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上矣。
又通事。
【詩大雅】武王豈不仕。
【註】仕,事也。
又【韻補】葉牀舉切,音齟。
【易林】伊伯緻仕,去桀耕野。
執順以傳,反和無咎。
野音暑。
咎音榘。
仦 【備考】【子集】【人字部】 仦 【字彙補】乃巧切,音嫋。
【說略】小兒也。
◎按卽仯字之譌。
付 【子集中】【人字部】 付 【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傳。
畀也,授也。
【孔叢子記義篇】孔子曰:若苟付可付。
則己不勞,而賢才不失矣。
又【集韻】符遇切。
同祔。
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
【註】付當爲祔。
又姓。
【說文】從寸持物對人。
【徐鉉曰】寸,手也。
亦作僅。
考證:〔【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
〕謹照原文詳改祥。
仂 【子集中】【人字部】 仂 【廣韻】林直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音勒。
數之餘也。
【禮王制】祭用數之仂,喪用三年之仂。
【註】十分之一也。
【疏】以爲分散之名。
通作阞。
【周禮冬官考工記】以其圍之阞捎其數。
【註】阞,三分之一也。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
【玉篇】勤也。
伊 【子集中】【人字部】 伊 〔古文〕□□【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蛜。
彼也。
【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又發語辭。
【詩邶風】伊餘來墍。
又【小雅】伊誰雲從。
又維也。
【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
【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後土,禮靈祇。
【註】師古曰:伊,是也。
又鬰伊,不舒貌。
【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
與噫通。
又吾伊,讀書聲。
【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
俗作吚。
又伊威,委黍也。
【詩豳風】伊威在室。
【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又姓。
又州名。
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又木名。
【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
與洢同。
又【周禮秋官】伊耆氏。
【註】伊耆,古王者號。
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
今姓有伊耆氏。
考證:〔【詩邶風】伊餘來曁。
〕謹照原文來曁改來墍。
毥 【辰集下】【毛字部】 毥 【玉篇】思巡切,音荀。
毛初生貌。
又【集韻】徐閏切,音殉。
毛羽利也。
淽 【巳集上】【水字部】 淽 【集韻】渚市切,音止。
水名。
一曰原名,霸陵在其上。
令 【子集中】【人字部】 令 【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
律也,法也,告戒也。
【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
【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
又三令。
【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
又縣令。
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
又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
又善也。
【詩大雅】令聞令望。
【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況不令乎。
又姓。
又【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
厮役曰使令。
又丁令,地名。
見【前漢張湯傳】。
或作丁零。
又令狐,亦地名。
又令狐,複姓。
又【詩齊風】盧令令。
【註】盧,田犬。
令令,犬頜下環聲。
又與鴒通。
【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卽鶺鴒鳥。
又令適,甓也。
與瓴甋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
令支,縣名。
在遼西。
又【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
亦縣名。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縣。
又【集韻】盧景切,音領。
官署之長。
又葉呂張切,音良。
【韓愈谿堂詩】凡公四封,旣富以強。
謂公吾父,孰違公令。
葉下邦。
【說文】載卩部。
從亼從卩。
發號也。
【徐曰】亼卽集字,人而爲之節制。
會意。
考證:〔又縣令。
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二爲長。
〕謹照漢書以二改以下。
價 【子集中】【人字部】 價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善也。
又大也。
【詩大雅】價人維藩。
又佋價。
與介同。
(價)【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迓切,□音駕。
【說文】物直也。
【家語】孔子爲政三月,鬻羔豚者不飾價。
【後漢張讓傳】當差之官者,皆于西園諧價。
古借用賈。
賈音古,轉去聲,義同。
伒 【子集中】【人字部】 伒 【集韻】居焮切,音靳。
相也。
伯 【子集中】【人字部】 伯 【唐韻】【集韻】【正韻】□博陌切,音百。
【說文】長也。
【釋名】父之兄曰伯父。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又兄曰伯。
【詩小雅】伯氏吹塤。
又第三等爵曰伯。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
【註】上公有功德者,加命爲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
【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陝以西,召公主之。
是東西二伯也。
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雲九伯也。
又婦人目其夫曰伯。
【詩衞風】伯也執殳。
又馬祖,天駟,房星之神曰伯。
【詩小雅】旣伯旣禱。
【註】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
又鳥名。
【左傳昭十七年】伯趙氏,司至者也。
【註】伯趙,伯勞也。
又姓。
益之後。
春秋時有伯宗,伯州犂。
又同陌。
【史記酷吏傳】置伯格長。
【註】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
又【正韻】必駕切。
同霸。
五伯,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也。
伯叔伯長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別之。
又葉蒲各切,音博。
【詩大雅】王錫申伯。
葉下蹻濯。
又葉壁益切,音必。
【史記敘傳】維棄作稷,德盛西伯。
又葉博故切,音布。
【揚雄解嘲】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
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
考證:〔【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九命作伯。
【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陝以西召伯主之。
是東西二伯也。
言九伯,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雲九伯也。
〕謹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
言九伯下增者字。
亨 【子集上】【亠字部】 亨 〔古文〕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庚切,音哼。
通也。
【易乾文言】亨者,嘉之會也。
又【唐韻】【集韻】□許兩切,同享。
【易大有】公用亨于天子。
又【唐韻】【正韻】□普庚切,同烹。
【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
【詩豳風】七月亨葵及菽。
【周禮秋官小司□】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亦如之。
【註】緻牲也。
又【韻補】葉鋪郞切,音鎊。
【詩小雅】或剝或亨,葉下將彊。
又【史記韓信傳】狡兔死,獵狗亨。
高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
◎按古惟亨字兼三義,後加一畫,作享獻之享,加四點作烹飪之烹,今皆通用。
考證:〔【周禮秋官小司□】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
〕謹照原文納亨下增亦如之三字,以足文義。
〔按古惟亨字兼三義,後加一畫,作享獻之亨。
〕謹按文義享獻之亨謹改爲享獻之享。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五音集韻】□下革切,音覈。
肉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五音集韻】許運切,音訓。
羊□也。
通作臐。
【字彙】羊羹也。
京 【子集上】【亠字部】 京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
大也。
【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又【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
【廣雅】四起曰京。
又【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
京,大也。
師,衆也。
【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又數名。
十億爲兆,十兆爲京。
又姓。
漢京房,宋京鏜。
又與原同。
【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
【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
晉大夫墓地在九京。
京卽原字。
又人名。
【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
【東觀漢紀】京作原。
古通用。
又與鯨同。
【前漢揚雄傳】騎京魚。
又與強同。
【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強。
【莊子註】作禺京。
又【韻補】葉居良切,音疆。
【詩小雅】憂心京京,葉上將下癢。
【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
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註】京猶齊也。
卿音羌。
考證:〔【揚子方言】燕之北,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謹照原文改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扏 【卯集中】【手字部】 扏 〔古文〕【唐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緩持也。
一曰不固也。
一說擾字之譌。
亡 【子集上】【亠字部】 亡 【唐韻】【集韻】【韻會】□武方切,音忘。
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
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
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從入從□。
【徐曰】□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倫 【子集中】【人字部】 倫 【唐韻】力迍切【韻會】【正韻】龍春切,□音淪。
常也。
【書洪範】彜倫攸敘。
又類也。
【禮曲禮】儗人必于其倫。
又義也。
【禮祭統】夫祭有十倫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析幹必倫。
【註】順其理也。
又比也。
【儀禮卽夕】凡絞紟用布,倫如朝服。
【禮中庸】毛猶有倫。
【疏】毛雖細物,猶有形體可比也。
又等也。
【前漢甘延壽傳】投石超距,絕於等倫。
又擇也。
【儀禮少牢饋食禮】雍人倫膚九,實于一鼎。
【註】擇其至美者。
又姓。
伶倫之後。
代 【子集中】【人字部】 代 【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岱。
更也,替也。
【書臯陶謨】天工人其代之。
【莊子逍遙遊】許由曰: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俎而代之。
又世也。
【家語】古之王者,易代攺號,取法五行。
又不還曰代。
又國名。
趙之先有代國。
【前漢地理志】代郡亳丘有五原關。
【應劭曰】古代國。
又州名。
漢代郡屬幽州,魏攺爲州。
又姓。
周代舉,明代賢。
又【方書】脈□有代。
【史記倉公傳】齊侍禦史成病頭痛。
脈法曰:代則絡脈有過,其代絕而脈賁者,病得之酒且內。
王叔和曰:來數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代。
又葉徒帝切,音地。
【楚辭九章】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妒入以自代。
願□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又葉湯的切,音剔。
【揚子太□經】將軍入虛,莫之得也。
出險登丘,莫之代也。
伹 【子集中】【人字部】 伹 【廣韻】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音疽。
拙也。
仱 【子集中】【人字部】 仱 【集韻】其淹切,音箝。
仱侏,樂人。
又居陵切,音兢。
大也,愼也。
亞 【子集上】【二字部】 亞 【唐韻】【集韻】□衣駕切,鴉去聲。
【說文】醜也。
象人局背之形。
又【爾雅釋言】亞,次也。
【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增韻】少也。
【廣韻】就也。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
【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別作婭。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又【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
俗作丫椏。
又【正韻】烏落切。
【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又與惡同。
【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
【漢書】作惡谷。
【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
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又與滹通,滹沱。
【禮禮器】作惡池。
【秦詛楚文】作亞駝。
又與稏通,稻也。
【韻會】稏通作罷亞。
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
【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
又【人宅詩】花亞欲移竹。
□與壓同。
【字彙】正譌雲:亞本塗飾字,餘皆借義,旣爲借義所奪,小篆遂從土作堊字,又從心作惡字以別之。
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
◎按《字彙》說是,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雲。
考證:〔【爾雅釋詁】亞,次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蜀志】諸葛亮管簫之亞。
〕謹照原文管簫改管蕭。
亼 【子集中】【人字部】 亼 【集韻】秦入切,音集。
【說文】亼,三合也。
從人一,象三合之形。
讀若集。
【徐鉉曰】此疑隻象形,非從人一也。
【正譌】亼,古集字。
凡會合等字□從此。
仌 【子集中】【人字部】 仌 【廣韻】筆陵切【集韻】悲淩切。
□冰本字。
【說文】象水凝之形。
本作仌,旁省作冫。
◎按《說文》仌自爲部,今依正字通列人部。
伏 【子集中】【人字部】 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
偃也。
【禮曲禮】寢毋伏。
又【廣韻】匿藏也。
【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
【詩小雅】潛雖伏矣。
【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又屈服也。
【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又三伏。
【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
【註】六月三伏之節。
始自秦德公。
周時無伏。
【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
金畏火,故三伏皆庚。
四氣代謝,皆以相生。
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
【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又姓。
漢有伏勝,伏隆。
【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
漢伏生,晉書作宓生。
又乞伏,外國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
禽覆卵也。
【古今注】燕伏戊己。
【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又【集韻】鼻墨切。
與匐通。
【史記範雎傳】膝行蒲伏。
又葉必歷切,音壁。
【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憂喜聚門兮。
吉兇同域。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旣伏其罪矣。
〕謹照原文旣字上增許字。
卆 【子集下】【十字部】 卆 【篇海】卒字之譌。
優 【補遺】【子集】【人字部】 優 【篇海類編】于求切,音尤。
五穀精,如人髮白也。
(優)【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
【爾雅釋訓】優優,和也。
【詩商頌】敷政優優。
言人君德政和樂也。
又優遊,和柔也。
【詩大雅】優遊爾休矣。
又【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
【傳】渥也。
【箋】寬也。
又【說文】饒也。
又饒洽也。
【詩小雅】旣優旣渥。
又有餘力也。
【論語】仕而優則學。
又勝也,對劣之稱。
又【小爾雅】優,多也。
又【正韻】調戲也。
【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
又伊優,屈曲佞媚貌。
又倡優。
【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詼諧,武帝以俳優畜之。
又【左傳襄二十八年】□氏鮑氏之圉人爲優。
【正義】優者,戲名也。
【晉語】有優施。
【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
