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綸,芒鍼爲鉤。
【集韻】或作箴。
亦作針。
又刺也。
【前漢廣川王傳】以鐵鍼鍼之。
【註】鍼,刺也。
又【方書】鍼石刺病。
唐狄仁傑善鍼術。
又人名。
【左傳定四年】鍼尹固與王同舟。
【釋文】鍼,之林反。
又【廣韻】【集韻】□巨鹽切。
【五音集韻】鐵針□物也。
又【廣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音箝。
人名。
【詩秦風】子車鍼虎。
【左傳隱八年】□鍼子送女。
【註】鍼子,□大夫。
又【莊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鍼巫氏。
【註】鍼巫氏,魯大夫。
又【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文】鍼,□其廉反。
又地名。
【左傳成六年】侵宋師於鍼。
【釋文】鍼,其廉反。
一音針。
又【五音集韻】古鹹切,音緘。
病無所取丸散不能消除,病在經絡,以鍼鍼之。
鍿 【戌集上】【金字部】 鍿 【正字通】錙本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扶微切,音肥。
竹名。
□ 【備考】【午集】【禾字部】 □ 【搜眞玉鏡】音和。
□ 【午集下】【穴字部】 □ 【說文】【玉篇】□居六切。
窮也。
亦作□。
鎁 【戌集上】【金字部】 鎁 【廣韻】以遮切,音邪。
同釾。
【呂氏春秋】長劒期乎斷,不期乎鏌釾。
鍽 【戌集上】【金字部】 鍽 【五音集韻】□連切,音鞭。
金鍽。
又方緬切,音褊。
義同。
鍾 【戌集上】【金字部】 鍾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鐘。
【說文】酒器也。
【孔叢子儒服篇】堯舜千鍾,孔子百觚。
【正字通】壷屬。
漢大官銅鍾,卽壷也。
俗謂酒巵。
【晉書崔洪傳】洪性儉,屛遠珠玉,汝南王亮以琉璃鍾行酒,洪不執。
又【玉篇】聚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鍾之。
【註】鍾,聚也。
以器聚音。
又【二十八年】天鍾美於是。
【晉書王戎傳】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又【正字通】天所賦予亦曰鍾。
【曹植詩】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鍾。
【鮑照詩】去來今何道,未知生所鍾。
又【廣韻】當也。
又重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
【註】鍾,重也。
染色欲其深重,羽以飾王後之車及旌旂也。
又量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餼國人粟,戸一鍾。
【註】六斛四鬥曰鍾。
【前漢食貨志】穀糴千鍾。
又【小爾雅】二缶謂之鍾。
【註】八斛也。
又【淮南子要略篇】一朝用三千鍾贛。
【註】鍾,十斛。
又地名。
【春秋成十四年】會吳于鍾離。
【註】鍾離,楚邑淮南縣。
【左傳昭六年】吳人敗其師于房鍾。
【註】房鍾,吳地。
【史記王子侯者年表】千鍾侯劉搖。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鍾武縣。
又國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公子燭庸奔鍾吾。
【註】鍾吾,小國。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鍾官令丞。
【註】鍾官,主鑄錢官也。
【後漢隗囂傳】坐挾銅炭,沒入鍾官。
又姓。
【左傳定四年】鍾建負季芉。
【註】鍾建,楚大夫。
又鍾離,複姓。
【五音集韻】世本雲: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爲姓。
又琴名。
【前漢王褒傳】雖伯牙操遞鍾。
【註】臣瓚曰:楚辭九思雲:奏伯牙之號鍾。
號鍾,琴名也。
馬融長笛賦曰:號鍾高調。
伯牙以善鼓琴,不聞說能擊鍾也。
晉灼曰:遞音遞送之遞,二十四鍾,各有節奏,擊之不常,故曰遞。
師古曰:琴名是也。
字旣作遞,則與楚辭不同,不得卽讀爲號,當依晉音耳。
又龍鍾。
竹名。
產羅浮山。
【韓愈詩】東野不得官,白首誇龍鍾。
【丹鉛錄】龍鍾,似竹搖曳不自持也。
【杜弼爲侯景檄梁文】龍鍾稚子。
【蘇氏演義】龍鍾,謂不翹舉,如鬖拉搭之類。
【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
【註】遺失貌如隴之種物。
【正字通】龍鍾卽隴種二字聲之轉。
或又作儱偅。
【盧仝詩】作躘蹱。
又垂淚貌。
【琴操退怨歌】空山欷歔涕龍鍾。
又與鐘通。
【正字通】說文鍾,酒器。
從金重聲,職容切。
鐘,樂器,秋分之音,物穜成,童聲,職茸切。
分爲二,泥。
漢志黃鐘,周禮作鍾。
詩鐘鼓亦作鍾。
古二字通用。
又【集韻】朱用切,音種。
【字林】酒器也。
一曰樂器。
又【韻補】葉諸良切,音章。
【蜀昭烈帝贊】皇帝遺植,爰茲八方。
別自中山,靈精是鍾。
鎀 【戌集上】【金字部】 鎀 【玉篇】宿由切,音修。
鋌也。
鎈 【戌集上】【金字部】 鎈 【玉篇】相可切,音縒。
金光也。
又【廣韻】初牙切【集韻】【正韻】初加切,□音叉。
錢異名。
鎉 【戌集上】【金字部】 鎉 【五音集韻】都合切,音答。
鎉鉤也。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女江切【集韻】濃江切,□音□。
【玉篇】目不明也。
又【集韻】奴冬切,音農。
【玉篇】怒目也。
鎊 【戌集上】【金字部】 鎊 【廣韻】【集韻】【韻會】□鋪郞切,音滂。
【玉篇】削也。
鎋 【戌集上】【金字部】 鎋 【廣韻】胡瞎切【集韻】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轄。
【玉篇】車鎋也。
【廣韻】車軸頭鐵。
【孝經鉤命決】孝道者,萬世之桎鎋。
【詩小雅惟周之氐箋】言爲周之桎鎋。
持國政之平。
【疏】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故以太師之官爲周之桎鎋也。
【釋文】鎋,又作轄,胡□反。
鎌 【戌集上】【金字部】 鎌 【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音廉。
【說文】鍥也。
【揚子方言】刈鉤,自關而西或謂之鎌。
【釋名】鎌,廉也,體廉薄也。
其所刈稍稍取之。
又似廉者也。
【鮑照東武吟】腰鎌刈葵藿。
【韓愈寄張十八助敎詩】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又【揚子方言】凡箭鏃,胡合嬴者四鐮。
或曰拘膓。
【註】四鐮,廣稜也。
又【揚子方言】東齊,僞物謂之冉鎌。
【集韻】或作鐮。
鎍 【戌集上】【金字部】 鎍 【集韻】昔各切,音索。
鐵繩也。
又色窄切,音梀。
鐵丳。
鎎 【戌集上】【金字部】 鎎 【唐韻】【集韻】□許旣切,欷去聲。
【說文】怒戰也。
引春秋傳,諸侯敵王所鎎。
○按左傳文三年今本作愾。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篇海】音義同捷。
〇按榳字之譌。
【未集中】【耳字部】【玉篇】力木切,音祿。
聽,蟲名。
【字林】似蜥蜴,出魏興郡。
居樹上,下齧人,輒上樹,垂頭聽哭聲,乃去。
□ 【午集下】【立字部】 □ 端字之譌。
見【五音篇海】。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之由切,音周。
【類篇】草名。
似葵,五色。
又【玉篇】同茢。
鎏 【戌集上】【金字部】 鎏 【集韻】力求切,音留。
美金謂之鎏。
又【五音集韻】垂玉也。
冕飾也。
今典籍作旒。
鎐 【戌集上】【金字部】 鎐 【廣韻】作木切,音鏃。
姓也。
出彭城。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酒器。
鎑 【戌集上】【金字部】 鎑 【玉篇】于劫切,音葉。
【五音集韻】鐵器也。
又他盍切,音榻。
鎑鑪。
又【集韻】谷盍切,音。
鎑,溫器。
又【五音集韻】魚怯切,音業。
鞍貌。
鏀 【戌集上】【金字部】 鏀 【廣韻】郞古切【集韻】籠五切,□音魯。
【玉篇】釜也。
【集韻】本作鐪。
又【廣韻】以木爲刀柄。
鎒 【戌集上】【金字部】 鎒 【五音集韻】奴豆切,同耨。
【詩周頌庤乃錢鎛傳】鎛,鎒也。
【疏】鎒,或作耨。
字詁雲:頭長六寸,柄長一尺。
鎒,古字也。
今作耨。
又【玉篇】呼高切,音蒿。
除草。
【戰國策】操銚鎒,與農人居壠畝之中。
【註】鎒,呼高反。
【淮南子說山訓】治國者,若鎒田去害苗者而已。
考證:〔【詩周頌痔乃錢鎛傳】〕謹照原文痔改庤。
鎓 【戌集上】【金字部】 鎓 【集韻】烏公切,音翁。
鍬也。
鎔 【戌集上】【金字部】 鎔 【唐韻】餘封切【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說文】冶器法也。
【史記平準書】姦或盜摩錢裏取鎔。
【徐廣曰】冶器法,謂之鎔。
【前漢食貨志】冶鎔炊炭。
【註】鎔,形容也。
作錢模也。
【董仲舒賢良策】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金之在鎔,惟冶者所爲。
又【廣韻】鎔,鑄也。
【增韻】銷也。
鎕 【戌集上】【金字部】 鎕 【唐韻】【集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鎕銻,火齊赤珠也。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同硇。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七浪切,倉去聲。
禾穎也。
鎖 【戌集上】【金字部】 鎖 【唐韻】【正韻】蘇果切【集韻】【韻會】損果切,□音瑣。
【說文】鐵鎖,門鍵也。
【集韻】鋃鐺也。
【前漢王莽傳】以鐵鎖琅當其頸。
【註】琅當,長鏁也。
【班固敘傳】繫名聲之韁鎖。
【抱樸子逸民卷】屈龍淵爲錐鎖之用。
又【正字通】鎖子甲,五環相互,一環受鏃,諸環拱護,故箭不能入。
【杜甫詩】雨拋金鎖甲。
【集韻】或作鏁。
鎗 【戌集上】【金字部】 鎗 【唐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璫。
【說文】鐘聲也。
【後漢馬融傳】鍠鍠鎗鎗,奏於農郊大路之衢。
【博雅】聲也。
【集韻】或作鏿。
又【廣韻】鼎類。
【六書故】三足鬴也。
俗作鐺。
又【正韻】酒器。
南齊竟陵王子良,遺何默以徐景山酒鎗。
古借用倉。
又【集韻】鋤庚切,音傖。
亦鐘聲也。
又【集韻】千羊切,音瑲。
與鏘同。
【史記樂書】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鎗而已也。
【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義。
【註】鏗鎗,金石之聲也。
【潘嶽籍田賦】衝牙錚鎗。
又與鶬通。
【詩周頌鞗革有鶬釋文】鶬,七羊反。
本亦作鎗。
【傳】有鶬,言有法度也。
【箋】鶬,金飾貌。
又長腰鎗,米別名。
【李賀憶昌谷山居詩】長鎗江米熟。
【註】江米,江南所貢玉粒。
又【字彙補】鎗去聲,髹工有鎗金鎗銀法。
見輟耕錄。
【正字通】俗以鎗爲刀槍字,誤。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籀文岫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苦簟切,音遣。
鹿名。
或作①。
①字原刻作穴下尿。
鎘 【戌集上】【金字部】 鎘 【廣韻】郞擊切【集韻】狼狄切,□音歷。
與鬲同。
鼎屬。
【類篇】或作□。
【午集下】【石字部】【正字通】同珉瑉。
從玉從石,義通。
詳砇字註。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其虐切【集韻】極虐切,□音噱。
【廣韻】□,大笑。
又【集韻】牛舌也。
鎙 【戌集上】【金字部】 鎙 【五音集韻】所角切,同槊。
矛長丈八也。
鎚 【戌集上】【金字部】 鎚 【廣韻】【正韻】直追切【集韻】【韻會】傳追切,□音椎。
【玉篇】鐵鎚也。
【廣韻】金鎚。
【抱樸子僊藥卷】以鐵鎚鍛其數千下。
又【廣韻】權也。
【正韻】與錘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都回切,音磓。
【廣韻】治玉。
【集韻】鍛也。
又【廣韻】直類切【集韻】馳僞切,□音墜。
好銅半熟也。
鎛 【戌集上】【金字部】 鎛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說文】鎛,鱗也。
鐘上橫木上金華也。
從金尃聲。
【徐曰】鐘筍上飾。
【玉篇】鎛,鱗獸,似人,懸鐘橫木也。
又【正韻】大鐘。
【周禮春官】鎛師掌金奏之鼓。
【左傳襄十一年】及其鎛磬。
【周語】伶州鳩對周景王曰:細鈞有鐘無鎛,昭其大也。
大鈞有鎛無鐘,甚大無鎛,鳴其細也。
大昭小鳴,龢之道也。
【註】韋昭曰:細,細聲,爲角徵羽也。
鈞,調也。
鐘,大鐘。
鎛,小鐘也,昭,明也。
有鐘無鎛,爲兩細不相和,故以鐘爲節。
明其大者,以大平細也。
大謂宮商也。
爲兩大不相和,故去鐘用鎛,以小平大也。
甚大,謂同尚大聲,故又去鎛。
獨鳴其細,細謂絲竹革木也。
大聲昭,小聲鳴,龢平之道也。
【正字通】按:鎛小於鐘,韋註甚明,而周禮儀禮註,鄭康成皆雲,鎛,如鍾而大,與國語不合。
又【說文】一曰田器。
【詩周頌】庤乃錢鎛。
【傳】鎛,鎒也。
【釋文】鎛,音博。
【釋名】鎛,鋤類也。
又【淮南子俶眞訓】華藻鎛鮮。
【註】鎛,今之金尊鮮明好也。
考證:〔【詩周頌】痔乃錢鎛。
〕謹照原文痔改庤。
鎜 【戌集上】【金字部】 鎜 【玉篇】古文盤字。
註詳皿部十畫。
钣 【戌集上】【金字部】 鈑 【集韻】【韻會】【正韻】□補綰切,音版。
鉼金曰鈑。
【爾雅釋器】鉼金謂之鈑。
【釋文】鈑,音版。
【周禮秋官職金】祭五帝供金鈑。
【賀知章詩】鈑鏤銀盤薦蛤蜊。
又【字彙補】與版同。
【莊子徐無鬼】金鈑六弢。
【午集下】【示字部】【廣韻】昨勞切【集韻】才勞切,□音曹。
祭也,祐也。
一曰祭豕先。
鎡 【戌集上】【金字部】 鎡 【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茲。
【玉篇】鎡錤,鉏也。
【孟子】雖有鎡基。
【韻會】通作茲。
【前漢樊噲傳】作茲基。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古行切【集韻】居行切,□音庚。
【說文】□也。
【九經字樣】隷省作更。
【禮曲禮】君子問更端。
又【禮月令】更皮幣。
【註】更,猶易也。
又【史記曹相國世家】舉事無所變更。
又【禮儒行】乃留,更僕未可終也。
【釋文】更,代也。
又【史記平準書】悉巴蜀租賦,不足以更之。
【註】韋昭曰:更,續也。
或曰更,償也。
又【玉篇】更,歷也,復也。
【類篇】疊也。
又【禮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
【註】年老更事緻仕者也。
【後漢禮儀志註】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
又【前漢昭帝紀】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
【註】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者正卒無常,人皆當疊爲之。
一月一更,是爲卒更也。
貧者欲得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是爲踐更也。
天下人皆直戍邊三日,亦名爲更,律所謂繇戍也。
諸不行者,出錢三百人官,官以給戍者,是爲過更也。
又因時變易刻漏曰更。
【班固西都賦】衞以嚴更之署。
【註】督夜行鼓也。
又【豹隱紀談】楊萬裡詩:天上歸來有六更。
【註】內樓五更後,梆鼓徧作,名蝦蟇更。
