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集韻】除耕切,□音橙。
推也。
一曰揬也。
【集韻】同□。
颻 【戌集下】【風字部】 颻 【廣韻】餘昭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玉篇】飄颻,上行風也。
又風動物。
【左思吳都賦】與風颻颺瀏颼。
【孟郊詩】鏡海見纖悉,水天步飄颻。
又【集韻】弋笑切,音燿。
風高貌。
【字彙補】亦作。
通作搖。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同緇。
○按字形當卽□字之譌。
《字彙補》同緇,非是。
【辰集下】【毛字部】【玉篇】先幺切【廣韻】蘇彫切,□音蕭。
□,鳥尾翹毛也。
一曰羽翼敝貌。
一曰□,氍毹也。
又【集韻】思邀切,音宵。
又思留切,音修。
義□同。
颽 【戌集下】【風字部】 颽 【廣韻】苦亥切【集韻】可亥切,□音愷。
【玉篇】南風。
又通作凱。
【詩衞風】凱風自南。
或作□。
飑 【戌集下】【風字部】 颮 【集韻】【韻會】□□遙切,音標。
【玉篇】同飆。
暴風也。
【班固答賔戲】七雄虓闞,分裂諸夏。
遊說之徒,風颮雷激,□起而救之。
又【廣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
【廣韻】風聲。
又【五音集韻】皮敎切,庖去聲。
風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匹角切,音璞。
【廣韻】衆多貌。
【班固西都賦】颮颮紛紛,矰繳相纏。
風毛雨血,灑野蔽天。
【註】言弓矢衆發,獲禽獸多也。
又【集韻】弼角切,音雹。
颮颮,物自空墮貌。
餿 【戌集下】【食字部】 餿 【玉篇】同□。
饊 【戌集下】【食字部】 饊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散。
【廣韻】饊,飯也。
【說文】熬稻粻也。
饒 【戌集下】【食字部】 饒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如招切,音蕘。
【玉篇】多也,飽也,豐也,厚也,餘也。
又益也,賸也。
【禮曲禮】大饗不問蔔,不饒富。
【註】富之言備也。
備而已,勿多於禮也。
【前漢□平傳】平娶張氏,資用益饒。
又對漢王曰:大王能饒人以爵邑。
又俗謂寬恕曰饒。
【杜甫立秋後詩】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
又國名。
【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縣饒侯國。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西河郡。
莽曰饒衍。
【後漢郡國志】安平國饒陽,故名饒。
又州名。
本楚番邑,吳置鄱陽郡,隋攺饒州,以物產富饒也。
又姓。
【風俗通】漢有饒武,爲漁陽太守。
又【廣韻】【集韻】【韻會】人要切【正韻】實照切,□音邵。
義同。
【辰集下】【毛字部】與□同。
顴 【戌集下】【頁字部】 顴 【廣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權。
【廣雅】也。
【集韻】輔骨曰顴。
或作□。
又或作□。
與頄、頯音別義同。
通作權。
□字從雚從骨作。
項 【戌集下】【頁字部】 項 【唐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學上聲。
【說文】頭後也。
【釋名】項,确也。
堅确受枕之處。
【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頍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又冠後爲項。
【儀禮士冠禮】賔右手執項。
【註】項,結纓也。
又國名。
【春秋僖十七年】夏滅項。
【註】項國,今汝隂項縣。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縣,項。
故國。
又【唐書西域傳】黨項,漢西羌別種。
又姓。
【韻會】本姬姓國,齊滅之,子孫以國爲氏。
【史記項羽本紀】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又大也。
【詩小雅】四牡項領。
【傳】項,大也。
【箋】但養大其領,不肯爲用。
又【唐韻】正古胡孔切,鴻上聲。
【張衡西京賦】鮪鯢鱨鯋,修頟短項。
大口折鼻,詭類殊種。
考證:〔【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謹按著字下脫頍字,今照原文增入。
〔【廣韻】古音胡孔切〕謹按胡孔切語見唐韻正非廣韻也。
今將廣韻古音胡孔切改爲唐韻正古胡孔切。
顼 【戌集下】【頁字部】 頊 【唐韻】許玉切【集韻】【韻會】籲玉切,□音旭。
【說文】頭頊頊謹貌。
又【莊子天地篇】頊頊然不自得。
【註】頊頊,自失貌。
又作旭旭。
又顓頊,帝高陽氏號。
【禮月令】其帝顓頊。
【風俗通】顓者,專也。
頊者,信也。
【五經通義】顓頊者,頊,猶愉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顓頊之虛,虛也。
【註】顓頊,水德,位在北方。
又【廣韻】魚欲切【集韻】虞欲切,□音玉。
【廣韻】人頊。
颏 【戌集下】【頁字部】 頦 【唐韻】戸來切【韻會】何開切,□音孩。
【玉篇】頤下。
【韓愈記夢詩】我手承頦時拄座。
又【集韻】下攺切,音亥。
義同。
又【集韻】【正韻】□柯開切,音該。
【博雅】醜也。
又【廣韻】古亥切【集韻】已亥切,□音攺。
義同。
又【集韻】頰頦也。
颴 【戌集下】【風字部】 颴 【集韻】旬宣切,音旋。
【玉篇】風轉也。
颸 【戌集下】【風字部】 颸 【廣韻】楚持切【集韻】叉緇切,□音差。
【說文】涼風也。
【左思吳都賦】翼颸風之□。
【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出宿薄京畿,晨裝博曾颸。
【註】曾颸,高風也。
又【集韻】新茲切【韻會】新慈切【正韻】相咨切,□音思。
義同。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耳。
【玉篇】轡盛貌。
【集韻】通作耳。
颿 【戌集下】【風字部】 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扶泛切,音梵。
【玉篇】馬疾步也,風吹船進也。
【博雅】颿颿,走也。
又【玉篇】扶嚴切,音帆。
義同。
【左思吳都賦】樓船舉颿而過肆。
【註】舟船之颿,本用此字,今別作帆。
周伯琦曰:馬疾步也,從馬風會意,借爲舟颿字。
又【崔豹古今注】曹子貞馬名驚颿,言疾如帆也。
或作,亦作□。
飄 【戌集下】【風字部】 飄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
【玉篇】旋風也。
【詩檜風】匪風飄兮。
【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
【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
【註】必遙反。
謂疾風。
又【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
義同。
【爾雅釋天】回風爲飄。
【釋文】飄,音瓢。
【詩小雅】飄風發發。
【釋文】飄,避遙反。
又【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
飄颻。
【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淩雲之氣。
又【韻會】吹也。
【曹植詩】驚風飄白日。
【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又落也。
【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
【註】落也。
【韻義】飄,匹遙反。
又【韻會】通作漂。
【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又通作縹。
【前漢揚雄傳】縹縹有淩雲之志。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
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
【說文】作□。
【六書故】作□。
飆 【戌集下】【風字部】 飆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
音標。
【說文】扶搖風也。
從風猋聲。
【玉篇】暴風也。
【沈約詩】隔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飇。
【□子昂詩】盲飇忽號怒。
【韓愈詩】雪霜刻似慘,獰飇摺空衢。
或作颮。
又通作猋。
【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
【註】暴風從下上。
【禮月令】孟春行秋令,則猋風暴雨總至。
又通作熛。
【史記司馬相如傳】雷動熛至。
【正字通】俗省作颷,音標。
唐長安西有金颷門。
原以颷爲俗□字。
饝 【戌集下】【食字部】 饝 【字彙補】與□同。
又餠也。
馗 【戌集下】【首字部】 馗 【集韻】渠龜切,音逵。
【正字通】頯頄□同。
面頰骨也。
又【集韻】與逵同。
【說文】□,九達道也。
似龜背,故謂之□。
□,高也,故從□。
【六書故】爾雅,九達謂之逵。
亦借作□。
【字彙】古者塗方九軌,故從九首,一道爲一首。
又菌名。
【爾雅釋草】中□菌。
【註】地蕈,似蓋,江東名土菌,亦曰□廚。
【疏】大者名中□,小者名菌。
又鍾馗,人名。
【正字通】人之名鍾馗者非一。
宋禁中舊有吳道子所畫鍾馗,卷首唐人題雲:明皇開元,講武驪山,還宮,上夢大鬼制小鬼,命吳道子畫之。
熙寧五年,上令畫工摸搨,鋟版印賜兩府輔臣各一本,是歲除夜,遣內供奉官梁楷就東西府給賜鍾馗像。
唐逸史載,明皇畫夢鬼藍袍,曰:臣終南山進士鍾馗,除天下虛耗之孽。
詔吳道子畫之賜二府,其說未詳。
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曰: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爲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爲名也。
據諸說,鍾馗之名,非始于開元也。
又椎亦名鍾馗。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齊人謂椎爲終葵。
葵馗聲相近,卽鍾馗也。
又與夔同。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爲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又【廣韻】渠鳩切,音求。
義同。
◎按王粲從軍詩:雞鳴達四境,黍稷盈原疇。
館宅充鄽裡,士女滿莊馗。
此從廣韻渠鳩切本音,而正字通以爲葉尤韻,誤。
【集韻】亦作□。
【正字通】俗譌作□。
馞 【戌集下】【香字部】 馞 【廣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
【玉篇】大香也。
【博雅】馝馞,香也。
【集韻】或作。
又通作茀。
【史記司馬相如傳】晻薆咇茀。
又【集韻】普沒切,音馞。
香貌。
馡 【戌集下】【香字部】 馡 【廣韻】甫微切【集韻】匪微切,□音奜。
【廣雅】馡馡,香也。
又【韻會】通作菲。
【楚辭九歌】芳菲菲兮滿堂。
【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
又【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霏。
義同。
考證:〔【韻會】通作菲。
【楚辭九歌】芳菲兮滿堂。
〕謹照原文增改爲芳菲菲兮滿堂。
馤 【戌集下】【香字部】 馤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
【玉篇】香也。
【韓愈城南聮句】園菊茂新芳,逕蘭銷晚馤。
又【集韻】於代切,音愛。
義同。
馵 【亥集上】【馬字部】 馵 【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注。
【說文】馬後左足白也。
【爾雅□畜】左白馵。
又膝上皆白惟馵。
【詩秦風】駕我騏馵。
又【玉篇】馬懸足也。
【易說卦傳】震爲馵足。
【陸佃雲】馵足蓋取其躁,故二絆其足,言制之而動。
今字書從馬,一絆其足。
馵,二絆其足。
馽,口其足。
又【集韻】朱欲切,音燭。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左白馵。
〕謹照原書釋獸改畜。
駋 【亥集上】【馬字部】 駋 【集韻】之遙切,音昭。
馬名。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補或作。
詳補字註。
餳 【戌集下】【食字部】 餳 【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飴和饊也。
【揚子方言】餳謂之餹。
【釋文】餳,洋也。
煮米消爛,洋洋然也。
【急就章】棃□柰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詩話】劉禹錫曰:詩用僻字,宜有來歷。
宋考功雲:沈佺期嶺表寒食詩: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
常疑之。
因讀毛詩,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六經惟此中有餳字。
吾緣明日重九,押一餻字讀,尋思六經無餻,故不敢爲之。
◎按重編廣韻雲:□,徐盈切,當從昜,正韻從易誤。
餳,徒郞切,當從易,今混爲一字,非。
字彙旣有□字,從徐盈反,復于餳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書之誤也。
考證:〔【急就章】棃□柤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謹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餴 【戌集下】【食字部】 餴 【玉篇】甫雲切,音分。
半蒸飯也。
與饙同。
【詩大雅】挹彼注茲,可以餴饎。
【註】餴,蒸米一熟,而以水沃之,乃再蒸也。
本作餴,字彙省作餴,附八畫,非。
今攺正。
饡 【戌集下】【食字部】 饡 〔古文〕□【廣韻】【集韻】□則旰切,音贊。
【玉篇】以羹澆飯也。
【楚辭九思】將夭折兮碎糜,時混混兮澆饡。
【註】言混濁如澆饡之亂也。
又【集韻】以膏煎稻爲□也。
【字彙補】亦作□。
駊 【亥集上】【馬字部】 駊 【廣韻】布火切【集韻】補火切,□音跛。
【玉篇】駊騀,馬搖頭。
【廣韻】駊騀,馬惡行也。
【杜甫觀成都尹嚴公揚旗詩】庭空四馬入,駊騀揚旆旌。
又高大貌。
【揚雄甘泉賦】崇丘陵之駊騀。
【註】與岥峨義通。
又【唐韻】【集韻】□普火切,音叵。
義同。
駦 【亥集上】【馬字部】 駦 【正字通】俗騰字。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槎轄切,音□。
□,水流貌。
一曰水聲。
餗 【戌集下】【食字部】 餗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
鼎實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正義】餗,糝也。
八珍之膳,鼎之實也。
【周禮天官醢人糝食註】糝食,菜餗蒸。
【疏】若今煮菜,謂之蒸萊也。
又【集韻】測角切,音促。
義同。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
餝 【戌集下】【食字部】 餝 【玉篇】同飾。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翾縣切,音眴。
絢或從荀。
餪 【戌集下】【食字部】 餪 【廣韻】【集韻】【韻會】□乃管切,音暖。
【博雅】餪餫,饋也。
【玉篇】餽女也。
【集韻】女嫁後三日餉食,爲餪女。
又【集韻】奴亂切,音偄。
婚三日而晏謂之餪。
【字林】譌從女,非。
餰 【戌集下】【食字部】 餰 【唐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氊。
【玉篇】同饘。
【荀子禮論篇】酒醴餰鬻。
又【字彙補】亦作□。
【禮內則】稻米爲酏。
【釋文】酏,讀爲□,之然反。
又【集韻】【韻會】□居言切,音犍。
又【集韻】旨善切,音□。
義□同。
考證:〔【禮內則】稻米爲酏。
【註】酏,讀爲□。
〕謹按此係釋文語,今將註字改爲釋文。
骪 【亥集上】【骨字部】 骪 【唐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委。
【說文】骨耑骪奊也。
【玉篇】骨曲也。
