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蘭茝幽而自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類篇】或從光作□。
貸 【酉集中】【貝字部】 貸 【唐韻】【集韻】【韻會】□他代切,音態。
【說文】施也。
【廣雅】予也。
【玉篇】假也,借盈也,以物與人更還其主也。
【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
【左傳文十四年】盡其家貸於公,有司以繼。
又【集韻】惕得切,音慝。
本作貣。
【五經文字】貸,或相承借爲貣字。
【唐韻正】乞貸之貸爲入聲,出貸與人之貸爲去聲。
【禮月令】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
【註】宿,猶止也。
離,猶行也。
言占□躔次進退之度數不差忒也。
【音義】吐得反。
又音二。
【又】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無或差貸。
【註】言所染五色,如其舊法不攺易也。
【音義】他得反。
又音二。
又【集韻】【韻會】□敵德切,音特。
義同。
貿 【酉集中】【貝字部】 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作□。
易財也。
【徐曰】□,猶亂也,交互之義。
【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貿。
【爾雅釋言】貿,市也。
又買也。
【詩衞風】抱布貿絲。
又【禮檀弓】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
【註】貿貿,目不明之貌。
【釋文】貿,一音牟。
又【廣雅】貿,敭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東莞人氏。
又通茅。
【公羊傳成元年】敗績于貿戎。
【釋文】貿,一音茅。
《左氏傳》作茅戎。
費 【酉集中】【貝字部】 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未切,音沸。
【說文】散財用也。
【註】徐曰:財散出如湯沸然。
【論語】君子惠而不費。
【何晏註】無費於財。
又【玉篇】損也,耗也。
【禮曲禮】不辭費。
【韓詩外傳】不爲公費乎。
又【玉篇】用也。
【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
又【廣韻】惠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禮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
【鄭註】費,猶佹也。
【釋文】本又作拂。
【朱傳】費,用之廣也。
音符味反。
又【廣韻】【集韻】【正韻】□兵媚切,音秘。
邑名,在魯。
同鄪。
【書費誓傳】費,魯東郊之地名。
又【集韻】父沸切,音屝。
姓也。
【急就篇註】費氏,楚大夫費無極之後。
漢有費直。
賀 【酉集中】【貝字部】 賀 【唐韻】胡箇切【集韻】【韻會】胡佐切,□音侉。
【說文】以禮物相奉慶也。
【詩大雅】四方來賀。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禮郊特牲】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又【玉藻】有慶,非君賜不賀。
【後漢禮儀志】每月朔、歲首爲大朝受賀。
又【廣韻】賀,勞也,加也。
又【揚子方言】賀,儋也。
自關而西,隴、冀以往謂之賀。
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亦謂之賀。
【唐書郝處俊傳】羣臣皆賀戟侍。
又姓。
【玉海】賀氏,漢侍中慶純避安帝諱,攺爲賀。
又複姓。
【正字通】賀蘭、賀拔,皆複姓也。
贻 【酉集中】【貝字部】 貽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飴。
【說文】贈遺也。
經典通用詒。
【爾雅釋言】貽,遺。
【註】相歸遺。
【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
【詩邶風】貽我彤管。
【釋文】貽,本又作詒。
又【爾雅釋魚】貽貝。
【註】黑色貝也。
又【集韻】【類篇】羊吏切【正韻】以智切,□音異。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徐連切,音唌。
與同。
口液也。
又延面切,音衍。
水溢貌。
賊 【酉集中】【貝字部】 賊 【廣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音蠈。
盜也。
【玉篇】刧人也。
【書舜典】□賊姦宄。
【傳】殺人曰賊。
又【詩大雅】不僭不賊。
【傳】不殘賊。
又【左傳僖九年】不僭不賊。
【註】賊,傷害也。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
【疏】賊虐。
又害苗之蟲。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傳】食節曰賊。
【陸璣疏】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或作□。
詳字註。
又【廣韻】同綎。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詢趨切,音須。
繻或作□。
賈 【酉集中】【貝字部】 賈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
【說文】賈,市也。
一曰坐賣售也。
【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
【詩邶風】賈用不售。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行曰商,處曰賈。
又【左傳桓十年】吾焉用此以賈害。
【註】賈,買也。
又【廣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駕。
與價同。
【類篇】售直也。
【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又【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斝。
姓也。
【急就篇註】賈,本姬姓之國也。
晉吞滅之,其後稱賈氏。
賄 【酉集中】【貝字部】 賄 【唐韻】呼罪切【集韻】【韻會】虎猥切,□音悔。
【說文】財也。
【爾雅釋言】賄,財也。
【疏】財帛總名。
【詩衞風】以我賄遷。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布帛曰賄。
又【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賄,與人財之言也。
【左傳文十二年】厚賄之。
【註】賄,贈送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內切,音痗。
義同。
赀 【酉集中】【貝字部】 貲 【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髭。
【說文】小罰以財自贖也。
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二。
【徐曰】卽今庸置。
又【玉篇】財也,貨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
又與訾同。
【前漢景帝紀】今訾算以上乃得官。
【註】師古曰:訾,讀與貲同。
又【六書故】資別作貲。
賃 【酉集中】【貝字部】 賃 【廣韻】乃禁切【集韻】【韻會】【正韻】女禁切,□音任。
【說文】庸也。
【玉篇】借傭也。
【類篇】以財雇物也。
【史記範雎傳】臣爲人庸賃。
又【廣雅】僭也。
【集韻】或作任。
賂 【酉集中】【貝字部】 賂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遺也。
【韻會】以財與人也。
【詩魯頌】大賂南金。
【左傳桓二年】寘其賂器於大廟。
資 【酉集中】【貝字部】 資 【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
【說文】貨也。
【易旅卦】旅卽次,懷其資。
【註】必獲次舍,懷來資貨。
又【易乾卦】萬物資始。
【釋文】資,取也。
又【儀禮聘禮】問歲月之資。
【註】資,行用也。
又【五經文字】齎,與資同。
【儀禮少牢饋食禮】資黍于羊俎兩端。
【註】資,猶減也。
今文資作齎。
又與咨同。
【禮緇衣】民惟曰怨資。
【尚書】作咨。
又姓。
【玉海】資氏。
【□留風俗傳】黃帝之後。
【四明志】會稽有資氏。
又【集韻】資四切。
與恣同。
秦刻石文恣作資。
赇 【酉集中】【貝字部】 賕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以財枉法相謝也。
【徐曰】非理而求之也。
【史記滑稽傳】又恐受賕枉法。
又【玉篇】賕,質也,請也。
赈 【酉集中】【貝字部】 賑 【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富也。
【爾雅釋言】賑,富也。
【註】謂殷賑富有。
【疏】皆豐財也。
【張衡西京賦】鄕邑殷賑。
【類篇】或作軫。
又【集韻】醜忍切,音趁。
義同。
又【廣韻】章刃切【集韻】【韻會】之刃切,□音震。
贍也,給也。
【史記平準書】於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賑貧民。
又【韻會】通作振。
【前漢文帝紀】發倉庾以賑民。
赉 【酉集中】【貝字部】 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洛代切,音睞。
【說文】賜也。
【爾雅釋詁】賚,予也。
【書湯誓】予其大賚汝。
又【說命】夢帝賚予良弼。
又【集韻】【韻會】□洛蓋切,音賴。
又【集韻】郞才切,音來。
義□同。
又【玉篇】勞賚爲勑字。
勑,力代切,勞也。
今作賚。
【集韻】或書作□。
賒 【酉集中】【貝字部】 賒 【唐韻】式車切【集韻】【韻會】詩車切【正韻】詩遮切,□音奢。
【說文】貰買也。
【周禮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貨而斂賒。
【註】無貨則賒,貰而予之。
又【類篇】一曰遠也。
【王勃太公遇文王贊】城闕雖近,風雲尚賒。
又【篇海】凡人謂遲緩爲賒。
又同奢。
【後漢仲長統傳】楚楚衣服戒窮賒。
【註】奢同。
又葉詩戈切。
【謝靈運感時賦】相物類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賒。
揆大耋之或遄,指崦嵫于西阿。
【正字通】俗從餘作賖。
賦 【酉集中】【貝字部】 賦 【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付。
責取也。
【說文】斂也。
【爾雅釋言】賦,量也。
【註】賦稅,所以評量。
【揚子方言】賦,動也。
【註】賦斂,所以擾動民也。
【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
【傳】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五曰賦貢,以馭其用。
【註】賦,口率出泉也。
【前漢□法志】畿方千裡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
【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又【韻會】稟受也,給與也。
【禮中庸】天命之謂性。
【註】性者,人所稟受。
【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又布也。
【詩大雅】明命使賦。
【傳】賦,布也。
【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又鋪□也。
【詩周南關雎序】詩有六義,二曰賦。
【疏】賦之言鋪,直鋪□今之政敎善惡。
【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又貢士曰賦。
【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
【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
臣瓚曰:雲如賦調也。
賭 【酉集中】【貝字部】 賭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睹。
【說文】博簺也。
【博雅】奕取也。
【廣韻】戲賭。
【晉書謝安傳】安與兄子□圍碁,賭別墅,勝之。
又【羊□保傳】與帝奕,賭郡,保勝,補宣城守。
又【玉篇】賭,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忍與切,音汝。
蜜餌,與籹同。
又碾與切,音女。
義同。
【寅集上】【小字部】【集韻】勒兼切,音溓。
少也。
【篇海】欠也。
又歷店切,兼去聲。
小也。
【巳集上】【水字部】【五音篇海】伊昔切。