又姓。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亞音鴉。
又通作要,平聲。
【禮深衣】要縫半下。
【鄭註】要或爲優。
會 【辰集上】【曰字部】 會 〔古文〕□□□□【唐韻】【集韻】□黃外切,音繪。
合也。
【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
【疏】使物嘉美之會聚。
【書禹貢】灉沮會同。
【疏】謂二水會合而同。
又【洪範】會其有極。
【疏】會,謂集會。
【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
又【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
又【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
又【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
【註】會,謂盟也。
【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
又【左傳宣七年】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
又【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
與繪通。
【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傳】會,五采也。
【釋文】馬、鄭作繪。
又【詩衞風】會弁如星。
【箋】會,謂弁中之縫也。
【釋文】會,《說文》作。
【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
【註】會,作。
鄭司農雲:謂以五采束髮也。
士喪禮曰:檜用組,乃笄。
檜,讀與同,書之異耳。
又【周禮天官小宰】聽出入以要會。
【註】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又【天官司會註】會,大計也。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山鎭曰會稽。
【註】會稽,在山隂。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武陽令會栩。
又【集韻】古活切,音括。
會撮項椎也。
又【集韻】戸栝切,音活。
【莊子人閒世】會撮指天。
向秀讀。
又【韻補】今聲濁,葉泰。
古聲淸,葉祭。
【卻正釋譏】三方鼎峙,九有未乂。
聖賢拯救之秋,列士樹功之會。
考證:〔【春官大宗伯】時見而會。
〕謹照原文而會改曰會。
〔【集韻】古活切,音括。
撮項椎也。
〕謹照原文撮上增會字。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勇主切,音庾。
腹下肥。
又【五音集韻】羊朱切,音逾。
肥□。
□ 【未集下】【舌字部】 □ 【廣韻】【集韻】□他幹切,音灘。
【玉篇】□□,言不正也。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義同。
伈 【子集中】【人字部】 伈 【廣韻】【韻會】斯甚切【集韻】斯荏切,□心上聲。
恐貌。
【韓愈祭鱷魚文】伈伈俔俔,爲民吏羞。
又【集韻】七鴆切,寢去聲。
義同。
伴 【子集中】【人字部】 伴 【廣韻】蒲管切,盤上聲。
侶也,依也,陪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半切,盤去聲。
義同。
宋時有館伴使。
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
【詩大雅】伴奐爾遊矣。
【註】伴奐,閒暇意。
又【韻補】葉皮變切,音卞。
【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
援音是願。
伇 【子集中】【人字部】 伇 【集韻】同役。
又【揚子方言】棄也。
淮汝之閒謂之伇。
伌 【子集中】【人字部】 伌 【集韻】烏懈切,音隘。
困也。
當從戹。
伷 【子集中】【人字部】 伷 【廣韻】【集韻】□同胄。
伧 【子集中】【人字部】 傖 【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音。
鄙賤之稱也。
【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玄謨爲老傖。
【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
傖囊,亂貌。
伿 【子集中】【人字部】 伿 【廣韻】【集韻】□以豉切,音。
【說文】惰也。
考證:〔【說文】隋也。
〕謹照原文隋也改惰也。
【王宏源註】【說文】伿,隋也。
侀 【子集中】【人字部】 侀 【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
□通形。
【禮王制】□者,侀也。
侀者,成也。
一成而不可變。
中從幵,當作侀,入八畫。
侹 【子集中】【人字部】 侹 【集韻】待鼎切【韻會】他頂切【正韻】徒鼎切,□汀上聲。
【說文】長貌。
一曰著地,一曰代也。
【揚子方言】□楚之閒謂之侹。
又敬也。
又平也。
【韓愈答張徹詩】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定切,音聽。
義同。
來 【子集中】【人字部】 來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
至也,還也,及也。
【禮曲禮】禮尚往來。
往而不來,非禮也。
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
【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又玄孫之子曰來孫。
又麥名。
【詩周頌】貽我來牟。
【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
亦作。
又呼也。
【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又姓。
又【集韻】洛代切,音賚。
撫其至日來。
【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又葉鄰奚切,音離。
【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
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又葉郞狄切,音力。
【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
葉下服。
【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又葉落蓋切,音賴。
【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
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又葉良置切,音利。
【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考證:〔【荀子賦論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謹照原書省論字。
仜 【子集中】【人字部】 仜 【玉篇】胡東切【唐韻】戸工切【集韻】胡公切,□音紅。
【說文】大腹也。
仉 【子集中】【人字部】 仉 【廣韻】諸兩切【集韻】止兩切,□音掌。
孟子母仉氏。
梁四公,一姓仉名。
仲 【子集中】【人字部】 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衆切,蟲去聲。
【釋名】父之弟曰仲父。
仲,中也,位在中也。
【禮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又樂器。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又【水經注】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謂之翁仲。
又姓。
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
又仲孫,複姓。
又與中通。
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
【前漢外戚傳】同產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
仯 【子集中】【人字部】 仯 【廣韻】初敎切,超去聲。
驚悚貌。
又【集韻】弭沼切,音藐。
僬仯,小貌。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翋,或作□。
詳翋字註。
□ 【未集下】【肉字部】 □ 【篇海類編】子餘切,音沮。
□蟲也。
份 【子集中】【人字部】 份 【玉篇】【集韻】□古文彬字。
【說文】份,文質備也。
【徐鉉曰】俗作斌,非。
餘詳彡部八畫。
伔 【子集中】【人字部】 伔 【淮南子說林訓】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伔。
【註】伔,音沉。
推擊其要也。
伔字從兒rén不從幾。
仍 【子集中】【人字部】 仍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
因也。
【論語】仍舊貫,如之何。
【周禮春官司幾筵】吉事變幾,兇事仍幾。
【註】變幾,變更其質,謂有飾也。
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又重也,頻也。
【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
又【谷永傳】饑饉仍臻。
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
【註】仍仍,不得志之貌。
又雲仍。
【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
又國名。
【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
又姓。
又葉人餘切,音如。
【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
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
◎按《說文》仍,如乗切,原屬日母變宮之字。
今《字彙》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是爲禪母之齒音,其誤甚矣。
不可不辨。
考證:〔【周禮春官司幾筵】【註】變幾,變更其質,謂之飾也。
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謹照原文之飾改有飾。
仝 【子集中】【人字部】 仝 【廣韻】徒紅切【正字通】道書同字。
又姓。
又人名。
盧仝,唐人。
關仝,宋人。
從人從工,與異。
音全,從入。
佪 【子集中】【人字部】 佪 【廣韻】戸恢切【集韻】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
俳佪,卽徘徊。
【前漢高後紀】俳佪往來。
又【息夫躬絕命辭】鷹隼橫厲,鸞俳佪兮。
又【玉篇】佪佪,惛也。
傷 【子集中】【人字部】 傷 【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音商。
痛也。
【爾雅釋詁】傷思也。
【詩周南】維以不永傷。
【小雅】我心憂傷。
又創也,損也。
【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
又毀傷也。
【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又戕害也。
【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
又姓。
【左傳】傷省,宋人。
又【諡法】未家短折曰傷。
又葉式亮切,同慯。
【張衡四愁詩】路遠莫緻倚愁悵,何爲懷憂心煩傷。
考證:〔【爾雅釋訓】憂思也。
〕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憂思也改傷思也。
〔【書說命】若跣勿視地。
〕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
倇 【子集中】【人字部】 倇 【廣韻】於阮切【集韻】委遠切,□音宛。
歡樂也。
又勸也。
圥 【補遺】【醜集】【土字部】 圥 【字彙補】力谷切,音陸。
【雜字韻寶】地蕈曰菌圥。
儀 【子集中】【人字部】 儀 【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宜。
兩儀,天地也。
又三儀,天地人也。
又容也。
【詩曹風】其儀不忒。
又威儀。
【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又【周禮地官保氏】敎國子以六儀,一祭祀,二賔客,三朝廷,四喪紀,五軍旅,六車馬之容。
又【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
【註】公、侯、伯、子、男也。
又【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賔客□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
又【釋名】宜也。
得事宜也。
又由儀,笙詩。
【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又象也,法也。
【詩大雅】儀□文王。
又【爾雅釋詁】匹也。
【疏】詩鄘風,實維我儀。
又【周語】丹朱馮身以儀之。
【通雅】偶也。
謂牉合也。
又度也。
【詩大雅】我儀圖之。
又【揚子方言】來也。
淮穎之閒曰儀。
又儀栗,周邑名。
見【左傳定七年】。
又姓。
秦大夫儀楚,漢儀長孺。
又通作擬。
【前漢外戚傳】皆心儀霍將軍女。
【註】心儀卽心擬。
又【韻補】葉牛何切,音俄。
【揚子太玄經】陽氣氾施,不偏不頗。
物無爭訟,各遵其儀。
本作□。
考證:〔又由儀,笙詩。
【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謹按此詩序也。
疏改序。
〔【周語】丹朱坋身以儀之。
〕謹照原文坋身改馮身。
人 【子集中】【人字部】 人 〔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淩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
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葉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
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仟 【子集中】【人字部】 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蒼先切,音千。
千人之長曰仟。
又【漢志】仟佰之得。
【註】仟謂千錢,佰謂百錢。
又草盛也。
【選詩】遠樹曖阡阡。
【李善註】作仟。
仟與芊同。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龍龕】音角。
仗 【子集中】【人字部】 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
劒戟總名。
唐制,殿下兵衞曰仗。
【儀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
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
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
又【淮南子原道訓】履危行險,無忘□仗。
【註】□仗,道也。
又憑倚也。
【詩大雅有馮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
又與杖通。
【前漢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
【註】杖通仗。
又【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
義同。
◎按兵杖、器仗之仗,上、去二聲通用。
惟馮仗之仗無上聲。
侓 【子集中】【人字部】 侓 【集韻】勒沒切,音□。
侓魁,大貌。
佗 【子集中】【人字部】 佗 【廣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妥平聲。
與他,它通。
【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
又姓。
漢佗羽。
又【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俗謂背負曰佗。
又委佗,雍容自得貌。
【詩鄘風】委委佗佗。
【疏】委委,行之美。
佗佗,長之美。
【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
又【楞嚴經】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
【註】楞嚴,大定之名。
又【韻會】【正韻】□吐臥切,音唾。
加也。
【詩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又【集韻】徒可切,音沱。
被髮也。
【史記龜筴傳】醮酒佗髮。
又【正韻】延知切,音怡。
【後漢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
【詩】委佗委蛇義同。
又葉湯家切,音他。
【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
綢繆委心,自同非佗。
伥 【子集中】【人字部】 倀 【廣韻】褚羊切,音。
【說文】狂也。
一曰仆也。
又狂行不知所如也。
【禮仲尼燕居】瞽者無相,倀倀乎其何之。
又倀鬼,虎齧人,人死,魂不敢他適,輒隷事虎,名曰倀。
【聽雨記談】人遇虎,衣帶自解,皆別寘於地。
虎見人躶,而後食之,皆倀所爲。
倀可謂鬼之愚者也。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
義同。
又除庚切,音棖。
獨立貌。
又【廣韻】【集韻】□豬孟切,音趟。
【廣韻】萌倀,失道也。
【集韻】倀〈亻亨〉,疎率也。
衆 【補遺】【子集】【人字部】 衆 【篇海類編】魚琴切,音吟。
衆立也。
與乑異。
俗書爲衆字。
非。
(眾)〔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之仲切,終去聲。
【說文】多也。
【徐曰】國語三人爲眾。
數成於三也。
【易說卦】坤爲眾。
【疏】取其地載物非一也。
【書湯誓】格爾眾庶。
【詩周頌】命我眾人。
【黌山子損益篇】寡者,爲人上者也。
眾者,爲人下者也。
又眾雨。
【禮月令淫雨蚤降註】雨三日以上爲霖,今月令曰眾雨。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婁爲聚眾。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安眾縣,秦置,屬南陽郡。
又【唐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
義同。
又草名。
【爾雅釋草疏】眾,一名秫。
稷之黏者也。
又濼,一名貫眾,藥草也。
又姓。
【左傳】有眾仲,眾父,以字爲氏。
又葉諸良切,音章。
【道藏歌】攜袂明眞館,仰期無上皇。
北鈞唱羽人,玉女粲賢眾。
又葉諸仍切,音蒸。
【揚子太□經】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減黃貞臣道丁也。
又葉才淫切,音琴。
【揚子太□經】減其儀欲自禁也,減於艾無以涖眾也。
【正字通】從橫目,從,人數多也。
目,數也。
字彙作衆,列血部,非。
伭 【子集中】【人字部】 伭 俗□字。
伭字從□,避諱字。
伸 【子集中】【人字部】 伸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身。
舒也,理也。
【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屈者使直也。
【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
又欠伸。
【禮曲禮】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
【疏】志疲則欠,體疲則伸也。
又【集韻】通作信。
詳信字註。
又姓。
【毛氏曰】古惟申字,後加人以別之。
考證:〔【禮曲禮】凡侍坐于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
【註】志倦則欠,體倦則伸也。