又【前漢淮南厲王傳】骪天下正法。
【註】師古曰:骪,古委字,謂曲也。
【枚臯傳】其文骪骳。
【註】骪骳,猶言屈曲也。
又【楚辭招隱士】林木茷骪。
【王逸註】枝條盤紆。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崔錯癹骪。
【註】郭璞曰:癹骪,蟠戾也。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容以骪麗兮。
【註】張楫曰:骪麗,左右相隨也。
又【揚子太□經】禍所骪也。
【註】禍所鍾也。
又姓。
【廣韻】出纂文。
考證:〔【枚乗傳】其文骪骳。
〕謹照原文枚乗改枚臯。
【寅集上】【宀字部】【集韻】古□切【集韻】居□切,□音遘。
【玉篇】夜也。
引《詩》中之言,中夜之言也。
又【正字通】室深密處,本作冓。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翼,或作。
詳翼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皮變切,音卞。
導水使平也。
餹 【戌集下】【食字部】 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玉篇】餹,餌也。
【廣韻】餹,黍膏。
【揚子方言】餳謂之餹。
【本草】飴卽軟餹。
凡粳粟火麻白米皆堪作,惟糯米作者入藥。
【集韻】或作糖糛餳。
餾 【戌集下】【食字部】 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
【玉篇】飯氣蒸也。
【廣韻】餾飯。
【爾雅釋言】饙餾稔也。
【註】饙熟曰餾。
【疏】孫炎曰:烝之曰饙,均之曰餾。
郭雲:今呼□飯爲饙,饙熟爲餾。
《說文》雲饙,一蒸米也。
餾,飯氣流也。
然則蒸米謂之饙,饙必餾而熟之,故言餾。
本作□。
又【廣韻】【集韻】□力求切,音劉。
義同。
考證:〔【爾雅釋言】饙餾稔也。
【疏】孫炎曰,蒸之曰饋,均之曰餾。
郭雲,今呼□飯爲饙,饙熟爲餾。
〕謹照原文曰饋改曰饙。
□飯改□飯。
饀 【戌集下】【食字部】 饀 【集韻】他刀切。
與饕同。
又徒刀切,音陶。
餌也。
與□同。
通作□。
又苦紺切,音勘。
味過甘也。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渠飮切,噤上聲。
人名。
漢有劉。
又【集韻】巨禁切,擒去聲。
義同。
饽 【戌集下】【食字部】 餑 【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
【玉篇】麫餑。
【博雅】餑,長也。
館 【戌集下】【食字部】 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玉篇】客舍。
【詩鄭風】適子之館兮。
【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
【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
【周禮地官遺人】五十裡有市,市有□館,□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
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
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
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
【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
【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
【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古緩切,音管。
義同。
又葉扃縣切,音睊。
【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妾之館。
衆偉所施,極功窮變。
考證:〔【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祀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謹照原文蒩館上增及字。
祭祀改祭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七四切,音次。
或作□。
以漆塗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與粢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韻海】□,本書作□。
馢 【戌集下】【香字部】 馢 【集韻】將先切,音箋。
香木名。
或作□。
【香譜】馢香,沉香同類,其香方皆用馢。
桂海志作箋香,南方草木狀作棧香,實一字也。
或作□。
馲 【亥集上】【馬字部】 馲 【廣韻】【集韻】□陟格切,音磔。
【玉篇】馲□,驢父牛母。
【本草】牡驢交牛生者爲馲□。
□或作□。
【崔豹古今注】驢牡馬牝則生□,卽馲□也。
又【廣韻】盧落切【集韻】【韻會】歷各切,□音洛。
【集韻】馲駝,畜名。
或作□,亦作橐,通作駱。
又【集韻】闥各切,音託。
又屋郭切,音雘。
義□同。
馼 【亥集上】【馬字部】 馼 【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
【玉篇】馬不純。
【說文】馬赤鬣縞身,目若黃金,名曰馼。
吉皇之乗,周文王時犬戎獻之。
【六書略】或書作□。
駃 【亥集上】【馬字部】 駃 【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玉篇】駃騠,馬也,生七日超其母。
【說文】駃騠,馬父驘子。
【古今注】曹眞有駃馬,名驚帆,言其馳驟如烈風之舉帆疾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苦夬切。
與快同。
【酉陽雜俎】河水色渾駃流。
【屍子】黃河龍門駃流如竹箭。
【元好問詩】駃雨東南來。
【自註】駃與快同。
駟 【亥集上】【馬字部】 駟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
【玉篇】四馬一乗也。
【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雲: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後氏駕兩,謂之麗。
殷益一騑,謂之驂。
周又益一騑,謂之駟。
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
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
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天駟房也。
【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
【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
【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
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
【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
【註】駟當爲四。
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
義同。
考證:〔【小雅】載驂載駟。
【註】王肅雲雲。
〕謹照所引王肅雲雲見鄘風幹旄疏非小雅註。
今照原書將小雅載驂載駟註七字,改爲鄘風良馬五之疏。
駢 【亥集上】【馬字部】 駢 【正字通】俗騈字。
駣 【亥集上】【馬字部】 駣 【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
【玉篇】馬四歲也。
又【正韻】馬三歲。
【周禮夏官廋人】敎駣攻駒。
【註】三歲爲駣,敎駣,始乗習之也。
【音義】徐音肇,劉音道,李讀湯堯反,沈讀徒刀反。
又【集韻】駣□,馬屬。
又【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趙。
又【廣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桃上聲。
又【集韻】大到切,音導。
義□同。
飧 【戌集下】【食字部】 飧 【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昆切,□音孫。
【說文】餔也。
【集韻】或作餐,通作湌。
又【玉篇】水和飯也。
【釋名】飧,散也。
投水于中,自解散也。
【禮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
【註】覆手者,謂食畢以手循口旁,恐有肴汙著也。
未覆手,言君初飧未竟,臣不敢飧也。
又【雜記】孔子曰:少施氏食我以禮,吾飧,作而辭曰:疏食也,不敢以傷吾子。
【註】禮,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飽。
飧謂以飮澆飯也。
鄭康成釋飧爲勸食,誤。
又食也。
【周禮秋官司儀】緻飧,如緻積之禮。
【註】飧,食也。
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
【儀禮聘禮】宰夫朝服設飧。
【註】食不備禮也。
又熟食也。
【詩小雅】有饛簋飧。
【傳】飧,熟食。
又夕食也。
【周禮天官宰夫】賔賜之飧牽。
【註】鄭司農雲:飧,夕食也。
又古通眞。
【宋玉九辯】竊慕詩人之遺風兮,願托志乎素飧。
蹇充倔而無端兮,汨莽莽而無垠。
【說文】作□。
夕食,故從夕。
【正韻】譌作飱,非。
飪 【戌集下】【食字部】 飪 〔古文〕□【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荏。
【玉篇】大熟也。
【揚子方言】徐揚之閒曰飪。
【論語】失飪,不食。
【釋常談】過熟謂之失飪。
又【儀禮聘禮】賜饔唯羹飪。
【註】羹飪謂飪一牢也。
肉謂之羹。
又【特牲饋食禮】請期曰羹飪。
【註】飪,熟也。
又【集韻】如鴆切,音妊。
義同。
飮 【戌集下】【食字部】 飮 〔古文〕□□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錦切,音上聲。
【玉篇】咽水也。
亦歠也。
【釋名】飮,奄也。
以口奄而引咽之也。
【周禮天官膳夫】飮用六淸。
又【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
【註】淸渭醴之泲者,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漿今之酨漿,酏今之粥也。
又漱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坐祭,遂飮奠於豐上。
【註】飮,潄也。
又隱也。
【後漢蔡邕傳】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獄,當爲楚毒所迫趣,以飮章辭情,何緣復聞。
【註】趣音促,飮猶隱也,今匿名文書也。
又【正字通】樂律有聲飮,以聲相轉而合也。
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絃,因以通聲,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
又飮器,溺器也。
【戰國策】趙襄子殺智伯,漆其頭以爲飮器。
【註】溺器。
或曰酒器。
又受箭曰飮箭。
【郭璞蛟贊】漢武飮羽。
又【廣韻】於禁切,音蔭。
以飮飮之也。
【禮檀弓】酌而飮寡人。
【左傳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
又【莊子則陽篇】或不言而飮人以和。
【說文】或作。
通作飮。
互詳酉部酓字註。
考證:〔【周禮】【酒正】辨四飮之物。
一曰淸【註】淸渭酒之洓者。
〕謹照原註酒改醴。
洓改泲。
飱 【戌集下】【食字部】 飱 【正字通】俗飧字。
飺 【戌集下】【食字部】 飺 【廣韻】疾移切【集韻】才支切,□音疵。
【玉篇】嫌食貌。
【集韻】或作呲。
又【集韻】才資切,音茨。
飫也。
又蔣氏切,音子。
惡食也。
【管子形勢解】飺食則不肥。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丘哀切,音開。
器名。
又【玉篇】羌呂切。
義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彙補】徹宙切,醜去聲。
今關東有□姓。
饞 【戌集下】【食字部】 饞 【廣韻】士鹹切【集韻】【韻會】鋤鹹切【正韻】鉏鹹切,□音讒。
【廣韻】不廉。
【集韻】饕也。
又【韻會】通作嚵。
【韓愈月蝕詩】雖食八九無嚵名。
饅 【戌集下】【食字部】 饅 【廣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
【集韻】饅頭,餠也。
【正字通】麫食也。
饅開首者曰橐駝臍。
吳下呼□膪,讀若匘詐,言熟食之肥也。
長曰繭,斜曰桃。
【晉書束晳賦】饅頭薄持。
【事物紀原】諸葛亮南征,將渡瀘水。
土俗殺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麫,畫人頭祭之。
饅頭名始此,又南唐有子母饅頭。
【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卽饅頭別名。
今俗屑麫發酵,或有餡,或無餡,烝食者謂之饅頭。
【集韻】或作□。
馔 【戌集下】【食字部】 饌 【集韻】雛綰切【五音集韻】雛睆切,□音撰。
【玉篇】飯食也。
【說文】具食也。
【周禮天官酒正】以共王之四飮三酒之饌。
【疏】謂饌□具設之也。
【儀禮燕禮】膳宰具官,饌于寢東。
【註】具其官之所饌,謂酒也,牲也,脯醢也。
又【韻會小補】或作篹。
【前漢元後傳】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爲文母篹食堂。
【註】孟康曰:篹,音撰。
晉灼曰:篹,具也。
又【集韻】扶萬切,音飯。
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籑。
義□同。
又【正韻】須兗切,音選。
尚書大傳】夏後氏不殺不□,死罪罰二千饌。
【馬融雲】饌,六兩。
【史記平準書】作撰。
【蘇林雲】撰音選擇之選。
【說文】本作籑,從食算聲。
或從作□。
諸韻書沿俗作饌。
馦 【戌集下】【香字部】 馦 【廣韻】許兼切【集韻】馨兼切,□音薟。
【玉篇】香味。
【博雅】馦馦,香也。
又【集韻】火占切,音□。
義同。
或作。
馫 【戌集下】【香字部】 馫 【字彙補】虛陵切,音興。
香氣也。
馶 【亥集上】【馬字部】 馶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祇。
【玉篇】勁也。
【說文】馬彊也。
又【唐韻】【集韻】□章移切,音支。
義同。
又【廣韻】【集韻】□施智切,音試。
馬病。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音聿。
【玉篇】長貌。
【巳集上】【水字部】與浸□同。
【史記王子侯年表】有扶侯。
馽 【亥集上】【馬字部】 馽 【唐韻】陟立切,音執。
【說文】絆馬足也。
【玉篇】絆也。
【韓愈祭柳宗元文】天脫馽羈。
又【韻會】或作縶。
【詩小雅】縶之維之。
【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絆。
絆,繫足也。
縶之謂絆,維之謂繫。
【正字通】說文,縶馽本一字重文,從糸執聲,作縶。
今經傳皆從縶,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迂泥。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
【莊子馬蹄篇】連之以羈馽。
【陸德明音義】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絆也,李音述。
又【集韻】德合切,音答。
義同。
【集韻】作□。
【字彙】作□。
□非。
駂 【亥集上】【馬字部】 駂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音寶。
【玉篇】驪馬雜毛,今之黑驄也。
【爾雅釋畜】驪白雜毛駂。
【註】今烏驄。
【集韻】或作□。
【正字通】按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
從鳥從馬,古通。
周禮,馬八尺以上曰龍。
爾雅:二目白曰魚,馬可以名龍名魚,則鴇亦可曰駂。
舊註雲不宜從鴇,誤。
骒 【亥集上】【馬字部】 騍 【正字通】苦臥切,音課。
俗呼牝馬,卽草馬。
詳後騲字註。
