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
【說文】黑與靑相次文。
【爾雅釋言】黼黻,彰也。
【郭註】黼文如斧,黻文如兩己相背。
又【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
【杜註】黻,韋韠,以蔽膝也。
又【釋名】黻冕,黻,紩也。
畫黻紩文綵於衣也。
此皆隨衣而名之也。
所垂前後珠轉減耳。
○按黻之狀如①。
①,古弗字。
《增韻》雲:兩已相背形。
《周禮司服》註疏,黻取臣民背惡向善,亦取合離之義,去就之理。
①字兩弓相背。
考證:〔此皆隨衣而名文也。
〕謹照名原文名文也改名之也。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汝鍼切。
又尼令切。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徒敢切【集韻】杜覽切,□音淡。
竹名。
又去聲。
【韻會】徒濫切,音憺。
義同。
麚 【亥集下】【鹿字部】 麚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
【說文】牡鹿,以夏至解角。
【爾雅釋獸】鹿,牡麚。
【又】麔麚,短脰。
【馬融長笛賦】寒熊振頷,特麚□髟。
考證:〔【馬融長笛賦】寒熊振頷,特麚昏髟。
〕謹照原文昏改□。
麝 【亥集下】【鹿字部】 麝 【唐韻】【集韻】【正韻】□神夜切,音射。
【說文】麝如小麋,臍有香。
一名射父。
【爾雅釋獸】麝父麕足。
【字林】小鹿有香,其足似麞,故雲麕足。
【字彙】獸如小麋,身有虎豹之文,臍有香,爲人所迫,卽自投高巖,舉爪剔出其香,就縶且死,猶拱四足保其臍。
故象退齒,犀退角,麝退香,皆輒掩覆,知其珍也。
又【廣韻】【集韻】□食亦切,音射。
義同。
黚 【亥集下】【黑字部】 黚 【唐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音箝。
【說文】淺黃黑也。
【廣雅】黑也。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有黚水,南至鄨。
又縣名。
古黚陽縣在武陵。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渠今切,□音琴。
又【集韻】紀炎切,音〈兀兼〉。
又古暗切,音紺。
義□同。
鷱 【亥集中】【鳥字部】 鷱 【廣韻】古勞切【集韻】居勞切,□音高。
【廣韻】□鷱,鳥名。
又鷱鴡。
【爾雅釋鳥陸璣疏】鳩,小鳩,幽州人或謂之鷱鴡。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
義同。
【集韻】本作鷎。
一作□。
鸈 【亥集中】【鳥字部】 鸈 【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
【廣韻】鸈鳥知人吉兇。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渠尤切,音仇。
【玉篇】荊楚亭名。
【類篇】在新市。
又【類篇】□或省作,亦從□。
烏侯切,音漚。
地名,在竟陵郡。
一曰荊也。
黶 【亥集下】【黑字部】 黶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檿。
【說文】中黑也。
【廣雅】黑也。
【廣韻】面有黑子。
【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音黯。
【正韻】黑痕。
又人名。
晉有欒黶。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亦作□。
詳□字註。
黸 【亥集下】【黑字部】 黸 【廣韻】落乎切【集韻】【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齊謂黑爲黸。
【廣韻】黑甚。
【揚子法言】彤弓黸矢。
鼆 【亥集下】【黽字部】 鼆 【唐韻】亡耿切【集韻】【正韻】母耿切,□音黽。
句鼆,魯邑。
【左傳文十五年】一人門於句鼆。
又【唐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音盲。
【說文】鼆,冥也。
從冥,黽聲,讀若黽蛙之黽。
鼇 【亥集下】【黽字部】 鼇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說文】海中大鱉也。
【玉篇】傳曰:有神靈之鼇,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
【史記三皇本紀】女媧氏斷鼇足,以立四極。
俗作鰲,非是。
鼏 【亥集下】【鼎字部】 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
【玉篇】覆樽巾也。
【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又【玉篇】鼎蓋也。
【儀禮士冠禮】特豚,載合升,離肺,實于鼎,設扃鼏。
【註】鼏,鼎覆也。
又【廣雅】鼏,慢閹也。
考證:〔説文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從鼎門聲。
周禮廟門容大鼎七箇。
〕謹照原文從鼎門聲門改冂。
大鼎之鼎改鼏。
鼚 【亥集下】【鼓字部】 鼚 【廣韻】褚羊切【集韻】抽良切,□音瞠。
【玉篇】鼓聲。
帝乃載歌,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鼝 【亥集下】【鼓字部】 鼝 【集韻】同鼘。
【張衡東京賦】雷鼓鼝鼝,六變旣畢。
鼣 【亥集下】【鼠字部】 鼣 【廣韻】符廢切,音吠。
【爾雅釋獸】鼣鼠。
【註】山海經說獸雲:形如鼣鼠。
【廣韻】鼠名,聲如犬吠也。
鼧 【亥集下】【鼠字部】 鼧 【廣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
【玉篇】鼠也。
又【廣韻】託何切【集韻】湯何切,□音佗。
義同。
鼮 【亥集下】【鼠字部】 鼮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玉篇】鼠名。
【爾雅釋獸】豹文鼮鼠。
【註】鼠文彩如豹者。
又【正字通】後漢竇攸家傳,光武得豹文鼠,羣臣莫知,攸對曰:鼮鼠也。
見爾雅。
驗之果然。
摯虞三輔決錄,載攸此事。
郭璞註及藝文類聚皆誤雲武帝時得此鼠,孝廉郞終軍知之。
野客叢書謂前漢諸書不聞終軍有此語,自當以摯說爲是。
又【集韻】徒徑切,音定。
義同。
鼽 【亥集下】【鼻字部】 鼽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
【說文】病寒鼻窒也。
【釋名】鼻塞曰鼽。
鼽,久也。
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
【廣雅】鼽,病也。
【禮月令】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
齆 【亥集下】【鼻字部】 齆 【廣韻】【集韻】□烏貢切,音甕。
【埤蒼】鼻病也。
【字彙】鼻塞曰齆。
又【埤雅】語雲:蛇聾虎齆。
鹻 【亥集下】【鹵字部】 鹻 【廣韻】【集韻】【正韻】□古斬切,音減。
鹹也,鹵也。
【六書故】鹵之凝著者,幷州末鹽刮鹽煎煉,味最下者。
【午集上】【疋字部】【字彙】所葅切,音疎。
淸疏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終字。
見漢孔宙□。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將由切,音啾。
□,穴中鼠聲。
又子悉切,音喞。
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思計切,音細。
陽,山名。
又【集韻】【類篇】息晉切,音信。
□也。
經絲具。
黹 【亥集下】【黹字部】 黹 【唐韻】陟幾切【廣韻】豬幾切【集韻】【韻會】展幾切,□音。
【說文】箴縷所紩衣。
【爾雅釋言】黹,紩也。
【郭註】今人呼縫紩衣爲黹。
【疏】鄭註司服雲:黼黻絺繡。
爲黹謂刺繡也。
【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
【註】或作黹。
【說文】從,丵省。
【徐鉉曰】丵,衆多也。
言箴縷之工不一也。
黿 【亥集下】【黽字部】 黿 【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
【說文】大□也。
【三蒼解詁】似□而大。
【爾雅翼】黿,□之大者,闊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元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
凡介者生於庶龜,然則黿介蟲之元也,以龞爲雌,黿鳴則□應。
【淮南子說山訓】燒黿緻□,此以其類求之。
【埤雅】黿亦思生,其脂得火,可燃鐵。
【左傳宣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
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
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
公問之,子家以告。
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
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又天黿,次名。
【周語】武王伐紂,星在天黿。
【註】星,辰星也。
天黿,次名。
一曰□枵。
○按雲辰星是月在須女,伏天黿之首也。
《字彙》謂辰星次名,誤。
又蜤蜴也。
【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化爲伭黿,以入王後宮。
【索隱曰】亦作蚖,蜤蜴也。
又【廣韻】五丸切【集韻】五官切,□音岏。
義同。
又【韻補】葉虞雲切,音輑。
【蘇軾季氏潛珍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飮江之鼇黿,岌飛簷與鐵柱,插淸江之奫淪。
鼅 【亥集下】【黽字部】 鼅 【廣韻】陟離切【集韻】珍離切,□音知。
【玉篇】鼅鼄也。
又【集韻】知義切,音智。
義同。
本作。
俗作蜘。
【龍龕】同鼅。
鼅字黽從冖作。
鼈 【亥集下】【黽字部】 鼈 【唐韻】幷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必列切,□音鷩。
【說文】甲蟲。
【玉篇】龜屬。
一名神守。
一名河伯從事。
【埤雅】鼈以眼聽,穹脊連脅,水居陸生。
【爾雅翼】鼈卵生,形圓脊穹,四周有。
帬易說卦:離爲鼈,爲蟹,爲龜,以其骨在外,肉在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外骨爲龜屬,內骨爲鼈屬,以鼈有肉緣,比龜爲內骨耳。
【淮南子說林訓】鼈無耳,而目不可瞥,精於明也。
陸佃曰:鶴影生,鼈思生,鼈伏於淵而卵剖於陵,此以思化也。
【又】鼈伏隨日,謂隨日光所轉,朝首東鄕,夕首西鄕。
又【爾雅釋魚】鼈三足爲能。
【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鼈。
又納鼈。
【本草註】鼈無足而頭尾不縮者,名曰納鼈。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旬始出於北鬥旁,狀如雄雞,其怒靑黑,象伏鼈。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鼈縣。
又官名。
【周禮天官□人】掌取互物。
又姓。
【蜀王本紀】鼈令屍亡隨江郫,與望帝相見,望帝以爲相,而禪國,號曰開明。
又木鼈子,番木鼈,□草名。
又石鼈。
【本草註】石鼈生海邊。
又土鼈,畜象處,象屎所生,斬斷復自合,能續骨。
又蕨別名。
亦作虌。
【爾雅釋草】蕨虌。
【郭註】初生無菜,可食,江西謂之虌。
【詩召南】言采其蕨。
【毛傳】蕨,鼈也。
其初生時似鼈腳,故名。
又葉毘祭切,音備。
【左思蜀都賦】白黿命鼈,□獺上祭。
俗作蟞鱉。
考證:〔【史記天官書】甸始出於北鬥旁。
〕謹照原文甸始改旬始。
鼷 【亥集下】【鼠字部】 鼷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
【說文】小鼠也。
【玉篇】螫毒,食人及鳥獸,皆不痛。
今之甘口鼠也。
【爾雅釋獸】鼷鼠。
【註】有螫毒者。
【博物志】鼷鼠之最小者,或謂之耳鼠。
【春秋成七年】春,鼷鼠食郊牛角,攺蔔牛,鼷鼠又食其角。
【本草註】李巡曰:卽鼱鼩,或謂之甘鼠。
陳藏器曰:鼷鼠極細,卒不可見,食人及牛馬等皮膚,成瘡至死不覺。
齊 【亥集下】【齊字部】 齊 〔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音臍。
【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
【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
又【玉篇】整也。
【正韻】無偏頗也。
【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
【註】齊,整也。
又等也。
【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
【註】如淳曰:齊,等也。
無有貴賤,謂之齊民。
又【正韻】莊也,肅也。
【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
【註】齊,肅也。
又正也。
【詩小雅】人之齊聖。
【註】中正通知之人也。
【朱傳】齊,肅也。
又【爾雅釋言】殷齊,中也。
【註】釋地曰:岠齊州以南。
【疏】齊,中也。
中州爲齊州。
中州猶言中國也。
【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裡。
【註】斯,離也。
齊,中也。
又【廣韻】好也。
又辨也。
【易繫辭】小大者存乎卦。
【註】齊,猶言辨也。
又速也。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
【註】謂速也。
【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
【註】徇疾,齊速,言聖人幼而疾速。
又國名。
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東靑州濟南濰縣安樂等處是也。
又乾齊,縣名。
屬酒泉郡。
見【後漢郡國志】。
又姓。
【風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
又放齊,堯臣名。
又【諡法】執心克莊曰齊。
資輔就共曰齊。
又與臍通。
【左傳莊六年】後君噬齊。
又【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
【集韻】齊齊,恭慤貌。
【禮玉藻】廟中齊齊。
又【廣韻】在詣切【集韻】【正韻】才詣切,□音劑。
【禮內則】凡食齊,視春時。
【周禮天官醬人註】食有和齊,藥之類也。
又酒以度量節作者謂之齊。
【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酒,亦作齌。
又火齊,珠名。
一曰似雲母。
重疊而開,色黃赤如金。
又【集韻】子計切,音霽。
和也。
【周禮天官食醫】八珍之齊。
又【正韻】津私切,音貲。
【論語】攝齊升堂。
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禮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
【註】齊,謂裳下緝也。
又莊皆切。
與齋同。
【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緻齊者也。
又牋西切,音齏。
與齏同。
【周禮天官醢人五齊註】齊,當爲齏。
五齊,昌本□析蜃豚拍深蒲也。
【疏】齏葅菜肉之通稱。
又與躋同。
【禮樂記】地氣上齊。
又【廣韻】疾私切,與薺通。
【禮玉藻】趨中采齊。
【鄭註】齊,當爲楚薺之薺。
【釋文】齊,依註作薺,疾私反。
又【正韻】才資切,音疵。
引玉藻采齊當讀疵音。
又【正韻】齋字,古單作齊。
詳齋字註。
又【集韻】子淺切,音翦。
同剪。
【說文】斷也。
剪取其齊,故謂齊爲剪。
【儀禮旣夕】馬下齊髦。
【註】齊,剪也。
考證:〔【易繫辭】齊大小者存乎卦。
〕謹照原文齊大小者改齊小大者。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
【註】猶速也。
〕謹照原註猶速也改謂速也。
〔【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緻其齊也。
〕謹照原文以緻其齊也改以緻齊者也。
齜 【亥集下】【齒字部】 齜 【唐韻】仕皆切【集韻】鋤佳切,□音柴。
【說文】齒相齘也。
一曰開口見齒貌。
又【玉篇】□齜。
【廣韻】齒不正也。
又【廣韻】側宜切【集韻】阻宜切,□音葘。
義同。
又【集韻】莊宜切,音近欺。
齲病。
又【集韻】【類篇】□莊皆切,音齋。
齒不齊。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義同。
又仕懈切,音。
或書作□。
鹿 【亥集下】【鹿字部】 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獸也。
【玉篇】麞屬。
【爾雅釋獸】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絕有力□。
【埤雅】仙獸也。
牡者有角。
【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
【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
【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
【詩小雅】呦呦鹿鳴。
又鹿蜀,獸名。
見【山海經】。
又鉅鹿,郡名。
【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
○按今屬順德府。
又獲鹿、束鹿,□縣名。
【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