太上作,張道忠□註,與溢聲同義異。
此字從水從天從井。
者,□也,滿也,是天井中水也,長滿不缺爲也。
此是人口中之津液,名天井水也,故人口中有水卽活,七日口中無水卽死。
若人能將津液常服嚥之,可得虛其心,實其腹,便是長生之基本也。
贖 【酉集中】【貝字部】 贖 【廣韻】【集韻】【韻會】□神蜀切,音。
【說文】貿也。
【玉篇】質也。
以財拔罪也。
【書舜典】金作贖□。
【傳】出金以贖罪。
又【集韻】殊遇切,音樹。
【詩秦風】如可贖兮。
【釋文】贖,又音樹。
又【集韻】亦姓。
賞 【酉集中】【貝字部】 賞 【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
【說文】賜有功也。
【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
【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
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
【註】賞,猶勸也。
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
【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
又凡貽與者亦曰賞。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
又姓。
【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賜 【酉集中】【貝字部】 賜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
【說文】予也。
【篇海】錫也。
【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
【註】三賜,三命也。
【疏】受命卽受賜。
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
【註】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
【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赓 【酉集中】【貝字部】 賡 【廣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庚。
【書益稷】乃賡載歌。
【傳】賡,續也。
又【集韻】居孟切,庚去聲。
義同。
又【說文】古文續字。
註詳糸部十五畫。
赕 【酉集中】【貝字部】 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吐濫切,音倓。
【玉篇】蠻夷以財贖罪也。
同□。
又【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
義同。
賴 【酉集中】【貝字部】 賴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癩。
【說文】贏也。
【類篇】一曰恃也。
【書大禹謨】萬世永賴。
【疏】萬代常所恃賴。
又【史記高祖紀】大人常以臣無賴。
【註】晉灼曰:賴,利也。
無利於家也。
或曰江淮之閒謂小兒多詐狡猾爲無賴。
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
南楚之外曰賴,秦晉曰讎。
【註】賴,亦惡名。
又姓。
【風俗通】交阯太守賴先。
【玉海】賴氏,國名。
漢有校尉賴丹。
又【韻補】葉力制切。
【班固答賓戲】福不盈眥,禍溢于世,兇人且以自悔,況吉士而是賴。
○按《說文》從貝剌聲。
俗作頼。
非。
【巳集下】【牛字部】【篇海】居乾切。
與犍同。
補遺:【篇海類編】同犍。
又【字彙補】苦禾切,音科。
義與同。
贅 【酉集中】【貝字部】 贅 〔古文〕□□【唐韻】之芮切【集韻】【韻會】朱芮切,□音□。
【說文】以物質錢,從敖貝。
敖者,猶放貝當復取之也。
又【詩大雅】具贅卒荒。
【傳】贅,屬也。
【疏】贅,猶綴也。
謂繫綴而屬之。
又【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爲附贅縣疣。
【釋名】贅,屬也。
橫生一肉,屬著體也。
又【史記滑□傳】淳于髠者,齊之贅壻也。
【註】索隱曰:贅壻,女之夫,比于子,如人疣贅是餘剩物也。
【前漢賈誼傳】家貧子壯則出贅。
【註】師古曰:贅,質也。
家貧無有聘財,以身爲質也。
又會也。
【前漢武帝紀】毋贅聚。
【註】如淳曰:贅,會也。
又行不當也。
【老子道德經】其于道也,若餘食贅行。
【註】行之無當曰贅。
又言煩也。
【曾鞏講官議】問一告二謂之贅。
又【博雅】贅,定也。
又【玉篇】最也,得也。
又【集韻】牛交切,音敖。
【類篇】頝贅,不媚。
赙 【酉集中】【貝字部】 賻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助也。
【玉篇】以財助喪也。
【儀禮旣夕】知死者贈,知生者賻。
【公羊傳隱元年】貨財曰賻。
【註】賻,猶助也。
互詳賵字註。
賺 【酉集中】【貝字部】 賺 【集韻】直陷切,音詀。
賣也。
一曰市物失實。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
義同。
【集韻】與□同。
賽 【酉集中】【貝字部】 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塞。
【說文】報也。
【長箋】今俗報祭曰賽神,借相誇勝曰賽。
【韓愈城南聮句】賽饌木盤簇。
又【韻會】通作塞。
【周禮春官都宗人】旣祭,反命於國。
【註】祭謂報塞也。
【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祠。
【註】師古曰:塞,謂報其所祈也。
【急就篇】謁禓賽禱鬼神寵。
【王應釋音釋】□本賽作塞。
赜 【酉集中】【貝字部】 賾 〔古文〕□【廣韻】士革切,音嘖。
【易繫辭】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
【疏】謂幽深難見。
【釋文】賾,京氏作嘖。
○按徐鉉說文敘辨俗書譌謬,不合六書之體者,以賾爲假借之字,當通用嘖。
【集韻】賾或作□。
赝 【酉集中】【貝字部】 贗 【廣韻】五宴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切,□音鴈。
僞物。
同偐。
【玉篇】不直也。
【韓愈酬崔少府詩】前計頓乖張,居然見眞贗。
又或作鴈。
【韓非子說林篇】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
齊人曰:鴈也。
魯人曰:眞也。
贊 【酉集中】【貝字部】 贊 【唐韻】【集韻】【韻會】□則旰切,音讚。
【說文】見也。
從貝從兟。
【註】徐鉉曰:兟,音詵,進也。
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
又【易說卦】幽贊于神明。
【註】贊,明也。
【疏】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爲明也。
又【書大禹謨】益贊于禹曰。
【傳】贊,佐也。
【儀禮士冠禮】少退贊命。
【家語】遊夏不能贊一辭。
又【書臯陶謨】贊贊襄哉。
【傳】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
【疏】進習上古行事,贊成其辭而言之也。
又進也。
【前漢東方朔傳】朔自贊曰。
【註】師古曰:贊,進也。
又【廣韻】出也,助也。
又姓。
【呂氏春秋】相馬贊君。
又葉則縣切,音箭。
【蘇軾謝吳山神文】禱于有神,隂假其便。
不愆于素,或出幽贊。
贈 【酉集中】【貝字部】 贈 【廣韻】【正韻】□昨亙切,音□。
【說文】玩好相送也。
【詩鄭風】雜佩以贈之。
【傳】贈,送也。
【儀禮聘禮】公使卿贈,如覿幣。
【禮檀弓】何以贈我。
又【詩大雅】以贈申伯。
【傳】贈,增也。
【疏】凡贈遺者,所以增長前人,贈之財,使富增於本,贈之言,使行增於義,故雲贈增也。
又【正字通】借封前人官稱曰誥贈,恩頒自朝廷也。
又【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朱傳】贈,音則。
來,音力。
【毛詩古音考】來音釐,贈疑是貽字之誤。
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玉篇】煗也。
或作□。
【廣韻】本作□。
小煗也。
豾 【酉集中】【豸字部】 豾 【廣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丕。
【爾雅釋獸】狸子□註今或呼豾貍。
又【集韻】貧悲切,音邳。
與□同。
或作豾,貔也。
詳□字註。
考證:〔【爾雅釋獸狸子隷註】今或呼豾貍。
〕謹照原文隷改□。
貎 【酉集中】【豸字部】 貎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音倪。
同猊。
狻猊也。
詳狻字註。
【類篇】一曰麑。
或從豸。
鹿子也。
貀 【酉集中】【豸字部】 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滑切,音肭。
【爾雅釋獸】貀,無前前足。
【註】晉太康七年,召陵扶夷縣檻得一獸,似狗豹文,有角兩前足,卽此種類也。
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
【說文】漢律,能捕豺貀,購百錢。
【唐書回鶻傳】黠戛斯,古堅昆國,其獸有野馬、骨貀。
【異物志】貀出朝鮮,似狸,蒼黑色,無前兩足,能捕。
□藏器曰:骨豽獸出西方突厥國,似狐而大,長尾。
【臨海志】狀如鹿形,頭似狗,出東海水中。
□宗奭曰:今出登萊州,狀非狗非獸非魚。
前腳似獸,尾卽魚,身有短靑白毛,毛有黑點。
或曰方書膃肭臍卽貀外腎。
○按□說與《爾雅》不合,存以備考。
又【集韻】當沒切,音咄。
又女骨切,音。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貀無前足。
【註】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
〕謹照原文兩足上增前字。
貁 【酉集中】【豸字部】 貁 【唐韻】【集韻】□餘救切,音蜏。
【說文】屬,善旋。
【廣雅】□,貁也。
【玉篇】猿屬。
【前漢揚雄傳】蝯貁擬而不敢下。
【註】師古曰:貁似猴,卬鼻而長尾。
【正字通】貁,黑猿。
《倉頡篇》曰:似貍。
【集韻】或作狖。
貂 【酉集中】【豸字部】 貂 〔古文〕鼦【廣韻】都聊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音雕。
【說文】屬,大而黃黑。
【後漢輿服志】武冠,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註】應劭曰:貂內勁悍而外溫潤。
徐廣曰:貂,紫蔚采潤,而毛采不彰灼,北方寒涼,本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遂爲首飾。
【唐書回鶻傳】服貴貂豽,內貂靑爲賦。
又姓。
【戰國策】貂勃。
【註】齊人。
又【史記貨殖傳】狐鼦裘千皮。
【爾雅翼】貂實類,故字亦作鼦。
【正字通】俗省作□,非。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逆各切,音鄂。
【玉篇】刀劒刃也。
貅 【酉集中】【豸字部】 貅 【廣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音休。
【禮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
【註】貔貅,亦摯獸也。
【史記五帝紀】敎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註】此六者猛獸,可以敎戰。
互詳貔字註。
又【集韻】香幽切,音烋。
義同。
【類篇】或省作。
貆 【酉集中】【豸字部】 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
【爾雅釋獸】貈子貆。
【說文】貉子類。
【詩魏風】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鹹潟用貆。
【註】貆,貒也。
【類篇】與同。
又【廣韻】況袁切【集韻】許元切,□音暄。
義同。
又【廣韻】【集韻】□呼官切,音歡。
與貛同。
貇 【酉集中】【豸字部】 貇 【集韻】枯昆切,音坤。
豤或作貇。
【類篇】齧也,減也。
又【正字通】同懇。
○按《說文》懇作□,從心豤聲,豤齧也。
從豕艮聲,音康很切。
《漢書劉向傳》故豤豤數奸死亡之誅。
師古曰:豤豤,款誠之意,音懇。
則豤亦通□。
後人□從豸,故豤亦從豸。
貇,懇。
貈 【酉集中】【豸字部】 貈 【唐韻】下各切,音涸。
【爾雅釋獸】貈子,貆。
【疏】貈似狐,善睡。
【釋文】貈,本作貉。
又蟲名。
【爾雅釋蟲】莫貈,蟷蜋、蛑。
【疏】莫貈,一名螳蜋,一名蛑。
又與貊同。
【字林】北方人,非獸也。
又【集韻】曷各切,音鶴。
義同。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音談。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伊鳥切,音杳。
□,深不測。