禁門初開,百官隨入,所謂六更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太子率更家令。
【註】師古曰: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廣韻】【集韻】□古孟切,音亙。
【增韻】再也。
又【韻補】葉居良切。
【司馬相如長門賦】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其降霜。
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鬱其不可再更。
考證:〔【禮月令】易皮幣。
【註】易,猶更也。
〕謹照原文易皮幣改更皮幣。
易猶更也改更猶易也。
〔【張衡西都賦】〕謹按西都賦班固所作,謹照原書張衡改班固。
鎢 【戌集上】【金字部】 鎢 【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
【玉篇】鎢錥,小釜。
【廣韻】鎢錥,溫器。
【博雅】鎢錥謂之銼□。
【晉書杜預傳】釜甕銚槃鎢錥,皆民閒之急用也。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類篇】□莫報切,音冒。
□或從攴。
抵也。
【篇海】手扶之也。
鎣 【戌集上】【金字部】 鎣 【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縈定切,□音瑩。
【說文】器名也。
【正字通】磨金器令光澤也。
又【廣韻】飾也。
又【博雅】磨也。
又【廣韻】餘傾切【集韻】惟傾切,□音營。
采鐵也。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磨也。
一曰器也。
又【字彙補】人名。
唐有孫鎣。
又【集韻】畎迥切,音熲。
冶器,以金爲之。
又【集韻】於丁切,音嫈。
又【五音集韻】烏莖切,音甖。
義□同。
鎤 【戌集上】【金字部】 鎤 【集韻】虎晃切,音慌。
鐘聲。
又戸廣切,音晄。
義同。
鎥 【戌集上】【金字部】 鎥 【字彙】田聊切,音條。
金石。
鎦 【戌集上】【金字部】 鎦 【唐韻】【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
【說文】殺也。
【徐鍇曰】說文無劉字,偏旁有之,此字又史傳所不見,疑此卽劉字也。
從金從丣,刀字屈曲,傳寫誤作田爾。
◎按玉篇作古文劉字。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梁州謂釜曰鎦。
【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或謂之酢鎦。
鎧 【戌集上】【金字部】 鎧 【唐韻】苦亥切【正韻】可亥切,□音愷。
【說文】甲也。
【釋名】鎧,猶塏也。
塏,堅重之言也。
【書說命惟甲冑起戎註】甲鎧也。
【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劒鎧。
【廣韻】甲,介鎧也。
【周禮夏官司甲疏】古用皮,謂之甲。
今用金,謂之鎧。
【初學記】首鎧謂之兜鍪,亦曰冑。
臂鎧謂之釬。
頸鎧謂之錏鍜。
【雲笈軒轅紀】蚩尤始作鎧甲兜鍪,時人不識,以爲銅頭鐵額。
又【梵書】袈娑爲忍辱鎧。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音慨。
義同。
鎨 【戌集上】【金字部】 鎨 【集韻】聳尹切,音筍。
金之萌生曰鎨。
鎩 【戌集上】【金字部】 鎩 【唐韻】所拜切【集韻】【韻會】所戒切,□殺去聲。
【說文】鈹有鐔也。
【韻會】一曰長矛。
【賈誼過秦論】非銛於句戟長鎩也。
【釋文】鎩,所拜反。
【漢書註】音山列反。
【集韻】或作□。
亦作□。
【韻會】或作□。
又【廣韻】剪翮。
【左思蜀都賦】鳥鎩翮。
【註】鎩,殘也。
【顏延年五君詠】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又【廣韻】所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山戛切,□音殺。
又【韻會】式列切,音設。
義□同。
又【廣韻】【集韻】□所例切,音。
戟屬。
又【集韻】色入切,音歰。
鋋也。
本作闟。
又葉式吏切,音試。
【張衡東京賦】郞將司階,虎戟交鎩。
龍輅充庭,雲旗拂霓。
霓去聲。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五音篇海】音典。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莫耕切【集韻】眉耕切,□音萌。
竹名。
或作。
又【集韻】俱□切,音憬。
義同。
□,同永。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乃挺切,音濘。
□□,籝也。
鎪 【戌集上】【金字部】 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侯切,音涑。
【廣韻】刻鏤也。
【集韻】彫也。
【左思魏都賦】木無彫鎪。
又【增韻】鐵蝕也。
【集韻】本作鏉。
又【韻會】疎鳩切,音搜。
鏤也。
一曰馬耳,金飾也。
本作。
鍘 【戌集上】【金字部】 鍘 【字彙】士戛切,音劄。
鍘草也。
鈉 【戌集上】【金字部】 鈉 【集韻】諾荅切,音訥。
【玉篇】打鐵。
又【廣韻】而銳切,音芮。
銳鈉。
【類篇】刻木耑所以入鑿。
鎫 【戌集上】【金字部】 鎫 【字彙】同鋄。
鎬 【戌集上】【金字部】 鎬 【唐韻】乎老切【集韻】下老切,□音晧。
【說文】溫器也。
又【說文】地名。
武王所都,在長安西上林苑中。
【詩大雅】鎬京辟雍。
【傳】武王作邑於鎬京。
【書洪範傳】以箕子歸鎬京。
【釋文】鎬,胡老反。
本又作鄗。
又【正字通】靈夏等地,亦曰鎬。
【詩小雅】侵鎬及方。
【箋】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來歸自鎬,我行永久。
【劉向疏】吉甫之歸,周厚賜之,其詩曰:來歸自鎬,鎬去京師千裡,王肅以鎬爲鎬京,王基非之。
又【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
【註】皆謂光顯昭明也。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吾困切,音顐。
□也。
謂相謁食麥。
秦人語。
或從禾。
鎭 【戌集上】【金字部】 鎭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陟刃切,音震。
【說文】博壓也。
【玉篇】重也,壓也。
【前漢枚乗傳】馬方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鎭之。
【周語】爲摯幣瑞節以鎭之。
【註】鎭,重也。
【楚辭九歌】白玉兮爲鎭。
【註】以白玉鎭坐席也。
一作瑱。
又【玉篇】安也。
【周禮春官】王執鎭圭。
【註】鎭,安也。
【左傳桓十三年】夫固謂君訓衆,而好鎭撫之。
又【正韻】藩鎭、山鎭,皆取安重鎭壓之義。
【禮禮器其餘無常貨註】其餘謂九州之外,夷服,鎭服,蕃服之國。
【周禮夏官職方氏】辨九服之邦國,曰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衞服、蠻服、夷服、鎭服、藩服。
【註】言鎭守之。
【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傳】每州名山大者,以爲其州之鎭。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山鎭曰會稽。
【註】鎭,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韻會】州名,漢恆山郡,後周立恆州唐攺鎭州。
五代唐攺眞定府。
又姓。
出【姓苑】。
又【萬姓統譜】湖廣松滋縣有鎭氏。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太歲在甲寅,鎭星在東壁。
又【廣韻】陟鄰切【集韻】【韻會】知鄰切,□音珍。
【廣韻】戍也。
又【集韻】寶器也。
【周禮春官天府】國之玉鎭。
【註】玉瑞也。
一音珍。
或作瑱。
又【周語】是陽失其所而鎭隂也。
【註】鎭,音珍,爲隂所鎭笮也。
【史記周本紀】作塡。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
與塡同。
塞也。
【晉語】譬之如室,旣鎭其甍矣。
【註】鎭,或作塡,經史通用。
又【馮衍顯志賦】稱古今以敬思兮,覽聖賢以自鎭。
嘉孔父之知命兮,大老耼之貴□。
鎭,葉音田。
考證:〔【禮禮運其餘無常貨註】〕謹照原書禮運改禮器。
〔【周禮天官天府】國之玉鎭。
〕謹照原文天官改春官。
【辰集下】【毛字部】與氂同。
俗省。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滕切【正韻】咨登切,□音增。
【廣雅】舉也。
又飛也。
鎮 【戌集上】【金字部】 鎮 【字彙】俗鎭字。
鎯 【戌集上】【金字部】 鎯 【集韻】朗可切,音。
鎯鉤,出異字苑。
鎰 【戌集上】【金字部】 鎰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逸。
【孟子】雖萬鎰。
【註】鎰,二十兩也。
鄭康成曰:三十兩。
【晉語】黃金四十鎰。
【正字通】或曰史記註:臣瓚曰: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
蓋漢以前以鎰名金,漢以後以斤名金也。
鎰者二十四兩,斤者十六兩也。
又【韻會】通作溢。
【前漢食貨志】黃金以溢爲名。
【荀子儒效篇】千溢之寶。
【韓非子五蠹篇】鑠金百鎰。
【禮喪記】朝一溢米,夕一溢米。
【註】方氏曰:溢,與鎰同。
米二十四分升之一。
鎱 【戌集上】【金字部】 鎱 【字彙補】音袁。
人名。
【郭正域墓誌銘】婿朱蘊鎱。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待朗切,音蕩。
竹名。
鏁 【戌集上】【金字部】 鏁 【集韻】損果切。
同鎖。
鋃鐺也。
【潘嶽馬汧督誄】□以鐵鏁。
鏂 【戌集上】【金字部】 鏂 【廣韻】【集韻】□烏侯切,音謳。
【玉篇】鉜鏂。
【集韻】門鋪謂之鏂銗。
【博雅】錏鍜謂之鏂銗。
又【集韻】墟侯切,音彄。
剜也。
本作剾。
鏃 【戌集上】【金字部】 鏃 【唐韻】【集韻】【韻會】□作木切,音□。
【說文】利也。
【玉篇】箭鏃也。
【書禹貢礪砥砮丹傳】砮石中矢鏃。
【釋文】鏃,子木反。
【賈誼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集韻】或作鉃。
又【集韻】【正韻】□千木切,音蔟。
又【集韻】側角切,音捉。
又千□切,音湊。
義□同。
又【集韻】昨木切,音族。
與銼同。
又【集韻】測角切,音娕。
鋤也。
諺曰:欲得穀,馬耳鏃。
賈思勰說:或作鋜。
鏄 【戌集上】【金字部】 鏄 【集韻】徒官切,音團。
塊鐵。
鏅 【戌集上】【金字部】 鏅 【集韻】思留切,音脩。
【博雅】鏅,鉏鋌也。
又【集韻】息救切,音秀。
鍜也。
鏆 【戌集上】【金字部】 鏆 【廣韻】【集韻】□古玩切,音貫。
【玉篇】穿也。
【集韻】鐶手謂之鏆。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烏火切【集韻】鄔果切,□音婐。
砈。
詳砈字註。
【午集下】【示字部】【玉篇】丘倦切【集韻】區願切,□音券。
祠也,福也。
【廣韻】作□。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子入切【集韻】卽入切,□音。
眨,目動也。
又【集韻】側立切,音戢。
淚出貌。
同□。
鏓 【戌集上】【金字部】 鏓 【唐韻】倉紅切,音悤。
【說文】鎗鏓也。
一曰大鑿平木者。
俗作鍯。
鏕 【戌集上】【金字部】 鏕 【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玉篇】鉅鹿,鄕名。
俗作鏕。
又【集韻】釜名。
【申集上】【艸字部】【玉篇】古懷切,音乖。
草也。
又【集韻】苦緺切,音咼。
雜,斜貌。
【正字通】《說文》竵,不正也。
《廣韻》改作,《韻略》作□,《集韻》又作□,《周禮形方氏》無有□離之地。
註:讀□。
疏雲:兩頭寬中狹。
古華、苦蛙兩切。
鐵 【戌集上】【金字部】 鐵 〔古文〕銕【唐韻】天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天入聲。
【說文】黑金也。
【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
【史記貨殖傳】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蜀卓氏之先趙人也。
用冶鐵富魯人,曹邴氏亦然。
【江淹銅劒讚序】古以銅爲兵,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克給,故以鐵足之。
又黃鐵,銅也。
【書呂□其罰百鍰傳】鍰,黃鐵也。
【疏】古者金銀銅鐵,總號爲金,此傳言黃鐵,舜典傳言黃金,皆是今之銅也。
古人贖罪,悉皆用銅,而傳或稱黃金,或言黃鐵,謂銅爲金爲鐵耳。
又【禮月令】孟冬駕鐵驪。
【註】鐵驪,色如鐵。
【詩秦風】駟鐵孔阜。
【傳】鐵驪也。
【疏】鐵者,言其黑色如鐵。
◎按今集註作驖。
又地名。
【春秋哀二年】戰于鐵。
【註】鐵,衞地,在戚城南。
又水名。
【山海經】敝鐵之水出焉。
又獸名。
【神異經】南方有獸,名曰齧鐵,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鐵,飮水,其糞可作兵器,其利如鋼。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又姓。
【正字通】宋鐵南仲,明鐵鉉。
又【廣韻】複姓。
赫連勃勃,攺其支庶爲鐵伐氏,雲庶朕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又【集韻】徒結切,音耊。
利鐵也。
鏖 【戌集上】【金字部】 鏖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刀切,音。
【集韻】盡死殺人曰鏖。
【前漢霍去病傳】合短兵,鏖臯蘭下。
【註】鏖,謂苦擊而多殺也。
又山名,見前鏊字註。
又【字彙補】器也。
亦銅盆也。
又【集韻】悲嬌切,音鑣。
津名。
鏗 【戌集上】【金字部】 鏗 【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正韻】丘庚切,□音。
【玉篇】鏗鏘,金石聲。
【禮樂記】鐘聲鏗。
【疏】言金鐘之聲鏗鏗然。
【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
【註】鏗鎗,金石之聲。
【集韻】或作鍞銵。
又【韻會】琴聲。
【論語】鼓瑟希,鏗爾。
又【廣韻】撞也。
【楚辭招魂】鏗鍾搖簴。
【註】鏗,撞也。
【班固東都賦】發鯨魚,鏗華鍾。
又人名。
【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
【註】彭鏗,彭祖也。
【神仙傳】彭祖,姓籛名鏗。
考證:〔【前漢□法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
〕謹按所引出禮樂志不出□法志。
謹照原書□法志改禮樂志。
鏘 【戌集上】【金字部】 鏘 〔古文〕□【廣韻】七羊切【集韻】【正韻】千羊切,□音瑲。
【玉篇】鏘鏘,聲也。
【廣韻】鏗鏘。
【集韻】玉聲也。
一曰樂聲。
【詩大雅】八鸞鏘鏘。
【箋】鏘鏘,鳴聲。
【左傳莊二十二年】鳳凰于飛,和鳴鏘鏘。
【禮玉藻】然後玉鏘鳴也。
【註】鏘,聲也。
又【後漢張衡傳】踰高閣之鏘鏘。
【註】鏘鏘,高貌。
又與蹌通。
【禮曲禮】士蹌蹌。
【註】蹌,本又作鶬。
或作鏘。
【疏】容貌舒揚也。
又【集韻】初耕切,音琤。
義同。
鏙 【戌集上】【金字部】 鏙 【玉篇】七回切,音摧。
鏙錯也。
【集韻】一曰文采貌。
【郭璞江賦】鱗甲鏙錯。
又【廣韻】七罪切【集韻】取猥切,□音漼。
義同。
鏚 【戌集上】【金字部】 鏚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同戚。
