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今本莠作秀,誤。
從艹郞聲。
魯當切。
十部。
稂,蓈或從禾。
今詩、爾雅皆作此字。
非禾而從禾,非孔子惡莠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莠yǒu 注解:禾粟下揚生莠也。
禾粟下猶言禾粟閑也。
禾粟者,今之小米。
莠,今之狗尾艹。
莖葉□皆似禾,故曰惡莠恐其亂苗。
苗者,禾也。
凡禾□下垂,故淮南書謂之向根,張衡賦美其顧本。
莠則□同而揚起不下垂,故詩刺其驕驕桀桀,此君子小人之别也。
七月傳曰:揚,條揚也。
從艹秀聲,讀若酉。
與久切。
三部。
古書多借為秀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萉fèi 注解:枲實也。
枲,麻也。
枲實,麻子也。
釋艹作黂。
周禮笾人:艹人作蕡。
喪服傳雲:苴绖、苴麻之有蕡者也。
按麻實名萉,因之麻亦名萉。
艹人用蕡,說文林下雲:萉之緫名。
皆是。
從艹肥聲。
房未切。
十五部。
□,萉或從麻贲。
按贲聲本在十五部,音轉入十三部,故□亦符刃、符分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芓zì 注解:麻母也。
見釋艹。
今爾雅作茡。
按釋艹雲:黂,枲實。
枲實猶言麻實耳。
儀禮傳雲:牡麻者,枲麻也,然則枲無實,芓乃有實。
統言則皆偁枲,析言則有實者偁芓,無實者偁枲。
麻母言麻子之母,喪服所謂苴,斬衰皃若苴,齊衰皃若枲,苴麤于枲矣。
詩九月叔苴,則又□麻子為苴。
從艹子聲。
疾吏切。
一部。
一曰芓卽枲也。
此字義之别說也。
芓枲不分,故雲枲實。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yìp23下 注解:芓也。
從艹異聲。
羊吏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蘇sū 注解:桂荏也。
桂上锴本有蘇字,此複寫隸字删之未□者。
蘇,桂荏。
釋艹文。
内則注曰:芗蘇,荏之屬也。
方言曰: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
郭樸曰:蘇,荏類。
是則析言之則蘇荏二物,統言則不别也。
桂荏今之紫蘇。
蘇之叚借為樵蘇。
從艹稣聲。
素孤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荏rěn 注解:桂荏,蘇也。
是之謂轉注。
凡轉注有各部互見者,有同部類見者。
荏之别義為荏染。
從艹任聲。
如甚切。
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shǐ 注解:菜也。
從艹矢聲。
失匕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qǐ 注解:菜之美者,雲夢之□。
呂氏春秋:伊尹對湯曰:菜之美者,雲夢之芹。
高注:雲蘿,楚澤。
芹生水涯。
許作□,葢殷微二韻轉移冣近。
許君采自伊尹書,與呂覽字異,音義則同。
廣韻曰:□菜似蕨,生水中。
說者謂豐水有芑,卽此。
從艹豈聲。
廣韻袪豨切,是。
唐韻作驅喜,葢謂□卽芑字也。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葵kuí 注解:菜也。
崔寔曰:六月六日可種葵,中伏後可種冬葵,九月可作葵葅、幹葵。
齊民要術有種葵法、種冬葵法。
從艹癸聲。
強惟切。
十五部。
今作葵。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jiāng 注解:禦濕之菜也。
禦,铉作禦。
神農本艹經曰:幹姜主逐風濕痹、(濕病也。
)腸澼、(匹辟切,腸閑水。
)下痢,生者尢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按生者尢良,謂幹姜中之不孰而生者耳,今人謂不幹者為生姜,失之矣。
從艹強聲。
居良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蓼liǎo 注解:辛菜。
