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宿爲舍,再宿爲信。
【詩豳風】于女信處。
又【周頌】有客信信。
【註】四宿也。
又符契曰信。
【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
【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
出入關,合之乃得過。
或用木爲之。
【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
【註】棨,有衣戟也。
又古人謂使者曰信。
與訊通。
【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
【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又州名。
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又姓。
信陵君無忌之後。
又複姓。
【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又【集韻】【正韻】□升人切。
與申同。
【易繫辭】往者,屈也。
來者,信也。
【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又同身。
【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註】信圭,刻人形伸也。
躬圭,刻人形屈也。
又葉斯鄰切,音新。
【詩小雅】庶民弗信。
葉上親。
◎按《正韻》雲: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
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葉矣。
倆 【子集中】【人字部】 倆 【集韻】裡養切,音兩。
伎倆,巧也。
俾 【子集中】【人字部】 俾 【唐韻】幷弭切【韻會】補弭切,□音髀。
【說文】益也。
一曰俾門,侍人。
【爾雅釋詁】俾,使也。
【書大禹謨】俾予從欲以治。
【詩魯頌】俾爾昌而熾。
又【廣韻】從也。
【書武成】罔不率俾。
又【爾雅釋言】俾,職也。
【註】使共職也。
又【集韻】賔彌切,音卑。
漢安定郡安俾縣。
又毗至切,鼻去聲。
俾倪,衺視貌。
通作睥睨。
【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城上女牆。
埤堄作僻倪,音通義別。
考證:〔【詩魯頌】俾爾昌爾熾。
〕謹照原文昌爾改昌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匹蔑切,音撆。
暫聞也。
侮 【子集中】【人字部】 侮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慢易也。
【書說命】無啓寵納侮。
【詩大雅】予曰有禦侮。
【傳】武臣折衝曰禦侮。
又【揚子方言】侮,賤稱也。
秦晉之閒罵奴婢曰侮。
又【集韻】或作務。
【詩小雅】外禦其務。
亦作姆。
傉 【子集中】【人字部】 傉 【廣韻】內沃切【集韻】奴沃切,□孥入聲。
【北史】三字姓。
有厙傉官氏。
俪 【子集中】【人字部】 儷 【廣韻】【韻會】□郞計切,音麗。
並也。
【淮南子繆稱訓】與俗儷走,而內行無繩。
又伉儷,偶也。
【左傳成十一年】郤犫奪施氏婦。
婦人曰:鳥獸猶不失儷,子將若何。
【又】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
通作麗。
又【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賔束帛儷皮。
【註】兩鹿皮也。
古文儷爲離。
又【士昏禮】納徵曰:某有先人之禮,儷皮束帛,使某也請納徵。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說文】棽儷也。
【韻會】木枝條貌。
考證:〔【左傳成十一年】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
〕謹照原文不能上增已字。
倓 【子集中】【人字部】 倓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音談。
【說文】安也。
【玉篇】靜也,恬也,又安然不疑也。
【荀子仲尼篇】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託國也。
又【集韻】【韻會】□吐感切,音毯。
義同。
又【集韻】【正韻】□吐濫切。
與賧同。
【後漢南蠻傳】殺人者得以倓錢贖死。
【註】何承天纂文雲:倓,蠻夷贖罪貨也。
倝 【子集中】【人字部】 倝 【集韻】居案切,音幹。
日始出,光倝倝也。
本作〈一〉,俗作□,別作□。
◎按《說文》倝獨爲部,《集韻》從□從入,今《字彙》附入人部,非。
《說文》倝從屮(□)作。
偫 【子集中】【人字部】 偫 【集韻】【韻會】□丈裡切,音雉。
【說文】待也。
又同。
具也。
【周語】單襄公曰:偫而畚挶。
【揚雄校獵賦】儲積共偫。
又與庤通。
【詩周頌】庤乃錢鎛。
又通作峙跱。
【爾雅釋詁】具也。
【書費誓】峙乃糗糧。
【詩大雅】以峙其粻。
【後漢章帝紀】無得設儲跱。
傧 【子集中】【人字部】 儐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必刃切,賓去聲。
導也,相也。
【禮聘義】卿爲上儐,大夫爲承儐,士爲紹儐。
又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又【禮運】山川所以儐鬼神也。
【註】儐禮鬼神,而祭山川也。
【石經】從手作擯,亦省作賔。
又進也。
【周禮春官】王命諸侯則儐。
又□也。
【詩小雅】儐爾籩豆。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賔。
敬也。
又同擯。
【戰國策】六國從親以儐秦。
又同顰。
眉蹙也。
【枚乗菟園賦】儐笑連便。
考證:〔【禮聘義】主人三儐,賓三介,因賓而作,故從賓。
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謹按聘義無此文,其見於註中者曰賓見主人陳擯。
釋文擯,本又作儐。
下文及註皆同。
所謂下文者謂卿爲上擯三句也,是經文擯又作儐矣。
今據此謹以主人三儐十四字改作卿爲上儐,大夫爲承儐,士爲紹儐。
其下文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别是一義謹增又字以别之。
蚞 【申集中】【蟲字部】 蚞 【集韻】【韻會】【正韻】□莫蔔切,音木。
【爾雅釋蟲】蜓蚞,螇螰。
【註】卽蝭蟧也,一名蟪蛄。
【揚子方言】蛥蚗,謂之蜓蚞。
伄 【子集中】【人字部】 伄 【廣韻】【集韻】□多嘯切,音弔。
【玉篇】伄儅,不常也。
伍 【子集中】【人字部】 伍 【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五。
【周禮小司徒】五人爲伍。
【說文】相參伍也。
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
【周禮天官】設其參傅其伍。
【註】參謂卿三人,伍謂大夫五人。
又【齊語】五家爲軌,故五人爲伍。
軌長帥之。
又【孫子】用兵之法,全軍爲上,破軍次之。
全伍爲上,破伍次之。
【左傳桓五年】先偏後伍,伍承彌縫。
【註】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
又五家相保曰伍。
【左傳襄三十年】子產使盧井有伍,輿人誦之曰:取我田疇而伍之。
又漢制有尺籍伍符。
又與衆雜處曰伍。
【史記司馬穰苴傳】臣素□賤,君擢之閭伍之中。
又【韓信傳】信過樊將軍門,歎曰:生乃與噲等伍。
又【前漢律歷志】隂陽相生,自黃鐘始,而左旋,八八爲伍。
【註】孟康曰:從子數辰至未得八,下生林鐘,數未至寅得八,上生太簇。
律上下相生,皆以此爲率。
伍,耦也。
八八爲耦。
又姓。
考證:〔【禮祭義註】五人爲伍。
〕謹按五人爲伍不始於陳澔祭義註,謹將禮祭義註改爲周禮小司徒。
〔【周禮天官】設其參而傅其伍。
〕謹照原文省去而字。
〔【齊語】五家爲軌,故五人有伍。
軌長帥之。
〕謹照原文有伍改爲伍。
伀 【子集中】【人字部】 伀 【玉篇】【廣韻】職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
【說文】志及衆也。
從人從公。
惟公則可衆。
又與忡通。
佂伀,懼也。
【吳志周魴誘曹休書】卒奉大略,伀矇狼狽。
【揚子方言】□沐,佂伀,遑遽也。
【郭註】□沐,喘□貌。
佂伀,卽怔伀之聲。
倉 【子集中】【人字部】 倉 〔古文〕仺【唐韻】七岡切【集韻】千岡切,□音蒼。
【說文】穀藏也。
【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
【詩小雅】乃求千斯倉。
【禮月令】季秋,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
又官名。
【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
又倉卒,悤遽貌。
【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
又姓。
周倉葛。
又與蒼通。
【禮月令】駕倉龍。
【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又與臓通。
五倉,五臟也。
【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
又與滄通。
【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與桑通。
亢倉子,亦作庚桑子。
又【集韻】楚亮切,借作愴。
【詩大雅】倉兄塡兮。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甫遙切【集韻】□遙切,□音猋。
□□,腫潰也。
【博雅】□,腫也。
又【廣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漂。
義同。
【集韻】或從票。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五音篇海】同胃。
伎 【子集中】【人字部】 伎 【集韻】【韻會】□巨錡切,音芰。
伎巧。
【老子道德經】多人伎巧。
又伎倆。
【史記馮驩傳】無他伎能。
【揚子法言】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又】淳于越可謂伎矣。
【註】伎,才也。
又【廣韻】巨支切。
與跂通,足多指也。
又舒貌。
【詩小雅】鹿斯之奔,維足伎伎。
【註】宜疾而舒,留其羣也。
伃 【子集中】【人字部】 伃 【唐韻】以諸切【集韻】羊諸切,□音餘。
倢伃,婦官也。
詳倢字註。
又大也。
【揚子方言】凡大人,楚謂之伃。
亦作妤。
伋 【子集中】【人字部】 伋 【集韻】【韻會】訖力切【正韻】居立切,□音急。
【說文】人名。
孔伋字子思。
漢有郭伋。
又【集韻】極入切,音及。
伋伋,虛詐貌。
俲 【子集中】【人字部】 俲 同傚。
佟 【子集中】【人字部】 佟 【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音炵。
姓也。
【燕錄】有遼東佟萬,以文章知名。
又人名。
【後漢逸民傳】臺佟字孝威。
【正字通】譌爲佟臺。
仛 【子集中】【人字部】 仛 【集韻】醜亞切,音詫。
與奼同。
【說文】少女也。
【玉篇】驕逸也。
又【廣韻】徒落切【集韻】達各切,□音鐸。
他也。
又【集韻】闥各切。
同侂,寄也。
佝 【子集中】【人字部】 佝 【廣韻】呼漏切【集韻】許□切,□音吼。
短極醜貌。
又【集韻】丘□切,音□。
義同。
又【集韻】【類篇】□與拘同。
詳拘字註。
佖 【子集中】【人字部】 佖 【廣韻】毗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正韻】薄密切,□音弼。
有威儀也。
【詩小雅】威儀怭怭。
【說文】作佖佖。
◎按《詩賓筵》威儀怭怭。
註訓媟慢,承上旣醉而言,謂醉無儀也。
《說文》引《詩》訓威儀,與《詩》義反。
此《說文》之誤,諸韻書仍之,□非。
又滿也。
【揚雄羽獵賦】騈衍佖路。
考證:〔【揚雄校獵賦】騈衍佖路。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仵 【子集中】【人字部】 仵 【廣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五。
【玉篇】偶敵也。
又【宋史瀘州蠻傳】範百祿作文誓曰:天子之德,雨暘覆護。
三五噍類,請比涇仵。
【正韻】仵作伍。
又姓。
又【集韻】五故切,音悟。
同也。
【莊子天下篇】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爲聖人。
仹 【子集中】【人字部】 仹 【廣韻】【集韻】□同豐。
又【篇海】仙人名。
佥 【子集中】【人字部】 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千廉切,音籖。
皆也,鹹也。
衆共言之也。
【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又【揚子方言】自山而東,五國之郊曰僉。
又連枷亦曰僉,打穀具也。
【總要】亼部僉從亼從吅會意。
合集衆口,詢謀相從之義。
休 【子集中】【人字部】 休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
美善也,慶也。
【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
【詩商頌】何天之休。
又宥也。
【書呂□】雖休勿休。
【註】宥之也。
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
【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詩唐風】良士休休。
又休沐,言休假也。
一曰下沐,一曰旬休。
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又緻仕曰休。
又休息。
【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又地名。
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
見【史記年表】。
又【爾雅釋木】休,無實李。
【註】一名趙李。
又蚤休,藥名。
又姓。
又休休,人名。
見【五代史】。
又【集韻】籲句切,音煦。
氣以溫之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而休於氣。
又同咻。
【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註】燠休,痛念聲。
又葉虛嬌切,音囂。
【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
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又葉匈于切,音虛。
【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
天贊人和,僉曰惟休。
【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
《爾雅》庇曰休,會止木庇息意。
◎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也。
考證:〔【書說命】實萬世無疆之休。
〕謹照原書說命改太甲。
〔按今爾雅釋木本作庇庥也。
〕謹照原書釋木改釋言。
□ 【未集中】【聿字部】 □ 【正字通】俗繪畫字。
【釋名】□,挂也,以五色挂物上也。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龍龕】同腦。
□ 【未集下】【臼字部】 □ 【玉篇】同臿。
住 【子集中】【人字部】 住 【廣韻】持遇切【集韻】【韻會】廚遇切,□音駐。
止也,立也,居也。
【齊書張融傳】融爲中書郞,未有居止,權牽船於岸上住。
又姓。
見【姓苑】。
又與數同。
【列子黃帝篇】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呂戌切【集韻】劣戌切,□音律。
【說文】血祭肉也。
【集韻】一曰腸也。
同膟。
又【類篇】力遂切,音類。
義同。
又【五音集韻】所類切,音帥。
一曰師祭。
侲 【子集中】【人字部】 侲 【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
童子也。
【張衡東京賦】侲子萬童。
【註】薛綜曰:侲之言善也,善童,幼子也。
【後漢禮儀志】先臘一日大儺,選中黃門子弟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爲侲子,皆赤幘皁製,執大叢以逐疫。
又挽歌亦用侲童。
又【揚子方言】燕齊閒謂養馬者爲侲。
又【集韻】【韻會】【正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佞 【子集中】【人字部】 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乃定切,音甯。
才也。
故自稱不才曰不佞。
【晉語】夷吾不佞。
又巧諂捷給也。
【論語】焉用佞。
【博物志】堯時有指佞草,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
又【韻補】葉奴經切,音寧。
【夏侯湛抵疑】猗靡容悅,出入崎傾。
逐巧點姸,嘔喁辯佞。
【說文】巧讇,高材也。
從女信省。
【徐鉉曰】女子之信,近於佞也。
侔 【子集中】【人字部】 侔 【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說文】齊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疏數必侔。
【註】侔猶均也。
