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
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考證:〔【禮樂記】叩之以小,則小鳴。
叩之以大,則大鳴。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午集下】【石字部】【篇海】羊諸切,音予。
石名。
【卯集下】【支字部】【廣韻】【集韻】□渠羈切,音奇。
【字林】橫首枝也。
一曰木別生也。
或作□。
又【集韻】翹移切,音祇。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與厭通。
【說文】作懕。
詳懕字註。
鷟 【亥集中】【鳥字部】 鷟 【唐韻】【集韻】仕角切【韻會】什角切【正韻】食角切,□音浞。
【說文】鸑鷟也。
【禽經】紫鳳曰鷟。
又【韻會】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此別一種。
又葉昨木切,音族。
義同。
【陸機七徵】舞唐庭之來儀,鳴岐陽之鸑鷟。
膺天監之休命,荷神聽之介福。
鷩 【亥集中】【鳥字部】 鷩 【唐韻】幷列切【集韻】【正韻】必列切,□音□。
【說文】鷩,赤雉也。
一名山雞,一名錦雞,一名鵕,一名金雞。
【爾雅釋鳥】鷩雉。
【郭註】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項綠色鮮明。
【劉敬叔異苑】山雞愛其羽毛,照水卽舞,目眩多溺,以文累其身者也。
又鷩冕。
【周禮春官司服】王饗先公,饗射則鷩冕。
【釋名】鷩雉之憋惡者,山雞是也。
鷩,憋也。
性急憋,不可生服,必自殺,故畫其形於衣,以象人執耿介之節也。
又【山海經】小華山多赤鷩,養之禦火災。
又【廣韻】【集韻】【韻會】□必袂切,音蔽。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
又【正韻】必弊切,音萆。
義□同。
鷰 【亥集中】【鳥字部】 鷰 【廣韻】於甸切【集韻】伊甸切,□音宴。
與燕同。
【說文】薾口,布翅,枝尾,象形,亦書作。
又鷰濯,角觝之戲。
【張衡西京賦】衝狹鷰濯,胷突銛鋒。
【註】鷰濯,以盤水置前,坐其後,踴身張手跳前,以足偶節,踰水復卻坐,如燕之濯也。
【玉篇】俗燕字。
鸀 【亥集中】【鳥字部】 鸀 【集韻】殊玉切,音蜀。
【爾雅釋鳥】鸀,山烏。
【郭註】似烏而小,赤觜,穴乳。
出西方。
又【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義同。
又【唐韻】【集韻】□徒谷切,音獨。
【廣韻】鸀,□鳥。
又【集韻】樞玉切,音觸。
【山海經】海外互人之國有靑鳥,身黃,赤足,六首,名曰鸀。
此與山烏別一種。
又【廣韻】之欲切【集韻】【類篇】朱欲切,□音燭。
【廣韻】鸀鳿鳥。
□藏器曰:鸀鳿,狀如鴨而大,長項,赤目,斑觜,毛觜紺色。
一名鸑鷟。
【本草】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赤目。
蓋鸀鳿乃鸑鷟聲轉耳。
又與竹通。
【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
【註】竹屬通,屬玉鶬,皆水鳥。
本作屬玉。
俗加鳥。
又屬玉,觀名。
【前漢宣帝紀】帝幸屬玉觀。
【音義】屬玉,水鳥也。
似鵁鶄,於觀上作之,因以爲名。
【班固西都賦】天子登屬玉之館。
考證:〔【爾雅釋鳥】鸀,山烏。
【郭註】似鳥而小。
〕謹照原文似鳥改似烏。
鸃 【亥集中】【鳥字部】 鸃 【唐韻】【集韻】魚羈切【集韻】疑羈切,□音□。
【玉篇】鵔鸃,鳳屬。
【集韻】鷩雉也。
似山雞而小。
互詳鵔字註。
鸔 【補遺】【亥集】【鳥字部】 鸔 【篇海類編】同□。
【字彙補】按《六書略》鸔,蒲木切。
□,薄報切,又北角切。
二鳥似音義不同。
今《字彙》以□字音蔔,未審其是非也,俟正。
鳥 【亥集中】【鳥字部】 鳥 【唐韻】都了切【集韻】【韻會】丁了切,□音蔦。
【說文】長尾禽總名也。
【正韻】常時曰鳥,胎卵曰禽。
【爾雅釋鳥】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
【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
又【硩蔟氏】掌覆妖鳥之巢。
【註】硩,摘也。
摘其巢而去之。
【正字通】二足而羽謂之禽。
或曰鳥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罌。
膍胵曰奧,嚨曰亢曰員官,項畜食處曰嗉,翅曰翮曰翎,頸毛曰翁,腳短者多伏,腳長者多立,腳近翠者好步,腳近臆者好躑。
【師曠禽經】羽蟲三百六十,毛協四時,色合五方。
又星名。
朱鳥,南方七宿名。
【書堯典】日中星鳥。
又國名。
【山海經】鹽長之國有人鳥首,名曰鳥氏。
又山名。
鳥。
【地志】在隴西郡首陽縣西南,禹貢,終南惇物至于鳥。
又【山海經】鳥危之山,鳥危之水出焉。
又官名。
【周禮夏官】射鳥氏掌射鳥。
【左傳昭十七年】少皡摯之立也,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
又秦之先有鳥俗氏。
【史記秦本紀】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
【索隱曰】以仲衍鳥身人言,故爲鳥俗氏。
又丹鳥,白鳥,俱蟲名。
【夏小正】丹鳥者,丹良也。
白鳥者,蚊蚋也。
又妙音鳥。
【法華經偈頌】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
【註】迦陵頻伽,妙音鳥也。
鳥未出聲時,卽發音微妙,一切天人聲皆不及,惟佛音類之,故以取況。
又【正韻】尼了切,音裊。
義同。
又【集韻】【類篇】□與島同。
【書禹貢】島夷皮服。
【史記夏本紀】【前漢地理志】□作鳥夷。
孔讀鳥爲島。
又【字彙補】子削切,音爵。
【前漢地理志】武威郡鸞鳥縣。
【後漢段熲傳】欲攻武威,熲復追擊於鸞鳥。
【註】鳥音爵。
又葉都縷切,音女。
【史記自序】穆公思義,悼殽之旅。
以人爲殉,詩歌黃鳥。
又葉丁柳切,音近鬥。
【前漢敘傳】沐浴屍鄕,北面奉首。
旅人慕殉,義過黃鳥。
考證:〔【正韻】尼了切,音。
〕謹照原文音梟改音裊。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所櫛切【集韻】色櫛切,□音瑟。
【類篇】□□,色也。
【集韻】通作璱。
雞 【戌集中】【隹字部】 雞 【唐韻】古兮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稽。
【說文】知時畜也。
【玉篇】司晨鳥。
【爾雅釋畜】雞大者蜀。
蜀子雓,未成雞僆,絕有力奮。
【疏】此別雞屬也。
【春秋說題辭】曰:雞爲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
【易說卦】巽爲雞。
【書泰誓】牝雞無晨。
【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工商執雞。
【禮曲禮】雞曰翰音。
又【爾雅釋鳥】鶾,天雞【註】鶾雞赤羽。
【逸周書】文鶾若彩雞,成王時蜀人獻之。
又【爾雅釋蟲】螒,天雞。
【註】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
【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
【爾雅翼】一名梭雞。
一名酸雞。
又雞人,官名。
【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
又【禮明堂位】灌尊,夏後氏以雞彜。
又地名。
【春秋襄三年】同盟于雞澤。
【註】在廣平曲梁縣西南。
又【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于雞父。
【註】雞父,楚地。
【戰國策】負雞次之典。
【前漢地理志】鬱林郡,雍雞縣。
又姓。
【正字通】明正統,陝西苑馬寺監正雞鳴時。
【說文】籀文作鷄。
互詳鳥部鷄字註。
考證:〔【爾雅釋畜】雞大者蜀。
蜀子雓,未成雞健〕謹照原文健改僆。
〔【前漢地理志】欝林郡雍雞縣。
〕謹照原文欝改鬱。
【午集上】【田字部】【唐韻】【集韻】□七紺切,音粲。
田隴相聮也。
○按此字下《正字通》尚有□字,已入頁部,重出,今刪。
鹜 【亥集中】【鳥字部】 鶩 【唐韻】【韻會】□莫蔔切,音木。
【說文】鶩,舒鳧也。
郭璞曰:鴨也。
方氏曰:以爲人所畜,不善飛,舒而不疾,故曰舒鳧。
【禮曲禮疏】野鴨曰鳧,家鴨曰鶩。
又毛氏雲:可畜而不能高飛曰鴨,野生高飛曰鶩。
又【左傳襄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庶人執鶩。
【鄭註】鶩取其不飛遷。
又【後漢馬援傳】刻鵠不成尙類鶩。
又【楚辭九歌】鼂騁鶩兮江臯。
【註】鶩,亂馳也。
又【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義同。
鹨 【亥集中】【鳥字部】 鷚 【廣韻】【集韻】【正韻】□力救切,音溜。
【爾雅釋鳥】鷚,天鸙。
【郭註】大如鷃雀,色似鶉,江東名之曰天鷚,音綢繆。
【疏】音綢繆者,詩豳風雲:綢繆牖戸。
取其音同,故讀從之。
【正字通】鷚,俗呼告天鳥,其鳴如龠,形醜善鳴,聲高多韻。
【張協七命】丹穴之鷚。
【左思吳都賦】巖穴無豜縱,翳薈無□鷚。
又【正韻】雉子也。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音謀。
又【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音繆。
又【廣韻】【集韻】□渠幽切,音虯。
義□同。
又【集韻】羌幽切,音近丘。
天鷚,鳥名。
江東語。
又【集韻】【類篇】□憐蕭切,音聊。
義同。
【補遺】【辰集】【木字部】【字彙補】乃困切,音嫩。
□,愚癡也。
鵪 【亥集中】【鳥字部】 鵪 同。
【夏小正】三月,田化爲鴽。
鴽,鵪也。
又【玉篇】古文鴨字。
註詳五畫。
鵬 【亥集中】【鳥字部】 鵬 【集韻】【韻會】蒲登切,□音朋。
【玉篇】大鵬鳥也。
【集韻】大鵬,鵾屬。
【莊子逍遙遊】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又【齊諧】鵬之徙於南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九萬裡。
又【集韻】悲朋切,音□。
又【韻會】蒲弘切。
義□同。
鷤 【亥集中】【鳥字部】 鷤 【廣韻】徒幹切【集韻】【韻會】唐幹切【正韻】唐闌切,□音壇。
雉子。
○按《廣韻》以鸛鷒作鸛鷤,似誤。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啼。
【廣韻】鷤,鳥。
【揚雄反騷】恐鷤之將鳴矣。
【註】子規也。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正韻】大計切,□音第。
【廣韻】鷤鴂鳥。
【玉篇】亦布穀也。
鷥 【亥集中】【鳥字部】 鷥 【集韻】新茲切【正韻】相咨切,□音斯。
鷺鷥。
【爾雅釋鳥舂鉏註】白鷺縗,俗稱鷺鷥,頭上毛似絲。
【禽經】鷺喙則絲偃。
海錄雲:一名帶絲,後人加鳥。
又【集韻】津之切,音茲。
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集韻】□古祿切,音穀。
【玉篇】目開也。
【廣韻】大目也。
【類篇】目動也。
與□同。
鷭 【亥集中】【鳥字部】 鷭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廣韻】鷭鵃。
又【玉篇】府袁切,音蕃。
義同。
鷶 【亥集中】【鳥字部】 鷶 【廣韻】莫蟹切【集韻】母蟹切,□音買。
鷶□,子嶲也。
一作□□。
鸅 【亥集中】【鳥字部】 鸅 【廣韻】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
【廣韻】鸅鸆,卽護田也。
【集韻】鵜鶘也。
【爾雅釋鳥】鶭,鸅鸆。
又曰鵜,鴮鸅。
○按鸅鸆,洿澤,卽今之淘河也。
□詳鶭、鵜二字註。
□ 【未集中】【羊字部】 □ 【玉篇】同羍。
【辰集上】【日字部】【說文】昔本字。
籀文加肉作臘。
【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
臘原從作。
又□、□。
鸐 【亥集中】【鳥字部】 鸐 【集韻】亭歷切,音笛。
【爾雅釋鳥】鸐,山雉。
【郭註】長尾者。
【疏】山雉,一名鸐。
今俗呼山雞。
李時珍曰:雉居原野,鸐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爲鷮。
又【王子年拾遺記】帝堯在位,羽山北有善鳴之鳥,人面鳥喙,八翼一足,毛色如雉,行不踐地,名曰靑鸐。
聲似鐘磐笙竽。
世語曰:靑鸐鳴,時太平。
又【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義同。
本作翟。
俗加鳥。
鸠 【亥集中】【鳥字部】 鳩 【唐韻】居求切【集韻】【正韻】居尤切,□九平聲。
【說文】鶻鵃。
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
【禽經】拙者莫如鳩,不能爲巢。
【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禮月令】仲春,鷹化爲鳩。
又【王制】鳩化爲鷹,然後設罻羅。
【註】仲秋也。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郯子曰:少皞氏以鳥名官,祝鳩氏,司徒也。
鴡鳩氏,司馬也。
鳲鳩氏,司空也。
爽鳩氏,司□也。
鶻鳩氏,司事也。
五鳩,鳩民者也。
【嚴粲詩緝】左傳五鳩備見詩經。
祝鳩,鵓鳩也,四牡嘉魚之鵻是也。
鴡鳩,關關鴡鳩之鳩是也。
鳲鳩,布穀也,曹風之鳲鳩是也。
鷞鳩,大明之鷹是也。
鶻鳩,鱟鳩,非《班鳩》《小宛》之鳴鳩,《氓》食桑葚之鳩是也。
又蒙鳩,鷦鷯也。
【荀子勸學篇】南方有鳥,名曰蒙鳩。
又【爾雅釋詁】鳩,聚也。
【正字通】鳩能聚陽氣,故取義於聚。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左傳襄二十五年】鳩藪澤。
又安也,集也。
【左傳隱八年】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
又【襄十六年】敢使魯無鳩乎。
又國名。
【山海經】始鳩在海中轅厲南。
又舒鳩,楚屬國。
見【左傳襄二十四年】。
又地名。
鳩茲。
【左傳襄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
【註】吳邑。
又山名。
【山海經】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
又人名。
汝鳩,湯賢臣。
又小腹下曰鳩口。
【巢氏病源】斜踵至鳩口內。
又【韻會】渠尤切,音裘。
同馗。
土菌,可食。
又葉斤於切,音居。
【道藏歌】重萌鬱以赫,朱風引鳴鳩。
旣忘榮曜契,何不寶僊居。
【說文】鳩,從鳥九聲。
【禽經】九鳥曰鳩。
或曰鳩字從九以此。
【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
九者,究也。
乃變而爲一,故名鳩,此鳩所以從九也。
【玉篇】或作勼。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古杏切,音梗。
病也。
鴿 【亥集中】【鳥字部】 鴿 【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說文】鳩屬。
【周禮天官庖人】掌供六禽。
【註】鴈鶉鷃雉鳩鴿。
陸佃曰:鴿性喜合。
凡鳥雄乗雌,惟鴿雌乗雄,逐月有子。
又名鵓鴿。
又【韻會】唐明皇呼鴿爲飛奴。
【正字通】唐鄭復禮言,波斯舶上多養鴿,鴿能飛行數千裡,放一隻至家以爲平安信。
又野鴿,其矢皆左盤。
【本草】野鴿矢謂左盤龍。
又蒲鴿,瓜名。
【杜甫詩】傾筐蒲鴿靑。
鹧 【亥集中】【鳥字部】 鷓 【唐韻】【集韻】【韻會】□之夜切,音柘。
鳥名。
鷓鴣,越雉也。
【禽經】隨陽鳥也。
【崔豹古今注】鷓鴣出南方,向日而飛,畏霜露,早晚希出。
鵯 【亥集中】【鳥字部】 鵯 【廣韻】譬吉切【集韻】【韻會】僻吉切,□音匹。
鵯鶋,鳥也。
【爾雅釋鳥】譽斯,鵯鶋。
【註】鴉烏也。
小而多羣,腹下白,江東亦呼爲鵯烏。
又【廣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音卑。
義同。
【集韻】或作□。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虛我切【集韻】許我切,□音。
【博雅】擊也。
【類篇】或作。
又【集韻】口箇切,音坷。
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匹正切,音聘。
【玉篇】視也。
又人名。
希。
見【宋史宗室表】。