【廣韻】幹鏚,斧鉞也。
【左傳昭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
【註】鏚,斧也。
柲,柄也。
【淮南子本經訓】幹鏚羽旄。
鏛 【戌集上】【金字部】 鏛 【集韻】辰羊切,音常。
磨也。
一曰車輪繞鐵。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牛尹切,音輑。
束也。
鏜 【戌集上】【金字部】 鏜 【唐韻】土郞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郞切,□音湯。
【說文】鐘鼓之聲。
【詩邶風】擊鼓其鏜。
【傳】鏜然,擊鼓聲也。
又【韻會】亦作闣。
【摯虞思遊賦】闣□兮識故居。
又【集韻】亦作閶。
【司馬法】鼓聲不過閶。
又【廣韻】以鐵貫物也。
鏝 【戌集上】【金字部】 鏝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說文】鐵杇也。
與槾同。
【廣韻】泥鏝。
【爾雅釋宮】鏝謂之杇。
【註】泥鏝。
【疏】鏝者泥鏝也。
一名杇。
塗工之作具也。
又【韻會】亦作墁。
【孟子】毀瓦畫墁。
又【揚子方言】戟,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
【註】卽今雞鳴鉤是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莫半切,音縵。
同墁。
又鏝刀,工人器。
鏞 【戌集上】【金字部】 鏞 【唐韻】餘封切【集韻】餘封切,□音容。
【說文】大鐘。
【爾雅釋樂】大鐘謂之鏞。
【書益稷】笙鏞以閒。
【註】鏞,大鐘。
又通作庸。
【詩周頌】庸鼓有斁。
【傳】大鐘曰庸。
【廣韻】或作銿。
【卯集中】【手字部】同。
測革切。
【班固北征頌】握輔。
【註】言國之所倚,如扶之有依。
【午集中】【疒字部】【字彙】思遮切,音些。
癢也。
【卯集中】【手字部】攜字省文。
別見十八畫。
鏟 【戌集上】【金字部】 鏟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楚限切【正韻】楚□切,□音剗。
【說文】鏶也。
一曰平。
【韻會】平木鐵器。
又【正韻】與剗同。
【木華海賦】鏟臨崖之阜陸。
【杜甫詩】意欲鏟□障。
又損削也。
【唐書高竇傳】埋光鏟采。
【□子昂傳】鏟山輦石。
又與產同。
【鮑照蕪城賦】鏟利銅山。
又【廣韻】初雁切【集韻】【韻會】初諫切,□音羼。
義同。
又【集韻】齒善切,音闡。
【博雅】籤謂之鏟。
鏠 【戌集上】【金字部】 鏠 【唐韻】【集韻】□敷容切,音峰。
【說文】兵耑也。
【史記東方朔傳】變詐鏠出,莫能窮者。
又旗名。
【前漢郊祀志】爲泰乙鏠旗,命曰靈旗,爲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
【說文】或作鋒。
铌 【戌集上】【金字部】 鈮 【玉篇】與檷同。
絡絲柎也。
詳木部檷字註。
鏡 【戌集上】【金字部】 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竟。
【說文】取景之器也。
【玉篇】鑑也。
【釋名】鏡,景也。
言有光景也。
【前漢韓安國傳】淸水明鏡,不可以形逃。
又明也。
【前漢衞姬傳】深說經義,明鏡聖法。
又石鏡,山名。
【潯陽記】石鏡山之東,一圓石縣厓,明淨照人見形。
又石名。
【述異記】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
又破鏡,獸名。
【前漢郊祀志】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
【註】祠祭以解罪求福,梟鳥食母,破鏡似貙食父,黃帝欲絕其類,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又姓。
【姓苑】漢河內令鏡斂,後唐同光中媵臣鏡新磨。
又【韻補】葉居亮切,姜去聲。
【道藏歌】風雲隱宛微,講論五嶽匠。
硨磲精琉璃,琥珀金剛鏡。
鏢 【戌集上】【金字部】 鏢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漂。
【說文】本作□。
刀削末銅也。
【廣韻】刀劒鞘下飾也。
又【集韻】□遙切,音猋。
與□同。
刀鋒也。
鏣 【戌集上】【金字部】 鏣 【集韻】商署切,音恕。
器名。
鏤 【戌集上】【金字部】 鏤 【唐韻】盧□切【韻會】【正韻】郞豆切,□音漏。
【說文】剛鐵可以刻鏤。
【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
【傳】鏤,剛鐵。
又【說文】一曰釜也。
【博雅】鬴也。
【揚子方言】鍑,江淮□楚之閒或謂之鏤。
又【正韻】彫刻也。
【爾雅釋器】也。
【註】刻鏤物爲。
【又】金謂之鏤。
【註】冶器之名。
【詩秦風】虎韔鏤膺。
【箋】鏤膺,刻金飾也。
【左傳哀元年】器不彤鏤。
【註】鏤,刻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鏤靈山。
【師古往】鏤,謂疏通之以開道也。
又姓。
出【姓苑】。
又【唐韻】力朱切【集韻】【韻會】龍珠切,□音慺。
劒名。
【史記吳太伯世家】賜子胥屬鏤之劒。
【註】屬鏤,劒名。
又【韻補】葉淩如切,音廬。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綠房紫菂,窋垂珠。
雲楶藻梲,龍角雕鏤。
字原從宀從吒作。
考證:〔【左傳哀元年】器不彫鏤。
〕謹照原文彫鏤改彤鏤。
鏥 【戌集上】【金字部】 鏥 【集韻】息救切,音秀。
鐵生衣也。
或作銹鏽。
鏦 【戌集上】【金字部】 鏦 【唐韻】【集韻】□七恭切,音樅。
【說文】矛也。
【集韻】一曰矟小者。
【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
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又【前漢南粵傳】欲鏦嘉以矛。
【註】鏦,音蔥。
謂撞刺之也。
又【吳王濞傳】使人鏦殺吳王。
【註】蘇林曰:鏦,音從容之從。
師古曰:鏦,謂以矛戟撞之,音楚江反,鄒氏又音舂。
又【廣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音囪。
義同。
【後漢馬融傳】鏦特肩。
【註】楚江反。
撞也。
又【廣韻】打鐘鼓也。
【說文】或作。
【集韻】亦作□□。
鏧 【戌集上】【金字部】 鏧 【集韻】盧冬切,音隆。
鼓聲。
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俗繓字。
□ 【子集上】【二字部】 □ 【唐韻】古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鄧切,□音堩。
極也,通也,徧也。
【說文】□,竟也。
象舟竟兩岸。
【增韻】延衺也。
【詩大雅】□之秬秠。
又姓。
漢廬江丞□寬。
◎按《說文》字本作。
□卽字古文,然今經史通作□,無從木旁者,自當以□字爲正。
又□從二從舟,今譌從日作亘,非。
又《正字通》或從月。
詳下(亙字)註。
鏨 【戌集上】【金字部】 鏨 【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昨濫切,□音暫。
【廣韻】鐫石。
又【說文】小鑿也。
又【廣韻】才敢切【集韻】在敢切,□音槧。
又【廣韻】慈染切【集韻】疾染切,□音漸。
又【廣韻】士鹹切【集韻】鋤鹹切,□音讒。
又【集韻】財甘切,音蠶。
義□同。
鏩 【戌集上】【金字部】 鏩 【集韻】疾染切,音漸。
鏩鏩,銳進貌。
【揚子太□經】銳鏩鏩。
【註】進無二也。
又【揚子太□經】挫厥鏩鏩。
【註】火性炎上曰鏩鏩。
又【集韻】鋤鹹切,音讒。
義同。
鏪 【戌集上】【金字部】 鏪 【集韻】財勞切,音□。
穿也。
鏫 【戌集上】【金字部】 鏫 鑗字重文。
見【字彙補】。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怡成切,音盈。
石名。
又翫習也。
鏬 【戌集上】【金字部】 鏬 【左思蜀都賦】樼栗鏬發。
【註】謂栗皮拆鏬而發也。
○按卽罅字之譌。
鏳 【戌集上】【金字部】 鏳 【廣韻】士耕切【集韻】鋤耕切,□音崢。
鏳鎗,玉聲。
又【集韻】初耕切,音琤。
金聲。
鏴 【戌集上】【金字部】 鏴 【玉篇】力故切,音路。
【篇海】金路。
鏵 【戌集上】【金字部】 鏵 【廣韻】戸花切【集韻】【正韻】胡瓜切,□音華。
【玉篇】鍫也。
【釋名】鍤,或作鏵。
鏵刳地爲坎也。
【揚子方言】臿,宋魏之閒謂之鏵。
【淮南子精神訓揭钁臿註】臿,鏵也。
【集韻】與釫鋘同。
鏶 【戌集上】【金字部】 鏶 【唐韻】【正韻】秦入切【集韻】籍入切,□音集。
【說文】鍱也。
【博雅】鏶謂之鍱。
又【廣韻】【集韻】□七接切,音妾。
義同。
鏷 【戌集上】【金字部】 鏷 【廣韻】【集韻】□蒲沃切,音僕。
【玉篇】鏷□,矢名。
◎按本作僕。
見左傳莊十年。
又【張協七命】鏷越鍛成。
【註】鏷,生鐵也。
鏸 【戌集上】【金字部】 鏸 【廣韻】【集韻】□胡桂切,音慧。
銳也。
一曰矛三隅謂之鏸。
又【集韻】旋芮切,音彗。
大鼎。
又俞芮切,音叡。
侍臣所執兵。
钋 【戌集上】【金字部】 釙 【集韻】匹角切,音璞。
【玉篇】金釙。
【集韻】金□也。
□ 【子集上】【二字部】 □ 【玉篇】古文五字。
註詳本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天子傳有此字,疑與綯字同。
鏹 【戌集上】【金字部】 鏹 【廣韻】居兩切【集韻】【韻會】舉兩切【正韻】居仰切,□音襁。
以繈貫錢。
【左思蜀都賦】藏鏹巨萬。
【註】鏹,錢貫也。
【正字通】白鏹,金別名。
漢食貨志,萬室之邑,藏鏹千萬。
繈鏹音同義別,錢謂之鏹,以索貫錢謂之繈。
字彙糸部,繈訓錢貫,引正譌,別作鏹,非。
此又雲以鏹貫錢,則是以錢貫錢也。
韻會,鏹,通作繈,亦非。
鏺 【戌集上】【金字部】 鏺 【廣韻】【集韻】【正韻】□普活切,音潑。
【說文】兩刃刀名。
木柄,可以刈草。
【集韻】或省作□。
又【正韻】刈也。
【韓愈曹成王□】鏺廣濟。
又【集韻】北末切,音撥。
鐮也。
鏻 【戌集上】【金字部】 鏻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健貌。
又【廣韻】郞丁切,音靈。
又【廣韻】【集韻】□良刃切,音吝。
義□同。
鏼 【戌集上】【金字部】 鏼 【玉篇】所革切,音梀。
鐵槍也。
鏽 【戌集上】【金字部】 鏽 【集韻】息救切,音秀。
鐵生衣也。
本作銹。
又【正字通】鏡鏽,鏡上綠也。
俗名楊妃垢。
又【集韻】息六切,音肅。
義同。
鏾 【戌集上】【金字部】 鏾 【廣韻】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散。
弩牙緩也。
又【集韻】先旰切,音繖。
弩也。
又【正字通】一說弩無鏾名,鏾音線。
今俗雄雞去勢謂之鏾,與宦牛、閹豬、騸馬義同。
郭師孔誤書鏾作線,說見謇齋瑣綴錄,舊註音散,非。
臞仙肘後經作鐓,雞鏾亦俗增也。
【午集下】【示字部】【唐韻】□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
【說文】以豚祠司命。
漢津曰:祠司命。
又【集韻】毗至切,音庳。
又必至切,音庇。
義□同。
鏿 【戌集上】【金字部】 鏿 【集韻】楚耕切,音鎗。
鐘聲也。
鐀 【戌集上】【金字部】 鐀 【正韻】具位切,音匱。
匣也。
【前漢司馬遷傳】紬石室金鐀之書。
【註】鐀,與匱同。
鐁 【戌集上】【金字部】 鐁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平木器名。
【釋名】鐁,鐁彌也。
釿有高下之跡,以此鐁彌其上而平之也。
【玉篇】本作鋖。
鐂 【戌集上】【金字部】 鐂 【正字通】鎦本字。
鐃 【戌集上】【金字部】 鐃 【唐韻】女交切【集韻】【正韻】尼交切【韻會】泥交切,□音呶。
【說文】小鉦也。
軍法,卒長執鐃。
【玉篇】似鈴無舌,軍中所用也。
【釋名】鐃,聲鐃鐃也。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
【註】鐃如鈴,無舌,有柄,執而鳴之,以止擊鼓。
又奏樂所用也。
【禮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註】文謂鼓,武謂金,鐃樂始奏先擊鼓,亂猶言終也。
鼓聲爲陽,故謂文。
鐃聲爲隂,故謂武。
文以始之,武以收之,言節奏得宜也。
又【博古圖】漢舞鐃二,其形上圜下方,下作疏櫺,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
又樂府有鐃歌,軍中鼓吹曲也。
又與譊通。
【後漢五行志童謠】今年尚可,後年鐃。
○按風俗通作譊。
又【集韻】【正韻】□女敎切,與橈同。
【莊子天道篇】萬物無足以鐃心者。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鐃止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鐄 【戌集上】【金字部】 鐄 【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
【玉篇】鐘聲。
【廣韻】大鐘也。
又【馬融長笛賦】錚鐄營嗃。
【註】錚鐄,聲也。
又【廣韻】鐮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碧同。
詳碧字註。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蒲特切。
義闕。
【篇海】步墨切,音匐。
朋入網衣,人所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音戾。
又音捩。
綬也。
鐅 【戌集上】【金字部】 鐅 【唐韻】芳滅切【集韻】匹滅切,□音撆。
【說文】河內謂臿頭金。
【揚子方言註】江東又呼鍫刃爲鐅。
【集韻】或書作。
鐆 【戌集上】【金字部】 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
與鐩同。
【說文】書作。
陽也,火珠火鏡之類皆是。
【廣韻】可取火於日中者。
鐇 【戌集上】【金字部】 鐇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廣刃斧。
又【集韻】孚袁切,音翻。
【後漢杜篤傳】鐇钁株林。
【註】廣雅曰:鐇,音甫袁反。
椎也。
□蒼雲:鐇,鏟也。
謂以鏟钁去林木之株蘖也。
又【博雅】椎也。
又【集韻】方煩切,音藩。
義同。
鐈 【戌集上】【金字部】 鐈 【唐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音喬。
【說文】似鼎而長足。
【博雅】鐈鬲鬷鋗謂之銚。
【正字通】博古圖,文王子父二鼎,皆鐈屬。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
又渠廟切,音嶠。
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都寒切【集韻】多寒切,□音單。
【唐韻】胡,大腹。
【集韻】胍□謂之。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扶又切。
義闕。
【篇海】絹□。
鐉 【戌集上】【金字部】 鐉 【唐韻】此緣切,音詮。
【說文】所以鉤門戸樞也。
一曰治門戸器也。
又【集韻】椿全切,音猭。
義同。
陒 【戌集中】【阜字部】 陒 【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
【說文】毀垣也。
本作垝。
【篇海】亦作□。
又【玉篇】山名。
又【集韻】苦委切,音詭。
本亦作垝。
義同。
又【集韻】【類篇】□虛宜切,音羲。
毀也。
本作。
同隵□。
又險也。
【前漢杜周傳贊】業因是而抵陒。
【註】師古曰:陒。
讀與戲同。
音許宜反。
戲亦險也,言擊其危險之處。
鬼谷子有抵戲篇。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九輦切【集韻】九件切,□音蹇。
