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皇太後出,非法駕則乗紫罽輧車。
【列女傳】齊孟姬曰:後妃踰閾必乗安車輜輧,今立車無輧,非所敢受命也。
又【集韻】【韻會】□披庚切,音烹。
輧輷,車馬聲。
又【廣韻】部田切【集韻】【韻會】【正韻】蒲眠切,□音便。
義同。
俗省作輧。
或作□□。
□字從幷作。
輨 【酉集下】【車字部】 輨 【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音管。
【說文】軗端沓也。
【增韻】車轂端鐵。
又【韻會】通作錧。
【孟子題辭】五經之錧轄。
【註】方言作輨。
輨,釭也。
錧以冒轂,轄以鍵輪。
輩 【酉集下】【車字部】 輩 【廣韻】【集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妹切,□音背。
【說文】軍發車百兩爲一輩。
【六書故】車以列分爲輩。
又【玉篇】類也。
【正韻】等也。
【史記婁敬傳】使者十輩來。
【後漢王霸傳】令郡國孝子、悌弟、貞婦爲一輩。
又【玉篇】比也。
【正韻】班也。
【後漢循吏傳】邊鳳、延篤先後爲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張。
【吳志張溫傳】當今無輩。
又【正韻】行也。
【論語註】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
俗省作軰。
輪 【酉集下】【車字部】 輪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
【廣韻】車輪也。
【說文】有輻曰輪,無輻曰輇。
【釋名】輪,綸也。
言瀰綸周匝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自輪始。
又輪人,車官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
又廣輪,地形縱橫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註】東西爲廣,南北爲輪。
又大也。
【禮檀弓】美哉輪焉。
【註】言輪囷高大也。
又【史記鄒陽傳】輪囷離佹。
【註】委曲盤戾也。
又輪轉,廻旋也。
又輪氏,地名。
又葉閭員切,音憐。
【陸機羽扇賦】夫創始者恆樸而飾,終者必姸。
是故烹飪起于熱石,玉輅基于椎輪。
又葉良愼切,音吝。
【王濬平吳詩】馬怠其銜,車曳其輪。
飛龍旣造,天命有晉。
輫 【酉集下】【車字部】 輫 【廣韻】【集韻】□步皆切,音排。
【玉篇】車箱也。
【集韻】車箱,楚衞之閒謂之輫。
又【廣韻】薄廻切【集韻】蒲枚切,□音裴。
義同。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符分切,音汾。
牡牛。
補遺:【川篇】音分。
牛四歲也。
【申集中】【蟲字部】【唐韻】呼古切,音虎。
蠅虎,蟲名。
俗加蟲。
【申集中】【蟲字部】【集韻】陟柳切,音肘。
【類篇】海蟲名,似人形。
輬 【酉集下】【車字部】 輬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涼。
【說文】臥車也。
【韻會】師古曰:轀輬,本安車以臥息,後因載喪,飾以柳翣,遂爲喪車。
轀者密閉,輬者旁開,各別一乗,隨事爲名。
後人專以載喪,又去其一,總爲籓飾,合二名而呼之。
孟康曰:如衣車有窗牖,閉之則轀,開之則輬。
【午集上】【玉字部】【廣韻】匹角切。
與璞同。
【玉篇】玉未成器也。
【類篇】玉素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或書作□。
輭 【酉集下】【車字部】 輭 【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乳兗切,□音軟。
【玉篇】柔也。
【後漢明帝紀】安車輭輪。
【註】以蒲裹輪,令柔輭也。
又人柔弱亦謂之輭。
【史記貨殖傳】妻子輭弱。
俗作軟。
或作轜。
輮 【酉集下】【車字部】 輮 【廣韻】人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忍九切,□柔上聲。
【說文】車輞也。
【釋名】輞,關西曰輮,言曲輮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行澤者反輮,行山者仄輮。
【註】澤地多泥,反輮者,反其木裏,使耎者在外,欲其滑也。
山地多沙石,仄輮者,使堅者在外,柔者在內,取其堅刃相成也。
又與揉通。
【易說卦】坎爲矯輮。
【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
又【集韻】踐也。
與蹂通。
又【廣韻】人又切【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柔去聲。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
義□同。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行澤者反輮,行山者仄輮。
【註】澤地多泥,反輮者,反其木裏,使需者在外,欲其滑也。
〕謹照原文需者改耎者。
輯 【酉集下】【車字部】 輯 【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音集。
【說文】車和輯也。
【六書故】合材爲車鹹相得謂之輯。
又【玉篇】和也。
【正韻】睦也。
【書湯誓】輯寧爾邦家。
又吐辭和好曰輯。
【詩大雅】辭之輯矣。
又顏色和柔亦曰輯。
【詩大雅】輯柔爾顏。
又斂也。
【書舜典】輯五瑞。
【禮檀弓】蒙袂輯屨。
【註】力憊不能斂屨也。
又與集通。
【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
又與楫通。
【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
【註】楫,聚也。
當作輯。
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
【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
又與揖通。
【晉語】君輯大夫就車。
【註】輯作揖。
【備考】【巳集】【爪字部】【字彙補】與攫同。
輰 【酉集下】【車字部】 輰 【廣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音陽。
輰,車也。
輱 【酉集下】【車字部】 輱 【廣韻】【集韻】□胡讒切,音鹹。
車聲也。
又【集韻】居鹹切,音緘。
義同。
輲 【酉集下】【車字部】 輲 【廣韻】市緣切【集韻】淳沿切【等韻】時緣切,□音遄。
【廣韻】無輻車。
【玉篇】同輇。
又【集韻】豎兗切,音歂。
載柩車也。
【禮雜記】載以輲車。
【註】有輻者別用木爲之,無輻者合大木爲之。
輳 【酉集下】【車字部】 輳 【廣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腠。
【廣韻】輻輳,輻共轂也。
【前漢叔孫通傳】四方輻輳。
【註】輳,聚也。
言如車輻之聚於轂也。
通作湊。
【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
又【賈誼傳】輻湊並進。
輴 【酉集下】【車字部】 輴 【廣韻】醜倫切【集韻】【韻會】敕倫切【等韻】醜屯切,□音椿。
【廣韻】載柩車也。
【禮檀弓】菆塗龍輴。
【註】輴車載柩,而畫龍爲楯,故曰龍輴。
又泥行所乗也。
【書益稷子乗四載註】泥乗輴,以闆爲之,其狀如箕,擿行泥上。
【史記河渠書】作橇。
【漢書溝洫志】作毳。
又【禮喪大記】大夫葬用輴。
【註】輴,當爲輇車之輇。
◎按《玉篇》輴與同,不與輇同。
輇與輲同。
諸書多混纏眯目,附記於此。
考證:〔【禮喪大記】大夫葬同輴。
〕謹照原文同改用。
輵 【酉集下】【車字部】 輵 【廣韻】古達切【集韻】居曷切,□音葛。
【廣韻】轇輵,戟形。
【集韻】鋒戟形。
又【廣韻】馳驅貌。
【集韻】車馬喧雜貌。
又【集韻】乙轄切【正韻】乙黠切,□音揠。
車聲。
【揚雄羽獵賦】皇車幽輵。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義同。
又【集韻】阿葛切,音遏。
輵轄,轉搖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跮踱輵轄。
【註】輵轄,搖目吐舌也。
或作轕。
通作葛。
詳後轕字註。
輶 【酉集下】【車字部】 輶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由。
【說文】輕車也。
【詩秦風】輶車鸞鑣。
又輕也。
【詩大雅】德輶如毛。
又【廣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久切【正韻】雲九切,□音酉。
又【廣韻】【集韻】□餘救切,音狖。
義□同。
輷 【酉集下】【車字部】 輷 【廣韻】【集韻】【正韻】□呼宏切,音轟。
車聲。
【史記蘇秦傳】輷輷殷殷。
【王褒洞簫賦】輘輷佚豫。
【註】輘輷,大聲也。
【廣韻】同轟。
一作訇。
【申集上】【艸字部】【類篇】同□。
輸 【酉集下】【車字部】 輸 【廣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正韻】商朱切,□音鄃。
【說文】委輸也。
【左傳僖二年】秦於是乎輸粟晉。
【前漢食貨志】武帝置平準,都受天下委輸。
又【廣韻】盡也。
【左傳襄九年】魏絳請施舍,輸積聚以貸。
又隳也。
【詩小雅】載輸爾載。
【春秋隱五年】鄭人來輸平。
【註】輸平,隳成也。
又均輸,官名。
【桓寬鹽鐵論】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物多苦惡,不償其價,因置官以相紹運,故曰均輸。
又交輸,衣之後垂者。
【前漢江充傳】曲裾後垂交輸。
【註】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于後也。
又【正韻】俗謂勝負爲輸贏。
又【廣韻】傷遇切【集韻】舂遇切,□音戍。
【廣韻】送也。
【增韻】凡以物送人,則讀平聲。
指所送之物,則讀去聲。
【韻會】漢有三輔委輸官。
又經穴也。
【史記扁鵲傳】五藏之輸。
【註】十二經皆以輸爲原,蓋經穴也。
輹 【酉集下】【車字部】 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說文】車下縛也。
【廣韻】車伏兔也。
【集韻】車軸縛也。
【釋名】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
【易大畜】輿脫輹。
又【大壯】壯于大輿之輹。
又【集韻】芳六切,音蝮。
義同。
考證:〔【釋名】輹,伏也。
曰伏兔者,伏于軸上似之也。
〕謹照原文釋名下改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
輺 【酉集下】【車字部】 輺 【正字通】輜本字。
輻 【酉集下】【車字部】 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說文】輪轑也。
【詩小雅】員于爾輻。
【註】員,益也。
輻,謂輪中木之直指者。
下有葘以指輞,上有爪以湊轂。
【周禮冬官考工記】輻也者,以爲直指也。
又輪輻三十,以象日月。
【註】所以象其運行也。
又葉筆力切,音必。
【詩魏風】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葉下直食。
【子集中】【人字部】【正字通】與倮躶臝□通。
【荀子賦篇】有物于此□兮,其狀屢化如神。
【註】讀如倮,謂蠶也。
考證:〔【荀子賦論篇】有物于此□兮。
〕謹照原書省論字。
〔【註】作倮〕謹照荀子註原文,作倮改讀如倮。
輽 【酉集下】【車字部】 輽 【廣韻】同軬。
詳前軬字註。
輾 【酉集下】【車字部】 輾 【廣韻】知演切【集韻】【韻會】【正韻】知輦切,□音展。
【玉篇】轉也。
【詩周南】輾轉反側。
【註】輾者,轉之半也。
【集韻】通作展。
又【集韻】【正韻】□尼展切,音輦。
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女箭切,展去聲。
【廣韻】水輾也。
【集韻】轉輪治穀也。
蹘 【酉集中】【足字部】 蹘 【集韻】力交切,音寥。
【玉篇】走也。
【類篇】一曰足相交。
蹙 【酉集中】【足字部】 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
【說文】迫也。
【詩大雅】今也日蹙國百裡。
【禮禮器】不然則已蹙。
【疏】則太急蹙。
又【集韻】七六切。
與蹴同。
【禮曲禮】蹙路馬芻有誅。
【釋文】蹙,本又作蹴。
又【廣韻】蹙,近也。
又通作顣。
【孟子】已頻顣曰。
【朱傳】顣與蹙同。
又【集韻】倉歷切,音戚。
【類篇】蹙蹙,□小貌。
【詩小雅】蹙蹙靡所騁。
【箋】蹙蹙,小之貌。
【爾雅釋訓】蹙蹙,鞠也。
蹚 【酉集中】【足字部】 蹚 【集韻】他郞切,音湯。
與踼同。
跌踼,行不正也。
又抽庚切,音瞠。
蹚,距也。
或作□。
又除庚切,音棖。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縬。
【唐書張建封傳】困□不支。
【申集上】【艸字部】【篇海】呼骨切,音與忽。
同牀也。
蹛 【酉集中】【足字部】 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帶。
【說文】踶也。
又【史記匈奴傳】大會蹛林。
【註】索隱曰:蹛林,地名。
【漢書註】服虔曰:蹛,音帶,秋社八月中會祭處也。
師古曰:蹛者,繞林木而祭也。
又【廣韻】【集韻】□直例切,音滯。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
義□同。
又【史記平準書】留蹛無所食。
【註】索隱曰:音逝。
謂貯也。
又【集韻】徒蓋切,音大。
過也。
又都甘切,音儋。
與襜同。
又【集韻】【類篇】□徒結切,音耋。
與跌同。
蹜 【酉集中】【足字部】 蹜 【廣韻】【集韻】【韻會】□所六切,音縮。
足迫也。
【禮玉藻】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釋文】蹜,本或作宿。
【論語】足蹜蹜如有循。
【疏】言舉足狹數。
【集韻】通作縮。
【巳集下】【牛字部】【玉篇】示勢切。
一角仰也。
【正字通】同觢。
【易睽卦】六三,其牛掣。
【釋文】鄭作,義同。
說文作觢。
蹝 【酉集中】【足字部】 蹝 【集韻】所綺切,音縰。
【玉篇】同躧。
詳躧字註。
【孟子】猶棄敝蹝也。
【趙岐註】草履也。
【淮南子主術訓】猶卻行而脫蹝也。
蹞 【酉集中】【足字部】 蹞 【集韻】【正韻】□犬橤切,音頍。
【玉篇】同跬。
【荀子勸學篇】故不積蹞步,無以緻千裡。
【註】蹞與跬同。
蹟 【酉集中】【足字部】 蹟 【廣韻】【集韻】【正韻】□資昔切,音積。
與迹同。
【詩小雅】念彼不蹟。
【傳】不蹟,不循道也。
蹠 【酉集中】【足字部】 蹠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之石切,音隻。
【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
【揚子方言】楚曰蹠。
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
又【廣韻】足履踐也。
【史記蘇秦傳】被堅甲,蹠勁弩。
【前漢揚雄傳】蹠彭鹹之所遺。
【註】蹠,蹈也。
【楚辭九章】眇不知其所蹠。
【註】蹠,踐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自無蹠有。
【註】蹠,適也。
又【玉篇】同跖。
【戰國策】蹠穿膝暴。
【註】蹠,足下。
【淮南子主術訓】則蹠蹻之姦。
【註】盜蹠。
又【集韻】章恕切,音翥。
義同。
又職略切,音灼。
與趵同。
跡也。
蹡 【酉集中】【足字部】 蹡 【廣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
【說文】作□,行貌。
又與將同。
【詩周頌】磬筦將將。
【傳】將將,集也。
【釋文】《說文》作□。
又【廣韻】【集韻】【正韻】□七亮切,同蹌。
行不正貌。
蹢 【酉集中】【足字部】 蹢 〔古文〕□【唐韻】【集韻】直炙切【正韻】直隻切,□音擲。
【說文】住足也。
一曰蹢躅,賈侍中說,足垢也。
【博雅】蹢,跢跦也。
【易垢卦】羸豕孚蹢。
