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切,音貸。
義同。
◎按玉篇,廣韻,集韻皆無去聲。
韻會從毛氏增。
又【集韻】【類篇】【韻會】□盈之切,音怡。
義同。
【易雜卦傳】謙輕而豫怠也,虞氏作怡。
【史記始皇紀】視聽不怠。
【劉歆烈女贊】言行不怠。
【註】□音怡。
又鳥名。
【莊子山木篇】東海有鳥焉,名曰意怠。
又【集韻】湯來切,音胎。
義同。
又葉堂來切,音臺。
【荀子堯問篇】執一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
【越語】範蠡曰:得時無怠,時不再來。
俱葉灰韻。
又葉養裡切,音以。
【詩小雅】無俾大怠。
葉上恥字。
又葉徒替切,音第。
【歐陽修範仲淹墓銘】藏其子孫,寵及後世。
惟百有位,可勸無怠。
考證:〔又通作殆。
【左傳昭五年】滋敝邑休怠。
〕謹照韻會所引,左傳怠改殆。
〔【莊子山木篇】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
〕謹照原文省其字。
〔【荀子堯問篇】熱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
〕謹按熱乃執一二字之譌,謹照原文熱無失改爲執一無失。
惱 【卯集上】【心字部】 惱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腦。
【說文】有所恨也。
本作。
從女,□省聲。
今作惱。
【廣韻】懊惱也。
【增韻】事物撓心也。
【集韻】或作□□,亦作憹。
晉隆安初有懊憹歌,俗閒訛謠之曲。
悾 【卯集上】【心字部】 悾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空。
誠也,慤也。
【任昉勸進箋】實有愚誠,不任悾款。
又悾悾,無知貌。
【論語】悾悾而不信。
又【集韻】枯江切,音腔。
【朱子遊臥龍詩】訪我深□,晤言絕紛哤城南且細說,慰我心悾悾。
又【集韻】苦動切,音孔。
悾惚,倏不得志也。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
義同。
忝 【卯集上】【心字部】 忝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餂。
【說文】辱也。
【書堯典】否德忝帝位。
【詩小雅】無忝爾所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念切,音舚。
義同。
怮 【卯集上】【心字部】 怮 【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音幽。
【說文】憂貌。
從心幼聲。
又【廣韻】【集韻】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
【廣韻】含怒不言也。
又【廣韻】於堯切【集韻】【韻會】【正韻】伊堯切,□音幺。
【廣韻】怮怮,憂也。
又【玉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糾切,音黝。
義同。
又【集韻】【類篇】【韻會】□於敎切,音靿。
【集韻】心戾也。
怚 【卯集上】【心字部】 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將豫切,音姐。
【說文】怚驕也。
又【玉篇】秦呂切。
義同。
又【集韻】【類篇】□聰徂切,音麤。
心不精也。
【史記王翦傳】秦王怚而不信人。
又【集韻】宗蘇切,音租。
劇也。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妒也。
扙 【卯集中】【手字部】 扙 【集韻】雉兩切,音丈。
傷也。
怤 【卯集上】【心字部】 怤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思也。
【玉篇】悅也。
又【集韻】【類篇】□匪父切,音府。
思也。
又【集韻】方遇切,音付。
悅也。
怱 【卯集上】【心字部】 怱 【正字通】與悤同。
詳悤字註。
愆 【卯集上】【心字部】 愆 〔古文〕□【廣韻】去乾切【集韻】丘虔切【正韻】苦堅切,□音騫。
【說文】過也。
【增韻】差□也。
又罪也,失也。
【書伊訓】惟茲三風十愆。
【註】過也。
又惡疾曰愆。
【左傳昭二十六年】王愆于厥身。
又葉起巾切,音。
【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
工祝緻告,徂賚孝孫。
【韓愈祭兄文】其不有年,以補我愆。
葉上墳恩原奔。
又葉起淺切,音遣。
【詩小雅】伐木于阪。
釃酒有衍。
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揚子太□經】井無幹,水直衍,匪溪匪谷,終於愆。
或作諐。
亦作□。
【說文】【集韻】又作。
籀作□。
感 【卯集上】【心字部】 感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古禫切,甘上聲。
【廣韻】動也。
從心鹹聲。
【增韻】格也,觸也。
【易鹹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又【字彙補】戸坎切。
與撼通。
【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又【集韻】【正韻】□胡紺切。
與憾通。
恨也。
【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鹹有感義,故感字從鹹。
愡 【卯集上】【心字部】 愡 【字彙】俗憁字。
椃 【辰集中】【木字部】 椃 【集韻】乎刀切,音豪。
木名。
【說文】作□。
【類篇】或省作椃。
惑 【卯集上】【心字部】 惑 【廣韻】【正韻】戸國切【集韻】【韻會】穫北切。
【說文】亂也。
從心或聲。
【廣韻】迷也。
【增韻】疑也。
又【諡法】滿志多窮曰惑。
又熒惑,星名。
又或作掝。
【荀子不苟篇】誰能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
亦通作或。
【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
【史記賈誼服鳥賦】衆人或或。
本作或,後加心以別之。
惂 【卯集上】【心字部】 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音坎。
【說文】憂困也。
從心臽聲。
惸 【卯集上】【心字部】 惸 【廣韻】【正韻】渠營切【集韻】【韻會】葵營切,□音瓊。
憂也。
【詩小雅】憂心惸惸。
【傳】惸惸,憂意。
又獨也。
【詩小雅】哀此惸獨。
【箋】惸,獨也。
【疏】單獨之民,窮而無告也。
又【周禮秋官大司□】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
【鄭註】無兄弟曰惸。
又【書洪範】無虐惸獨。
【註】惸單無兄弟也。
又與焭同。
【詩箋小註】惸本作焭。
【後漢東平王傳】俾屛餘一人,夙夜焭焭。
又作。
【孟子引小雅正月詩】作哀此獨。
【集韻】又作□憌。
◎按惸訓憂,□訓獨,近日字書多分。
然經書於惸字訓憂又訓獨。
蓋憂從獨生,而□惸焭等經傳錯引互見,大抵皆通。
考證:〔【周禮秋官大司宼】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
【註】〕謹按所引經句未全,謹照原文之欲下增有復於上四字。
註上增鄭字。
省下無子孫曰獨五字。
忓 【卯集上】【心字部】 忓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幹。
【說文】極也。
【玉篇】擾也。
【唐書萬壽公主傳】無忓時事。
又【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博雅】善也。
一曰好也。
又【韻補】葉京天切,音堅。
【白居易傷宅詩】一堂費百萬,鬱鬱起靑煙。
洞房溫且淸,寒暑不能忓。
【說文》長箋】忓有遷進意,故從幹。
俗混悍,非。
怣 【卯集上】【心字部】 怣 【集韻】尤,古作怣,註詳部首。
悙 【卯集上】【心字部】 悙 【廣韻】許庚切【集韻】虛庚切,□音亨。
憉悙,自矜健貌。
又【集韻】披庚切,音烹。
義同。
又【五音集韻】亨孟切,音啈。
倀悙,疏率也。
愽 【卯集上】【心字部】 愽 【正字通】博字之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韻會】□牛加切,音牙。
扠,不正貌。
又【五音集韻】魚駕切,音訝。
與砑同。
碾也。
又【集韻】丘加切,與抲同。
也。
或作揢。
愼 【卯集上】【心字部】 愼 〔古文〕□眘昚【唐韻】【集韻】【正韻】□時刃切,蜃去聲。
【說文】謹也。
【書益稷】愼乃在位。
【正義】當謹愼汝所在之位也。
又誠也。
【詩小雅】愼爾言也。
【又】愼爾優遊。
【箋】皆曰誠也。
又【爾雅釋詁】靜也。
【疏】愼者,謹靜也。
又【爾雅釋詁】思也。
【疏】《方言》雲:秦晉曰愼。
凡思之貌皆曰愼。
又禁戒詞。
【史記吳王濞傳】上謂濞曰:愼無反。
又司愼,天神名。
【左傳襄十一年】司愼,司盟。
【註】二司,天神名。
又姓,韓大夫愼到。
又公愼,複姓。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愼陽。
【如淳曰】音震。
【闞駰曰】本作滇。
永平五年失印更刻,遂以水爲心。
又【集韻】丞眞切,音辰。
【周禮夏官大司馬註】獸五歲爲愼。
【六書精薀】人心有假者,修之於昭昭,肆之於冥冥,惟愼爲眞心。
【徐鍇曰】眞心爲愼,不鹵莽也。
態 【卯集上】【心字部】 態 【唐韻】【集韻】【韻會】□他代切,音貸。
【說文】意也。
從心從能。
【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
或從人作。
又【集韻】乃代切,音耐。
義同。
又葉徒故切,音度。
【司馬相如子虛賦】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
徼□受詘,殫覩衆物之變態。
又葉他計切,音替。
【戰國策】科條旣備,民多僞態。
【楚辭九章】懲於羹者而吹□兮,何不變此志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
猶有曩之態也。
又葉他禮切,音體。
【司馬相如封禪書】白質黑章,其義可喜。
旼旼穆穆,君子之態。
又葉土宜切,音梯。
【屈原離騷】忳鬰悒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
慆 【卯集上】【心字部】 慆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滔。
【說文】說也。
從心舀聲。
【玉篇】喜也。
又慢也。
【書湯誥】無卽慆淫。
【詩大雅】天降慆德。
又久也。
【詩豳風】慆慆不歸。
又疑也。
【左傳昭二十七年】天命不慆久矣。
【註】慆,疑也。
又藏也。
【左傳昭三年】以樂慆憂。
【註】慆,藏也。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葉他侯切,音偸。
過也。
【詩唐風】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慞 【卯集上】【心字部】 慞 【廣韻】【集韻】□諸良切,音章。
【集韻】慞惶,懼也。
【辰集下】【毛字部】【廣韻】【集韻】□蘇骨切,音窣。
□,毛貌。
又毛短謂之。
又【集韻】昨沒切,音捽。
毛生貌。
惠 【卯集上】【心字部】 惠 〔古文〕□□□①【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韻會】胡計切,□音慧。
【說文】仁也。
【書臯陶謨】安民則惠。
【蔡沈註】惠,仁之愛也。
又恩也。
【書蔡仲之命】惟惠之懷。
又【爾雅釋言】順也。
【書舜典】亮采惠疇。
【詩邶風】惠然肯來。
【毛傳】時有順心也。
又【增韻】賜也。
【禮月令】行慶施惠。
又賚也。
【書無逸】惠鮮鰥寡。
【註】惠鮮者,賚予賙給之,使有生意也。
又飾也。
【山海經】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
【註】惠猶飾也。
又三隅矛。
【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
又【諡法】柔質慈民曰惠。
又州名。
隋順州,宋改惠州。
又姓。
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又通作慧。
【後漢孔融傳】將不早惠乎。
【註】惠作慧。
【說文】從心從叀。
【徐鍇曰】爲惠者,心專也。
會意。
①字從匚從自。
掦 【卯集中】【手字部】 掦 【篇海】他歷切,音惕。
挑掦也。
亦借用剔。
與揚別。
【集韻】作□。
扸 【卯集中】【手字部】 扸 【玉篇】星歷切,俗析字。
【正字通】同析。
又音席。
【揚子太□經】常變錯,故百事扸。
【註】謂百事分扸。
又與折同。
【元包經】輿之扸。
傳曰:輿之扸,車之脫也。
【註】輿車扸散。
◎按唐韻先擊切,集韻先的切,□從木作,與析同,無扸。
愃 【卯集上】【心字部】 愃 【唐韻】況晚切【集韻】火遠切,□音烜。
【說文】寬嫺心腹貌。
從心宣聲。
【詩衞風】赫兮愃兮。
又【廣韻】須緣切【集韻】荀緣切,□音宣。
【廣韻】吳人語,快也。
【通雅】快謂之愃。
又【集韻】許元切,音暄。
義同。
怕 【卯集上】【心字部】 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駕切,音帕。
【集韻】懼也。
或作□□。
【韓愈二鳥詩】鬼神怕嘲詠。
又姓。
唐有怕善,宋有怕籛。
又【廣韻】普伯切【集韻】【類篇】匹陌切,□音柏。
【說文】無爲也。
又【集韻】白各切【正韻】弼各切,□與泊通。
【集韻】憺怕,靜也。
【老子道德經】我獨泊兮其未兆。
或作怕。
怫 【卯集上】【心字部】 怫 【廣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音費姓之費。
【集韻】怫,心不安也。
又【集韻】芳未切。
音費。
耗之費忿貌。
【莊子天地篇】怫然作色。
又【玉篇】【廣韻】符弗切【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佛。
【說文】鬱也。
【魏樂府苦寒行】我心何怫鬱。
又或作弗。
【前漢溝洫志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亦作沸。
【史記河渠書瓠子歌】作沸鬱。
又【字彙補】蒲沒切,音悖。
【史記太史公自序】五家之言怫異。
言五家之文,各相悖異不同也。
索隱讀。
忺 【卯集上】【心字部】 忺 【韻會】【正韻】□虛嚴切,音杴。
意所欲也。
【揚子方言】靑齊呼意所好爲忺。
【林逋雜興詩】散帙揮毫總不忺。
◎按張忻訂正篇海,虛嚴切,音杴。
字彙本之,舊本篇海音含,出氣也。
怞 【卯集上】【心字部】 怞 【集韻】直祐切,音胄。
【說文】朗也。
【玉篇】憂恐也。
又【集韻】餘救切,音狖。
義同。
又【玉篇】【廣韻】直由切【集韻】□留切,□音躊。
或從壽作懤。
義同。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
憂貌。
【王褒九懷】永餘思兮怞怞。
又【集韻】張流切,音輈。
義同。
炲 【巳集中】【火字部】 炲 【集韻】同炱。
怦 【卯集上】【心字部】 怦 【廣韻】普庚切【集韻】【韻會】【正韻】披庚切,□音烹。
心急也。
又忠直貌。
【楚辭九辯】心怦怦兮諒直。
愔 【卯集上】【心字部】 愔 【廣韻】挹淫切【集韻】【韻會】伊淫切【正韻】於禽切,□音馨。
愔愔,安和貌。
【左傳昭十二年祈招詩】祈招之愔愔。
又深靜貌。
【嵆康琴賦】愔愔琴德。
又【古今字考】烏含切,讀如諒闇之闇。
默也。
唐昭宗謂杜讓能曰:朕不欲愔愔度日。
言不欲默默也。
【正字通】改音益,誤。
願 【卯集上】【心字部】 願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
【說文】謹也。
又愨也,善也。
【書臯陶謨】願而恭。
又與原通。
【論語】鄕原,德之賊也。
【朱傳】原,與願同。
又【集韻】愚袁切,音元。
【周禮秋官大司□】上願糾暴。
劉昌宗讀。
憚 【卯集上】【心字部】 憚 【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但。
【說文】忌難也。
從心單聲。
一曰難也。
【增韻】畏也。
又【集韻】得案切,音旦。