貉 【酉集中】【豸字部】 貉 【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鶴。
本作貈。
【正字通】貉似貍,銳頭,尖鼻斑色,毛深厚溫滑,可爲裘。
【墨客揮犀】貉狀似兔,性嗜紙,人或擊之,行數十步,輒睡,以物擊竹警之,乃起,旣行復睡。
【詩豳風】一之日于貉。
【箋】往搏貉,以自爲裘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貉踰汶則死。
【淮南子修務訓】貛貉爲曲穴。
又蟲名。
【爾雅釋蟲】國貉蟲蠁。
【註】今呼蛹蟲。
又【廣韻】下各切,音涸。
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莫白切,音陌。
【說文】北方豸種。
【五經文字】貉,經典相承作蠻貊。
【周禮夏官職方氏】四夷八蠻七閩九貉。
又【秋官貉隷註】征東北夷所獲,選以爲役員。
【公羊傳宣十五年】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也。
【孟子】子之道,貉道也。
【註】貉,在荒服者也。
貉之稅二十而取一。
又【爾雅釋詁】貉,縮綸也。
【註】綸,繩也。
謂牽縛縮貉之。
又【集韻】末各切,音莫。
【爾雅釋詁】靜也。
又【集韻】【正韻】□莫駕切。
同禡。
【周禮春官肆師】凡四時之田獵,祭表貉則爲位。
【註】貉,師祭也。
【爾雅釋天】是禷是禡。
【疏】禡,《周禮》作貉。
貉又爲貊字,古今之異也。
考證:〔【周禮夏官職方氏】四夷八蠻七閩八貉。
〕謹照原文八貉改九貉。
貊 【酉集中】【豸字部】 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本作貉。
或作貊。
【書武成】華夏蠻貊。
【詩大雅】其追其貊。
【傳】追、貊,國名。
又【詩大雅】貊其德音。
【傳】靜也。
【箋】德政應和曰貊。
又獸名。
【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貊獸。
【註】《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驢,狀頗似熊,多力,食鐵,所觸無不拉。
《廣志》曰:貊色蒼白,其皮溫煖。
又【韻補】葉末各切。
【張載七命】華裔之奚,流荒之貊。
語不傳于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貋 【酉集中】【豸字部】 貋 【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集韻】犬名。
【玉篇】猛獸。
【集韻】或作豻。
貌 【酉集中】【豸字部】 貌 〔古文〕□【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音□。
【說文】皃,頌儀也。
從人,白面,象人面形。
籀文從豹,省作貌。
【書洪範】五事,一曰貌。
【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
【註】或謂委貌爲□冠。
【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
又【史記遊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
【註】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
【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
【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
【唐書後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
遠也。
【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
【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
【集韻】或作。
赅 【酉集中】【貝字部】 賅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贍也。
【玉篇】奇也,非常也。
亦作侅。
貍 【酉集中】【豸字部】 貍 【唐韻】裡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音釐。
【集韻】或作□。
【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其足蹯,其跡□。
【說文】伏獸似貙。
【正字通】貍,野貓也。
有數種:大小似狐,毛雜黃黑,有斑如貓。
員頭大尾者爲貓貍,善竊雞鴨。
斑如貙虎,方口銳頭者爲虎貍,食蟲、、果實。
似虎貍,尾黑白錢文相閒者爲九節貍,皮可爲裘領。
文如豹而作麝香氣者爲香貍,卽靈貓也。
南方有白面尾似狐者爲牛尾貍,亦名白面貍。
又登州有貍頭魚尾者,名海貍。
【書禹貢】熊羆狐貍織皮。
【左傳定九年】晳白而衣貍製。
【疏】謂黃貍皮也。
又【周禮夏官射人】若王大射,則以貍步張三侯。
【註】貍,善撙者也。
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是以量侯道法之也。
又【儀禮大射】奏貍首。
【註】貍首,逸《詩》曾孫也。
貍之言不來也。
又【禮檀弓】貍首之斑然。
【註】文采似貍之首。
又【集韻】謨皆切,音霾。
本作薶。
【論衡】小盜薶步竊。
又或作埋。
【五經文字】貍,經典或借用爲埋字。
【周禮天官鼈人】以時簎魚鼈龜蜃凡貍物。
【註】自貍藏伏於泥中者。
又【春官大宗伯】以貍沈祭山林川澤。
又【集韻】暮拜切,音韎。
義同。
又【集韻】【韻會】□紆勿切,音鬱。
臭也。
【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
【廣韻】俗作狸。
貏 【酉集中】【豸字部】 貏 【集韻】補靡切,音彼。
【史記司馬相如傳】陂池貏豸。
【文選李善註】貏豸,漸平貌。
又【集韻】部靡切,音被。
義同。
赸 【酉集中】【走字部】 赸 【篇韻】音訕。
跳躍也。
貐 【酉集中】【豸字部】 貐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
【爾雅釋獸】貐。
【釋文】貐,或作窳。
詳字註。
又【集韻】尹捶切,音。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古伯切【集韻】郭獲切,□音虢。
【說文】水裂去也。
【揚子方言】激水也。
又【集韻】霍虢切,音砉。
與湱同。
水聲。
【韓愈藍田壁記】水□,循除鳴。
貑 【酉集中】【豸字部】 貑 【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
【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
【註】羆,關西呼曰貑羆。
【釋文】貑,本或作麚。
又【釋獸】貜父善顧。
【註】貑,貜也。
似獼猴而大。
貒 【酉集中】【豸字部】 貒 【唐韻】他端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音湍。
【爾雅釋獸】貒子貗。
【註】貒,豚也。
一名貛。
【疏】貒,獸。
似豕而肥。
【揚子方言】貛,關西謂貒。
【楚辭九思】貒貉兮蟫蟫。
又【廣韻】通貫切【集韻】吐玩切,□音彖。
獸名。
野豕也。
或作□。
又【集韻】呼官切,音歡。
貛,或作貒。
【申集上】【艸字部】【玉篇】汝隹切,音捼。
薑也。
【字彙】通□。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徒登切,音騰。
縢,或作□,緘也。
貓 【酉集中】【豸字部】 貓 【廣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音苗。
【說文】貍屬。
【廣韻】獸,捕。
【禮郊特牲】迎貓,爲其食田也。
【正字通】陸佃曰:善害苗。
貓能捕,故字從苗。
又貓睛,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滿月,辰戌醜未如棗核。
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隂類也。
又《格古論》貓,一名烏員。
又【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
【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詩大雅】有貓有虎。
【傳】貓,似虎淺毛者也。
又【唐韻】莫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謨交切,□音茅。
義同。
【廣韻】俗作貓。
貔 【酉集中】【豸字部】 貔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爾雅釋獸】貔,白狐。
【說文】豹屬,出貉國。
【廣雅】貔,貍貓也。
【書牧誓】如虎如貔。
【傳】貔,一名執夷,虎屬也。
【詩大雅】獻其貔皮。
【陸璣疏】貔似虎,或曰似熊,遼東謂之白熊。
又旌旗名。
【禮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
【註】兵車旌畫貔貅,形象威猛,使衆知警備。
又【正韻】蒲麋切,音皮。
義同。
【集韻】或省作豼。
貕 【酉集中】【豸字部】 貕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
【揚子方言】豬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貕。
【揚雄蜀都賦】□貕螗蛦。
又澤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澤藪曰貕養。
【註】在長廣。
【疏】屬徐州。
貖 【酉集中】【豸字部】 貖 【集韻】乙革切,音戹。
【玉篇】屬。
亦作□。
貗 【酉集中】【豸字部】 貗 【廣韻】其矩切【集韻】郡羽切,□音寠。
【爾雅釋獸】貒子貗。
【註】貒,豚也。
一名貛。
【疏】貒,獸。
似豕而肥,其子名貗。
【後漢和帝紀】旄牛徼外白狼、貗薄夷率種人內屬。
又【集韻】龍珠切,音慺。
義同。
貘 【酉集中】【豸字部】 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爾雅釋獸】貘,白豹。
【註】似熊,小頭□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骨節強直,中實少髓,皮辟濕。
【說文】似熊而黃色,出蜀中。
【正字通】貘齒最堅,以鐵鎚之,鐵皆碎落。
火不能燒,惟羚羊角能碎之。
《神異經》:南方有獸,毛黑如漆,食鐵飮水,名齧鐵。
【拾遺記】昆吾山狡兔,形如兔,雄黃雌白,食丹石銅鐵。
昔吳王武庫兵器悉盡,掘地得二兔,一白一黃,腹內皆鐵,取鑄爲劒,切玉如泥,皆貘類也。
又蘇頌曰:唐世畫貘爲屛。
【白居易貘屛贊序】生南方山澤中,圖其形辟邪。
【韻會】貘,狼屬。
通作貊。
□腳,庳腳。
短腳。
貙 【酉集中】【豸字部】 貙 【唐韻】敕俱切【集韻】【韻會】椿俱切,□音踰。
【爾雅釋獸】貙獌似貍。
【註】今貙虎也。
大如狗,文如貍。
【字林】似貍而大。
一雲似虎而五爪。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
【註】蘇林曰:膢,祭名也。
貙,虎屬。
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
【後漢禮儀志】貙劉之禮,祠先虞。
【正字通】按膢、劉字別義同。
劉音留,膢音閭,劉亦讀閭,膢亦讀劉,《禮儀志》貙劉,卽《武帝紀》貙膢也。
又【左思蜀都賦】拍貙氓於葽草。
【註】貙氓,謂貙人也。
江漢有貙人,能化爲虎。
又【集韻】敕居切。
虎之大者。
貚 【酉集中】【豸字部】 貚 【唐韻】徒幹切【集韻】唐幹切,□音壇。
【說文】貙屬。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又【集韻】他幹切,音灘。
又徒案切,音憚。
義□同。
貛 【酉集中】【豸字部】 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歡。
【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
【疏】狼,牡名貛,牝曰狼。
【說文】野豕也。
【正字通】狗貛,蜀人呼天狗,似小狗而肥。
李時珍曰:貒,豬貛也。
貛,狗貛也。
二種相似而略殊。
遼東有海貛,皮可爲裘領。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
義同。
【集韻】亦作貆、貒。
通作犿。
【備考】【醜集】【口字部】【海篇】音忙去聲。
又音國。
貜 【酉集中】【豸字部】 貜 【唐韻】【集韻】□王縛切,音籰。
【爾雅釋獸】貜父善顧。
【註】貑貜也。
似獼猴而大,色蒼黑,能攫持人,好顧盼。
【疏】大猿也。
【說文】□貜也。
【廣雅】西方有獸焉,如鹿,白尾,馬足,人手,四角,其名曰貜如。
【玉篇】貜狙,獸名。
又貜且,邾定公名。
【左傳文十四年】邾人辭曰:齊出貜且長。
【註】貜且,定公也。
又【集韻】厥縛切,音矍。
又【廣韻】具籰切【集韻】局縛切,□音戄。
義□同。
【廣韻】同玃。
狙字從豸從且作。
考證:〔【說文】豭貜也。
〕謹照原文豭改□。
