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見【佩觿】。
□與□不同。
□音耊,從戈從口從□。
此從或從土。
□,同□。
□dié,同□。
埩 【醜集中】【土字部】 埩 【廣韻】側莖切【集韻】甾莖切,□音爭。
理也,治也。
又【廣韻】士耕切【集韻】鉏耕切,□音崢。
魯城北門池。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戸庚切【集韻】何庚切,□音行。
【廣韻】熟肉。
【集韻】肉湇也。
【博雅】□謂之。
又【集韻】居行切,音庚。
五味香鬻也。
埳 【醜集中】【土字部】 埳 【玉篇】同坎。
【莊子秋水篇】埳井之蛙。
堕 【醜集中】【土字部】 墮 【廣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
□同□。
毀也。
【說文】作隓。
敗城旣曰隓。
亦作隓。
【春秋】墮郈,墮郕,墮費。
【賈誼過秦論】墮名城。
【史記高祖紀】士卒墮指。
又釋氏團墮,言食墮在缽中也。
梵言儐茶波。
一曰濵茶夜。
華言團,團者食團,謂行乞食也。
又與惰通。
【禮月令】季秋行春令,民氣解墮。
【韓非子五蠹篇】侈而墮者貧。
【史記司馬相如傳】不敢怠墮。
【註】墮,□同惰。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孈。
義同。
又【廣韻】他果切,音垛。
倭墮,髻也。
又葉醜呂切,音楮。
【韓愈元和聖德詩】衆樂驚作,轟豗融冶。
紫燄噓呵,高靈下墮。
冶音與。
又□、□,同隓。
同墮。
【史記高祖紀】漢王急推墮二子。
【賈誼傳】梁王墮馬。
墮字原從阜,不從隋作。
堞 【醜集中】【土字部】 堞 【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城上女牆。
【左傳襄二十七年】盧蒲嫳攻崔氏,崔氏堞其宮而守之。
【左思魏都賦】崇墉濬洫,嬰堞帶涘。
又【集韻】託協切,音帖。
義同。
【說文】作□。
或作□□。
堤 【醜集中】【土字部】 堤 【廣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
堤封頃畝。
【漢書】作提。
【顏師古曰】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氐。
防也。
又物之下安者曰堤。
【淮南子銓言訓】瓶甌有堤。
又【集韻】勻規切,音畦。
沐堤,郡名。
又地名。
鯀堤,在直隸淸河縣西,相傳鯀治水所築,側有廉頗墓。
又大堤,在襄陽,宋隋王誕爲襄陽郡,聞諸女歌,因作大堤詞。
【韓愈送李遜赴襄陽詩】風流峴首客,花豔大堤倡。
又【廣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底。
滯也。
築土遏水曰堤。
亦作底,劉兆曰:緣邊也。
□與隄通。
【正韻】堤本上聲,無平聲。
後人相沿作平聲用。
堧 【醜集中】【土字部】 堧 【廣韻】而緣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宣切。
□同壖。
韋昭曰:河邊地。
張晏曰:城旁地。
一曰城下田。
又廟外垣內遊地。
【前漢申屠嘉傳】鼂錯穿太上皇廟堧垣。
【師古曰】堧者,外垣之內,內垣之外。
又【廣韻】乃臥切【集韻】奴臥切,□音愞。
沙土也。
又【集韻】奴亂切,音餪。
水濵地。
亦作□壖。
互見壖字註。
□ 【未集中】【耳字部】 □ 【字彙補】子測切。
同□,以新汁漬舊穀。
□,zì,以新穀汁漬舊穀汁。
塔 【醜集中】【土字部】 塔 【唐韻】吐盍切【集韻】【韻會】託合切,□音榻。
物墮聲也。
又【集韻】達合切,音沓。
累土也。
【說文】西域浮屠也,或七級九級,至十三級而止。
其五級者,俗謂之錐子。
唐太宗貞觀三年,長安宮城南建大慈恩寺,造甎浮圖,藏釋元奘所取西域佛經,名鴈塔。
梵本謂之鴈塔者,昔有伽藍,依小乗食三淨食。
三淨食者,鴈犢鹿也。
一日見鴈飛,輒曰:衆僧闕供摩訶薩埵,宜知摩訶薩埵,梵言好施也。
一鴈應聲而墮。
衆曰:此鴈垂戒,宜旌彼德,因建塔瘞鴈,鴈塔之名因此。
唐韋肇及第,偶題名慈恩寺鴈塔,後遂爲故事。
【後魏常山義七級□】梵言僧婆,華言鴈。
梵言窣堵波,華言塔也。
又【字苑】佛堂也。
【魏釋老志】募建宮宇曰塔,近稱刹宇謂之塔院。
又姓,見【統譜】。
又葉方伐切,音髮。
【蘇轍功臣寺詩】晚隂生林莽,落日猶在塔。
行招兩社僧,共步靑山月。
一作墖。
墤 【醜集中】【土字部】 墤 同塊。
埇 【醜集中】【土字部】 埇 【廣韻】餘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
道上加土。
與甬道甬同。
又地名,在淮泗閒。
埶 【醜集中】【土字部】 埶 【唐韻】魚祭切【集韻】【韻會】【正韻】倪制切,□同藝。
【說文】種也。
又六埶,才埶,□詳藝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始制切,音世。
與勢同。
【禮禮運】□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
【註】在埶,居尊位也。
去謂不由禮而去仁讓及上著義考信著過五事也。
【前漢高帝紀】秦得百二,地埶便利。
基 【醜集中】【土字部】 基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朞。
【揚子方言】基,據也。
在下,物所依據也。
【詩大雅】止基廼理。
【潘嶽藉田賦】結崇基之靈趾。
又田器。
【孟子】雖有鎡基。
又門塾之址。
【詩周頌】自堂徂基。
又樂名。
【孝經緯】伏犧之樂曰立基。
又山名。
【山海經】亶爰山東三百裡,曰基山。
又【集韻】渠之切。
與朞通。
【鹹陽靈臺□】承祠基年,□魚複生。
又葉古詣切,音計。
【劉向列女頌】以爲世基。
葉下避字。
堟 【醜集中】【土字部】 堟 【廣韻】持兗切【集韻】柱兗切,□音篆。
耕合也。
一曰耕土卷也。
堬 【醜集中】【土字部】 堬 【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音兪。
冢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冢謂之堬。
凡墳堬培塿埒垠塋壟,皆冢別名。
堻 【醜集中】【土字部】 堻 【集韻】資辛切,音蓁。
潤澤也。
塑 【醜集中】【土字部】 塑 同塐。
【宋謝顯道曰】明道如泥,塑人及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塟 【醜集中】【土字部】 塟 【正字通】俗葬字。
墕 【補遺】【醜集】【土字部】 墕 【字彙補】與堰同。
漢王景有墕流法。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篇海類編】與□同。
壖 【醜集中】【土字部】 壖 【正字通】與堧同。
【前漢食貨志】田其宮壖地。
又岸邊地。
【史記河渠書】故盡河壖。
又牆外短垣。
【前漢臨江王榮傳】侵廟壖爲宮。
壡 【醜集中】【土字部】 壡 【玉篇】古文叡字。
註詳又部十四畫。
明沖敬太子載壡。
栶 【辰集中】【木字部】 栶 【集韻】伊眞切,音因。
木名。
圈 【醜集上】【囗字部】 圈 【集韻】驅圓切,犬平聲。
與棬同。
屈木所爲,巵匜之屬。
或作桊□□。
又【集韻】去爰切,綣平聲。
又逵員切,音權。
義□同。
又【唐韻】其卷切【正韻】逵眷切,□音倦。
【說文】養畜之閑也。
【玉篇】牢也。
又【唐韻】【集韻】□渠篆切,倦上聲。
又【集韻】窘遠切,音□。
義□同。
又姓。
漢有圈稱,撰□留風俗傳,避難攺姓卷。
又【唐韻】巨萬切【集韻】【韻會】具願切,□韏去聲。
與□同。
地名。
【公羊傳文十一年】楚子伐圈。
【註】求阮反,一音卷。
【字林】臼萬反。
又【集韻】【正韻】□去遠切,音綣。
【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
【註】圈,轉也,謂徐趨曳轉,循地而行也。
【釋文】圈,去阮反。
又舉遠反。
圌 【醜集上】【囗字部】 圌 【唐韻】市緣切【集韻】淳沿切,□音遄。
與篅同。
【說文】判竹圜以盛穀也。
又【唐韻】【集韻】□是爲切,音垂。
【集韻】山名,在吳郡。
○按今靖江有圌福二山,卽其地也。
又【正字通】竇圌山,在綿州。
□ 【未集中】【耳字部】 □ 【五音集韻】丘廉切,音□。
耳也。
坋 【醜集中】【土字部】 坋 【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說文】塵也。
一曰大防。
又拌也。
【前漢貨殖傳】胃脯。
【註】以末椒薑坋之。
又【廣韻】【集韻】□扶問切,音分。
義同。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
與□,拚同。
洰 【巳集上】【水字部】 洰 【類篇】臼許切,音拒。
水中物曰洰。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五江切【集韻】【韻會】吾江切,□音□。
崆,山峻貌。
【張衡南都賦】其山則崆嶱嵑。
【註】山石高峻貌。
【韓愈贈張籍詩】詎敢陵崆。
葉上厖下椿。
又【集韻】五公切,音腢。
義同。
【集韻】或作□。
壞 【醜集中】【土字部】 壞 【廣韻】芳杯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胚。
【爾雅釋山】山再成曰壞,一曰山一成。
又山名。
【吳會志】大壞,小壞山在洮湖中,溧陽宜興之界,二山相望,水環若浮,故名。
又陶瓦未燒曰壞。
【後漢崔駰傳】壞冶一陶,羣生得理。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裴。
以土封罅隙也。
【禮月令】仲秋,蟄蟲壞戸。
孟冬,使有司壞城郭。
又屋後牆。
【淮南子齊俗訓】魯君欲相顏闔,使人以幣先焉,闔鑿阫而遁。
【揚雄解嘲】作壞。
又神名。
【莊子大宗師】堪壞得之,以襲崑崙。
通作阫。
(壞)〔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音怪。
毀也。
又胡怪切,若□。
自毀也。
【毛氏韻增】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
物自敗則胡怪切,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
又【集韻】乎乖切,音懷。
壞隤,山名。
又胡罪切,音瘣。
【詩小雅】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又葉胡對切,音潰。
【詩大雅】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又葉戸恢切,音回。
【家語】孔子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
與下萎葉。
萎,音哀。
浀 【巳集上】【水字部】 浀 【正字通】與曲通。
浀池,水名。
【左傳桓十二年】盟于曲池。
【穀梁傳】作浀池。
【公羊傳】作歐蛇。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韻】逸織切,音弋。
【博雅】耩□,耕也。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五音篇海】同瞯。
嚲 【醜集上】【口字部】 嚲 【廣韻】【正韻】丁可切【集韻】【韻會】典可切,□音癉。
【玉篇】本作,廣也。
又【廣韻】垂下貌。
【岑參詩】柳嚲鶯嬌花復殷。
又【集韻】一曰厚也。
嚿 【醜集上】【口字部】 嚿 【篇海】胡白切,音嚄。
誇也。
囁 【醜集上】【口字部】 囁 【廣韻】之涉切【集韻】質涉切,□音讋。
【玉篇】口無節也。
又【廣韻】口動也。
又【玉篇】私罵也。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音□。
【玉篇】囁嚅,多言也。
【廣韻】口動。
又呫囁,詳前呫字註。
【集韻】本作讘。
同喦。
囆 【醜集上】【口字部】 囆 【集韻】醜邁切,音蠆。
人名。
【公羊傳襄十四年】鄭公孫囆。
【釋文】囆,敕邁反。
【左傳】【穀梁傳】□作蠆。
回 【醜集上】【囗字部】 回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
【說文】從囗,中象回轉之形。
【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
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又【說文】邪也,曲也。
【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又【正韻】返也。
【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又【廣韻】違也。
【詩大雅】求福不回。
【又】徐方不回。
【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又【詩大雅】昭回于天。
【註】昭,明。
回,旋也。
又屈也。
【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
【又】抗議不回。
又徘回。
【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
【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
【註】言踟躊不進也。
又低回,紆衍貌。
【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餘低回留之,不能去。
【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又姓。
【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
【正字通】明宣德中禦史回續。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又通作迴。
【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又通作廻。
【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又【正字通】回回,國名。
西域大食國種也。
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裡,□隋閒入中國。
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又【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
繞也。
【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
徐邈讀上聲。
又【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
【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裡。
【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又畏避也。
【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
【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又【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
【註】回□讀若諱。
俗作囬。
因 【醜集上】【囗字部】 因 〔古文〕□【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姻。
【說文】從囗大。
會意。
【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
又仍也,襲也。
【論語】殷因於夏禮。
【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
【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
【註】析而又析也。
【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
又依也。
【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又托也。
【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
又由也。
【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
又緣也。
【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又姓。
【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
【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
又【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
又葉烏前切,音煙。
【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
絕我懽條,統我思因。
【集韻】或作。
考證:〔【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盼者,無因至前也。
〕謹照史記漢書本傳盼□作眄,改眄。
囧 【醜集上】【囗字部】 囧 【唐韻】【集韻】【韻會】□俱永切,音憬。
【說文】窻牖麗廔闓明,象形。
又伯囧,人名。
周太僕。
正本作囧,俗訛作冏。
見【書囧命】。
又與烱同。
【韓愈詩】蟲鳴室幽幽,月吐窻囧囧。