【又】凡爲輪,行澤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註】侔,上下等也。
又【莊子大宗師】畸於人而侔於天。
又【揚子方言】侔,莫強也。
北燕之外郊言努力謂之侔莫。
又與蟊蛑□同。
食苗蟲也。
見【漢海廟□】又葉蒙晡切,音模。
【權德輿幾銘】沖用爲工,方寸爲鑪。
周行不殆,造物不侔。
俅 【子集中】【人字部】 俅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冠飾貌。
【詩周頌】載弁俅俅。
【毛氏曰】恭順貌。
【六書故】詩人特以俅俅狀載弁之容,非冠飾。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俅子三篇。
磀 【午集下】【石字部】 磀 【集韻】同□。
詳□字註。
侉 【子集中】【人字部】 侉 同誇。
【書畢命】驕淫矜侉。
又【集韻】安賀切,阿去聲。
痛呼也。
俋 【子集中】【人字部】 俋 【廣韻】【集韻】【韻會】□直立切,音邑。
【字林】勇壯貌。
又耕人行貌。
【莊子天地篇】俋俋乎耕而不顧。
偋 【子集中】【人字部】 偋 【集韻】同□。
【子集中】【人字部】【類篇】與俁同。
又【集韻】五矩切。
傷貌。
【揚子太玄經】□兌人遇雨。
伻 【子集中】【人字部】 伻 【廣韻】普耕切【集韻】【韻會】悲萌切【正韻】補耕切,□音抨。
【爾雅釋詁】使也。
又從也。
【書洛誥】伻來以圖及獻蔔。
又【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
【註】使周有此諸夏,用商所受之命也。
仿 【子集中】【人字部】 仿 【集韻】符方切,同彷。
仿偟猶徘徊。
亦作方皇。
【史記荊軻傳】仿偟不能去。
又【集韻】【韻會】撫兩切【正韻】妃兩切,□方上聲。
仿佛,見不審貌。
【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
別作彷彿,髣髴,方弗,放弗,佛,放□,怳歘,音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或作□。
湙 【巳集上】【水字部】 湙 【正字通】俗字。
佷 【子集中】【人字部】 佷 【集韻】胡登切,音恆。
【後漢蔡邕傳】董卓自佷用。
又佷山,縣名。
屬湖廣武陵郡,出藥草。
亖 【子集上】【二字部】 亖 【說文】籀文四字。
【集韻】關東謂四數爲亖。
伫 【子集中】【人字部】 佇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爾雅釋詁】佇,久也。
【說文】佇,久立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伽 【子集中】【人字部】 伽 【廣韻】【集韻】【韻會】求迦切【正韻】具牙切,□音茄。
伽藍,神名。
又【梵書】那伽,龍也。
竭伽,犀也。
僧伽藍,衆園也。
譯雲園,取生植義,今浮屠所居是也。
凡稱釋氏曰僧伽。
又【舊唐書柳公綽傳】精釋典瑜伽,智度大論,皆再鈔。
【法苑珠林】有瑜伽論。
又【南方草木狀】術,西域謂之乞力伽。
又【酉陽雜俎】那伽花,狀如三脊,無葉,花色白,心黃,六瓣,出舶上。
又【本草】覆盆子,一名畢楞伽。
又伽那,象也。
見【騈雅】。
又摩伽,異獸名。
【徐氏賓遠賦】獸則摩伽招賢。
又頻伽,人面鳥也。
見【釋典】。
又【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八年,訶陵國獻僧祇僮,頻伽鳥二枚。
又與茄同。
【揚雄蜀都賦】盛冬育筍,舊菜增伽。
【章樵註】伽茄古字通。
伛 【子集中】【人字部】 傴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
【說文】僂也。
【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
【禮喪服制】傴者不袒。
【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
【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
【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
俗讀若偶,別作□,□非。
伲 【子集中】【人字部】 伲 【集韻】伱本字。
偉 【子集中】【人字部】 偉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韙。
【說文】奇也。
【徐曰】人才傀偉。
【增韻】大也。
【史記□平世家】張負旣見之喪所。
獨視偉平。
【韓詩外傳】仁者好偉,和者好粉。
又姓。
漢光祿勲偉璋。
又【正韻】于貴切,音胃。
【陸機文賦】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於集翠。
綴下裡於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佉 【子集中】【人字部】 佉 【正韻】丘於切,音區。
與祛同。
又國名。
【內典】薄佉羅,卽月支也。
又人名。
【法苑珠林】造書凡三人,長曰梵,其書右行。
次書佉盧,其書左行。
少者倉頡,其書下行。
又【廣韻】丘伽切【集韻】【類篇】去伽切,□恰平聲。
姓也。
又佉沙國,卽疏勒也。
見【唐書異域志】又神名。
【釋書】佛說彌勒成佛經,其先轉輪聖王,名儴佉。
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
又【陀羅尼經】佉佉。
【註】文殊眷屬。
【又】佉呬佉呬。
【註】普賢眷屬。
◎按佉,梵音去佐切,見就形門。
今不從,隻以音和門,丘伽切,釋之爲是。
佁 【子集中】【人字部】 佁 【廣韻】羊已切【集韻】養裡切,□音以。
固滯貌。
張楫曰:不前也。
又【集韻】夷在切。
【說文】癡貌。
讀若騃。
又【呂氏春秋】佁蹶之機。
侁 【子集中】【人字部】 侁 【唐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
□通駪。
馬羣行欲先也。
又衆多貌。
【楚辭招魂】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又姓。
【呂覽】有侁氏。
又【字彙補】商世侯國也。
【路史】諸侯爲亂者。
或以爲莘,非。
侈 【子集中】【人字部】 侈 〔古文〕□【唐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尒切【正韻】尺裡切,□音齒。
奢也,泰也。
【六書故】好廣也。
【書周官】祿不期侈。
又【詩小雅】哆兮侈兮。
【註】微張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侈弇之所由興。
【疏】由鐘口侈弇,所興之聲,亦有柞有鬱。
又作奓。
【張衡西京賦】心奓體泰。
又【字彙補】以支切,音移。
【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錫衣侈袂。
又【字彙補】昌者切,音拸。
【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其言至巂,弗及何侈也。
【註】侈,昌爾反。
又昌者反。
又葉充豉切,音□。
【左思魏都賦】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踰侈。
飾華離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侈弇之所由興。
【註】由鐘口侈弇,所興之聲。
〕謹照原文註改疏。
佈 【子集中】【人字部】 佈 【廣韻】【集韻】【正韻】□博故切,音布。
徧也。
通作布抪。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與腯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字彙補】與耜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廣韻】力準切,淪上聲。
禾束曰□。
本作稐。
亦作耣。
又【五音集韻】牛殞切,音輑。
又【集韻】巨隕切,音窘。
義□同。
伮 【子集中】【人字部】 伮 【集韻】農都切,音孥。
戮力也。
又勁力也。
倛 【子集中】【人字部】 倛 【集韻】丘其切,音娸。
【荀子非相篇】仲尼面如蒙倛。
【註】楊倞曰:方相也。
其首蒙茸,故曰蒙倛。
【韓愈曰】四目爲方相,兩目爲倛。
與□□通。
考證:〔【韓愈曰】四目方相,兩目爲倛。
〕謹照原文方字上增爲字。
佮 【子集中】【人字部】 佮 【集韻】葛合切,音閤。
合取也。
又渴合切,音□。
姓也。
侪 【子集中】【人字部】 儕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牀皆切,□音柴。
等輩也。
【禮樂記】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
【註】儕猶輩類。
【左傳僖二十三年】晉鄭同儕。
又【成二年】文王猶用衆,況吾儕乎。
【列子湯問篇】長幼儕居。
又葉相稽切,音齊。
【齊王元長雙樹歌】春王玉所府,檀林芳所棲。
庵園無異轍,祗舒有同儕。
又葉仕之切,音時。
【韓愈猛虎行】猛虎雖雲惡,亦各有匹儕。
羣行深谷閒,百獸望風低。
位 【子集中】【人字部】 位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
【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
【廣韻】正也。
【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
【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
【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又所也。
【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
【朱註】範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姓。
明位安。
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
見【三國志】。
本作。
俗作位。
字原刻從亻從□。
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
【註】出位面揖,〕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
〔【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
【註】範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謹按此論語經及朱註非易註也。
易艮卦三字改爲論語二字,註上增朱字。
何 【子集中】【人字部】 何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
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
【書臯陶謨】禹曰何。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誰何。
猶言莫敢如何也。
【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
【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
【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又國名。
【隋書】西域有何國。
又姓。
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
同荷。
儋也,負也。
【易噬嗑】何校滅耳。
【詩曹風】何戈與祋。
【小雅】何簑何笠。
【商頌】百祿是何。
又通訶。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
【註】譴,責也。
何,詰問也。
佯 【子集中】【人字部】 佯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
詐也。
【淮南子兵略訓】此善爲詐佯者也。
又兒紿也。
【揚子方言】筕篖,自關而東,周洛楚魏之閒,謂之倚佯。
又通作陽。
內不然,而外飾僞曰陽。
【六書故】亦借用詳。
◎按《史記》凡佯字,多作陽詳。
佶 【子集中】【人字部】 佶 【唐韻】巨乙切【韻會】極乙切,□音吉。
正也。
又壯健貌。
【詩小雅】四牡旣佶,旣佶且閑。
佽 【子集中】【人字部】 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四切,音刺。
便利也。
又佽飛,卽佽非,古劒士,漢取爲武官名。
【前漢宣帝紀】募佽飛射士。
【註】輕疾若飛也。
又比也。
【詩小雅】決拾旣佽。
【註】利也,謂相次然後射。
【鄭箋】謂指相次比也。
又助也。
【詩唐風】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又代也,遞也,及也。
【集韻】通作次。
亦作。
詳前字註。
侷 【子集中】【人字部】 侷 【廣韻】渠玉切,音局。
侷促也。
與局,跼□通。
俇 【子集中】【人字部】 俇 【集韻】【韻會】求往切【正韻】具往切,□音迋。
俇俇,遑遽貌。
【楚辭九歎】俇俇而南征。
又【集韻】古況切,音誑。
【說文】遠行也。
呣 【醜集上】【口字部】 呣 【集韻】同□。
詳後□字註。
但 【子集中】【人字部】 但 【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
徒也,凡也。
又空也。
【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又語辭。
猶言特也,□也。
通作亶。
詳前亶字註。
又與誕通。
【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
【註】但,詐也。
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
【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
【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
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
亦曰引馬,卽但馬也。
【遼史】作馬。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
義同。
又姓。
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又音鉏。
古不知吹人。
【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
【註】但讀鉏。
【說文】但,裼也。
【正譌】偏脫衣袖也。
借爲語辭。
考證:〔又音燕。
古不知吹人。
【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
【註】但音燕。
〕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言鉏同也。
謂讀如燕人之言,鉏非讀爲燕也。
上音燕之燕改鉏,下音燕改讀鉏。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餘連切,音沿。
短貌。
佇 【子集中】【人字部】 佇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爾雅釋詁】佇,久也。
【說文】佇,久立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佐 【子集中】【人字部】 佐 【廣韻】則箇切【正韻】子賀切,□左去聲。
輔也,貳也。
【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國。
【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
又【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
又【集韻】子我切。
義同。
考證:〔【周禮天官】以佐王邦國。
〕謹照原文邦字上增均字。
佾 【子集中】【人字部】 佾 〔古文〕□【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逸。
舞行列也。
行數,人數,縱橫皆同,故曰佾。
【左傳隱五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古但用,加人轉註。
音翕。
古今異讀。
考證:〔【左傳隱四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侐 【子集中】【人字部】 侐 【唐韻】況逼切【集韻】【韻會】忽域切,□兄入聲。
寂也,靜也。
【詩魯頌】閟宮有侐。
又【集韻】火季切,音呬。
義同。
傾 【子集中】【人字部】 傾 【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
【說文】側也。
又伏也,敧也。
【禮曲禮】傾則姦。
【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又圯也,空也。
【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又西傾,山名。
【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通作頃。
【詩周南】不盈頃筐。
又【韻補】葉曲陽切,音匡。
【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偡 【子集中】【人字部】 偡 【集韻】丈減切,讀若湛。
偡然,齊整貌。