薔虞也。
蓼為辛菜,故内則用以和,用其莖葉,非用實也。
薔虞見下文薔字下。
此雲蓼,薔虞也。
下文雲薔虞,蓼也。
是為轉注。
正與蘇桂荏也,桂荏蘇也同,特以篆籒異其處耳。
顔注急就篇乃雲:虞蓼一名薔。
叔重雲:蓼一名薔虞。
非也。
夫釋艹一篇,許君偁用異其讀者往往而是,其萌虇蕍為夢灌渝也,鎬矦莎為莎鎬矦也,藄月爾為藄土夫也,蕦葑苁為葑須從也,何所疑于蓼□薔虞哉。
某氏、孫炎、郭□皆薔為句,虞蓼為句,蓼借為蓼蕭之蓼,長大皃。
從艹翏聲。
盧鳥切。
古音在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zǔ 注解:菜也。
廣雅:蒩,蕺也。
崔豹古今注曰:荊楊人謂蒩為蕺。
蜀都賦劉注曰:蒩,亦名土茄,葉覆地生,根可食,人饑則以繼糧。
風土記曰:□,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謂蒩香。
段公路北戸錄曰:□,秦人謂之葅子。
按□與蕺同。
側立切。
作蕋者誤,□作蒩葅皆誤,說文無蕺字。
卽今魚腥艹也,兇年人掘食之。
從艹祖聲。
則古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qúp24上 注解:菜也,佀蘇者。
此齊民要術蘘荷芹□之□,本艹新補之苦苣也。
野生者名褊苣,人家常食為白苣。
江外嶺南吳人無白苣,嘗植野苣以供廚馔。
字或作□,俗訛作苣。
廣雅雲:荬,□也。
曹憲雲:白□與苦荬大異。
恐非。
廣韻曰:苦□,江東呼為苦荬。
賈思勰引詩義疏雲:□,苦葵也。
靑州謂之苞。
從艹豦聲。
其呂切。
又強魚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薇wēi 注解:菜也。
見毛傳。
佀藿。
謂似豆葉也。
陸玑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
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
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
從艹郞聲。
魯當切。
十部。
稂,蓈或從禾。
今詩、爾雅皆作此字。
非禾而從禾,非孔子惡莠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莠yǒu 注解:禾粟下揚生莠也。
禾粟下猶言禾粟閑也。
禾粟者,今之小米。
莠,今之狗尾艹。
莖葉□皆似禾,故曰惡莠恐其亂苗。
苗者,禾也。
凡禾□下垂,故淮南書謂之向根,張衡賦美其顧本。
莠則□同而揚起不下垂,故詩刺其驕驕桀桀,此君子小人之别也。
七月傳曰:揚,條揚也。
從艹秀聲,讀若酉。
與久切。
三部。
古書多借為秀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萉fèi 注解:枲實也。
枲,麻也。
枲實,麻子也。
釋艹作黂。
周禮笾人:艹人作蕡。
喪服傳雲:苴绖、苴麻之有蕡者也。
按麻實名萉,因之麻亦名萉。
艹人用蕡,說文林下雲:萉之緫名。
皆是。
從艹肥聲。
房未切。
十五部。
□,萉或從麻贲。
按贲聲本在十五部,音轉入十三部,故□亦符刃、符分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芓zì 注解:麻母也。
見釋艹。
今爾雅作茡。
按釋艹雲:黂,枲實。
枲實猶言麻實耳。
儀禮傳雲:牡麻者,枲麻也,然則枲無實,芓乃有實。
統言則皆偁枲,析言則有實者偁芓,無實者偁枲。
麻母言麻子之母,喪服所謂苴,斬衰皃若苴,齊衰皃若枲,苴麤于枲矣。
詩九月叔苴,則又□麻子為苴。
從艹子聲。
疾吏切。
一部。
一曰芓卽枲也。
此字義之别說也。
芓枲不分,故雲枲實。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yìp23下 注解:芓也。
從艹異聲。
羊吏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蘇sū 注解:桂荏也。
桂上锴本有蘇字,此複寫隸字删之未□者。
蘇,桂荏。
釋艹文。
内則注曰:芗蘇,荏之屬也。
