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關燈
皆曰:琨,美石。

    今本轉寫石多訛玉。

    穆天子傳:天子之珤玉昆。

    傳:石似美玉。

    今本昆訛果。

    招魂:昆蔽象棋。

    注:昆,玉也。

    當雲昆同琨,石似玉。

    從王昆聲。

    古渾切。

    十三部。

    《夏書》曰:夏各本訛虞。

    “楊州貢瑤琨。

    ”瑻,琨或從貫。

    馬融尚書、漢地理志皆作瑻。

    貫聲在十四部,與十三部昆聲合韻最近,而又雙聲,如昆夷亦為串夷。

    韋昭瑻音貫。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珉mín 注解:石之美者。

    弁師:珉玉三采。

    從王民聲。

    武巾切。

    十二部。

    按凡民聲字在十二部,凡昏聲字在十三部,昏不以民為聲也。

    聘義注曰:碈或作玟。

    凡文聲昏聲同部,琘碈字皆玟之或體,不與珉同字,其訛亂久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瑤yáo 注解:石之美者。

    各本石訛玉,今依詩音義正。

    衛風報之以瓊瑤傳曰:瑤,美石。

    正義不誤。

    王肅某氏注尚書、劉逵注吳都賦皆曰:瑤琨皆美石也。

    大雅曰:維玉及瑤。

    雲及則瑤賤于玉。

    周禮:享先王,大宰贊王玉爵,内宰贊後瑤爵,禮記:屍飲五,君洗玉爵獻卿。

    屍飲七,以瑤爵獻大夫。

    是玉與瑤等差明證。

    九歌注雲:瑤,石之次玉者。

    凡謂瑤為玉者非是。

    從王□聲。

    餘招切。

    二部。

    《詩》曰:“報之□瓊瑤。

    ”衛風木瓜。

    〖注〗《詩□衛風□木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珠zhū 注解:蜯中陰精也。

    蜯,或蚌字。

    中,各本作之,今依初學記。

    大戴禮曰:珠者,陰之陽也,故勝火。

    從王朱聲。

    章俱切。

    古音在三部。

    《春秋國語》曰:“珠足以禦火災。

    ”是也。

    足字依玉篇補,禦,各本作禦,今正。

    楚語:左史倚相曰:珠足以禦火災則寶之。

    韋注:珠,水精,故以禦火災。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玓dìp18上 注解:玓瓅,明珠光也。

    光各本作色,今依李善所引。

    史記司馬相如傳曰:明月珠子,玓瓅江靡。

    應卲曰:靡,邊也。

    從王勺聲。

    都歴切。

    古音在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瓅lì 注解:玓瓅也。

    從王樂聲。

    郞擊切。

    古音在二部。

    二字疊韻。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玭pín 注解:珠也。

    謂珠名也。

    從王比聲。

    韋昭薄迷反。

    十五部。

    纰字下曰:讀若玭珠。

    宋宏雲:“淮水中出玭珠。

    ”玭珠,珠之有聲者。

    此宋宏說伏生尚書語也。

    宏字仲子,能薦桓譚,辟牟長者。

    伏生尚書:徐州之貢,淮夷玭珠臮魚。

    仲子謂淮水中出玭珠,與鄭古文尚書說合。

    玭珠珠之有聲者七字,當作玭蚌之有聲者六字。

    玭本是蚌名,以為珠名。

    韋昭曰:玭,蚌也。

    廣韻曰:蠙,珠母也。

    西山經:□魮之魚,其狀如覆铫,鳥首而翼,魚尾,音如磬之聲,是生珠玉。

    江賦所謂文魮磬鳴。

    郭傳雲:蚌類。

    按玭蚌葢類是,能鳴,故曰蚌之有聲者。

    蠙,《夏書》玭從蟲賓。

    謂古文夏書玭字如此作。

    從蟲賓聲。

    古音在十二部。

    故唐韻步因切,其音變為薄邊、扶堅二切。

    小篆從比,其雙聲也。

    玭字葢亦古文,故伏生尚書作玭,夏本紀、地理志從之,非伏生依小篆,乃其壁藏本固爾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珕lì 注解:蜃屬。

    謂蜃之類,其甲亦可飾物也。

    從王劦聲。

    郞計切。

    十五部。

    《禮記》曰:記曰字依韻會所引補。

    土部:禮記曰:天子赤墀。

    今本亦删記曰字。

    藝文志曰: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

    “佩刀,士珕琫而珧珌。

    ”詩正義作珕琫而珕珌。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珧yáo 注解:蜃甲也。

    介物之□曰甲。

    所以飾物也。

    釋器曰:以蜃者謂之珧。

    按爾雅:蜃小者珧。

    東山經:峄臯之水多蜃珧。

    傳曰:蜃,蚌屬。

    珧,玉珧,亦蚌屬。

    然則蜃珧二物也,許雲一物者,據爾雅言之。

    凡物統言不分,析言有别。

    蜃飾謂之珧,猶金飾謂之銑,玉飾謂之珪,金不必皆銑,玉不必皆珪也。

    從王兆聲。

    餘昭切。

    二部。

    《禮記》曰:二字補。

    “佩刀,天子玉琫而珧珌。

    ”見毛傳。

    按天子玉琫珧珌,僃物也。

    諸侯璗琫璆珌,讓于天子也。

    璆,美玉也。

    天子玉上,諸矦玉下,故曰讓于天子也。

    大夫鐐琫镠珌,銀上金下也。

    士珕琫珧珌。

    珧有玉珧之偁,貴于珕,自諸矦至士皆下美于上,惟天子上美于下。

    毛詩集注、定本、釋文皆作諸矦璆珌,惟正義作諸矦镠珌。

    又集注、定本、釋文皆作大夫镠珌,惟正義作大夫鐐珌。

    又說文作士珧珌,正義作士珕珌,與說文異。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玉部 玟méip18下 注解:玟瑰,火□珠。

    各本作火□玟瑰也,今依韻會所引正。

    子虛賦晉灼注:呂靜韻集皆同。

    吳都賦注曰:火齊如雲母,重沓而可開,色黃赤似金,出日南。

    廣雅珠屬有玟瑰。

    一曰石之美者。

    謂石之美者名玟,此字義之别說也。

    釋□應大唐衆經音義引:石之美好曰玟。

    聘義君子貴玉而賤碈注:碈,石似玉,或作玟。

    玉藻:士佩瑌玟,玟又作砇。

    按史記子虛賦:琳琘琨珸。

    砇琘琘皆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