隋鹿城,唐攺束鹿。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
【註】在今衞縣西北。
又山名。
涿鹿在上谷。
白鹿在荊州。
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
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又鹿門,關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註】魯南城東門。
又臺名。
【書武成】散鹿臺之財。
【薛瓚曰】在朝歌城。
又衡鹿,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又囷鹿。
【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
【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
囷,聚也,亦散也。
鹿善聚善散。
故囷謂鹿。
俗作簏。
又鹿車小車也。
【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又酒器。
【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又縷鹿,婦人冠名。
見【蔡邕獨斷】。
又鹿豆。
【爾雅釋草】蔨,鹿□,其實莥。
【註】今鹿豆也。
又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草名。
見【本草綱目】。
又與麓通。
【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
【周語】作旱鹿。
又姓。
【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
又五鹿,複姓。
漢有五鹿充宗。
又鹿鹿,與錄錄通。
【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
【註】錄錄,猶鹿鹿也。
亦作碌碌。
又作陸陸。
又【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
【註】獨鹿,與屬鏤同。
麀 【亥集下】【鹿字部】 麀 〔古文〕□【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
【說文】牝鹿也。
從牝省。
【詩小雅】麀鹿麌麌。
麄 【亥集下】【鹿字部】 麄 【六書正譌】俗麤字。
麅 【亥集下】【鹿字部】 麅 【集韻】蒲交切,音庖。
麠屬。
【字彙】與麃同。
鹿屬。
【備考】【醜集】【土字部】【五音篇海】藏經佛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類編】與冊同。
詳冊字註。
□字米中橫畫長,與□同字。
考證:【字彙補】楚革切,音冊。
□□也。
【字學指南】與□同。
麏 【亥集下】【鹿字部】 麏 【廣韻】居筠切,音頵。
鹿屬。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都昆切,音敦。
石可踞者。
【午集下】【示字部】【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音綴。
重祭也。
又【廣韻】陟劣切,音輟。
酹謂之。
或從酉。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同送。
【卯集上】【心字部】〔古文〕□【唐韻】餘呂切【集韻】演女切,□音與。
【說文】趨步□也。
從心與聲。
又【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音餘。
【廣韻】恭敬。
【集韻】行步安舒。
蓋由恭敬而得安舒也。
俗作舉,非。
【韓愈詩】□江南子。
俗本譌作舉舉。
〇按集韻上聲作,或作□,亦書作懙。
又平聲作懙,或作□,亦書作,三字□通,無二義。
【卯集中】【戈字部】【集韻】【韻會】□餘章切,音陽。
戈也。
【韻會小補】戉也。
今作揚。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昌者切【集韻】齒者切,□車上聲。
擊也。
又【集韻】止野切,音者。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方苟切,蔔上聲。
【說文】衣上擊也。
又【集韻】彼口切。
義同。
或作拊。
〇按海篇直音音保,與上切韻未合。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子林切【集韻】咨林切,□音祲。
石也。
又【集韻】才淫切,音岑。
石門。
又【正字通】玉門西南有一國,山中歲產石數千枚,名霹靂,春雷起減,至秋盡。
【□藏器本草拾遺】作碪。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類篇】□渠言切,健平聲。
【說文】相援也。
又【通雅】《說文》有字,因掀字重其聲,卽也。
漢書矯虔吏,卽撟。
趙氏曰:吳言以身肩物曰,借相訐告曰。
孫愐不收字。
而增攇字。
又【集韻】丘言切。
亦援也。
又居言切,音鞬。
又丘顏切,音馯。
又居閑切,音艱。
又丘虔切,音愆。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古困切,袞去聲。
轉也。
字原從袞作。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彌殄切,眠上聲。
飾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韻會】□居焮切,音靳。
【說文】拭也。
又【集韻】居覲切,巾去聲。
義同。
或作挋。
互見挋字註。
又【唐韻】巨巾切【集韻】渠巾切,□覲平聲。
又【集韻】幾隱切,音謹。
義□同。
又舉欣切,音斤。
義同。
又婧也。
本作□。
□字原從扌從□。
□,堇本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市緣切,音遄。
倉□也。
【字彙補】篅字省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賈我切,音哿。
與□同。
齠 【亥集下】【齒字部】 齠 【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
【正韻】始毀齒也。
【韓詩外傳】男子八月而生齒,八歲而齠齒。
【庾信齊王憲□】未逾齠齔,巳議論天下事。
又【集韻】丁聊切,音凋。
義同。
齡 【亥集下】【齒字部】 齡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廣雅】齡,年也。
古者謂年爲齡。
齒亦齡也。
齩 【亥集下】【齒字部】 齩 【唐韻】【集韻】【韻會】□五巧切,同咬。
【說文】齧骨也。
【廣韻】齧也。
【前漢食貨志】罷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
【張協七命】口齩飛刃。
又【集韻】下巧切。
效上聲。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兪。
憂也。
又【廣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窳。
懼也。
又【正韻】偶許切,音語。
義同。
〇按以字,勇字皆喩母。
偶字則入疑母。
正韻悉用雅音。
凡疑母字皆入喩母。
然此字平聲之切則用喩母。
而上聲之切又用疑母矣。
齪 【亥集下】【齒字部】 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測角切,音娖。
【玉篇】齒相近聲。
又【廣韻】開孔具。
又【集韻】齷齪,迫也。
【正韻】齷齪,急促局陿貌。
亦作齱□。
又作握齪。
【史記司馬相如傳】委瑣握齪。
又【廣韻】【集韻】□初六切,音珿。
【廣韻】廉謹貌。
又【集韻】叉足切,音娕。
齒齊也。
【午集中】【目字部】【玉篇】苦改切,音凱。
明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省古作。
註詳四畫。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彌兗切,音沔。
【說文】厲也。
從心弭聲。
一曰止也。
又【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義同。
亦作〈弭下心〉。
【卯集上】【心字部】【唐韻】移爾切【集韻】演爾切,□音迤。
【說文】忯,不憂事也。
從心虒聲。
又【集韻】賞是切,音弛。
又相支切,音□。
義□同。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楚人謂慙曰□。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常,本作。
人行五也。
齰 【亥集下】【齒字部】 齰 【唐韻】側革切,音賾。
【說文】齧也。
又【廣韻】鋤陌切【集韻】實窄切【韻會】實革切【正韻】士革切,□音咋。
【前漢鄧通傳】上使齰癰,色難之,巳而聞通嘗爲上齰之。
【註】齰齧也。
齧其膿血。
【宋玉風賦】啗齰嗽穫。
又【廣韻】鋤駕切【集韻】助駕切,□音乍。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迮。
義□同。
又【集韻】測革切,音策。
齒相値。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居切,音禁。
【揚子方言】格也。
【類篇】今竹木格。
一曰所以杆門。
【辰集中】【木字部】同栯。
【卯集中】【戈字部】【集韻】乙六切,音郁。
【說文】有文,章也。
從有,□聲。
或作彧。
通作郁。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前智切【集韻】疾智切,□音漬。
【說文】積也。
詩曰:助我舉。
搣頰旁也。
又【集韻】【韻會】□子智切,讀若委積之積。
又【唐韻】【集韻】□奇寄切,音芰。
義□同。
【正字通】《小雅》本作舉柴,《說文》改作。
按□□從手此聲,字形橫直異體,從合,可也。
考證:〔【說文】積也。
詩曰:助我舉。
□頰旁也。
〕謹照原文□改搣。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戸骨切【集韻】胡骨切,□音鶻。
讀與活近。
【說文】手推之也。
又【集韻】苦骨切,音窟。
義同。
又【唐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義同。
或作捆。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
【博雅】拑也。
又古本切,音袞。
義同。
齤 【亥集下】【齒字部】 齤 【唐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
【說文】缺齒也。
一曰曲齒。
一曰笑而見齒貌。
【淮南子道應訓】若士者齤然而笑。
【寅集下】【弓字部】【眞誥】同卷。
龍 【亥集下】【龍字部】 龍 〔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
【易乾卦】時乗六龍以禦天。
又星名。
【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
【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又山名。
龍門,在河東,見【禹貢】。
龍山,見【山海經】。
封龍,見【括地志】。
又邑名。
【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
【註】龍,魯邑。
在泰山博縣西南。
又【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又句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又馬名。
《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禮月令】駕蒼龍。
又龍輔,玉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又草名。
【詩鄭風】隰有遊龍。
【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又神名。
【山海經】有神名燭龍。
【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姓。
漢有龍且。
又複姓。
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
漢禦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又人名。
奢龍,黃帝臣。
【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又舜臣名。
【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又【廣雅】龍,君也。
又【廣韻】通也。
又【玉篇】竉也。
【詩商頌】何天之龍。
我龍受之。
【毛傳】讀如字。
【朱傳】寵也。
又【玉篇】和也,萌也。
又【正韻】與寵同。
【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
○按朱傳作葉音。
又【正韻】音曨。
【孟子】有私龍斷焉。
又【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
【集韻】黑白雜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
【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又葉蒲光切,音龐。
【易坤卦】故稱龍焉。
葉上嫌於無陽。
【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
【說文】從肉飛之形,童省聲。
【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考證:〔【爾雅釋畜】馬高八尺爲龍。
〕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
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龜 【亥集下】【龜字部】 龜 〔古文〕□□□【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爲切,□音騩。
甲蟲之長。
【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
【玉篇】文也,進也。
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
【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
【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
【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
【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
【杜註】宋地。
又山各。
【詩魯頌】奄有龜蒙。
【毛傳】龜,山也。
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
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
【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
【杜註】麗,著也。
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
【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
龜茲,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龜茲,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
龜茲,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郡龜茲屬國都尉治。
【註】應劭曰:音丘茲。
師古曰:龜茲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
○按龜茲之龜,有鳩、丘二音。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
搤水豹,馽潛牛。
○按此則龜亦葉尤韻,不獨龜茲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
【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
【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
【釋文】舉倫反。
又葉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
【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
登山射鹿,入水擉龜。
【正字通】龜本字。
考證:〔【爾雅釋蟲】十龜。
一神龜,二靈龜。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爾雅釋蟲】龜三足,賁。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龞 【亥集下】【龜字部】 龞 【正字通】同鼈。
龠 【亥集下】【龠字部】 龠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
從品侖。
侖,理也。
【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