方言曰: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
郭樸曰:蘇,荏類。
是則析言之則蘇荏二物,統言則不别也。
桂荏今之紫蘇。
蘇之叚借為樵蘇。
從艹稣聲。
素孤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荏rěn 注解:桂荏,蘇也。
是之謂轉注。
凡轉注有各部互見者,有同部類見者。
荏之别義為荏染。
從艹任聲。
如甚切。
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shǐ 注解:菜也。
從艹矢聲。
失匕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qǐ 注解:菜之美者,雲夢之□。
呂氏春秋:伊尹對湯曰:菜之美者,雲夢之芹。
高注:雲蘿,楚澤。
芹生水涯。
許作□,葢殷微二韻轉移冣近。
許君采自伊尹書,與呂覽字異,音義則同。
廣韻曰:□菜似蕨,生水中。
說者謂豐水有芑,卽此。
從艹豈聲。
廣韻袪豨切,是。
唐韻作驅喜,葢謂□卽芑字也。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葵kuí 注解:菜也。
崔寔曰:六月六日可種葵,中伏後可種冬葵,九月可作葵葅、幹葵。
齊民要術有種葵法、種冬葵法。
從艹癸聲。
強惟切。
十五部。
今作葵。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jiāng 注解:禦濕之菜也。
禦,铉作禦。
神農本艹經曰:幹姜主逐風濕痹、(濕病也。
)腸澼、(匹辟切,腸閑水。
)下痢,生者尢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按生者尢良,謂幹姜中之不孰而生者耳,今人謂不幹者為生姜,失之矣。
從艹強聲。
居良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蓼liǎo 注解:辛菜。
薔虞也。
蓼為辛菜,故内則用以和,用其莖葉,非用實也。
薔虞見下文薔字下。
此雲蓼,薔虞也。
下文雲薔虞,蓼也。
是為轉注。
正與蘇桂荏也,桂荏蘇也同,特以篆籒異其處耳。
顔注急就篇乃雲:虞蓼一名薔。
叔重雲:蓼一名薔虞。
非也。
夫釋艹一篇,許君偁用異其讀者往往而是,其萌虇蕍為夢灌渝也,鎬矦莎為莎鎬矦也,藄月爾為藄土夫也,蕦葑苁為葑須從也,何所疑于蓼□薔虞哉。
某氏、孫炎、郭□皆薔為句,虞蓼為句,蓼借為蓼蕭之蓼,長大皃。
從艹翏聲。
盧鳥切。
古音在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zǔ 注解:菜也。
廣雅:蒩,蕺也。
崔豹古今注曰:荊楊人謂蒩為蕺。
蜀都賦劉注曰:蒩,亦名土茄,葉覆地生,根可食,人饑則以繼糧。
風土記曰:□,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謂蒩香。
段公路北戸錄曰:□,秦人謂之葅子。
按□與蕺同。
側立切。
作蕋者誤,□作蒩葅皆誤,說文無蕺字。
卽今魚腥艹也,兇年人掘食之。
從艹祖聲。
則古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qúp24上 注解:菜也,佀蘇者。
此齊民要術蘘荷芹□之□,本艹新補之苦苣也。
野生者名褊苣,人家常食為白苣。
江外嶺南吳人無白苣,嘗植野苣以供廚馔。
字或作□,俗訛作苣。
廣雅雲:荬,□也。
曹憲雲:白□與苦荬大異。
恐非。
廣韻曰:苦□,江東呼為苦荬。
賈思勰引詩義疏雲:□,苦葵也。
靑州謂之苞。
從艹豦聲。
其呂切。
又強魚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艹部 薇wēi 注解:菜也。
見毛傳。
佀藿。
謂似豆葉也。
陸玑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
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
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