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膩nì
注解:上□也。
謂在上者。
釋器曰:冰脂也。
郭雲:莊子:肌膚若冰雪。
冰雪,脂膏也。
按此所謂上□也。
冰、凝古今字。
毛詩膚如凝脂同也。
楚辭:靡顔膩理。
膩,滑也。
從肉貳聲。
女利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膜mó 注解:肉閑胲膜也。
釋名:膜,幕也。
幕絡一體也。
廣雅:□膜也。
□與膜為一。
許意為二,膜在肉裹也。
許為長。
胲膜者,絫呼之。
胲之言該也。
按膜□皆人物所同,許專系之物者,在人者不可得見也。
從肉□聲。
慕各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ruò 注解:肉表革裡也。
考工記注曰:今人謂蒲本在水中者為弱。
按蒻在莖之下,根之上。
肉表革裹名□,亦猶是也。
從肉弱聲。
而勺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hè 注解:肉羹也。
□部曰:□,五味盉□也。
釋器曰:肉謂之羮。
羮有二:實于□者用菜芼之謂之羮;實于庶羞之豆者不用芼,亦謂之羮。
禮經牛膷羊臐豕膮,鄭雲今時□也。
是今謂之□,古謂之羮。
□字不見于古經而見于招□,王逸曰:有菜曰羮,無菜曰□。
王說與禮合。
許不雲羮也而雲肉羮也者,亦無菜之謂。
匡謬正俗駁叔師說,其言甚誤。
從肉隺聲。
呼各切。
古音在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膹fèn 注解:□也。
廣雅曰:臇膹□臛也。
臛俗□字。
從肉贲聲。
房吻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臇juǎn 注解:□也。
李善引蒼颉解诂曰:臇,少汁臛也。
曹植七啟曰:臇漢南之鳴鹑。
名都篇曰:脍鯉臇胎鰕。
從肉隽聲,讀若纂。
子沇切。
十四部。
□,臇或從火□。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胾zì 注解:大脔也。
切肉之大者也。
從肉□聲。
側吏切。
一部。
按鄉射禮古文樴為胾,戠聲、?聲同也。
脯脡字本作梃,從木。
從手、從肉皆誤也。
梃,一枚也。
樴猶梃也。
樴作胾則同聲而不同義。
凡禮古文髀作脾、幹作肝、骼作胳等,皆同聲而不同義。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zhép176下 注解:薄切肉也。
雲薄者,取從枼之意。
仯儀曰: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脍。
注:聶之言□也。
先藿葉切之,複報切之,則為脍。
醢人注引少儀聶皆作□,臘人注雲:膴亦□肉脔。
按如許、鄭說。
□者,大片肉也。
鄭雲:凡醢醬所和細切為韲,全物若□為菹。
從肉枼聲。
直葉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脍kuài 注解:細切肉也。
所謂先藿葉切之,複報切之也。
報者,俗語雲急報。
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
少儀注雲:報讀為赴疾之赴。
拔、赴皆疾也。
從肉會聲。
古外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腌yān 注解:漬肉也。
今淹漬字當作此,淹行而腌廢矣。
方言雲:淹,敗也。
水敗為淹。
皆腌之引伸之義也。
腌猶瀸也。
肉謂之腌,魚謂之饐。
倉颉篇雲:腌酢,淹肉也。
從肉奄聲。
于業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脃cuì 注解:小耎易斷也。
七發曰:甘脃□膿。
魏都賦:禀質遳脃。
作脆者,誤也。
從肉,絕省聲。
形聲包會意也。
易□故從絕省。
此芮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膬cuì 注解:耎易破也。
耎,七發注作腝,腝者,醢有骨者也。
七發曰:飲食則溫淳甘膬,脭醲□厚。
從肉毳聲。
七絕切。
十五部。
按脃,膬葢本一字異體,篇、韻皆雲膬同脃,小宗伯注曰:今南陽名穿地為竁,聲如腐脃之脃。
音義雲:字書無脃字,但有膬字,音千劣反。
今注本或膬字者,則與劉音淸劣反為協,據此則陸氏所見說文等書有膬無脃也。
而李善于魏都、七發分引此二字,則唐初說文非無脃矣。
二字皆可入可支去,分廁祭、薛,古音理不然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sàn 注解:雜肉也。
從□者,會意也。
□,分離也,引伸凡□者皆作□。
□行而□廢矣。
從肉□聲。
稣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膞zhuǎn 注解:切肉也。
膞與剸義近。
儀禮說牲體前有肩臂臑,後有肫髀骼。
髀不升于俎,故多言肫骼。
肫亦作膞。
經肫、膞錯出,皆假借字也。
經本應作腨。
腨,腓腸也。
以腓腸該全胫,假肫膞字為之。
從肉專聲。
市沇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腏chuò 注解:挑取骨閑肉也。
手部曰:抉,挑也。
從肉叕聲,讀若《詩》曰“啜其泣矣”。
王風文。
陟劣切。
十五部。
〖注〗《王風□中谷有蓷》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zǐ 注解:食所遺也。
馬融,陸績皆曰:肉有骨謂之胏。
說文、字林作□,訓為食所遺。
葢孟本孟說與。
從肉仕聲。
阻史切。
古音在一部。
《易》曰:“噬幹□。
”今锴本此下衍止字。
噬嗑九四爻辭。
胏,楊雄說:□從□。
葢訓纂篇中字如此作。
馬、鄭易同楊。
鄭雲:胏,箦也。
葢謂胏為笫之假借,其說未聞。
胏當在十五部,而與□同字者,合韻之理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xiànp177上 注解:食肉不猒也。
猒,飽也。
從肉臽聲,讀若陷。
戶□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肰rán 注解:犬肉也。
從肉犬。
