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小雅】麾之以肱,畢來旣升。
【荀子成相篇】呂尚招麾殷民懷。
【註】招麾,指麾也。
又快也。
【禮禮器】祭禮不麾蚤。
【註】麾之言快也。
祭有常時,不以先時爲快也。
又【集韻】呼恚切,音孈。
以旌旗示之曰麾。
又【集韻】況僞切,音齂。
招也。
【左傳隱十三年】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註】麾,招也。
考證:〔【集韻】況僞切,音侐。
招也。
〕謹按集韻況僞切内無侐字,不得音侐。
謹改侐爲齂。
鷮 【亥集中】【鳥字部】 鷮 【廣韻】舉喬切【集韻】居妖切【韻會】居祅切【正韻】堅堯切,□音驕。
【說文】走鳴長尾鷄也。
【爾雅釋鳥】鷮雉。
【郭註】卽鷮鷄也。
【詩小雅】有集維鷮。
【山海經】女幾之山,其鳥多白鷮。
【陸璣疏】鷮微小於翟,走而且鳴,曰鷮鷮。
其尾長,肉甚美。
【埤雅】薛綜曰:雉之健者爲鷮,尾長六尺。
【字說】鳴則首尾喬如。
【後漢華佗傳】冷壽光嘗屈頸鷮息。
又【唐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音喬。
義同。
鷽 【亥集中】【鳥字部】 鷽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爾雅釋鳥】鷽,山鵲。
【郭註】似鵲而有文彩,長尾,觜腳赤。
【疏】山鵲,一名鷽。
【說文】知來事鳥也。
字說雲:能效鷹鸇之聲,而性惡。
其類相値則搏。
又【廣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
小鳩也。
【莊子逍遙遊】蜩與鷽鳩笑之。
亦作學鳩。
又【集韻】烏酷切,音沃。
又戸八切,音滑。
義□同。
鸌 【亥集中】【鳥字部】 鸌 【廣韻】烏郭切【集韻】屋郭切,□音雘。
【廣韻】水鳥。
又【集韻】胡故切,音護。
鳥名。
□ 【未集中】【羊字部】 □ 【類篇】胡怪切。
□□,垢膩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將先切,音箋。
韀或作□。
馬被具。
○按與□同。
鸒 【亥集中】【鳥字部】 鸒 【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
【說文】□居也。
一名鴉烏。
小而多羣,腹下白。
【詩小雅】弁彼鸒斯。
【字彙】斯,語辭,後儒以二字爲鳥名,非。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
義同。
【說文】作□。
鸨 【亥集中】【鳥字部】 鴇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音寶。
【說文】鳥也。
【郭璞曰】鴇,似鴈無後趾,毛有豹文。
一名獨豹。
【詩唐風】肅肅鴇羽。
【毛傳】鴇性不樹止。
正義曰:鴇鳥連蹄,樹止則爲苦,故以喩君子從征役爲危苦也。
【埤雅】鴇性羣居如鴈,自然有行列,故從□。
□相次也。
【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
易林曰:文山鴻豹。
又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
【廣韻】亦作□□。
又馬名。
與駂同。
烏驄也。
【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
【傳】驪馬雜毛曰鴇。
古字通用。
鸾 【亥集中】【鳥字部】 鸞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鑾。
神鳥也,赤神之精,鳳凰之佐,雞身赤毛,色備五采,鳴中五音,出女牀山。
【山海經】女牀山有鳥,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鸞。
見則天下安寧。
又【洽聞記】蔡衡曰:多赤色者鳳,多靑色者鸞。
【李賀詩】銅鏡立靑鸞。
又鸞鈴。
【詩小雅】和鸞雝雝。
【毛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
【左傳桓二年】鍚鸞和鈴,昭其聲也。
【杜註】鍚在馬額,鸞在鑣,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聲。
【埤雅】鸞鳥,雌曰和,雄曰鸞。
禮雲:在輿則聞鸞和之聲,蓋取諸此。
古時鸞輿順動,此鳥飛集車上,雄鳴於前,雌應於後。
又鸞刀。
【詩小雅】執其鸞刀。
【毛傳】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
【疏】鸞鈴之刀,鸞卽鈴也。
刀環有鈴,其聲中節。
又作鑾。
【古今注】玉輅衡上金雀,若朱鳥也。
口銜鈴,鈴謂之鑾。
或謂朱鳥鑾也。
鸞口銜鈴,故謂之鑾。
又鸞鳥,縣名。
【後漢郡國志】屬武威郡,卽今涼州昌松縣北。
又葉閭員切,音連。
【陸璣羅敷歌】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鸞,綺態隨緣變,沈姿無乏源。
鹇 【亥集中】【鳥字部】 鷴 【說文長箋】俗鷳字。
鵸 【亥集中】【鳥字部】 鵸 【廣韻】渠基切【集韻】渠羈切,□音奇。
【山海經】翼望之山有鳥,如烏,三首六尾,名鵸。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
義同。
鶂 【亥集中】【鳥字部】 鶂 【廣韻】五歷切【集韻】【韻會】倪歷切,□音艗。
水鳥。
雄雌相視則孕。
【莊子天運篇】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
【謝靈運山居賦】鳥則鵾鴻鶂鵠。
又通鷁。
【史記宋世家】六鶂退飛。
【左傳】作鷁。
又【集韻】研奚切,音倪。
義同。
又【集韻】【類篇】□逆革切,音虉。
鳥名。
【集韻】或作鷁□。
鶕 【亥集中】【鳥字部】 鶕 同。
【午集中】【皿字部】【五音集韻】符炎切,音凡。
【博雅】桮也。
【揚子方言】趙魏之閒或曰。
又【廣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泛。
【五音集韻】匹凡切,音芝。
義□同。
【玉篇】通作盕□□。
【集韻】或作□釩。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羊進切,音鈏。
擣也。
麻 【亥集下】【麻字部】 麻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音蟆。
【玉篇】枲屬也。
皮績爲布,子可食。
【爾雅釋草】枲麻。
【疏】麻,一名枲。
禹貢靑州雲: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
【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又蕁麻。
蕁本作。
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
【禮月令】食麻與犬。
【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
【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
【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
【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
【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
【註】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
鼗鼓名。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
【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
【註】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
【註】麻鄕,縣名。
又姓。
【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
【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葉謨婆切。
【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葉眉波切,音摩。
【潘嶽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
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從□,音派,麻片也。
從廣人在屋下,治麻之意。
俗作麻,從木,非。
黁 【亥集下】【麻字部】 黁 【廣韻】【集韻】□奴昆切,音渜。
香也。
又人名。
【晉書夷貊傳】姚興太史令郭黁。
黑 【亥集下】【黑字部】 黑 【唐韻】呼北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得切,□音潶。
【說文】火所熏之色也。
韓康伯曰:北方隂色。
【釋名】黑,晦也。
如晦冥時色也。
【易說卦】坤其於地也爲黑。
【書禹貢】兗州,厥土黑墳。
【禮檀弓】夏後氏尚黑。
又水名。
【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又【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滇池縣有黑水祠。
又黑齒,國名。
【楚辭招魂】雕題黑齒。
又地名。
【左傳宣六年】公會晉侯宋公于黑壤。
又黑子,今所謂黶子也。
【前漢高帝紀】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又【賈誼傳】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
又【周禮天官籩人】其實蕡白黑。
【註】黍曰黑。
又【詩小雅】以其騂黑。
【傳】黑,羊豕也。
又姓。
周有黑肱,黑胎。
又葉鬩各切,音壑。
【史記龜筴傳】天出五色,以辨白黑。
地生五穀,以知善惡。
考證:〔【賈誼傳】淮之北大諸侯。
〕謹照原文淮下增陽字。
北字改比字。
〔【史記龜筴傳】天出五色,以知黑白。
地出五穀,以知善惡。
〕謹照原文以知黑白改以辨白黑。
地出五穀改地生五穀。
黗 【亥集下】【黑字部】 黗 【唐韻】他袞切【集韻】吐袞切,□疃上聲。
【說文】黃濁也。
【廣雅】黑也。
又【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廣韻】黃黑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音罥。
義闕。
○按卽□字之譌。
□ 【未集中】【網字部】 □ 【字彙補】以智切【篇海】音異。
○按卽字之譌。
黩 【亥集下】【黑字部】 黷 【唐韻】【集韻】徒谷切【韻會】【正韻】杜谷切,□音獨。
【說文】握持垢也。
【玉篇】數也,垢也,蒙也。
【正韻】濁也,慁也。
【書說命】黷于祭祀,時謂弗欽。
【前漢枚臯傳】媟黷貴幸。
【師古曰】黷。
污濁也。
又【賈逵國語註】黷,媟也。
【廣雅】狎也。
又【玉篇】黑也。
【正字通】黝貌。
【左思吳都賦】林木爲之潤黷。
鷠 【亥集中】【鳥字部】 鷠 【字彙補】五魚切,音魚。
鳥名。
鷺 【亥集中】【鳥字部】 鷺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白鷺也。
【李時珍曰】水鳥也。
林棲水食,羣飛成序,潔白如雪,頂有長毛十數莖,毿毿然如絲,欲取魚,則弭之,名曰絲禽。
一名屬玉,一名舂鉏。
【爾雅釋鳥】鷺舂鉏。
【註】鷺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
今江東人取以爲睫攡,名之曰白鷺縗。
禽經曰:鸘飛則霜,鷺飛則露,其名以此。
步於淺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鋤之狀,故曰舂鋤。
又朱鷺。
【爾雅釋鳥疏】楚威王時,有朱鷺合沓飛翔而來舞。
則復有赤者,舊鼓吹朱鷺曲,是也。
然則鳥名白鷺,赤者少耳。
【晉書樂志】漢時短簫鐃歌之樂,其曲有朱鷺。
又鷺羽,舞者所持以指麾,或坐或伏也。
【詩□風】値其鷺羽。
又【魯頌】振振鷺。
又白鷺,官名。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謂□官,謂之白鷺,取延頸遠望之義。
又【集韻】良據切,音慮。
【字林】鳥名。
又【集韻】龍都切,音盧。
水鳥也。
鸋 【亥集中】【鳥字部】 鸋 【廣韻】奴丁切【集韻】囊丁切,□音寧。
【爾雅釋鳥】鴟梟鸋鴂。
【疏】幽州謂之鸋鴂。
【又】鶉子鳼,鴽子鸋。
【註】別鶉雛之名。
又【廣韻】【集韻】□乃定切,音甯。
義同。
鸓 【亥集中】【鳥字部】 鸓 【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音壘。
【說文】鸓,鼠形,飛走且乳之鳥也。
一名鸓鼠,一名飛生,一名鼯。
【陶弘景曰】飛狀如蝙蝠,大如鴟鵝,毛紫色,暗夜行。
【李時珍曰】此物肉翅連尾,飛不能上,易至礧墜,故謂之鸓。
又【山海經】翠山,其鳥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禦火。
【司馬相如上林賦】蜼蠼飛鸓。
【註】飛鸓首,以其髥飛。
又【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音。
【廣雅】□□,飛鸓也。
又【集韻】盧回切,音雷。
義同。
鸖 【亥集中】【鳥字部】 鸖 【正字通】同鶴。
【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鸖。
【史記衞世家】懿公好鸖。
【左傳】作鶴。
鸷 【亥集中】【鳥字部】 鷙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至。
【說文】擊殺鳥也。
【玉篇】猛鳥也。
【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王逸註】鷙,執也。
謂能執伏衆鳥,鷹鸇之類也。
【後漢杜詩傳】湯武善禦衆,故無忿鷙之師。
【註】鷙,擊也。
又凡鳥之勇,獸之猛者,皆曰鷙。
【禮月令】鷹隼蚤鷙。
【註】鷙,疾厲之氣也。
亦作摯。
【禮曲禮】前有摯獸。
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又【集韻】【類篇】□陟栗切,音窒。
【莊子在宥篇】天下始喬詰卓鷙。
【音義】卓鷙,行不平也。
又疑也。
【管子五輔篇】下愈覆鷙而不聽從。
【註】謂伺察而懷疑也。
又【集韻】之列切,音晢。
鳥擊也。
又【集韻】【類篇】□敕栗切,音抶。
又陟利切,音緻。
義□同。
考證:〔又與騺同。
【史記秦本紀】晉君棄其軍,與秦爭利,還而馬鷙。
〕謹按史記不作鷙。
今節雲於上文禮曲禮前有摯獸下,增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鵺 【亥集中】【鳥字部】 鵺 【廣韻】羊謝切【集韻】夤謝切,□音夜。
鳥名。
似雉。
【山海經】單張山有鳥,如雉,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
鶅 【亥集中】【鳥字部】 鶅 【廣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正韻】旨而切,□音甾。
東方雉也。
【爾雅釋鳥】東方曰鶅。
【疏】東方雉名。
又【爾雅釋鳥】鶅鵵軌。
【註】義未詳。
又【廣韻】【集韻】□側吏切,音胾。
義同。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吉弔切,音叫。
窱,深遠也。
又靜也。
【張衡西京賦】望窱似徑廷。
又【集韻】伊鳥切。
同窈。
詳窈字註。
鶌 【亥集中】【鳥字部】 鶌 【唐韻】【集韻】□九勿切,音□。
【說文】鶌鳩也。
【爾雅釋鳥】鶌鳩,鶻鵃。
【郭註】似山鵲而小。
又【集韻】曲勿切,音□。
【山海經】馬成山有鳥,狀如烏,首白,身靑,足黃,名鶌鶋,食之不饑。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椀也。
亦小盂也。
又【類篇】扁縣切。
義同。
黂 【亥集下】【麻字部】 黂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玉篇】枲實也。
【爾雅釋草】黂,枲實。
【疏】黂,卽麻子名也。
【淮南子說林訓】黂不類布,而可以爲布。
又通作蕡。
【儀禮喪服】苴絰者,麻之有蕡者也。
又【廣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音。
義同。
考證:〔【儀禮】苴者,麻之有蕡者也。
〕謹照原文苴字下增絰字。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鬱,古作□。
註詳鬯部十九畫。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居麻切【集韻】居牙切,□音加。
石名。
黐 【亥集下】【黍字部】 黐 【廣韻】醜知切。
【集韻】【正韻】抽知切,□音摛。