【詩邶風】左手執龠。
又作籥。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註】籥,管也。
又【正韻】量名。
器狀似爵,以康爵祿。
【前漢律歷志】龠者,黃鍾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
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鬥,十鬥爲斛。
【字彙】樂之竹管□謂之龠,惟黃鍾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
說文,樂龠字,本作龠。
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
謂編竹習書也。
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從品從侖。
俗省作二口。
考證:〔【釋名】龠謂之笛。
〕謹照原書釋名改博雅。
龡 【亥集下】【龠字部】 龡 【正字通】吹本字。
【釋名】竹曰吹。
吹,推也。
以氣推發其聲也。
【周禮春官籥師】掌敎國子舞羽龡籥。
【籥章】中春龡豳,詩以逆暑。
【說文】作□。
【玉篇】作。
見後字註。
隷作吹。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市朱切【集韻】慵朱切,□音殊。
【玉篇】□,所以遏水也。
【集韻】□,遏水版。
一曰橫木渡水。
【子集中】【人字部】【正字通】衆本字。
【六書本義】從人,三成類爲意。
象形。
亦作〈亻亻亻〉。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音插。
【說文】疾言失次也。
又【集韻】醜聶切,音鍤。
又敕涉切,音僷。
義□同。
又實洽切,音萐。
女貌。
【卯集中】【手字部】【正字通】與副疈通。
拍逼切。
【韓非子顯學篇】嬰兒不剔頭則腹痛,不痤則寝益。
【註】痤癰也,當剔以除其疾,勿使養癰滋毒也。
○按諸韻書皆不載,惟《正韻》箋,補入屋陌二韻。
逸字。
【卯集中】【手字部】同擥。
【前漢五行志】仲舒別向歆。
【註】謂引取之。
又【□湯傳】城郭之兵。
【註】總持也。
又【息夫躬傳】撫神龍兮其須。
【註】謂執持之。
又【唐韻】魯甘切【集韻】盧甘切,□音藍。
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虛宜切,音羲。
目動也。
齬 【亥集下】【齒字部】 齬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語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
【說文】齒不相値也。
【字彙】一前一卻,齟齬不相値。
【揚子太玄經】其志齟齬。
又【廣韻】語居切【集韻】【正韻】牛居切【韻會】魚居切,□音魚。
又【廣韻】五乎切【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
義□同。
又葉牛何切,音俄。
嵒齬,山勢也。
【張衡西京賦】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
上林岑與壘,下嶄巖以嵒齬。
齭 【亥集下】【齒字部】 齭 【唐韻】創舉切【集韻】創所切,□音楚。
【說文】齒傷酢也。
又【廣韻】疎舉切【集韻】爽阻切,□音所。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此芮切,音翠。
斷也。
齱 【亥集下】【齒字部】 齱 【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
【說文】齵也。
又【玉篇】齒聚貌。
又【廣韻】齒偏。
又同齪。
【前漢酈食其傳】握齱好苛禮。
【註】應劭曰:握齱,急促之貌。
韋昭曰:握齪,小節也。
又【集韻】仕垢切,音鯫。
齱齵,齒不正。
又【集韻】【類篇】□仕六切,音□。
齒叢生。
齷 【亥集下】【齒字部】 齷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集韻】齷齪,迫也。
【廣韻】齷齪,齒相近。
【六書故】齷齪,齒細密也。
故人之曲謹者曰齷齪。
又【集韻】小貌。
齻 【亥集下】【齒字部】 齻 【廣韻】都年切【集韻】多年切,□音顛。
【玉篇】牙也。
【字彙】牙末。
【正字通】男子二十四歲,女子二十一歲,齻牙生。
又齒堅也。
【儀禮旣夕】右齻左齻。
【疏】釋曰:齻請牙兩畔最長者也。
龅 【亥集下】【齒字部】 齙 【玉篇】步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
【玉篇】齒露也。
龉 【亥集下】【齒字部】 齬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語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
【說文】齒不相値也。
【字彙】一前一卻,齟齬不相値。
【揚子太玄經】其志齟齬。
又【廣韻】語居切【集韻】【正韻】牛居切【韻會】魚居切,□音魚。
又【廣韻】五乎切【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
義□同。
又葉牛何切,音俄。
嵒齬,山勢也。
【張衡西京賦】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
上林岑與壘,下嶄巖以嵒齬。
龕 【亥集下】【龍字部】 龕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堪。
【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
【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
【揚子方言】龕,受也。
齊楚曰鋡,揚越曰龕。
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
【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
【揚子法言】劉龕南陽。
【註】取也。
同戡。
又【玉篇】聲也。
【揚子方言】龕,喊唏聲。
又勝也。
【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
一曰塔下室。
【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
又【杜甫詩】禪龕隻晏如。
考證:〔【揚子方言】劉龕南陽。
〕謹照原書方言改法言。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居諧切,音皆。
【玉篇】山名。
【正字通】一說同瑎,黑石似玉。
龖 【亥集下】【龍字部】 龖 【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
【說文】飛龍也。
又【六書精薀】震怖也。
二龍□飛,威靈盛赫,見者氣奪,故讋從此省。
【元包經】震龖之赫霆之砉。
傳曰:二龍怒也。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
飛龍也。
龔 【亥集下】【龍字部】 龔 【唐韻】俱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說文】給也。
【玉篇】奉也。
亦作供。
又慤也。
與恭同。
【梁元帝告四方檄】中權後勁,龔行天罰。
又【集韻】州名。
又姓,晉大夫龔堅。
又前漢龔勝,龔善,□著名節,世謂之楚兩龔。
【午集中】【目字部】【唐韻】【集韻】□邦免切,編上聲。
【說文】兒初生瞥者,從目睘聲。
言兒始生,目有翳也。
又【集韻】方免切,篇上聲。
義同。
又胡關切,音還。
大目貌。
【王延壽王孫賦】瞁歷而隳離。
【類篇】或作睔。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虛我切【集韻】許我切,□音□。
【博雅】唏唏□,笑也。
或作。
又【廣韻】呼個切【集韻】許箇切,□呵去聲。
義同。
又【集韻】虎何切,音訶。
義同。
一曰氣出。
通作呵。
又【廣韻】枯架切【集韻】丘駕切,□音髂。
【博雅】息也。
一曰大笑。
又【集韻】企夜切。
張口息也。
關中謂權臥爲。
一曰□,不意。
齦 【亥集下】【齒字部】 齦 【唐韻】康很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很切,□音懇。
【說文】齧也。
【揚子太玄經】琢齒依齦。
【韓愈曹成王□】蘇枯弱彊齦其姦猖。
又【廣韻】【集韻】□起限切,音近遣。
【廣韻】齧聲。
又【廣韻】語斤切【集韻】【正韻】魚斤切【韻會】疑斤切,□音。
【韻會】齒根肉。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莫結切,音蔑。
僣,多詐。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吉典切,音□。
與繭同。
齴 【亥集下】【齒字部】 齴 【廣韻】魚蹇切【集韻】語蹇切,□音巚。
【玉篇】露齒貌。
【王延壽王孫賦】齒□□以齴齴。
又【集韻】笑也。
又【集韻】語限切,音眼。
棧齴,高峻貌。
【張衡西京賦】棧齴巉嶮。
【註】殿階高峻貌。
齵 【亥集下】【齒字部】 齵 【庸韻】五婁切【集韻】【正韻】魚侯切,□音嵎。
【說文】齒不正也。
【正韻】齒相佹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葘蚤不齵,則輪□敝不匡。
【註】葘輻之入轂處,蚤入牙處,齒牙參差,謂之齵。
上下入處,整然相當,則轂□敝壞,輻不邪枉也。
又【荀子君道篇】境內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
又【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
【廣韻】齱齵,齒重生。
又【正韻】一曰齒偏。
齹 【亥集下】【齒字部】 齹 〔古文〕□【唐韻】楚宜切,音差。
【說文】齒參差。
又【廣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
【玉篇】齒齹跌者。
【正韻】齒不齊也。
又【正韻】齹,齒本。
又人名。
【左傳昭十六年】子齹賦野有蔓草。
【杜註】子齹,子皮之子嬰齊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鮆。
又倉何切,音蹉。
義□同。
齺 【亥集下】【齒字部】 齺 【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
【說文】齒搚也。
一曰齰也。
一曰馬口中橛也。
又【玉篇】無牙名也。
又【廣韻】士角切【集韻】仕角切【正韻】食角切,□音浞。
【廣韻】齒相近貌。
又【荀子王霸篇】齺然上下相信。
【註】齺,齒相逆也。
齺然,上下相向之貌。
又【廣雅】齧也。
【管子輕重戊篇】車轂齺,騎連伍而行。
【註】齺,齧也。
言其車轂往來相齧。
考證:〔【管子輕重戊篇】【註】騶,齧也。
〕謹照原文騶改齺。
齒 【亥集下】【齒字部】 齒 〔古文〕□□□□□【唐韻】【廣韻】昌裡切【集韻】【類篇】【韻會】醜止切【正韻】昌止切,□音。
【說文】口齗骨也。
象口齒之形。
牙,牡齒也。
【字彙】上曰齒。
下曰牙。
【顏師古急就篇註】齒者總謂口中之骨,主齰齧者也。
【周禮秋官小司□之職】自生齒以上,登於天府。
【鄭註】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
又【釋名】齒,始也。
少長別,始乎此也。
以齒食多者長也,食少者幼也。
又【爾雅釋詁】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
通作兒。
【詩魯頌】黃髮兒齒。
又年也。
又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
【杜註】齒,列也。
【疏】禮記文王世子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
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用次列,亦名爲齒,故雲齒列也。
【左傳昭元年】使後子與子幹齒。
【杜註】以年齒高下而坐。
又【禮曲禮】齒路馬有誅。
【疏】論量君馬歲數,亦被責罰,皆廣敬也。
又類也。
【管子弟子職】同嗛以齒。
【註】齒,類也。
謂食盡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
又【廣韻】錄也。
又金齒,地名。
又魚齒,山名。
在潁川郡。
見【後漢郡國志】。
又鑿齒,獸名。
【揚雄長楊賦】鑿齒之徒。
【註】獸齒似鑿,能食人。
又羊齒,草名。
【爾雅釋草】緜馬羊齒。
【郭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似羊齒,今江東呼爲雁齒。
又黑齒,外國姓。
又鑿齒,人名。
【山海經】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
【郭註】鑿齒,人齒如鑿,長五六寸,因以爲名。
又習鑿齒,晉人名。
又【集韻】稱拯切,稱上聲。
齒也。
考證:〔【爾雅釋詁】齒,壽也。
又兒齒,齒落更生,壽徵也。
〕謹按爾雅以齯齒爲壽,不以齒爲壽。
今謹改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
【亥集中】【鳥字部】【字彙補】與鸂同。
龒 【亥集下】【龍字部】 龒 【字彙補】古文龍字。
【前漢南粵王傳】漢封摎樂子廣德爲龒侯。
龔 【亥集下】【龍字部】 龔 【唐韻】俱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說文】給也。
【玉篇】奉也。
亦作供。
又慤也。
與恭同。
【梁元帝告四方檄】中權後勁,龔行天罰。
又【集韻】州名。
又姓,晉大夫龔堅。
又前漢龔勝,龔善,□著名節,世謂之楚兩龔。
龜 【亥集下】【龜字部】 龜 〔古文〕□□□【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爲切,□音騩。
甲蟲之長。
【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
【玉篇】文也,進也。
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
【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
【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
【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
【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
【杜註】宋地。
又山各。
【詩魯頌】奄有龜蒙。
【毛傳】龜,山也。
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
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
【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
【杜註】麗,著也。
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
【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
龜茲,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龜茲,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
龜茲,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郡龜茲屬國都尉治。
【註】應劭曰:音丘茲。
師古曰:龜茲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
○按龜茲之龜,有鳩、丘二音。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
搤水豹,馽潛牛。
○按此則龜亦葉尤韻,不獨龜茲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
【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
【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
【釋文】舉倫反。
又葉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
【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
登山射鹿,入水擉龜。
考證:〔【爾雅釋蟲】十龜。
一神龜,二靈龜。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爾雅釋蟲】龜三足,賁。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龢 【亥集下】【龠字部】 龢 【唐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
□同和。
【說文】調也。
【廣韻】諧也,合也。
【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龢。
【前漢敘傳】欥中龢爲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再。
【註】龢,古和字。
又晉邑名。
【晉語】範宣子與龢大夫爭田。
又殿名。
【張衡東京賦】前殿靈臺,龢驩安福。
【註】龢驩,殿名。
又鍾名。
【六一題跋古器銘】寶龢,鍾也。
又人名。
庾龢。
見【晉書】。
考證:〔【晉語】範宣子與龡大夫爭田。
〕謹照原文龡大夫改龢大夫。
【子集上】【一字部】〔古文〕□【集韻】他點切,音忝。
以舌鉤取也。
【說文】舌貌。
從谷省,象形。
【精薀】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