【註】囧囧猶烱烱也。
烱從火囧。
場 【醜集中】【土字部】 場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
【說文】祭神道也。
【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又收禾圃曰場。
【詩豳風】九月築場圃。
【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又校士曰文場。
【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
【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又戰爭之地曰戰場。
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又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
【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
霞曰:選佛當往何所。
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又【集韻】屍羊切,音商。
【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
場與埸別。
或作畼。
俗作塲。
坆 【醜集中】【土字部】 坆 【字彙】古梅字。
【正字通】土木殊類,作梅,非。
一曰俗墳字。
今墳字。
坐 【醜集中】【土字部】 坐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
行之對也。
【禮曲禮】坐如屍。
【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又便坐,別坐之處。
【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禦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又猶守也。
【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
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
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又古者謂跪爲坐。
【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
【註】坐,跪也。
又【律】有罪坐。
【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又罪人對理曰坐。
【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
【蓮華經】結跏趺坐。
又與座通。
【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
【註】正座也。
又姓。
見【姓苑】。
又【集韻】徂果切,音睉。
義同。
○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
《正義》雲: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
《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
《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葉音也,亦非。
本作□。
【說文】從土,從畱省,土所止也。
隷作坐。
考證:〔【左傳桓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其山下,大敗之。
〕謹照原文覆其山下改爲覆諸山下。
〔本作□。
【說文】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
〕謹照說文□改□。
留改畱。
垼 【醜集中】【土字部】 垼 【六書故】同坄。
【禮喪大記】甸人爲垼于西牆下。
【註】甸人取西牆土爲塊竈。
垡 【醜集中】【土字部】 垡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
耕起土也。
【韓愈詩】予期拜恩後,謝病老耕垡。
或從發,垡墢。
亦作。
壟 【醜集中】【土字部】 壟 【廣韻】力踵切【集韻】【韻會】魯勇切,□音隴。
冢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冢謂之壟。
【禮曲禮】適墓不登壟。
又田中高處。
【史記□涉世家】輟耕而之壟上。
又【集韻】盧東切,音籠。
【東方朔七諫】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幹之丘壟。
與下同字葉。
亦作龍。
通作隴。
垖 【醜集中】【土字部】 垖 【正字通】堆本字。
囓 【醜集上】【口字部】 囓 【字彙】同齧。
噬也。
【後漢孔融傳】猶昆蟲之相齧。
圜 【醜集上】【囗字部】 圜 【唐韻】王權切。
【集韻】于權切。
□與圓同。
【說文】天體也,全也,周也。
【易說卦】乾爲天,爲圜。
【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圜者中規,方者中矩。
【又】規之以眡其圜也。
【禮深衣】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
又【前漢梅福傳】高祖從如轉圜。
【註】與圓同。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圜鍾,爲宮。
【註】圜鐘,夾鐘也。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
【註】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取自然之丘,圜者應天圜也。
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取方丘,水中不可以設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又圜法,錢也。
【前漢食貨志】齊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
又【周禮地官比長】以圜土納之。
【註】圜土,獄城也。
獄必圜者,規主仁,以仁心求其情,古之治獄,閔於出之。
【又】司圜掌收敎罷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飾,而加明□焉,任之以事,而收敎之。
【疏】收敎者,謂入圜土,見收使困苦攺悔。
又【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還。
繞也,圍也。
【賈誼治安策】動一親戚,天下圜視而起。
【註】驚視也。
【通鑑】漢明帝幸辟雍,冠帶縉紳之徒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人。
又圜陽,縣名。
見前圁字註。
圯 【醜集中】【土字部】 圯 【廣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詒。
橋也。
【說文】東楚謂橋爲圯。
【前漢張良傳】良嘗閒從容遊下邳,圯上遇一老父,授以書。
○按《漢書》註,應劭從水,詳裡切,汜水之上也。
張泌攺從土,作頤音。
宋祁雲:舊本從水,泌說非也。
今胡旦作圯橋贊,字亦從水,若從土,則應從《說文》謂橋爲圯之訓。
李白詩:我來圯橋上。
是謂我來橋橋上矣。
自宜以應說爲是。
□從人己之己,圯上從巳矣之巳,二字有別。
圮。
垶 【醜集中】【土字部】 垶 【廣韻】息營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營切,□音騂。
【說文】黑剛土也。
與同。
垿 【醜集中】【土字部】 垿 【集韻】象呂切。
同序。
【博雅】反坫謂之垿。
墜 【醜集中】【土字部】 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垂去聲。
【說文】侈也。
【爾雅釋詁】落也。
【論語】未墜於地。
【韓詩外傳】星墜木鳴,國人皆恐。
又【集韻】直律切,音術。
義同。
隊隧□古通,經史皆互見。
坡 【醜集中】【土字部】 坡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破平聲。
【說文】阪也。
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
【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又飛坡。
【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裡,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又【集韻】彼義切,音賁。
義同。
埪 【醜集中】【土字部】 埪 【廣韻】苦紅切【集韻】枯公切,□音空。
龕謂之埪。
埘 【醜集中】【土字部】 塒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
鑿垣爲雞作棲曰塒。
【詩王風】君子于役,雞棲于塒。
埫 【醜集中】【土字部】 埫 【廣韻】醜隴切【集韻】醜勇切,□音寵。
埫塎,不安貌。
埰 【醜集中】【土字部】 埰 【廣韻】【集韻】□倉代切,音菜。
埰地也。
又【集韻】此宰切,音採。
【揚子方言】冢,或謂之埰。
【郭璞註】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正字通】采官也。
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汼 【巳集上】【水字部】 汼 【集韻】魚尤切,音牛。
水也。
一曰水名。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與同。
【廣雅】胓、□、□、膋,脂也。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篇海類編】吉典切,音減。
胝□也。
埾 【醜集中】【土字部】 埾 【廣韻】才句切【集韻】【韻會】從遇切【正韻】族遇切,□音聚。
【說文】土積也。
從聚省。
《廣韻》垜也。
考證:〔【說文】土積也。
一曰,築也。
從聚省。
〕謹照原文無一曰築也之語,謹省此四字。
於從聚省下增廣韻垜也。
堆 【醜集中】【土字部】 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對平聲。
聚土也。
【楚辭九歎】陵魁堆以蔽視兮。
又舍也。
【戰國策】鍾期堆琴。
【註】猶論語舍瑟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蜀守李冰,鑿離堆以息水患。
堆,一作□。
又灩澦堆,在蜀夔州。
【杜甫詩】故馮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
又鳥名。
驪山有鳥,名阿濫堆。
唐□宗禦玉笛,以其聲翻爲曲。
【張祐詩】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又灰堆。
【金坡遺事】吳俗,除夜將曉,婢僕持杖擊糞壤,緻詞祈利市,謂之打灰堆。
【史記】作碓。
【漢書】作□。
俗作塠。
圑 【醜集上】【囗字部】 圑 【集韻】符遇切,音附。
樹蔬曰圑。
【正字通】俗圃字。
圂 【醜集上】【囗字部】 圂 【唐韻】【集韻】□胡困切,音溷。
【說文】廁也。
從豕在囗中也。
會意。
又【集韻】【正韻】□胡慣切。
與豢同。
《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
註: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
考證:〔【說文】象豕在囗中也。
【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
圂音豢。
〕謹按引說文豕在囗中與上文所引重複,且訓豕在囗中者音胡慣切,今改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
註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
圄 【醜集上】【囗字部】 圄 【唐韻】魚呂切【集韻】偶舉切【韻會】【正韻】偶許切,□音語。
獄名。
【說文】守之也。
【禮月令】省囹圄。
【註】圄,止也。
所以止罪人出入於舍。
【初學記】囹,領也。
圄,禦也。
言領錄囚徒禁禦也。
一曰囹,令也。
圄,悟也。
令罪人入其中,自悔悟也。
【左傳宣四年】圄伯嬴于轑陽而殺之。
又與圉同。
【說文】囹圄作囹圉,所以拘罪人也。
【書禹貢】西傾朱圉。
【前漢地理志】作朱圄。
又【東方朔傳】囼圉空虛。
圓 【醜集上】【囗字部】 圓 【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
與圜同。
方之對也。
【說文】圜,全也。
【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
【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
【管子心術篇】能大圓者,體乎大方。
【韓非子飾邪篇】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不能兩全。
【郭璞江賦】圓淵九迴而懸騰。
【註】峽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圓流也。
【元結惡圓論歌】寧方爲皁,不圓爲卿。
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
又圓夢,占夢以決吉兇也。
【秦再思紀異錄】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禪師智滿,圓夢獲驗,堂因以名。
又與員同。
【孟子】規矩方員之至也。
【詩商頌】景員維河。
【說文長箋】員當作圓,言周景山皆大河也。
又與卵同。
【山海經】丹山之陽,有鳳之圓。
【緯略】圓,古卵字。
【正字通】經本作丸,緯略因聲近,譌爲圓。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
義同。
又葉于分切,音雲。
【蔡洪圍棋賦】曲直有正,方而不圓。
算徒授卒,三百維羣。
円えん、¥(YEN),同圓。
坵 【醜集中】【土字部】 坵 【正字通】俗丘字。
坶 【醜集中】【土字部】 坶 【集韻】同牧。
【說文】朝歌南七十裡地,武王與紂戰于坶野。
坺 【醜集中】【土字部】 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房越切,音伐。
地名。
又蒲撥切,音跋。
【說文】治也。
一曰臿土謂之坺。
又【集韻】北末切,音茇。
發土也。
【周語】王耕一坺。
亦作墢。
考證:〔【說文】治也。
一曰,鍤土謂之坺。
〕謹照原文鍤土改臿土。
垎 【醜集中】【土字部】 垎 【廣韻】胡格切【集韻】轄格切,□音楁。
【說文】水乾也。
一曰堅也。
又【廣韻】垎索,狂也。
垾 【醜集中】【土字部】 垾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
小堤也。
【六書本義】岸俗作垾。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迄業切,音脅。
腋下也。
本作胠。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同胝。
埄 【醜集中】【土字部】 埄 【字彙】蒲幪切。
同埲。
塵起貌。
埜 【醜集中】【土字部】 埜 【集韻】野古作埜。
註詳裡部四畫。
【史記司馬相如傳】膏液潤埜草而不辭。
又姓。
明正統中南昌千戸埜佑,固安人。
埠 【醜集中】【土字部】 埠 【正字通】同步。
舶船埠頭。
【通雅】埠頭,水瀕也。
又籠貨物積販商泊之所。
囼 【備考】【醜集】【囗字部】 囼 【搜眞玉鏡】同胎。
坖 【醜集中】【土字部】 坖 【集韻】忌古作坖。
註詳心部三畫。
圔 【醜集上】【囗字部】 圔 【唐韻】烏洽切【集韻】乙洽切,□音浥。
圔窊,聲下貌。
又【馬融長笛賦】窳圔寘□。
【註】皆言其聲之下也。
又【玉篇】烏合切,音罯。
義同。
圹 【醜集中】【土字部】 壙 【集韻】【韻會】□苦晃切,音懭。
竁也,墓穴也。
【禮檀弓】弔于葬者必執引,若從柩及壙,皆執紼。
又壙埌,原野空廓貌。
【賈誼新書】天下壙壙,一人有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
同曠。
廣□懬曠壙古通。
坂 【醜集中】【土字部】 坂 【廣韻】【集韻】【韻會】□甫遠切,音反。
坡坂也。
一曰澤障。
一曰山脅。
【前漢文帝紀】帝從灞陵,欲西馳下峻坂,爰盎諫,乃止。
又地名。
蒲坂,在蒲城東。
【帝王世紀】舜都坂。
又【西域傳】□賔道歷大小頭痛之山,赤土身□之坂。
又【集韻】部版切,音返。
義同。
又葉俾緬切,音褊。
【孫綽三月三日詩】縹萍漫流,綠柳坂。
羽從風飄,鱗隨浪轉。
又葉苦椽切,音絹。
【蘇轍閒燕亭詩】諸峰宿霧收,草木朝陽絢。
盎盎雲出山,瀏瀏泉□坂。
【集韻】與岅阪同。
或作□。
坃 【醜集中】【土字部】 坃 【玉篇】古文壎字。
註詳十四畫。
坉 【醜集中】【土字部】 坉 【廣韻】【集韻】□徒渾切,音屯。
【玉篇】水不通不可別流。
一曰草土塡水曰坉。
一曰田隴。
今西北莊家曰坉子。
又【廣韻】徒損切,音沌。
亦塡塞也。
坎 【醜集中】【土字部】 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音欿。
