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
又驅圓切,音拳。
圓牆也。
又連圓切,音婘。
埢垣,曲牆也。
【揚雄甘泉賦】登降峛崺,單埢垣兮。
【註】單,音蟬。
單,大貌。
埢,垣圜曲貌。
埨 【醜集中】【土字部】 埨 【集韻】縷尹切,淪上聲。
壟土也。
又盧困切,音論。
坎陷也。
【子集中】【人字部】【字彙補】古文錫字。
註詳金部八畫。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彙補】古黼字。
史記秦本紀:天子賀以□□。
裴龍駒雲:史記有此等古字,乃爲好本。
埭 【醜集中】【土字部】 埭 【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
以土堰水也。
往來舟舶征□之所,兩岸樹轉軸,遇舟過,以綆繫舟尾,或以人,或以牛,推軸輓之而前。
【晉中興書】以牛車牽埭,取其稅。
又謝元堰呂梁埭通漕。
又地名。
石埭,在池州東南。
【寰宇記】貴池之源有兩石,橫亘溪上如埭,因名。
□通作□。
俗作埭。
圬 【醜集中】【土字部】 圬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同杇。
泥鏝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圬人以時塓館宮室。
圪 【醜集中】【土字部】 圪 【廣韻】女涉切【集韻】逆乙切,□音耴。
【說文】牆高貌。
又【廣韻】魚迄切【集韻】魚乙切,□音疙。
高土也。
囇 【醜集上】【口字部】 囇 【字彙】同。
囉 【醜集上】【口字部】 囉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郎何切,□音羅。
【廣韻】囉,歌詞。
【集韻】歌助聲。
【王褒洞簫賦】行鍖銋以龢囉。
【註】龢囉聲疊蕩相雜貌。
又【廣韻】嘍囉也。
又一曰小兒語也。
又【集韻】利遮切,音儸囉嗻,多言。
又朗可切,音砢。
聲也。
又郎佐切,音邏。
歌也。
囩 【醜集上】【囗字部】 囩 【集韻】王分切,音雲。
【說文】回也。
從囗雲聲。
田十二頃也。
又【集韻】于元切,音袁。
又【廣韻】爲贇切,音筠。
義□同。
園 【醜集上】【囗字部】 園 【唐韻】五丸切【集韻】【正韻】五官切,□音岏。
與刓同。
【正韻】圭角泯鑠也。
【莊子齊物論】五者園而幾向方矣。
【集韻】同團。
或作抏。
(園)【唐韻】羽元切【集韻】于元切,□音袁。
【說文】所以樹果也。
【初學記】有藩曰園。
【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
【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園。
【註】園者,圃之樊,其內可樹木也。
又【周禮地官載師】以場圃任園地。
【註】圃,種果蓏之屬。
季秋,於其中爲場。
樊圃謂之園,任者取正於是也。
【又】園廛二十而一。
【註】廛無穀,園少利,故僅二十而稅一也。
又歷代帝王陵寢曰園。
漢制,園陵有令,文帝陵爲文園。
【司馬相如傳】爲文園令。
又【唐書李晟傳】臣已肅淸宮禁,袛謁寢園。
又桃園,地名。
【前漢地理志】全鳩裡,其西名桃園,卽古之桃林也。
【潘嶽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桃園。
又袛園。
【梵書】須達多長者,建精舍,請佛住,凡千二百區,謂之祇樹園。
又東園公,商山四皓之一。
○按史失其姓名,《字彙》以園公爲姓,非。
又葉于羣切,音熅。
【蘇軾祭韓琦文】意廣才疏,將歸丘園。
公治此邦,歿食其民。
(園)考證:〔【周禮地官充人】以場圃任園地。
〕謹照原文充人改載師。
〔【梵書】須達多長者,建精舍,請佛住,凡十二百區。
〕謹按文義十改千。
嘽 【醜集上】【口字部】 嘽 【唐韻】【集韻】【韻會】他幹切【正韻】他丹切,□音灘。
【說文】喘息也。
【廣韻】馬喘。
【詩小雅】嘽嘽駱馬。
【傳】嘽嘽,喘息之貌。
【釋文】嘽,他丹反。
又【詩小雅】戎車嘽嘽。
【傳】嘽嘽,衆也。
又【說文】喜也。
【詩大雅】徒禦嘽嘽。
【傳】嘽嘽,喜樂也。
【箋】車徒之行,嘽嘽安舒,言得禮也。
又【詩大雅】王旅嘽嘽。
【傳】嘽嘽然盛也。
【箋】嘽嘽,閒暇有餘力之貌。
【疏】嘽嘽,閒暇之貌。
由軍盛所以嘽嘽然,故雲盛也。
又【集韻】稱延切,音燀。
嘽咺,迂緩貌。
【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懯四人相與遊于世。
又【揚子方言】凡怒而噎噫,南楚江湘之閒謂之嘽咺。
又【集韻】湯何切,音他。
嘽嘽,衆也。
又一曰嘽喛,泣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慄也。
又儻旱切,音坦。
嘽唌,聲舒緩也。
【王褒洞簫賦】嘽唌逸豫戒其失。
又【廣韻】昌善切【集韻】【韻會】【正韻】齒善切,□音闡。
【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註】嘽,寬綽貌。
【集韻】或作單。
又【集韻】徒案切,音憚。
嘽嘽,喜樂盛也。
考證:〔【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懯〕謹照原文□懯改□懯。
噂 【醜集上】【口字部】 噂 【唐韻】子損切【集韻】【韻會】【正韻】祖本切,□音樽。
【說文】聚語也。
【詩小雅】噂沓背憎。
【傳】噂猶噂噂,沓猶沓沓。
【箋】噂噂沓沓,相對談語,背則相憎也。
【廣韻】同譐。
考證:〔【詩小雅】噂沓背憎。
【箋】噂噂沓沓,相對談語,背則相憎逐也。
〕謹按原文背則相憎解經之噂沓背憎也,逐爲此者由主人也解經之職競由人也,競逐也,憎與逐不連讀,今省逐字。
囶 【醜集上】【囗字部】 囶 【玉篇】古文國字。
註詳八畫。
嚂 【醜集上】【口字部】 嚂 【廣韻】【集韻】【韻會】□盧瞰切,音濫。
【玉篇】貪也。
【廣韻】食貌。
【淮南子齊俗訓】芻豢黍梁,荊吳芬馨,以嚂其口。
又【廣韻】【集韻】□苦濫切,音闞。
【廣韻】呵也。
【集韻】與喊同。
又【廣韻】呼覽切【集韻】【韻會】虎覽切,□音。
聲也。
亦與喊同。
【戰國策】橫人嚂口利機。
【註】嚂,聲也,言聲說所利之事。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
與懢同。
貪貌。
□ 【未集下】【肉字部】 □ 【篇海】杜對切,音隊。
茂貌。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五音篇海】陟利切,音緻。
肥也。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侮古作。
【前漢五行志】慢之心生。
餘詳七畫。
嚈 【醜集上】【口字部】 嚈 【集韻】益涉切,音壓。
【魏書明帝紀】神龜二年,吐噠渾,宕昌,嚈噠等國遣使來貢。
嚫 【醜集上】【口字部】 嚫 【廣韻】初覲切,音櫬。
【玉篇】施也。
【隋煬帝法諱奉智者書】弟子一日恭嚫。
囂 【醜集上】【口字部】 囂 〔古文〕□【唐韻】許嬌切【集韻】【韻會】虛嬌切【正韻】籲嬌切,□音枵。
【說文】聲也,氣出頭上。
從從頁。
頁,首也。
【玉篇】喧譁也。
【集韻】聲也。
【左傳昭三年】湫隘囂塵。
【釋文】囂,許嬌反,一音五高反。
【詩小雅】選徒囂囂。
【傳】囂囂,聲也。
【釋文】囂,五刀反,亦許驕反。
又【孟子】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註】囂囂,自得無欲之貌。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嫘祖生二子,其一曰□囂,是爲靑陽。
又【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義同。
【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註】察囂譁者。
【釋文】囂,五羔反。
又【詩小雅】讒口囂囂。
【箋】囂囂,衆多貌。
【釋文】五刀反,韓詩作嗸嗸。
【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
【註】師古曰:與嗸同。
又【詩小雅】我卽爾謀,聽我囂囂。
【傳】囂囂猶嗸嗸也。
【釋文】囂,五刀反。
又【字彙】山凹之地曰囂。
【梁宣帝七山寺賦】神囂嵒嵒而特立。
又鳥名。
【山海經】梁渠之山有鳥,狀如誇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
又獸名。
【山海經】羭次之山有獸,狀如禺,長臂善投,名曰囂。
又水名。
【山海經】嶓冢之山,囂水出焉。
又山名。
【山海經】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隂多玉。
又【集韻】地名。
通作隞敖。
詳前嚻字註。
○按《經傳》《釋文》囂多讀敖,惟《小雅》車攻及《左傳昭三年》《釋文》兼敖枵二音。
考證:〔【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若不足也。
〕謹照原文若不足改苦不足。
囅 【醜集上】【口字部】 囅 【集韻】醜展切,音蕆。
囅然笑貌。
又【類篇】敕列切,音徹。
義同。
◎按辴囅二字,諸韻書音義大同小異,應卽一字,譌分爲二。
囝 【醜集上】【囗字部】 囝 【集韻】九件切,音蹇。
閩人呼兒曰囝。
【正字通】閩音讀若宰。
【靑箱雜記】唐取閩子爲宦官,顧況有哀囝詩。
又有囝別郎罷,郎罷別囝詩,以寓諷。
郎罷,閩人呼父也。
又【集韻】魚厥切,音刖。
與月同。
唐武後作。
坘 【備考】【醜集】【土字部】 坘 【篇海類編】同坻。
囷 【醜集上】【囗字部】 囷 【唐韻】去倫切【集韻】【韻會】【正韻】區倫切,□音箘。
【說文】廩之圓者。
從禾,在囗中。
圓謂之囷,方謂之京。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囷窌倉城。
【註】地上爲之,圓曰囷,方曰倉,穿地曰窌。
【詩魏風】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註】圓廩也。
又【周語】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
【註】先儒以爲圓曰囷,方曰鹿。
鹿善聚,亦善散,故囷亦謂之鹿也。
又輪囷,屈曲盤戾貌。
【前漢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奇,爲萬乗器,以左右爲之先也。
【左思吳都賦】重葩掩葉,輪囷虬蟠。
【註】謂木如龍之盤屈也。
又星名。
【石氏星經】天囷十二星,主倉廩之屬。
又【集韻】【韻會】【正韻】□巨隕切,音窘。
義同。
國 【醜集上】【囗字部】 國 〔古文〕囗囶圀□【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觥入聲。
【說文】邦也。
【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
【孟子】大國,地方百裡,次國,地方七十裡,小國,地方五十裡。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
【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
【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
亦曰絕國。
【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
【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
【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
【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
【註】典,掌也。
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
【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
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又姓。
【姓苑】太公之後。
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又囯,《正字通》俗國字。
囻,同國,民國期間俗字。
埦 【醜集中】【土字部】 埦 【集韻】鄔管切,音宛。
與盌椀同。
噊 【醜集上】【口字部】 噊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音聿。
【爾雅釋詁】噊,危也。
又【廣韻】鳥鳴。
又【廣韻】【集韻】□食律切,音術。
【廣韻】危也。
嚜 【醜集上】【口字部】 嚜 【集韻】密二切,音寐。
【玉篇】詐言也。
【揚子方言】嚜杘獪也。
江湘之閒,凡小兒多詐而獪,或謂之嚜杘。
○按《集韻》屋韻莫六切,嘿□,欺也。
應卽嚜杘之譌。
五音《集韻》譌作哩,尤非。
又【廣韻】【集韻】□明祕切,音媚。
又【集韻】莫佩切,音妹。
又密北切,音墨。
義□同。
又【史記賈誼傳弔屈原賦】于嗟嚜嚜兮,生也無故。
【註】應劭曰:嚜嚜,不自得之意。
【楚辭蔔居】作〈口默〉〈口默〉。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壯仕切,音滓。
食也。
◎按卽肉□也。
【齊民要術】有作□肉法。
又【五音集韻】囟,古作□。
註詳囗部三畫。
嚬 【醜集上】【口字部】 嚬 【廣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正韻】吡賔切,□音頻。
【正字通】眉蹙貌。
【通鑒】韓昭侯曰:明主愛一嚬一笑。
【王筠詩】斂笑動微嚬。
又【正字通】通作顰。
【駱賔王詩】妝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又通作矉。
【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
【註】蹙額曰矉。
【李白詩】蛾眉不可妒,況乃效其矉。
又借作頻。
【孟子】已頻願曰。
【王充論衡】薄酒酸苦,賔主頻蹙。
○按《正字通》雲嚬與言部□別,未聞訓嚬爲笑者,信如舊註,則一嚬一笑,猶言一笑一笑也,於義難解。
各韻書以爲笑貌,俱誤。
囗 【醜集上】【囗字部】 囗 【玉篇】古文圍字。
【說文】回也,象回帀之形也。
註詳九畫。
又【字彙】古文國字。
【商子弱民篇】民弱囗強,囗強民弱,有道之囗,務在弱民。
古國字皆作囗,蓋倉頡所制也。
註詳八畫。
又【字彙】古作方圓之方。
○按此說無考証,《正字通》駁之,是。
圃 【醜集上】【囗字部】 圃 【唐韻】博古切【集韻】彼五切,□音補。
【說文】種菜曰圃。
【周禮天官大宰】九職,二曰園圃,毓草木。
【註】樹果蓏曰圃,園其樊也。
又【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珍異之物,以時斂而藏之。
【疏】場圃連言同地耳。
春夏爲圃,秋冬爲場也。
又【地官閭師】任圃,以樹事責草木。
【註】任,使也。
園圃毓草木,故還使貢草木也。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澤藪曰圃田。
【註】圃田在中牟。
【後漢郡國志】中牟縣有圃田澤。
○按圃田,卽詩所謂甫草是也,在周東都畿內,後爲鄭地。
又藉圃,蒲圃,□地名。
【左傳哀十七年】衞侯爲虎,幄于藉圃。
又【襄四年】季孫樹六檟于蒲圃東門之外。
又【何晏景福殿賦】建以永寧安昌臨圃。
【註】皆殿名也。
又縣圃,山名。
【楚辭天問】崑崙縣圃,其尻安在。
又【揚雄甘泉賦】配帝居之縣圃兮,象太乙之威神。
【註】縣圃在崑崙山,天帝所居。
亦作□圃。
【穆天子傳】銘迹於□圃之上,以詔後世。
【庾信馬射賦】周王□圃之前,猶驂八駿。
又【唐韻】【集韻】□博故切,音布【屈原離騷】朝發軔於蒼梧兮,夕餘至乎懸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集韻】或省作甫。
別作□。
圅 【醜集上】【囗字部】 圅 【唐韻】【集韻】□胡男切,音含。
【說文】函本字。
註詳囗部六畫。
又【集韻】戸感切,音頷。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或作□。
址 【醜集中】【土字部】 址 【廣韻】【集韻】【正韻】□渚市切,音止。