【釋文】蹢,不靜也。
一本作躑。
【程傳】跳躑也。
又【禮三年問】蹢,焉踟躕焉。
【釋文】蹢,不行也。
又【集韻】治革切,音謫。
義同。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音的。
【詩小雅】有豕白蹢。
【傳】蹢,蹄也。
【爾雅釋畜】馬四蹢皆白,首。
又【莊子徐無鬼】齊人蹢於宋者。
【音義】蹢,投也。
呈亦反。
考證:〔【說文】住足也。
一曰,蹢躅。
賈待中說,足垢也。
〕謹照原文待中改侍中。
【巳集下】【牛字部】【五音集韻】居洧切,音宄。
牛聲也。
【玉篇】與□同。
蹣 【酉集中】【足字部】 蹣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蒲官切,□音槃。
【玉篇】蹣跚,旋行貌。
【類篇】亦作□、跘。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
踰牆也。
蹤 【酉集中】【足字部】 蹤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將容切,□音從。
【玉篇】跡也。
【釋名】從也。
人形從之也。
【前漢揚雄傳】躡三皇之高蹤。
○按《說文》無蹤字,古皆以縱爲蹤。
詳糸部縱字註。
又【韻補】葉卽王切,音匡。
【陸雲陸府君誄】耽精遐奧,肆志篇章。
仰咨遺訓,思齊曩蹤。
□ 【備考】【午集】【用字部】 □ 【篇海類編】古文用字。
◎按《玉篇》古文用作□。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悲巾切。
同豳。
【說文】本作邠。
亦作豳,經傳省作邠。
譌作□。
邠原字從分從邑。
逘 【酉集下】【辵字部】 逘 【玉篇】魚幾切,音矣。
進也。
又【集韻】牀史切,音竢。
待也,與竢同。
蹥 【酉集中】【足字部】 蹥 【篇韻】音連。
跟也。
蹨 【酉集中】【足字部】 蹨 【廣韻】【集韻】□乃殄切,音橪。
踐也,續也,執也,緊也。
【玉篇】蹂蹨也。
【類篇】蹈也,逐也。
或作跈。
又【廣韻】人善切【集韻】忍善切,□音橪。
義同。
蹩 【酉集中】【足字部】 蹩 【唐韻】【集韻】【韻會】□蒲結切,音柲。
【說文】踶也。
一曰跛也。
【玉篇】蹩□,旋行貌。
【莊子馬蹄篇】蹩□爲仁,踶跂爲義。
【音義】用心爲仁義之貌。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
義同。
又【集韻】匹篾切,音撆。
反足踶也。
【未集下】【色字部】【集韻】倚兩切,央上聲。
氣流貌。
蹪 【酉集中】【足字部】 蹪 【廣韻】杜回切【集韻】徒回切,□音頹。
【博雅】疐也。
【玉篇】仆也。
【類篇】楚人謂躓仆爲蹪。
【淮南子原道訓】足蹪趎塪。
【註】蹪,躓也。
蹫 【酉集中】【足字部】 蹫 【廣韻】訣律切,音橘。
【類篇】狂走也。
【玉篇】疲貌。
蹬 【酉集中】【足字部】 蹬 【唐韻】徒亙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亙切,□音鄧。
【說文】蹭蹬也。
【木華海賦】或乃蹭蹬窮波。
【註】蹭蹬,失勢貌。
又【集韻】丁鄧切,音磴。
【博雅】履也。
又都騰切。
與登同。
詳登字註。
蹭 【酉集中】【足字部】 蹭 【唐韻】千鄧切【集韻】【正韻】七鄧切,□音□。
【說文】蹭蹬,失道也。
互詳蹬字註。
又【集韻】慈陵切,音繒。
與驓同。
馬四骹皆白,驓。
蹮 【酉集中】【足字部】 蹮 【唐韻】【集韻】【正韻】蘇前切【韻會】蕭前切,□音先。
躚或作蹮。
【說文】蹁蹮,旋行貌。
【玉篇】蹁蹮,蹣跚也。
又【廣韻】【集韻】□相然切,音僊。
義同。
蹯 【酉集中】【足字部】 蹯 〔古文〕籵【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
【說文】作番,獸足也。
【左傳文元年】食熊蹯。
【註】熊掌。
【類篇】亦作□□。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義同。
又【韻補】葉汾沿切【曹植名都篇】歸來燕平樂,美酒鬥十千。
膾鯉臇胎鰕,炰鱉炙熊蹯。
蹰 【酉集中】【足字部】 蹰 【字彙】俗躕字。
蹱 【酉集中】【足字部】 蹱 【廣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
行不正貌。
或作。
【玉篇】躘蹱,小兒行。
【類篇】躘蹱,不能行。
又【集韻】癡兇切,音傭。
又醜用切,音憃。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廣韻】符逼切【集韻】【韻會】弼力切,□音煏。
以火焙肉也。
【周禮天官籩人註】鮑魚于□火室作之。
本作□,或作□。
【韻會】或作煏。
又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紼或書作□。
詳紼字註。
蹲 【酉集中】【足字部】 蹲 〔古文〕踆【唐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
【說文】踞也。
【後漢魯恭傳】蹲夷踞肆。
【莊子外物篇】蹲乎會稽。
又【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
【詩小雅】蹲蹲舞我。
【傳】蹲蹲,舞貌。
【釋文】蹲,七旬反。
本或作墫。
【前漢揚雄傳】蹲蹲如此。
【註】蹲蹲,行有節。
又【集韻】粗本切,音鱒。
聚也。
【左傳成十六年】蹲甲而射之。
【註】蹲,聚也。
又【集韻】蹤倫切,音遵。
鷷,或作蹲。
雉,西方曰鷷。
又【集韻】祖本切,音□。
義同。
又【集韻】徂丸切,同躦。
或作蹲。
又【集韻】趣允切。
蹲循,緩意。
蹳 【酉集中】【足字部】 蹳 【集韻】【韻會】□北末切,音撥。
【玉篇】行也。
【類篇】足跋物。
【前漢夏侯嬰傳】常蹳兩兒棄之。
【註】服虔曰:音撥。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
義同。
軩 【酉集下】【車字部】 軩 【廣韻】徒亥切【集韻】蕩亥切,□音殆。
【廣韻】輆軩,車不平也。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良獎切【集韻】裡養切,□音兩。
【玉篇】,勥也。
【廣韻】力拒也。
又【集韻】體急貌。
蹴 【酉集中】【足字部】 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
【說文】躡也。
【孟子】蹴爾而與之。
【趙岐註】蹴,蹋也。
【後漢梁冀傳】六博蹴鞠。
【註】《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時所作。
或曰起戰國時。
【類篇】或作蹙。
又【廣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
義同。
又【集韻】【類篇】□就六切,音摵。
蹴然,敬貌。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與葌同。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虛陵切,音興。
蕖,菜名。
一曰芸薹。
蹵 【酉集中】【足字部】 蹵 【玉篇】同蹴。
【博雅】蹴蹋也。
【史記燕世家】王蹵之以足。
又【前漢董仲舒傳】以蹵迫之民。
又【孟子】曾西蹵然曰。
【趙岐註】蹵然,猶蹵踖。
【莊子人閒世】子產蹵然攺容更貌。
蹶 【酉集中】【足字部】 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
【說文】僵也。
一曰跳也。
【廣韻】失腳。
【孟子】今夫蹶者趨者。
【莊子人閒世】爲崩爲蹶。
又【史記孫子傳】蹶上將。
【註】蹶,猶挫也。
又【史記申屠嘉傳】材官蹶張。
【註】力能足踏強弩張之。
又【前漢揚雄傳】蹶浮麋。
【註】蹶,蹴也。
又【荀子儒效篇】竭蹶而趨之。
【註】竭蹶,顚倒也。
又【爾雅釋詁】蹶,嘉也。
又【廣韻】走也,速也。
又【廣韻】【集韻】□紀列切,音罬。
又【韻會】其月切,音橜。
義□同。
又【廣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音劌。
【爾雅釋詁】蹶,動也。
蹶蹶,敏也。
【詩唐風】良士蹶蹶。
【傳】動而敏於事。
【釋文】蹶,俱衞反。
又【大雅】文王蹶厥生。
【傳】蹶,動也。
【釋文】蹶,俱衞反。
又【禮曲禮】足毋蹶。
【註】行遽。
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又姓。
【詩大雅】蹶父之子。
又【集韻】紀劣切,音撅。
【廣韻】有所犯災也。
蹷 【酉集中】【足字部】 蹷 【五經文字】蹶又作蹷。
【左傳襄十九年】是謂蹷其本。
又【史記扁鵲傳】暴蹷。
【註】氣從下蹷起上行,外及心脅也。
【呂氏春秋】處足則爲痿,爲蹷。
【註】蹷,逆疾也。
考證:〔【左傳襄十九年】是謂蹷其木。
〕謹照原文木改本。
蹸 【酉集中】【足字部】 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說文】轢也。
【類篇】行貌。
或作躙。
又【集韻】離珍切,音鄰。
義同。
蹹 【酉集中】【足字部】 蹹 【廣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踏。
齧蹹。
【幹祿字書】通作蹋。
【左傳宣十二年註】如今軍行,前有斥□蹹伏。
【疏】令人遠在軍前斥度□望,慮有伏兵,使蹹行之。
蹺 【酉集中】【足字部】 蹺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音趫。
【玉篇】舉足也。
或作蹻。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義同。
【補遺】【申集】【艸字部】【韻學集成】補耕切,音絣。
草名。
蹻 【酉集中】【足字部】 蹻 【唐韻】去遙切【集韻】【正韻】丘祅切,□同蹺。
【說文】舉足行高也。
【前漢高帝紀】可蹻足待也。
【註】文穎曰:蹻,猶翹也。
又【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音喬。
又【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極虐切,□音噱。
義□同。
又【廣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音矯。
【詩周頌】蹻蹻王之造。
【傳】蹻蹻,武貌。
又【魯頌】其馬蹻蹻。
【傳】言彊盛也。
又【廣韻】居灼切【集韻】【韻會】訖約切,□音腳。
走蹻蹻貌。
又【爾雅釋言】蹻蹻,憍也。
【註】小人得志,憍蹇之貌。
【詩大雅】小子蹻蹻。
【傳】驕貌。
又【戰國策】贏縢履蹻。
【註】蹻,屐也。
【史記虞卿傳】躡蹻擔簦。
【註】蹻,草履也。
【前漢王褒傳】離蔬釋蹻而烹膏粱。
【註】應劭曰:木蹻也。
臣瓚曰:以繩爲之也。
師古曰:蹻卽今之鞋耳。
【類篇】山行所乗,以鐵如錐,施之履下。
又【呂氏春秋】蹻然不固。
【註】蹻,讀乗蹻之蹻,謂其流行疾速,不堅固也。
又【集韻】迄卻切,音謔。
【揚子方言】杜、蹻,歰也。
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
【註】蹻,燥歰貌。
又【集韻】拘玉切,音挶。
義同。
檋或作蹻。
蹼 【酉集中】【足字部】 蹼 【集韻】博木切,音蔔。
【爾雅釋鳥】鳧鴈醜,其足蹼。
【註】腳指閒有幕蹼屬相著。
【疏】蹼,猶蹼屬相著之謂也。
【類篇】本作□。
或省作蹼。
躁 【酉集中】【足字部】 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則到切,音竈。
【說文】作趮,疾也。
今俗別作躁。
非是。
【釋名】躁,燥也。
物燥乃動而飛揚也。
【易繫辭】躁人之辭多。
【禮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
【註】躁,猶動也。
又【齊語】驕躁淫暴。
【註】躁,謂擾也。
躂 【酉集中】【足字部】 躂 【集韻】他達切,音闥。
【玉篇】足跌也。
【類篇】或省作□。
躃 【酉集中】【足字部】 躃 【廣韻】【集韻】【韻會】□必益切,音辟。
□,或從足作躃。
人不能行也。
【禮王制】瘖聾跛躃。
【釋文】兩足不能行也。
又【集韻】毗亦切,音擗。
倒也。
【類篇】仆也。
躄 【酉集中】【足字部】 躄 【集韻】躃,或書作躄。
【史記平原君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呂氏春秋】重水所多尰與躄之人。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蓬逋切,音蒲。
膊魚也。
又雉膺肉。
逽 【酉集下】【辵字部】 逽 【廣韻】【集韻】□女略切,音蹃。
【玉篇】走逽。
【集韻】先也。
輆 【酉集下】【車字部】 輆 【廣韻】苦亥切【集韻】可亥切,□音愷。
輆軩,不平也。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
輆沐,國名,在越東。
輏 【酉集下】【車字部】 輏 同輶。
詳後輶字註。
躅 【酉集中】【足字部】 躅 〔古文〕□【唐韻】直錄切【集韻】【韻會】廚玉切,□音蠋。
【說文】蹢躅。
詳蹢字註。
【史記淮隂侯傳】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又【荀子禮論篇】躑躅焉。
【註】躑躅,以足擊地。
又【集韻】直角切,音濁。
【類篇】迹也。
【前漢敘傳】伏孔周之軌躅。
又【韻補】葉直律切【韓愈樊宗師墓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廣韻】同。
躆 【酉集中】【足字部】 躆 【集韻】居禦切,音據。
手據地。
【前漢敘傳】超荒忽而躆顥蒼也。
【註】師古曰:躆與據同。
又【類篇】僑躆,猶動作也。
【揚子太□經】躆戰喈喈。
又【正韻】訖逆切,音戟。
與撠同。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類編】同紾。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仍吏切,音餌。
【廣韻】筋健。
【集韻】腱也。
躇 【酉集中】【足字部】 躇 【集韻】【韻會】□如切【正韻】長魚切,□音除。
與同。
【博雅】躊躇,猶豫也。
【前漢李夫人傳】哀裵回以躊躇。
【註】師古曰:躊躇,住足也。
【楚辭九辯】蹇淹留而躊躇。
【註】躊躇,進退貌。
又【集韻】丈呂切,音甯。
義同。
又【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
【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
【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
【釋文】與踱同。
躈 【酉集中】【足字部】 躈 【集韻】詰弔切,音竅。
【史記貨殖傳】馬蹄躈千。
【註】躈,苦弔反。
馬八髎也。
索隱曰:尻骨爲八髎。
一曰口也。
蹄口共千,則爲二百。
躉 【酉集中】【足字部】 躉 【字彙補】東本切,敦上聲。
俗字。
零躉也。
躊 【酉集中】【足字部】 躊 【廣韻】直由切【集韻】□留切,□音儔。
【玉篇】躊躇也。
詳躇字註。
【類篇】或從□作□。
躋 【酉集中】【足字部】 躋 〔古文〕□□【唐韻】祖稽切【集韻】牋西切,□音賷。
【說文】登也。
【揚子方言】海岱之閒謂之躋。
【詩秦風】道阻且躋。
【傳】躋,升也。
又【廣韻】亦作隮。
【易震卦】躋于九陵。
【釋文】躋,本又作隮。
【左傳文二年】躋僖公。
【公羊傳】躋者何,升也。
【集韻】或作隮。
又【廣韻】【集韻】□子計切,音霽。
義同。
躌 【酉集中】【足字部】 躌 【篇海】音舞。
踐也,履也。
躍 【酉集中】【足字部】 躍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迅也。
【博雅】上也,進也。
【六書故】大爲躍,小爲踴。
躍去其所,踴不離其所。
【玉篇】跳躍也。
【易乾卦】或躍在淵。
【詩邶風】踴躍用兵。
又【大雅】魚躍于淵。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
【註】距躍,超越也。
【疏】躍以疾生名,故以距躍爲超越。
又【詩小雅】躍躍毚兔。
【音義】他歷反。
【疏】跳疾也。
【爾雅釋訓】躍躍,迅也。
躎 【酉集中】【足字部】 躎 【篇海】奴典切,音碾。
蹈也。
躏 【酉集中】【足字部】 躪 【字彙補】同藺。