【巳集中】【火字部】【說文】照本字。
【巳集中】【火字部】【海篇】詳刃切,音燼。
焰餘也。
又音信。
義同。
趟 【酉集中】【走字部】 趟 【廣韻】竹盲切,音撐。
【玉篇】趟,行貌。
【廣韻】趟,跳躍貌。
【韓愈城南聮句】相殘雀豹趟。
又【廣韻】【集韻】□豬孟切,音倀。
又【集韻】除庚切,音棖。
義□同。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盧谷切,音鹿。
【類篇】□,衣聲。
趠 【酉集中】【走字部】 趠 【廣韻】【集韻】□敕角切,音晫。
與逴同。
【說文】遠也。
【晉書曹毗傳】趠不希騄駬之蹤。
又【類篇】一曰蹇也。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
與趒同。
【類篇】越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敕敎切,音掉。
【玉篇】行貌。
【類篇】超也。
【韻會】通作踔。
又【集韻】醜交切,音。
義同。
又【集韻】竹角切,音琢。
疾走也。
又風名。
吳中梅雨旣過,淸風彌旬,謂之舶趠風。
蘇軾有舶趠風詩。
趡 【酉集中】【走字部】 趡 【廣韻】【正韻】千水切【集韻】【韻會】取水切,□音踓。
【說文】動也。
又地名。
【左傳桓十七年】公會邾儀父,盟于趡。
【註】趡,魯地。
又【廣韻】以水切【集韻】愈水切,□音唯。
走貌。
與踓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蔑蒙踴躍,騰而狂趡。
【註】趡,走貌。
踓 【酉集中】【足字部】 踓 【廣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音唯。
走也。
【類篇】狂走。
【玉篇】同趡。
又【集韻】七六切,音蹴。
躡也。
趢 【酉集中】【走字部】 趢 【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趢也。
又【玉篇】趢趗,小貌。
【類篇】趢趗,跼也。
互詳趗字註。
又【廣韻】龍玉切【集韻】力玉切,□音錄。
義同。
趣 【酉集中】【走字部】 趣 【廣韻】【集韻】【韻會】□七句切,音娶。
【說文】疾也。
【博雅】遽也。
【廣韻】趣向。
【易繫辭】變通者,趣時者也。
【詩大雅】左右趣之。
【音義】趣,七喻反。
【傳】趣,趍也。
【箋】左右之諸臣,皆促疾於事。
【朱傳】趣之,趣向也。
又【孝經序】會五經之指趣。
又【梵書】蚊蚋小蟲之屬名諸趣。
又【集韻】【韻會】□此苟切,音。
【書立政】趣馬。
【傳】趣,七口反。
掌馬之官。
【詩小雅】蹶維趣馬。
【箋】掌王馬之政。
【疏】七走反。
【周禮夏官趣馬註】趣馬,趣養馬者也。
又【集韻】趨玉切,音促。
【禮月令】乃趣獄□。
【史記項羽紀】數使使趣齊兵。
又【前漢灌夫傳】局趣效轅下駒。
【註】應劭曰:局趣,小貌。
又【廣韻】側九切。
與棷同。
夜戒守有所擊也。
又【集韻】將侯切,音陬。
義同。
又與趨通。
【禮月令】命有司趣民收斂。
【釋文】本又作趨,音促。
【周禮地官縣正】趨其稼事而賞罰之。
【釋文】趨本又作趣,音促。
又【韻補】葉千□切,意也。
【張衡東京賦】奢不及侈,儉而不陋。
規遵王度,動中得趣。
李善本作趍,音同。
考證:〔【周禮地官縣正】趣其稼事,而賞罰之。
〕謹照原文趣改趨。
趤 【酉集中】【走字部】 趤 【集韻】大浪切,音宕。
□趤,逸遊。
趥 【酉集中】【走字部】 趥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說文】行貌。
【類篇】徒行。
又【廣韻】【集韻】□于仲切,融去聲。
又【集韻】將由切,音揫。
義□同。
趦 【酉集中】【走字部】 趦 【正字通】俗趑字。
【申集中】【蟲字部】【唐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音雞。
,螢火也。
【博雅】,蛾也。
又【玉篇】甘田切。
義同。
【字彙補】同。
字從筓作。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呼甲切【集韻】迄甲切,□音呷。
【類篇】多言也。
又【廣韻】□,語聲。
又【集韻】轄甲切,音狎。
亦語聲。
又【集韻】轄臘切,音盍。
亦多言也。
與嗑同。
或作□。
趧 【酉集中】【走字部】 趧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趧婁,四夷之舞,各自有由。
○按《周禮春官》作鞮鞻。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義同。
趨 【酉集中】【走字部】 趨 【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取平聲。
【說文】走也。
【博雅】行也。
【釋名】疾行曰趨。
趨,赴也,赴所至也。
【詩齊風】巧趨蹌兮。
【疏】趨,今之捷步。
【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
【註】行而張足曰趨。
【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
【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
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
趨,步也。
又樹名。
【齊民要術】自餘雜木,耳,趨各其時。
又【集韻】趨玉切。
同促。
【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
【註】趨數,讀爲促速。
又【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
【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
【註】師古曰:趨,讀曰促。
促,速也。
又與趣同。
【禮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斂。
【釋文】趣,本又作趨,音促。
又【史記天官書】其趨舍而前曰嬴。
【註】索隱曰:趨音聚,謂促也。
又【集韻】逡遇切,音覻。
行之速也。
又此苟切,音。
趣馬,或作趨馬。
又【集韻】【類篇】□千句切,音娶。
行也,速也。
【詩齊風】巧趨蹌兮。
【釋文】又七遇反。
又【韻補】葉雌由切。
【易林】車馳人趨,卷甲相仇。
【五經文字】趨從芻,作多者訛。
【廣韻】俗作趍。
趍本音池。
【集韻】或作□。
趩 【酉集中】【走字部】 趩 【廣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說文】行聲也。
一曰不行貌。
【玉篇】走貌。
【石鼓文】其來趩趩。
【集韻】或作□。
【巳集中】【父字部】【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
【玉篇】父也。
【廣韻】吳人呼父。
又【唐書竇懷貞傳】世謂媼壻爲阿,懷貞每謁見奏請,輒自署皇後阿,而人或謂爲國,軒然不慙,以自壻于後。
趪 【酉集中】【走字部】 趪 【廣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玉篇】作力貌。
又趪趪,武貌。
【張衡西京賦】洪鐘萬鈞,猛虡趪趪。
【註】趪趪,張設貌。
又【集韻】姑黃切,音光。
【類篇】走貌。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居履切【集韻】舉履切,□音幾。
【說文】女,山名。
或曰弱水之所出。
【書禹貢】弱水旣西。
【註】柳宗元曰:西海之山有水,散渙無力,不能負芥,投之則委靡墊沒,及底而後止。
旣西者,導之西流也。
【前漢地理志】在張掖郡刪丹縣。
薛氏雲:弱水出吐谷渾界窮石山,自刪丹至合黎山,與張掖縣河合。
【酉集上】【言字部】【字彙】俗諛字。
趫 【酉集中】【走字部】 趫 【廣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音喬。
【說文】善緣木走之才。
【張衡西京賦】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
【註】都盧國,其人善緣高。
又【顏延之赭白馬賦】捷趫夫之敏手。
【註】健也。
又【博雅】趫趫,行也。
又【玉篇】善走也。
又舉足也。
又【廣韻】起囂切【集韻】【韻會】【正韻】丘祅切,□音蹺。
又【集韻】巨夭切,音撟。
義□同。
又醜小切。
同超。
輕走貌。
趬 【酉集中】【走字部】 趬 【廣韻】去遙切【集韻】丘祅切,□音蹺。
【說文】行輕貌。
一曰趬,舉足也。
【玉篇】起也,高也。
又【廣韻】【集韻】□丘召切,音譑。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又苦弔切,音竅。
義□同。
趭 【酉集中】【走字部】 趭 【廣韻】弋照切,音燿。
【博雅】奔也。
【玉篇】走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騰而狂趭。
【註】奔走也。
【揚雄河東賦】神騰鬼趭。
【註】走也。
又【廣韻】才肖切,音噍。
又子肖切,音醮。
義□同。
趮 【酉集中】【走字部】 趮 【廣韻】【集韻】【正韻】□則到切,音竈。
【說文】疾也。
【五經文字】同躁。
【前漢天文志】用兵靜,趮兇。
又【五音集韻】蘇到切。
矢傍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羽殺則趮。
○按《說文》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躁,非是,經典皆通用趮。
靯 【戌集中】【革字部】 靯 【廣韻】徒古切【集韻】動五切,□音杜。
【玉篇】靯□鞇。
【廣韻】鞲靫之別名。
一雲靯□。
【集韻】一曰車中薦。
又【集韻】統五切,音土。
義同。
趯 【酉集中】【走字部】 趯 【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音躍。
【說文】踴也。
【前漢李尋傳】湧趯邪隂。
【註】師古曰:趯與躍同。
【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
【註】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逖。
跳貌。
同。
【詩召南】趯趯阜螽。
【傳】躍也。
【釋文】趯,託歷切。
【博雅】趯趯,跳也。
□ 【補遺】【辰集】【木字部】 □ 【川篇】音永。
木也,子可食也。
趱 【酉集中】【走字部】 趲 【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音瓚。
散走也。
又【集韻】宗蘇切,音租。
走也。
又子罕切,音攢。
又祖管切,音纂。
義□同。
又【廣韻】【集韻】□則旰切,音讚。
逼使走也。
趲 【酉集中】【走字部】 趲 【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音瓚。
散走也。
又【集韻】宗蘇切,音租。
走也。
又子罕切,音攢。
又祖管切,音纂。
義□同。
又【廣韻】【集韻】□則旰切,音讚。
逼使走也。
足 【酉集中】【足字部】 足 〔古文〕疋□【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音哫。
【說文】人之足也。
在下,從止口。
【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
【易說卦】震爲足。
【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
【禮玉藻】足容重。
【註】舉欲遲也。
又【廣韻】滿也,止也。
【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
【詩小雅】旣霑旣足。
【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
【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
【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虃,百足。
【註】音纖。
又姓。
【戰國策】足強。
【註】韓人。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
【論語】巧言令色足恭。
【疏】足,成也。
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
【朱傳】過也。
【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
【註】足,猶擁也。
又【廣韻】添物也。
【類篇】益也。
【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又【韻補】葉子悉切。
【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
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趵 【酉集中】【足字部】 趵 【廣韻】【集韻】□北角切,音剝。
擊也。
【玉篇】足擊聲。
又【集韻】巴校切,音豹。
跳躍也。
【齊乗】濟南有趵突泉。
又【集韻】測角切,音齪。
足齊貌。
又職略切,音灼。
跡也。