【玉篇】黏也。
【廣韻】黐膠所以黏鳥。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鷛 【亥集中】【鳥字部】 鷛 【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廣韻】鷛□,似鴨雞足。
【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鷛□。
鷧 【亥集中】【鳥字部】 鷧 【廣韻】乙冀切,音懿。
懿,鸕鶿鳥也。
又【爾雅釋鳥】鶿鷧。
【郭註】卽鸕鶿也。
考證:〔【爾雅釋鳥】鶿懿。
〕謹照原文懿改鷧。
鷨 【亥集中】【鳥字部】 鷨 【廣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華。
【廣韻】鷨,鳥名。
似雉。
【廣雅】鴣穀擊鷨布穀。
又【集韻】胡化切,華去聲。
義同。
【午集中】【皿字部】【唐韻】于救切【集韻】尤救切,□音宥。
【說文】小甌也。
【玉篇】抒水器也。
又【廣韻】雲久切【集韻】雲九切,□宥上聲。
又【集韻】胡隈切,音槐。
義□同。
或作□。
鷷 【亥集中】【鳥字部】 鷷 【廣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音遵。
西方雉名。
【爾雅釋鳥】雉,西方曰鷷。
又【廣韻】昨旬切,音臻。
義同。
又【集韻】徂昆切,音存。
與蹲通。
【周禮天官染人鄭註】夏狄六曰蹲。
音存。
本鷷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租昆切,音尊。
義同。
鸆 【亥集中】【鳥字部】 鸆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
鸅鸆,鳥名。
一名婟澤。
常在澤中,象主守之官。
又蒼鸆,鳥名。
【白澤圖】蒼鸆九首。
俗傳此鳥十首,天狗齧其一,常流血,血著人家則兇,荊楚人夜聞其飛鳴,爭作犬聲相逐,以其畏犬也。
【正字通】蒼鸆,妖鳥也。
一名鬼車鳥,一名九頭鳥。
狀如鵂鶹,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瞭,見火光輒墮。
齊東野語,此鳥似野鳧,赤色,身圓如箕,十頭環簇有九頭,其一獨無而滴血,每頸兩翼,飛則□進。
又一種,姑獲鳥,一名乳母鳥。
小兒夜露衣物,此鳥夜飛,以血點之,兒卽病驚。
鸊 【補遺】【亥集】【鳥字部】 鸊 【篇海類編】必益切,音辟。
鸊鷱,鳥名。
鳩也。
又與鷿同。
鸑 【亥集中】【鳥字部】 鸑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嶽。
【說文】鸑鷟,鳳屬。
神鳥也。
【周語】周之興也,鸑鷟鳴於歧。
【張說握乾符頌】鳴鸑改號。
又【本草】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赤目。
○按此卽鸀鳿聲轉耳。
【集韻】或作□。
鸝 【亥集中】【鳥字部】 鸝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韻會】離知切,□音離。
黃鸝,倉庚也。
一名黃鶯。
郭璞雲:其色黧黑而黃,因名之。
陸璣雲:黃鸝留,關西謂之鸝黃。
俗呼黃離留,或謂之黃栗留。
齊人謂之搏黍,常以葚熟時來桑閒。
裡語曰:黃栗留,看我麥,桑葚熟。
亦應節趨時之鳥。
又【集韻】鄰題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義同。
互詳鶊鵹二字註。
鴦 【亥集中】【鳥字部】 鴦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良切,音央。
鴛鴦,匹鳥也。
【荊楚記】鴦名節木鳥。
又紫鴛鴦,鸂□別名。
又黃鶯,一名黃鴦。
又瓦名。
【蘇軾詩】瓦弄寒蟾鴦臥月。
又人名。
梁鴦。
見【列子】。
文鴦。
見【晉書】。
又【廣韻】烏郞切【集韻】於郞切,□音佒。
義同。
互詳鴛字註。
【寅集中】【山字部】【字彙】牛仲切,顒去聲。
山名。
龃 【亥集下】【齒字部】 齟 【集韻】在呂切,音咀。
【說文】齒不相値曰齟齬。
【六書故】鋸齒出入亦曰齟齬。
又【玉篇】齧也。
【集韻】嚼也。
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音鉏。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義□同。
又【集韻】【韻會】□莊加切,音樝。
【前漢東方朔傳】令壺齟老柏塗。
齟者,齒不正也。
【張晏註】齟,讀如樝犁之樝。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盧盍切【集韻】力盍切,□音臘。
【類篇】□颯,絲雜貌。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箝。
鸹 【亥集中】【鳥字部】 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
【玉篇】鶬,鴰也。
【爾雅釋鳥】鶬,麋鴰。
【郭註】今呼鶬鴰。
【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
【司馬相如子虛賦】雙鶬下。
【註】鶬鴰也。
又【廣韻】古切,音刮。
鶬鴰,鳥毛逆九尾。
【韓詩外傳】孔子渡江見之異,衆莫能名。
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鶬兮鴰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
鶬鴰也。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良巳切【集韻】兩耳切,□音裡。
【爾雅釋詁】病也。
又【廣韻】裡之切【集韻】陵之切,□音釐。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與暳同。
【補遺】【卯集】【攴字部】【字彙補】許昭切,音梟。
地名。
【前漢王子侯表】陽侯延年。
〇按攵、攴相通,則敲、本一字也。
以音義小異,姑別之。
黆 【亥集下】【黃字部】 黆 【字彙】姑黃切,音光。
【班固舞陽侯樊噲銘】黆黆將軍,威蓋不當。
【註】黆黆,武勇貌。
【正字通】旣訓武勇,從黃從冘,無義。
班氏銘,黆黆當作桓桓,存考。
黋 【亥集下】【黃字部】 黋 【五音集韻】苦晃切,音。
【集韻】與爌同。
寬明也。
又火光。
黔 【亥集下】【黑字部】 黔 〔古文〕□【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正韻】其廉切,□音箝。
【廣雅】黑也。
【說文】黔,黎也。
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也。
周謂之黎民。
一說黑巾蒙首,故謂黔首。
又與鈐通。
【易說卦】艮爲黔喙之屬。
【註】冷氏曰:鳥善以喙止物者。
又郡名。
【史記秦始皇紀】秦置黔中郡。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
又【集韻】其嚴切,音鉗。
黃黑色也。
又【集韻】居嚴切。
義同。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音琴。
黔羸,神名。
【楚辭遠遊】造黔羸而見之兮。
亦作黔雷。
【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
【註】神名。
又姓。
【禮檀弓】齊有黔敖。
【前漢古今人表】作禽敖。
黫 【亥集下】【黑字部】 黫 【廣韻】烏閑切【集韻】於閑切【韻會】幺閑切【正韻】烏閒切,□音殷。
【玉篇】黑也。
【史記天官書】與箕尾星晨出,曰天皓,黫然黑色甚明。
又【玉篇】於仁切,音因。
義同。
亦作□。
鷝 【亥集中】【鳥字部】 鷝 【廣韻】必吉切【集韻】壁吉切,□音必。
【廣韻】鷝鴋,鳥名。
白面靑色。
【山海經】作畢方。
狀如鶴,一足赤文,靑質白喙。
【集韻】一曰水澤神。
鷢 【亥集中】【鳥字部】 鷢 【唐韻】【集韻】【韻會】□居月切,音厥。
【說文】白鷢,王鴭也。
【廣韻】白鷢一名鸉,善捕。
【爾雅釋鳥】鸉,白鷢。
【註】似鷹,尾上白。
【韓愈送文暢詩】飄然逐鷹鷢。
又【廣韻】【集韻】【正韻】□其月切,音□。
義同。
考證:〔【說文】白鷢,王鵙也。
〕謹照原文鵙改鴭。
〔【廣韻】鷢,一名揚鳥。
〕謹照楊鳥二字乃鸉字之譌。
謹照原文改爲白鷢一名鸉。
〔【爾雅釋鳥】楊鳥,白鷢。
〕謹照原文楊鳥二字改爲鸉字。
鷳 【亥集中】【鳥字部】 鷳 【唐韻】戸閒切【集韻】何間切【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
【說文】鴟也。
又白鷴,鳥名。
形似山雞,白質黑章,尾長三四尺,距觜純丹,亦有靑黑者。
一作鷴。
【本草】張華曰:行止閑暇,故曰鷴,李昉命爲閑客。
○按白鷴,卽白鶾也。
《爾雅》雗雉,□雉。
註:白鵫也。
雗,本從翰,音寒,今南人呼閒如寒,則鷴卽雗音之轉也。
《西京雜記》:南粵王獻白鷴、黑鷴各一。
蓋雉亦有黑色者,幷可明《爾雅》秩秩海雉之說,況鷳非鴟類,《說文》誤。
鸏 【亥集中】【鳥字部】 鸏 【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蒙。
【玉篇】水鳥鷇未生毛也。
又【廣韻】鸏鳥也。
【劉欣期交州志】鸏,水鳥。
出九眞交趾,大如孔雀,喙長尺許,南人以爲飮器。
【竺眞羅浮山疏】鸏不食魚,止啖木葉,糞似薰陸香,入藥,治雜瘡。
一名鵰,言大也。
俗因作字。
一名鶴頂。
【丹鉛錄】鸏,卽鶴頂,世以爲杯。
又【集韻】【類篇】□莫江切,音厖。
鳩屬。
又母總切,音蠓。
義同。
鴛 【亥集中】【鳥字部】 鴛 【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眢。
【說文】鴛鴦也。
【玉篇】匹鳥。
雄曰鴛,雌曰鴦。
【崔豹古今註】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必思而死,故謂匹鳥。
【埤雅】鵲好外反,鴛好內思。
【詩小雅】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正字通】鴛鴦紅頭,翅尾黑,頭有白長毛,質杏黃色具文采。
又【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義同。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音蒙。
覆網也。
【辰集上】【日字部】【廣韻】力玉切【集韻】龍玉切,□音錄。
日無光。
鴻 【亥集中】【鳥字部】 鴻 〔古文〕【唐韻】戸工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
【說文】鴻,鵠也。
【玉篇】鴻,鴈也。
詩傳雲:大曰鴻,小曰鴈。
【陸璣疏】鴻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肉美如鷹。
又有小鴻如鳧,色白,今人直謂之鴻。
【易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
又旗名。
【禮曲禮】前有車騎,則載飛鴻。
【鄭註】鴻取飛有行列也。
又通作洪,大也。
【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楚辭天問】不任汨鴻,何以尙之。
【註】鴻,大水也。
又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簴,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若是者謂之鱗屬,以爲筍。
【註】鴻,傭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也。
【疏】釋雲:鴻卽上文強是也。
殺,卽上文弱是也。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一年】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
【註】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
又鴻溝。
【史記蘇秦傳】大王之地,南有鴻溝。
【註】在滎陽。
又蟲名。
蜚鴻。
【史記周本紀】蜚鴻滿野。
【註】蠛蠓也。
又姓。
衞大夫鴻騮魋,見【左傳】。
鴻安丘,見【後漢書】。
又人名。
大鴻,堯臣名。
梁鴻,漢人。
又【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音汞。
與澒同。
【揚雄羽獵賦】鴻絧緁獵。
【師古註】鴻絧,直馳貌。
又鴻濛,元氣也。
【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柱。
【註】東方之野日所出。
又【集韻】【類篇】□虎孔切,音嗊。
義同。
又【集韻】胡貢切,音□。
鴻洞,深遠。
一曰相連次貌。
又【字彙】古送切,音貢。
【淮南子精神訓】澒濛鴻洞。
【註】鴻,讀如子贛之贛。
又葉胡光切,音黃。
【呂氏春秋】彭祖以壽,三代以昌。
五帝以昭,神農以鴻。
考證:〔搏身而鴻。
〕謹照周禮原文搏身改摶身。
〔【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音永。
〕謹照原文音永改音汞。
〔【揚雄校獵賦】鴻絧緁獵。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
【註】鴻濛,東方日所出地。
〕謹照原文爲景下增柱字。
鴻濛東方日所出地改東方之野日所出。
鹣 【亥集中】【鳥字部】 鶼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比翼鳥。
【爾雅釋鳥】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郭註】似鳧,靑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飛。
【正字通】山海經,崇吾山有鳥如鳧,一翼一目,曰□□。
拾遺記,周成王時,然丘國獻此鳥,如鵲而多力。
水經注,林邑有比翼鳥,名歸飛,其鳴自呼。
按諸說,則西海南山皆有之,鶼鶼與□□實一也。
鹵 【亥集下】【鹵字部】 鹵 【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
【說文】西方鹹地也。
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
【廣韻】鹽澤也。
天生曰鹵,人造曰鹽。
【書洪範疏】水性本甘,久浸其地,變而爲鹵。
【易說卦】兌爲剛鹵。
又淳鹵。
【左傳襄二十五年】楚子木使表淳鹵。
【註】淳鹵,埆薄之地,表異輕其賦稅。
又地名。
【春秋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
【註】大鹵,太原晉陽縣。
又【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又代郡鹵成縣。
又鹵簿。
【漢官儀】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
兵衞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著之簿,故曰鹵簿。
又鹵莽,輕脫苟且也。
【莊子則陽篇】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
又香草名。
【爾雅釋草】杜,土鹵。
【註】杜衡也。
似葵而香。
【疏】杜一名土鹵。
又【廣雅】鹵,薰也。
又通櫓,大盾也。
【前漢項籍傳】流血漂鹵。
【註】鹵,盾也。
【左思吳都賦】幹鹵殳鋌。
又通擄。
□獲也。
【揚子方言】鹵,奪也。
【前漢高帝紀】毋得掠鹵。
又【衞靑傳】車輺畜產畢收爲鹵。
又姓。
【史記遊俠傳】太原鹵公孺。
又【字彙】龍都切,音爐。
同鑪。
【道樞】玄和子曰:鼎鹵天地之象也。
【註】鹵,爐也。
【釋名】地不生物曰鹵。
鹵,爐也。
如爐火處也。
考證:〔【說文】西方鹹地也。
東方謂之□。
〕謹照原文□字改字。
〔又通攄。
□獲也。
〕謹照原文攄字改擄字。
【寅集上】【宀字部】【玉篇】口合切【集韻】【類篇】渴合切,□音□。
合也。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時戰切,音繕。
【玉篇】治也。
【類篇】補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牒。
掛也。
又排也,收也。
又【集韻】敵盍切,音蹋。
亦排也。
黽 【亥集下】【黽字部】 黽 【唐韻】莫杏切,音猛。
【說文】鼃黽也。
【爾雅釋魚】鼁□蟾諸,在水者黽。
【疏】鼁□,一名蟾諸,似蝦蟆,居陸地,其居水者名黽。
一名耿黽。
一名土鴨。
狀似靑蛙,而腹大。
陶註本草雲:大而靑脊者,俗名土鴨。
其鳴甚壯,卽此黽也。
【埤雅】黽善怒,故音猛。
又竹名。
求黽。
【管子地員篇】在丘在山,皆宜竹箭求黽猶檀。
【註】求黽,亦竹類也。
又姓。
漢黽初宮。
見【印藪】。
又【廣韻】武盡切【集韻】【正韻】弭盡切,□音泯。
勉也。
【詩緝】嚴氏曰:力所不堪,心所不欲,而勉強爲之曰黽。
【孫季昭示見編】黽,蛙屬。
蛙黽之行,勉強自力,故曰黽勉。
如猶之爲獸,其行趦趄,故曰猶豫。