【前漢王商傳】奔走相蹂躪。
【註】躪,轢也。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集韻】□徒口切,音鋀。
圓草褥也。
【類篇】編草坐具。
又【集韻】草名。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竹下切,音□。
【玉篇】藞。
見藞字註。
躐 【酉集中】【足字部】 躐 【廣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獵。
【玉篇】踐也。
【爾雅釋言】跋躐也。
【疏】李巡曰:跋前行曰躐。
【禮玉藻】登席不由前曰躐席。
【疏】失節而踐曰躐席。
又【學記】學不躐等也。
【疏】躐,踰越也。
【楚辭九歌】淩餘陣兮躐餘行。
【註】躐,踐也。
一作□。
又【後漢崔駰傳】躐纓整襟。
【註】躐,持也。
躑 【酉集中】【足字部】 躑 【廣韻】【集韻】【韻會】直炙切【正韻】直隻切,□音擲。
蹢,亦作躑。
躑躅,行不進也。
【後漢隗囂傳】得以數千躑躅三輔。
【註】躑躅,猶踟躕也。
又【蘇竟傳】或躑躅帝宮。
【註】謂上下不去也。
【荀子禮論篇】躑躅焉。
詳躅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同繛。
○按《玉篇》,繛卽古文綽。
改從索,非。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糗。
躒 【酉集中】【足字部】 躒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
同。
【玉篇】動也。
【大戴禮】騏驥一躒,不能千步。
又人名。
【左傳昭九年】使荀躒佐下軍。
【註】荀盈之子。
又【廣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音洛。
【班固西都賦】連躒諸夏。
【註】逴躒,猶超絕也。
【孔融薦禰衡表】英才卓躒。
【註】卓躒,絕異也。
又【左傳】荀躒,【釋文】亦音雒。
又【集韻】力角切,音犖。
義同。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類篇】迅也。
考證:〔【左傳昭九年】使荀躒佐下車。
〕謹照原文下車改下軍。
躓 【酉集中】【足字部】 躓 【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音緻。
【說文】跲也。
詩曰:載躓其尾。
○按今《詩豳風》□作疐。
【左傳宣十五年】杜回躓而顚。
又【廣韻】蹋也。
又【集韻】職日切,音質。
義同。
又【集韻】張尼切,音胝。
或作躓。
【趙岐孟子註】禹稷騈躓。
躔 【酉集中】【足字部】 躔 【唐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正韻】呈延切,□音廛。
【說文】踐也。
【徐曰】星之躔次,星所履行也。
【揚子方言】躔,逡循也。
又歷行也,日運爲躔。
【博雅】行也。
又行徑轍迹也。
【前漢律歷志】舉終以定朔望分至,躔離弦望。
【註】應劭曰:躔,徑也。
【爾雅釋獸】其迹躔。
【註】腳所踐處。
【左思吳都賦】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註】歷行也。
【集韻】或從展作蹍。
又【集韻】丈善切,音紾。
移行也,循也。
躕 【酉集中】【足字部】 躕 【廣韻】直誅切【集韻】【韻會】重株切,□音廚。
【玉篇】踟躕,行不進貌。
詳前踟字註。
【類篇】或省作□。
又【韻補】葉□留切【鄭曼季答陸雲詩】誰謂河廣,曾不容舟。
企予望之,搔首踟躕。
躖 【酉集中】【足字部】 躖 【字彙補】徒玩切,音斷。
踐處也。
躘 【酉集中】【足字部】 躘 【廣韻】【集韻】□力鍾切,音龍。
【玉篇】躘蹱,小兒行貌。
又【廣韻】良用切,音贚。
又【集韻】魯勇切,音隴。
義□同。
躙 【酉集中】【足字部】 躙 【廣韻】【集韻】【正韻】□良刃切,音吝。
【玉篇】同蹸。
【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入也。
【疏】躙,雷刺也。
若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躙,躐也。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陁沒切,音揬。
玉瑱。
辋 【酉集下】【車字部】 輞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罔。
【玉篇】車輞也。
【韻會】車輞,車之牙輞輮也。
【釋名】輞,網也,謂網羅周輪之外也。
【後漢輿服志】天子獵車,重輞縵綸,繆龍繞之。
又輞川,地名。
太原王摩詰別墅有輞川圖。
辍 【酉集下】【車字部】 輟 〔古文〕□【廣韻】陟劣切【集韻】【韻會】【正韻】株劣切,□音啜。
【說文】車小缺復合者。
又【廣韻】已也。
【集韻】止也。
【增韻】歇也。
辎 【酉集下】【車字部】 輜 【廣韻】則持切【韻會】【正韻】莊持切,□音淄。
【說文】輧車前,衣車後,所謂庫車也。
【釋名】輜車,載輜重臥息其中之車也。
輜,厠也。
所載衣物雜厠其中也。
輜、輧之形同,有邸曰輜,無邸曰輧。
【前漢韓安國傳】擊輜重。
【註】輜謂衣車,重謂載重,故行者之資總曰輜重。
又【集韻】【韻會】□側吏切,音胾。
【集韻】車輻入牙曰輜。
【韻會】與葘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葘。
【註】葘謂輻入轂中者也。
葘讀如雜厠之厠,所謂建輻也。
又【廣韻】楚持切,音颸。
義同。
辏 【酉集下】【車字部】 輳 【廣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腠。
【廣韻】輻輳,輻共轂也。
【前漢叔孫通傳】四方輻輳。
【註】輳,聚也。
言如車輻之聚於轂也。
通作湊。
【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
又【賈誼傳】輻湊並進。
【巳集下】【牛字部】【玉篇】似訓切。
牛行遲也。
又【廣韻】食倫切【集韻】船倫切,□音脣。
又【廣韻】詳遵切【集韻】松倫切,□音巡。
義□同。
【正字通】與馴同。
【寅集中】【巾字部】【類篇】於驚切,音英。
鮮明貌。
【詩小雅】旗旐央央。
或作。
輻 【酉集下】【車字部】 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說文】輪轑也。
【詩小雅】員于爾輻。
【註】員,益也。
輻,謂輪中木之直指者。
下有葘以指輞,上有爪以湊轂。
【周禮冬官考工記】輻也者,以爲直指也。
又輪輻三十,以象日月。
【註】所以象其運行也。
又葉筆力切,音必。
【詩魏風】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葉下直食。
輯 【酉集下】【車字部】 輯 【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音集。
【說文】車和輯也。
【六書故】合材爲車鹹相得謂之輯。
又【玉篇】和也。
【正韻】睦也。
【書湯誓】輯寧爾邦家。
又吐辭和好曰輯。
【詩大雅】辭之輯矣。
又顏色和柔亦曰輯。
【詩大雅】輯柔爾顏。
又斂也。
【書舜典】輯五瑞。
【禮檀弓】蒙袂輯屨。
【註】力憊不能斂屨也。
又與集通。
【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
又與楫通。
【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
【註】楫,聚也。
當作輯。
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
【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
又與揖通。
【晉語】君輯大夫就車。
【註】輯作揖。
輸 【酉集下】【車字部】 輸 【廣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正韻】商朱切,□音鄃。
【說文】委輸也。
【左傳僖二年】秦於是乎輸粟晉。
【前漢食貨志】武帝置平準,都受天下委輸。
又【廣韻】盡也。
【左傳襄九年】魏絳請施舍,輸積聚以貸。
又隳也。
【詩小雅】載輸爾載。
【春秋隱五年】鄭人來輸平。
【註】輸平,隳成也。
又均輸,官名。
【桓寬鹽鐵論】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物多苦惡,不償其價,因置官以相紹運,故曰均輸。
又交輸,衣之後垂者。
【前漢江充傳】曲裾後垂交輸。
【註】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于後也。
又【正韻】俗謂勝負爲輸贏。
又【廣韻】傷遇切【集韻】舂遇切,□音戍。
【廣韻】送也。
【增韻】凡以物送人,則讀平聲。
指所送之物,則讀去聲。
【韻會】漢有三輔委輸官。
又經穴也。
【史記扁鵲傳】五藏之輸。
【註】十二經皆以輸爲原,蓋經穴也。
辔 【酉集下】【車字部】 轡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音祕。
【說文】馬轡也。
【釋名】轡,咈也。
牽引拂戾以制馬也。
陸佃曰:禦駑馬以鞭爲主,禦駻馬以轡爲主。
又葉補密切,音必。
【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
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轅 【酉集下】【車字部】 轅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說文】輈也。
【釋名】轅,援也。
車之援也。
【韻會】詩詁曰:車前曲木上鉤衡者謂之輈,亦曰轅。
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向下鉤之,衡卽輈端橫木,以駕馬者。
又轅門。
【周禮天官掌舍】掌王會同之舍,設車宮轅門。
【註】王者出行于外,次車爲藩,仰車以轅相向表門,故曰轅門。
又軒轅,黃帝號。
【前漢古今人表】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氏。
又軒轅,星名。
【史記天官書】軒轅十二星。
又姓。
【韻會】□大夫轅濤塗之後。
又軒轅,複姓。
又通作爰。
【前漢地理志】商鞅作轅田。
【註】轅,與爰同。
又【集韻】于眷切【等韻】羽眷切,□音媛。
地名。
【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
【註】齊地。
又轘轅,縣名。
【史記樊噲傳】從攻長社、轘轅。
【註】許州所屬縣也。
轄 【酉集下】【車字部】 轄 【廣韻】胡瞎切【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鎋。
【說文】車聲也。
一曰鍵也。
【韻會】車軸端鍵。
【釋名】轄,害也。
車之禁害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巾車脂轄。
【註】巾車,車官。
塗脂其轄,以利轉也。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轄星傅軫兩旁,主王侯。
左轄爲同姓,右轄爲異姓。
又提轄,宋官名。
又【集韻】苦會切,音□。
車聲。
又【集韻】【韻會】□何葛切,音曷。
輵轄,轉搖貌。
詳前輵字註。
【正字通】轄,一作鎋,鎋猶管也。
轂空,裹之以金,如管也。
管轄之義取此。
又與□同。
【左傳昭二十五年】昭子賦車轄。
【詩小雅】作□。
輾 【酉集下】【車字部】 輾 【廣韻】知演切【集韻】【韻會】【正韻】知輦切,□音展。
【玉篇】轉也。
【詩周南】輾轉反側。
【註】輾者,轉之半也。
【集韻】通作展。
又【集韻】【正韻】□尼展切,音輦。
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女箭切,展去聲。
【廣韻】水輾也。
【集韻】轉輪治穀也。
轍 【酉集下】【車字部】 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列切,音徹。
【說文】迹也。
【增韻】車輪所碾迹也。
餘詳前軌字註。
◎按《莊子人閒世》螳蜋怒臂以當車轍。
別作軼。
《淮南子道應訓》絕塵弭轍。
別作□。
《史記□平傳》門外多長者車轍。
別作徹。
古字多通用,不必泥。
辚 【酉集下】【車字部】 轔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車聲。
【楚辭九歌】乗龍兮轔轔。
又通作鄰。
【詩秦風】有車鄰鄰。
又殷盛貌。
【揚雄甘泉賦】振殷轔而軍裝。
又戸限也。
【淮南子說林訓】亡馬不發戸轔。
【註】楚人謂戸限曰轔。
又【廣韻】【集韻】【正韻】□良刃切,音遴。
轢也。
蹸、轥□通。
又【廣韻】【集韻】裡忍切【正韻】良忍切,□音僯。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許下切,音閜。
【玉篇】笑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許我切,音□。
與同。
大笑。
又【廣韻】呼訝切【集韻】虛訝切,□音罅。
【廣韻】詬,責怒。
又【集韻】虛加切,音煆。
與谺同。
谽谺,谷中大空貌。
或作蚜□□□。
辛 【酉集下】【辛字部】 辛 【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新。
【說文】秋時萬物成而熟,金剛味辛,辛痛卽泣出。
【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
【書洪範】金曰從革,從革作辛。
【白虎通】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又歲、月、日之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月在辛曰塞。
【禮月令】其日庚辛。
【註】辛之言新也。
【前漢律歷志】悉新于辛。
【史記律書】言萬物之辛生也。
又【正韻】葷味也。
【風土記】元旦,以蔥、蒜、韭、蓼、蒿芥,雜和而食之,名五辛盤,取迎新之意。
又股象也。
【說文】辛承庚,象人股。
【徐曰】辛漸揫斂,故象人股,漸焦殺也。
又養筋之味也。
【周禮天官】以辛養筋。
【註】辛,金味,金之纏合異物似筋,人之筋亦纏合諸骨,故以辛養之也。
又【正韻】苦辛,取辛酸之意。
【李白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
【杜甫詩】生離與死別,自古鼻酸辛。
又高辛,古帝號。
又姓。
【史記夏本紀贊】夏啟封支子于莘,因聲近攺爲辛。
又少辛,藥名。
【本草】卽細辛也。
又葉宵前切,音先。
【焦仲卿詩】奉事循公姥,進退敢自專。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正字通】按《說文》徐註,泣出象股之說,與□義反。
壬癸繼辛,天道剝中有復,秋德義中寓仁,非偏屬斷制焦殺。
徐曲附《說文》,非。
又《爾雅》重光□,《史記》攺昭陽。
昭陽癸,《史記》攺尚章。
上章庚,《史記》攺商橫。
當有譌誤。
舊註:重光一曰昭陽,使不知者疑。
《爾雅》歲陽在□有二名,亦非。
本作□,《字彙》譌省作辛,與辛音愆字形相溷,尤非。
辜 【酉集下】【辛字部】 辜 〔古文〕□□□□【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
【說文】罪也。
從辛古聲。
【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周禮夏官】以救無辜,伐有罪。
又必也。
【前漢律歷志】六律,姑洗。
洗,絜也。
言陽氣洗物辜絜之也。
【註】辜絜,必使之絜也。
又磔也。
【周禮春官】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註】疈,披牲胷也。
疈辜,披磔牲以祭也。
又障也。
【後漢靈帝紀】豪右辜榷。
【註】謂障餘人賣買而自取其利也。
一作辜較,義同。
又辜較,大槪也。
詳車部較字註。
又月名。
【爾雅釋天】十一月爲辜。
又姓。
考證:〔【爾雅釋歲】十一月爲辜月。
〕謹照原文釋歲改釋天。
辜下省月字。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龍龕】日又切。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下革切,音紇。
