骊馬黃□。
魯頌:有驔有魚。
釋嘼曰:骊馬黃脊曰騽。
爾雅音義雲:騽,《說文》作驔,音簟。
是則爾雅之騽卽驔之異體。
許于此篆用爾雅,不用毛傳也。
毛傳曰:豪骭曰驔。
此卽驔之異說。
詩音義引字林雲:驔又音覃,豪骭曰驔。
是則字林豪骭一義不作騽也。
今《說文》乃别有騽篆,訓雲豪骭,前與毛詩不合,後與字林不合,此葢必非許原文。
許原文或驔下有一曰豪骭之文,或驔篆後有重文作騽之篆,皆不可定。
後人乃以兩義分配兩形耳。
從馬覃聲,讀若簟。
徒玷切。
七部。
按覃之古音如淫,其入聲則如熠。
古音又如尋,其入聲則如習。
故驔騽必一字。
鳥之鷣鹞,蟲之斷耀,其理一也。
許此下當有一曰馬豪骭五字,又出一騽篆,解雲:驔或從習。
廣韻二十六緝騽字下雲:馬豪骭,又骊馬黃脊。
玉篇騽字下曰:骊馬黃脊,又馬豪骭。
亦可證二義分二形之非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驠yàn 注解:馬白州也。
山海經曰:幹山有嘼,其州在尾上。
今本訛作川。
廣雅曰:州、□,臀也。
郭注爾雅、山海經皆雲:州,竅也。
按州□同字,俗作□,國語之龍□,史漢貨殖傳之馬噭皆此也。
蜀志周羣傳:諸毛繞涿居,署曰潞涿君,語相戲谑。
涿亦州□同音字也。
釋嘼曰:白州驠。
從馬燕聲。
于甸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騽xí 注解:馬豪骭也。
骭者,骹也。
骹者,胫也。
高誘注淮南曰:骭,自膝以下胫以上也。
豪骭謂骭上有修豪也。
魯頌傳曰:豪骭曰驔。
正義本作豪骭白,白衍。
從馬習聲。
似八切。
七部。
按此篆宜删正。
玉篇驔騽二篆相接,葢《說文》之舊。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hàn 注解:馬毛長者也。
者字依文選長楊賦注補。
此謂馬毛長者名□也,多借翰字為之,翰行而□廢矣。
尚書大傳:之西海之濱,取白狐青翰。
注曰:長毛也。
文選長楊賦翰林主人注引《說文》:毛長者曰翰。
曲禮:雞曰翰音。
注曰:翰猶長也。
常武詩:如飛如翰。
箋雲:鳥中豪俊。
葢其字皆當作□,引伸假借之字也。
從馬倝聲。
侯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騛fēi 注解:馬逸足者也。
者字今補。
逸當作兔。
廣韻曰:騛兔,馬而兔走。
玉篇曰:騛兔,古之駿馬也。
呂氏春秋高注曰:飛兔、要褭皆馬名也,日行萬裡,馳若兔之飛,因以為名也。
從馬飛。
會意。
飛亦聲。
甫微切。
十五部。
《司馬法》曰:“飛衛斯輿。
”司馬法今佚。
此偁司馬法說從飛之意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ào 注解:駿馬。
句絕,謂駿馬之名也。
大射禮:公入骜。
注曰:骜夏,亦樂章也,以锺□奏之。
按骜夏,葢取翺翔之意。
凡奇士偁豪俊者可作骜俊,如尚書獒可為酋豪字也。
□壬申日死,乘馬忌之。
忌此日也。
從馬敖聲。
五到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骥jì 注解:千裡馬也,孫陽所相者。
孫陽字伯樂,秦穆公時人,其所與有九方臯,卽九方歅。
戰國策汗明說春申君,是伯樂相骥事。
按小徐說伯樂卽王良,卽郵無恤。
大缪。
從馬冀聲。
幾利切。
古音在一部。
天水有骥縣。
地理志天水郡冀縣。
郡國志漢陽郡冀縣,漢陽卽天水也,故城在今陜西鞏昌府伏羌縣東。
史皆作冀,不作骥。
左傳:冀之北土,馬之所生。
許葢援此說字形。
從冀馬會意。
許本作冀縣,謂此卽左傳生馬之地,淺人改之。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駿jùn 注解:馬之良材者。
引伸為凡大之偁。
釋诂、毛傳皆曰:駿,大也。
毛傳見文王、崧高、噫嘻。
從馬夋聲。
子峻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骁xiāo 注解:良馬也。
周禮良馬與驽馬為對文。
良馬兼上文種馬、戎馬、齋馬、道馬、田馬言也。
周易曰:良馬逐逐。
左傳雲:以其良馬二。
亦精駿之偁。
按上文雲駿,馬之良材者。
此雲良馬,卽蒙上文而言也。
魯頌傳曰:駉駉,良馬腹幹肥張也。
引伸為勇捷之偁。
從馬堯聲。
古堯切。
二部。
《詩》曰:“骁骁牡馬。
”陸氏德明所見《說文》如此。
詩釋文曰:駉,《說文》作骁。
按堯聲、冋聲之類相去甚遠,無由相涉。
大雅崧高:四牡蹻蹻。
傳雲:蹻蹻,壯皃。
魯頌泮水傳雲:蹻蹻,言強盛也。
葢古本《說文》堯聲下有詩曰四牡骁骁六字,乃崧高之異文。
或轉寫訛作骁骁牡馬,而陸氏乃有駉《說文》作骁之語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zuī 注解:馬小皃。
從馬□聲,讀若棰。
之壘切。
按當依廣韻之累切。
十六、十七部,辵部□以為聲。
□,籒文從□。
〖注〗□字原從□從辶,不從□作。
□同□。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卷□馬部 标題:驕jiāo 注解:馬高六尺為驕。
漢廣:言秣其馬,言秣其駒。
傳曰:六尺以上為馬,五尺以上為駒。
按此駒字釋文不為音。
陳風:乘我乘駒。
傳曰:大夫乘駒。
箋雲:馬六尺以下曰駒。
此駒字釋文作驕,引沉重雲或作駒,後人改之。
皇皇者華篇内同。
小雅:我馬維駒。
釋文雲:本亦作驕。
據陳風、小雅則知周南本亦作驕也。
葢六尺以下五尺以上謂之驕,與駒義迥别。
三詩義皆當作驕,而俗人多改駒者,以駒與蒌株濡诹為韻,驕則非韻。
抑知驕其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