基也。
【劉兼長春節詩】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車書萬古存。
與阯同。
坄 【醜集中】【土字部】 坄 【廣韻】【集韻】【韻會】□營隻切,音役。
【說文】陶竈窻也。
又【廣韻】度侯切,音頭。
義同。
【六書故】作垼。
坪 【醜集中】【土字部】 坪 【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
平也。
亦作□。
又【集韻】皮命切,音病。
義同。
坻 【醜集中】【土字部】 坻 【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
【爾雅釋水】小渚曰沚,小沚曰坻。
【詩秦風】宛在水中坻。
又水中高地也。
【詩小雅】曾孫之庾,如坻如京。
【左傳昭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壷。
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又【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
止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論養龍官曰: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冺棄之,物乃坻伏。
又場也。
【揚子方言】梁宋之閒,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
又【廣韻】【正韻】都禮切【集韻】典禮切,□音此。
隴阪。
秦人謂坂曰坻。
【張衡西京賦】坂坻嶻□而成巘。
或作□□。
埁 【醜集中】【土字部】 埁 【集韻】才淫切,音埐。
土也。
一曰岑字之譌。
垩 【醜集中】【土字部】 堊 【廣韻】烏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遏各切,□音惡。
色土也。
【山海經】大次之山,其陽多堊。
【又】蔥聾之山,其中大谷,多白堊,黑靑黃堊。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土則丹靑赭堊。
又【爾雅釋宮】牆謂之堊。
【釋名】堊者,亞也,次也。
先泥之,以灰飾之也。
【周禮春官】守祧若將祭祀,其祧則守祧黝堊之。
【註】黝堊其祧,使新潔也。
又不塗塈亦曰堊。
【禮雜記】三年之喪,廬堊室之中。
【註】堊室,壘墼爲之,不塗墍也。
又塺泥亦曰堊。
【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運斤成風,盡堊而鼻不傷。
又【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音污。
義同。
【正譌】象圬者,縱橫塗飾之形。
凡塗飾皆言堊。
垺 【醜集中】【土字部】 垺 【集韻】芳無切,音孚。
【說文】郭也,同郛。
亦作□。
又【釋名】山上有水曰垺。
垺,脫也,脫而下流也。
又蒲侯切,音裒。
大也,盛也。
【莊子秋水篇】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
又薄口切。
同。
或作垺。
笁 【補遺】【未集】【竹字部】 笁 【龍龕】同竺。
又【字彙補】與篤同。
【楚辭天問】帝惟元子,帝何笁之。
【註】厚也。
噐 【醜集上】【口字部】 噐 【玉篇】俗器字。
詳後器字註。
【正字通】噐始於工,工制之,而後人用之,故從工。
□ 【未集下】【肉字部】 □ 【五音集韻】同脣。
噒 【醜集上】【口字部】 噒 【集韻】靈年切,音蓮。
與□同。
詳舌部□字註。
噜 【醜集上】【口字部】 嚕 【玉篇】力覩切【集韻】籠五切,□音魯。
【玉篇】語也。
又【類篇】諂也。
又【正字通】吐嚕猶可惜也。
【元梁王女阿詩】吐嚕吐嚕叚阿奴。
噖 【備考】【醜集】【口字部】 噖 【五音篇海】音琴。
【字學指南】與吟同。
噞 【醜集上】【口字部】 噞 【唐韻】【集韻】【正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音顩。
【說文】噞喁,魚口上見也。
【廣韻】魚口上下貌。
【淮南子主術訓】水濁則魚噞。
【王充論衡】君口垂不噞,所言莒也。
又【集韻】【正韻】□牛廉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
又【廣韻】【集韻】□魚窆切,音驗。
義同。
【左思魏都賦】抗旍則威噞秋霜。
【釋文】噞音驗。
噫 【醜集上】【口字部】 噫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於其切,音醫。
【玉篇】痛傷之聲也。
【廣韻】恨聲。
【集韻】亦歎聲。
【禮檀弓】噫。
【註】不寤之聲。
【釋文】噫,本又作意,於其反。
【後漢梁鴻傳】作五噫之歌。
【詩周頌】噫嘻成王。
【傳】噫,歎也。
【集韻】或作意嘻譆懿□。
又【集韻】於希切,音衣。
本作,哀痛聲。
與偯譩同。
又【集韻】隱已切,音譩。
義同。
又【唐韻】於介切【集韻】【韻會】乙介切,□音呃。
【說文】飽食息也。
【廣韻】噫氣。
【禮內則】不敢噦噫嚏咳。
【釋文】噫,於界反。
【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
【釋文】噫,乙戒反,一音蔭。
【集韻】或作欬。
通作。
又【集韻】於記切,音意。
痛聲。
或作譩。
又乙力切,音億。
語辭。
通作億抑。
考證:〔【禮內則】不敢噦噫噎咳。
〕謹照原文噎改嚏。
噾 【醜集上】【口字部】 噾 【集韻】同喑。
嚀 【醜集上】【口字部】 嚀 【廣韻】奴丁切【集韻】【韻會】囊丁切,□音寧。
【集韻】叮嚀,囑辭。
通作寧。
囘 【醜集上】【囗字部】 囘 【說文】回本字。
【徐鍇曰】中象旋轉之形。
囫 【醜集上】【囗字部】 囫 【字彙】呼骨切,音忽。
【俗書刊誤】物完曰囫圇。
與渾侖同義。
圫 【醜集中】【土字部】 圫 【集韻】墺古作圫。
註詳十三畫。
囈 【醜集上】【口字部】 囈 【廣韻】魚祭切【集韻】倪祭切【正韻】倪制切,□音藝。
【玉篇】笑囈也。
又【玉篇】睡語。
【集韻】寐聲。
【列子周穆王篇】眠中啽囈呻呼。
【楊愼丹鉛錄】作唵□。
【拾遺記】吳呂蒙囈語通周易。
【廣韻】同□。
【韻會】書作□。
考證:〔【列子周穆王篇】眡中啽囈呻呼。
〕謹照原文眡改眠。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彙補】與黻同。
史記古本黼黻作□□。
□ 【未集下】【舟字部】 □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博雅】舟名。
【集韻】或作艟。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川篇】同胠。
團 【備考】【醜集】【囗字部】 團 【龍龕】音囚。
(團)【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搏。
【說文】圓也。
【班婕妤詩】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張衡思□賦】志團團以應懸兮,誠心固其如結。
又黃團,瓜蔞名。
【韓愈城南聯句】紅皺曬檐瓦,黃團繫門衡。
又通作摶。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小首而長,摶身而鴻。
【註】摶徒丸反。
圓也。
又通作專。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專而長。
【註】專,圓也。
徒丸反。
【前漢五行志】蜺再重赤而專。
又【宋玉九辯】意專專之不可化兮。
卽團團也。
又通作敦。
【詩豳風】有敦瓜苦。
【疏】蔓生專專然。
音團。
又通作顓。
【賈捐之棄珠崖議】顓顓獨居一海之中。
【註】顓顓,圓貌。
又通作慱。
【詩檜風】勞心慱慱兮。
【傳】言憂思團結不解。
與團同。
又與園同。
見園字註。
又【集韻】淳沿切,音輇。
義同。
亦作槫。
又豎兗切,音踹。
與槫同。
載柩車也。
又葉徒年切,音田。
【白居易悟眞寺詩】悠悠白雲過,決開露靑天。
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圛 【醜集上】【囗字部】 圛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
【說文】回行也。
引逸周書,圛圛升雲,半有半無。
【徐鍇曰】洪範蔔五,曰雨,曰霽,曰蒙,曰圛,曰克。
圛者,象氣絡繹不絕也。
半有半無,卽史龜筴傳所謂雨不雨,霽不霽,氣不聯屬之說也。
《今文尚書》作驛。
噔 【補遺】【醜集】【口字部】 噔 【字彙補】得滕切,音登。
人名。
【五代史】楊光遠,父曰阿噔啜。
噰 【醜集上】【口字部】 噰 【廣韻】【集韻】□於容切,音雍。
【廣韻】鳥聲。
與嗈同。
【爾雅釋詁】關關噰噰,聲音和也。
【註】鳥鳴相和。
【疏】詩匏有苦葉雲:噰噰鳴雁。
【爾雅釋訓】噰噰喈喈,民協服也。
【疏】大雅卷阿雲:雝雝喈喈。
又樂聲。
【爾雅釋言】肅噰,聲也。
【疏】肅噰和鳴,周頌有瞽文也。
○按三詩今本皆作雝。
又【集韻】委勇切,音擁。
氣咽塞也。
又葉於王切,音汪。
【□琳神女賦】感仲春之和節兮,歎鳴雁之噰噰。
申握椒以貽手兮,請同宴乎奧房。
嚋 【醜集上】【口字部】 嚋 【集韻】除留切,音儔。
【玉篇】誰也。
又【集韻】與□同。
詞也。
或作譸。
又【集韻】張流切,音輈。
【玉篇】嚋,張誑也。
【集韻】與譸同。
嚝 【醜集上】【口字部】 嚝 【廣韻】虎橫切【集韻】呼橫切,□音諻。
【玉篇】嚝,嘖聲。
【廣韻】鼓鐘聲。
圠 【醜集中】【土字部】 圠 【廣韻】烏黠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黠切,□音軋。
【六書故】土密凝也。
【揚子方言】坱圠,不測也。
【賈誼鵩賦】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坱圠,沖融無迹也。
【史記】鈞作專,播作槃。
【漢書】坱圠作坱軋。
【揚雄甘泉賦】作軮軋。
【應劭曰】其氣坱圠,非有限齊也。
又【淮南招隱士】坱兮圠山曲□。
【註】□亦曲也。
○按諸韻書訓圠爲山曲,誤。
嚦 【醜集上】【口字部】 嚦 【集韻】郎狄切,音歷。
嚦嚦,聲也。
嚪 【醜集上】【口字部】 嚪 【集韻】杜覽切。
與啖同。
詳前啖字註。
又徒濫切。
與啗同。
詳前諂字註。
【史記樂毅傳】令趙嚪秦以伐齊之利。
【註】嚪,進說之意。
囸 【醜集上】【囗字部】 囸 【字彙】古文日字。
○按卽□字之譌。
囒 【醜集上】【口字部】 囒 【玉篇】呂幹切,音闌。
與同。
詳前字註。
囟 【醜集上】【囗字部】 囟 〔古文〕□□顖【廣韻】息晉切【集韻】思晉切,□音信。
【說文】頭會腦蓋也。
象形。
【魏校曰】頂門也。
子在母胎,諸竅尚閉,唯臍內氣,囟爲之通氣,骨獨未合。
旣生,則竅開,口鼻內氣,尾閭爲之洩氣,囟乃漸合,隂陽升降之道也。
【方書】頂中央旋毛中爲百會,百會前一寸半爲前頂,百會前三寸卽囟門。
又【集韻】息忍切,信上聲。
又息利切,音四。
義□同。
氼 【巳集上】【水字部】 氼 【正字通】同。
囤 【醜集上】【囗字部】 囤 【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木切,□讀若頓。
【說文】本作□,篅也。
篅判竹圜以盛穀也。
徐鍇曰:今俗言倉篅。
【玉篇】小廩也。
【六書故】囤囷類。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
義同。
◎按集韻音屯,字彙卽以爲俗屯字,非。
考證:〔今俗言倉篅也。
一曰篪判竹圜以盛穀也。
〕謹按今俗言倉篅見徐鍇說文繫傳,一曰篪三字說文無繫傳亦無。
今改篅判竹圜以盛穀也。
徐鍇曰今俗言倉篅。
囬 【醜集上】【囗字部】 囬 【正字通】俗回字。
又【鄞本監韻】回作囬,非。
囬乃古面字也。
浗 【巳集上】【水字部】 浗 【集韻】渠尤切,音求。
水名。
噢 【醜集上】【口字部】 噢 【廣韻】於六切【集韻】乙六切,□音郁。
【玉篇】噢咿,內悲也。
又【廣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音傴。
【廣韻】噢咻,病聲。
【正韻】同燠。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
又於九切,音懮。
義□同。
又威遇切,音嫗。
本作燠。
詳火部燠字註。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思主切。
姓也。
圵 【醜集中】【土字部】 圵 【海篇】音蕩。
高田,與南北字不同。
噱 【醜集上】【口字部】 噱 【唐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正韻】極虐切,□音醵。
【說文】大笑也。
【廣韻】嗢噱,笑不止。
【前漢敘傳】談笑大噱。
【註】師古曰:大噱,笑聲也。
又【揚雄校獵賦】遙噱虖紭中。
【註】師古曰:口內之上下名爲噱,言禽獸奔走倦極,皆遙張噱吐舌於紭罔之中也。
囏 【醜集上】【口字部】 囏 【廣韻】古文艱字。
註詳艮部十一畫。
【周禮地官遺人】恤民之囏阨。
【前漢異姓諸侯王表】以德若彼,用力如此,其囏難也。
圤 【醜集中】【土字部】 圤 【集韻】匹角切,音璞。
塊也。
【淮南子說林訓】土勝水,非一圤塞江。
一作墣。
又普木切,音攴。
義同。
四 【醜集上】【囗字部】 四 〔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
【說文】囗,四方也。
八,別也。
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
【正韻】倍二爲四。
【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
【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
關中謂四數爲悉。
○按《正字通》雲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
《正字通》誤。
圊 【醜集上】【囗字部】 圊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
【說文】厠淸也。
【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
【博雅】圂厠也。
【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又【集韻】倉經切,音靑。
義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此移切,音雌。
子腸也。
圳 【醜集中】【土字部】 圳 【字彙補】市流切,音酬。
江楚閒田畔水溝謂之圳。
均 【醜集中】【土字部】 均 【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音鈞。
【說文】平也。
【詩小推】大夫不均。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均齊天下之政。
【春官】軍禮有五二日大均之禮,恤衆也。
又調也。
【詩小雅】六轡旣均。
又徧也。
【易說卦】坤爲均。
【莊子寓言篇】萬物皆種也。
以不同形相禪,始卒循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又天子設四代之學,曰成均,見【禮文王世子註】。
又造瓦之具,旋轉者也。
董仲舒曰:泥之在均,惟甄者之所爲。
又樂器。
【禮樂記】樂所以立均。
【尚書疏】堂上之樂,皆受笙均。
堂下之樂,皆受磬均。
【後漢律歷志】冬夏至,□八音,聽五均。
【註】均,長七尺,繫以絲,以節樂音。
又均服,戎服也。
【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
亦作袀。
又地名。
均,古麇國,在襄陽。
【唐書中宗紀】嗣聖元年,太後遷帝房州。
又遷于均。
又【集韻】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韻。
【說文先訓】古無韻字,均卽韻也。
又與專切,音沿。
【史記夏本紀】均河海,通淮泗。
【鄭元曰】均讀沿。
又葉古頑切,音鰥。
【韓愈孟郊失子詩】問天生下人,薄厚胡不均。
夫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又通作鈞。