【說文】拔取也。
南楚語。
引楚辭朝阰之木蘭。
或作搴。
亦作攓。
俗作□。
袦 【申集下】【衣字部】 袦 【唐韻】【集韻】□女刮切,音妠。
下人帶襦名。
又渠勿切。
同。
詳字註。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魚記切,音。
【玉篇】大甖也。
【博雅】,甁也。
【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謂之。
甖,其通稱也。
鐊 【戌集上】【金字部】 鐊 【唐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音陽。
【說文】馬頭飾也。
引《詩》:鉤膺鏤鐊。
一曰鍱車輪鐵。
【徐鉉曰】今經典作鍚。
【急就篇】鞇□靯□鞍鑣鐊。
【師古註】鐊同鍚。
考證:〔【急就篇】鞇靯□鞍鑣鐊。
〕謹照原文鞇下增□字。
鐋 【戌集上】【金字部】 鐋 【廣韻】【正韻】□他浪切,音儻。
工人治木器。
【韻會】以鐵爲齗,凡木石有斤斧痕迹者,摩之令平也。
亦作□。
□ 【辰集上】【日字部】 □ 【五音篇海】古文渴字。
註詳水部九畫。
鐌 【戌集上】【金字部】 鐌 【集韻】似兩切,音象。
【玉篇】鐌,鼻器鈕。
又錦名。
鐍 【戌集上】【金字部】 鐍 【廣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玉篇】環有舌者。
與觼同。
【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縌者,古佩璲也。
佩綬相迎,故曰縌。
紫綬以上,縌綬之閒,得施玉鐶鐍。
又玉鐍。
【前漢天文志背穴註】皆日旁氣也。
背形如背字也。
穴多作鐍,其形如玉鐍也。
如淳曰: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
鐍,抉傷也。
又扃鐍,箱篋前鎖處也。
【莊子胠篋篇】固扃鐍。
【註】鐍,古穴反。
紐也。
又【集韻】允律切,音聿。
錐也。
鐎 【戌集上】【金字部】 鐎 【唐韻】卽削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焦。
【說文】鐎,鬥也。
【廣韻】溫器三足而有柄。
【周禮天官鬱人註】以煑之鐎中,停于祭前。
【史記李將軍傳刁鬥註】以銅作鐎器,受一鬥,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鬥。
又【博古圖】漢熊足鐎鬥,高四寸八分,深三寸二分,口徑二寸三分,容一升四合有半,重一斤十兩,有流,有柄,三足,流蓋與柄多爲物象,足飾以熊。
龍首鐎鬥,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徑四寸三分,容三升重三斤一兩,有耳有流有柄,首飾以龍,皆銅爲之。
趙襄子使人操鬥,以食大工。
古者行食以鬥,而此有柄與流,知其爲盛羹湇之具也。
【正字通】據此說,與周禮註煑鐎小別。
然以形制推之,鐎鬥與軍中鐎鬥,名同實異。
說文鐎汎訓鐎鬥。
徐氏誤引史記,鐎器受二升,晝炊夜擊,以實之。
六書故、正韻、韻會鐎字註,與刁鬥合爲一,皆非也。
【集韻】通作焦。
又【廣韻】昨焦切【集韻】慈焦切,□音樵。
溫器。
形如銚。
又【五音集韻】卽由切,音遒。
釜屬。
鐏 【戌集上】【金字部】 鐏 【唐韻】徂寸切【集韻】【韻會】徂悶切,□鱒去聲。
【說文】柲下銅也。
【禮曲禮】進戈者前其鐏。
【註】銳底曰鐏,取其鐏也。
【疏】鐏在尾而鈍,鈍向人爲敬,所以前鐏後刃也。
又【廣韻】【正韻】祖悶切【集韻】祖寸切,□尊去聲。
又【集韻】祖管切【正韻】作管切,□音纂。
又【集韻】租昆切,音尊。
義□同。
鐐 【戌集上】【金字部】 鐐 【唐韻】洛簫切【集韻】【韻會】落簫切,□音遼。
【說文】白金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
【詩小雅鞸琫有珌箋】大夫鐐琫而鏐珌。
【何晏景福殿賦】鐐質輪菌。
又【廣韻】有孔爐。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美金。
又【集韻】郞到切,勞去聲。
義同。
又【正字通】宋仁宗遊後苑還宮,索漿急。
宮□曰:大家何不于外宣索而受渴。
曰:吾屢顧不見鐐子,恐問之,則所司有得罪者。
楊愼曰:鐐子,庖人之別稱。
【午集下】【示字部】【正篇】力之切,音離。
福祥也。
【正字通】亦作魑。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匹賓切【集韻】紕民切,□音□。
【廣雅】□,飛也。
考證:〔【廣韻】□民切。
〕謹照原文改爲匹賓切。
鐑 【戌集上】【金字部】 鐑 【集韻】吉屑切,音結。
鐮也。
與鍥同。
鐒 【戌集上】【金字部】 鐒 【集韻】同□。
鐓 【戌集上】【金字部】 鐓 【廣韻】【正韻】□杜對切,音隊。
矛戟下銅鐏。
【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
【註】平底曰鐓。
取其鐓也。
【疏】鐓,爲矛戟柄尾,平底如鐓,柄下也。
以平嚮人,敬也。
【釋文】鐓,本又作錞。
杜對反。
又【集韻】【韻會】【正韻】□杜罪切,音錞。
又【集韻】都玩切,音鍛。
又都昆切,音敦。
義□同。
又【集韻】都回切,音塠。
下垂也。
一曰千斤椎。
或書作鐜。
鐔 【戌集上】【金字部】 鐔 【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尋。
【說文】劒鼻也。
【徐鍇曰】劒鼻,人握處之下也。
【正韻】三蒼雲:劒口。
又劒環。
司馬彪雲:劒珥。
【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
【註】鐔,劒珥鼻也。
又【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
【註】鐔,似劒而小。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鐔封縣。
又姓。
漢豫州刺史鐔顯。
又【廣韻】夷針切【集韻】餘針切,□音淫。
義同。
【戰國策鐔蒙註】【前漢地理志鐔封縣註】【韓延壽傳劒鐔註】□兼尋淫二音讀。
又【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
【張衡東京賦】底柱輟流,鐔以大岯。
【註】言大岯險,同劒口也。
鐔,徒南反。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鐔成縣。
【註】鐔音譚。
【淮南子人閒訓】一軍塞鐔城之嶺。
【註】鐔城,在武陵西南,接鬰林郡。
又【後漢□寵傳】寵到顯用良吏王渙鐔顯等,以爲心腹。
【註】鐔,徒南反。
【正字通】姓有潭尋二音,漢鐔政,明鐔鑑,一讀尋,一讀潭。
又【類篇】徒感切,潭上聲。
劒口也。
【莊子說劒篇】周宋爲鐔。
【註】鐔,徒感反。
劒口也。
又【集韻】尋浸切,音蕈。
刀本。
又達各切,音鐸。
劒珥。
鐕 【戌集上】【金字部】 鐕 【正字通】□字之譌。
铹 【戌集上】【金字部】 鐒 【集韻】同□。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類篇】□章移切,音支。
楡莢也。
又與□同。
【說文】菹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或作□,亦書作□。
詳□字註。
鐖 【戌集上】【金字部】 鐖 【廣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
【集韻】無鐖之鉤,不可以得魚。
【玉篇】鉤逆鋩。
又【淮南子齊俗訓】工匠之爲連鐖。
【註】連鐖,鐖發也。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
大鐮。
又【類篇】魚開切,音皚。
義同。
【史記衡山王傳】非直適戍之衆,鐖鑿棘矜也。
【註】徐光曰:大鐮謂之剴,或是鐖乎。
劉氏鐖音吾裏反,鄒氏音機。
鐗 【戌集上】【金字部】 鐗 【唐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襇。
【說文】車軸鐵也。
【博雅】錔也。
【釋名】鐗,閒也。
閒釭軸之閒,使不相摩也。
鐘 【戌集上】【金字部】 鐘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
【說文】樂鐘也。
【廣韻】世本曰:垂作鐘。
【釋名】鐘,空也。
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
【詩周南】鐘鼓樂之。
又【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
◎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
互詳前鍾字註。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
【註】夫鐘,郕地。
又山名。
【廣輿記】鐘山屬金陵。
【集韻】或作銿。
鐙 【戌集上】【金字部】 鐙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音登。
【說文】錠也。
【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
今俗別作燈,非是。
【楚辭招魂】華鐙錯些。
【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又山名。
【山海經】鼓鐙之山。
又與登同。
【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
【註】瓦豆謂之鐙。
【疏】詩:于豆于登。
毛傳:木曰豆,瓦曰登。
【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
【廣韻】鞍鐙。
【集韻】馬鞁具。
【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
【韓緻堯詩】和裙穿玉鐙。
又【韻會】豆下跗。
【禮祭統】執鐙。
【註】鐙,豆下跗也。
【釋文】鐙,音登。
又丁鄧反。
鐚 【戌集上】【金字部】 鐚 【集韻】同錏。
鐛 【戌集上】【金字部】 鐛 【揚子方言】鐛,飽也。
【註】鐛音映。
○按當作。
鐜 【戌集上】【金字部】 鐜 【五音集韻】都回切,音磓。
同鐓。
【申集中】【虍字部】【直音】與虐同。
詳虐字註。
鐞 【備考】【戌集】【金字部】 鐞 【龍龕】同鎒。
鐩 【戌集上】【金字部】 鐩 【玉篇】同鐆。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捕魚具也。
或從祿。
又【正字通】一曰□字之譌。
【辰集下】【殳字部】【集韻】枯公切,音空。
擊也。
本作□。
又【玉篇】音終。
盡殺也。
鐪 【戌集上】【金字部】 鐪 【唐韻】郞古切【集韻】籠五切,□音魯。
【說文】煎膠器也。
又【集韻】一曰刀柄。
【集韻】或作鏀。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的協切,音聑。
偛。
小人貌。
陣 【戌集中】【阜字部】 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刃切,音□。
【玉篇】旅也。
【廣韻】列也。
【史記淮隂侯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
【後漢禮儀志】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又【玉篇】本作□。
【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司馬以旗緻民平列□,如戰之□。
【左傳成七年】巫臣通吳於晉,敎之戰□。
【佩觿集】軍□爲陣,始於王羲之小學章。
◎按史記作陣,非自羲之始也。
鐫 【戌集上】【金字部】 鐫 【唐韻】【正韻】子全切【集韻】【韻會】遵全切,□音鋑。
【說文】穿木鐫也。
【釋名】鐫,鐏也。
有所鐏入也。
又【廣韻】鑽也,斲也。
【揚子方言】也。
晉趙謂之鐫。
【前漢溝洫志】可鐫廣之。
【註】鐫,謂琢鑿之。
【淮南子本經訓】鐫山石。
【註】鐫,猶鑿也。
【抱樸子臣節卷】昆吾彜器,能者鐫勳。
【庾信枯樹賦】雕鐫始就,剞劂仍加。
又【正韻】謫也。
【正字通】中外官,降級曰鐫級。
又【說文】一曰瑑石也。
【正字通】瑑圭璧上起□瑑也。
今刻石文曰瑑石。
又【集韻】將廉切,音尖。
錐也。
亦作鋑□。
又【集韻】子兗切,音臇。
【博雅】鑿也。
鐬 【戌集上】【金字部】 鐬 【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
【玉篇】鈴聲。
又【博雅】鐬鐬,盛也。
鐭 【戌集上】【金字部】 鐭 【集韻】乙六切,音。
溫器。
或作□。
又【五音集韻】烏到切,音奧。
義同。
鐮 【戌集上】【金字部】 鐮 【集韻】同鎌。
【備考】【申集】【艸字部】【搜眞玉鏡】音衣。
鐵 【戌集上】【金字部】 鐵 〔古文〕銕【唐韻】天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天入聲。
【說文】黑金也。
【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
【史記貨殖傳】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蜀卓氏之先趙人也。
用冶鐵富魯人,曹邴氏亦然。
【江淹銅劒讚序】古以銅爲兵,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克給,故以鐵足之。
又黃鐵,銅也。
【書呂□其罰百鍰傳】鍰,黃鐵也。
【疏】古者金銀銅鐵,總號爲金,此傳言黃鐵,舜典傳言黃金,皆是今之銅也。
古人贖罪,悉皆用銅,而傳或稱黃金,或言黃鐵,謂銅爲金爲鐵耳。
又【禮月令】孟冬駕鐵驪。
【註】鐵驪,色如鐵。
【詩秦風】駟鐵孔阜。
【傳】鐵驪也。
【疏】鐵者,言其黑色如鐵。
◎按今集註作驖。
又地名。
【春秋哀二年】戰于鐵。
【註】鐵,衞地,在戚城南。
又水名。
【山海經】敝鐵之水出焉。
又獸名。
【神異經】南方有獸,名曰齧鐵,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鐵,飮水,其糞可作兵器,其利如鋼。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又姓。
【正字通】宋鐵南仲,明鐵鉉。
又【廣韻】複姓。
赫連勃勃,攺其支庶爲鐵伐氏,雲庶朕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又【集韻】徒結切,音耊。
利鐵也。
鐶 【戌集上】【金字部】 鐶 【廣韻】戸關切【集韻】【正韻】胡關切,□音還。
【廣韻】指鐶。
【集韻】金鐶。
【正字通】凡圜郭有孔,可貫繫者謂之鐶。
【揚子太□經】錘以玉鐶。
又【集韻】隨戀切,音。
車鐶也。
本作鋗。
鐷 【戌集上】【金字部】 鐷 【集韻】虛涉切,音偞。
鋌也,鐶也。
【午集下】【示字部】【字彙補】同齊。
見漢□文。
鐸 【戌集上】【金字部】 鐸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度。
【說文】大鈴也。
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
【玉篇】所以宣敎令也。
【釋名】鐸,度也。
號令之限度也。
【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
【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衆。
木鐸,木舌也。
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又【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註】鐸,大鈴也。
振之以通鼓。
又牛鐸。