本從甹。
俗作,非。
鶔 【亥集中】【鳥字部】 鶔 【廣韻】耳由切【集韻】而由切,□音柔。
鶝鶔,鳥名。
【爾雅釋鳥】鸛鷒,鶝鶔。
【郭註】一名□羿。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徒回切,音頹。
隂病。
【正字通】疝經言丈夫隂器連少腹急痛也。
【卯集下】【斤字部】【集韻】歷各切,音洛。
剔也。
或作。
又各額切,音格。
捕也。
鬬也。
【玉篇】亦作〈各戈〉。
鷫 【亥集中】【鳥字部】 鷫 【唐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
【說文】鷫鷞也。
五方神鳥,東發明,南焦明,西鷫爽,北幽昌,中央鳳皇。
一作鷫鸘。
【司馬相如上林賦】鴻鷫鵠鴇。
【郭璞曰】鷫,鷫鸘也。
【西京雜記】司馬相如還成都,居貧,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貰酒,與文君爲歡。
又【類篇】所六切,音縮。
義同。
互詳鷞字註。
鷴 【亥集中】【鳥字部】 鷴 【說文長箋】俗鷳字。
鷻 【備考】【亥集】【鳥字部】 鷻 【篇海類編】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筐。
詳筐字註。
□ 【午集下】【穴字部】 □ 【韻海】音斯。
穴也。
鸁 【亥集中】【鳥字部】 鸁 【廣韻】落戈切【集韻】盧戈切,□音螺。
【廣雅】果鸁桑飛。
【爾雅釋鳥】鷉須鸁。
【郭註】鷿鷉,似鳧而小,膏中瑩刀。
又【集韻】魯果切,音裸。
義同。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初刮切【集韻】芻刮切,□音。
切聲謂之。
又【集韻】初芮切,音□。
斷也。
亦作□。
又【集韻】芻萬切,音。
斷也。
或作□。
chuā。
鸎 【亥集中】【鳥字部】 鸎 【廣韻】汙莖切【集韻】於莖切,□音甖。
黃鸝也。
【禽經】鸎鳴嚶嚶,故名。
或雲:鸎項有文,故從賏。
賏,項飾也。
或作鶯。
互樣鶯鸝等字註。
鸜 【亥集中】【鳥字部】 鸜 【玉篇】同鴝。
鸛鵒,鳥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鸜鵒不踰濟。
【春秋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
【陸佃雲】裡兒剔其舌端,敎以語言,甚慧。
【李時珍曰】此鳥好浴水,其睛瞿瞿然,故名。
又複姓。
鸜鵲子。
見【莊子齊物論】。
鸩 【亥集中】【鳥字部】 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禁切,音沈。
【說文】毒鳥也。
【玉篇】毒鳥食蛇,其羽畫酒,飮之卽死。
【廣雅】鴆鳥。
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隂諧。
【廣志】鴆形似鷹,大如鶚,毛黑,喙長,食蛇及橡實。
【晉語】置鴆於酒。
【屈原離騷】吾令鴆爲媒兮,鴆告予以不好。
又鴆有同名殊類者。
【山海經】瑤碧之山有鳥,狀如雉,恆食蜚,名曰鴆。
又通作酖。
【左傳閔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註】酖與鴆通。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
義同。
又丁紺切,音馾。
鳥名。
或作□□。
鸲 【亥集中】【鳥字部】 鴝 〔古文〕□□【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劬。
【說文】鴝鵒。
【爾雅翼】鴝鵒,似鵙而有幘,飛輒成羣。
字書謂之哵哵鳥。
一名鴝□。
一作鸜。
【山海經註】鸜鵒,鴝鵒也。
【正字通】又名八哥。
幽明錄雲:五月五日,翦其舌端使圓,敎令學語,能人言。
又鴝掇,蟲名。
【列子天瑞篇】蝴蝶胥也。
化而爲蟲,生竈下,其狀若脫,其名曰鴝掇。
鴝掇千日,化而爲鳥,其名爲乾餘骨。
又【廣韻】古侯切【集韻】居侯切,□音鉤。
【廣韻】鴝鵒鳥。
【集韻】鵂鶹也。
又【集韻】居□切,音冓。
鳥聲,雉鳴也。
鹆 【亥集中】【鳥字部】 鵒 【唐韻】餘蜀切【集韻】兪玉切,□音欲。
【說文】鴝鵒也。
古者鴝鵒不踰泲。
互詳鴝字註。
鹑 【亥集中】【鳥字部】 鶉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淳。
【廣韻】鶉。
【本草】鶉大如雞雛,頭細而無尾,有斑點,雄者足高,雌者足□。
【淮南子時則訓】田化爲鶉。
又【畢萬術】蝦蟆得爪化爲鶉。
【交州記】南海有黃魚,九月則化爲鶉。
【陸佃雲】鶉無常居,而有常匹,故《屍子》曰:堯鶉居。
詩曰:鶉之奔奔。
言鶉能不亂其匹,衞人以爲宣姜鶉之不如也。
又俗言此鳥性淳,飛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橫前,卽旋行避之,故曰鶉。
【正字通】鶉尾特禿,若衣之短結,故凡敝衣曰衣若縣鶉。
又【山海經】崑崙之丘有鳥,名鶉鳥。
是司帝之百服。
又星名。
【埤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鶉隂縣。
【後漢郡國志】安定郡有鶉觚。
又與醇同。
【揚子寡學篇】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言孔子敎人,有以手援而醇和也。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義同。
又【集韻】【正韻】□都昆切,音敦。
【莊子天地篇】聖人鶉居而鷇食。
又【集韻】【正韻】徒官切【韻會】徒丸切,□音團。
【詩小雅】匪鶉匪鳶,翰飛戾天。
【註】鶉,徒丸反。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後五切,音戸。
□,不順理也。
又【正字通】呼誤切,音護。
敷施也。
與濩通。
【路史】體用相權,彌綸布。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
竹也。
又戎人呼篋曰。
【午集中】【疒字部】【字彙補】於容切,音雍。
疑卽□癕二字之譌。
【王充論衡】鼻不知香臭曰。
鹞 【亥集中】【鳥字部】 鷂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
【說文】鷙鳥也。
卽所謂鷣負雀也。
【列子天瑞篇】鷂爲鸇,鸇爲布穀,久復爲鷂,此物變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玉篇】五色雉。
【廣韻】大雉名。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
考證:〔【說文】鷙鳥也。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卽所謂鷣負萑也。
〕謹照爾雅文鷂雉鷂音遙,在餘昭切内,不在弋照切内,且鷂雉非鷙鳥,不當在鷙鳥也下。
今按文義將爾雅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十一字,移在下文廣韻大雉名之下,並照爾雅萑改雀。
鹬 【亥集中】【鳥字部】 鷸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鷸,知天將雨鳥也。
知天文者冠鷸。
陳藏器雲:鷸如鶉,色蒼喙長,在泥塗。
邨民雲:田鷄所化。
【戰國策】蘇秦曰:鷸蚌相持。
又一種翠鳥曰鷸。
【爾雅釋鳥】翠鷸。
【郭註】似燕,紺色,生鬰林。
【疏】李巡曰:鷸,一名翠,其羽可以爲飾。
又一種,赤足,黃文,曰鷸。
【左傳僖二十四年】鄭子臧好聚鷸冠,是也。
又【正韻】疾飛貌。
【木華海賦】鷸如驚鳧之失侶。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
【廣雅】鶙鵳鷸子籠脫鷂也。
【曹憲註】鷸音述。
驚字原刻從敬從鳥。
【考證】已改正。
考證:〔【木華海賦】鷸如〈敬下鳥〉鳧之失侶。
〕謹照原文〈敬下鳥〉鳧改驚鳧。
鷬 【亥集中】【鳥字部】 鷬 【集韻】胡光切,音黃。
鸝鷬,鳥名。
本作黃。
【詩小雅】緜蠻黃烏。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五各切【類篇】【集韻】逆各切,□音鄂。
竹名。
鷯 【亥集中】【鳥字部】 鷯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刀鷯,剖葦食其中蟲。
【玉篇】鷦鷯,小鳥,在葦。
【荀子勸學篇註】鸏鳩,鷦鷯也。
見□鷦二字註。
又【廣韻】【集韻】【類篇】□力照切,音燎。
【廣韻】鷯鶉。
【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鶛,牝□。
互見鶛字註。
又【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鷹 【亥集中】【鳥字部】 鷹 【廣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膺。
【玉篇】鷙鳥。
李時珍曰:鷹以膺擊,故謂之鷹。
陸佃雲:一歲曰黃鷹,二歲曰鴘鷹,鴘次赤也。
三歲曰鶬鷹,今通謂之角鷹,頂有毛角微起。
一曰題肩,一曰征鳥,一曰爽鳩。
【左傳昭十七年】爽鳩氏。
【註】鷹也,一作鶆鳩。
【爾雅釋鳥】鷹鶆鳩。
又【本草】虎鷹,翼廣丈餘,能搏虎。
【裴氏新書】鷹在衆鳥閒,若睡寐然,故積怒而後全剛生焉。
詩大雅: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言其武之奮揚也。
【正字通】鷹雄形小雌體大,生於窟者好眠,巢於木者常立,雙骹長者起遲,六翮短者飛急。
禮月令,季夏,鷹乃學習。
註:鶵學飛。
又季秋,鷹乃祭鳥。
註:欲食鳥,先殺鳥不食。
毛氏曰:本作,後人加鳥字,不知已從隹矣。
徐鍇曰:鷹隨人指縱,故從人。
鸙 【亥集中】【鳥字部】 鸙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天鸙,鳥名。
形如鷃,色似鶉,卽鷚也。
【爾雅釋鳥】鷚,天鸙。
鸪 【亥集中】【鳥字部】 鴣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攻乎切,□音孤。
【說文】鷓鴣,小類班鳩。
【埤雅】臆前有白圓點文,多對啼,常向日飛,畏霜露,蚤晚稀出,有時夜飛,則以木葉自覆其背。
志常南向,不思北徂,雖東西回翅,開翅之始,必先南翥,故一名懷南。
江左名爲逐影。
其鳴自呼雲:鉤輈格磔,行不得也,哥哥。
【林通詩】林木叫鉤輈。
【註】鷓鴣自呼也。
互詳鷓字註。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維傾切,音營。
病作也。
鹫 【亥集中】【鳥字部】 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就。
【廣韻】鳥名。
黑色,多子。
師曠曰:南方有鳥,名羌鷲,黃頭,赤目,五色皆備。
【本草】鷲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覩,卽白鵰也。
一作就。
又靈鷲,山名。
【西域記】耆闍崛山,有兩峰雙立,鷲鳥常居其嶺,山遠望如鷲形,故名靈鷲山。
【沈約石象銘】永言鷲室,棲誡梵宮。
鵨 【亥集中】【鳥字部】 鵨 【玉篇】失餘切【廣韻】傷魚切,□音書。
鳥似鳧。
鵫 【亥集中】【鳥字部】 鵫 【廣韻】都敎切【集韻】陟敎切,□音罩。
鵫雉,今白雉也。
【爾雅釋鳥】雗雉,鵫雉。
【郭註】今白鵫也。
江東呼曰雗。
亦名白雉。
又【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又【集韻】竹角切,音斲。
又敕角切,音逴。
義□同。
鵷 【亥集中】【鳥字部】 鵷 【廣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淵。
鵷鶵,鳳屬。
【莊子秋水篇】南方有鳥,其名鵷雛。
又一作宛。
【司馬相如子虛賦】宛雛孔鸞。
鵿 【亥集中】【鳥字部】 鵿 【篇海】音升。
騰也。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古達切【類篇】居曷切,□音葛。
竹名。
【博雅】□,桃枝也。
又【集韻】五瞎切,音恰。
敔也,以止樂。
與□同。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席入切,音習。
痺疾也。
又息入切,音靸。
小痛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筍勇切,字省文。
見字註。
鷲 【亥集中】【鳥字部】 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就。
【廣韻】鳥名。
黑色,多子。
師曠曰:南方有鳥,名羌鷲,黃頭,赤目,五色皆備。
【本草】鷲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覩,卽白鵰也。
一作就。
又靈鷲,山名。
【西域記】耆闍崛山,有兩峰雙立,鷲鳥常居其嶺,山遠望如鷲形,故名靈鷲山。
【沈約石象銘】永言鷲室,棲誡梵宮。
鸄 【亥集中】【鳥字部】 鸄 【廣韻】古歷切【集韻】吉歷切,□音激。
鳥名。
一名鶶鷵。
【爾雅釋鳥】鸄,鶶鷵。
【郭註】似烏,蒼白色。
【酉陽雜俎】鸄色黃,一變爲靑鴘,帶灰色,鴘之後,乃至屢變。
橫理轉細,臆前微微漸白。
又曰白唐。
唐者黑色也。
謂斑上有黑色,一變爲白鴘。
【正字通】楊升□以羅鶉至中秋爲白唐。
○按鶶鷵鸄,卽阿濫堆也。
阿濫堆驪山鳥也。
明皇采其聲爲曲雲。
又【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
又【集韻】吉了切,音皎。
又堅堯切,音驍。
又【廣韻】胡狄切【集韻】□狄切,□音檄。
義□同。
鳴 【亥集中】【鳥字部】 鳴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
【說文】鳥聲也。
【玉篇】聲相命也,嘷也。
【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又獸亦曰鳴。
【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又【增韻】凡出聲皆曰鳴。
【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
叩之以大,則大鳴。
【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又鳥名。
【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
【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
【音義】馬雲:鳴鳥,謂鳳凰也。
又姓。
出【姓苑】。
又【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
鳥相呼也。
【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
求偶鳴子,悲號長嘯。
【註】鳴,命也。
【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又葉謨郞切,音芒。
【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
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
【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
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考證:〔【禮樂記】叩之以小,則小鳴。
叩之以大,則大鳴。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鸫 【亥集中】【鳥字部】 鶇 【廣韻】德紅切【集韻】都籠切,□音東。
【廣韻】鶇鵍,鳥名。
又鶇,美形貌。
亦作□。
鹄 【亥集中】【鳥字部】 鵠 【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
【說文】鴻鵠也。
【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
【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
一名天鵝。
【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又黃鵠。
【玉篇】黃鵠仙人所乗。
【前漢賈誼傳】黃鵠之一舉知山川之紆曲,再舉知天地之圓方。
又鵠立。
【後漢袁紹傳】瞻望鵠立。
【註】企佇之狀,如鵠立也。
又鵠蒼,犬名。
見【博物志】。