〕謹照原文省凡字。
于君子下增君子二字。
杖履改杖屨。
註改疏。
兩倦字俱改疲。
佰 【子集中】【人字部】 佰 【廣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說文】相什佰也。
【前漢食貨志】仟佰之得。
【註】千謂千錢,佰謂百錢。
又【集韻】博陌切,音百。
百人之長。
又通作陌。
【前漢匡衡傳】南以閩佰爲界。
【註】佰者,田東西界。
介 【子集中】【人字部】 介 【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際也。
【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
【傳】介謂辨別之端。
【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
又助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大也。
【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又【爾雅釋詁】介,善也。
又因也。
【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
又【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
【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
【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
又【揚子方言】介,特也。
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
又小也。
【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況介丘乎。
又閒厠也。
古者主有□,客有介。
【禮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又隔也。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
【註】介,隔也。
迫近國都之關。
又貴介。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
又保介,農官之副。
【詩周頌】嗟嗟保介。
又凡堅確不拔亦曰介。
【易豫卦】介于石。
【孟子】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又介介,猶耿耿也。
【後漢馬援傳】介介獨惡是耳。
又側畔也。
【楚辭九章】悲江介之遺風。
又一夫曰一介。
【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又兵甲也。
【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又水鱗甲亦曰鱗介。
【禮月令】孟冬之月,其蟲介。
又《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
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又國名。
【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
【註】介,東夷國。
葛盧,名。
又姓。
晉介之推。
又與芥同。
【前漢元後傳】遇共王甚厚,不以往事爲纖介。
又葉居吏切,音記。
【馬融長笛賦】激朗淸厲,隨光之介也。
牢剌拂戾,諸賁之氣也。
【說文】作爪,從人介于八之中。
【正譌】爪,分畫也,限也。
從人從八,分辨之義。
別作個。
詳丨部個字註。
考證:〔【左傳昭二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
〕謹照原文二年改二十年。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圉,寡君之貴介弟也。
〕謹照原文王子圉改王子圍。
〔【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辱在寡君。
〕謹照原文辱在寡君改告于寡君。
〔【前漢五行志】木冰爲木介。
又【天文志】木少陽。
人將有害,隂氣脅木先寒,得雨而冰,曰樹介。
〕謹按天文志無樹介之文,今照五行志原文改爲: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
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左傳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
【註】介,東夷國。
葛盧,名。
〕謹按原文註在經下不當引傳。
左傳二字謹改作春秋。
企 【子集中】【人字部】 企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去智切【正韻】去冀切,□音器。
舉踵望也。
【爾雅釋鳥】鳧雁醜,其足蹼,其踵企。
【揚子方言】□,隑企,立也,東齊海岱北燕之郊,跪謂之□,委痿謂之隑企。
【前漢高帝紀】日夜企而望歸。
又【廣韻】丘弭切【韻會】遣尒切,□音跂。
義同。
從人從止會意。
止卽足也。
考證:〔【揚子方言】□,隑企,立也,東齊海岱北燕之郊,跪謂□,委痿謂之隑企。
〕謹照原文跪謂下增之字。
佀 【子集中】【人字部】 佀 【集韻】似本字。
又姓。
明佀鍾。
伕 【補遺】【子集】【人字部】 伕 【篇海】音夫。
女夫婿也。
□ 【未集下】【至字部】 □ 【說文】古文至字。
註詳至。
仠 【子集中】【人字部】 仠 【廣韻】【集韻】□同捍。
似 【子集中】【人字部】 似 〔古文〕□【唐韻】詳裡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
肖也。
【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
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
【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又嗣也。
【詩周頌】以似以續。
又況也,奉也。
【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又【正韻】相吏切,音寺。
義同。
又【韻補】葉養裡切,音以。
【詩大雅】無曰餘小子,召公是似。
葉下祉。
【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
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任 【子集中】【人字部】 任 【唐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
誠篤也。
【詩邶風】仲氏任隻。
【鄭箋】以恩相信曰任。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註】任,信於友道。
又【廣韻】堪也。
【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註】言誰堪此憂思也。
又當也。
【左傳僖十五年】衆怒難任。
又負也,擔也。
【詩小雅】我任我輦。
【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註】幷已獨任之,分析而二之。
又姓。
大任,文王之母。
又薛國之姓。
【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
【正義】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如鴆切,壬去聲。
克也,用也。
又所負也。
【論語】仁以爲已任。
又事也。
【周禮夏官】施貢分職,以任邦國。
【註】事以其力之所堪。
又與妊姙同。
【史記鄒陽傳註】紂刳任者,觀其胎產。
又【方書】督脈屬陽,循□而上,至鼻。
任衇屬隂,循膈而上,至咽。
女子二十,任衇通,則有子。
又【書舜典】而難任人。
【註】言拒絕佞人。
本作壬,與巧言孔壬之壬同。
譌作任。
考證:〔【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而可任。
〕謹照原文而字改之字。
伳 【子集中】【人字部】 伳 【集韻】私列切,音屑。
侈也。
伶 【子集中】【人字部】 伶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零。
獨也。
又弄也。
伶人,弄臣也。
又伶人,樂工也。
伶倫,古樂師,世掌樂官,故號樂官爲伶官。
又【唐樂府序】伯牙作水伶操。
又使也。
厮役謂之使伶。
又健伶,縣名,屬益州郡。
又伶俐,黠慧也。
又伶仃,與彾同。
伶俜,與竛□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
又力正切,音令。
義□同。
煂 【巳集中】【火字部】 煂 【集韻】郝格切,音赫。
【玉篇】燒也。
烉 【巳集中】【火字部】 烉 【篇海】呼貫切,音喚。
火光明也。
又【古文奇字】煥,古作烉。
詳煥字註。
佃 【子集中】【人字部】 佃 【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
治田也。
亦作田。
【詩齊風】無田甫田。
【註】田謂耕治之也。
通作畋。
【書多方】畋爾田。
又代耕農也。
或曰佃當借甸,從人變體,象匍匐力耕形。
【詩小雅】維禹甸之。
【周禮天官甸師註】郊外曰甸。
又古卿車。
【左傳哀十七年註】衷甸一轅,卿車。
《說文》作佃雲中也。
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
又田獵。
【易繫辭】以佃以漁。
亦作畋。
又【正韻】蕩練切,音電。
義同。
又【韻補】葉他英切,音汀。
【馬融廣成頌】忽蒐狩之禮,闕槃虞之佃。
闇昧不睹日月之光,聾昏不聞雷霆之震。
震音征。
考證:〔【周禮地官甸師註】郊作曰甸。
〕謹照原書地官改天官。
郊作改郊外。
〔【左傳哀十七年註】衷甸一轅,卿車。
甸一作佃。
徐曰,佃訓中也,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
〕謹按作佃者說文非左傳註也。
謹照說文繫傳改爲:說文作佃雲中也。
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之譌。
侖 【子集中】【人字部】 侖 【廣韻】力迍切【集韻】盧昆切,□音論。
敘也,亼□而卷之侖如也。
又昆侖山,與崑崙同。
見【漢志】。
又【山海經】有侖者之山。
又神名。
【山海經】槐江之山,槐鬼離侖居之。
【註】離侖,神名。
又凡物之圓渾者曰昆崙,圓而未剖散者曰渾淪。
本作侖。
産 【午集上】【生字部】 產 【唐韻】【集韻】【韻會】□所□切,音剗。
【說文】生也。
【正字通】婦生子曰產,物生亦曰產。
【禮鄕飮酒禮】產萬物者,聖也。
【註】聖之言生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隂德,以中禮防之。
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
【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
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
【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又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
【孟子】□良,楚產也。
【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註】屈地生良馬。
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又民業曰產。
【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
【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又【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又水名。
與滻同。
【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又與嵼同。
【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又姓。
【何氏姓苑】彭城人也。
【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又【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
生育也。
又【韻補】葉□舉切,數上聲。
【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又所蹇切,先上聲。
【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
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
或作□嵼。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乃結切,音隉。
腫也。
□ 【未集下】【至字部】 □ 【集韻】直利切,音緻。
刺履底也。
他 【子集中】【人字部】 他 【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
與佗它通。
彼之稱也,此之別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又【玉篇】誰也。
又邪也。
【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
又凡牛馬載物曰負他。
又【集韻】唐佐切,同。
亦畜負物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
【註】他音〈口□〉。
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
又【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
讀若塔平聲。
今 【子集中】【人字部】 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
【說文】是時也。
【廣韻】對古之稱。
【詩召南】迨其今兮。
【毛傳】今,急辭也。
【朱傳】今,今日也。
不待吉也。
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
【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又【韻補】葉居靑切,音京。
【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又葉居良切,音姜。
【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
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從亼□會意。
□,古文及字。
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佫 【子集中】【人字部】 佫 【廣韻】曷各切,音鶴。
姓也。
【集韻】□或作佫,又與假徦臵格□通。
仔 【子集中】【人字部】 仔 【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子。
克也,任也。
【詩周頌】佛時仔肩。
又【廣韻】子之切,音咨。
義同。
仮 【子集中】【人字部】 仮 【集韻】同反。
侼 【子集中】【人字部】 侼 【集韻】薄沒切,音孛。
【揚子方言】強也,懟也,又很也。
□ 【未集中】【老字部】 □ 【廣韻】【集韻】□多忝切,音點。
【說文】老人面如點也。
【廣雅】□,老也。
又【廣韻】【集韻】□多念切,音店。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胡溝切【正韻】胡鉤切,□音侯。
【說文】羽本也。
一曰羽初生貌。
【廣雅】風狄羽也。
又【集韻】下遘切,音候。
鍭,或作□。
金鏃翦羽。
【儀禮旣夕禮】□失一乘。
【註】□猶候也,候物而射之矢也。
亞 【子集上】【二字部】 亞 "【唐韻】【集韻】□衣駕切,鴉去聲。
【說文】醜也。
象人局背之形。
又【爾雅釋言】亞,次也。
【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增韻】少也。
【廣韻】就也。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
【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別作婭。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又【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
俗作丫椏。
又【正韻】烏落切。
【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又與惡同。
【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
【漢書】作惡谷。
【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
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又與滹通,滹沱。
【禮禮器】作惡池。
【秦詛楚文】作亞駝。
又與稏通,稻也。
【韻會】稏通作罷亞。
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
【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
又【人宅詩】花亞欲移竹。
□與壓同。
【字彙】正譌雲:亞本塗飾字,餘皆借義,旣爲借義所奪,小篆遂從土作堊字,又從心作惡字以別之。
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
◎按《字彙》說是,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雲。
考證:〔【爾雅釋詁】亞,次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蜀志】諸葛亮管簫之亞。
〕謹照原文管簫改管蕭。
" 傘 【子集中】【人字部】 傘 【廣韻】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散。
禦雨蔽日,可以卷舒者。
通作繖。
亦作□。
【說文】蓋也。
【通雅】繖本因古之縿,升庵謂傘亦古文,晉輿服志,功曹吏繖扇騎從傘。
始見於南史,王縉以笠傘覆面。
魏書裴延儁傳,山胡持白傘白旛。
○按《說文》幓,旌旗之斿。
《爾雅》纁帛縿。
註:衆旒所著正幅爲縿。
此卽繖之原也。
又地名。
【遼史太宗紀】駐蹕於傘澱。
五 【子集上】【二字部】 五 〔古文〕□【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午。
【增韻】中數也。
【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
【書武成】列爵惟五。
【詩鄘風】良馬五之。
又格五。
【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
【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
至五卽格不得行。
又【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又十五夜曰三五。
【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
【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又姓。
漢五京。
又第五,五鹿,皆複姓。
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仼 【子集中】【人字部】 仼 【字彙】音王。
急行也。
◎按《集韻》作彺。
《字彙》譌。
□ 【補遺】【未集】【耳字部】 □ 【川篇】詞卯切。
亭名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須緣切,音宣。
飛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子小切,音劋。
耳鳴。
仧 【備考】【子集】【人字部】 仧 【字彙補】與長同。
什 【子集中】【人字部】 什 【唐韻】【韻會】□是執切,音十。
十人爲什。
又古者師行,二五爲什。
凡食器之類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
【史記五帝紀註】什物謂常用者,其數非一,故雲什。