俍 【子集中】【人字部】 俍 【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
【莊子庚桑楚】工乎天而俍乎人者,惟全人能之。
又【廣韻】盧黨切,音朗。
俍偒,長貌。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
良工也。
併 【子集中】【人字部】 併 【字彙】同倂。
俒 【子集中】【人字部】 俒 【唐韻】【集韻】□胡困切,音慁。
【說文】完也。
【逸周書】朕實不明,以俒伯父。
一說與慁通。
倄 【子集中】【人字部】 倄 【唐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肴。
【說文】刺也。
一曰痛聲。
又【顏之推家訓】倉頡篇,倄字,訓詁雲:痛而謼也。
音羽罪反,今北人痛則呼之。
聲類音于來反,今南人痛或呼之。
此二音隨其鄕俗,□可行也。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五音集韻】古本切,音袞。
鵝鴨炙也。
偭 【子集中】【人字部】 偭 【廣韻】【集韻】□彌兗切,音緬。
向也。
一曰偕也。
又背也。
【屈原離騷】偭規矩而改錯。
【揚子法言】假則偭焉。
又與面通。
【說文】鄕也。
引禮少儀,尊壺者偭其鼻。
◎按《禮少儀》今本作面。
偰 【子集中】【人字部】 偰 〔古文〕□【廣韻】【正韻】□先結切,音屑。
【說文】高辛氏子,堯司徒,殷之先也。
通借契。
又姓。
元偰列篪,本回鶻人,後居溧陽,兄弟五人俱登進士。
明吏部尚書偰斯。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集韻】□牛例切。
與劓同。
佋 【子集中】【人字部】 佋 【廣韻】【集韻】市沼切【韻會】【正韻】市召切,□音紹。
介行也。
通作紹。
又【正韻】時昭切,音韶。
【說文】宗廟佋穆,父爲佋,南面。
子爲穆,北面。
今通作昭。
佂 【子集中】【人字部】 佂 【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
佂伀,遽行貌。
又懼也。
佚 【子集中】【人字部】 佚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弋質切,□音佾。
安逸不勞也。
【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
同逸。
又隱遁也。
【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過失也。
【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
又通作失。
【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
【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
□與佚同。
又【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
與逸同。
又姓。
周佚之狐,鄭大夫。
又人名。
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又【韻會】徒結切,音垤。
【揚子方言】佚,蕩緩也。
【前漢揚雄傳】爲人□易佚蕩。
又通疊,更也,遞也。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又與佾義同。
行列也。
【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
【說文】從人,失聲。
佚民也。
一曰佚忽也。
佛 【子集中】【人字部】 佛 〔古文〕□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咈。
【說文】見不諟也。
又仿佛亦作彷彿,髣髴。
【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
【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
【漢書】作仿佛。
又捩也。
【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
【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
又逆也,戾也。
【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
與拂同。
又輝粲貌。
【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遊。
又三佛齊,佛郞機,柔佛,皆外國名。
又佛桑,花名。
又姓。
明佛正。
又佛佗。
佛者,覺也。
以覺悟羣生也。
又【集韻】【正韻】□蒲沒切,音浡。
興起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與浡勃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同弼。
【詩周頌】佛時仔肩。
【毛傳】佛,大也。
【鄭箋】佛,輔也。
又葉方味切,音廢。
【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
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
夜有金人,破戸以出。
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
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
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
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
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
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
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
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
蓋假借孔子之語也。
《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俈 【子集中】【人字部】 俈 【集韻】同嚳。
【史記三代世表】帝俈。
佘 【子集中】【人字部】 佘 【集韻】時遮切,音闍。
姓也。
◎按古有餘無佘,餘之轉韻爲禪遮切,音蛇。
姓也。
楊愼曰:今人姓有此,而妄寫作佘,此不通曉《說文》而自作聰明者。
餘字從舍省,舍與蛇近,則禪遮之切爲正音矣。
五代宋初人自稱曰沙家,卽餘家之近聲可證,而賖字從餘亦可知也。
佌 【子集中】【人字部】 佌 【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此。
【爾雅釋訓】佌佌,小也。
【註】材器細陋也。
【詩小雅】佌佌彼有屋。
【六書故】猶差差也。
言其鱗比之意。
又想氏切,音徒。
義同。
又同□。
【說文】引《詩》佌佌作□□。
低 【子集中】【人字部】 低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底平聲。
高之反也,俛也,垂也。
【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
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
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
又作氐。
【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
【又】其賈氐賤減平。
俱同低。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川篇】許役切,音。
肥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廣韻】同瑱。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壯加切【五音集韻】側加切,□音查。
【玉篇】鼻上皰也。
【五音集韻】皰鼻。
【玉篇】本作皻。
佑 【子集中】【人字部】 佑 【集韻】【韻會】□雲九切,音有。
佐助也。
又【集韻】【正韻】□與祐同。
【書湯誥】上天孚佑下民。
又葉于愧切,音位。
【楚辭天問】驚女採薇鹿何祐,北至回水萃何喜。
【註】祐,一作佑。
喜,葉音戲。
◎按《說文》佐佑之佑本作右,音有。
今加人作佑,且音宥。
而右止爲左右手之右,不詳《說文》之義矣。
侘 【子集中】【人字部】 侘 【集韻】【韻會】□醜亞切,茶去聲。
侘傺,失志貌。
又誇也。
【史記韓安國傳】卽欲以侘鄙縣。
侺 【子集中】【人字部】 侺 【廣韻】【集韻】□時鴆切,音甚。
□侺,頭向前。
俟 【子集中】【人字部】 俟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仕。
待也。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
又俟俟,衆多徐行貌。
【詩小雅】儦儦俟俟。
【註】趨則儦儦,行則俟俟。
言獸之多也。
又姓。
【風俗通】有俟子。
又【集韻】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
萬俟,複姓。
又【後周書異域傳】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
又葉于紀切,音矣。
【詩鄘風】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葉上齒。
坾 【醜集中】【土字部】 坾 【廣韻】【正韻】直呂切【集韻】展禮切【韻會】丈呂切,□音甯。
積塵也。
倊 【子集中】【人字部】 倊 【字彙】子弄切,音粽。
困貌。
◎按倊卽偬,《字彙》分爲二,非。
體 【子集中】【人字部】 體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盆上聲。
劣也。
又麤貌。
與笨同。
【通雅】輀車之夫曰體夫。
唐懿宗鹹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體夫。
【註】體,蒲本反。
體夫,轝柩之夫。
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
(體)〔古文〕□【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涕上聲。
【說文】總十二屬也。
【釋名】體,第也。
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
【廣韻】四支也。
【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
【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
【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
【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
【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
【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
【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
【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
【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
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
【集韻】作躰。
【增韻】俗作體,非。
佒 【子集中】【人字部】 佒 【廣韻】一良切【集韻】於郞切,□音鴦。
體不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央上聲。
義同。
◎按佒,《廣韻》編入,《唐韻》註:烏郞、一良二切,《玉篇》同,上、去二聲不收佒。
《正韻養韻》收佒,平、去二聲不收佒。
《字彙》有去闕平上,《正字通》有上闕平去,□非。
伾 【子集中】【人字部】 伾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胚。
【說文】有力也。
【詩魯頌】以車伾伾。
又衆也。
又【集韻】貧悲切。
義同。
或作伓。
又大伾,山名。
【書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
【蔡註】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是也。
陸氏作大岯。
又晡枚切,音杯。
又鋪枚切,音。
又部鄙切,音否。
又普鄙切,音噽。
義□同。
俞 【子集中】【人字部】 俞 俗兪字。
倒 【子集中】【人字部】 倒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
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
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葉董五切,音覩。
【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
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葉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
呼去聲。
偤 【子集中】【人字部】 偤 【字彙】以周切,音由。
侍也。
出文字辨疑。
◎按偤字諸韻書俱不載。
傀 【子集中】【人字部】 傀 【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姑回切,□音瑰。
【廣韻】大貌。
【荀子性惡篇】傀然獨立天地之閒,而不畏。
又怪異。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去樂。
又【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
義同。
又【廣韻】口猥切【集韻】【正韻】苦猥切,□魁上聲。
今爲木偶戲曰傀儡。
【通鑑】段綸徵巧匠,楊思齊造傀儡。
太宗怒曰:求巧匠以供國事,今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毋作淫巧之意。
乃削綸階。
又【集韻】呼乖切,音虺。
【莊子列禦□】達生之情者傀。
◎按傀,《說文》《唐韻》□公回切,音瑰。
《玉篇》古回切,《正韻》姑回切,皆隸灰韻見母之字也。
《字彙》姑回切,音規,不知回隸灰韻,規隸支韻,此《字彙》顧母而失子誤也。
至《正字通》則用枯回切,音魁,不知魁本見母,枯魁屬溪母,此子母俱失者也,不可不辨。
考證:〔【廣韻】天貌。
〕謹照原文天貌改大貌。
侟 【子集中】【人字部】 侟 【正字通】同薦。
【羅泌路史】予悲求仙者之喪其欲也,故侟紳之學者毋謂大謾,將有默而識之者。
又曰:聖人作樂以應天,五聲謂之侑。
宮肩信而侟意,徵肩禮而侟神,龣肩仁而侟,商肩義而侟□,羽肩智而侟志。
俠 【子集中】【人字部】 俠 【唐韻】【正韻】□胡頰切,音協。
任俠。
相與信爲任,同是非曰俠。
【前漢季布傳】任俠有名。
【師古曰】俠之言挾,以權力俠輔人也。
又姓。
韓相俠累。
又與挾通。
【前漢叔孫通傳】殿下郞中俠陛。
【揚子法言】滕懽樊酈曰俠介。
□與挾同。
又【集韻】古洽切。
與夾通。
傍也,□也。
【公羊傳哀四年註】滕薛俠轂。
又【儀禮士喪禮】婦人俠牀東西。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今時鐘乳俠鼓與舞。
□與夾同。
俗作俠,非。
促 【子集中】【人字部】 促 【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
迫也,近也,密也。
又局促小,貌。
【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又刺促。
【晉書潘嶽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
【註】受役於世也。
又與趣同。
俁 【子集中】【人字部】 俁 【廣韻】虞矩切【集韻】五矩切【韻會】魚矩切,□音麌。
容貌大也。
【詩邶風】碩人俁俁。
倕 【子集中】【人字部】 倕 【廣韻】【集韻】【韻會】是爲切【正韻】直追切,□音垂。
重也。
又【正韻】殊僞切,音瑞。
黃帝時巧人名。
又唐虞共工名。
【書舜典】作垂。
偶 【子集中】【人字部】 偶 【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
凡數,雙曰偶,隻曰奇。
【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
又【爾雅釋詁】合也。
【註】謂對合也。
又牉合也。
【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
【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
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又儕輩曰偶。
【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
【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