或作蹠。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詞與切【集韻】象與切,□音敘。
與漵同。
水名。
趶 【酉集中】【足字部】 趶 【集韻】苦故切,音庫。
股也。
與胯同。
又於故切,音汙。
踞也。
○按集韻本作□。
趹 【酉集中】【足字部】 趹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抉。
【說文】馬行貌。
【玉篇】疾也。
【戰國策】揬前趹後。
【史記張儀傳註】謂馬前足揬向前,後足趹於後。
趹,謂後足抉地,言馬之走勢疾也。
【後漢班固傳】要趹追蹤。
【註】趹,奔也。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
義同。
又踶也。
【淮南子兵略訓】有蹏有趹。
趺 【酉集中】【足字部】 趺 【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膚。
【集韻】與跗同。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註】趺與跗同。
【劉禹錫奚陟□】螭首龜趺。
又【釋名】拜于丈夫爲趺,趺然屈折下視地也。
又【廣韻】跏趺,大坐也。
《婆娑論》:結跏趺坐,是相員滿。
趻 【酉集中】【足字部】 趻 【集韻】醜甚切【正韻】醜錦切。
□同踸。
【莊子秋水篇】吾以一足趻踔而行。
又【集韻】楚錦切,音墋。
跈□,行貌。
又醜減切。
義同。
□字原從足從專作。
趼 【酉集中】【足字部】 趼 【正字通】同趼。
(趼)【唐韻】五堅切【集韻】倪堅切,□音姸。
【說文】獸足企也。
【爾雅釋畜】騉蹄趼,善陞甗。
【註】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
【疏】趼,平也。
謂蹄平正善陞。
又【廣韻】吾甸切【集韻】倪甸切,□音硯。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
義□同。
又【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音繭。
【莊子天道篇】百舍重趼而不敢息。
【音義】趼,胝也。
【廣韻】與□同。
皮起也。
【類篇】一曰足指約中斷傷爲趼。
又【集韻】經天切,音堅。
【類篇】久行傷足謂之趼。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求切,音留。
本作。
竹聲。
又【集韻】力久切,音柳。
竹名。
□ 【卯集下】【方字部】 □ 【說文】旚作□。
趽 【酉集中】【足字部】 趽 【唐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音旁。
【說文】曲脛馬也。
【類篇】曲足謂之趽。
又【廣韻】【集韻】□甫妄切,音放。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庚切,音彭。
義□同。
又【廣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
趼也。
【博雅】趽,□也。
趾 【酉集中】【足字部】 趾 【廣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音止。
【爾雅釋言】趾,足也。
【釋名】趾,止也。
言行一進一止也。
【易賁卦】賁其趾。
【詩豳風】四之日舉趾。
【禮曲禮】請袵何趾。
又【左傳宣十一年】略基趾。
【註】趾,城足也。
又【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
【前漢地理志】交趾郡,屬交州。
又通作止。
【前漢□法志】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註】師古曰:止足也。
【子集下】【力字部】【集韻】晡橫切,音騯。
【玉篇】大也。
【集韻】大力也。
或作奟□。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大也。
趿 【酉集中】【足字部】 趿 【唐韻】蘇合切【集韻】【正韻】悉合切,□音馺。
【說文】進足有所擷取也。
又【集韻】七入切,音葺。
【博雅】趿趿,行也。
跀 【酉集中】【足字部】 跀 【唐韻】【集韻】□魚厥切,音月。
【說文】斷足也。
【韓非子外儲說】孔子相衞,弟子子臯爲獄吏,跀人足。
【玉篇】或作刖。
【類篇】跀或從兀作□。
又【集韻】五忽切,音兀。
又五括切,音抈。
義□同。
又與髻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髻墾薜暴不入市。
【註】髻,讀爲跀。
【註】謂器不正敧邪者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髻墾薜暴不入市。
〕謹照原文旊改瓬。
跁 【酉集中】【足字部】 跁 【廣韻】傍下切【集韻】部下切,□音罷。
跁跒,行貌。
【玉篇】跁跒,不肯前。
【李建勳詩】跁跒爲詩跁跒書。
又【集韻】蒲巴切,音爬。
【類篇】跁跒,蹲也。
又【廣韻】白駕切,音□。
跁踦,短人。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
【類篇】矲□,短貌。
矲,或作跁。
【正字通】跁爲俗增,無意義。
今俗謂小兒匍匐曰跁。
逤 【酉集下】【辵字部】 逤 【字彙補】蘇箇切,唆去聲。
邏逤,吐蕃地名。
【高適詩】西看邏逤取封侯。
跂 【酉集中】【足字部】 跂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音歧。
【說文】足多指也。
【莊子騈拇篇】故合者不爲騈,而枝者不爲跂。
又【集韻】與蚑同。
蟲行也。
【前漢禮樂志】跂行畢逮。
【註】凡有足而行者稱跂行也。
【淮南子原道訓】跂行喙息。
又【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
【莊子馬蹄篇】蹩躠爲仁,踶跂爲義。
【註】皆用心力爲仁義之貌。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
義同。
又【廣韻】丘弭切【集韻】遣尒切。
□與企同。
望也。
【類篇】舉踵也。
【詩衞風】跂予望之。
【傳】跂足則可以望見之。
【禮檀弓】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又國名。
【山海經】跂踵國,在拘纓東。
又【廣韻】【集韻】【韻會】□去智切,音吱。
垂足坐。
又舉足望。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緩走。
亦作□。
又竭戟切,音劇。
足也。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田黎切,音提。
【玉篇】草也。
或作□。
又度皆切,汰平聲。
除草也。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齊民要術】《字林》曰:草生水中,其花可食。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類篇】□居吏切,音記。
草名也。
躍 【酉集中】【足字部】 躍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迅也。
【博雅】上也,進也。
【六書故】大爲躍,小爲踴。
躍去其所,踴不離其所。
【玉篇】跳躍也。
【易乾卦】或躍在淵。
【詩邶風】踴躍用兵。
又【大雅】魚躍于淵。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
【註】距躍,超越也。
【疏】躍以疾生名,故以距躍爲超越。
又【詩小雅】躍躍毚兔。
【音義】他歷反。
【疏】跳疾也。
【爾雅釋訓】躍躍,迅也。
跄 【酉集中】【足字部】 蹌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
【說文】動也。
【爾雅釋訓】蹌蹌,動也。
【註】恐動趨步。
【詩齊風】巧趨蹌兮。
【傳】蹌,巧趨貌。
又【大雅】蹌蹌濟濟。
【箋】士大夫之威儀也。
【禮曲禮】士蹌蹌。
【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又【書益稷】鳥獸蹌蹌。
【釋文】舞貌。
又【集韻】七亮切。
與蹡同。
走也。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韻會】□胡了切,音皛。
渺皛,水遠也。
一曰溔,水深白貌。
跅 【酉集中】【足字部】 跅 【集韻】闥各切,音託。
【玉篇】與□同。
【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
【註】師古曰:跅者,跅落無檢局。
又【集韻】昌石切,音尺。
義同。
跆 【酉集中】【足字部】 跆 【廣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
【玉篇】蹋跆也。
【前漢天文志】□興兵相跆藉。
又【廣韻】蹋跆,連手唱歌也。
跇 【酉集中】【足字部】 跇 【唐韻】餘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音曳。
【說文】述也。
【玉篇】超踰也。
【廣韻】跳也。
【前漢揚雄傳】跇巒阬。
【註】師古曰:跇,渡也。
又【廣韻】【集韻】□醜例切。
同跩。
或作跇。
又【集韻】時制切,音誓。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如壘切。
與橤同。
註詳木部。
跈 【酉集中】【足字部】 跈 【廣韻】【集韻】□乃殄切,音撚。
與蹨同。
【玉篇】蹈也。
【類篇】逐也。
【莊子外物篇】哽而不止則跈。
【音義】踐也。
本或作蹍。
又【集韻】【正韻】□尼展切,音碾。
與蹍同。
【莊子外物篇音義】跈,本或作蹍。
又與踐同。
【博雅】履也。
今之踐字。
又【集韻】池鄰切,音□。
與趁同。
□也。
又徒典切,音殄。
止也。
跉 【酉集中】【足字部】 跉 【廣韻】呂貞切,音伶。
【玉篇】跉,行貌。
【類篇】偏行。
又【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與竛同。
亦作彾。
徐行不正貌。
跋 【酉集中】【足字部】 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魃。
【說文】蹎跋也。
【玉篇】跋□,行貌。
【詩鄘風】大夫跋涉。
【傳】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釋文】韓詩雲:不由蹊遂而涉曰跋。
又【詩豳風】狼跋其胡。
【傳】跋,躐也。
又【類篇】本也。
【禮曲禮】燭不見跋。
【註】跋,本也。
【疏】本,把處也。
又【前漢揚雄傳】跋犀犛。
【註】張晏曰:跋,躡也。
師古曰:反戾也。
又【後漢崔駰傳】黎共奮以跋扈兮。
【註】跋扈,強梁也。
又【篇海】足後爲跋。
故書文字後曰跋。
又姓。
【五代名畫補遺】跋異,汧陽人。
又【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
義同。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
與同。
詳字註。
又【韻補】葉蒲麥切。
【蘇軾趙康靖公□銘】遂授以政,歷佐三葉。
濟于艱難,不疐不跋。
跌 【酉集中】【足字部】 跌 【唐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耋。
【說文】踢也。
一曰越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肆者何,跌也。
【註】跌,過度。
又【揚子方言】跌,蹷也。
【玉篇】仆也。
【前漢鼂錯傳】跌而不振。
【註】師古曰:跌足,失據也。
又【後漢律曆志】無有差跌。
又【後漢孔融傳】跌蕩放言。
【註】無儀撿也。
又【淮南子修務訓】夫墨子跌蹏,而趍千裡。
【註】跌,疾行也。
又【集韻】陁沒切,音突。
【類篇】足傷也。
跍 【酉集中】【足字部】 跍 【廣韻】苦胡切【集韻】空胡切,□音枯。
蹲貌。
跎 【酉集中】【足字部】 跎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說文】蹉跎也。
【晉書周處傳】人吳尋二陸,見雲,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楚辭九懷】驥垂兩耳兮中坂蹉跎。
【註】蹉跎,失足。
【備考】【巳集】【火字部】【五音篇海】同飪。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曳。
【廣韻】貍子。
【集韻】本作□。
詳豸部□字註。
【午集上】【玉字部】【玉篇】借裡切,音姊。
玉名。
【申集下】【衣字部】【唐韻】【集韻】□臧沒切,音稡。
【說文】隷人給事者。
【韻會】古以染衣題識,故從衣、十。
【揚子方言】南楚東海之閒謂爲褚。
【郭璞註】言其衣赤。
【玉篇】行鞭也。
【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伍爲兩,四兩爲,五爲旅。
【齊語】四裡爲連,故二百人爲,連長帥之。
【左思吳都賦】雕題之士,鏤身之。
又積,星名。
【晉書天文志】積十二星,在房星南,主爲衞也。
又【廣韻】子聿切,音□。
盡也。
【晉語】史蘇爵,再拜稽首。
又終也。
【詩邶風】父兮母兮,畜我不。