【書畢命】彰善癉惡。
或作憚。
又【集韻】丁賀切,音跢。
【說文】勞病也。
本作癉,或從心。
【詩小雅】憚我不暇。
【朱註】憚,勞也。
又【集韻】尺戰切,音硟。
難也。
【揚子方言】齊魯曰憚。
又【韻會】昌善切。
慢易也。
又【集韻】蕩旱切,音蜑。
勞也,難也。
【詩小雅】哀我憚人。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勞也。
又通作怛。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
【釋文】音怛,都達反。
又【韻會】唐幹切,音壇。
驚怛也。
【莊子達生篇】以鉤注者憚。
又【五音集韻】於權切,音□。
車敝貌。
慣 【卯集上】【心字部】 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丱。
習也。
又通作貫。
【詩魏風】三歲貫女。
本作摜。
從手貫聲。
今文作慣。
悹 【卯集上】【心字部】 悹 【唐韻】【集韻】【正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憂也。
又【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音管。
悹悹,無依也。
又【廣韻】【集韻】□古丸切,音官。
【集韻】憂也。
或作悺。
愋 【卯集上】【心字部】 愋 【廣韻】況袁切。
【集韻】許元切,□音暄。
【玉篇】恨也,忘也。
又【集韻】于元切,音袁。
【揚子方言】愋諒,智也。
通作諼。
愎 【卯集上】【心字部】 愎 【廣韻】蒲逼切【集韻】【韻會】弼力切,□音煏。
【玉篇】很也。
【廣韻】戾也。
剛愎自用也。
【左傳僖十五年】愎諫違蔔。
怔 【卯集上】【心字部】 怔 【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
【集韻】本作佂。
【揚子方言】佂伀,遑遽也。
或從心。
【玉篇】怔忪,懼貌。
【晉書王濬傳】惶怖怔營,無地自厝。
又通作征。
【後漢蔡邕傳】臣怔營怖悸。
亦通作正。
【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俱。
【註】與怔同。
怬 【卯集上】【心字部】 怬 【集韻】許異切,與呬同。
息也。
【張衡思□賦】怬河林之蓁蓁兮。
抂 【卯集中】【手字部】 抂 【集韻】渠王切,音狂。
抂攘,亂貌。
【備考】【卯集】【鬥字部】【龍龕】同斟。
怊 【卯集上】【心字部】 怊 【唐韻】敕宵切【集韻】【韻會】癡宵切,□音超。
【說文】悲也。
【字林】悵也。
又【玉篇】敕憍切,音超。
義同。
又【廣韻】尺招切【集韻】【韻會】【正韻】蚩招切,□音弨。
【集韻】奢也。
一曰怊悵,失意。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
【莊子天地篇】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
郭象讀。
又【韻補】葉醜鳩切,音抽。
【皮日休悼賈誼文】浮沅波之潝洫兮,或漾棹以夷猶。
望靈均之沒所兮,□其心之怊怊。
◎按徵音之癡,商音之蚩,最難分別,癡在舌上,蚩在正齒。
近日字書莫辨此,徹穿二母,往往易混。
正韻切此字,有商音而無徵音,蓋未講乎此也。
急 【卯集上】【心字部】 急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伋。
【釋名】急,及也,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
又【說文】褊也。
【後漢範丹傳】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又【廣韻】疾也。
【增韻】迫也。
又窘也。
【禮王制】國無六年之畜曰急。
【史記周本紀】囊王告急于晉。
又請急,古休假名。
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
本作。
【說文】從心及聲。
隸作急,刍卽及字。
【歐陽氏曰】俗作□,非。
愖 【卯集上】【心字部】 愖 【廣韻】氏任切【集韻】時任切,□與諶同。
【爾雅釋詁】信也。
【廣韻】誠也。
又斟愖,遲疑也。
【後漢馮衍顯志賦】意斟愖而不澹。
又【集韻】都含切,音耽。
與媅同。
【說文】樂也。
或從冘,亦書作湛。
又【集韻】知鴆切,音揕。
癡也。
又【集韻】火禁切,音。
愖愖,心不正也。
慇 【卯集上】【心字部】 慇 【唐韻】【集韻】【韻會】於巾切【正韻】伊眞切,□音殷。
【說文】痛也。
從心殷聲。
【詩小雅】憂心慇慇。
又慇勤,委曲也。
亦作殷勤。
又【集韻】倚謹切。
與懚通。
惉 【卯集上】【心字部】 惉 【集韻】處占切【韻會】【正韻】蚩占切,□音襜。
【說文】惉懘,煩聲也。
【集韻】或作怗苫,亦書作。
俗作□,非。
【史記樂書】五者不亂,則無惉懘之音。
【樂記】作怗。
怋 【卯集上】【心字部】 怋 【廣韻】【集韻】□彌鄰切,音民。
【廣韻】亂也。
又【廣韻】莫奔切【集韻】謨奔切,□音門。
【玉篇】悶也,不明也。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
與惛同。
又【集韻】見切,音麫。
泫湣,混合也。
本作湣。
或作惽。
亦省作怋。
忹 【卯集上】【心字部】 忹 【五音集韻】紆往切,音枉。
邪曲也。
又姓。
元時驍州有此姓。
忻 【卯集上】【心字部】 忻 【唐韻】【集韻】【韻會】□許斤切,音欣。
【說文】闓也。
【史記周本紀】姜嫄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
又姓。
五代有進士忻彪。
又葉虛言切,音軒。
【韓愈孟東野失子詩】闖然入其戸,三稱天之言。
再拜謝元夫,收悲以歡忻。
【類篇】本作訢。
怵 【卯集上】【心字部】 怵 【唐韻】醜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音黜。
【說文】恐也。
【書囧命】怵惕惟厲。
又悽愴也。
【禮祭統】心怵而奉之以禮。
又【廣韻】辛律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與訹通。
【說文】誘也。
【賈誼服賦】怵迫之徒,或趨西東。
【註】怵,爲利所誘也。
又【集韻】休必切,音獝。
【博雅】狂也。
與同。
怿 【卯集上】【心字部】 懌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
【說文】悅也。
從心睪聲。
【書康誥】則予一人以懌。
又以我悅彼亦曰懌。
【書梓材】和懌先後迷民,用懌先王受命。
又葉弋灼切,音藥。
【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奕奕。
旣見君子,庶幾悅懌。
【孫楚榮啓期贊】榮心溫雅,旣夷旣懌。
濁以徐淸,寂然淡泊。
慉 【卯集上】【心字部】 慉 【廣韻】許竹切【集韻】【韻會】【正韻】許六切,□音畜。
【說文】起也。
從心畜聲。
【詩邶風】不我能慉,反以我爲讎。
【朱傳】慉,養也。
【箋】慉,驕也。
言君子不能以恩驕樂我也。
【正義】徧撿諸本,皆雲慉養。
孫毓引傳雲:慉,興,非也。
爾雅不訓慉爲驕,由養之以至於驕,故箋訓爲驕。
驕者,至恩之辭。
讎者,至怨之稱。
◎按此則《說文》訓慉爲起,其譌與孫毓同。
又與畜通。
【馬融廣成頌】疏越蘊慉。
【註】慉與畜通。
蘊慉,猶積聚也。
又【集韻】敕六切,音矗。
【玉篇】恨也。
紤 【未集中】【糸字部】 紤 【字彙補】居有切,音糺。
鏡也。
愬 【卯集上】【心字部】 愬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與訴同。
【詩邶風】薄言往愬。
【論語】膚受之愬。
又通作遡。
【戰國策】衞君跣行,告溯於魏。
【註】溯愬同。
又【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音索。
【韻會】驚懼謂之愬。
【易履卦】履虎尾愬愬。
終吉。
【集韻】或作虩。
亦作覤。
本作□訴。
或從言朔,作□,又從心作愬。
慜 【卯集上】【心字部】 慜 【廣韻】眉殞切【集韻】美隕切,□音敏。
【廣韻】聰也。
◎按正字通溷愍閔,誤。
愫 【卯集上】【心字部】 愫 【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
【集韻】誠也。
【韻會】眞情也。
【字彙】情實也。
【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愫。
通作素。
慖 【卯集上】【心字部】 慖 【廣韻】【集韻】【韻會】□古對切,音憒。
【廣韻】恨也。
又【廣韻】【集韻】□古獲切,音馘。
【廣韻】悖也。
慛 【卯集上】【心字部】 慛 【廣韻】【集韻】□昨回切,音摧。
【廣韻】傷也,憂也。
【子集上】【乙字部】【集韻】【類篇】□渠尤切,音仇。
正也。
【揚子太□經】君子利用取媐,謹於媐,初貞後寧。
【註】女謂之媐。
,正也。
男女道正,故室家安也。
媐音熙。
忒 【卯集上】【心字部】 忒 【唐韻】他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惕得切,□音慝。
【說文】更也。
從心弋聲。
【詩大雅】鞠人忮忒。
又【魯頌】享祀不忒。
【鄭箋】變也。
又疑也。
【詩曹風】其儀不忒。
【正義】執義如一,無疑貳之心。
又【廣韻】差也。
【詩大雅】昊天不忒。
【鄭箋】不差忒也。
又通作貸。
【禮月令】毋或差貸。
【呂覽】作差忒。
亦通作貣。
【史記宋世家】蔔五,占之用二衍貣。
今【書洪範】作忒。
亦通作慝。
【詩鄘風】之死矢靡慝。
古作忒。
【六書故】忒又作□。
【書洪範】民用僭忒。
【六書】作□。
◎按□省爲忒,亦猶貸省爲貣。
念 【卯集上】【心字部】 念 【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
【爾雅釋詁】思也。
【疏】常思也。
【釋名】念,黏也。
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
【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小爾雅】無念,念也。
【詩大雅】無念爾祖。
又姓。
西魏太守念賢。
又【轉注古音】葉人九切,音狃。
【書洪範】汝則念之。
葉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從今。
【正譌】俗作念,非。
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悥 【卯集上】【心字部】 悥 籀文□字。
詳□字註。
【六書總要】從心言,會意。
【魏挍曰】心欲有爲,非言不達。
小篆從音作意,而義晦矣。
慪 【卯集上】【心字部】 慪 【集韻】烏侯切,音謳。
恪也。
又【五音集韻】恪侯切,音摳。
義同。
慈 【卯集上】【心字部】 慈 【唐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磁。
【說文】愛也。
從心茲聲。
【精薀】父母之愛子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父慈子孝,姑慈婦聽。
又【儀禮喪服】慈母如母,謂養母也。
又【禮內則】慈以甘旨。
【註】慈,謂愛敬進之也。
又慈和,服物也。
【左傳文十八年】宣慈惠和。
【註】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又【增韻】柔也,善也,仁也。
又石名。
【精薀】山產鐵於其陽者,慈石產其隂。
【郭璞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
俗作磁,非。
又竹名。
【竹譜】竹之叢生,子母相依,曰慈竹。
又果名。
【羣芳譜】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歲閏則十三子,如慈母之乳諸子也。
又州名。
唐置慈州。
又姓。
漢有慈仁,明有慈止。
從心從茲。
【魏校曰】茲也者,養其子而使之長,心乎愛之。
俗或譌作。
慝 【卯集上】【心字部】 慝 【廣韻】他德切【集韻】惕得切,□音忒。
【廣韻】慝,惡也。
【書畢命】旌別淑慝。
又穢也。
【禮樂記】世亂,則禮慝而樂淫。
又邪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慝。
又隱惡也。
【書周官篇】司□詰姦慝。
又地慝,若瘴蠱也。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
【晉語】宵靜女德,以伏蠱慝。
又方慝也。
【周禮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
【註】方慝,四方言語所惡也。
又仄慝也。
【前漢五行志】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
【孟康曰】仄慝者,月行遲在日後,當沒而更見也。
又【集韻】昵力切,音匿。
隱情飾非曰慝。
從匿從心,蓋惡之慝於心者。
考證:〔【周禮秋官司□】詰姦慝。
〕謹按秋官無詰姦慝之文,查係書周官。
謹將周禮秋官改書周官篇。
慥 【卯集上】【心字部】 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到切,音造。
慥慥,篤實貌。
【中庸】君子胡不慥慥爾。
總 【未集中】【糸字部】 總 〔古文〕□【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音摠。
【說文】聚束也。
【徐鉉曰】今俗作摠,非。
【廣韻】合也,皆也。
俗作惣。
【書伊訓】百官總巳。
【左傳僖七年】若總其罪人以臨之。
【註】總,將領也。
【前漢揚雄傳】解扶桑之總轡。
【註】總,結也。
【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
【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釋名】總,束髮也,總而束之也。
【詩齊風】總角丱兮。
【疏】總聚其髮,以爲兩角。
【儀禮喪服】總六升。
【註】總六升者,首飾象冠。
又禾稾曰總。
【書禹貢】百裡賦納總。
【疏】總者,總下銍稭禾穗與稾,總皆送之。
又總布。
【周禮地官廛人】總布。
【註】總,讀如租□之□。
□布,謂守鬥斛銓衡者之稅也。
○按總緫音義各別,今俗以緫爲總,非。
詳緫字註。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去亁切【集韻】丘切,□音愆。
【揚子方言】,樂也。
【註】□,歡貌。
【集韻】或作嘕。
又【集韻】虛延切。
同嘕。
詳後嘕字註。
怼 【卯集上】【心字部】 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音墜。
【說文】怨也。
從心對聲。
或從言。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
本作憝,或作懟,義同。
【詩大雅】彊禦多懟。
恤 【卯集上】【心字部】 恤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音戌。
【說文】憂也。
從心血聲。
【書盤庚】永敬大恤。
【詩小雅】出則銜恤。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亂。
皆訓憂也。
又收也,賑也。
【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註】恤,振憂貧者。
【通論】振貧老曰恤。
又【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
【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
【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又相憂曰恤。
【周禮地官】八□,六曰不恤之□。
【鄭司農註】恤謂相憂也。
又恤恤,憂患貌。
【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又作卹。
【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
【註】恤,亦作卹。
【周禮春官典瑞】以卹兇荒。
【註】卹者,開府庫振救之。
又姓。