駶 【亥集上】【馬字部】 駶 【廣韻】渠玉切【集韻】衢錄切,□音局。
【廣韻】馬立不定。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鎋。
拾也。
駕 【亥集上】【馬字部】 駕 〔古文〕□【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嫁。
【說文】馬在軛中。
又馭也。
【禮曲禮】君車將駕。
【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
又車乗也。
漢制,六駕屬車八十一乗。
【後漢輿服志】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
又別駕,官名。
【通典】漢別駕,從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別乗一乗傳車,故稱曰別駕。
唐攺郡丞爲別駕,德宗時復省,今府通判是也。
又具車馬曰駕。
【前漢高帝紀】詔賢士大夫能從我遊者,郡守身勸爲之駕,遣詣丞相。
又騰駕也。
【揚子法言】仲尼駕說者也。
如將復駕其所說,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
【註】仲尼乗行而贊述之。
金口木舌,鐸也。
言莫如使諸儒宣揚之也。
又陵駕也。
【左傳昭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
【註】駕猶陵也。
又人名。
【左傳】魯大夫榮駕鵞。
又【集韻】居牙切,音嘉。
義同。
又葉古慕切,音故。
【古逸詩驪駒歌】驪駒在門,僕夫具存。
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飵 【戌集下】【食字部】 飵 【唐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玉篇】楚人相謁食麥曰飵。
【揚子方言】餥飵,食也。
□楚之內相謁而食麥饘謂之餥,楚曰飵。
凡□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謁而飧,或曰飵,或曰。
秦晉之際,河隂之閒,曰□,此秦語也。
又【集韻】側格切,音窄。
餾也。
又【廣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
義同。
馱 【亥集上】【馬字部】 馱 【廣韻】徒河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玉篇】馬負貌。
【廣韻】馱,騎也。
【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馱。
又【韻會】或作他。
【揚子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又或作佗。
【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
【師古註】凡以畜產載負物者,皆謂之佗。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唐佐切,佗上聲。
又【集韻】【五音集韻】□徒蓋切,音大。
義□同。
又【集韻】縣名,在江夏。
馻 【亥集上】【馬字部】 馻 【廣韻】餘準切【集韻】庾準切,□音尹。
【玉篇】馬毛逆。
【爾雅釋畜】逆毛居馻。
【註】馬毛逆刺。
又【廣韻】【集韻】□以轉切,音兗。
又【集韻】松倫切,音荀。
義□同。
駐 【亥集上】【馬字部】 駐 【唐韻】中句切【集韻】【韻會】株遇切,□音注。
【說文】馬立也。
【玉篇】馬止也。
【釋名】駐,株也,如株木不動。
【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駐蹕。
又【集韻】遇切,音柱。
義同。
飥 【戌集下】【食字部】 飥 【廣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音託。
【玉篇】餺飥,餠屬。
【揚子方言】餠謂之飥。
【齊民要術】麥□堪作餠飥。
【五代史李茂貞傳】作不托。
【王闢之澠水燕談】作飥。
【篇海】或作□。
考證:〔【玉篇】餺飥,餠屬。
〕謹照原文餺飥改餺飥。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乃後切。
同。
乳子也。
又【玉篇】奴鬥切。
嬭異名。
又古□切。
取乳也。
又【集韻】丘□切,音□。
又居□切,音構。
義□同。
□□□啂□同。
飬 【戌集下】【食字部】 飬 【五音集韻】同餋。
飽 【戌集下】【食字部】 飽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巧切,包上聲。
【說文】厭也。
【玉篇】飽滿也。
【廣韻】食多也。
【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
又【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又姓。
【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
又【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
飫也。
又古通有韻。
【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又葉彼五切,音補。
【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
冬則溫廐,夏則涼廡。
考證:〔【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嘗饌寡,則世子亦不能飽。
〕謹照原文嘗饌寡下省則字。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懸圭切,音攜。
纗,或作□。
又【集韻】祖管切,音纂。
【玉篇】同纂。
組類也。
【後漢張衡傳】□幽蘭之秋華兮。
【註】□,亦纂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闥各切,音托。
穿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陟瓜切,音撾。
馬策名。
餅 【戌集下】【食字部】 餅 【正字通】俗餠字。
餇 【戌集下】【食字部】 餇 【玉篇】徒紅切,音同。
食也。
餞 【戌集下】【食字部】 餞 【廣韻】【正韻】□慈演切,音踐。
【說文】送去也。
【徐曰】以酒食送也。
【詩邶風】飮餞于禰。
【註】祖而舍軷飮酒其側曰餞。
【釋文】餞,音踐。
【爾雅釋詁】餞,進也。
【疏】餞者,進飮食之名也。
又凡送皆曰餞。
【書堯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
【註】寅,敬也,餞禮送行者之名。
納日,方納之日也。
蓋以秋分之暮夕方納之日,而識其景也。
【釋文】餞,賤衍反。
又【廣韻】疾箭切【集韻】【韻會】才線切【正韻】在線切,□音賤。
義同。
詩邶風,飮餞,徐邈讀。
又【集韻】子賤切,音箭。
義同。
餧 【戌集下】【食字部】 餧 【廣韻】【集韻】【韻會】□於僞切,音委。
【玉篇】餧,飼也。
【廣韻】餧,飯也。
【說文】食牛也。
【禮月令】季春,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註】餧者,啗之也。
藥,毒物也。
【楚辭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餧而妄食。
【註】謂不貪人飤己妄食也。
又【唐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音鮾。
【玉篇】飢也。
一曰魚敗曰餧。
【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前漢魏相傳】振乏餧。
◎按餧餒古通,今相承,以餧爲餧飼之餧,以餒爲飢餒之餒,遂分爲二。
餺 【戌集下】【食字部】 餺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玉篇】餺飥,餠屬。
【廣韻】作。
亦作□。
顩 【戌集下】【頁字部】 顩 【唐韻】【集韻】□魚檢切,音廣。
【玉篇】《說文》雲□貌。
《倉頡》雲狹面銳頤之貌。
又【集韻】丘檢切,杴上聲。
顩顩,面不平也。
或作□□。
又呼濫切,音顣。
頑顩,癡貌。
又【廣韻】直稔切【集韻】丘甚切,□音顉。
【廣韻】顩頤,醜貌。
【集韻】頤上曲曰顩。
或從金。
又【集韻】丘凡切,凵平聲qiān。
義同。
駏 【亥集上】【馬字部】 駏 【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玉篇】駏驉,獸似騾。
【古今注】騾爲牝馬爲牡生駏。
【唐書李賀傳】從小奚奴騎駏驉。
【註】似驘而小。
【韻會】通作距。
又獸名。
【韓愈詩】終始如駏蛩。
【註】孔叢子,北方有獸名蟨,食得甘草,必齧以遺蛩蛩駏虛。
二獸見人來,必負蟨以走。
二獸非愛蟨也,爲其得甘草以遺之。
蟨非愛獸也,爲其假足也。
駖 【亥集上】【馬字部】 駖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廣韻】駖蓋,車騎聲。
又【集韻】力耕切,音磷。
馬衆聲。
餍 【戌集下】【食字部】 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豔切,音厭。
【玉篇】飽也,足也。
【左傳襄十六年】以險徼幸者,其求無饜。
【孟子】饜酒肉而後反。
又通作厭。
【書洛誥】萬年厭于乃德。
【註】厭,飫也。
【釋文】厭於豔反,徐於廉反。
又【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正韻】衣炎切,□音懕。
義同。
【吳棫韻補】《左傳》序,饜而飫之。
《孟子》饜酒肉。
或作□。
《書洛誥》註:飽也。
亦作懕。
通作厭。
《周禮大司徒》註:厭服于十二敎。
疏雲:謂厭飫服行。
又《賈山傳》好善無饜。
無音,《孟子》不奪不饜。
《左傳》貪惏無饜。
有平去二音。
舊韻□饜厭三字訓解不同,許於經傳有明音,卽依本音,如無明音,卽平仄聲通使。
毛氏曰:三字訓解不同,謂厭斁、厭禳、厭服、厭厭之類,當隨出處。
若訓飽足者,平去聲三字□同,其閒字音獨異,如《孟子》不奪不饜有二音,至饜酒肉、饜足乃獨去音,皆合通押。
按本韻三字各出,如厭之爲斁,饜之爲飫,猶曰不同,如□字直是省文,各出誤矣。
互詳厭字註。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湯河切,音佗。
【類篇】餌也。
餘 【戌集下】【食字部】 餘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餘。
【說文】饒也。
【玉篇】殘也。
【廣韻】賸也。
【周禮天官冢宰】以九賦斂財賄。
九曰幣餘之賦。
【鄭註】百工之餘。
【左傳文元年】歸餘于終。
又【孟子】餘夫二十五畝。
【註】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八口爲率。
如有弟,是餘夫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緻民。
大故,緻餘子。
【註】餘謂羨也。
鄭康成謂:餘子卿大夫之子,當守於王宮者也。
【左傳宣二年】又宦其餘子。
【註】餘子,嫡子之母弟。
又國名。
【春秋莊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
【註】於餘丘,國名。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莒敗齊師于壽餘。
又舟名。
【左傳昭十七年】楚大敗吳師,獲其乗舟餘皇。
又草名。
【山海經】招搖山有草,如韭,靑花,名祝餘,食之不飢。
又姓。
晉有餘頠,餘文仲。
又梁餘、夫餘,俱複姓,見【姓譜】。
又【集韻】餘遮切,音耶。
【莊子讓王篇】其緒餘以爲國家。
【司馬彪註】緒餘,殘也。
緒音奢,餘音耶。
又葉夷周切,音由。
【韓愈駑驥詩】嘶鳴當大路,志氣若有餘。
騏驥生絕域,自矜無匹儔。
又葉羊遇切,音裕。
【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
【正字通】按《周禮地官委人》凡其餘聚以待頒賜,本作公,因聲近譌作餘,故註雲餘當爲餘,謂縣都畜聚之物。
據本註,餘不當作餘。
《正韻》四魚餘字註,引《周禮》餘亦作餘。
合餘餘爲一,非。
考證:〔【周禮天官冢宰】九賦斂財賄。
九曰幣餘之賦。
【註】幣餘,百工之餘。
〕謹照原文九賦上增以字。
註上增鄭字。
註下省幣餘二字。
〔【莊子讓王篇】緒餘以治天下國家。
【徐邈註】緒餘,殘也。
〕謹照原文改其緒餘以爲國家。
徐邈註改司馬彪註。
〔【古詩】新人工織縑,舊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
〕謹照原詩舊人改故人。
餢 【戌集下】【食字部】 餢 【集韻】薄口切,裒上聲。
餢□,餠也。
【正字通】餢□,起麫也,發酵,使麫輕高浮起,炊之爲餠。
賈公彥以□食爲起膠餠,膠卽酵也。
涪翁說,起膠餠,今之炊餠也。
【齊民要術】有餢□。
【篇海】同。
【辰集下】【歹字部】【字彙】淩如切,音廬。
皮也。
本作臚。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呼勒切【廣韻】呼北切【集韻】迄得切,□音黑。
咳也。
一曰唾聲。
又【集韻】密北切,音墨。
與嘿同。
靜也。
通作默。
駑 【亥集上】【馬字部】 駑 【廣韻】乃都切【集韻】【韻會】農都切,□音奴。
【玉篇】最下馬也。
【正字通】馬頓劣也。
凡馬給宮中之役者曰駑。
駑駘皆下乗。
皮日休曰:造父善禦,不能禦駑駘。
陽貨者,仲尼之駑駘也。
駛 【亥集上】【馬字部】 駛 【廣韻】疎事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
【玉篇】疾也。
【增韻】馬行疾也。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
與□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音渺。
【廣韻】小管也。
【爾雅釋樂】大管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彌笑切,音妙。
義同。
【正韻】亦作彯。
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支穿切,音專。
竹折也。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音俎。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離灼切【集韻】力灼切,□音略。
【博雅】絣也。
【玉篇】紩衣也。
駜 【亥集上】【馬字部】 駜 【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簿必切,□音邲。
【玉篇】馬肥壯貌。
【說文】馬飽也。
【詩魯頌】有駜有駜,駜彼乗黃。
【毛傳】馬肥彊貌。
又【廣韻】房密切【集韻】【正韻】薄宓切,□音弼。
又【集韻】毗至切,音避。
義□同。
駝 【亥集上】【馬字部】 駝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陀。
【玉篇】駱駝也。
一作馲駝。
【前漢西域傳】鄯善國多馲駝。
【註】師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
或曰駝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有蒼褐黃紫數色,性耐寒惡熱,夏至退毛至盡。
人欲載,輒屈足受之。
自燉煌往外國,流沙千餘裡,無水,有伏流,駝遇其處,停不進,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
又靑海北,夏有□風,傷行旅,風將至,駝先引頸鳴,以鼻口匿沙中,人見之,則以氊擁蔽口面,避其患,其臥腹不帖地,屈足,糞煙直上如狼煙。
亦名橐駝。
【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以爲馬腫背。
又【唐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
俗本改明作鳴,非。
又通作它。
【揚雄長楊賦】敺橐它。
又背僂也。
【柳宗元郭橐駝種樹傳註】人背駝不能仰也。
或作他。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駘它。
【註】它與駝同,言背僂也。
又凡以畜負物曰駝。
或作佗。
【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
別作駞。
【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駞。
考證:〔【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馲駝。