又【玉篇】眉耿切【廣韻】武幸切【集韻】【韻會】母耿切,□音鼆。
義同。
又【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
地名。
【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
【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又【廣韻】【集韻】彌兗切【正韻】美辯切,□音緬。
【廣韻】黽池,縣名。
【前漢地理志】弘農郡有黽池縣。
又【高帝紀】復黽池。
【廣韻】黽池,亦音泯。
又【韻補】葉名舌切,音蔑。
【後漢桓帝時謠曰】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淸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黽。
【譚苑醍醐雲】泥音涅。
或音匿。
黽音蔑。
或音密。
晉書作怯如雞,蓋不得其音而改之。
按論語,涅而不緇,楚辭及史記屈原傳,作泥而不滓。
索隱曰:泥音涅,據此知泥有涅音,則桓帝時謠黽讀爲蔑矣。
【說文】從它,象形,黽頭與它頭同。
【徐鉉曰】象其腹也。
【六書正譌】鼃本義借爲黽勉字。
別作僶、勔。
□非。
緇字原刻從□。
它字原刻從□省E彐。
鼍 【亥集下】【黽字部】 鼉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說文】水蟲。
【陸璣雲】鼉似蜥蜴,長丈餘,其甲如鎧,皮堅厚,可冒鼓。
【詩大雅】鼉鼓逢逢。
一說鼓聲逢逢,象鼉鳴。
【續博物志】鼉長一丈,其聲似鼓。
【埤雅】鼉鳴應更,吳越謂之鼉更。
又鼉欲雨則鳴,裡俗以鼉識雨。
【禮月令】季夏,天子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亦作鱓。
【呂氏春秋】帝顓頊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卽鼉也。
又【史記晉世家】曲沃桓叔子鱓。
【索隱】鱓音陀。
又【集韻】唐幹切,音壇。
又時戰切,音繕。
義□同。
又葉徒沿切,音田。
【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鼉。
春獻王鮪,夏薦□黿。
考證:〔以其尾鼓其腹,其音鱓。
〕謹照呂氏春秋原文鱓改英。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宅耕切【集韻】除耕切,□音橙。
安審視貌。
又人名。
希。
見【宋史宗室表】。
又【集韻】唐丁切,音庭。
目眵也。
又【集韻】抽庚切,音撐。
直視也。
同瞠。
【類篇】通作盯。
鼫 【亥集下】【鼠字部】 鼫 【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音石。
【說文】五技鼠也。
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爾雅釋獸】鼫鼠。
【註】形大如鼠,頭似兔,尾有毛,靑黃色,好在田中食粟豆。
關西呼爲鼩鼠。
【唐韻】□鼠。
【埤雅】鼫鼠,兔首,似鼠而大,能人立,交前兩足而舞,害稼者,一名雀鼠。
本草一名碩鼠。
【易晉卦】晉如鼫鼠。
又【本草】螻蛄,一名鼫鼠。
鼺 【亥集下】【鼠字部】 鼺 【集韻】倫爲切,音羸。
鼯鼠別名。
【爾雅翼】鼯鼠,一名□由。
一名鸓。
又名飛蠝。
又名鼺鼠。
【晉書索靖傳】草書狀曰:騰猨飛鼺相奔越。
鼼 【亥集下】【鼻字部】 鼼 【集韻】魚小切,音鱎。
【玉篇】鼻折也。
又【集韻】古幼切,音赳。
義同。
又【字彙】苦弔切,音竅。
仰鼻。
鼾 【亥集下】【鼻字部】 鼾 【唐韻】侯幹切【集韻】侯旰切,□音翰。
【說文】臥息也。
又【廣韻】許幹切【集韻】虛幹切,□音頇。
【集韻】吳人謂鼻聲爲鼾。
□ 【未集中】【網字部】 □ 同罝。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羊茹切,音豫。
【玉篇】羊也。
齑 【亥集下】【齊字部】 齏 【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齎。
【說文】□也。
又膾酢也。
【周禮天官醢人註】凡醯醬所和細切爲齏。
一曰擣辛物爲之。
辛物,薑蒜之類。
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
亦作。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相庾切,須上聲。
草名。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古老切,音杲。
□,疥病。
齒 【亥集下】【齒字部】 齒 〔古文〕□□□□□【唐韻】【廣韻】昌裡切【集韻】【類篇】【韻會】醜止切【正韻】昌止切,□音。
【說文】口齗骨也。
象口齒之形。
牙,牡齒也。
【字彙】上曰齒。
下曰牙。
【顏師古急就篇註】齒者總謂口中之骨,主齰齧者也。
【周禮秋官小司□之職】自生齒以上,登於天府。
【鄭註】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
又【釋名】齒,始也。
少長別,始乎此也。
以齒食多者長也,食少者幼也。
又【爾雅釋詁】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
通作兒。
【詩魯頌】黃髮兒齒。
又年也。
又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
【杜註】齒,列也。
【疏】禮記文王世子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
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用次列,亦名爲齒,故雲齒列也。
【左傳昭元年】使後子與子幹齒。
【杜註】以年齒高下而坐。
又【禮曲禮】齒路馬有誅。
【疏】論量君馬歲數,亦被責罰,皆廣敬也。
又類也。
【管子弟子職】同嗛以齒。
【註】齒,類也。
謂食盡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
又【廣韻】錄也。
又金齒,地名。
又魚齒,山名。
在潁川郡。
見【後漢郡國志】。
又鑿齒,獸名。
【揚雄長楊賦】鑿齒之徒。
【註】獸齒似鑿,能食人。
又羊齒,草名。
【爾雅釋草】緜馬羊齒。
【郭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似羊齒,今江東呼爲雁齒。
又黑齒,外國姓。
又鑿齒,人名。
【山海經】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
【郭註】鑿齒,人齒如鑿,長五六寸,因以爲名。
又習鑿齒,晉人名。
又【集韻】稱拯切,稱上聲。
齒也。
考證:〔【爾雅釋詁】齒,壽也。
又兒齒,齒落更生,壽徵也。
〕謹按爾雅以齯齒爲壽,不以齒爲壽。
今謹改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
齗 【亥集下】【齒字部】 齗 【唐韻】語斤切【集韻】魚斤切,□音。
【說文】齒本也。
又齗齗,辯爭貌。
【史記魯世家】孔子曰:甚矣,魯道之衰也。
洙泗之閒,齗齗如也。
【徐廣曰】魯濱洙泗之閒,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者代其任。
俗旣薄,長者不自安與幼者相讓,若有所爭辯,故曰齗齗如也,所以爲道衰也。
又忿疾意。
【後漢劉向傳】朝臣齗齗。
又【正韻】齗,齒根肉。
又【廣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釿。
【廣韻】犬爭貌。
又【集韻】牛閑切,音詽。
齗齗,爭訟也。
又口謹切,音赾。
口上肉。
又【類篇】語近切,音聽。
義同。
又【集韻】忍善切,音蹨。
笑也。
又苦本切,音棞。
齒見貌。
一曰齧也。
又【集韻】【類篇】□口很切,音懇。
笑也。
又語蹇切,音巘。
義同。
別作□□。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甫遙切【集韻】□遙切,□音標。
山峰出貌。
【正字通】與同。
麃 【亥集下】【鹿字部】 麃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蒲交切,□音庖。
【說文】麠屬。
【史記武帝紀】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
【註】楚人謂麋爲麃。
引《爾雅》麖大麃。
牛尾一角。
又【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
麃麃,武貌。
【詩鄭風】淸人在消,駟介麃麃。
又耘也。
【詩周頌】緜緜其麃。
又【廣韻】【集韻】□滂表切,音藨。
鳥毛變色也。
本作皫。
【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
【註】皫色,毛變色也。
又【集韻】匹沼切【正韻】蒲昭切,□音縹。
義同。
又草名。
【爾雅釋草】藨麃。
【疏】藨,一名麃。
郭雲:麃卽莓也。
江東呼麃莓子,似覆盆而大赤,酢甜,可食。
【釋文】麃,平表反。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
義同。
考證:〔【史記武帝紀】郊獲一角獸,若麃然。
【註】楚人謂麋爲麃。
師古曰,麃形似麞〕謹按郊下有雍字。
師古曰非史記註。
謹照原文郊下增雍字。
師古以下七字改爲引爾雅麖大麃。
麇 【亥集下】【鹿字部】 麇 【唐韻】居筠切【集韻】【韻會】俱倫切【正韻】規倫切,□音頵。
【說文】麞也。
似鹿。
麞性驚,又善聚散,故又名麇,一物二名也。
【左傳哀十四年】逢澤有介麇焉。
又國名。
【左傳文十年】厥貉之會,麇子逃歸。
又【文十一年】楚子伐麇,敗麇師於防渚。
又地名。
【左傳定五年】吳師居麇。
【註】麇,地名。
又【集韻】拘雲切【韻會】拘雲切,□音君。
義同。
又【集韻】衢雲切【韻會】【正韻】渠雲切,□音羣。
【左傳昭五年】求諸侯而麇至。
【註】麇,羣也。
又【廣韻】丘粉切【集韻】去粉切【韻會】苦粉切【正韻】苦隕切,□音□。
束縛也。
【左傳哀二年】羅無勇,麇之。
鼁 【亥集下】【黽字部】 鼁 【廣韻】丘據切【集韻】丘據切,□音。
【爾雅釋魚】鼁□,蟾諸。
【郭註】似鰕蟇,居陸地。
淮南謂之去蚥。
【疏】鼁□,一名蟾諸。
又【集韻】【類篇】□口舉切,區上聲。
義同。
字原刻從去從攵。
參見【考證】。
考證:〔音〈去攵〉〕謹按廣韻集韻鼁同音〈去攵〉改。
〔淮南謂之去蚊。
〕謹照爾雅註原文蚊改蚥。
鼖 【亥集下】【鼓字部】 鼖 【正字通】同鼖。
譌省。
詳見鼖字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大鼓也。
【爾雅釋樂】大鼓謂之鼖。
【郭註】鼓長八尺。
【周禮地官】鼓人以鼖鼓鼓軍事。
古用賁。
【詩大雅】賁鼓維鏞。
又作、□。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模朗切【集韻】母朗切,□音莽。
【玉篇】無一目曰。
又【廣韻】矘,目無精也。
一曰目不明也。
【楚辭遠遊】作矘莽。
齓 【亥集下】【齒字部】 齓 【集韻】同齔。
【史記周本紀】漦化爲黿,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旣齓而遭之。
【韋昭曰】毀齒曰齓。
考證:〔【史記周本紀】漦水爲黿,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旣齓而遭之。
【韋昭註】毀齒曰齓。
〕謹照原文漦水改漦化。
韋昭註改韋昭曰。
鹷 【亥集下】【鹵字部】 鹷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廣韻】壃鹷。
【集韻】鹽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蠟。
□衣。
敝破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字彙補】以懼切【篇海】音喩。
衣也。
○按卽□字之譌。
麍 【亥集下】【鹿字部】 麍 【玉篇】力求切,音流。
鹿屬。
麴 【亥集下】【麥字部】 麴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丘六切,音鞠。
【說文】酒母也。
【玉篇】麴蘖。
【釋名】麴,朽也。
鬱之使衣生朽敗也。
【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麴蘖又女麴,小麴也。
見【齊民要術】。
又【左傳宣十二年】叔展曰:有麥麴乎。
【註】麥麴,所以禦濕。
又通鞠。
《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鞠,雲六反。
如麴塵。
《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又神麴,藥名。
又與筁通。
【揚子方言】薄謂之筁,或謂之麴。
又姓。
【姓苑】出西平,漢有麴演。
□字原刻從□。
考證:〔又麴塵,華名。
黃色。
【爾雅釋草】作蘜。
亦作鞠。
【周禮天官內司服】天子乃薦鞠衣。
【註】色如麴塵,服之以告桑。
〕謹按麴塵非華名。
薦鞠衣之文出月令不出周禮。
今謹改爲又通鞠。
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鞠,雲六反。
如麴塵。
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黎 【亥集下】【黍字部】 黎 【唐韻】【集韻】郞奚切【正韻】鄰溪切,□音犂。
【說文】履黏也。
作履黏以黍米。
又國名。
在上黨東北殷侯國。
【書西伯戡黎釋文】黎,國名。
又【山海經】有牛黎之國。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魏郡黎陽縣。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黎山在黎陽之南。
又水名。
【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
【傳】合黎,水名。
在流沙之東。
又玉名。
【班固西都賦】懸黎垂棘,夜光在焉。
又【玉篇】衆也。
【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孔疏】黎,衆也。
又【正韻】黑也。
與黧同。
【書堯典蔡傳】黎,黑也。
黎民,黑髮之人。
【釋名】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
又與邌同。
黎明,比明也。
【史記高帝紀】黎明圍宛城。
【註】索隱曰:黎,猶比也。
謂比至天明也。
又與瓈同。
玻瓈。
【本草】作頗黎。
又與蔾同。
【左傳襄二十五年】引易據于蒺蔾,作蒺黎。
又姓。
黎侯國之後。
又人名。
【書堯典乃命羲和傳】重黎之後有羲氏和氏。
又【集韻】【韻會】□憐題切,音藜。
又【集韻】良脂切,音棃。
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釋類切【集韻】式類切,□音稅。
【集韻】腫病。
【黃帝靈樞經】風膚脹。
黥 【亥集下】【黑字部】 黥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
【說文】黑□在面。
【荀子正論篇】墨黥。
【註】以墨涅其面而已。
或曰墨黥,當爲墨幪。
以墨巾蒙其頭而已。
【書呂□】爰始淫爲劓刵椓黥。
【疏】黥面,卽墨□也。
【周禮秋官司□】墨罪五百。
【註】墨,黥也。
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又姓。
漢有黥布,初姓英,咎繇之後。
布以小時有人相雲當□而王,故姓黥以厭當之。
黨 【亥集下】【黑字部】 黨 【唐韻】多朗切【集韻】底朗切【正韻】多曩切,□音讜。
【說文】不鮮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家爲比,五比爲閭,四爲族,五族爲黨。
【釋名】五百家爲黨。
黨,長也。
一聚之所尊長也。
又朋也,輩也。
【荀子強國篇】不比周,不朋黨。
又助也。
相助匿非曰黨。
【論語】君子不黨。
又偏也。
【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又比也。
【荀子非相篇】順禮義,黨學者。
【註】黨,親比也。
又頻也。
【荀子天論篇】怪星之黨見。
又知也。
【揚子方言】黨,皢,哲,知也。
楚謂之黨,或曰皢,齊宋之閒謂之哲。
【郭註】黨,朗也。
解悟貌。
又【廣韻】美也。
【廣雅】黨,善也。
又所也,時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往黨。
【註】黨,所也。
所猶時,齊人語也。
【左傳哀五年】萊人之歌曰: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註】黨,所也。
又【玉篇】接也。
又【廣韻】累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秦置上黨郡,屬幷州,古上黨關。
又【集韻】止兩切,音掌。
姓也。
【左傳莊三十二年】公築臺,臨黨氏。
【註】黨氏,魯大夫。