【說文】陷也,險也。
又穴也。
【易】卦名。
【彖傳】習坎重險也。
【說卦】坎爲水。
又穿穴以葬。
【禮檀弓】其坎深不至于泉。
又穿地以祭。
【禮祭義】祭月于坎。
【祭法】相近于坎壇,祭寒暑也。
【註】相近當作祖迎。
又擊物聲。
【詩□風】坎其擊鼓,坎其擊缶。
又用力聲。
【詩魏風】坎坎伐檀兮。
又【爾雅釋言】坎,律銓也。
【註】坎卦主法律,所以銓量輕重。
又小罍謂之坎。
又星名。
【星經】九坎九星,在牛星南,主溝渠水泉。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王遂出及坎欿。
【註】周地。
又姓。
宋附庸有坎氏。
見【統譜】。
又【集韻】苦紺切,音勘。
險岸也。
又葉苦簟切,音歉。
【歐陽修梅給事銘】困於翼飛,中垂且斂。
一失其塗,進退以坎。
通埳。
別作轗輱輡。
埬 【醜集中】【土字部】 埬 【廣韻】德紅切【集韻】都籠切,□音東。
上埬,地名。
與堜別。
埤 【醜集中】【土字部】 埤 【廣韻】符支切【集韻】【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陴。
附也,增也,厚也。
【詩邶風】政事一埤益我。
又高曰垣,低曰埤,皆牆也。
【杜甫詩】掖垣竹埤梧十尋。
又【集韻】部靡切,被上聲。
下濕也。
【晉語】松柏不生埤。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
又【集韻】【韻會】部弭切【正韻】部比切,□音婢。
田百畝謂之埤。
又【集韻】匹計切,音睥。
埤堄,女牆也。
與陴壀俾同。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烏江切,音央。
佭,不伏也。
□ 【備考】【辰集】【月字部】 □ 【海篇】音誨。
埱 【醜集中】【土字部】 埱 【廣韻】【集韻】□昌六切,音叔。
【說文】氣出土。
一曰始也。
與俶同。
埲 【醜集中】【土字部】 埲 【廣韻】【集韻】□蒲蠓切,音菶。
塵起貌。
又【集韻】補孔切,音琫。
義同。
汑 【巳集上】【水字部】 汑 【集韻】闥各切,音託。
滑也。
堊 【醜集中】【土字部】 堊 【廣韻】烏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遏各切,□音惡。
色土也。
【山海經】大次之山,其陽多堊。
【又】蔥聾之山,其中大谷,多白堊,黑靑黃堊。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土則丹靑赭堊。
又【爾雅釋宮】牆謂之堊。
【釋名】堊者,亞也,次也。
先泥之,以灰飾之也。
【周禮春官】守祧若將祭祀,其祧則守祧黝堊之。
【註】黝堊其祧,使新潔也。
又不塗塈亦曰堊。
【禮雜記】三年之喪,廬堊室之中。
【註】堊室,壘墼爲之,不塗墍也。
又塺泥亦曰堊。
【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運斤成風,盡堊而鼻不傷。
又【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音污。
義同。
【正譌】象圬者,縱橫塗飾之形。
凡塗飾皆言堊。
歽 【辰集下】【歹字部】 歽 【集韻】之列切,音折。
夭死也。
○按經史本作折。
圉 【醜集上】【囗字部】 圉 【唐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
【說文】本作□。
圉人,掌馬者。
【周禮夏官校人】乗馬,一師四圉。
【註】四匹爲乗,養馬爲圉,乗馬分爲四圉,則圉師一人掌之。
又【圉師】掌敎圉人養馬。
又【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以役圉師。
【註】役者,圉師使令焉。
又【爾雅釋詁】垂也。
【註】守圉在外垂也。
【詩大雅】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左傳隱十一年】亦聊以固我圉也。
又【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又月名。
【爾雅釋天】月在丁曰圉。
又【孟子】始舍之圉圉焉。
【註】圉圉,困而未舒之貌。
又姓。
【左傳哀十六年】楚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如昭夫人之宮。
又圉門,周王城門。
【周語】王自圉門入。
又圉陽,地名。
【左傳昭二十四年】楚王以舟師略吳疆,至圉陽而還。
又朱圉,山名。
【書禹貢】西傾朱圉。
【前漢地理志註】山在冀縣南梧中聚。
又邑名。
【後漢郡國志】圉屬豫州□留郡。
又洛陽有圉鄉。
又與圄同。
詳前圄字註。
又與敔通。
樂器。
【詩周頌】□磬柷圉。
【書益稷】作柷敔。
又【諡法】威德剛武曰圉。
又【正韻】魚據切,音禦。
止也,捍也。
【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
【註】與禦同。
【管子大匡篇】吾參圍之,安能圉我。
又【前漢賈誼傳序】設建屏藩,以守強圉。
吳楚合從,賴誼之慮。
考證:〔【左傳哀十六年】楚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入昭夫人之宮。
〕謹照原文入改如。
〔【管子大匡篇】吾參圉之〕謹照原文圉改圍。
圾 【醜集中】【土字部】 圾 【集韻】【韻會】□同岌。
危也。
【莊子天地篇】殆哉圾乎天下。
【註】圾岌同。
言爲天下之危也。
又【集韻】鄂合切,音□。
義同。
坍 【醜集中】【土字部】 坍 【廣韻】他酣切【集韻】他甘切,□音□。
水打岸也。
一曰崩坍。
或作□。
壇 【醜集中】【土字部】 壇 【廣韻】【集韻】【韻會】唐幹切【正韻】唐闌切,□音彈。
【說文】祭場也。
壇之言坦也。
一曰封土爲壇。
【禮祭義】燔柴于泰壇祭天也。
【祭法】去祧爲壇。
【註】遠廟八世祖則遷于壇,有禱則祭。
互詳墠字註。
【史記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
又楚人謂中庭曰壇,見【荊楚風俗通】。
又盟誓則立壇。
【禮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壇,曰:茲臧文仲誓盟之壇也。
睹物思人,命琴而歌。
又國君朝會亦設壇。
【左傳襄二十八年】鄭伯如楚,舍不爲壇,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壇,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壇。
又特拜將相亦設壇。
【前漢高帝紀】上設壇具禮,拜韓信爲大將,一軍皆驚。
【唐書裴度傳】度拜相,詔四登師壇。
又雞壇,友會也。
【北戸錄】越人每相交,作壇,祭以白犬丹雞。
又瑤壇,仙境也。
【張協七命】眷椒庭于瑤壇。
又【集韻】儻旱切,音儃。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
一曰暴內陵外則壇之。
【鄭註】出其君。
置空壇之地。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但。
壇曼,寬廣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壇以陸離。
【子虛賦】案衍壇曼。
又【集韻】【正韻】□時戰切,音繕。
除地也。
又【集韻】上演切,音善。
野土也。
【楚辭九章】鸞鳥鳳凰,日以遠兮。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又亭年切,音田。
【桓君山仙賦】周覽八極,還崦華壇。
氾氾濫濫,隨天轉旋。
又葉直良切,音長。
【楚辭九歌】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俗作壇,非。
壇字從靣,不從作。
墳 【醜集中】【土字部】 墳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墓也。
【禮檀弓】古者墓而不墳。
【註】土之高者曰墳。
【衡山志】楚靈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墳壞,中有營丘九頭圖。
【張衡思□賦】賭有黎之圮墳。
【註】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墳,大防也,所以扞水。
【詩傳】辛受無道,商人慕文王而歸之,賦汝墳。
又【白虎通】三墳,分也。
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
【孔安國尚書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左傳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
【周禮秋官】司烜氏共墳燭。
又與羵同。
【魯語】土之怪曰墳羊。
又【廣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土膏肥也。
【書禹貢】白墳,黑墳,赤埴墳。
見土字註。
又【集韻】部本切,音笨。
土沸起也。
【左傳僖四年】公祭地,地墳。
考證:〔【周禮春官】司烜氏共墳燭。
〕謹照原書春官改秋官。
坢 【醜集中】【土字部】 坢 【廣韻】【集韻】□普伴切,潘上聲。
平坦也。
或曰發地也。
又【集韻】薄半切,音畔。
坋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飪,古作□。
註詳食部四畫。
□ 【未集中】【聿字部】 □ 【玉篇】古文肅字。
註詳七畫。
坦 【醜集中】【土字部】 坦 【廣韻】【正韻】它但切【集韻】【韻會】儻旱切,□灘上聲。
【說文】寬也,平也。
【易履卦】履道坦坦。
又姓。
宋有坦中庸。
亦作憚。
又通壇。
見壇字註。
坭 【醜集中】【土字部】 坭 【字彙】乃裡切,音你。
地名,無考。
【六書統】□音泥,水和土也。
泥□通。
坰 【醜集中】【土字部】 坰 〔古文〕冋【唐韻】古螢切【集韻】【韻會】【正韻】涓熒切,□音扃。
【爾雅釋地】林外謂之坰。
【詩魯頌】在坰之野。
【左思吳都賦】目龍川而帶坰。
又地名。
【尚書序】湯歸自夏,至于大坰。
【註】大坰,未詳所在,當在定陶向亳之閒。
【正字通】大坰作大行,非。
又葉葵營切,音瓊。
【謝靈運初去郡詩】理櫂遄還期,遵渚騖修坰。
葉上迎平,下明英。
坱 【醜集中】【土字部】 坱 【廣韻】烏朗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音泱。
【說文】塵埃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過於坱漭之野。
【正蒙太和篇】氣坱然太虛。
又【集韻】於郞切,音央。
義同。
又坱圠,見圠字註。
垷 【醜集中】【土字部】 垷 【廣韻】【集韻】□胡典切,音現。
泥塗。
又大阪。
又【廣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音繭。
塗也。
劜 【子集下】【力字部】 劜 【唐韻】乙鎋切【集韻】乙黠切,□音。
【玉篇】勜劜也。
【集韻】勜劜,屈強也。
埀 【醜集中】【土字部】 埀 俗垂字。
埈 【醜集中】【土字部】 埈 【廣韻】【集韻】□同陖。
堥 【醜集中】【土字部】 堥 【廣韻】莫浮切【韻韻】迷浮切,□音謀。
堆堥,小隴也。
又瓦器。
【禮內則】敦牟巵匜。
【註】牟,讀曰堥。
又瓦合也。
【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註】五毒之藥,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其中。
燒三日夜,煙上著,以雞羽埽取,以治瘍。
【楊億筆記】楊嵎因鄭玄黃堥五毒藥愈頰瘍。
又【集韻】微夫切,音無。
與瓦器義同。
圖 【醜集上】【囗字部】 圖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
【說文】計畫難也。
從囗啚。
啚,難意也。
【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從囗。
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又【爾雅釋詁】謀也。
【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
又【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
又【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
【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又度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又除治也。
【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
蔓,難圖也。
又計也。
【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又河圖。
【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
【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
【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又版圖。
【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
【釋文】版,名籍。
圖,地圖也。
又【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又【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
【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與地圖也。
【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鹹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強弱處。
又圖讖,占驗之書也。
【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
【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又圖象。
【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
【註】小約劑萬民約也。
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
【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又浮圖,佛敎也。
又寺塔亦曰浮圖。
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
又【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
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
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
【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又葉他魯切,音吐。
【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
【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坨 【醜集中】【土字部】 坨 【集韻】餘支切,音移。
地名。
【正字通】陀字之譌。
汎雲地名,無稽。
坯 【醜集中】【土字部】 坯 【集韻】攀悲切,音丕。
山再成。
又貧悲切,音邳。
與壞同。
型 【醜集中】【土字部】 型 〔古文〕坓【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
模也。
凡鑄式,以土曰型,木曰模,金曰範。
本作型。
型字從□作。
垐 【醜集中】【土字部】 垐 〔古文〕堲【廣韻】疾資切【集韻】才資切,□音茨。
【說文】以土增大道上。
古作堲。
考證:〔【說文】以土增大道上。
一作。
〕謹照原文一作改古作堲。
垣 【醜集中】【土字部】 垣 〔古文〕□【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曰垣,高曰墉牆也。
【釋名】援也。
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
【詩大雅】大師維垣。
【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又星有上中下三垣。
【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
【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
【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爲趙普飮,居席左。
□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
斥之,使居帝右。
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
【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又古邑名。