同覈。
穀糠不破也。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都昆切,音敦。
草名。
又【類篇】都回切,音堆。
草盛貌。
辟 【酉集下】【辛字部】 辟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益切,音璧。
【廣韻】君也。
【爾雅釋訓】皇王後辟,君也。
天子諸侯通稱辟。
【書大甲】克左右厥辟。
【詩小雅】百辟爲憲。
【集韻】或作□。
又人稱天曰辟。
【詩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又妻稱夫亦曰辟。
【禮曲禮】妻祭夫曰皇辟。
又【說文】法也。
【書酒誥】越尹人祇辟。
【註】正身敬法也。
又明也。
【禮王制】天子曰辟廱。
【註】辟,明也。
廱,和也。
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
又【祭統】對揚以辟之。
【註】對,遂也。
辟,明也。
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
又徵辟也。
【後漢鍾皓傳】前後九辟公府,皆不就。
【晉書王褒傳】三徵七辟。
又星名,與璧同。
【禮月令】仲冬之月日在鬥、昏、東辟中。
又姓。
又【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
與僻同。
偏也,邪也。
【禮玉藻】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左傳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
【註】辟,邪也。
衷,正也。
又傾也,側也。
【禮曲禮】辟咡詔之。
【註】謂傾頭與語也。
又威儀習孰少誠實曰辟。
【論語】師也辟。
【又】友便辟。
又辟名,空名也。
【周禮天官】凡失財、用物、辟名者。
【註】辟名,詐爲書,以空作見,文書與實不相應也。
又□也。
【書君□】辟以止辟。
【周禮秋官小司□】以八辟麗邦法。
又與闢通。
【孟子】辟土地。
又辟除行人也。
【周禮秋官】王燕出入,則前車而辟。
【孟子】行辟人可也。
又衆人驚退也。
【史記項羽紀】人馬俱驚,辟易數裡。
【註】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
又鞭辟,策勵也。
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裏。
朱子曰:辟如驅辟一般,大約要鞭督向裏去。
又與擗通。
拊胷也。
【詩邶風】寤辟有摽。
【禮檀弓】辟踴。
又與躄通。
足病不能行也。
【賈誼治安策】非亶倒縣而已。
又類辟。
又辟歷,雷聲。
別作霹靂。
又【集韻】【正韻】□毗義切。
與避同。
【詩魏風】宛然左辟。
【註】讓而避者必左。
【禮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又與睥同。
【史記灌夫傳】辟睨兩宮閒。
【註】與睥睨同。
邪視也。
又【集韻】【正韻】□匹智切,與譬同。
【禮坊記】君子之道,辟則坊與。
【中庸】辟,如行遠。
又【廣韻】【集韻】【韻會】□博厄切,音百。
【禮內則】麕爲辟雞。
【註】聶而切之也。
又與擘同。
析裂也。
【禮喪大記】絞一幅爲三不辟。
【疏】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又【正韻】莫禮切,音米。
與弭同。
【禮郊特牲】有由辟焉。
【註】謂弭災兵也。
又【集韻】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皮。
與紕同。
帶之緣飾也。
【禮玉藻】天子素帶朱裏終辟。
【註】辟,緣也。
終,竟也。
天子熟絹爲帶,用朱于裏,終此帶盡緣之也。
又【集韻】必郢切,音丙。
除也。
【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
考證:〔又與擘同。
析裂也。
【禮喪大記】爲三不辟。
【註】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謹按爲三二字文義未全,謹照原文爲三上增絞一幅三字。
註改疏。
辠 【酉集下】【辛字部】 辠 【玉篇】古文罪字。
註詳網部八畫。
【說文】辠,犯法也。
從辛從自。
自,古□字。
言罪人蹙□,苦辛之憂。
秦以辠似皇字,攺爲罪。
◎按經史辠、罪互用。
今通用罪。
迡 【酉集下】【辵字部】 迡 【廣韻】奴計切【集韻】【正韻】乃計切,□泥去聲。
近也。
又【玉篇】同遟。
【揚雄甘泉賦】徘徊招搖,靈迉□兮。
【註】迉□,卽遟也。
辡 【酉集下】【辛字部】 辡 【廣韻】苻蹇切【集韻】平免切,□辯上聲。
【說文】罪人相訟也。
又【集韻】邦免切,鞭上聲。
義同。
辢 【酉集下】【辛字部】 辢 【廣韻】盧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音剌。
【說文】辛甚曰辢。
俗作辣,亦作□。
辣 【酉集下】【辛字部】 辣 【字彙補】同辢。
辤 【酉集下】【辛字部】 辤 同辭。
【說文】不受也。
從辛從受。
受卽爲辛,宜辤之也。
又與文辭之辭通用。
【魏志楊修傳】絕妙好辤。
辥 【酉集下】【辛字部】 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私列切,音屑。
【說文】辠也。
又【正譌】姓也。
又【正韻】國名。
【廣韻】經典通作薛。
辦 【酉集下】【辛字部】 辦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辨。
【說文】緻力也。
【集韻】具也。
【史記項羽紀】項梁常爲主辦。
【前漢韓信傳】多多益辦。
又與辨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以辨民器。
【註】辨,猶具也。
辧 【酉集下】【辛字部】 辧 同辨。
【說文】判也。
【字彙】從力與從刀不同,力取緻力之義,刀取判別之義。
辨 【酉集下】【辛字部】 辨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辯。
【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乾卦】問以辨之。
【禮學記】離經辨志。
【註】辨,謂考問得其定也。
【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
【註】辨,謂辨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又【韻會】牀足笫閒也。
【易剝卦】剝牀以辨。
【疏】牀足之上,牀身之下,分辨處也。
【程傳】牀之幹也。
又變也。
【楚辭九辨註】辨者,變也。
謂□道德以變說君也。
又井地之數也。
【禮王制註】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九辨而當一井。
又姓。
又【集韻】□見切,音徧。
與徧通。
帀也。
【史記禮書】萬民和喜,瑞應辨至。
【註】同徧。
又【廣韻】苻蹇切【集韻】【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辯上聲。
義同。
又【集韻】邦免切,鞭上聲。
義同。
又與貶通。
【禮玉藻】立容辨□,無讇。
【註】辨作貶。
容雖貶損□降,不傾側柔媚也。
又【廣韻】普麪切【集韻】【正韻】匹見切,□音片。
革中斷也。
【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革中辨謂之韏。
【註】革中斷之名辨,復中分其辨名韏。
【集韻】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集韻》簸也。
考證:〔【廣韻】徒協切,【集韻】弋陟切,【韻會】達協切,□音蝶。
簸也。
〕謹按弋陟切集韻作弋涉切,與徒協逹協切之音皆不合,今省去弋陟切三字。
照集韻三十帖□字註改集韻韻會逹協切,□音牒。
增集韻二字於簸也上。
蝶改牒。
【巳集下】【犬字部】【韻會】本作狗。
詳狗字註。
辯 【酉集下】【辛字部】 辯 同辨。
【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又詳審也。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辯方正位。
又明悉也。
【易大有】明辯晳也。
又【集韻】巧言也。
【禮王制】言僞而辯。
【史記荀卿傳】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
又爭辯也。
【禮鄕飮酒義】不慢不爭,則遠于鬭辯矣。
又【說文】治也。
【書酒誥】勿辯乃司。
【左傳昭元年】主盟者誰能辯焉。
【註】辯,治也。
又微辯,諷諭也。
【禮儒行】其過失可微辯而不可面數也。
又與徧通。
【禮樂記】其治辯者其禮具。
【註】辯,徧也。
【史記五帝紀】辯于羣神。
【書舜典】作徧。
又與平通。
【字彙補】平均也。
【史記五帝紀】辯秩東作,辯秩西成。
【書堯典】作平。
又【五音集韻】下辯,地名。
在武鄕。
又【集韻】【韻會】筆列切【正韻】必列切,□音。
與貶同。
【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
【註】辯,當爲貶。
遭饑荒,則□罰、國事有所貶損。
【申集上】【艸字部】【直音】同苒。
辬 【酉集下】【辛字部】 辬 【廣韻】布還切【集韻】逋還切,□音班。
【說文】駁也。
【廣韻】同斑。
辭 【酉集下】【辛字部】 辭 〔古文〕□【唐韻】似茲切【集韻】詳茲切,□音詞。
辭說也。
【易乾卦】修辭立其誠。
【書畢命】辭尚體要。
又【說文】訟辭也。
【周禮秋官小司□】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
【書呂□】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
【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又與辤同。
【正韻】卻不受也。
【書大禹謨】稽首固辭。
【中庸】爵祿可辭也。
又謝也。
【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又別去也。
【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辮 【未集中】【糸字部】 辮 【廣韻】薄泫切【集韻】婢典切【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音辨。
【說文】交也。
【增韻】繆也。
與編通。
詳編字註。
【廣韻】簿泫切【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扁。
【說文】交織也。
【增韻】繆也。
【張衡思□賦】辮貞亮以爲鞶兮,雜技藝以爲珩。
【集韻】從糸。
【正韻】亦作編。
辯 【酉集下】【辛字部】 辯 同辨。
【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又詳審也。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辯方正位。
又明悉也。
【易大有】明辯晳也。
又【集韻】巧言也。
【禮王制】言僞而辯。
【史記荀卿傳】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
又爭辯也。
【禮鄕飮酒義】不慢不爭,則遠于鬭辯矣。
又【說文】治也。
【書酒誥】勿辯乃司。
【左傳昭元年】主盟者誰能辯焉。
【註】辯,治也。
又微辯,諷諭也。
【禮儒行】其過失可微辯而不可面數也。
又與徧通。
【禮樂記】其治辯者其禮具。
【註】辯,徧也。
【史記五帝紀】辯于羣神。
【書舜典】作徧。
又與平通。
【字彙補】平均也。
【史記五帝紀】辯秩東作,辯秩西成。
【書堯典】作平。
又【五音集韻】下辯,地名。
在武鄕。
又【集韻】【韻會】筆列切【正韻】必列切,□音。
與貶同。
【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
【註】辯,當爲貶。
遭饑荒,則□罰、國事有所貶損。
逬 【酉集下】【辵字部】 逬 【廣韻】【集韻】【韻會】比諍切【正韻】比孟切,□幷去聲。
【說文】走散也。
【正韻】逸走也,湧也。
又與屛同。
【禮王制】屛諸遠方。
【大學】逬諸四夷。
【朱註】屛、逬古字通用。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與伻同。
使也。
又悲萌切,音綳。
義同。
俗省作迸。
譌作□。
辰 【酉集下】【辰字部】 辰 〔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晨。
【說文】辰,震也。
三月陽氣動,雷□振,民農時也。
【釋名】辰,伸也。
物皆伸舒而出也。
又時也。
【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註】謂五行之時也。
又日也。
【左傳成九年】浹辰之閒。
【註】自子至亥,十二日也。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三辰,日月星也。
【左傳桓二年】三辰旂旗。
【疏】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于天,昏明遞匝,民得取其時節,故三者皆爲辰也。
又日月合宿謂之辰。
【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
【註】辰,日月所交會之地也。
又北辰,天樞也。
【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
【註】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
又大辰,星名。
【春秋昭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
【公羊傳】大辰者何,大火也。
大火爲大辰,伐爲大辰,北辰亦爲大辰。
【註】大火謂心星,伐爲參星。
大火與伐所以示民時之早晚,天下所取正。
北辰,北極天之中也,故皆謂之大辰。
又【爾雅釋訓】不辰,不時也。
【詩大雅】我生不辰。
又【小雅】我辰安在。
又叢辰,術家名。
【史記日者傳叢辰註】猶今之以五行生尅擇日也。
又【韻會】州名。
古沅陵郡,隋置辰州,以辰溪名。
又葉時連切,音禪。
【韓愈詩】吾懸日與月,吾繫星與辰。
葉先韻。
考證:〔【左傳桓二年】三辰旂旗。
【註】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于天,昏明遞匝〕謹照原文註改疏。
辱 【酉集下】【辰字部】 辱 〔古文〕□【唐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音蓐。
【廣韻】恥也。
【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
又汙也。
【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
又屈也。
【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註】屈辱尊命之臨也。
又僇也。
【說文】辱,從寸,在辰下。
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
又姓,見【姓苑】。
農 【酉集下】【辰字部】 農 〔古文〕□辳□□□□□莀【唐韻】【集韻】□奴冬切,音儂。
【說文】耕也,種也。
【書洪範】農用八政。
【註】農者,所以厚生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
一曰三農生九穀。
【註】三農:山農、澤農、平地農也。
【左傳襄九年】其庶人力于農穡。
【註】種曰農,斂曰穡。
又神農,古炎帝號。
【前漢食貨志】闢土植穀曰農。
炎帝敎民植穀,故號神農氏,謂神其農業也。
又萬山氏有子曰農,能植百穀,後世因名耕甿爲農。
又司農,官名。
【前漢百官志】秦曰治粟內史,漢景帝更名大司農。
又弘農,郡名。
【前漢地理志註】武帝元鼎四年置。
又姓也。
【風俗通】神農氏後。
又葉奴當切,音囊。