〕謹照原文鄴善改鄯善。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駝他。
【註】他與駝同。
〕謹照原文哀駝他改哀駘它。
註中他字□改它。
駞 【亥集上】【馬字部】 駞 【集韻】同駝。
駠 【亥集上】【馬字部】 駠 【字彙補】同駵。
飨 【戌集下】【食字部】 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
【玉篇】設盛禮以飯賔也。
【說文】鄕人飮酒也。
【詩小雅】一朝饗之。
【箋】大飮賔曰饗。
【周禮秋官掌客】三饗,三食,三燕。
又【禮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
【註】此大饗饗諸侯也。
又【儀禮士昏禮】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
【註】以酒食勞人曰饗。
又【公羊傳莊四年】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
【註】牛酒曰犒,加羹飯曰饗。
又祭名。
【禮禮器】大饗其王事歟。
【註】祫祭也。
又【書顧命】王三祭,上宗曰饗。
【註】宗伯曰饗者,傳神命以饗告也。
【詩周頌】伊嘏文王,旣右饗之。
【箋】文王旣右而饗之,言受而福之。
又通作享。
【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
【註】享,同饗。
宴,同燕。
又與響通。
【前漢禮樂志】五音六律,依韋饗昭。
又【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
【集韻】祭而神歆之也。
【前漢郊祀歌】闢流離,抑不祥。
賔百寮,山河饗。
【註】師古曰:合韻音鄕。
又【安世房中歌】嘉薦芳矣,告靈饗矣。
告靈旣饗,德音孔臧。
又葉荒降切,與向通。
【黃香九宮賦】狼弧彀弓而外饗。
【註】饗,宜讀作嚮。
考證:〔【禮郊特牲】大饗尚腶修而已矣。
【註】此大饗之諸侯也。
〕謹照原文修改脩之。
諸侯改饗諸侯。
〔【儀禮士昏禮】舅始共饗婦,以一獻之禮。
〕謹照原文舅始改舅姑。
〔【前漢禮樂志】五音六律,依饗。
〕謹按郊祀歌本作五音六律依韋饗昭。
今照原文依下增韋字,饗下增昭字。
飿 【補遺】【戌集】【食字部】 飿 【字彙補】當沒切,音咄。
義見餶字註。
馷 【亥集上】【馬字部】 馷 【集韻】普蓋切,音霈。
馬壯貌。
餖 【戌集下】【食字部】 餖 【廣韻】田□切【集韻】【韻會】大透切,□音豆。
【玉篇】飣餖。
【韓愈南山詩】肴核分飣餖。
餘詳飣字註。
餦 【戌集下】【食字部】 餦 【廣韻】陟良切【集韻】仲良切,□音張。
【玉篇】餌曰餦餭。
【廣韻】餦餭,餳也。
【楚辭招魂】粔籹密餌,有餦餭些。
餫 【戌集下】【食字部】 餫 【廣韻】【正韻】禹慍切【集韻】【韻會】王問切,□音運。
【說文】野饋也。
【左傳成五年】晉荀首如齊逆女,宣伯餫諸穀。
【註】運糧餽之。
【六書故】古之使者所過邦國,皆有委積牽餼,無運糧之說。
荀首過魯,魯畏晉,遠餽牽餼,故謂之餫。
又【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正字通】與餛通。
今俗以麫裹肉加洎,謂之餫飩。
餲 【戌集下】【食字部】 餲 【廣韻】【集韻】於例切【韻會】於罽切,□音。
【玉篇】飯臭也。
【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
【註】飯穢臭。
【論語】食饐而餲。
【集韻】或作饐。
又【廣韻】烏葛切【集韻】【正韻】阿葛切【韻會】阿曷切,□音遏。
又【集韻】【正韻】□於邁切,音嗄。
又【廣韻】於戒切【集韻】【韻會】乙界切,□音噫。
義□同。
或作。
又【廣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曷。
義同。
又【廣韻】餠名。
餶 【補遺】【戌集】【食字部】 餶 【字彙補】古忽切,音骨。
【武林舊事】〈巿/食〉有鵪鶉、餶飿兒,麵果也。
□ 【備考】【未集】【竹字部】 □ 【搜眞玉鏡】音展。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音葉。
竹也。
【補遺】【醜集】【女字部】【篇海類編】胡岩切,音鹹。
女不淨。
駒 【亥集上】【馬字部】 駒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
【說文】馬二歲曰駒。
【註】六尺以上馬,五尺以上駒。
【爾雅釋獸】伭駒,褭驂。
【註】伭駒,小馬,別名褭驂。
或曰此卽腰褭,古之良馬名。
【周禮夏官廋人】攻駒。
【註】攻駒,騬其蹄齧者。
又【校人】月令【註】執駒,無令近母,猶攻駒也。
又【禮月令】仲夏,遊牝別羣,則縶騰駒。
【註】季春妊孕已遂,故仲夏不使同羣,拘繫騰躍之駒,防踶齧。
又驪駒,歌名。
【前漢儒林傳】王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
【註】服虔曰:逸《詩》篇名,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
又元駒,魚名。
【崔豹古今注】兗州人呼赤鯉爲元駒。
又蟻別名。
又株駒,枯樹本也。
【列子天瑞篇】若橜株駒。
又姓,周駒伯,漢駒幾,見【萬姓統譜】。
又【集韻】俱遇切,音句。
義同。
【詩小雅】老馬反爲駒,不顧其後。
集傳駒,葉去聲。
又【集韻】駒驪,國名。
又葉居侯切,音鉤。
【易林】川深難遊,水爲我憂。
多虛少實,命鹿爲駒。
考證:〔【周禮夏官技人】春祭馬祖執駒。
〕謹照原文技人改校人。
〔【禮月令】仲夏,遊牝別羣,則繫騰駒。
〕謹照原文繫改縶。
〔【釋文】駒,下故反。
〕謹按文駒音拘,無下故反三字。
惟集傳後字下葉故反,乃後字葉音非駒字葉音也。
今照集傳原文改爲集傳駒,葉去聲。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殊遇切,音樹。
女名。
【字彙】九畫,作,非。
駤 【亥集上】【馬字部】 駤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緻。
【玉篇】□駤,馬躊蹰不前也。
【博雅】□駤,止也。
又馬高大。
又【淮南子修務訓】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謂之駤。
【註】忿戾不通達也。
飷 【戌集下】【食字部】 飷 【廣韻】茲也切【集韻】子野切,□音姐。
【集韻】食無味。
又【集韻】側下切,音鮓。
義同。
又臻魚切,音苴。
□飷,食無味。
饩 【戌集下】【食字部】 餼 【廣韻】【集韻】許旣切【韻會】於旣切,□音欷。
【玉篇】饋餉也。
【周禮秋官司儀】緻饔餼。
【註】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
又【周語】廩人獻餼。
【註】禾米也。
又牲生也。
【儀禮聘禮】餼之以其禮,上賔大牢,積惟芻禾,介皆有餼。
【註】凡賜人以牲生曰餼。
餼猶稟也,結也。
【疏】按經雲:主國使卿歸饔餼。
五牢雲:飪一牢,腥二牢,餼二牢,□于門西。
鄭註雲:餼,生也。
牛羊右手牽之,豕東之,是牲生曰餼。
論語,告朔之餼羊,鄭註亦雲:牲生曰餼。
春秋傳,餼臧石牛,服氏亦雲:牲生。
是凡牲生曰餼。
春秋僖三十三年:鄭皇武子雲:餼牽竭矣。
服氏以爲腥曰餼,以其對牽,故以餼爲腥。
詩序雲:雖有牲牢饔餼。
鄭雲:腥曰餼,以其對生是活,故以餼爲腥。
又【魯語】馬餼不過稂莠。
【註】秣也。
◎按說文本作氣。
餼,饋客芻米也。
齊人來氣諸侯,見春秋桓十年。
或從食作餼,或從旣作,亦借旣,義□同。
今通作餼。
考證:〔又【地官司徒】廩人獻餼。
【註】禾米也。
〕謹按此出國語之周語篇不出周禮地官司徒。
今將地官司徒字改爲周語。
〔【儀禮】【疏】引春秋傳,餼藏石牛〕謹照原文藏改臧。
飹 【戌集下】【食字部】 飹 【集韻】力九切,音柳。
餌也。
飾 【戌集下】【食字部】 飾 【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識。
【玉篇】修飾也。
【逸雅】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上也。
又【禮樂記】聲者,樂之象也。
文采節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
【註】以聲而被之器也。
又【詩鄭風】羔裘豹飾。
【註】飾,緣袖也。
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又【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
【註】刷治潔淸之也。
一曰豫飾也。
又【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飾,覆也。
畫布爲雲氣,覆之以相見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厲飾。
【註】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
【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
又【周禮夏官掌固】設其飾器。
【註】兵甲之屬。
又【正字通】滿飾,國名。
【說文】也。
從人從巾,食聲。
讀若式,一曰橡飾。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
【註】剝治潔淸之也。
〕謹照原文剝治改刷治。
〔【曲禮】飾羔鴈者以績。
【註】飾,復也。
〕謹照原文以績改以繢。
註改疏。
〔【史記公孫弘傳】凡吏事,緣飾以儒術。
〕謹照原文凡吏事改習吏事。
〔【前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
〕謹按章帝紀係後漢書,前漢改後漢。
餑 【戌集下】【食字部】 餑 【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
【玉篇】麫餑。
【博雅】餑,長也。
餒 【戌集下】【食字部】 餒 【廣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音鮾。
【玉篇】餓也。
【左傳襄二十年】吾有餒而已。
又魚爛也。
【爾雅釋器】魚謂之餒。
【註】肉爛。
【疏】魚爛從內發,故雲內爛。
今本內作肉,恐誤。
又同餧。
【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前漢魏相傳】振乏餧。
【說文】本作餧。
考證:〔又同餧。
【楚語】羸餧日日已甚。
〕謹照原文羸餧上增民之二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音六。
竹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謨官切。
音漫。
穴黑貌。
馸 【亥集上】【馬字部】 馸 【五音集韻】許覲切,音釁。
馬重也。
又【集韻】居焮切,音靳。
車中馬。
餚 【戌集下】【食字部】 餚 【廣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爻。
【玉篇】饌也。
【廣韻】與肴同。
詳肉部肴字註。
又【集韻】乎刀切,音豪。
義同。
餥 【戌集下】【食字部】 餥 【廣韻】【集韻】□府尾切,音匪。
【說文】餱也。
【爾雅釋言】餥,食也。
【揚子方言】□楚之内相謁食麥饘曰餥。
又【廣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
義□同。
考證:〔【揚子方言】陳楚之閒相謁食麥飯曰餥。
〕謹照原文之閒改之内。
麥飯改麥饘。
館 【戌集下】【食字部】 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玉篇】客舍。
【詩鄭風】適子之館兮。
【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
【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
【周禮地官遺人】五十裡有市,市有□館,□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
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
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
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
【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
【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
【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古緩切,音管。
義同。
又葉扃縣切,音睊。
【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妾之館。
衆偉所施,極功窮變。
考證:〔【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祀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謹照原文蒩館上增及字。
祭祀改祭食。
□ 【子集上】【乙字部】 □ 【類篇】古文也字。
【說文】秦時刻石也。
字從此。
【亢倉子兵道篇】人之悅□。
餘詳二畫。
【子集下】【廠字部】【玉篇】古洽切,音甲。
【篇海】大也。
餮 【戌集下】【食字部】 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音鐵。
【玉篇】與飻同。
貪食也。
【左傳文十八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飮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註】貪財爲饕,貪食爲餮,卽三苗也。
又【呂氏春秋】周鼎饕餮,有首無身。
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又【正字通】古器有饕餮,垂腹,羸其面,坐則似人。
下有若承盤者,敦彜器,止有獸面,無身,皆以寓戒也。
◎按山海經所紀渾敦、窮奇、檮杌、饕餮,皆惡獸名,故取以爲四兇之號。
又【集韻】徒典切,音殄。
義同。
【子集下】【廠字部】【集韻】【韻會】□隱豈切,音扆。
【博雅】隱翳也。
【集韻】或作庡。
又【唐韻】於改切【集韻】倚亥切,□挨上聲。
藏也。
騖 【亥集上】【馬字部】 騖 【唐韻】【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玉篇】奔也,疾也。
【漢書音義】直騁曰馳,亂馳曰騖。
【爾雅釋詁】騖,務強也。
【疏】騖謂馳騖,務謂事務,二者皆以力勉強。
【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又葉莫宥切,音茂。
【陸雲詩】巍巍先基,重規絫構。
赫赫重光,遐風激騖。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補】古文雨字。
【遁甲圖】雨師作□。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胡南切,音含。
同筨。
實中竹名。
騛 【亥集上】【馬字部】 騛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霏。
騛兔,古之駿馬。
又【說文】馬逸足也。
引司馬法曰:騛衞斯輿。
通作飛。
【徐曰】史記,騁六飛,六馬也。
騝 【亥集上】【馬字部】 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焉切,音乾。
【玉篇】駵馬黃脊。
又【廣韻】【集韻】□居言切,音犍。
義同。
【石鼓文】右驂騝騝。
韻葉旛□。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匹備切,音濞。
水名。
或從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去演切,音遣。
【類篇】戸版謂之□。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
義同。
騴 【亥集上】【馬字部】 騴 【廣韻】烏鴈切【集韻】於諫切,□音晏。
【玉篇】馬尾本白。
騶 【亥集上】【馬字部】 騶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葘尤切,□音鄒。
【玉篇】騶虞,義獸,至德所感則見。
馬之屬。
【埤雅】騶虞尾長於身,西方之獸也。
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
【詩召南】于嗟乎騶虞。
○按《賈誼新書》以詩騶虞爲騶人