【書泰誓】厥罪惟鈞。
又或作旬。
【禮內則】旬而見。
【周禮地官】均人公旬用三日。
【註】均古通旬。
別作□。
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鈞齊天下之政。
〕謹照原文鈞改均。
〔又地名。
均,古麋國,在襄陽。
〕謹按春秋左傳有麇國無麋國,麋改麇。
坌 【醜集中】【土字部】 坌 【廣韻】【集韻】【韻會】□蒲悶切,音□。
塵也,聚也,□也。
【司馬相如哀秦二世賦】登陂陀之長阪,坌入曾宮之嵯峨。
【後漢禰衡傳】飛詞聘辯,溢氣坌湧。
【唐書儒學傳】坌集京師。
又【集韻】普悶切【正韻】步悶切,□音炃。
義同。
坥 【醜集中】【土字部】 坥 【廣韻】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益州部謂螾場曰坥。
又【廣韻】【集韻】□七慮切,音覷。
義同。
垕 【醜集中】【土字部】 垕 【集韻】厚古作垕。
註詳廠部七畫。
又姓。
【印藪】漢垕文。
【玉篇】又作□。
□字從從口從土。
埂 【醜集中】【土字部】 埂 【廣韻】古行切【良韻】居行切,□音庚。
【說文】秦晉謂坑爲埂。
又【廣韻】【集韻】【類篇】□古杏切,音綆。
【倉頡篇】小坑也。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音恰。
【玉篇】帽也,絹幘也。
同帢。
【晉書輿服志】漢儀,立秋日獵,服緗幘,哀帝改用素白。
〇按魏武帝裁縑帛以爲,本施軍飾,非爲國容也。
徐爰曰:本未有岐,荀文若巾之行觸樹枝成岐,謂之爲善,因而弗改。
今通以爲慶弔服。
又鹹和九年,制聽尚書八座丞郞,門下三省侍官,乗輿白低幃,出入掖門。
又二宮直官,著烏紗。
然則往往士人燕居皆著矣。
器 【醜集上】【口字部】 器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去冀切,□去聲。
【說文】衆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廣韻】器皿。
【易繫辭】形乃謂之器。
【註】成形曰器。
【書舜典】如五器。
【註】器謂圭璧。
又【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註】器,能也。
【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
【疏】度人才器而官之。
又【論語】管仲之器小哉。
【註】言其度量小也。
又姓。
見【姓苑】。
又葉欺迄切,音乞。
【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文精,古之神器。
黃帝是鑄,以像太乙。
【集韻】或作□。
【玉篇】俗作噐。
□ 【未集中】【耳字部】 □ 【廣韻】【集韻】□蘇後切,音叟。
【廣韻】聰總名也。
【字林】聰也。
【集韻】或作。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集韻】□都郞切,音當。
【廣韻】耳□,耳下池也。
【集韻】本作□。
耳下垂謂之□。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醜制切,音跇。
所以合版縫也。
又之列切,音浙。
刻也。
噽 【醜集上】【口字部】 噽 【集韻】□鄙切,音秠。
本作嚭。
詳後嚭字註。
嚊 【醜集上】【口字部】 嚊 【廣韻】【集韻】□匹備切,音濞。
【玉篇】喘息聲。
又【集韻】虛器切,音齂。
與呬同。
詳前呬字註。
又【揚雄校獵賦】飛廉雲師,吸嚊潚□。
【註】師古曰:吸嚊,開張也。
潚□,聚斂也。
嚊,許冀反。
嚍 【醜集上】【口字部】 嚍 【集韻】卽忍切,音。
憤也。
【揚子法言】面相之,辭相適,捈中心之所欲,通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
嚎 【醜集上】【口字部】 嚎 【字彙補】壺高切,音豪。
見絃索辨譌。
嚘 【醜集上】【口字部】 嚘 【唐韻】【集韻】□於求切,音憂。
【說文】語未定貌。
【正字通】漢書東方朔傳,咿嚘啞者,辭未定也。
◎按漢書本作伊優亞。
又【廣韻】欭嚘,歎也。
亦作咿嚘。
【韓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佇立久咿嚘。
又【玉篇】老子曰:終日號而嗌不嚘。
嚘,氣逆也。
〇按今本老子作嗄。
又【集韻】或作。
○按《廣韻》嚘訓欭嚘,訓氣逆,音同義別。
《集韻》因《玉篇》嚘訓氣逆,故合爲一。
壩 【醜集中】【土字部】 壩 【集韻】必駕切,音霸。
堰也。
嚣 【醜集上】【口字部】 囂 〔古文〕□【唐韻】許嬌切【集韻】【韻會】虛嬌切【正韻】籲嬌切,□音枵。
【說文】聲也,氣出頭上。
從從頁。
頁,首也。
【玉篇】喧譁也。
【集韻】聲也。
【左傳昭三年】湫隘囂塵。
【釋文】囂,許嬌反,一音五高反。
【詩小雅】選徒囂囂。
【傳】囂囂,聲也。
【釋文】囂,五刀反,亦許驕反。
又【孟子】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註】囂囂,自得無欲之貌。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嫘祖生二子,其一曰□囂,是爲靑陽。
又【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義同。
【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註】察囂譁者。
【釋文】囂,五羔反。
又【詩小雅】讒口囂囂。
【箋】囂囂,衆多貌。
【釋文】五刀反,韓詩作嗸嗸。
【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
【註】師古曰:與嗸同。
又【詩小雅】我卽爾謀,聽我囂囂。
【傳】囂囂猶嗸嗸也。
【釋文】囂,五刀反。
又【字彙】山凹之地曰囂。
【梁宣帝七山寺賦】神囂嵒嵒而特立。
又鳥名。
【山海經】梁渠之山有鳥,狀如誇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
又獸名。
【山海經】羭次之山有獸,狀如禺,長臂善投,名曰囂。
又水名。
【山海經】嶓冢之山,囂水出焉。
又山名。
【山海經】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隂多玉。
又【集韻】地名。
通作隞敖。
詳前嚻字註。
○按《經傳》《釋文》囂多讀敖,惟《小雅》車攻及《左傳昭三年》《釋文》兼敖枵二音。
考證:〔【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若不足也。
〕謹照原文若不足改苦不足。
嚱 【醜集上】【口字部】 嚱 【集韻】虛宜切,音犧。
【玉篇】吹嚱,口聲。
又【集韻】嗚嚱,歎辭。
又【廣韻】【集韻】□香義切,音戲。
【集韻】嚱嚱,聲也。
囚 【醜集上】【囗字部】 囚 【唐韻】似由切【集韻】【韻會】徐由切,□音遒。
【說文】繫也。
從人,在囗中。
【爾雅釋言】拘也。
【風俗通】遒也。
辭窮情得,以罪誅遒也。
【周禮秋官掌囚註】囚,拘也。
主拘繫當□殺者。
又【掌囚】掌守盜賊。
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
【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
中罪不拲,手足各一木。
下罪又去桎。
又罪人也。
【禮月令】挺重囚,益其食。
【註】挺,拔出之意。
重囚禁繫嚴密,故特加寬,益其食也。
又獄辭亦曰囚。
【書康誥】丕蔽要囚。
【註】要囚,獄詞之要者。
蔽,斷也,爲囚求生道也。
又【詩魯頌】在泮獻囚。
【註】囚,所鹵者。
又葉似魚切,音徐。
【王逸九思】白龍兮見射,靈龜兮執拘。
仲尼兮困阨,鄒衍兮幽囚。
囹 【醜集上】【囗字部】 囹 【唐韻】【集韻】【韻會】□郎丁切,音靈。
【說文】獄也。
從囗令聲。
【徐鍇曰】囹者,欞也,欞檻之名。
【禮月令】仲春,命有司省囹圄。
【疏】牢也。
秦曰囹圄。
圍 【醜集上】【囗字部】 圍 〔古文〕囗【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
【說文】守也。
又繞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而不過。
【註】周備也。
範,如金之有模範。
圍,匡郭也。
又【詩商頌】帝命式于九圍。
【註】分天下爲九處,若規圍然。
又環也。
【周禮夏官環人註】環猶圍也,主圍賔客,任器爲之守衞。
又遮取禽獸。
【禮曲禮】國君春田不圍澤。
【註】春育之時,不合圍盡收之也。
又【王制】天子不合圍。
【註】言不四面圍之也。
又環繞攻城。
【春秋提要註】環其城邑曰圍。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禬禮哀圍敗。
【註】謂其國見圍入,而國被禍敗也,喪失財物,則同盟之國會合財貨歸之,以更其所喪也。
又【韻會】五寸曰圍,一抱曰圍。
【莊子人閒世】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散木也無所用,故壽。
又縣名。
【後漢郡國志】圍縣,屬涼州武威郡。
又與韋通。
【前漢成帝紀】大風拔木,十韋以上。
又與衞通。
【管子地員篇】山藜葦芒,羣藥安聚,以圍羣殃。
【註】圍同衞。
又【唐韻】【集韻】□于貴切,音謂。
繞也。
泍 【巳集上】【水字部】 泍 【集韻】逋昆切,音奔。
水急也。
又【玉篇】匹奔切【集韻】鋪魂切,□音歕。
義同。
又【集韻】部本切,音笨。
泉湧貌。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川篇】同□。
噪 【醜集上】【口字部】 噪 【廣韻】蘇到切【集韻】先到切,□音燥。
【玉篇】呼噪也。
【拾遺記】魯僖公有白鵶,遶煙而噪。
【玉篇】同□。
【廣韻】同譟。
【集韻】本作喿。
考證:〔【拾遺記】魯僖公有白□遶煙而噪。
〕謹照原文白□改鵶。
噲 【醜集上】【口字部】 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夬切,音快。
【說文】咽也。
又【詩小雅】噲噲其正。
【箋】噲噲猶快快也,寬明之貌。
又【說文】一曰嚵噲也。
又姓。
【廣韻】孝子傳有噲參,鵠銜珠與之。
又【集韻】烏快切,音。
小咽。
又【集韻】古邁切,音夬。
人名。
燕王噲。
又古外切,音膾。
地名。
史記魏敗趙於噲。
通作澮。
○按《史記趙世家》魏敗我澮。
本作澮。
水名也。
《集韻》從口,未知何據。
又入聲,古活切,音括。
腫噲,顏色剝錯也。
王叔之曰:盈虛不常貌。
【莊子讓王篇】曾子居衞,縕袍無裏,顏色腫噲,手足胼胝。
嚗 【醜集上】【口字部】 嚗 【廣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剝。
【玉篇】怒聲。
【集韻】或作□。
又【莊子知北遊】神農隱幾,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
【釋文】嚗音剝,又孚邈反。
又孚貌反。
【註】李頤曰:嚗,放杖聲。
○按《增韻》雲笑聲,非。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
聲也。
或作□。
又披敎切,音砲。
曝然聲也。
又薄報切,音暴。
嚗喿,多聲。
嚳 【醜集上】【口字部】 嚳 【唐韻】苦沃切【集韻】【韻會】枯沃切,□音酷。
【說文】急告之甚也。
又【史記五帝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
【集韻】亦作俈。
【史記三代世表】帝俈,黃帝曾孫。
嚴 【醜集上】【口字部】 嚴 〔古文〕□【唐韻】語杴切【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
【說文】本作□。
敎命急也。
又【爾雅釋詁】嚴,敬也。
【書臯陶謨】日嚴祇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
【禮祭義】嚴威儼恪。
【疏】嚴謂嚴肅。
又尊也。
【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
【註】嚴猶尊也。
【史記遊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又【廣韻】嚴,毅也。
又【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
【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又【韻會】戒也。
昏鼓曰夜嚴。
又【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
【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又【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
敵退,弛備曰解嚴。
又姓。
【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
【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攺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又【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又嚴道,縣名。
【史記鄧通傳】啺鄧通蜀嚴道銅山。
又【韻會】州名。
隋睦州,宋攺嚴州。
又【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
【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又國名。
【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又【正字通】樹名。
【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又與莊同。
【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鍼嚴子爲坐。
【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
漢明帝名莊,攺爲嚴。
【後漢□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
【註】嚴讀曰裝。
【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
○按《詩》商頌,下民有嚴。
朱子葉剡剛反,與下遑葉。
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攺嚴爲莊,似不必別增葉音也。
又【集韻】魚銜切。
巖字省文。
詳山部巖字註。
又【五音集韻】五犯切。
與儼同。
【詩大雅】有嚴天子。
【傳】嚴然而威。
【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
【書無逸】嚴恭寅畏。
【釋文】作儼。
◎按皐陶謨《釋文》亦雲又魚檢反。
【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
【註】嚴或作儼。
又【集韻】魚窆切,音驗。
酷也。
考證:〔【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
敵退,弛備曰餘嚴。
〕謹照原文餘改解。
〔又【周禮秋官小司寇註】嚴子爲坐。
〕謹照原文嚴子上增鍼字。
嚵 【醜集上】【口字部】 嚵 俗□字。
又□,俗嚵字。
囀 【醜集上】【口字部】 囀 【廣韻】知戀切【集韻】【正韻】株戀切,□轉去聲。
【玉篇】鳥鳴。
【廣韻】鳥吟。
【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
又【廣韻】韻也。
【集韻】聲轉。
囐 【醜集上】【口字部】 囐 【廣韻】才割切【集韻】才達切,□音□。
【玉篇】本作□。
【廣韻】本作囋。
詳前□囋二字註。
【張衡東京賦】奏嚴鼓之嘈囐。
又【北周書異域傳】囐噠國,在于闐西。
又【集韻】牙葛切,音嶭。
(【玉篇】本作□。
詳前□字註。
)又【集韻】魚列切,音孽。
本作□。
議罪也。
同讞□。
又【玉篇】古文唁字。
