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部分

關燈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府fǔ 注解:文書臧也。

    文書藏之處曰府,引伸之為府史胥徒之府。

    周禮,府六人,史十有二人。

    注雲:府治藏,史掌書者。

    又大宰,以八法治官府。

    注雲:百官所居曰府。

    從廣付聲。

    方矩切,古音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廱yōnɡ 注解:天子飨飲辟廱。

    飨飮謂鄉飮酒也。

    食部曰:飨者,鄉人飮酒也。

    辟廱者,天子之學也。

    在郊,禮記文王世子曰:凡大合樂,必遂養老,天子視學,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注雲:以鄉飮酒禮言之。

    席位之處,則三老如賓,五更如介,羣老如衆賓必也。

    又雲遂養老者,用大合樂之明日也。

    鄉飮酒,鄉射之禮明日乃息,司正征唯所欲,以吿于先生君子可也。

    是養老之象類,是則天子養老之禮,卽鄉飮酒之禮。

    水部泮下曰:諸侯鄉射之宮,鄉謂鄉飮酒,射謂鄉射。

    魯頌泮宮箋雲;在泮飮酒者,征先生君子與之行飮酒之禮,而因以謀事也。

    永錫難老者,長賜之冣□考。

    如王制所雲:八十月吿存,九十日有秩也。

    是則天子諸侯養老,皆用鄉飮酒禮。

    韓詩說:辟廱,所以教天下。

    春射秋飨,尊事三老五更,許但雲飨飮者,舉鄉飮以該鄉射也。

    大雅曰:于樂辟廱。

    毛傳曰:辟廱,水旋丘如璧以節觀者也。

    魯頌傳曰:天子辟廱,諸侯泮宮。

    五經異義。

    公羊說:天子三,諸侯二。

    天子有靈台觀觀天文,有時台以觀四時施化,有囿台觀鳥獸魚鼈。

    諸侯當有時台,囿台。

    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靈台。

    皆在國之東南二十五裡,東南少陽用事,萬物着見。

    用二十五裡者,吉行五十裡,朝行暮反也。

    韓詩說:辟雝者,天子之學。

    囿如璧,壅之以水,示圎言辟,取辟有德,不言辟水言辟雝者,取其廱和也,所以教天下。

    春射秋飨,尊事三老五更,在南方七裡之内,立明堂于中,五經之文所藏處,葢以茅草,取其潔淸也。

    左氏說天子靈台在太廟之中,壅之靈沼,謂之辟廱,諸侯有觀台亦在廟中,皆以望嘉祥也。

    毛詩說:靈台下足以監視,靈者,精也。

    神之精明稱靈,故稱台曰靈台。

    稱囿曰靈囿,沼曰靈沼。

    謹按公羊傳、左氏說:皆無明文,說各無以正之,□之聞也。

    禮記王制,天子命之教。

    然後為學,在公宮之左,大學在郊。

    天子曰辟廱,諸侯曰泮宮。

    天子将出征,受命于祖,受成于學。

    出征執有罪。

    反。

    釋奠于學,以訊馘吿,然則太學卽辟廱也。

    詩頌泮水雲:旣作泮宮,淮夷攸服。

    矯矯虎臣,在泮獻馘。

    淑問如臯陶,在泮獻囚。

    此複與辟廱同義之證也。

    大雅靈台一篇之詩。

    有靈台,有靈囿,有靈沼,有辟廱。

    其如是也。

    則辟廱及三靈皆同處在郊矣。

    囿也,沼也同言靈,于台下為囿為沼。

    可知小學在公宮之左,大學在西郊,王者相變之宜。

    衆家之說各不昭晢。

    當然于郊差近之耳,在廟則遠矣。

    王制與詩,其言察察,亦足以明之矣。

    從廣雝聲。

    于容切,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庠xiánɡ 注解:禮官養老。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孟子滕文公篇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史記、儒林傳同。

    漢書、儒林傳則雲: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許同漢書。

    疑今孟子、史記有誤。

    孟子曰:庠者,養也。

    從廣□聲。

    似陽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廬lú 注解:寄也。

    秋冬去,春夏居。

    大雅,于時廬旅。

    毛傳曰:廬,寄也。

    小雅,中田有廬。

    箋雲:中田,田中也。

    農人作廬焉,以便其田事。

    春秋宣十五年公羊傳注曰:一夫受田百畝,公田十畝,廬舍二畝半。

    凡為田一頃十二畝半,八家而九頃,共為一井。

    在田曰廬,在邑曰裡。

    春夏出田,秋冬入□城郭。

    漢食貨志曰:一井,八家共之。

    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畮。

    餘二十畮,以為廬舍。

    在野曰廬,在邑曰裡。

    春令民畢出在壄,冬則畢入。

    其詩曰:四之日舉止,同我婦子,馌彼南畮。

    又曰: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嗟我婦子。

    聿為改歲,入此室處。

    所以順陰陽,僃寇賊,習禮文也。

    孟子曰:五畝之宅。

    趙注:廬井、邑居各二畝半以為宅。

    冬入□城二畝半,故為五畝也。

    按許意廬與下文廛義互相足。

    在野曰廬,在邑曰廛。

    皆二畝半也。

    引伸之:凡寄居之處皆曰廬。

    周禮:十裡有廬,廬有飮食。

    左傳:立載戴公以廬于曹,吾侪小人。

    皆有□廬,以避燥烴寒暑,皆是。

    從廣盧聲。

    古亦與盧相假借。

    力居切,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庭tínɡ 注解:宮中也。

    下文曰中庭,則此當曰中宮。

    俗倒之耳。

    中宮,宮之中。

    如詩之中林,林中也。

    廴部曰:廷,中朝也。

    朝不屋,故不從廣。

    宮者,室也。

    室之中曰庭。

    詩曰殖殖其庭。

    曰子有廷内,曰灑掃庭内。

    檀弓,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注曰:寝中庭也。

    凡經有謂堂下為庭者。

    如三分庭一在南,正當作廷。

    為義相近。

    爾雅釋诂,詩大田韓奕闵予小子傳曰:庭,直也。

    引伸之義也。

    庭者,正直之處也。

    從廣廷聲。

    特丁切,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liù 注解:中庭也。

    中庭者,庭之中也。

    月令,中央土,其祀中□。

    注曰:中□,猶中室也。

    古者複穴,是以名室為□。

    正義引庾蔚之雲:複者,謂地上累土為之,穴則穿地也。

    複穴皆開其上取明,故雨□之。

    是以後因名室為中□也。

    按釋名曰:室中央曰中□。

    古者□穴後室之。

    逗。

    □當今之棟下,直室之中,古者□下之處也。

    月令、呂覽、鄭、劉皆作中□。

    許則□謂屋水流。

    □謂中室。

    畫分二字。

    葢既有宮室以後,則□在屋垂,而屋中謂之□以存古。

    釋宮曰:杗□謂之梁。

    葢言室内之制,賦家所謂藻井。

    其是與。

    從廣留聲。

    力救切,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庉dùn 注解:樓牆也。

    樓者,重屋也。

    從廣屯聲。

    徒損切,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庌yǎ 注解:庑也。

    從廣牙聲。

    五下切,古音在五部。

    《周禮》曰:夏庌馬。

    夏官圉師職文。

    注曰:故書庌為訝。

    鄭司農雲:當為訝。

    □謂訝,庑也。

    庑所以庇馬涼也。

    按許亦用仲師說。

     路徑:段注說文□第九卷□廣部 标題:庑wǔ 注解:堂周屋也。

    各本作堂下。

    □應引作堂周屋曰庑,今從之。

    釋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