又篇什。
【朱子曰】詩雅頌無諸國之別,故十篇爲一卷,猶軍法十人爲什也。
【五經通義】國風多寡不等,不稱什。
雅頌十篇爲聮,惟魚藻,蕩及閔予小子,雖無過乎什,亦稱什,舉成數耳。
若不及者,如駉頌四篇,□頌五篇,皆不稱什也。
亳 【子集上】【亠字部】 亳 【唐韻】旁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
商湯所都。
契封商,湯始居亳。
皇甫謐曰:梁國有三亳。
南亳在穀熟。
卽湯都。
北亳在蒙,卽景亳。
湯所受命地偃師爲西亳,卽盤庚所徙。
【通雅】宋州穀熟縣卽歸德之考城縣。
考城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
章本淸雲:湯遷南亳,卽歸德府。
亳一作薄。
【荀子議兵篇】古者湯以薄。
【註】與亳同。
【前漢地理志】山陽郡有薄縣。
【註】湯居亳。
【說文】亳,京兆杜陵亭名。
則又一亳也。
又【書立政】三亳阪尹。
【傳】與皇甫說同。
孔安國雲:亳人歸文王者三所,爲之立監,故爲三亳。
又【廣韻】亳,國名。
春秋□地,漢爲沛之譙縣,晉爲南兗州,後周爲亳州。
從 【子集中】【人字部】 從 【說文】從本字。
【陸佃曰】二人向陽爲從,向隂爲比。
士之趨嚮,不可不愼。
(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
【說文】本作從。
相聽也。
【書益稷】汝無面從。
【說命】後從諫則聖。
又【廣韻】就也。
【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
【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
又【爾雅釋詁】自也。
【詩小雅】伊誰雲從。
【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
【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又姓。
【廣韻】漢有將軍從公。
【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又【廣韻】【集韻】□七恭切,促平聲。
【廣韻】從容也。
【正韻】從容,舒緩貌。
【書君□】從容以和。
【禮中庸】從容中道。
又【集韻】書容切,音舂。
從容,久意。
【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又【集韻】將容切,音蹤。
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又與蹤通。
【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
【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
太高貌。
【韻會】髻高也。
【禮檀弓】爾無從從爾。
又【集韻】鋤江切,浞平聲。
義同。
又【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俗去聲。
【說文】本作□。
隨行也。
【詩齊風】其從如雲。
【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又【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
【書囧命】其侍禦僕從。
【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
【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
一曰從,法駕也。
【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又【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
同宗也。
【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
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
【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又【集韻】子用切。
與縱同。
【禮曲禮】欲不可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從)考證:〔【詩齊風】從衡其畝。
〕謹照原文從衡改衡從。
憶 【卯集上】【心字部】 憶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
念也,思也,記也。
【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奚韻】同胖。
亴 【子集上】【亠字部】 亴 【字彙補】魚救切,音右。
飛也。
仆 【子集中】【人字部】 仆 【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
偃也,僵也。
【唐書房杜傳贊】興仆植僵。
又【集韻】普木切,音攴。
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敷救切,否去聲。
頓也。
伉 【子集中】【人字部】 伉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口浪切,□康去聲。
伉儷,配耦也,敵也。
【左傳成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
【疏】伉儷者,言是相敵之匹耦。
又與抗同。
【莊子漁父篇】萬乗之主,千乗之君,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又【淮南子齊俗訓】伉行以違俗。
又直也。
【揚子法言】事勝辭則伉。
又姓。
又【集韻】【韻會】□居郞切,音剛。
正直貌。
又葉苦郞切,音康。
【詩大雅】臯門有伉。
與閌同。
【傳】高貌。
【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所防。
帶甲百萬,非一勇所伉。
【戴侗曰】高亢之亢當作亢。
與亢龍之亢同。
亢字原刻從凡不從幾作。
伖 【補遺】【子集】【人字部】 伖 【韻會】與帑同。
仺 【子集中】【人字部】 仺 【集韻】倉古作仺。
註詳八畫。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與羸同。
見釋藏。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都罪切,堆上聲。
大腫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徒渾切。
同□。
髀也。
或作□臀。
亯 【子集上】【亠字部】 亯 【玉篇】古文亨字。
註詳六畫。
又【集韻】古文烹字。
◎按亨烹二字古通,故古文亦通用。
桸 【辰集中】【木字部】 桸 【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虛宜切,□音犧。
【說文】朽也。
【類篇】勺也。
通作□。
或作獻。
【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鬥獻。
師古音犧。
鬥魁及杓末如勺之形。
又【廣韻】香衣切,音希。
木名,汁可食。
亭 【子集上】【亠字部】 亭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說文】民所安定也。
【釋名】停也。
道路所舍,人停集也。
【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
【東觀漢紀】衞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
又【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
又亭長。
【後漢百官志】十裡一亭,十亭一鄕。
有亭長持更闆以劾賊,索繩以執賊。
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
或爲亭父。
【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
又【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
【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又直也。
【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
又平也,均也。
【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
【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
又亭亭,山名,在泰山下。
【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又亭亭,聳立貌。
【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
又【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
【註】猶心也。
又亭毒,化育也。
【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
【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
又亭午。
【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遊氣高褰。
【註】亭,至也。
午,日中也。
遊氣,海氣也。
褰,開也。
言氣開見日也。
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
又【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
又水止曰亭。
與渟同。
【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又【韻補】葉徒陽切。
【班固高祖泗水亭□】寸木尺土,無竢斯亭。
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仙 【子集中】【人字部】 仙 【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
【釋名】老而不死曰仙。
仙,遷也。
遷入山也。
【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又胎仙,鶴也。
【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又輕舉貌。
【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又仙居,仙遊,俱縣名。
又仙霞,嶺名。
又姓。
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
亦作僲。
井 【子集上】【二字部】 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郢切,精上聲。
穴地出水曰井。
【釋名】井,淸也。
【廣雅】深也。
易有井卦。
【世本】伯益作井。
【汲冡周書】黃帝作井。
【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
【孟子】方裡而井,井九百畝。
又市井。
【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
【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又南方宿名。
【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
【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又井井,經畫端整貌。
【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又往來連屬貌。
【易井卦】往來井井。
又姓。
漢有井丹。
又藻井。
【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又綺井。
【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
【註】屋闆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又古文井與□通用。
【左傳】有井伯,卽郉伯。
【說文】本作丼。
亦 【子集上】【亠字部】 亦 〔古文〕□【唐韻】羊益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
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
又姓。
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又同奕。
【詩周頌】亦服爾耕。
【箋】亦,大也。
【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
【說文】□與掖同。
【詩衡門序】誘掖其君。
【釋文】《石經》作亦。
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
後從肉作腋。
亟 【子集上】【二字部】 亟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音棘。
敏也,疾也。
【說文】從人從口從又從二。
二,天地也。
【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
【詩大雅】經始勿亟。
【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
【註】急也。
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又【廣韻】【集韻】□去吏切,音唭。
頻數也。
【孟子】亟問亟餽鼎肉。
【又】仲尼亟稱於水。
又詐欺也。
【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又與棘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又與革通。
【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又與極通。
【荀子賦論】反覆甚極。
【註】極與亟同。
□ 【未集下】【自字部】 □ 【字彙補】烏版切,音綰。
姓也。
出千家姓。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于貴切,音胃。
皮也。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龍龕】吐涉切,音貼。
肉動也。
侞 【子集中】【人字部】 侞 【集韻】人餘切,音如。
均也。
又【轉註古音】遇韻侞,如庶切,引書柔遠能邇註:能猶侞也。
孔穎達曰:欲安遠方,當先順侞其近。
伓 【子集中】【人字部】 伓 【集韻】晡枚切,音桮。
山名。
又貧悲切。
與伾同。
又部鄙切,音否。
引【爾雅】一成坯,或從人。
佄 【子集中】【人字部】 佄 【集韻】同酣。
倴 【子集中】【人字部】 倴 【字彙補】博昆切,音奔。
那顏倴盞,元將名。
咵 【醜集上】【口字部】 咵 【集韻】苦瓦切,音跨。
言戾也。
亵 【申集下】【衣字部】 褻 【唐韻】【集韻】【韻會】私列切【正韻】先結切,□音薛。
【說文】私服。
【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
【註】私居服。
歐陽氏曰:從衣,中執也。
【廣韻】衷衣也。
又【增韻】衣破壞之餘曰褻。
又穢也。
【史記石奮傳厠牏註】呂靜曰:褻,器也,穢惡之穴也。
又【正韻】與媟通,狎近也。
仁 【子集中】【人字部】 仁 〔古文〕忎□【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人。
【釋名】忍也。
【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
得之者尊。
【程顥曰】心如穀種。
生之性,便是仁。
又【方書】手足痿□爲不仁。
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雲: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又姓。
又【韻補】葉如延切,音然。
【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
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從二從人。
仁則從人從二。
在天爲元,在人爲仁。
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亮 【子集上】【亠字部】 亮 【廣韻】【集韻】力讓切【韻會】【正韻】力仗切,□音量。
與諒同。
信也。
【孟子】君子不亮,惡乎執。
【古詩十九首】君亮執高節,賤妾亦奚爲。
又明也。
又姓。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
【書說命】亮隂,卽梁闇。
【正字通】亮下從兒。
改作幾,非。
亮原字作亠口冖兒。
伐 【子集中】【人字部】 伐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房越切,音罰。
征伐。
【詩小雅】薄伐玁狁。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
【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
又【小爾雅】伐,美也。
又伐閱,與閥閱同。
【史記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積日曰閱。
【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
【註】伐,功也。
又自稱其功曰伐。
【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
又斫木也。
【詩周南】伐其條枚。
又考擊鐘鼓也。
【禮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又攻殺擊刺也。
【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
【註】少不下四五,多不過六七而齊,所以戒其貪殺也。
又兵器。
【詩秦風】蒙伐有苑。
【註】蒙,雜文。
伐,幹也。
亦作瞂。
又星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熊旗六斿。
以象伐也。
【註】熊虎爲旗,師都之所建,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
又與垡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
【疏】畎上高土謂之伐。
又葉許竭切,音歇。
【詩商頌】韋顧旣伐。
葉上截下桀。
又葉扶廢切,音吠。
【徐幹西征賦】奉明辟之渥德,與遊軫而西伐。
過京邑以釋駕,觀帝居之舊制。
伐字從人從戈,戍字亦從人從戈。
【留靑日劄】人坐臥則爲戍守,人立行則爲征伐。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
【疏】畝上高土謂之伐。
〕謹照原文畝上改畎上。
交 【子集上】【亠字部】 交 〔古文〕【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
【小爾雅】俱也。
【廣韻】共也,合也。
【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
【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
【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
【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
【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
【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
【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
【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
【史記】作蛟。
又同鵁。
【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
卽鵁鶄。
考證:〔【揚子方言】衿之謂交。
〕謹照原文改衿謂之交。
伅 【子集中】【人字部】 伅
