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菐部
□ɡǒnɡ
注解:竦手也。
竦,敬也。
從□又。
按此字謂竦其□手以有所奉也。
故下雲奉,承也。
手部曰:承,奉也,受也。
五經文字其恭反。
九經字□音邛。
廣韻引說文居竦切,以菐從□聲求之。
古音在三部。
凡廾之屬皆從廾。
□,楊雄說:廾從兩手。
葢訓纂篇如此作。
古文□從二手,此以古文□為□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奉fènɡ 注解:承也。
手部曰:承,奉也,受也。
從手廾,從手?又雙引也。
豐聲。
扶隴切。
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丞chénɡp104上 注解:翊也。
翊當作翼。
俗書以翊為翼,翼猶輔也。
哀十八年左傳曰:使帥師而行,請承。
杜曰:承,佐也。
承者丞之假借。
文王世子引記曰:虞夏商周用師保,有疑丞。
百官公卿表丞相,應劭曰:丞者,承也。
相者,助也。
按漢凡官多有丞者皆以輔之。
從廾,從卪,從山。
四字當作從□二字。
山部曰:□,高山之節。
山高,山高謂□也。
奉承之義。
義當作意,字之誤也。
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
丞、承疊韻。
署陵切。
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奂huàn 注解:取奂也。
未聞。
一曰大也。
大雅:伴奂爾遊矣。
毛曰:伴奂,廣大有文章也。
檀弓:美哉輪焉,美哉奂焉。
注:輪,輪囷,言高大。
奂言衆多。
從廾,夐省聲。
铉本去聲字而為之說,不知古音故也。
呼貫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弇yǎn 注解:葢也。
釋言曰:弇,同也。
弇,葢也。
此與奄,覆也音義同。
釋器曰:圜弇上謂之鼒。
謂斂其上不全葢也。
周禮說鐘弇聲郁,弇謂中央寬也。
從廾合聲。
廾合锴誤倒。
古南切。
又一儉切。
七部。
皿部有盦字,葢弇之别體,後人所增也。
□,依玉篇、類篇作。
毛刻初印本同。
古文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yì 注解:引缯也。
篇、韻此字皆作睪,非也。
睪與□不得合為一字。
各本引給也,不可通。
惟廣韻作引缯皃,似是随唐相傳說文古本。
引缯而長之,葢作僞之事。
與斁解也,殬敗也,音義相通。
或曰:當作引绐。
绐,絲勞也。
從廾睪聲。
羊益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qí 注解:舉也。
從廾□聲。
各本作由聲,誤。
或從鬼頭之甶,亦非也。
此從東楚名缶之□。
故左傳作□,今左作惎。
纟部□從□聲,或字作綦。
□聲、其聲皆在一部也。
《春秋傳》曰:“晉人或以廣隊,楚人□之。
”左傳宣十二年文。
今傳□作惎。
黃颢說:廣車陷,楚人為舉之。
此許偁古本古說。
杜本作惎,雲惎,敎也。
杜林□為骐麟字。
謂杜伯山謂□為麒字也。
廣韻七志曰:□,說文音其是也。
葢蒼颉訓纂、蒼颉故二篇中語。
□可作綦,則麒可作□,其理一也。
麟當作麐。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異yì 注解:舉也。
從廾□聲。
羊吏切。
一部。
按篆從□,隸作異,不合。
疑篆隸皆從己而誤也。
《虞書》曰:虞書當作唐書。
“嶽曰:異哉!”堯典文。
釋文曰:鄭音異。
于其音求其義,謂四嶽聞堯言,驚愕而曰異哉也。
謂異為異之假借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弄lònɡ 注解:玩也。
玉部曰:玩,弄也。
小雅:載弄之璋。
左傳曰:弱不好弄。
又曰:君以弄馬之故。
國語曰:還弄吳國于股掌之上。
從廾玉。
盧貢切。
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yùp104下 注解:□手盛也。
從廾圥聲。
餘六切。
三部。
廣韻曰:說文音匊。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juàn 注解:抟飯也。
□、抟疊韻。
曲禮:毋抟飯。
從廾釆聲。
釆,古文辨字。
釆下雲:辨别也。
此雲釆,古文辨,互相足。
讀若書卷。
俱劵切。
十四部。
〖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kuí 注解:持弩拊。
凡弓刀把處皆曰拊。
今考工記弓人作柎,從木。
從廾肉聲。
按肉聲故讀如逵。
逵古音同仇。
足部□,頁部頯皆讀如仇也。
小徐雲:肉非聲。
大徐徑□聲字,誤矣。
古音在三部。
今渠追切。
讀若逵。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戒jiè 注解:警也。
言部曰:警,戒也。
從廾戈,會意。
居拜切。
十五部。
持戈以戒不虞。
說從戈之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兵bīnɡ 注解:械也。
械者器之緫名。
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
下文雲從廾持斤,則制字兵與戒同意也。
從廾持斤,幷力之皃。
補明切。
古音在十部。
□,古文兵,從人廾幹。
幹與斤皆兵器。
□,籒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龏ɡōnɡ 注解:悫也。
心部曰:悫,謹也。
此與心部恭音義同。
從廾龍聲。
紀庸切。
九部。
按紀庸似從廾得聲。
未詳。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弈yì 注解:圍棊也。
從廾亦聲。
羊益切。
古音在五部。
《論語》曰:“不有博弈者乎!”陽貨篇文。
博,說文作簙。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具jù 注解:共置也。
共、供古今字。
當從人部作供。
從廾貝省。
會意。
其遇切。
古音在四部。
古□貝為貨。
說從貝之意。
0406文十七 重四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癶pān 注解:引也。