【史記淮隂侯傳】公,小人也,爲德不。
又沒也。
【禮曲禮】大夫曰,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又【唐韻】倉沒切,音猝。
急也。
【史記秦本紀】不可以應。
【晉書禮志】于時內外聞杜預異議,多怪之。
又【集韻】昨律切,音誶。
【詩疏】與崒通,崔嵬也。
【詩小雅】漸漸之石,惟其矣。
又【類篇】取內切。
與倅同,副貳也。
【禮燕義】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
又【韻補】葉昌說切,音歠。
【蘇轍詩】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
是非亦已矣,興廢何倉。
【六書正譌】以衣而荷之,會意。
別作卒、□,□非。
考證:〔【揚子方言】南楚東海之閒,謂爲頳。
〕謹照原文頳改褚。
跏 【酉集中】【足字部】 跏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居牙切,□音嘉。
跏趺,坐也。
【玉篇】結跏坐。
【類篇】屈曲坐也。
互詳趺字註。
跐 【酉集中】【足字部】 跐 【廣韻】雌氏切【集韻】淺氏切,□音此。
蹈也。
【博雅】履也,蹋也。
【釋名】跐,弭也。
足踐之使弭服也。
【列子天瑞篇】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淮南子齊俗訓】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
【左思吳都賦】將抗足而跐之。
【註】跐,躡也。
又【集韻】阻氏切,音。
義同。
又【廣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音紫。
行貌。
跑 【酉集中】【足字部】 跑 【廣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
足跑地也。
【臨安新志】性空禪師居大慈山,苦無水。
忽有神人告曰:明日當有水。
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湧出,因號虎跑泉。
又【廣韻】蒲角切【集韻】弼各切,□音雹。
秦人言蹴曰跑。
【博雅】趵也。
又【集韻】漭沃切,音僕。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集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類篇】或從光作□。
貸 【酉集中】【貝字部】 貸 【唐韻】【集韻】【韻會】□他代切,音態。
【說文】施也。
【廣雅】予也。
【玉篇】假也,借盈也,以物與人更還其主也。
【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
【左傳文十四年】盡其家貸於公,有司以繼。
又【集韻】惕得切,音慝。
本作貣。
【五經文字】貸,或相承借爲貣字。
【唐韻正】乞貸之貸爲入聲,出貸與人之貸爲去聲。
【禮月令】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
【註】宿,猶止也。
離,猶行也。
言占□躔次進退之度數不差忒也。
【音義】吐得反。
又音二。
【又】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無或差貸。
【註】言所染五色,如其舊法不攺易也。
【音義】他得反。
又音二。
又【集韻】【韻會】□敵德切,音特。
義同。
貿 【酉集中】【貝字部】 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作□。
易財也。
【徐曰】□,猶亂也,交互之義。
【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貿。
【爾雅釋言】貿,市也。
又買也。
【詩衞風】抱布貿絲。
又【禮檀弓】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
【註】貿貿,目不明之貌。
【釋文】貿,一音牟。
又【廣雅】貿,敭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東莞人氏。
又通茅。
【公羊傳成元年】敗績于貿戎。
【釋文】貿,一音茅。
《左氏傳》作茅戎。
費 【酉集中】【貝字部】 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未切,音沸。
【說文】散財用也。
【註】徐曰:財散出如湯沸然。
【論語】君子惠而不費。
【何晏註】無費於財。
又【玉篇】損也,耗也。
【禮曲禮】不辭費。
【韓詩外傳】不爲公費乎。
又【玉篇】用也。
【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
又【廣韻】惠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禮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
【鄭註】費,猶佹也。
【釋文】本又作拂。
【朱傳】費,用之廣也。
音符味反。
又【廣韻】【集韻】【正韻】□兵媚切,音秘。
邑名,在魯。
同鄪。
【書費誓傳】費,魯東郊之地名。
又【集韻】父沸切,音屝。
姓也。
【急就篇註】費氏,楚大夫費無極之後。
漢有費直。
賀 【酉集中】【貝字部】 賀 【唐韻】胡箇切【集韻】【韻會】胡佐切,□音侉。
【說文】以禮物相奉慶也。
【詩大雅】四方來賀。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禮郊特牲】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又【玉藻】有慶,非君賜不賀。
【後漢禮儀志】每月朔、歲首爲大朝受賀。
又【廣韻】賀,勞也,加也。
又【揚子方言】賀,儋也。
自關而西,隴、冀以往謂之賀。
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亦謂之賀。
【唐書郝處俊傳】羣臣皆賀戟侍。
又姓。
【玉海】賀氏,漢侍中慶純避安帝諱,攺爲賀。
又複姓。
【正字通】賀蘭、賀拔,皆複姓也。
贻 【酉集中】【貝字部】 貽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飴。
【說文】贈遺也。
經典通用詒。
【爾雅釋言】貽,遺。
【註】相歸遺。
【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
【詩邶風】貽我彤管。
【釋文】貽,本又作詒。
又【爾雅釋魚】貽貝。
【註】黑色貝也。
又【集韻】【類篇】羊吏切【正韻】以智切,□音異。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徐連切,音唌。
與同。
口液也。
又延面切,音衍。
水溢貌。
賊 【酉集中】【貝字部】 賊 【廣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音蠈。
盜也。
【玉篇】刧人也。
【書舜典】□賊姦宄。
【傳】殺人曰賊。
又【詩大雅】不僭不賊。
【傳】不殘賊。
又【左傳僖九年】不僭不賊。
【註】賊,傷害也。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
【疏】賊虐。
又害苗之蟲。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傳】食節曰賊。
【陸璣疏】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或作□。
詳字註。
又【廣韻】同綎。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詢趨切,音須。
繻或作□。
賈 【酉集中】【貝字部】 賈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
【說文】賈,市也。
一曰坐賣售也。
【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
【詩邶風】賈用不售。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行曰商,處曰賈。
又【左傳桓十年】吾焉用此以賈害。
【註】賈,買也。
又【廣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駕。
與價同。
【類篇】售直也。
【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又【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斝。
姓也。
【急就篇註】賈,本姬姓之國也。
晉吞滅之,其後稱賈氏。
賄 【酉集中】【貝字部】 賄 【唐韻】呼罪切【集韻】【韻會】虎猥切,□音悔。
【說文】財也。
【爾雅釋言】賄,財也。
【疏】財帛總名。
【詩衞風】以我賄遷。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布帛曰賄。
又【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賄,與人財之言也。
【左傳文十二年】厚賄之。
【註】賄,贈送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內切,音痗。
義同。
赀 【酉集中】【貝字部】 貲 【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髭。
【說文】小罰以財自贖也。
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二。
【徐曰】卽今庸置。
又【玉篇】財也,貨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
又與訾同。
【前漢景帝紀】今訾算以上乃得官。
【註】師古曰:訾,讀與貲同。
又【六書故】資別作貲。
賃 【酉集中】【貝字部】 賃 【廣韻】乃禁切【集韻】【韻會】【正韻】女禁切,□音任。
【說文】庸也。
【玉篇】借傭也。
【類篇】以財雇物也。
【史記範雎傳】臣爲人庸賃。
又【廣雅】僭也。
【集韻】或作任。
賂 【酉集中】【貝字部】 賂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遺也。
【韻會】以財與人也。
【詩魯頌】大賂南金。
【左傳桓二年】寘其賂器於大廟。
資 【酉集中】【貝字部】 資 【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
【說文】貨也。
【易旅卦】旅卽次,懷其資。
【註】必獲次舍,懷來資貨。
又【易乾卦】萬物資始。
【釋文】資,取也。
又【儀禮聘禮】問歲月之資。
【註】資,行用也。
又【五經文字】齎,與資同。
【儀禮少牢饋食禮】資黍于羊俎兩端。
【註】資,猶減也。
今文資作齎。
又與咨同。
【禮緇衣】民惟曰怨資。
【尚書】作咨。
又姓。
【玉海】資氏。
【□留風俗傳】黃帝之後。
【四明志】會稽有資氏。
又【集韻】資四切。
與恣同。
秦刻石文恣作資。
赇 【酉集中】【貝字部】 賕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以財枉法相謝也。
【徐曰】非理而求之也。
【史記滑稽傳】又恐受賕枉法。
又【玉篇】賕,質也,請也。
赈 【酉集中】【貝字部】 賑 【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富也。
【爾雅釋言】賑,富也。
【註】謂殷賑富有。
【疏】皆豐財也。
【張衡西京賦】鄕邑殷賑。
【類篇】或作軫。
又【集韻】醜忍切,音趁。
義同。
又【廣韻】章刃切【集韻】【韻會】之刃切,□音震。
贍也,給也。
【史記平準書】於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賑貧民。
又【韻會】通作振。
【前漢文帝紀】發倉庾以賑民。
赉 【酉集中】【貝字部】 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洛代切,音睞。
【說文】賜也。
【爾雅釋詁】賚,予也。
【書湯誓】予其大賚汝。
又【說命】夢帝賚予良弼。
又【集韻】【韻會】□洛蓋切,音賴。
又【集韻】郞才切,音來。
義□同。
又【玉篇】勞賚爲勑字。
勑,力代切,勞也。
今作賚。
【集韻】或書作□。
賒 【酉集中】【貝字部】 賒 【唐韻】式車切【集韻】【韻會】詩車切【正韻】詩遮切,□音奢。
【說文】貰買也。
【周禮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貨而斂賒。
【註】無貨則賒,貰而予之。
又【類篇】一曰遠也。
【王勃太公遇文王贊】城闕雖近,風雲尚賒。
又【篇海】凡人謂遲緩爲賒。
又同奢。
【後漢仲長統傳】楚楚衣服戒窮賒。
【註】奢同。
又葉詩戈切。
【謝靈運感時賦】相物類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賒。
揆大耋之或遄,指崦嵫于西阿。
【正字通】俗從餘作賖。
賦 【酉集中】【貝字部】 賦 【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付。