又通事。
【詩大雅】武王豈不仕。
【註】仕,事也。
又【韻補】葉牀舉切,音齟。
【易林】伊伯緻仕,去桀耕野。
執順以傳,反和無咎。
野音暑。
咎音榘。
仦 【備考】【子集】【人字部】 仦 【字彙補】乃巧切,音嫋。
【說略】小兒也。
◎按卽仯字之譌。
付 【子集中】【人字部】 付 【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傳。
畀也,授也。
【孔叢子記義篇】孔子曰:若苟付可付。
則己不勞,而賢才不失矣。
又【集韻】符遇切。
同祔。
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
【註】付當爲祔。
又姓。
【說文】從寸持物對人。
【徐鉉曰】寸,手也。
亦作僅。
考證:〔【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
〕謹照原文詳改祥。
仂 【子集中】【人字部】 仂 【廣韻】林直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音勒。
數之餘也。
【禮王制】祭用數之仂,喪用三年之仂。
【註】十分之一也。
【疏】以爲分散之名。
通作阞。
【周禮冬官考工記】以其圍之阞捎其數。
【註】阞,三分之一也。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
【玉篇】勤也。
伊 【子集中】【人字部】 伊 〔古文〕□□【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蛜。
彼也。
【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又發語辭。
【詩邶風】伊餘來墍。
又【小雅】伊誰雲從。
又維也。
【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
【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後土,禮靈祇。
【註】師古曰:伊,是也。
又鬰伊,不舒貌。
【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
與噫通。
又吾伊,讀書聲。
【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
俗作吚。
又伊威,委黍也。
【詩豳風】伊威在室。
【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又姓。
又州名。
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又木名。
【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
與洢同。
又【周禮秋官】伊耆氏。
【註】伊耆,古王者號。
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
今姓有伊耆氏。
考證:〔【詩邶風】伊餘來曁。
〕謹照原文來曁改來墍。
毥 【辰集下】【毛字部】 毥 【玉篇】思巡切,音荀。
毛初生貌。
又【集韻】徐閏切,音殉。
毛羽利也。
淽 【巳集上】【水字部】 淽 【集韻】渚市切,音止。
水名。
一曰原名,霸陵在其上。
令 【子集中】【人字部】 令 【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
律也,法也,告戒也。
【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
【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
又三令。
【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
又縣令。
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
又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
又善也。
【詩大雅】令聞令望。
【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況不令乎。
又姓。
又【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
厮役曰使令。
又丁令,地名。
見【前漢張湯傳】。
或作丁零。
又令狐,亦地名。
又令狐,複姓。
又【詩齊風】盧令令。
【註】盧,田犬。
令令,犬頜下環聲。
又與鴒通。
【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卽鶺鴒鳥。
又令適,甓也。
與瓴甋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
令支,縣名。
在遼西。
又【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
亦縣名。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縣。
又【集韻】盧景切,音領。
官署之長。
又葉呂張切,音良。
【韓愈谿堂詩】凡公四封,旣富以強。
謂公吾父,孰違公令。
葉下邦。
【說文】載卩部。
從亼從卩。
發號也。
【徐曰】亼卽集字,人而爲之節制。
會意。
考證:〔又縣令。
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二爲長。
〕謹照漢書以二改以下。
價 【子集中】【人字部】 價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善也。
又大也。
【詩大雅】價人維藩。
又佋價。
與介同。
(價)【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迓切,□音駕。
【說文】物直也。
【家語】孔子爲政三月,鬻羔豚者不飾價。
【後漢張讓傳】當差之官者,皆于西園諧價。
古借用賈。
賈音古,轉去聲,義同。
伒 【子集中】【人字部】 伒 【集韻】居焮切,音靳。
相也。
伯 【子集中】【人字部】 伯 【唐韻】【集韻】【正韻】□博陌切,音百。
【說文】長也。
【釋名】父之兄曰伯父。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又兄曰伯。
【詩小雅】伯氏吹塤。
又第三等爵曰伯。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
【註】上公有功德者,加命爲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
【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陝以西,召公主之。
是東西二伯也。
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雲九伯也。
又婦人目其夫曰伯。
【詩衞風】伯也執殳。
又馬祖,天駟,房星之神曰伯。
【詩小雅】旣伯旣禱。
【註】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
又鳥名。
【左傳昭十七年】伯趙氏,司至者也。
【註】伯趙,伯勞也。
又姓。
益之後。
春秋時有伯宗,伯州犂。
又同陌。
【史記酷吏傳】置伯格長。
【註】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
又【正韻】必駕切。
同霸。
五伯,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也。
伯叔伯長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別之。
又葉蒲各切,音博。
【詩大雅】王錫申伯。
葉下蹻濯。
又葉壁益切,音必。
【史記敘傳】維棄作稷,德盛西伯。
又葉博故切,音布。
【揚雄解嘲】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
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
考證:〔【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九命作伯。
【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陝以西召伯主之。
是東西二伯也。
言九伯,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雲九伯也。
〕謹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
言九伯下增者字。
亨 【子集上】【亠字部】 亨 〔古文〕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庚切,音哼。
通也。
【易乾文言】亨者,嘉之會也。
又【唐韻】【集韻】□許兩切,同享。
【易大有】公用亨于天子。
又【唐韻】【正韻】□普庚切,同烹。
【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
【詩豳風】七月亨葵及菽。
【周禮秋官小司□】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亦如之。
【註】緻牲也。
又【韻補】葉鋪郞切,音鎊。
【詩小雅】或剝或亨,葉下將彊。
又【史記韓信傳】狡兔死,獵狗亨。
高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
◎按古惟亨字兼三義,後加一畫,作享獻之享,加四點作烹飪之烹,今皆通用。
考證:〔【周禮秋官小司□】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
〕謹照原文納亨下增亦如之三字,以足文義。
〔按古惟亨字兼三義,後加一畫,作享獻之亨。
〕謹按文義享獻之亨謹改爲享獻之享。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五音集韻】□下革切,音覈。
肉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五音集韻】許運切,音訓。
羊□也。
通作臐。
【字彙】羊羹也。
京 【子集上】【亠字部】 京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
大也。
【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又【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
【廣雅】四起曰京。
又【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
京,大也。
師,衆也。
【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又數名。
十億爲兆,十兆爲京。
又姓。
漢京房,宋京鏜。
又與原同。
【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
【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
晉大夫墓地在九京。
京卽原字。
又人名。
【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
【東觀漢紀】京作原。
古通用。
又與鯨同。
【前漢揚雄傳】騎京魚。
又與強同。
【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強。
【莊子註】作禺京。
又【韻補】葉居良切,音疆。
【詩小雅】憂心京京,葉上將下癢。
【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
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註】京猶齊也。
卿音羌。
考證:〔【揚子方言】燕之北,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謹照原文改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扏 【卯集中】【手字部】 扏 〔古文〕【唐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緩持也。
一曰不固也。
一說擾字之譌。
亡 【子集上】【亠字部】 亡 【唐韻】【集韻】【韻會】□武方切,音忘。
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
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
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從入從□。
【徐曰】□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倫 【子集中】【人字部】 倫 【唐韻】力迍切【韻會】【正韻】龍春切,□音淪。
常也。
【書洪範】彜倫攸敘。
又類也。
【禮曲禮】儗人必于其倫。
又義也。
【禮祭統】夫祭有十倫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析幹必倫。
【註】順其理也。
又比也。
【儀禮卽夕】凡絞紟用布,倫如朝服。
【禮中庸】毛猶有倫。
【疏】毛雖細物,猶有形體可比也。
又等也。
【前漢甘延壽傳】投石超距,絕於等倫。
又擇也。
【儀禮少牢饋食禮】雍人倫膚九,實于一鼎。
【註】擇其至美者。
又姓。
伶倫之後。
代 【子集中】【人字部】 代 【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岱。
更也,替也。
【書臯陶謨】天工人其代之。
【莊子逍遙遊】許由曰: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俎而代之。
又世也。
【家語】古之王者,易代攺號,取法五行。
又不還曰代。
又國名。
趙之先有代國。
【前漢地理志】代郡亳丘有五原關。
【應劭曰】古代國。
又州名。
漢代郡屬幽州,魏攺爲州。
又姓。
周代舉,明代賢。
又【方書】脈□有代。
【史記倉公傳】齊侍禦史成病頭痛。
脈法曰:代則絡脈有過,其代絕而脈賁者,病得之酒且內。
王叔和曰:來數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代。
又葉徒帝切,音地。
【楚辭九章】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妒入以自代。
願□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又葉湯的切,音剔。
【揚子太□經】將軍入虛,莫之得也。
出險登丘,莫之代也。
伹 【子集中】【人字部】 伹 【廣韻】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音疽。
拙也。
仱 【子集中】【人字部】 仱 【集韻】其淹切,音箝。
仱侏,樂人。
又居陵切,音兢。
大也,愼也。
亞 【子集上】【二字部】 亞 【唐韻】【集韻】□衣駕切,鴉去聲。
【說文】醜也。
象人局背之形。
又【爾雅釋言】亞,次也。
【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增韻】少也。
【廣韻】就也。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
【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別作婭。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又【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
俗作丫椏。
又【正韻】烏落切。
【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又與惡同。
【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
【漢書】作惡谷。
【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
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又與滹通,滹沱。
【禮禮器】作惡池。
【秦詛楚文】作亞駝。
又與稏通,稻也。
【韻會】稏通作罷亞。
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
【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
又【人宅詩】花亞欲移竹。
□與壓同。
【字彙】正譌雲:亞本塗飾字,餘皆借義,旣爲借義所奪,小篆遂從土作堊字,又從心作惡字以別之。
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
◎按《字彙》說是,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雲。
考證:〔【爾雅釋詁】亞,次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蜀志】諸葛亮管簫之亞。
〕謹照原文管簫改管蕭。
亼 【子集中】【人字部】 亼 【集韻】秦入切,音集。
【說文】亼,三合也。
從人一,象三合之形。
讀若集。
【徐鉉曰】此疑隻象形,非從人一也。
【正譌】亼,古集字。
凡會合等字□從此。
仌 【子集中】【人字部】 仌 【廣韻】筆陵切【集韻】悲淩切。
□冰本字。
【說文】象水凝之形。
本作仌,旁省作冫。
◎按《說文》仌自爲部,今依正字通列人部。
伏 【子集中】【人字部】 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
偃也。
【禮曲禮】寢毋伏。
又【廣韻】匿藏也。
【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
【詩小雅】潛雖伏矣。
【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又屈服也。
【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又三伏。
【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
【註】六月三伏之節。
始自秦德公。
周時無伏。
【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
金畏火,故三伏皆庚。
四氣代謝,皆以相生。
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
【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又姓。
漢有伏勝,伏隆。
【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
漢伏生,晉書作宓生。
又乞伏,外國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
禽覆卵也。
【古今注】燕伏戊己。
【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又【集韻】鼻墨切。
與匐通。
【史記範雎傳】膝行蒲伏。
又葉必歷切,音壁。
【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憂喜聚門兮。
吉兇同域。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旣伏其罪矣。
〕謹照原文旣字上增許字。
卆 【子集下】【十字部】 卆 【篇海】卒字之譌。
優 【補遺】【子集】【人字部】 優 【篇海類編】于求切,音尤。
五穀精,如人髮白也。
(優)【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
【爾雅釋訓】優優,和也。
【詩商頌】敷政優優。
言人君德政和樂也。
又優遊,和柔也。
【詩大雅】優遊爾休矣。
又【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
【傳】渥也。
【箋】寬也。
又【說文】饒也。
又饒洽也。
【詩小雅】旣優旣渥。
又有餘力也。
【論語】仕而優則學。
又勝也,對劣之稱。
又【小爾雅】優,多也。
又【正韻】調戲也。
【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
又伊優,屈曲佞媚貌。
又倡優。
【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詼諧,武帝以俳優畜之。
又【左傳襄二十八年】□氏鮑氏之圉人爲優。
【正義】優者,戲名也。
【晉語】有優施。
【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
又姓。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亞音鴉。