晉大夫恤由。
心血爲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
考證:〔又相愛曰恤。
【周禮地官】八□,六曰不恤之□。
【鄭司農註】恤謂相愛也。
〕謹照周禮註原文兩愛字俱改憂。
恫 【卯集上】【心字部】 恫 【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音通。
【說文】痛也。
從心同聲。
【詩大雅】神罔時恫。
【集韻】或作痌恿。
又呻吟也。
【顏師古正俗】關中謂呻吟爲呻恫。
又【集韻】吐孔切,音捅。
義同。
又【廣韻】【韻會】□徒弄切,音洞。
憁恫。
不得志也。
【史記蘇秦傳】恫疑虛喝。
恺 【卯集上】【心字部】 愷 【唐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音凱。
【說文】康也。
【廣韻】樂也。
【詩小雅】豈樂飮酒。
【註】豈,本作愷。
又軍勝之樂。
【周禮夏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振旅,愷以入于晉。
又或作凱。
【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
【疏】南風,長養萬物喜樂,故曰凱風。
【左傳】八愷。
或作八凱。
愷凱古通用也。
考證:〔【周禮秋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
〕謹照原文秋官改夏官。
悌 【卯集上】【心字部】 悌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
【說文】善兄弟也。
從心弟聲。
經典通用弟。
又【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待禮切,□音娣。
【玉篇】愷悌也。
與詩豈弟同。
【註】豈,樂。
弟,易也。
又【集韻】蕩亥切,音待。
義同。
又【集韻】待亦切。
易也。
或作弟。
義同。
又【爾雅釋言】豈弟,發也。
【郭璞註】發,發行也。
引《詩》:齊子豈弟。
【疏】引鄭箋雲:此豈弟,猶言發夕也,豈讀爲闓。
弟,古文尙書以弟爲圛,圛,明也。
然則郭雲:發,發行也,是用鄭箋爲說。
【孔穎達曰】此豈弟猶發夕,言與餘豈弟不同也。
讀愷爲闓。
【說文】闓,開也。
洪範論蔔兆有五曰圛。
註雲:圛者色澤光明,上雲發夕,謂初夜卽行。
此雲闓明,謂侵明而行,與上文相通也。
◎按豈弟,又有發行之義。
毛傳於齊風載驅詩之豈弟,與他處豈弟,訓義混同。
鄭箋不從,必有考也。
《集韻》又有待亦切,當訓發也。
今《集韻》仍毛傳,而不用箋,則多此一切爲贅矣。
考證:〔集韻又有特入切。
〕謹按集韻悌字無特入切之音,惟有待亦切。
謹照原文特入切改待亦切。
慫 【卯集上】【心字部】 慫 【唐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音悚。
【說文】驚也。
從心從聲。
又慫慂,勸也。
又【正韻】卽勇切,音縱。
義同。
憐 【卯集上】【心字部】 憐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心了也。
又【集韻】靈年切,音連。
與憐同。
【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憐粉汚。
又【五音集韻】朗鼎切,音□。
憭也。
(憐)〔古文〕【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蓮。
【說文】哀也。
【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又【廣韻】愛也。
【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又【集韻】離珍切,音鄰。
義同。
【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葉上生。
俗作憐。
炈 【巳集中】【火字部】 炈 【廣韻】【集韻】□營隻切,音役。
【玉篇】陶竈窻也。
【廣韻】喪家塊竈。
與坄垼同。
怡 【卯集上】【心字部】 怡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飴。
【爾雅釋言】悅也。
【說文】和也。
【玉篇】樂也。
【禮內則】下氣怡色。
【論語】兄弟怡怡。
又姓。
周怡峰,本姓默合,避難改焉。
又通作台。
【史記序傳】諸呂不台,言不爲人所怡悅也。
怨 【卯集上】【心字部】 怨 〔古文〕□□□□□【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音苑。
【說文】恚也。
【廣韻】恨也。
【增韻】仇也,讎也。
又【集韻】於袁切,音鴛。
讎也,恚也。
【禮儒行】外舉不避怨。
【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
【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
皆平聲讀。
或作惌。
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
與薀同。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
又葉烏員切,音淵。
【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
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
【註】縵音眠。
又葉烏雲切,音熅。
【□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賈兮,豈十朋之所雲。
通生死以爲量兮,夫何人之足怨。
又葉烏貫切,音腕。
【前漢敘傳述高祖紀】項羽畔換,黜我巴漢。
西土宅心,戰士憤怨。
【精蕰】從命。
【轉注】從心。
怪 【卯集上】【心字部】 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乖去聲。
【說文】異也。
【增韻】奇也。
【風俗通】怪者,疑也。
【白虎通】異之言怪也。
凡行之詭異曰怪。
【中庸】索隱行怪。
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
【書禹貢】鉛松怪石。
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
【揚子太□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
又怪哉,驚歎之詞。
又姓。
【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
又通作傀。
【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
【註】傀猶怪也。
舊音怪。
俗遂作怪。
又葉古僞切,音貴。
【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
牚距劫遌,又足怪也。
【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
非君本懷,生我恨悔。
又葉古懷切,音乖。
【元稹痁臥詩】一生常苦節,三省詎行怪。
【周伯琦曰】從心聖聲。
聖音怪。
俗作恠,非。
愂 【卯集上】【心字部】 愂 【類篇】同悖。
詳悖字註。
本作□。
愌 【卯集上】【心字部】 愌 【集韻】胡玩切,音換。
怑愌,不順也。
又呼玩切,音喚。
義同。
愑 【卯集上】【心字部】 愑 【集韻】同悀。
懾 【卯集上】【心字部】 懾 【廣韻】之涉切【集韻】【韻會】質涉切,□音讋。
【說文】失氣也。
從心聶聲。
一曰服也,怖也。
或作。
【禮曲禮】則志不懾。
【荀子不苟篇】憂則挫而懾。
又【集韻】失涉切,音攝。
懾慴,恐懼也。
【集韻】或作。
慓 【卯集上】【心字部】 慓 【廣韻】撫招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招切,□音飄。
【博雅】急也。
又【廣韻】苻少切【集韻】【韻會】【正韻】婢小切,□音摽。
又【集韻】匹沼切,音漂。
義□同。
通作剽。
慨 【卯集上】【心字部】 慨 【集韻】【韻會】□口漑切,音欬。
忼慨,壯士不得志也。
從心旣聲。
【徐曰】內自高亢憤激也。
【後漢馮良傳】慨然恥在厮役。
又悲也。
【禮檀弓】旣葬,慨焉如不及。
【疏】中心悲也。
又【檀弓】練而慨然。
【註】憂悼在心之貌。
又通作愾。
【晉書陸機傳】登壇忼愾。
又葉去吏切,音器。
【賈誼旱雲賦】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
若飛翔之縱橫兮,揚波怒而澎濞。
考證:〔【禮檀弓】旣葬,慨然如不及。
〕謹照原文慨然改慨焉。
怗 【卯集上】【心字部】 怗 【廣韻】【正韻】他協切【集韻】【韻會】託協切,□音帖。
【玉篇】服也,靜也。
【公羊傳僖四年】卒怗荊,以此爲王者之事也。
又【集韻】處占切,音沾。
怗滯也。
【禮樂記】宮商角徵羽,五者不亂,則無怗滯之音。
慒 【卯集上】【心字部】 慒 【唐韻】藏宗切【集韻】【韻會】徂宗切,□與悰通。
【說文】慮也。
從心曹聲。
又【集韻】臧曹切,音糟。
【玉篇】亂也。
又【廣韻】似由切【集韻】【韻會】徐由切,□與□通。
【爾雅釋言】慮也。
又【正韻】慈秋切,音酋。
義同。
◎按第三切,集韻韻會皆切邪母,而正韻獨切從母,此則正韻爲得也。
蓋上兩切皆從母,則第三切不應又是邪母。
以《說文》諧聲之理求之,曹字止是從母也。
慕 【卯集上】【心字部】 慕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暮。
【說文】習也,愛而習翫模範之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慕藺相如之爲人,更名相如。
又思也。
【禮檀弓】其往也如慕。
又係戀不忘也。
【孟子】大孝終身慕父母。
又姓。
又慕容,複姓。
慙 【卯集上】【心字部】 慙 【唐韻】昨甘切【集韻】【韻會】財甘切,□音。
【說文】愧也。
【書仲虺之誥】惟有慙德。
又【小爾雅】不直失節謂之慙。
愳 【卯集上】【心字部】 愳 【集韻】懼,古作愳。
【晉書元帝紀】惡我者愳。
餘詳十八畫。
慧 【卯集上】【心字部】 慧 【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音惠。
【說文】儇也。
從心彗聲。
【徐曰】儇,敏也。
【廣韻】解也。
【增韻】性解也。
姸黠也。
又了也,智也。
又【諡法】柔質受諫曰慧。
又通作惠。
【列子穆王篇】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
【前漢昌邑王傳】淸狂不惠。
【陸機弔魏武文】知惠不能去其惡。
□與慧同。
慫 【卯集上】【心字部】 慫 【唐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音悚。
【說文】驚也。
從心從聲。
又慫慂,勸也。
又【正韻】卽勇切,音縱。
義同。
慭 【卯集上】【心字部】 慭 【正字通】俗憖字。
慮 【卯集上】【心字部】 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據切,音鑢。
【說文】謀思也。
從思,虍聲。
思有所圖曰慮,慮,猶縷也。
【增韻】憂也,疑也。
【書太甲】弗慮胡獲。
【註】欲其謹思之也。
【大學】安而後能慮。
【朱註】謂處事精詳。
又度也。
【揚子太□經】立督慮也。
【註】督,正也。
慮,度也。
運以正度也。
又總計曰亡慮。
【前漢書註】舉凡之辭,言不待計慮而知其大凡也。
又軍前所持幡曰慮無。
【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
【註】慮有無也。
【正義】明爲思慮其所無之事,使知而爲之備也。
又【釋名】慮,旅也,旅,衆也。
【易繫辭】一緻而百慮。
【註】慮及衆物,以一定之也。
又姓。
【左傳】南蒯臣慮癸。
又【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淩如切,□音閭。
【正韻】思慮也。
【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
以天爲蓋,以地爲輿。
又木名。
【爾雅釋木】諸慮,山櫐也。
又地名。
隆慮,在河內。
無慮,在遼東。
取慮,在臨淮。
且慮,在遼西。
昌慮,在海東。
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
又【古今字考】兩舉切,音呂。
【箕山歌】日月運照,靡不記睹。
遊放其閒,何所卻慮。
又【正字通】盧谷切,音錄。
【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獄詳□,凡繫囚,五日一慮。
【前漢雋不疑傳】每行縣,錄囚徒還。
【師古註】錄囚,今雲慮囚,本錄聲之去者耳。
近俗不曉其意,訛爲思慮之慮,失其源矣。
◎按師古此言近於識字,而實未通韻。
惟未通韻,亦未爲識字之源也。
蓋每字原具四聲,如慮字從平聲起韻,閭呂慮錄,則閭字爲慮字之平,呂字爲慮字之上,錄字爲慮字之入也。
慮本訓謀思,然兼有詳審之義,故漢書錄囚亦卽慮囚也。
慮字原具入聲,有錄音,豈必專屬去聲,爲得字之源乎。
又葉郞古切,音魯。
【楚辭九章】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芳椒以自處。
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〇按本從思,《說文》玉篇都入思部。
字彙倂入心部,取其便考。
考證:〔【大學】安而後能慮。
【朱註】處事精詳也。
〕謹照原文改爲謂處事精詳。
慄 【卯集上】【心字部】 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
【爾雅釋詁】懼也。
【增韻】竦縮也。
【書大禹謨】夔夔齊慄。
【太公金匱】禹居人上,慄慄如不滿日。
又憭慄,懰慄,悽愴貌。
【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
【漢武帝李夫人賦】懰慄不言。
通作栗。
又葉力結切,音烈。
【古詩】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
愁多知夜長,仰觀衆星列。
批 【卯集中】【手字部】 批 【唐韻】匹迷切【集韻】【韻會】篇迷切,□音鈚。
【說文】手擊也。
【左傳莊十二年】宋萬遇仇牧于門,批而殺之。
又【廣韻】推也,轉也。
又示也。
【唐書李藩傳】遷給事中,制敕有不便者,黃紙後批之。
又【韻會】與□通。
削也。
【杜甫房兵曹馬詩】竹批雙耳峻。
又【集韻】騈迷切,音鼙。
擊也。
又助也。
又頻脂切。
與琵通。
琵琶,馬上所鼓。
或從手。
【風俗通】批把,近世樂家所作,以手批把,因以爲名。
又【韻會】【正韻】□普弭切,音庀。
亦手擊也。
又【集韻】【韻會】□蒲結切,音蹩。
讀若敝入聲。
義同。
【史記荊軻傳】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
【註】批謂觸擊之。
又【孫臏傳】批亢擣虛。
【註】批音白結反。
相排批也。
【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窾。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
義同。
【韻會】通作。
【集韻】本作□。
怏 【卯集上】【心字部】 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亮切,央去聲。
【說文】不服懟也。
從心央聲。
【廣韻】怏,悵也。
【增韻】情不滿足也。
【前漢石顯傳】塞其怏怏心。
又通作鞅。
【前漢韓信傳】居常鞅鞅。
【周亞夫傳】此鞅鞅者,非少主臣。
又【廣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鞅。
義同。
又【集韻】【類篇】□於良切,音央。
央然自大之意也。
愓 【卯集上】【心字部】 愓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正韻】徒黨切,□音蕩。
【說文】放也。
【荀子榮辱篇】愓悍憍暴。
又【集韻】【韻會】大浪切【正韻】徒浪切,□音宕。