註詳七畫。
淗 【巳集上】【水字部】 淗 【玉篇】【集韻】□居六切,音掬。
水文。
通作泦。
圁 【醜集上】【囗字部】 圁 【唐韻】語巾切【集韻】魚斤切,□音銀。
水名。
【前漢地理志】在幷州西河郡。
【水經注】河水南過圁陽縣東,圁水出上郡白土縣圁谷,逕其縣南又東逕圁隂縣,南流注於河。
圁隂,漢惠帝五年置,王莽攺方隂。
【後漢郡國志】作圜陽。
垭 【醜集中】【土字部】 埡 【集韻】於五切,音鄔,小障也。
一曰庳城也。
又烏故切,音洿。
野聚也。
本作隝。
或作塢。
【埤蒼】作。
【舉要】堊同埡。
囥 【醜集上】【囗字部】 囥 【集韻】口浪切,音亢。
藏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七公切,音聰。
病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同嗜。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音息。
寄肉也。
【玉篇】□肉。
【揚子方言】□也。
【註】謂息肉也。
困 【醜集上】【囗字部】 困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悶切,坤去聲。
【說文】故廬也。
從木,在囗中。
【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
【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
【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緻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
【書大禹謨】不廢困窮。
【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範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
【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
【論語】不爲酒困。
【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
【禮中庸】或困而知之。
【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
【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況國相乎。
又葉苦昆切,音坤。
【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葉苦卷切,款去聲。
【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
道之屈矣,代離兇困。
嚔 【醜集上】【口字部】 嚔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
【說文】悟解氣也。
【玉篇】噴鼻也。
【詩邶風】願言則嚔。
【傳】嚔,跲也。
【箋】今俗人嚔雲: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
【禮月令】民多鼽嚔。
【集韻】或作。
【詩釋文】一作疐。
又【集韻】陟利切,音緻。
本作疐。
礙不行也。
◎按詩釋文嚔,竹利反,又丁四反,又豬吏反,或竹季反,鄭音都麗反,凡五音。
韻書止收二音。
鼽字原從丸。
嚙 【醜集上】【口字部】 嚙 【集韻】五巧切。
與齩咬□同。
齧骨也。
嚚 【醜集上】【口字部】 嚚 〔古文〕□□□□【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音銀。
【說文】語聲。
又【玉篇】愚也。
【書堯典】父頑母嚚。
【左傳僖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
【前漢昌邑王傳】書作□。
又人名。
【晉語】召史嚚占之。
【註】史嚚,虢太史也。
又【集韻】牛閑切,音訮。
語聲。
考證:〔【晉語】召史嚚占。
〕謹照原文占下增之字。
嚞 【醜集上】【口字部】 嚞 【玉篇】古文哲字。
註詳七畫。
嚾 【醜集上】【口字部】 嚾 【廣韻】火貫切【集韻】呼玩切,□音渙。
【玉篇】與喚同。
【大戴禮】咀嚾者,九竅而胎生。
【集韻】或作讙。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
召呼。
又【集韻】【正韻】□呼官切,音歡。
與□同。
呼也。
【正韻】喧囂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
【後漢禮儀志】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舞嚾呼。
垁 【醜集中】【土字部】 垁 【集韻】直幾切,音雉。
城三堵也。
又【揚子太□經】閑黃埃,席金策。
【註】宗廟中有黃垁金策,埃或作垁。
【左傳】作雉。
圲 【醜集中】【土字部】 圲 【集韻】音千。
同圱。
囮 【醜集上】【囗字部】 囮 【廣韻】【集韻】五禾切【韻會】【正韻】吾禾切,□音譌。
【說文】譯也。
率鳥者,繫生鳥以來之,名曰囮。
【徐鍇曰】譯者,傳四夷及鳥獸之語。
囮者,誘禽鳥也,卽今鳥媒也。
又化也。
【元包經】羣類囮育,庶物甡植。
【註】囮與吪同。
化也。
又【廣韻】以周切,音猷。
又【集韻】以九切,音槱。
義□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先結切,音屑。
脂也。
一曰臆中脂。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同腦。
嚛 【醜集上】【口字部】 嚛 【唐韻】火沃切【集韻】呼酷切,□音熇。
【說文】食辛,嚛也。
【廣韻】食新也。
◎按新疑辛字之譌。
又【玉篇】大啜曰嚛。
伊尹曰:酸而不嚛。
○按《呂氏春秋》今本作酸而不酷。
又【廣韻】【集韻】□呼木切,音□。
義同。
又【集韻】黑各切,音壑。
亦食辛也。
嚯 【備考】【醜集】【口字部】 嚯 【五音篇海】與謔同。
疞 【午集中】【疒字部】 疞 【集韻】同。
喣 【醜集上】【口字部】 喣 【廣韻】況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音詡。
【廣韻】呈示。
又【集韻】吹也。
本作欨。
【前漢中山靖王傳】衆喣漂山。
或作呴。
又【正字通】與煦同,溫潤之也。
【唐書魏徵傳】護民之勞,喣之若子。
又【正字通】諂笑貌。
【柳宗元與顧十郞書】喣喣趄趄。
又【前漢中山靖王傳註】師古曰:喣,籲句反。
又【集韻】【韻會】□匈于切,音籲。
義同。
【前漢師古註】又音許于反。
【王充論衡】風猶人之有吹喣也。
又【集韻】一曰笑意。
喭 【醜集上】【口字部】 喭 〔古文〕□【廣韻】魚變切【集韻】魚戰切。
□同唁,詳前唁字註。
又【廣韻】五旰切【集韻】【正韻】魚旰切,□音岸。
【廣韻】弔失容。
又【論語】由也喭。
【註】子路之行,失於畔喭。
【疏】舊註作□。
喭字書雲:□喭,失容也。
【朱註】喭粗俗也。
又【集韻】語限切,音眼。
小笑貌。
【考証】。
考證:〔【論語】由也喭。
【註】子路之行,失於□〈田彥〉。
〕謹照原文□〈田彥〉改畔喭。
嗃 【醜集上】【口字部】 嗃 【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
【說文】嗃嗃,嚴酷貌。
【玉篇】嗃嗃,嚴大之聲也。
【廣韻】嚴厲貌。
【易家人】家人嗃嗃,悔厲吉。
又【集韻】聲也。
一曰悅樂也。
又【韻會】苦熱之意。
又【集韻】呼酷切【韻會】火酷切,□音熇。
聲也。
又【集韻】【韻會】□黑角切,音。
悅樂也。
又【廣韻】許交切【集韻】【正韻】虛交切,□音虓。
【廣韻】嗃謈聲【集韻】謍嗃,迅聲。
【正韻】叫呼聲。
【莊子則陽篇】夫吹筦也,猶有嗃也。
【註】嗃,管聲。
又【集韻】孝狡切。
與哮同。
大呼也。
又【廣韻】呼敎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敎切,□音孝。
【廣韻】大□也,同詨。
【集韻】或作敎。
嗆 【醜集上】【口字部】 嗆 【集韻】千羊切,音鏘。
【玉篇】鳥食也。
又【集韻】一曰愚貌。
又【集韻】鋤庚切,音傖。
嗆哼,愚怯。
嗇 【醜集上】【口字部】 嗇 〔古文〕□□□□【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色。
【說文】本作□。
愛濇也。
從來從。
來者,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
【玉篇】愛也,慳貪也。
【易說卦傳】爲吝嗇。
【左傳襄二十六年】嗇于□。
【註】嗇,貪也。
又【老子道德經】治人事天莫如嗇。
【註】嗇者,有餘不盡用之意。
又【史記倉公傳】脈嗇而不屬。
又官名。
【書胤征】嗇夫馳。
【註】嗇夫,主幣之官。
【詩小雅田畯至喜箋】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
【史記張釋之傳】虎圈嗇夫。
【註】正義曰: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
又與穡同。
【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出寫嗇于房。
【註】嗇者,農力之成功。
【前漢成帝紀】服田力嗇。
嗓 【醜集上】【口字部】 嗓 【集韻】寫朗切【韻會】蘇朗切,□音顙。
【集韻】喉也。
又【正字通】俗以馬病鼻流涎曰嗓。
嗕 【醜集上】【口字部】 嗕 【廣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音辱。
【玉篇】羌別種也。
【前漢匈奴傳】匈奴前所得西嗕居左地者。
【註】孟康曰:嗕音辱,匈奴種也。
又【馮奉世傳】羽林孤兒,及呼速絫嗕種。
【註】劉德曰:嗕音辱,羌別種也。
又【廣韻】囑嗕,憐貌。
又【集韻】奴沃切,音傉。
【前漢匈奴傳註】嗕,師古音奴獨反。
又【前漢匈奴傳】未至嗕姑地。
【註】嗕,力穀反。
又【集韻】乃豆切,音耨。
羌別種。
【前漢馮奉世傳釋文】嗕,又乃彀反。
嗘 【醜集上】【口字部】 嗘 【集韻】堅奚切,音雞。
嗘嗘,聲也。
嗡 【醜集上】【口字部】 嗡 【玉篇】烏紅切【集韻】烏公切,□音翁。
嗡□,牛聲。
又【集韻】蟲聲。
又【集韻】【類篇】□鄔孔切,音蓊。
闇聲。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同膊。
又【篇海】薄胡切,音蒲。
雉有□肉也。
□ 【未集下】【自字部】 □ 【類篇】蒲撥切,音跋。
病氣。
嘅 【醜集上】【口字部】 嘅 【唐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音慨。
【說文】嘆也。
【詩王風】嘅其歎矣。
【釋文】嘅,口愛反。
又與愾通。
【詩曹風】愾我寤嘆。
【玉篇】引作嘅。
又【集韻】【韻會】【正韻】□丘蓋切,音磕。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義□同。
嘹 【醜集上】【口字部】 嘹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玉篇】嘹喨。
【廣韻】嘹喨聞遠聲。
【集韻】嘹亮,鳴也。
一曰噭夜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又【廣韻】病呼。
喯 【醜集上】【口字部】 喯 【海篇】同噴。
◎按字彙作喯,附八畫,非。
今攺正。
從□作。
嗂 【醜集上】【口字部】 嗂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昭切,音遙。
【說文】喜也。
【廣韻】樂也。
【正韻】禮記作猶。
○按《檀弓》詠斯猶,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不雲同嗂。
嗈 【醜集上】【口字部】 嗈 【廣韻】【集韻】□於容切,音雍。
【廣韻】同噰。
詳噰字註。
嗙 【醜集上】【口字部】 嗙 【唐韻】補盲切【集韻】晡橫切,□音祊。
【說文】本作嗙,謌聲嗙喩也。
司馬相如說,淮南宋蔡舞嗙,喩也。
又【廣韻】喝聲。
【集韻】一曰叱也。
又【集韻】補曠切,音謗。
聲也。
嗙字從口聲。
嗟 【醜集上】【口字部】 嗟 〔古文〕□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咨邪切,音罝。
【玉篇】嗟歎也。
【廣韻】咨也。
【集韻】一曰痛惜也。
【爾雅釋詁】嗟,□也。
【釋名】嗟,佐也。
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
【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詩周南】嗟我懷人。
又【齊風】猗嗟昌兮。
【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
【禮檀弓】嗟來食。
【廣韻】同□。
【集韻】本作□,亦書作□。
又【集韻】遭哥切,音。
【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
【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
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又【韻會補】子夜切,音借。
同唶。
【三蒼詁】咄嗟,易度也。
猶言呼吸之閒。
字本作唶。
古有咄唶歌。
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嘏 【醜集上】【口字部】 嘏 【唐韻】古雅切【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賈。
【爾雅釋詁】嘏,大也。
【疏】《方言》雲:凡物壯大謂之嘏。
又【說文】大遠也。
【玉篇】固也。
【廣韻】福也。
【詩大雅】純嘏爾常矣。
【箋】子福曰嘏。
【禮禮運】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郊特牲】嘏,長也,大也。
又葉公五切,音古。
【詩周頌】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
【魯頌】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匹各切。
飛也。
囑 【醜集上】【口字部】 囑 【字彙】同囑。
(囑)【廣韻】之欲切【集韻】朱欲切,□音燭。
【玉篇】付囑 嘵 【醜集上】【口字部】 嘵 【唐韻】許幺切【集韻】【韻會】馨幺切,□音膮。
【說文】懼也。
【詩豳風】予維音嘵嘵。
【傳】嘵嘵,懼也。
【爾雅釋訓】作憢憢。
嘻 【醜集上】【口字部】 嘻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音熙。
【玉篇】嘻嘻,和樂聲。
【易家人】婦子嘻嘻,終吝。
【詩周頌】噫嘻成王。
【傳】噫,歎也。
嘻,和也。
【箋】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
【疏】謂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爲聲以嘆之。
【揚雄河東賦】嘻嘻旭旭。
【註】師古曰:自得之貌。
又【集韻】敕也。
【詩疏】成湯見四面羅者曰:嘻,盡之矣。
噫嘻,皆是歎聲,爲歎以敕之。
又【禮檀弓】夫子曰:嘻,其甚也。
【註】嘻,悲恨之聲。
【釋文】嘻,許其反。
【公羊傳僖元年】慶父聞之曰:嘻。
【註】嘻,發痛語首之聲。
又【左傳定八年】從者曰:嘻,速駕。
【註】嘻,懼聲。
又【史記藺相如傳】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
【註】嘻驚而怒之辭也。
又【史記魏其武安侯傳】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
又【集韻】於其切,音醫。
與噫同。
【禮檀弓釋文】嘻,又於其反。
又【集韻】許記切,音憙。
笑也。
或作□。
考證:〔【史記藺相如傳】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
【註】喜驚而怒之辭也。
〕謹照原文喜改嘻。