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又【玉篇】【唐韻】【集韻】□他念切,添去聲。
義同。
〇按字,今通作餂。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於避切,音恚。
【說文】不悅也。
又【廣韻】時髓切,音菙。
義同。
又【集韻】益涉切,音壓。
嬈,女態。
【巳集上】【水字部】【說文】,塗也。
從水從土尨聲,讀若隴。
○按字本從土,《正字通》譌從工,今改正。
又【篇海】母總切,音。
鴻,無知也。
【醜集下】【女字部】同妿。
齧 【亥集下】【齒字部】 齧 【唐韻】五結切【集韻】【韻會】倪結切【正韻】魚列切,□音臬。
【說文】噬也。
【禮曲禮】毋齧骨。
又地名。
【史記河渠書】齧桑浮兮淮泗滿。
【註】齧桑,地名。
又齧齒,鳥名。
【爾雅釋鳥】齧齒,艾。
又獸名。
齧鐵。
見【神異經】。
又蟲名。
齧桑。
【爾雅釋蟲】蠰齧桑。
【疏】蠰,一名齧桑。
江東呼爲齧髮。
又草名。
【爾雅釋草】齧,苦堇。
【註】苦堇,今堇葵也。
【又】齧,彫蓬。
【疏】蓬蒿也。
草之不理者也。
又姓。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於王倪。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同孌。
龌 【亥集下】【齒字部】 齷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集韻】齷齪,迫也。
【廣韻】齷齪,齒相近。
【六書故】齷齪,齒細密也。
故人之曲謹者曰齷齪。
又【集韻】小貌。
龐 【亥集下】【龍字部】 龐 【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皮江切,□音胮。
【說文】高屋也。
又雜亂貌。
【書周官】不和政龐。
又姓。
周畢公高後,封於龐,因氏焉。
又【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
【集韻】充實也。
【詩小雅】四牡龐龐。
【前漢司馬相如傳】湛恩龐洪。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九眞郡都龐。
又【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龍。
義同。
又【集韻】蒲蒙切,音蓬。
充牣也。
龛 【亥集下】【龍字部】 龕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堪。
【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
【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
【揚子方言】龕,受也。
齊楚曰鋡,揚越曰龕。
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
【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
【揚子法言】劉龕南陽。
【註】取也。
同戡。
又【玉篇】聲也。
【揚子方言】龕,喊唏聲。
又勝也。
【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
一曰塔下室。
【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
又【杜甫詩】禪龕隻晏如。
考證:〔【揚子方言】劉龕南陽。
〕謹照原書方言改法言。
龣 【亥集下】【龠字部】 龣 【廣韻】古嶽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嶽切,□音覺。
【玉篇】樂器之聲,東方音也。
今作角。
【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
龣,卽角字。
一曰樂器。
又【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義同。
或從鹿作□。
龥 【亥集下】【龠字部】 龥 【廣韻】羊戍切【韻會】兪戍切,□音裕。
【廣韻】呼也。
【字彙】疾首號呼也。
一作□。
【書泰誓】無辜□天。
【傳】□,呼也。
又和也。
【書盤庚】率□衆慼,出矢言。
【傳】□,和也。
率和衆寡之人,出正直之言。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義同。
【六書正譌】俗作□,非。
【醜集下】【女字部】【唐韻】弦雞切,音奚。
女隷也。
今通作奚。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
怯也。
一曰妒也。
【寅集上】【子字部】【廣韻】無遠切【集韻】武遠切【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勉。
【說文】生子免身也。
從子免。
【徐鍇曰】會意。
又【正譌】芳萬切,音販。
【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
【正字通】無販問二音。
〇按諸家註,,美辨切,產子也。
嬎,方諫切,音販,生子均齊也。
一曰免子,音販者,以與嬎通也。
又《韻會》《正韻》俱載問韻,註生子也,與娩免同。
二音應□存。
【寅集上】【尢字部】【玉篇】古文跛字。
註詳足部五畫。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待戴切,音代。
玉名。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辰陵切。
同丞。
翊也。
〇按《說文》本作。
從□從卪從山,山高奉承之意。
《六書本義》作□,自下奉上也。
亦從手作承。
互見一部丞字、手部承字二註。
【子集中】【人字部】【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說文】人姓也。
【辰集下】【毛字部】【玉篇】思連切【廣韻】【集韻】相然切,□音仙。
【博雅】□,罽也。
又【風俗通】翅,細葛也。
又【集韻】疏臻切,音莘。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
【說文】綅作□。
又【廣韻】息廉切,音暹。
詳綅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叉宜切,音差。
【類篇】篸□,竹貌。
又洞簫也。
【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
【註】參差,洞簫。
一作篸□。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
【類篇】筥屬。
又【廣韻】【集韻】□側下切,音鮓。
炭籠。
長沙語。
又【類篇】所□切。
大籥。
【子集中】【人字部】【唐韻】秦悉切。
與疾通。
【說文】妎也。
又毒也。
重文作嫉,義同。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正韻】□餘招切,音姚。
【說文】喜也。
又【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物大小不同,謂之。
【說文長箋】方俗以彼比此曰。
轉用燿。
又彼此誑惑曰兩邊。
齼 【亥集下】【齒字部】 齼 【廣韻】創舉切,音楚。
【玉篇】齒傷醋也。
又【正字通】音措。
【曾茶山和曾宏父餉柑詩】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齼遠山顰。
齽 【亥集下】【齒字部】 齽 【集韻】巨禁切,音噤。
口閉也。
又【集韻】【類篇】□居廕切,音禁。
【集韻】鉤齒內曲謂之齽。
齲 【亥集下】【齒字部】 齲 【唐韻】區禹切【集韻】【韻會】顆羽切,□音踽。
【說文】齒蠹也。
【釋名】齲,朽也。
蟲齧之齒,缺朽也。
【廣雅】齲,病也。
【史記倉公傳】齊中大夫病齲齒。
【後漢梁冀傳】冀妻能爲齲齒笑。
【註】風俗通曰: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也。
【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
又【正韻】齲,齒啓貌。
又【集韻】果羽切,音矩。
義同。
龏 【亥集下】【龍字部】 龏 【唐韻】紀庸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說文】慤也。
又【字彙】升也。
又【廣韻】居用切【集韻】欺用切,□音供。
義同。
又【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燭蔽也。
【六書正譌】從共省。
會意。
龍聲。
俗作龔,非。
龤 【亥集下】【龠字部】 龤 【唐韻】戸皆切【集韻】雄皆切。
□同諧。
【說文】樂和龤也。
虞書曰:八音克龤。
今作諧。
註詳言部九畫。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七感切,音慘。
【說文】婪也。
或作□。
又【集韻】倉含切,音參。
義同。
又【廣韻】七合切【集韻】錯合切,□音。
義同。
又【集韻】疏簪切,音森。
淫也。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五感切,音顉。
【說文】含怒也。
一曰難知。
又重頤謂之。
【韓詩】碩大且。
又【廣韻】胡感切【集韻】戸感切,□撼上聲。
惡性也。
又【集韻】鄔感切,音暗。
又魚檢切,音廣。
□含怒意。
又於鹽切,音懕。
美也。
又衣檢切,音掩。
義同。
又烏含切,音諳。
女有心。
通作媕。
考證:〔豐豔貌。
【韓詩外傳】碩大且。
〕謹按韓詩外傳無此文,查太平禦覽此引韓詩作,又引章句曰重頤也。
謹照韓詩章句豐豔貌改重頤謂之。
省外傳二字。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乃玷切,音淰。
【說文】下志貪頑也。
又【廣韻】【集韻】□式荏切,音審。
又【集韻】式禁切,音諗。
義□同。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
又徒感切,音□。
□女名。
又他點切,音忝。
婦人細長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徐心切,音尋。
女名。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盧瞰切。
同濫。
【說文】過差也。
一曰貪也。
或作纜。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
女字。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盧感切,音壈。
好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堅奚切,音雞。
木名。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衣儉切【集韻】【類篇】衣檢切,□音掩。
【博雅】、藲,柰也。
又【類篇】於瞻切。
檢,木名。
又【集韻】烏含切,音庵。
義同。
本作□。
省作。
【醜集下】【女字部】【唐韻】【集韻】□則旰切,音贊。
【說文】白好也。
【寅集上】【宀字部】【唐韻】【集韻】【類篇】□居又切,音救。
【說文】貧病也。
引《詩》:煢在。
《詩》本作疚。
疚通。
【玉篇】疾也。
《正字通》一曰,久居也。
又【廣韻】與久切【集韻】【類篇】以九切,□音羑。
義同。
【寅集上】【宀字部】【唐韻】【集韻】莫鳳切【韻會】【正韻】蒙弄切,□同夢。
【說文】作,寐而有覺也。
從宀從□夢聲。
【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之吉兇,一曰正,二曰□,三曰思,四曰悟,五曰喜,六曰懼。
隸省作夢。
互詳夕部夢字註。
【寅集上】【宀字部】【廣韻】【集韻】□七稔切。
同寢。
【說文】病臥也。
本作□,從省,□聲。
○按《說文》宀部□,臥也。
部□,病臥。
分爲二,無義。
同作寢可也。
□字原作帚下又。
《說文》,□省聲。
龀 【亥集下】【齒字部】 齔 【唐韻】【集韻】【韻會】初堇切【正韻】初謹切,□瀙上聲。
【說文】毀齒也。
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
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
又【廣韻】【集韻】【正韻】□初覲切,音襯。
又【集韻】醜忍切,音辴。
義□同。
從□,□音化。
【六書正譌】別作齓,非。
龍 【亥集下】【龍字部】 龍 〔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
【易乾卦】時乗六龍以禦天。
又星名。
【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
【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又山名。
龍門,在河東,見【禹貢】。
龍山,見【山海經】。
封龍,見【括地志】。
又邑名。
【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
【註】龍,魯邑。
在泰山博縣西南。
又【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又句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又馬名。
《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禮月令】駕蒼龍。
又龍輔,玉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又草名。
【詩鄭風】隰有遊龍。
【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又神名。
【山海經】有神名燭龍。
【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姓。
漢有龍且。
又複姓。
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
漢禦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又人名。
奢龍,黃帝臣。
【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又舜臣名。
【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又【廣雅】龍,君也。
又【廣韻】通也。
又【玉篇】竉也。
【詩商頌】何天之龍。
我龍受之。
【毛傳】讀如字。
【朱傳】寵也。
又【玉篇】和也,萌也。
又【正韻】與寵同。
【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
○按朱傳作葉音。
又【正韻】音曨。
【孟子】有私龍斷焉。
又【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
【集韻】黑白雜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
【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又葉蒲光切,音龐。
【易坤卦】故稱龍焉。
葉上嫌於無陽。
【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
【說文】從肉飛之形,童省聲。
【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考證:〔【爾雅釋畜】馬高八尺爲龍。
〕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
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龑 【亥集下】【龍字部】 龑 【篇海】於檢切,音掩。
高明之貌。
又【南唐書】南漢劉巖攺名龔,復攺名龑。
古無龑,巖取飛龍在天之義創此名。
龑音儼。
龗 【亥集下】【龍字部】 龗 〔古文〕□□□【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說文】龍也。
又【玉篇】或作靇。
又作靈。
神也,善也。
龘 【亥集下】【龍字部】 龘 【玉篇】音沓。
龍行龘龘也。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相倫切【集韻】須倫切,□音荀。
【說文】領端也。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
義同。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如善切【唐韻】人善切【集韻】忍善切,□音橪。
【說文】意膬也。
【徐曰】膬耎易破也。
【玉篇】意急而懼。
一曰戁也。
【六書故】今人亦以和易無他者爲。
又【玉篇】式善切【集韻】矢善切,□扇上聲。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虎伯切【集韻】霍虢切,□音謋。
□□,飛疾也。
【玉篇】也。
又【集韻】郝格切,音赫。
義同。
或作□。
又【集韻】忽麥切,音。
□,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俗縵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類篇】□與□同。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同翕。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尺涉切。
與懾通。
【說文】心服也。
【辰集下】【歹字部】【玉篇】同□。
【寅集下】【廣字部】【篇韻】音限。
門閾也。
【子集下】【八字部】【唐韻】【集韻】□徐醉切,音燧。
【玉篇】今作遂。
【增韻】俗作,非。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