責取也。
【說文】斂也。
【爾雅釋言】賦,量也。
【註】賦稅,所以評量。
【揚子方言】賦,動也。
【註】賦斂,所以擾動民也。
【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
【傳】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五曰賦貢,以馭其用。
【註】賦,口率出泉也。
【前漢□法志】畿方千裡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
【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又【韻會】稟受也,給與也。
【禮中庸】天命之謂性。
【註】性者,人所稟受。
【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又布也。
【詩大雅】明命使賦。
【傳】賦,布也。
【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又鋪□也。
【詩周南關雎序】詩有六義,二曰賦。
【疏】賦之言鋪,直鋪□今之政敎善惡。
【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又貢士曰賦。
【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
【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
臣瓚曰:雲如賦調也。
賭 【酉集中】【貝字部】 賭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睹。
【說文】博簺也。
【博雅】奕取也。
【廣韻】戲賭。
【晉書謝安傳】安與兄子□圍碁,賭別墅,勝之。
又【羊□保傳】與帝奕,賭郡,保勝,補宣城守。
又【玉篇】賭,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忍與切,音汝。
蜜餌,與籹同。
又碾與切,音女。
義同。
【寅集上】【小字部】【集韻】勒兼切,音溓。
少也。
【篇海】欠也。
又歷店切,兼去聲。
小也。
【巳集上】【水字部】【五音篇海】伊昔切。
太上作,張道忠□註,與溢聲同義異。
此字從水從天從井。
者,□也,滿也,是天井中水也,長滿不缺爲也。
此是人口中之津液,名天井水也,故人口中有水卽活,七日口中無水卽死。
若人能將津液常服嚥之,可得虛其心,實其腹,便是長生之基本也。
贖 【酉集中】【貝字部】 贖 【廣韻】【集韻】【韻會】□神蜀切,音。
【說文】貿也。
【玉篇】質也。
以財拔罪也。
【書舜典】金作贖□。
【傳】出金以贖罪。
又【集韻】殊遇切,音樹。
【詩秦風】如可贖兮。
【釋文】贖,又音樹。
又【集韻】亦姓。
賞 【酉集中】【貝字部】 賞 【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
【說文】賜有功也。
【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
【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
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
【註】賞,猶勸也。
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
【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
又凡貽與者亦曰賞。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
又姓。
【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賜 【酉集中】【貝字部】 賜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
【說文】予也。
【篇海】錫也。
【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
【註】三賜,三命也。
【疏】受命卽受賜。
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
【註】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
【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赓 【酉集中】【貝字部】 賡 【廣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庚。
【書益稷】乃賡載歌。
【傳】賡,續也。
又【集韻】居孟切,庚去聲。
義同。
又【說文】古文續字。
註詳糸部十五畫。
赕 【酉集中】【貝字部】 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吐濫切,音倓。
【玉篇】蠻夷以財贖罪也。
同□。
又【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
義同。
賴 【酉集中】【貝字部】 賴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癩。
【說文】贏也。
【類篇】一曰恃也。
【書大禹謨】萬世永賴。
【疏】萬代常所恃賴。
又【史記高祖紀】大人常以臣無賴。
【註】晉灼曰:賴,利也。
無利於家也。
或曰江淮之閒謂小兒多詐狡猾爲無賴。
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
南楚之外曰賴,秦晉曰讎。
【註】賴,亦惡名。
又姓。
【風俗通】交阯太守賴先。
【玉海】賴氏,國名。
漢有校尉賴丹。
又【韻補】葉力制切。
【班固答賓戲】福不盈眥,禍溢于世,兇人且以自悔,況吉士而是賴。
○按《說文》從貝剌聲。
俗作頼。
非。
【巳集下】【牛字部】【篇海】居乾切。
與犍同。
補遺:【篇海類編】同犍。
又【字彙補】苦禾切,音科。
義與同。
贅 【酉集中】【貝字部】 贅 〔古文〕□□【唐韻】之芮切【集韻】【韻會】朱芮切,□音□。
【說文】以物質錢,從敖貝。
敖者,猶放貝當復取之也。
又【詩大雅】具贅卒荒。
【傳】贅,屬也。
【疏】贅,猶綴也。
謂繫綴而屬之。
又【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爲附贅縣疣。
【釋名】贅,屬也。
橫生一肉,屬著體也。
又【史記滑□傳】淳于髠者,齊之贅壻也。
【註】索隱曰:贅壻,女之夫,比于子,如人疣贅是餘剩物也。
【前漢賈誼傳】家貧子壯則出贅。
【註】師古曰:贅,質也。
家貧無有聘財,以身爲質也。
又會也。
【前漢武帝紀】毋贅聚。
【註】如淳曰:贅,會也。
又行不當也。
【老子道德經】其于道也,若餘食贅行。
【註】行之無當曰贅。
又言煩也。
【曾鞏講官議】問一告二謂之贅。
又【博雅】贅,定也。
又【玉篇】最也,得也。
又【集韻】牛交切,音敖。
【類篇】頝贅,不媚。
赙 【酉集中】【貝字部】 賻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助也。
【玉篇】以財助喪也。
【儀禮旣夕】知死者贈,知生者賻。
【公羊傳隱元年】貨財曰賻。
【註】賻,猶助也。
互詳賵字註。
賺 【酉集中】【貝字部】 賺 【集韻】直陷切,音詀。
賣也。
一曰市物失實。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
義同。
【集韻】與□同。
賽 【酉集中】【貝字部】 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塞。
【說文】報也。
【長箋】今俗報祭曰賽神,借相誇勝曰賽。
【韓愈城南聮句】賽饌木盤簇。
又【韻會】通作塞。
【周禮春官都宗人】旣祭,反命於國。
【註】祭謂報塞也。
【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祠。
【註】師古曰:塞,謂報其所祈也。
【急就篇】謁禓賽禱鬼神寵。
【王應釋音釋】□本賽作塞。
赜 【酉集中】【貝字部】 賾 〔古文〕□【廣韻】士革切,音嘖。
【易繫辭】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
【疏】謂幽深難見。
【釋文】賾,京氏作嘖。
○按徐鉉說文敘辨俗書譌謬,不合六書之體者,以賾爲假借之字,當通用嘖。
【集韻】賾或作□。
赝 【酉集中】【貝字部】 贗 【廣韻】五宴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切,□音鴈。
僞物。
同偐。
【玉篇】不直也。
【韓愈酬崔少府詩】前計頓乖張,居然見眞贗。
又或作鴈。
【韓非子說林篇】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
齊人曰:鴈也。
魯人曰:眞也。
贊 【酉集中】【貝字部】 贊 【唐韻】【集韻】【韻會】□則旰切,音讚。
【說文】見也。
從貝從兟。
【註】徐鉉曰:兟,音詵,進也。
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
又【易說卦】幽贊于神明。
【註】贊,明也。
【疏】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爲明也。
又【書大禹謨】益贊于禹曰。
【傳】贊,佐也。
【儀禮士冠禮】少退贊命。
【家語】遊夏不能贊一辭。
又【書臯陶謨】贊贊襄哉。
【傳】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
【疏】進習上古行事,贊成其辭而言之也。
又進也。
【前漢東方朔傳】朔自贊曰。
【註】師古曰:贊,進也。
又【廣韻】出也,助也。
又姓。
【呂氏春秋】相馬贊君。
又葉則縣切,音箭。
【蘇軾謝吳山神文】禱于有神,隂假其便。
不愆于素,或出幽贊。
贈 【酉集中】【貝字部】 贈 【廣韻】【正韻】□昨亙切,音□。
【說文】玩好相送也。
【詩鄭風】雜佩以贈之。
【傳】贈,送也。
【儀禮聘禮】公使卿贈,如覿幣。
【禮檀弓】何以贈我。
又【詩大雅】以贈申伯。
【傳】贈,增也。
【疏】凡贈遺者,所以增長前人,贈之財,使富增於本,贈之言,使行增於義,故雲贈增也。
又【正字通】借封前人官稱曰誥贈,恩頒自朝廷也。
又【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朱傳】贈,音則。
來,音力。
【毛詩古音考】來音釐,贈疑是貽字之誤。
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玉篇】煗也。
或作□。
【廣韻】本作□。
小煗也。
豾 【酉集中】【豸字部】 豾 【廣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丕。
【爾雅釋獸】狸子□註今或呼豾貍。
又【集韻】貧悲切,音邳。
與□同。
或作豾,貔也。
詳□字註。
考證:〔【爾雅釋獸狸子隷註】今或呼豾貍。
〕謹照原文隷改□。
貎 【酉集中】【豸字部】 貎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音倪。
同猊。
狻猊也。
詳狻字註。
【類篇】一曰麑。
或從豸。
鹿子也。
貀 【酉集中】【豸字部】 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滑切,音肭。
【爾雅釋獸】貀,無前前足。
【註】晉太康七年,召陵扶夷縣檻得一獸,似狗豹文,有角兩前足,卽此種類也。
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
【說文】漢律,能捕豺貀,購百錢。
【唐書回鶻傳】黠戛斯,古堅昆國,其獸有野馬、骨貀。
【異物志】貀出朝鮮,似狸,蒼黑色,無前兩足,能捕。
□藏器曰:骨豽獸出西方突厥國,似狐而大,長尾。
【臨海志】狀如鹿形,頭似狗,出東海水中。
□宗奭曰:今出登萊州,狀非狗非獸非魚。
前腳似獸,尾卽魚,身有短靑白毛,毛有黑點。
或曰方書膃肭臍卽貀外腎。
○按□說與《爾雅》不合,存以備考。
又【集韻】當沒切,音咄。
又女骨切,音。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貀無前足。
【註】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
〕謹照原文兩足上增前字。
貁 【酉集中】【豸字部】 貁 【唐韻】【集韻】□餘救切,音蜏。
【說文】屬,善旋。
【廣雅】□,貁也。
【玉篇】猿屬。
【前漢揚雄傳】蝯貁擬而不敢下。
【註】師古曰:貁似猴,卬鼻而長尾。
【正字通】貁,黑猿。
《倉頡篇》曰:似貍。
【集韻】或作狖。
貂 【酉集中】【豸字部】 貂 〔古文〕鼦【廣韻】都聊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音雕。
【說文】屬,大而黃黑。
【後漢輿服志】武冠,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註】應劭曰:貂內勁悍而外溫潤。
徐廣曰:貂,紫蔚采潤,而毛采不彰灼,北方寒涼,本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遂爲首飾。