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
【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
一作寓禺。
【前漢郊祀志】木寓龍。
【史記封禪書】木禺龍。
□同偶。
別作□,非。
又姓。
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又葉五舉切,音語。
【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同瘦。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龍龕】時忍切,音腎。
臥□也。
僀 【子集中】【人字部】 僀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
俊也。
僥 【子集中】【人字部】 僥 【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音驍。
僞也。
又【唐韻】五聊切,音堯。
僬僥,短人,西南夷別名。
又【集韻】吉了切,音矯。
僥倖,求利不止貌。
侑 【子集中】【人字部】 侑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又。
佐也,相也。
【周禮天官】膳夫以樂侑食。
又侍食於所尊亦曰侑食。
【禮玉藻】凡侑食,不盡食。
又【爾雅釋詁】醻酢侑,報也。
【郭註】此通謂相報答,不主於飮酒。
又【文子守弱篇】三皇五帝有勸戒之器,命曰侑巵。
別作酭。
又與姷通。
耦也。
又寬也。
【管子法法篇】文有三侑,武無一赦。
考證:〔【周禮春官】膳夫以樂侑食。
〕謹照原文春官改天官。
〔【爾雅釋訓】醻酢侑,報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嘙 【醜集上】【口字部】 嘙 【字彙補】皮波切,音婆。
呪語。
倅 【子集中】【人字部】 倅 【集韻】【韻會】□取內切,音淬。
【說文】副也。
又副車曰倅。
【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
【又】諸子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學道。
【註】遊倅,倅未仕者。
又【前漢趙充國傳】倅馬什之。
又今郡倅稱半刺,猶半刺史之職也。
又【集韻】【正韻】□藏沒切,音卒。
百人爲倅。
周禮作卒。
考證:〔【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
【又】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樂道。
【註】遊倅,子之仕者。
〕謹照原文國子上增諸子二字。
樂道改學道。
子之仕者改倅未仕者。
偊 【子集中】【人字部】 偊 【韻會】王矩切,音羽。
偊偊,獨行貌。
【前漢東方朔傳】行步偊旅。
【註】曲躬貌。
又【列子楊朱篇】偊偊爾愼耳目之觀聽。
通作踽。
俗讀若舉。
義同。
偅 【子集中】【人字部】 偅 【集韻】朱用切,音踵。
儱偅,不遇貌。
儱偅與龍鍾,隴種,躘踵通,皆狀其潦倒。
【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
【註】遺失貌,卽龍鍾。
【埤蒼】作躘踵。
【指南】作儱僮。
【北史李穆傳】宇文泰戰敗,敵兵追及,穆以鞭擊泰曰:籠東軍士,爾曹主安在。
籠東猶隴種,言兵敗披靡也。
字雖各別,音義相同。
又與憧同。
【易鹹卦】憧憧往來,京房本改作偅。
又同僮。
【漢張公神道□】驂白鹿兮從仙僮。
埼 【醜集中】【土字部】 埼 【廣韻】【集韻】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
曲岸頭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觸穹石,激埼堆。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
或作碕崎隑。
偵 【子集中】【人字部】 偵 【廣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醜成切,□音檉。
□也,探伺也。
【杜預左傳註】諜者曰遊偵,亦謂之閒諜。
【後漢淸河孝王傳】內使禦者,偵伺得失。
【循吏任延傳】止罷偵候戍卒。
一作□。
【鶡冠子王鈇篇】□諜足以相止。
【註】□偵同。
俻 【子集中】【人字部】 俻 【字彙】同備。
俳 【子集中】【人字部】 俳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音牌。
俳優,雜戲。
【史遊急就篇】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
俳佪,亦作徘徊。
【淮南子本經訓】坐俳而歌謠。
僝 【子集中】【人字部】 僝 【廣韻】昨閉切,音孱。
【玉篇】僝僽,惡罵也。
又【集韻】子兗切,棧上聲。
見也。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註】方,且也。
鳩,聚也。
僝,見也。
言共工鳩聚,見其功也。
又【正韻】除戀切,音饌。
具也。
【左思魏都賦】僝拱木於山林。
【註】言魏具材木,宮室經始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唐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
【說文】臞也。
【廣韻】瘦也。
又【廣韻】苦蟹切【集韻】口駭切,□音楷。
義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遵爲切,音嗺。
劑□,□也。
傴 【子集中】【人字部】 傴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
【說文】僂也。
【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
【禮喪服制】傴者不袒。
【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
【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
【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
俗讀若偶,別作□,□非。
侌 【子集中】【人字部】 侌 【玉篇】古文隂字。
註詳阜部八畫。
仢 【子集中】【人字部】 仢 【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
【爾雅釋天】奔星爲仢約。
【郭註】流星也。
又【廣韻】市若切【集韻】是若切,□音芍。
義同。
又【集韻】亭歷切,音狄。
【說文】約也。
◎按字書仢同彴。
有三義:一曰奔星,一曰橫木渡水,一曰約也,而音切各不同,《字彙》《正字通》皆失之。
蓋訓流星者有二切,一雹音,一芍音。
其音雹者,本《爾雅》奔星爲仢約。
註:蒲握切,音雹。
《正韻》弼角切,同。
《玉篇》則變用通廣門法,扶約切,亦得雹音。
《字彙》不知此,其用符約切,切母《切韻》與《玉篇》同。
而音房入聲,則與《爾雅》《正韻》《玉篇》異。
蓋《字彙》不知《玉篇》之用通廣,仍以音和門法釋之,此其所以誤也。
至彳部彴,《字彙》仍音薄,想亦疑於心久而攺耳。
其音芍者,本《廣韻》市若切,訓流星也。
《正字通》因之,註職略切,音灼,以譏《字彙》薄縛二音之非,不知職略切之與市若切,一隸禪母,一隸照母,如天淵之別。
蓋《廣韻十八藥》仢有二切,市若切音芍者,訓流星。
之若切音斫者,訓橫木渡水。
《玉篇》之約切,《正韻》《字彙》職略切,俱與《廣韻》切同,皆訓橫木渡水,則其與奔星之音雹芍者無涉明矣。
乃《正字通》專務闢《字彙》而不知,誤認《廣韻》橫木之音爲奔星之音,此《正字通》所以誤也。
又有音狄者,蓋本《說文》徒歷切,訓約也一條。
《玉篇》《字彙》音切□與《說文》同。
而《正字通》則攺從丁歷切,音狄。
不知丁隸端母,徒隸定母,隂陽淸濁之迥異,丁歷切卽不音狄矣。
此則《正字通》之誤也。
至於訓奔星者,此有雹芍二音,《說文》之徒歷切訓約者,與奔星無涉。
而《字彙》《正字通》之音狄者,遺約也一解,而俱謾綴於奔星之後,曰義同。
是奔星之仢,亦可讀如狄,豈非《字彙》《正字通》之皆誤者乎。
二書音切,譌誤甚多,姑記其尤誤者於此。
親 【酉集上】【見字部】 親 〔古文〕□寴□【唐韻】【正韻】七人切【集韻】【韻會】雌人切,□七平聲。
【廣韻】愛也。
【孝經序】親譽日著。
【註】慈愛之心曰親。
【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
【註】親謂仁恩。
【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又近也。
【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又【增韻】躬也。
【詩小雅】弗躬弗親。
【箋】言不躬而親之也。
【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而養。
【註】親,猶自也。
又【釋名】襯也。
言相隱襯也。
【增韻】姻也。
【禮大傳】親者,屬也。
【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
【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
【杜註】親,九族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
【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又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
【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
又【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又姓。
【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
【註】親弗,人姓名。
【戰國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
【大學】在親民。
【程註】親,當作新。
又【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七去聲。
【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
【註】以親疏爲分別。
【釋文】有平去兩音。
又【廣韻】親家也。
【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又葉蒼先切,音千。
【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字彙】古從□。
今省作親。
【集韻】或作媇儭。
○按字彙補又作□□□,非。
考證:〔【詩小雅】勿躬勿親。
〕謹照原文改爲弗躬弗親。
伺 【子集中】【人字部】 伺 【廣韻】息吏切【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四。
偵□也。
又察也。
【前漢文三王傳】左右弄口積,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
又【唐書陸贄傳】李楚琳挾兩端,有所狙伺。
又通司。
【前漢灌夫傳】魏其與夫人益市牛酒,令門下□司,至日中,丞相不來。
又【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正韻】相咨切,□音斯。
義同。
別作〈貝司〉。
亘 【子集上】【二字部】 亘 【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宣。
【說文】求宣也。
揚布也。
又與桓同。
烏亘,外國名。
◎按亘本作□,與亙字不同。
亙從二從舟。
舟今作亙。
□從二從囘,囘卽回字,今從日作亘。
又毛晃曰:紹興二年,禮部看詳姓氏,從水從亘,水名。
從木從亘,木名。
從木從亘者,皆定讀曰亘。
若《晉書》亘彜,亘溫,《書禹貢》西傾因亘是來之類是也。
亣 【子集上】【亠字部】 亣 【唐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長箋】原本亣,佗蓋切,與大字徒蓋切本作一字異傍,居上爲大,處下爲亣。
徐氏謬讀蓋爲盇,又改作佗達切,而歸之入聲,誤矣。
仞 【子集中】【人字部】 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孔安國曰】八尺曰仞。
【禮祭義】築宮仞有三尺。
【前漢賈誼傳】鳳凰翔於千仞。
又度深曰仞。
【左傳昭三十二年】仞溝洫。
又與認通。
【列子天瑞篇】天地萬物不相離,仞而有之,皆惑也。
【註】仞卽認。
【淮南子人閒訓】非其事者,勿仞也。
仞人之事者敗。
又與牣通。
滿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充仞其中。
又地名。
【左傳文十六年】楚子貝自仞以伐庸。
【註】仞入庸道。
一作軔。
【孟子】掘井九軔。
【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爲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
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
《小爾雅》四尺曰仞,王肅從之。
包鹹鄭□謂七尺曰仞。
《書》爲山九仞。
《釋文》仞,七尺也。
《應劭漢書註》:五尺六寸曰仞。
顏師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尋也。
顏說與孔安國同,顏以八尺爲仞是也。
《說文》以仞爲申臂一尋,非。
一尋止六尺耳。
或曰古尺短,周尺八尺,以今度之一寸,又減二分,應劭之說據漢尺也。
《莊子庚桑楚》步仞之丘註:七尺曰仞,亦非。
仰 【子集中】【人字部】 仰 【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音□。
舉首望也。
【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
【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又心慕曰企仰。
又以尊命□曰仰。
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
【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
【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又姓。
又【集韻】【正韻】□魚向切,音□。
恃也。
俟也,資也。
【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
【註】有望於上則仰。
【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
【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
【釋文】五剛反,亦作卬。
◎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又《楚辭蔔居》寧昂昂若千裡之駒乎。
《詩大雅》顒顒卬卬。
《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通矣。
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從。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
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伆 【子集中】【人字部】 伆 【廣韻】【集韻】□武粉切,音吻。
【揚子方言】伆邈,離也。
吳越曰伆。
【博雅】斷也。
又【集韻】文拂切,文入聲。
義同。
僅 【子集中】【人字部】 僅 【六書故】同付。
【正譌】又,手也。
從手持物以對人曰僅。
又【集韻】與帑同。
(僅)【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覲。
【說文】纔能也。
又少也,餘也。
通作堇廑。
亦作。
【禮射義】蓋有存者。
又劣也。
仄 【子集中】【人字部】 仄 【說文】厠本字。
通作側。
又平仄,字聲也。
又仄慝,月行遲也。
占家曰: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
仄慝則王侯其肅。
又赤仄,錢名。
又【六書本義】湢仄,水流貌。
作,非。
又稫仄,禾密貌。
作稫稄,非。
從廠從人。
廠音罕,山石之厓巖。
人處廠下,有慮傾側之象。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口骨切,音窟。
臋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醜一切,音抶。
肥滑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維傾切,音營。
聲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字彙補】同昔。
○按《集韻》昔,籀作□。
又□。
仕 【子集中】【人字部】 仕 【唐韻】【韻會】鉏裡切【集韻】上史切,□音士。
仕宦也。
【禮曲禮】四十曰強而仕。
【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
又官名。
登仕郞。
見【隋書百官志】。
將仕郞,見【韓愈與于襄陽書】。
又察也。
【詩小雅】弗問弗仕,勿罔君子。
【箋】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未罔其