【潘嶽
【列女傳】齊孟姬曰:後妃踰閾必乗安車輜輧,今立車無輧,非所敢受命也。
又【集韻】【韻會】□披庚切,音烹。
輧輷,車馬聲。
又【廣韻】部田切【集韻】【韻會】【正韻】蒲眠切,□音便。
義同。
俗省作輧。
或作□□。
□字從幷作。
輨 【酉集下】【車字部】 輨 【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音管。
【說文】軗端沓也。
【增韻】車轂端鐵。
又【韻會】通作錧。
【孟子題辭】五經之錧轄。
【註】方言作輨。
輨,釭也。
錧以冒轂,轄以鍵輪。
輩 【酉集下】【車字部】 輩 【廣韻】【集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妹切,□音背。
【說文】軍發車百兩爲一輩。
【六書故】車以列分爲輩。
又【玉篇】類也。
【正韻】等也。
【史記婁敬傳】使者十輩來。
【後漢王霸傳】令郡國孝子、悌弟、貞婦爲一輩。
又【玉篇】比也。
【正韻】班也。
【後漢循吏傳】邊鳳、延篤先後爲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張。
【吳志張溫傳】當今無輩。
又【正韻】行也。
【論語註】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
俗省作軰。
輪 【酉集下】【車字部】 輪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
【廣韻】車輪也。
【說文】有輻曰輪,無輻曰輇。
【釋名】輪,綸也。
言瀰綸周匝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自輪始。
又輪人,車官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
又廣輪,地形縱橫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註】東西爲廣,南北爲輪。
又大也。
【禮檀弓】美哉輪焉。
【註】言輪囷高大也。
又【史記鄒陽傳】輪囷離佹。
【註】委曲盤戾也。
又輪轉,廻旋也。
又輪氏,地名。
又葉閭員切,音憐。
【陸機羽扇賦】夫創始者恆樸而飾,終者必姸。
是故烹飪起于熱石,玉輅基于椎輪。
又葉良愼切,音吝。
【王濬平吳詩】馬怠其銜,車曳其輪。
飛龍旣造,天命有晉。
輫 【酉集下】【車字部】 輫 【廣韻】【集韻】□步皆切,音排。
【玉篇】車箱也。
【集韻】車箱,楚衞之閒謂之輫。
又【廣韻】薄廻切【集韻】蒲枚切,□音裴。
義同。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符分切,音汾。
牡牛。
補遺:【川篇】音分。
牛四歲也。
【申集中】【蟲字部】【唐韻】呼古切,音虎。
蠅虎,蟲名。
俗加蟲。
【申集中】【蟲字部】【集韻】陟柳切,音肘。
【類篇】海蟲名,似人形。
輬 【酉集下】【車字部】 輬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涼。
【說文】臥車也。
【韻會】師古曰:轀輬,本安車以臥息,後因載喪,飾以柳翣,遂爲喪車。
轀者密閉,輬者旁開,各別一乗,隨事爲名。
後人專以載喪,又去其一,總爲籓飾,合二名而呼之。
孟康曰:如衣車有窗牖,閉之則轀,開之則輬。
【午集上】【玉字部】【廣韻】匹角切。
與璞同。
【玉篇】玉未成器也。
【類篇】玉素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或書作□。
輭 【酉集下】【車字部】 輭 【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乳兗切,□音軟。
【玉篇】柔也。
【後漢明帝紀】安車輭輪。
【註】以蒲裹輪,令柔輭也。
又人柔弱亦謂之輭。
【史記貨殖傳】妻子輭弱。
俗作軟。
或作轜。
輮 【酉集下】【車字部】 輮 【廣韻】人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忍九切,□柔上聲。
【說文】車輞也。
【釋名】輞,關西曰輮,言曲輮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行澤者反輮,行山者仄輮。
【註】澤地多泥,反輮者,反其木裏,使耎者在外,欲其滑也。
山地多沙石,仄輮者,使堅者在外,柔者在內,取其堅刃相成也。
又與揉通。
【易說卦】坎爲矯輮。
【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
又【集韻】踐也。
與蹂通。
又【廣韻】人又切【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柔去聲。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
義□同。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行澤者反輮,行山者仄輮。
【註】澤地多泥,反輮者,反其木裏,使需者在外,欲其滑也。
〕謹照原文需者改耎者。
輯 【酉集下】【車字部】 輯 【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音集。
【說文】車和輯也。
【六書故】合材爲車鹹相得謂之輯。
又【玉篇】和也。
【正韻】睦也。
【書湯誓】輯寧爾邦家。
又吐辭和好曰輯。
【詩大雅】辭之輯矣。
又顏色和柔亦曰輯。
【詩大雅】輯柔爾顏。
又斂也。
【書舜典】輯五瑞。
【禮檀弓】蒙袂輯屨。
【註】力憊不能斂屨也。
又與集通。
【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
又與楫通。
【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
【註】楫,聚也。
當作輯。
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
【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
又與揖通。
【晉語】君輯大夫就車。
【註】輯作揖。
【備考】【巳集】【爪字部】【字彙補】與攫同。
輰 【酉集下】【車字部】 輰 【廣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音陽。
輰,車也。
輱 【酉集下】【車字部】 輱 【廣韻】【集韻】□胡讒切,音鹹。
車聲也。
又【集韻】居鹹切,音緘。
義同。
輲 【酉集下】【車字部】 輲 【廣韻】市緣切【集韻】淳沿切【等韻】時緣切,□音遄。
【廣韻】無輻車。
【玉篇】同輇。
又【集韻】豎兗切,音歂。
載柩車也。
【禮雜記】載以輲車。
【註】有輻者別用木爲之,無輻者合大木爲之。
輳 【酉集下】【車字部】 輳 【廣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腠。
【廣韻】輻輳,輻共轂也。
【前漢叔孫通傳】四方輻輳。
【註】輳,聚也。
言如車輻之聚於轂也。
通作湊。
【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
又【賈誼傳】輻湊並進。
輴 【酉集下】【車字部】 輴 【廣韻】醜倫切【集韻】【韻會】敕倫切【等韻】醜屯切,□音椿。
【廣韻】載柩車也。
【禮檀弓】菆塗龍輴。
【註】輴車載柩,而畫龍爲楯,故曰龍輴。
又泥行所乗也。
【書益稷子乗四載註】泥乗輴,以闆爲之,其狀如箕,擿行泥上。
【史記河渠書】作橇。
【漢書溝洫志】作毳。
又【禮喪大記】大夫葬用輴。
【註】輴,當爲輇車之輇。
◎按《玉篇》輴與同,不與輇同。
輇與輲同。
諸書多混纏眯目,附記於此。
考證:〔【禮喪大記】大夫葬同輴。
〕謹照原文同改用。
輵 【酉集下】【車字部】 輵 【廣韻】古達切【集韻】居曷切,□音葛。
【廣韻】轇輵,戟形。
【集韻】鋒戟形。
又【廣韻】馳驅貌。
【集韻】車馬喧雜貌。
又【集韻】乙轄切【正韻】乙黠切,□音揠。
車聲。
【揚雄羽獵賦】皇車幽輵。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義同。
又【集韻】阿葛切,音遏。
輵轄,轉搖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跮踱輵轄。
【註】輵轄,搖目吐舌也。
或作轕。
通作葛。
詳後轕字註。
輶 【酉集下】【車字部】 輶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由。
【說文】輕車也。
【詩秦風】輶車鸞鑣。
又輕也。
【詩大雅】德輶如毛。
又【廣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久切【正韻】雲九切,□音酉。
又【廣韻】【集韻】□餘救切,音狖。
義□同。
輷 【酉集下】【車字部】 輷 【廣韻】【集韻】【正韻】□呼宏切,音轟。
車聲。
【史記蘇秦傳】輷輷殷殷。
【王褒洞簫賦】輘輷佚豫。
【註】輘輷,大聲也。
【廣韻】同轟。
一作訇。
【申集上】【艸字部】【類篇】同□。
輸 【酉集下】【車字部】 輸 【廣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正韻】商朱切,□音鄃。
【說文】委輸也。
【左傳僖二年】秦於是乎輸粟晉。
【前漢食貨志】武帝置平準,都受天下委輸。
又【廣韻】盡也。
【左傳襄九年】魏絳請施舍,輸積聚以貸。
又隳也。
【詩小雅】載輸爾載。
【春秋隱五年】鄭人來輸平。
【註】輸平,隳成也。
又均輸,官名。
【桓寬鹽鐵論】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物多苦惡,不償其價,因置官以相紹運,故曰均輸。
又交輸,衣之後垂者。
【前漢江充傳】曲裾後垂交輸。
【註】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于後也。
又【正韻】俗謂勝負爲輸贏。
又【廣韻】傷遇切【集韻】舂遇切,□音戍。
【廣韻】送也。
【增韻】凡以物送人,則讀平聲。
指所送之物,則讀去聲。
【韻會】漢有三輔委輸官。
又經穴也。
【史記扁鵲傳】五藏之輸。
【註】十二經皆以輸爲原,蓋經穴也。
輹 【酉集下】【車字部】 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說文】車下縛也。
【廣韻】車伏兔也。
【集韻】車軸縛也。
【釋名】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
【易大畜】輿脫輹。
又【大壯】壯于大輿之輹。
又【集韻】芳六切,音蝮。
義同。
考證:〔【釋名】輹,伏也。
曰伏兔者,伏于軸上似之也。
〕謹照原文釋名下改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
輺 【酉集下】【車字部】 輺 【正字通】輜本字。
輻 【酉集下】【車字部】 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說文】輪轑也。
【詩小雅】員于爾輻。
【註】員,益也。
輻,謂輪中木之直指者。
下有葘以指輞,上有爪以湊轂。
【周禮冬官考工記】輻也者,以爲直指也。
又輪輻三十,以象日月。
【註】所以象其運行也。
又葉筆力切,音必。
【詩魏風】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葉下直食。
【子集中】【人字部】【正字通】與倮躶臝□通。
【荀子賦篇】有物于此□兮,其狀屢化如神。
【註】讀如倮,謂蠶也。
考證:〔【荀子賦論篇】有物于此□兮。
〕謹照原書省論字。
〔【註】作倮〕謹照荀子註原文,作倮改讀如倮。
輽 【酉集下】【車字部】 輽 【廣韻】同軬。
詳前軬字註。
輾 【酉集下】【車字部】 輾 【廣韻】知演切【集韻】【韻會】【正韻】知輦切,□音展。
【玉篇】轉也。
【詩周南】輾轉反側。
【註】輾者,轉之半也。
【集韻】通作展。
又【集韻】【正韻】□尼展切,音輦。
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女箭切,展去聲。
【廣韻】水輾也。
【集韻】轉輪治穀也。
蹘 【酉集中】【足字部】 蹘 【集韻】力交切,音寥。
【玉篇】走也。
【類篇】一曰足相交。
蹙 【酉集中】【足字部】 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
【說文】迫也。
【詩大雅】今也日蹙國百裡。
【禮禮器】不然則已蹙。
【疏】則太急蹙。
又【集韻】七六切。
與蹴同。
【禮曲禮】蹙路馬芻有誅。
【釋文】蹙,本又作蹴。
又【廣韻】蹙,近也。
又通作顣。
【孟子】已頻顣曰。
【朱傳】顣與蹙同。
又【集韻】倉歷切,音戚。
【類篇】蹙蹙,□小貌。
【詩小雅】蹙蹙靡所騁。
【箋】蹙蹙,小之貌。
【爾雅釋訓】蹙蹙,鞠也。
蹚 【酉集中】【足字部】 蹚 【集韻】他郞切,音湯。
與踼同。
跌踼,行不正也。
又抽庚切,音瞠。
蹚,距也。
或作□。
又除庚切,音棖。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縬。
【唐書張建封傳】困□不支。
【申集上】【艸字部】【篇海】呼骨切,音與忽。
同牀也。
蹛 【酉集中】【足字部】 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帶。
【說文】踶也。
又【史記匈奴傳】大會蹛林。
【註】索隱曰:蹛林,地名。
【漢書註】服虔曰:蹛,音帶,秋社八月中會祭處也。
師古曰:蹛者,繞林木而祭也。
又【廣韻】【集韻】□直例切,音滯。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
義□同。
又【史記平準書】留蹛無所食。
【註】索隱曰:音逝。
謂貯也。
又【集韻】徒蓋切,音大。
過也。
又都甘切,音儋。
與襜同。
又【集韻】【類篇】□徒結切,音耋。
與跌同。
蹜 【酉集中】【足字部】 蹜 【廣韻】【集韻】【韻會】□所六切,音縮。
足迫也。
【禮玉藻】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釋文】蹜,本或作宿。
【論語】足蹜蹜如有循。
【疏】言舉足狹數。
【集韻】通作縮。
【巳集下】【牛字部】【玉篇】示勢切。
一角仰也。
【正字通】同觢。
【易睽卦】六三,其牛掣。
【釋文】鄭作,義同。
說文作觢。
蹝 【酉集中】【足字部】 蹝 【集韻】所綺切,音縰。
【玉篇】同躧。
詳躧字註。
【孟子】猶棄敝蹝也。
【趙岐註】草履也。
【淮南子主術訓】猶卻行而脫蹝也。
蹞 【酉集中】【足字部】 蹞 【集韻】【正韻】□犬橤切,音頍。
【玉篇】同跬。
【荀子勸學篇】故不積蹞步,無以緻千裡。
【註】蹞與跬同。
蹟 【酉集中】【足字部】 蹟 【廣韻】【集韻】【正韻】□資昔切,音積。
與迹同。
【詩小雅】念彼不蹟。
【傳】不蹟,不循道也。
蹠 【酉集中】【足字部】 蹠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之石切,音隻。
【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
【揚子方言】楚曰蹠。
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
又【廣韻】足履踐也。
【史記蘇秦傳】被堅甲,蹠勁弩。
【前漢揚雄傳】蹠彭鹹之所遺。
【註】蹠,蹈也。
【楚辭九章】眇不知其所蹠。
【註】蹠,踐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自無蹠有。
【註】蹠,適也。
又【玉篇】同跖。
【戰國策】蹠穿膝暴。
【註】蹠,足下。
【淮南子主術訓】則蹠蹻之姦。
【註】盜蹠。
又【集韻】章恕切,音翥。
義同。
又職略切,音灼。
與趵同。
跡也。
蹡 【酉集中】【足字部】 蹡 【廣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
【說文】作□,行貌。
又與將同。
【詩周頌】磬筦將將。
【傳】將將,集也。
【釋文】《說文》作□。
又【廣韻】【集韻】【正韻】□七亮切,同蹌。
行不正貌。
蹢 【酉集中】【足字部】 蹢 〔古文〕□【唐韻】【集韻】直炙切【正韻】直隻切,□音擲。
【說文】住足也。
一曰蹢躅,賈侍中說,足垢也。
【博雅】蹢,跢跦也。
【易垢卦】羸豕孚蹢。
【釋文】蹢,不靜也。
一本作躑。
【程傳】跳躑也。
又【禮三年問】蹢,焉踟躕焉。
【釋文】蹢,不行也。
又【集韻】治革切,音謫。