【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
【集韻】或作箴。
亦作針。
又刺也。
【前漢廣川王傳】以鐵鍼鍼之。
【註】鍼,刺也。
又【方書】鍼石刺病。
唐狄仁傑善鍼術。
又人名。
【左傳定四年】鍼尹固與王同舟。
【釋文】鍼,之林反。
又【廣韻】【集韻】□巨鹽切。
【五音集韻】鐵針□物也。
又【廣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音箝。
人名。
【詩秦風】子車鍼虎。
【左傳隱八年】□鍼子送女。
【註】鍼子,□大夫。
又【莊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鍼巫氏。
【註】鍼巫氏,魯大夫。
又【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文】鍼,□其廉反。
又地名。
【左傳成六年】侵宋師於鍼。
【釋文】鍼,其廉反。
一音針。
又【五音集韻】古鹹切,音緘。
病無所取丸散不能消除,病在經絡,以鍼鍼之。
鍿 【戌集上】【金字部】 鍿 【正字通】錙本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扶微切,音肥。
竹名。
□ 【備考】【午集】【禾字部】 □ 【搜眞玉鏡】音和。
□ 【午集下】【穴字部】 □ 【說文】【玉篇】□居六切。
窮也。
亦作□。
鎁 【戌集上】【金字部】 鎁 【廣韻】以遮切,音邪。
同釾。
【呂氏春秋】長劒期乎斷,不期乎鏌釾。
鍽 【戌集上】【金字部】 鍽 【五音集韻】□連切,音鞭。
金鍽。
又方緬切,音褊。
義同。
鍾 【戌集上】【金字部】 鍾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鐘。
【說文】酒器也。
【孔叢子儒服篇】堯舜千鍾,孔子百觚。
【正字通】壷屬。
漢大官銅鍾,卽壷也。
俗謂酒巵。
【晉書崔洪傳】洪性儉,屛遠珠玉,汝南王亮以琉璃鍾行酒,洪不執。
又【玉篇】聚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鍾之。
【註】鍾,聚也。
以器聚音。
又【二十八年】天鍾美於是。
【晉書王戎傳】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又【正字通】天所賦予亦曰鍾。
【曹植詩】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鍾。
【鮑照詩】去來今何道,未知生所鍾。
又【廣韻】當也。
又重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
【註】鍾,重也。
染色欲其深重,羽以飾王後之車及旌旂也。
又量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餼國人粟,戸一鍾。
【註】六斛四鬥曰鍾。
【前漢食貨志】穀糴千鍾。
又【小爾雅】二缶謂之鍾。
【註】八斛也。
又【淮南子要略篇】一朝用三千鍾贛。
【註】鍾,十斛。
又地名。
【春秋成十四年】會吳于鍾離。
【註】鍾離,楚邑淮南縣。
【左傳昭六年】吳人敗其師于房鍾。
【註】房鍾,吳地。
【史記王子侯者年表】千鍾侯劉搖。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鍾武縣。
又國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公子燭庸奔鍾吾。
【註】鍾吾,小國。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鍾官令丞。
【註】鍾官,主鑄錢官也。
【後漢隗囂傳】坐挾銅炭,沒入鍾官。
又姓。
【左傳定四年】鍾建負季芉。
【註】鍾建,楚大夫。
又鍾離,複姓。
【五音集韻】世本雲: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爲姓。
又琴名。
【前漢王褒傳】雖伯牙操遞鍾。
【註】臣瓚曰:楚辭九思雲:奏伯牙之號鍾。
號鍾,琴名也。
馬融長笛賦曰:號鍾高調。
伯牙以善鼓琴,不聞說能擊鍾也。
晉灼曰:遞音遞送之遞,二十四鍾,各有節奏,擊之不常,故曰遞。
師古曰:琴名是也。
字旣作遞,則與楚辭不同,不得卽讀爲號,當依晉音耳。
又龍鍾。
竹名。
產羅浮山。
【韓愈詩】東野不得官,白首誇龍鍾。
【丹鉛錄】龍鍾,似竹搖曳不自持也。
【杜弼爲侯景檄梁文】龍鍾稚子。
【蘇氏演義】龍鍾,謂不翹舉,如鬖拉搭之類。
【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
【註】遺失貌如隴之種物。
【正字通】龍鍾卽隴種二字聲之轉。
或又作儱偅。
【盧仝詩】作躘蹱。
又垂淚貌。
【琴操退怨歌】空山欷歔涕龍鍾。
又與鐘通。
【正字通】說文鍾,酒器。
從金重聲,職容切。
鐘,樂器,秋分之音,物穜成,童聲,職茸切。
分爲二,泥。
漢志黃鐘,周禮作鍾。
詩鐘鼓亦作鍾。
古二字通用。
又【集韻】朱用切,音種。
【字林】酒器也。
一曰樂器。
又【韻補】葉諸良切,音章。
【蜀昭烈帝贊】皇帝遺植,爰茲八方。
別自中山,靈精是鍾。
鎀 【戌集上】【金字部】 鎀 【玉篇】宿由切,音修。
鋌也。
鎈 【戌集上】【金字部】 鎈 【玉篇】相可切,音縒。
金光也。
又【廣韻】初牙切【集韻】【正韻】初加切,□音叉。
錢異名。
鎉 【戌集上】【金字部】 鎉 【五音集韻】都合切,音答。
鎉鉤也。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女江切【集韻】濃江切,□音□。
【玉篇】目不明也。
又【集韻】奴冬切,音農。
【玉篇】怒目也。
鎊 【戌集上】【金字部】 鎊 【廣韻】【集韻】【韻會】□鋪郞切,音滂。
【玉篇】削也。
鎋 【戌集上】【金字部】 鎋 【廣韻】胡瞎切【集韻】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轄。
【玉篇】車鎋也。
【廣韻】車軸頭鐵。
【孝經鉤命決】孝道者,萬世之桎鎋。
【詩小雅惟周之氐箋】言爲周之桎鎋。
持國政之平。
【疏】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故以太師之官爲周之桎鎋也。
【釋文】鎋,又作轄,胡□反。
鎌 【戌集上】【金字部】 鎌 【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音廉。
【說文】鍥也。
【揚子方言】刈鉤,自關而西或謂之鎌。
【釋名】鎌,廉也,體廉薄也。
其所刈稍稍取之。
又似廉者也。
【鮑照東武吟】腰鎌刈葵藿。
【韓愈寄張十八助敎詩】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又【揚子方言】凡箭鏃,胡合嬴者四鐮。
或曰拘膓。
【註】四鐮,廣稜也。
又【揚子方言】東齊,僞物謂之冉鎌。
【集韻】或作鐮。
鎍 【戌集上】【金字部】 鎍 【集韻】昔各切,音索。
鐵繩也。
又色窄切,音梀。
鐵丳。
鎎 【戌集上】【金字部】 鎎 【唐韻】【集韻】□許旣切,欷去聲。
【說文】怒戰也。
引春秋傳,諸侯敵王所鎎。
○按左傳文三年今本作愾。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篇海】音義同捷。
〇按榳字之譌。
【未集中】【耳字部】【玉篇】力木切,音祿。
聽,蟲名。
【字林】似蜥蜴,出魏興郡。
居樹上,下齧人,輒上樹,垂頭聽哭聲,乃去。
□ 【午集下】【立字部】 □ 端字之譌。
見【五音篇海】。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之由切,音周。
【類篇】草名。
似葵,五色。
又【玉篇】同茢。
鎏 【戌集上】【金字部】 鎏 【集韻】力求切,音留。
美金謂之鎏。
又【五音集韻】垂玉也。
冕飾也。
今典籍作旒。
鎐 【戌集上】【金字部】 鎐 【廣韻】作木切,音鏃。
姓也。
出彭城。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酒器。
鎑 【戌集上】【金字部】 鎑 【玉篇】于劫切,音葉。
【五音集韻】鐵器也。
又他盍切,音榻。
鎑鑪。
又【集韻】谷盍切,音。
鎑,溫器。
又【五音集韻】魚怯切,音業。
鞍貌。
鏀 【戌集上】【金字部】 鏀 【廣韻】郞古切【集韻】籠五切,□音魯。
【玉篇】釜也。
【集韻】本作鐪。
又【廣韻】以木爲刀柄。
鎒 【戌集上】【金字部】 鎒 【五音集韻】奴豆切,同耨。
【詩周頌庤乃錢鎛傳】鎛,鎒也。
【疏】鎒,或作耨。
字詁雲:頭長六寸,柄長一尺。
鎒,古字也。
今作耨。
又【玉篇】呼高切,音蒿。
除草。
【戰國策】操銚鎒,與農人居壠畝之中。
【註】鎒,呼高反。
【淮南子說山訓】治國者,若鎒田去害苗者而已。
考證:〔【詩周頌痔乃錢鎛傳】〕謹照原文痔改庤。
鎓 【戌集上】【金字部】 鎓 【集韻】烏公切,音翁。
鍬也。
鎔 【戌集上】【金字部】 鎔 【唐韻】餘封切【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說文】冶器法也。
【史記平準書】姦或盜摩錢裏取鎔。
【徐廣曰】冶器法,謂之鎔。
【前漢食貨志】冶鎔炊炭。
【註】鎔,形容也。
作錢模也。
【董仲舒賢良策】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金之在鎔,惟冶者所爲。
又【廣韻】鎔,鑄也。
【增韻】銷也。
鎕 【戌集上】【金字部】 鎕 【唐韻】【集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鎕銻,火齊赤珠也。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同硇。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七浪切,倉去聲。
禾穎也。
鎖 【戌集上】【金字部】 鎖 【唐韻】【正韻】蘇果切【集韻】【韻會】損果切,□音瑣。
【說文】鐵鎖,門鍵也。
【集韻】鋃鐺也。
【前漢王莽傳】以鐵鎖琅當其頸。
【註】琅當,長鏁也。
【班固敘傳】繫名聲之韁鎖。
【抱樸子逸民卷】屈龍淵爲錐鎖之用。
又【正字通】鎖子甲,五環相互,一環受鏃,諸環拱護,故箭不能入。
【杜甫詩】雨拋金鎖甲。
【集韻】或作鏁。
鎗 【戌集上】【金字部】 鎗 【唐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璫。
【說文】鐘聲也。
【後漢馬融傳】鍠鍠鎗鎗,奏於農郊大路之衢。
【博雅】聲也。
【集韻】或作鏿。
又【廣韻】鼎類。
【六書故】三足鬴也。
俗作鐺。
又【正韻】酒器。
南齊竟陵王子良,遺何默以徐景山酒鎗。
古借用倉。
又【集韻】鋤庚切,音傖。
亦鐘聲也。
又【集韻】千羊切,音瑲。
與鏘同。
【史記樂書】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鎗而已也。
【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義。
【註】鏗鎗,金石之聲也。
【潘嶽籍田賦】衝牙錚鎗。
又與鶬通。
【詩周頌鞗革有鶬釋文】鶬,七羊反。
本亦作鎗。
【傳】有鶬,言有法度也。
【箋】鶬,金飾貌。
又長腰鎗,米別名。
【李賀憶昌谷山居詩】長鎗江米熟。
【註】江米,江南所貢玉粒。
又【字彙補】鎗去聲,髹工有鎗金鎗銀法。
見輟耕錄。
【正字通】俗以鎗爲刀槍字,誤。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籀文岫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苦簟切,音遣。
鹿名。
或作①。
①字原刻作穴下尿。
鎘 【戌集上】【金字部】 鎘 【廣韻】郞擊切【集韻】狼狄切,□音歷。
與鬲同。
鼎屬。
【類篇】或作□。
【午集下】【石字部】【正字通】同珉瑉。
從玉從石,義通。
詳砇字註。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其虐切【集韻】極虐切,□音噱。
【廣韻】□,大笑。
又【集韻】牛舌也。
鎙 【戌集上】【金字部】 鎙 【五音集韻】所角切,同槊。
矛長丈八也。
鎚 【戌集上】【金字部】 鎚 【廣韻】【正韻】直追切【集韻】【韻會】傳追切,□音椎。
【玉篇】鐵鎚也。
【廣韻】金鎚。
【抱樸子僊藥卷】以鐵鎚鍛其數千下。
又【廣韻】權也。
【正韻】與錘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都回切,音磓。
【廣韻】治玉。
【集韻】鍛也。
又【廣韻】直類切【集韻】馳僞切,□音墜。
好銅半熟也。
鎛 【戌集上】【金字部】 鎛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說文】鎛,鱗也。
鐘上橫木上金華也。
從金尃聲。
【徐曰】鐘筍上飾。
【玉篇】鎛,鱗獸,似人,懸鐘橫木也。
又【正韻】大鐘。
【周禮春官】鎛師掌金奏之鼓。
【左傳襄十一年】及其鎛磬。
【周語】伶州鳩對周景王曰:細鈞有鐘無鎛,昭其大也。
大鈞有鎛無鐘,甚大無鎛,鳴其細也。
大昭小鳴,龢之道也。
【註】韋昭曰:細,細聲,爲角徵羽也。
鈞,調也。
鐘,大鐘。
鎛,小鐘也,昭,明也。
有鐘無鎛,爲兩細不相和,故以鐘爲節。
明其大者,以大平細也。
大謂宮商也。
爲兩大不相和,故去鐘用鎛,以小平大也。
甚大,謂同尚大聲,故又去鎛。
獨鳴其細,細謂絲竹革木也。
大聲昭,小聲鳴,龢平之道也。
【正字通】按:鎛小於鐘,韋註甚明,而周禮儀禮註,鄭康成皆雲,鎛,如鍾而大,與國語不合。
又【說文】一曰田器。
【詩周頌】庤乃錢鎛。
【傳】鎛,鎒也。
【釋文】鎛,音博。
【釋名】鎛,鋤類也。
又【淮南子俶眞訓】華藻鎛鮮。
【註】鎛,今之金尊鮮明好也。
考證:〔【詩周頌】痔乃錢鎛。
〕謹照原文痔改庤。
鎜 【戌集上】【金字部】 鎜 【玉篇】古文盤字。
註詳皿部十畫。
钣 【戌集上】【金字部】 鈑 【集韻】【韻會】【正韻】□補綰切,音版。
鉼金曰鈑。
【爾雅釋器】鉼金謂之鈑。
【釋文】鈑,音版。
【周禮秋官職金】祭五帝供金鈑。
【賀知章詩】鈑鏤銀盤薦蛤蜊。
又【字彙補】與版同。
【莊子徐無鬼】金鈑六弢。
【午集下】【示字部】【廣韻】昨勞切【集韻】才勞切,□音曹。
祭也,祐也。
一曰祭豕先。
鎡 【戌集上】【金字部】 鎡 【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茲。
【玉篇】鎡錤,鉏也。
【孟子】雖有鎡基。
【韻會】通作茲。
【前漢樊噲傳】作茲基。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古行切【集韻】居行切,□音庚。
【說文】□也。
【九經字樣】隷省作更。
【禮曲禮】君子問更端。
又【禮月令】更皮幣。
【註】更,猶易也。
又【史記曹相國世家】舉事無所變更。
又【禮儒行】乃留,更僕未可終也。
【釋文】更,代也。
又【史記平準書】悉巴蜀租賦,不足以更之。
【註】韋昭曰:更,續也。
或曰更,償也。
又【玉篇】更,歷也,復也。
【類篇】疊也。
又【禮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
【註】年老更事緻仕者也。
【後漢禮儀志註】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
又【前漢昭帝紀】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
【註】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者正卒無常,人皆當疊爲之。
一月一更,是爲卒更也。
貧者欲得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是爲踐更也。
天下人皆直戍邊三日,亦名爲更,律所謂繇戍也。
諸不行者,出錢三百人官,官以給戍者,是爲過更也。
又因時變易刻漏曰更。
【班固西都賦】衞以嚴更之署。
【註】督夜行鼓也。
又【豹隱紀談】楊萬裡詩:天上歸來有六更。
【註】內樓五更後,梆鼓徧作,名蝦蟇更。
禁門初開,百官隨入,所謂六更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太子率更家令。
