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關燈
墫cūn 注解:士舞也。

    各本無士,依詩、爾雅音義補。

    周禮:大胥,以學士合舞。

    小胥,巡學士舞列。

    故其字從士。

    也當為皃。

    毛傳:墫墫,舞皃。

    古書也、皃二字多互訛。

    從士□聲。

    慈損切。

    十三部。

    《詩》曰:“墫舞我。

    ”詩小雅文。

    爾雅:坎坎,墫墫,喜也。

    今詩作蹲。

    文四重一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士部 丨gǔn 注解:上下通也。

    依玉篇。

    引而上行讀若囟,囟之言進也。

    引而下行讀若□。

    可上可下,故曰下上通。

    竹部曰:篆,引書也。

    凡字之直,有引而上,引而下之不同。

    若至字當引而下,不字當引而上,又若才屮木生字皆當引而上之類是也。

    分用之則音讀各異,讀若囟在十三部,讀若□在十五部。

    今音思二切,囟之雙聲也。

    又音古本切。

    凡丨之屬皆從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丨部 中zhōng 注解:内也。

    俗本和也,非是。

    當作内也。

    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内之訛。

    入部曰:内者,入也。

    入者,内也。

    然則中者,别于外之辭也,别于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

    作内,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赅矣。

    許以和為唱和字,龢為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

    周禮中失卽得失。

    從口丨,下上通也。

    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從口,音圍。

    衛宏說:□(用)字從蔔中。

    則中之不從口明矣。

    俗皆從口,失之。

    雲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陟弓切。

    九部。

    □,古文中。

    此字可疑,豈淺人誤以屈中之蟲入此欤。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丨部 □chǎnp21上 注解:旌旗杠皃。

    釋天曰:素錦韬杠。

    杠謂旗之竿也,詩謂之幹。

    從丨□,以丨象杠形,加□為偏□,會意。

    □亦聲。

    醜善切。

    十四部。

    文三 重一依锴本。

    張次立依铉本增□字,雲籒文中。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丨部 屮chèp21下 注解:艹木初生也。

    象丨出形,有枝莖也。

    丨讀若囟,引而上行也。

    枝謂兩旁莖枝,柱謂丨也。

    過乎屮則為□,下垂根則為木。

    古文或□為艹字。

    漢人所用尚爾,或之言有也,不□爾也。

    凡雲古文以為某字者,此明六書之叚借。

    以,用也,本非某字,古文用之為某字也。

    如古文以灑為灑埽字,以疋為詩大雅字,以丂為巧字,以臤為賢字,以□為魯衛之魯,以哥為歌字,以诐為頗字,以□為腼字,籒文以爰為車轅字,皆因古時字少,依聲托事。

    至于古文以屮為艹字,以?為足字,以丂為亐字,以□為訓字,以□為澤字,此則非屬依聲,或因形近相借,無容後人效尤者也。

    讀若徹。

    上言以為,且言或,則本非艹字。

    當何讀也,讀若徹,徹,通也,義存乎音,此尹彤說。

    尹彤見漢人艹木字多用此,俗誤謂此卽艹字,故正之。

    言叚借必依聲托事,屮艹音類遠隔。

    古文叚借尚屬偶爾,今則更不當爾也。

    醜列切。

    十五部。

    凡屮之屬皆從屮,尹彤說。

    三字當在凡屮上,轉寫者倒之。

    凡言某說者,所謂博采通人也,有說其義者,有說其形者,有說其音者。

    〖注〗《說文》籒文以爰為車轅字。

    轅字原從爰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屮部 屯zhūn 注解:難也。

    屯韻會有。

    象艹木之初生,屯然而難。

    從屮貫一屈曲之也。

    一,地也。

    此依九經字□、衆經音義所引,說文多說一為地,或說為天,象形也。

    屮貫一者,木克土也。

    屈曲之者,未能申也。

    乙部曰:春艹木冤曲而出,陰氣尚強,其出乙乙。

    屯字從屮而象其形也。

    陟倫切。

    十三部。

    《易》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周易彖傳文。

    左傳曰:屯固比入。

    序卦傳曰:屯者,盈也。

    不堅固,不盈滿,則不能出。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屮部 每měi 注解:艹盛上出也。

    左傳:輿人誦曰:原田□□。

    杜注:晉君美盛,若原田之艹□□然。

    魏都賦蘭渚□□,用此,俗改為莓。

    按□是艹盛,引伸為凡盛,如品庶□生,貪也□懷。

    懷,私也。

    皆盛意。

    毛公曰:□,雖也。

    凡言雖者皆充類之辭,今俗語言□□者,不一端之辭,皆盛也。

    從屮母聲。

    武罪切。

    左傳音義亾回、梅對二反。

    古音在一部。

    李善莫來反。

    〖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屮部 毒dúp22上 注解:厚也。

    毒厚疊韻,三部、四部同入也。

    毒兼善惡之辭,猶祥兼吉兇,臭兼香臭也。

    易曰:聖人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

    列子書曰:亭之毒之。

    皆謂厚民也。

    毒與竺笃同音通用。

    微子篇:天毒降災。

    史記作天笃。

    害人之艹,往往而生。

    從屮字義訓厚矣。

    字形何以從屮,葢制字本意。

    因害人之艹,往往而生,往往猶曆曆也,其生蕃多則其害尢厚,故字從屮,引伸為凡厚之義。

    □聲。

    □在一部,毒在三部,合韻至近也。

    徒沃切。

    □,古文毒從刀□。

    從刀者,刀所以害人也。

    從□為聲。

    □,厚也,讀若笃。

    □字,锴本及汗□、古文四聲韻上從竹不誤,而下訛從副從〈冨刂〉,铉本則竹又誤為艹矣。

    古文築作□,亦□聲。

    〖注〗□,《玉篇》古文毒。

    □,毒本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屮部 □fēn 注解:艹初生,其香分布也。

    衆經音義兩引說文:芬,芳也。

    其所據本不同。

    按艹部:芳,艹香也。

    詩說馨香,多言苾芬。

    大雅毛傳曰:芬芬,香也。

    然則□應所據正是古本。

    從屮分聲。

    撫文切。

    十三部。

    芬,□或從艹。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屮部 □lù 注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