【釋文】黨,音掌。
又【哀十一年】季孫使從於朝,俟於黨氏之溝。
【註】黨氏溝,朝中地名。
又【集韻】坦朗切【正韻】他曩切。
□與儻同。
兾也。
【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
又【五被傳】黨可以徼幸。
【師古註】黨,讀曰儻。
又與讜同。
【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
【註】謂直言也。
亦作□。
考證:〔【周禮地官閭胥疏】五家爲比,五比爲閭,五閭爲族〕謹按閭胥疏無此語,查係大司徒文。
謹照原文閭胥疏改大司徒。
五閭爲族改四爲族。
〔【荀子非相篇】實博而黨正。
〕謹按原文文而緻實,博而黨正,□以四字爲句不得連引實字。
謹省實字。
鷞 【亥集中】【鳥字部】 鷞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霜。
【說文】鷫鷞,西方神鳥。
【正字通】長頸綠色似鴈,皮可爲裘。
【揚雄蜀都賦】鷤鷫鷞。
【史記司馬相如傳】家貧,以鷫鷞裘貰酒。
一作肅爽。
馬名。
【左傳定三年】唐成公有兩肅爽馬。
【疏】肅爽,其羽如練,高首而修頸,馬似之。
俗作鸘。
又【廣韻】疎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所兩切,□音縔。
【廣韻】鷞鳩,鷹也。
亦作爽。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爽鳩氏始居此地。
【註】爽鳩氏,少皡司□。
【寅集上】【宀字部】【唐韻】與宜同。
【字彙補】疑卽□字之譌。
【餘文】與宜同。
鼂 【亥集下】【黽字部】 鼂 〔古文〕□□【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
【說文】匽鼂也。
揚雄曰:匽鼂,蟲名。
又姓。
衞大夫史鼂之後。
漢有鼂錯。
○按《漢書景帝紀》作晁錯,本傳作鼂錯。
師古註□雲:古朝字。
然考《字書》朝、鼂二字音同義異,絕不相蒙。
止於又姓一條,鼂字下則雲:或作晁。
又姓朝字下則雲:又姓,通作晁。
則三字本屬一字,至蟲名一條,則鼂字本義,於朝無涉耳。
又人名。
庶長鼂。
見【史記秦本紀】。
又【廣韻】陟遙切,音昭。
與朝同。
【楚辭九章】甲之鼂吾以行。
【王逸註】鼂,旦也。
【前漢嚴助傳】鼂不及夕。
○按《正字通》雲:杜林以鼂爲朝夕之朝,林罕非之。
《同文備考》亦雲:鼂借爲朝,非。
然《楚辭》及《漢書》註□雲古朝字。
而《廣韻》亦雲與朝同。
則未爲無據。
鼬 【亥集下】【鼠字部】 鼬 【唐韻】【集韻】【韻會】餘救切【正韻】爰救切,□音褎。
【說文】如鼠,赤黃而大,食鼠者。
【正韻】野鼠,善登木。
【爾雅釋獸註】鼬似鼦,赤黃色,大尾,啖鼠,江東呼爲鼪。
【本草】鼬,一名黃鼠狼。
又名鼪鼠。
又名□鼠。
又名地猴。
【韓愈南山詩】倏閃雜鼯鼬。
又地名。
【左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於臯鼬。
又古姓。
【山海經】有鼬姓之國。
又羽毛飛揚貌也。
【馬融廣成頌】羽毛紛其髟鼬。
【集韻】或從穴。
鼲 【亥集下】【鼠字部】 鼲 【唐韻】乎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說文】鼠出丁零胡,皮可爲裘。
【本草】鼲鼠,卽黃鼠,時煖則出坐穴口,見人則交前兩足於頸,拱立如揖,乃竄入穴。
淮南子謂聖人師拱鼠制禮,是也。
一名禮鼠。
一名拱鼠。
一名□狸。
【魏志陳思王傳】鼲鼬讙譁於林木。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廣雅】鼠屬。
齋 【亥集下】【齊字部】 齋 【廣韻】側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債平聲。
【正韻】潔也,莊也,恭也。
【廣雅】齋,敬也。
【禮祭統】齋之爲言齊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齋戒。
【註】洗心曰齋。
又【後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又燕居之室曰齋。
又【集韻】【正韻】□津私切,音貲。
【孟子】齋疏之服。
【趙岐註】卽齋縗也。
音資。
又【易履卦】得其資斧。
【子夏傳】作齊斧。
虞喜志林雲:當作齋。
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又葉眞而切,音支。
【後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
○按《說文》示齊爲齋。
示,明也,祗也。
齊者,萬物之潔齊也。
洪武《正韻》雲:古單作齊,後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
齖 【亥集下】【齒字部】 齖 【廣韻】五加切【集韻】牛加切,□音牙。
【玉篇】齖,齒不平。
又【集韻】齖齵,齒不正。
又不聽人語曰聱齖。
【唐書元結傳】能學聱齖,保宗而全家。
又【集韻】魚駕切,音訝。
齰齖,齒不相值。
齙 【亥集下】【齒字部】 齙 【玉篇】步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
【玉篇】齒露也。
麌 【亥集下】【鹿字部】 麌 【廣韻】虞矩切【集韻】五矩切,□音俁。
【廣韻】牡鹿。
【爾雅釋獸】麕,牡麌。
又麌麌,羣聚貌。
【詩小雅】麀鹿麌麌。
又【廣韻】五乎切【集韻】訛胡切,□音吾。
又【集韻】【韻會】元俱切【正韻】牛居切,□音虞。
又【集韻】魚矩切,音語。
義□同。
麎 【亥集下】【鹿字部】 麎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辰。
【說文】牝麋也。
【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
又【集韻】是忍切,音腎。
又常支切,音匙。
又船倫切,音脣。
義□同。
【補遺】【辰集】【木字部】【字彙補】與馨同。
見《齊民要術》。
又見《楊愼山海經補注》。
【卯集上】【心字部】【說文】慌本字。
麞 【亥集下】【鹿字部】 麞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音章。
【玉篇】與獐同。
【說文】麋屬。
【埤雅】麞如小鹿而美,故從章。
章,美也。
又麞性善驚,故從章。
【吳越春秋】章者,慞惶也。
李時珍曰:獵人舞采,則麞麋注視,麞喜文章,故字從章。
【道書】麞鹿無魂。
【本草註】符瑞志有銀麞,白色,王者□罰中理則出。
麰 【亥集下】【麥字部】 麰 【唐韻】莫浮切。
【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說文】來麰,麥也。
【玉篇】春麥也。
【廣韻】大麥也。
【吳普本草】大麥。
一名穗麥。
五穀之長也。
【爾雅翼】大麥宜爲飯,又可爲酢,其蘖可爲飴。
又短粒麥。
又【倉頡解詁】麰,煑麥也。
【釋名】煑麥曰麰。
麰,齲也。
煑熟亦齲壞也。
又【廣雅】麰,麴也。
又通作牟。
【詩周頌】貽我來牟。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禫切,音感。
石篋。
見封禪議。
一曰以石蓋也。
又【集韻】姑南切,音□。
義同。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補還切,音班。
石文。
本作斑。
又石鋪貌。
黓 【亥集下】【黑字部】 黓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廣雅】黑也。
又作弋。
【前漢文帝贊】身衣弋綈。
【註】如淳曰:弋,皁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壬曰伭黓。
點 【亥集下】【黑字部】 點 【唐韻】【集韻】【正韻】□多忝切,音玷。
【說文】小黑也。
又【正韻】點注也。
【爾雅釋器】滅謂之點。
【註】以筆滅字爲點。
又【玉篇】檢點也。
又【廣韻】點畫。
又【正韻】更點。
又【廣雅】污也。
【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又【集韻】之廉切,音詹。
人名。
魯有豐點,齊有鮑點。
又【集韻】丁賀切,音哆。
草葉壞也。
【齊民要術】故墟種麻,有點葉夭折之患。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
亦汙也。
【束皙白華詩】鮮侔晨葩,莫之點辱。
考證:〔【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謹照原文發笑改見笑。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胡瓜切,音華。
【說文】兩刃臿也。
從木、□,象形。
鏵本字,宋魏曰。
或作鋘,或作釫,□同。
【卯集下】【斤字部】【篇海】俗斷字。
鼃 【亥集下】【黽字部】 鼃 【正字通】同。
鼞 【亥集下】【鼓字部】 鼞 【唐韻】土郞切【廣韻】吐郞切【集韻】他郞切,□音湯。
【說文】鼓聲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吉歷切,音激。
目不瞬也。
又【字彙】吉了切,音皎。
【篇海】明也。
一曰淸別貌。
亦作□。
齅 【亥集下】【鼻字部】 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救切,同嗅。
【說文】以鼻就臭也。
【增韻】鼻收氣也。
【前漢敘傳】不齅驕君之耳。
【師古註】齅,古嗅字。
【論語】三齅而作。
亦作嗅。
又作。
齔 【亥集下】【齒字部】 齔 【唐韻】【集韻】【韻會】初堇切【正韻】初謹切,□瀙上聲。
【說文】毀齒也。
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
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
又【廣韻】【集韻】【正韻】□初覲切,音襯。
又【集韻】醜忍切,音辴。
義□同。
從□,□音化。
【六書正譌】別作齓,非。
齝 【亥集下】【齒字部】 齝 【唐韻】醜之切【集韻】超之切,□音癡。
【說文】吐而噍也。
【爾雅釋獸】牛曰齝。
【郭註】食之巳久,復出嚼之。
又【廣韻】書之切【集韻】申之切,□音詩。
又【集韻】【類篇】□充之切,音蚩。
義□同。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普官切【集韻】鋪官切,□音潘。
【玉篇】瓳,大甎也。
又【集韻】符袁切,音煩。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玉篇】他德切【集韻】惕得切,□音忒。
拳打也,擊也,挨也。
麳 【亥集下】【麥字部】 麳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廣雅】麳,小麥。
麰,大麥也。
本作來。
【詩周頌】貽我來牟。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
義同。
又陵之切,音釐。
麥也。
或從禾。
齊謂麥曰。
一作□。
黀 【亥集下】【麻字部】 黀 〔古文〕□【唐韻】惻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正韻】側鳩切,□音鄒。
【說文】麻也。
【玉篇】麻莖也。
【廣韻】聚麻也。
【楚辭七諫】菎蕗雜於黀蒸兮。
【字彙】黀曰麻蒸,卽麻幹,本一物也。
王逸註:枲翮曰黀,煏竹曰蒸,則析爲二矣。
又作菆。
【潘嶽西征賦】感市閭之菆井。
【李善註】菆,麻蒸也。
菆井,卽渭城賣蒸之市。
又作掫。
【前漢五行志】建平四年,民驚走持槀或掫一枚。
【如淳註】掫,麻幹也。
黃 【亥集下】【黃字部】 黃 〔古文〕□【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
【說文】地之色也。
【玉篇】中央色也。
【易坤卦】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又山名。
【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又黃河。
【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又地名。
【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又國名。
【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
【註】黃國,今弋陽縣。
又州名。
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
【註】縣有黃溝澤,故名。
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又中黃,天子內藏。
【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又官名。
【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
【又】晉以後,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又老人曰黃髮。
【禮曲禮】君子式黃髮。
【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
【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
【疏】壽考之通稱。
又小兒曰黃口。
【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
【高誘註】黃口,幼也。
【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
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又翠黃,飛黃,□馬名。
【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
【詩魯頌】有驪有黃。
【註】黃騂曰黃。
又鵹黃,鳥名。
【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又黃目,卣罍類。
【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
黃者,中也。
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又大黃,弩名。
【太公六韜】陷堅敗強敵,用大黃連弩。
【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又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又流黃,綵也。
【古詩】少婦織流黃。
【廣雅】作留黃。
又會稽竹簟供禦,亦號流黃。
【唐詩】珍簟冷流黃。
又【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
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
後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又倉黃,急遽失措貌。
【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又【玉篇】馬病色也。
【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
【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
【詩周南】我馬虺隤。
考證:〔【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河陽〕謹照原文河陽改池陽。
〔【禮曲禮】君子敬黃髮。
〕謹照原文敬黃髮改式黃髮。
〔【淮南子覽冥訓】靑龍迎駕〕謹照原文迎駕改進駕。
黏 【亥集下】【黍字部】 黏 【唐韻】女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尼占切,□音。
【說文】相著也。
【廣韻】黏麴。
又【韻會】亦作溓。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
【註】鄭司農雲:溓讀爲黏。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縣。
又【正韻】尼欠切,聶上聲。
【集韻】也。
【正韻】膠黏。
又稠也。
俗作粘。
鷣 【亥集中】【鳥字部】 鷣 【廣韻】餘針切【集韻】夷針切,□音淫。
【廣韻】鷂之別名。
【爾雅釋鳥】鷣,負雀。
【郭註】鷂也。
江東呼鷣,善捉雀,因名。
又【廣韻】弋炤切【集韻】弋笑切,□音燿。
義同。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集韻】【類篇】□良倨切,音慮。
【玉篇】罔也。
【辰集上】【日字部】【篇海】胡刀切,音豪。
戾也。
鼊 【亥集下】【黽字部】 鼊 【廣韻】比激切【集韻】【韻會】必歷切,□音壁。