又通作要,平聲。
【禮深衣】要縫半下。
【鄭註】要或爲優。
會 【辰集上】【曰字部】 會 〔古文〕□□□□【唐韻】【集韻】□黃外切,音繪。
合也。
【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
【疏】使物嘉美之會聚。
【書禹貢】灉沮會同。
【疏】謂二水會合而同。
又【洪範】會其有極。
【疏】會,謂集會。
【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
又【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
又【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
又【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
【註】會,謂盟也。
【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
又【左傳宣七年】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
又【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
與繪通。
【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傳】會,五采也。
【釋文】馬、鄭作繪。
又【詩衞風】會弁如星。
【箋】會,謂弁中之縫也。
【釋文】會,《說文》作。
【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
【註】會,作。
鄭司農雲:謂以五采束髮也。
士喪禮曰:檜用組,乃笄。
檜,讀與同,書之異耳。
又【周禮天官小宰】聽出入以要會。
【註】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又【天官司會註】會,大計也。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山鎭曰會稽。
【註】會稽,在山隂。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武陽令會栩。
又【集韻】古活切,音括。
會撮項椎也。
又【集韻】戸栝切,音活。
【莊子人閒世】會撮指天。
向秀讀。
又【韻補】今聲濁,葉泰。
古聲淸,葉祭。
【卻正釋譏】三方鼎峙,九有未乂。
聖賢拯救之秋,列士樹功之會。
考證:〔【春官大宗伯】時見而會。
〕謹照原文而會改曰會。
〔【集韻】古活切,音括。
撮項椎也。
〕謹照原文撮上增會字。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勇主切,音庾。
腹下肥。
又【五音集韻】羊朱切,音逾。
肥□。
□ 【未集下】【舌字部】 □ 【廣韻】【集韻】□他幹切,音灘。
【玉篇】□□,言不正也。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義同。
伈 【子集中】【人字部】 伈 【廣韻】【韻會】斯甚切【集韻】斯荏切,□心上聲。
恐貌。
【韓愈祭鱷魚文】伈伈俔俔,爲民吏羞。
又【集韻】七鴆切,寢去聲。
義同。
伴 【子集中】【人字部】 伴 【廣韻】蒲管切,盤上聲。
侶也,依也,陪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半切,盤去聲。
義同。
宋時有館伴使。
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
【詩大雅】伴奐爾遊矣。
【註】伴奐,閒暇意。
又【韻補】葉皮變切,音卞。
【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
援音是願。
伇 【子集中】【人字部】 伇 【集韻】同役。
又【揚子方言】棄也。
淮汝之閒謂之伇。
伌 【子集中】【人字部】 伌 【集韻】烏懈切,音隘。
困也。
當從戹。
伷 【子集中】【人字部】 伷 【廣韻】【集韻】□同胄。
伧 【子集中】【人字部】 傖 【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音。
鄙賤之稱也。
【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玄謨爲老傖。
【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
傖囊,亂貌。
伿 【子集中】【人字部】 伿 【廣韻】【集韻】□以豉切,音。
【說文】惰也。
考證:〔【說文】隋也。
〕謹照原文隋也改惰也。
【王宏源註】【說文】伿,隋也。
侀 【子集中】【人字部】 侀 【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
□通形。
【禮王制】□者,侀也。
侀者,成也。
一成而不可變。
中從幵,當作侀,入八畫。
侹 【子集中】【人字部】 侹 【集韻】待鼎切【韻會】他頂切【正韻】徒鼎切,□汀上聲。
【說文】長貌。
一曰著地,一曰代也。
【揚子方言】□楚之閒謂之侹。
又敬也。
又平也。
【韓愈答張徹詩】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定切,音聽。
義同。
來 【子集中】【人字部】 來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
至也,還也,及也。
【禮曲禮】禮尚往來。
往而不來,非禮也。
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
【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又玄孫之子曰來孫。
又麥名。
【詩周頌】貽我來牟。
【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
亦作。
又呼也。
【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又姓。
又【集韻】洛代切,音賚。
撫其至日來。
【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又葉鄰奚切,音離。
【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
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又葉郞狄切,音力。
【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
葉下服。
【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又葉落蓋切,音賴。
【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
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又葉良置切,音利。
【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考證:〔【荀子賦論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謹照原書省論字。
仜 【子集中】【人字部】 仜 【玉篇】胡東切【唐韻】戸工切【集韻】胡公切,□音紅。
【說文】大腹也。
仉 【子集中】【人字部】 仉 【廣韻】諸兩切【集韻】止兩切,□音掌。
孟子母仉氏。
梁四公,一姓仉名。
仲 【子集中】【人字部】 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衆切,蟲去聲。
【釋名】父之弟曰仲父。
仲,中也,位在中也。
【禮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又樂器。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又【水經注】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謂之翁仲。
又姓。
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
又仲孫,複姓。
又與中通。
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
【前漢外戚傳】同產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
仯 【子集中】【人字部】 仯 【廣韻】初敎切,超去聲。
驚悚貌。
又【集韻】弭沼切,音藐。
僬仯,小貌。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翋,或作□。
詳翋字註。
□ 【未集下】【肉字部】 □ 【篇海類編】子餘切,音沮。
□蟲也。
份 【子集中】【人字部】 份 【玉篇】【集韻】□古文彬字。
【說文】份,文質備也。
【徐鉉曰】俗作斌,非。
餘詳彡部八畫。
伔 【子集中】【人字部】 伔 【淮南子說林訓】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伔。
【註】伔,音沉。
推擊其要也。
伔字從兒rén不從幾。
仍 【子集中】【人字部】 仍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
因也。
【論語】仍舊貫,如之何。
【周禮春官司幾筵】吉事變幾,兇事仍幾。
【註】變幾,變更其質,謂有飾也。
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又重也,頻也。
【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
又【谷永傳】饑饉仍臻。
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
【註】仍仍,不得志之貌。
又雲仍。
【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
又國名。
【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
又姓。
又葉人餘切,音如。
【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
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
◎按《說文》仍,如乗切,原屬日母變宮之字。
今《字彙》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是爲禪母之齒音,其誤甚矣。
不可不辨。
考證:〔【周禮春官司幾筵】【註】變幾,變更其質,謂之飾也。
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謹照原文之飾改有飾。
仝 【子集中】【人字部】 仝 【廣韻】徒紅切【正字通】道書同字。
又姓。
又人名。
盧仝,唐人。
關仝,宋人。
從人從工,與異。
音全,從入。
佪 【子集中】【人字部】 佪 【廣韻】戸恢切【集韻】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
俳佪,卽徘徊。
【前漢高後紀】俳佪往來。
又【息夫躬絕命辭】鷹隼橫厲,鸞俳佪兮。
又【玉篇】佪佪,惛也。
傷 【子集中】【人字部】 傷 【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音商。
痛也。
【爾雅釋詁】傷思也。
【詩周南】維以不永傷。
【小雅】我心憂傷。
又創也,損也。
【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
又毀傷也。
【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又戕害也。
【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
又姓。
【左傳】傷省,宋人。
又【諡法】未家短折曰傷。
又葉式亮切,同慯。
【張衡四愁詩】路遠莫緻倚愁悵,何爲懷憂心煩傷。
考證:〔【爾雅釋訓】憂思也。
〕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憂思也改傷思也。
〔【書說命】若跣勿視地。
〕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
倇 【子集中】【人字部】 倇 【廣韻】於阮切【集韻】委遠切,□音宛。
歡樂也。
又勸也。
圥 【補遺】【醜集】【土字部】 圥 【字彙補】力谷切,音陸。
【雜字韻寶】地蕈曰菌圥。
儀 【子集中】【人字部】 儀 【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宜。
兩儀,天地也。
又三儀,天地人也。
又容也。
【詩曹風】其儀不忒。
又威儀。
【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又【周禮地官保氏】敎國子以六儀,一祭祀,二賔客,三朝廷,四喪紀,五軍旅,六車馬之容。
又【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
【註】公、侯、伯、子、男也。
又【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賔客□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
又【釋名】宜也。
得事宜也。
又由儀,笙詩。
【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又象也,法也。
【詩大雅】儀□文王。
又【爾雅釋詁】匹也。
【疏】詩鄘風,實維我儀。
又【周語】丹朱馮身以儀之。
【通雅】偶也。
謂牉合也。
又度也。
【詩大雅】我儀圖之。
又【揚子方言】來也。
淮穎之閒曰儀。
又儀栗,周邑名。
見【左傳定七年】。
又姓。
秦大夫儀楚,漢儀長孺。
又通作擬。
【前漢外戚傳】皆心儀霍將軍女。
【註】心儀卽心擬。
又【韻補】葉牛何切,音俄。
【揚子太玄經】陽氣氾施,不偏不頗。
物無爭訟,各遵其儀。
本作□。
考證:〔又由儀,笙詩。
【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謹按此詩序也。
疏改序。
〔【周語】丹朱坋身以儀之。
〕謹照原文坋身改馮身。
人 【子集中】【人字部】 人 〔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淩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
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葉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
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仟 【子集中】【人字部】 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蒼先切,音千。
千人之長曰仟。
又【漢志】仟佰之得。
【註】仟謂千錢,佰謂百錢。
又草盛也。
【選詩】遠樹曖阡阡。
【李善註】作仟。
仟與芊同。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龍龕】音角。
仗 【子集中】【人字部】 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
劒戟總名。
唐制,殿下兵衞曰仗。
【儀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
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
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
又【淮南子原道訓】履危行險,無忘□仗。
【註】□仗,道也。
又憑倚也。
【詩大雅有馮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
又與杖通。
【前漢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
【註】杖通仗。
又【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
義同。
◎按兵杖、器仗之仗,上、去二聲通用。
惟馮仗之仗無上聲。
侓 【子集中】【人字部】 侓 【集韻】勒沒切,音□。
侓魁,大貌。
佗 【子集中】【人字部】 佗 【廣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妥平聲。
與他,它通。
【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
又姓。
漢佗羽。
又【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俗謂背負曰佗。
又委佗,雍容自得貌。
【詩鄘風】委委佗佗。
【疏】委委,行之美。
佗佗,長之美。
【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
又【楞嚴經】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
【註】楞嚴,大定之名。
又【韻會】【正韻】□吐臥切,音唾。
加也。
【詩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又【集韻】徒可切,音沱。
被髮也。
【史記龜筴傳】醮酒佗髮。
又【正韻】延知切,音怡。
【後漢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
【詩】委佗委蛇義同。
又葉湯家切,音他。
【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
綢繆委心,自同非佗。
伥 【子集中】【人字部】 倀 【廣韻】褚羊切,音。
【說文】狂也。
一曰仆也。
又狂行不知所如也。
【禮仲尼燕居】瞽者無相,倀倀乎其何之。
又倀鬼,虎齧人,人死,魂不敢他適,輒隷事虎,名曰倀。
【聽雨記談】人遇虎,衣帶自解,皆別寘於地。
虎見人躶,而後食之,皆倀所爲。
倀可謂鬼之愚者也。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
義同。
又除庚切,音棖。
獨立貌。
又【廣韻】【集韻】□豬孟切,音趟。
【廣韻】萌倀,失道也。
【集韻】倀〈亻亨〉,疎率也。
衆 【補遺】【子集】【人字部】 衆 【篇海類編】魚琴切,音吟。
衆立也。
與乑異。
俗書爲衆字。
非。
(眾)〔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之仲切,終去聲。
【說文】多也。
【徐曰】國語三人爲眾。
數成於三也。
【易說卦】坤爲眾。
【疏】取其地載物非一也。
【書湯誓】格爾眾庶。
【詩周頌】命我眾人。
【黌山子損益篇】寡者,爲人上者也。
眾者,爲人下者也。
又眾雨。
【禮月令淫雨蚤降註】雨三日以上爲霖,今月令曰眾雨。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婁爲聚眾。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安眾縣,秦置,屬南陽郡。
又【唐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
義同。
又草名。
【爾雅釋草疏】眾,一名秫。
稷之黏者也。
又濼,一名貫眾,藥草也。
又姓。
【左傳】有眾仲,眾父,以字爲氏。
又葉諸良切,音章。
【道藏歌】攜袂明眞館,仰期無上皇。
北鈞唱羽人,玉女粲賢眾。
又葉諸仍切,音蒸。
【揚子太□經】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減黃貞臣道丁也。
又葉才淫切,音琴。
【揚子太□經】減其儀欲自禁也,減於艾無以涖眾也。
【正字通】從橫目,從,人數多也。
目,數也。
字彙作衆,列血部,非。
伭 【子集中】【人字部】 伭 俗□字。
伭字從□,避諱字。
伸 【子集中】【人字部】 伸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身。
舒也,理也。
【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屈者使直也。
【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
又欠伸。
【禮曲禮】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
【疏】志疲則欠,體疲則伸也。
又【集韻】通作信。
詳信字註。
又姓。
【毛氏曰】古惟申字,後加人以別之。
考證:〔【禮曲禮】凡侍坐于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
【註】志倦則欠,體倦則伸也。
〕謹照原文省凡字。
于君子下增君子二字。
杖履改杖屨。
註改疏。
兩倦字俱改疲。