【註】師古曰: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廣韻】【集韻】□古孟切,音亙。
【增韻】再也。
又【韻補】葉居良切。
【司馬相如長門賦】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其降霜。
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鬱其不可再更。
考證:〔【禮月令】易皮幣。
【註】易,猶更也。
〕謹照原文易皮幣改更皮幣。
易猶更也改更猶易也。
〔【張衡西都賦】〕謹按西都賦班固所作,謹照原書張衡改班固。
鎢 【戌集上】【金字部】 鎢 【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
【玉篇】鎢錥,小釜。
【廣韻】鎢錥,溫器。
【博雅】鎢錥謂之銼□。
【晉書杜預傳】釜甕銚槃鎢錥,皆民閒之急用也。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類篇】□莫報切,音冒。
□或從攴。
抵也。
【篇海】手扶之也。
鎣 【戌集上】【金字部】 鎣 【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縈定切,□音瑩。
【說文】器名也。
【正字通】磨金器令光澤也。
又【廣韻】飾也。
又【博雅】磨也。
又【廣韻】餘傾切【集韻】惟傾切,□音營。
采鐵也。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磨也。
一曰器也。
又【字彙補】人名。
唐有孫鎣。
又【集韻】畎迥切,音熲。
冶器,以金爲之。
又【集韻】於丁切,音嫈。
又【五音集韻】烏莖切,音甖。
義□同。
鎤 【戌集上】【金字部】 鎤 【集韻】虎晃切,音慌。
鐘聲。
又戸廣切,音晄。
義同。
鎥 【戌集上】【金字部】 鎥 【字彙】田聊切,音條。
金石。
鎦 【戌集上】【金字部】 鎦 【唐韻】【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
【說文】殺也。
【徐鍇曰】說文無劉字,偏旁有之,此字又史傳所不見,疑此卽劉字也。
從金從丣,刀字屈曲,傳寫誤作田爾。
◎按玉篇作古文劉字。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梁州謂釜曰鎦。
【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或謂之酢鎦。
鎧 【戌集上】【金字部】 鎧 【唐韻】苦亥切【正韻】可亥切,□音愷。
【說文】甲也。
【釋名】鎧,猶塏也。
塏,堅重之言也。
【書說命惟甲冑起戎註】甲鎧也。
【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劒鎧。
【廣韻】甲,介鎧也。
【周禮夏官司甲疏】古用皮,謂之甲。
今用金,謂之鎧。
【初學記】首鎧謂之兜鍪,亦曰冑。
臂鎧謂之釬。
頸鎧謂之錏鍜。
【雲笈軒轅紀】蚩尤始作鎧甲兜鍪,時人不識,以爲銅頭鐵額。
又【梵書】袈娑爲忍辱鎧。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音慨。
義同。
鎨 【戌集上】【金字部】 鎨 【集韻】聳尹切,音筍。
金之萌生曰鎨。
鎩 【戌集上】【金字部】 鎩 【唐韻】所拜切【集韻】【韻會】所戒切,□殺去聲。
【說文】鈹有鐔也。
【韻會】一曰長矛。
【賈誼過秦論】非銛於句戟長鎩也。
【釋文】鎩,所拜反。
【漢書註】音山列反。
【集韻】或作□。
亦作□。
【韻會】或作□。
又【廣韻】剪翮。
【左思蜀都賦】鳥鎩翮。
【註】鎩,殘也。
【顏延年五君詠】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又【廣韻】所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山戛切,□音殺。
又【韻會】式列切,音設。
義□同。
又【廣韻】【集韻】□所例切,音。
戟屬。
又【集韻】色入切,音歰。
鋋也。
本作闟。
又葉式吏切,音試。
【張衡東京賦】郞將司階,虎戟交鎩。
龍輅充庭,雲旗拂霓。
霓去聲。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五音篇海】音典。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莫耕切【集韻】眉耕切,□音萌。
竹名。
或作。
又【集韻】俱□切,音憬。
義同。
□,同永。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乃挺切,音濘。
□□,籝也。
鎪 【戌集上】【金字部】 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侯切,音涑。
【廣韻】刻鏤也。
【集韻】彫也。
【左思魏都賦】木無彫鎪。
又【增韻】鐵蝕也。
【集韻】本作鏉。
又【韻會】疎鳩切,音搜。
鏤也。
一曰馬耳,金飾也。
本作。
鍘 【戌集上】【金字部】 鍘 【字彙】士戛切,音劄。
鍘草也。
鈉 【戌集上】【金字部】 鈉 【集韻】諾荅切,音訥。
【玉篇】打鐵。
又【廣韻】而銳切,音芮。
銳鈉。
【類篇】刻木耑所以入鑿。
鎫 【戌集上】【金字部】 鎫 【字彙】同鋄。
鎬 【戌集上】【金字部】 鎬 【唐韻】乎老切【集韻】下老切,□音晧。
【說文】溫器也。
又【說文】地名。
武王所都,在長安西上林苑中。
【詩大雅】鎬京辟雍。
【傳】武王作邑於鎬京。
【書洪範傳】以箕子歸鎬京。
【釋文】鎬,胡老反。
本又作鄗。
又【正字通】靈夏等地,亦曰鎬。
【詩小雅】侵鎬及方。
【箋】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來歸自鎬,我行永久。
【劉向疏】吉甫之歸,周厚賜之,其詩曰:來歸自鎬,鎬去京師千裡,王肅以鎬爲鎬京,王基非之。
又【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
【註】皆謂光顯昭明也。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吾困切,音顐。
□也。
謂相謁食麥。
秦人語。
或從禾。
鎭 【戌集上】【金字部】 鎭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陟刃切,音震。
【說文】博壓也。
【玉篇】重也,壓也。
【前漢枚乗傳】馬方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鎭之。
【周語】爲摯幣瑞節以鎭之。
【註】鎭,重也。
【楚辭九歌】白玉兮爲鎭。
【註】以白玉鎭坐席也。
一作瑱。
又【玉篇】安也。
【周禮春官】王執鎭圭。
【註】鎭,安也。
【左傳桓十三年】夫固謂君訓衆,而好鎭撫之。
又【正韻】藩鎭、山鎭,皆取安重鎭壓之義。
【禮禮器其餘無常貨註】其餘謂九州之外,夷服,鎭服,蕃服之國。
【周禮夏官職方氏】辨九服之邦國,曰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衞服、蠻服、夷服、鎭服、藩服。
【註】言鎭守之。
【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傳】每州名山大者,以爲其州之鎭。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山鎭曰會稽。
【註】鎭,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韻會】州名,漢恆山郡,後周立恆州唐攺鎭州。
五代唐攺眞定府。
又姓。
出【姓苑】。
又【萬姓統譜】湖廣松滋縣有鎭氏。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太歲在甲寅,鎭星在東壁。
又【廣韻】陟鄰切【集韻】【韻會】知鄰切,□音珍。
【廣韻】戍也。
又【集韻】寶器也。
【周禮春官天府】國之玉鎭。
【註】玉瑞也。
一音珍。
或作瑱。
又【周語】是陽失其所而鎭隂也。
【註】鎭,音珍,爲隂所鎭笮也。
【史記周本紀】作塡。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
與塡同。
塞也。
【晉語】譬之如室,旣鎭其甍矣。
【註】鎭,或作塡,經史通用。
又【馮衍顯志賦】稱古今以敬思兮,覽聖賢以自鎭。
嘉孔父之知命兮,大老耼之貴□。
鎭,葉音田。
考證:〔【禮禮運其餘無常貨註】〕謹照原書禮運改禮器。
〔【周禮天官天府】國之玉鎭。
〕謹照原文天官改春官。
【辰集下】【毛字部】與氂同。
俗省。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滕切【正韻】咨登切,□音增。
【廣雅】舉也。
又飛也。
鎮 【戌集上】【金字部】 鎮 【字彙】俗鎭字。
鎯 【戌集上】【金字部】 鎯 【集韻】朗可切,音。
鎯鉤,出異字苑。
鎰 【戌集上】【金字部】 鎰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逸。
【孟子】雖萬鎰。
【註】鎰,二十兩也。
鄭康成曰:三十兩。
【晉語】黃金四十鎰。
【正字通】或曰史記註:臣瓚曰: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
蓋漢以前以鎰名金,漢以後以斤名金也。
鎰者二十四兩,斤者十六兩也。
又【韻會】通作溢。
【前漢食貨志】黃金以溢爲名。
【荀子儒效篇】千溢之寶。
【韓非子五蠹篇】鑠金百鎰。
【禮喪記】朝一溢米,夕一溢米。
【註】方氏曰:溢,與鎰同。
米二十四分升之一。
鎱 【戌集上】【金字部】 鎱 【字彙補】音袁。
人名。
【郭正域墓誌銘】婿朱蘊鎱。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待朗切,音蕩。
竹名。
鏁 【戌集上】【金字部】 鏁 【集韻】損果切。
同鎖。
鋃鐺也。
【潘嶽馬汧督誄】□以鐵鏁。
鏂 【戌集上】【金字部】 鏂 【廣韻】【集韻】□烏侯切,音謳。
【玉篇】鉜鏂。
【集韻】門鋪謂之鏂銗。
【博雅】錏鍜謂之鏂銗。
又【集韻】墟侯切,音彄。
剜也。
本作剾。
鏃 【戌集上】【金字部】 鏃 【唐韻】【集韻】【韻會】□作木切,音□。
【說文】利也。
【玉篇】箭鏃也。
【書禹貢礪砥砮丹傳】砮石中矢鏃。
【釋文】鏃,子木反。
【賈誼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集韻】或作鉃。
又【集韻】【正韻】□千木切,音蔟。
又【集韻】側角切,音捉。
又千□切,音湊。
義□同。
又【集韻】昨木切,音族。
與銼同。
又【集韻】測角切,音娕。
鋤也。
諺曰:欲得穀,馬耳鏃。
賈思勰說:或作鋜。
鏄 【戌集上】【金字部】 鏄 【集韻】徒官切,音團。
塊鐵。
鏅 【戌集上】【金字部】 鏅 【集韻】思留切,音脩。
【博雅】鏅,鉏鋌也。
又【集韻】息救切,音秀。
鍜也。
鏆 【戌集上】【金字部】 鏆 【廣韻】【集韻】□古玩切,音貫。
【玉篇】穿也。
【集韻】鐶手謂之鏆。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烏火切【集韻】鄔果切,□音婐。
砈。
詳砈字註。
【午集下】【示字部】【玉篇】丘倦切【集韻】區願切,□音券。
祠也,福也。
【廣韻】作□。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子入切【集韻】卽入切,□音。
眨,目動也。
又【集韻】側立切,音戢。
淚出貌。
同□。
鏓 【戌集上】【金字部】 鏓 【唐韻】倉紅切,音悤。
【說文】鎗鏓也。
一曰大鑿平木者。
俗作鍯。
鏕 【戌集上】【金字部】 鏕 【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玉篇】鉅鹿,鄕名。
俗作鏕。
又【集韻】釜名。
【申集上】【艸字部】【玉篇】古懷切,音乖。
草也。
又【集韻】苦緺切,音咼。
雜,斜貌。
【正字通】《說文》竵,不正也。
《廣韻》改作,《韻略》作□,《集韻》又作□,《周禮形方氏》無有□離之地。
註:讀□。
疏雲:兩頭寬中狹。
古華、苦蛙兩切。
鐵 【戌集上】【金字部】 鐵 〔古文〕銕【唐韻】天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天入聲。
【說文】黑金也。
【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
【史記貨殖傳】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蜀卓氏之先趙人也。
用冶鐵富魯人,曹邴氏亦然。
【江淹銅劒讚序】古以銅爲兵,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克給,故以鐵足之。
又黃鐵,銅也。
【書呂□其罰百鍰傳】鍰,黃鐵也。
【疏】古者金銀銅鐵,總號爲金,此傳言黃鐵,舜典傳言黃金,皆是今之銅也。
古人贖罪,悉皆用銅,而傳或稱黃金,或言黃鐵,謂銅爲金爲鐵耳。
又【禮月令】孟冬駕鐵驪。
【註】鐵驪,色如鐵。
【詩秦風】駟鐵孔阜。
【傳】鐵驪也。
【疏】鐵者,言其黑色如鐵。
◎按今集註作驖。
又地名。
【春秋哀二年】戰于鐵。
【註】鐵,衞地,在戚城南。
又水名。
【山海經】敝鐵之水出焉。
又獸名。
【神異經】南方有獸,名曰齧鐵,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鐵,飮水,其糞可作兵器,其利如鋼。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又姓。
【正字通】宋鐵南仲,明鐵鉉。
又【廣韻】複姓。
赫連勃勃,攺其支庶爲鐵伐氏,雲庶朕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又【集韻】徒結切,音耊。
利鐵也。
鏖 【戌集上】【金字部】 鏖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刀切,音。
【集韻】盡死殺人曰鏖。
【前漢霍去病傳】合短兵,鏖臯蘭下。
【註】鏖,謂苦擊而多殺也。
又山名,見前鏊字註。
又【字彙補】器也。
亦銅盆也。
又【集韻】悲嬌切,音鑣。
津名。
鏗 【戌集上】【金字部】 鏗 【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正韻】丘庚切,□音。
【玉篇】鏗鏘,金石聲。
【禮樂記】鐘聲鏗。
【疏】言金鐘之聲鏗鏗然。
【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
【註】鏗鎗,金石之聲。
【集韻】或作鍞銵。
又【韻會】琴聲。
【論語】鼓瑟希,鏗爾。
又【廣韻】撞也。
【楚辭招魂】鏗鍾搖簴。
【註】鏗,撞也。
【班固東都賦】發鯨魚,鏗華鍾。
又人名。
【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
【註】彭鏗,彭祖也。
【神仙傳】彭祖,姓籛名鏗。
考證:〔【前漢□法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
〕謹按所引出禮樂志不出□法志。
謹照原書□法志改禮樂志。
鏘 【戌集上】【金字部】 鏘 〔古文〕□【廣韻】七羊切【集韻】【正韻】千羊切,□音瑲。
【玉篇】鏘鏘,聲也。
【廣韻】鏗鏘。
【集韻】玉聲也。
一曰樂聲。
【詩大雅】八鸞鏘鏘。
【箋】鏘鏘,鳴聲。
【左傳莊二十二年】鳳凰于飛,和鳴鏘鏘。
【禮玉藻】然後玉鏘鳴也。
【註】鏘,聲也。
又【後漢張衡傳】踰高閣之鏘鏘。
【註】鏘鏘,高貌。
又與蹌通。
【禮曲禮】士蹌蹌。
【註】蹌,本又作鶬。
或作鏘。
【疏】容貌舒揚也。
又【集韻】初耕切,音琤。
義同。
鏙 【戌集上】【金字部】 鏙 【玉篇】七回切,音摧。
鏙錯也。
【集韻】一曰文采貌。
【郭璞江賦】鱗甲鏙錯。
又【廣韻】七罪切【集韻】取猥切,□音漼。
義同。
鏚 【戌集上】【金字部】 鏚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同戚。