【
【荀子成相篇】呂尚招麾殷民懷。
【註】招麾,指麾也。
又快也。
【禮禮器】祭禮不麾蚤。
【註】麾之言快也。
祭有常時,不以先時爲快也。
又【集韻】呼恚切,音孈。
以旌旗示之曰麾。
又【集韻】況僞切,音齂。
招也。
【左傳隱十三年】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註】麾,招也。
考證:〔【集韻】況僞切,音侐。
招也。
〕謹按集韻況僞切内無侐字,不得音侐。
謹改侐爲齂。
鷮 【亥集中】【鳥字部】 鷮 【廣韻】舉喬切【集韻】居妖切【韻會】居祅切【正韻】堅堯切,□音驕。
【說文】走鳴長尾鷄也。
【爾雅釋鳥】鷮雉。
【郭註】卽鷮鷄也。
【詩小雅】有集維鷮。
【山海經】女幾之山,其鳥多白鷮。
【陸璣疏】鷮微小於翟,走而且鳴,曰鷮鷮。
其尾長,肉甚美。
【埤雅】薛綜曰:雉之健者爲鷮,尾長六尺。
【字說】鳴則首尾喬如。
【後漢華佗傳】冷壽光嘗屈頸鷮息。
又【唐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音喬。
義同。
鷽 【亥集中】【鳥字部】 鷽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
【爾雅釋鳥】鷽,山鵲。
【郭註】似鵲而有文彩,長尾,觜腳赤。
【疏】山鵲,一名鷽。
【說文】知來事鳥也。
字說雲:能效鷹鸇之聲,而性惡。
其類相値則搏。
又【廣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
小鳩也。
【莊子逍遙遊】蜩與鷽鳩笑之。
亦作學鳩。
又【集韻】烏酷切,音沃。
又戸八切,音滑。
義□同。
鸌 【亥集中】【鳥字部】 鸌 【廣韻】烏郭切【集韻】屋郭切,□音雘。
【廣韻】水鳥。
又【集韻】胡故切,音護。
鳥名。
□ 【未集中】【羊字部】 □ 【類篇】胡怪切。
□□,垢膩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將先切,音箋。
韀或作□。
馬被具。
○按與□同。
鸒 【亥集中】【鳥字部】 鸒 【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
【說文】□居也。
一名鴉烏。
小而多羣,腹下白。
【詩小雅】弁彼鸒斯。
【字彙】斯,語辭,後儒以二字爲鳥名,非。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
義同。
【說文】作□。
鸨 【亥集中】【鳥字部】 鴇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音寶。
【說文】鳥也。
【郭璞曰】鴇,似鴈無後趾,毛有豹文。
一名獨豹。
【詩唐風】肅肅鴇羽。
【毛傳】鴇性不樹止。
正義曰:鴇鳥連蹄,樹止則爲苦,故以喩君子從征役爲危苦也。
【埤雅】鴇性羣居如鴈,自然有行列,故從□。
□相次也。
【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
易林曰:文山鴻豹。
又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
【廣韻】亦作□□。
又馬名。
與駂同。
烏驄也。
【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
【傳】驪馬雜毛曰鴇。
古字通用。
鸾 【亥集中】【鳥字部】 鸞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鑾。
神鳥也,赤神之精,鳳凰之佐,雞身赤毛,色備五采,鳴中五音,出女牀山。
【山海經】女牀山有鳥,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鸞。
見則天下安寧。
又【洽聞記】蔡衡曰:多赤色者鳳,多靑色者鸞。
【李賀詩】銅鏡立靑鸞。
又鸞鈴。
【詩小雅】和鸞雝雝。
【毛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
【左傳桓二年】鍚鸞和鈴,昭其聲也。
【杜註】鍚在馬額,鸞在鑣,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聲。
【埤雅】鸞鳥,雌曰和,雄曰鸞。
禮雲:在輿則聞鸞和之聲,蓋取諸此。
古時鸞輿順動,此鳥飛集車上,雄鳴於前,雌應於後。
又鸞刀。
【詩小雅】執其鸞刀。
【毛傳】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
【疏】鸞鈴之刀,鸞卽鈴也。
刀環有鈴,其聲中節。
又作鑾。
【古今注】玉輅衡上金雀,若朱鳥也。
口銜鈴,鈴謂之鑾。
或謂朱鳥鑾也。
鸞口銜鈴,故謂之鑾。
又鸞鳥,縣名。
【後漢郡國志】屬武威郡,卽今涼州昌松縣北。
又葉閭員切,音連。
【陸璣羅敷歌】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鸞,綺態隨緣變,沈姿無乏源。
鹇 【亥集中】【鳥字部】 鷴 【說文長箋】俗鷳字。
鵸 【亥集中】【鳥字部】 鵸 【廣韻】渠基切【集韻】渠羈切,□音奇。
【山海經】翼望之山有鳥,如烏,三首六尾,名鵸。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
義同。
鶂 【亥集中】【鳥字部】 鶂 【廣韻】五歷切【集韻】【韻會】倪歷切,□音艗。
水鳥。
雄雌相視則孕。
【莊子天運篇】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
【謝靈運山居賦】鳥則鵾鴻鶂鵠。
又通鷁。
【史記宋世家】六鶂退飛。
【左傳】作鷁。
又【集韻】研奚切,音倪。
義同。
又【集韻】【類篇】□逆革切,音虉。
鳥名。
【集韻】或作鷁□。
鶕 【亥集中】【鳥字部】 鶕 同。
【午集中】【皿字部】【五音集韻】符炎切,音凡。
【博雅】桮也。
【揚子方言】趙魏之閒或曰。
又【廣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泛。
【五音集韻】匹凡切,音芝。
義□同。
【玉篇】通作盕□□。
【集韻】或作□釩。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羊進切,音鈏。
擣也。
麻 【亥集下】【麻字部】 麻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音蟆。
【玉篇】枲屬也。
皮績爲布,子可食。
【爾雅釋草】枲麻。
【疏】麻,一名枲。
禹貢靑州雲: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
【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又蕁麻。
蕁本作。
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
【禮月令】食麻與犬。
【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
【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
【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
【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
【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
【註】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
鼗鼓名。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
【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
【註】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
【註】麻鄕,縣名。
又姓。
【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
【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葉謨婆切。
【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葉眉波切,音摩。
【潘嶽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
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從□,音派,麻片也。
從廣人在屋下,治麻之意。
俗作麻,從木,非。
黁 【亥集下】【麻字部】 黁 【廣韻】【集韻】□奴昆切,音渜。
香也。
又人名。
【晉書夷貊傳】姚興太史令郭黁。
黑 【亥集下】【黑字部】 黑 【唐韻】呼北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得切,□音潶。
【說文】火所熏之色也。
韓康伯曰:北方隂色。
【釋名】黑,晦也。
如晦冥時色也。
【易說卦】坤其於地也爲黑。
【書禹貢】兗州,厥土黑墳。
【禮檀弓】夏後氏尚黑。
又水名。
【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又【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滇池縣有黑水祠。
又黑齒,國名。
【楚辭招魂】雕題黑齒。
又地名。
【左傳宣六年】公會晉侯宋公于黑壤。
又黑子,今所謂黶子也。
【前漢高帝紀】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又【賈誼傳】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
又【周禮天官籩人】其實蕡白黑。
【註】黍曰黑。
又【詩小雅】以其騂黑。
【傳】黑,羊豕也。
又姓。
周有黑肱,黑胎。
又葉鬩各切,音壑。
【史記龜筴傳】天出五色,以辨白黑。
地生五穀,以知善惡。
考證:〔【賈誼傳】淮之北大諸侯。
〕謹照原文淮下增陽字。
北字改比字。
〔【史記龜筴傳】天出五色,以知黑白。
地出五穀,以知善惡。
〕謹照原文以知黑白改以辨白黑。
地出五穀改地生五穀。
黗 【亥集下】【黑字部】 黗 【唐韻】他袞切【集韻】吐袞切,□疃上聲。
【說文】黃濁也。
【廣雅】黑也。
又【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廣韻】黃黑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音罥。
義闕。
○按卽□字之譌。
□ 【未集中】【網字部】 □ 【字彙補】以智切【篇海】音異。
○按卽字之譌。
黩 【亥集下】【黑字部】 黷 【唐韻】【集韻】徒谷切【韻會】【正韻】杜谷切,□音獨。
【說文】握持垢也。
【玉篇】數也,垢也,蒙也。
【正韻】濁也,慁也。
【書說命】黷于祭祀,時謂弗欽。
【前漢枚臯傳】媟黷貴幸。
【師古曰】黷。
污濁也。
又【賈逵國語註】黷,媟也。
【廣雅】狎也。
又【玉篇】黑也。
【正字通】黝貌。
【左思吳都賦】林木爲之潤黷。
鷠 【亥集中】【鳥字部】 鷠 【字彙補】五魚切,音魚。
鳥名。
鷺 【亥集中】【鳥字部】 鷺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白鷺也。
【李時珍曰】水鳥也。
林棲水食,羣飛成序,潔白如雪,頂有長毛十數莖,毿毿然如絲,欲取魚,則弭之,名曰絲禽。
一名屬玉,一名舂鉏。
【爾雅釋鳥】鷺舂鉏。
【註】鷺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
今江東人取以爲睫攡,名之曰白鷺縗。
禽經曰:鸘飛則霜,鷺飛則露,其名以此。
步於淺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鋤之狀,故曰舂鋤。
又朱鷺。
【爾雅釋鳥疏】楚威王時,有朱鷺合沓飛翔而來舞。
則復有赤者,舊鼓吹朱鷺曲,是也。
然則鳥名白鷺,赤者少耳。
【晉書樂志】漢時短簫鐃歌之樂,其曲有朱鷺。
又鷺羽,舞者所持以指麾,或坐或伏也。
【詩□風】値其鷺羽。
又【魯頌】振振鷺。
又白鷺,官名。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謂□官,謂之白鷺,取延頸遠望之義。
又【集韻】良據切,音慮。
【字林】鳥名。
又【集韻】龍都切,音盧。
水鳥也。
鸋 【亥集中】【鳥字部】 鸋 【廣韻】奴丁切【集韻】囊丁切,□音寧。
【爾雅釋鳥】鴟梟鸋鴂。
【疏】幽州謂之鸋鴂。
【又】鶉子鳼,鴽子鸋。
【註】別鶉雛之名。
又【廣韻】【集韻】□乃定切,音甯。
義同。
鸓 【亥集中】【鳥字部】 鸓 【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音壘。
【說文】鸓,鼠形,飛走且乳之鳥也。
一名鸓鼠,一名飛生,一名鼯。
【陶弘景曰】飛狀如蝙蝠,大如鴟鵝,毛紫色,暗夜行。
【李時珍曰】此物肉翅連尾,飛不能上,易至礧墜,故謂之鸓。
又【山海經】翠山,其鳥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禦火。
【司馬相如上林賦】蜼蠼飛鸓。
【註】飛鸓首,以其髥飛。
又【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音。
【廣雅】□□,飛鸓也。
又【集韻】盧回切,音雷。
義同。
鸖 【亥集中】【鳥字部】 鸖 【正字通】同鶴。
【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鸖。
【史記衞世家】懿公好鸖。
【左傳】作鶴。
鸷 【亥集中】【鳥字部】 鷙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至。
【說文】擊殺鳥也。
【玉篇】猛鳥也。
【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王逸註】鷙,執也。
謂能執伏衆鳥,鷹鸇之類也。
【後漢杜詩傳】湯武善禦衆,故無忿鷙之師。
【註】鷙,擊也。
又凡鳥之勇,獸之猛者,皆曰鷙。
【禮月令】鷹隼蚤鷙。
【註】鷙,疾厲之氣也。
亦作摯。
【禮曲禮】前有摯獸。
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又【集韻】【類篇】□陟栗切,音窒。
【莊子在宥篇】天下始喬詰卓鷙。
【音義】卓鷙,行不平也。
又疑也。
【管子五輔篇】下愈覆鷙而不聽從。
【註】謂伺察而懷疑也。
又【集韻】之列切,音晢。
鳥擊也。
又【集韻】【類篇】□敕栗切,音抶。
又陟利切,音緻。
義□同。
考證:〔又與騺同。
【史記秦本紀】晉君棄其軍,與秦爭利,還而馬鷙。
〕謹按史記不作鷙。
今節雲於上文禮曲禮前有摯獸下,增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鵺 【亥集中】【鳥字部】 鵺 【廣韻】羊謝切【集韻】夤謝切,□音夜。
鳥名。
似雉。
【山海經】單張山有鳥,如雉,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
鶅 【亥集中】【鳥字部】 鶅 【廣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正韻】旨而切,□音甾。
東方雉也。
【爾雅釋鳥】東方曰鶅。
【疏】東方雉名。
又【爾雅釋鳥】鶅鵵軌。
【註】義未詳。
又【廣韻】【集韻】□側吏切,音胾。
義同。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吉弔切,音叫。
窱,深遠也。
又靜也。
【張衡西京賦】望窱似徑廷。
又【集韻】伊鳥切。
同窈。
詳窈字註。
鶌 【亥集中】【鳥字部】 鶌 【唐韻】【集韻】□九勿切,音□。
【說文】鶌鳩也。
【爾雅釋鳥】鶌鳩,鶻鵃。
【郭註】似山鵲而小。
又【集韻】曲勿切,音□。
【山海經】馬成山有鳥,狀如烏,首白,身靑,足黃,名鶌鶋,食之不饑。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椀也。
亦小盂也。
又【類篇】扁縣切。
義同。
黂 【亥集下】【麻字部】 黂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玉篇】枲實也。
【爾雅釋草】黂,枲實。
【疏】黂,卽麻子名也。
【淮南子說林訓】黂不類布,而可以爲布。
又通作蕡。
【儀禮喪服】苴絰者,麻之有蕡者也。
又【廣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音。
義同。
考證:〔【儀禮】苴者,麻之有蕡者也。
〕謹照原文苴字下增絰字。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鬱,古作□。
註詳鬯部十九畫。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居麻切【集韻】居牙切,□音加。
石名。
黐 【亥集下】【黍字部】 黐 【廣韻】醜知切。
【集韻】【正韻】抽知切,□音摛。
【玉篇】黏也。