又【爾雅釋器】象謂之鵠。
【郭註】鵠,治樸之名,謂治其樸未成器也。
又【後漢吳良傳】大儀鵠髮。
【註】鵠髮卽鶴髮。
又【集韻】【正韻】□姑沃切,音牿。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豹侯,設其鵠。
【鄭司農雲】鵠,鵠毛也。
四尺曰鵠,謂之鵠者,取名於鳱鵠。
鵠小鳥難中,是以中之謂雋。
一說鵠,鳥之大者,有力飛遠,故正鵠取此。
【禮射儀】循聲而發,不失正鵠。
【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
鵠之言梏也。
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正字通】音告。
地名。
鵠澤。
【詩唐風】從子于鵠。
【毛傳】鵠,曲沃邑也。
【前漢地理志】鵠澤。
【註】孟康讀告。
又【呂覽】鵠乎其羞周智慮也。
【註】鵠讀如浩,大也。
○按《正字通》雲:《轉註古音》《讀書通》俱雲鵠通作鶴。
《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鶴,莫不驚憚伏竄。
《班固西都賦》:□鶴白鷺,黃鵠鵁鸛。
《左思吳都賦》:鳥則鸘鵠、鶄鶴。
皆分鵠、鶴爲二,至於《別鶴操》雄鵠、雌鵠,《劉孝標辨命論》龜鵠千歲,《費昶擣衣》詩開韞舒龜鵠,古本皆作鶴,俗譌爲鵠,豈可據此謂鵠卽鶴也。
鶴不過葉音同鵠耳,《嵆康琴賦》鶴與曲葉讀如鵠,豈可言鵠卽是鶴,故鶴不宜與鵠通。
鹚 【亥集中】【鳥字部】 鶿 【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茲。
鸕鷀,水鳥。
【埤雅】鳥似鶂而黑。
一名鷧。
【爾雅釋鳥】鶿鷧。
【郭註】鸕鷀也。
李時珍曰:韻書盧與茲皆黑也。
此鳥色深黑,故名。
鷧者,其聲自呼也。
又名水老鴉。
又名烏鬼。
【夔州圖經】夔州人以鸕鶿捕魚,謂之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楊孚異物志】鸕鶿能沒於深水,取魚而食之,不生卵,而孕雛於池澤,旣胎而又吐生,多者生七八,少生五六,相連而出,若絲緒。
【正字通】鸕鶿,俗呼慈老,人畜之,以繩約其嗉,才通小魚,其大魚不可下,時呼而取之,復遣去。
觜曲如鉤,喉熱如湯,魚入喉卽爛,味不美。
又【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
義同。
鹦 【亥集中】【鳥字部】 鸚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甖。
【說文】鸚鵡,能言鳥也。
【前漢武帝紀】南越獻能言鳥。
【師古註】今鸚鵡,隴西南海有之,一種白,一種靑,一種五色。
白及五色者尤慧解。
師曠謂之乾臯,李昉呼爲隴客。
又鶬鸚。
【左傳昭十七年靑鳥氏杜註】靑鳥,鶬鸚也。
以立春鳴,立夏止。
又鸚螺。
【南州異物志】鸚鵡螺,狀如覆杯,頭似烏頭,向其腹,視如鸚鵡。
【郭璞江賦】鸚螺旋蝸。
【庚信啓】鸚鵡承杯。
詳鵡二字註。
鹩 【亥集中】【鳥字部】 鷯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刀鷯,剖葦食其中蟲。
【玉篇】鷦鷯,小鳥,在葦。
【荀子勸學篇註】鸏鳩,鷦鷯也。
見□鷦二字註。
又【廣韻】【集韻】【類篇】□力照切,音燎。
【廣韻】鷯鶉。
【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鶛,牝□。
互見鶛字註。
又【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鵻 【亥集中】【鳥字部】 鵻 【廣韻】職追切【韻會】【正韻】朱惟切,□音錐。
小鳩,卽今白鳩。
【說文】祝鳩也。
【詩小雅】翩翩者鵻。
【毛傳】鵻,夫不也。
【鄭箋】謹慤孝順之鳥也。
本作隹。
【爾雅釋鳥】隹其,鳺鴀。
【疏】隹,一名鴀。
今楚鳩。
按鵻名不一,曰隹其,曰祝鳩,曰鳺鴀,曰鵴鳩,曰□鳩,曰楚鳩,曰荊鳩,曰鳩,曰康鳩,曰□鳩,曰□鷱,曰鷿鷱,曰鳻鳩,曰乳鳩,皆鵻之別名。
詳見詩緝。
又靑鵻,本草,一名黃褐侯。
□原刻從朗從鳥。
□鷱或作□鷎。
鷙 【亥集中】【鳥字部】 鷙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至。
【說文】擊殺鳥也。
【玉篇】猛鳥也。
【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王逸註】鷙,執也。
謂能執伏衆鳥,鷹鸇之類也。
【後漢杜詩傳】湯武善禦衆,故無忿鷙之師。
【註】鷙,擊也。
又凡鳥之勇,獸之猛者,皆曰鷙。
【禮月令】鷹隼蚤鷙。
【註】鷙,疾厲之氣也。
亦作摯。
【禮曲禮】前有摯獸。
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又【集韻】【類篇】□陟栗切,音窒。
【莊子在宥篇】天下始喬詰卓鷙。
【音義】卓鷙,行不平也。
又疑也。
【管子五輔篇】下愈覆鷙而不聽從。
【註】謂伺察而懷疑也。
又【集韻】之列切,音晢。
鳥擊也。
又【集韻】【類篇】□敕栗切,音抶。
又陟利切,音緻。
義□同。
考證:〔又與騺同。
【史記秦本紀】晉君棄其軍,與秦爭利,還而馬鷙。
〕謹按史記不作鷙。
今節雲於上文禮曲禮前有摯獸下,增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鳷 【亥集中】【鳥字部】 鳷 【廣韻】【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
【玉篇】鳥名。
漢武帝造鳷鵲觀,在雲陽甘泉外。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集韻】□王勿切,雲入聲。
【類篇】暫見也。
又【廣韻】□,見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遙切,音標。
惡視貌。
又【篇海】望也。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師加切,音沙。
牛名。
【寅集下】【彳字部】【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笛。
【說文】行□也。
又【集韻】徒沃切,音毒。
義同。
【午集下】【石字部】【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以石緻川之廉也。
又【玉篇】【集韻】□之人切,音眞。
石不平貌。
又□,難緻之貌。
【揚子太□經】拔石□,力沒以盡。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直正切,音鄭。
【揚子方言】甖,秦之舊都謂之。
【博雅】,甁也。
鼩 【亥集下】【鼠字部】 鼩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劬。
【說文】精鼩鼠也。
【爾雅釋獸】鼩鼠。
【註】小鼱鼩也。
亦名□鼩。
鼯 【亥集下】【鼠字部】 鼯 【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瑚切,□音吾。
【玉篇】鼯鼠,飛生。
【正韻】一曰五技鼠。
【爾雅釋鳥】鼯鼠,夷由。
【註】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腳短爪長,尾三尺許,飛且乳,亦謂之飛生。
聲如人呼,食火煙,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
疏一名夷由。
【馬融長笛賦】猨蜼晝吟,鼯鼠夜叫。
考證:〔【爾雅釋鳥】鼯鼠,夷由。
【註】狀如小狐,似蝙蝙,肉翅,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腳短爪長,尾二尺許,飛且乳,亦謂之曰飛生鼠。
聲如人呼,食火煙,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
一名夷由。
〕謹照原文下蝙字改蝠。
肉翅下增翅尾二字。
二尺改三尺。
飛生上省曰字。
聲如上省鼠字。
一名上增疏字。
鼵 【亥集下】【鼠字部】 鼵 【廣韻】陀骨切【集韻】陁沒切,□音突。
【爾雅釋鳥】鳥鼠同穴,其鳥爲鵌,其鼠爲鼵。
【註】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鵽而小,黃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內,鳥在外。
今在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中。
孔氏尙書傳雲:共爲雄雌。
張氏地理志雲:不爲牝牡。
鵽字原刻從鳥從叕作。
【備考】【醜集】【女字部】【五音篇海】與媄同。
齏 【亥集下】【齊字部】 齏 【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齎。
【說文】□也。
又膾酢也。
【周禮天官醢人註】凡醯醬所和細切爲齏。
一曰擣辛物爲之。
辛物,薑蒜之類。
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
亦作。
齕 【亥集下】【齒字部】 齕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集韻】恨竭切,□音紇。
【說文】齧也。
【禮曲禮】削瓜庶人齕之。
【註】不橫斷也。
【前漢田儋傳】秦後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
【註】齮齕,猶齚齧也。
又胡齕,人名。
又【唐韻】戸骨切【集韻】胡骨切,□音搰。
又【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纈。
又【集韻】【類篇】□下扢切,音扢。
義□同。
麆 【亥集下】【鹿字部】 麆 【廣韻】【集韻】□牀據切,音助。
【爾雅釋獸】麕牡麌牝麜,其子麆。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義同。
又【集韻】牀魚切,音鉏。
【玉篇】麕子。
一曰關中謂小兒爲麆子,取此義。
又【廣韻】徂古切【集韻】坐五切,□音組。
與粗同。
【說文】疏也。
【廣韻】大也。
又【集韻】【類篇】□聰徂切,音粗。
與麤同。
【說文】行超遠也。
麒 【亥集下】【鹿字部】 麒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
【說文】仁獸也。
麕身牛尾,一角。
張揖雲:牡曰麒,牝曰麟。
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
麢 【亥集下】【鹿字部】 麢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說文】大羊而細角。
【玉篇】麢羊也。
角入藥。
【爾雅釋獸】麢,大羊。
【註】麢羊,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山海經】翠山,其隂多旄毛麢麝。
俗省作羚。
【寰宇志】安南高石山中出羚羊,一角,極堅,能碎金石。
【韻會】麢角有圓蹙繞文,夜則懸角木上以防患。
考證:〔似羊而大,角細而圓銳〕謹照爾雅原文改麢羊,似羊而大,角圓銳。
麩 【亥集下】【麥字部】 麩 【廣韻】芳無切【集韻】【韻會】芳無切,□音敷。
【說文】小麥屑皮也。
一作麱。
又果名。
鹽麩子。
見【本草】。
麮 【亥集下】【麥字部】 麮 【唐韻】【集韻】□丘據切,音去。
【說文】麥甘鬻也。
【廣韻】麥汁。
【玉篇】煑麥也。
【急就篇】甘麮。
【註】甘麮者,煑麥爲甘粥也。
【釋名】煑麥曰麮。
麮之爲言齲也,言齲爛也。
一曰麮者,糗也。
甘麮者,以麥和糗,故味甘也。
【荀子富國篇】夏日則與之瓜麮。
【註】煑麥飯也。
又【廣韻】羌舉切【集韻】口舉切,□去上聲。
義同。
考證:〔【荀子富國篇】夏日則與之麥麮。
〕謹照原文麥麮改瓜麮。
【午集中】【矛字部】【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正韻】祖管切,□音纂。
【博雅】謂之鋋。
【北史王思政傳】東魏來攻潁川,思政作火,火箭,焚其攻具。
【隋書煬帝紀】五年,民閒刃之類,皆禁絕之。
【元史儀仗志】制如戟,鋒刃兩旁微起,下有鐏銳。
又【廣韻】子算切【集韻】祖算切,□纂去聲。
義同。
又【廣韻】七亂切【集韻】取亂切,□音竄。
小矟也。
又【集韻】七丸切,竄平聲。
遙捉矛也。
【集韻】同鑹。
【玉篇】亦作□。
俗作。
【韻會】同鐏,非。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韻會】□七稔切,音寢。
【廣韻】陋。
又貌醜。
【集韻】體陋也。
又【韻會】或作侵。
【史記魏其傳】武安者貌侵短小。
【註】謂醜惡也。
【集韻】或作□。
【韻會】亦通作寢。
鼶 【亥集下】【鼠字部】 鼶 【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說文】鼠也。
【爾雅釋獸】鼶鼠。
【註】夏小正曰:鼶鼬則穴。
○按鼶,卽鼠狼也。
今曰狼貓,江北曰黃鼠狼。
又【集韻】先齊切,音西。
又【廣韻】杜兮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義□同。
齟 【亥集下】【齒字部】 齟 【集韻】在呂切,音咀。
【說文】齒不相値曰齟齬。
【六書故】鋸齒出入亦曰齟齬。
又【玉篇】齧也。
【集韻】嚼也。
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音鉏。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義□同。
又【集韻】【韻會】□莊加切,音樝。
【前漢東方朔傳】令壺齟老柏塗。
齟者,齒不正也。
【張晏註】齟,讀如樝犁之樝。
麂 【亥集下】【鹿字部】 麂 【唐韻】居履切【韻會】苟起切【正韻】居裡切,□音幾。
【說文】大麋也。
狗足,似鹿。
【本草註】麂,麞屬而小於麞,兩邊有長牙,喜鬬。
又麂目,果名。
本作□。
麥 【亥集下】【麥字部】 麥 【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脈。
【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
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禮月令】孟夏麥秋至。
【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
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
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
【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雲宿麥。
又一種蕎麥,一名烏麥。
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
【註】卽燕麥也。
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
【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又姓。
【隋書】有麥鐵杖。
又【集韻】訖力切,音極。
【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又葉莫故切,音暮。
【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葉上路。
○按麥從來不從夾,從夊不從夕。
來象其實,夊象其根。
俗作麥,非。
又楊愼謂麥有昧音。
引範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
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
升庵失考,乃引範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
附辨於此。
麥作夾下夂。
麧 【亥集下】【麥字部】 麧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集韻】恨竭切,□音紇。
【玉篇】堅麥也。
孟康曰:麥糠中不破者也。
【廣韻】麧,糏也。
通作覈。
【史記陳平傳亦食糠覈耳註】覈讀紇。
晉灼曰:京師人謂粗屑爲紇頭。
又或作籺。
【杜甫詩】黎民糠籺窄。
【韓愈詩】士不厭糠籺。
亦作□。
又【集韻】下扢切,音齕。
又胡骨切,音滑。
又【類篇】奚結切,音纈。
義□同。
麪 【亥集下】【麥字部】 麪 【廣韻】彌箭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眄。