噓 【醜集上】【口字部】 噓 【唐韻】朽居
又驅圓切,音拳。
圓牆也。
又連圓切,音婘。
埢垣,曲牆也。
【揚雄甘泉賦】登降峛崺,單埢垣兮。
【註】單,音蟬。
單,大貌。
埢,垣圜曲貌。
埨 【醜集中】【土字部】 埨 【集韻】縷尹切,淪上聲。
壟土也。
又盧困切,音論。
坎陷也。
【子集中】【人字部】【字彙補】古文錫字。
註詳金部八畫。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彙補】古黼字。
史記秦本紀:天子賀以□□。
裴龍駒雲:史記有此等古字,乃爲好本。
埭 【醜集中】【土字部】 埭 【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
以土堰水也。
往來舟舶征□之所,兩岸樹轉軸,遇舟過,以綆繫舟尾,或以人,或以牛,推軸輓之而前。
【晉中興書】以牛車牽埭,取其稅。
又謝元堰呂梁埭通漕。
又地名。
石埭,在池州東南。
【寰宇記】貴池之源有兩石,橫亘溪上如埭,因名。
□通作□。
俗作埭。
圬 【醜集中】【土字部】 圬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同杇。
泥鏝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圬人以時塓館宮室。
圪 【醜集中】【土字部】 圪 【廣韻】女涉切【集韻】逆乙切,□音耴。
【說文】牆高貌。
又【廣韻】魚迄切【集韻】魚乙切,□音疙。
高土也。
囇 【醜集上】【口字部】 囇 【字彙】同。
囉 【醜集上】【口字部】 囉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郎何切,□音羅。
【廣韻】囉,歌詞。
【集韻】歌助聲。
【王褒洞簫賦】行鍖銋以龢囉。
【註】龢囉聲疊蕩相雜貌。
又【廣韻】嘍囉也。
又一曰小兒語也。
又【集韻】利遮切,音儸囉嗻,多言。
又朗可切,音砢。
聲也。
又郎佐切,音邏。
歌也。
囩 【醜集上】【囗字部】 囩 【集韻】王分切,音雲。
【說文】回也。
從囗雲聲。
田十二頃也。
又【集韻】于元切,音袁。
又【廣韻】爲贇切,音筠。
義□同。
園 【醜集上】【囗字部】 園 【唐韻】五丸切【集韻】【正韻】五官切,□音岏。
與刓同。
【正韻】圭角泯鑠也。
【莊子齊物論】五者園而幾向方矣。
【集韻】同團。
或作抏。
(園)【唐韻】羽元切【集韻】于元切,□音袁。
【說文】所以樹果也。
【初學記】有藩曰園。
【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
【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園。
【註】園者,圃之樊,其內可樹木也。
又【周禮地官載師】以場圃任園地。
【註】圃,種果蓏之屬。
季秋,於其中爲場。
樊圃謂之園,任者取正於是也。
【又】園廛二十而一。
【註】廛無穀,園少利,故僅二十而稅一也。
又歷代帝王陵寢曰園。
漢制,園陵有令,文帝陵爲文園。
【司馬相如傳】爲文園令。
又【唐書李晟傳】臣已肅淸宮禁,袛謁寢園。
又桃園,地名。
【前漢地理志】全鳩裡,其西名桃園,卽古之桃林也。
【潘嶽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桃園。
又袛園。
【梵書】須達多長者,建精舍,請佛住,凡千二百區,謂之祇樹園。
又東園公,商山四皓之一。
○按史失其姓名,《字彙》以園公爲姓,非。
又葉于羣切,音熅。
【蘇軾祭韓琦文】意廣才疏,將歸丘園。
公治此邦,歿食其民。
(園)考證:〔【周禮地官充人】以場圃任園地。
〕謹照原文充人改載師。
〔【梵書】須達多長者,建精舍,請佛住,凡十二百區。
〕謹按文義十改千。
嘽 【醜集上】【口字部】 嘽 【唐韻】【集韻】【韻會】他幹切【正韻】他丹切,□音灘。
【說文】喘息也。
【廣韻】馬喘。
【詩小雅】嘽嘽駱馬。
【傳】嘽嘽,喘息之貌。
【釋文】嘽,他丹反。
又【詩小雅】戎車嘽嘽。
【傳】嘽嘽,衆也。
又【說文】喜也。
【詩大雅】徒禦嘽嘽。
【傳】嘽嘽,喜樂也。
【箋】車徒之行,嘽嘽安舒,言得禮也。
又【詩大雅】王旅嘽嘽。
【傳】嘽嘽然盛也。
【箋】嘽嘽,閒暇有餘力之貌。
【疏】嘽嘽,閒暇之貌。
由軍盛所以嘽嘽然,故雲盛也。
又【集韻】稱延切,音燀。
嘽咺,迂緩貌。
【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懯四人相與遊于世。
又【揚子方言】凡怒而噎噫,南楚江湘之閒謂之嘽咺。
又【集韻】湯何切,音他。
嘽嘽,衆也。
又一曰嘽喛,泣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慄也。
又儻旱切,音坦。
嘽唌,聲舒緩也。
【王褒洞簫賦】嘽唌逸豫戒其失。
又【廣韻】昌善切【集韻】【韻會】【正韻】齒善切,□音闡。
【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註】嘽,寬綽貌。
【集韻】或作單。
又【集韻】徒案切,音憚。
嘽嘽,喜樂盛也。
考證:〔【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懯〕謹照原文□懯改□懯。
噂 【醜集上】【口字部】 噂 【唐韻】子損切【集韻】【韻會】【正韻】祖本切,□音樽。
【說文】聚語也。
【詩小雅】噂沓背憎。
【傳】噂猶噂噂,沓猶沓沓。
【箋】噂噂沓沓,相對談語,背則相憎也。
【廣韻】同譐。
考證:〔【詩小雅】噂沓背憎。
【箋】噂噂沓沓,相對談語,背則相憎逐也。
〕謹按原文背則相憎解經之噂沓背憎也,逐爲此者由主人也解經之職競由人也,競逐也,憎與逐不連讀,今省逐字。
囶 【醜集上】【囗字部】 囶 【玉篇】古文國字。
註詳八畫。
嚂 【醜集上】【口字部】 嚂 【廣韻】【集韻】【韻會】□盧瞰切,音濫。
【玉篇】貪也。
【廣韻】食貌。
【淮南子齊俗訓】芻豢黍梁,荊吳芬馨,以嚂其口。
又【廣韻】【集韻】□苦濫切,音闞。
【廣韻】呵也。
【集韻】與喊同。
又【廣韻】呼覽切【集韻】【韻會】虎覽切,□音。
聲也。
亦與喊同。
【戰國策】橫人嚂口利機。
【註】嚂,聲也,言聲說所利之事。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
與懢同。
貪貌。
□ 【未集下】【肉字部】 □ 【篇海】杜對切,音隊。
茂貌。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五音篇海】陟利切,音緻。
肥也。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侮古作。
【前漢五行志】慢之心生。
餘詳七畫。
嚈 【醜集上】【口字部】 嚈 【集韻】益涉切,音壓。
【魏書明帝紀】神龜二年,吐噠渾,宕昌,嚈噠等國遣使來貢。
嚫 【醜集上】【口字部】 嚫 【廣韻】初覲切,音櫬。
【玉篇】施也。
【隋煬帝法諱奉智者書】弟子一日恭嚫。
囂 【醜集上】【口字部】 囂 〔古文〕□【唐韻】許嬌切【集韻】【韻會】虛嬌切【正韻】籲嬌切,□音枵。
【說文】聲也,氣出頭上。
從從頁。
頁,首也。
【玉篇】喧譁也。
【集韻】聲也。
【左傳昭三年】湫隘囂塵。
【釋文】囂,許嬌反,一音五高反。
【詩小雅】選徒囂囂。
【傳】囂囂,聲也。
【釋文】囂,五刀反,亦許驕反。
又【孟子】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註】囂囂,自得無欲之貌。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嫘祖生二子,其一曰□囂,是爲靑陽。
又【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義同。
【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註】察囂譁者。
【釋文】囂,五羔反。
又【詩小雅】讒口囂囂。
【箋】囂囂,衆多貌。
【釋文】五刀反,韓詩作嗸嗸。
【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
【註】師古曰:與嗸同。
又【詩小雅】我卽爾謀,聽我囂囂。
【傳】囂囂猶嗸嗸也。
【釋文】囂,五刀反。
又【字彙】山凹之地曰囂。
【梁宣帝七山寺賦】神囂嵒嵒而特立。
又鳥名。
【山海經】梁渠之山有鳥,狀如誇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
又獸名。
【山海經】羭次之山有獸,狀如禺,長臂善投,名曰囂。
又水名。
【山海經】嶓冢之山,囂水出焉。
又山名。
【山海經】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隂多玉。
又【集韻】地名。
通作隞敖。
詳前嚻字註。
○按《經傳》《釋文》囂多讀敖,惟《小雅》車攻及《左傳昭三年》《釋文》兼敖枵二音。
考證:〔【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若不足也。
〕謹照原文若不足改苦不足。
囅 【醜集上】【口字部】 囅 【集韻】醜展切,音蕆。
囅然笑貌。
又【類篇】敕列切,音徹。
義同。
◎按辴囅二字,諸韻書音義大同小異,應卽一字,譌分爲二。
囝 【醜集上】【囗字部】 囝 【集韻】九件切,音蹇。
閩人呼兒曰囝。
【正字通】閩音讀若宰。
【靑箱雜記】唐取閩子爲宦官,顧況有哀囝詩。
又有囝別郎罷,郎罷別囝詩,以寓諷。
郎罷,閩人呼父也。
又【集韻】魚厥切,音刖。
與月同。
唐武後作。
坘 【備考】【醜集】【土字部】 坘 【篇海類編】同坻。
囷 【醜集上】【囗字部】 囷 【唐韻】去倫切【集韻】【韻會】【正韻】區倫切,□音箘。
【說文】廩之圓者。
從禾,在囗中。
圓謂之囷,方謂之京。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囷窌倉城。
【註】地上爲之,圓曰囷,方曰倉,穿地曰窌。
【詩魏風】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註】圓廩也。
又【周語】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
【註】先儒以爲圓曰囷,方曰鹿。
鹿善聚,亦善散,故囷亦謂之鹿也。
又輪囷,屈曲盤戾貌。
【前漢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奇,爲萬乗器,以左右爲之先也。
【左思吳都賦】重葩掩葉,輪囷虬蟠。
【註】謂木如龍之盤屈也。
又星名。
【石氏星經】天囷十二星,主倉廩之屬。
又【集韻】【韻會】【正韻】□巨隕切,音窘。
義同。
國 【醜集上】【囗字部】 國 〔古文〕囗囶圀□【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觥入聲。
【說文】邦也。
【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
【孟子】大國,地方百裡,次國,地方七十裡,小國,地方五十裡。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
【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
【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
亦曰絕國。
【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
【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
【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
【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
【註】典,掌也。
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
【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
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又姓。
【姓苑】太公之後。
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又囯,《正字通》俗國字。
囻,同國,民國期間俗字。
埦 【醜集中】【土字部】 埦 【集韻】鄔管切,音宛。
與盌椀同。
噊 【醜集上】【口字部】 噊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音聿。
【爾雅釋詁】噊,危也。
又【廣韻】鳥鳴。
又【廣韻】【集韻】□食律切,音術。
【廣韻】危也。
嚜 【醜集上】【口字部】 嚜 【集韻】密二切,音寐。
【玉篇】詐言也。
【揚子方言】嚜杘獪也。
江湘之閒,凡小兒多詐而獪,或謂之嚜杘。
○按《集韻》屋韻莫六切,嘿□,欺也。
應卽嚜杘之譌。
五音《集韻》譌作哩,尤非。
又【廣韻】【集韻】□明祕切,音媚。
又【集韻】莫佩切,音妹。
又密北切,音墨。
義□同。
又【史記賈誼傳弔屈原賦】于嗟嚜嚜兮,生也無故。
【註】應劭曰:嚜嚜,不自得之意。
【楚辭蔔居】作〈口默〉〈口默〉。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壯仕切,音滓。
食也。
◎按卽肉□也。
【齊民要術】有作□肉法。
又【五音集韻】囟,古作□。
註詳囗部三畫。
嚬 【醜集上】【口字部】 嚬 【廣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正韻】吡賔切,□音頻。
【正字通】眉蹙貌。
【通鑒】韓昭侯曰:明主愛一嚬一笑。
【王筠詩】斂笑動微嚬。
又【正字通】通作顰。
【駱賔王詩】妝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又通作矉。
【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
【註】蹙額曰矉。
【李白詩】蛾眉不可妒,況乃效其矉。
又借作頻。
【孟子】已頻願曰。
【王充論衡】薄酒酸苦,賔主頻蹙。
○按《正字通》雲嚬與言部□別,未聞訓嚬爲笑者,信如舊註,則一嚬一笑,猶言一笑一笑也,於義難解。
各韻書以爲笑貌,俱誤。
囗 【醜集上】【囗字部】 囗 【玉篇】古文圍字。
【說文】回也,象回帀之形也。
註詳九畫。
又【字彙】古文國字。
【商子弱民篇】民弱囗強,囗強民弱,有道之囗,務在弱民。
古國字皆作囗,蓋倉頡所制也。
註詳八畫。
又【字彙】古作方圓之方。
○按此說無考証,《正字通》駁之,是。
圃 【醜集上】【囗字部】 圃 【唐韻】博古切【集韻】彼五切,□音補。
【說文】種菜曰圃。
【周禮天官大宰】九職,二曰園圃,毓草木。
【註】樹果蓏曰圃,園其樊也。
又【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珍異之物,以時斂而藏之。
【疏】場圃連言同地耳。
春夏爲圃,秋冬爲場也。
又【地官閭師】任圃,以樹事責草木。
【註】任,使也。
園圃毓草木,故還使貢草木也。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澤藪曰圃田。
【註】圃田在中牟。
【後漢郡國志】中牟縣有圃田澤。
○按圃田,卽詩所謂甫草是也,在周東都畿內,後爲鄭地。
又藉圃,蒲圃,□地名。
【左傳哀十七年】衞侯爲虎,幄于藉圃。
又【襄四年】季孫樹六檟于蒲圃東門之外。
又【何晏景福殿賦】建以永寧安昌臨圃。
【註】皆殿名也。
又縣圃,山名。
【楚辭天問】崑崙縣圃,其尻安在。
又【揚雄甘泉賦】配帝居之縣圃兮,象太乙之威神。
【註】縣圃在崑崙山,天帝所居。
亦作□圃。
【穆天子傳】銘迹於□圃之上,以詔後世。
【庾信馬射賦】周王□圃之前,猶驂八駿。
又【唐韻】【集韻】□博故切,音布【屈原離騷】朝發軔於蒼梧兮,夕餘至乎懸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集韻】或省作甫。
別作□。
圅 【醜集上】【囗字部】 圅 【唐韻】【集韻】□胡男切,音含。
【說文】函本字。
註詳囗部六畫。
又【集韻】戸感切,音頷。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或作□。
址 【醜集中】【土字部】 址 【廣韻】【集韻】【正韻】□渚市切,音止。
基也。
