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齳yǔn
注解:無齒也。
韓詩外傳:以為姣好邪。
則大公年七十二,齳然而齒堕矣。
從齒軍聲。
魚吻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齾yà 注解:缺齒也。
引伸凡缺皆曰□。
左傳曰:兩軍之士皆未慭也。
杜曰:慭,缺也。
釋文:慭,魚觐反,又魚轄反。
按慭得有魚轄反者,正因本或作□,陸氏失于不分别言之耳。
正義曰:慭者缺之皃。
今人猶謂缺為慭。
所據本必作□。
故如此雲。
下文葢有一本作慭之語,亦為淺人□之矣。
從齒獻聲。
五轄切。
十五部。
獻聲在十四部。
合音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jù 注解:龂腫也。
從齒巨聲。
巨主切。
五部。
廣韻其呂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齯ní 注解:老人齒。
魯頌:黃發兒齒。
釋诂曰:黃發齯齒,壽也。
釋名曰:九十或曰齯齒。
大齒落□,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
按毛詩作兒,古文。
他書作齯,今文也。
從齒兒聲。
此形聲包會意。
五雞切。
十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齮yǐ 注解:齧也。
史、漢田儋傳:齮龁用事者墳墓。
如淳曰:齮龁,猶齚齧也。
龁,齩也。
按凡從奇之字多訓偏,如掎訓偏引,齮訓側齧。
索隠注高紀雲:許慎以為側齧。
從齒奇聲。
魚绮切。
古音在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zhíp80上 注解:齚齒也。
謂齚物而外露之齒也,故從齒出。
從齒出聲。
仕乙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齰zé 注解:齧也。
漢書灌夫傳:齰舌自殺。
鄧通傳:使大子齰癰。
從齒昔聲。
側革切。
古音在五部。
齚,齰或從乍。
乍聲亦五部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jiān 注解:齧也。
從齒鹹聲。
工鹹切。
廣韻苦洽切。
古音在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龈kěn 注解:齧也。
此與豕部豤音義同。
疑古隻作豤,龈者後出分别之字也。
今人又用為龂字矣。
從齒□聲。
康很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yǎn 注解:齒見皃。
廣韻曰:□□,齒不正。
從齒幹聲。
五版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zú 注解:□,此複舉字之未□者。
齚也。
從齒卒聲。
昨□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là 注解:齒分骨聲。
從齒□聲。
篇、韻皆作□。
讀若剌。
盧達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齩yǎo 注解:齧骨也。
俗以鳥鳴之咬為齩齧。
從齒交聲。
五巧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qiè 注解:齒差也。
此與□訓齒差義異,謂齒相摩切也。
齒與齒相切,必參差上下之。
差卽今磋磨字也。
引伸之義,摩物曰□。
衛風:如切如瑳,如琢如摩。
釋器曰:骨謂之切,象謂之瑳,玉謂之琢,石謂之摩。
切亦作□,瑳亦作磋,摩亦作磨。
差者正字,瑳磋皆加偏旁字也。
從齒屑聲。
讀若切。
千結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xiá 注解:齧堅聲。
齧各本作齒,今依玉篇訂。
石部曰:硈,石堅也。
皆于吉聲知之。
從齒吉聲。
赫轄切。
十五部。
按自齮至齩九文幷□十文皆謂齧也,宜移廁□文之上。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ái 注解:□牙也。
□牙猶差齒也,亦引伸為摩器之名。
刀部曰:剀,一曰摩也。
皆于豈聲知之。
從齒豈聲。
五來切。
古音在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齝chī 注解:吐而噍也。
噍卽嚼字也,見口部。
釋獸郭注曰:食之已久,複出嚼之。
從齒台聲。
醜之切。
一部。
《爾雅》曰:“牛曰齝。
”釋獸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龁hé 注解:齧也。
如淳注漢書曰:龁,齩也。
曲禮:庶人龁之。
從齒氣聲。
戶骨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lián 注解:齒見皃。
從齒聯聲。
力延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齧niè 注解:噬也。
口部曰;噬,啖也。
釋名曰:鳥曰啄,獸曰齧。
齧,□也。
所臨則秃□也。
從齒□聲。
五結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齭chǔ 注解:齒傷酢也。
酢者今之醋字,酸澀也。
從齒所聲。
讀若楚。
創舉切。
五部。
亦作齼。