【詩豳風】于女信處。
又【周頌】有客信信。
【註】四宿也。
又符契曰信。
【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
【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
出入關,合之乃得過。
或用木爲之。
【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
【註】棨,有衣戟也。
又古人謂使者曰信。
與訊通。
【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
【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又州名。
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又姓。
信陵君無忌之後。
又複姓。
【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又【集韻】【正韻】□升人切。
與申同。
【易繫辭】往者,屈也。
來者,信也。
【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又同身。
【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註】信圭,刻人形伸也。
躬圭,刻人形屈也。
又葉斯鄰切,音新。
【詩小雅】庶民弗信。
葉上親。
◎按《正韻》雲: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
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葉矣。
倆 【子集中】【人字部】 倆 【集韻】裡養切,音兩。
伎倆,巧也。
俾 【子集中】【人字部】 俾 【唐韻】幷弭切【韻會】補弭切,□音髀。
【說文】益也。
一曰俾門,侍人。
【爾雅釋詁】俾,使也。
【書大禹謨】俾予從欲以治。
【詩魯頌】俾爾昌而熾。
又【廣韻】從也。
【書武成】罔不率俾。
又【爾雅釋言】俾,職也。
【註】使共職也。
又【集韻】賔彌切,音卑。
漢安定郡安俾縣。
又毗至切,鼻去聲。
俾倪,衺視貌。
通作睥睨。
【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城上女牆。
埤堄作僻倪,音通義別。
考證:〔【詩魯頌】俾爾昌爾熾。
〕謹照原文昌爾改昌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匹蔑切,音撆。
暫聞也。
侮 【子集中】【人字部】 侮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慢易也。
【書說命】無啓寵納侮。
【詩大雅】予曰有禦侮。
【傳】武臣折衝曰禦侮。
又【揚子方言】侮,賤稱也。
秦晉之閒罵奴婢曰侮。
又【集韻】或作務。
【詩小雅】外禦其務。
亦作姆。
傉 【子集中】【人字部】 傉 【廣韻】內沃切【集韻】奴沃切,□孥入聲。
【北史】三字姓。
有厙傉官氏。
俪 【子集中】【人字部】 儷 【廣韻】【韻會】□郞計切,音麗。
並也。
【淮南子繆稱訓】與俗儷走,而內行無繩。
又伉儷,偶也。
【左傳成十一年】郤犫奪施氏婦。
婦人曰:鳥獸猶不失儷,子將若何。
【又】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
通作麗。
又【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賔束帛儷皮。
【註】兩鹿皮也。
古文儷爲離。
又【士昏禮】納徵曰:某有先人之禮,儷皮束帛,使某也請納徵。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說文】棽儷也。
【韻會】木枝條貌。
考證:〔【左傳成十一年】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
〕謹照原文不能上增已字。
倓 【子集中】【人字部】 倓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音談。
【說文】安也。
【玉篇】靜也,恬也,又安然不疑也。
【荀子仲尼篇】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託國也。
又【集韻】【韻會】□吐感切,音毯。
義同。
又【集韻】【正韻】□吐濫切。
與賧同。
【後漢南蠻傳】殺人者得以倓錢贖死。
【註】何承天纂文雲:倓,蠻夷贖罪貨也。
倝 【子集中】【人字部】 倝 【集韻】居案切,音幹。
日始出,光倝倝也。
本作〈一〉,俗作□,別作□。
◎按《說文》倝獨爲部,《集韻》從□從入,今《字彙》附入人部,非。
《說文》倝從屮(□)作。
偫 【子集中】【人字部】 偫 【集韻】【韻會】□丈裡切,音雉。
【說文】待也。
又同。
具也。
【周語】單襄公曰:偫而畚挶。
【揚雄校獵賦】儲積共偫。
又與庤通。
【詩周頌】庤乃錢鎛。
又通作峙跱。
【爾雅釋詁】具也。
【書費誓】峙乃糗糧。
【詩大雅】以峙其粻。
【後漢章帝紀】無得設儲跱。
傧 【子集中】【人字部】 儐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必刃切,賓去聲。
導也,相也。
【禮聘義】卿爲上儐,大夫爲承儐,士爲紹儐。
又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又【禮運】山川所以儐鬼神也。
【註】儐禮鬼神,而祭山川也。
【石經】從手作擯,亦省作賔。
又進也。
【周禮春官】王命諸侯則儐。
又□也。
【詩小雅】儐爾籩豆。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賔。
敬也。
又同擯。
【戰國策】六國從親以儐秦。
又同顰。
眉蹙也。
【枚乗菟園賦】儐笑連便。
考證:〔【禮聘義】主人三儐,賓三介,因賓而作,故從賓。
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謹按聘義無此文,其見於註中者曰賓見主人陳擯。
釋文擯,本又作儐。
下文及註皆同。
所謂下文者謂卿爲上擯三句也,是經文擯又作儐矣。
今據此謹以主人三儐十四字改作卿爲上儐,大夫爲承儐,士爲紹儐。
其下文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别是一義謹增又字以别之。
蚞 【申集中】【蟲字部】 蚞 【集韻】【韻會】【正韻】□莫蔔切,音木。
【爾雅釋蟲】蜓蚞,螇螰。
【註】卽蝭蟧也,一名蟪蛄。
【揚子方言】蛥蚗,謂之蜓蚞。
伄 【子集中】【人字部】 伄 【廣韻】【集韻】□多嘯切,音弔。
【玉篇】伄儅,不常也。
伍 【子集中】【人字部】 伍 【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五。
【周禮小司徒】五人爲伍。
【說文】相參伍也。
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
【周禮天官】設其參傅其伍。
【註】參謂卿三人,伍謂大夫五人。
又【齊語】五家爲軌,故五人爲伍。
軌長帥之。
又【孫子】用兵之法,全軍爲上,破軍次之。
全伍爲上,破伍次之。
【左傳桓五年】先偏後伍,伍承彌縫。
【註】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
又五家相保曰伍。
【左傳襄三十年】子產使盧井有伍,輿人誦之曰:取我田疇而伍之。
又漢制有尺籍伍符。
又與衆雜處曰伍。
【史記司馬穰苴傳】臣素□賤,君擢之閭伍之中。
又【韓信傳】信過樊將軍門,歎曰:生乃與噲等伍。
又【前漢律歷志】隂陽相生,自黃鐘始,而左旋,八八爲伍。
【註】孟康曰:從子數辰至未得八,下生林鐘,數未至寅得八,上生太簇。
律上下相生,皆以此爲率。
伍,耦也。
八八爲耦。
又姓。
考證:〔【禮祭義註】五人爲伍。
〕謹按五人爲伍不始於陳澔祭義註,謹將禮祭義註改爲周禮小司徒。
〔【周禮天官】設其參而傅其伍。
〕謹照原文省去而字。
〔【齊語】五家爲軌,故五人有伍。
軌長帥之。
〕謹照原文有伍改爲伍。
伀 【子集中】【人字部】 伀 【玉篇】【廣韻】職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
【說文】志及衆也。
從人從公。
惟公則可衆。
又與忡通。
佂伀,懼也。
【吳志周魴誘曹休書】卒奉大略,伀矇狼狽。
【揚子方言】□沐,佂伀,遑遽也。
【郭註】□沐,喘□貌。
佂伀,卽怔伀之聲。
倉 【子集中】【人字部】 倉 〔古文〕仺【唐韻】七岡切【集韻】千岡切,□音蒼。
【說文】穀藏也。
【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
【詩小雅】乃求千斯倉。
【禮月令】季秋,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
又官名。
【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
又倉卒,悤遽貌。
【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
又姓。
周倉葛。
又與蒼通。
【禮月令】駕倉龍。
【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又與臓通。
五倉,五臟也。
【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
又與滄通。
【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與桑通。
亢倉子,亦作庚桑子。
又【集韻】楚亮切,借作愴。
【詩大雅】倉兄塡兮。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甫遙切【集韻】□遙切,□音猋。
□□,腫潰也。
【博雅】□,腫也。
又【廣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漂。
義同。
【集韻】或從票。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五音篇海】同胃。
伎 【子集中】【人字部】 伎 【集韻】【韻會】□巨錡切,音芰。
伎巧。
【老子道德經】多人伎巧。
又伎倆。
【史記馮驩傳】無他伎能。
【揚子法言】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又】淳于越可謂伎矣。
【註】伎,才也。
又【廣韻】巨支切。
與跂通,足多指也。
又舒貌。
【詩小雅】鹿斯之奔,維足伎伎。
【註】宜疾而舒,留其羣也。
伃 【子集中】【人字部】 伃 【唐韻】以諸切【集韻】羊諸切,□音餘。
倢伃,婦官也。
詳倢字註。
又大也。
【揚子方言】凡大人,楚謂之伃。
亦作妤。
伋 【子集中】【人字部】 伋 【集韻】【韻會】訖力切【正韻】居立切,□音急。
【說文】人名。
孔伋字子思。
漢有郭伋。
又【集韻】極入切,音及。
伋伋,虛詐貌。
俲 【子集中】【人字部】 俲 同傚。
佟 【子集中】【人字部】 佟 【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音炵。
姓也。
【燕錄】有遼東佟萬,以文章知名。
又人名。
【後漢逸民傳】臺佟字孝威。
【正字通】譌爲佟臺。
仛 【子集中】【人字部】 仛 【集韻】醜亞切,音詫。
與奼同。
【說文】少女也。
【玉篇】驕逸也。
又【廣韻】徒落切【集韻】達各切,□音鐸。
他也。
又【集韻】闥各切。
同侂,寄也。
佝 【子集中】【人字部】 佝 【廣韻】呼漏切【集韻】許□切,□音吼。
短極醜貌。
又【集韻】丘□切,音□。
義同。
又【集韻】【類篇】□與拘同。
詳拘字註。
佖 【子集中】【人字部】 佖 【廣韻】毗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正韻】薄密切,□音弼。
有威儀也。
【詩小雅】威儀怭怭。
【說文】作佖佖。
◎按《詩賓筵》威儀怭怭。
註訓媟慢,承上旣醉而言,謂醉無儀也。
《說文》引《詩》訓威儀,與《詩》義反。
此《說文》之誤,諸韻書仍之,□非。
又滿也。
【揚雄羽獵賦】騈衍佖路。
考證:〔【揚雄校獵賦】騈衍佖路。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仵 【子集中】【人字部】 仵 【廣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五。
【玉篇】偶敵也。
又【宋史瀘州蠻傳】範百祿作文誓曰:天子之德,雨暘覆護。
三五噍類,請比涇仵。
【正韻】仵作伍。
又姓。
又【集韻】五故切,音悟。
同也。
【莊子天下篇】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爲聖人。
仹 【子集中】【人字部】 仹 【廣韻】【集韻】□同豐。
又【篇海】仙人名。
佥 【子集中】【人字部】 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千廉切,音籖。
皆也,鹹也。
衆共言之也。
【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又【揚子方言】自山而東,五國之郊曰僉。
又連枷亦曰僉,打穀具也。
【總要】亼部僉從亼從吅會意。
合集衆口,詢謀相從之義。
休 【子集中】【人字部】 休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
美善也,慶也。
【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
【詩商頌】何天之休。
又宥也。
【書呂□】雖休勿休。
【註】宥之也。
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
【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詩唐風】良士休休。
又休沐,言休假也。
一曰下沐,一曰旬休。
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又緻仕曰休。
又休息。
【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又地名。
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
見【史記年表】。
又【爾雅釋木】休,無實李。
【註】一名趙李。
又蚤休,藥名。
又姓。
又休休,人名。
見【五代史】。
又【集韻】籲句切,音煦。
氣以溫之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而休於氣。
又同咻。
【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註】燠休,痛念聲。
又葉虛嬌切,音囂。
【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
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又葉匈于切,音虛。
【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
天贊人和,僉曰惟休。
【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
《爾雅》庇曰休,會止木庇息意。
◎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也。
考證:〔【書說命】實萬世無疆之休。
〕謹照原書說命改太甲。
〔按今爾雅釋木本作庇庥也。
〕謹照原書釋木改釋言。
□ 【未集中】【聿字部】 □ 【正字通】俗繪畫字。
【釋名】□,挂也,以五色挂物上也。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龍龕】同腦。
□ 【未集下】【臼字部】 □ 【玉篇】同臿。
住 【子集中】【人字部】 住 【廣韻】持遇切【集韻】【韻會】廚遇切,□音駐。
止也,立也,居也。
【齊書張融傳】融爲中書郞,未有居止,權牽船於岸上住。
又姓。
見【姓苑】。
又與數同。
【列子黃帝篇】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呂戌切【集韻】劣戌切,□音律。
【說文】血祭肉也。
【集韻】一曰腸也。
同膟。
又【類篇】力遂切,音類。
義同。
又【五音集韻】所類切,音帥。
一曰師祭。
侲 【子集中】【人字部】 侲 【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
童子也。
【張衡東京賦】侲子萬童。
【註】薛綜曰:侲之言善也,善童,幼子也。
【後漢禮儀志】先臘一日大儺,選中黃門子弟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爲侲子,皆赤幘皁製,執大叢以逐疫。
又挽歌亦用侲童。
又【揚子方言】燕齊閒謂養馬者爲侲。
又【集韻】【韻會】【正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佞 【子集中】【人字部】 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乃定切,音甯。
才也。
故自稱不才曰不佞。
【晉語】夷吾不佞。
又巧諂捷給也。
【論語】焉用佞。
【博物志】堯時有指佞草,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
又【韻補】葉奴經切,音寧。
【夏侯湛抵疑】猗靡容悅,出入崎傾。
逐巧點姸,嘔喁辯佞。
【說文】巧讇,高材也。
從女信省。
【徐鉉曰】女子之信,近於佞也。
侔 【子集中】【人字部】 侔 【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說文】齊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疏數必侔。
【註】侔猶均也。
【又】凡爲輪,行澤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註】侔,上下等也。