【廣韻】黐膠所以黏鳥。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鷛 【亥集中】【鳥字部】 鷛 【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廣韻】鷛□,似鴨雞足。
【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鷛□。
鷧 【亥集中】【鳥字部】 鷧 【廣韻】乙冀切,音懿。
懿,鸕鶿鳥也。
又【爾雅釋鳥】鶿鷧。
【郭註】卽鸕鶿也。
考證:〔【爾雅釋鳥】鶿懿。
〕謹照原文懿改鷧。
鷨 【亥集中】【鳥字部】 鷨 【廣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華。
【廣韻】鷨,鳥名。
似雉。
【廣雅】鴣穀擊鷨布穀。
又【集韻】胡化切,華去聲。
義同。
【午集中】【皿字部】【唐韻】于救切【集韻】尤救切,□音宥。
【說文】小甌也。
【玉篇】抒水器也。
又【廣韻】雲久切【集韻】雲九切,□宥上聲。
又【集韻】胡隈切,音槐。
義□同。
或作□。
鷷 【亥集中】【鳥字部】 鷷 【廣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音遵。
西方雉名。
【爾雅釋鳥】雉,西方曰鷷。
又【廣韻】昨旬切,音臻。
義同。
又【集韻】徂昆切,音存。
與蹲通。
【周禮天官染人鄭註】夏狄六曰蹲。
音存。
本鷷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租昆切,音尊。
義同。
鸆 【亥集中】【鳥字部】 鸆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
鸅鸆,鳥名。
一名婟澤。
常在澤中,象主守之官。
又蒼鸆,鳥名。
【白澤圖】蒼鸆九首。
俗傳此鳥十首,天狗齧其一,常流血,血著人家則兇,荊楚人夜聞其飛鳴,爭作犬聲相逐,以其畏犬也。
【正字通】蒼鸆,妖鳥也。
一名鬼車鳥,一名九頭鳥。
狀如鵂鶹,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瞭,見火光輒墮。
齊東野語,此鳥似野鳧,赤色,身圓如箕,十頭環簇有九頭,其一獨無而滴血,每頸兩翼,飛則□進。
又一種,姑獲鳥,一名乳母鳥。
小兒夜露衣物,此鳥夜飛,以血點之,兒卽病驚。
鸊 【補遺】【亥集】【鳥字部】 鸊 【篇海類編】必益切,音辟。
鸊鷱,鳥名。
鳩也。
又與鷿同。
鸑 【亥集中】【鳥字部】 鸑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嶽。
【說文】鸑鷟,鳳屬。
神鳥也。
【周語】周之興也,鸑鷟鳴於歧。
【張說握乾符頌】鳴鸑改號。
又【本草】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赤目。
○按此卽鸀鳿聲轉耳。
【集韻】或作□。
鸝 【亥集中】【鳥字部】 鸝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韻會】離知切,□音離。
黃鸝,倉庚也。
一名黃鶯。
郭璞雲:其色黧黑而黃,因名之。
陸璣雲:黃鸝留,關西謂之鸝黃。
俗呼黃離留,或謂之黃栗留。
齊人謂之搏黍,常以葚熟時來桑閒。
裡語曰:黃栗留,看我麥,桑葚熟。
亦應節趨時之鳥。
又【集韻】鄰題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義同。
互詳鶊鵹二字註。
鴦 【亥集中】【鳥字部】 鴦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良切,音央。
鴛鴦,匹鳥也。
【荊楚記】鴦名節木鳥。
又紫鴛鴦,鸂□別名。
又黃鶯,一名黃鴦。
又瓦名。
【蘇軾詩】瓦弄寒蟾鴦臥月。
又人名。
梁鴦。
見【列子】。
文鴦。
見【晉書】。
又【廣韻】烏郞切【集韻】於郞切,□音佒。
義同。
互詳鴛字註。
【寅集中】【山字部】【字彙】牛仲切,顒去聲。
山名。
龃 【亥集下】【齒字部】 齟 【集韻】在呂切,音咀。
【說文】齒不相値曰齟齬。
【六書故】鋸齒出入亦曰齟齬。
又【玉篇】齧也。
【集韻】嚼也。
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音鉏。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義□同。
又【集韻】【韻會】□莊加切,音樝。
【前漢東方朔傳】令壺齟老柏塗。
齟者,齒不正也。
【張晏註】齟,讀如樝犁之樝。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盧盍切【集韻】力盍切,□音臘。
【類篇】□颯,絲雜貌。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箝。
鸹 【亥集中】【鳥字部】 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
【玉篇】鶬,鴰也。
【爾雅釋鳥】鶬,麋鴰。
【郭註】今呼鶬鴰。
【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
【司馬相如子虛賦】雙鶬下。
【註】鶬鴰也。
又【廣韻】古切,音刮。
鶬鴰,鳥毛逆九尾。
【韓詩外傳】孔子渡江見之異,衆莫能名。
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鶬兮鴰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
鶬鴰也。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良巳切【集韻】兩耳切,□音裡。
【爾雅釋詁】病也。
又【廣韻】裡之切【集韻】陵之切,□音釐。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與暳同。
【補遺】【卯集】【攴字部】【字彙補】許昭切,音梟。
地名。
【前漢王子侯表】陽侯延年。
〇按攵、攴相通,則敲、本一字也。
以音義小異,姑別之。
黆 【亥集下】【黃字部】 黆 【字彙】姑黃切,音光。
【班固舞陽侯樊噲銘】黆黆將軍,威蓋不當。
【註】黆黆,武勇貌。
【正字通】旣訓武勇,從黃從冘,無義。
班氏銘,黆黆當作桓桓,存考。
黋 【亥集下】【黃字部】 黋 【五音集韻】苦晃切,音。
【集韻】與爌同。
寬明也。
又火光。
黔 【亥集下】【黑字部】 黔 〔古文〕□【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正韻】其廉切,□音箝。
【廣雅】黑也。
【說文】黔,黎也。
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也。
周謂之黎民。
一說黑巾蒙首,故謂黔首。
又與鈐通。
【易說卦】艮爲黔喙之屬。
【註】冷氏曰:鳥善以喙止物者。
又郡名。
【史記秦始皇紀】秦置黔中郡。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
又【集韻】其嚴切,音鉗。
黃黑色也。
又【集韻】居嚴切。
義同。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音琴。
黔羸,神名。
【楚辭遠遊】造黔羸而見之兮。
亦作黔雷。
【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
【註】神名。
又姓。
【禮檀弓】齊有黔敖。
【前漢古今人表】作禽敖。
黫 【亥集下】【黑字部】 黫 【廣韻】烏閑切【集韻】於閑切【韻會】幺閑切【正韻】烏閒切,□音殷。
【玉篇】黑也。
【史記天官書】與箕尾星晨出,曰天皓,黫然黑色甚明。
又【玉篇】於仁切,音因。
義同。
亦作□。
鷝 【亥集中】【鳥字部】 鷝 【廣韻】必吉切【集韻】壁吉切,□音必。
【廣韻】鷝鴋,鳥名。
白面靑色。
【山海經】作畢方。
狀如鶴,一足赤文,靑質白喙。
【集韻】一曰水澤神。
鷢 【亥集中】【鳥字部】 鷢 【唐韻】【集韻】【韻會】□居月切,音厥。
【說文】白鷢,王鴭也。
【廣韻】白鷢一名鸉,善捕。
【爾雅釋鳥】鸉,白鷢。
【註】似鷹,尾上白。
【韓愈送文暢詩】飄然逐鷹鷢。
又【廣韻】【集韻】【正韻】□其月切,音□。
義同。
考證:〔【說文】白鷢,王鵙也。
〕謹照原文鵙改鴭。
〔【廣韻】鷢,一名揚鳥。
〕謹照楊鳥二字乃鸉字之譌。
謹照原文改爲白鷢一名鸉。
〔【爾雅釋鳥】楊鳥,白鷢。
〕謹照原文楊鳥二字改爲鸉字。
鷳 【亥集中】【鳥字部】 鷳 【唐韻】戸閒切【集韻】何間切【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
【說文】鴟也。
又白鷴,鳥名。
形似山雞,白質黑章,尾長三四尺,距觜純丹,亦有靑黑者。
一作鷴。
【本草】張華曰:行止閑暇,故曰鷴,李昉命爲閑客。
○按白鷴,卽白鶾也。
《爾雅》雗雉,□雉。
註:白鵫也。
雗,本從翰,音寒,今南人呼閒如寒,則鷴卽雗音之轉也。
《西京雜記》:南粵王獻白鷴、黑鷴各一。
蓋雉亦有黑色者,幷可明《爾雅》秩秩海雉之說,況鷳非鴟類,《說文》誤。
鸏 【亥集中】【鳥字部】 鸏 【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蒙。
【玉篇】水鳥鷇未生毛也。
又【廣韻】鸏鳥也。
【劉欣期交州志】鸏,水鳥。
出九眞交趾,大如孔雀,喙長尺許,南人以爲飮器。
【竺眞羅浮山疏】鸏不食魚,止啖木葉,糞似薰陸香,入藥,治雜瘡。
一名鵰,言大也。
俗因作字。
一名鶴頂。
【丹鉛錄】鸏,卽鶴頂,世以爲杯。
又【集韻】【類篇】□莫江切,音厖。
鳩屬。
又母總切,音蠓。
義同。
鴛 【亥集中】【鳥字部】 鴛 【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眢。
【說文】鴛鴦也。
【玉篇】匹鳥。
雄曰鴛,雌曰鴦。
【崔豹古今註】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必思而死,故謂匹鳥。
【埤雅】鵲好外反,鴛好內思。
【詩小雅】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正字通】鴛鴦紅頭,翅尾黑,頭有白長毛,質杏黃色具文采。
又【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義同。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音蒙。
覆網也。
【辰集上】【日字部】【廣韻】力玉切【集韻】龍玉切,□音錄。
日無光。
鴻 【亥集中】【鳥字部】 鴻 〔古文〕【唐韻】戸工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
【說文】鴻,鵠也。
【玉篇】鴻,鴈也。
詩傳雲:大曰鴻,小曰鴈。
【陸璣疏】鴻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肉美如鷹。
又有小鴻如鳧,色白,今人直謂之鴻。
【易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
又旗名。
【禮曲禮】前有車騎,則載飛鴻。
【鄭註】鴻取飛有行列也。
又通作洪,大也。
【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楚辭天問】不任汨鴻,何以尙之。
【註】鴻,大水也。
又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簴,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若是者謂之鱗屬,以爲筍。
【註】鴻,傭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也。
【疏】釋雲:鴻卽上文強是也。
殺,卽上文弱是也。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一年】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
【註】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
又鴻溝。
【史記蘇秦傳】大王之地,南有鴻溝。
【註】在滎陽。
又蟲名。
蜚鴻。
【史記周本紀】蜚鴻滿野。
【註】蠛蠓也。
又姓。
衞大夫鴻騮魋,見【左傳】。
鴻安丘,見【後漢書】。
又人名。
大鴻,堯臣名。
梁鴻,漢人。
又【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音汞。
與澒同。
【揚雄羽獵賦】鴻絧緁獵。
【師古註】鴻絧,直馳貌。
又鴻濛,元氣也。
【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柱。
【註】東方之野日所出。
又【集韻】【類篇】□虎孔切,音嗊。
義同。
又【集韻】胡貢切,音□。
鴻洞,深遠。
一曰相連次貌。
又【字彙】古送切,音貢。
【淮南子精神訓】澒濛鴻洞。
【註】鴻,讀如子贛之贛。
又葉胡光切,音黃。
【呂氏春秋】彭祖以壽,三代以昌。
五帝以昭,神農以鴻。
考證:〔搏身而鴻。
〕謹照周禮原文搏身改摶身。
〔【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音永。
〕謹照原文音永改音汞。
〔【揚雄校獵賦】鴻絧緁獵。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
【註】鴻濛,東方日所出地。
〕謹照原文爲景下增柱字。
鴻濛東方日所出地改東方之野日所出。
鹣 【亥集中】【鳥字部】 鶼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比翼鳥。
【爾雅釋鳥】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郭註】似鳧,靑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飛。
【正字通】山海經,崇吾山有鳥如鳧,一翼一目,曰□□。
拾遺記,周成王時,然丘國獻此鳥,如鵲而多力。
水經注,林邑有比翼鳥,名歸飛,其鳴自呼。
按諸說,則西海南山皆有之,鶼鶼與□□實一也。
鹵 【亥集下】【鹵字部】 鹵 【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
【說文】西方鹹地也。
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
【廣韻】鹽澤也。
天生曰鹵,人造曰鹽。
【書洪範疏】水性本甘,久浸其地,變而爲鹵。
【易說卦】兌爲剛鹵。
又淳鹵。
【左傳襄二十五年】楚子木使表淳鹵。
【註】淳鹵,埆薄之地,表異輕其賦稅。
又地名。
【春秋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
【註】大鹵,太原晉陽縣。
又【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又代郡鹵成縣。
又鹵簿。
【漢官儀】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
兵衞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著之簿,故曰鹵簿。
又鹵莽,輕脫苟且也。
【莊子則陽篇】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
又香草名。
【爾雅釋草】杜,土鹵。
【註】杜衡也。
似葵而香。
【疏】杜一名土鹵。
又【廣雅】鹵,薰也。
又通櫓,大盾也。
【前漢項籍傳】流血漂鹵。
【註】鹵,盾也。
【左思吳都賦】幹鹵殳鋌。
又通擄。
□獲也。
【揚子方言】鹵,奪也。
【前漢高帝紀】毋得掠鹵。
又【衞靑傳】車輺畜產畢收爲鹵。
又姓。
【史記遊俠傳】太原鹵公孺。
又【字彙】龍都切,音爐。
同鑪。
【道樞】玄和子曰:鼎鹵天地之象也。
【註】鹵,爐也。
【釋名】地不生物曰鹵。
鹵,爐也。
如爐火處也。
考證:〔【說文】西方鹹地也。
東方謂之□。
〕謹照原文□字改字。
〔又通攄。
□獲也。
〕謹照原文攄字改擄字。
【寅集上】【宀字部】【玉篇】口合切【集韻】【類篇】渴合切,□音□。
合也。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時戰切,音繕。
【玉篇】治也。
【類篇】補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牒。
掛也。
又排也,收也。
又【集韻】敵盍切,音蹋。
亦排也。
黽 【亥集下】【黽字部】 黽 【唐韻】莫杏切,音猛。
【說文】鼃黽也。
【爾雅釋魚】鼁□蟾諸,在水者黽。
【疏】鼁□,一名蟾諸,似蝦蟆,居陸地,其居水者名黽。
一名耿黽。
一名土鴨。
狀似靑蛙,而腹大。
陶註本草雲:大而靑脊者,俗名土鴨。
其鳴甚壯,卽此黽也。
【埤雅】黽善怒,故音猛。
又竹名。
求黽。
【管子地員篇】在丘在山,皆宜竹箭求黽猶檀。
【註】求黽,亦竹類也。
又姓。
漢黽初宮。
見【印藪】。
又【廣韻】武盡切【集韻】【正韻】弭盡切,□音泯。
勉也。
【詩緝】嚴氏曰:力所不堪,心所不欲,而勉強爲之曰黽。
【孫季昭示見編】黽,蛙屬。
蛙黽之行,勉強自力,故曰黽勉。
如猶之爲獸,其行趦趄,故曰猶豫。
又【玉篇】眉耿切【廣韻】武幸切【集韻】【韻會】母耿切,□音鼆。
義同。