【說文】麥末也。
【束析麪賦】重羅之麪,塵飛雪白。
【玉篇】蜀以桄榔木屑爲麪。
【廣雅】□,謂之麪。
別作麵,非是。
麲 【亥集下】【麥字部】 麲 【篇海】胡諫切,音莧。
麥屑。
麸 【亥集下】【麥字部】 麩 【廣韻】芳無切【集韻】【韻會】芳無切,□音敷。
【說文】小麥屑皮也。
一作麱。
又果名。
鹽麩子。
見【本草】。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音夾。
【玉篇】羊蹄閒疾。
【集韻】獸足病謂之。
又【博雅】,創也。
又【集韻】乞洽切,音恰。
創也。
義同。
黧 【亥集下】【黑字部】 黧 【廣韻】郞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玉篇】黑也。
【廣韻】黑而黃也。
【戰國策】黧牛之黃也似虎。
又【爾雅釋鳥】倉庚,黧黃也。
【註】其色黧黑而黃,因名。
又或作犁。
【戰國策】面目犁黑。
又或作黎。
【書禹貢】厥土靑黎。
【註】色靑黑而沃壤。
又【集韻】【韻會】□良脂切,音梨。
又【集韻】力皆切,音唻。
義□同【集韻】或作□。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籲韋切,音暉。
【玉篇】犂牛頭。
又【集韻】牛名。
鹼 【亥集下】【鹵字部】 鹼 【唐韻】魚占切【集韻】魚窆切,□音驗。
【說文】鹵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籤。
【廣韻】水和鹽也。
又【廣韻】【集韻】□古斬切,音減。
義同。
又【正字通】俗以竈灰淋汁曰鹼水,去垢穢。
又石鹼。
【本草】出山東濟寧諸處,土人採蒿蓼之屬,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燒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麪汁內,久則凝如石,可澣衣,狀類鹼,故亦得鹼名。
鹽 【亥集下】【鹵字部】 鹽 【唐韻】【集韻】【韻會】餘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閻。
【說文】鹹也。
古宿沙初作,煮海爲鹽,河東鹽池,袤五十一裡,廣七裡,周百十六裡。
【周禮天官鹽人】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賔客共其形鹽散鹽,王之膳羞共飴鹽。
【註】苦鹽出於池,鹽爲顆未鍊治,味鹹苦。
散鹽卽末鹽,出於海及井,幷煑鹻而成者,鹽皆散末也。
形鹽卽印鹽,積鹵所結,形如虎也。
飴鹽以飴雜和,或雲生戎地,味甘美也。
【禮內則】卵鹽。
【註】大鹽也。
【正字通】鹽種類非一,或出於鹵地,或出於井,出於崖,或出於石,出於木。
又【史記天官書】臯唐甘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淩雜米鹽。
【正義曰】淩雜,交亂也。
米鹽,細碎也。
又澤名。
【史記大宛傳】于闐之東,水注鹽澤,潛行地下,則河源出焉。
又白鹽,山名。
在四川夔州,南連赤甲山。
【杜甫詩】赤甲白鹽俱刺天。
又國名。
【山海經】鹽長之國。
又無鹽,古國名。
又地名。
鹽城,在蒲州安邑縣。
一名司鹽城。
【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
又【前漢地理志】無鹽縣,屬東平郡,海鹽縣,鹽官縣,屬會稽郡。
又牛兩膁上曰陽鹽。
【甯戚相牛經】陽鹽欲得廣。
又金鹽五加皮別名。
又姓。
【魯國先賢傳】有北海相鹽津。
又毋鹽,複姓。
齊毋鹽邑大夫之後。
又無鹽,古之醜婦人。
又【廣韻】【集韻】【正韻】□以贍切,音豔。
【廣韻】以鹽醃物也。
【禮內則】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
又同豔。
【禮郊特牲】君親誓社,以習軍旅,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
【註】流,猶行也。
行田也。
鹽,讀爲豔,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豔之,觀其用命不也。
又曲之別名。
凡歌詩謂之鹽者,謂如吟行曲引之類也。
【古樂府】有昔昔鹽,神雀鹽,黃帝鹽諸名。
□讀作鹽。
○按鹽,卽古曲前之豔。
但歌此曲,不定爲曲前曲中,直如《九宮譜》之所謂慢詞也。
【字彙】俗作□。
考證:〔賓客共其形鹽,王之膳羞共其飴鹽。
〕謹照周禮原文,形鹽下增散鹽二字。
飴鹽上省其字。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邕俱切,音紆。
山穴也。
麈 【亥集下】【鹿字部】 麈 【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主。
【說文】麋屬。
【埤雅】麈似鹿而大,其尾辟麈。
【名苑】鹿大者曰麈,羣鹿隨之,視麈尾所轉而往,古之談者揮焉。
【恩平郡譜】麈謂之荒,鹿謂之□。
【華陽國志】郪縣宣君山出麈尾。
【司馬相如上林賦】沈牛麈麋。
麓 【亥集下】【鹿字部】 麓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釋名】山足曰麓。
麓,陸也。
言水流順陸,燥也。
【周禮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
【註】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詩大雅】瞻彼旱麓。
【傳】旱,山名。
麓,山足也。
又【說文】麓,守山林吏也。
又錄也。
【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傳】納舜使大錄萬幾之政。
【註】亦曰山足。
又與鹿通。
【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
【穀梁傳】林屬於山爲鹿。
又葉錄直切,音力。
【易林】被服文德,升入大麓,四門雍肅,登受大福。
福,音逼。
考證:〔【周禮地官林衡】掌巡麓之禁令。
〕謹照原文麓字上增林字。
麕 【亥集下】【鹿字部】 麕 【廣韻】居筠切【集韻】俱倫切【正韻】規倫切,□音頵。
【說文】麞也。
麕,其總名也。
【爾雅釋獸】麕牡麌,牝麜,其子麆,其跡解,絕有力豣。
【疏】辨麕類。
【埤雅】麕鹿皆健駭,而麕性膽尤怯,飮水,見影輒奔。
【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禮內則】麕脯。
又【正韻】苦隕切,音稛。
束縛也。
麟 【亥集下】【鹿字部】 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珍切,音鄰。
【說文】大麚也。
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
【玉篇】仁獸也。
【詩周南】麟之趾。
【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
【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
【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
【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
【註】狘,驚走也。
又州名。
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
又【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
又與燐通。
光明也。
【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
又葉陵延切,音連。
【韓愈雜詩】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
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
親葉音千。
此詩終篇皆先韻。
○按經傳皆作麟字。
《爾雅》《公羊》《京房易傳》皆作麐。
《說文》麐,牝麒也。
麟,大牝鹿也。
據此,則麐與麟有分。
《爾雅註疏》幷州界有麟,大如鹿,非瑞麟也。
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腳麟,謂此麟也。
《爾雅》麠大麃牛尾一角,註雲:謂之麟者,此是也。
然麟麐二字,今俱通用。
互詳麐字註。
考證:〔【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狨。
【註】狨,驚走也。
〕謹照原文兩狨字□改狘。
黉 【亥集下】【黃字部】 黌 【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
【廣韻】學也。
【後漢儒林傳】順帝感翟酺之言,更修黌宇,凡所造搆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自是遊學增盛至三萬餘生。
【蔡襄士伸知己賦】遠陶聖世,少齒鄕黌。
○按史傳通作橫。
互見木部橫字註。
又地名。
【水經注】淶水北逕小黌東,又東逕大黌南,蓋霍原隱敎授之處也。
徐廣雲:雖千古世懸,猶表二黌之稱。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匹備切,音淠。
氣滿也。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滿也。
黣 【亥集下】【黑字部】 黣 【字彙補】米水切,音毎。
面黑氣也。
【列子黃帝篇】肌色皯黣。
又【六經索隱】與黴同。
鷦 【亥集中】【鳥字部】 鷦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茲消切,□音焦。
【說文】鷦□,桃蟲也。
一名鷦鷯。
俗呼黃脰雀,喙銳如錐。
【爾雅釋鳥】桃蟲鷦,其雌艾。
【疏】此鷦□小鳥,而生鵰鶚者也。
【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陸璣疏】今鷦鷯是也。
微小於黃雀,其雛化而爲鵰,故俗謂鷦鷯生鵰。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巧雀,或謂之女匠。
自關而西,謂之韈雀,或謂之巧女。
江東謂之桃蟲。
【說苑】鷦鷯巢於葦苕,繫之以髮,取茅秀爲巢,以麻紩之,如刺韈然。
○按鷦鷯、鷦□、□鷯,皆一聲之轉耳。
小鳥之巧於爲巢者也。
又【廣韻】鷦,南方神鳥。
【樂葉圖徵】鷦明狀似鳳皇。
一作焦明。
【揚子法言】焦明遴集。
【午集中】【疒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澋切,生上聲。
瘦也。
鸗 【亥集中】【鳥字部】 鸗 【廣韻】【集韻】□力鍾切,音龍。
小鳥。
【廣雅】鴨也。
【史記楚世家】鄒費郯邳者,羅鸗也。
【徐廣曰】野鳥也。
又【廣韻】盧紅切。
【集韻】盧東切【正韻】力童切,□音籠。
鳧屬。
又【集韻】盧動切,小□也。
又【韻會】魯孔切,音籠。
義同。
【午集上】【田字部】【廣韻】詳遵切【集韻】松倫切,□音旬。
【廣韻】均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音鈞。
墾田也。
或作畇□。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
又舒均切,音勻。
又船倫切,音脣。
又堂練切,音電。
義□同。
又胡畎切,音泫。
田平均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祖叢切,音椶。
【類篇】視也。
又【廣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椶上聲。
【揚子方言】伺視也。
凡相竊視,南楚或謂之。
又【廣韻】【集韻】□作弄切,椶去聲。
義同。
又【類篇】矇,視貌。
又【廣韻】古拜切【集韻】居拜切,□音戒。
怒也。
麜 【亥集下】【鹿字部】 麜 【廣韻】【集韻】□力質切,音栗。
【玉篇】牝麕也。
【爾雅釋獸】麕,牝麜。
【午集中】【目字部】【正篇】蔔古切,音補。
視貌。
【卯集下】【斤字部】【廣韻】虛我切【集韻】口我切,□音可。
擊也。
同。
【類篇】□,掣也。
麭 【亥集下】【麥字部】 麭 【集韻】披敎切,音炮。
餌也。
黖 【亥集下】【黑字部】 黖 【廣韻】【集韻】□許旣切,欷去聲。
【廣韻】黑也。
又【韻會】物生貌。
【左思吳都賦】萬物蠢生,茫茫黖黖。
麼 【亥集下】【麻字部】 麼 〔古文〕尛【唐韻】亡果切【集韻】【韻會】毋果切【正韻】忙果切,□音□。
【玉篇】幺麽,細小。
【廣雅】微也。
又一作。
【班彪王命論】幺不及數子。
【註】細小曰。
又【集韻】【韻會】□眉波切,音摩。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
義□同。
【正字通】下從幺。
俗作麼,誤。
麽。
【備考】【午集】【疒字部】【篇海類編】同□。
黊 【亥集下】【黃字部】 黊 【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攜。
【說文】鮮明黃也。
又【廣韻】胡瓦切【集韻】戸瓦切,□音踝。
【集韻】斢黊,黃也。
又【廣韻】胡挂切【集韻】胡卦切,□音畫。
義同。
黕 【亥集下】【黑字部】 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感切,音紞。
【說文】滓垢也。
【玉篇】黕點汗濁。
【六書故】汗黑透漤也。
【楚辭九辯】或黕點而汗之。
又【廣韻】黑貌。
【潘嶽藉田賦】翠幕黕以雲布。
又【集韻】陟甚切,音耽。
義同。
黛 【亥集下】【黑字部】 黛 【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
【說文】畫眉也。
【釋名】黛,代也。
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
【楚辭大招】粉白黛黑。
【註】黛畫眉鬒,黑而光淨。
又靑黛,似空靑而色深。
鷜 【亥集中】【鳥字部】 鷜 【廣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音樓。
【爾雅釋鳥】鵱鷜,鵝。
【郭註】今之野鵝。
又一作蔞。
【說文】鵱蔞,鵝也。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慺。
義同。
又【集韻】隴主切,音縷。
□鷜,鳥名。
郭公也。
【五音集韻】作□。
鷵 【亥集中】【鳥字部】 鷵 【廣韻】【集韻】□同都切,音徒。
鳥名。
【爾雅釋鳥】鸄鶶鷵。
【註】似烏,蒼白色。
考證:〔【爾雅釋鳥】鸄鶶鷵。
【註】似鳥,蒼白色。
〕謹照原文似鳥改似烏。
【醜集中】【土字部】【集韻】晡橫切,音浜。
冢口穴。
【卯集中】【手字部】俗梳字。
鸂 【亥集中】【鳥字部】 鸂 【廣韻】苦兮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音谿。
【廣韻】鸂鷘,水鳥。
【說文】作谿□。
【埤雅】鸂鷘五色,尾如船,在山澤中,無復毒氣,其宿若有敕令,故謂鸂鷘。
鸍 【亥集中】【鳥字部】 鸍 【廣韻】式支切【集韻】商支切,□音施。
鴆鳥也。
【玉篇】鸍鳥似鴨而小,背上有文,俗呼水。
一名沉鳧。
【爾雅釋鳥】鸍,沉鳧。
【郭註】似鴨而小,尾長,背上有文。
今江東亦呼爲鸍。
又【玉篇】亡支切【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芳無切,音敷。
張也,揚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羝同。
◎按卽羝字之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奴荅切【集韻】【韻會】諾荅切,□音納。
打也。
或作抐。
麱 【亥集下】【麥字部】 麱 【說文】同麩。
麵 【亥集下】【麥字部】 麵 【正字通】俗麪字。
【齊書禮志】永明九年正月詔,太廟四時祭,薦宣皇帝麵起餠。
麷 【亥集下】【麥字部】 麷 【唐韻】敷戎切【集韻】敷馮切,□音豐。
【說文】煑麥也。
【周禮天官籩人】朝事之籩,其實麷蕡。
【註】麷熬麥,今河閒以北煑種麥賣之,名曰麷。
【儀禮有司徹】麷蕡坐設於豆西,當外列,麷在東方。
【荀子富國篇】取其將若撥麷。
又【廣韻】【集韻】【韻會】□撫鳳切,音賵。
又【集韻】撫勇切,音捧。
義□同。
麾 【亥集下】【麻字部】 麾 【廣韻】許爲切【集韻】【韻會】【正韻】籲爲切,□音撝。
【玉篇】旌旗之屬,所以指麾也。
【周禮春官巾車】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
【註】大麾,其色黑,夏後氏所建,以四時田獵者也。
又或作戲。
【史記項羽本紀】諸侯罷戲下。