義同。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音的。
【詩小雅】有豕白蹢。
【傳】蹢,蹄也。
【爾雅釋畜】馬四蹢皆白,首。
又【莊子徐無鬼】齊人蹢於宋者。
【音義】蹢,投也。
呈亦反。
考證:〔【說文】住足也。
一曰,蹢躅。
賈待中說,足垢也。
〕謹照原文待中改侍中。
【巳集下】【牛字部】【五音集韻】居洧切,音宄。
牛聲也。
【玉篇】與□同。
蹣 【酉集中】【足字部】 蹣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蒲官切,□音槃。
【玉篇】蹣跚,旋行貌。
【類篇】亦作□、跘。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
踰牆也。
蹤 【酉集中】【足字部】 蹤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將容切,□音從。
【玉篇】跡也。
【釋名】從也。
人形從之也。
【前漢揚雄傳】躡三皇之高蹤。
○按《說文》無蹤字,古皆以縱爲蹤。
詳糸部縱字註。
又【韻補】葉卽王切,音匡。
【陸雲陸府君誄】耽精遐奧,肆志篇章。
仰咨遺訓,思齊曩蹤。
□ 【備考】【午集】【用字部】 □ 【篇海類編】古文用字。
◎按《玉篇》古文用作□。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悲巾切。
同豳。
【說文】本作邠。
亦作豳,經傳省作邠。
譌作□。
邠原字從分從邑。
逘 【酉集下】【辵字部】 逘 【玉篇】魚幾切,音矣。
進也。
又【集韻】牀史切,音竢。
待也,與竢同。
蹥 【酉集中】【足字部】 蹥 【篇韻】音連。
跟也。
蹨 【酉集中】【足字部】 蹨 【廣韻】【集韻】□乃殄切,音橪。
踐也,續也,執也,緊也。
【玉篇】蹂蹨也。
【類篇】蹈也,逐也。
或作跈。
又【廣韻】人善切【集韻】忍善切,□音橪。
義同。
蹩 【酉集中】【足字部】 蹩 【唐韻】【集韻】【韻會】□蒲結切,音柲。
【說文】踶也。
一曰跛也。
【玉篇】蹩□,旋行貌。
【莊子馬蹄篇】蹩□爲仁,踶跂爲義。
【音義】用心爲仁義之貌。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
義同。
又【集韻】匹篾切,音撆。
反足踶也。
【未集下】【色字部】【集韻】倚兩切,央上聲。
氣流貌。
蹪 【酉集中】【足字部】 蹪 【廣韻】杜回切【集韻】徒回切,□音頹。
【博雅】疐也。
【玉篇】仆也。
【類篇】楚人謂躓仆爲蹪。
【淮南子原道訓】足蹪趎塪。
【註】蹪,躓也。
蹫 【酉集中】【足字部】 蹫 【廣韻】訣律切,音橘。
【類篇】狂走也。
【玉篇】疲貌。
蹬 【酉集中】【足字部】 蹬 【唐韻】徒亙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亙切,□音鄧。
【說文】蹭蹬也。
【木華海賦】或乃蹭蹬窮波。
【註】蹭蹬,失勢貌。
又【集韻】丁鄧切,音磴。
【博雅】履也。
又都騰切。
與登同。
詳登字註。
蹭 【酉集中】【足字部】 蹭 【唐韻】千鄧切【集韻】【正韻】七鄧切,□音□。
【說文】蹭蹬,失道也。
互詳蹬字註。
又【集韻】慈陵切,音繒。
與驓同。
馬四骹皆白,驓。
蹮 【酉集中】【足字部】 蹮 【唐韻】【集韻】【正韻】蘇前切【韻會】蕭前切,□音先。
躚或作蹮。
【說文】蹁蹮,旋行貌。
【玉篇】蹁蹮,蹣跚也。
又【廣韻】【集韻】□相然切,音僊。
義同。
蹯 【酉集中】【足字部】 蹯 〔古文〕籵【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
【說文】作番,獸足也。
【左傳文元年】食熊蹯。
【註】熊掌。
【類篇】亦作□□。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義同。
又【韻補】葉汾沿切【曹植名都篇】歸來燕平樂,美酒鬥十千。
膾鯉臇胎鰕,炰鱉炙熊蹯。
蹰 【酉集中】【足字部】 蹰 【字彙】俗躕字。
蹱 【酉集中】【足字部】 蹱 【廣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
行不正貌。
或作。
【玉篇】躘蹱,小兒行。
【類篇】躘蹱,不能行。
又【集韻】癡兇切,音傭。
又醜用切,音憃。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廣韻】符逼切【集韻】【韻會】弼力切,□音煏。
以火焙肉也。
【周禮天官籩人註】鮑魚于□火室作之。
本作□,或作□。
【韻會】或作煏。
又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紼或書作□。
詳紼字註。
蹲 【酉集中】【足字部】 蹲 〔古文〕踆【唐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
【說文】踞也。
【後漢魯恭傳】蹲夷踞肆。
【莊子外物篇】蹲乎會稽。
又【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
【詩小雅】蹲蹲舞我。
【傳】蹲蹲,舞貌。
【釋文】蹲,七旬反。
本或作墫。
【前漢揚雄傳】蹲蹲如此。
【註】蹲蹲,行有節。
又【集韻】粗本切,音鱒。
聚也。
【左傳成十六年】蹲甲而射之。
【註】蹲,聚也。
又【集韻】蹤倫切,音遵。
鷷,或作蹲。
雉,西方曰鷷。
又【集韻】祖本切,音□。
義同。
又【集韻】徂丸切,同躦。
或作蹲。
又【集韻】趣允切。
蹲循,緩意。
蹳 【酉集中】【足字部】 蹳 【集韻】【韻會】□北末切,音撥。
【玉篇】行也。
【類篇】足跋物。
【前漢夏侯嬰傳】常蹳兩兒棄之。
【註】服虔曰:音撥。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
義同。
軩 【酉集下】【車字部】 軩 【廣韻】徒亥切【集韻】蕩亥切,□音殆。
【廣韻】輆軩,車不平也。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良獎切【集韻】裡養切,□音兩。
【玉篇】,勥也。
【廣韻】力拒也。
又【集韻】體急貌。
蹴 【酉集中】【足字部】 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
【說文】躡也。
【孟子】蹴爾而與之。
【趙岐註】蹴,蹋也。
【後漢梁冀傳】六博蹴鞠。
【註】《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時所作。
或曰起戰國時。
【類篇】或作蹙。
又【廣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
義同。
又【集韻】【類篇】□就六切,音摵。
蹴然,敬貌。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與葌同。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虛陵切,音興。
蕖,菜名。
一曰芸薹。
蹵 【酉集中】【足字部】 蹵 【玉篇】同蹴。
【博雅】蹴蹋也。
【史記燕世家】王蹵之以足。
又【前漢董仲舒傳】以蹵迫之民。
又【孟子】曾西蹵然曰。
【趙岐註】蹵然,猶蹵踖。
【莊子人閒世】子產蹵然攺容更貌。
蹶 【酉集中】【足字部】 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
【說文】僵也。
一曰跳也。
【廣韻】失腳。
【孟子】今夫蹶者趨者。
【莊子人閒世】爲崩爲蹶。
又【史記孫子傳】蹶上將。
【註】蹶,猶挫也。
又【史記申屠嘉傳】材官蹶張。
【註】力能足踏強弩張之。
又【前漢揚雄傳】蹶浮麋。
【註】蹶,蹴也。
又【荀子儒效篇】竭蹶而趨之。
【註】竭蹶,顚倒也。
又【爾雅釋詁】蹶,嘉也。
又【廣韻】走也,速也。
又【廣韻】【集韻】□紀列切,音罬。
又【韻會】其月切,音橜。
義□同。
又【廣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音劌。
【爾雅釋詁】蹶,動也。
蹶蹶,敏也。
【詩唐風】良士蹶蹶。
【傳】動而敏於事。
【釋文】蹶,俱衞反。
又【大雅】文王蹶厥生。
【傳】蹶,動也。
【釋文】蹶,俱衞反。
又【禮曲禮】足毋蹶。
【註】行遽。
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又姓。
【詩大雅】蹶父之子。
又【集韻】紀劣切,音撅。
【廣韻】有所犯災也。
蹷 【酉集中】【足字部】 蹷 【五經文字】蹶又作蹷。
【左傳襄十九年】是謂蹷其本。
又【史記扁鵲傳】暴蹷。
【註】氣從下蹷起上行,外及心脅也。
【呂氏春秋】處足則爲痿,爲蹷。
【註】蹷,逆疾也。
考證:〔【左傳襄十九年】是謂蹷其木。
〕謹照原文木改本。
蹸 【酉集中】【足字部】 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說文】轢也。
【類篇】行貌。
或作躙。
又【集韻】離珍切,音鄰。
義同。
蹹 【酉集中】【足字部】 蹹 【廣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踏。
齧蹹。
【幹祿字書】通作蹋。
【左傳宣十二年註】如今軍行,前有斥□蹹伏。
【疏】令人遠在軍前斥度□望,慮有伏兵,使蹹行之。
蹺 【酉集中】【足字部】 蹺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音趫。
【玉篇】舉足也。
或作蹻。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義同。
【補遺】【申集】【艸字部】【韻學集成】補耕切,音絣。
草名。
蹻 【酉集中】【足字部】 蹻 【唐韻】去遙切【集韻】【正韻】丘祅切,□同蹺。
【說文】舉足行高也。
【前漢高帝紀】可蹻足待也。
【註】文穎曰:蹻,猶翹也。
又【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音喬。
又【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極虐切,□音噱。
義□同。
又【廣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音矯。
【詩周頌】蹻蹻王之造。
【傳】蹻蹻,武貌。
又【魯頌】其馬蹻蹻。
【傳】言彊盛也。
又【廣韻】居灼切【集韻】【韻會】訖約切,□音腳。
走蹻蹻貌。
又【爾雅釋言】蹻蹻,憍也。
【註】小人得志,憍蹇之貌。
【詩大雅】小子蹻蹻。
【傳】驕貌。
又【戰國策】贏縢履蹻。
【註】蹻,屐也。
【史記虞卿傳】躡蹻擔簦。
【註】蹻,草履也。
【前漢王褒傳】離蔬釋蹻而烹膏粱。
【註】應劭曰:木蹻也。
臣瓚曰:以繩爲之也。
師古曰:蹻卽今之鞋耳。
【類篇】山行所乗,以鐵如錐,施之履下。
又【呂氏春秋】蹻然不固。
【註】蹻,讀乗蹻之蹻,謂其流行疾速,不堅固也。
又【集韻】迄卻切,音謔。
【揚子方言】杜、蹻,歰也。
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
【註】蹻,燥歰貌。
又【集韻】拘玉切,音挶。
義同。
檋或作蹻。
蹼 【酉集中】【足字部】 蹼 【集韻】博木切,音蔔。
【爾雅釋鳥】鳧鴈醜,其足蹼。
【註】腳指閒有幕蹼屬相著。
【疏】蹼,猶蹼屬相著之謂也。
【類篇】本作□。
或省作蹼。
躁 【酉集中】【足字部】 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則到切,音竈。
【說文】作趮,疾也。
今俗別作躁。
非是。
【釋名】躁,燥也。
物燥乃動而飛揚也。
【易繫辭】躁人之辭多。
【禮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
【註】躁,猶動也。
又【齊語】驕躁淫暴。
【註】躁,謂擾也。
躂 【酉集中】【足字部】 躂 【集韻】他達切,音闥。
【玉篇】足跌也。
【類篇】或省作□。
躃 【酉集中】【足字部】 躃 【廣韻】【集韻】【韻會】□必益切,音辟。
□,或從足作躃。
人不能行也。
【禮王制】瘖聾跛躃。
【釋文】兩足不能行也。
又【集韻】毗亦切,音擗。
倒也。
【類篇】仆也。
躄 【酉集中】【足字部】 躄 【集韻】躃,或書作躄。
【史記平原君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呂氏春秋】重水所多尰與躄之人。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蓬逋切,音蒲。
膊魚也。
又雉膺肉。
逽 【酉集下】【辵字部】 逽 【廣韻】【集韻】□女略切,音蹃。
【玉篇】走逽。
【集韻】先也。
輆 【酉集下】【車字部】 輆 【廣韻】苦亥切【集韻】可亥切,□音愷。
輆軩,不平也。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
輆沐,國名,在越東。
輏 【酉集下】【車字部】 輏 同輶。
詳後輶字註。
躅 【酉集中】【足字部】 躅 〔古文〕□【唐韻】直錄切【集韻】【韻會】廚玉切,□音蠋。
【說文】蹢躅。
詳蹢字註。
【史記淮隂侯傳】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又【荀子禮論篇】躑躅焉。
【註】躑躅,以足擊地。
又【集韻】直角切,音濁。
【類篇】迹也。
【前漢敘傳】伏孔周之軌躅。
又【韻補】葉直律切【韓愈樊宗師墓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廣韻】同。
躆 【酉集中】【足字部】 躆 【集韻】居禦切,音據。
手據地。
【前漢敘傳】超荒忽而躆顥蒼也。
【註】師古曰:躆與據同。
又【類篇】僑躆,猶動作也。
【揚子太□經】躆戰喈喈。
又【正韻】訖逆切,音戟。
與撠同。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類編】同紾。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仍吏切,音餌。
【廣韻】筋健。
【集韻】腱也。
躇 【酉集中】【足字部】 躇 【集韻】【韻會】□如切【正韻】長魚切,□音除。
與同。
【博雅】躊躇,猶豫也。
【前漢李夫人傳】哀裵回以躊躇。
【註】師古曰:躊躇,住足也。
【楚辭九辯】蹇淹留而躊躇。
【註】躊躇,進退貌。
又【集韻】丈呂切,音甯。
義同。
又【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
【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
【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
【釋文】與踱同。
躈 【酉集中】【足字部】 躈 【集韻】詰弔切,音竅。
【史記貨殖傳】馬蹄躈千。
【註】躈,苦弔反。
馬八髎也。
索隱曰:尻骨爲八髎。
一曰口也。
蹄口共千,則爲二百。
躉 【酉集中】【足字部】 躉 【字彙補】東本切,敦上聲。
俗字。
零躉也。
躊 【酉集中】【足字部】 躊 【廣韻】直由切【集韻】□留切,□音儔。
【玉篇】躊躇也。
詳躇字註。
【類篇】或從□作□。
躋 【酉集中】【足字部】 躋 〔古文〕□□【唐韻】祖稽切【集韻】牋西切,□音賷。
【說文】登也。
【揚子方言】海岱之閒謂之躋。
【詩秦風】道阻且躋。
【傳】躋,升也。
又【廣韻】亦作隮。
【易震卦】躋于九陵。
【釋文】躋,本又作隮。
【左傳文二年】躋僖公。
【公羊傳】躋者何,升也。
【集韻】或作隮。
又【廣韻】【集韻】□子計切,音霽。
義同。
躌 【酉集中】【足字部】 躌 【篇海】音舞。
踐也,履也。
躍 【酉集中】【足字部】 躍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迅也。
【博雅】上也,進也。
【六書故】大爲躍,小爲踴。
躍去其所,踴不離其所。
【玉篇】跳躍也。
【易乾卦】或躍在淵。
【詩邶風】踴躍用兵。
又【大雅】魚躍于淵。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
【註】距躍,超越也。
【疏】躍以疾生名,故以距躍爲超越。
又【詩小雅】躍躍毚兔。
【音義】他歷反。
【疏】跳疾也。
【爾雅釋訓】躍躍,迅也。
躎 【酉集中】【足字部】 躎 【篇海】奴典切,音碾。
蹈也。
躏 【酉集中】【足字部】 躪 【字彙補】同藺。
【前漢王商傳】奔走相蹂躪。
【註】躪,轢也。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集韻】□徒口切,音鋀。