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音商。
直疾貌。
【禮玉藻】行容愓愓。
又【集韻】餘章切,音羊。
【揚子方言】婬愓,遊也。
【山海經】符愓之山。
從心從昜。
昜音陽,與從易不同。
慢 【卯集上】【心字部】 慢 【廣韻】謨晏切【集韻】【正韻】莫晏切【韻會】莫綰切,□音縵。
【說文】惰也。
從心曼聲。
一曰不畏也。
【廣韻】怠也,倨也,緩也。
【朱子曰】慢,放肆也。
又或作僈。
【荀子不苟篇】寬而不僈。
亦作謾。
【前漢董仲舒傳】桀紂暴謾。
又【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
【鄭氏雲】命,讀爲慢。
又【集韻】亦作漫。
詳水部漫字註。
又【集韻】見切,音麫。
慢訑,弛縱意。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惑也。
又葉民堅切,音眠。
【古詩】太古之不慢兮,禮義之不愆兮。
又葉莫半切,音幔。
【謝惠連秋懷詩】夷險難預謀,倚伏昧前算。
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
考證:〔【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
【鄭氏雲】命,當作慢。
〕謹照原文當作改讀爲。
懡 【卯集上】【心字部】 懡 【廣韻】亡果切【集韻】母果切,□音麼。
【類篇】懡,慚也。
慅 【卯集上】【心字部】 慅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
【說文】動也。
從心蚤聲。
一曰起也。
或作懆。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
【爾雅釋訓】慅慅,勞也。
又【集韻】采早切,音草。
【詩□風】舒懮受兮,勞心慅兮。
【註】慅,音草。
受,葉時倒反。
又【字彙補】子皓切,讀作澡。
【荀子正論篇】墨黥慅嬰。
【註】當爲澡。
又【集韻】七到切,音造。
愁也。
慱 【卯集上】【心字部】 慱 【廣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團。
憂勞也。
【詩檜風】勞心慱慱兮。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
【爾雅釋訓】慱慱,憂也。
郭璞讀。
又借作團字。
【揚子太□經】月闕其慱。
從心從叀。
與博字不同。
博從十從甫。
恔 【卯集上】【心字部】 恔 【廣韻】古了切【集韻】吉了切,□音皎。
【說文】憭也。
又【集韻】吉巧切,音姣。
慧也。
又下巧切,音攪。
【玉篇】黠也。
又【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韻會】後學切【正韻】胡孝切,□音效。
【揚子方言】快也。
【孟子】於人心獨無恔乎。
【朱註】快也。
又【說文】下交切。
義與上聲同。
或從爻。
恮 【卯集上】【心字部】 恮 【唐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詮。
【說文】謹也。
從心全聲。
【長箋】全心爲謹,寓戒也。
又【廣韻】莊緣切,音跧。
曲卷也。
又【集韻】從緣切。
慬也。
恱 【卯集上】【心字部】 恱 【字彙】俗悅字。
悖 【卯集上】【心字部】 悖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孛。
【說文】亂也。
【玉篇】逆也。
【周語】是以事行而不悖。
【註】步沒切。
又盛貌。
【左傳莊十一年】其興也悖焉。
【註】悖,盛貌。
一作勃。
又姓。
又【玉篇】【廣韻】【集韻】□蒲昧切,音佩。
【詩大雅】覆俾我悖。
【註】蒲對反。
又【集韻】【韻會】□補昧切,音背。
義同。
又【玉篇】【集韻】【韻會】□必每切。
【博雅】強也。
本作誖,從言。
或從心作悖。
或從口作哱。
籀從二或,作□,上下反覆,皆相惑,故爲誖也。
梁王以佛有悖音,改悖爲背。
嗣後該讀入聲者,多讀去聲矣。
【集韻】悖,亦作□。
考證:〔【周語】是以行事而不悖。
〕謹照原文行事改事行。
怖 【卯集上】【心字部】 怖 【廣韻】【集韻】【韻會】□普故切。
與悑同。
【玉篇】惶也。
【後漢第五倫傳】其巫祝有依託鬼神,詐怖愚民。
又【正韻】博故切,音布。
義同。
◎按,普字滂母,博字幫母,此南北音之稍異也。
懷 【卯集上】【心字部】 懷 【字彙補】敷救切,音副。
怒也。
(懷)〔古文〕褱【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槐。
【說文】念思也。
從心褱聲。
【論語】君子懷德。
又歸也。
【書大禹謨】黎民懷之。
【註】歸之也。
又來也。
【詩齊風】曷又懷止。
又【周頌】懷柔百神。
【註】懷,來也。
又安也。
【書秦誓】邦之榮懷。
【詩王風】懷哉懷哉。
又包也。
【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藏也。
【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
【禮曲禮】其有核者,懷其核。
又慰也。
【詩檜風】懷之好音。
又懷抱,胷臆也。
【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懷乎。
【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又傷也。
【詩邶風】願言則懷。
【毛傳】懷,傷也。
又私也。
【詩小雅】每懷靡及。
【箋】懷,私也。
又【爾雅釋詁】至也。
【註】齊魯之會郊曰懷。
【詩小雅】懷允不忘。
【箋】至也。
至信不忘。
又【爾雅釋詁】止也。
【疏】至止也。
又【釋名】懷,回也。
本有去意,回來就已也。
亦言歸也,來歸已也。
又【諡法】慈仁哲行曰懷。
又地名。
【書禹貢】覃懷底績。
又州名。
春秋時野王邑,漢河內郡,唐置懷州。
又姓。
三國吳尚書郞懷敘。
又通作褢。
【前漢許後傳】褢誠秉忠。
又葉胡隈切,音回。
【詩周南】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又葉呼回切,音揮。
【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懷。
羌生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魏文帝苦寒行】延頸長太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又葉苦禾切,音窠。
【淮南子時則訓】平而不阿,明而不苛。
包裹覆露,無不囊懷。
【周伯琦曰】褱,藏挾於衣中也。
從衣,眔聲。
心之所恖念藏貯亦曰褱。
隷作懷。
(懷)考證:〔【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懷。
羌生色以娛人,觀者憺以忘歸。
〕謹照原文兩以字□改爲兮字。
〔【淮南子五位篇】平而不阿,明而不苛。
包裹覆露,無不囊懷。
〕謹照原書,五位篇改爲時則訓。
恀 【卯集上】【心字部】 恀 【廣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切【正韻】尺裡切,□音侈。
【玉篇】怙恃也。
又【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紙。
【爾雅釋言】恀,怙恃也。
或從氏。
又【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音是。
恃事曰恀。
或亦從氏。
愗 【卯集上】【心字部】 愗 【廣韻】【集韻】□莫□切,音茂。
怐愗,愚貌。
餘詳怐字註。
亦與瞀□通,亦書作□。
慠 【卯集上】【心字部】 慠 【集韻】魚到切,音奡。
【說文】倨也。
本從人作傲。
或從心。
【後漢崔駰傳】生而貴者慠。
【集韻】亦作敖,亦書作。
通作驁。
【寅集上】【尢字部】【集韻】弋笑切,音燿。
【說文】行不正也。
一曰足腫。
又【玉篇】餘招切,音搖。
義同。
慲 【卯集上】【心字部】 慲 【唐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廣韻】忘也。
從心聲。
悕 【卯集上】【心字部】 悕 【廣韻】【集韻】□香衣切,音希。
【玉篇】念也。
【廣韻】願也。
又悲也。
【公羊傳成十六年】在招丘悕矣。
恣 【卯集上】【心字部】 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四切,資去聲。
【說文】縱也。
從心次聲。
【漢明德馬皇後詔】寵貴橫恣。
又【詩檜風小序】疾恣也。
【鄭箋】恣,謂狡淫戲,不以禮也。
又【五音集韻】千咨切,音趑。
恣睢,自得貌。
秦刻石文作資。
【備考】【醜集】【大字部】【龍龕】音加。
惁 【卯集上】【心字部】 惁 【廣韻】先擊切【集韻】先的切,□音錫。
【博雅】惁惁,憂也。
【玉篇】敬也。
恦 【卯集上】【心字部】 恦 【集韻】式亮切,音餉。
念也。
恸 【卯集上】【心字部】 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
哀過也。
從心動聲。
【論語】子哭之慟。
又葉徒紅切,音同。
【晉書愍懷傳】今爾之負,抱冤於東。
悠悠有識,孰不哀慟。
悋 【卯集上】【心字部】 悋 【廣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集韻】力刃切,□同吝。
鄙也,慳也。
【家語】商甚悋於財。
本作吝。
俗作□。
又作恡。
憊 【卯集上】【心字部】 憊 【唐韻】蒲拜切【集韻】【韻會】步拜切。
【正韻】薄邁切,□音備。
【說文】□也。
本作□,從心□聲。
今作憊。
【廣韻】羸困也。
【通俗文】疲極曰憊,疲劣也。
或從疒作□。
又通作敗。
【荀子解蔽篇】惡敗而出妻。
又【集韻】【韻會】□蒲計切,音薜。
困病也。
【莊子山木篇】貧也。
非憊也。
又【集韻】【類篇】鼻墨切【韻會】蒲北切,□音蔔。
困也。
又葉平秘切,音葡。
【易遯卦】係遯之厲有疾憊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王肅讀。
別作〈□下心〉。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類篇】□居六切,音匊。
【玉篇】謹愼也。
【辰集下】【歹字部】【字彙補】同□。
詳□字註。
慡 【卯集上】【心字部】 慡 【集韻】所兩切,音爽。
性明也。
通作爽。
恈 【卯集上】【心字部】 恈 【廣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玉篇】貪愛也。
【荀子榮辱篇】恈恈然惟利之見。
通作牟。
悜 【卯集上】【心字部】 悜 【廣韻】【集韻】□醜郢切,音逞。
慏悜,意不盡也。
悝 【卯集上】【心字部】 悝 【唐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回切,□音恢。
【說文】啁也。
從心裡聲。
與詼通。
【張衡東京賦】由餘以西戎孤臣,而悝秦穆公於宮室。
又人名,衞孔悝,魏李悝。
又【玉篇】【廣韻】良士切【集韻】兩耳切,□音理。
【玉篇】憂也,悲也,疾也。
與裡通。
【詩大雅】雲如何裡。
【朱傳】裡,憂也。
悢 【卯集上】【心字部】 悢 【廣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
【博雅】悲也。
【玉篇】悢悢,惆悵也。
【蘇武詩】悢悢不能辭。
又眷眷也。
【後漢□蕃傳】天之於漢,悢悢不已。
又【五音集韻】裡黨切,音朗。
【玉篇】懭悢,不得志也。
恿 【卯集上】【心字部】 恿 【廣韻】餘隴切【集韻】尹竦切,□音甬。
【說文】作勈。
從力,或從戈從心。
氣也,健也。
亦書作勇。
悉 【卯集上】【心字部】 悉 〔古文〕□□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膝。
詳盡也,諳究也。
知也。
又姓。
【六書總要】從心釆,會意。
釆,古辨字。
取明析之義。
與采字不同。
悍 【卯集上】【心字部】 悍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
【說文】勇也。
從心旱聲。
【倉頡篇】桀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地產註】楚性急悍。
又【集韻】【類篇】下罕切【韻會】侯旱切,□音旱。
【集韻】性急也。
通作旱。
【史記賈誼傳】水激則旱兮。
【註】讀與悍同。
又【五音集韻】胡笴切,音旱。
【集韻】戸版切,音睅。
義□同。
悗 【卯集上】【心字部】 悗 【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玉篇】惑也。
或從曼作慢。
又【集韻】母本切,音懣。
廢忘也。
【莊子大宗師】悗乎忘其言。
【韓非子忠孝篇】悗密,蠢愚。
一曰無匹貌。
悞 【卯集上】【心字部】 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
與誤同。
【說文】謬也。
又欺也,疑也,惑也。
悰 【卯集上】【心字部】 悰 【唐韻】藏宗切【集韻】【韻會】徂宗切,□音賨。
【說文】樂也。
從心宗聲。
【謝脁遊東田詩】戚戚苦無悰。
【集韻】或作誴。
慚 【卯集上】【心字部】 慚 【集韻】慙,或書作慚。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先結切,音屑。
與同。
瀎,水貌。
恌 【卯集上】【心字部】 恌 【廣韻】吐彫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音挑。
【爾雅釋言】偸也。
【詩小雅】視民不恌。
又【廣韻】【集韻】□餘昭切,音遙。
【廣韻】憂也。
惒 【卯集上】【心字部】 惒 【正字通】俗和字。
憱 【卯集上】【心字部】 憱 【五音集韻】初救切,音簉。
【集韻】慼也。
又【字彙補】與蹙同。
【戰國策】汗明憱焉。
【註】憱蹙同。
恛 【卯集上】【心字部】 恛 【集韻】戸恢切,音回。
昏亂貌。
【揚子太□經】疑恛恛。
【註】小人執志不堅,恛恛然從人也。
斥 【卯集下】【斤字部】 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
同。
逐也,遠也。
【左傳昭十六年】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
何饜之有。
【史記淮南王傳】王使郞中令斥免。
【註】屛斥。
又【書禹貢】海濱廣斥。
【釋文】斥謂地鹹。
【前漢□法志】除山川沈斥。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斥蠖。
【註】屈蟲也。
又【左傳襄十一年】納斥□。
【註】不相備也。
【史記李廣傳】然亦遠斥□,未嘗遇害。
【註】索隱曰:斥,度也。
□,視也,望也。
又【左傳襄三十一年】□盜充斥。
【註】充滿斥見,言其多。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除邊關之益斥。
【註】斥,廣也。
又【前漢惠帝紀】視作斥土者。
【註】如淳曰:斥,開也。
又【後漢孔融傳】擬斥乗輿。
【註】斥,指也。
又【張衡西京賦】絕阬踰斥。
【註】斥,澤厓也。
又山名。
【爾雅釋地】東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
○按《釋文》音尺。
《廣韻》《集韻》入禡韻,充夜切,俱書作□,疑誤。
又姓。
【正字通】見姓纂。
又【集韻】闥各切,音託。
【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
【註】揮斥,猶放縱也。
又【集韻】恥格切。
與坼同。
詳土部坼字註。
又【韻補】葉敕略切。
【史記自序】王遷辟淫,良將是斥。
葉上爵。
悅 【卯集上】【心字部】 悅 【廣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音閱。
【爾雅釋詁】樂也。
又服也。
【韻會】喜也。
又姓。
【後燕錄】有悅綰。
又或作說。
【易益卦】民說無疆。
【兌卦】說以先民。
【論語】不亦說乎。
【毛氏曰】古與論說字通用。
後人作悅字。
以別之。
亦作兌。
【禮學記】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
悟 【卯集上】【心字部】 悟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