【註】戲,大將之旗。
又與撝同。
以手指麾也。
【書牧誓】右秉白旄以麾。
【詩
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考證:〔【禮樂記】叩之以小,則小鳴。
叩之以大,則大鳴。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午集下】【石字部】【篇海】羊諸切,音予。
石名。
【卯集下】【支字部】【廣韻】【集韻】□渠羈切,音奇。
【字林】橫首枝也。
一曰木別生也。
或作□。
又【集韻】翹移切,音祇。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與厭通。
【說文】作懕。
詳懕字註。
鷟 【亥集中】【鳥字部】 鷟 【唐韻】【集韻】仕角切【韻會】什角切【正韻】食角切,□音浞。
【說文】鸑鷟也。
【禽經】紫鳳曰鷟。
又【韻會】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此別一種。
又葉昨木切,音族。
義同。
【陸機七徵】舞唐庭之來儀,鳴岐陽之鸑鷟。
膺天監之休命,荷神聽之介福。
鷩 【亥集中】【鳥字部】 鷩 【唐韻】幷列切【集韻】【正韻】必列切,□音□。
【說文】鷩,赤雉也。
一名山雞,一名錦雞,一名鵕,一名金雞。
【爾雅釋鳥】鷩雉。
【郭註】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項綠色鮮明。
【劉敬叔異苑】山雞愛其羽毛,照水卽舞,目眩多溺,以文累其身者也。
又鷩冕。
【周禮春官司服】王饗先公,饗射則鷩冕。
【釋名】鷩雉之憋惡者,山雞是也。
鷩,憋也。
性急憋,不可生服,必自殺,故畫其形於衣,以象人執耿介之節也。
又【山海經】小華山多赤鷩,養之禦火災。
又【廣韻】【集韻】【韻會】□必袂切,音蔽。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
又【正韻】必弊切,音萆。
義□同。
鷰 【亥集中】【鳥字部】 鷰 【廣韻】於甸切【集韻】伊甸切,□音宴。
與燕同。
【說文】薾口,布翅,枝尾,象形,亦書作。
又鷰濯,角觝之戲。
【張衡西京賦】衝狹鷰濯,胷突銛鋒。
【註】鷰濯,以盤水置前,坐其後,踴身張手跳前,以足偶節,踰水復卻坐,如燕之濯也。
【玉篇】俗燕字。
鸀 【亥集中】【鳥字部】 鸀 【集韻】殊玉切,音蜀。
【爾雅釋鳥】鸀,山烏。
【郭註】似烏而小,赤觜,穴乳。
出西方。
又【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義同。
又【唐韻】【集韻】□徒谷切,音獨。
【廣韻】鸀,□鳥。
又【集韻】樞玉切,音觸。
【山海經】海外互人之國有靑鳥,身黃,赤足,六首,名曰鸀。
此與山烏別一種。
又【廣韻】之欲切【集韻】【類篇】朱欲切,□音燭。
【廣韻】鸀鳿鳥。
□藏器曰:鸀鳿,狀如鴨而大,長項,赤目,斑觜,毛觜紺色。
一名鸑鷟。
【本草】江中有鸑鷟,似鳧而大,赤目。
蓋鸀鳿乃鸑鷟聲轉耳。
又與竹通。
【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
【註】竹屬通,屬玉鶬,皆水鳥。
本作屬玉。
俗加鳥。
又屬玉,觀名。
【前漢宣帝紀】帝幸屬玉觀。
【音義】屬玉,水鳥也。
似鵁鶄,於觀上作之,因以爲名。
【班固西都賦】天子登屬玉之館。
考證:〔【爾雅釋鳥】鸀,山烏。
【郭註】似鳥而小。
〕謹照原文似鳥改似烏。
鸃 【亥集中】【鳥字部】 鸃 【唐韻】【集韻】魚羈切【集韻】疑羈切,□音□。
【玉篇】鵔鸃,鳳屬。
【集韻】鷩雉也。
似山雞而小。
互詳鵔字註。
鸔 【補遺】【亥集】【鳥字部】 鸔 【篇海類編】同□。
【字彙補】按《六書略》鸔,蒲木切。
□,薄報切,又北角切。
二鳥似音義不同。
今《字彙》以□字音蔔,未審其是非也,俟正。
鳥 【亥集中】【鳥字部】 鳥 【唐韻】都了切【集韻】【韻會】丁了切,□音蔦。
【說文】長尾禽總名也。
【正韻】常時曰鳥,胎卵曰禽。
【爾雅釋鳥】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
【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
又【硩蔟氏】掌覆妖鳥之巢。
【註】硩,摘也。
摘其巢而去之。
【正字通】二足而羽謂之禽。
或曰鳥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罌。
膍胵曰奧,嚨曰亢曰員官,項畜食處曰嗉,翅曰翮曰翎,頸毛曰翁,腳短者多伏,腳長者多立,腳近翠者好步,腳近臆者好躑。
【師曠禽經】羽蟲三百六十,毛協四時,色合五方。
又星名。
朱鳥,南方七宿名。
【書堯典】日中星鳥。
又國名。
【山海經】鹽長之國有人鳥首,名曰鳥氏。
又山名。
鳥。
【地志】在隴西郡首陽縣西南,禹貢,終南惇物至于鳥。
又【山海經】鳥危之山,鳥危之水出焉。
又官名。
【周禮夏官】射鳥氏掌射鳥。
【左傳昭十七年】少皡摯之立也,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
又秦之先有鳥俗氏。
【史記秦本紀】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
【索隱曰】以仲衍鳥身人言,故爲鳥俗氏。
又丹鳥,白鳥,俱蟲名。
【夏小正】丹鳥者,丹良也。
白鳥者,蚊蚋也。
又妙音鳥。
【法華經偈頌】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
【註】迦陵頻伽,妙音鳥也。
鳥未出聲時,卽發音微妙,一切天人聲皆不及,惟佛音類之,故以取況。
又【正韻】尼了切,音裊。
義同。
又【集韻】【類篇】□與島同。
【書禹貢】島夷皮服。
【史記夏本紀】【前漢地理志】□作鳥夷。
孔讀鳥爲島。
又【字彙補】子削切,音爵。
【前漢地理志】武威郡鸞鳥縣。
【後漢段熲傳】欲攻武威,熲復追擊於鸞鳥。
【註】鳥音爵。
又葉都縷切,音女。
【史記自序】穆公思義,悼殽之旅。
以人爲殉,詩歌黃鳥。
又葉丁柳切,音近鬥。
【前漢敘傳】沐浴屍鄕,北面奉首。
旅人慕殉,義過黃鳥。
考證:〔【正韻】尼了切,音。
〕謹照原文音梟改音裊。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所櫛切【集韻】色櫛切,□音瑟。
【類篇】□□,色也。
【集韻】通作璱。
雞 【戌集中】【隹字部】 雞 【唐韻】古兮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稽。
【說文】知時畜也。
【玉篇】司晨鳥。
【爾雅釋畜】雞大者蜀。
蜀子雓,未成雞僆,絕有力奮。
【疏】此別雞屬也。
【春秋說題辭】曰:雞爲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
【易說卦】巽爲雞。
【書泰誓】牝雞無晨。
【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工商執雞。
【禮曲禮】雞曰翰音。
又【爾雅釋鳥】鶾,天雞【註】鶾雞赤羽。
【逸周書】文鶾若彩雞,成王時蜀人獻之。
又【爾雅釋蟲】螒,天雞。
【註】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
【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
【爾雅翼】一名梭雞。
一名酸雞。
又雞人,官名。
【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
又【禮明堂位】灌尊,夏後氏以雞彜。
又地名。
【春秋襄三年】同盟于雞澤。
【註】在廣平曲梁縣西南。
又【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于雞父。
【註】雞父,楚地。
【戰國策】負雞次之典。
【前漢地理志】鬱林郡,雍雞縣。
又姓。
【正字通】明正統,陝西苑馬寺監正雞鳴時。
【說文】籀文作鷄。
互詳鳥部鷄字註。
考證:〔【爾雅釋畜】雞大者蜀。
蜀子雓,未成雞健〕謹照原文健改僆。
〔【前漢地理志】欝林郡雍雞縣。
〕謹照原文欝改鬱。
【午集上】【田字部】【唐韻】【集韻】□七紺切,音粲。
田隴相聮也。
○按此字下《正字通》尚有□字,已入頁部,重出,今刪。
鹜 【亥集中】【鳥字部】 鶩 【唐韻】【韻會】□莫蔔切,音木。
【說文】鶩,舒鳧也。
郭璞曰:鴨也。
方氏曰:以爲人所畜,不善飛,舒而不疾,故曰舒鳧。
【禮曲禮疏】野鴨曰鳧,家鴨曰鶩。
又毛氏雲:可畜而不能高飛曰鴨,野生高飛曰鶩。
又【左傳襄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庶人執鶩。
【鄭註】鶩取其不飛遷。
又【後漢馬援傳】刻鵠不成尙類鶩。
又【楚辭九歌】鼂騁鶩兮江臯。
【註】鶩,亂馳也。
又【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義同。
鹨 【亥集中】【鳥字部】 鷚 【廣韻】【集韻】【正韻】□力救切,音溜。
【爾雅釋鳥】鷚,天鸙。
【郭註】大如鷃雀,色似鶉,江東名之曰天鷚,音綢繆。
【疏】音綢繆者,詩豳風雲:綢繆牖戸。
取其音同,故讀從之。
【正字通】鷚,俗呼告天鳥,其鳴如龠,形醜善鳴,聲高多韻。
【張協七命】丹穴之鷚。
【左思吳都賦】巖穴無豜縱,翳薈無□鷚。
又【正韻】雉子也。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音謀。
又【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音繆。
又【廣韻】【集韻】□渠幽切,音虯。
義□同。
又【集韻】羌幽切,音近丘。
天鷚,鳥名。
江東語。
又【集韻】【類篇】□憐蕭切,音聊。
義同。
【補遺】【辰集】【木字部】【字彙補】乃困切,音嫩。
□,愚癡也。
鵪 【亥集中】【鳥字部】 鵪 同。
【夏小正】三月,田化爲鴽。
鴽,鵪也。
又【玉篇】古文鴨字。
註詳五畫。
鵬 【亥集中】【鳥字部】 鵬 【集韻】【韻會】蒲登切,□音朋。
【玉篇】大鵬鳥也。
【集韻】大鵬,鵾屬。
【莊子逍遙遊】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又【齊諧】鵬之徙於南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九萬裡。
又【集韻】悲朋切,音□。
又【韻會】蒲弘切。
義□同。
鷤 【亥集中】【鳥字部】 鷤 【廣韻】徒幹切【集韻】【韻會】唐幹切【正韻】唐闌切,□音壇。
雉子。
○按《廣韻》以鸛鷒作鸛鷤,似誤。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啼。
【廣韻】鷤,鳥。
【揚雄反騷】恐鷤之將鳴矣。
【註】子規也。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正韻】大計切,□音第。
【廣韻】鷤鴂鳥。
【玉篇】亦布穀也。
鷥 【亥集中】【鳥字部】 鷥 【集韻】新茲切【正韻】相咨切,□音斯。
鷺鷥。
【爾雅釋鳥舂鉏註】白鷺縗,俗稱鷺鷥,頭上毛似絲。
【禽經】鷺喙則絲偃。
海錄雲:一名帶絲,後人加鳥。
又【集韻】津之切,音茲。
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集韻】□古祿切,音穀。
【玉篇】目開也。
【廣韻】大目也。
【類篇】目動也。
與□同。
鷭 【亥集中】【鳥字部】 鷭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廣韻】鷭鵃。
又【玉篇】府袁切,音蕃。
義同。
鷶 【亥集中】【鳥字部】 鷶 【廣韻】莫蟹切【集韻】母蟹切,□音買。
鷶□,子嶲也。
一作□□。
鸅 【亥集中】【鳥字部】 鸅 【廣韻】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
【廣韻】鸅鸆,卽護田也。
【集韻】鵜鶘也。
【爾雅釋鳥】鶭,鸅鸆。
又曰鵜,鴮鸅。
○按鸅鸆,洿澤,卽今之淘河也。
□詳鶭、鵜二字註。
□ 【未集中】【羊字部】 □ 【玉篇】同羍。
【辰集上】【日字部】【說文】昔本字。
籀文加肉作臘。
【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
臘原從作。
又□、□。
鸐 【亥集中】【鳥字部】 鸐 【集韻】亭歷切,音笛。
【爾雅釋鳥】鸐,山雉。
【郭註】長尾者。
【疏】山雉,一名鸐。
今俗呼山雞。
李時珍曰:雉居原野,鸐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爲鷮。
又【王子年拾遺記】帝堯在位,羽山北有善鳴之鳥,人面鳥喙,八翼一足,毛色如雉,行不踐地,名曰靑鸐。
聲似鐘磐笙竽。
世語曰:靑鸐鳴,時太平。
又【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義同。
本作翟。
俗加鳥。
鸠 【亥集中】【鳥字部】 鳩 【唐韻】居求切【集韻】【正韻】居尤切,□九平聲。
【說文】鶻鵃。
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
【禽經】拙者莫如鳩,不能爲巢。
【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禮月令】仲春,鷹化爲鳩。
又【王制】鳩化爲鷹,然後設罻羅。
【註】仲秋也。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郯子曰:少皞氏以鳥名官,祝鳩氏,司徒也。
鴡鳩氏,司馬也。
鳲鳩氏,司空也。
爽鳩氏,司□也。
鶻鳩氏,司事也。
五鳩,鳩民者也。
【嚴粲詩緝】左傳五鳩備見詩經。
祝鳩,鵓鳩也,四牡嘉魚之鵻是也。
鴡鳩,關關鴡鳩之鳩是也。
鳲鳩,布穀也,曹風之鳲鳩是也。
鷞鳩,大明之鷹是也。
鶻鳩,鱟鳩,非《班鳩》《小宛》之鳴鳩,《氓》食桑葚之鳩是也。
又蒙鳩,鷦鷯也。
【荀子勸學篇】南方有鳥,名曰蒙鳩。
又【爾雅釋詁】鳩,聚也。
【正字通】鳩能聚陽氣,故取義於聚。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左傳襄二十五年】鳩藪澤。
又安也,集也。
【左傳隱八年】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
又【襄十六年】敢使魯無鳩乎。
又國名。
【山海經】始鳩在海中轅厲南。
又舒鳩,楚屬國。
見【左傳襄二十四年】。
又地名。
鳩茲。
【左傳襄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
【註】吳邑。
又山名。
【山海經】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
又人名。
汝鳩,湯賢臣。
又小腹下曰鳩口。
【巢氏病源】斜踵至鳩口內。
又【韻會】渠尤切,音裘。
同馗。
土菌,可食。
又葉斤於切,音居。
【道藏歌】重萌鬱以赫,朱風引鳴鳩。
旣忘榮曜契,何不寶僊居。
【說文】鳩,從鳥九聲。
【禽經】九鳥曰鳩。
或曰鳩字從九以此。
【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
九者,究也。
乃變而爲一,故名鳩,此鳩所以從九也。
【玉篇】或作勼。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古杏切,音梗。
病也。
鴿 【亥集中】【鳥字部】 鴿 【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說文】鳩屬。
【周禮天官庖人】掌供六禽。
【註】鴈鶉鷃雉鳩鴿。
陸佃曰:鴿性喜合。
凡鳥雄乗雌,惟鴿雌乗雄,逐月有子。
又名鵓鴿。
又【韻會】唐明皇呼鴿爲飛奴。
【正字通】唐鄭復禮言,波斯舶上多養鴿,鴿能飛行數千裡,放一隻至家以爲平安信。
又野鴿,其矢皆左盤。
【本草】野鴿矢謂左盤龍。
又蒲鴿,瓜名。
【杜甫詩】傾筐蒲鴿靑。
鹧 【亥集中】【鳥字部】 鷓 【唐韻】【集韻】【韻會】□之夜切,音柘。
鳥名。
鷓鴣,越雉也。
【禽經】隨陽鳥也。
【崔豹古今注】鷓鴣出南方,向日而飛,畏霜露,早晚希出。
鵯 【亥集中】【鳥字部】 鵯 【廣韻】譬吉切【集韻】【韻會】僻吉切,□音匹。
鵯鶋,鳥也。
【爾雅釋鳥】譽斯,鵯鶋。
【註】鴉烏也。
小而多羣,腹下白,江東亦呼爲鵯烏。
又【廣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音卑。
義同。
【集韻】或作□。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虛我切【集韻】許我切,□音。
【博雅】擊也。
【類篇】或作。
又【集韻】口箇切,音坷。
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匹正切,音聘。
【玉篇】視也。
又人名。
希。
見【宋史宗室表】。
本從甹。
俗作,非。
鶔 【亥集中】【鳥字部】 鶔 【廣韻】耳由切【集韻】而由切,□音柔。
鶝鶔,鳥名。