【廣韻】幹鏚,斧鉞也。
【左傳昭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
【註】鏚,斧也。
柲,柄也。
【淮南子本經訓】幹鏚羽旄。
鏛 【戌集上】【金字部】 鏛 【集韻】辰羊切,音常。
磨也。
一曰車輪繞鐵。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牛尹切,音輑。
束也。
鏜 【戌集上】【金字部】 鏜 【唐韻】土郞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郞切,□音湯。
【說文】鐘鼓之聲。
【詩邶風】擊鼓其鏜。
【傳】鏜然,擊鼓聲也。
又【韻會】亦作闣。
【摯虞思遊賦】闣□兮識故居。
又【集韻】亦作閶。
【司馬法】鼓聲不過閶。
又【廣韻】以鐵貫物也。
鏝 【戌集上】【金字部】 鏝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說文】鐵杇也。
與槾同。
【廣韻】泥鏝。
【爾雅釋宮】鏝謂之杇。
【註】泥鏝。
【疏】鏝者泥鏝也。
一名杇。
塗工之作具也。
又【韻會】亦作墁。
【孟子】毀瓦畫墁。
又【揚子方言】戟,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
【註】卽今雞鳴鉤是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莫半切,音縵。
同墁。
又鏝刀,工人器。
鏞 【戌集上】【金字部】 鏞 【唐韻】餘封切【集韻】餘封切,□音容。
【說文】大鐘。
【爾雅釋樂】大鐘謂之鏞。
【書益稷】笙鏞以閒。
【註】鏞,大鐘。
又通作庸。
【詩周頌】庸鼓有斁。
【傳】大鐘曰庸。
【廣韻】或作銿。
【卯集中】【手字部】同。
測革切。
【班固北征頌】握輔。
【註】言國之所倚,如扶之有依。
【午集中】【疒字部】【字彙】思遮切,音些。
癢也。
【卯集中】【手字部】攜字省文。
別見十八畫。
鏟 【戌集上】【金字部】 鏟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楚限切【正韻】楚□切,□音剗。
【說文】鏶也。
一曰平。
【韻會】平木鐵器。
又【正韻】與剗同。
【木華海賦】鏟臨崖之阜陸。
【杜甫詩】意欲鏟□障。
又損削也。
【唐書高竇傳】埋光鏟采。
【□子昂傳】鏟山輦石。
又與產同。
【鮑照蕪城賦】鏟利銅山。
又【廣韻】初雁切【集韻】【韻會】初諫切,□音羼。
義同。
又【集韻】齒善切,音闡。
【博雅】籤謂之鏟。
鏠 【戌集上】【金字部】 鏠 【唐韻】【集韻】□敷容切,音峰。
【說文】兵耑也。
【史記東方朔傳】變詐鏠出,莫能窮者。
又旗名。
【前漢郊祀志】爲泰乙鏠旗,命曰靈旗,爲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
【說文】或作鋒。
铌 【戌集上】【金字部】 鈮 【玉篇】與檷同。
絡絲柎也。
詳木部檷字註。
鏡 【戌集上】【金字部】 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竟。
【說文】取景之器也。
【玉篇】鑑也。
【釋名】鏡,景也。
言有光景也。
【前漢韓安國傳】淸水明鏡,不可以形逃。
又明也。
【前漢衞姬傳】深說經義,明鏡聖法。
又石鏡,山名。
【潯陽記】石鏡山之東,一圓石縣厓,明淨照人見形。
又石名。
【述異記】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
又破鏡,獸名。
【前漢郊祀志】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
【註】祠祭以解罪求福,梟鳥食母,破鏡似貙食父,黃帝欲絕其類,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又姓。
【姓苑】漢河內令鏡斂,後唐同光中媵臣鏡新磨。
又【韻補】葉居亮切,姜去聲。
【道藏歌】風雲隱宛微,講論五嶽匠。
硨磲精琉璃,琥珀金剛鏡。
鏢 【戌集上】【金字部】 鏢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漂。
【說文】本作□。
刀削末銅也。
【廣韻】刀劒鞘下飾也。
又【集韻】□遙切,音猋。
與□同。
刀鋒也。
鏣 【戌集上】【金字部】 鏣 【集韻】商署切,音恕。
器名。
鏤 【戌集上】【金字部】 鏤 【唐韻】盧□切【韻會】【正韻】郞豆切,□音漏。
【說文】剛鐵可以刻鏤。
【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
【傳】鏤,剛鐵。
又【說文】一曰釜也。
【博雅】鬴也。
【揚子方言】鍑,江淮□楚之閒或謂之鏤。
又【正韻】彫刻也。
【爾雅釋器】也。
【註】刻鏤物爲。
【又】金謂之鏤。
【註】冶器之名。
【詩秦風】虎韔鏤膺。
【箋】鏤膺,刻金飾也。
【左傳哀元年】器不彤鏤。
【註】鏤,刻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鏤靈山。
【師古往】鏤,謂疏通之以開道也。
又姓。
出【姓苑】。
又【唐韻】力朱切【集韻】【韻會】龍珠切,□音慺。
劒名。
【史記吳太伯世家】賜子胥屬鏤之劒。
【註】屬鏤,劒名。
又【韻補】葉淩如切,音廬。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綠房紫菂,窋垂珠。
雲楶藻梲,龍角雕鏤。
字原從宀從吒作。
考證:〔【左傳哀元年】器不彫鏤。
〕謹照原文彫鏤改彤鏤。
鏥 【戌集上】【金字部】 鏥 【集韻】息救切,音秀。
鐵生衣也。
或作銹鏽。
鏦 【戌集上】【金字部】 鏦 【唐韻】【集韻】□七恭切,音樅。
【說文】矛也。
【集韻】一曰矟小者。
【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
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又【前漢南粵傳】欲鏦嘉以矛。
【註】鏦,音蔥。
謂撞刺之也。
又【吳王濞傳】使人鏦殺吳王。
【註】蘇林曰:鏦,音從容之從。
師古曰:鏦,謂以矛戟撞之,音楚江反,鄒氏又音舂。
又【廣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音囪。
義同。
【後漢馬融傳】鏦特肩。
【註】楚江反。
撞也。
又【廣韻】打鐘鼓也。
【說文】或作。
【集韻】亦作□□。
鏧 【戌集上】【金字部】 鏧 【集韻】盧冬切,音隆。
鼓聲。
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俗繓字。
□ 【子集上】【二字部】 □ 【唐韻】古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鄧切,□音堩。
極也,通也,徧也。
【說文】□,竟也。
象舟竟兩岸。
【增韻】延衺也。
【詩大雅】□之秬秠。
又姓。
漢廬江丞□寬。
◎按《說文》字本作。
□卽字古文,然今經史通作□,無從木旁者,自當以□字爲正。
又□從二從舟,今譌從日作亘,非。
又《正字通》或從月。
詳下(亙字)註。
鏨 【戌集上】【金字部】 鏨 【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昨濫切,□音暫。
【廣韻】鐫石。
又【說文】小鑿也。
又【廣韻】才敢切【集韻】在敢切,□音槧。
又【廣韻】慈染切【集韻】疾染切,□音漸。
又【廣韻】士鹹切【集韻】鋤鹹切,□音讒。
又【集韻】財甘切,音蠶。
義□同。
鏩 【戌集上】【金字部】 鏩 【集韻】疾染切,音漸。
鏩鏩,銳進貌。
【揚子太□經】銳鏩鏩。
【註】進無二也。
又【揚子太□經】挫厥鏩鏩。
【註】火性炎上曰鏩鏩。
又【集韻】鋤鹹切,音讒。
義同。
鏪 【戌集上】【金字部】 鏪 【集韻】財勞切,音□。
穿也。
鏫 【戌集上】【金字部】 鏫 鑗字重文。
見【字彙補】。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怡成切,音盈。
石名。
又翫習也。
鏬 【戌集上】【金字部】 鏬 【左思蜀都賦】樼栗鏬發。
【註】謂栗皮拆鏬而發也。
○按卽罅字之譌。
鏳 【戌集上】【金字部】 鏳 【廣韻】士耕切【集韻】鋤耕切,□音崢。
鏳鎗,玉聲。
又【集韻】初耕切,音琤。
金聲。
鏴 【戌集上】【金字部】 鏴 【玉篇】力故切,音路。
【篇海】金路。
鏵 【戌集上】【金字部】 鏵 【廣韻】戸花切【集韻】【正韻】胡瓜切,□音華。
【玉篇】鍫也。
【釋名】鍤,或作鏵。
鏵刳地爲坎也。
【揚子方言】臿,宋魏之閒謂之鏵。
【淮南子精神訓揭钁臿註】臿,鏵也。
【集韻】與釫鋘同。
鏶 【戌集上】【金字部】 鏶 【唐韻】【正韻】秦入切【集韻】籍入切,□音集。
【說文】鍱也。
【博雅】鏶謂之鍱。
又【廣韻】【集韻】□七接切,音妾。
義同。
鏷 【戌集上】【金字部】 鏷 【廣韻】【集韻】□蒲沃切,音僕。
【玉篇】鏷□,矢名。
◎按本作僕。
見左傳莊十年。
又【張協七命】鏷越鍛成。
【註】鏷,生鐵也。
鏸 【戌集上】【金字部】 鏸 【廣韻】【集韻】□胡桂切,音慧。
銳也。
一曰矛三隅謂之鏸。
又【集韻】旋芮切,音彗。
大鼎。
又俞芮切,音叡。
侍臣所執兵。
钋 【戌集上】【金字部】 釙 【集韻】匹角切,音璞。
【玉篇】金釙。
【集韻】金□也。
□ 【子集上】【二字部】 □ 【玉篇】古文五字。
註詳本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天子傳有此字,疑與綯字同。
鏹 【戌集上】【金字部】 鏹 【廣韻】居兩切【集韻】【韻會】舉兩切【正韻】居仰切,□音襁。
以繈貫錢。
【左思蜀都賦】藏鏹巨萬。
【註】鏹,錢貫也。
【正字通】白鏹,金別名。
漢食貨志,萬室之邑,藏鏹千萬。
繈鏹音同義別,錢謂之鏹,以索貫錢謂之繈。
字彙糸部,繈訓錢貫,引正譌,別作鏹,非。
此又雲以鏹貫錢,則是以錢貫錢也。
韻會,鏹,通作繈,亦非。
鏺 【戌集上】【金字部】 鏺 【廣韻】【集韻】【正韻】□普活切,音潑。
【說文】兩刃刀名。
木柄,可以刈草。
【集韻】或省作□。
又【正韻】刈也。
【韓愈曹成王□】鏺廣濟。
又【集韻】北末切,音撥。
鐮也。
鏻 【戌集上】【金字部】 鏻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健貌。
又【廣韻】郞丁切,音靈。
又【廣韻】【集韻】□良刃切,音吝。
義□同。
鏼 【戌集上】【金字部】 鏼 【玉篇】所革切,音梀。
鐵槍也。
鏽 【戌集上】【金字部】 鏽 【集韻】息救切,音秀。
鐵生衣也。
本作銹。
又【正字通】鏡鏽,鏡上綠也。
俗名楊妃垢。
又【集韻】息六切,音肅。
義同。
鏾 【戌集上】【金字部】 鏾 【廣韻】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散。
弩牙緩也。
又【集韻】先旰切,音繖。
弩也。
又【正字通】一說弩無鏾名,鏾音線。
今俗雄雞去勢謂之鏾,與宦牛、閹豬、騸馬義同。
郭師孔誤書鏾作線,說見謇齋瑣綴錄,舊註音散,非。
臞仙肘後經作鐓,雞鏾亦俗增也。
【午集下】【示字部】【唐韻】□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
【說文】以豚祠司命。
漢津曰:祠司命。
又【集韻】毗至切,音庳。
又必至切,音庇。
義□同。
鏿 【戌集上】【金字部】 鏿 【集韻】楚耕切,音鎗。
鐘聲也。
鐀 【戌集上】【金字部】 鐀 【正韻】具位切,音匱。
匣也。
【前漢司馬遷傳】紬石室金鐀之書。
【註】鐀,與匱同。
鐁 【戌集上】【金字部】 鐁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平木器名。
【釋名】鐁,鐁彌也。
釿有高下之跡,以此鐁彌其上而平之也。
【玉篇】本作鋖。
鐂 【戌集上】【金字部】 鐂 【正字通】鎦本字。
鐃 【戌集上】【金字部】 鐃 【唐韻】女交切【集韻】【正韻】尼交切【韻會】泥交切,□音呶。
【說文】小鉦也。
軍法,卒長執鐃。
【玉篇】似鈴無舌,軍中所用也。
【釋名】鐃,聲鐃鐃也。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
【註】鐃如鈴,無舌,有柄,執而鳴之,以止擊鼓。
又奏樂所用也。
【禮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註】文謂鼓,武謂金,鐃樂始奏先擊鼓,亂猶言終也。
鼓聲爲陽,故謂文。
鐃聲爲隂,故謂武。
文以始之,武以收之,言節奏得宜也。
又【博古圖】漢舞鐃二,其形上圜下方,下作疏櫺,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
又樂府有鐃歌,軍中鼓吹曲也。
又與譊通。
【後漢五行志童謠】今年尚可,後年鐃。
○按風俗通作譊。
又【集韻】【正韻】□女敎切,與橈同。
【莊子天道篇】萬物無足以鐃心者。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鐃止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鐄 【戌集上】【金字部】 鐄 【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
【玉篇】鐘聲。
【廣韻】大鐘也。
又【馬融長笛賦】錚鐄營嗃。
【註】錚鐄,聲也。
又【廣韻】鐮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碧同。
詳碧字註。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蒲特切。
義闕。
【篇海】步墨切,音匐。
朋入網衣,人所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音戾。
又音捩。
綬也。
鐅 【戌集上】【金字部】 鐅 【唐韻】芳滅切【集韻】匹滅切,□音撆。
【說文】河內謂臿頭金。
【揚子方言註】江東又呼鍫刃爲鐅。
【集韻】或書作。
鐆 【戌集上】【金字部】 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
與鐩同。
【說文】書作。
陽也,火珠火鏡之類皆是。
【廣韻】可取火於日中者。
鐇 【戌集上】【金字部】 鐇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廣刃斧。
又【集韻】孚袁切,音翻。
【後漢杜篤傳】鐇钁株林。
【註】廣雅曰:鐇,音甫袁反。
椎也。
□蒼雲:鐇,鏟也。
謂以鏟钁去林木之株蘖也。
又【博雅】椎也。
又【集韻】方煩切,音藩。
義同。
鐈 【戌集上】【金字部】 鐈 【唐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音喬。
【說文】似鼎而長足。
【博雅】鐈鬲鬷鋗謂之銚。
【正字通】博古圖,文王子父二鼎,皆鐈屬。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
又渠廟切,音嶠。
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都寒切【集韻】多寒切,□音單。
【唐韻】胡,大腹。
【集韻】胍□謂之。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扶又切。
義闕。
【篇海】絹□。
鐉 【戌集上】【金字部】 鐉 【唐韻】此緣切,音詮。
【說文】所以鉤門戸樞也。
一曰治門戸器也。
又【集韻】椿全切,音猭。
義同。
陒 【戌集中】【阜字部】 陒 【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
【說文】毀垣也。
本作垝。
【篇海】亦作□。
又【玉篇】山名。
又【集韻】苦委切,音詭。
本亦作垝。
義同。
又【集韻】【類篇】□虛宜切,音羲。
毀也。
本作。
同隵□。
又險也。
【前漢杜周傳贊】業因是而抵陒。
【註】師古曰:陒。
讀與戲同。
音許宜反。
戲亦險也,言擊其危險之處。
鬼谷子有抵戲篇。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九輦切【集韻】九件切,□音蹇。
【說文】拔取也。
南楚語。