義同。
◎按玉篇,廣韻,集韻皆無去聲。
韻會從毛氏增。
又【集韻】【類篇】【韻會】□盈之切,音怡。
義同。
【易雜卦傳】謙輕而豫怠也,虞氏作怡。
【史記始皇紀】視聽不怠。
【劉歆烈女贊】言行不怠。
【註】□音怡。
又鳥名。
【莊子山木篇】東海有鳥焉,名曰意怠。
又【集韻】湯來切,音胎。
義同。
又葉堂來切,音臺。
【荀子堯問篇】執一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
【越語】範蠡曰:得時無怠,時不再來。
俱葉灰韻。
又葉養裡切,音以。
【詩小雅】無俾大怠。
葉上恥字。
又葉徒替切,音第。
【歐陽修範仲淹墓銘】藏其子孫,寵及後世。
惟百有位,可勸無怠。
考證:〔又通作殆。
【左傳昭五年】滋敝邑休怠。
〕謹照韻會所引,左傳怠改殆。
〔【莊子山木篇】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
〕謹照原文省其字。
〔【荀子堯問篇】熱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
〕謹按熱乃執一二字之譌,謹照原文熱無失改爲執一無失。
惱 【卯集上】【心字部】 惱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腦。
【說文】有所恨也。
本作。
從女,□省聲。
今作惱。
【廣韻】懊惱也。
【增韻】事物撓心也。
【集韻】或作□□,亦作憹。
晉隆安初有懊憹歌,俗閒訛謠之曲。
悾 【卯集上】【心字部】 悾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空。
誠也,慤也。
【任昉勸進箋】實有愚誠,不任悾款。
又悾悾,無知貌。
【論語】悾悾而不信。
又【集韻】枯江切,音腔。
【朱子遊臥龍詩】訪我深□,晤言絕紛哤城南且細說,慰我心悾悾。
又【集韻】苦動切,音孔。
悾惚,倏不得志也。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
義同。
忝 【卯集上】【心字部】 忝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餂。
【說文】辱也。
【書堯典】否德忝帝位。
【詩小雅】無忝爾所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念切,音舚。
義同。
怮 【卯集上】【心字部】 怮 【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音幽。
【說文】憂貌。
從心幼聲。
又【廣韻】【集韻】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
【廣韻】含怒不言也。
又【廣韻】於堯切【集韻】【韻會】【正韻】伊堯切,□音幺。
【廣韻】怮怮,憂也。
又【玉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糾切,音黝。
義同。
又【集韻】【類篇】【韻會】□於敎切,音靿。
【集韻】心戾也。
怚 【卯集上】【心字部】 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將豫切,音姐。
【說文】怚驕也。
又【玉篇】秦呂切。
義同。
又【集韻】【類篇】□聰徂切,音麤。
心不精也。
【史記王翦傳】秦王怚而不信人。
又【集韻】宗蘇切,音租。
劇也。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妒也。
扙 【卯集中】【手字部】 扙 【集韻】雉兩切,音丈。
傷也。
怤 【卯集上】【心字部】 怤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思也。
【玉篇】悅也。
又【集韻】【類篇】□匪父切,音府。
思也。
又【集韻】方遇切,音付。
悅也。
怱 【卯集上】【心字部】 怱 【正字通】與悤同。
詳悤字註。
愆 【卯集上】【心字部】 愆 〔古文〕□【廣韻】去乾切【集韻】丘虔切【正韻】苦堅切,□音騫。
【說文】過也。
【增韻】差□也。
又罪也,失也。
【書伊訓】惟茲三風十愆。
【註】過也。
又惡疾曰愆。
【左傳昭二十六年】王愆于厥身。
又葉起巾切,音。
【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
工祝緻告,徂賚孝孫。
【韓愈祭兄文】其不有年,以補我愆。
葉上墳恩原奔。
又葉起淺切,音遣。
【詩小雅】伐木于阪。
釃酒有衍。
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揚子太□經】井無幹,水直衍,匪溪匪谷,終於愆。
或作諐。
亦作□。
【說文】【集韻】又作。
籀作□。
感 【卯集上】【心字部】 感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古禫切,甘上聲。
【廣韻】動也。
從心鹹聲。
【增韻】格也,觸也。
【易鹹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又【字彙補】戸坎切。
與撼通。
【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又【集韻】【正韻】□胡紺切。
與憾通。
恨也。
【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鹹有感義,故感字從鹹。
愡 【卯集上】【心字部】 愡 【字彙】俗憁字。
椃 【辰集中】【木字部】 椃 【集韻】乎刀切,音豪。
木名。
【說文】作□。
【類篇】或省作椃。
惑 【卯集上】【心字部】 惑 【廣韻】【正韻】戸國切【集韻】【韻會】穫北切。
【說文】亂也。
從心或聲。
【廣韻】迷也。
【增韻】疑也。
又【諡法】滿志多窮曰惑。
又熒惑,星名。
又或作掝。
【荀子不苟篇】誰能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
亦通作或。
【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
【史記賈誼服鳥賦】衆人或或。
本作或,後加心以別之。
惂 【卯集上】【心字部】 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音坎。
【說文】憂困也。
從心臽聲。
惸 【卯集上】【心字部】 惸 【廣韻】【正韻】渠營切【集韻】【韻會】葵營切,□音瓊。
憂也。
【詩小雅】憂心惸惸。
【傳】惸惸,憂意。
又獨也。
【詩小雅】哀此惸獨。
【箋】惸,獨也。
【疏】單獨之民,窮而無告也。
又【周禮秋官大司□】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
【鄭註】無兄弟曰惸。
又【書洪範】無虐惸獨。
【註】惸單無兄弟也。
又與焭同。
【詩箋小註】惸本作焭。
【後漢東平王傳】俾屛餘一人,夙夜焭焭。
又作。
【孟子引小雅正月詩】作哀此獨。
【集韻】又作□憌。
◎按惸訓憂,□訓獨,近日字書多分。
然經書於惸字訓憂又訓獨。
蓋憂從獨生,而□惸焭等經傳錯引互見,大抵皆通。
考證:〔【周禮秋官大司宼】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
【註】〕謹按所引經句未全,謹照原文之欲下增有復於上四字。
註上增鄭字。
省下無子孫曰獨五字。
忓 【卯集上】【心字部】 忓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幹。
【說文】極也。
【玉篇】擾也。
【唐書萬壽公主傳】無忓時事。
又【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博雅】善也。
一曰好也。
又【韻補】葉京天切,音堅。
【白居易傷宅詩】一堂費百萬,鬱鬱起靑煙。
洞房溫且淸,寒暑不能忓。
【說文》長箋】忓有遷進意,故從幹。
俗混悍,非。
怣 【卯集上】【心字部】 怣 【集韻】尤,古作怣,註詳部首。
悙 【卯集上】【心字部】 悙 【廣韻】許庚切【集韻】虛庚切,□音亨。
憉悙,自矜健貌。
又【集韻】披庚切,音烹。
義同。
又【五音集韻】亨孟切,音啈。
倀悙,疏率也。
愽 【卯集上】【心字部】 愽 【正字通】博字之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韻會】□牛加切,音牙。
扠,不正貌。
又【五音集韻】魚駕切,音訝。
與砑同。
碾也。
又【集韻】丘加切,與抲同。
也。
或作揢。
愼 【卯集上】【心字部】 愼 〔古文〕□眘昚【唐韻】【集韻】【正韻】□時刃切,蜃去聲。
【說文】謹也。
【書益稷】愼乃在位。
【正義】當謹愼汝所在之位也。
又誠也。
【詩小雅】愼爾言也。
【又】愼爾優遊。
【箋】皆曰誠也。
又【爾雅釋詁】靜也。
【疏】愼者,謹靜也。
又【爾雅釋詁】思也。
【疏】《方言》雲:秦晉曰愼。
凡思之貌皆曰愼。
又禁戒詞。
【史記吳王濞傳】上謂濞曰:愼無反。
又司愼,天神名。
【左傳襄十一年】司愼,司盟。
【註】二司,天神名。
又姓,韓大夫愼到。
又公愼,複姓。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愼陽。
【如淳曰】音震。
【闞駰曰】本作滇。
永平五年失印更刻,遂以水爲心。
又【集韻】丞眞切,音辰。
【周禮夏官大司馬註】獸五歲爲愼。
【六書精薀】人心有假者,修之於昭昭,肆之於冥冥,惟愼爲眞心。
【徐鍇曰】眞心爲愼,不鹵莽也。
態 【卯集上】【心字部】 態 【唐韻】【集韻】【韻會】□他代切,音貸。
【說文】意也。
從心從能。
【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
或從人作。
又【集韻】乃代切,音耐。
義同。
又葉徒故切,音度。
【司馬相如子虛賦】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
徼□受詘,殫覩衆物之變態。
又葉他計切,音替。
【戰國策】科條旣備,民多僞態。
【楚辭九章】懲於羹者而吹□兮,何不變此志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
猶有曩之態也。
又葉他禮切,音體。
【司馬相如封禪書】白質黑章,其義可喜。
旼旼穆穆,君子之態。
又葉土宜切,音梯。
【屈原離騷】忳鬰悒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
慆 【卯集上】【心字部】 慆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滔。
【說文】說也。
從心舀聲。
【玉篇】喜也。
又慢也。
【書湯誥】無卽慆淫。
【詩大雅】天降慆德。
又久也。
【詩豳風】慆慆不歸。
又疑也。
【左傳昭二十七年】天命不慆久矣。
【註】慆,疑也。
又藏也。
【左傳昭三年】以樂慆憂。
【註】慆,藏也。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葉他侯切,音偸。
過也。
【詩唐風】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慞 【卯集上】【心字部】 慞 【廣韻】【集韻】□諸良切,音章。
【集韻】慞惶,懼也。
【辰集下】【毛字部】【廣韻】【集韻】□蘇骨切,音窣。
□,毛貌。
又毛短謂之。
又【集韻】昨沒切,音捽。
毛生貌。
惠 【卯集上】【心字部】 惠 〔古文〕□□□①【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韻會】胡計切,□音慧。
【說文】仁也。
【書臯陶謨】安民則惠。
【蔡沈註】惠,仁之愛也。
又恩也。
【書蔡仲之命】惟惠之懷。
又【爾雅釋言】順也。
【書舜典】亮采惠疇。
【詩邶風】惠然肯來。
【毛傳】時有順心也。
又【增韻】賜也。
【禮月令】行慶施惠。
又賚也。
【書無逸】惠鮮鰥寡。
【註】惠鮮者,賚予賙給之,使有生意也。
又飾也。
【山海經】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
【註】惠猶飾也。
又三隅矛。
【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
又【諡法】柔質慈民曰惠。
又州名。
隋順州,宋改惠州。
又姓。
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又通作慧。
【後漢孔融傳】將不早惠乎。
【註】惠作慧。
【說文】從心從叀。
【徐鍇曰】爲惠者,心專也。
會意。
①字從匚從自。
掦 【卯集中】【手字部】 掦 【篇海】他歷切,音惕。
挑掦也。
亦借用剔。
與揚別。
【集韻】作□。
扸 【卯集中】【手字部】 扸 【玉篇】星歷切,俗析字。
【正字通】同析。
又音席。
【揚子太□經】常變錯,故百事扸。
【註】謂百事分扸。
又與折同。
【元包經】輿之扸。
傳曰:輿之扸,車之脫也。
【註】輿車扸散。
◎按唐韻先擊切,集韻先的切,□從木作,與析同,無扸。
愃 【卯集上】【心字部】 愃 【唐韻】況晚切【集韻】火遠切,□音烜。
【說文】寬嫺心腹貌。
從心宣聲。
【詩衞風】赫兮愃兮。
又【廣韻】須緣切【集韻】荀緣切,□音宣。
【廣韻】吳人語,快也。
【通雅】快謂之愃。
又【集韻】許元切,音暄。
義同。
怕 【卯集上】【心字部】 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駕切,音帕。
【集韻】懼也。
或作□□。
【韓愈二鳥詩】鬼神怕嘲詠。
又姓。
唐有怕善,宋有怕籛。
又【廣韻】普伯切【集韻】【類篇】匹陌切,□音柏。
【說文】無爲也。
又【集韻】白各切【正韻】弼各切,□與泊通。
【集韻】憺怕,靜也。
【老子道德經】我獨泊兮其未兆。
或作怕。
怫 【卯集上】【心字部】 怫 【廣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音費姓之費。
【集韻】怫,心不安也。
又【集韻】芳未切。
音費。
耗之費忿貌。
【莊子天地篇】怫然作色。
又【玉篇】【廣韻】符弗切【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佛。
【說文】鬱也。
【魏樂府苦寒行】我心何怫鬱。
又或作弗。
【前漢溝洫志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亦作沸。
【史記河渠書瓠子歌】作沸鬱。
又【字彙補】蒲沒切,音悖。
【史記太史公自序】五家之言怫異。
言五家之文,各相悖異不同也。
索隱讀。
忺 【卯集上】【心字部】 忺 【韻會】【正韻】□虛嚴切,音杴。
意所欲也。
【揚子方言】靑齊呼意所好爲忺。
【林逋雜興詩】散帙揮毫總不忺。
◎按張忻訂正篇海,虛嚴切,音杴。
字彙本之,舊本篇海音含,出氣也。
怞 【卯集上】【心字部】 怞 【集韻】直祐切,音胄。
【說文】朗也。
【玉篇】憂恐也。
又【集韻】餘救切,音狖。
義同。
又【玉篇】【廣韻】直由切【集韻】□留切,□音躊。
或從壽作懤。
義同。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
憂貌。
【王褒九懷】永餘思兮怞怞。
又【集韻】張流切,音輈。
義同。
炲 【巳集中】【火字部】 炲 【集韻】同炱。
怦 【卯集上】【心字部】 怦 【廣韻】普庚切【集韻】【韻會】【正韻】披庚切,□音烹。
心急也。
又忠直貌。
【楚辭九辯】心怦怦兮諒直。
愔 【卯集上】【心字部】 愔 【廣韻】挹淫切【集韻】【韻會】伊淫切【正韻】於禽切,□音馨。
愔愔,安和貌。
【左傳昭十二年祈招詩】祈招之愔愔。
又深靜貌。
【嵆康琴賦】愔愔琴德。
又【古今字考】烏含切,讀如諒闇之闇。
默也。
唐昭宗謂杜讓能曰:朕不欲愔愔度日。
言不欲默默也。
【正字通】改音益,誤。
願 【卯集上】【心字部】 願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
【說文】謹也。
又愨也,善也。
【書臯陶謨】願而恭。
又與原通。
【論語】鄕原,德之賊也。
【朱傳】原,與願同。
又【集韻】愚袁切,音元。
【周禮秋官大司□】上願糾暴。
劉昌宗讀。
憚 【卯集上】【心字部】 憚 【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但。
【說文】忌難也。
從心單聲。
一曰難也。
【增韻】畏也。
又【集韻】得案切,音旦。
【書畢命】彰善癉惡。
或作憚。
又【集韻】丁賀切,音跢。