【爾雅釋鳥】鸛鷒,鶝鶔。
【郭註】一名□羿。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徒回切,音頹。
隂病。
【正字通】疝經言丈夫隂器連少腹急痛也。
【卯集下】【斤字部】【集韻】歷各切,音洛。
剔也。
或作。
又各額切,音格。
捕也。
鬬也。
【玉篇】亦作〈各戈〉。
鷫 【亥集中】【鳥字部】 鷫 【唐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
【說文】鷫鷞也。
五方神鳥,東發明,南焦明,西鷫爽,北幽昌,中央鳳皇。
一作鷫鸘。
【司馬相如上林賦】鴻鷫鵠鴇。
【郭璞曰】鷫,鷫鸘也。
【西京雜記】司馬相如還成都,居貧,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貰酒,與文君爲歡。
又【類篇】所六切,音縮。
義同。
互詳鷞字註。
鷴 【亥集中】【鳥字部】 鷴 【說文長箋】俗鷳字。
鷻 【備考】【亥集】【鳥字部】 鷻 【篇海類編】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筐。
詳筐字註。
□ 【午集下】【穴字部】 □ 【韻海】音斯。
穴也。
鸁 【亥集中】【鳥字部】 鸁 【廣韻】落戈切【集韻】盧戈切,□音螺。
【廣雅】果鸁桑飛。
【爾雅釋鳥】鷉須鸁。
【郭註】鷿鷉,似鳧而小,膏中瑩刀。
又【集韻】魯果切,音裸。
義同。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初刮切【集韻】芻刮切,□音。
切聲謂之。
又【集韻】初芮切,音□。
斷也。
亦作□。
又【集韻】芻萬切,音。
斷也。
或作□。
chuā。
鸎 【亥集中】【鳥字部】 鸎 【廣韻】汙莖切【集韻】於莖切,□音甖。
黃鸝也。
【禽經】鸎鳴嚶嚶,故名。
或雲:鸎項有文,故從賏。
賏,項飾也。
或作鶯。
互樣鶯鸝等字註。
鸜 【亥集中】【鳥字部】 鸜 【玉篇】同鴝。
鸛鵒,鳥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鸜鵒不踰濟。
【春秋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
【陸佃雲】裡兒剔其舌端,敎以語言,甚慧。
【李時珍曰】此鳥好浴水,其睛瞿瞿然,故名。
又複姓。
鸜鵲子。
見【莊子齊物論】。
鸩 【亥集中】【鳥字部】 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禁切,音沈。
【說文】毒鳥也。
【玉篇】毒鳥食蛇,其羽畫酒,飮之卽死。
【廣雅】鴆鳥。
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隂諧。
【廣志】鴆形似鷹,大如鶚,毛黑,喙長,食蛇及橡實。
【晉語】置鴆於酒。
【屈原離騷】吾令鴆爲媒兮,鴆告予以不好。
又鴆有同名殊類者。
【山海經】瑤碧之山有鳥,狀如雉,恆食蜚,名曰鴆。
又通作酖。
【左傳閔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註】酖與鴆通。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
義同。
又丁紺切,音馾。
鳥名。
或作□□。
鸲 【亥集中】【鳥字部】 鴝 〔古文〕□□【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劬。
【說文】鴝鵒。
【爾雅翼】鴝鵒,似鵙而有幘,飛輒成羣。
字書謂之哵哵鳥。
一名鴝□。
一作鸜。
【山海經註】鸜鵒,鴝鵒也。
【正字通】又名八哥。
幽明錄雲:五月五日,翦其舌端使圓,敎令學語,能人言。
又鴝掇,蟲名。
【列子天瑞篇】蝴蝶胥也。
化而爲蟲,生竈下,其狀若脫,其名曰鴝掇。
鴝掇千日,化而爲鳥,其名爲乾餘骨。
又【廣韻】古侯切【集韻】居侯切,□音鉤。
【廣韻】鴝鵒鳥。
【集韻】鵂鶹也。
又【集韻】居□切,音冓。
鳥聲,雉鳴也。
鹆 【亥集中】【鳥字部】 鵒 【唐韻】餘蜀切【集韻】兪玉切,□音欲。
【說文】鴝鵒也。
古者鴝鵒不踰泲。
互詳鴝字註。
鹑 【亥集中】【鳥字部】 鶉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淳。
【廣韻】鶉。
【本草】鶉大如雞雛,頭細而無尾,有斑點,雄者足高,雌者足□。
【淮南子時則訓】田化爲鶉。
又【畢萬術】蝦蟆得爪化爲鶉。
【交州記】南海有黃魚,九月則化爲鶉。
【陸佃雲】鶉無常居,而有常匹,故《屍子》曰:堯鶉居。
詩曰:鶉之奔奔。
言鶉能不亂其匹,衞人以爲宣姜鶉之不如也。
又俗言此鳥性淳,飛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橫前,卽旋行避之,故曰鶉。
【正字通】鶉尾特禿,若衣之短結,故凡敝衣曰衣若縣鶉。
又【山海經】崑崙之丘有鳥,名鶉鳥。
是司帝之百服。
又星名。
【埤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鶉隂縣。
【後漢郡國志】安定郡有鶉觚。
又與醇同。
【揚子寡學篇】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言孔子敎人,有以手援而醇和也。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義同。
又【集韻】【正韻】□都昆切,音敦。
【莊子天地篇】聖人鶉居而鷇食。
又【集韻】【正韻】徒官切【韻會】徒丸切,□音團。
【詩小雅】匪鶉匪鳶,翰飛戾天。
【註】鶉,徒丸反。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後五切,音戸。
□,不順理也。
又【正字通】呼誤切,音護。
敷施也。
與濩通。
【路史】體用相權,彌綸布。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
竹也。
又戎人呼篋曰。
【午集中】【疒字部】【字彙補】於容切,音雍。
疑卽□癕二字之譌。
【王充論衡】鼻不知香臭曰。
鹞 【亥集中】【鳥字部】 鷂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
【說文】鷙鳥也。
卽所謂鷣負雀也。
【列子天瑞篇】鷂爲鸇,鸇爲布穀,久復爲鷂,此物變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玉篇】五色雉。
【廣韻】大雉名。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
考證:〔【說文】鷙鳥也。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卽所謂鷣負萑也。
〕謹照爾雅文鷂雉鷂音遙,在餘昭切内,不在弋照切内,且鷂雉非鷙鳥,不當在鷙鳥也下。
今按文義將爾雅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十一字,移在下文廣韻大雉名之下,並照爾雅萑改雀。
鹬 【亥集中】【鳥字部】 鷸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鷸,知天將雨鳥也。
知天文者冠鷸。
陳藏器雲:鷸如鶉,色蒼喙長,在泥塗。
邨民雲:田鷄所化。
【戰國策】蘇秦曰:鷸蚌相持。
又一種翠鳥曰鷸。
【爾雅釋鳥】翠鷸。
【郭註】似燕,紺色,生鬰林。
【疏】李巡曰:鷸,一名翠,其羽可以爲飾。
又一種,赤足,黃文,曰鷸。
【左傳僖二十四年】鄭子臧好聚鷸冠,是也。
又【正韻】疾飛貌。
【木華海賦】鷸如驚鳧之失侶。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
【廣雅】鶙鵳鷸子籠脫鷂也。
【曹憲註】鷸音述。
驚字原刻從敬從鳥。
【考證】已改正。
考證:〔【木華海賦】鷸如〈敬下鳥〉鳧之失侶。
〕謹照原文〈敬下鳥〉鳧改驚鳧。
鷬 【亥集中】【鳥字部】 鷬 【集韻】胡光切,音黃。
鸝鷬,鳥名。
本作黃。
【詩小雅】緜蠻黃烏。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五各切【類篇】【集韻】逆各切,□音鄂。
竹名。
鷯 【亥集中】【鳥字部】 鷯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刀鷯,剖葦食其中蟲。
【玉篇】鷦鷯,小鳥,在葦。
【荀子勸學篇註】鸏鳩,鷦鷯也。
見□鷦二字註。
又【廣韻】【集韻】【類篇】□力照切,音燎。
【廣韻】鷯鶉。
【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鶛,牝□。
互見鶛字註。
又【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鷹 【亥集中】【鳥字部】 鷹 【廣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膺。
【玉篇】鷙鳥。
李時珍曰:鷹以膺擊,故謂之鷹。
陸佃雲:一歲曰黃鷹,二歲曰鴘鷹,鴘次赤也。
三歲曰鶬鷹,今通謂之角鷹,頂有毛角微起。
一曰題肩,一曰征鳥,一曰爽鳩。
【左傳昭十七年】爽鳩氏。
【註】鷹也,一作鶆鳩。
【爾雅釋鳥】鷹鶆鳩。
又【本草】虎鷹,翼廣丈餘,能搏虎。
【裴氏新書】鷹在衆鳥閒,若睡寐然,故積怒而後全剛生焉。
詩大雅: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言其武之奮揚也。
【正字通】鷹雄形小雌體大,生於窟者好眠,巢於木者常立,雙骹長者起遲,六翮短者飛急。
禮月令,季夏,鷹乃學習。
註:鶵學飛。
又季秋,鷹乃祭鳥。
註:欲食鳥,先殺鳥不食。
毛氏曰:本作,後人加鳥字,不知已從隹矣。
徐鍇曰:鷹隨人指縱,故從人。
鸙 【亥集中】【鳥字部】 鸙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天鸙,鳥名。
形如鷃,色似鶉,卽鷚也。
【爾雅釋鳥】鷚,天鸙。
鸪 【亥集中】【鳥字部】 鴣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攻乎切,□音孤。
【說文】鷓鴣,小類班鳩。
【埤雅】臆前有白圓點文,多對啼,常向日飛,畏霜露,蚤晚稀出,有時夜飛,則以木葉自覆其背。
志常南向,不思北徂,雖東西回翅,開翅之始,必先南翥,故一名懷南。
江左名爲逐影。
其鳴自呼雲:鉤輈格磔,行不得也,哥哥。
【林通詩】林木叫鉤輈。
【註】鷓鴣自呼也。
互詳鷓字註。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維傾切,音營。
病作也。
鹫 【亥集中】【鳥字部】 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就。
【廣韻】鳥名。
黑色,多子。
師曠曰:南方有鳥,名羌鷲,黃頭,赤目,五色皆備。
【本草】鷲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覩,卽白鵰也。
一作就。
又靈鷲,山名。
【西域記】耆闍崛山,有兩峰雙立,鷲鳥常居其嶺,山遠望如鷲形,故名靈鷲山。
【沈約石象銘】永言鷲室,棲誡梵宮。
鵨 【亥集中】【鳥字部】 鵨 【玉篇】失餘切【廣韻】傷魚切,□音書。
鳥似鳧。
鵫 【亥集中】【鳥字部】 鵫 【廣韻】都敎切【集韻】陟敎切,□音罩。
鵫雉,今白雉也。
【爾雅釋鳥】雗雉,鵫雉。
【郭註】今白鵫也。
江東呼曰雗。
亦名白雉。
又【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又【集韻】竹角切,音斲。
又敕角切,音逴。
義□同。
鵷 【亥集中】【鳥字部】 鵷 【廣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淵。
鵷鶵,鳳屬。
【莊子秋水篇】南方有鳥,其名鵷雛。
又一作宛。
【司馬相如子虛賦】宛雛孔鸞。
鵿 【亥集中】【鳥字部】 鵿 【篇海】音升。
騰也。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古達切【類篇】居曷切,□音葛。
竹名。
【博雅】□,桃枝也。
又【集韻】五瞎切,音恰。
敔也,以止樂。
與□同。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席入切,音習。
痺疾也。
又息入切,音靸。
小痛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筍勇切,字省文。
見字註。
鷲 【亥集中】【鳥字部】 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就。
【廣韻】鳥名。
黑色,多子。
師曠曰:南方有鳥,名羌鷲,黃頭,赤目,五色皆備。
【本草】鷲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覩,卽白鵰也。
一作就。
又靈鷲,山名。
【西域記】耆闍崛山,有兩峰雙立,鷲鳥常居其嶺,山遠望如鷲形,故名靈鷲山。
【沈約石象銘】永言鷲室,棲誡梵宮。
鸄 【亥集中】【鳥字部】 鸄 【廣韻】古歷切【集韻】吉歷切,□音激。
鳥名。
一名鶶鷵。
【爾雅釋鳥】鸄,鶶鷵。
【郭註】似烏,蒼白色。
【酉陽雜俎】鸄色黃,一變爲靑鴘,帶灰色,鴘之後,乃至屢變。
橫理轉細,臆前微微漸白。
又曰白唐。
唐者黑色也。
謂斑上有黑色,一變爲白鴘。
【正字通】楊升□以羅鶉至中秋爲白唐。
○按鶶鷵鸄,卽阿濫堆也。
阿濫堆驪山鳥也。
明皇采其聲爲曲雲。
又【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
又【集韻】吉了切,音皎。
又堅堯切,音驍。
又【廣韻】胡狄切【集韻】□狄切,□音檄。
義□同。
鳴 【亥集中】【鳥字部】 鳴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
【說文】鳥聲也。
【玉篇】聲相命也,嘷也。
【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又獸亦曰鳴。
【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又【增韻】凡出聲皆曰鳴。
【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
叩之以大,則大鳴。
【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又鳥名。
【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
【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
【音義】馬雲:鳴鳥,謂鳳凰也。
又姓。
出【姓苑】。
又【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
鳥相呼也。
【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
求偶鳴子,悲號長嘯。
【註】鳴,命也。
【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又葉謨郞切,音芒。
【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
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
【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
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考證:〔【禮樂記】叩之以小,則小鳴。
叩之以大,則大鳴。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鸫 【亥集中】【鳥字部】 鶇 【廣韻】德紅切【集韻】都籠切,□音東。
【廣韻】鶇鵍,鳥名。
又鶇,美形貌。
亦作□。
鹄 【亥集中】【鳥字部】 鵠 【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
【說文】鴻鵠也。
【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
【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
一名天鵝。
【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又黃鵠。
【玉篇】黃鵠仙人所乗。
【前漢賈誼傳】黃鵠之一舉知山川之紆曲,再舉知天地之圓方。
又鵠立。
【後漢袁紹傳】瞻望鵠立。
【註】企佇之狀,如鵠立也。
又鵠蒼,犬名。
見【博物志】。
又【爾雅釋器】象謂之鵠。
【郭註】鵠,治樸之名,謂治其樸未成器也。
又【後漢吳良傳】大儀鵠髮。
【註】鵠髮卽鶴髮。