【說文】黑與靑相次文。
【爾雅釋言】黼黻,彰也。
【郭註】黼文如斧,黻文如兩己相背。
又【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
【杜註】黻,韋韠,以蔽膝也。
又【釋名】黻冕,黻,紩也。
畫黻紩文綵於衣也。
此皆隨衣而名之也。
所垂前後珠轉減耳。
○按黻之狀如①。
①,古弗字。
《增韻》雲:兩已相背形。
《周禮司服》註疏,黻取臣民背惡向善,亦取合離之義,去就之理。
①字兩弓相背。
考證:〔此皆隨衣而名文也。
〕謹照名原文名文也改名之也。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汝鍼切。
又尼令切。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徒敢切【集韻】杜覽切,□音淡。
竹名。
又去聲。
【韻會】徒濫切,音憺。
義同。
麚 【亥集下】【鹿字部】 麚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
【說文】牡鹿,以夏至解角。
【爾雅釋獸】鹿,牡麚。
【又】麔麚,短脰。
【馬融長笛賦】寒熊振頷,特麚□髟。
考證:〔【馬融長笛賦】寒熊振頷,特麚昏髟。
〕謹照原文昏改□。
麝 【亥集下】【鹿字部】 麝 【唐韻】【集韻】【正韻】□神夜切,音射。
【說文】麝如小麋,臍有香。
一名射父。
【爾雅釋獸】麝父麕足。
【字林】小鹿有香,其足似麞,故雲麕足。
【字彙】獸如小麋,身有虎豹之文,臍有香,爲人所迫,卽自投高巖,舉爪剔出其香,就縶且死,猶拱四足保其臍。
故象退齒,犀退角,麝退香,皆輒掩覆,知其珍也。
又【廣韻】【集韻】□食亦切,音射。
義同。
黚 【亥集下】【黑字部】 黚 【唐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音箝。
【說文】淺黃黑也。
【廣雅】黑也。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有黚水,南至鄨。
又縣名。
古黚陽縣在武陵。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渠今切,□音琴。
又【集韻】紀炎切,音〈兀兼〉。
又古暗切,音紺。
義□同。
鷱 【亥集中】【鳥字部】 鷱 【廣韻】古勞切【集韻】居勞切,□音高。
【廣韻】□鷱,鳥名。
又鷱鴡。
【爾雅釋鳥陸璣疏】鳩,小鳩,幽州人或謂之鷱鴡。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
義同。
【集韻】本作鷎。
一作□。
鸈 【亥集中】【鳥字部】 鸈 【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
【廣韻】鸈鳥知人吉兇。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渠尤切,音仇。
【玉篇】荊楚亭名。
【類篇】在新市。
又【類篇】□或省作,亦從□。
烏侯切,音漚。
地名,在竟陵郡。
一曰荊也。
黶 【亥集下】【黑字部】 黶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檿。
【說文】中黑也。
【廣雅】黑也。
【廣韻】面有黑子。
【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音黯。
【正韻】黑痕。
又人名。
晉有欒黶。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亦作□。
詳□字註。
黸 【亥集下】【黑字部】 黸 【廣韻】落乎切【集韻】【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齊謂黑爲黸。
【廣韻】黑甚。
【揚子法言】彤弓黸矢。
鼆 【亥集下】【黽字部】 鼆 【唐韻】亡耿切【集韻】【正韻】母耿切,□音黽。
句鼆,魯邑。
【左傳文十五年】一人門於句鼆。
又【唐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音盲。
【說文】鼆,冥也。
從冥,黽聲,讀若黽蛙之黽。
鼇 【亥集下】【黽字部】 鼇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說文】海中大鱉也。
【玉篇】傳曰:有神靈之鼇,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
【史記三皇本紀】女媧氏斷鼇足,以立四極。
俗作鰲,非是。
鼏 【亥集下】【鼎字部】 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
【玉篇】覆樽巾也。
【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又【玉篇】鼎蓋也。
【儀禮士冠禮】特豚,載合升,離肺,實于鼎,設扃鼏。
【註】鼏,鼎覆也。
又【廣雅】鼏,慢閹也。
考證:〔説文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從鼎門聲。
周禮廟門容大鼎七箇。
〕謹照原文從鼎門聲門改冂。
大鼎之鼎改鼏。
鼚 【亥集下】【鼓字部】 鼚 【廣韻】褚羊切【集韻】抽良切,□音瞠。
【玉篇】鼓聲。
帝乃載歌,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鼝 【亥集下】【鼓字部】 鼝 【集韻】同鼘。
【張衡東京賦】雷鼓鼝鼝,六變旣畢。
鼣 【亥集下】【鼠字部】 鼣 【廣韻】符廢切,音吠。
【爾雅釋獸】鼣鼠。
【註】山海經說獸雲:形如鼣鼠。
【廣韻】鼠名,聲如犬吠也。
鼧 【亥集下】【鼠字部】 鼧 【廣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
【玉篇】鼠也。
又【廣韻】託何切【集韻】湯何切,□音佗。
義同。
鼮 【亥集下】【鼠字部】 鼮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玉篇】鼠名。
【爾雅釋獸】豹文鼮鼠。
【註】鼠文彩如豹者。
又【正字通】後漢竇攸家傳,光武得豹文鼠,羣臣莫知,攸對曰:鼮鼠也。
見爾雅。
驗之果然。
摯虞三輔決錄,載攸此事。
郭璞註及藝文類聚皆誤雲武帝時得此鼠,孝廉郞終軍知之。
野客叢書謂前漢諸書不聞終軍有此語,自當以摯說爲是。
又【集韻】徒徑切,音定。
義同。
鼽 【亥集下】【鼻字部】 鼽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
【說文】病寒鼻窒也。
【釋名】鼻塞曰鼽。
鼽,久也。
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
【廣雅】鼽,病也。
【禮月令】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
齆 【亥集下】【鼻字部】 齆 【廣韻】【集韻】□烏貢切,音甕。
【埤蒼】鼻病也。
【字彙】鼻塞曰齆。
又【埤雅】語雲:蛇聾虎齆。
鹻 【亥集下】【鹵字部】 鹻 【廣韻】【集韻】【正韻】□古斬切,音減。
鹹也,鹵也。
【六書故】鹵之凝著者,幷州末鹽刮鹽煎煉,味最下者。
【午集上】【疋字部】【字彙】所葅切,音疎。
淸疏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終字。
見漢孔宙□。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將由切,音啾。
□,穴中鼠聲。
又子悉切,音喞。
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思計切,音細。
陽,山名。
又【集韻】【類篇】息晉切,音信。
□也。
經絲具。
黹 【亥集下】【黹字部】 黹 【唐韻】陟幾切【廣韻】豬幾切【集韻】【韻會】展幾切,□音。
【說文】箴縷所紩衣。
【爾雅釋言】黹,紩也。
【郭註】今人呼縫紩衣爲黹。
【疏】鄭註司服雲:黼黻絺繡。
爲黹謂刺繡也。
【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
【註】或作黹。
【說文】從,丵省。
【徐鉉曰】丵,衆多也。
言箴縷之工不一也。
黿 【亥集下】【黽字部】 黿 【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
【說文】大□也。
【三蒼解詁】似□而大。
【爾雅翼】黿,□之大者,闊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元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
凡介者生於庶龜,然則黿介蟲之元也,以龞爲雌,黿鳴則□應。
【淮南子說山訓】燒黿緻□,此以其類求之。
【埤雅】黿亦思生,其脂得火,可燃鐵。
【左傳宣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
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
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
公問之,子家以告。
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
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又天黿,次名。
【周語】武王伐紂,星在天黿。
【註】星,辰星也。
天黿,次名。
一曰□枵。
○按雲辰星是月在須女,伏天黿之首也。
《字彙》謂辰星次名,誤。
又蜤蜴也。
【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化爲伭黿,以入王後宮。
【索隱曰】亦作蚖,蜤蜴也。
又【廣韻】五丸切【集韻】五官切,□音岏。
義同。
又【韻補】葉虞雲切,音輑。
【蘇軾季氏潛珍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飮江之鼇黿,岌飛簷與鐵柱,插淸江之奫淪。
鼅 【亥集下】【黽字部】 鼅 【廣韻】陟離切【集韻】珍離切,□音知。
【玉篇】鼅鼄也。
又【集韻】知義切,音智。
義同。
本作。
俗作蜘。
【龍龕】同鼅。
鼅字黽從冖作。
鼈 【亥集下】【黽字部】 鼈 【唐韻】幷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必列切,□音鷩。
【說文】甲蟲。
【玉篇】龜屬。
一名神守。
一名河伯從事。
【埤雅】鼈以眼聽,穹脊連脅,水居陸生。
【爾雅翼】鼈卵生,形圓脊穹,四周有。
帬易說卦:離爲鼈,爲蟹,爲龜,以其骨在外,肉在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外骨爲龜屬,內骨爲鼈屬,以鼈有肉緣,比龜爲內骨耳。
【淮南子說林訓】鼈無耳,而目不可瞥,精於明也。
陸佃曰:鶴影生,鼈思生,鼈伏於淵而卵剖於陵,此以思化也。
【又】鼈伏隨日,謂隨日光所轉,朝首東鄕,夕首西鄕。
又【爾雅釋魚】鼈三足爲能。
【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鼈。
又納鼈。
【本草註】鼈無足而頭尾不縮者,名曰納鼈。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旬始出於北鬥旁,狀如雄雞,其怒靑黑,象伏鼈。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鼈縣。
又官名。
【周禮天官□人】掌取互物。
又姓。
【蜀王本紀】鼈令屍亡隨江郫,與望帝相見,望帝以爲相,而禪國,號曰開明。
又木鼈子,番木鼈,□草名。
又石鼈。
【本草註】石鼈生海邊。
又土鼈,畜象處,象屎所生,斬斷復自合,能續骨。
又蕨別名。
亦作虌。
【爾雅釋草】蕨虌。
【郭註】初生無菜,可食,江西謂之虌。
【詩召南】言采其蕨。
【毛傳】蕨,鼈也。
其初生時似鼈腳,故名。
又葉毘祭切,音備。
【左思蜀都賦】白黿命鼈,□獺上祭。
俗作蟞鱉。
考證:〔【史記天官書】甸始出於北鬥旁。
〕謹照原文甸始改旬始。
鼷 【亥集下】【鼠字部】 鼷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
【說文】小鼠也。
【玉篇】螫毒,食人及鳥獸,皆不痛。
今之甘口鼠也。
【爾雅釋獸】鼷鼠。
【註】有螫毒者。
【博物志】鼷鼠之最小者,或謂之耳鼠。
【春秋成七年】春,鼷鼠食郊牛角,攺蔔牛,鼷鼠又食其角。
【本草註】李巡曰:卽鼱鼩,或謂之甘鼠。
陳藏器曰:鼷鼠極細,卒不可見,食人及牛馬等皮膚,成瘡至死不覺。
齊 【亥集下】【齊字部】 齊 〔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音臍。
【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
【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
又【玉篇】整也。
【正韻】無偏頗也。
【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
【註】齊,整也。
又等也。
【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
【註】如淳曰:齊,等也。
無有貴賤,謂之齊民。
又【正韻】莊也,肅也。
【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
【註】齊,肅也。
又正也。
【詩小雅】人之齊聖。
【註】中正通知之人也。
【朱傳】齊,肅也。
又【爾雅釋言】殷齊,中也。
【註】釋地曰:岠齊州以南。
【疏】齊,中也。
中州爲齊州。
中州猶言中國也。
【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裡。
【註】斯,離也。
齊,中也。
又【廣韻】好也。
又辨也。
【易繫辭】小大者存乎卦。
【註】齊,猶言辨也。
又速也。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
【註】謂速也。
【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
【註】徇疾,齊速,言聖人幼而疾速。
又國名。
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東靑州濟南濰縣安樂等處是也。
又乾齊,縣名。
屬酒泉郡。
見【後漢郡國志】。
又姓。
【風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
又放齊,堯臣名。
又【諡法】執心克莊曰齊。
資輔就共曰齊。
又與臍通。
【左傳莊六年】後君噬齊。
又【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
【集韻】齊齊,恭慤貌。
【禮玉藻】廟中齊齊。
又【廣韻】在詣切【集韻】【正韻】才詣切,□音劑。
【禮內則】凡食齊,視春時。
【周禮天官醬人註】食有和齊,藥之類也。
又酒以度量節作者謂之齊。
【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酒,亦作齌。
又火齊,珠名。
一曰似雲母。
重疊而開,色黃赤如金。
又【集韻】子計切,音霽。
和也。
【周禮天官食醫】八珍之齊。
又【正韻】津私切,音貲。
【論語】攝齊升堂。
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禮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
【註】齊,謂裳下緝也。
又莊皆切。
與齋同。
【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緻齊者也。
又牋西切,音齏。
與齏同。
【周禮天官醢人五齊註】齊,當爲齏。
五齊,昌本□析蜃豚拍深蒲也。
【疏】齏葅菜肉之通稱。
又與躋同。
【禮樂記】地氣上齊。
又【廣韻】疾私切,與薺通。
【禮玉藻】趨中采齊。
【鄭註】齊,當爲楚薺之薺。
【釋文】齊,依註作薺,疾私反。
又【正韻】才資切,音疵。
引玉藻采齊當讀疵音。
又【正韻】齋字,古單作齊。
詳齋字註。
又【集韻】子淺切,音翦。
同剪。
【說文】斷也。
剪取其齊,故謂齊爲剪。
【儀禮旣夕】馬下齊髦。
【註】齊,剪也。
考證:〔【易繫辭】齊大小者存乎卦。
〕謹照原文齊大小者改齊小大者。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
【註】猶速也。
〕謹照原註猶速也改謂速也。
〔【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緻其齊也。
〕謹照原文以緻其齊也改以緻齊者也。
齜 【亥集下】【齒字部】 齜 【唐韻】仕皆切【集韻】鋤佳切,□音柴。
【說文】齒相齘也。
一曰開口見齒貌。
又【玉篇】□齜。
【廣韻】齒不正也。
又【廣韻】側宜切【集韻】阻宜切,□音葘。
義同。
又【集韻】莊宜切,音近欺。
齲病。
又【集韻】【類篇】□莊皆切,音齋。
齒不齊。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義同。
又仕懈切,音。
或書作□。
鹿 【亥集下】【鹿字部】 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獸也。
【玉篇】麞屬。
【爾雅釋獸】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絕有力□。
【埤雅】仙獸也。
牡者有角。
【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
【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
【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
【詩小雅】呦呦鹿鳴。
又鹿蜀,獸名。
見【山海經】。
又鉅鹿,郡名。
【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
○按今屬順德府。
又獲鹿、束鹿,□縣名。
【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