【劉兼長春節詩】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車書萬古存。
與阯同。
坄 【醜集中】【土字部】 坄 【廣韻】【集韻】【韻會】□營隻切,音役。
【說文】陶竈窻也。
又【廣韻】度侯切,音頭。
義同。
【六書故】作垼。
坪 【醜集中】【土字部】 坪 【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
平也。
亦作□。
又【集韻】皮命切,音病。
義同。
坻 【醜集中】【土字部】 坻 【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
【爾雅釋水】小渚曰沚,小沚曰坻。
【詩秦風】宛在水中坻。
又水中高地也。
【詩小雅】曾孫之庾,如坻如京。
【左傳昭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壷。
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又【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
止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論養龍官曰: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冺棄之,物乃坻伏。
又場也。
【揚子方言】梁宋之閒,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
又【廣韻】【正韻】都禮切【集韻】典禮切,□音此。
隴阪。
秦人謂坂曰坻。
【張衡西京賦】坂坻嶻□而成巘。
或作□□。
埁 【醜集中】【土字部】 埁 【集韻】才淫切,音埐。
土也。
一曰岑字之譌。
垩 【醜集中】【土字部】 堊 【廣韻】烏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遏各切,□音惡。
色土也。
【山海經】大次之山,其陽多堊。
【又】蔥聾之山,其中大谷,多白堊,黑靑黃堊。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土則丹靑赭堊。
又【爾雅釋宮】牆謂之堊。
【釋名】堊者,亞也,次也。
先泥之,以灰飾之也。
【周禮春官】守祧若將祭祀,其祧則守祧黝堊之。
【註】黝堊其祧,使新潔也。
又不塗塈亦曰堊。
【禮雜記】三年之喪,廬堊室之中。
【註】堊室,壘墼爲之,不塗墍也。
又塺泥亦曰堊。
【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運斤成風,盡堊而鼻不傷。
又【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音污。
義同。
【正譌】象圬者,縱橫塗飾之形。
凡塗飾皆言堊。
垺 【醜集中】【土字部】 垺 【集韻】芳無切,音孚。
【說文】郭也,同郛。
亦作□。
又【釋名】山上有水曰垺。
垺,脫也,脫而下流也。
又蒲侯切,音裒。
大也,盛也。
【莊子秋水篇】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
又薄口切。
同。
或作垺。
笁 【補遺】【未集】【竹字部】 笁 【龍龕】同竺。
又【字彙補】與篤同。
【楚辭天問】帝惟元子,帝何笁之。
【註】厚也。
噐 【醜集上】【口字部】 噐 【玉篇】俗器字。
詳後器字註。
【正字通】噐始於工,工制之,而後人用之,故從工。
□ 【未集下】【肉字部】 □ 【五音集韻】同脣。
噒 【醜集上】【口字部】 噒 【集韻】靈年切,音蓮。
與□同。
詳舌部□字註。
噜 【醜集上】【口字部】 嚕 【玉篇】力覩切【集韻】籠五切,□音魯。
【玉篇】語也。
又【類篇】諂也。
又【正字通】吐嚕猶可惜也。
【元梁王女阿詩】吐嚕吐嚕叚阿奴。
噖 【備考】【醜集】【口字部】 噖 【五音篇海】音琴。
【字學指南】與吟同。
噞 【醜集上】【口字部】 噞 【唐韻】【集韻】【正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音顩。
【說文】噞喁,魚口上見也。
【廣韻】魚口上下貌。
【淮南子主術訓】水濁則魚噞。
【王充論衡】君口垂不噞,所言莒也。
又【集韻】【正韻】□牛廉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
又【廣韻】【集韻】□魚窆切,音驗。
義同。
【左思魏都賦】抗旍則威噞秋霜。
【釋文】噞音驗。
噫 【醜集上】【口字部】 噫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於其切,音醫。
【玉篇】痛傷之聲也。
【廣韻】恨聲。
【集韻】亦歎聲。
【禮檀弓】噫。
【註】不寤之聲。
【釋文】噫,本又作意,於其反。
【後漢梁鴻傳】作五噫之歌。
【詩周頌】噫嘻成王。
【傳】噫,歎也。
【集韻】或作意嘻譆懿□。
又【集韻】於希切,音衣。
本作,哀痛聲。
與偯譩同。
又【集韻】隱已切,音譩。
義同。
又【唐韻】於介切【集韻】【韻會】乙介切,□音呃。
【說文】飽食息也。
【廣韻】噫氣。
【禮內則】不敢噦噫嚏咳。
【釋文】噫,於界反。
【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
【釋文】噫,乙戒反,一音蔭。
【集韻】或作欬。
通作。
又【集韻】於記切,音意。
痛聲。
或作譩。
又乙力切,音億。
語辭。
通作億抑。
考證:〔【禮內則】不敢噦噫噎咳。
〕謹照原文噎改嚏。
噾 【醜集上】【口字部】 噾 【集韻】同喑。
嚀 【醜集上】【口字部】 嚀 【廣韻】奴丁切【集韻】【韻會】囊丁切,□音寧。
【集韻】叮嚀,囑辭。
通作寧。
囘 【醜集上】【囗字部】 囘 【說文】回本字。
【徐鍇曰】中象旋轉之形。
囫 【醜集上】【囗字部】 囫 【字彙】呼骨切,音忽。
【俗書刊誤】物完曰囫圇。
與渾侖同義。
圫 【醜集中】【土字部】 圫 【集韻】墺古作圫。
註詳十三畫。
囈 【醜集上】【口字部】 囈 【廣韻】魚祭切【集韻】倪祭切【正韻】倪制切,□音藝。
【玉篇】笑囈也。
又【玉篇】睡語。
【集韻】寐聲。
【列子周穆王篇】眠中啽囈呻呼。
【楊愼丹鉛錄】作唵□。
【拾遺記】吳呂蒙囈語通周易。
【廣韻】同□。
【韻會】書作□。
考證:〔【列子周穆王篇】眡中啽囈呻呼。
〕謹照原文眡改眠。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彙補】與黻同。
史記古本黼黻作□□。
□ 【未集下】【舟字部】 □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博雅】舟名。
【集韻】或作艟。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川篇】同胠。
團 【備考】【醜集】【囗字部】 團 【龍龕】音囚。
(團)【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搏。
【說文】圓也。
【班婕妤詩】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張衡思□賦】志團團以應懸兮,誠心固其如結。
又黃團,瓜蔞名。
【韓愈城南聯句】紅皺曬檐瓦,黃團繫門衡。
又通作摶。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小首而長,摶身而鴻。
【註】摶徒丸反。
圓也。
又通作專。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專而長。
【註】專,圓也。
徒丸反。
【前漢五行志】蜺再重赤而專。
又【宋玉九辯】意專專之不可化兮。
卽團團也。
又通作敦。
【詩豳風】有敦瓜苦。
【疏】蔓生專專然。
音團。
又通作顓。
【賈捐之棄珠崖議】顓顓獨居一海之中。
【註】顓顓,圓貌。
又通作慱。
【詩檜風】勞心慱慱兮。
【傳】言憂思團結不解。
與團同。
又與園同。
見園字註。
又【集韻】淳沿切,音輇。
義同。
亦作槫。
又豎兗切,音踹。
與槫同。
載柩車也。
又葉徒年切,音田。
【白居易悟眞寺詩】悠悠白雲過,決開露靑天。
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圛 【醜集上】【囗字部】 圛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
【說文】回行也。
引逸周書,圛圛升雲,半有半無。
【徐鍇曰】洪範蔔五,曰雨,曰霽,曰蒙,曰圛,曰克。
圛者,象氣絡繹不絕也。
半有半無,卽史龜筴傳所謂雨不雨,霽不霽,氣不聯屬之說也。
《今文尚書》作驛。
噔 【補遺】【醜集】【口字部】 噔 【字彙補】得滕切,音登。
人名。
【五代史】楊光遠,父曰阿噔啜。
噰 【醜集上】【口字部】 噰 【廣韻】【集韻】□於容切,音雍。
【廣韻】鳥聲。
與嗈同。
【爾雅釋詁】關關噰噰,聲音和也。
【註】鳥鳴相和。
【疏】詩匏有苦葉雲:噰噰鳴雁。
【爾雅釋訓】噰噰喈喈,民協服也。
【疏】大雅卷阿雲:雝雝喈喈。
又樂聲。
【爾雅釋言】肅噰,聲也。
【疏】肅噰和鳴,周頌有瞽文也。
○按三詩今本皆作雝。
又【集韻】委勇切,音擁。
氣咽塞也。
又葉於王切,音汪。
【□琳神女賦】感仲春之和節兮,歎鳴雁之噰噰。
申握椒以貽手兮,請同宴乎奧房。
嚋 【醜集上】【口字部】 嚋 【集韻】除留切,音儔。
【玉篇】誰也。
又【集韻】與□同。
詞也。
或作譸。
又【集韻】張流切,音輈。
【玉篇】嚋,張誑也。
【集韻】與譸同。
嚝 【醜集上】【口字部】 嚝 【廣韻】虎橫切【集韻】呼橫切,□音諻。
【玉篇】嚝,嘖聲。
【廣韻】鼓鐘聲。
圠 【醜集中】【土字部】 圠 【廣韻】烏黠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黠切,□音軋。
【六書故】土密凝也。
【揚子方言】坱圠,不測也。
【賈誼鵩賦】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坱圠,沖融無迹也。
【史記】鈞作專,播作槃。
【漢書】坱圠作坱軋。
【揚雄甘泉賦】作軮軋。
【應劭曰】其氣坱圠,非有限齊也。
又【淮南招隱士】坱兮圠山曲□。
【註】□亦曲也。
○按諸韻書訓圠爲山曲,誤。
嚦 【醜集上】【口字部】 嚦 【集韻】郎狄切,音歷。
嚦嚦,聲也。
嚪 【醜集上】【口字部】 嚪 【集韻】杜覽切。
與啖同。
詳前啖字註。
又徒濫切。
與啗同。
詳前諂字註。
【史記樂毅傳】令趙嚪秦以伐齊之利。
【註】嚪,進說之意。
囸 【醜集上】【囗字部】 囸 【字彙】古文日字。
○按卽□字之譌。
囒 【醜集上】【口字部】 囒 【玉篇】呂幹切,音闌。
與同。
詳前字註。
囟 【醜集上】【囗字部】 囟 〔古文〕□□顖【廣韻】息晉切【集韻】思晉切,□音信。
【說文】頭會腦蓋也。
象形。
【魏校曰】頂門也。
子在母胎,諸竅尚閉,唯臍內氣,囟爲之通氣,骨獨未合。
旣生,則竅開,口鼻內氣,尾閭爲之洩氣,囟乃漸合,隂陽升降之道也。
【方書】頂中央旋毛中爲百會,百會前一寸半爲前頂,百會前三寸卽囟門。
又【集韻】息忍切,信上聲。
又息利切,音四。
義□同。
氼 【巳集上】【水字部】 氼 【正字通】同。
囤 【醜集上】【囗字部】 囤 【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木切,□讀若頓。
【說文】本作□,篅也。
篅判竹圜以盛穀也。
徐鍇曰:今俗言倉篅。
【玉篇】小廩也。
【六書故】囤囷類。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
義同。
◎按集韻音屯,字彙卽以爲俗屯字,非。
考證:〔今俗言倉篅也。
一曰篪判竹圜以盛穀也。
〕謹按今俗言倉篅見徐鍇說文繫傳,一曰篪三字說文無繫傳亦無。
今改篅判竹圜以盛穀也。
徐鍇曰今俗言倉篅。
囬 【醜集上】【囗字部】 囬 【正字通】俗回字。
又【鄞本監韻】回作囬,非。
囬乃古面字也。
浗 【巳集上】【水字部】 浗 【集韻】渠尤切,音求。
水名。
噢 【醜集上】【口字部】 噢 【廣韻】於六切【集韻】乙六切,□音郁。
【玉篇】噢咿,內悲也。
又【廣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音傴。
【廣韻】噢咻,病聲。
【正韻】同燠。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
又於九切,音懮。
義□同。
又威遇切,音嫗。
本作燠。
詳火部燠字註。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思主切。
姓也。
圵 【醜集中】【土字部】 圵 【海篇】音蕩。
高田,與南北字不同。
噱 【醜集上】【口字部】 噱 【唐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正韻】極虐切,□音醵。
【說文】大笑也。
【廣韻】嗢噱,笑不止。
【前漢敘傳】談笑大噱。
【註】師古曰:大噱,笑聲也。
又【揚雄校獵賦】遙噱虖紭中。
【註】師古曰:口內之上下名爲噱,言禽獸奔走倦極,皆遙張噱吐舌於紭罔之中也。
囏 【醜集上】【口字部】 囏 【廣韻】古文艱字。
註詳艮部十一畫。
【周禮地官遺人】恤民之囏阨。
【前漢異姓諸侯王表】以德若彼,用力如此,其囏難也。
圤 【醜集中】【土字部】 圤 【集韻】匹角切,音璞。
塊也。
【淮南子說林訓】土勝水,非一圤塞江。
一作墣。
又普木切,音攴。
義同。
四 【醜集上】【囗字部】 四 〔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
【說文】囗,四方也。
八,別也。
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
【正韻】倍二爲四。
【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
【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
關中謂四數爲悉。
○按《正字通》雲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
《正字通》誤。
圊 【醜集上】【囗字部】 圊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
【說文】厠淸也。
【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
【博雅】圂厠也。
【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又【集韻】倉經切,音靑。
義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此移切,音雌。
子腸也。
圳 【醜集中】【土字部】 圳 【字彙補】市流切,音酬。
江楚閒田畔水溝謂之圳。
均 【醜集中】【土字部】 均 【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音鈞。
【說文】平也。
【詩小推】大夫不均。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均齊天下之政。
【春官】軍禮有五二日大均之禮,恤衆也。
又調也。
【詩小雅】六轡旣均。
又徧也。
【易說卦】坤爲均。
【莊子寓言篇】萬物皆種也。
以不同形相禪,始卒循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又天子設四代之學,曰成均,見【禮文王世子註】。
又造瓦之具,旋轉者也。
董仲舒曰:泥之在均,惟甄者之所爲。
又樂器。
【禮樂記】樂所以立均。
【尚書疏】堂上之樂,皆受笙均。
堂下之樂,皆受磬均。
【後漢律歷志】冬夏至,□八音,聽五均。
【註】均,長七尺,繫以絲,以節樂音。
又均服,戎服也。
【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
亦作袀。
又地名。
均,古麇國,在襄陽。
【唐書中宗紀】嗣聖元年,太後遷帝房州。
又遷于均。
又【集韻】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韻。
【說文先訓】古無韻字,均卽韻也。
又與專切,音沿。
【史記夏本紀】均河海,通淮泗。
【鄭元曰】均讀沿。
又葉古頑切,音鰥。
【韓愈孟郊失子詩】問天生下人,薄厚胡不均。
夫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又通作鈞。
【書泰誓】厥罪惟鈞。
又或作旬。