【一統志】垣卽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又東垣,秦縣。
【史記高帝紀】代相□豨反,帝親征,豨將以東垣降,因攺曰眞定。
又玉名。
【騈雅】嬰垣,美玉。
【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又姓。
漢西河太守垣恭。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義同。
亦作□。
又【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
歡嘉堅固,可以長安。
◎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葉音鴛。
《正字通》垣攺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又葉夷然切,音延。
【劉楨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
拘限淸切禁,中情無由宣。
埏 【醜集中】【土字部】 埏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時連切【正韻】夷然切,□音延。
地際也。
八埏,地之八際。
又墓道。
【後漢□蕃傳】民趙宣,葬親而不閉隧埏。
亦作羨。
又【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正韻】屍連切,□音羶。
水和土也。
又葉徒按切,音但。
【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雲分霧散。
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埡 【醜集中】【土字部】 埡 【集韻】於五切,音鄔,小障也。
一曰庳城也。
又烏故切,音洿。
野聚也。
本作隝。
或作塢。
【埤蒼】作。
【舉要】堊同埡。
埧 【醜集中】【土字部】 埧 【字彙】忌遇切,音具。
堤塘。
【正字通】譌字。
按堤塘無埧名。
埿 【醜集中】【土字部】 埿 【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年題切,□音泥。
塗也。
又【廣韻】奴計切【集韻】乃計切,□音嬭。
泥也。
又【廣韻】蒲鑑切。
同湴。
淖也。
團 【醜集上】【囗字部】 團 【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搏。
【說文】圓也。
【班婕妤詩】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張衡思□賦】志團團以應懸兮,誠心固其如結。
又黃團,瓜蔞名。
【韓愈城南聯句】紅皺曬檐瓦,黃團繫門衡。
又通作摶。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小首而長,摶身而鴻。
【註】摶徒丸反。
圓也。
又通作專。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專而長。
【註】專,圓也。
徒丸反。
【前漢五行志】蜺再重赤而專。
又【宋玉九辯】意專專之不可化兮。
卽團團也。
又通作敦。
【詩豳風】有敦瓜苦。
【疏】蔓生專專然。
音團。
又通作顓。
【賈捐之棄珠崖議】顓顓獨居一海之中。
【註】顓顓,圓貌。
又通作慱。
【詩檜風】勞心慱慱兮。
【傳】言憂思團結不解。
與團同。
又與園同。
見園字註。
又【集韻】淳沿切,音輇。
義同。
亦作槫。
又豎兗切,音踹。
與槫同。
載柩車也。
又葉徒年切,音田。
【白居易悟眞寺詩】悠悠白雲過,決開露靑天。
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圩 【醜集中】【土字部】 圩 【字彙】雲俱切,音于。
岸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圩頂,故名丘。
【司馬貞曰】窊也。
江淮閒水高于田,築隄而扞水曰圩。
堅 【醜集中】【土字部】 堅 【廣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肩。
實也,固也,勁也。
【詩大雅】實堅實好。
【禮月令】季冬之月,水澤腹堅。
又將在中軍曰中堅。
【後漢光武紀】衝其中堅。
又姓。
見【姓苑】。
又【諡法】彰義掩過曰堅。
又葉居銀切,音巾。
【後漢雷義傳】鄕裡語曰:膠桼自謂堅,不如雷與□。
考證:〔【禮月令】季冬之月,冰澤腹堅。
〕謹照原文冰澤改水澤。
埉 【醜集中】【土字部】 埉 【集韻】訖洽切,音夾。
水旁地。
【正字通】與挾□陿通。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戸骨切,音搰。
耳聲。
埒 【醜集中】【土字部】 埒 【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音劣。
【說文】庳垣也。
【世說】晉王淸有馬埒,謂于外作短垣繞之。
又【爾雅釋山】山上有水,埒。
【疏】謂山巓之上有停泉名埒。
又【釋丘】水潦所還,埒丘。
【註】謂丘邊有界埒,水環繞之。
埒,小堤也。
【列子湯問篇】終北之山名壷領,頂口有水湧出,名神糞,一源分爲四埒。
又畫界分程曰埒。
【淮南子原道訓】聰明不損。
而知八絃九野之形埒。
又等也。
【晉語】叔向,子產,晏嬰之才相等埒。
【史記貨殖傳】程鄭山東遷虜,富埒卓氏。
俗作埓,非。
埸 【醜集中】【土字部】 埸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田畔也。
大界曰疆,小界曰埸。
【詩小雅】疆埸翼翼。
【前漢食貨志】瓜瓠果蓏,殖于疆埸。
又邊境也。
【左傳成十三年】鄭人怒君之疆埸。
埸從易,與場別。
堋 【醜集中】【土字部】 堋 【廣韻】方隥切【集韻】【正韻】逋鄧切,□棚去聲。
【說文】喪葬下土也。
【左傳昭十二年】鄭□公葬,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堋,弗毀則日中而堋。
又【集韻】蒲登切,音朋。
射埒也。
【庾信詩】轉箭初調筈,橫弓先望堋。
又壅水灌漑曰堋。
又披朋切,音弸。
振動貌。
又披冰切,音砰。
削牆土隕聲。
別作□塴。
考證:〔【左傳昭十二年】不毀則日中而堋。
〕謹照原文不毀改弗毀。
堌 【醜集中】【土字部】 堌 【正字通】公悟切,音固。
地名。
黃堌,在單縣,明萬曆丙申,黃堌河沒,由賈魯河故道出符離集等處,蓋元人所開也。
又堌□,古冢也。
【山東考古錄】曹縣有冉堌,乃穰侯魏冉冢,今以爲仲弓雲。
堗 【醜集中】【土字部】 堗 【廣韻】陀骨切【集韻】陀沒切,□音突。
竈窻謂之堗。
【漢書】作突。
塧 【備考】【醜集】【土字部】 塧 【篇海類編】烏戒切,音隘。
險隘。
◎按卽隘字之譌。
報 【醜集中】【土字部】 報 【唐韻】博耗切【集韻】【韻會】博號切,□保去聲。
復也,酬也,答也。
【詩鄭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禮郊特牲】報本反始。
【註】謝其恩之謂報,歸其功之謂反。
【史記範睢傳】睚睚之怨必報。
又告也。
【前漢吳王傳】無文書,口報。
【天寶遺事】新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
又猶合也。
【禮喪服小記】下殤小功帶澡麻,不絕本,詘而反以報之。
又論囚曰報。
【前漢張湯傳】爰書論訊鞫報。
又下婬上曰報。
【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報鄭子之妃曰□嬀。
【註】鄭子,文公叔父子儀也。
【漢律】婬季父之妻曰報。
又與赴通。
【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
【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
虞以安神,不可緩也。
本作□。
塗 【醜集中】【土字部】 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
泥也。
【書禹貢】塗泥。
見土字註。
又【爾雅釋詁】路旅,塗也。
【張衡西京賦】參塗夷庭。
【註】參塗,郭門之三道。
【潘嶽藉田賦】啓四塗之廣阡。
又杜也,杜塞孔穴也。
【書梓材】惟其塗墍茨。
【詩小雅】如塗塗附。
又污也。
【莊子讓王篇】夷齊曰:周以塗吾身。
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又厚貌。
【楚辭九歎】白露紛以塗塗。
【謝朓酬王晉詩】塗塗晚露稀。
又【禮檀弓】菆塗龍輴以椁。
又塗車,明器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
自古有之。
又糊塗,不分曉也。
【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言端爲人糊塗。
帝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又塗乙,攺竄也。
【隋百官志】給事中掌侍左右分判省事,詔敕有不便者,塗竄奏還,謂之塗歸。
【李義山韓□詩】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攺淸廟生民詩。
又塗山,國名。
在壽春界巢縣東北。
【書益稷】娶于塗山。
【連山易】禹娶塗山氏女,名攸。
【史記夏本紀】禹會諸侯塗山,今山前有禹會村。
【蘇軾有禹會村詩】。
俗謂塗山在會稽,渝州,濠州,當塗,九江,及三巴之江州,□非。
又山名。
【山海經】天帝山之西南曰臯塗之山。
又三塗,太行轘轅崤澠也。
【馬融廣成頌】右矕三塗。
左槩嵩嶽。
矕視也。
又姓。
見【統譜】。
又【集韻】徒故切,音渡。
【張衡思玄賦】雲師□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塗。
□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路。
又【廣韻】宅加切【集韻】直加切,□音茶。
沮洳也。
一曰飾也。
【前漢東方朔傳】諧語曰:老柏塗。
【柳宗元詩】善幻迷冰火,齊諧笑柏塗。
東門牛屢飯,中散蝨空爬。
又葉他魯切,音土。
【史記龜筴傳】周流天下,還復其所。
上至蒼天,下薄泥塗。
考證:〔又三塗,太行轘轅崤澠也。
〕謹照集韻轘改轘。
〔【馬融廣成頌】左矕三塗。
右槩嵩嶽。
矕音盻。
〕謹照原文左矕改右矕。
右槩改左槩。
又盻與矕不同音,照原註音盻改視也。
〔【柳宗元詩】東門半屢飯,中散蝨空爬。
〕謹照原文半改牛。
塙 【醜集中】【土字部】 塙 【廣韻】【集韻】□克角切,音埆。
土高也。
一曰土堅不可拔也。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
磽也。
墽墝□□同。
泦 【巳集上】【水字部】 泦 【廣韻】【集韻】□居六切,音匊。
【玉篇】水文。
一曰水厓外也。
與□同。
或作。
土 【醜集中】【土字部】 土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吐上聲。
五行之一。
【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下,地之中,土物出形也。
【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
【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州荊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
又【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
【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
【詩大雅】乃立冢土。
又後土,取厚載之義。
共工氏子句龍爲後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
【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後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
又星土,星所主土。
【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又度也。
土圭之土訓度。
詳圭字註。
又業也。
【皇極經世】獨夫以百畝爲土,大夫以百裡爲土,諸侯以四境爲土,天子以九州爲土,仲尼以萬世爲土。
又星名,一曰鎮星。
【漢書】作塡。
詳塡字註。
又地名。
【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
【註】鄭地。
又姓。
句龍爲後土,子孫爲氏。
又【廣韻】【正韻】徒古切【集韻】【韻會】動五切,□音杜。
【揚子方言】東齊謂根曰土,非專指桑根白皮。
【郭璞註】《方言》引《詩》作桑土,非。
又【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覩。
圜土,獄城也。
【周禮秋官】以圜土聚敎罷民。
又【介之推龍蛇歌】五蛇從之,周流天下。
龍反其淵,安其壤土。
下音戸,屍土俱在姥韻。
【字彙】作葉音,非。
又【集韻】醜下切,音姹。
土苴,不眞物。
一曰查滓,糞草糟粕之類。
又【字彙補】同都切,音徒。
土門,北方之族。
門音瞞。
見周書異域傳。
考證:〔【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
〕謹照原文物出上增土字。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辭戀切【集韻】隨戀切,□音。
【廣韻】□,短者。
【集韻】便□,短小貌。
又【廣韻】與專切【集韻】餘專切,□音沿。
又【集韻】旬宣切,音旋。
義□同。
【集韻】或從旋。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醟字之譌。
圻 【醜集中】【土字部】 圻 【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
界也,王畿千裡爲圻。
【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之地一圻。
又圻父司馬,掌封畿之兵甲。
【書酒誥】圻父薄違。
【註】薄,廹也,廹逐違命者也。
又與垠通。
地埒岸也。
【淮南子俶眞訓】四達無竟,通于無圻。
【周禮春官典瑞疏】瑑有圻鄂,上起若篆之文也。
坓 【醜集中】【土字部】 坓 【六書統】古文型字。
註詳六畫。
坙 【備考】【醜集】【土字部】 坙 【篇海類編】古靈切,音經。
直波曰坙。
◎按卽坙字之譌。
坷 【醜集中】【土字部】 坷 【廣韻】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可。
【說文】坎坷也。
凡人行不利曰坎坷。
坷一作軻。
又亭名。
梁國寧陵有坷亭。
又【廣韻】【集韻】□口箇切,音蚵。
【揚雄河東賦】濊南巢之坎坷兮。
【註】口賀反。
垂 【醜集中】【土字部】 垂 〔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
自上縋下。
【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布也。
【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又同陲。
堂之盡處近階者。
【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
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
【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邊垂。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
【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又地名。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
【宣八年】仲遂卒于垂。
【註】齊地。
又【集韻】馳僞切,音縋。
鄉名。
在縣。
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
【書舜典】垂共工。
陸德明讀。
又將及也。
杜甫有垂老別詩。
垛 【醜集中】【土字部】 垛 【廣韻】徒果切【集韻】都果切【韻會】杜果切,□音□。
【說文】堂塾也。
【玉篇】射垛也。
【唐六典】武舉制有長垛馬射。
又吳方言,左右個爲垛頭。
又山名。
射垛山,在井陘東南。
秦王翦伐趙,立射垛于此,因名。
俗讀如妥。
垻 【醜集中】【土字部】 垻 【集韻】博蓋切,音貝。
障水堰也。
今人謂堰埭曰垻。
又【廣韻】【集韻】□必駕切,音霸。
蜀人謂平川曰垻。
【黃庭堅詩】君家冰茄白銀色,殊勝垻裏紫彭亨。
一作灞。
埆 【醜集中】【土字部】 埆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音。
【集韻】同礜。
【爾雅釋山疏】山多大石也。
又墝埆,不平也。
一曰瘠薄也。
【史記三王世家】燕地墝埆。
又【集韻】【韻會】□訖嶽切,音角。
獄也。
引《詩行露》註:獄,埆也。
【正字通】按埆爲獄,周制無此名。
一說《說文》埍訓女牢,埆卽埍之譌。
埍 【醜集中】【土字部】 埍 【廣韻】【集韻】□乎□切,音泫。
【說文】徒隸所居也。
又【集韻】一曰女牢。
又一曰亭部。
又【廣韻】姑泫切【集韻】【類篇】古泫切,□音畎。
義同。
埢 【醜集中】【土字部】 埢 【唐韻】居轉切【集韻】古轉切,□音卷。
冢土也。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