隋鹿城,唐攺束鹿。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
【註】在今衞縣西北。
又山名。
涿鹿在上谷。
白鹿在荊州。
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
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又鹿門,關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註】魯南城東門。
又臺名。
【書武成】散鹿臺之財。
【薛瓚曰】在朝歌城。
又衡鹿,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又囷鹿。
【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
【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
囷,聚也,亦散也。
鹿善聚善散。
故囷謂鹿。
俗作簏。
又鹿車小車也。
【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又酒器。
【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又縷鹿,婦人冠名。
見【蔡邕獨斷】。
又鹿豆。
【爾雅釋草】蔨,鹿□,其實莥。
【註】今鹿豆也。
又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草名。
見【本草綱目】。
又與麓通。
【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
【周語】作旱鹿。
又姓。
【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
又五鹿,複姓。
漢有五鹿充宗。
又鹿鹿,與錄錄通。
【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
【註】錄錄,猶鹿鹿也。
亦作碌碌。
又作陸陸。
又【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
【註】獨鹿,與屬鏤同。
麀 【亥集下】【鹿字部】 麀 〔古文〕□【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
【說文】牝鹿也。
從牝省。
【詩小雅】麀鹿麌麌。
麄 【亥集下】【鹿字部】 麄 【六書正譌】俗麤字。
麅 【亥集下】【鹿字部】 麅 【集韻】蒲交切,音庖。
麠屬。
【字彙】與麃同。
鹿屬。
【備考】【醜集】【土字部】【五音篇海】藏經佛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類編】與冊同。
詳冊字註。
□字米中橫畫長,與□同字。
考證:【字彙補】楚革切,音冊。
□□也。
【字學指南】與□同。
麏 【亥集下】【鹿字部】 麏 【廣韻】居筠切,音頵。
鹿屬。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都昆切,音敦。
石可踞者。
【午集下】【示字部】【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音綴。
重祭也。
又【廣韻】陟劣切,音輟。
酹謂之。
或從酉。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同送。
【卯集上】【心字部】〔古文〕□【唐韻】餘呂切【集韻】演女切,□音與。
【說文】趨步□也。
從心與聲。
又【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音餘。
【廣韻】恭敬。
【集韻】行步安舒。
蓋由恭敬而得安舒也。
俗作舉,非。
【韓愈詩】□江南子。
俗本譌作舉舉。
〇按集韻上聲作,或作□,亦書作懙。
又平聲作懙,或作□,亦書作,三字□通,無二義。
【卯集中】【戈字部】【集韻】【韻會】□餘章切,音陽。
戈也。
【韻會小補】戉也。
今作揚。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昌者切【集韻】齒者切,□車上聲。
擊也。
又【集韻】止野切,音者。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方苟切,蔔上聲。
【說文】衣上擊也。
又【集韻】彼口切。
義同。
或作拊。
〇按海篇直音音保,與上切韻未合。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子林切【集韻】咨林切,□音祲。
石也。
又【集韻】才淫切,音岑。
石門。
又【正字通】玉門西南有一國,山中歲產石數千枚,名霹靂,春雷起減,至秋盡。
【□藏器本草拾遺】作碪。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類篇】□渠言切,健平聲。
【說文】相援也。
又【通雅】《說文》有字,因掀字重其聲,卽也。
漢書矯虔吏,卽撟。
趙氏曰:吳言以身肩物曰,借相訐告曰。
孫愐不收字。
而增攇字。
又【集韻】丘言切。
亦援也。
又居言切,音鞬。
又丘顏切,音馯。
又居閑切,音艱。
又丘虔切,音愆。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古困切,袞去聲。
轉也。
字原從袞作。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彌殄切,眠上聲。
飾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韻會】□居焮切,音靳。
【說文】拭也。
又【集韻】居覲切,巾去聲。
義同。
或作挋。
互見挋字註。
又【唐韻】巨巾切【集韻】渠巾切,□覲平聲。
又【集韻】幾隱切,音謹。
義□同。
又舉欣切,音斤。
義同。
又婧也。
本作□。
□字原從扌從□。
□,堇本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市緣切,音遄。
倉□也。
【字彙補】篅字省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賈我切,音哿。
與□同。
齠 【亥集下】【齒字部】 齠 【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
【正韻】始毀齒也。
【韓詩外傳】男子八月而生齒,八歲而齠齒。
【庾信齊王憲□】未逾齠齔,巳議論天下事。
又【集韻】丁聊切,音凋。
義同。
齡 【亥集下】【齒字部】 齡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廣雅】齡,年也。
古者謂年爲齡。
齒亦齡也。
齩 【亥集下】【齒字部】 齩 【唐韻】【集韻】【韻會】□五巧切,同咬。
【說文】齧骨也。
【廣韻】齧也。
【前漢食貨志】罷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
【張協七命】口齩飛刃。
又【集韻】下巧切。
效上聲。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兪。
憂也。
又【廣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窳。
懼也。
又【正韻】偶許切,音語。
義同。
〇按以字,勇字皆喩母。
偶字則入疑母。
正韻悉用雅音。
凡疑母字皆入喩母。
然此字平聲之切則用喩母。
而上聲之切又用疑母矣。
齪 【亥集下】【齒字部】 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測角切,音娖。
【玉篇】齒相近聲。
又【廣韻】開孔具。
又【集韻】齷齪,迫也。
【正韻】齷齪,急促局陿貌。
亦作齱□。
又作握齪。
【史記司馬相如傳】委瑣握齪。
又【廣韻】【集韻】□初六切,音珿。
【廣韻】廉謹貌。
又【集韻】叉足切,音娕。
齒齊也。
【午集中】【目字部】【玉篇】苦改切,音凱。
明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省古作。
註詳四畫。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彌兗切,音沔。
【說文】厲也。
從心弭聲。
一曰止也。
又【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義同。
亦作〈弭下心〉。
【卯集上】【心字部】【唐韻】移爾切【集韻】演爾切,□音迤。
【說文】忯,不憂事也。
從心虒聲。
又【集韻】賞是切,音弛。
又相支切,音□。
義□同。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楚人謂慙曰□。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常,本作。
人行五也。
齰 【亥集下】【齒字部】 齰 【唐韻】側革切,音賾。
【說文】齧也。
又【廣韻】鋤陌切【集韻】實窄切【韻會】實革切【正韻】士革切,□音咋。
【前漢鄧通傳】上使齰癰,色難之,巳而聞通嘗爲上齰之。
【註】齰齧也。
齧其膿血。
【宋玉風賦】啗齰嗽穫。
又【廣韻】鋤駕切【集韻】助駕切,□音乍。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迮。
義□同。
又【集韻】測革切,音策。
齒相値。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居切,音禁。
【揚子方言】格也。
【類篇】今竹木格。
一曰所以杆門。
【辰集中】【木字部】同栯。
【卯集中】【戈字部】【集韻】乙六切,音郁。
【說文】有文,章也。
從有,□聲。
或作彧。
通作郁。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前智切【集韻】疾智切,□音漬。
【說文】積也。
詩曰:助我舉。
搣頰旁也。
又【集韻】【韻會】□子智切,讀若委積之積。
又【唐韻】【集韻】□奇寄切,音芰。
義□同。
【正字通】《小雅》本作舉柴,《說文》改作。
按□□從手此聲,字形橫直異體,從合,可也。
考證:〔【說文】積也。
詩曰:助我舉。
□頰旁也。
〕謹照原文□改搣。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戸骨切【集韻】胡骨切,□音鶻。
讀與活近。
【說文】手推之也。
又【集韻】苦骨切,音窟。
義同。
又【唐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義同。
或作捆。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
【博雅】拑也。
又古本切,音袞。
義同。
齤 【亥集下】【齒字部】 齤 【唐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
【說文】缺齒也。
一曰曲齒。
一曰笑而見齒貌。
【淮南子道應訓】若士者齤然而笑。
【寅集下】【弓字部】【眞誥】同卷。
龍 【亥集下】【龍字部】 龍 〔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
【易乾卦】時乗六龍以禦天。
又星名。
【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
【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又山名。
龍門,在河東,見【禹貢】。
龍山,見【山海經】。
封龍,見【括地志】。
又邑名。
【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
【註】龍,魯邑。
在泰山博縣西南。
又【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又句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又馬名。
《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禮月令】駕蒼龍。
又龍輔,玉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又草名。
【詩鄭風】隰有遊龍。
【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又神名。
【山海經】有神名燭龍。
【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姓。
漢有龍且。
又複姓。
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
漢禦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又人名。
奢龍,黃帝臣。
【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又舜臣名。
【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又【廣雅】龍,君也。
又【廣韻】通也。
又【玉篇】竉也。
【詩商頌】何天之龍。
我龍受之。
【毛傳】讀如字。
【朱傳】寵也。
又【玉篇】和也,萌也。
又【正韻】與寵同。
【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
○按朱傳作葉音。
又【正韻】音曨。
【孟子】有私龍斷焉。
又【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
【集韻】黑白雜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
【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又葉蒲光切,音龐。
【易坤卦】故稱龍焉。
葉上嫌於無陽。
【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
【說文】從肉飛之形,童省聲。
【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考證:〔【爾雅釋畜】馬高八尺爲龍。
〕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
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龜 【亥集下】【龜字部】 龜 〔古文〕□□□【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爲切,□音騩。
甲蟲之長。
【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
【玉篇】文也,進也。
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
【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
【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
【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
【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
【杜註】宋地。
又山各。
【詩魯頌】奄有龜蒙。
【毛傳】龜,山也。
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
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
【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
【杜註】麗,著也。
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
【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
龜茲,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龜茲,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
龜茲,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郡龜茲屬國都尉治。
【註】應劭曰:音丘茲。
師古曰:龜茲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
○按龜茲之龜,有鳩、丘二音。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
搤水豹,馽潛牛。
○按此則龜亦葉尤韻,不獨龜茲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
【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
【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
【釋文】舉倫反。
又葉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
【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
登山射鹿,入水擉龜。
【正字通】龜本字。
考證:〔【爾雅釋蟲】十龜。
一神龜,二靈龜。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爾雅釋蟲】龜三足,賁。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龞 【亥集下】【龜字部】 龞 【正字通】同鼈。
龠 【亥集下】【龠字部】 龠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
從品侖。
侖,理也。
【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
【詩邶風】左手執龠。
