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部分

關燈
标題:船chuán 注解:舟也。

    二篆為轉注。

    古言舟,今言船。

    如古言屦,今言鞋。

    舟之言周旋也,船之言□沿也。

    從舟□聲。

    各本作鉛省聲。

    非是。

    口部有□字,水部有沿字,□聲。

    今正。

    食川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chēn 注解:船行也。

    夏曰複胙,商曰肜,周曰繹,卽此字。

    取舟行延長之意也。

    其音以戎切。

    其字毛詩箋作融。

    從舟彡聲。

    醜林切。

    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舳zhú 注解:舳舻也。

    各本舻上□舳字。

    今補。

    此三字為句,非以舻釋舳也。

    韻會所據本不誤。

    從舟由聲。

    直六切。

    三部。

    漢律名船方長為舳舻。

    長當作丈。

    史、漢貨殖傳皆曰:船長千丈,注者謂總積其丈數,葢漢時計船以丈,每方丈為一舳舻也。

    此釋舳舻之謂,二字不分析者也。

    下文分釋謂船尾舳,謂船頭舻,此分析者也。

    一曰船尾。

    船舊作舟,今正。

    此單謂舳字也。

    方言曰:舟後曰舳,舳所以制水也。

    郭雲:今江東呼柁為舳。

    按釋名,船,其尾曰柁。

    仲長統、郭璞皆用柁字。

    而淮南子作杕。

    船之有舳,如車之有軸,主乎運轉。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舻lú 注解:舳舻也。

    此二字不分析之說也。

    從舟盧聲。

    洛乎切。

    五部。

    一曰船頭。

    此單謂舻字也。

    方言曰:舟首謂之合闾。

    郭雲: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闾是也。

    釋名曰:舟,其上屋曰廬,象廬舍也。

    其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按此皆許所謂船頭曰舻,舻闾古音同耳。

    李斐注武帝紀亦雲:舳,船後持柁處。

    舻,船頭刺棹處。

    說與許同。

    而小爾雅,舻,船後也。

    舳,船前也。

    吳都賦劉注本之。

    與許異。

    葢小爾雅呼設柁處為船頭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wù 注解:船行不安也。

    方言說舟曰:儰謂之扤。

    扤,不安也。

    郭雲:儰音訛,船動搖之皃也。

    扤吾□反。

    按□者,正字。

    扤者,假借字也。

    書阢陧,易臲□皆不安也。

    從舟,刖省聲。

    聲字舊奪,今補。

    讀若兀。

    五忽切。

    十五部。

    廣韻曰:俗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艐zōnɡ 注解:船箸沙不行也。

    沙字各本奪,今依廣韻一東三十三個所引補。

    大人賦張揖注曰:艐,箸也。

    屍部屆,行不□也。

    郭注方言雲:艐古屆字。

    按釋诂、方言皆曰:艐,至也。

    不行之義之引伸也。

    從舟□聲,子紅切。

    九部。

    讀若□。

    此音與子紅為雙聲,與屆亦雙聲。

    漢時語如是。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朕zhèn 注解:我也。

    阙。

    此說解旣阙。

    而□人補我也二字,未知許說字之例也。

    按朕在舟部,其解當曰舟縫也。

    從舟,灷聲。

    何以知為舟縫也。

    考工記函人曰:視其朕,欲其直也。

    戴先生曰:舟之縫理曰朕,故劄續之縫亦謂之朕,所以補許書之佚文也。

    本訓舟縫,引伸為凡縫之偁。

    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

    如舟之縫,如龜之坼也。

    目部瞽字下雲:目但有朕也,謂目但有縫也。

    釋诂曰:朕,我也。

    此如卬吾台餘之為我,皆取其音,不取其義。