推也。
一曰揬也。
【集韻】同□。
颻 【戌集下】【風字部】 颻 【廣韻】餘昭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玉篇】飄颻,上行風也。
又風動物。
【左思吳都賦】與風颻颺瀏颼。
【孟郊詩】鏡海見纖悉,水天步飄颻。
又【集韻】弋笑切,音燿。
風高貌。
【字彙補】亦作。
通作搖。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同緇。
○按字形當卽□字之譌。
《字彙補》同緇,非是。
【辰集下】【毛字部】【玉篇】先幺切【廣韻】蘇彫切,□音蕭。
□,鳥尾翹毛也。
一曰羽翼敝貌。
一曰□,氍毹也。
又【集韻】思邀切,音宵。
又思留切,音修。
義□同。
颽 【戌集下】【風字部】 颽 【廣韻】苦亥切【集韻】可亥切,□音愷。
【玉篇】南風。
又通作凱。
【詩衞風】凱風自南。
或作□。
飑 【戌集下】【風字部】 颮 【集韻】【韻會】□□遙切,音標。
【玉篇】同飆。
暴風也。
【班固答賔戲】七雄虓闞,分裂諸夏。
遊說之徒,風颮雷激,□起而救之。
又【廣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
【廣韻】風聲。
又【五音集韻】皮敎切,庖去聲。
風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匹角切,音璞。
【廣韻】衆多貌。
【班固西都賦】颮颮紛紛,矰繳相纏。
風毛雨血,灑野蔽天。
【註】言弓矢衆發,獲禽獸多也。
又【集韻】弼角切,音雹。
颮颮,物自空墮貌。
餿 【戌集下】【食字部】 餿 【玉篇】同□。
饊 【戌集下】【食字部】 饊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散。
【廣韻】饊,飯也。
【說文】熬稻粻也。
饒 【戌集下】【食字部】 饒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如招切,音蕘。
【玉篇】多也,飽也,豐也,厚也,餘也。
又益也,賸也。
【禮曲禮】大饗不問蔔,不饒富。
【註】富之言備也。
備而已,勿多於禮也。
【前漢□平傳】平娶張氏,資用益饒。
又對漢王曰:大王能饒人以爵邑。
又俗謂寬恕曰饒。
【杜甫立秋後詩】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
又國名。
【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縣饒侯國。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西河郡。
莽曰饒衍。
【後漢郡國志】安平國饒陽,故名饒。
又州名。
本楚番邑,吳置鄱陽郡,隋攺饒州,以物產富饒也。
又姓。
【風俗通】漢有饒武,爲漁陽太守。
又【廣韻】【集韻】【韻會】人要切【正韻】實照切,□音邵。
義同。
【辰集下】【毛字部】與□同。
顴 【戌集下】【頁字部】 顴 【廣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權。
【廣雅】也。
【集韻】輔骨曰顴。
或作□。
又或作□。
與頄、頯音別義同。
通作權。
□字從雚從骨作。
項 【戌集下】【頁字部】 項 【唐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學上聲。
【說文】頭後也。
【釋名】項,确也。
堅确受枕之處。
【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頍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又冠後爲項。
【儀禮士冠禮】賔右手執項。
【註】項,結纓也。
又國名。
【春秋僖十七年】夏滅項。
【註】項國,今汝隂項縣。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縣,項。
故國。
又【唐書西域傳】黨項,漢西羌別種。
又姓。
【韻會】本姬姓國,齊滅之,子孫以國爲氏。
【史記項羽本紀】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又大也。
【詩小雅】四牡項領。
【傳】項,大也。
【箋】但養大其領,不肯爲用。
又【唐韻】正古胡孔切,鴻上聲。
【張衡西京賦】鮪鯢鱨鯋,修頟短項。
大口折鼻,詭類殊種。
考證:〔【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謹按著字下脫頍字,今照原文增入。
〔【廣韻】古音胡孔切〕謹按胡孔切語見唐韻正非廣韻也。
今將廣韻古音胡孔切改爲唐韻正古胡孔切。
顼 【戌集下】【頁字部】 頊 【唐韻】許玉切【集韻】【韻會】籲玉切,□音旭。
【說文】頭頊頊謹貌。
又【莊子天地篇】頊頊然不自得。
【註】頊頊,自失貌。
又作旭旭。
又顓頊,帝高陽氏號。
【禮月令】其帝顓頊。
【風俗通】顓者,專也。
頊者,信也。
【五經通義】顓頊者,頊,猶愉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顓頊之虛,虛也。
【註】顓頊,水德,位在北方。
又【廣韻】魚欲切【集韻】虞欲切,□音玉。
【廣韻】人頊。
颏 【戌集下】【頁字部】 頦 【唐韻】戸來切【韻會】何開切,□音孩。
【玉篇】頤下。
【韓愈記夢詩】我手承頦時拄座。
又【集韻】下攺切,音亥。
義同。
又【集韻】【正韻】□柯開切,音該。
【博雅】醜也。
又【廣韻】古亥切【集韻】已亥切,□音攺。
義同。
又【集韻】頰頦也。
颴 【戌集下】【風字部】 颴 【集韻】旬宣切,音旋。
【玉篇】風轉也。
颸 【戌集下】【風字部】 颸 【廣韻】楚持切【集韻】叉緇切,□音差。
【說文】涼風也。
【左思吳都賦】翼颸風之□。
【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出宿薄京畿,晨裝博曾颸。
【註】曾颸,高風也。
又【集韻】新茲切【韻會】新慈切【正韻】相咨切,□音思。
義同。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耳。
【玉篇】轡盛貌。
【集韻】通作耳。
颿 【戌集下】【風字部】 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扶泛切,音梵。
【玉篇】馬疾步也,風吹船進也。
【博雅】颿颿,走也。
又【玉篇】扶嚴切,音帆。
義同。
【左思吳都賦】樓船舉颿而過肆。
【註】舟船之颿,本用此字,今別作帆。
周伯琦曰:馬疾步也,從馬風會意,借爲舟颿字。
又【崔豹古今注】曹子貞馬名驚颿,言疾如帆也。
或作,亦作□。
飄 【戌集下】【風字部】 飄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
【玉篇】旋風也。
【詩檜風】匪風飄兮。
【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
【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
【註】必遙反。
謂疾風。
又【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
義同。
【爾雅釋天】回風爲飄。
【釋文】飄,音瓢。
【詩小雅】飄風發發。
【釋文】飄,避遙反。
又【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
飄颻。
【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淩雲之氣。
又【韻會】吹也。
【曹植詩】驚風飄白日。
【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又落也。
【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
【註】落也。
【韻義】飄,匹遙反。
又【韻會】通作漂。
【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又通作縹。
【前漢揚雄傳】縹縹有淩雲之志。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
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
【說文】作□。
【六書故】作□。
飆 【戌集下】【風字部】 飆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
音標。
【說文】扶搖風也。
從風猋聲。
【玉篇】暴風也。
【沈約詩】隔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飇。
【□子昂詩】盲飇忽號怒。
【韓愈詩】雪霜刻似慘,獰飇摺空衢。
或作颮。
又通作猋。
【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
【註】暴風從下上。
【禮月令】孟春行秋令,則猋風暴雨總至。
又通作熛。
【史記司馬相如傳】雷動熛至。
【正字通】俗省作颷,音標。
唐長安西有金颷門。
原以颷爲俗□字。
饝 【戌集下】【食字部】 饝 【字彙補】與□同。
又餠也。
馗 【戌集下】【首字部】 馗 【集韻】渠龜切,音逵。
【正字通】頯頄□同。
面頰骨也。
又【集韻】與逵同。
【說文】□,九達道也。
似龜背,故謂之□。
□,高也,故從□。
【六書故】爾雅,九達謂之逵。
亦借作□。
【字彙】古者塗方九軌,故從九首,一道爲一首。
又菌名。
【爾雅釋草】中□菌。
【註】地蕈,似蓋,江東名土菌,亦曰□廚。
【疏】大者名中□,小者名菌。
又鍾馗,人名。
【正字通】人之名鍾馗者非一。
宋禁中舊有吳道子所畫鍾馗,卷首唐人題雲:明皇開元,講武驪山,還宮,上夢大鬼制小鬼,命吳道子畫之。
熙寧五年,上令畫工摸搨,鋟版印賜兩府輔臣各一本,是歲除夜,遣內供奉官梁楷就東西府給賜鍾馗像。
唐逸史載,明皇畫夢鬼藍袍,曰:臣終南山進士鍾馗,除天下虛耗之孽。
詔吳道子畫之賜二府,其說未詳。
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曰: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爲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爲名也。
據諸說,鍾馗之名,非始于開元也。
又椎亦名鍾馗。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齊人謂椎爲終葵。
葵馗聲相近,卽鍾馗也。
又與夔同。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爲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又【廣韻】渠鳩切,音求。
義同。
◎按王粲從軍詩:雞鳴達四境,黍稷盈原疇。
館宅充鄽裡,士女滿莊馗。
此從廣韻渠鳩切本音,而正字通以爲葉尤韻,誤。
【集韻】亦作□。
【正字通】俗譌作□。
馞 【戌集下】【香字部】 馞 【廣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
【玉篇】大香也。
【博雅】馝馞,香也。
【集韻】或作。
又通作茀。
【史記司馬相如傳】晻薆咇茀。
又【集韻】普沒切,音馞。
香貌。
馡 【戌集下】【香字部】 馡 【廣韻】甫微切【集韻】匪微切,□音奜。
【廣雅】馡馡,香也。
又【韻會】通作菲。
【楚辭九歌】芳菲菲兮滿堂。
【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
又【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霏。
義同。
考證:〔【韻會】通作菲。
【楚辭九歌】芳菲兮滿堂。
〕謹照原文增改爲芳菲菲兮滿堂。
馤 【戌集下】【香字部】 馤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
【玉篇】香也。
【韓愈城南聮句】園菊茂新芳,逕蘭銷晚馤。
又【集韻】於代切,音愛。
義同。
馵 【亥集上】【馬字部】 馵 【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注。
【說文】馬後左足白也。
【爾雅□畜】左白馵。
又膝上皆白惟馵。
【詩秦風】駕我騏馵。
又【玉篇】馬懸足也。
【易說卦傳】震爲馵足。
【陸佃雲】馵足蓋取其躁,故二絆其足,言制之而動。
今字書從馬,一絆其足。
馵,二絆其足。
馽,口其足。
又【集韻】朱欲切,音燭。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左白馵。
〕謹照原書釋獸改畜。
駋 【亥集上】【馬字部】 駋 【集韻】之遙切,音昭。
馬名。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補或作。
詳補字註。
餳 【戌集下】【食字部】 餳 【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飴和饊也。
【揚子方言】餳謂之餹。
【釋文】餳,洋也。
煮米消爛,洋洋然也。
【急就章】棃□柰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詩話】劉禹錫曰:詩用僻字,宜有來歷。
宋考功雲:沈佺期嶺表寒食詩: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
常疑之。
因讀毛詩,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六經惟此中有餳字。
吾緣明日重九,押一餻字讀,尋思六經無餻,故不敢爲之。
◎按重編廣韻雲:□,徐盈切,當從昜,正韻從易誤。
餳,徒郞切,當從易,今混爲一字,非。
字彙旣有□字,從徐盈反,復于餳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書之誤也。
考證:〔【急就章】棃□柤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謹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餴 【戌集下】【食字部】 餴 【玉篇】甫雲切,音分。
半蒸飯也。
與饙同。
【詩大雅】挹彼注茲,可以餴饎。
【註】餴,蒸米一熟,而以水沃之,乃再蒸也。
本作餴,字彙省作餴,附八畫,非。
今攺正。
饡 【戌集下】【食字部】 饡 〔古文〕□【廣韻】【集韻】□則旰切,音贊。
【玉篇】以羹澆飯也。
【楚辭九思】將夭折兮碎糜,時混混兮澆饡。
【註】言混濁如澆饡之亂也。
又【集韻】以膏煎稻爲□也。
【字彙補】亦作□。
駊 【亥集上】【馬字部】 駊 【廣韻】布火切【集韻】補火切,□音跛。
【玉篇】駊騀,馬搖頭。
【廣韻】駊騀,馬惡行也。
【杜甫觀成都尹嚴公揚旗詩】庭空四馬入,駊騀揚旆旌。
又高大貌。
【揚雄甘泉賦】崇丘陵之駊騀。
【註】與岥峨義通。
又【唐韻】【集韻】□普火切,音叵。
義同。
駦 【亥集上】【馬字部】 駦 【正字通】俗騰字。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槎轄切,音□。
□,水流貌。
一曰水聲。
餗 【戌集下】【食字部】 餗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
鼎實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正義】餗,糝也。
八珍之膳,鼎之實也。
【周禮天官醢人糝食註】糝食,菜餗蒸。
【疏】若今煮菜,謂之蒸萊也。
又【集韻】測角切,音促。
義同。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
餝 【戌集下】【食字部】 餝 【玉篇】同飾。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翾縣切,音眴。
絢或從荀。
餪 【戌集下】【食字部】 餪 【廣韻】【集韻】【韻會】□乃管切,音暖。
【博雅】餪餫,饋也。
【玉篇】餽女也。
【集韻】女嫁後三日餉食,爲餪女。
又【集韻】奴亂切,音偄。
婚三日而晏謂之餪。
【字林】譌從女,非。
餰 【戌集下】【食字部】 餰 【唐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氊。
【玉篇】同饘。
【荀子禮論篇】酒醴餰鬻。
又【字彙補】亦作□。
【禮內則】稻米爲酏。
【釋文】酏,讀爲□,之然反。
又【集韻】【韻會】□居言切,音犍。
又【集韻】旨善切,音□。
義□同。
考證:〔【禮內則】稻米爲酏。
【註】酏,讀爲□。
〕謹按此係釋文語,今將註字改爲釋文。
骪 【亥集上】【骨字部】 骪 【唐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委。
【說文】骨耑骪奊也。
【玉篇】骨曲也。
又【前漢淮南厲王傳】骪天下正法。
【註】師古曰:骪,古委字,謂曲也。
【枚臯傳】其文骪骳。
【註】骪骳,猶言屈曲也。