【說文】勞病也。
本作癉,或從心。
【詩小雅】憚我不暇。
【朱註】憚,勞也。
又【集韻】尺戰切,音硟。
難也。
【揚子方言】齊魯曰憚。
又【韻會】昌善切。
慢易也。
又【集韻】蕩旱切,音蜑。
勞也,難也。
【詩小雅】哀我憚人。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勞也。
又通作怛。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
【釋文】音怛,都達反。
又【韻會】唐幹切,音壇。
驚怛也。
【莊子達生篇】以鉤注者憚。
又【五音集韻】於權切,音□。
車敝貌。
慣 【卯集上】【心字部】 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丱。
習也。
又通作貫。
【詩魏風】三歲貫女。
本作摜。
從手貫聲。
今文作慣。
悹 【卯集上】【心字部】 悹 【唐韻】【集韻】【正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憂也。
又【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音管。
悹悹,無依也。
又【廣韻】【集韻】□古丸切,音官。
【集韻】憂也。
或作悺。
愋 【卯集上】【心字部】 愋 【廣韻】況袁切。
【集韻】許元切,□音暄。
【玉篇】恨也,忘也。
又【集韻】于元切,音袁。
【揚子方言】愋諒,智也。
通作諼。
愎 【卯集上】【心字部】 愎 【廣韻】蒲逼切【集韻】【韻會】弼力切,□音煏。
【玉篇】很也。
【廣韻】戾也。
剛愎自用也。
【左傳僖十五年】愎諫違蔔。
怔 【卯集上】【心字部】 怔 【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
【集韻】本作佂。
【揚子方言】佂伀,遑遽也。
或從心。
【玉篇】怔忪,懼貌。
【晉書王濬傳】惶怖怔營,無地自厝。
又通作征。
【後漢蔡邕傳】臣怔營怖悸。
亦通作正。
【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俱。
【註】與怔同。
怬 【卯集上】【心字部】 怬 【集韻】許異切,與呬同。
息也。
【張衡思□賦】怬河林之蓁蓁兮。
抂 【卯集中】【手字部】 抂 【集韻】渠王切,音狂。
抂攘,亂貌。
【備考】【卯集】【鬥字部】【龍龕】同斟。
怊 【卯集上】【心字部】 怊 【唐韻】敕宵切【集韻】【韻會】癡宵切,□音超。
【說文】悲也。
【字林】悵也。
又【玉篇】敕憍切,音超。
義同。
又【廣韻】尺招切【集韻】【韻會】【正韻】蚩招切,□音弨。
【集韻】奢也。
一曰怊悵,失意。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
【莊子天地篇】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
郭象讀。
又【韻補】葉醜鳩切,音抽。
【皮日休悼賈誼文】浮沅波之潝洫兮,或漾棹以夷猶。
望靈均之沒所兮,□其心之怊怊。
◎按徵音之癡,商音之蚩,最難分別,癡在舌上,蚩在正齒。
近日字書莫辨此,徹穿二母,往往易混。
正韻切此字,有商音而無徵音,蓋未講乎此也。
急 【卯集上】【心字部】 急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伋。
【釋名】急,及也,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
又【說文】褊也。
【後漢範丹傳】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又【廣韻】疾也。
【增韻】迫也。
又窘也。
【禮王制】國無六年之畜曰急。
【史記周本紀】囊王告急于晉。
又請急,古休假名。
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
本作。
【說文】從心及聲。
隸作急,刍卽及字。
【歐陽氏曰】俗作□,非。
愖 【卯集上】【心字部】 愖 【廣韻】氏任切【集韻】時任切,□與諶同。
【爾雅釋詁】信也。
【廣韻】誠也。
又斟愖,遲疑也。
【後漢馮衍顯志賦】意斟愖而不澹。
又【集韻】都含切,音耽。
與媅同。
【說文】樂也。
或從冘,亦書作湛。
又【集韻】知鴆切,音揕。
癡也。
又【集韻】火禁切,音。
愖愖,心不正也。
慇 【卯集上】【心字部】 慇 【唐韻】【集韻】【韻會】於巾切【正韻】伊眞切,□音殷。
【說文】痛也。
從心殷聲。
【詩小雅】憂心慇慇。
又慇勤,委曲也。
亦作殷勤。
又【集韻】倚謹切。
與懚通。
惉 【卯集上】【心字部】 惉 【集韻】處占切【韻會】【正韻】蚩占切,□音襜。
【說文】惉懘,煩聲也。
【集韻】或作怗苫,亦書作。
俗作□,非。
【史記樂書】五者不亂,則無惉懘之音。
【樂記】作怗。
怋 【卯集上】【心字部】 怋 【廣韻】【集韻】□彌鄰切,音民。
【廣韻】亂也。
又【廣韻】莫奔切【集韻】謨奔切,□音門。
【玉篇】悶也,不明也。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
與惛同。
又【集韻】見切,音麫。
泫湣,混合也。
本作湣。
或作惽。
亦省作怋。
忹 【卯集上】【心字部】 忹 【五音集韻】紆往切,音枉。
邪曲也。
又姓。
元時驍州有此姓。
忻 【卯集上】【心字部】 忻 【唐韻】【集韻】【韻會】□許斤切,音欣。
【說文】闓也。
【史記周本紀】姜嫄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
又姓。
五代有進士忻彪。
又葉虛言切,音軒。
【韓愈孟東野失子詩】闖然入其戸,三稱天之言。
再拜謝元夫,收悲以歡忻。
【類篇】本作訢。
怵 【卯集上】【心字部】 怵 【唐韻】醜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音黜。
【說文】恐也。
【書囧命】怵惕惟厲。
又悽愴也。
【禮祭統】心怵而奉之以禮。
又【廣韻】辛律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與訹通。
【說文】誘也。
【賈誼服賦】怵迫之徒,或趨西東。
【註】怵,爲利所誘也。
又【集韻】休必切,音獝。
【博雅】狂也。
與同。
怿 【卯集上】【心字部】 懌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
【說文】悅也。
從心睪聲。
【書康誥】則予一人以懌。
又以我悅彼亦曰懌。
【書梓材】和懌先後迷民,用懌先王受命。
又葉弋灼切,音藥。
【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奕奕。
旣見君子,庶幾悅懌。
【孫楚榮啓期贊】榮心溫雅,旣夷旣懌。
濁以徐淸,寂然淡泊。
慉 【卯集上】【心字部】 慉 【廣韻】許竹切【集韻】【韻會】【正韻】許六切,□音畜。
【說文】起也。
從心畜聲。
【詩邶風】不我能慉,反以我爲讎。
【朱傳】慉,養也。
【箋】慉,驕也。
言君子不能以恩驕樂我也。
【正義】徧撿諸本,皆雲慉養。
孫毓引傳雲:慉,興,非也。
爾雅不訓慉爲驕,由養之以至於驕,故箋訓爲驕。
驕者,至恩之辭。
讎者,至怨之稱。
◎按此則《說文》訓慉爲起,其譌與孫毓同。
又與畜通。
【馬融廣成頌】疏越蘊慉。
【註】慉與畜通。
蘊慉,猶積聚也。
又【集韻】敕六切,音矗。
【玉篇】恨也。
紤 【未集中】【糸字部】 紤 【字彙補】居有切,音糺。
鏡也。
愬 【卯集上】【心字部】 愬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與訴同。
【詩邶風】薄言往愬。
【論語】膚受之愬。
又通作遡。
【戰國策】衞君跣行,告溯於魏。
【註】溯愬同。
又【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音索。
【韻會】驚懼謂之愬。
【易履卦】履虎尾愬愬。
終吉。
【集韻】或作虩。
亦作覤。
本作□訴。
或從言朔,作□,又從心作愬。
慜 【卯集上】【心字部】 慜 【廣韻】眉殞切【集韻】美隕切,□音敏。
【廣韻】聰也。
◎按正字通溷愍閔,誤。
愫 【卯集上】【心字部】 愫 【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
【集韻】誠也。
【韻會】眞情也。
【字彙】情實也。
【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愫。
通作素。
慖 【卯集上】【心字部】 慖 【廣韻】【集韻】【韻會】□古對切,音憒。
【廣韻】恨也。
又【廣韻】【集韻】□古獲切,音馘。
【廣韻】悖也。
慛 【卯集上】【心字部】 慛 【廣韻】【集韻】□昨回切,音摧。
【廣韻】傷也,憂也。
【子集上】【乙字部】【集韻】【類篇】□渠尤切,音仇。
正也。
【揚子太□經】君子利用取媐,謹於媐,初貞後寧。
【註】女謂之媐。
,正也。
男女道正,故室家安也。
媐音熙。
忒 【卯集上】【心字部】 忒 【唐韻】他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惕得切,□音慝。
【說文】更也。
從心弋聲。
【詩大雅】鞠人忮忒。
又【魯頌】享祀不忒。
【鄭箋】變也。
又疑也。
【詩曹風】其儀不忒。
【正義】執義如一,無疑貳之心。
又【廣韻】差也。
【詩大雅】昊天不忒。
【鄭箋】不差忒也。
又通作貸。
【禮月令】毋或差貸。
【呂覽】作差忒。
亦通作貣。
【史記宋世家】蔔五,占之用二衍貣。
今【書洪範】作忒。
亦通作慝。
【詩鄘風】之死矢靡慝。
古作忒。
【六書故】忒又作□。
【書洪範】民用僭忒。
【六書】作□。
◎按□省爲忒,亦猶貸省爲貣。
念 【卯集上】【心字部】 念 【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
【爾雅釋詁】思也。
【疏】常思也。
【釋名】念,黏也。
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
【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小爾雅】無念,念也。
【詩大雅】無念爾祖。
又姓。
西魏太守念賢。
又【轉注古音】葉人九切,音狃。
【書洪範】汝則念之。
葉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從今。
【正譌】俗作念,非。
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悥 【卯集上】【心字部】 悥 籀文□字。
詳□字註。
【六書總要】從心言,會意。
【魏挍曰】心欲有爲,非言不達。
小篆從音作意,而義晦矣。
慪 【卯集上】【心字部】 慪 【集韻】烏侯切,音謳。
恪也。
又【五音集韻】恪侯切,音摳。
義同。
慈 【卯集上】【心字部】 慈 【唐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磁。
【說文】愛也。
從心茲聲。
【精薀】父母之愛子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父慈子孝,姑慈婦聽。
又【儀禮喪服】慈母如母,謂養母也。
又【禮內則】慈以甘旨。
【註】慈,謂愛敬進之也。
又慈和,服物也。
【左傳文十八年】宣慈惠和。
【註】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又【增韻】柔也,善也,仁也。
又石名。
【精薀】山產鐵於其陽者,慈石產其隂。
【郭璞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
俗作磁,非。
又竹名。
【竹譜】竹之叢生,子母相依,曰慈竹。
又果名。
【羣芳譜】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歲閏則十三子,如慈母之乳諸子也。
又州名。
唐置慈州。
又姓。
漢有慈仁,明有慈止。
從心從茲。
【魏校曰】茲也者,養其子而使之長,心乎愛之。
俗或譌作。
慝 【卯集上】【心字部】 慝 【廣韻】他德切【集韻】惕得切,□音忒。
【廣韻】慝,惡也。
【書畢命】旌別淑慝。
又穢也。
【禮樂記】世亂,則禮慝而樂淫。
又邪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慝。
又隱惡也。
【書周官篇】司□詰姦慝。
又地慝,若瘴蠱也。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
【晉語】宵靜女德,以伏蠱慝。
又方慝也。
【周禮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
【註】方慝,四方言語所惡也。
又仄慝也。
【前漢五行志】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
【孟康曰】仄慝者,月行遲在日後,當沒而更見也。
又【集韻】昵力切,音匿。
隱情飾非曰慝。
從匿從心,蓋惡之慝於心者。
考證:〔【周禮秋官司□】詰姦慝。
〕謹按秋官無詰姦慝之文,查係書周官。
謹將周禮秋官改書周官篇。
慥 【卯集上】【心字部】 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到切,音造。
慥慥,篤實貌。
【中庸】君子胡不慥慥爾。
總 【未集中】【糸字部】 總 〔古文〕□【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音摠。
【說文】聚束也。
【徐鉉曰】今俗作摠,非。
【廣韻】合也,皆也。
俗作惣。
【書伊訓】百官總巳。
【左傳僖七年】若總其罪人以臨之。
【註】總,將領也。
【前漢揚雄傳】解扶桑之總轡。
【註】總,結也。
【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
【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釋名】總,束髮也,總而束之也。
【詩齊風】總角丱兮。
【疏】總聚其髮,以爲兩角。
【儀禮喪服】總六升。
【註】總六升者,首飾象冠。
又禾稾曰總。
【書禹貢】百裡賦納總。
【疏】總者,總下銍稭禾穗與稾,總皆送之。
又總布。
【周禮地官廛人】總布。
【註】總,讀如租□之□。
□布,謂守鬥斛銓衡者之稅也。
○按總緫音義各別,今俗以緫爲總,非。
詳緫字註。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去亁切【集韻】丘切,□音愆。
【揚子方言】,樂也。
【註】□,歡貌。
【集韻】或作嘕。
又【集韻】虛延切。
同嘕。
詳後嘕字註。
怼 【卯集上】【心字部】 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音墜。
【說文】怨也。
從心對聲。
或從言。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
本作憝,或作懟,義同。
【詩大雅】彊禦多懟。
恤 【卯集上】【心字部】 恤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音戌。
【說文】憂也。
從心血聲。
【書盤庚】永敬大恤。
【詩小雅】出則銜恤。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亂。
皆訓憂也。
又收也,賑也。
【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註】恤,振憂貧者。
【通論】振貧老曰恤。
又【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
【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
【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又相憂曰恤。
【周禮地官】八□,六曰不恤之□。
【鄭司農註】恤謂相憂也。
又恤恤,憂患貌。
【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又作卹。
【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
【註】恤,亦作卹。
【周禮春官典瑞】以卹兇荒。
【註】卹者,開府庫振救之。
又姓。
晉大夫恤由。