限曲也
□與□不同。
□音耊,從戈從口從□。
此從或從土。
□,同□。
□dié,同□。
埩 【醜集中】【土字部】 埩 【廣韻】側莖切【集韻】甾莖切,□音爭。
理也,治也。
又【廣韻】士耕切【集韻】鉏耕切,□音崢。
魯城北門池。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戸庚切【集韻】何庚切,□音行。
【廣韻】熟肉。
【集韻】肉湇也。
【博雅】□謂之。
又【集韻】居行切,音庚。
五味香鬻也。
埳 【醜集中】【土字部】 埳 【玉篇】同坎。
【莊子秋水篇】埳井之蛙。
堕 【醜集中】【土字部】 墮 【廣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
□同□。
毀也。
【說文】作隓。
敗城旣曰隓。
亦作隓。
【春秋】墮郈,墮郕,墮費。
【賈誼過秦論】墮名城。
【史記高祖紀】士卒墮指。
又釋氏團墮,言食墮在缽中也。
梵言儐茶波。
一曰濵茶夜。
華言團,團者食團,謂行乞食也。
又與惰通。
【禮月令】季秋行春令,民氣解墮。
【韓非子五蠹篇】侈而墮者貧。
【史記司馬相如傳】不敢怠墮。
【註】墮,□同惰。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孈。
義同。
又【廣韻】他果切,音垛。
倭墮,髻也。
又葉醜呂切,音楮。
【韓愈元和聖德詩】衆樂驚作,轟豗融冶。
紫燄噓呵,高靈下墮。
冶音與。
又□、□,同隓。
同墮。
【史記高祖紀】漢王急推墮二子。
【賈誼傳】梁王墮馬。
墮字原從阜,不從隋作。
堞 【醜集中】【土字部】 堞 【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城上女牆。
【左傳襄二十七年】盧蒲嫳攻崔氏,崔氏堞其宮而守之。
【左思魏都賦】崇墉濬洫,嬰堞帶涘。
又【集韻】託協切,音帖。
義同。
【說文】作□。
或作□□。
堤 【醜集中】【土字部】 堤 【廣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
堤封頃畝。
【漢書】作提。
【顏師古曰】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氐。
防也。
又物之下安者曰堤。
【淮南子銓言訓】瓶甌有堤。
又【集韻】勻規切,音畦。
沐堤,郡名。
又地名。
鯀堤,在直隸淸河縣西,相傳鯀治水所築,側有廉頗墓。
又大堤,在襄陽,宋隋王誕爲襄陽郡,聞諸女歌,因作大堤詞。
【韓愈送李遜赴襄陽詩】風流峴首客,花豔大堤倡。
又【廣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底。
滯也。
築土遏水曰堤。
亦作底,劉兆曰:緣邊也。
□與隄通。
【正韻】堤本上聲,無平聲。
後人相沿作平聲用。
堧 【醜集中】【土字部】 堧 【廣韻】而緣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宣切。
□同壖。
韋昭曰:河邊地。
張晏曰:城旁地。
一曰城下田。
又廟外垣內遊地。
【前漢申屠嘉傳】鼂錯穿太上皇廟堧垣。
【師古曰】堧者,外垣之內,內垣之外。
又【廣韻】乃臥切【集韻】奴臥切,□音愞。
沙土也。
又【集韻】奴亂切,音餪。
水濵地。
亦作□壖。
互見壖字註。
□ 【未集中】【耳字部】 □ 【字彙補】子測切。
同□,以新汁漬舊穀。
□,zì,以新穀汁漬舊穀汁。
塔 【醜集中】【土字部】 塔 【唐韻】吐盍切【集韻】【韻會】託合切,□音榻。
物墮聲也。
又【集韻】達合切,音沓。
累土也。
【說文】西域浮屠也,或七級九級,至十三級而止。
其五級者,俗謂之錐子。
唐太宗貞觀三年,長安宮城南建大慈恩寺,造甎浮圖,藏釋元奘所取西域佛經,名鴈塔。
梵本謂之鴈塔者,昔有伽藍,依小乗食三淨食。
三淨食者,鴈犢鹿也。
一日見鴈飛,輒曰:衆僧闕供摩訶薩埵,宜知摩訶薩埵,梵言好施也。
一鴈應聲而墮。
衆曰:此鴈垂戒,宜旌彼德,因建塔瘞鴈,鴈塔之名因此。
唐韋肇及第,偶題名慈恩寺鴈塔,後遂爲故事。
【後魏常山義七級□】梵言僧婆,華言鴈。
梵言窣堵波,華言塔也。
又【字苑】佛堂也。
【魏釋老志】募建宮宇曰塔,近稱刹宇謂之塔院。
又姓,見【統譜】。
又葉方伐切,音髮。
【蘇轍功臣寺詩】晚隂生林莽,落日猶在塔。
行招兩社僧,共步靑山月。
一作墖。
墤 【醜集中】【土字部】 墤 同塊。
埇 【醜集中】【土字部】 埇 【廣韻】餘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
道上加土。
與甬道甬同。
又地名,在淮泗閒。
埶 【醜集中】【土字部】 埶 【唐韻】魚祭切【集韻】【韻會】【正韻】倪制切,□同藝。
【說文】種也。
又六埶,才埶,□詳藝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始制切,音世。
與勢同。
【禮禮運】□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
【註】在埶,居尊位也。
去謂不由禮而去仁讓及上著義考信著過五事也。
【前漢高帝紀】秦得百二,地埶便利。
基 【醜集中】【土字部】 基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朞。
【揚子方言】基,據也。
在下,物所依據也。
【詩大雅】止基廼理。
【潘嶽藉田賦】結崇基之靈趾。
又田器。
【孟子】雖有鎡基。
又門塾之址。
【詩周頌】自堂徂基。
又樂名。
【孝經緯】伏犧之樂曰立基。
又山名。
【山海經】亶爰山東三百裡,曰基山。
又【集韻】渠之切。
與朞通。
【鹹陽靈臺□】承祠基年,□魚複生。
又葉古詣切,音計。
【劉向列女頌】以爲世基。
葉下避字。
堟 【醜集中】【土字部】 堟 【廣韻】持兗切【集韻】柱兗切,□音篆。
耕合也。
一曰耕土卷也。
堬 【醜集中】【土字部】 堬 【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音兪。
冢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冢謂之堬。
凡墳堬培塿埒垠塋壟,皆冢別名。
堻 【醜集中】【土字部】 堻 【集韻】資辛切,音蓁。
潤澤也。
塑 【醜集中】【土字部】 塑 同塐。
【宋謝顯道曰】明道如泥,塑人及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塟 【醜集中】【土字部】 塟 【正字通】俗葬字。
墕 【補遺】【醜集】【土字部】 墕 【字彙補】與堰同。
漢王景有墕流法。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篇海類編】與□同。
壖 【醜集中】【土字部】 壖 【正字通】與堧同。
【前漢食貨志】田其宮壖地。
又岸邊地。
【史記河渠書】故盡河壖。
又牆外短垣。
【前漢臨江王榮傳】侵廟壖爲宮。
壡 【醜集中】【土字部】 壡 【玉篇】古文叡字。
註詳又部十四畫。
明沖敬太子載壡。
栶 【辰集中】【木字部】 栶 【集韻】伊眞切,音因。
木名。
圈 【醜集上】【囗字部】 圈 【集韻】驅圓切,犬平聲。
與棬同。
屈木所爲,巵匜之屬。
或作桊□□。
又【集韻】去爰切,綣平聲。
又逵員切,音權。
義□同。
又【唐韻】其卷切【正韻】逵眷切,□音倦。
【說文】養畜之閑也。
【玉篇】牢也。
又【唐韻】【集韻】□渠篆切,倦上聲。
又【集韻】窘遠切,音□。
義□同。
又姓。
漢有圈稱,撰□留風俗傳,避難攺姓卷。
又【唐韻】巨萬切【集韻】【韻會】具願切,□韏去聲。
與□同。
地名。
【公羊傳文十一年】楚子伐圈。
【註】求阮反,一音卷。
【字林】臼萬反。
又【集韻】【正韻】□去遠切,音綣。
【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
【註】圈,轉也,謂徐趨曳轉,循地而行也。
【釋文】圈,去阮反。
又舉遠反。
圌 【醜集上】【囗字部】 圌 【唐韻】市緣切【集韻】淳沿切,□音遄。
與篅同。
【說文】判竹圜以盛穀也。
又【唐韻】【集韻】□是爲切,音垂。
【集韻】山名,在吳郡。
○按今靖江有圌福二山,卽其地也。
又【正字通】竇圌山,在綿州。
□ 【未集中】【耳字部】 □ 【五音集韻】丘廉切,音□。
耳也。
坋 【醜集中】【土字部】 坋 【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說文】塵也。
一曰大防。
又拌也。
【前漢貨殖傳】胃脯。
【註】以末椒薑坋之。
又【廣韻】【集韻】□扶問切,音分。
義同。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
與□,拚同。
洰 【巳集上】【水字部】 洰 【類篇】臼許切,音拒。
水中物曰洰。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五江切【集韻】【韻會】吾江切,□音□。
崆,山峻貌。
【張衡南都賦】其山則崆嶱嵑。
【註】山石高峻貌。
【韓愈贈張籍詩】詎敢陵崆。
葉上厖下椿。
又【集韻】五公切,音腢。
義同。
【集韻】或作□。
壞 【醜集中】【土字部】 壞 【廣韻】芳杯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胚。
【爾雅釋山】山再成曰壞,一曰山一成。
又山名。
【吳會志】大壞,小壞山在洮湖中,溧陽宜興之界,二山相望,水環若浮,故名。
又陶瓦未燒曰壞。
【後漢崔駰傳】壞冶一陶,羣生得理。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裴。
以土封罅隙也。
【禮月令】仲秋,蟄蟲壞戸。
孟冬,使有司壞城郭。
又屋後牆。
【淮南子齊俗訓】魯君欲相顏闔,使人以幣先焉,闔鑿阫而遁。
【揚雄解嘲】作壞。
又神名。
【莊子大宗師】堪壞得之,以襲崑崙。
通作阫。
(壞)〔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音怪。
毀也。
又胡怪切,若□。
自毀也。
【毛氏韻增】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
物自敗則胡怪切,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
又【集韻】乎乖切,音懷。
壞隤,山名。
又胡罪切,音瘣。
【詩小雅】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又葉胡對切,音潰。
【詩大雅】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又葉戸恢切,音回。
【家語】孔子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
與下萎葉。
萎,音哀。
浀 【巳集上】【水字部】 浀 【正字通】與曲通。
浀池,水名。
【左傳桓十二年】盟于曲池。
【穀梁傳】作浀池。
【公羊傳】作歐蛇。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韻】逸織切,音弋。
【博雅】耩□,耕也。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五音篇海】同瞯。
嚲 【醜集上】【口字部】 嚲 【廣韻】【正韻】丁可切【集韻】【韻會】典可切,□音癉。
【玉篇】本作,廣也。
又【廣韻】垂下貌。
【岑參詩】柳嚲鶯嬌花復殷。
又【集韻】一曰厚也。
嚿 【醜集上】【口字部】 嚿 【篇海】胡白切,音嚄。
誇也。
囁 【醜集上】【口字部】 囁 【廣韻】之涉切【集韻】質涉切,□音讋。
【玉篇】口無節也。
又【廣韻】口動也。
又【玉篇】私罵也。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音□。
【玉篇】囁嚅,多言也。
【廣韻】口動。
又呫囁,詳前呫字註。
【集韻】本作讘。
同喦。
囆 【醜集上】【口字部】 囆 【集韻】醜邁切,音蠆。
人名。
【公羊傳襄十四年】鄭公孫囆。
【釋文】囆,敕邁反。
【左傳】【穀梁傳】□作蠆。
回 【醜集上】【囗字部】 回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
【說文】從囗,中象回轉之形。
【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
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又【說文】邪也,曲也。
【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又【正韻】返也。
【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又【廣韻】違也。
【詩大雅】求福不回。
【又】徐方不回。
【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又【詩大雅】昭回于天。
【註】昭,明。
回,旋也。
又屈也。
【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
【又】抗議不回。
又徘回。
【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
【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
【註】言踟躊不進也。
又低回,紆衍貌。
【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餘低回留之,不能去。
【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又姓。
【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
【正字通】明宣德中禦史回續。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又通作迴。
【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又通作廻。
【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又【正字通】回回,國名。
西域大食國種也。
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裡,□隋閒入中國。
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又【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
繞也。
【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
徐邈讀上聲。
又【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
【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裡。
【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又畏避也。
【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
【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又【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
【註】回□讀若諱。
俗作囬。
因 【醜集上】【囗字部】 因 〔古文〕□【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姻。
【說文】從囗大。
會意。
【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
又仍也,襲也。
【論語】殷因於夏禮。
【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
【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
【註】析而又析也。
【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
又依也。
【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又托也。
【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
又由也。
【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
又緣也。
【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又姓。
【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
【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
又【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
又葉烏前切,音煙。
【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
絕我懽條,統我思因。
【集韻】或作。
考證:〔【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盼者,無因至前也。
〕謹照史記漢書本傳盼□作眄,改眄。
囧 【醜集上】【囗字部】 囧 【唐韻】【集韻】【韻會】□俱永切,音憬。
【說文】窻牖麗廔闓明,象形。
又伯囧,人名。
周太僕。
正本作囧,俗訛作冏。
見【書囧命】。
又與烱同。
【韓愈詩】蟲鳴室幽幽,月吐窻囧囧。
【註】囧囧猶烱烱也。
烱從火囧。