又【集韻】【正韻】□姑沃切,音牿。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豹侯,設其鵠。
【鄭司農雲】鵠,鵠毛也。
四尺曰鵠,謂之鵠者,取名於鳱鵠。
鵠小鳥難中,是以中之謂雋。
一說鵠,鳥之大者,有力飛遠,故正鵠取此。
【禮射儀】循聲而發,不失正鵠。
【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
鵠之言梏也。
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正字通】音告。
地名。
鵠澤。
【詩唐風】從子于鵠。
【毛傳】鵠,曲沃邑也。
【前漢地理志】鵠澤。
【註】孟康讀告。
又【呂覽】鵠乎其羞周智慮也。
【註】鵠讀如浩,大也。
○按《正字通》雲:《轉註古音》《讀書通》俱雲鵠通作鶴。
《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鶴,莫不驚憚伏竄。
《班固西都賦》:□鶴白鷺,黃鵠鵁鸛。
《左思吳都賦》:鳥則鸘鵠、鶄鶴。
皆分鵠、鶴爲二,至於《別鶴操》雄鵠、雌鵠,《劉孝標辨命論》龜鵠千歲,《費昶擣衣》詩開韞舒龜鵠,古本皆作鶴,俗譌爲鵠,豈可據此謂鵠卽鶴也。
鶴不過葉音同鵠耳,《嵆康琴賦》鶴與曲葉讀如鵠,豈可言鵠卽是鶴,故鶴不宜與鵠通。
鹚 【亥集中】【鳥字部】 鶿 【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茲。
鸕鷀,水鳥。
【埤雅】鳥似鶂而黑。
一名鷧。
【爾雅釋鳥】鶿鷧。
【郭註】鸕鷀也。
李時珍曰:韻書盧與茲皆黑也。
此鳥色深黑,故名。
鷧者,其聲自呼也。
又名水老鴉。
又名烏鬼。
【夔州圖經】夔州人以鸕鶿捕魚,謂之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楊孚異物志】鸕鶿能沒於深水,取魚而食之,不生卵,而孕雛於池澤,旣胎而又吐生,多者生七八,少生五六,相連而出,若絲緒。
【正字通】鸕鶿,俗呼慈老,人畜之,以繩約其嗉,才通小魚,其大魚不可下,時呼而取之,復遣去。
觜曲如鉤,喉熱如湯,魚入喉卽爛,味不美。
又【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
義同。
鹦 【亥集中】【鳥字部】 鸚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甖。
【說文】鸚鵡,能言鳥也。
【前漢武帝紀】南越獻能言鳥。
【師古註】今鸚鵡,隴西南海有之,一種白,一種靑,一種五色。
白及五色者尤慧解。
師曠謂之乾臯,李昉呼爲隴客。
又鶬鸚。
【左傳昭十七年靑鳥氏杜註】靑鳥,鶬鸚也。
以立春鳴,立夏止。
又鸚螺。
【南州異物志】鸚鵡螺,狀如覆杯,頭似烏頭,向其腹,視如鸚鵡。
【郭璞江賦】鸚螺旋蝸。
【庚信啓】鸚鵡承杯。
詳鵡二字註。
鹩 【亥集中】【鳥字部】 鷯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刀鷯,剖葦食其中蟲。
【玉篇】鷦鷯,小鳥,在葦。
【荀子勸學篇註】鸏鳩,鷦鷯也。
見□鷦二字註。
又【廣韻】【集韻】【類篇】□力照切,音燎。
【廣韻】鷯鶉。
【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鶛,牝□。
互見鶛字註。
又【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鵻 【亥集中】【鳥字部】 鵻 【廣韻】職追切【韻會】【正韻】朱惟切,□音錐。
小鳩,卽今白鳩。
【說文】祝鳩也。
【詩小雅】翩翩者鵻。
【毛傳】鵻,夫不也。
【鄭箋】謹慤孝順之鳥也。
本作隹。
【爾雅釋鳥】隹其,鳺鴀。
【疏】隹,一名鴀。
今楚鳩。
按鵻名不一,曰隹其,曰祝鳩,曰鳺鴀,曰鵴鳩,曰□鳩,曰楚鳩,曰荊鳩,曰鳩,曰康鳩,曰□鳩,曰□鷱,曰鷿鷱,曰鳻鳩,曰乳鳩,皆鵻之別名。
詳見詩緝。
又靑鵻,本草,一名黃褐侯。
□原刻從朗從鳥。
□鷱或作□鷎。
鷙 【亥集中】【鳥字部】 鷙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至。
【說文】擊殺鳥也。
【玉篇】猛鳥也。
【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王逸註】鷙,執也。
謂能執伏衆鳥,鷹鸇之類也。
【後漢杜詩傳】湯武善禦衆,故無忿鷙之師。
【註】鷙,擊也。
又凡鳥之勇,獸之猛者,皆曰鷙。
【禮月令】鷹隼蚤鷙。
【註】鷙,疾厲之氣也。
亦作摯。
【禮曲禮】前有摯獸。
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又【集韻】【類篇】□陟栗切,音窒。
【莊子在宥篇】天下始喬詰卓鷙。
【音義】卓鷙,行不平也。
又疑也。
【管子五輔篇】下愈覆鷙而不聽從。
【註】謂伺察而懷疑也。
又【集韻】之列切,音晢。
鳥擊也。
又【集韻】【類篇】□敕栗切,音抶。
又陟利切,音緻。
義□同。
考證:〔又與騺同。
【史記秦本紀】晉君棄其軍,與秦爭利,還而馬鷙。
〕謹按史記不作鷙。
今節雲於上文禮曲禮前有摯獸下,增又抵也。
莊子馬蹄篇馬知介倪闉扼鷙曼。
文李雲鷙,牴也。
鳷 【亥集中】【鳥字部】 鳷 【廣韻】【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
【玉篇】鳥名。
漢武帝造鳷鵲觀,在雲陽甘泉外。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集韻】□王勿切,雲入聲。
【類篇】暫見也。
又【廣韻】□,見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遙切,音標。
惡視貌。
又【篇海】望也。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師加切,音沙。
牛名。
【寅集下】【彳字部】【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笛。
【說文】行□也。
又【集韻】徒沃切,音毒。
義同。
【午集下】【石字部】【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以石緻川之廉也。
又【玉篇】【集韻】□之人切,音眞。
石不平貌。
又□,難緻之貌。
【揚子太□經】拔石□,力沒以盡。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直正切,音鄭。
【揚子方言】甖,秦之舊都謂之。
【博雅】,甁也。
鼩 【亥集下】【鼠字部】 鼩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劬。
【說文】精鼩鼠也。
【爾雅釋獸】鼩鼠。
【註】小鼱鼩也。
亦名□鼩。
鼯 【亥集下】【鼠字部】 鼯 【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瑚切,□音吾。
【玉篇】鼯鼠,飛生。
【正韻】一曰五技鼠。
【爾雅釋鳥】鼯鼠,夷由。
【註】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腳短爪長,尾三尺許,飛且乳,亦謂之飛生。
聲如人呼,食火煙,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
疏一名夷由。
【馬融長笛賦】猨蜼晝吟,鼯鼠夜叫。
考證:〔【爾雅釋鳥】鼯鼠,夷由。
【註】狀如小狐,似蝙蝙,肉翅,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腳短爪長,尾二尺許,飛且乳,亦謂之曰飛生鼠。
聲如人呼,食火煙,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
一名夷由。
〕謹照原文下蝙字改蝠。
肉翅下增翅尾二字。
二尺改三尺。
飛生上省曰字。
聲如上省鼠字。
一名上增疏字。
鼵 【亥集下】【鼠字部】 鼵 【廣韻】陀骨切【集韻】陁沒切,□音突。
【爾雅釋鳥】鳥鼠同穴,其鳥爲鵌,其鼠爲鼵。
【註】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鵽而小,黃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內,鳥在外。
今在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中。
孔氏尙書傳雲:共爲雄雌。
張氏地理志雲:不爲牝牡。
鵽字原刻從鳥從叕作。
【備考】【醜集】【女字部】【五音篇海】與媄同。
齏 【亥集下】【齊字部】 齏 【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齎。
【說文】□也。
又膾酢也。
【周禮天官醢人註】凡醯醬所和細切爲齏。
一曰擣辛物爲之。
辛物,薑蒜之類。
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
亦作。
齕 【亥集下】【齒字部】 齕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集韻】恨竭切,□音紇。
【說文】齧也。
【禮曲禮】削瓜庶人齕之。
【註】不橫斷也。
【前漢田儋傳】秦後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
【註】齮齕,猶齚齧也。
又胡齕,人名。
又【唐韻】戸骨切【集韻】胡骨切,□音搰。
又【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纈。
又【集韻】【類篇】□下扢切,音扢。
義□同。
麆 【亥集下】【鹿字部】 麆 【廣韻】【集韻】□牀據切,音助。
【爾雅釋獸】麕牡麌牝麜,其子麆。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義同。
又【集韻】牀魚切,音鉏。
【玉篇】麕子。
一曰關中謂小兒爲麆子,取此義。
又【廣韻】徂古切【集韻】坐五切,□音組。
與粗同。
【說文】疏也。
【廣韻】大也。
又【集韻】【類篇】□聰徂切,音粗。
與麤同。
【說文】行超遠也。
麒 【亥集下】【鹿字部】 麒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
【說文】仁獸也。
麕身牛尾,一角。
張揖雲:牡曰麒,牝曰麟。
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
麢 【亥集下】【鹿字部】 麢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說文】大羊而細角。
【玉篇】麢羊也。
角入藥。
【爾雅釋獸】麢,大羊。
【註】麢羊,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山海經】翠山,其隂多旄毛麢麝。
俗省作羚。
【寰宇志】安南高石山中出羚羊,一角,極堅,能碎金石。
【韻會】麢角有圓蹙繞文,夜則懸角木上以防患。
考證:〔似羊而大,角細而圓銳〕謹照爾雅原文改麢羊,似羊而大,角圓銳。
麩 【亥集下】【麥字部】 麩 【廣韻】芳無切【集韻】【韻會】芳無切,□音敷。
【說文】小麥屑皮也。
一作麱。
又果名。
鹽麩子。
見【本草】。
麮 【亥集下】【麥字部】 麮 【唐韻】【集韻】□丘據切,音去。
【說文】麥甘鬻也。
【廣韻】麥汁。
【玉篇】煑麥也。
【急就篇】甘麮。
【註】甘麮者,煑麥爲甘粥也。
【釋名】煑麥曰麮。
麮之爲言齲也,言齲爛也。
一曰麮者,糗也。
甘麮者,以麥和糗,故味甘也。
【荀子富國篇】夏日則與之瓜麮。
【註】煑麥飯也。
又【廣韻】羌舉切【集韻】口舉切,□去上聲。
義同。
考證:〔【荀子富國篇】夏日則與之麥麮。
〕謹照原文麥麮改瓜麮。
【午集中】【矛字部】【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正韻】祖管切,□音纂。
【博雅】謂之鋋。
【北史王思政傳】東魏來攻潁川,思政作火,火箭,焚其攻具。
【隋書煬帝紀】五年,民閒刃之類,皆禁絕之。
【元史儀仗志】制如戟,鋒刃兩旁微起,下有鐏銳。
又【廣韻】子算切【集韻】祖算切,□纂去聲。
義同。
又【廣韻】七亂切【集韻】取亂切,□音竄。
小矟也。
又【集韻】七丸切,竄平聲。
遙捉矛也。
【集韻】同鑹。
【玉篇】亦作□。
俗作。
【韻會】同鐏,非。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韻會】□七稔切,音寢。
【廣韻】陋。
又貌醜。
【集韻】體陋也。
又【韻會】或作侵。
【史記魏其傳】武安者貌侵短小。
【註】謂醜惡也。
【集韻】或作□。
【韻會】亦通作寢。
鼶 【亥集下】【鼠字部】 鼶 【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說文】鼠也。
【爾雅釋獸】鼶鼠。
【註】夏小正曰:鼶鼬則穴。
○按鼶,卽鼠狼也。
今曰狼貓,江北曰黃鼠狼。
又【集韻】先齊切,音西。
又【廣韻】杜兮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義□同。
齟 【亥集下】【齒字部】 齟 【集韻】在呂切,音咀。
【說文】齒不相値曰齟齬。
【六書故】鋸齒出入亦曰齟齬。
又【玉篇】齧也。
【集韻】嚼也。
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音鉏。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義□同。
又【集韻】【韻會】□莊加切,音樝。
【前漢東方朔傳】令壺齟老柏塗。
齟者,齒不正也。
【張晏註】齟,讀如樝犁之樝。
麂 【亥集下】【鹿字部】 麂 【唐韻】居履切【韻會】苟起切【正韻】居裡切,□音幾。
【說文】大麋也。
狗足,似鹿。
【本草註】麂,麞屬而小於麞,兩邊有長牙,喜鬬。
又麂目,果名。
本作□。
麥 【亥集下】【麥字部】 麥 【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脈。
【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
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禮月令】孟夏麥秋至。
【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
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
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
【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雲宿麥。
又一種蕎麥,一名烏麥。
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
【註】卽燕麥也。
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
【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又姓。
【隋書】有麥鐵杖。
又【集韻】訖力切,音極。
【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又葉莫故切,音暮。
【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葉上路。
○按麥從來不從夾,從夊不從夕。
來象其實,夊象其根。
俗作麥,非。
又楊愼謂麥有昧音。
引範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
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
升庵失考,乃引範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
附辨於此。
麥作夾下夂。
麧 【亥集下】【麥字部】 麧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集韻】恨竭切,□音紇。
【玉篇】堅麥也。
孟康曰:麥糠中不破者也。
【廣韻】麧,糏也。
通作覈。
【史記陳平傳亦食糠覈耳註】覈讀紇。
晉灼曰:京師人謂粗屑爲紇頭。
又或作籺。
【杜甫詩】黎民糠籺窄。
【韓愈詩】士不厭糠籺。
亦作□。
又【集韻】下扢切,音齕。
又胡骨切,音滑。
又【類篇】奚結切,音纈。
義□同。
麪 【亥集下】【麥字部】 麪 【廣韻】彌箭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眄。
【說文】麥末也。
【束析麪賦】重羅之麪,塵飛雪白。
【玉篇】蜀以桄榔木屑爲麪。
【廣雅】□,謂之麪。
別作麵,非是。
麲 【亥集下】【麥字部】 麲 【篇海】胡諫切,音莧。