佰 【子集中】【人字部】 佰 【廣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說文】相什佰也。
【前漢食貨志】仟佰之得。
【註】千謂千錢,佰謂百錢。
又【集韻】博陌切,音百。
百人之長。
又通作陌。
【前漢匡衡傳】南以閩佰爲界。
【註】佰者,田東西界。
介 【子集中】【人字部】 介 【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際也。
【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
【傳】介謂辨別之端。
【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
又助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大也。
【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又【爾雅釋詁】介,善也。
又因也。
【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
又【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
【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
【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
又【揚子方言】介,特也。
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
又小也。
【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況介丘乎。
又閒厠也。
古者主有□,客有介。
【禮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又隔也。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
【註】介,隔也。
迫近國都之關。
又貴介。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
又保介,農官之副。
【詩周頌】嗟嗟保介。
又凡堅確不拔亦曰介。
【易豫卦】介于石。
【孟子】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又介介,猶耿耿也。
【後漢馬援傳】介介獨惡是耳。
又側畔也。
【楚辭九章】悲江介之遺風。
又一夫曰一介。
【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又兵甲也。
【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又水鱗甲亦曰鱗介。
【禮月令】孟冬之月,其蟲介。
又《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
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又國名。
【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
【註】介,東夷國。
葛盧,名。
又姓。
晉介之推。
又與芥同。
【前漢元後傳】遇共王甚厚,不以往事爲纖介。
又葉居吏切,音記。
【馬融長笛賦】激朗淸厲,隨光之介也。
牢剌拂戾,諸賁之氣也。
【說文】作爪,從人介于八之中。
【正譌】爪,分畫也,限也。
從人從八,分辨之義。
別作個。
詳丨部個字註。
考證:〔【左傳昭二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
〕謹照原文二年改二十年。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圉,寡君之貴介弟也。
〕謹照原文王子圉改王子圍。
〔【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辱在寡君。
〕謹照原文辱在寡君改告于寡君。
〔【前漢五行志】木冰爲木介。
又【天文志】木少陽。
人將有害,隂氣脅木先寒,得雨而冰,曰樹介。
〕謹按天文志無樹介之文,今照五行志原文改爲: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
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左傳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
【註】介,東夷國。
葛盧,名。
〕謹按原文註在經下不當引傳。
左傳二字謹改作春秋。
企 【子集中】【人字部】 企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去智切【正韻】去冀切,□音器。
舉踵望也。
【爾雅釋鳥】鳧雁醜,其足蹼,其踵企。
【揚子方言】□,隑企,立也,東齊海岱北燕之郊,跪謂之□,委痿謂之隑企。
【前漢高帝紀】日夜企而望歸。
又【廣韻】丘弭切【韻會】遣尒切,□音跂。
義同。
從人從止會意。
止卽足也。
考證:〔【揚子方言】□,隑企,立也,東齊海岱北燕之郊,跪謂□,委痿謂之隑企。
〕謹照原文跪謂下增之字。
佀 【子集中】【人字部】 佀 【集韻】似本字。
又姓。
明佀鍾。
伕 【補遺】【子集】【人字部】 伕 【篇海】音夫。
女夫婿也。
□ 【未集下】【至字部】 □ 【說文】古文至字。
註詳至。
仠 【子集中】【人字部】 仠 【廣韻】【集韻】□同捍。
似 【子集中】【人字部】 似 〔古文〕□【唐韻】詳裡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
肖也。
【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
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
【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又嗣也。
【詩周頌】以似以續。
又況也,奉也。
【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又【正韻】相吏切,音寺。
義同。
又【韻補】葉養裡切,音以。
【詩大雅】無曰餘小子,召公是似。
葉下祉。
【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
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任 【子集中】【人字部】 任 【唐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
誠篤也。
【詩邶風】仲氏任隻。
【鄭箋】以恩相信曰任。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註】任,信於友道。
又【廣韻】堪也。
【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註】言誰堪此憂思也。
又當也。
【左傳僖十五年】衆怒難任。
又負也,擔也。
【詩小雅】我任我輦。
【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註】幷已獨任之,分析而二之。
又姓。
大任,文王之母。
又薛國之姓。
【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
【正義】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如鴆切,壬去聲。
克也,用也。
又所負也。
【論語】仁以爲已任。
又事也。
【周禮夏官】施貢分職,以任邦國。
【註】事以其力之所堪。
又與妊姙同。
【史記鄒陽傳註】紂刳任者,觀其胎產。
又【方書】督脈屬陽,循□而上,至鼻。
任衇屬隂,循膈而上,至咽。
女子二十,任衇通,則有子。
又【書舜典】而難任人。
【註】言拒絕佞人。
本作壬,與巧言孔壬之壬同。
譌作任。
考證:〔【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而可任。
〕謹照原文而字改之字。
伳 【子集中】【人字部】 伳 【集韻】私列切,音屑。
侈也。
伶 【子集中】【人字部】 伶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零。
獨也。
又弄也。
伶人,弄臣也。
又伶人,樂工也。
伶倫,古樂師,世掌樂官,故號樂官爲伶官。
又【唐樂府序】伯牙作水伶操。
又使也。
厮役謂之使伶。
又健伶,縣名,屬益州郡。
又伶俐,黠慧也。
又伶仃,與彾同。
伶俜,與竛□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
又力正切,音令。
義□同。
煂 【巳集中】【火字部】 煂 【集韻】郝格切,音赫。
【玉篇】燒也。
烉 【巳集中】【火字部】 烉 【篇海】呼貫切,音喚。
火光明也。
又【古文奇字】煥,古作烉。
詳煥字註。
佃 【子集中】【人字部】 佃 【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
治田也。
亦作田。
【詩齊風】無田甫田。
【註】田謂耕治之也。
通作畋。
【書多方】畋爾田。
又代耕農也。
或曰佃當借甸,從人變體,象匍匐力耕形。
【詩小雅】維禹甸之。
【周禮天官甸師註】郊外曰甸。
又古卿車。
【左傳哀十七年註】衷甸一轅,卿車。
《說文》作佃雲中也。
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
又田獵。
【易繫辭】以佃以漁。
亦作畋。
又【正韻】蕩練切,音電。
義同。
又【韻補】葉他英切,音汀。
【馬融廣成頌】忽蒐狩之禮,闕槃虞之佃。
闇昧不睹日月之光,聾昏不聞雷霆之震。
震音征。
考證:〔【周禮地官甸師註】郊作曰甸。
〕謹照原書地官改天官。
郊作改郊外。
〔【左傳哀十七年註】衷甸一轅,卿車。
甸一作佃。
徐曰,佃訓中也,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
〕謹按作佃者說文非左傳註也。
謹照說文繫傳改爲:說文作佃雲中也。
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之譌。
侖 【子集中】【人字部】 侖 【廣韻】力迍切【集韻】盧昆切,□音論。
敘也,亼□而卷之侖如也。
又昆侖山,與崑崙同。
見【漢志】。
又【山海經】有侖者之山。
又神名。
【山海經】槐江之山,槐鬼離侖居之。
【註】離侖,神名。
又凡物之圓渾者曰昆崙,圓而未剖散者曰渾淪。
本作侖。
産 【午集上】【生字部】 產 【唐韻】【集韻】【韻會】□所□切,音剗。
【說文】生也。
【正字通】婦生子曰產,物生亦曰產。
【禮鄕飮酒禮】產萬物者,聖也。
【註】聖之言生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隂德,以中禮防之。
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
【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
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
【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又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
【孟子】□良,楚產也。
【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註】屈地生良馬。
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又民業曰產。
【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
【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又【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又水名。
與滻同。
【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又與嵼同。
【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又姓。
【何氏姓苑】彭城人也。
【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又【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
生育也。
又【韻補】葉□舉切,數上聲。
【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又所蹇切,先上聲。
【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
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
或作□嵼。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乃結切,音隉。
腫也。
□ 【未集下】【至字部】 □ 【集韻】直利切,音緻。
刺履底也。
他 【子集中】【人字部】 他 【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
與佗它通。
彼之稱也,此之別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又【玉篇】誰也。
又邪也。
【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
又凡牛馬載物曰負他。
又【集韻】唐佐切,同。
亦畜負物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
【註】他音〈口□〉。
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
又【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
讀若塔平聲。
今 【子集中】【人字部】 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
【說文】是時也。
【廣韻】對古之稱。
【詩召南】迨其今兮。
【毛傳】今,急辭也。
【朱傳】今,今日也。
不待吉也。
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
【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又【韻補】葉居靑切,音京。
【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又葉居良切,音姜。
【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
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從亼□會意。
□,古文及字。
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佫 【子集中】【人字部】 佫 【廣韻】曷各切,音鶴。
姓也。
【集韻】□或作佫,又與假徦臵格□通。
仔 【子集中】【人字部】 仔 【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子。
克也,任也。
【詩周頌】佛時仔肩。
又【廣韻】子之切,音咨。
義同。
仮 【子集中】【人字部】 仮 【集韻】同反。
侼 【子集中】【人字部】 侼 【集韻】薄沒切,音孛。
【揚子方言】強也,懟也,又很也。
□ 【未集中】【老字部】 □ 【廣韻】【集韻】□多忝切,音點。
【說文】老人面如點也。
【廣雅】□,老也。
又【廣韻】【集韻】□多念切,音店。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胡溝切【正韻】胡鉤切,□音侯。
【說文】羽本也。
一曰羽初生貌。
【廣雅】風狄羽也。
又【集韻】下遘切,音候。
鍭,或作□。
金鏃翦羽。
【儀禮旣夕禮】□失一乘。
【註】□猶候也,候物而射之矢也。
亞 【子集上】【二字部】 亞 "【唐韻】【集韻】□衣駕切,鴉去聲。
【說文】醜也。
象人局背之形。
又【爾雅釋言】亞,次也。
【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增韻】少也。
【廣韻】就也。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
【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別作婭。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又【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
俗作丫椏。
又【正韻】烏落切。
【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又與惡同。
【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
【漢書】作惡谷。
【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
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又與滹通,滹沱。
【禮禮器】作惡池。
【秦詛楚文】作亞駝。
又與稏通,稻也。
【韻會】稏通作罷亞。
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
【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
又【人宅詩】花亞欲移竹。
□與壓同。
【字彙】正譌雲:亞本塗飾字,餘皆借義,旣爲借義所奪,小篆遂從土作堊字,又從心作惡字以別之。
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
◎按《字彙》說是,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雲。
考證:〔【爾雅釋詁】亞,次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蜀志】諸葛亮管簫之亞。
〕謹照原文管簫改管蕭。
" 傘 【子集中】【人字部】 傘 【廣韻】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散。
禦雨蔽日,可以卷舒者。
通作繖。
亦作□。
【說文】蓋也。
【通雅】繖本因古之縿,升庵謂傘亦古文,晉輿服志,功曹吏繖扇騎從傘。
始見於南史,王縉以笠傘覆面。
魏書裴延儁傳,山胡持白傘白旛。
○按《說文》幓,旌旗之斿。
《爾雅》纁帛縿。
註:衆旒所著正幅爲縿。
此卽繖之原也。
又地名。
【遼史太宗紀】駐蹕於傘澱。
五 【子集上】【二字部】 五 〔古文〕□【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午。
【增韻】中數也。
【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
【書武成】列爵惟五。
【詩鄘風】良馬五之。
又格五。
【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
【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
至五卽格不得行。
又【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又十五夜曰三五。
【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
【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又姓。
漢五京。
又第五,五鹿,皆複姓。
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仼 【子集中】【人字部】 仼 【字彙】音王。
急行也。
◎按《集韻》作彺。
《字彙》譌。
□ 【補遺】【未集】【耳字部】 □ 【川篇】詞卯切。
亭名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須緣切,音宣。
飛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子小切,音劋。
耳鳴。
仧 【備考】【子集】【人字部】 仧 【字彙補】與長同。
什 【子集中】【人字部】 什 【唐韻】【韻會】□是執切,音十。
十人爲什。
又古者師行,二五爲什。
凡食器之類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
【史記五帝紀註】什物謂常用者,其數非一,故雲什。
又篇什。
【朱子曰】詩雅頌無諸國之別,故十篇爲一卷,猶軍法十人爲什也。
【五經通義】國風多寡不等,不稱什。