    趙高之于二世,乃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号曰朕。

    比傅朕字本義而言之,遂以亡國。

    凡說文字不得其理者,害必及于天下。

    趙高、王安石是也。

    雲從舟灷聲者,人部□字亦雲灷聲。

    今說文雖無灷字,然論例當有之。

    凡勝騰滕螣黱皆以朕為聲,則朕古音當在六部矣。

    今音直禁切。

    六部與七部合韻冣近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舫fǎnɡ 注解:船也。

    各本作船師也。

    今依韻會所據本,舫隻訓船,舫人乃訓習水者。

    觀張揖之訓榜人,可得其理矣。

    篇、韻皆曰:并兩船,是認船為方也。

    舫行而方之本義廢矣,舫之本義亦廢矣。

    爾雅釋言曰:舫,舟也。

    其字作舫不誤。

    又曰:舫,泭也。

    其字當作方,俗本作舫。

    釋水:大夫方舟,亦或作舫。

    則與毛詩方泭也不相應,愚嘗謂爾雅一書多俗字。

    與古經不相應,由習之者多率肊改之也。

    《明堂月令》曰“舫人”。

    月令:六月命漁師伐蛟。

    鄭注:今月令漁師為榜人,按榜人卽舫人。

    舫正字,榜假借字。

    許所據卽鄭所謂今月令也。

    子虛賦榜人歌張揖注曰:榜,船也。

    月令命榜人。

    榜人,船長也。

    張所據亦作榜人。

    舫人二字舊奪,今補。

    習水者。

    張揖所謂船長。

    杜詩所謂長年。

    吳都賦曰:□工楫師,□自閩禺。

    從舟方聲。

    甫□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般pán 注解:辟也。

    人部僻下曰:辟也。

    此辟字義同。

    投壺曰:賓再拜受。

    主人般旋曰:辟,主人阼階上拜送。

    賓般旋曰:辟,般步于反。

    還音旋。

    辟,徐扶亦反。

    論語包氏注:足躩如,盤辟皃也。

    盤當作般,般辟。

    漢人語,謂退縮旋轉之皃也。

    大射儀賓辟注曰:辟,逡遁不敢當盛。

    釋言曰:般,還也。

    還者今之環字,旋也。

    荀爽注易曰:盤桓者,動而退也。

    般之本義如是,引伸為般遊、般樂。

    象舟之旋,說從舟之意。

    從舟,從殳,會意。

    殳,令舟旋者也。

    令韻會作命,說從殳之意,殳謂所以刺船者也。

    北潘切,按當雲薄官切。

    十四部。

    □,古文般,從攴。

    各本作從支。

    誤。

    今正。

    從攴猶從殳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服fú 注解:用也。

    關雎箋曰:服,事也。

    一曰車右騑所□舟旋。

    騑毛刻作騎。

    誤。

    馬部曰:騑,骖也,旁馬也。

    古者夾轅曰服馬,其旁曰骖馬。

    此析言之。

    許意謂渾言皆得名服馬也。

    獨言右騑者,謂将右旋則必策冣右之馬先向右,左旋亦同,舉右以晐左也。

    舟當作周,馬之周旋如舟之旋,故其字從舟。

    從舟□聲。

    房六切。

    古音在一部。

    □,古文服,從人。

    從舟從人者,凡事如舟之于人冣切用也,凡事皆當如人之操舟也。

    1428文十二 重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 注解:小船也。

    從舟周聲。

    各本無此字。

    衛風:曾不容刀。

    釋文曰。

    說文作〈周舟〉,小船也。

    正義曰:說文作□,小船也。

    合據補于末,其形從正義。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舟部 标題:方fānɡ 注解:并船也。

    周南。

    不可方思。

    邶風:方之舟之。

    釋言及毛傳皆曰:方,泭也。

    今爾雅改方為舫,非其義矣。

    并船者,并兩船為一。

    釋水曰:大夫方舟,謂并兩船也。

    泭者,編木以為渡,與并船異事。

    何以毛公釋方,不曰并船而曰泭也。

    曰并船,編木其用略同,故俱得名方。

    方舟為大夫之禮,詩所言不必大夫,則釋以泭可矣。

    若許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