凡言
韓詩外傳:以為姣好邪。
則大公年七十二,齳然而齒堕矣。
從齒軍聲。
魚吻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齾yà 注解:缺齒也。
引伸凡缺皆曰□。
左傳曰:兩軍之士皆未慭也。
杜曰:慭,缺也。
釋文:慭,魚觐反,又魚轄反。
按慭得有魚轄反者,正因本或作□,陸氏失于不分别言之耳。
正義曰:慭者缺之皃。
今人猶謂缺為慭。
所據本必作□。
故如此雲。
下文葢有一本作慭之語,亦為淺人□之矣。
從齒獻聲。
五轄切。
十五部。
獻聲在十四部。
合音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jù 注解:龂腫也。
從齒巨聲。
巨主切。
五部。
廣韻其呂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齯ní 注解:老人齒。
魯頌:黃發兒齒。
釋诂曰:黃發齯齒,壽也。
釋名曰:九十或曰齯齒。
大齒落□,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
按毛詩作兒,古文。
他書作齯,今文也。
從齒兒聲。
此形聲包會意。
五雞切。
十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齮yǐ 注解:齧也。
史、漢田儋傳:齮龁用事者墳墓。
如淳曰:齮龁,猶齚齧也。
龁,齩也。
按凡從奇之字多訓偏,如掎訓偏引,齮訓側齧。
索隠注高紀雲:許慎以為側齧。
從齒奇聲。
魚绮切。
古音在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zhíp80上 注解:齚齒也。
謂齚物而外露之齒也,故從齒出。
從齒出聲。
仕乙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齰zé 注解:齧也。
漢書灌夫傳:齰舌自殺。
鄧通傳:使大子齰癰。
從齒昔聲。
側革切。
古音在五部。
齚,齰或從乍。
乍聲亦五部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jiān 注解:齧也。
從齒鹹聲。
工鹹切。
廣韻苦洽切。
古音在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龈kěn 注解:齧也。
此與豕部豤音義同。
疑古隻作豤,龈者後出分别之字也。
今人又用為龂字矣。
從齒□聲。
康很切。
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yǎn 注解:齒見皃。
廣韻曰:□□,齒不正。
從齒幹聲。
五版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zú 注解:□,此複舉字之未□者。
齚也。
從齒卒聲。
昨□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là 注解:齒分骨聲。
從齒□聲。
篇、韻皆作□。
讀若剌。
盧達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齩yǎo 注解:齧骨也。
俗以鳥鳴之咬為齩齧。
從齒交聲。
五巧切。
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qiè 注解:齒差也。
此與□訓齒差義異,謂齒相摩切也。
齒與齒相切,必參差上下之。
差卽今磋磨字也。
引伸之義,摩物曰□。
衛風:如切如瑳,如琢如摩。
釋器曰:骨謂之切,象謂之瑳,玉謂之琢,石謂之摩。
切亦作□,瑳亦作磋,摩亦作磨。
差者正字,瑳磋皆加偏旁字也。
從齒屑聲。
讀若切。
千結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xiá 注解:齧堅聲。
齧各本作齒,今依玉篇訂。
石部曰:硈,石堅也。
皆于吉聲知之。
從齒吉聲。
赫轄切。
十五部。
按自齮至齩九文幷□十文皆謂齧也,宜移廁□文之上。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ái 注解:□牙也。
□牙猶差齒也,亦引伸為摩器之名。
刀部曰:剀,一曰摩也。
皆于豈聲知之。
從齒豈聲。
五來切。
古音在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齝chī 注解:吐而噍也。
噍卽嚼字也,見口部。
釋獸郭注曰:食之已久,複出嚼之。
從齒台聲。
醜之切。
一部。
《爾雅》曰:“牛曰齝。
”釋獸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龁hé 注解:齧也。
如淳注漢書曰:龁,齩也。
曲禮:庶人龁之。
從齒氣聲。
戶骨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lián 注解:齒見皃。
從齒聯聲。
力延切。
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齧niè 注解:噬也。
口部曰;噬,啖也。
釋名曰:鳥曰啄,獸曰齧。
齧,□也。
所臨則秃□也。
從齒□聲。
五結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齒部 齭chǔ 注解:齒傷酢也。
酢者今之醋字,酸澀也。
從齒所聲。
讀若楚。
創舉切。
五部。
亦作齼。
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