又【楚辭招隱士】林木茷骪。
【王逸註】枝條盤紆。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崔錯癹骪。
【註】郭璞曰:癹骪,蟠戾也。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容以骪麗兮。
【註】張楫曰:骪麗,左右相隨也。
又【揚子太□經】禍所骪也。
【註】禍所鍾也。
又姓。
【廣韻】出纂文。
考證:〔【枚乗傳】其文骪骳。
〕謹照原文枚乗改枚臯。
【寅集上】【宀字部】【集韻】古□切【集韻】居□切,□音遘。
【玉篇】夜也。
引《詩》中之言,中夜之言也。
又【正字通】室深密處,本作冓。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翼,或作。
詳翼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皮變切,音卞。
導水使平也。
餹 【戌集下】【食字部】 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玉篇】餹,餌也。
【廣韻】餹,黍膏。
【揚子方言】餳謂之餹。
【本草】飴卽軟餹。
凡粳粟火麻白米皆堪作,惟糯米作者入藥。
【集韻】或作糖糛餳。
餾 【戌集下】【食字部】 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
【玉篇】飯氣蒸也。
【廣韻】餾飯。
【爾雅釋言】饙餾稔也。
【註】饙熟曰餾。
【疏】孫炎曰:烝之曰饙,均之曰餾。
郭雲:今呼□飯爲饙,饙熟爲餾。
《說文》雲饙,一蒸米也。
餾,飯氣流也。
然則蒸米謂之饙,饙必餾而熟之,故言餾。
本作□。
又【廣韻】【集韻】□力求切,音劉。
義同。
考證:〔【爾雅釋言】饙餾稔也。
【疏】孫炎曰,蒸之曰饋,均之曰餾。
郭雲,今呼□飯爲饙,饙熟爲餾。
〕謹照原文曰饋改曰饙。
□飯改□飯。
饀 【戌集下】【食字部】 饀 【集韻】他刀切。
與饕同。
又徒刀切,音陶。
餌也。
與□同。
通作□。
又苦紺切,音勘。
味過甘也。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渠飮切,噤上聲。
人名。
漢有劉。
又【集韻】巨禁切,擒去聲。
義同。
饽 【戌集下】【食字部】 餑 【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
【玉篇】麫餑。
【博雅】餑,長也。
館 【戌集下】【食字部】 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玉篇】客舍。
【詩鄭風】適子之館兮。
【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
【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
【周禮地官遺人】五十裡有市,市有□館,□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
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
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
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
【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
【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
【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古緩切,音管。
義同。
又葉扃縣切,音睊。
【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妾之館。
衆偉所施,極功窮變。
考證:〔【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祀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謹照原文蒩館上增及字。
祭祀改祭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七四切,音次。
或作□。
以漆塗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與粢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韻海】□,本書作□。
馢 【戌集下】【香字部】 馢 【集韻】將先切,音箋。
香木名。
或作□。
【香譜】馢香,沉香同類,其香方皆用馢。
桂海志作箋香,南方草木狀作棧香,實一字也。
或作□。
馲 【亥集上】【馬字部】 馲 【廣韻】【集韻】□陟格切,音磔。
【玉篇】馲□,驢父牛母。
【本草】牡驢交牛生者爲馲□。
□或作□。
【崔豹古今注】驢牡馬牝則生□,卽馲□也。
又【廣韻】盧落切【集韻】【韻會】歷各切,□音洛。
【集韻】馲駝,畜名。
或作□,亦作橐,通作駱。
又【集韻】闥各切,音託。
又屋郭切,音雘。
義□同。
馼 【亥集上】【馬字部】 馼 【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
【玉篇】馬不純。
【說文】馬赤鬣縞身,目若黃金,名曰馼。
吉皇之乗,周文王時犬戎獻之。
【六書略】或書作□。
駃 【亥集上】【馬字部】 駃 【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玉篇】駃騠,馬也,生七日超其母。
【說文】駃騠,馬父驘子。
【古今注】曹眞有駃馬,名驚帆,言其馳驟如烈風之舉帆疾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苦夬切。
與快同。
【酉陽雜俎】河水色渾駃流。
【屍子】黃河龍門駃流如竹箭。
【元好問詩】駃雨東南來。
【自註】駃與快同。
駟 【亥集上】【馬字部】 駟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
【玉篇】四馬一乗也。
【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雲: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後氏駕兩,謂之麗。
殷益一騑,謂之驂。
周又益一騑,謂之駟。
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
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
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天駟房也。
【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
【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
【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
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
【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
【註】駟當爲四。
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
義同。
考證:〔【小雅】載驂載駟。
【註】王肅雲雲。
〕謹照所引王肅雲雲見鄘風幹旄疏非小雅註。
今照原書將小雅載驂載駟註七字,改爲鄘風良馬五之疏。
駢 【亥集上】【馬字部】 駢 【正字通】俗騈字。
駣 【亥集上】【馬字部】 駣 【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
【玉篇】馬四歲也。
又【正韻】馬三歲。
【周禮夏官廋人】敎駣攻駒。
【註】三歲爲駣,敎駣,始乗習之也。
【音義】徐音肇,劉音道,李讀湯堯反,沈讀徒刀反。
又【集韻】駣□,馬屬。
又【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趙。
又【廣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桃上聲。
又【集韻】大到切,音導。
義□同。
飧 【戌集下】【食字部】 飧 【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昆切,□音孫。
【說文】餔也。
【集韻】或作餐,通作湌。
又【玉篇】水和飯也。
【釋名】飧,散也。
投水于中,自解散也。
【禮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
【註】覆手者,謂食畢以手循口旁,恐有肴汙著也。
未覆手,言君初飧未竟,臣不敢飧也。
又【雜記】孔子曰:少施氏食我以禮,吾飧,作而辭曰:疏食也,不敢以傷吾子。
【註】禮,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飽。
飧謂以飮澆飯也。
鄭康成釋飧爲勸食,誤。
又食也。
【周禮秋官司儀】緻飧,如緻積之禮。
【註】飧,食也。
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
【儀禮聘禮】宰夫朝服設飧。
【註】食不備禮也。
又熟食也。
【詩小雅】有饛簋飧。
【傳】飧,熟食。
又夕食也。
【周禮天官宰夫】賔賜之飧牽。
【註】鄭司農雲:飧,夕食也。
又古通眞。
【宋玉九辯】竊慕詩人之遺風兮,願托志乎素飧。
蹇充倔而無端兮,汨莽莽而無垠。
【說文】作□。
夕食,故從夕。
【正韻】譌作飱,非。
飪 【戌集下】【食字部】 飪 〔古文〕□【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荏。
【玉篇】大熟也。
【揚子方言】徐揚之閒曰飪。
【論語】失飪,不食。
【釋常談】過熟謂之失飪。
又【儀禮聘禮】賜饔唯羹飪。
【註】羹飪謂飪一牢也。
肉謂之羹。
又【特牲饋食禮】請期曰羹飪。
【註】飪,熟也。
又【集韻】如鴆切,音妊。
義同。
飮 【戌集下】【食字部】 飮 〔古文〕□□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錦切,音上聲。
【玉篇】咽水也。
亦歠也。
【釋名】飮,奄也。
以口奄而引咽之也。
【周禮天官膳夫】飮用六淸。
又【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
【註】淸渭醴之泲者,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漿今之酨漿,酏今之粥也。
又漱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坐祭,遂飮奠於豐上。
【註】飮,潄也。
又隱也。
【後漢蔡邕傳】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獄,當爲楚毒所迫趣,以飮章辭情,何緣復聞。
【註】趣音促,飮猶隱也,今匿名文書也。
又【正字通】樂律有聲飮,以聲相轉而合也。
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絃,因以通聲,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
又飮器,溺器也。
【戰國策】趙襄子殺智伯,漆其頭以爲飮器。
【註】溺器。
或曰酒器。
又受箭曰飮箭。
【郭璞蛟贊】漢武飮羽。
又【廣韻】於禁切,音蔭。
以飮飮之也。
【禮檀弓】酌而飮寡人。
【左傳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
又【莊子則陽篇】或不言而飮人以和。
【說文】或作。
通作飮。
互詳酉部酓字註。
考證:〔【周禮】【酒正】辨四飮之物。
一曰淸【註】淸渭酒之洓者。
〕謹照原註酒改醴。
洓改泲。
飱 【戌集下】【食字部】 飱 【正字通】俗飧字。
飺 【戌集下】【食字部】 飺 【廣韻】疾移切【集韻】才支切,□音疵。
【玉篇】嫌食貌。
【集韻】或作呲。
又【集韻】才資切,音茨。
飫也。
又蔣氏切,音子。
惡食也。
【管子形勢解】飺食則不肥。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丘哀切,音開。
器名。
又【玉篇】羌呂切。
義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彙補】徹宙切,醜去聲。
今關東有□姓。
饞 【戌集下】【食字部】 饞 【廣韻】士鹹切【集韻】【韻會】鋤鹹切【正韻】鉏鹹切,□音讒。
【廣韻】不廉。
【集韻】饕也。
又【韻會】通作嚵。
【韓愈月蝕詩】雖食八九無嚵名。
饅 【戌集下】【食字部】 饅 【廣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
【集韻】饅頭,餠也。
【正字通】麫食也。
饅開首者曰橐駝臍。
吳下呼□膪,讀若匘詐,言熟食之肥也。
長曰繭,斜曰桃。
【晉書束晳賦】饅頭薄持。
【事物紀原】諸葛亮南征,將渡瀘水。
土俗殺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麫,畫人頭祭之。
饅頭名始此,又南唐有子母饅頭。
【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卽饅頭別名。
今俗屑麫發酵,或有餡,或無餡,烝食者謂之饅頭。
【集韻】或作□。
馔 【戌集下】【食字部】 饌 【集韻】雛綰切【五音集韻】雛睆切,□音撰。
【玉篇】飯食也。
【說文】具食也。
【周禮天官酒正】以共王之四飮三酒之饌。
【疏】謂饌□具設之也。
【儀禮燕禮】膳宰具官,饌于寢東。
【註】具其官之所饌,謂酒也,牲也,脯醢也。
又【韻會小補】或作篹。
【前漢元後傳】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爲文母篹食堂。
【註】孟康曰:篹,音撰。
晉灼曰:篹,具也。
又【集韻】扶萬切,音飯。
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籑。
義□同。
又【正韻】須兗切,音選。
尚書大傳】夏後氏不殺不□,死罪罰二千饌。
【馬融雲】饌,六兩。
【史記平準書】作撰。
【蘇林雲】撰音選擇之選。
【說文】本作籑,從食算聲。
或從作□。
諸韻書沿俗作饌。
馦 【戌集下】【香字部】 馦 【廣韻】許兼切【集韻】馨兼切,□音薟。
【玉篇】香味。
【博雅】馦馦,香也。
又【集韻】火占切,音□。
義同。
或作。
馫 【戌集下】【香字部】 馫 【字彙補】虛陵切,音興。
香氣也。
馶 【亥集上】【馬字部】 馶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祇。
【玉篇】勁也。
【說文】馬彊也。
又【唐韻】【集韻】□章移切,音支。
義同。
又【廣韻】【集韻】□施智切,音試。
馬病。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音聿。
【玉篇】長貌。
【巳集上】【水字部】與浸□同。
【史記王子侯年表】有扶侯。
馽 【亥集上】【馬字部】 馽 【唐韻】陟立切,音執。
【說文】絆馬足也。
【玉篇】絆也。
【韓愈祭柳宗元文】天脫馽羈。
又【韻會】或作縶。
【詩小雅】縶之維之。
【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絆。
絆,繫足也。
縶之謂絆,維之謂繫。
【正字通】說文,縶馽本一字重文,從糸執聲,作縶。
今經傳皆從縶,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迂泥。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
【莊子馬蹄篇】連之以羈馽。
【陸德明音義】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絆也,李音述。
又【集韻】德合切,音答。
義同。
【集韻】作□。
【字彙】作□。
□非。
駂 【亥集上】【馬字部】 駂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音寶。
【玉篇】驪馬雜毛,今之黑驄也。
【爾雅釋畜】驪白雜毛駂。
【註】今烏驄。
【集韻】或作□。
【正字通】按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
從鳥從馬,古通。
周禮,馬八尺以上曰龍。
爾雅:二目白曰魚,馬可以名龍名魚,則鴇亦可曰駂。
舊註雲不宜從鴇,誤。
骒 【亥集上】【馬字部】 騍 【正字通】苦臥切,音課。
俗呼牝馬,卽草馬。
詳後騲字註。
駶 【亥集上】【馬字部】 駶 【廣韻】渠玉切【集韻】衢錄切,□音局。
【廣韻】馬立不定。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鎋。
