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部分

關燈
:齊歌曰讴,吳歌曰歈,楚歌曰豔,淫歌曰哇。

    若楚辭吳歈蔡讴,孟子河西善讴,則不限于齊也。

    從言區聲。

    烏矦切。

    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詠yǒnɡ 注解:歌也。

    堯典曰:歌永言。

    樂記曰: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

    說之,故言之。

    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從言永聲。

    為命切。

    古音在十部。

    詠,詠或從口。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诤zhènɡ 注解:止也。

    經傳通作争。

    從言争聲。

    側逬切。

    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hū 注解:召也。

    口部曰:召,□也。

    後人以呼代之,呼行而□廢矣。

    從言乎聲。

    荒烏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謼hū 注解:□也。

    依韻會訂。

    此與口部嘑異義而通用。

    大雅崔本:式号式謼。

    從言虖聲。

    荒故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訖qì 注解:止也。

    見釋诂。

    谷梁傳毋訖籴,範曰:訖,止也。

    按孟子謂之遏籴。

    從言氣聲。

    居迄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諺yàn 注解:傳言也。

    諺、傳疊韻。

    傳言者,古語也。

    古字從十口,識前言。

    凡經傳所偁之諺,無非前代故訓,而宋人作注乃以俗語俗論當之,誤矣。

    □應引此下有謂傳世常言也,葢庾俨默注。

    從言彥聲。

    魚變切。

    十四部。

    按此與尚書乃逸乃喭,論語由也喭皆訓□喭者各字。

    衛包改尚書之喭為諺,大誤。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訝yàp95下 注解:相迎也。

    《周禮》曰:“諸矦有卿訝也。

    ”秋官掌訝職文。

    惟周禮作訝,他經皆作禦,如詩百□禦之,毛曰:禦,迎也。

    以禦田祖。

    箋雲:禦,迎也。

    書予禦續乃命于天,弗禦克奔,以役西土,禦衡不迷,某氏皆訓迎。

    故衛包遂皆改為迓。

    士昏禮媵禦,曲禮大夫士必自禦之,谷梁傳跛者禦跛者,眇者禦眇者,列子遇駭鹿禦而擊之皆訓迎。

    則皆訝之同音假借。

    從言迎必有言,故從言。

    牙聲。

    吾駕切。

    古音在五部。

    此下铉增迓字,雲訝或從辵,為十九文之一。

    按迓俗字,出于許後。

    衛包無識,用以改經,不必增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詣yì 注解:□至也。

    □至者,節□所至也。

    緻下雲:送詣也,凡謹畏精微深造以道而至曰詣。

    關中記:建章宮有馺娑、骀蕩、枍詣、承光四殿。

    西京、西都賦皆作枍詣。

    俗作栺誤。

    從言旨聲。

    五計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講jiǎnɡ 注解:和解也。

    和當作龢。

    不合者調龢之,紛糾者解釋之是曰講。

    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

    史記虞卿、甘茂二傳,漢書項羽傳皆假媾為講,古音同也。

    從言冓聲。

    古項切。

    古音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謄ténɡ 注解:迻書也。

    今人猶謂謄寫。

    從言朕聲。

    徒登切。

    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讱rèn 注解:頓也。

    讱、頓疊韻。

    頓之言鈍也。

    從言刃聲。

    而振切。

    十三部。

    《論語》曰:“其言也讱。

    ”顔淵篇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讷nè 注解:言難也。

    與讱義同。

    與□音義皆同。

    論語: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苞曰:讷,遟鈍也。

    從言内。

    内亦聲也。

    内骨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謯jiē 注解:謯,娽也。

    廣雅曰:謯,□也。

    篇、韻皆曰:謯,□也。

    □,謯也。

    按許書有娽無□,故仍之,其義則未聞。

    謯娽當是古語,許當是三字句。

    從言虘聲。

    側加切。

    廣韻子邪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xì 注解:待也。

    小徐曰:此與徯字義相通。

    從言伿聲。

    讀若□。

    胡禮切。

    古音在十六部。

    〖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譥jiào 注解:痛嘑也。

    嘑作呼,誤。

    譥與噭義略同。

    痛嘑,若顔氏家訓所雲北人呼羽罪反之音,南人呼于來反之音也。

    從言敫聲。

    古吊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 譊náo 注解:恚嘑也。

    從言堯聲。

    女交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