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分

關燈
史記以為寶字。

    從艹□聲。

    博袌切。

    古音在三部。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蕃fán 注解:艹茂也。

    左氏傳曰:其必蕃昌。

    從艹番聲。

    甫煩切。

    十四部。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茸róng 注解:艹茸茸皃。

    茸之言茙也。

    召南毛傳曰:襛猶戎戎也。

    韓詩:何彼茙矣。

    左氏傳:狐裘尨茸。

    卽詩之狐裘蒙戎。

    從艹耳聲。

    今本作聰省聲,此淺人所肊改。

    此形聲之取雙聲不取疊韻者。

    而容切。

    九部。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萑zhuī 注解:艹多皃。

    此從锴本廁此。

    铉本以萑廁蓷篆後,非也,詳蓷下。

    從艹隹聲。

    職追切。

    十五部。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葏jiān 注解:艹皃。

    集韻一先曰。

    詩葏葏者莪。

    李舟說。

    從艹津聲。

    子僊切。

    古音十二部。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cóng 注解:艹叢生皃。

    叢,聚也。

    槩言之。

    □則專謂艹,今人但知用業字而已。

    爾雅釋魚音義引說文:□,艹衆生也。

    從艹叢聲。

    此形聲包會意。

    徂紅切。

    九部。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草zào 注解:草鬥,栎實也。

    一曰象鬥。

    木部:栩,□也。

    其皁一曰樣。

    又曰:□,栩也。

    又曰:樣,栩實也。

    按此言栎者,卽栩也。

    陸玑雲:栩今柞栎也。

    徐州人謂栎為杼。

    或謂之栩,其子為皁,或言皁鬥。

    其殼為汁,可以染皁。

    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汁,或雲橡鬥。

    按草鬥之字俗作皁,作皂,于六書不可通。

    象鬥字當從木部作樣,俗作橡。

    從艹早聲。

    自□切。

    古音在三部。

    周禮大司徒:其植物宜早物。

    假借早晚字為之。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菆zōup47下 注解:麻蒸也。

    此不與上文蒸字類廁者,以篆籒别之。

    西征賦曰:感市闾之菆井。

    東方朔七諌曰:菎蕗雜于黀蒸。

    王逸注枲翮曰:黀一作菆。

    按枲翮,枲莖也。

    麻部出黀字雲麻□也,锴本無之,俗添之耳。

    從艹取聲。

    側鸠切。

    三部。

    籒文作□。

    一曰蓐也。

    此别一義。

    蓐見下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蓄xù 注解:積也。

    從艹畜聲。

    醜六切。

    三部。

    籒文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萅chūn 注解:推也。

    此于雙聲求之。

    鄉飲酒義曰:東方者春,春之為言蠢也。

    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

    從日艹屯,日艹屯者,得時艹生也。

    屯字象艹木之初生。

    屯亦聲。

    會意兼形聲。

    此七字依韻會,今二徐本皆亂以锴語。

    昌純切。

    十三部。

    籒文作?。

    文四百四十五  重三十一按铉本文四百四十五,锴本少莒蓩蒢□蓨萃六字,則為四百三十九。

    今仍铉本,惟複審定□□□三字确是誤體,□去,是為四百四十二。

    其列字之次第,類聚羣分,皆有意義。

    雖少為後人所亂,而大緻可稽,如荃之非香艹,于上下文得之也。

    重三十一,锴少蕿字,今亦仍铉。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蓐rù 注解:陳艹複生也。

    從艹辱聲。

    而蜀切。

    三部。

    一曰蔟也。

    此别一義。

    艹部曰:蔟,行蠶蓐也。

    蓐訓陳艹複生,引伸為薦席之蓐,故蠶蔟亦呼蓐。

    凡蓐之屬皆從蓐。

    □,籒文蓐,從茻。

    此不與艹部五十三文為類而别立蓐部者,以有薅字從蓐故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蓐部 薅hāo 注解:拔田艹也。

    大徐作拔去田艹。

    衆經音義作除田艹。

    經典釋文、玉篇、五經文字作拔田艹。

    惟系傳舊本作披,不誤。

    披者,迫地削去之也。

    木部曰:槈,薅器也。

    從蓐,好省聲。

    呼毛切。

    古音在三部。

    □,籒文薅省。

    茠,薅或從休。

    古好聲、休聲同在三部。

    《詩》曰:“旣茠荼蓼。

    ”周頌文,今詩作以薅。

    文二 重三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蓐部 茻mǎng 注解:衆艹也。

    按經傳艹莽字當用此。

    從四屮。

    凡茻之屬皆從茻,讀若與岡同。

    謂其讀若與岡之讀若同也。

    模朗切。

    十部。

    〖注〗岡,網省。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茻部 莫mùp48上 注解:日且冥也。

    且冥者,将冥也。

    木部曰:杳者,冥也。

    夕部曰:夕,莫也。

    引伸之義為有無之無。

    從日在茻中,會意。

    茻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