上林賦:仰
竦,敬也。
從□又。
按此字謂竦其□手以有所奉也。
故下雲奉,承也。
手部曰:承,奉也,受也。
五經文字其恭反。
九經字□音邛。
廣韻引說文居竦切,以菐從□聲求之。
古音在三部。
凡廾之屬皆從廾。
□,楊雄說:廾從兩手。
葢訓纂篇如此作。
古文□從二手,此以古文□為□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奉fènɡ 注解:承也。
手部曰:承,奉也,受也。
從手廾,從手?又雙引也。
豐聲。
扶隴切。
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丞chénɡp104上 注解:翊也。
翊當作翼。
俗書以翊為翼,翼猶輔也。
哀十八年左傳曰:使帥師而行,請承。
杜曰:承,佐也。
承者丞之假借。
文王世子引記曰:虞夏商周用師保,有疑丞。
百官公卿表丞相,應劭曰:丞者,承也。
相者,助也。
按漢凡官多有丞者皆以輔之。
從廾,從卪,從山。
四字當作從□二字。
山部曰:□,高山之節。
山高,山高謂□也。
奉承之義。
義當作意,字之誤也。
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
丞、承疊韻。
署陵切。
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奂huàn 注解:取奂也。
未聞。
一曰大也。
大雅:伴奂爾遊矣。
毛曰:伴奂,廣大有文章也。
檀弓:美哉輪焉,美哉奂焉。
注:輪,輪囷,言高大。
奂言衆多。
從廾,夐省聲。
铉本去聲字而為之說,不知古音故也。
呼貫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弇yǎn 注解:葢也。
釋言曰:弇,同也。
弇,葢也。
此與奄,覆也音義同。
釋器曰:圜弇上謂之鼒。
謂斂其上不全葢也。
周禮說鐘弇聲郁,弇謂中央寬也。
從廾合聲。
廾合锴誤倒。
古南切。
又一儉切。
七部。
皿部有盦字,葢弇之别體,後人所增也。
□,依玉篇、類篇作。
毛刻初印本同。
古文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yì 注解:引缯也。
篇、韻此字皆作睪,非也。
睪與□不得合為一字。
各本引給也,不可通。
惟廣韻作引缯皃,似是随唐相傳說文古本。
引缯而長之,葢作僞之事。
與斁解也,殬敗也,音義相通。
或曰:當作引绐。
绐,絲勞也。
從廾睪聲。
羊益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qí 注解:舉也。
從廾□聲。
各本作由聲,誤。
或從鬼頭之甶,亦非也。
此從東楚名缶之□。
故左傳作□,今左作惎。
纟部□從□聲,或字作綦。
□聲、其聲皆在一部也。
《春秋傳》曰:“晉人或以廣隊,楚人□之。
”左傳宣十二年文。
今傳□作惎。
黃颢說:廣車陷,楚人為舉之。
此許偁古本古說。
杜本作惎,雲惎,敎也。
杜林□為骐麟字。
謂杜伯山謂□為麒字也。
廣韻七志曰:□,說文音其是也。
葢蒼颉訓纂、蒼颉故二篇中語。
□可作綦,則麒可作□,其理一也。
麟當作麐。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異yì 注解:舉也。
從廾□聲。
羊吏切。
一部。
按篆從□,隸作異,不合。
疑篆隸皆從己而誤也。
《虞書》曰:虞書當作唐書。
“嶽曰:異哉!”堯典文。
釋文曰:鄭音異。
于其音求其義,謂四嶽聞堯言,驚愕而曰異哉也。
謂異為異之假借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弄lònɡ 注解:玩也。
玉部曰:玩,弄也。
小雅:載弄之璋。
左傳曰:弱不好弄。
又曰:君以弄馬之故。
國語曰:還弄吳國于股掌之上。
從廾玉。
盧貢切。
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yùp104下 注解:□手盛也。
從廾圥聲。
餘六切。
三部。
廣韻曰:說文音匊。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juàn 注解:抟飯也。
□、抟疊韻。
曲禮:毋抟飯。
從廾釆聲。
釆,古文辨字。
釆下雲:辨别也。
此雲釆,古文辨,互相足。
讀若書卷。
俱劵切。
十四部。
〖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kuí 注解:持弩拊。
凡弓刀把處皆曰拊。
今考工記弓人作柎,從木。
從廾肉聲。
按肉聲故讀如逵。
逵古音同仇。
足部□,頁部頯皆讀如仇也。
小徐雲:肉非聲。
大徐徑□聲字,誤矣。
古音在三部。
今渠追切。
讀若逵。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戒jiè 注解:警也。
言部曰:警,戒也。
從廾戈,會意。
居拜切。
十五部。
持戈以戒不虞。
說從戈之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兵bīnɡ 注解:械也。
械者器之緫名。
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
下文雲從廾持斤,則制字兵與戒同意也。
從廾持斤,幷力之皃。
補明切。
古音在十部。
□,古文兵,從人廾幹。
幹與斤皆兵器。
□,籒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龏ɡōnɡ 注解:悫也。
心部曰:悫,謹也。
此與心部恭音義同。
從廾龍聲。
紀庸切。
九部。
按紀庸似從廾得聲。
未詳。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弈yì 注解:圍棊也。
從廾亦聲。
羊益切。
古音在五部。
《論語》曰:“不有博弈者乎!”陽貨篇文。
博,說文作簙。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具jù 注解:共置也。
共、供古今字。
當從人部作供。
從廾貝省。
會意。
其遇切。
古音在四部。
古□貝為貨。
說從貝之意。
0406文十七 重四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癶pān 注解:引也。
上林賦: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