引楚辭朝阰之木蘭。
或作搴。
亦作攓。
俗作□。
袦 【申集下】【衣字部】 袦 【唐韻】【集韻】□女刮切,音妠。
下人帶襦名。
又渠勿切。
同。
詳字註。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魚記切,音。
【玉篇】大甖也。
【博雅】,甁也。
【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謂之。
甖,其通稱也。
鐊 【戌集上】【金字部】 鐊 【唐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音陽。
【說文】馬頭飾也。
引《詩》:鉤膺鏤鐊。
一曰鍱車輪鐵。
【徐鉉曰】今經典作鍚。
【急就篇】鞇□靯□鞍鑣鐊。
【師古註】鐊同鍚。
考證:〔【急就篇】鞇靯□鞍鑣鐊。
〕謹照原文鞇下增□字。
鐋 【戌集上】【金字部】 鐋 【廣韻】【正韻】□他浪切,音儻。
工人治木器。
【韻會】以鐵爲齗,凡木石有斤斧痕迹者,摩之令平也。
亦作□。
□ 【辰集上】【日字部】 □ 【五音篇海】古文渴字。
註詳水部九畫。
鐌 【戌集上】【金字部】 鐌 【集韻】似兩切,音象。
【玉篇】鐌,鼻器鈕。
又錦名。
鐍 【戌集上】【金字部】 鐍 【廣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玉篇】環有舌者。
與觼同。
【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縌者,古佩璲也。
佩綬相迎,故曰縌。
紫綬以上,縌綬之閒,得施玉鐶鐍。
又玉鐍。
【前漢天文志背穴註】皆日旁氣也。
背形如背字也。
穴多作鐍,其形如玉鐍也。
如淳曰: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
鐍,抉傷也。
又扃鐍,箱篋前鎖處也。
【莊子胠篋篇】固扃鐍。
【註】鐍,古穴反。
紐也。
又【集韻】允律切,音聿。
錐也。
鐎 【戌集上】【金字部】 鐎 【唐韻】卽削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焦。
【說文】鐎,鬥也。
【廣韻】溫器三足而有柄。
【周禮天官鬱人註】以煑之鐎中,停于祭前。
【史記李將軍傳刁鬥註】以銅作鐎器,受一鬥,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鬥。
又【博古圖】漢熊足鐎鬥,高四寸八分,深三寸二分,口徑二寸三分,容一升四合有半,重一斤十兩,有流,有柄,三足,流蓋與柄多爲物象,足飾以熊。
龍首鐎鬥,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徑四寸三分,容三升重三斤一兩,有耳有流有柄,首飾以龍,皆銅爲之。
趙襄子使人操鬥,以食大工。
古者行食以鬥,而此有柄與流,知其爲盛羹湇之具也。
【正字通】據此說,與周禮註煑鐎小別。
然以形制推之,鐎鬥與軍中鐎鬥,名同實異。
說文鐎汎訓鐎鬥。
徐氏誤引史記,鐎器受二升,晝炊夜擊,以實之。
六書故、正韻、韻會鐎字註,與刁鬥合爲一,皆非也。
【集韻】通作焦。
又【廣韻】昨焦切【集韻】慈焦切,□音樵。
溫器。
形如銚。
又【五音集韻】卽由切,音遒。
釜屬。
鐏 【戌集上】【金字部】 鐏 【唐韻】徂寸切【集韻】【韻會】徂悶切,□鱒去聲。
【說文】柲下銅也。
【禮曲禮】進戈者前其鐏。
【註】銳底曰鐏,取其鐏也。
【疏】鐏在尾而鈍,鈍向人爲敬,所以前鐏後刃也。
又【廣韻】【正韻】祖悶切【集韻】祖寸切,□尊去聲。
又【集韻】祖管切【正韻】作管切,□音纂。
又【集韻】租昆切,音尊。
義□同。
鐐 【戌集上】【金字部】 鐐 【唐韻】洛簫切【集韻】【韻會】落簫切,□音遼。
【說文】白金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
【詩小雅鞸琫有珌箋】大夫鐐琫而鏐珌。
【何晏景福殿賦】鐐質輪菌。
又【廣韻】有孔爐。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
美金。
又【集韻】郞到切,勞去聲。
義同。
又【正字通】宋仁宗遊後苑還宮,索漿急。
宮□曰:大家何不于外宣索而受渴。
曰:吾屢顧不見鐐子,恐問之,則所司有得罪者。
楊愼曰:鐐子,庖人之別稱。
【午集下】【示字部】【正篇】力之切,音離。
福祥也。
【正字通】亦作魑。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匹賓切【集韻】紕民切,□音□。
【廣雅】□,飛也。
考證:〔【廣韻】□民切。
〕謹照原文改爲匹賓切。
鐑 【戌集上】【金字部】 鐑 【集韻】吉屑切,音結。
鐮也。
與鍥同。
鐒 【戌集上】【金字部】 鐒 【集韻】同□。
鐓 【戌集上】【金字部】 鐓 【廣韻】【正韻】□杜對切,音隊。
矛戟下銅鐏。
【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
【註】平底曰鐓。
取其鐓也。
【疏】鐓,爲矛戟柄尾,平底如鐓,柄下也。
以平嚮人,敬也。
【釋文】鐓,本又作錞。
杜對反。
又【集韻】【韻會】【正韻】□杜罪切,音錞。
又【集韻】都玩切,音鍛。
又都昆切,音敦。
義□同。
又【集韻】都回切,音塠。
下垂也。
一曰千斤椎。
或書作鐜。
鐔 【戌集上】【金字部】 鐔 【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尋。
【說文】劒鼻也。
【徐鍇曰】劒鼻,人握處之下也。
【正韻】三蒼雲:劒口。
又劒環。
司馬彪雲:劒珥。
【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
【註】鐔,劒珥鼻也。
又【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
【註】鐔,似劒而小。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鐔封縣。
又姓。
漢豫州刺史鐔顯。
又【廣韻】夷針切【集韻】餘針切,□音淫。
義同。
【戰國策鐔蒙註】【前漢地理志鐔封縣註】【韓延壽傳劒鐔註】□兼尋淫二音讀。
又【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
【張衡東京賦】底柱輟流,鐔以大岯。
【註】言大岯險,同劒口也。
鐔,徒南反。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鐔成縣。
【註】鐔音譚。
【淮南子人閒訓】一軍塞鐔城之嶺。
【註】鐔城,在武陵西南,接鬰林郡。
又【後漢□寵傳】寵到顯用良吏王渙鐔顯等,以爲心腹。
【註】鐔,徒南反。
【正字通】姓有潭尋二音,漢鐔政,明鐔鑑,一讀尋,一讀潭。
又【類篇】徒感切,潭上聲。
劒口也。
【莊子說劒篇】周宋爲鐔。
【註】鐔,徒感反。
劒口也。
又【集韻】尋浸切,音蕈。
刀本。
又達各切,音鐸。
劒珥。
鐕 【戌集上】【金字部】 鐕 【正字通】□字之譌。
铹 【戌集上】【金字部】 鐒 【集韻】同□。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類篇】□章移切,音支。
楡莢也。
又與□同。
【說文】菹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或作□,亦書作□。
詳□字註。
鐖 【戌集上】【金字部】 鐖 【廣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
【集韻】無鐖之鉤,不可以得魚。
【玉篇】鉤逆鋩。
又【淮南子齊俗訓】工匠之爲連鐖。
【註】連鐖,鐖發也。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
大鐮。
又【類篇】魚開切,音皚。
義同。
【史記衡山王傳】非直適戍之衆,鐖鑿棘矜也。
【註】徐光曰:大鐮謂之剴,或是鐖乎。
劉氏鐖音吾裏反,鄒氏音機。
鐗 【戌集上】【金字部】 鐗 【唐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襇。
【說文】車軸鐵也。
【博雅】錔也。
【釋名】鐗,閒也。
閒釭軸之閒,使不相摩也。
鐘 【戌集上】【金字部】 鐘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
【說文】樂鐘也。
【廣韻】世本曰:垂作鐘。
【釋名】鐘,空也。
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
【詩周南】鐘鼓樂之。
又【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
◎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
互詳前鍾字註。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
【註】夫鐘,郕地。
又山名。
【廣輿記】鐘山屬金陵。
【集韻】或作銿。
鐙 【戌集上】【金字部】 鐙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音登。
【說文】錠也。
【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
今俗別作燈,非是。
【楚辭招魂】華鐙錯些。
【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又山名。
【山海經】鼓鐙之山。
又與登同。
【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
【註】瓦豆謂之鐙。
【疏】詩:于豆于登。
毛傳:木曰豆,瓦曰登。
【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
【廣韻】鞍鐙。
【集韻】馬鞁具。
【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
【韓緻堯詩】和裙穿玉鐙。
又【韻會】豆下跗。
【禮祭統】執鐙。
【註】鐙,豆下跗也。
【釋文】鐙,音登。
又丁鄧反。
鐚 【戌集上】【金字部】 鐚 【集韻】同錏。
鐛 【戌集上】【金字部】 鐛 【揚子方言】鐛,飽也。
【註】鐛音映。
○按當作。
鐜 【戌集上】【金字部】 鐜 【五音集韻】都回切,音磓。
同鐓。
【申集中】【虍字部】【直音】與虐同。
詳虐字註。
鐞 【備考】【戌集】【金字部】 鐞 【龍龕】同鎒。
鐩 【戌集上】【金字部】 鐩 【玉篇】同鐆。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捕魚具也。
或從祿。
又【正字通】一曰□字之譌。
【辰集下】【殳字部】【集韻】枯公切,音空。
擊也。
本作□。
又【玉篇】音終。
盡殺也。
鐪 【戌集上】【金字部】 鐪 【唐韻】郞古切【集韻】籠五切,□音魯。
【說文】煎膠器也。
又【集韻】一曰刀柄。
【集韻】或作鏀。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的協切,音聑。
偛。
小人貌。
陣 【戌集中】【阜字部】 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刃切,音□。
【玉篇】旅也。
【廣韻】列也。
【史記淮隂侯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
【後漢禮儀志】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又【玉篇】本作□。
【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司馬以旗緻民平列□,如戰之□。
【左傳成七年】巫臣通吳於晉,敎之戰□。
【佩觿集】軍□爲陣,始於王羲之小學章。
◎按史記作陣,非自羲之始也。
鐫 【戌集上】【金字部】 鐫 【唐韻】【正韻】子全切【集韻】【韻會】遵全切,□音鋑。
【說文】穿木鐫也。
【釋名】鐫,鐏也。
有所鐏入也。
又【廣韻】鑽也,斲也。
【揚子方言】也。
晉趙謂之鐫。
【前漢溝洫志】可鐫廣之。
【註】鐫,謂琢鑿之。
【淮南子本經訓】鐫山石。
【註】鐫,猶鑿也。
【抱樸子臣節卷】昆吾彜器,能者鐫勳。
【庾信枯樹賦】雕鐫始就,剞劂仍加。
又【正韻】謫也。
【正字通】中外官,降級曰鐫級。
又【說文】一曰瑑石也。
【正字通】瑑圭璧上起□瑑也。
今刻石文曰瑑石。
又【集韻】將廉切,音尖。
錐也。
亦作鋑□。
又【集韻】子兗切,音臇。
【博雅】鑿也。
鐬 【戌集上】【金字部】 鐬 【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
【玉篇】鈴聲。
又【博雅】鐬鐬,盛也。
鐭 【戌集上】【金字部】 鐭 【集韻】乙六切,音。
溫器。
或作□。
又【五音集韻】烏到切,音奧。
義同。
鐮 【戌集上】【金字部】 鐮 【集韻】同鎌。
【備考】【申集】【艸字部】【搜眞玉鏡】音衣。
鐵 【戌集上】【金字部】 鐵 〔古文〕銕【唐韻】天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天入聲。
【說文】黑金也。
【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
【史記貨殖傳】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蜀卓氏之先趙人也。
用冶鐵富魯人,曹邴氏亦然。
【江淹銅劒讚序】古以銅爲兵,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克給,故以鐵足之。
又黃鐵,銅也。
【書呂□其罰百鍰傳】鍰,黃鐵也。
【疏】古者金銀銅鐵,總號爲金,此傳言黃鐵,舜典傳言黃金,皆是今之銅也。
古人贖罪,悉皆用銅,而傳或稱黃金,或言黃鐵,謂銅爲金爲鐵耳。
又【禮月令】孟冬駕鐵驪。
【註】鐵驪,色如鐵。
【詩秦風】駟鐵孔阜。
【傳】鐵驪也。
【疏】鐵者,言其黑色如鐵。
◎按今集註作驖。
又地名。
【春秋哀二年】戰于鐵。
【註】鐵,衞地,在戚城南。
又水名。
【山海經】敝鐵之水出焉。
又獸名。
【神異經】南方有獸,名曰齧鐵,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鐵,飮水,其糞可作兵器,其利如鋼。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又姓。
【正字通】宋鐵南仲,明鐵鉉。
又【廣韻】複姓。
赫連勃勃,攺其支庶爲鐵伐氏,雲庶朕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
又【集韻】徒結切,音耊。
利鐵也。
鐶 【戌集上】【金字部】 鐶 【廣韻】戸關切【集韻】【正韻】胡關切,□音還。
【廣韻】指鐶。
【集韻】金鐶。
【正字通】凡圜郭有孔,可貫繫者謂之鐶。
【揚子太□經】錘以玉鐶。
又【集韻】隨戀切,音。
車鐶也。
本作鋗。
鐷 【戌集上】【金字部】 鐷 【集韻】虛涉切,音偞。
鋌也,鐶也。
【午集下】【示字部】【字彙補】同齊。
見漢□文。
鐸 【戌集上】【金字部】 鐸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度。
【說文】大鈴也。
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
【玉篇】所以宣敎令也。
【釋名】鐸,度也。
號令之限度也。
【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
【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衆。
木鐸,木舌也。
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又【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註】鐸,大鈴也。
振之以通鼓。
又牛鐸。
【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