又【莊子大宗師】畸於人而侔於天。
又【揚子方言】侔,莫強也。
北燕之外郊言努力謂之侔莫。
又與蟊蛑□同。
食苗蟲也。
見【漢海廟□】又葉蒙晡切,音模。
【權德輿幾銘】沖用爲工,方寸爲鑪。
周行不殆,造物不侔。
俅 【子集中】【人字部】 俅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冠飾貌。
【詩周頌】載弁俅俅。
【毛氏曰】恭順貌。
【六書故】詩人特以俅俅狀載弁之容,非冠飾。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俅子三篇。
磀 【午集下】【石字部】 磀 【集韻】同□。
詳□字註。
侉 【子集中】【人字部】 侉 同誇。
【書畢命】驕淫矜侉。
又【集韻】安賀切,阿去聲。
痛呼也。
俋 【子集中】【人字部】 俋 【廣韻】【集韻】【韻會】□直立切,音邑。
【字林】勇壯貌。
又耕人行貌。
【莊子天地篇】俋俋乎耕而不顧。
偋 【子集中】【人字部】 偋 【集韻】同□。
【子集中】【人字部】【類篇】與俁同。
又【集韻】五矩切。
傷貌。
【揚子太玄經】□兌人遇雨。
伻 【子集中】【人字部】 伻 【廣韻】普耕切【集韻】【韻會】悲萌切【正韻】補耕切,□音抨。
【爾雅釋詁】使也。
又從也。
【書洛誥】伻來以圖及獻蔔。
又【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
【註】使周有此諸夏,用商所受之命也。
仿 【子集中】【人字部】 仿 【集韻】符方切,同彷。
仿偟猶徘徊。
亦作方皇。
【史記荊軻傳】仿偟不能去。
又【集韻】【韻會】撫兩切【正韻】妃兩切,□方上聲。
仿佛,見不審貌。
【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
別作彷彿,髣髴,方弗,放弗,佛,放□,怳歘,音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或作□。
湙 【巳集上】【水字部】 湙 【正字通】俗字。
佷 【子集中】【人字部】 佷 【集韻】胡登切,音恆。
【後漢蔡邕傳】董卓自佷用。
又佷山,縣名。
屬湖廣武陵郡,出藥草。
亖 【子集上】【二字部】 亖 【說文】籀文四字。
【集韻】關東謂四數爲亖。
伫 【子集中】【人字部】 佇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爾雅釋詁】佇,久也。
【說文】佇,久立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伽 【子集中】【人字部】 伽 【廣韻】【集韻】【韻會】求迦切【正韻】具牙切,□音茄。
伽藍,神名。
又【梵書】那伽,龍也。
竭伽,犀也。
僧伽藍,衆園也。
譯雲園,取生植義,今浮屠所居是也。
凡稱釋氏曰僧伽。
又【舊唐書柳公綽傳】精釋典瑜伽,智度大論,皆再鈔。
【法苑珠林】有瑜伽論。
又【南方草木狀】術,西域謂之乞力伽。
又【酉陽雜俎】那伽花,狀如三脊,無葉,花色白,心黃,六瓣,出舶上。
又【本草】覆盆子,一名畢楞伽。
又伽那,象也。
見【騈雅】。
又摩伽,異獸名。
【徐氏賓遠賦】獸則摩伽招賢。
又頻伽,人面鳥也。
見【釋典】。
又【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八年,訶陵國獻僧祇僮,頻伽鳥二枚。
又與茄同。
【揚雄蜀都賦】盛冬育筍,舊菜增伽。
【章樵註】伽茄古字通。
伛 【子集中】【人字部】 傴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
【說文】僂也。
【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
【禮喪服制】傴者不袒。
【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
【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
【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
俗讀若偶,別作□,□非。
伲 【子集中】【人字部】 伲 【集韻】伱本字。
偉 【子集中】【人字部】 偉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韙。
【說文】奇也。
【徐曰】人才傀偉。
【增韻】大也。
【史記□平世家】張負旣見之喪所。
獨視偉平。
【韓詩外傳】仁者好偉,和者好粉。
又姓。
漢光祿勲偉璋。
又【正韻】于貴切,音胃。
【陸機文賦】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於集翠。
綴下裡於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佉 【子集中】【人字部】 佉 【正韻】丘於切,音區。
與祛同。
又國名。
【內典】薄佉羅,卽月支也。
又人名。
【法苑珠林】造書凡三人,長曰梵,其書右行。
次書佉盧,其書左行。
少者倉頡,其書下行。
又【廣韻】丘伽切【集韻】【類篇】去伽切,□恰平聲。
姓也。
又佉沙國,卽疏勒也。
見【唐書異域志】又神名。
【釋書】佛說彌勒成佛經,其先轉輪聖王,名儴佉。
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
又【陀羅尼經】佉佉。
【註】文殊眷屬。
【又】佉呬佉呬。
【註】普賢眷屬。
◎按佉,梵音去佐切,見就形門。
今不從,隻以音和門,丘伽切,釋之爲是。
佁 【子集中】【人字部】 佁 【廣韻】羊已切【集韻】養裡切,□音以。
固滯貌。
張楫曰:不前也。
又【集韻】夷在切。
【說文】癡貌。
讀若騃。
又【呂氏春秋】佁蹶之機。
侁 【子集中】【人字部】 侁 【唐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
□通駪。
馬羣行欲先也。
又衆多貌。
【楚辭招魂】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又姓。
【呂覽】有侁氏。
又【字彙補】商世侯國也。
【路史】諸侯爲亂者。
或以爲莘,非。
侈 【子集中】【人字部】 侈 〔古文〕□【唐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尒切【正韻】尺裡切,□音齒。
奢也,泰也。
【六書故】好廣也。
【書周官】祿不期侈。
又【詩小雅】哆兮侈兮。
【註】微張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侈弇之所由興。
【疏】由鐘口侈弇,所興之聲,亦有柞有鬱。
又作奓。
【張衡西京賦】心奓體泰。
又【字彙補】以支切,音移。
【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錫衣侈袂。
又【字彙補】昌者切,音拸。
【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其言至巂,弗及何侈也。
【註】侈,昌爾反。
又昌者反。
又葉充豉切,音□。
【左思魏都賦】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踰侈。
飾華離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侈弇之所由興。
【註】由鐘口侈弇,所興之聲。
〕謹照原文註改疏。
佈 【子集中】【人字部】 佈 【廣韻】【集韻】【正韻】□博故切,音布。
徧也。
通作布抪。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與腯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字彙補】與耜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廣韻】力準切,淪上聲。
禾束曰□。
本作稐。
亦作耣。
又【五音集韻】牛殞切,音輑。
又【集韻】巨隕切,音窘。
義□同。
伮 【子集中】【人字部】 伮 【集韻】農都切,音孥。
戮力也。
又勁力也。
倛 【子集中】【人字部】 倛 【集韻】丘其切,音娸。
【荀子非相篇】仲尼面如蒙倛。
【註】楊倞曰:方相也。
其首蒙茸,故曰蒙倛。
【韓愈曰】四目爲方相,兩目爲倛。
與□□通。
考證:〔【韓愈曰】四目方相,兩目爲倛。
〕謹照原文方字上增爲字。
佮 【子集中】【人字部】 佮 【集韻】葛合切,音閤。
合取也。
又渴合切,音□。
姓也。
侪 【子集中】【人字部】 儕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牀皆切,□音柴。
等輩也。
【禮樂記】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
【註】儕猶輩類。
【左傳僖二十三年】晉鄭同儕。
又【成二年】文王猶用衆,況吾儕乎。
【列子湯問篇】長幼儕居。
又葉相稽切,音齊。
【齊王元長雙樹歌】春王玉所府,檀林芳所棲。
庵園無異轍,祗舒有同儕。
又葉仕之切,音時。
【韓愈猛虎行】猛虎雖雲惡,亦各有匹儕。
羣行深谷閒,百獸望風低。
位 【子集中】【人字部】 位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
【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
【廣韻】正也。
【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
【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
【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又所也。
【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
【朱註】範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姓。
明位安。
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
見【三國志】。
本作。
俗作位。
字原刻從亻從□。
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
【註】出位面揖,〕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
〔【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
【註】範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謹按此論語經及朱註非易註也。
易艮卦三字改爲論語二字,註上增朱字。
何 【子集中】【人字部】 何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
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
【書臯陶謨】禹曰何。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誰何。
猶言莫敢如何也。
【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
【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
【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又國名。
【隋書】西域有何國。
又姓。
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
同荷。
儋也,負也。
【易噬嗑】何校滅耳。
【詩曹風】何戈與祋。
【小雅】何簑何笠。
【商頌】百祿是何。
又通訶。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
【註】譴,責也。
何,詰問也。
佯 【子集中】【人字部】 佯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
詐也。
【淮南子兵略訓】此善爲詐佯者也。
又兒紿也。
【揚子方言】筕篖,自關而東,周洛楚魏之閒,謂之倚佯。
又通作陽。
內不然,而外飾僞曰陽。
【六書故】亦借用詳。
◎按《史記》凡佯字,多作陽詳。
佶 【子集中】【人字部】 佶 【唐韻】巨乙切【韻會】極乙切,□音吉。
正也。
又壯健貌。
【詩小雅】四牡旣佶,旣佶且閑。
佽 【子集中】【人字部】 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四切,音刺。
便利也。
又佽飛,卽佽非,古劒士,漢取爲武官名。
【前漢宣帝紀】募佽飛射士。
【註】輕疾若飛也。
又比也。
【詩小雅】決拾旣佽。
【註】利也,謂相次然後射。
【鄭箋】謂指相次比也。
又助也。
【詩唐風】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又代也,遞也,及也。
【集韻】通作次。
亦作。
詳前字註。
侷 【子集中】【人字部】 侷 【廣韻】渠玉切,音局。
侷促也。
與局,跼□通。
俇 【子集中】【人字部】 俇 【集韻】【韻會】求往切【正韻】具往切,□音迋。
俇俇,遑遽貌。
【楚辭九歎】俇俇而南征。
又【集韻】古況切,音誑。
【說文】遠行也。
呣 【醜集上】【口字部】 呣 【集韻】同□。
詳後□字註。
但 【子集中】【人字部】 但 【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
徒也,凡也。
又空也。
【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又語辭。
猶言特也,□也。
通作亶。
詳前亶字註。
又與誕通。
【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
【註】但,詐也。
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
【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
【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
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
亦曰引馬,卽但馬也。
【遼史】作馬。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
義同。
又姓。
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又音鉏。
古不知吹人。
【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
【註】但讀鉏。
【說文】但,裼也。
【正譌】偏脫衣袖也。
借爲語辭。
考證:〔又音燕。
古不知吹人。
【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
【註】但音燕。
〕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言鉏同也。
謂讀如燕人之言,鉏非讀爲燕也。
上音燕之燕改鉏,下音燕改讀鉏。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餘連切,音沿。
短貌。
佇 【子集中】【人字部】 佇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爾雅釋詁】佇,久也。
【說文】佇,久立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佐 【子集中】【人字部】 佐 【廣韻】則箇切【正韻】子賀切,□左去聲。
輔也,貳也。
【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國。
【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
又【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
又【集韻】子我切。
義同。
考證:〔【周禮天官】以佐王邦國。
〕謹照原文邦字上增均字。
佾 【子集中】【人字部】 佾 〔古文〕□【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逸。
舞行列也。
行數,人數,縱橫皆同,故曰佾。
【左傳隱五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古但用,加人轉註。
音翕。
古今異讀。
考證:〔【左傳隱四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侐 【子集中】【人字部】 侐 【唐韻】況逼切【集韻】【韻會】忽域切,□兄入聲。
寂也,靜也。
【詩魯頌】閟宮有侐。
又【集韻】火季切,音呬。
義同。
傾 【子集中】【人字部】 傾 【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
【說文】側也。
又伏也,敧也。
【禮曲禮】傾則姦。
【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又圯也,空也。
【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又西傾,山名。
【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通作頃。
【詩周南】不盈頃筐。
又【韻補】葉曲陽切,音匡。
【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偡 【子集中】【人字部】 偡 【集韻】丈減切,讀若湛。
偡然,齊整貌。
俍 【子集中】【人字部】 俍 【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
【莊子庚桑楚】工乎天而俍乎人者,惟全人能之。