【禮內則】旬而見。
【周禮地官】均人公旬用三日。
【註】均古通旬。
別作□。
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鈞齊天下之政。
〕謹照原文鈞改均。
〔又地名。
均,古麋國,在襄陽。
〕謹按春秋左傳有麇國無麋國,麋改麇。
坌 【醜集中】【土字部】 坌 【廣韻】【集韻】【韻會】□蒲悶切,音□。
塵也,聚也,□也。
【司馬相如哀秦二世賦】登陂陀之長阪,坌入曾宮之嵯峨。
【後漢禰衡傳】飛詞聘辯,溢氣坌湧。
【唐書儒學傳】坌集京師。
又【集韻】普悶切【正韻】步悶切,□音炃。
義同。
坥 【醜集中】【土字部】 坥 【廣韻】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益州部謂螾場曰坥。
又【廣韻】【集韻】□七慮切,音覷。
義同。
垕 【醜集中】【土字部】 垕 【集韻】厚古作垕。
註詳廠部七畫。
又姓。
【印藪】漢垕文。
【玉篇】又作□。
□字從從口從土。
埂 【醜集中】【土字部】 埂 【廣韻】古行切【良韻】居行切,□音庚。
【說文】秦晉謂坑爲埂。
又【廣韻】【集韻】【類篇】□古杏切,音綆。
【倉頡篇】小坑也。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音恰。
【玉篇】帽也,絹幘也。
同帢。
【晉書輿服志】漢儀,立秋日獵,服緗幘,哀帝改用素白。
〇按魏武帝裁縑帛以爲,本施軍飾,非爲國容也。
徐爰曰:本未有岐,荀文若巾之行觸樹枝成岐,謂之爲善,因而弗改。
今通以爲慶弔服。
又鹹和九年,制聽尚書八座丞郞,門下三省侍官,乗輿白低幃,出入掖門。
又二宮直官,著烏紗。
然則往往士人燕居皆著矣。
器 【醜集上】【口字部】 器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去冀切,□去聲。
【說文】衆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廣韻】器皿。
【易繫辭】形乃謂之器。
【註】成形曰器。
【書舜典】如五器。
【註】器謂圭璧。
又【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註】器,能也。
【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
【疏】度人才器而官之。
又【論語】管仲之器小哉。
【註】言其度量小也。
又姓。
見【姓苑】。
又葉欺迄切,音乞。
【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文精,古之神器。
黃帝是鑄,以像太乙。
【集韻】或作□。
【玉篇】俗作噐。
□ 【未集中】【耳字部】 □ 【廣韻】【集韻】□蘇後切,音叟。
【廣韻】聰總名也。
【字林】聰也。
【集韻】或作。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集韻】□都郞切,音當。
【廣韻】耳□,耳下池也。
【集韻】本作□。
耳下垂謂之□。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醜制切,音跇。
所以合版縫也。
又之列切,音浙。
刻也。
噽 【醜集上】【口字部】 噽 【集韻】□鄙切,音秠。
本作嚭。
詳後嚭字註。
嚊 【醜集上】【口字部】 嚊 【廣韻】【集韻】□匹備切,音濞。
【玉篇】喘息聲。
又【集韻】虛器切,音齂。
與呬同。
詳前呬字註。
又【揚雄校獵賦】飛廉雲師,吸嚊潚□。
【註】師古曰:吸嚊,開張也。
潚□,聚斂也。
嚊,許冀反。
嚍 【醜集上】【口字部】 嚍 【集韻】卽忍切,音。
憤也。
【揚子法言】面相之,辭相適,捈中心之所欲,通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
嚎 【醜集上】【口字部】 嚎 【字彙補】壺高切,音豪。
見絃索辨譌。
嚘 【醜集上】【口字部】 嚘 【唐韻】【集韻】□於求切,音憂。
【說文】語未定貌。
【正字通】漢書東方朔傳,咿嚘啞者,辭未定也。
◎按漢書本作伊優亞。
又【廣韻】欭嚘,歎也。
亦作咿嚘。
【韓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佇立久咿嚘。
又【玉篇】老子曰:終日號而嗌不嚘。
嚘,氣逆也。
〇按今本老子作嗄。
又【集韻】或作。
○按《廣韻》嚘訓欭嚘,訓氣逆,音同義別。
《集韻》因《玉篇》嚘訓氣逆,故合爲一。
壩 【醜集中】【土字部】 壩 【集韻】必駕切,音霸。
堰也。
嚣 【醜集上】【口字部】 囂 〔古文〕□【唐韻】許嬌切【集韻】【韻會】虛嬌切【正韻】籲嬌切,□音枵。
【說文】聲也,氣出頭上。
從從頁。
頁,首也。
【玉篇】喧譁也。
【集韻】聲也。
【左傳昭三年】湫隘囂塵。
【釋文】囂,許嬌反,一音五高反。
【詩小雅】選徒囂囂。
【傳】囂囂,聲也。
【釋文】囂,五刀反,亦許驕反。
又【孟子】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註】囂囂,自得無欲之貌。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嫘祖生二子,其一曰□囂,是爲靑陽。
又【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義同。
【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註】察囂譁者。
【釋文】囂,五羔反。
又【詩小雅】讒口囂囂。
【箋】囂囂,衆多貌。
【釋文】五刀反,韓詩作嗸嗸。
【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
【註】師古曰:與嗸同。
又【詩小雅】我卽爾謀,聽我囂囂。
【傳】囂囂猶嗸嗸也。
【釋文】囂,五刀反。
又【字彙】山凹之地曰囂。
【梁宣帝七山寺賦】神囂嵒嵒而特立。
又鳥名。
【山海經】梁渠之山有鳥,狀如誇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
又獸名。
【山海經】羭次之山有獸,狀如禺,長臂善投,名曰囂。
又水名。
【山海經】嶓冢之山,囂水出焉。
又山名。
【山海經】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隂多玉。
又【集韻】地名。
通作隞敖。
詳前嚻字註。
○按《經傳》《釋文》囂多讀敖,惟《小雅》車攻及《左傳昭三年》《釋文》兼敖枵二音。
考證:〔【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若不足也。
〕謹照原文若不足改苦不足。
嚱 【醜集上】【口字部】 嚱 【集韻】虛宜切,音犧。
【玉篇】吹嚱,口聲。
又【集韻】嗚嚱,歎辭。
又【廣韻】【集韻】□香義切,音戲。
【集韻】嚱嚱,聲也。
囚 【醜集上】【囗字部】 囚 【唐韻】似由切【集韻】【韻會】徐由切,□音遒。
【說文】繫也。
從人,在囗中。
【爾雅釋言】拘也。
【風俗通】遒也。
辭窮情得,以罪誅遒也。
【周禮秋官掌囚註】囚,拘也。
主拘繫當□殺者。
又【掌囚】掌守盜賊。
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
【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
中罪不拲,手足各一木。
下罪又去桎。
又罪人也。
【禮月令】挺重囚,益其食。
【註】挺,拔出之意。
重囚禁繫嚴密,故特加寬,益其食也。
又獄辭亦曰囚。
【書康誥】丕蔽要囚。
【註】要囚,獄詞之要者。
蔽,斷也,爲囚求生道也。
又【詩魯頌】在泮獻囚。
【註】囚,所鹵者。
又葉似魚切,音徐。
【王逸九思】白龍兮見射,靈龜兮執拘。
仲尼兮困阨,鄒衍兮幽囚。
囹 【醜集上】【囗字部】 囹 【唐韻】【集韻】【韻會】□郎丁切,音靈。
【說文】獄也。
從囗令聲。
【徐鍇曰】囹者,欞也,欞檻之名。
【禮月令】仲春,命有司省囹圄。
【疏】牢也。
秦曰囹圄。
圍 【醜集上】【囗字部】 圍 〔古文〕囗【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
【說文】守也。
又繞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而不過。
【註】周備也。
範,如金之有模範。
圍,匡郭也。
又【詩商頌】帝命式于九圍。
【註】分天下爲九處,若規圍然。
又環也。
【周禮夏官環人註】環猶圍也,主圍賔客,任器爲之守衞。
又遮取禽獸。
【禮曲禮】國君春田不圍澤。
【註】春育之時,不合圍盡收之也。
又【王制】天子不合圍。
【註】言不四面圍之也。
又環繞攻城。
【春秋提要註】環其城邑曰圍。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禬禮哀圍敗。
【註】謂其國見圍入,而國被禍敗也,喪失財物,則同盟之國會合財貨歸之,以更其所喪也。
又【韻會】五寸曰圍,一抱曰圍。
【莊子人閒世】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散木也無所用,故壽。
又縣名。
【後漢郡國志】圍縣,屬涼州武威郡。
又與韋通。
【前漢成帝紀】大風拔木,十韋以上。
又與衞通。
【管子地員篇】山藜葦芒,羣藥安聚,以圍羣殃。
【註】圍同衞。
又【唐韻】【集韻】□于貴切,音謂。
繞也。
泍 【巳集上】【水字部】 泍 【集韻】逋昆切,音奔。
水急也。
又【玉篇】匹奔切【集韻】鋪魂切,□音歕。
義同。
又【集韻】部本切,音笨。
泉湧貌。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川篇】同□。
噪 【醜集上】【口字部】 噪 【廣韻】蘇到切【集韻】先到切,□音燥。
【玉篇】呼噪也。
【拾遺記】魯僖公有白鵶,遶煙而噪。
【玉篇】同□。
【廣韻】同譟。
【集韻】本作喿。
考證:〔【拾遺記】魯僖公有白□遶煙而噪。
〕謹照原文白□改鵶。
噲 【醜集上】【口字部】 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夬切,音快。
【說文】咽也。
又【詩小雅】噲噲其正。
【箋】噲噲猶快快也,寬明之貌。
又【說文】一曰嚵噲也。
又姓。
【廣韻】孝子傳有噲參,鵠銜珠與之。
又【集韻】烏快切,音。
小咽。
又【集韻】古邁切,音夬。
人名。
燕王噲。
又古外切,音膾。
地名。
史記魏敗趙於噲。
通作澮。
○按《史記趙世家》魏敗我澮。
本作澮。
水名也。
《集韻》從口,未知何據。
又入聲,古活切,音括。
腫噲,顏色剝錯也。
王叔之曰:盈虛不常貌。
【莊子讓王篇】曾子居衞,縕袍無裏,顏色腫噲,手足胼胝。
嚗 【醜集上】【口字部】 嚗 【廣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剝。
【玉篇】怒聲。
【集韻】或作□。
又【莊子知北遊】神農隱幾,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
【釋文】嚗音剝,又孚邈反。
又孚貌反。
【註】李頤曰:嚗,放杖聲。
○按《增韻》雲笑聲,非。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
聲也。
或作□。
又披敎切,音砲。
曝然聲也。
又薄報切,音暴。
嚗喿,多聲。
嚳 【醜集上】【口字部】 嚳 【唐韻】苦沃切【集韻】【韻會】枯沃切,□音酷。
【說文】急告之甚也。
又【史記五帝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
【集韻】亦作俈。
【史記三代世表】帝俈,黃帝曾孫。
嚴 【醜集上】【口字部】 嚴 〔古文〕□【唐韻】語杴切【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
【說文】本作□。
敎命急也。
又【爾雅釋詁】嚴,敬也。
【書臯陶謨】日嚴祇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
【禮祭義】嚴威儼恪。
【疏】嚴謂嚴肅。
又尊也。
【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
【註】嚴猶尊也。
【史記遊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又【廣韻】嚴,毅也。
又【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
【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又【韻會】戒也。
昏鼓曰夜嚴。
又【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
【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又【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
敵退,弛備曰解嚴。
又姓。
【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
【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攺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又【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又嚴道,縣名。
【史記鄧通傳】啺鄧通蜀嚴道銅山。
又【韻會】州名。
隋睦州,宋攺嚴州。
又【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
【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又國名。
【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又【正字通】樹名。
【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又與莊同。
【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鍼嚴子爲坐。
【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
漢明帝名莊,攺爲嚴。
【後漢□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
【註】嚴讀曰裝。
【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
○按《詩》商頌,下民有嚴。
朱子葉剡剛反,與下遑葉。
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攺嚴爲莊,似不必別增葉音也。
又【集韻】魚銜切。
巖字省文。
詳山部巖字註。
又【五音集韻】五犯切。
與儼同。
【詩大雅】有嚴天子。
【傳】嚴然而威。
【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
【書無逸】嚴恭寅畏。
【釋文】作儼。
◎按皐陶謨《釋文》亦雲又魚檢反。
【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
【註】嚴或作儼。
又【集韻】魚窆切,音驗。
酷也。
考證:〔【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
敵退,弛備曰餘嚴。
〕謹照原文餘改解。
〔又【周禮秋官小司寇註】嚴子爲坐。
〕謹照原文嚴子上增鍼字。
嚵 【醜集上】【口字部】 嚵 俗□字。
又□,俗嚵字。
囀 【醜集上】【口字部】 囀 【廣韻】知戀切【集韻】【正韻】株戀切,□轉去聲。
【玉篇】鳥鳴。
【廣韻】鳥吟。
【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
又【廣韻】韻也。
【集韻】聲轉。
囐 【醜集上】【口字部】 囐 【廣韻】才割切【集韻】才達切,□音□。
【玉篇】本作□。
【廣韻】本作囋。
詳前□囋二字註。
【張衡東京賦】奏嚴鼓之嘈囐。
又【北周書異域傳】囐噠國,在于闐西。
又【集韻】牙葛切,音嶭。
(【玉篇】本作□。
詳前□字註。
)又【集韻】魚列切,音孽。
本作□。
議罪也。
同讞□。
又【玉篇】古文唁字。
註詳七畫。
淗 【巳集上】【水字部】 淗 【玉篇】【集韻】□居六切,音掬。