又【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
地名。
【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
【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又【廣韻】【集韻】彌兗切【正韻】美辯切,□音緬。
【廣韻】黽池,縣名。
【前漢地理志】弘農郡有黽池縣。
又【高帝紀】復黽池。
【廣韻】黽池,亦音泯。
又【韻補】葉名舌切,音蔑。
【後漢桓帝時謠曰】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淸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黽。
【譚苑醍醐雲】泥音涅。
或音匿。
黽音蔑。
或音密。
晉書作怯如雞,蓋不得其音而改之。
按論語,涅而不緇,楚辭及史記屈原傳,作泥而不滓。
索隱曰:泥音涅,據此知泥有涅音,則桓帝時謠黽讀爲蔑矣。
【說文】從它,象形,黽頭與它頭同。
【徐鉉曰】象其腹也。
【六書正譌】鼃本義借爲黽勉字。
別作僶、勔。
□非。
緇字原刻從□。
它字原刻從□省E彐。
鼍 【亥集下】【黽字部】 鼉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說文】水蟲。
【陸璣雲】鼉似蜥蜴,長丈餘,其甲如鎧,皮堅厚,可冒鼓。
【詩大雅】鼉鼓逢逢。
一說鼓聲逢逢,象鼉鳴。
【續博物志】鼉長一丈,其聲似鼓。
【埤雅】鼉鳴應更,吳越謂之鼉更。
又鼉欲雨則鳴,裡俗以鼉識雨。
【禮月令】季夏,天子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亦作鱓。
【呂氏春秋】帝顓頊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卽鼉也。
又【史記晉世家】曲沃桓叔子鱓。
【索隱】鱓音陀。
又【集韻】唐幹切,音壇。
又時戰切,音繕。
義□同。
又葉徒沿切,音田。
【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鼉。
春獻王鮪,夏薦□黿。
考證:〔以其尾鼓其腹,其音鱓。
〕謹照呂氏春秋原文鱓改英。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宅耕切【集韻】除耕切,□音橙。
安審視貌。
又人名。
希。
見【宋史宗室表】。
又【集韻】唐丁切,音庭。
目眵也。
又【集韻】抽庚切,音撐。
直視也。
同瞠。
【類篇】通作盯。
鼫 【亥集下】【鼠字部】 鼫 【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音石。
【說文】五技鼠也。
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爾雅釋獸】鼫鼠。
【註】形大如鼠,頭似兔,尾有毛,靑黃色,好在田中食粟豆。
關西呼爲鼩鼠。
【唐韻】□鼠。
【埤雅】鼫鼠,兔首,似鼠而大,能人立,交前兩足而舞,害稼者,一名雀鼠。
本草一名碩鼠。
【易晉卦】晉如鼫鼠。
又【本草】螻蛄,一名鼫鼠。
鼺 【亥集下】【鼠字部】 鼺 【集韻】倫爲切,音羸。
鼯鼠別名。
【爾雅翼】鼯鼠,一名□由。
一名鸓。
又名飛蠝。
又名鼺鼠。
【晉書索靖傳】草書狀曰:騰猨飛鼺相奔越。
鼼 【亥集下】【鼻字部】 鼼 【集韻】魚小切,音鱎。
【玉篇】鼻折也。
又【集韻】古幼切,音赳。
義同。
又【字彙】苦弔切,音竅。
仰鼻。
鼾 【亥集下】【鼻字部】 鼾 【唐韻】侯幹切【集韻】侯旰切,□音翰。
【說文】臥息也。
又【廣韻】許幹切【集韻】虛幹切,□音頇。
【集韻】吳人謂鼻聲爲鼾。
□ 【未集中】【網字部】 □ 同罝。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羊茹切,音豫。
【玉篇】羊也。
齑 【亥集下】【齊字部】 齏 【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齎。
【說文】□也。
又膾酢也。
【周禮天官醢人註】凡醯醬所和細切爲齏。
一曰擣辛物爲之。
辛物,薑蒜之類。
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
亦作。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相庾切,須上聲。
草名。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古老切,音杲。
□,疥病。
齒 【亥集下】【齒字部】 齒 〔古文〕□□□□□【唐韻】【廣韻】昌裡切【集韻】【類篇】【韻會】醜止切【正韻】昌止切,□音。
【說文】口齗骨也。
象口齒之形。
牙,牡齒也。
【字彙】上曰齒。
下曰牙。
【顏師古急就篇註】齒者總謂口中之骨,主齰齧者也。
【周禮秋官小司□之職】自生齒以上,登於天府。
【鄭註】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
又【釋名】齒,始也。
少長別,始乎此也。
以齒食多者長也,食少者幼也。
又【爾雅釋詁】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
通作兒。
【詩魯頌】黃髮兒齒。
又年也。
又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
【杜註】齒,列也。
【疏】禮記文王世子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
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用次列,亦名爲齒,故雲齒列也。
【左傳昭元年】使後子與子幹齒。
【杜註】以年齒高下而坐。
又【禮曲禮】齒路馬有誅。
【疏】論量君馬歲數,亦被責罰,皆廣敬也。
又類也。
【管子弟子職】同嗛以齒。
【註】齒,類也。
謂食盡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
又【廣韻】錄也。
又金齒,地名。
又魚齒,山名。
在潁川郡。
見【後漢郡國志】。
又鑿齒,獸名。
【揚雄長楊賦】鑿齒之徒。
【註】獸齒似鑿,能食人。
又羊齒,草名。
【爾雅釋草】緜馬羊齒。
【郭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似羊齒,今江東呼爲雁齒。
又黑齒,外國姓。
又鑿齒,人名。
【山海經】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
【郭註】鑿齒,人齒如鑿,長五六寸,因以爲名。
又習鑿齒,晉人名。
又【集韻】稱拯切,稱上聲。
齒也。
考證:〔【爾雅釋詁】齒,壽也。
又兒齒,齒落更生,壽徵也。
〕謹按爾雅以齯齒爲壽,不以齒爲壽。
今謹改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
齗 【亥集下】【齒字部】 齗 【唐韻】語斤切【集韻】魚斤切,□音。
【說文】齒本也。
又齗齗,辯爭貌。
【史記魯世家】孔子曰:甚矣,魯道之衰也。
洙泗之閒,齗齗如也。
【徐廣曰】魯濱洙泗之閒,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者代其任。
俗旣薄,長者不自安與幼者相讓,若有所爭辯,故曰齗齗如也,所以爲道衰也。
又忿疾意。
【後漢劉向傳】朝臣齗齗。
又【正韻】齗,齒根肉。
又【廣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釿。
【廣韻】犬爭貌。
又【集韻】牛閑切,音詽。
齗齗,爭訟也。
又口謹切,音赾。
口上肉。
又【類篇】語近切,音聽。
義同。
又【集韻】忍善切,音蹨。
笑也。
又苦本切,音棞。
齒見貌。
一曰齧也。
又【集韻】【類篇】□口很切,音懇。
笑也。
又語蹇切,音巘。
義同。
別作□□。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甫遙切【集韻】□遙切,□音標。
山峰出貌。
【正字通】與同。
麃 【亥集下】【鹿字部】 麃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蒲交切,□音庖。
【說文】麠屬。
【史記武帝紀】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
【註】楚人謂麋爲麃。
引《爾雅》麖大麃。
牛尾一角。
又【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
麃麃,武貌。
【詩鄭風】淸人在消,駟介麃麃。
又耘也。
【詩周頌】緜緜其麃。
又【廣韻】【集韻】□滂表切,音藨。
鳥毛變色也。
本作皫。
【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
【註】皫色,毛變色也。
又【集韻】匹沼切【正韻】蒲昭切,□音縹。
義同。
又草名。
【爾雅釋草】藨麃。
【疏】藨,一名麃。
郭雲:麃卽莓也。
江東呼麃莓子,似覆盆而大赤,酢甜,可食。
【釋文】麃,平表反。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
義同。
考證:〔【史記武帝紀】郊獲一角獸,若麃然。
【註】楚人謂麋爲麃。
師古曰,麃形似麞〕謹按郊下有雍字。
師古曰非史記註。
謹照原文郊下增雍字。
師古以下七字改爲引爾雅麖大麃。
麇 【亥集下】【鹿字部】 麇 【唐韻】居筠切【集韻】【韻會】俱倫切【正韻】規倫切,□音頵。
【說文】麞也。
似鹿。
麞性驚,又善聚散,故又名麇,一物二名也。
【左傳哀十四年】逢澤有介麇焉。
又國名。
【左傳文十年】厥貉之會,麇子逃歸。
又【文十一年】楚子伐麇,敗麇師於防渚。
又地名。
【左傳定五年】吳師居麇。
【註】麇,地名。
又【集韻】拘雲切【韻會】拘雲切,□音君。
義同。
又【集韻】衢雲切【韻會】【正韻】渠雲切,□音羣。
【左傳昭五年】求諸侯而麇至。
【註】麇,羣也。
又【廣韻】丘粉切【集韻】去粉切【韻會】苦粉切【正韻】苦隕切,□音□。
束縛也。
【左傳哀二年】羅無勇,麇之。
鼁 【亥集下】【黽字部】 鼁 【廣韻】丘據切【集韻】丘據切,□音。
【爾雅釋魚】鼁□,蟾諸。
【郭註】似鰕蟇,居陸地。
淮南謂之去蚥。
【疏】鼁□,一名蟾諸。
又【集韻】【類篇】□口舉切,區上聲。
義同。
字原刻從去從攵。
參見【考證】。
考證:〔音〈去攵〉〕謹按廣韻集韻鼁同音〈去攵〉改。
〔淮南謂之去蚊。
〕謹照爾雅註原文蚊改蚥。
鼖 【亥集下】【鼓字部】 鼖 【正字通】同鼖。
譌省。
詳見鼖字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大鼓也。
【爾雅釋樂】大鼓謂之鼖。
【郭註】鼓長八尺。
【周禮地官】鼓人以鼖鼓鼓軍事。
古用賁。
【詩大雅】賁鼓維鏞。
又作、□。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模朗切【集韻】母朗切,□音莽。
【玉篇】無一目曰。
又【廣韻】矘,目無精也。
一曰目不明也。
【楚辭遠遊】作矘莽。
齓 【亥集下】【齒字部】 齓 【集韻】同齔。
【史記周本紀】漦化爲黿,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旣齓而遭之。
【韋昭曰】毀齒曰齓。
考證:〔【史記周本紀】漦水爲黿,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旣齓而遭之。
【韋昭註】毀齒曰齓。
〕謹照原文漦水改漦化。
韋昭註改韋昭曰。
鹷 【亥集下】【鹵字部】 鹷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廣韻】壃鹷。
【集韻】鹽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蠟。
□衣。
敝破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字彙補】以懼切【篇海】音喩。
衣也。
○按卽□字之譌。
麍 【亥集下】【鹿字部】 麍 【玉篇】力求切,音流。
鹿屬。
麴 【亥集下】【麥字部】 麴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丘六切,音鞠。
【說文】酒母也。
【玉篇】麴蘖。
【釋名】麴,朽也。
鬱之使衣生朽敗也。
【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麴蘖又女麴,小麴也。
見【齊民要術】。
又【左傳宣十二年】叔展曰:有麥麴乎。
【註】麥麴,所以禦濕。
又通鞠。
《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鞠,雲六反。
如麴塵。
《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又神麴,藥名。
又與筁通。
【揚子方言】薄謂之筁,或謂之麴。
又姓。
【姓苑】出西平,漢有麴演。
□字原刻從□。
考證:〔又麴塵,華名。
黃色。
【爾雅釋草】作蘜。
亦作鞠。
【周禮天官內司服】天子乃薦鞠衣。
【註】色如麴塵,服之以告桑。
〕謹按麴塵非華名。
薦鞠衣之文出月令不出周禮。
今謹改爲又通鞠。
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鞠,雲六反。
如麴塵。
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黎 【亥集下】【黍字部】 黎 【唐韻】【集韻】郞奚切【正韻】鄰溪切,□音犂。
【說文】履黏也。
作履黏以黍米。
又國名。
在上黨東北殷侯國。
【書西伯戡黎釋文】黎,國名。
又【山海經】有牛黎之國。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魏郡黎陽縣。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黎山在黎陽之南。
又水名。
【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
【傳】合黎,水名。
在流沙之東。
又玉名。
【班固西都賦】懸黎垂棘,夜光在焉。
又【玉篇】衆也。
【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孔疏】黎,衆也。
又【正韻】黑也。
與黧同。
【書堯典蔡傳】黎,黑也。
黎民,黑髮之人。
【釋名】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
又與邌同。
黎明,比明也。
【史記高帝紀】黎明圍宛城。
【註】索隱曰:黎,猶比也。
謂比至天明也。
又與瓈同。
玻瓈。
【本草】作頗黎。
又與蔾同。
【左傳襄二十五年】引易據于蒺蔾,作蒺黎。
又姓。
黎侯國之後。
又人名。
【書堯典乃命羲和傳】重黎之後有羲氏和氏。
又【集韻】【韻會】□憐題切,音藜。
又【集韻】良脂切,音棃。
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釋類切【集韻】式類切,□音稅。
【集韻】腫病。
【黃帝靈樞經】風膚脹。
黥 【亥集下】【黑字部】 黥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
【說文】黑□在面。
【荀子正論篇】墨黥。
【註】以墨涅其面而已。
或曰墨黥,當爲墨幪。
以墨巾蒙其頭而已。
【書呂□】爰始淫爲劓刵椓黥。
【疏】黥面,卽墨□也。
【周禮秋官司□】墨罪五百。
【註】墨,黥也。
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又姓。
漢有黥布,初姓英,咎繇之後。
布以小時有人相雲當□而王,故姓黥以厭當之。
黨 【亥集下】【黑字部】 黨 【唐韻】多朗切【集韻】底朗切【正韻】多曩切,□音讜。
【說文】不鮮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家爲比,五比爲閭,四爲族,五族爲黨。
【釋名】五百家爲黨。
黨,長也。
一聚之所尊長也。
又朋也,輩也。
【荀子強國篇】不比周,不朋黨。
又助也。
相助匿非曰黨。
【論語】君子不黨。
又偏也。
【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又比也。
【荀子非相篇】順禮義,黨學者。
【註】黨,親比也。
又頻也。
【荀子天論篇】怪星之黨見。
又知也。
【揚子方言】黨,皢,哲,知也。
楚謂之黨,或曰皢,齊宋之閒謂之哲。
【郭註】黨,朗也。
解悟貌。
又【廣韻】美也。
【廣雅】黨,善也。
又所也,時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往黨。
【註】黨,所也。
所猶時,齊人語也。
【左傳哀五年】萊人之歌曰: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註】黨,所也。
又【玉篇】接也。
又【廣韻】累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秦置上黨郡,屬幷州,古上黨關。
又【集韻】止兩切,音掌。
姓也。
【左傳莊三十二年】公築臺,臨黨氏。
【註】黨氏,魯大夫。
【釋文】黨,音掌。
又【哀十一年】季孫使從於朝,俟於黨氏之溝。
【註】黨氏溝,朝中地名。
又【集韻】坦朗切【正韻】他曩切。