心血爲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
考證:〔又相愛曰恤。
【周禮地官】八□,六曰不恤之□。
【鄭司農註】恤謂相愛也。
〕謹照周禮註原文兩愛字俱改憂。
恫 【卯集上】【心字部】 恫 【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音通。
【說文】痛也。
從心同聲。
【詩大雅】神罔時恫。
【集韻】或作痌恿。
又呻吟也。
【顏師古正俗】關中謂呻吟爲呻恫。
又【集韻】吐孔切,音捅。
義同。
又【廣韻】【韻會】□徒弄切,音洞。
憁恫。
不得志也。
【史記蘇秦傳】恫疑虛喝。
恺 【卯集上】【心字部】 愷 【唐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音凱。
【說文】康也。
【廣韻】樂也。
【詩小雅】豈樂飮酒。
【註】豈,本作愷。
又軍勝之樂。
【周禮夏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振旅,愷以入于晉。
又或作凱。
【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
【疏】南風,長養萬物喜樂,故曰凱風。
【左傳】八愷。
或作八凱。
愷凱古通用也。
考證:〔【周禮秋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
〕謹照原文秋官改夏官。
悌 【卯集上】【心字部】 悌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
【說文】善兄弟也。
從心弟聲。
經典通用弟。
又【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待禮切,□音娣。
【玉篇】愷悌也。
與詩豈弟同。
【註】豈,樂。
弟,易也。
又【集韻】蕩亥切,音待。
義同。
又【集韻】待亦切。
易也。
或作弟。
義同。
又【爾雅釋言】豈弟,發也。
【郭璞註】發,發行也。
引《詩》:齊子豈弟。
【疏】引鄭箋雲:此豈弟,猶言發夕也,豈讀爲闓。
弟,古文尙書以弟爲圛,圛,明也。
然則郭雲:發,發行也,是用鄭箋爲說。
【孔穎達曰】此豈弟猶發夕,言與餘豈弟不同也。
讀愷爲闓。
【說文】闓,開也。
洪範論蔔兆有五曰圛。
註雲:圛者色澤光明,上雲發夕,謂初夜卽行。
此雲闓明,謂侵明而行,與上文相通也。
◎按豈弟,又有發行之義。
毛傳於齊風載驅詩之豈弟,與他處豈弟,訓義混同。
鄭箋不從,必有考也。
《集韻》又有待亦切,當訓發也。
今《集韻》仍毛傳,而不用箋,則多此一切爲贅矣。
考證:〔集韻又有特入切。
〕謹按集韻悌字無特入切之音,惟有待亦切。
謹照原文特入切改待亦切。
慫 【卯集上】【心字部】 慫 【唐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音悚。
【說文】驚也。
從心從聲。
又慫慂,勸也。
又【正韻】卽勇切,音縱。
義同。
憐 【卯集上】【心字部】 憐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心了也。
又【集韻】靈年切,音連。
與憐同。
【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憐粉汚。
又【五音集韻】朗鼎切,音□。
憭也。
(憐)〔古文〕【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蓮。
【說文】哀也。
【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又【廣韻】愛也。
【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又【集韻】離珍切,音鄰。
義同。
【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葉上生。
俗作憐。
炈 【巳集中】【火字部】 炈 【廣韻】【集韻】□營隻切,音役。
【玉篇】陶竈窻也。
【廣韻】喪家塊竈。
與坄垼同。
怡 【卯集上】【心字部】 怡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飴。
【爾雅釋言】悅也。
【說文】和也。
【玉篇】樂也。
【禮內則】下氣怡色。
【論語】兄弟怡怡。
又姓。
周怡峰,本姓默合,避難改焉。
又通作台。
【史記序傳】諸呂不台,言不爲人所怡悅也。
怨 【卯集上】【心字部】 怨 〔古文〕□□□□□【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音苑。
【說文】恚也。
【廣韻】恨也。
【增韻】仇也,讎也。
又【集韻】於袁切,音鴛。
讎也,恚也。
【禮儒行】外舉不避怨。
【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
【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
皆平聲讀。
或作惌。
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
與薀同。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
又葉烏員切,音淵。
【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
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
【註】縵音眠。
又葉烏雲切,音熅。
【□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賈兮,豈十朋之所雲。
通生死以爲量兮,夫何人之足怨。
又葉烏貫切,音腕。
【前漢敘傳述高祖紀】項羽畔換,黜我巴漢。
西土宅心,戰士憤怨。
【精蕰】從命。
【轉注】從心。
怪 【卯集上】【心字部】 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乖去聲。
【說文】異也。
【增韻】奇也。
【風俗通】怪者,疑也。
【白虎通】異之言怪也。
凡行之詭異曰怪。
【中庸】索隱行怪。
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
【書禹貢】鉛松怪石。
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
【揚子太□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
又怪哉,驚歎之詞。
又姓。
【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
又通作傀。
【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
【註】傀猶怪也。
舊音怪。
俗遂作怪。
又葉古僞切,音貴。
【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
牚距劫遌,又足怪也。
【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
非君本懷,生我恨悔。
又葉古懷切,音乖。
【元稹痁臥詩】一生常苦節,三省詎行怪。
【周伯琦曰】從心聖聲。
聖音怪。
俗作恠,非。
愂 【卯集上】【心字部】 愂 【類篇】同悖。
詳悖字註。
本作□。
愌 【卯集上】【心字部】 愌 【集韻】胡玩切,音換。
怑愌,不順也。
又呼玩切,音喚。
義同。
愑 【卯集上】【心字部】 愑 【集韻】同悀。
懾 【卯集上】【心字部】 懾 【廣韻】之涉切【集韻】【韻會】質涉切,□音讋。
【說文】失氣也。
從心聶聲。
一曰服也,怖也。
或作。
【禮曲禮】則志不懾。
【荀子不苟篇】憂則挫而懾。
又【集韻】失涉切,音攝。
懾慴,恐懼也。
【集韻】或作。
慓 【卯集上】【心字部】 慓 【廣韻】撫招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招切,□音飄。
【博雅】急也。
又【廣韻】苻少切【集韻】【韻會】【正韻】婢小切,□音摽。
又【集韻】匹沼切,音漂。
義□同。
通作剽。
慨 【卯集上】【心字部】 慨 【集韻】【韻會】□口漑切,音欬。
忼慨,壯士不得志也。
從心旣聲。
【徐曰】內自高亢憤激也。
【後漢馮良傳】慨然恥在厮役。
又悲也。
【禮檀弓】旣葬,慨焉如不及。
【疏】中心悲也。
又【檀弓】練而慨然。
【註】憂悼在心之貌。
又通作愾。
【晉書陸機傳】登壇忼愾。
又葉去吏切,音器。
【賈誼旱雲賦】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
若飛翔之縱橫兮,揚波怒而澎濞。
考證:〔【禮檀弓】旣葬,慨然如不及。
〕謹照原文慨然改慨焉。
怗 【卯集上】【心字部】 怗 【廣韻】【正韻】他協切【集韻】【韻會】託協切,□音帖。
【玉篇】服也,靜也。
【公羊傳僖四年】卒怗荊,以此爲王者之事也。
又【集韻】處占切,音沾。
怗滯也。
【禮樂記】宮商角徵羽,五者不亂,則無怗滯之音。
慒 【卯集上】【心字部】 慒 【唐韻】藏宗切【集韻】【韻會】徂宗切,□與悰通。
【說文】慮也。
從心曹聲。
又【集韻】臧曹切,音糟。
【玉篇】亂也。
又【廣韻】似由切【集韻】【韻會】徐由切,□與□通。
【爾雅釋言】慮也。
又【正韻】慈秋切,音酋。
義同。
◎按第三切,集韻韻會皆切邪母,而正韻獨切從母,此則正韻爲得也。
蓋上兩切皆從母,則第三切不應又是邪母。
以《說文》諧聲之理求之,曹字止是從母也。
慕 【卯集上】【心字部】 慕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暮。
【說文】習也,愛而習翫模範之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慕藺相如之爲人,更名相如。
又思也。
【禮檀弓】其往也如慕。
又係戀不忘也。
【孟子】大孝終身慕父母。
又姓。
又慕容,複姓。
慙 【卯集上】【心字部】 慙 【唐韻】昨甘切【集韻】【韻會】財甘切,□音。
【說文】愧也。
【書仲虺之誥】惟有慙德。
又【小爾雅】不直失節謂之慙。
愳 【卯集上】【心字部】 愳 【集韻】懼,古作愳。
【晉書元帝紀】惡我者愳。
餘詳十八畫。
慧 【卯集上】【心字部】 慧 【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音惠。
【說文】儇也。
從心彗聲。
【徐曰】儇,敏也。
【廣韻】解也。
【增韻】性解也。
姸黠也。
又了也,智也。
又【諡法】柔質受諫曰慧。
又通作惠。
【列子穆王篇】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
【前漢昌邑王傳】淸狂不惠。
【陸機弔魏武文】知惠不能去其惡。
□與慧同。
慫 【卯集上】【心字部】 慫 【唐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音悚。
【說文】驚也。
從心從聲。
又慫慂,勸也。
又【正韻】卽勇切,音縱。
義同。
慭 【卯集上】【心字部】 慭 【正字通】俗憖字。
慮 【卯集上】【心字部】 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據切,音鑢。
【說文】謀思也。
從思,虍聲。
思有所圖曰慮,慮,猶縷也。
【增韻】憂也,疑也。
【書太甲】弗慮胡獲。
【註】欲其謹思之也。
【大學】安而後能慮。
【朱註】謂處事精詳。
又度也。
【揚子太□經】立督慮也。
【註】督,正也。
慮,度也。
運以正度也。
又總計曰亡慮。
【前漢書註】舉凡之辭,言不待計慮而知其大凡也。
又軍前所持幡曰慮無。
【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
【註】慮有無也。
【正義】明爲思慮其所無之事,使知而爲之備也。
又【釋名】慮,旅也,旅,衆也。
【易繫辭】一緻而百慮。
【註】慮及衆物,以一定之也。
又姓。
【左傳】南蒯臣慮癸。
又【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淩如切,□音閭。
【正韻】思慮也。
【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
以天爲蓋,以地爲輿。
又木名。
【爾雅釋木】諸慮,山櫐也。
又地名。
隆慮,在河內。
無慮,在遼東。
取慮,在臨淮。
且慮,在遼西。
昌慮,在海東。
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
又【古今字考】兩舉切,音呂。
【箕山歌】日月運照,靡不記睹。
遊放其閒,何所卻慮。
又【正字通】盧谷切,音錄。
【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獄詳□,凡繫囚,五日一慮。
【前漢雋不疑傳】每行縣,錄囚徒還。
【師古註】錄囚,今雲慮囚,本錄聲之去者耳。
近俗不曉其意,訛爲思慮之慮,失其源矣。
◎按師古此言近於識字,而實未通韻。
惟未通韻,亦未爲識字之源也。
蓋每字原具四聲,如慮字從平聲起韻,閭呂慮錄,則閭字爲慮字之平,呂字爲慮字之上,錄字爲慮字之入也。
慮本訓謀思,然兼有詳審之義,故漢書錄囚亦卽慮囚也。
慮字原具入聲,有錄音,豈必專屬去聲,爲得字之源乎。
又葉郞古切,音魯。
【楚辭九章】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芳椒以自處。
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〇按本從思,《說文》玉篇都入思部。
字彙倂入心部,取其便考。
考證:〔【大學】安而後能慮。
【朱註】處事精詳也。
〕謹照原文改爲謂處事精詳。
慄 【卯集上】【心字部】 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
【爾雅釋詁】懼也。
【增韻】竦縮也。
【書大禹謨】夔夔齊慄。
【太公金匱】禹居人上,慄慄如不滿日。
又憭慄,懰慄,悽愴貌。
【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
【漢武帝李夫人賦】懰慄不言。
通作栗。
又葉力結切,音烈。
【古詩】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
愁多知夜長,仰觀衆星列。
批 【卯集中】【手字部】 批 【唐韻】匹迷切【集韻】【韻會】篇迷切,□音鈚。
【說文】手擊也。
【左傳莊十二年】宋萬遇仇牧于門,批而殺之。
又【廣韻】推也,轉也。
又示也。
【唐書李藩傳】遷給事中,制敕有不便者,黃紙後批之。
又【韻會】與□通。
削也。
【杜甫房兵曹馬詩】竹批雙耳峻。
又【集韻】騈迷切,音鼙。
擊也。
又助也。
又頻脂切。
與琵通。
琵琶,馬上所鼓。
或從手。
【風俗通】批把,近世樂家所作,以手批把,因以爲名。
又【韻會】【正韻】□普弭切,音庀。
亦手擊也。
又【集韻】【韻會】□蒲結切,音蹩。
讀若敝入聲。
義同。
【史記荊軻傳】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
【註】批謂觸擊之。
又【孫臏傳】批亢擣虛。
【註】批音白結反。
相排批也。
【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窾。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
義同。
【韻會】通作。
【集韻】本作□。
怏 【卯集上】【心字部】 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亮切,央去聲。
【說文】不服懟也。
從心央聲。
【廣韻】怏,悵也。
【增韻】情不滿足也。
【前漢石顯傳】塞其怏怏心。
又通作鞅。
【前漢韓信傳】居常鞅鞅。
【周亞夫傳】此鞅鞅者,非少主臣。
又【廣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鞅。
義同。
又【集韻】【類篇】□於良切,音央。
央然自大之意也。
愓 【卯集上】【心字部】 愓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正韻】徒黨切,□音蕩。
【說文】放也。
【荀子榮辱篇】愓悍憍暴。
又【集韻】【韻會】大浪切【正韻】徒浪切,□音宕。
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音商。