又【廣韻】盧黨切,音朗。
俍偒,長貌。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
良工也。
併 【子集中】【人字部】 併 【字彙】同倂。
俒 【子集中】【人字部】 俒 【唐韻】【集韻】□胡困切,音慁。
【說文】完也。
【逸周書】朕實不明,以俒伯父。
一說與慁通。
倄 【子集中】【人字部】 倄 【唐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肴。
【說文】刺也。
一曰痛聲。
又【顏之推家訓】倉頡篇,倄字,訓詁雲:痛而謼也。
音羽罪反,今北人痛則呼之。
聲類音于來反,今南人痛或呼之。
此二音隨其鄕俗,□可行也。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五音集韻】古本切,音袞。
鵝鴨炙也。
偭 【子集中】【人字部】 偭 【廣韻】【集韻】□彌兗切,音緬。
向也。
一曰偕也。
又背也。
【屈原離騷】偭規矩而改錯。
【揚子法言】假則偭焉。
又與面通。
【說文】鄕也。
引禮少儀,尊壺者偭其鼻。
◎按《禮少儀》今本作面。
偰 【子集中】【人字部】 偰 〔古文〕□【廣韻】【正韻】□先結切,音屑。
【說文】高辛氏子,堯司徒,殷之先也。
通借契。
又姓。
元偰列篪,本回鶻人,後居溧陽,兄弟五人俱登進士。
明吏部尚書偰斯。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集韻】□牛例切。
與劓同。
佋 【子集中】【人字部】 佋 【廣韻】【集韻】市沼切【韻會】【正韻】市召切,□音紹。
介行也。
通作紹。
又【正韻】時昭切,音韶。
【說文】宗廟佋穆,父爲佋,南面。
子爲穆,北面。
今通作昭。
佂 【子集中】【人字部】 佂 【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
佂伀,遽行貌。
又懼也。
佚 【子集中】【人字部】 佚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弋質切,□音佾。
安逸不勞也。
【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
同逸。
又隱遁也。
【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過失也。
【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
又通作失。
【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
【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
□與佚同。
又【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
與逸同。
又姓。
周佚之狐,鄭大夫。
又人名。
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又【韻會】徒結切,音垤。
【揚子方言】佚,蕩緩也。
【前漢揚雄傳】爲人□易佚蕩。
又通疊,更也,遞也。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又與佾義同。
行列也。
【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
【說文】從人,失聲。
佚民也。
一曰佚忽也。
佛 【子集中】【人字部】 佛 〔古文〕□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咈。
【說文】見不諟也。
又仿佛亦作彷彿,髣髴。
【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
【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
【漢書】作仿佛。
又捩也。
【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
【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
又逆也,戾也。
【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
與拂同。
又輝粲貌。
【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遊。
又三佛齊,佛郞機,柔佛,皆外國名。
又佛桑,花名。
又姓。
明佛正。
又佛佗。
佛者,覺也。
以覺悟羣生也。
又【集韻】【正韻】□蒲沒切,音浡。
興起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與浡勃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同弼。
【詩周頌】佛時仔肩。
【毛傳】佛,大也。
【鄭箋】佛,輔也。
又葉方味切,音廢。
【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
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
夜有金人,破戸以出。
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
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
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
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
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
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
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
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
蓋假借孔子之語也。
《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俈 【子集中】【人字部】 俈 【集韻】同嚳。
【史記三代世表】帝俈。
佘 【子集中】【人字部】 佘 【集韻】時遮切,音闍。
姓也。
◎按古有餘無佘,餘之轉韻爲禪遮切,音蛇。
姓也。
楊愼曰:今人姓有此,而妄寫作佘,此不通曉《說文》而自作聰明者。
餘字從舍省,舍與蛇近,則禪遮之切爲正音矣。
五代宋初人自稱曰沙家,卽餘家之近聲可證,而賖字從餘亦可知也。
佌 【子集中】【人字部】 佌 【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此。
【爾雅釋訓】佌佌,小也。
【註】材器細陋也。
【詩小雅】佌佌彼有屋。
【六書故】猶差差也。
言其鱗比之意。
又想氏切,音徒。
義同。
又同□。
【說文】引《詩》佌佌作□□。
低 【子集中】【人字部】 低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底平聲。
高之反也,俛也,垂也。
【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
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
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
又作氐。
【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
【又】其賈氐賤減平。
俱同低。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川篇】許役切,音。
肥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廣韻】同瑱。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壯加切【五音集韻】側加切,□音查。
【玉篇】鼻上皰也。
【五音集韻】皰鼻。
【玉篇】本作皻。
佑 【子集中】【人字部】 佑 【集韻】【韻會】□雲九切,音有。
佐助也。
又【集韻】【正韻】□與祐同。
【書湯誥】上天孚佑下民。
又葉于愧切,音位。
【楚辭天問】驚女採薇鹿何祐,北至回水萃何喜。
【註】祐,一作佑。
喜,葉音戲。
◎按《說文》佐佑之佑本作右,音有。
今加人作佑,且音宥。
而右止爲左右手之右,不詳《說文》之義矣。
侘 【子集中】【人字部】 侘 【集韻】【韻會】□醜亞切,茶去聲。
侘傺,失志貌。
又誇也。
【史記韓安國傳】卽欲以侘鄙縣。
侺 【子集中】【人字部】 侺 【廣韻】【集韻】□時鴆切,音甚。
□侺,頭向前。
俟 【子集中】【人字部】 俟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仕。
待也。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
又俟俟,衆多徐行貌。
【詩小雅】儦儦俟俟。
【註】趨則儦儦,行則俟俟。
言獸之多也。
又姓。
【風俗通】有俟子。
又【集韻】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
萬俟,複姓。
又【後周書異域傳】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
又葉于紀切,音矣。
【詩鄘風】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葉上齒。
坾 【醜集中】【土字部】 坾 【廣韻】【正韻】直呂切【集韻】展禮切【韻會】丈呂切,□音甯。
積塵也。
倊 【子集中】【人字部】 倊 【字彙】子弄切,音粽。
困貌。
◎按倊卽偬,《字彙》分爲二,非。
體 【子集中】【人字部】 體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盆上聲。
劣也。
又麤貌。
與笨同。
【通雅】輀車之夫曰體夫。
唐懿宗鹹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體夫。
【註】體,蒲本反。
體夫,轝柩之夫。
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
(體)〔古文〕□【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涕上聲。
【說文】總十二屬也。
【釋名】體,第也。
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
【廣韻】四支也。
【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
【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
【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
【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
【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
【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
【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
【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
【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
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
【集韻】作躰。
【增韻】俗作體,非。
佒 【子集中】【人字部】 佒 【廣韻】一良切【集韻】於郞切,□音鴦。
體不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央上聲。
義同。
◎按佒,《廣韻》編入,《唐韻》註:烏郞、一良二切,《玉篇》同,上、去二聲不收佒。
《正韻養韻》收佒,平、去二聲不收佒。
《字彙》有去闕平上,《正字通》有上闕平去,□非。
伾 【子集中】【人字部】 伾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胚。
【說文】有力也。
【詩魯頌】以車伾伾。
又衆也。
又【集韻】貧悲切。
義同。
或作伓。
又大伾,山名。
【書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
【蔡註】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是也。
陸氏作大岯。
又晡枚切,音杯。
又鋪枚切,音。
又部鄙切,音否。
又普鄙切,音噽。
義□同。
俞 【子集中】【人字部】 俞 俗兪字。
倒 【子集中】【人字部】 倒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
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
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葉董五切,音覩。
【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
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葉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
呼去聲。
偤 【子集中】【人字部】 偤 【字彙】以周切,音由。
侍也。
出文字辨疑。
◎按偤字諸韻書俱不載。
傀 【子集中】【人字部】 傀 【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姑回切,□音瑰。
【廣韻】大貌。
【荀子性惡篇】傀然獨立天地之閒,而不畏。
又怪異。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去樂。
又【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
義同。
又【廣韻】口猥切【集韻】【正韻】苦猥切,□魁上聲。
今爲木偶戲曰傀儡。
【通鑑】段綸徵巧匠,楊思齊造傀儡。
太宗怒曰:求巧匠以供國事,今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毋作淫巧之意。
乃削綸階。
又【集韻】呼乖切,音虺。
【莊子列禦□】達生之情者傀。
◎按傀,《說文》《唐韻》□公回切,音瑰。
《玉篇》古回切,《正韻》姑回切,皆隸灰韻見母之字也。
《字彙》姑回切,音規,不知回隸灰韻,規隸支韻,此《字彙》顧母而失子誤也。
至《正字通》則用枯回切,音魁,不知魁本見母,枯魁屬溪母,此子母俱失者也,不可不辨。
考證:〔【廣韻】天貌。
〕謹照原文天貌改大貌。
侟 【子集中】【人字部】 侟 【正字通】同薦。
【羅泌路史】予悲求仙者之喪其欲也,故侟紳之學者毋謂大謾,將有默而識之者。
又曰:聖人作樂以應天,五聲謂之侑。
宮肩信而侟意,徵肩禮而侟神,龣肩仁而侟,商肩義而侟□,羽肩智而侟志。
俠 【子集中】【人字部】 俠 【唐韻】【正韻】□胡頰切,音協。
任俠。
相與信爲任,同是非曰俠。
【前漢季布傳】任俠有名。
【師古曰】俠之言挾,以權力俠輔人也。
又姓。
韓相俠累。
又與挾通。
【前漢叔孫通傳】殿下郞中俠陛。
【揚子法言】滕懽樊酈曰俠介。
□與挾同。
又【集韻】古洽切。
與夾通。
傍也,□也。
【公羊傳哀四年註】滕薛俠轂。
又【儀禮士喪禮】婦人俠牀東西。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今時鐘乳俠鼓與舞。
□與夾同。
俗作俠,非。
促 【子集中】【人字部】 促 【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
迫也,近也,密也。
又局促小,貌。
【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又刺促。
【晉書潘嶽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
【註】受役於世也。
又與趣同。
俁 【子集中】【人字部】 俁 【廣韻】虞矩切【集韻】五矩切【韻會】魚矩切,□音麌。
容貌大也。
【詩邶風】碩人俁俁。
倕 【子集中】【人字部】 倕 【廣韻】【集韻】【韻會】是爲切【正韻】直追切,□音垂。
重也。
又【正韻】殊僞切,音瑞。
黃帝時巧人名。
又唐虞共工名。
【書舜典】作垂。
偶 【子集中】【人字部】 偶 【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
凡數,雙曰偶,隻曰奇。
【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
又【爾雅釋詁】合也。
【註】謂對合也。
又牉合也。
【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
【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
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又儕輩曰偶。
【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
【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
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