拾也。
駕 【亥集上】【馬字部】 駕 〔古文〕□【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嫁。
【說文】馬在軛中。
又馭也。
【禮曲禮】君車將駕。
【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
又車乗也。
漢制,六駕屬車八十一乗。
【後漢輿服志】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
又別駕,官名。
【通典】漢別駕,從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別乗一乗傳車,故稱曰別駕。
唐攺郡丞爲別駕,德宗時復省,今府通判是也。
又具車馬曰駕。
【前漢高帝紀】詔賢士大夫能從我遊者,郡守身勸爲之駕,遣詣丞相。
又騰駕也。
【揚子法言】仲尼駕說者也。
如將復駕其所說,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
【註】仲尼乗行而贊述之。
金口木舌,鐸也。
言莫如使諸儒宣揚之也。
又陵駕也。
【左傳昭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
【註】駕猶陵也。
又人名。
【左傳】魯大夫榮駕鵞。
又【集韻】居牙切,音嘉。
義同。
又葉古慕切,音故。
【古逸詩驪駒歌】驪駒在門,僕夫具存。
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飵 【戌集下】【食字部】 飵 【唐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玉篇】楚人相謁食麥曰飵。
【揚子方言】餥飵,食也。
□楚之內相謁而食麥饘謂之餥,楚曰飵。
凡□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謁而飧,或曰飵,或曰。
秦晉之際,河隂之閒,曰□,此秦語也。
又【集韻】側格切,音窄。
餾也。
又【廣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
義同。
馱 【亥集上】【馬字部】 馱 【廣韻】徒河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玉篇】馬負貌。
【廣韻】馱,騎也。
【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馱。
又【韻會】或作他。
【揚子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又或作佗。
【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
【師古註】凡以畜產載負物者,皆謂之佗。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唐佐切,佗上聲。
又【集韻】【五音集韻】□徒蓋切,音大。
義□同。
又【集韻】縣名,在江夏。
馻 【亥集上】【馬字部】 馻 【廣韻】餘準切【集韻】庾準切,□音尹。
【玉篇】馬毛逆。
【爾雅釋畜】逆毛居馻。
【註】馬毛逆刺。
又【廣韻】【集韻】□以轉切,音兗。
又【集韻】松倫切,音荀。
義□同。
駐 【亥集上】【馬字部】 駐 【唐韻】中句切【集韻】【韻會】株遇切,□音注。
【說文】馬立也。
【玉篇】馬止也。
【釋名】駐,株也,如株木不動。
【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駐蹕。
又【集韻】遇切,音柱。
義同。
飥 【戌集下】【食字部】 飥 【廣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音託。
【玉篇】餺飥,餠屬。
【揚子方言】餠謂之飥。
【齊民要術】麥□堪作餠飥。
【五代史李茂貞傳】作不托。
【王闢之澠水燕談】作飥。
【篇海】或作□。
考證:〔【玉篇】餺飥,餠屬。
〕謹照原文餺飥改餺飥。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乃後切。
同。
乳子也。
又【玉篇】奴鬥切。
嬭異名。
又古□切。
取乳也。
又【集韻】丘□切,音□。
又居□切,音構。
義□同。
□□□啂□同。
飬 【戌集下】【食字部】 飬 【五音集韻】同餋。
飽 【戌集下】【食字部】 飽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巧切,包上聲。
【說文】厭也。
【玉篇】飽滿也。
【廣韻】食多也。
【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
又【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又姓。
【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
又【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
飫也。
又古通有韻。
【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又葉彼五切,音補。
【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
冬則溫廐,夏則涼廡。
考證:〔【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嘗饌寡,則世子亦不能飽。
〕謹照原文嘗饌寡下省則字。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懸圭切,音攜。
纗,或作□。
又【集韻】祖管切,音纂。
【玉篇】同纂。
組類也。
【後漢張衡傳】□幽蘭之秋華兮。
【註】□,亦纂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闥各切,音托。
穿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陟瓜切,音撾。
馬策名。
餅 【戌集下】【食字部】 餅 【正字通】俗餠字。
餇 【戌集下】【食字部】 餇 【玉篇】徒紅切,音同。
食也。
餞 【戌集下】【食字部】 餞 【廣韻】【正韻】□慈演切,音踐。
【說文】送去也。
【徐曰】以酒食送也。
【詩邶風】飮餞于禰。
【註】祖而舍軷飮酒其側曰餞。
【釋文】餞,音踐。
【爾雅釋詁】餞,進也。
【疏】餞者,進飮食之名也。
又凡送皆曰餞。
【書堯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
【註】寅,敬也,餞禮送行者之名。
納日,方納之日也。
蓋以秋分之暮夕方納之日,而識其景也。
【釋文】餞,賤衍反。
又【廣韻】疾箭切【集韻】【韻會】才線切【正韻】在線切,□音賤。
義同。
詩邶風,飮餞,徐邈讀。
又【集韻】子賤切,音箭。
義同。
餧 【戌集下】【食字部】 餧 【廣韻】【集韻】【韻會】□於僞切,音委。
【玉篇】餧,飼也。
【廣韻】餧,飯也。
【說文】食牛也。
【禮月令】季春,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註】餧者,啗之也。
藥,毒物也。
【楚辭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餧而妄食。
【註】謂不貪人飤己妄食也。
又【唐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音鮾。
【玉篇】飢也。
一曰魚敗曰餧。
【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前漢魏相傳】振乏餧。
◎按餧餒古通,今相承,以餧爲餧飼之餧,以餒爲飢餒之餒,遂分爲二。
餺 【戌集下】【食字部】 餺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玉篇】餺飥,餠屬。
【廣韻】作。
亦作□。
顩 【戌集下】【頁字部】 顩 【唐韻】【集韻】□魚檢切,音廣。
【玉篇】《說文》雲□貌。
《倉頡》雲狹面銳頤之貌。
又【集韻】丘檢切,杴上聲。
顩顩,面不平也。
或作□□。
又呼濫切,音顣。
頑顩,癡貌。
又【廣韻】直稔切【集韻】丘甚切,□音顉。
【廣韻】顩頤,醜貌。
【集韻】頤上曲曰顩。
或從金。
又【集韻】丘凡切,凵平聲qiān。
義同。
駏 【亥集上】【馬字部】 駏 【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玉篇】駏驉,獸似騾。
【古今注】騾爲牝馬爲牡生駏。
【唐書李賀傳】從小奚奴騎駏驉。
【註】似驘而小。
【韻會】通作距。
又獸名。
【韓愈詩】終始如駏蛩。
【註】孔叢子,北方有獸名蟨,食得甘草,必齧以遺蛩蛩駏虛。
二獸見人來,必負蟨以走。
二獸非愛蟨也,爲其得甘草以遺之。
蟨非愛獸也,爲其假足也。
駖 【亥集上】【馬字部】 駖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廣韻】駖蓋,車騎聲。
又【集韻】力耕切,音磷。
馬衆聲。
餍 【戌集下】【食字部】 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豔切,音厭。
【玉篇】飽也,足也。
【左傳襄十六年】以險徼幸者,其求無饜。
【孟子】饜酒肉而後反。
又通作厭。
【書洛誥】萬年厭于乃德。
【註】厭,飫也。
【釋文】厭於豔反,徐於廉反。
又【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正韻】衣炎切,□音懕。
義同。
【吳棫韻補】《左傳》序,饜而飫之。
《孟子》饜酒肉。
或作□。
《書洛誥》註:飽也。
亦作懕。
通作厭。
《周禮大司徒》註:厭服于十二敎。
疏雲:謂厭飫服行。
又《賈山傳》好善無饜。
無音,《孟子》不奪不饜。
《左傳》貪惏無饜。
有平去二音。
舊韻□饜厭三字訓解不同,許於經傳有明音,卽依本音,如無明音,卽平仄聲通使。
毛氏曰:三字訓解不同,謂厭斁、厭禳、厭服、厭厭之類,當隨出處。
若訓飽足者,平去聲三字□同,其閒字音獨異,如《孟子》不奪不饜有二音,至饜酒肉、饜足乃獨去音,皆合通押。
按本韻三字各出,如厭之爲斁,饜之爲飫,猶曰不同,如□字直是省文,各出誤矣。
互詳厭字註。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湯河切,音佗。
【類篇】餌也。
餘 【戌集下】【食字部】 餘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餘。
【說文】饒也。
【玉篇】殘也。
【廣韻】賸也。
【周禮天官冢宰】以九賦斂財賄。
九曰幣餘之賦。
【鄭註】百工之餘。
【左傳文元年】歸餘于終。
又【孟子】餘夫二十五畝。
【註】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八口爲率。
如有弟,是餘夫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緻民。
大故,緻餘子。
【註】餘謂羨也。
鄭康成謂:餘子卿大夫之子,當守於王宮者也。
【左傳宣二年】又宦其餘子。
【註】餘子,嫡子之母弟。
又國名。
【春秋莊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
【註】於餘丘,國名。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莒敗齊師于壽餘。
又舟名。
【左傳昭十七年】楚大敗吳師,獲其乗舟餘皇。
又草名。
【山海經】招搖山有草,如韭,靑花,名祝餘,食之不飢。
又姓。
晉有餘頠,餘文仲。
又梁餘、夫餘,俱複姓,見【姓譜】。
又【集韻】餘遮切,音耶。
【莊子讓王篇】其緒餘以爲國家。
【司馬彪註】緒餘,殘也。
緒音奢,餘音耶。
又葉夷周切,音由。
【韓愈駑驥詩】嘶鳴當大路,志氣若有餘。
騏驥生絕域,自矜無匹儔。
又葉羊遇切,音裕。
【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
【正字通】按《周禮地官委人》凡其餘聚以待頒賜,本作公,因聲近譌作餘,故註雲餘當爲餘,謂縣都畜聚之物。
據本註,餘不當作餘。
《正韻》四魚餘字註,引《周禮》餘亦作餘。
合餘餘爲一,非。
考證:〔【周禮天官冢宰】九賦斂財賄。
九曰幣餘之賦。
【註】幣餘,百工之餘。
〕謹照原文九賦上增以字。
註上增鄭字。
註下省幣餘二字。
〔【莊子讓王篇】緒餘以治天下國家。
【徐邈註】緒餘,殘也。
〕謹照原文改其緒餘以爲國家。
徐邈註改司馬彪註。
〔【古詩】新人工織縑,舊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
〕謹照原詩舊人改故人。
餢 【戌集下】【食字部】 餢 【集韻】薄口切,裒上聲。
餢□,餠也。
【正字通】餢□,起麫也,發酵,使麫輕高浮起,炊之爲餠。
賈公彥以□食爲起膠餠,膠卽酵也。
涪翁說,起膠餠,今之炊餠也。
【齊民要術】有餢□。
【篇海】同。
【辰集下】【歹字部】【字彙】淩如切,音廬。
皮也。
本作臚。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呼勒切【廣韻】呼北切【集韻】迄得切,□音黑。
咳也。
一曰唾聲。
又【集韻】密北切,音墨。
與嘿同。
靜也。
通作默。
駑 【亥集上】【馬字部】 駑 【廣韻】乃都切【集韻】【韻會】農都切,□音奴。
【玉篇】最下馬也。
【正字通】馬頓劣也。
凡馬給宮中之役者曰駑。
駑駘皆下乗。
皮日休曰:造父善禦,不能禦駑駘。
陽貨者,仲尼之駑駘也。
駛 【亥集上】【馬字部】 駛 【廣韻】疎事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
【玉篇】疾也。
【增韻】馬行疾也。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
與□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音渺。
【廣韻】小管也。
【爾雅釋樂】大管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彌笑切,音妙。
義同。
【正韻】亦作彯。
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支穿切,音專。
竹折也。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音俎。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離灼切【集韻】力灼切,□音略。
【博雅】絣也。
【玉篇】紩衣也。
駜 【亥集上】【馬字部】 駜 【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簿必切,□音邲。
【玉篇】馬肥壯貌。
【說文】馬飽也。
【詩魯頌】有駜有駜,駜彼乗黃。
【毛傳】馬肥彊貌。
又【廣韻】房密切【集韻】【正韻】薄宓切,□音弼。
又【集韻】毗至切,音避。
義□同。
駝 【亥集上】【馬字部】 駝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陀。
【玉篇】駱駝也。
一作馲駝。
【前漢西域傳】鄯善國多馲駝。
【註】師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
或曰駝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有蒼褐黃紫數色,性耐寒惡熱,夏至退毛至盡。
人欲載,輒屈足受之。
自燉煌往外國,流沙千餘裡,無水,有伏流,駝遇其處,停不進,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
又靑海北,夏有□風,傷行旅,風將至,駝先引頸鳴,以鼻口匿沙中,人見之,則以氊擁蔽口面,避其患,其臥腹不帖地,屈足,糞煙直上如狼煙。
亦名橐駝。
【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以爲馬腫背。
又【唐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
俗本改明作鳴,非。
又通作它。
【揚雄長楊賦】敺橐它。
又背僂也。
【柳宗元郭橐駝種樹傳註】人背駝不能仰也。
或作他。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駘它。
【註】它與駝同,言背僂也。
又凡以畜負物曰駝。
或作佗。
【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
別作駞。
【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駞。
考證:〔【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馲駝。
〕謹照原文鄴善改鄯善。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駝他。