直疾貌。
【禮玉藻】行容愓愓。
又【集韻】餘章切,音羊。
【揚子方言】婬愓,遊也。
【山海經】符愓之山。
從心從昜。
昜音陽,與從易不同。
慢 【卯集上】【心字部】 慢 【廣韻】謨晏切【集韻】【正韻】莫晏切【韻會】莫綰切,□音縵。
【說文】惰也。
從心曼聲。
一曰不畏也。
【廣韻】怠也,倨也,緩也。
【朱子曰】慢,放肆也。
又或作僈。
【荀子不苟篇】寬而不僈。
亦作謾。
【前漢董仲舒傳】桀紂暴謾。
又【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
【鄭氏雲】命,讀爲慢。
又【集韻】亦作漫。
詳水部漫字註。
又【集韻】見切,音麫。
慢訑,弛縱意。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惑也。
又葉民堅切,音眠。
【古詩】太古之不慢兮,禮義之不愆兮。
又葉莫半切,音幔。
【謝惠連秋懷詩】夷險難預謀,倚伏昧前算。
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
考證:〔【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
【鄭氏雲】命,當作慢。
〕謹照原文當作改讀爲。
懡 【卯集上】【心字部】 懡 【廣韻】亡果切【集韻】母果切,□音麼。
【類篇】懡,慚也。
慅 【卯集上】【心字部】 慅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
【說文】動也。
從心蚤聲。
一曰起也。
或作懆。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
【爾雅釋訓】慅慅,勞也。
又【集韻】采早切,音草。
【詩□風】舒懮受兮,勞心慅兮。
【註】慅,音草。
受,葉時倒反。
又【字彙補】子皓切,讀作澡。
【荀子正論篇】墨黥慅嬰。
【註】當爲澡。
又【集韻】七到切,音造。
愁也。
慱 【卯集上】【心字部】 慱 【廣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團。
憂勞也。
【詩檜風】勞心慱慱兮。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
【爾雅釋訓】慱慱,憂也。
郭璞讀。
又借作團字。
【揚子太□經】月闕其慱。
從心從叀。
與博字不同。
博從十從甫。
恔 【卯集上】【心字部】 恔 【廣韻】古了切【集韻】吉了切,□音皎。
【說文】憭也。
又【集韻】吉巧切,音姣。
慧也。
又下巧切,音攪。
【玉篇】黠也。
又【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韻會】後學切【正韻】胡孝切,□音效。
【揚子方言】快也。
【孟子】於人心獨無恔乎。
【朱註】快也。
又【說文】下交切。
義與上聲同。
或從爻。
恮 【卯集上】【心字部】 恮 【唐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詮。
【說文】謹也。
從心全聲。
【長箋】全心爲謹,寓戒也。
又【廣韻】莊緣切,音跧。
曲卷也。
又【集韻】從緣切。
慬也。
恱 【卯集上】【心字部】 恱 【字彙】俗悅字。
悖 【卯集上】【心字部】 悖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孛。
【說文】亂也。
【玉篇】逆也。
【周語】是以事行而不悖。
【註】步沒切。
又盛貌。
【左傳莊十一年】其興也悖焉。
【註】悖,盛貌。
一作勃。
又姓。
又【玉篇】【廣韻】【集韻】□蒲昧切,音佩。
【詩大雅】覆俾我悖。
【註】蒲對反。
又【集韻】【韻會】□補昧切,音背。
義同。
又【玉篇】【集韻】【韻會】□必每切。
【博雅】強也。
本作誖,從言。
或從心作悖。
或從口作哱。
籀從二或,作□,上下反覆,皆相惑,故爲誖也。
梁王以佛有悖音,改悖爲背。
嗣後該讀入聲者,多讀去聲矣。
【集韻】悖,亦作□。
考證:〔【周語】是以行事而不悖。
〕謹照原文行事改事行。
怖 【卯集上】【心字部】 怖 【廣韻】【集韻】【韻會】□普故切。
與悑同。
【玉篇】惶也。
【後漢第五倫傳】其巫祝有依託鬼神,詐怖愚民。
又【正韻】博故切,音布。
義同。
◎按,普字滂母,博字幫母,此南北音之稍異也。
懷 【卯集上】【心字部】 懷 【字彙補】敷救切,音副。
怒也。
(懷)〔古文〕褱【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槐。
【說文】念思也。
從心褱聲。
【論語】君子懷德。
又歸也。
【書大禹謨】黎民懷之。
【註】歸之也。
又來也。
【詩齊風】曷又懷止。
又【周頌】懷柔百神。
【註】懷,來也。
又安也。
【書秦誓】邦之榮懷。
【詩王風】懷哉懷哉。
又包也。
【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藏也。
【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
【禮曲禮】其有核者,懷其核。
又慰也。
【詩檜風】懷之好音。
又懷抱,胷臆也。
【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懷乎。
【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又傷也。
【詩邶風】願言則懷。
【毛傳】懷,傷也。
又私也。
【詩小雅】每懷靡及。
【箋】懷,私也。
又【爾雅釋詁】至也。
【註】齊魯之會郊曰懷。
【詩小雅】懷允不忘。
【箋】至也。
至信不忘。
又【爾雅釋詁】止也。
【疏】至止也。
又【釋名】懷,回也。
本有去意,回來就已也。
亦言歸也,來歸已也。
又【諡法】慈仁哲行曰懷。
又地名。
【書禹貢】覃懷底績。
又州名。
春秋時野王邑,漢河內郡,唐置懷州。
又姓。
三國吳尚書郞懷敘。
又通作褢。
【前漢許後傳】褢誠秉忠。
又葉胡隈切,音回。
【詩周南】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又葉呼回切,音揮。
【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懷。
羌生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魏文帝苦寒行】延頸長太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又葉苦禾切,音窠。
【淮南子時則訓】平而不阿,明而不苛。
包裹覆露,無不囊懷。
【周伯琦曰】褱,藏挾於衣中也。
從衣,眔聲。
心之所恖念藏貯亦曰褱。
隷作懷。
(懷)考證:〔【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懷。
羌生色以娛人,觀者憺以忘歸。
〕謹照原文兩以字□改爲兮字。
〔【淮南子五位篇】平而不阿,明而不苛。
包裹覆露,無不囊懷。
〕謹照原書,五位篇改爲時則訓。
恀 【卯集上】【心字部】 恀 【廣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切【正韻】尺裡切,□音侈。
【玉篇】怙恃也。
又【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紙。
【爾雅釋言】恀,怙恃也。
或從氏。
又【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音是。
恃事曰恀。
或亦從氏。
愗 【卯集上】【心字部】 愗 【廣韻】【集韻】□莫□切,音茂。
怐愗,愚貌。
餘詳怐字註。
亦與瞀□通,亦書作□。
慠 【卯集上】【心字部】 慠 【集韻】魚到切,音奡。
【說文】倨也。
本從人作傲。
或從心。
【後漢崔駰傳】生而貴者慠。
【集韻】亦作敖,亦書作。
通作驁。
【寅集上】【尢字部】【集韻】弋笑切,音燿。
【說文】行不正也。
一曰足腫。
又【玉篇】餘招切,音搖。
義同。
慲 【卯集上】【心字部】 慲 【唐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廣韻】忘也。
從心聲。
悕 【卯集上】【心字部】 悕 【廣韻】【集韻】□香衣切,音希。
【玉篇】念也。
【廣韻】願也。
又悲也。
【公羊傳成十六年】在招丘悕矣。
恣 【卯集上】【心字部】 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四切,資去聲。
【說文】縱也。
從心次聲。
【漢明德馬皇後詔】寵貴橫恣。
又【詩檜風小序】疾恣也。
【鄭箋】恣,謂狡淫戲,不以禮也。
又【五音集韻】千咨切,音趑。
恣睢,自得貌。
秦刻石文作資。
【備考】【醜集】【大字部】【龍龕】音加。
惁 【卯集上】【心字部】 惁 【廣韻】先擊切【集韻】先的切,□音錫。
【博雅】惁惁,憂也。
【玉篇】敬也。
恦 【卯集上】【心字部】 恦 【集韻】式亮切,音餉。
念也。
恸 【卯集上】【心字部】 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
哀過也。
從心動聲。
【論語】子哭之慟。
又葉徒紅切,音同。
【晉書愍懷傳】今爾之負,抱冤於東。
悠悠有識,孰不哀慟。
悋 【卯集上】【心字部】 悋 【廣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集韻】力刃切,□同吝。
鄙也,慳也。
【家語】商甚悋於財。
本作吝。
俗作□。
又作恡。
憊 【卯集上】【心字部】 憊 【唐韻】蒲拜切【集韻】【韻會】步拜切。
【正韻】薄邁切,□音備。
【說文】□也。
本作□,從心□聲。
今作憊。
【廣韻】羸困也。
【通俗文】疲極曰憊,疲劣也。
或從疒作□。
又通作敗。
【荀子解蔽篇】惡敗而出妻。
又【集韻】【韻會】□蒲計切,音薜。
困病也。
【莊子山木篇】貧也。
非憊也。
又【集韻】【類篇】鼻墨切【韻會】蒲北切,□音蔔。
困也。
又葉平秘切,音葡。
【易遯卦】係遯之厲有疾憊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王肅讀。
別作〈□下心〉。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類篇】□居六切,音匊。
【玉篇】謹愼也。
【辰集下】【歹字部】【字彙補】同□。
詳□字註。
慡 【卯集上】【心字部】 慡 【集韻】所兩切,音爽。
性明也。
通作爽。
恈 【卯集上】【心字部】 恈 【廣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玉篇】貪愛也。
【荀子榮辱篇】恈恈然惟利之見。
通作牟。
悜 【卯集上】【心字部】 悜 【廣韻】【集韻】□醜郢切,音逞。
慏悜,意不盡也。
悝 【卯集上】【心字部】 悝 【唐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回切,□音恢。
【說文】啁也。
從心裡聲。
與詼通。
【張衡東京賦】由餘以西戎孤臣,而悝秦穆公於宮室。
又人名,衞孔悝,魏李悝。
又【玉篇】【廣韻】良士切【集韻】兩耳切,□音理。
【玉篇】憂也,悲也,疾也。
與裡通。
【詩大雅】雲如何裡。
【朱傳】裡,憂也。
悢 【卯集上】【心字部】 悢 【廣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
【博雅】悲也。
【玉篇】悢悢,惆悵也。
【蘇武詩】悢悢不能辭。
又眷眷也。
【後漢□蕃傳】天之於漢,悢悢不已。
又【五音集韻】裡黨切,音朗。
【玉篇】懭悢,不得志也。
恿 【卯集上】【心字部】 恿 【廣韻】餘隴切【集韻】尹竦切,□音甬。
【說文】作勈。
從力,或從戈從心。
氣也,健也。
亦書作勇。
悉 【卯集上】【心字部】 悉 〔古文〕□□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膝。
詳盡也,諳究也。
知也。
又姓。
【六書總要】從心釆,會意。
釆,古辨字。
取明析之義。
與采字不同。
悍 【卯集上】【心字部】 悍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
【說文】勇也。
從心旱聲。
【倉頡篇】桀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地產註】楚性急悍。
又【集韻】【類篇】下罕切【韻會】侯旱切,□音旱。
【集韻】性急也。
通作旱。
【史記賈誼傳】水激則旱兮。
【註】讀與悍同。
又【五音集韻】胡笴切,音旱。
【集韻】戸版切,音睅。
義□同。
悗 【卯集上】【心字部】 悗 【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玉篇】惑也。
或從曼作慢。
又【集韻】母本切,音懣。
廢忘也。
【莊子大宗師】悗乎忘其言。
【韓非子忠孝篇】悗密,蠢愚。
一曰無匹貌。
悞 【卯集上】【心字部】 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
與誤同。
【說文】謬也。
又欺也,疑也,惑也。
悰 【卯集上】【心字部】 悰 【唐韻】藏宗切【集韻】【韻會】徂宗切,□音賨。
【說文】樂也。
從心宗聲。
【謝脁遊東田詩】戚戚苦無悰。
【集韻】或作誴。
慚 【卯集上】【心字部】 慚 【集韻】慙,或書作慚。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先結切,音屑。
與同。
瀎,水貌。
恌 【卯集上】【心字部】 恌 【廣韻】吐彫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音挑。
【爾雅釋言】偸也。
【詩小雅】視民不恌。
又【廣韻】【集韻】□餘昭切,音遙。
【廣韻】憂也。
惒 【卯集上】【心字部】 惒 【正字通】俗和字。
憱 【卯集上】【心字部】 憱 【五音集韻】初救切,音簉。
【集韻】慼也。
又【字彙補】與蹙同。
【戰國策】汗明憱焉。
【註】憱蹙同。
恛 【卯集上】【心字部】 恛 【集韻】戸恢切,音回。
昏亂貌。
【揚子太□經】疑恛恛。
【註】小人執志不堅,恛恛然從人也。
斥 【卯集下】【斤字部】 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
同。
逐也,遠也。
【左傳昭十六年】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
何饜之有。
【史記淮南王傳】王使郞中令斥免。
【註】屛斥。
又【書禹貢】海濱廣斥。
【釋文】斥謂地鹹。
【前漢□法志】除山川沈斥。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斥蠖。
【註】屈蟲也。
又【左傳襄十一年】納斥□。
【註】不相備也。
【史記李廣傳】然亦遠斥□,未嘗遇害。
【註】索隱曰:斥,度也。
□,視也,望也。
又【左傳襄三十一年】□盜充斥。
【註】充滿斥見,言其多。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除邊關之益斥。
【註】斥,廣也。
又【前漢惠帝紀】視作斥土者。
【註】如淳曰:斥,開也。
又【後漢孔融傳】擬斥乗輿。
【註】斥,指也。
又【張衡西京賦】絕阬踰斥。
【註】斥,澤厓也。
又山名。
【爾雅釋地】東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
○按《釋文》音尺。
《廣韻》《集韻》入禡韻,充夜切,俱書作□,疑誤。
又姓。
【正字通】見姓纂。
又【集韻】闥各切,音託。
【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
【註】揮斥,猶放縱也。
又【集韻】恥格切。
與坼同。
詳土部坼字註。
又【韻補】葉敕略切。
【史記自序】王遷辟淫,良將是斥。
葉上爵。
悅 【卯集上】【心字部】 悅 【廣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音閱。
【爾雅釋詁】樂也。
又服也。
【韻會】喜也。
又姓。
【後燕錄】有悅綰。
又或作說。
【易益卦】民說無疆。
【兌卦】說以先民。
【論語】不亦說乎。
【毛氏曰】古與論說字通用。
後人作悅字。
以別之。
亦作兌。
【禮學記】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
悟 【卯集上】【心字部】 悟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