場 【醜集中】【土字部】 場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
【說文】祭神道也。
【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又收禾圃曰場。
【詩豳風】九月築場圃。
【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又校士曰文場。
【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
【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又戰爭之地曰戰場。
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又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
【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
霞曰:選佛當往何所。
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又【集韻】屍羊切,音商。
【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
場與埸別。
或作畼。
俗作塲。
坆 【醜集中】【土字部】 坆 【字彙】古梅字。
【正字通】土木殊類,作梅,非。
一曰俗墳字。
今墳字。
坐 【醜集中】【土字部】 坐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
行之對也。
【禮曲禮】坐如屍。
【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又便坐,別坐之處。
【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禦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又猶守也。
【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
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
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又古者謂跪爲坐。
【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
【註】坐,跪也。
又【律】有罪坐。
【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又罪人對理曰坐。
【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
【蓮華經】結跏趺坐。
又與座通。
【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
【註】正座也。
又姓。
見【姓苑】。
又【集韻】徂果切,音睉。
義同。
○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
《正義》雲: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
《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
《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葉音也,亦非。
本作□。
【說文】從土,從畱省,土所止也。
隷作坐。
考證:〔【左傳桓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其山下,大敗之。
〕謹照原文覆其山下改爲覆諸山下。
〔本作□。
【說文】從土從留省,土所止也。
〕謹照說文□改□。
留改畱。
垼 【醜集中】【土字部】 垼 【六書故】同坄。
【禮喪大記】甸人爲垼于西牆下。
【註】甸人取西牆土爲塊竈。
垡 【醜集中】【土字部】 垡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
耕起土也。
【韓愈詩】予期拜恩後,謝病老耕垡。
或從發,垡墢。
亦作。
壟 【醜集中】【土字部】 壟 【廣韻】力踵切【集韻】【韻會】魯勇切,□音隴。
冢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冢謂之壟。
【禮曲禮】適墓不登壟。
又田中高處。
【史記□涉世家】輟耕而之壟上。
又【集韻】盧東切,音籠。
【東方朔七諫】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幹之丘壟。
與下同字葉。
亦作龍。
通作隴。
垖 【醜集中】【土字部】 垖 【正字通】堆本字。
囓 【醜集上】【口字部】 囓 【字彙】同齧。
噬也。
【後漢孔融傳】猶昆蟲之相齧。
圜 【醜集上】【囗字部】 圜 【唐韻】王權切。
【集韻】于權切。
□與圓同。
【說文】天體也,全也,周也。
【易說卦】乾爲天,爲圜。
【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圜者中規,方者中矩。
【又】規之以眡其圜也。
【禮深衣】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
又【前漢梅福傳】高祖從如轉圜。
【註】與圓同。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圜鍾,爲宮。
【註】圜鐘,夾鐘也。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
【註】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取自然之丘,圜者應天圜也。
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取方丘,水中不可以設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又圜法,錢也。
【前漢食貨志】齊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
又【周禮地官比長】以圜土納之。
【註】圜土,獄城也。
獄必圜者,規主仁,以仁心求其情,古之治獄,閔於出之。
【又】司圜掌收敎罷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飾,而加明□焉,任之以事,而收敎之。
【疏】收敎者,謂入圜土,見收使困苦攺悔。
又【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還。
繞也,圍也。
【賈誼治安策】動一親戚,天下圜視而起。
【註】驚視也。
【通鑑】漢明帝幸辟雍,冠帶縉紳之徒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人。
又圜陽,縣名。
見前圁字註。
圯 【醜集中】【土字部】 圯 【廣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詒。
橋也。
【說文】東楚謂橋爲圯。
【前漢張良傳】良嘗閒從容遊下邳,圯上遇一老父,授以書。
○按《漢書》註,應劭從水,詳裡切,汜水之上也。
張泌攺從土,作頤音。
宋祁雲:舊本從水,泌說非也。
今胡旦作圯橋贊,字亦從水,若從土,則應從《說文》謂橋爲圯之訓。
李白詩:我來圯橋上。
是謂我來橋橋上矣。
自宜以應說爲是。
□從人己之己,圯上從巳矣之巳,二字有別。
圮。
垶 【醜集中】【土字部】 垶 【廣韻】息營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營切,□音騂。
【說文】黑剛土也。
與同。
垿 【醜集中】【土字部】 垿 【集韻】象呂切。
同序。
【博雅】反坫謂之垿。
墜 【醜集中】【土字部】 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垂去聲。
【說文】侈也。
【爾雅釋詁】落也。
【論語】未墜於地。
【韓詩外傳】星墜木鳴,國人皆恐。
又【集韻】直律切,音術。
義同。
隊隧□古通,經史皆互見。
坡 【醜集中】【土字部】 坡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破平聲。
【說文】阪也。
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
【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又飛坡。
【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裡,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又【集韻】彼義切,音賁。
義同。
埪 【醜集中】【土字部】 埪 【廣韻】苦紅切【集韻】枯公切,□音空。
龕謂之埪。
埘 【醜集中】【土字部】 塒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
鑿垣爲雞作棲曰塒。
【詩王風】君子于役,雞棲于塒。
埫 【醜集中】【土字部】 埫 【廣韻】醜隴切【集韻】醜勇切,□音寵。
埫塎,不安貌。
埰 【醜集中】【土字部】 埰 【廣韻】【集韻】□倉代切,音菜。
埰地也。
又【集韻】此宰切,音採。
【揚子方言】冢,或謂之埰。
【郭璞註】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正字通】采官也。
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汼 【巳集上】【水字部】 汼 【集韻】魚尤切,音牛。
水也。
一曰水名。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與同。
【廣雅】胓、□、□、膋,脂也。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篇海類編】吉典切,音減。
胝□也。
埾 【醜集中】【土字部】 埾 【廣韻】才句切【集韻】【韻會】從遇切【正韻】族遇切,□音聚。
【說文】土積也。
從聚省。
《廣韻》垜也。
考證:〔【說文】土積也。
一曰,築也。
從聚省。
〕謹照原文無一曰築也之語,謹省此四字。
於從聚省下增廣韻垜也。
堆 【醜集中】【土字部】 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對平聲。
聚土也。
【楚辭九歎】陵魁堆以蔽視兮。
又舍也。
【戰國策】鍾期堆琴。
【註】猶論語舍瑟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蜀守李冰,鑿離堆以息水患。
堆,一作□。
又灩澦堆,在蜀夔州。
【杜甫詩】故馮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
又鳥名。
驪山有鳥,名阿濫堆。
唐□宗禦玉笛,以其聲翻爲曲。
【張祐詩】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又灰堆。
【金坡遺事】吳俗,除夜將曉,婢僕持杖擊糞壤,緻詞祈利市,謂之打灰堆。
【史記】作碓。
【漢書】作□。
俗作塠。
圑 【醜集上】【囗字部】 圑 【集韻】符遇切,音附。
樹蔬曰圑。
【正字通】俗圃字。
圂 【醜集上】【囗字部】 圂 【唐韻】【集韻】□胡困切,音溷。
【說文】廁也。
從豕在囗中也。
會意。
又【集韻】【正韻】□胡慣切。
與豢同。
《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
註: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
考證:〔【說文】象豕在囗中也。
【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
圂音豢。
〕謹按引說文豕在囗中與上文所引重複,且訓豕在囗中者音胡慣切,今改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
註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
圄 【醜集上】【囗字部】 圄 【唐韻】魚呂切【集韻】偶舉切【韻會】【正韻】偶許切,□音語。
獄名。
【說文】守之也。
【禮月令】省囹圄。
【註】圄,止也。
所以止罪人出入於舍。
【初學記】囹,領也。
圄,禦也。
言領錄囚徒禁禦也。
一曰囹,令也。
圄,悟也。
令罪人入其中,自悔悟也。
【左傳宣四年】圄伯嬴于轑陽而殺之。
又與圉同。
【說文】囹圄作囹圉,所以拘罪人也。
【書禹貢】西傾朱圉。
【前漢地理志】作朱圄。
又【東方朔傳】囼圉空虛。
圓 【醜集上】【囗字部】 圓 【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
與圜同。
方之對也。
【說文】圜,全也。
【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
【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
【管子心術篇】能大圓者,體乎大方。
【韓非子飾邪篇】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不能兩全。
【郭璞江賦】圓淵九迴而懸騰。
【註】峽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圓流也。
【元結惡圓論歌】寧方爲皁,不圓爲卿。
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
又圓夢,占夢以決吉兇也。
【秦再思紀異錄】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禪師智滿,圓夢獲驗,堂因以名。
又與員同。
【孟子】規矩方員之至也。
【詩商頌】景員維河。
【說文長箋】員當作圓,言周景山皆大河也。
又與卵同。
【山海經】丹山之陽,有鳳之圓。
【緯略】圓,古卵字。
【正字通】經本作丸,緯略因聲近,譌爲圓。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
義同。
又葉于分切,音雲。
【蔡洪圍棋賦】曲直有正,方而不圓。
算徒授卒,三百維羣。
円えん、¥(YEN),同圓。
坵 【醜集中】【土字部】 坵 【正字通】俗丘字。
坶 【醜集中】【土字部】 坶 【集韻】同牧。
【說文】朝歌南七十裡地,武王與紂戰于坶野。
坺 【醜集中】【土字部】 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房越切,音伐。
地名。
又蒲撥切,音跋。
【說文】治也。
一曰臿土謂之坺。
又【集韻】北末切,音茇。
發土也。
【周語】王耕一坺。
亦作墢。
考證:〔【說文】治也。
一曰,鍤土謂之坺。
〕謹照原文鍤土改臿土。
垎 【醜集中】【土字部】 垎 【廣韻】胡格切【集韻】轄格切,□音楁。
【說文】水乾也。
一曰堅也。
又【廣韻】垎索,狂也。
垾 【醜集中】【土字部】 垾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
小堤也。
【六書本義】岸俗作垾。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迄業切,音脅。
腋下也。
本作胠。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同胝。
埄 【醜集中】【土字部】 埄 【字彙】蒲幪切。
同埲。
塵起貌。
埜 【醜集中】【土字部】 埜 【集韻】野古作埜。
註詳裡部四畫。
【史記司馬相如傳】膏液潤埜草而不辭。
又姓。
明正統中南昌千戸埜佑,固安人。
埠 【醜集中】【土字部】 埠 【正字通】同步。
舶船埠頭。
【通雅】埠頭,水瀕也。
又籠貨物積販商泊之所。
囼 【備考】【醜集】【囗字部】 囼 【搜眞玉鏡】同胎。
坖 【醜集中】【土字部】 坖 【集韻】忌古作坖。
註詳心部三畫。
圔 【醜集上】【囗字部】 圔 【唐韻】烏洽切【集韻】乙洽切,□音浥。
圔窊,聲下貌。
又【馬融長笛賦】窳圔寘□。
【註】皆言其聲之下也。
又【玉篇】烏合切,音罯。
義同。
圹 【醜集中】【土字部】 壙 【集韻】【韻會】□苦晃切,音懭。
竁也,墓穴也。
【禮檀弓】弔于葬者必執引,若從柩及壙,皆執紼。
又壙埌,原野空廓貌。
【賈誼新書】天下壙壙,一人有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
同曠。
廣□懬曠壙古通。
坂 【醜集中】【土字部】 坂 【廣韻】【集韻】【韻會】□甫遠切,音反。
坡坂也。
一曰澤障。
一曰山脅。
【前漢文帝紀】帝從灞陵,欲西馳下峻坂,爰盎諫,乃止。
又地名。
蒲坂,在蒲城東。
【帝王世紀】舜都坂。
又【西域傳】□賔道歷大小頭痛之山,赤土身□之坂。
又【集韻】部版切,音返。
義同。
又葉俾緬切,音褊。
【孫綽三月三日詩】縹萍漫流,綠柳坂。
羽從風飄,鱗隨浪轉。
又葉苦椽切,音絹。
【蘇轍閒燕亭詩】諸峰宿霧收,草木朝陽絢。
盎盎雲出山,瀏瀏泉□坂。
【集韻】與岅阪同。
或作□。
坃 【醜集中】【土字部】 坃 【玉篇】古文壎字。
註詳十四畫。
坉 【醜集中】【土字部】 坉 【廣韻】【集韻】□徒渾切,音屯。
【玉篇】水不通不可別流。
一曰草土塡水曰坉。
一曰田隴。
今西北莊家曰坉子。
又【廣韻】徒損切,音沌。
亦塡塞也。
坎 【醜集中】【土字部】 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音欿。
【說文】陷也,險也。
又穴也。
【易】卦名。
【彖傳】習坎重險也。
【說卦】坎爲水。
又穿穴以葬。