圓草褥也。
【類篇】編草坐具。
又【集韻】草名。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竹下切,音□。
【玉篇】藞。
見藞字註。
躐 【酉集中】【足字部】 躐 【廣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獵。
【玉篇】踐也。
【爾雅釋言】跋躐也。
【疏】李巡曰:跋前行曰躐。
【禮玉藻】登席不由前曰躐席。
【疏】失節而踐曰躐席。
又【學記】學不躐等也。
【疏】躐,踰越也。
【楚辭九歌】淩餘陣兮躐餘行。
【註】躐,踐也。
一作□。
又【後漢崔駰傳】躐纓整襟。
【註】躐,持也。
躑 【酉集中】【足字部】 躑 【廣韻】【集韻】【韻會】直炙切【正韻】直隻切,□音擲。
蹢,亦作躑。
躑躅,行不進也。
【後漢隗囂傳】得以數千躑躅三輔。
【註】躑躅,猶踟躕也。
又【蘇竟傳】或躑躅帝宮。
【註】謂上下不去也。
【荀子禮論篇】躑躅焉。
詳躅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同繛。
○按《玉篇》,繛卽古文綽。
改從索,非。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糗。
躒 【酉集中】【足字部】 躒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
同。
【玉篇】動也。
【大戴禮】騏驥一躒,不能千步。
又人名。
【左傳昭九年】使荀躒佐下軍。
【註】荀盈之子。
又【廣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音洛。
【班固西都賦】連躒諸夏。
【註】逴躒,猶超絕也。
【孔融薦禰衡表】英才卓躒。
【註】卓躒,絕異也。
又【左傳】荀躒,【釋文】亦音雒。
又【集韻】力角切,音犖。
義同。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類篇】迅也。
考證:〔【左傳昭九年】使荀躒佐下車。
〕謹照原文下車改下軍。
躓 【酉集中】【足字部】 躓 【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音緻。
【說文】跲也。
詩曰:載躓其尾。
○按今《詩豳風》□作疐。
【左傳宣十五年】杜回躓而顚。
又【廣韻】蹋也。
又【集韻】職日切,音質。
義同。
又【集韻】張尼切,音胝。
或作躓。
【趙岐孟子註】禹稷騈躓。
躔 【酉集中】【足字部】 躔 【唐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正韻】呈延切,□音廛。
【說文】踐也。
【徐曰】星之躔次,星所履行也。
【揚子方言】躔,逡循也。
又歷行也,日運爲躔。
【博雅】行也。
又行徑轍迹也。
【前漢律歷志】舉終以定朔望分至,躔離弦望。
【註】應劭曰:躔,徑也。
【爾雅釋獸】其迹躔。
【註】腳所踐處。
【左思吳都賦】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註】歷行也。
【集韻】或從展作蹍。
又【集韻】丈善切,音紾。
移行也,循也。
躕 【酉集中】【足字部】 躕 【廣韻】直誅切【集韻】【韻會】重株切,□音廚。
【玉篇】踟躕,行不進貌。
詳前踟字註。
【類篇】或省作□。
又【韻補】葉□留切【鄭曼季答陸雲詩】誰謂河廣,曾不容舟。
企予望之,搔首踟躕。
躖 【酉集中】【足字部】 躖 【字彙補】徒玩切,音斷。
踐處也。
躘 【酉集中】【足字部】 躘 【廣韻】【集韻】□力鍾切,音龍。
【玉篇】躘蹱,小兒行貌。
又【廣韻】良用切,音贚。
又【集韻】魯勇切,音隴。
義□同。
躙 【酉集中】【足字部】 躙 【廣韻】【集韻】【正韻】□良刃切,音吝。
【玉篇】同蹸。
【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入也。
【疏】躙,雷刺也。
若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躙,躐也。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陁沒切,音揬。
玉瑱。
辋 【酉集下】【車字部】 輞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罔。
【玉篇】車輞也。
【韻會】車輞,車之牙輞輮也。
【釋名】輞,網也,謂網羅周輪之外也。
【後漢輿服志】天子獵車,重輞縵綸,繆龍繞之。
又輞川,地名。
太原王摩詰別墅有輞川圖。
辍 【酉集下】【車字部】 輟 〔古文〕□【廣韻】陟劣切【集韻】【韻會】【正韻】株劣切,□音啜。
【說文】車小缺復合者。
又【廣韻】已也。
【集韻】止也。
【增韻】歇也。
辎 【酉集下】【車字部】 輜 【廣韻】則持切【韻會】【正韻】莊持切,□音淄。
【說文】輧車前,衣車後,所謂庫車也。
【釋名】輜車,載輜重臥息其中之車也。
輜,厠也。
所載衣物雜厠其中也。
輜、輧之形同,有邸曰輜,無邸曰輧。
【前漢韓安國傳】擊輜重。
【註】輜謂衣車,重謂載重,故行者之資總曰輜重。
又【集韻】【韻會】□側吏切,音胾。
【集韻】車輻入牙曰輜。
【韻會】與葘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葘。
【註】葘謂輻入轂中者也。
葘讀如雜厠之厠,所謂建輻也。
又【廣韻】楚持切,音颸。
義同。
辏 【酉集下】【車字部】 輳 【廣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腠。
【廣韻】輻輳,輻共轂也。
【前漢叔孫通傳】四方輻輳。
【註】輳,聚也。
言如車輻之聚於轂也。
通作湊。
【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
又【賈誼傳】輻湊並進。
【巳集下】【牛字部】【玉篇】似訓切。
牛行遲也。
又【廣韻】食倫切【集韻】船倫切,□音脣。
又【廣韻】詳遵切【集韻】松倫切,□音巡。
義□同。
【正字通】與馴同。
【寅集中】【巾字部】【類篇】於驚切,音英。
鮮明貌。
【詩小雅】旗旐央央。
或作。
輻 【酉集下】【車字部】 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
【說文】輪轑也。
【詩小雅】員于爾輻。
【註】員,益也。
輻,謂輪中木之直指者。
下有葘以指輞,上有爪以湊轂。
【周禮冬官考工記】輻也者,以爲直指也。
又輪輻三十,以象日月。
【註】所以象其運行也。
又葉筆力切,音必。
【詩魏風】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葉下直食。
輯 【酉集下】【車字部】 輯 【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音集。
【說文】車和輯也。
【六書故】合材爲車鹹相得謂之輯。
又【玉篇】和也。
【正韻】睦也。
【書湯誓】輯寧爾邦家。
又吐辭和好曰輯。
【詩大雅】辭之輯矣。
又顏色和柔亦曰輯。
【詩大雅】輯柔爾顏。
又斂也。
【書舜典】輯五瑞。
【禮檀弓】蒙袂輯屨。
【註】力憊不能斂屨也。
又與集通。
【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
又與楫通。
【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
【註】楫,聚也。
當作輯。
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
【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
又與揖通。
【晉語】君輯大夫就車。
【註】輯作揖。
輸 【酉集下】【車字部】 輸 【廣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正韻】商朱切,□音鄃。
【說文】委輸也。
【左傳僖二年】秦於是乎輸粟晉。
【前漢食貨志】武帝置平準,都受天下委輸。
又【廣韻】盡也。
【左傳襄九年】魏絳請施舍,輸積聚以貸。
又隳也。
【詩小雅】載輸爾載。
【春秋隱五年】鄭人來輸平。
【註】輸平,隳成也。
又均輸,官名。
【桓寬鹽鐵論】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物多苦惡,不償其價,因置官以相紹運,故曰均輸。
又交輸,衣之後垂者。
【前漢江充傳】曲裾後垂交輸。
【註】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于後也。
又【正韻】俗謂勝負爲輸贏。
又【廣韻】傷遇切【集韻】舂遇切,□音戍。
【廣韻】送也。
【增韻】凡以物送人,則讀平聲。
指所送之物,則讀去聲。
【韻會】漢有三輔委輸官。
又經穴也。
【史記扁鵲傳】五藏之輸。
【註】十二經皆以輸爲原,蓋經穴也。
辔 【酉集下】【車字部】 轡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音祕。
【說文】馬轡也。
【釋名】轡,咈也。
牽引拂戾以制馬也。
陸佃曰:禦駑馬以鞭爲主,禦駻馬以轡爲主。
又葉補密切,音必。
【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
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轅 【酉集下】【車字部】 轅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說文】輈也。
【釋名】轅,援也。
車之援也。
【韻會】詩詁曰:車前曲木上鉤衡者謂之輈,亦曰轅。
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向下鉤之,衡卽輈端橫木,以駕馬者。
又轅門。
【周禮天官掌舍】掌王會同之舍,設車宮轅門。
【註】王者出行于外,次車爲藩,仰車以轅相向表門,故曰轅門。
又軒轅,黃帝號。
【前漢古今人表】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氏。
又軒轅,星名。
【史記天官書】軒轅十二星。
又姓。
【韻會】□大夫轅濤塗之後。
又軒轅,複姓。
又通作爰。
【前漢地理志】商鞅作轅田。
【註】轅,與爰同。
又【集韻】于眷切【等韻】羽眷切,□音媛。
地名。
【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
【註】齊地。
又轘轅,縣名。
【史記樊噲傳】從攻長社、轘轅。
【註】許州所屬縣也。
轄 【酉集下】【車字部】 轄 【廣韻】胡瞎切【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鎋。
【說文】車聲也。
一曰鍵也。
【韻會】車軸端鍵。
【釋名】轄,害也。
車之禁害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巾車脂轄。
【註】巾車,車官。
塗脂其轄,以利轉也。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轄星傅軫兩旁,主王侯。
左轄爲同姓,右轄爲異姓。
又提轄,宋官名。
又【集韻】苦會切,音□。
車聲。
又【集韻】【韻會】□何葛切,音曷。
輵轄,轉搖貌。
詳前輵字註。
【正字通】轄,一作鎋,鎋猶管也。
轂空,裹之以金,如管也。
管轄之義取此。
又與□同。
【左傳昭二十五年】昭子賦車轄。
【詩小雅】作□。
輾 【酉集下】【車字部】 輾 【廣韻】知演切【集韻】【韻會】【正韻】知輦切,□音展。
【玉篇】轉也。
【詩周南】輾轉反側。
【註】輾者,轉之半也。
【集韻】通作展。
又【集韻】【正韻】□尼展切,音輦。
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女箭切,展去聲。
【廣韻】水輾也。
【集韻】轉輪治穀也。
轍 【酉集下】【車字部】 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列切,音徹。
【說文】迹也。
【增韻】車輪所碾迹也。
餘詳前軌字註。
◎按《莊子人閒世》螳蜋怒臂以當車轍。
別作軼。
《淮南子道應訓》絕塵弭轍。
別作□。
《史記□平傳》門外多長者車轍。
別作徹。
古字多通用,不必泥。
辚 【酉集下】【車字部】 轔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車聲。
【楚辭九歌】乗龍兮轔轔。
又通作鄰。
【詩秦風】有車鄰鄰。
又殷盛貌。
【揚雄甘泉賦】振殷轔而軍裝。
又戸限也。
【淮南子說林訓】亡馬不發戸轔。
【註】楚人謂戸限曰轔。
又【廣韻】【集韻】【正韻】□良刃切,音遴。
轢也。
蹸、轥□通。
又【廣韻】【集韻】裡忍切【正韻】良忍切,□音僯。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許下切,音閜。
【玉篇】笑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許我切,音□。
與同。
大笑。
又【廣韻】呼訝切【集韻】虛訝切,□音罅。
【廣韻】詬,責怒。
又【集韻】虛加切,音煆。
與谺同。
谽谺,谷中大空貌。
或作蚜□□□。
辛 【酉集下】【辛字部】 辛 【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新。
【說文】秋時萬物成而熟,金剛味辛,辛痛卽泣出。
【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
【書洪範】金曰從革,從革作辛。
【白虎通】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又歲、月、日之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月在辛曰塞。
【禮月令】其日庚辛。
【註】辛之言新也。
【前漢律歷志】悉新于辛。
【史記律書】言萬物之辛生也。
又【正韻】葷味也。
【風土記】元旦,以蔥、蒜、韭、蓼、蒿芥,雜和而食之,名五辛盤,取迎新之意。
又股象也。
【說文】辛承庚,象人股。
【徐曰】辛漸揫斂,故象人股,漸焦殺也。
又養筋之味也。
【周禮天官】以辛養筋。
【註】辛,金味,金之纏合異物似筋,人之筋亦纏合諸骨,故以辛養之也。
又【正韻】苦辛,取辛酸之意。
【李白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
【杜甫詩】生離與死別,自古鼻酸辛。
又高辛,古帝號。
又姓。
【史記夏本紀贊】夏啟封支子于莘,因聲近攺爲辛。
又少辛,藥名。
【本草】卽細辛也。
又葉宵前切,音先。
【焦仲卿詩】奉事循公姥,進退敢自專。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正字通】按《說文》徐註,泣出象股之說,與□義反。
壬癸繼辛,天道剝中有復,秋德義中寓仁,非偏屬斷制焦殺。
徐曲附《說文》,非。
又《爾雅》重光□,《史記》攺昭陽。
昭陽癸,《史記》攺尚章。
上章庚,《史記》攺商橫。
當有譌誤。
舊註:重光一曰昭陽,使不知者疑。
《爾雅》歲陽在□有二名,亦非。
本作□,《字彙》譌省作辛,與辛音愆字形相溷,尤非。
辜 【酉集下】【辛字部】 辜 〔古文〕□□□□【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
【說文】罪也。
從辛古聲。
【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周禮夏官】以救無辜,伐有罪。
又必也。
【前漢律歷志】六律,姑洗。
洗,絜也。
言陽氣洗物辜絜之也。
【註】辜絜,必使之絜也。
又磔也。
【周禮春官】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註】疈,披牲胷也。
疈辜,披磔牲以祭也。
又障也。
【後漢靈帝紀】豪右辜榷。
【註】謂障餘人賣買而自取其利也。
一作辜較,義同。
又辜較,大槪也。
詳車部較字註。
又月名。
【爾雅釋天】十一月爲辜。
又姓。
考證:〔【爾雅釋歲】十一月爲辜月。
〕謹照原文釋歲改釋天。
辜下省月字。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龍龕】日又切。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下革切,音紇。
同覈。