雅頌十篇爲聮,惟魚藻,蕩及閔予小子,雖無過乎什,亦稱什,舉成數耳。
若不及者,如駉頌四篇,□頌五篇,皆不稱什也。
亳 【子集上】【亠字部】 亳 【唐韻】旁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
商湯所都。
契封商,湯始居亳。
皇甫謐曰:梁國有三亳。
南亳在穀熟。
卽湯都。
北亳在蒙,卽景亳。
湯所受命地偃師爲西亳,卽盤庚所徙。
【通雅】宋州穀熟縣卽歸德之考城縣。
考城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
章本淸雲:湯遷南亳,卽歸德府。
亳一作薄。
【荀子議兵篇】古者湯以薄。
【註】與亳同。
【前漢地理志】山陽郡有薄縣。
【註】湯居亳。
【說文】亳,京兆杜陵亭名。
則又一亳也。
又【書立政】三亳阪尹。
【傳】與皇甫說同。
孔安國雲:亳人歸文王者三所,爲之立監,故爲三亳。
又【廣韻】亳,國名。
春秋□地,漢爲沛之譙縣,晉爲南兗州,後周爲亳州。
從 【子集中】【人字部】 從 【說文】從本字。
【陸佃曰】二人向陽爲從,向隂爲比。
士之趨嚮,不可不愼。
(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
【說文】本作從。
相聽也。
【書益稷】汝無面從。
【說命】後從諫則聖。
又【廣韻】就也。
【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
【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
又【爾雅釋詁】自也。
【詩小雅】伊誰雲從。
【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
【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又姓。
【廣韻】漢有將軍從公。
【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又【廣韻】【集韻】□七恭切,促平聲。
【廣韻】從容也。
【正韻】從容,舒緩貌。
【書君□】從容以和。
【禮中庸】從容中道。
又【集韻】書容切,音舂。
從容,久意。
【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又【集韻】將容切,音蹤。
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又與蹤通。
【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
【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
太高貌。
【韻會】髻高也。
【禮檀弓】爾無從從爾。
又【集韻】鋤江切,浞平聲。
義同。
又【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俗去聲。
【說文】本作□。
隨行也。
【詩齊風】其從如雲。
【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又【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
【書囧命】其侍禦僕從。
【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
【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
一曰從,法駕也。
【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又【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
同宗也。
【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
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
【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又【集韻】子用切。
與縱同。
【禮曲禮】欲不可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從)考證:〔【詩齊風】從衡其畝。
〕謹照原文從衡改衡從。
憶 【卯集上】【心字部】 憶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
念也,思也,記也。
【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奚韻】同胖。
亴 【子集上】【亠字部】 亴 【字彙補】魚救切,音右。
飛也。
仆 【子集中】【人字部】 仆 【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
偃也,僵也。
【唐書房杜傳贊】興仆植僵。
又【集韻】普木切,音攴。
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敷救切,否去聲。
頓也。
伉 【子集中】【人字部】 伉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口浪切,□康去聲。
伉儷,配耦也,敵也。
【左傳成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
【疏】伉儷者,言是相敵之匹耦。
又與抗同。
【莊子漁父篇】萬乗之主,千乗之君,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又【淮南子齊俗訓】伉行以違俗。
又直也。
【揚子法言】事勝辭則伉。
又姓。
又【集韻】【韻會】□居郞切,音剛。
正直貌。
又葉苦郞切,音康。
【詩大雅】臯門有伉。
與閌同。
【傳】高貌。
【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所防。
帶甲百萬,非一勇所伉。
【戴侗曰】高亢之亢當作亢。
與亢龍之亢同。
亢字原刻從凡不從幾作。
伖 【補遺】【子集】【人字部】 伖 【韻會】與帑同。
仺 【子集中】【人字部】 仺 【集韻】倉古作仺。
註詳八畫。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與羸同。
見釋藏。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都罪切,堆上聲。
大腫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徒渾切。
同□。
髀也。
或作□臀。
亯 【子集上】【亠字部】 亯 【玉篇】古文亨字。
註詳六畫。
又【集韻】古文烹字。
◎按亨烹二字古通,故古文亦通用。
桸 【辰集中】【木字部】 桸 【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虛宜切,□音犧。
【說文】朽也。
【類篇】勺也。
通作□。
或作獻。
【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鬥獻。
師古音犧。
鬥魁及杓末如勺之形。
又【廣韻】香衣切,音希。
木名,汁可食。
亭 【子集上】【亠字部】 亭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說文】民所安定也。
【釋名】停也。
道路所舍,人停集也。
【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
【東觀漢紀】衞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
又【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
又亭長。
【後漢百官志】十裡一亭,十亭一鄕。
有亭長持更闆以劾賊,索繩以執賊。
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
或爲亭父。
【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
又【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
【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又直也。
【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
又平也,均也。
【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
【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
又亭亭,山名,在泰山下。
【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又亭亭,聳立貌。
【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
又【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
【註】猶心也。
又亭毒,化育也。
【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
【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
又亭午。
【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遊氣高褰。
【註】亭,至也。
午,日中也。
遊氣,海氣也。
褰,開也。
言氣開見日也。
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
又【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
又水止曰亭。
與渟同。
【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又【韻補】葉徒陽切。
【班固高祖泗水亭□】寸木尺土,無竢斯亭。
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仙 【子集中】【人字部】 仙 【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
【釋名】老而不死曰仙。
仙,遷也。
遷入山也。
【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又胎仙,鶴也。
【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又輕舉貌。
【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又仙居,仙遊,俱縣名。
又仙霞,嶺名。
又姓。
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
亦作僲。
井 【子集上】【二字部】 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郢切,精上聲。
穴地出水曰井。
【釋名】井,淸也。
【廣雅】深也。
易有井卦。
【世本】伯益作井。
【汲冡周書】黃帝作井。
【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
【孟子】方裡而井,井九百畝。
又市井。
【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
【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又南方宿名。
【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
【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又井井,經畫端整貌。
【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又往來連屬貌。
【易井卦】往來井井。
又姓。
漢有井丹。
又藻井。
【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又綺井。
【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
【註】屋闆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又古文井與□通用。
【左傳】有井伯,卽郉伯。
【說文】本作丼。
亦 【子集上】【亠字部】 亦 〔古文〕□【唐韻】羊益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
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
又姓。
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又同奕。
【詩周頌】亦服爾耕。
【箋】亦,大也。
【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
【說文】□與掖同。
【詩衡門序】誘掖其君。
【釋文】《石經》作亦。
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
後從肉作腋。
亟 【子集上】【二字部】 亟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音棘。
敏也,疾也。
【說文】從人從口從又從二。
二,天地也。
【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
【詩大雅】經始勿亟。
【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
【註】急也。
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又【廣韻】【集韻】□去吏切,音唭。
頻數也。
【孟子】亟問亟餽鼎肉。
【又】仲尼亟稱於水。
又詐欺也。
【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又與棘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又與革通。
【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又與極通。
【荀子賦論】反覆甚極。
【註】極與亟同。
□ 【未集下】【自字部】 □ 【字彙補】烏版切,音綰。
姓也。
出千家姓。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于貴切,音胃。
皮也。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龍龕】吐涉切,音貼。
肉動也。
侞 【子集中】【人字部】 侞 【集韻】人餘切,音如。
均也。
又【轉註古音】遇韻侞,如庶切,引書柔遠能邇註:能猶侞也。
孔穎達曰:欲安遠方,當先順侞其近。
伓 【子集中】【人字部】 伓 【集韻】晡枚切,音桮。
山名。
又貧悲切。
與伾同。
又部鄙切,音否。
引【爾雅】一成坯,或從人。
佄 【子集中】【人字部】 佄 【集韻】同酣。
倴 【子集中】【人字部】 倴 【字彙補】博昆切,音奔。
那顏倴盞,元將名。
咵 【醜集上】【口字部】 咵 【集韻】苦瓦切,音跨。
言戾也。
亵 【申集下】【衣字部】 褻 【唐韻】【集韻】【韻會】私列切【正韻】先結切,□音薛。
【說文】私服。
【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
【註】私居服。
歐陽氏曰:從衣,中執也。
【廣韻】衷衣也。
又【增韻】衣破壞之餘曰褻。
又穢也。
【史記石奮傳厠牏註】呂靜曰:褻,器也,穢惡之穴也。
又【正韻】與媟通,狎近也。
仁 【子集中】【人字部】 仁 〔古文〕忎□【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人。
【釋名】忍也。
【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
得之者尊。
【程顥曰】心如穀種。
生之性,便是仁。
又【方書】手足痿□爲不仁。
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雲: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又姓。
又【韻補】葉如延切,音然。
【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
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從二從人。
仁則從人從二。
在天爲元,在人爲仁。
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亮 【子集上】【亠字部】 亮 【廣韻】【集韻】力讓切【韻會】【正韻】力仗切,□音量。
與諒同。
信也。
【孟子】君子不亮,惡乎執。
【古詩十九首】君亮執高節,賤妾亦奚爲。
又明也。
又姓。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
【書說命】亮隂,卽梁闇。
【正字通】亮下從兒。
改作幾,非。
亮原字作亠口冖兒。
伐 【子集中】【人字部】 伐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房越切,音罰。
征伐。
【詩小雅】薄伐玁狁。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
【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
又【小爾雅】伐,美也。
又伐閱,與閥閱同。
【史記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積日曰閱。
【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
【註】伐,功也。
又自稱其功曰伐。
【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
又斫木也。
【詩周南】伐其條枚。
又考擊鐘鼓也。
【禮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又攻殺擊刺也。
【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
【註】少不下四五,多不過六七而齊,所以戒其貪殺也。
又兵器。
【詩秦風】蒙伐有苑。
【註】蒙,雜文。
伐,幹也。
亦作瞂。
又星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熊旗六斿。
以象伐也。
【註】熊虎爲旗,師都之所建,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
又與垡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
【疏】畎上高土謂之伐。
又葉許竭切,音歇。
【詩商頌】韋顧旣伐。
葉上截下桀。
又葉扶廢切,音吠。
【徐幹西征賦】奉明辟之渥德,與遊軫而西伐。
過京邑以釋駕,觀帝居之舊制。
伐字從人從戈,戍字亦從人從戈。
【留靑日劄】人坐臥則爲戍守,人立行則爲征伐。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
【疏】畝上高土謂之伐。
〕謹照原文畝上改畎上。
交 【子集上】【亠字部】 交 〔古文〕【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
【小爾雅】俱也。
【廣韻】共也,合也。
【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
【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
【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
【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
【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
【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
【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
【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
【史記】作蛟。
又同鵁。
【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
卽鵁鶄。
考證:〔【揚子方言】衿之謂交。
〕謹照原文改衿謂之交。
伅 【子集中】【人字部】 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