又作籥。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註】籥,管也。
又【正韻】量名。
器狀似爵,以康爵祿。
【前漢律歷志】龠者,黃鍾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
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鬥,十鬥爲斛。
【字彙】樂之竹管□謂之龠,惟黃鍾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
說文,樂龠字,本作龠。
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
謂編竹習書也。
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從品從侖。
俗省作二口。
考證:〔【釋名】龠謂之笛。
〕謹照原書釋名改博雅。
龡 【亥集下】【龠字部】 龡 【正字通】吹本字。
【釋名】竹曰吹。
吹,推也。
以氣推發其聲也。
【周禮春官籥師】掌敎國子舞羽龡籥。
【籥章】中春龡豳,詩以逆暑。
【說文】作□。
【玉篇】作。
見後字註。
隷作吹。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市朱切【集韻】慵朱切,□音殊。
【玉篇】□,所以遏水也。
【集韻】□,遏水版。
一曰橫木渡水。
【子集中】【人字部】【正字通】衆本字。
【六書本義】從人,三成類爲意。
象形。
亦作〈亻亻亻〉。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音插。
【說文】疾言失次也。
又【集韻】醜聶切,音鍤。
又敕涉切,音僷。
義□同。
又實洽切,音萐。
女貌。
【卯集中】【手字部】【正字通】與副疈通。
拍逼切。
【韓非子顯學篇】嬰兒不剔頭則腹痛,不痤則寝益。
【註】痤癰也,當剔以除其疾,勿使養癰滋毒也。
○按諸韻書皆不載,惟《正韻》箋,補入屋陌二韻。
逸字。
【卯集中】【手字部】同擥。
【前漢五行志】仲舒別向歆。
【註】謂引取之。
又【□湯傳】城郭之兵。
【註】總持也。
又【息夫躬傳】撫神龍兮其須。
【註】謂執持之。
又【唐韻】魯甘切【集韻】盧甘切,□音藍。
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虛宜切,音羲。
目動也。
齬 【亥集下】【齒字部】 齬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語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
【說文】齒不相値也。
【字彙】一前一卻,齟齬不相値。
【揚子太玄經】其志齟齬。
又【廣韻】語居切【集韻】【正韻】牛居切【韻會】魚居切,□音魚。
又【廣韻】五乎切【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
義□同。
又葉牛何切,音俄。
嵒齬,山勢也。
【張衡西京賦】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
上林岑與壘,下嶄巖以嵒齬。
齭 【亥集下】【齒字部】 齭 【唐韻】創舉切【集韻】創所切,□音楚。
【說文】齒傷酢也。
又【廣韻】疎舉切【集韻】爽阻切,□音所。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此芮切,音翠。
斷也。
齱 【亥集下】【齒字部】 齱 【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
【說文】齵也。
又【玉篇】齒聚貌。
又【廣韻】齒偏。
又同齪。
【前漢酈食其傳】握齱好苛禮。
【註】應劭曰:握齱,急促之貌。
韋昭曰:握齪,小節也。
又【集韻】仕垢切,音鯫。
齱齵,齒不正。
又【集韻】【類篇】□仕六切,音□。
齒叢生。
齷 【亥集下】【齒字部】 齷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集韻】齷齪,迫也。
【廣韻】齷齪,齒相近。
【六書故】齷齪,齒細密也。
故人之曲謹者曰齷齪。
又【集韻】小貌。
齻 【亥集下】【齒字部】 齻 【廣韻】都年切【集韻】多年切,□音顛。
【玉篇】牙也。
【字彙】牙末。
【正字通】男子二十四歲,女子二十一歲,齻牙生。
又齒堅也。
【儀禮旣夕】右齻左齻。
【疏】釋曰:齻請牙兩畔最長者也。
龅 【亥集下】【齒字部】 齙 【玉篇】步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
【玉篇】齒露也。
龉 【亥集下】【齒字部】 齬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語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
【說文】齒不相値也。
【字彙】一前一卻,齟齬不相値。
【揚子太玄經】其志齟齬。
又【廣韻】語居切【集韻】【正韻】牛居切【韻會】魚居切,□音魚。
又【廣韻】五乎切【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
義□同。
又葉牛何切,音俄。
嵒齬,山勢也。
【張衡西京賦】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
上林岑與壘,下嶄巖以嵒齬。
龕 【亥集下】【龍字部】 龕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堪。
【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
【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
【揚子方言】龕,受也。
齊楚曰鋡,揚越曰龕。
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
【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
【揚子法言】劉龕南陽。
【註】取也。
同戡。
又【玉篇】聲也。
【揚子方言】龕,喊唏聲。
又勝也。
【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
一曰塔下室。
【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
又【杜甫詩】禪龕隻晏如。
考證:〔【揚子方言】劉龕南陽。
〕謹照原書方言改法言。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居諧切,音皆。
【玉篇】山名。
【正字通】一說同瑎,黑石似玉。
龖 【亥集下】【龍字部】 龖 【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
【說文】飛龍也。
又【六書精薀】震怖也。
二龍□飛,威靈盛赫,見者氣奪,故讋從此省。
【元包經】震龖之赫霆之砉。
傳曰:二龍怒也。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
飛龍也。
龔 【亥集下】【龍字部】 龔 【唐韻】俱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說文】給也。
【玉篇】奉也。
亦作供。
又慤也。
與恭同。
【梁元帝告四方檄】中權後勁,龔行天罰。
又【集韻】州名。
又姓,晉大夫龔堅。
又前漢龔勝,龔善,□著名節,世謂之楚兩龔。
【午集中】【目字部】【唐韻】【集韻】□邦免切,編上聲。
【說文】兒初生瞥者,從目睘聲。
言兒始生,目有翳也。
又【集韻】方免切,篇上聲。
義同。
又胡關切,音還。
大目貌。
【王延壽王孫賦】瞁歷而隳離。
【類篇】或作睔。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虛我切【集韻】許我切,□音□。
【博雅】唏唏□,笑也。
或作。
又【廣韻】呼個切【集韻】許箇切,□呵去聲。
義同。
又【集韻】虎何切,音訶。
義同。
一曰氣出。
通作呵。
又【廣韻】枯架切【集韻】丘駕切,□音髂。
【博雅】息也。
一曰大笑。
又【集韻】企夜切。
張口息也。
關中謂權臥爲。
一曰□,不意。
齦 【亥集下】【齒字部】 齦 【唐韻】康很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很切,□音懇。
【說文】齧也。
【揚子太玄經】琢齒依齦。
【韓愈曹成王□】蘇枯弱彊齦其姦猖。
又【廣韻】【集韻】□起限切,音近遣。
【廣韻】齧聲。
又【廣韻】語斤切【集韻】【正韻】魚斤切【韻會】疑斤切,□音。
【韻會】齒根肉。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莫結切,音蔑。
僣,多詐。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吉典切,音□。
與繭同。
齴 【亥集下】【齒字部】 齴 【廣韻】魚蹇切【集韻】語蹇切,□音巚。
【玉篇】露齒貌。
【王延壽王孫賦】齒□□以齴齴。
又【集韻】笑也。
又【集韻】語限切,音眼。
棧齴,高峻貌。
【張衡西京賦】棧齴巉嶮。
【註】殿階高峻貌。
齵 【亥集下】【齒字部】 齵 【庸韻】五婁切【集韻】【正韻】魚侯切,□音嵎。
【說文】齒不正也。
【正韻】齒相佹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葘蚤不齵,則輪□敝不匡。
【註】葘輻之入轂處,蚤入牙處,齒牙參差,謂之齵。
上下入處,整然相當,則轂□敝壞,輻不邪枉也。
又【荀子君道篇】境內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
又【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
【廣韻】齱齵,齒重生。
又【正韻】一曰齒偏。
齹 【亥集下】【齒字部】 齹 〔古文〕□【唐韻】楚宜切,音差。
【說文】齒參差。
又【廣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
【玉篇】齒齹跌者。
【正韻】齒不齊也。
又【正韻】齹,齒本。
又人名。
【左傳昭十六年】子齹賦野有蔓草。
【杜註】子齹,子皮之子嬰齊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鮆。
又倉何切,音蹉。
義□同。
齺 【亥集下】【齒字部】 齺 【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
【說文】齒搚也。
一曰齰也。
一曰馬口中橛也。
又【玉篇】無牙名也。
又【廣韻】士角切【集韻】仕角切【正韻】食角切,□音浞。
【廣韻】齒相近貌。
又【荀子王霸篇】齺然上下相信。
【註】齺,齒相逆也。
齺然,上下相向之貌。
又【廣雅】齧也。
【管子輕重戊篇】車轂齺,騎連伍而行。
【註】齺,齧也。
言其車轂往來相齧。
考證:〔【管子輕重戊篇】【註】騶,齧也。
〕謹照原文騶改齺。
齒 【亥集下】【齒字部】 齒 〔古文〕□□□□□【唐韻】【廣韻】昌裡切【集韻】【類篇】【韻會】醜止切【正韻】昌止切,□音。
【說文】口齗骨也。
象口齒之形。
牙,牡齒也。
【字彙】上曰齒。
下曰牙。
【顏師古急就篇註】齒者總謂口中之骨,主齰齧者也。
【周禮秋官小司□之職】自生齒以上,登於天府。
【鄭註】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
又【釋名】齒,始也。
少長別,始乎此也。
以齒食多者長也,食少者幼也。
又【爾雅釋詁】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
通作兒。
【詩魯頌】黃髮兒齒。
又年也。
又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
【杜註】齒,列也。
【疏】禮記文王世子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
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用次列,亦名爲齒,故雲齒列也。
【左傳昭元年】使後子與子幹齒。
【杜註】以年齒高下而坐。
又【禮曲禮】齒路馬有誅。
【疏】論量君馬歲數,亦被責罰,皆廣敬也。
又類也。
【管子弟子職】同嗛以齒。
【註】齒,類也。
謂食盡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
又【廣韻】錄也。
又金齒,地名。
又魚齒,山名。
在潁川郡。
見【後漢郡國志】。
又鑿齒,獸名。
【揚雄長楊賦】鑿齒之徒。
【註】獸齒似鑿,能食人。
又羊齒,草名。
【爾雅釋草】緜馬羊齒。
【郭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似羊齒,今江東呼爲雁齒。
又黑齒,外國姓。
又鑿齒,人名。
【山海經】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
【郭註】鑿齒,人齒如鑿,長五六寸,因以爲名。
又習鑿齒,晉人名。
又【集韻】稱拯切,稱上聲。
齒也。
考證:〔【爾雅釋詁】齒,壽也。
又兒齒,齒落更生,壽徵也。
〕謹按爾雅以齯齒爲壽,不以齒爲壽。
今謹改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
【亥集中】【鳥字部】【字彙補】與鸂同。
龒 【亥集下】【龍字部】 龒 【字彙補】古文龍字。
【前漢南粵王傳】漢封摎樂子廣德爲龒侯。
龔 【亥集下】【龍字部】 龔 【唐韻】俱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說文】給也。
【玉篇】奉也。
亦作供。
又慤也。
與恭同。
【梁元帝告四方檄】中權後勁,龔行天罰。
又【集韻】州名。
又姓,晉大夫龔堅。
又前漢龔勝,龔善,□著名節,世謂之楚兩龔。
龜 【亥集下】【龜字部】 龜 〔古文〕□□□【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爲切,□音騩。
甲蟲之長。
【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
【玉篇】文也,進也。
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
【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
【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
【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
【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
【杜註】宋地。
又山各。
【詩魯頌】奄有龜蒙。
【毛傳】龜,山也。
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
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
【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
【杜註】麗,著也。
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
【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
龜茲,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龜茲,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
龜茲,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郡龜茲屬國都尉治。
【註】應劭曰:音丘茲。
師古曰:龜茲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
○按龜茲之龜,有鳩、丘二音。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
搤水豹,馽潛牛。
○按此則龜亦葉尤韻,不獨龜茲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
【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
【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
【釋文】舉倫反。
又葉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
【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
登山射鹿,入水擉龜。
考證:〔【爾雅釋蟲】十龜。
一神龜,二靈龜。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爾雅釋蟲】龜三足,賁。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龢 【亥集下】【龠字部】 龢 【唐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
□同和。
【說文】調也。
【廣韻】諧也,合也。
【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龢。
【前漢敘傳】欥中龢爲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再。
【註】龢,古和字。
又晉邑名。
【晉語】範宣子與龢大夫爭田。
又殿名。
【張衡東京賦】前殿靈臺,龢驩安福。
【註】龢驩,殿名。
又鍾名。
【六一題跋古器銘】寶龢,鍾也。
又人名。
庾龢。
見【晉書】。
考證:〔【晉語】範宣子與龡大夫爭田。
〕謹照原文龡大夫改龢大夫。
【子集上】【一字部】〔古文〕□【集韻】他點切,音忝。
以舌鉤取也。
【說文】舌貌。
從谷省,象形。
【精薀】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