【註】他與駝同。
〕謹照原文哀駝他改哀駘它。
註中他字□改它。
駞 【亥集上】【馬字部】 駞 【集韻】同駝。
駠 【亥集上】【馬字部】 駠 【字彙補】同駵。
飨 【戌集下】【食字部】 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
【玉篇】設盛禮以飯賔也。
【說文】鄕人飮酒也。
【詩小雅】一朝饗之。
【箋】大飮賔曰饗。
【周禮秋官掌客】三饗,三食,三燕。
又【禮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
【註】此大饗饗諸侯也。
又【儀禮士昏禮】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
【註】以酒食勞人曰饗。
又【公羊傳莊四年】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
【註】牛酒曰犒,加羹飯曰饗。
又祭名。
【禮禮器】大饗其王事歟。
【註】祫祭也。
又【書顧命】王三祭,上宗曰饗。
【註】宗伯曰饗者,傳神命以饗告也。
【詩周頌】伊嘏文王,旣右饗之。
【箋】文王旣右而饗之,言受而福之。
又通作享。
【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
【註】享,同饗。
宴,同燕。
又與響通。
【前漢禮樂志】五音六律,依韋饗昭。
又【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
【集韻】祭而神歆之也。
【前漢郊祀歌】闢流離,抑不祥。
賔百寮,山河饗。
【註】師古曰:合韻音鄕。
又【安世房中歌】嘉薦芳矣,告靈饗矣。
告靈旣饗,德音孔臧。
又葉荒降切,與向通。
【黃香九宮賦】狼弧彀弓而外饗。
【註】饗,宜讀作嚮。
考證:〔【禮郊特牲】大饗尚腶修而已矣。
【註】此大饗之諸侯也。
〕謹照原文修改脩之。
諸侯改饗諸侯。
〔【儀禮士昏禮】舅始共饗婦,以一獻之禮。
〕謹照原文舅始改舅姑。
〔【前漢禮樂志】五音六律,依饗。
〕謹按郊祀歌本作五音六律依韋饗昭。
今照原文依下增韋字,饗下增昭字。
飿 【補遺】【戌集】【食字部】 飿 【字彙補】當沒切,音咄。
義見餶字註。
馷 【亥集上】【馬字部】 馷 【集韻】普蓋切,音霈。
馬壯貌。
餖 【戌集下】【食字部】 餖 【廣韻】田□切【集韻】【韻會】大透切,□音豆。
【玉篇】飣餖。
【韓愈南山詩】肴核分飣餖。
餘詳飣字註。
餦 【戌集下】【食字部】 餦 【廣韻】陟良切【集韻】仲良切,□音張。
【玉篇】餌曰餦餭。
【廣韻】餦餭,餳也。
【楚辭招魂】粔籹密餌,有餦餭些。
餫 【戌集下】【食字部】 餫 【廣韻】【正韻】禹慍切【集韻】【韻會】王問切,□音運。
【說文】野饋也。
【左傳成五年】晉荀首如齊逆女,宣伯餫諸穀。
【註】運糧餽之。
【六書故】古之使者所過邦國,皆有委積牽餼,無運糧之說。
荀首過魯,魯畏晉,遠餽牽餼,故謂之餫。
又【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正字通】與餛通。
今俗以麫裹肉加洎,謂之餫飩。
餲 【戌集下】【食字部】 餲 【廣韻】【集韻】於例切【韻會】於罽切,□音。
【玉篇】飯臭也。
【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
【註】飯穢臭。
【論語】食饐而餲。
【集韻】或作饐。
又【廣韻】烏葛切【集韻】【正韻】阿葛切【韻會】阿曷切,□音遏。
又【集韻】【正韻】□於邁切,音嗄。
又【廣韻】於戒切【集韻】【韻會】乙界切,□音噫。
義□同。
或作。
又【廣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曷。
義同。
又【廣韻】餠名。
餶 【補遺】【戌集】【食字部】 餶 【字彙補】古忽切,音骨。
【武林舊事】〈巿/食〉有鵪鶉、餶飿兒,麵果也。
□ 【備考】【未集】【竹字部】 □ 【搜眞玉鏡】音展。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音葉。
竹也。
【補遺】【醜集】【女字部】【篇海類編】胡岩切,音鹹。
女不淨。
駒 【亥集上】【馬字部】 駒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
【說文】馬二歲曰駒。
【註】六尺以上馬,五尺以上駒。
【爾雅釋獸】伭駒,褭驂。
【註】伭駒,小馬,別名褭驂。
或曰此卽腰褭,古之良馬名。
【周禮夏官廋人】攻駒。
【註】攻駒,騬其蹄齧者。
又【校人】月令【註】執駒,無令近母,猶攻駒也。
又【禮月令】仲夏,遊牝別羣,則縶騰駒。
【註】季春妊孕已遂,故仲夏不使同羣,拘繫騰躍之駒,防踶齧。
又驪駒,歌名。
【前漢儒林傳】王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
【註】服虔曰:逸《詩》篇名,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
又元駒,魚名。
【崔豹古今注】兗州人呼赤鯉爲元駒。
又蟻別名。
又株駒,枯樹本也。
【列子天瑞篇】若橜株駒。
又姓,周駒伯,漢駒幾,見【萬姓統譜】。
又【集韻】俱遇切,音句。
義同。
【詩小雅】老馬反爲駒,不顧其後。
集傳駒,葉去聲。
又【集韻】駒驪,國名。
又葉居侯切,音鉤。
【易林】川深難遊,水爲我憂。
多虛少實,命鹿爲駒。
考證:〔【周禮夏官技人】春祭馬祖執駒。
〕謹照原文技人改校人。
〔【禮月令】仲夏,遊牝別羣,則繫騰駒。
〕謹照原文繫改縶。
〔【釋文】駒,下故反。
〕謹按文駒音拘,無下故反三字。
惟集傳後字下葉故反,乃後字葉音非駒字葉音也。
今照集傳原文改爲集傳駒,葉去聲。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殊遇切,音樹。
女名。
【字彙】九畫,作,非。
駤 【亥集上】【馬字部】 駤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緻。
【玉篇】□駤,馬躊蹰不前也。
【博雅】□駤,止也。
又馬高大。
又【淮南子修務訓】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謂之駤。
【註】忿戾不通達也。
飷 【戌集下】【食字部】 飷 【廣韻】茲也切【集韻】子野切,□音姐。
【集韻】食無味。
又【集韻】側下切,音鮓。
義同。
又臻魚切,音苴。
□飷,食無味。
饩 【戌集下】【食字部】 餼 【廣韻】【集韻】許旣切【韻會】於旣切,□音欷。
【玉篇】饋餉也。
【周禮秋官司儀】緻饔餼。
【註】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
又【周語】廩人獻餼。
【註】禾米也。
又牲生也。
【儀禮聘禮】餼之以其禮,上賔大牢,積惟芻禾,介皆有餼。
【註】凡賜人以牲生曰餼。
餼猶稟也,結也。
【疏】按經雲:主國使卿歸饔餼。
五牢雲:飪一牢,腥二牢,餼二牢,□于門西。
鄭註雲:餼,生也。
牛羊右手牽之,豕東之,是牲生曰餼。
論語,告朔之餼羊,鄭註亦雲:牲生曰餼。
春秋傳,餼臧石牛,服氏亦雲:牲生。
是凡牲生曰餼。
春秋僖三十三年:鄭皇武子雲:餼牽竭矣。
服氏以爲腥曰餼,以其對牽,故以餼爲腥。
詩序雲:雖有牲牢饔餼。
鄭雲:腥曰餼,以其對生是活,故以餼爲腥。
又【魯語】馬餼不過稂莠。
【註】秣也。
◎按說文本作氣。
餼,饋客芻米也。
齊人來氣諸侯,見春秋桓十年。
或從食作餼,或從旣作,亦借旣,義□同。
今通作餼。
考證:〔又【地官司徒】廩人獻餼。
【註】禾米也。
〕謹按此出國語之周語篇不出周禮地官司徒。
今將地官司徒字改爲周語。
〔【儀禮】【疏】引春秋傳,餼藏石牛〕謹照原文藏改臧。
飹 【戌集下】【食字部】 飹 【集韻】力九切,音柳。
餌也。
飾 【戌集下】【食字部】 飾 【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識。
【玉篇】修飾也。
【逸雅】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上也。
又【禮樂記】聲者,樂之象也。
文采節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
【註】以聲而被之器也。
又【詩鄭風】羔裘豹飾。
【註】飾,緣袖也。
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又【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
【註】刷治潔淸之也。
一曰豫飾也。
又【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飾,覆也。
畫布爲雲氣,覆之以相見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厲飾。
【註】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
【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
又【周禮夏官掌固】設其飾器。
【註】兵甲之屬。
又【正字通】滿飾,國名。
【說文】也。
從人從巾,食聲。
讀若式,一曰橡飾。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
【註】剝治潔淸之也。
〕謹照原文剝治改刷治。
〔【曲禮】飾羔鴈者以績。
【註】飾,復也。
〕謹照原文以績改以繢。
註改疏。
〔【史記公孫弘傳】凡吏事,緣飾以儒術。
〕謹照原文凡吏事改習吏事。
〔【前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
〕謹按章帝紀係後漢書,前漢改後漢。
餑 【戌集下】【食字部】 餑 【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
【玉篇】麫餑。
【博雅】餑,長也。
餒 【戌集下】【食字部】 餒 【廣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音鮾。
【玉篇】餓也。
【左傳襄二十年】吾有餒而已。
又魚爛也。
【爾雅釋器】魚謂之餒。
【註】肉爛。
【疏】魚爛從內發,故雲內爛。
今本內作肉,恐誤。
又同餧。
【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前漢魏相傳】振乏餧。
【說文】本作餧。
考證:〔又同餧。
【楚語】羸餧日日已甚。
〕謹照原文羸餧上增民之二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音六。
竹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謨官切。
音漫。
穴黑貌。
馸 【亥集上】【馬字部】 馸 【五音集韻】許覲切,音釁。
馬重也。
又【集韻】居焮切,音靳。
車中馬。
餚 【戌集下】【食字部】 餚 【廣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爻。
【玉篇】饌也。
【廣韻】與肴同。
詳肉部肴字註。
又【集韻】乎刀切,音豪。
義同。
餥 【戌集下】【食字部】 餥 【廣韻】【集韻】□府尾切,音匪。
【說文】餱也。
【爾雅釋言】餥,食也。
【揚子方言】□楚之内相謁食麥饘曰餥。
又【廣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
義□同。
考證:〔【揚子方言】陳楚之閒相謁食麥飯曰餥。
〕謹照原文之閒改之内。
麥飯改麥饘。
館 【戌集下】【食字部】 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玉篇】客舍。
【詩鄭風】適子之館兮。
【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
【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
【周禮地官遺人】五十裡有市,市有□館,□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
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
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
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
【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
【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
【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古緩切,音管。
義同。
又葉扃縣切,音睊。
【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妾之館。
衆偉所施,極功窮變。
考證:〔【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蒩館。
【註】蒩之言藉也,祭祀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謹照原文蒩館上增及字。
祭祀改祭食。
□ 【子集上】【乙字部】 □ 【類篇】古文也字。
【說文】秦時刻石也。
字從此。
【亢倉子兵道篇】人之悅□。
餘詳二畫。
【子集下】【廠字部】【玉篇】古洽切,音甲。
【篇海】大也。
餮 【戌集下】【食字部】 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音鐵。
【玉篇】與飻同。
貪食也。
【左傳文十八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飮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註】貪財爲饕,貪食爲餮,卽三苗也。
又【呂氏春秋】周鼎饕餮,有首無身。
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又【正字通】古器有饕餮,垂腹,羸其面,坐則似人。
下有若承盤者,敦彜器,止有獸面,無身,皆以寓戒也。
◎按山海經所紀渾敦、窮奇、檮杌、饕餮,皆惡獸名,故取以爲四兇之號。
又【集韻】徒典切,音殄。
義同。
【子集下】【廠字部】【集韻】【韻會】□隱豈切,音扆。
【博雅】隱翳也。
【集韻】或作庡。
又【唐韻】於改切【集韻】倚亥切,□挨上聲。
藏也。
騖 【亥集上】【馬字部】 騖 【唐韻】【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玉篇】奔也,疾也。
【漢書音義】直騁曰馳,亂馳曰騖。
【爾雅釋詁】騖,務強也。
【疏】騖謂馳騖,務謂事務,二者皆以力勉強。
【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又葉莫宥切,音茂。
【陸雲詩】巍巍先基,重規絫構。
赫赫重光,遐風激騖。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補】古文雨字。
【遁甲圖】雨師作□。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胡南切,音含。
同筨。
實中竹名。
騛 【亥集上】【馬字部】 騛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霏。
騛兔,古之駿馬。
又【說文】馬逸足也。
引司馬法曰:騛衞斯輿。
通作飛。
【徐曰】史記,騁六飛,六馬也。
騝 【亥集上】【馬字部】 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焉切,音乾。
【玉篇】駵馬黃脊。
又【廣韻】【集韻】□居言切,音犍。
義同。
【石鼓文】右驂騝騝。
韻葉旛□。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匹備切,音濞。
水名。
或從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去演切,音遣。
【類篇】戸版謂之□。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
義同。
騴 【亥集上】【馬字部】 騴 【廣韻】烏鴈切【集韻】於諫切,□音晏。
【玉篇】馬尾本白。
騶 【亥集上】【馬字部】 騶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葘尤切,□音鄒。
【玉篇】騶虞,義獸,至德所感則見。
馬之屬。
【埤雅】騶虞尾長於身,西方之獸也。
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
【詩召南】于嗟乎騶虞。
○按《賈誼新書》以詩騶虞爲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