□與儻同。
兾也。
【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
又【五被傳】黨可以徼幸。
【師古註】黨,讀曰儻。
又與讜同。
【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
【註】謂直言也。
亦作□。
考證:〔【周禮地官閭胥疏】五家爲比,五比爲閭,五閭爲族〕謹按閭胥疏無此語,查係大司徒文。
謹照原文閭胥疏改大司徒。
五閭爲族改四爲族。
〔【荀子非相篇】實博而黨正。
〕謹按原文文而緻實,博而黨正,□以四字爲句不得連引實字。
謹省實字。
鷞 【亥集中】【鳥字部】 鷞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霜。
【說文】鷫鷞,西方神鳥。
【正字通】長頸綠色似鴈,皮可爲裘。
【揚雄蜀都賦】鷤鷫鷞。
【史記司馬相如傳】家貧,以鷫鷞裘貰酒。
一作肅爽。
馬名。
【左傳定三年】唐成公有兩肅爽馬。
【疏】肅爽,其羽如練,高首而修頸,馬似之。
俗作鸘。
又【廣韻】疎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所兩切,□音縔。
【廣韻】鷞鳩,鷹也。
亦作爽。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爽鳩氏始居此地。
【註】爽鳩氏,少皡司□。
【寅集上】【宀字部】【唐韻】與宜同。
【字彙補】疑卽□字之譌。
【餘文】與宜同。
鼂 【亥集下】【黽字部】 鼂 〔古文〕□□【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
【說文】匽鼂也。
揚雄曰:匽鼂,蟲名。
又姓。
衞大夫史鼂之後。
漢有鼂錯。
○按《漢書景帝紀》作晁錯,本傳作鼂錯。
師古註□雲:古朝字。
然考《字書》朝、鼂二字音同義異,絕不相蒙。
止於又姓一條,鼂字下則雲:或作晁。
又姓朝字下則雲:又姓,通作晁。
則三字本屬一字,至蟲名一條,則鼂字本義,於朝無涉耳。
又人名。
庶長鼂。
見【史記秦本紀】。
又【廣韻】陟遙切,音昭。
與朝同。
【楚辭九章】甲之鼂吾以行。
【王逸註】鼂,旦也。
【前漢嚴助傳】鼂不及夕。
○按《正字通》雲:杜林以鼂爲朝夕之朝,林罕非之。
《同文備考》亦雲:鼂借爲朝,非。
然《楚辭》及《漢書》註□雲古朝字。
而《廣韻》亦雲與朝同。
則未爲無據。
鼬 【亥集下】【鼠字部】 鼬 【唐韻】【集韻】【韻會】餘救切【正韻】爰救切,□音褎。
【說文】如鼠,赤黃而大,食鼠者。
【正韻】野鼠,善登木。
【爾雅釋獸註】鼬似鼦,赤黃色,大尾,啖鼠,江東呼爲鼪。
【本草】鼬,一名黃鼠狼。
又名鼪鼠。
又名□鼠。
又名地猴。
【韓愈南山詩】倏閃雜鼯鼬。
又地名。
【左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於臯鼬。
又古姓。
【山海經】有鼬姓之國。
又羽毛飛揚貌也。
【馬融廣成頌】羽毛紛其髟鼬。
【集韻】或從穴。
鼲 【亥集下】【鼠字部】 鼲 【唐韻】乎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說文】鼠出丁零胡,皮可爲裘。
【本草】鼲鼠,卽黃鼠,時煖則出坐穴口,見人則交前兩足於頸,拱立如揖,乃竄入穴。
淮南子謂聖人師拱鼠制禮,是也。
一名禮鼠。
一名拱鼠。
一名□狸。
【魏志陳思王傳】鼲鼬讙譁於林木。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廣雅】鼠屬。
齋 【亥集下】【齊字部】 齋 【廣韻】側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債平聲。
【正韻】潔也,莊也,恭也。
【廣雅】齋,敬也。
【禮祭統】齋之爲言齊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齋戒。
【註】洗心曰齋。
又【後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又燕居之室曰齋。
又【集韻】【正韻】□津私切,音貲。
【孟子】齋疏之服。
【趙岐註】卽齋縗也。
音資。
又【易履卦】得其資斧。
【子夏傳】作齊斧。
虞喜志林雲:當作齋。
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又葉眞而切,音支。
【後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
○按《說文》示齊爲齋。
示,明也,祗也。
齊者,萬物之潔齊也。
洪武《正韻》雲:古單作齊,後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
齖 【亥集下】【齒字部】 齖 【廣韻】五加切【集韻】牛加切,□音牙。
【玉篇】齖,齒不平。
又【集韻】齖齵,齒不正。
又不聽人語曰聱齖。
【唐書元結傳】能學聱齖,保宗而全家。
又【集韻】魚駕切,音訝。
齰齖,齒不相值。
齙 【亥集下】【齒字部】 齙 【玉篇】步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
【玉篇】齒露也。
麌 【亥集下】【鹿字部】 麌 【廣韻】虞矩切【集韻】五矩切,□音俁。
【廣韻】牡鹿。
【爾雅釋獸】麕,牡麌。
又麌麌,羣聚貌。
【詩小雅】麀鹿麌麌。
又【廣韻】五乎切【集韻】訛胡切,□音吾。
又【集韻】【韻會】元俱切【正韻】牛居切,□音虞。
又【集韻】魚矩切,音語。
義□同。
麎 【亥集下】【鹿字部】 麎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辰。
【說文】牝麋也。
【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
又【集韻】是忍切,音腎。
又常支切,音匙。
又船倫切,音脣。
義□同。
【補遺】【辰集】【木字部】【字彙補】與馨同。
見《齊民要術》。
又見《楊愼山海經補注》。
【卯集上】【心字部】【說文】慌本字。
麞 【亥集下】【鹿字部】 麞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音章。
【玉篇】與獐同。
【說文】麋屬。
【埤雅】麞如小鹿而美,故從章。
章,美也。
又麞性善驚,故從章。
【吳越春秋】章者,慞惶也。
李時珍曰:獵人舞采,則麞麋注視,麞喜文章,故字從章。
【道書】麞鹿無魂。
【本草註】符瑞志有銀麞,白色,王者□罰中理則出。
麰 【亥集下】【麥字部】 麰 【唐韻】莫浮切。
【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說文】來麰,麥也。
【玉篇】春麥也。
【廣韻】大麥也。
【吳普本草】大麥。
一名穗麥。
五穀之長也。
【爾雅翼】大麥宜爲飯,又可爲酢,其蘖可爲飴。
又短粒麥。
又【倉頡解詁】麰,煑麥也。
【釋名】煑麥曰麰。
麰,齲也。
煑熟亦齲壞也。
又【廣雅】麰,麴也。
又通作牟。
【詩周頌】貽我來牟。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禫切,音感。
石篋。
見封禪議。
一曰以石蓋也。
又【集韻】姑南切,音□。
義同。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補還切,音班。
石文。
本作斑。
又石鋪貌。
黓 【亥集下】【黑字部】 黓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廣雅】黑也。
又作弋。
【前漢文帝贊】身衣弋綈。
【註】如淳曰:弋,皁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壬曰伭黓。
點 【亥集下】【黑字部】 點 【唐韻】【集韻】【正韻】□多忝切,音玷。
【說文】小黑也。
又【正韻】點注也。
【爾雅釋器】滅謂之點。
【註】以筆滅字爲點。
又【玉篇】檢點也。
又【廣韻】點畫。
又【正韻】更點。
又【廣雅】污也。
【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又【集韻】之廉切,音詹。
人名。
魯有豐點,齊有鮑點。
又【集韻】丁賀切,音哆。
草葉壞也。
【齊民要術】故墟種麻,有點葉夭折之患。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
亦汙也。
【束皙白華詩】鮮侔晨葩,莫之點辱。
考證:〔【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謹照原文發笑改見笑。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胡瓜切,音華。
【說文】兩刃臿也。
從木、□,象形。
鏵本字,宋魏曰。
或作鋘,或作釫,□同。
【卯集下】【斤字部】【篇海】俗斷字。
鼃 【亥集下】【黽字部】 鼃 【正字通】同。
鼞 【亥集下】【鼓字部】 鼞 【唐韻】土郞切【廣韻】吐郞切【集韻】他郞切,□音湯。
【說文】鼓聲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吉歷切,音激。
目不瞬也。
又【字彙】吉了切,音皎。
【篇海】明也。
一曰淸別貌。
亦作□。
齅 【亥集下】【鼻字部】 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救切,同嗅。
【說文】以鼻就臭也。
【增韻】鼻收氣也。
【前漢敘傳】不齅驕君之耳。
【師古註】齅,古嗅字。
【論語】三齅而作。
亦作嗅。
又作。
齔 【亥集下】【齒字部】 齔 【唐韻】【集韻】【韻會】初堇切【正韻】初謹切,□瀙上聲。
【說文】毀齒也。
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
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
又【廣韻】【集韻】【正韻】□初覲切,音襯。
又【集韻】醜忍切,音辴。
義□同。
從□,□音化。
【六書正譌】別作齓,非。
齝 【亥集下】【齒字部】 齝 【唐韻】醜之切【集韻】超之切,□音癡。
【說文】吐而噍也。
【爾雅釋獸】牛曰齝。
【郭註】食之巳久,復出嚼之。
又【廣韻】書之切【集韻】申之切,□音詩。
又【集韻】【類篇】□充之切,音蚩。
義□同。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普官切【集韻】鋪官切,□音潘。
【玉篇】瓳,大甎也。
又【集韻】符袁切,音煩。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玉篇】他德切【集韻】惕得切,□音忒。
拳打也,擊也,挨也。
麳 【亥集下】【麥字部】 麳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廣雅】麳,小麥。
麰,大麥也。
本作來。
【詩周頌】貽我來牟。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
義同。
又陵之切,音釐。
麥也。
或從禾。
齊謂麥曰。
一作□。
黀 【亥集下】【麻字部】 黀 〔古文〕□【唐韻】惻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正韻】側鳩切,□音鄒。
【說文】麻也。
【玉篇】麻莖也。
【廣韻】聚麻也。
【楚辭七諫】菎蕗雜於黀蒸兮。
【字彙】黀曰麻蒸,卽麻幹,本一物也。
王逸註:枲翮曰黀,煏竹曰蒸,則析爲二矣。
又作菆。
【潘嶽西征賦】感市閭之菆井。
【李善註】菆,麻蒸也。
菆井,卽渭城賣蒸之市。
又作掫。
【前漢五行志】建平四年,民驚走持槀或掫一枚。
【如淳註】掫,麻幹也。
黃 【亥集下】【黃字部】 黃 〔古文〕□【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
【說文】地之色也。
【玉篇】中央色也。
【易坤卦】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又山名。
【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又黃河。
【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又地名。
【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又國名。
【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
【註】黃國,今弋陽縣。
又州名。
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
【註】縣有黃溝澤,故名。
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又中黃,天子內藏。
【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又官名。
【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
【又】晉以後,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又老人曰黃髮。
【禮曲禮】君子式黃髮。
【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
【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
【疏】壽考之通稱。
又小兒曰黃口。
【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
【高誘註】黃口,幼也。
【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
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又翠黃,飛黃,□馬名。
【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
【詩魯頌】有驪有黃。
【註】黃騂曰黃。
又鵹黃,鳥名。
【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又黃目,卣罍類。
【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
黃者,中也。
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又大黃,弩名。
【太公六韜】陷堅敗強敵,用大黃連弩。
【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又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又流黃,綵也。
【古詩】少婦織流黃。
【廣雅】作留黃。
又會稽竹簟供禦,亦號流黃。
【唐詩】珍簟冷流黃。
又【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
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
後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又倉黃,急遽失措貌。
【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又【玉篇】馬病色也。
【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
【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
【詩周南】我馬虺隤。
考證:〔【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河陽〕謹照原文河陽改池陽。
〔【禮曲禮】君子敬黃髮。
〕謹照原文敬黃髮改式黃髮。
〔【淮南子覽冥訓】靑龍迎駕〕謹照原文迎駕改進駕。
黏 【亥集下】【黍字部】 黏 【唐韻】女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尼占切,□音。
【說文】相著也。
【廣韻】黏麴。
又【韻會】亦作溓。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
【註】鄭司農雲:溓讀爲黏。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縣。
又【正韻】尼欠切,聶上聲。
【集韻】也。
【正韻】膠黏。
又稠也。
俗作粘。
鷣 【亥集中】【鳥字部】 鷣 【廣韻】餘針切【集韻】夷針切,□音淫。
【廣韻】鷂之別名。
【爾雅釋鳥】鷣,負雀。
【郭註】鷂也。
江東呼鷣,善捉雀,因名。
又【廣韻】弋炤切【集韻】弋笑切,□音燿。
義同。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集韻】【類篇】□良倨切,音慮。
【玉篇】罔也。
【辰集上】【日字部】【篇海】胡刀切,音豪。
戾也。
鼊 【亥集下】【黽字部】 鼊 【廣韻】比激切【集韻】【韻會】必歷切,□音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