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又【玉篇】【唐韻】【集韻】□他念切,添去聲。
義同。
〇按字,今通作餂。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於避切,音恚。
【說文】不悅也。
又【廣韻】時髓切,音菙。
義同。
又【集韻】益涉切,音壓。
嬈,女態。
【巳集上】【水字部】【說文】,塗也。
從水從土尨聲,讀若隴。
○按字本從土,《正字通》譌從工,今改正。
又【篇海】母總切,音。
鴻,無知也。
【醜集下】【女字部】同妿。
齧 【亥集下】【齒字部】 齧 【唐韻】五結切【集韻】【韻會】倪結切【正韻】魚列切,□音臬。
【說文】噬也。
【禮曲禮】毋齧骨。
又地名。
【史記河渠書】齧桑浮兮淮泗滿。
【註】齧桑,地名。
又齧齒,鳥名。
【爾雅釋鳥】齧齒,艾。
又獸名。
齧鐵。
見【神異經】。
又蟲名。
齧桑。
【爾雅釋蟲】蠰齧桑。
【疏】蠰,一名齧桑。
江東呼爲齧髮。
又草名。
【爾雅釋草】齧,苦堇。
【註】苦堇,今堇葵也。
【又】齧,彫蓬。
【疏】蓬蒿也。
草之不理者也。
又姓。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於王倪。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同孌。
龌 【亥集下】【齒字部】 齷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集韻】齷齪,迫也。
【廣韻】齷齪,齒相近。
【六書故】齷齪,齒細密也。
故人之曲謹者曰齷齪。
又【集韻】小貌。
龐 【亥集下】【龍字部】 龐 【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皮江切,□音胮。
【說文】高屋也。
又雜亂貌。
【書周官】不和政龐。
又姓。
周畢公高後,封於龐,因氏焉。
又【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
【集韻】充實也。
【詩小雅】四牡龐龐。
【前漢司馬相如傳】湛恩龐洪。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九眞郡都龐。
又【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龍。
義同。
又【集韻】蒲蒙切,音蓬。
充牣也。
龛 【亥集下】【龍字部】 龕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堪。
【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
【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
【揚子方言】龕,受也。
齊楚曰鋡,揚越曰龕。
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
【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
【揚子法言】劉龕南陽。
【註】取也。
同戡。
又【玉篇】聲也。
【揚子方言】龕,喊唏聲。
又勝也。
【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
一曰塔下室。
【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
又【杜甫詩】禪龕隻晏如。
考證:〔【揚子方言】劉龕南陽。
〕謹照原書方言改法言。
龣 【亥集下】【龠字部】 龣 【廣韻】古嶽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嶽切,□音覺。
【玉篇】樂器之聲,東方音也。
今作角。
【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
龣,卽角字。
一曰樂器。
又【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義同。
或從鹿作□。
龥 【亥集下】【龠字部】 龥 【廣韻】羊戍切【韻會】兪戍切,□音裕。
【廣韻】呼也。
【字彙】疾首號呼也。
一作□。
【書泰誓】無辜□天。
【傳】□,呼也。
又和也。
【書盤庚】率□衆慼,出矢言。
【傳】□,和也。
率和衆寡之人,出正直之言。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義同。
【六書正譌】俗作□,非。
【醜集下】【女字部】【唐韻】弦雞切,音奚。
女隷也。
今通作奚。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
怯也。
一曰妒也。
【寅集上】【子字部】【廣韻】無遠切【集韻】武遠切【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勉。
【說文】生子免身也。
從子免。
【徐鍇曰】會意。
又【正譌】芳萬切,音販。
【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
【正字通】無販問二音。
〇按諸家註,,美辨切,產子也。
嬎,方諫切,音販,生子均齊也。
一曰免子,音販者,以與嬎通也。
又《韻會》《正韻》俱載問韻,註生子也,與娩免同。
二音應□存。
【寅集上】【尢字部】【玉篇】古文跛字。
註詳足部五畫。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待戴切,音代。
玉名。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辰陵切。
同丞。
翊也。
〇按《說文》本作。
從□從卪從山,山高奉承之意。
《六書本義》作□,自下奉上也。
亦從手作承。
互見一部丞字、手部承字二註。
【子集中】【人字部】【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說文】人姓也。
【辰集下】【毛字部】【玉篇】思連切【廣韻】【集韻】相然切,□音仙。
【博雅】□,罽也。
又【風俗通】翅,細葛也。
又【集韻】疏臻切,音莘。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
【說文】綅作□。
又【廣韻】息廉切,音暹。
詳綅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叉宜切,音差。
【類篇】篸□,竹貌。
又洞簫也。
【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
【註】參差,洞簫。
一作篸□。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
【類篇】筥屬。
又【廣韻】【集韻】□側下切,音鮓。
炭籠。
長沙語。
又【類篇】所□切。
大籥。
【子集中】【人字部】【唐韻】秦悉切。
與疾通。
【說文】妎也。
又毒也。
重文作嫉,義同。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正韻】□餘招切,音姚。
【說文】喜也。
又【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物大小不同,謂之。
【說文長箋】方俗以彼比此曰。
轉用燿。
又彼此誑惑曰兩邊。
齼 【亥集下】【齒字部】 齼 【廣韻】創舉切,音楚。
【玉篇】齒傷醋也。
又【正字通】音措。
【曾茶山和曾宏父餉柑詩】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齼遠山顰。
齽 【亥集下】【齒字部】 齽 【集韻】巨禁切,音噤。
口閉也。
又【集韻】【類篇】□居廕切,音禁。
【集韻】鉤齒內曲謂之齽。
齲 【亥集下】【齒字部】 齲 【唐韻】區禹切【集韻】【韻會】顆羽切,□音踽。
【說文】齒蠹也。
【釋名】齲,朽也。
蟲齧之齒,缺朽也。
【廣雅】齲,病也。
【史記倉公傳】齊中大夫病齲齒。
【後漢梁冀傳】冀妻能爲齲齒笑。
【註】風俗通曰: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也。
【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
又【正韻】齲,齒啓貌。
又【集韻】果羽切,音矩。
義同。
龏 【亥集下】【龍字部】 龏 【唐韻】紀庸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說文】慤也。
又【字彙】升也。
又【廣韻】居用切【集韻】欺用切,□音供。
義同。
又【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燭蔽也。
【六書正譌】從共省。
會意。
龍聲。
俗作龔,非。
龤 【亥集下】【龠字部】 龤 【唐韻】戸皆切【集韻】雄皆切。
□同諧。
【說文】樂和龤也。
虞書曰:八音克龤。
今作諧。
註詳言部九畫。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七感切,音慘。
【說文】婪也。
或作□。
又【集韻】倉含切,音參。
義同。
又【廣韻】七合切【集韻】錯合切,□音。
義同。
又【集韻】疏簪切,音森。
淫也。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五感切,音顉。
【說文】含怒也。
一曰難知。
又重頤謂之。
【韓詩】碩大且。
又【廣韻】胡感切【集韻】戸感切,□撼上聲。
惡性也。
又【集韻】鄔感切,音暗。
又魚檢切,音廣。
□含怒意。
又於鹽切,音懕。
美也。
又衣檢切,音掩。
義同。
又烏含切,音諳。
女有心。
通作媕。
考證:〔豐豔貌。
【韓詩外傳】碩大且。
〕謹按韓詩外傳無此文,查太平禦覽此引韓詩作,又引章句曰重頤也。
謹照韓詩章句豐豔貌改重頤謂之。
省外傳二字。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乃玷切,音淰。
【說文】下志貪頑也。
又【廣韻】【集韻】□式荏切,音審。
又【集韻】式禁切,音諗。
義□同。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
又徒感切,音□。
□女名。
又他點切,音忝。
婦人細長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徐心切,音尋。
女名。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盧瞰切。
同濫。
【說文】過差也。
一曰貪也。
或作纜。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
女字。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盧感切,音壈。
好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堅奚切,音雞。
木名。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衣儉切【集韻】【類篇】衣檢切,□音掩。
【博雅】、藲,柰也。
又【類篇】於瞻切。
檢,木名。
又【集韻】烏含切,音庵。
義同。
本作□。
省作。
【醜集下】【女字部】【唐韻】【集韻】□則旰切,音贊。
【說文】白好也。
【寅集上】【宀字部】【唐韻】【集韻】【類篇】□居又切,音救。
【說文】貧病也。
引《詩》:煢在。
《詩》本作疚。
疚通。
【玉篇】疾也。
《正字通》一曰,久居也。
又【廣韻】與久切【集韻】【類篇】以九切,□音羑。
義同。
【寅集上】【宀字部】【唐韻】【集韻】莫鳳切【韻會】【正韻】蒙弄切,□同夢。
【說文】作,寐而有覺也。
從宀從□夢聲。
【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之吉兇,一曰正,二曰□,三曰思,四曰悟,五曰喜,六曰懼。
隸省作夢。
互詳夕部夢字註。
【寅集上】【宀字部】【廣韻】【集韻】□七稔切。
同寢。
【說文】病臥也。
本作□,從省,□聲。
○按《說文》宀部□,臥也。
部□,病臥。
分爲二,無義。
同作寢可也。
□字原作帚下又。
《說文》,□省聲。
龀 【亥集下】【齒字部】 齔 【唐韻】【集韻】【韻會】初堇切【正韻】初謹切,□瀙上聲。
【說文】毀齒也。
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
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
又【廣韻】【集韻】【正韻】□初覲切,音襯。
又【集韻】醜忍切,音辴。
義□同。
從□,□音化。
【六書正譌】別作齓,非。
龍 【亥集下】【龍字部】 龍 〔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
【易乾卦】時乗六龍以禦天。
又星名。
【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
【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又山名。
龍門,在河東,見【禹貢】。
龍山,見【山海經】。
封龍,見【括地志】。
又邑名。
【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
【註】龍,魯邑。
在泰山博縣西南。
又【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又句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又馬名。
《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禮月令】駕蒼龍。
又龍輔,玉名。
【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又草名。
【詩鄭風】隰有遊龍。
【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又神名。
【山海經】有神名燭龍。
【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姓。
漢有龍且。
又複姓。
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
漢禦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又人名。
奢龍,黃帝臣。
【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又舜臣名。
【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又【廣雅】龍,君也。
又【廣韻】通也。
又【玉篇】竉也。
【詩商頌】何天之龍。
我龍受之。
【毛傳】讀如字。
【朱傳】寵也。
又【玉篇】和也,萌也。
又【正韻】與寵同。
【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
○按朱傳作葉音。
又【正韻】音曨。
【孟子】有私龍斷焉。
又【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
【集韻】黑白雜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
【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又葉蒲光切,音龐。
【易坤卦】故稱龍焉。
葉上嫌於無陽。
【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
【說文】從肉飛之形,童省聲。
【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考證:〔【爾雅釋畜】馬高八尺爲龍。
〕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
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龑 【亥集下】【龍字部】 龑 【篇海】於檢切,音掩。
高明之貌。
又【南唐書】南漢劉巖攺名龔,復攺名龑。
古無龑,巖取飛龍在天之義創此名。
龑音儼。
龗 【亥集下】【龍字部】 龗 〔古文〕□□□【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說文】龍也。
又【玉篇】或作靇。
又作靈。
神也,善也。
龘 【亥集下】【龍字部】 龘 【玉篇】音沓。
龍行龘龘也。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相倫切【集韻】須倫切,□音荀。
【說文】領端也。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
義同。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如善切【唐韻】人善切【集韻】忍善切,□音橪。
【說文】意膬也。
【徐曰】膬耎易破也。
【玉篇】意急而懼。
一曰戁也。
【六書故】今人亦以和易無他者爲。
又【玉篇】式善切【集韻】矢善切,□扇上聲。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虎伯切【集韻】霍虢切,□音謋。
□□,飛疾也。
【玉篇】也。
又【集韻】郝格切,音赫。
義同。
或作□。
又【集韻】忽麥切,音。
□,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俗縵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類篇】□與□同。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同翕。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尺涉切。
與懾通。
【說文】心服也。
【辰集下】【歹字部】【玉篇】同□。
【寅集下】【廣字部】【篇韻】音限。
門閾也。
【子集下】【八字部】【唐韻】【集韻】□徐醉切,音燧。
【玉篇】今作遂。
【增韻】俗作,非。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