【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
一作寓禺。
【前漢郊祀志】木寓龍。
【史記封禪書】木禺龍。
□同偶。
別作□,非。
又姓。
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又葉五舉切,音語。
【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同瘦。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龍龕】時忍切,音腎。
臥□也。
僀 【子集中】【人字部】 僀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
俊也。
僥 【子集中】【人字部】 僥 【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音驍。
僞也。
又【唐韻】五聊切,音堯。
僬僥,短人,西南夷別名。
又【集韻】吉了切,音矯。
僥倖,求利不止貌。
侑 【子集中】【人字部】 侑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又。
佐也,相也。
【周禮天官】膳夫以樂侑食。
又侍食於所尊亦曰侑食。
【禮玉藻】凡侑食,不盡食。
又【爾雅釋詁】醻酢侑,報也。
【郭註】此通謂相報答,不主於飮酒。
又【文子守弱篇】三皇五帝有勸戒之器,命曰侑巵。
別作酭。
又與姷通。
耦也。
又寬也。
【管子法法篇】文有三侑,武無一赦。
考證:〔【周禮春官】膳夫以樂侑食。
〕謹照原文春官改天官。
〔【爾雅釋訓】醻酢侑,報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嘙 【醜集上】【口字部】 嘙 【字彙補】皮波切,音婆。
呪語。
倅 【子集中】【人字部】 倅 【集韻】【韻會】□取內切,音淬。
【說文】副也。
又副車曰倅。
【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
【又】諸子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學道。
【註】遊倅,倅未仕者。
又【前漢趙充國傳】倅馬什之。
又今郡倅稱半刺,猶半刺史之職也。
又【集韻】【正韻】□藏沒切,音卒。
百人爲倅。
周禮作卒。
考證:〔【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
【又】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樂道。
【註】遊倅,子之仕者。
〕謹照原文國子上增諸子二字。
樂道改學道。
子之仕者改倅未仕者。
偊 【子集中】【人字部】 偊 【韻會】王矩切,音羽。
偊偊,獨行貌。
【前漢東方朔傳】行步偊旅。
【註】曲躬貌。
又【列子楊朱篇】偊偊爾愼耳目之觀聽。
通作踽。
俗讀若舉。
義同。
偅 【子集中】【人字部】 偅 【集韻】朱用切,音踵。
儱偅,不遇貌。
儱偅與龍鍾,隴種,躘踵通,皆狀其潦倒。
【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
【註】遺失貌,卽龍鍾。
【埤蒼】作躘踵。
【指南】作儱僮。
【北史李穆傳】宇文泰戰敗,敵兵追及,穆以鞭擊泰曰:籠東軍士,爾曹主安在。
籠東猶隴種,言兵敗披靡也。
字雖各別,音義相同。
又與憧同。
【易鹹卦】憧憧往來,京房本改作偅。
又同僮。
【漢張公神道□】驂白鹿兮從仙僮。
埼 【醜集中】【土字部】 埼 【廣韻】【集韻】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
曲岸頭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觸穹石,激埼堆。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
或作碕崎隑。
偵 【子集中】【人字部】 偵 【廣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醜成切,□音檉。
□也,探伺也。
【杜預左傳註】諜者曰遊偵,亦謂之閒諜。
【後漢淸河孝王傳】內使禦者,偵伺得失。
【循吏任延傳】止罷偵候戍卒。
一作□。
【鶡冠子王鈇篇】□諜足以相止。
【註】□偵同。
俻 【子集中】【人字部】 俻 【字彙】同備。
俳 【子集中】【人字部】 俳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音牌。
俳優,雜戲。
【史遊急就篇】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
俳佪,亦作徘徊。
【淮南子本經訓】坐俳而歌謠。
僝 【子集中】【人字部】 僝 【廣韻】昨閉切,音孱。
【玉篇】僝僽,惡罵也。
又【集韻】子兗切,棧上聲。
見也。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註】方,且也。
鳩,聚也。
僝,見也。
言共工鳩聚,見其功也。
又【正韻】除戀切,音饌。
具也。
【左思魏都賦】僝拱木於山林。
【註】言魏具材木,宮室經始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唐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
【說文】臞也。
【廣韻】瘦也。
又【廣韻】苦蟹切【集韻】口駭切,□音楷。
義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遵爲切,音嗺。
劑□,□也。
傴 【子集中】【人字部】 傴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
【說文】僂也。
【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
【禮喪服制】傴者不袒。
【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
【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
【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
俗讀若偶,別作□,□非。
侌 【子集中】【人字部】 侌 【玉篇】古文隂字。
註詳阜部八畫。
仢 【子集中】【人字部】 仢 【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
【爾雅釋天】奔星爲仢約。
【郭註】流星也。
又【廣韻】市若切【集韻】是若切,□音芍。
義同。
又【集韻】亭歷切,音狄。
【說文】約也。
◎按字書仢同彴。
有三義:一曰奔星,一曰橫木渡水,一曰約也,而音切各不同,《字彙》《正字通》皆失之。
蓋訓流星者有二切,一雹音,一芍音。
其音雹者,本《爾雅》奔星爲仢約。
註:蒲握切,音雹。
《正韻》弼角切,同。
《玉篇》則變用通廣門法,扶約切,亦得雹音。
《字彙》不知此,其用符約切,切母《切韻》與《玉篇》同。
而音房入聲,則與《爾雅》《正韻》《玉篇》異。
蓋《字彙》不知《玉篇》之用通廣,仍以音和門法釋之,此其所以誤也。
至彳部彴,《字彙》仍音薄,想亦疑於心久而攺耳。
其音芍者,本《廣韻》市若切,訓流星也。
《正字通》因之,註職略切,音灼,以譏《字彙》薄縛二音之非,不知職略切之與市若切,一隸禪母,一隸照母,如天淵之別。
蓋《廣韻十八藥》仢有二切,市若切音芍者,訓流星。
之若切音斫者,訓橫木渡水。
《玉篇》之約切,《正韻》《字彙》職略切,俱與《廣韻》切同,皆訓橫木渡水,則其與奔星之音雹芍者無涉明矣。
乃《正字通》專務闢《字彙》而不知,誤認《廣韻》橫木之音爲奔星之音,此《正字通》所以誤也。
又有音狄者,蓋本《說文》徒歷切,訓約也一條。
《玉篇》《字彙》音切□與《說文》同。
而《正字通》則攺從丁歷切,音狄。
不知丁隸端母,徒隸定母,隂陽淸濁之迥異,丁歷切卽不音狄矣。
此則《正字通》之誤也。
至於訓奔星者,此有雹芍二音,《說文》之徒歷切訓約者,與奔星無涉。
而《字彙》《正字通》之音狄者,遺約也一解,而俱謾綴於奔星之後,曰義同。
是奔星之仢,亦可讀如狄,豈非《字彙》《正字通》之皆誤者乎。
二書音切,譌誤甚多,姑記其尤誤者於此。
親 【酉集上】【見字部】 親 〔古文〕□寴□【唐韻】【正韻】七人切【集韻】【韻會】雌人切,□七平聲。
【廣韻】愛也。
【孝經序】親譽日著。
【註】慈愛之心曰親。
【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
【註】親謂仁恩。
【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又近也。
【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又【增韻】躬也。
【詩小雅】弗躬弗親。
【箋】言不躬而親之也。
【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而養。
【註】親,猶自也。
又【釋名】襯也。
言相隱襯也。
【增韻】姻也。
【禮大傳】親者,屬也。
【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
【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
【杜註】親,九族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
【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又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
【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
又【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又姓。
【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
【註】親弗,人姓名。
【戰國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
【大學】在親民。
【程註】親,當作新。
又【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七去聲。
【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
【註】以親疏爲分別。
【釋文】有平去兩音。
又【廣韻】親家也。
【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又葉蒼先切,音千。
【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字彙】古從□。
今省作親。
【集韻】或作媇儭。
○按字彙補又作□□□,非。
考證:〔【詩小雅】勿躬勿親。
〕謹照原文改爲弗躬弗親。
伺 【子集中】【人字部】 伺 【廣韻】息吏切【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四。
偵□也。
又察也。
【前漢文三王傳】左右弄口積,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
又【唐書陸贄傳】李楚琳挾兩端,有所狙伺。
又通司。
【前漢灌夫傳】魏其與夫人益市牛酒,令門下□司,至日中,丞相不來。
又【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正韻】相咨切,□音斯。
義同。
別作〈貝司〉。
亘 【子集上】【二字部】 亘 【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宣。
【說文】求宣也。
揚布也。
又與桓同。
烏亘,外國名。
◎按亘本作□,與亙字不同。
亙從二從舟。
舟今作亙。
□從二從囘,囘卽回字,今從日作亘。
又毛晃曰:紹興二年,禮部看詳姓氏,從水從亘,水名。
從木從亘,木名。
從木從亘者,皆定讀曰亘。
若《晉書》亘彜,亘溫,《書禹貢》西傾因亘是來之類是也。
亣 【子集上】【亠字部】 亣 【唐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長箋】原本亣,佗蓋切,與大字徒蓋切本作一字異傍,居上爲大,處下爲亣。
徐氏謬讀蓋爲盇,又改作佗達切,而歸之入聲,誤矣。
仞 【子集中】【人字部】 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孔安國曰】八尺曰仞。
【禮祭義】築宮仞有三尺。
【前漢賈誼傳】鳳凰翔於千仞。
又度深曰仞。
【左傳昭三十二年】仞溝洫。
又與認通。
【列子天瑞篇】天地萬物不相離,仞而有之,皆惑也。
【註】仞卽認。
【淮南子人閒訓】非其事者,勿仞也。
仞人之事者敗。
又與牣通。
滿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充仞其中。
又地名。
【左傳文十六年】楚子貝自仞以伐庸。
【註】仞入庸道。
一作軔。
【孟子】掘井九軔。
【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爲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
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
《小爾雅》四尺曰仞,王肅從之。
包鹹鄭□謂七尺曰仞。
《書》爲山九仞。
《釋文》仞,七尺也。
《應劭漢書註》:五尺六寸曰仞。
顏師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尋也。
顏說與孔安國同,顏以八尺爲仞是也。
《說文》以仞爲申臂一尋,非。
一尋止六尺耳。
或曰古尺短,周尺八尺,以今度之一寸,又減二分,應劭之說據漢尺也。
《莊子庚桑楚》步仞之丘註:七尺曰仞,亦非。
仰 【子集中】【人字部】 仰 【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音□。
舉首望也。
【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
【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又心慕曰企仰。
又以尊命□曰仰。
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
【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
【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又姓。
又【集韻】【正韻】□魚向切,音□。
恃也。
俟也,資也。
【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
【註】有望於上則仰。
【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
【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
【釋文】五剛反,亦作卬。
◎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又《楚辭蔔居》寧昂昂若千裡之駒乎。
《詩大雅》顒顒卬卬。
《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通矣。
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從。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
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伆 【子集中】【人字部】 伆 【廣韻】【集韻】□武粉切,音吻。
【揚子方言】伆邈,離也。
吳越曰伆。
【博雅】斷也。
又【集韻】文拂切,文入聲。
義同。
僅 【子集中】【人字部】 僅 【六書故】同付。
【正譌】又,手也。
從手持物以對人曰僅。
又【集韻】與帑同。
(僅)【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覲。
【說文】纔能也。
又少也,餘也。
通作堇廑。
亦作。
【禮射義】蓋有存者。
又劣也。
仄 【子集中】【人字部】 仄 【說文】厠本字。
通作側。
又平仄,字聲也。
又仄慝,月行遲也。
占家曰: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
仄慝則王侯其肅。
又赤仄,錢名。
又【六書本義】湢仄,水流貌。
作,非。
又稫仄,禾密貌。
作稫稄,非。
從廠從人。
廠音罕,山石之厓巖。
人處廠下,有慮傾側之象。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口骨切,音窟。
臋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醜一切,音抶。
肥滑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維傾切,音營。
聲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字彙補】同昔。
○按《集韻》昔,籀作□。
又□。
仕 【子集中】【人字部】 仕 【唐韻】【韻會】鉏裡切【集韻】上史切,□音士。
仕宦也。
【禮曲禮】四十曰強而仕。
【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
又官名。
登仕郞。
見【隋書百官志】。
將仕郞,見【韓愈與于襄陽書】。
又察也。
【詩小雅】弗問弗仕,勿罔君子。
【箋】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未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