麥屑。
麸 【亥集下】【麥字部】 麩 【廣韻】芳無切【集韻】【韻會】芳無切,□音敷。
【說文】小麥屑皮也。
一作麱。
又果名。
鹽麩子。
見【本草】。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音夾。
【玉篇】羊蹄閒疾。
【集韻】獸足病謂之。
又【博雅】,創也。
又【集韻】乞洽切,音恰。
創也。
義同。
黧 【亥集下】【黑字部】 黧 【廣韻】郞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玉篇】黑也。
【廣韻】黑而黃也。
【戰國策】黧牛之黃也似虎。
又【爾雅釋鳥】倉庚,黧黃也。
【註】其色黧黑而黃,因名。
又或作犁。
【戰國策】面目犁黑。
又或作黎。
【書禹貢】厥土靑黎。
【註】色靑黑而沃壤。
又【集韻】【韻會】□良脂切,音梨。
又【集韻】力皆切,音唻。
義□同【集韻】或作□。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籲韋切,音暉。
【玉篇】犂牛頭。
又【集韻】牛名。
鹼 【亥集下】【鹵字部】 鹼 【唐韻】魚占切【集韻】魚窆切,□音驗。
【說文】鹵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籤。
【廣韻】水和鹽也。
又【廣韻】【集韻】□古斬切,音減。
義同。
又【正字通】俗以竈灰淋汁曰鹼水,去垢穢。
又石鹼。
【本草】出山東濟寧諸處,土人採蒿蓼之屬,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燒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麪汁內,久則凝如石,可澣衣,狀類鹼,故亦得鹼名。
鹽 【亥集下】【鹵字部】 鹽 【唐韻】【集韻】【韻會】餘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閻。
【說文】鹹也。
古宿沙初作,煮海爲鹽,河東鹽池,袤五十一裡,廣七裡,周百十六裡。
【周禮天官鹽人】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賔客共其形鹽散鹽,王之膳羞共飴鹽。
【註】苦鹽出於池,鹽爲顆未鍊治,味鹹苦。
散鹽卽末鹽,出於海及井,幷煑鹻而成者,鹽皆散末也。
形鹽卽印鹽,積鹵所結,形如虎也。
飴鹽以飴雜和,或雲生戎地,味甘美也。
【禮內則】卵鹽。
【註】大鹽也。
【正字通】鹽種類非一,或出於鹵地,或出於井,出於崖,或出於石,出於木。
又【史記天官書】臯唐甘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淩雜米鹽。
【正義曰】淩雜,交亂也。
米鹽,細碎也。
又澤名。
【史記大宛傳】于闐之東,水注鹽澤,潛行地下,則河源出焉。
又白鹽,山名。
在四川夔州,南連赤甲山。
【杜甫詩】赤甲白鹽俱刺天。
又國名。
【山海經】鹽長之國。
又無鹽,古國名。
又地名。
鹽城,在蒲州安邑縣。
一名司鹽城。
【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
又【前漢地理志】無鹽縣,屬東平郡,海鹽縣,鹽官縣,屬會稽郡。
又牛兩膁上曰陽鹽。
【甯戚相牛經】陽鹽欲得廣。
又金鹽五加皮別名。
又姓。
【魯國先賢傳】有北海相鹽津。
又毋鹽,複姓。
齊毋鹽邑大夫之後。
又無鹽,古之醜婦人。
又【廣韻】【集韻】【正韻】□以贍切,音豔。
【廣韻】以鹽醃物也。
【禮內則】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
又同豔。
【禮郊特牲】君親誓社,以習軍旅,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
【註】流,猶行也。
行田也。
鹽,讀爲豔,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豔之,觀其用命不也。
又曲之別名。
凡歌詩謂之鹽者,謂如吟行曲引之類也。
【古樂府】有昔昔鹽,神雀鹽,黃帝鹽諸名。
□讀作鹽。
○按鹽,卽古曲前之豔。
但歌此曲,不定爲曲前曲中,直如《九宮譜》之所謂慢詞也。
【字彙】俗作□。
考證:〔賓客共其形鹽,王之膳羞共其飴鹽。
〕謹照周禮原文,形鹽下增散鹽二字。
飴鹽上省其字。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邕俱切,音紆。
山穴也。
麈 【亥集下】【鹿字部】 麈 【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主。
【說文】麋屬。
【埤雅】麈似鹿而大,其尾辟麈。
【名苑】鹿大者曰麈,羣鹿隨之,視麈尾所轉而往,古之談者揮焉。
【恩平郡譜】麈謂之荒,鹿謂之□。
【華陽國志】郪縣宣君山出麈尾。
【司馬相如上林賦】沈牛麈麋。
麓 【亥集下】【鹿字部】 麓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釋名】山足曰麓。
麓,陸也。
言水流順陸,燥也。
【周禮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
【註】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詩大雅】瞻彼旱麓。
【傳】旱,山名。
麓,山足也。
又【說文】麓,守山林吏也。
又錄也。
【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傳】納舜使大錄萬幾之政。
【註】亦曰山足。
又與鹿通。
【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
【穀梁傳】林屬於山爲鹿。
又葉錄直切,音力。
【易林】被服文德,升入大麓,四門雍肅,登受大福。
福,音逼。
考證:〔【周禮地官林衡】掌巡麓之禁令。
〕謹照原文麓字上增林字。
麕 【亥集下】【鹿字部】 麕 【廣韻】居筠切【集韻】俱倫切【正韻】規倫切,□音頵。
【說文】麞也。
麕,其總名也。
【爾雅釋獸】麕牡麌,牝麜,其子麆,其跡解,絕有力豣。
【疏】辨麕類。
【埤雅】麕鹿皆健駭,而麕性膽尤怯,飮水,見影輒奔。
【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禮內則】麕脯。
又【正韻】苦隕切,音稛。
束縛也。
麟 【亥集下】【鹿字部】 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珍切,音鄰。
【說文】大麚也。
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
【玉篇】仁獸也。
【詩周南】麟之趾。
【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
【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
【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
【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
【註】狘,驚走也。
又州名。
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
又【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
又與燐通。
光明也。
【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
又葉陵延切,音連。
【韓愈雜詩】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
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
親葉音千。
此詩終篇皆先韻。
○按經傳皆作麟字。
《爾雅》《公羊》《京房易傳》皆作麐。
《說文》麐,牝麒也。
麟,大牝鹿也。
據此,則麐與麟有分。
《爾雅註疏》幷州界有麟,大如鹿,非瑞麟也。
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腳麟,謂此麟也。
《爾雅》麠大麃牛尾一角,註雲:謂之麟者,此是也。
然麟麐二字,今俱通用。
互詳麐字註。
考證:〔【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狨。
【註】狨,驚走也。
〕謹照原文兩狨字□改狘。
黉 【亥集下】【黃字部】 黌 【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
【廣韻】學也。
【後漢儒林傳】順帝感翟酺之言,更修黌宇,凡所造搆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自是遊學增盛至三萬餘生。
【蔡襄士伸知己賦】遠陶聖世,少齒鄕黌。
○按史傳通作橫。
互見木部橫字註。
又地名。
【水經注】淶水北逕小黌東,又東逕大黌南,蓋霍原隱敎授之處也。
徐廣雲:雖千古世懸,猶表二黌之稱。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匹備切,音淠。
氣滿也。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滿也。
黣 【亥集下】【黑字部】 黣 【字彙補】米水切,音毎。
面黑氣也。
【列子黃帝篇】肌色皯黣。
又【六經索隱】與黴同。
鷦 【亥集中】【鳥字部】 鷦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茲消切,□音焦。
【說文】鷦□,桃蟲也。
一名鷦鷯。
俗呼黃脰雀,喙銳如錐。
【爾雅釋鳥】桃蟲鷦,其雌艾。
【疏】此鷦□小鳥,而生鵰鶚者也。
【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陸璣疏】今鷦鷯是也。
微小於黃雀,其雛化而爲鵰,故俗謂鷦鷯生鵰。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巧雀,或謂之女匠。
自關而西,謂之韈雀,或謂之巧女。
江東謂之桃蟲。
【說苑】鷦鷯巢於葦苕,繫之以髮,取茅秀爲巢,以麻紩之,如刺韈然。
○按鷦鷯、鷦□、□鷯,皆一聲之轉耳。
小鳥之巧於爲巢者也。
又【廣韻】鷦,南方神鳥。
【樂葉圖徵】鷦明狀似鳳皇。
一作焦明。
【揚子法言】焦明遴集。
【午集中】【疒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澋切,生上聲。
瘦也。
鸗 【亥集中】【鳥字部】 鸗 【廣韻】【集韻】□力鍾切,音龍。
小鳥。
【廣雅】鴨也。
【史記楚世家】鄒費郯邳者,羅鸗也。
【徐廣曰】野鳥也。
又【廣韻】盧紅切。
【集韻】盧東切【正韻】力童切,□音籠。
鳧屬。
又【集韻】盧動切,小□也。
又【韻會】魯孔切,音籠。
義同。
【午集上】【田字部】【廣韻】詳遵切【集韻】松倫切,□音旬。
【廣韻】均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音鈞。
墾田也。
或作畇□。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
又舒均切,音勻。
又船倫切,音脣。
又堂練切,音電。
義□同。
又胡畎切,音泫。
田平均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祖叢切,音椶。
【類篇】視也。
又【廣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椶上聲。
【揚子方言】伺視也。
凡相竊視,南楚或謂之。
又【廣韻】【集韻】□作弄切,椶去聲。
義同。
又【類篇】矇,視貌。
又【廣韻】古拜切【集韻】居拜切,□音戒。
怒也。
麜 【亥集下】【鹿字部】 麜 【廣韻】【集韻】□力質切,音栗。
【玉篇】牝麕也。
【爾雅釋獸】麕,牝麜。
【午集中】【目字部】【正篇】蔔古切,音補。
視貌。
【卯集下】【斤字部】【廣韻】虛我切【集韻】口我切,□音可。
擊也。
同。
【類篇】□,掣也。
麭 【亥集下】【麥字部】 麭 【集韻】披敎切,音炮。
餌也。
黖 【亥集下】【黑字部】 黖 【廣韻】【集韻】□許旣切,欷去聲。
【廣韻】黑也。
又【韻會】物生貌。
【左思吳都賦】萬物蠢生,茫茫黖黖。
麼 【亥集下】【麻字部】 麼 〔古文〕尛【唐韻】亡果切【集韻】【韻會】毋果切【正韻】忙果切,□音□。
【玉篇】幺麽,細小。
【廣雅】微也。
又一作。
【班彪王命論】幺不及數子。
【註】細小曰。
又【集韻】【韻會】□眉波切,音摩。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
義□同。
【正字通】下從幺。
俗作麼,誤。
麽。
【備考】【午集】【疒字部】【篇海類編】同□。
黊 【亥集下】【黃字部】 黊 【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攜。
【說文】鮮明黃也。
又【廣韻】胡瓦切【集韻】戸瓦切,□音踝。
【集韻】斢黊,黃也。
又【廣韻】胡挂切【集韻】胡卦切,□音畫。
義同。
黕 【亥集下】【黑字部】 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感切,音紞。
【說文】滓垢也。
【玉篇】黕點汗濁。
【六書故】汗黑透漤也。
【楚辭九辯】或黕點而汗之。
又【廣韻】黑貌。
【潘嶽藉田賦】翠幕黕以雲布。
又【集韻】陟甚切,音耽。
義同。
黛 【亥集下】【黑字部】 黛 【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
【說文】畫眉也。
【釋名】黛,代也。
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
【楚辭大招】粉白黛黑。
【註】黛畫眉鬒,黑而光淨。
又靑黛,似空靑而色深。
鷜 【亥集中】【鳥字部】 鷜 【廣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音樓。
【爾雅釋鳥】鵱鷜,鵝。
【郭註】今之野鵝。
又一作蔞。
【說文】鵱蔞,鵝也。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慺。
義同。
又【集韻】隴主切,音縷。
□鷜,鳥名。
郭公也。
【五音集韻】作□。
鷵 【亥集中】【鳥字部】 鷵 【廣韻】【集韻】□同都切,音徒。
鳥名。
【爾雅釋鳥】鸄鶶鷵。
【註】似烏,蒼白色。
考證:〔【爾雅釋鳥】鸄鶶鷵。
【註】似鳥,蒼白色。
〕謹照原文似鳥改似烏。
【醜集中】【土字部】【集韻】晡橫切,音浜。
冢口穴。
【卯集中】【手字部】俗梳字。
鸂 【亥集中】【鳥字部】 鸂 【廣韻】苦兮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音谿。
【廣韻】鸂鷘,水鳥。
【說文】作谿□。
【埤雅】鸂鷘五色,尾如船,在山澤中,無復毒氣,其宿若有敕令,故謂鸂鷘。
鸍 【亥集中】【鳥字部】 鸍 【廣韻】式支切【集韻】商支切,□音施。
鴆鳥也。
【玉篇】鸍鳥似鴨而小,背上有文,俗呼水。
一名沉鳧。
【爾雅釋鳥】鸍,沉鳧。
【郭註】似鴨而小,尾長,背上有文。
今江東亦呼爲鸍。
又【玉篇】亡支切【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芳無切,音敷。
張也,揚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羝同。
◎按卽羝字之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奴荅切【集韻】【韻會】諾荅切,□音納。
打也。
或作抐。
麱 【亥集下】【麥字部】 麱 【說文】同麩。
麵 【亥集下】【麥字部】 麵 【正字通】俗麪字。
【齊書禮志】永明九年正月詔,太廟四時祭,薦宣皇帝麵起餠。
麷 【亥集下】【麥字部】 麷 【唐韻】敷戎切【集韻】敷馮切,□音豐。
【說文】煑麥也。
【周禮天官籩人】朝事之籩,其實麷蕡。
【註】麷熬麥,今河閒以北煑種麥賣之,名曰麷。
【儀禮有司徹】麷蕡坐設於豆西,當外列,麷在東方。
【荀子富國篇】取其將若撥麷。
又【廣韻】【集韻】【韻會】□撫鳳切,音賵。
又【集韻】撫勇切,音捧。
義□同。
麾 【亥集下】【麻字部】 麾 【廣韻】許爲切【集韻】【韻會】【正韻】籲爲切,□音撝。
【玉篇】旌旗之屬,所以指麾也。
【周禮春官巾車】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
【註】大麾,其色黑,夏後氏所建,以四時田獵者也。
又或作戲。
【史記項羽本紀】諸侯罷戲下。
【註】戲,大將之旗。
又與撝同。
以手指麾也。
【書牧誓】右秉白旄以麾。
【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