讀若
謂在上者。
釋器曰:冰脂也。
郭雲:莊子:肌膚若冰雪。
冰雪,脂膏也。
按此所謂上□也。
冰、凝古今字。
毛詩膚如凝脂同也。
楚辭:靡顔膩理。
膩,滑也。
從肉貳聲。
女利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膜mó 注解:肉閑胲膜也。
釋名:膜,幕也。
幕絡一體也。
廣雅:□膜也。
□與膜為一。
許意為二,膜在肉裹也。
許為長。
胲膜者,絫呼之。
胲之言該也。
按膜□皆人物所同,許專系之物者,在人者不可得見也。
從肉□聲。
慕各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ruò 注解:肉表革裡也。
考工記注曰:今人謂蒲本在水中者為弱。
按蒻在莖之下,根之上。
肉表革裹名□,亦猶是也。
從肉弱聲。
而勺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hè 注解:肉羹也。
□部曰:□,五味盉□也。
釋器曰:肉謂之羮。
羮有二:實于□者用菜芼之謂之羮;實于庶羞之豆者不用芼,亦謂之羮。
禮經牛膷羊臐豕膮,鄭雲今時□也。
是今謂之□,古謂之羮。
□字不見于古經而見于招□,王逸曰:有菜曰羮,無菜曰□。
王說與禮合。
許不雲羮也而雲肉羮也者,亦無菜之謂。
匡謬正俗駁叔師說,其言甚誤。
從肉隺聲。
呼各切。
古音在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膹fèn 注解:□也。
廣雅曰:臇膹□臛也。
臛俗□字。
從肉贲聲。
房吻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臇juǎn 注解:□也。
李善引蒼颉解诂曰:臇,少汁臛也。
曹植七啟曰:臇漢南之鳴鹑。
名都篇曰:脍鯉臇胎鰕。
從肉隽聲,讀若纂。
子沇切。
十四部。
□,臇或從火□。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胾zì 注解:大脔也。
切肉之大者也。
從肉□聲。
側吏切。
一部。
按鄉射禮古文樴為胾,戠聲、?聲同也。
脯脡字本作梃,從木。
從手、從肉皆誤也。
梃,一枚也。
樴猶梃也。
樴作胾則同聲而不同義。
凡禮古文髀作脾、幹作肝、骼作胳等,皆同聲而不同義。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zhép176下 注解:薄切肉也。
雲薄者,取從枼之意。
仯儀曰: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脍。
注:聶之言□也。
先藿葉切之,複報切之,則為脍。
醢人注引少儀聶皆作□,臘人注雲:膴亦□肉脔。
按如許、鄭說。
□者,大片肉也。
鄭雲:凡醢醬所和細切為韲,全物若□為菹。
從肉枼聲。
直葉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脍kuài 注解:細切肉也。
所謂先藿葉切之,複報切之也。
報者,俗語雲急報。
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
少儀注雲:報讀為赴疾之赴。
拔、赴皆疾也。
從肉會聲。
古外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腌yān 注解:漬肉也。
今淹漬字當作此,淹行而腌廢矣。
方言雲:淹,敗也。
水敗為淹。
皆腌之引伸之義也。
腌猶瀸也。
肉謂之腌,魚謂之饐。
倉颉篇雲:腌酢,淹肉也。
從肉奄聲。
于業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脃cuì 注解:小耎易斷也。
七發曰:甘脃□膿。
魏都賦:禀質遳脃。
作脆者,誤也。
從肉,絕省聲。
形聲包會意也。
易□故從絕省。
此芮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膬cuì 注解:耎易破也。
耎,七發注作腝,腝者,醢有骨者也。
七發曰:飲食則溫淳甘膬,脭醲□厚。
從肉毳聲。
七絕切。
十五部。
按脃,膬葢本一字異體,篇、韻皆雲膬同脃,小宗伯注曰:今南陽名穿地為竁,聲如腐脃之脃。
音義雲:字書無脃字,但有膬字,音千劣反。
今注本或膬字者,則與劉音淸劣反為協,據此則陸氏所見說文等書有膬無脃也。
而李善于魏都、七發分引此二字,則唐初說文非無脃矣。
二字皆可入可支去,分廁祭、薛,古音理不然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sàn 注解:雜肉也。
從□者,會意也。
□,分離也,引伸凡□者皆作□。
□行而□廢矣。
從肉□聲。
稣旰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膞zhuǎn 注解:切肉也。
膞與剸義近。
儀禮說牲體前有肩臂臑,後有肫髀骼。
髀不升于俎,故多言肫骼。
肫亦作膞。
經肫、膞錯出,皆假借字也。
經本應作腨。
腨,腓腸也。
以腓腸該全胫,假肫膞字為之。
從肉專聲。
市沇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腏chuò 注解:挑取骨閑肉也。
手部曰:抉,挑也。
從肉叕聲,讀若《詩》曰“啜其泣矣”。
王風文。
陟劣切。
十五部。
〖注〗《王風□中谷有蓷》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zǐ 注解:食所遺也。
馬融,陸績皆曰:肉有骨謂之胏。
說文、字林作□,訓為食所遺。
葢孟本孟說與。
從肉仕聲。
阻史切。
古音在一部。
《易》曰:“噬幹□。
”今锴本此下衍止字。
噬嗑九四爻辭。
胏,楊雄說:□從□。
葢訓纂篇中字如此作。
馬、鄭易同楊。
鄭雲:胏,箦也。
葢謂胏為笫之假借,其說未聞。
胏當在十五部,而與□同字者,合韻之理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xiànp177上 注解:食肉不猒也。
猒,飽也。
從肉臽聲,讀若陷。
戶□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肉部 肰rán 注解:犬肉也。
從肉犬。
讀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