穀糠不破也。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都昆切,音敦。
草名。
又【類篇】都回切,音堆。
草盛貌。
辟 【酉集下】【辛字部】 辟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益切,音璧。
【廣韻】君也。
【爾雅釋訓】皇王後辟,君也。
天子諸侯通稱辟。
【書大甲】克左右厥辟。
【詩小雅】百辟爲憲。
【集韻】或作□。
又人稱天曰辟。
【詩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又妻稱夫亦曰辟。
【禮曲禮】妻祭夫曰皇辟。
又【說文】法也。
【書酒誥】越尹人祇辟。
【註】正身敬法也。
又明也。
【禮王制】天子曰辟廱。
【註】辟,明也。
廱,和也。
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
又【祭統】對揚以辟之。
【註】對,遂也。
辟,明也。
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
又徵辟也。
【後漢鍾皓傳】前後九辟公府,皆不就。
【晉書王褒傳】三徵七辟。
又星名,與璧同。
【禮月令】仲冬之月日在鬥、昏、東辟中。
又姓。
又【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
與僻同。
偏也,邪也。
【禮玉藻】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左傳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
【註】辟,邪也。
衷,正也。
又傾也,側也。
【禮曲禮】辟咡詔之。
【註】謂傾頭與語也。
又威儀習孰少誠實曰辟。
【論語】師也辟。
【又】友便辟。
又辟名,空名也。
【周禮天官】凡失財、用物、辟名者。
【註】辟名,詐爲書,以空作見,文書與實不相應也。
又□也。
【書君□】辟以止辟。
【周禮秋官小司□】以八辟麗邦法。
又與闢通。
【孟子】辟土地。
又辟除行人也。
【周禮秋官】王燕出入,則前車而辟。
【孟子】行辟人可也。
又衆人驚退也。
【史記項羽紀】人馬俱驚,辟易數裡。
【註】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
又鞭辟,策勵也。
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裏。
朱子曰:辟如驅辟一般,大約要鞭督向裏去。
又與擗通。
拊胷也。
【詩邶風】寤辟有摽。
【禮檀弓】辟踴。
又與躄通。
足病不能行也。
【賈誼治安策】非亶倒縣而已。
又類辟。
又辟歷,雷聲。
別作霹靂。
又【集韻】【正韻】□毗義切。
與避同。
【詩魏風】宛然左辟。
【註】讓而避者必左。
【禮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又與睥同。
【史記灌夫傳】辟睨兩宮閒。
【註】與睥睨同。
邪視也。
又【集韻】【正韻】□匹智切,與譬同。
【禮坊記】君子之道,辟則坊與。
【中庸】辟,如行遠。
又【廣韻】【集韻】【韻會】□博厄切,音百。
【禮內則】麕爲辟雞。
【註】聶而切之也。
又與擘同。
析裂也。
【禮喪大記】絞一幅爲三不辟。
【疏】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又【正韻】莫禮切,音米。
與弭同。
【禮郊特牲】有由辟焉。
【註】謂弭災兵也。
又【集韻】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皮。
與紕同。
帶之緣飾也。
【禮玉藻】天子素帶朱裏終辟。
【註】辟,緣也。
終,竟也。
天子熟絹爲帶,用朱于裏,終此帶盡緣之也。
又【集韻】必郢切,音丙。
除也。
【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
考證:〔又與擘同。
析裂也。
【禮喪大記】爲三不辟。
【註】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謹按爲三二字文義未全,謹照原文爲三上增絞一幅三字。
註改疏。
辠 【酉集下】【辛字部】 辠 【玉篇】古文罪字。
註詳網部八畫。
【說文】辠,犯法也。
從辛從自。
自,古□字。
言罪人蹙□,苦辛之憂。
秦以辠似皇字,攺爲罪。
◎按經史辠、罪互用。
今通用罪。
迡 【酉集下】【辵字部】 迡 【廣韻】奴計切【集韻】【正韻】乃計切,□泥去聲。
近也。
又【玉篇】同遟。
【揚雄甘泉賦】徘徊招搖,靈迉□兮。
【註】迉□,卽遟也。
辡 【酉集下】【辛字部】 辡 【廣韻】苻蹇切【集韻】平免切,□辯上聲。
【說文】罪人相訟也。
又【集韻】邦免切,鞭上聲。
義同。
辢 【酉集下】【辛字部】 辢 【廣韻】盧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音剌。
【說文】辛甚曰辢。
俗作辣,亦作□。
辣 【酉集下】【辛字部】 辣 【字彙補】同辢。
辤 【酉集下】【辛字部】 辤 同辭。
【說文】不受也。
從辛從受。
受卽爲辛,宜辤之也。
又與文辭之辭通用。
【魏志楊修傳】絕妙好辤。
辥 【酉集下】【辛字部】 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私列切,音屑。
【說文】辠也。
又【正譌】姓也。
又【正韻】國名。
【廣韻】經典通作薛。
辦 【酉集下】【辛字部】 辦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辨。
【說文】緻力也。
【集韻】具也。
【史記項羽紀】項梁常爲主辦。
【前漢韓信傳】多多益辦。
又與辨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以辨民器。
【註】辨,猶具也。
辧 【酉集下】【辛字部】 辧 同辨。
【說文】判也。
【字彙】從力與從刀不同,力取緻力之義,刀取判別之義。
辨 【酉集下】【辛字部】 辨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辯。
【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乾卦】問以辨之。
【禮學記】離經辨志。
【註】辨,謂考問得其定也。
【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
【註】辨,謂辨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又【韻會】牀足笫閒也。
【易剝卦】剝牀以辨。
【疏】牀足之上,牀身之下,分辨處也。
【程傳】牀之幹也。
又變也。
【楚辭九辨註】辨者,變也。
謂□道德以變說君也。
又井地之數也。
【禮王制註】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九辨而當一井。
又姓。
又【集韻】□見切,音徧。
與徧通。
帀也。
【史記禮書】萬民和喜,瑞應辨至。
【註】同徧。
又【廣韻】苻蹇切【集韻】【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辯上聲。
義同。
又【集韻】邦免切,鞭上聲。
義同。
又與貶通。
【禮玉藻】立容辨□,無讇。
【註】辨作貶。
容雖貶損□降,不傾側柔媚也。
又【廣韻】普麪切【集韻】【正韻】匹見切,□音片。
革中斷也。
【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革中辨謂之韏。
【註】革中斷之名辨,復中分其辨名韏。
【集韻】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集韻》簸也。
考證:〔【廣韻】徒協切,【集韻】弋陟切,【韻會】達協切,□音蝶。
簸也。
〕謹按弋陟切集韻作弋涉切,與徒協逹協切之音皆不合,今省去弋陟切三字。
照集韻三十帖□字註改集韻韻會逹協切,□音牒。
增集韻二字於簸也上。
蝶改牒。
【巳集下】【犬字部】【韻會】本作狗。
詳狗字註。
辯 【酉集下】【辛字部】 辯 同辨。
【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又詳審也。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辯方正位。
又明悉也。
【易大有】明辯晳也。
又【集韻】巧言也。
【禮王制】言僞而辯。
【史記荀卿傳】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
又爭辯也。
【禮鄕飮酒義】不慢不爭,則遠于鬭辯矣。
又【說文】治也。
【書酒誥】勿辯乃司。
【左傳昭元年】主盟者誰能辯焉。
【註】辯,治也。
又微辯,諷諭也。
【禮儒行】其過失可微辯而不可面數也。
又與徧通。
【禮樂記】其治辯者其禮具。
【註】辯,徧也。
【史記五帝紀】辯于羣神。
【書舜典】作徧。
又與平通。
【字彙補】平均也。
【史記五帝紀】辯秩東作,辯秩西成。
【書堯典】作平。
又【五音集韻】下辯,地名。
在武鄕。
又【集韻】【韻會】筆列切【正韻】必列切,□音。
與貶同。
【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
【註】辯,當爲貶。
遭饑荒,則□罰、國事有所貶損。
【申集上】【艸字部】【直音】同苒。
辬 【酉集下】【辛字部】 辬 【廣韻】布還切【集韻】逋還切,□音班。
【說文】駁也。
【廣韻】同斑。
辭 【酉集下】【辛字部】 辭 〔古文〕□【唐韻】似茲切【集韻】詳茲切,□音詞。
辭說也。
【易乾卦】修辭立其誠。
【書畢命】辭尚體要。
又【說文】訟辭也。
【周禮秋官小司□】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
【書呂□】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
【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又與辤同。
【正韻】卻不受也。
【書大禹謨】稽首固辭。
【中庸】爵祿可辭也。
又謝也。
【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又別去也。
【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辮 【未集中】【糸字部】 辮 【廣韻】薄泫切【集韻】婢典切【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音辨。
【說文】交也。
【增韻】繆也。
與編通。
詳編字註。
【廣韻】簿泫切【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扁。
【說文】交織也。
【增韻】繆也。
【張衡思□賦】辮貞亮以爲鞶兮,雜技藝以爲珩。
【集韻】從糸。
【正韻】亦作編。
辯 【酉集下】【辛字部】 辯 同辨。
【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又詳審也。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辯方正位。
又明悉也。
【易大有】明辯晳也。
又【集韻】巧言也。
【禮王制】言僞而辯。
【史記荀卿傳】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
又爭辯也。
【禮鄕飮酒義】不慢不爭,則遠于鬭辯矣。
又【說文】治也。
【書酒誥】勿辯乃司。
【左傳昭元年】主盟者誰能辯焉。
【註】辯,治也。
又微辯,諷諭也。
【禮儒行】其過失可微辯而不可面數也。
又與徧通。
【禮樂記】其治辯者其禮具。
【註】辯,徧也。
【史記五帝紀】辯于羣神。
【書舜典】作徧。
又與平通。
【字彙補】平均也。
【史記五帝紀】辯秩東作,辯秩西成。
【書堯典】作平。
又【五音集韻】下辯,地名。
在武鄕。
又【集韻】【韻會】筆列切【正韻】必列切,□音。
與貶同。
【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
【註】辯,當爲貶。
遭饑荒,則□罰、國事有所貶損。
逬 【酉集下】【辵字部】 逬 【廣韻】【集韻】【韻會】比諍切【正韻】比孟切,□幷去聲。
【說文】走散也。
【正韻】逸走也,湧也。
又與屛同。
【禮王制】屛諸遠方。
【大學】逬諸四夷。
【朱註】屛、逬古字通用。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與伻同。
使也。
又悲萌切,音綳。
義同。
俗省作迸。
譌作□。
辰 【酉集下】【辰字部】 辰 〔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晨。
【說文】辰,震也。
三月陽氣動,雷□振,民農時也。
【釋名】辰,伸也。
物皆伸舒而出也。
又時也。
【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註】謂五行之時也。
又日也。
【左傳成九年】浹辰之閒。
【註】自子至亥,十二日也。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三辰,日月星也。
【左傳桓二年】三辰旂旗。
【疏】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于天,昏明遞匝,民得取其時節,故三者皆爲辰也。
又日月合宿謂之辰。
【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
【註】辰,日月所交會之地也。
又北辰,天樞也。
【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
【註】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
又大辰,星名。
【春秋昭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
【公羊傳】大辰者何,大火也。
大火爲大辰,伐爲大辰,北辰亦爲大辰。
【註】大火謂心星,伐爲參星。
大火與伐所以示民時之早晚,天下所取正。
北辰,北極天之中也,故皆謂之大辰。
又【爾雅釋訓】不辰,不時也。
【詩大雅】我生不辰。
又【小雅】我辰安在。
又叢辰,術家名。
【史記日者傳叢辰註】猶今之以五行生尅擇日也。
又【韻會】州名。
古沅陵郡,隋置辰州,以辰溪名。
又葉時連切,音禪。
【韓愈詩】吾懸日與月,吾繫星與辰。
葉先韻。
考證:〔【左傳桓二年】三辰旂旗。
【註】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于天,昏明遞匝〕謹照原文註改疏。
辱 【酉集下】【辰字部】 辱 〔古文〕□【唐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音蓐。
【廣韻】恥也。
【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
又汙也。
【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
又屈也。
【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註】屈辱尊命之臨也。
又僇也。
【說文】辱,從寸,在辰下。
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
又姓,見【姓苑】。
農 【酉集下】【辰字部】 農 〔古文〕□辳□□□□□莀【唐韻】【集韻】□奴冬切,音儂。
【說文】耕也,種也。
【書洪範】農用八政。
【註】農者,所以厚生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
一曰三農生九穀。
【註】三農:山農、澤農、平地農也。
【左傳襄九年】其庶人力于農穡。
【註】種曰農,斂曰穡。
又神農,古炎帝號。
【前漢食貨志】闢土植穀曰農。
炎帝敎民植穀,故號神農氏,謂神其農業也。
又萬山氏有子曰農,能植百穀,後世因名耕甿爲農。
又司農,官名。
【前漢百官志】秦曰治粟內史,漢景帝更名大司農。
又弘農,郡名。
【前漢地理志註】武帝元鼎四年置。
又姓也。
【風俗通】神農氏後。
又葉奴當切,音囊。
【潘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