【禮檀弓】其坎深不至于泉。
又穿地以祭。
【禮祭義】祭月于坎。
【祭法】相近于坎壇,祭寒暑也。
【註】相近當作祖迎。
又擊物聲。
【詩□風】坎其擊鼓,坎其擊缶。
又用力聲。
【詩魏風】坎坎伐檀兮。
又【爾雅釋言】坎,律銓也。
【註】坎卦主法律,所以銓量輕重。
又小罍謂之坎。
又星名。
【星經】九坎九星,在牛星南,主溝渠水泉。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王遂出及坎欿。
【註】周地。
又姓。
宋附庸有坎氏。
見【統譜】。
又【集韻】苦紺切,音勘。
險岸也。
又葉苦簟切,音歉。
【歐陽修梅給事銘】困於翼飛,中垂且斂。
一失其塗,進退以坎。
通埳。
別作轗輱輡。
埬 【醜集中】【土字部】 埬 【廣韻】德紅切【集韻】都籠切,□音東。
上埬,地名。
與堜別。
埤 【醜集中】【土字部】 埤 【廣韻】符支切【集韻】【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陴。
附也,增也,厚也。
【詩邶風】政事一埤益我。
又高曰垣,低曰埤,皆牆也。
【杜甫詩】掖垣竹埤梧十尋。
又【集韻】部靡切,被上聲。
下濕也。
【晉語】松柏不生埤。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
又【集韻】【韻會】部弭切【正韻】部比切,□音婢。
田百畝謂之埤。
又【集韻】匹計切,音睥。
埤堄,女牆也。
與陴壀俾同。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烏江切,音央。
佭,不伏也。
□ 【備考】【辰集】【月字部】 □ 【海篇】音誨。
埱 【醜集中】【土字部】 埱 【廣韻】【集韻】□昌六切,音叔。
【說文】氣出土。
一曰始也。
與俶同。
埲 【醜集中】【土字部】 埲 【廣韻】【集韻】□蒲蠓切,音菶。
塵起貌。
又【集韻】補孔切,音琫。
義同。
汑 【巳集上】【水字部】 汑 【集韻】闥各切,音託。
滑也。
堊 【醜集中】【土字部】 堊 【廣韻】烏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遏各切,□音惡。
色土也。
【山海經】大次之山,其陽多堊。
【又】蔥聾之山,其中大谷,多白堊,黑靑黃堊。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土則丹靑赭堊。
又【爾雅釋宮】牆謂之堊。
【釋名】堊者,亞也,次也。
先泥之,以灰飾之也。
【周禮春官】守祧若將祭祀,其祧則守祧黝堊之。
【註】黝堊其祧,使新潔也。
又不塗塈亦曰堊。
【禮雜記】三年之喪,廬堊室之中。
【註】堊室,壘墼爲之,不塗墍也。
又塺泥亦曰堊。
【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運斤成風,盡堊而鼻不傷。
又【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音污。
義同。
【正譌】象圬者,縱橫塗飾之形。
凡塗飾皆言堊。
歽 【辰集下】【歹字部】 歽 【集韻】之列切,音折。
夭死也。
○按經史本作折。
圉 【醜集上】【囗字部】 圉 【唐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
【說文】本作□。
圉人,掌馬者。
【周禮夏官校人】乗馬,一師四圉。
【註】四匹爲乗,養馬爲圉,乗馬分爲四圉,則圉師一人掌之。
又【圉師】掌敎圉人養馬。
又【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以役圉師。
【註】役者,圉師使令焉。
又【爾雅釋詁】垂也。
【註】守圉在外垂也。
【詩大雅】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左傳隱十一年】亦聊以固我圉也。
又【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又月名。
【爾雅釋天】月在丁曰圉。
又【孟子】始舍之圉圉焉。
【註】圉圉,困而未舒之貌。
又姓。
【左傳哀十六年】楚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如昭夫人之宮。
又圉門,周王城門。
【周語】王自圉門入。
又圉陽,地名。
【左傳昭二十四年】楚王以舟師略吳疆,至圉陽而還。
又朱圉,山名。
【書禹貢】西傾朱圉。
【前漢地理志註】山在冀縣南梧中聚。
又邑名。
【後漢郡國志】圉屬豫州□留郡。
又洛陽有圉鄉。
又與圄同。
詳前圄字註。
又與敔通。
樂器。
【詩周頌】□磬柷圉。
【書益稷】作柷敔。
又【諡法】威德剛武曰圉。
又【正韻】魚據切,音禦。
止也,捍也。
【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
【註】與禦同。
【管子大匡篇】吾參圍之,安能圉我。
又【前漢賈誼傳序】設建屏藩,以守強圉。
吳楚合從,賴誼之慮。
考證:〔【左傳哀十六年】楚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入昭夫人之宮。
〕謹照原文入改如。
〔【管子大匡篇】吾參圉之〕謹照原文圉改圍。
圾 【醜集中】【土字部】 圾 【集韻】【韻會】□同岌。
危也。
【莊子天地篇】殆哉圾乎天下。
【註】圾岌同。
言爲天下之危也。
又【集韻】鄂合切,音□。
義同。
坍 【醜集中】【土字部】 坍 【廣韻】他酣切【集韻】他甘切,□音□。
水打岸也。
一曰崩坍。
或作□。
壇 【醜集中】【土字部】 壇 【廣韻】【集韻】【韻會】唐幹切【正韻】唐闌切,□音彈。
【說文】祭場也。
壇之言坦也。
一曰封土爲壇。
【禮祭義】燔柴于泰壇祭天也。
【祭法】去祧爲壇。
【註】遠廟八世祖則遷于壇,有禱則祭。
互詳墠字註。
【史記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
又楚人謂中庭曰壇,見【荊楚風俗通】。
又盟誓則立壇。
【禮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壇,曰:茲臧文仲誓盟之壇也。
睹物思人,命琴而歌。
又國君朝會亦設壇。
【左傳襄二十八年】鄭伯如楚,舍不爲壇,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壇,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壇。
又特拜將相亦設壇。
【前漢高帝紀】上設壇具禮,拜韓信爲大將,一軍皆驚。
【唐書裴度傳】度拜相,詔四登師壇。
又雞壇,友會也。
【北戸錄】越人每相交,作壇,祭以白犬丹雞。
又瑤壇,仙境也。
【張協七命】眷椒庭于瑤壇。
又【集韻】儻旱切,音儃。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
一曰暴內陵外則壇之。
【鄭註】出其君。
置空壇之地。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但。
壇曼,寬廣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壇以陸離。
【子虛賦】案衍壇曼。
又【集韻】【正韻】□時戰切,音繕。
除地也。
又【集韻】上演切,音善。
野土也。
【楚辭九章】鸞鳥鳳凰,日以遠兮。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又亭年切,音田。
【桓君山仙賦】周覽八極,還崦華壇。
氾氾濫濫,隨天轉旋。
又葉直良切,音長。
【楚辭九歌】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俗作壇,非。
壇字從靣,不從作。
墳 【醜集中】【土字部】 墳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墓也。
【禮檀弓】古者墓而不墳。
【註】土之高者曰墳。
【衡山志】楚靈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墳壞,中有營丘九頭圖。
【張衡思□賦】賭有黎之圮墳。
【註】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墳,大防也,所以扞水。
【詩傳】辛受無道,商人慕文王而歸之,賦汝墳。
又【白虎通】三墳,分也。
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
【孔安國尚書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左傳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
【周禮秋官】司烜氏共墳燭。
又與羵同。
【魯語】土之怪曰墳羊。
又【廣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土膏肥也。
【書禹貢】白墳,黑墳,赤埴墳。
見土字註。
又【集韻】部本切,音笨。
土沸起也。
【左傳僖四年】公祭地,地墳。
考證:〔【周禮春官】司烜氏共墳燭。
〕謹照原書春官改秋官。
坢 【醜集中】【土字部】 坢 【廣韻】【集韻】□普伴切,潘上聲。
平坦也。
或曰發地也。
又【集韻】薄半切,音畔。
坋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飪,古作□。
註詳食部四畫。
□ 【未集中】【聿字部】 □ 【玉篇】古文肅字。
註詳七畫。
坦 【醜集中】【土字部】 坦 【廣韻】【正韻】它但切【集韻】【韻會】儻旱切,□灘上聲。
【說文】寬也,平也。
【易履卦】履道坦坦。
又姓。
宋有坦中庸。
亦作憚。
又通壇。
見壇字註。
坭 【醜集中】【土字部】 坭 【字彙】乃裡切,音你。
地名,無考。
【六書統】□音泥,水和土也。
泥□通。
坰 【醜集中】【土字部】 坰 〔古文〕冋【唐韻】古螢切【集韻】【韻會】【正韻】涓熒切,□音扃。
【爾雅釋地】林外謂之坰。
【詩魯頌】在坰之野。
【左思吳都賦】目龍川而帶坰。
又地名。
【尚書序】湯歸自夏,至于大坰。
【註】大坰,未詳所在,當在定陶向亳之閒。
【正字通】大坰作大行,非。
又葉葵營切,音瓊。
【謝靈運初去郡詩】理櫂遄還期,遵渚騖修坰。
葉上迎平,下明英。
坱 【醜集中】【土字部】 坱 【廣韻】烏朗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音泱。
【說文】塵埃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過於坱漭之野。
【正蒙太和篇】氣坱然太虛。
又【集韻】於郞切,音央。
義同。
又坱圠,見圠字註。
垷 【醜集中】【土字部】 垷 【廣韻】【集韻】□胡典切,音現。
泥塗。
又大阪。
又【廣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音繭。
塗也。
劜 【子集下】【力字部】 劜 【唐韻】乙鎋切【集韻】乙黠切,□音。
【玉篇】勜劜也。
【集韻】勜劜,屈強也。
埀 【醜集中】【土字部】 埀 俗垂字。
埈 【醜集中】【土字部】 埈 【廣韻】【集韻】□同陖。
堥 【醜集中】【土字部】 堥 【廣韻】莫浮切【韻韻】迷浮切,□音謀。
堆堥,小隴也。
又瓦器。
【禮內則】敦牟巵匜。
【註】牟,讀曰堥。
又瓦合也。
【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註】五毒之藥,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其中。
燒三日夜,煙上著,以雞羽埽取,以治瘍。
【楊億筆記】楊嵎因鄭玄黃堥五毒藥愈頰瘍。
又【集韻】微夫切,音無。
與瓦器義同。
圖 【醜集上】【囗字部】 圖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
【說文】計畫難也。
從囗啚。
啚,難意也。
【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從囗。
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又【爾雅釋詁】謀也。
【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
又【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
又【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
【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又度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又除治也。
【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
蔓,難圖也。
又計也。
【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又河圖。
【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
【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
【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又版圖。
【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
【釋文】版,名籍。
圖,地圖也。
又【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又【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
【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與地圖也。
【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鹹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強弱處。
又圖讖,占驗之書也。
【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
【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又圖象。
【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
【註】小約劑萬民約也。
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
【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又浮圖,佛敎也。
又寺塔亦曰浮圖。
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
又【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
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
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
【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又葉他魯切,音吐。
【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
【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坨 【醜集中】【土字部】 坨 【集韻】餘支切,音移。
地名。
【正字通】陀字之譌。
汎雲地名,無稽。
坯 【醜集中】【土字部】 坯 【集韻】攀悲切,音丕。
山再成。
又貧悲切,音邳。
與壞同。
型 【醜集中】【土字部】 型 〔古文〕坓【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
模也。
凡鑄式,以土曰型,木曰模,金曰範。
本作型。
型字從□作。
垐 【醜集中】【土字部】 垐 〔古文〕堲【廣韻】疾資切【集韻】才資切,□音茨。
【說文】以土增大道上。
古作堲。
考證:〔【說文】以土增大道上。
一作。
〕謹照原文一作改古作堲。
垣 【醜集中】【土字部】 垣 〔古文〕□【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曰垣,高曰墉牆也。
【釋名】援也。
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
【詩大雅】大師維垣。
【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又星有上中下三垣。
【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
【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
【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爲趙普飮,居席左。
□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
斥之,使居帝右。
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
【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又古邑名。
【一統志】垣卽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又東垣,秦縣。