水文。
通作泦。
圁 【醜集上】【囗字部】 圁 【唐韻】語巾切【集韻】魚斤切,□音銀。
水名。
【前漢地理志】在幷州西河郡。
【水經注】河水南過圁陽縣東,圁水出上郡白土縣圁谷,逕其縣南又東逕圁隂縣,南流注於河。
圁隂,漢惠帝五年置,王莽攺方隂。
【後漢郡國志】作圜陽。
垭 【醜集中】【土字部】 埡 【集韻】於五切,音鄔,小障也。
一曰庳城也。
又烏故切,音洿。
野聚也。
本作隝。
或作塢。
【埤蒼】作。
【舉要】堊同埡。
囥 【醜集上】【囗字部】 囥 【集韻】口浪切,音亢。
藏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七公切,音聰。
病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同嗜。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音息。
寄肉也。
【玉篇】□肉。
【揚子方言】□也。
【註】謂息肉也。
困 【醜集上】【囗字部】 困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悶切,坤去聲。
【說文】故廬也。
從木,在囗中。
【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
【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
【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緻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
【書大禹謨】不廢困窮。
【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範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
【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
【論語】不爲酒困。
【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
【禮中庸】或困而知之。
【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
【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況國相乎。
又葉苦昆切,音坤。
【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葉苦卷切,款去聲。
【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
道之屈矣,代離兇困。
嚔 【醜集上】【口字部】 嚔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
【說文】悟解氣也。
【玉篇】噴鼻也。
【詩邶風】願言則嚔。
【傳】嚔,跲也。
【箋】今俗人嚔雲: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
【禮月令】民多鼽嚔。
【集韻】或作。
【詩釋文】一作疐。
又【集韻】陟利切,音緻。
本作疐。
礙不行也。
◎按詩釋文嚔,竹利反,又丁四反,又豬吏反,或竹季反,鄭音都麗反,凡五音。
韻書止收二音。
鼽字原從丸。
嚙 【醜集上】【口字部】 嚙 【集韻】五巧切。
與齩咬□同。
齧骨也。
嚚 【醜集上】【口字部】 嚚 〔古文〕□□□□【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音銀。
【說文】語聲。
又【玉篇】愚也。
【書堯典】父頑母嚚。
【左傳僖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
【前漢昌邑王傳】書作□。
又人名。
【晉語】召史嚚占之。
【註】史嚚,虢太史也。
又【集韻】牛閑切,音訮。
語聲。
考證:〔【晉語】召史嚚占。
〕謹照原文占下增之字。
嚞 【醜集上】【口字部】 嚞 【玉篇】古文哲字。
註詳七畫。
嚾 【醜集上】【口字部】 嚾 【廣韻】火貫切【集韻】呼玩切,□音渙。
【玉篇】與喚同。
【大戴禮】咀嚾者,九竅而胎生。
【集韻】或作讙。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
召呼。
又【集韻】【正韻】□呼官切,音歡。
與□同。
呼也。
【正韻】喧囂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
【後漢禮儀志】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舞嚾呼。
垁 【醜集中】【土字部】 垁 【集韻】直幾切,音雉。
城三堵也。
又【揚子太□經】閑黃埃,席金策。
【註】宗廟中有黃垁金策,埃或作垁。
【左傳】作雉。
圲 【醜集中】【土字部】 圲 【集韻】音千。
同圱。
囮 【醜集上】【囗字部】 囮 【廣韻】【集韻】五禾切【韻會】【正韻】吾禾切,□音譌。
【說文】譯也。
率鳥者,繫生鳥以來之,名曰囮。
【徐鍇曰】譯者,傳四夷及鳥獸之語。
囮者,誘禽鳥也,卽今鳥媒也。
又化也。
【元包經】羣類囮育,庶物甡植。
【註】囮與吪同。
化也。
又【廣韻】以周切,音猷。
又【集韻】以九切,音槱。
義□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先結切,音屑。
脂也。
一曰臆中脂。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同腦。
嚛 【醜集上】【口字部】 嚛 【唐韻】火沃切【集韻】呼酷切,□音熇。
【說文】食辛,嚛也。
【廣韻】食新也。
◎按新疑辛字之譌。
又【玉篇】大啜曰嚛。
伊尹曰:酸而不嚛。
○按《呂氏春秋》今本作酸而不酷。
又【廣韻】【集韻】□呼木切,音□。
義同。
又【集韻】黑各切,音壑。
亦食辛也。
嚯 【備考】【醜集】【口字部】 嚯 【五音篇海】與謔同。
疞 【午集中】【疒字部】 疞 【集韻】同。
喣 【醜集上】【口字部】 喣 【廣韻】況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音詡。
【廣韻】呈示。
又【集韻】吹也。
本作欨。
【前漢中山靖王傳】衆喣漂山。
或作呴。
又【正字通】與煦同,溫潤之也。
【唐書魏徵傳】護民之勞,喣之若子。
又【正字通】諂笑貌。
【柳宗元與顧十郞書】喣喣趄趄。
又【前漢中山靖王傳註】師古曰:喣,籲句反。
又【集韻】【韻會】□匈于切,音籲。
義同。
【前漢師古註】又音許于反。
【王充論衡】風猶人之有吹喣也。
又【集韻】一曰笑意。
喭 【醜集上】【口字部】 喭 〔古文〕□【廣韻】魚變切【集韻】魚戰切。
□同唁,詳前唁字註。
又【廣韻】五旰切【集韻】【正韻】魚旰切,□音岸。
【廣韻】弔失容。
又【論語】由也喭。
【註】子路之行,失於畔喭。
【疏】舊註作□。
喭字書雲:□喭,失容也。
【朱註】喭粗俗也。
又【集韻】語限切,音眼。
小笑貌。
【考証】。
考證:〔【論語】由也喭。
【註】子路之行,失於□〈田彥〉。
〕謹照原文□〈田彥〉改畔喭。
嗃 【醜集上】【口字部】 嗃 【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
【說文】嗃嗃,嚴酷貌。
【玉篇】嗃嗃,嚴大之聲也。
【廣韻】嚴厲貌。
【易家人】家人嗃嗃,悔厲吉。
又【集韻】聲也。
一曰悅樂也。
又【韻會】苦熱之意。
又【集韻】呼酷切【韻會】火酷切,□音熇。
聲也。
又【集韻】【韻會】□黑角切,音。
悅樂也。
又【廣韻】許交切【集韻】【正韻】虛交切,□音虓。
【廣韻】嗃謈聲【集韻】謍嗃,迅聲。
【正韻】叫呼聲。
【莊子則陽篇】夫吹筦也,猶有嗃也。
【註】嗃,管聲。
又【集韻】孝狡切。
與哮同。
大呼也。
又【廣韻】呼敎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敎切,□音孝。
【廣韻】大□也,同詨。
【集韻】或作敎。
嗆 【醜集上】【口字部】 嗆 【集韻】千羊切,音鏘。
【玉篇】鳥食也。
又【集韻】一曰愚貌。
又【集韻】鋤庚切,音傖。
嗆哼,愚怯。
嗇 【醜集上】【口字部】 嗇 〔古文〕□□□□【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色。
【說文】本作□。
愛濇也。
從來從。
來者,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
【玉篇】愛也,慳貪也。
【易說卦傳】爲吝嗇。
【左傳襄二十六年】嗇于□。
【註】嗇,貪也。
又【老子道德經】治人事天莫如嗇。
【註】嗇者,有餘不盡用之意。
又【史記倉公傳】脈嗇而不屬。
又官名。
【書胤征】嗇夫馳。
【註】嗇夫,主幣之官。
【詩小雅田畯至喜箋】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
【史記張釋之傳】虎圈嗇夫。
【註】正義曰: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
又與穡同。
【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出寫嗇于房。
【註】嗇者,農力之成功。
【前漢成帝紀】服田力嗇。
嗓 【醜集上】【口字部】 嗓 【集韻】寫朗切【韻會】蘇朗切,□音顙。
【集韻】喉也。
又【正字通】俗以馬病鼻流涎曰嗓。
嗕 【醜集上】【口字部】 嗕 【廣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音辱。
【玉篇】羌別種也。
【前漢匈奴傳】匈奴前所得西嗕居左地者。
【註】孟康曰:嗕音辱,匈奴種也。
又【馮奉世傳】羽林孤兒,及呼速絫嗕種。
【註】劉德曰:嗕音辱,羌別種也。
又【廣韻】囑嗕,憐貌。
又【集韻】奴沃切,音傉。
【前漢匈奴傳註】嗕,師古音奴獨反。
又【前漢匈奴傳】未至嗕姑地。
【註】嗕,力穀反。
又【集韻】乃豆切,音耨。
羌別種。
【前漢馮奉世傳釋文】嗕,又乃彀反。
嗘 【醜集上】【口字部】 嗘 【集韻】堅奚切,音雞。
嗘嗘,聲也。
嗡 【醜集上】【口字部】 嗡 【玉篇】烏紅切【集韻】烏公切,□音翁。
嗡□,牛聲。
又【集韻】蟲聲。
又【集韻】【類篇】□鄔孔切,音蓊。
闇聲。
□ 【未集下】【肉字部】 □ 【玉篇】同膊。
又【篇海】薄胡切,音蒲。
雉有□肉也。
□ 【未集下】【自字部】 □ 【類篇】蒲撥切,音跋。
病氣。
嘅 【醜集上】【口字部】 嘅 【唐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音慨。
【說文】嘆也。
【詩王風】嘅其歎矣。
【釋文】嘅,口愛反。
又與愾通。
【詩曹風】愾我寤嘆。
【玉篇】引作嘅。
又【集韻】【韻會】【正韻】□丘蓋切,音磕。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義□同。
嘹 【醜集上】【口字部】 嘹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玉篇】嘹喨。
【廣韻】嘹喨聞遠聲。
【集韻】嘹亮,鳴也。
一曰噭夜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又【廣韻】病呼。
喯 【醜集上】【口字部】 喯 【海篇】同噴。
◎按字彙作喯,附八畫,非。
今攺正。
從□作。
嗂 【醜集上】【口字部】 嗂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昭切,音遙。
【說文】喜也。
【廣韻】樂也。
【正韻】禮記作猶。
○按《檀弓》詠斯猶,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不雲同嗂。
嗈 【醜集上】【口字部】 嗈 【廣韻】【集韻】□於容切,音雍。
【廣韻】同噰。
詳噰字註。
嗙 【醜集上】【口字部】 嗙 【唐韻】補盲切【集韻】晡橫切,□音祊。
【說文】本作嗙,謌聲嗙喩也。
司馬相如說,淮南宋蔡舞嗙,喩也。
又【廣韻】喝聲。
【集韻】一曰叱也。
又【集韻】補曠切,音謗。
聲也。
嗙字從口聲。
嗟 【醜集上】【口字部】 嗟 〔古文〕□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咨邪切,音罝。
【玉篇】嗟歎也。
【廣韻】咨也。
【集韻】一曰痛惜也。
【爾雅釋詁】嗟,□也。
【釋名】嗟,佐也。
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
【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詩周南】嗟我懷人。
又【齊風】猗嗟昌兮。
【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
【禮檀弓】嗟來食。
【廣韻】同□。
【集韻】本作□,亦書作□。
又【集韻】遭哥切,音。
【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
【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
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又【韻會補】子夜切,音借。
同唶。
【三蒼詁】咄嗟,易度也。
猶言呼吸之閒。
字本作唶。
古有咄唶歌。
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嘏 【醜集上】【口字部】 嘏 【唐韻】古雅切【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賈。
【爾雅釋詁】嘏,大也。
【疏】《方言》雲:凡物壯大謂之嘏。
又【說文】大遠也。
【玉篇】固也。
【廣韻】福也。
【詩大雅】純嘏爾常矣。
【箋】子福曰嘏。
【禮禮運】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郊特牲】嘏,長也,大也。
又葉公五切,音古。
【詩周頌】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
【魯頌】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匹各切。
飛也。
囑 【醜集上】【口字部】 囑 【字彙】同囑。
(囑)【廣韻】之欲切【集韻】朱欲切,□音燭。
【玉篇】付囑 嘵 【醜集上】【口字部】 嘵 【唐韻】許幺切【集韻】【韻會】馨幺切,□音膮。
【說文】懼也。
【詩豳風】予維音嘵嘵。
【傳】嘵嘵,懼也。
【爾雅釋訓】作憢憢。
嘻 【醜集上】【口字部】 嘻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音熙。
【玉篇】嘻嘻,和樂聲。
【易家人】婦子嘻嘻,終吝。
【詩周頌】噫嘻成王。
【傳】噫,歎也。
嘻,和也。
【箋】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
【疏】謂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爲聲以嘆之。
【揚雄河東賦】嘻嘻旭旭。
【註】師古曰:自得之貌。
又【集韻】敕也。
【詩疏】成湯見四面羅者曰:嘻,盡之矣。
噫嘻,皆是歎聲,爲歎以敕之。
又【禮檀弓】夫子曰:嘻,其甚也。
【註】嘻,悲恨之聲。
【釋文】嘻,許其反。
【公羊傳僖元年】慶父聞之曰:嘻。
【註】嘻,發痛語首之聲。
又【左傳定八年】從者曰:嘻,速駕。
【註】嘻,懼聲。
又【史記藺相如傳】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
【註】嘻驚而怒之辭也。
又【史記魏其武安侯傳】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
又【集韻】於其切,音醫。
與噫同。
【禮檀弓釋文】嘻,又於其反。
又【集韻】許記切,音憙。
笑也。
或作□。
考證:〔【史記藺相如傳】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
【註】喜驚而怒之辭也。
〕謹照原文喜改嘻。
噓 【醜集上】【口字部】 噓 【唐韻】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