【史記高帝紀】代相□豨反,帝親征,豨將以東垣降,因攺曰眞定。
又玉名。
【騈雅】嬰垣,美玉。
【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又姓。
漢西河太守垣恭。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義同。
亦作□。
又【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
歡嘉堅固,可以長安。
◎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葉音鴛。
《正字通》垣攺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又葉夷然切,音延。
【劉楨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
拘限淸切禁,中情無由宣。
埏 【醜集中】【土字部】 埏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時連切【正韻】夷然切,□音延。
地際也。
八埏,地之八際。
又墓道。
【後漢□蕃傳】民趙宣,葬親而不閉隧埏。
亦作羨。
又【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正韻】屍連切,□音羶。
水和土也。
又葉徒按切,音但。
【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雲分霧散。
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埡 【醜集中】【土字部】 埡 【集韻】於五切,音鄔,小障也。
一曰庳城也。
又烏故切,音洿。
野聚也。
本作隝。
或作塢。
【埤蒼】作。
【舉要】堊同埡。
埧 【醜集中】【土字部】 埧 【字彙】忌遇切,音具。
堤塘。
【正字通】譌字。
按堤塘無埧名。
埿 【醜集中】【土字部】 埿 【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年題切,□音泥。
塗也。
又【廣韻】奴計切【集韻】乃計切,□音嬭。
泥也。
又【廣韻】蒲鑑切。
同湴。
淖也。
團 【醜集上】【囗字部】 團 【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搏。
【說文】圓也。
【班婕妤詩】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張衡思□賦】志團團以應懸兮,誠心固其如結。
又黃團,瓜蔞名。
【韓愈城南聯句】紅皺曬檐瓦,黃團繫門衡。
又通作摶。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小首而長,摶身而鴻。
【註】摶徒丸反。
圓也。
又通作專。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專而長。
【註】專,圓也。
徒丸反。
【前漢五行志】蜺再重赤而專。
又【宋玉九辯】意專專之不可化兮。
卽團團也。
又通作敦。
【詩豳風】有敦瓜苦。
【疏】蔓生專專然。
音團。
又通作顓。
【賈捐之棄珠崖議】顓顓獨居一海之中。
【註】顓顓,圓貌。
又通作慱。
【詩檜風】勞心慱慱兮。
【傳】言憂思團結不解。
與團同。
又與園同。
見園字註。
又【集韻】淳沿切,音輇。
義同。
亦作槫。
又豎兗切,音踹。
與槫同。
載柩車也。
又葉徒年切,音田。
【白居易悟眞寺詩】悠悠白雲過,決開露靑天。
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圩 【醜集中】【土字部】 圩 【字彙】雲俱切,音于。
岸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圩頂,故名丘。
【司馬貞曰】窊也。
江淮閒水高于田,築隄而扞水曰圩。
堅 【醜集中】【土字部】 堅 【廣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肩。
實也,固也,勁也。
【詩大雅】實堅實好。
【禮月令】季冬之月,水澤腹堅。
又將在中軍曰中堅。
【後漢光武紀】衝其中堅。
又姓。
見【姓苑】。
又【諡法】彰義掩過曰堅。
又葉居銀切,音巾。
【後漢雷義傳】鄕裡語曰:膠桼自謂堅,不如雷與□。
考證:〔【禮月令】季冬之月,冰澤腹堅。
〕謹照原文冰澤改水澤。
埉 【醜集中】【土字部】 埉 【集韻】訖洽切,音夾。
水旁地。
【正字通】與挾□陿通。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戸骨切,音搰。
耳聲。
埒 【醜集中】【土字部】 埒 【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音劣。
【說文】庳垣也。
【世說】晉王淸有馬埒,謂于外作短垣繞之。
又【爾雅釋山】山上有水,埒。
【疏】謂山巓之上有停泉名埒。
又【釋丘】水潦所還,埒丘。
【註】謂丘邊有界埒,水環繞之。
埒,小堤也。
【列子湯問篇】終北之山名壷領,頂口有水湧出,名神糞,一源分爲四埒。
又畫界分程曰埒。
【淮南子原道訓】聰明不損。
而知八絃九野之形埒。
又等也。
【晉語】叔向,子產,晏嬰之才相等埒。
【史記貨殖傳】程鄭山東遷虜,富埒卓氏。
俗作埓,非。
埸 【醜集中】【土字部】 埸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田畔也。
大界曰疆,小界曰埸。
【詩小雅】疆埸翼翼。
【前漢食貨志】瓜瓠果蓏,殖于疆埸。
又邊境也。
【左傳成十三年】鄭人怒君之疆埸。
埸從易,與場別。
堋 【醜集中】【土字部】 堋 【廣韻】方隥切【集韻】【正韻】逋鄧切,□棚去聲。
【說文】喪葬下土也。
【左傳昭十二年】鄭□公葬,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堋,弗毀則日中而堋。
又【集韻】蒲登切,音朋。
射埒也。
【庾信詩】轉箭初調筈,橫弓先望堋。
又壅水灌漑曰堋。
又披朋切,音弸。
振動貌。
又披冰切,音砰。
削牆土隕聲。
別作□塴。
考證:〔【左傳昭十二年】不毀則日中而堋。
〕謹照原文不毀改弗毀。
堌 【醜集中】【土字部】 堌 【正字通】公悟切,音固。
地名。
黃堌,在單縣,明萬曆丙申,黃堌河沒,由賈魯河故道出符離集等處,蓋元人所開也。
又堌□,古冢也。
【山東考古錄】曹縣有冉堌,乃穰侯魏冉冢,今以爲仲弓雲。
堗 【醜集中】【土字部】 堗 【廣韻】陀骨切【集韻】陀沒切,□音突。
竈窻謂之堗。
【漢書】作突。
塧 【備考】【醜集】【土字部】 塧 【篇海類編】烏戒切,音隘。
險隘。
◎按卽隘字之譌。
報 【醜集中】【土字部】 報 【唐韻】博耗切【集韻】【韻會】博號切,□保去聲。
復也,酬也,答也。
【詩鄭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禮郊特牲】報本反始。
【註】謝其恩之謂報,歸其功之謂反。
【史記範睢傳】睚睚之怨必報。
又告也。
【前漢吳王傳】無文書,口報。
【天寶遺事】新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
又猶合也。
【禮喪服小記】下殤小功帶澡麻,不絕本,詘而反以報之。
又論囚曰報。
【前漢張湯傳】爰書論訊鞫報。
又下婬上曰報。
【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報鄭子之妃曰□嬀。
【註】鄭子,文公叔父子儀也。
【漢律】婬季父之妻曰報。
又與赴通。
【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
【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
虞以安神,不可緩也。
本作□。
塗 【醜集中】【土字部】 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
泥也。
【書禹貢】塗泥。
見土字註。
又【爾雅釋詁】路旅,塗也。
【張衡西京賦】參塗夷庭。
【註】參塗,郭門之三道。
【潘嶽藉田賦】啓四塗之廣阡。
又杜也,杜塞孔穴也。
【書梓材】惟其塗墍茨。
【詩小雅】如塗塗附。
又污也。
【莊子讓王篇】夷齊曰:周以塗吾身。
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又厚貌。
【楚辭九歎】白露紛以塗塗。
【謝朓酬王晉詩】塗塗晚露稀。
又【禮檀弓】菆塗龍輴以椁。
又塗車,明器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
自古有之。
又糊塗,不分曉也。
【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言端爲人糊塗。
帝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又塗乙,攺竄也。
【隋百官志】給事中掌侍左右分判省事,詔敕有不便者,塗竄奏還,謂之塗歸。
【李義山韓□詩】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攺淸廟生民詩。
又塗山,國名。
在壽春界巢縣東北。
【書益稷】娶于塗山。
【連山易】禹娶塗山氏女,名攸。
【史記夏本紀】禹會諸侯塗山,今山前有禹會村。
【蘇軾有禹會村詩】。
俗謂塗山在會稽,渝州,濠州,當塗,九江,及三巴之江州,□非。
又山名。
【山海經】天帝山之西南曰臯塗之山。
又三塗,太行轘轅崤澠也。
【馬融廣成頌】右矕三塗。
左槩嵩嶽。
矕視也。
又姓。
見【統譜】。
又【集韻】徒故切,音渡。
【張衡思玄賦】雲師□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塗。
□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路。
又【廣韻】宅加切【集韻】直加切,□音茶。
沮洳也。
一曰飾也。
【前漢東方朔傳】諧語曰:老柏塗。
【柳宗元詩】善幻迷冰火,齊諧笑柏塗。
東門牛屢飯,中散蝨空爬。
又葉他魯切,音土。
【史記龜筴傳】周流天下,還復其所。
上至蒼天,下薄泥塗。
考證:〔又三塗,太行轘轅崤澠也。
〕謹照集韻轘改轘。
〔【馬融廣成頌】左矕三塗。
右槩嵩嶽。
矕音盻。
〕謹照原文左矕改右矕。
右槩改左槩。
又盻與矕不同音,照原註音盻改視也。
〔【柳宗元詩】東門半屢飯,中散蝨空爬。
〕謹照原文半改牛。
塙 【醜集中】【土字部】 塙 【廣韻】【集韻】□克角切,音埆。
土高也。
一曰土堅不可拔也。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
磽也。
墽墝□□同。
泦 【巳集上】【水字部】 泦 【廣韻】【集韻】□居六切,音匊。
【玉篇】水文。
一曰水厓外也。
與□同。
或作。
土 【醜集中】【土字部】 土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吐上聲。
五行之一。
【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下,地之中,土物出形也。
【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
【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州荊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
又【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
【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
【詩大雅】乃立冢土。
又後土,取厚載之義。
共工氏子句龍爲後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
【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後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
又星土,星所主土。
【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又度也。
土圭之土訓度。
詳圭字註。
又業也。
【皇極經世】獨夫以百畝爲土,大夫以百裡爲土,諸侯以四境爲土,天子以九州爲土,仲尼以萬世爲土。
又星名,一曰鎮星。
【漢書】作塡。
詳塡字註。
又地名。
【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
【註】鄭地。
又姓。
句龍爲後土,子孫爲氏。
又【廣韻】【正韻】徒古切【集韻】【韻會】動五切,□音杜。
【揚子方言】東齊謂根曰土,非專指桑根白皮。
【郭璞註】《方言》引《詩》作桑土,非。
又【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覩。
圜土,獄城也。
【周禮秋官】以圜土聚敎罷民。
又【介之推龍蛇歌】五蛇從之,周流天下。
龍反其淵,安其壤土。
下音戸,屍土俱在姥韻。
【字彙】作葉音,非。
又【集韻】醜下切,音姹。
土苴,不眞物。
一曰查滓,糞草糟粕之類。
又【字彙補】同都切,音徒。
土門,北方之族。
門音瞞。
見周書異域傳。
考證:〔【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
〕謹照原文物出上增土字。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辭戀切【集韻】隨戀切,□音。
【廣韻】□,短者。
【集韻】便□,短小貌。
又【廣韻】與專切【集韻】餘專切,□音沿。
又【集韻】旬宣切,音旋。
義□同。
【集韻】或從旋。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醟字之譌。
圻 【醜集中】【土字部】 圻 【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
界也,王畿千裡爲圻。
【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之地一圻。
又圻父司馬,掌封畿之兵甲。
【書酒誥】圻父薄違。
【註】薄,廹也,廹逐違命者也。
又與垠通。
地埒岸也。
【淮南子俶眞訓】四達無竟,通于無圻。
【周禮春官典瑞疏】瑑有圻鄂,上起若篆之文也。
坓 【醜集中】【土字部】 坓 【六書統】古文型字。
註詳六畫。
坙 【備考】【醜集】【土字部】 坙 【篇海類編】古靈切,音經。
直波曰坙。
◎按卽坙字之譌。
坷 【醜集中】【土字部】 坷 【廣韻】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可。
【說文】坎坷也。
凡人行不利曰坎坷。
坷一作軻。
又亭名。
梁國寧陵有坷亭。
又【廣韻】【集韻】□口箇切,音蚵。
【揚雄河東賦】濊南巢之坎坷兮。
【註】口賀反。
垂 【醜集中】【土字部】 垂 〔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
自上縋下。
【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布也。
【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又同陲。
堂之盡處近階者。
【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
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
【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邊垂。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
【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又地名。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
【宣八年】仲遂卒于垂。
【註】齊地。
又【集韻】馳僞切,音縋。
鄉名。
在縣。
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
【書舜典】垂共工。
陸德明讀。
又將及也。
杜甫有垂老別詩。
垛 【醜集中】【土字部】 垛 【廣韻】徒果切【集韻】都果切【韻會】杜果切,□音□。
【說文】堂塾也。
【玉篇】射垛也。
【唐六典】武舉制有長垛馬射。
又吳方言,左右個爲垛頭。
又山名。
射垛山,在井陘東南。
秦王翦伐趙,立射垛于此,因名。
俗讀如妥。
垻 【醜集中】【土字部】 垻 【集韻】博蓋切,音貝。
障水堰也。
今人謂堰埭曰垻。
又【廣韻】【集韻】□必駕切,音霸。
蜀人謂平川曰垻。
【黃庭堅詩】君家冰茄白銀色,殊勝垻裏紫彭亨。
一作灞。
埆 【醜集中】【土字部】 埆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音。
【集韻】同礜。
【爾雅釋山疏】山多大石也。
又墝埆,不平也。
一曰瘠薄也。
【史記三王世家】燕地墝埆。
又【集韻】【韻會】□訖嶽切,音角。
獄也。
引《詩行露》註:獄,埆也。
【正字通】按埆爲獄,周制無此名。
一說《說文》埍訓女牢,埆卽埍之譌。
埍 【醜集中】【土字部】 埍 【廣韻】【集韻】□乎□切,音泫。
【說文】徒隸所居也。
又【集韻】一曰女牢。
又一曰亭部。
又【廣韻】姑泫切【集韻】【類篇】古泫切,□音畎。
義同。
埢 【醜集中】【土字部】 埢 【唐韻】居轉切【集韻】古轉切,□音卷。
冢土也。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
限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