【唐書回鶻傳】服貴貂豽,內貂靑爲賦。
又姓。
【戰國策】貂勃。
【註】齊人。
又【史記貨殖傳】狐鼦裘千皮。
【爾雅翼】貂實類,故字亦作鼦。
【正字通】俗省作□,非。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逆各切,音鄂。
【玉篇】刀劒刃也。
貅 【酉集中】【豸字部】 貅 【廣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音休。
【禮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
【註】貔貅,亦摯獸也。
【史記五帝紀】敎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註】此六者猛獸,可以敎戰。
互詳貔字註。
又【集韻】香幽切,音烋。
義同。
【類篇】或省作。
貆 【酉集中】【豸字部】 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
【爾雅釋獸】貈子貆。
【說文】貉子類。
【詩魏風】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鹹潟用貆。
【註】貆,貒也。
【類篇】與同。
又【廣韻】況袁切【集韻】許元切,□音暄。
義同。
又【廣韻】【集韻】□呼官切,音歡。
與貛同。
貇 【酉集中】【豸字部】 貇 【集韻】枯昆切,音坤。
豤或作貇。
【類篇】齧也,減也。
又【正字通】同懇。
○按《說文》懇作□,從心豤聲,豤齧也。
從豕艮聲,音康很切。
《漢書劉向傳》故豤豤數奸死亡之誅。
師古曰:豤豤,款誠之意,音懇。
則豤亦通□。
後人□從豸,故豤亦從豸。
貇,懇。
貈 【酉集中】【豸字部】 貈 【唐韻】下各切,音涸。
【爾雅釋獸】貈子,貆。
【疏】貈似狐,善睡。
【釋文】貈,本作貉。
又蟲名。
【爾雅釋蟲】莫貈,蟷蜋、蛑。
【疏】莫貈,一名螳蜋,一名蛑。
又與貊同。
【字林】北方人,非獸也。
又【集韻】曷各切,音鶴。
義同。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音談。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伊鳥切,音杳。
□,深不測。
貉 【酉集中】【豸字部】 貉 【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鶴。
本作貈。
【正字通】貉似貍,銳頭,尖鼻斑色,毛深厚溫滑,可爲裘。
【墨客揮犀】貉狀似兔,性嗜紙,人或擊之,行數十步,輒睡,以物擊竹警之,乃起,旣行復睡。
【詩豳風】一之日于貉。
【箋】往搏貉,以自爲裘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貉踰汶則死。
【淮南子修務訓】貛貉爲曲穴。
又蟲名。
【爾雅釋蟲】國貉蟲蠁。
【註】今呼蛹蟲。
又【廣韻】下各切,音涸。
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莫白切,音陌。
【說文】北方豸種。
【五經文字】貉,經典相承作蠻貊。
【周禮夏官職方氏】四夷八蠻七閩九貉。
又【秋官貉隷註】征東北夷所獲,選以爲役員。
【公羊傳宣十五年】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也。
【孟子】子之道,貉道也。
【註】貉,在荒服者也。
貉之稅二十而取一。
又【爾雅釋詁】貉,縮綸也。
【註】綸,繩也。
謂牽縛縮貉之。
又【集韻】末各切,音莫。
【爾雅釋詁】靜也。
又【集韻】【正韻】□莫駕切。
同禡。
【周禮春官肆師】凡四時之田獵,祭表貉則爲位。
【註】貉,師祭也。
【爾雅釋天】是禷是禡。
【疏】禡,《周禮》作貉。
貉又爲貊字,古今之異也。
考證:〔【周禮夏官職方氏】四夷八蠻七閩八貉。
〕謹照原文八貉改九貉。
貊 【酉集中】【豸字部】 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本作貉。
或作貊。
【書武成】華夏蠻貊。
【詩大雅】其追其貊。
【傳】追、貊,國名。
又【詩大雅】貊其德音。
【傳】靜也。
【箋】德政應和曰貊。
又獸名。
【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貊獸。
【註】《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驢,狀頗似熊,多力,食鐵,所觸無不拉。
《廣志》曰:貊色蒼白,其皮溫煖。
又【韻補】葉末各切。
【張載七命】華裔之奚,流荒之貊。
語不傳于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貋 【酉集中】【豸字部】 貋 【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集韻】犬名。
【玉篇】猛獸。
【集韻】或作豻。
貌 【酉集中】【豸字部】 貌 〔古文〕□【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音□。
【說文】皃,頌儀也。
從人,白面,象人面形。
籀文從豹,省作貌。
【書洪範】五事,一曰貌。
【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
【註】或謂委貌爲□冠。
【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
又【史記遊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
【註】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
【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
【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
【唐書後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
遠也。
【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
【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
【集韻】或作。
赅 【酉集中】【貝字部】 賅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贍也。
【玉篇】奇也,非常也。
亦作侅。
貍 【酉集中】【豸字部】 貍 【唐韻】裡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音釐。
【集韻】或作□。
【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其足蹯,其跡□。
【說文】伏獸似貙。
【正字通】貍,野貓也。
有數種:大小似狐,毛雜黃黑,有斑如貓。
員頭大尾者爲貓貍,善竊雞鴨。
斑如貙虎,方口銳頭者爲虎貍,食蟲、、果實。
似虎貍,尾黑白錢文相閒者爲九節貍,皮可爲裘領。
文如豹而作麝香氣者爲香貍,卽靈貓也。
南方有白面尾似狐者爲牛尾貍,亦名白面貍。
又登州有貍頭魚尾者,名海貍。
【書禹貢】熊羆狐貍織皮。
【左傳定九年】晳白而衣貍製。
【疏】謂黃貍皮也。
又【周禮夏官射人】若王大射,則以貍步張三侯。
【註】貍,善撙者也。
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是以量侯道法之也。
又【儀禮大射】奏貍首。
【註】貍首,逸《詩》曾孫也。
貍之言不來也。
又【禮檀弓】貍首之斑然。
【註】文采似貍之首。
又【集韻】謨皆切,音霾。
本作薶。
【論衡】小盜薶步竊。
又或作埋。
【五經文字】貍,經典或借用爲埋字。
【周禮天官鼈人】以時簎魚鼈龜蜃凡貍物。
【註】自貍藏伏於泥中者。
又【春官大宗伯】以貍沈祭山林川澤。
又【集韻】暮拜切,音韎。
義同。
又【集韻】【韻會】□紆勿切,音鬱。
臭也。
【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
【廣韻】俗作狸。
貏 【酉集中】【豸字部】 貏 【集韻】補靡切,音彼。
【史記司馬相如傳】陂池貏豸。
【文選李善註】貏豸,漸平貌。
又【集韻】部靡切,音被。
義同。
赸 【酉集中】【走字部】 赸 【篇韻】音訕。
跳躍也。
貐 【酉集中】【豸字部】 貐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
【爾雅釋獸】貐。
【釋文】貐,或作窳。
詳字註。
又【集韻】尹捶切,音。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古伯切【集韻】郭獲切,□音虢。
【說文】水裂去也。
【揚子方言】激水也。
又【集韻】霍虢切,音砉。
與湱同。
水聲。
【韓愈藍田壁記】水□,循除鳴。
貑 【酉集中】【豸字部】 貑 【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
【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
【註】羆,關西呼曰貑羆。
【釋文】貑,本或作麚。
又【釋獸】貜父善顧。
【註】貑,貜也。
似獼猴而大。
貒 【酉集中】【豸字部】 貒 【唐韻】他端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音湍。
【爾雅釋獸】貒子貗。
【註】貒,豚也。
一名貛。
【疏】貒,獸。
似豕而肥。
【揚子方言】貛,關西謂貒。
【楚辭九思】貒貉兮蟫蟫。
又【廣韻】通貫切【集韻】吐玩切,□音彖。
獸名。
野豕也。
或作□。
又【集韻】呼官切,音歡。
貛,或作貒。
【申集上】【艸字部】【玉篇】汝隹切,音捼。
薑也。
【字彙】通□。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徒登切,音騰。
縢,或作□,緘也。
貓 【酉集中】【豸字部】 貓 【廣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音苗。
【說文】貍屬。
【廣韻】獸,捕。
【禮郊特牲】迎貓,爲其食田也。
【正字通】陸佃曰:善害苗。
貓能捕,故字從苗。
又貓睛,子午卯酉如一線,寅申巳亥如滿月,辰戌醜未如棗核。
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隂類也。
又《格古論》貓,一名烏員。
又【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
【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詩大雅】有貓有虎。
【傳】貓,似虎淺毛者也。
又【唐韻】莫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謨交切,□音茅。
義同。
【廣韻】俗作貓。
貔 【酉集中】【豸字部】 貔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爾雅釋獸】貔,白狐。
【說文】豹屬,出貉國。
【廣雅】貔,貍貓也。
【書牧誓】如虎如貔。
【傳】貔,一名執夷,虎屬也。
【詩大雅】獻其貔皮。
【陸璣疏】貔似虎,或曰似熊,遼東謂之白熊。
又旌旗名。
【禮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
【註】兵車旌畫貔貅,形象威猛,使衆知警備。
又【正韻】蒲麋切,音皮。
義同。
【集韻】或省作豼。
貕 【酉集中】【豸字部】 貕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
【揚子方言】豬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貕。
【揚雄蜀都賦】□貕螗蛦。
又澤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澤藪曰貕養。
【註】在長廣。
【疏】屬徐州。
貖 【酉集中】【豸字部】 貖 【集韻】乙革切,音戹。
【玉篇】屬。
亦作□。
貗 【酉集中】【豸字部】 貗 【廣韻】其矩切【集韻】郡羽切,□音寠。
【爾雅釋獸】貒子貗。
【註】貒,豚也。
一名貛。
【疏】貒,獸。
似豕而肥,其子名貗。
【後漢和帝紀】旄牛徼外白狼、貗薄夷率種人內屬。
又【集韻】龍珠切,音慺。
義同。
貘 【酉集中】【豸字部】 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爾雅釋獸】貘,白豹。
【註】似熊,小頭□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骨節強直,中實少髓,皮辟濕。
【說文】似熊而黃色,出蜀中。
【正字通】貘齒最堅,以鐵鎚之,鐵皆碎落。
火不能燒,惟羚羊角能碎之。
《神異經》:南方有獸,毛黑如漆,食鐵飮水,名齧鐵。
【拾遺記】昆吾山狡兔,形如兔,雄黃雌白,食丹石銅鐵。
昔吳王武庫兵器悉盡,掘地得二兔,一白一黃,腹內皆鐵,取鑄爲劒,切玉如泥,皆貘類也。
又蘇頌曰:唐世畫貘爲屛。
【白居易貘屛贊序】生南方山澤中,圖其形辟邪。
【韻會】貘,狼屬。
通作貊。
□腳,庳腳。
短腳。
貙 【酉集中】【豸字部】 貙 【唐韻】敕俱切【集韻】【韻會】椿俱切,□音踰。
【爾雅釋獸】貙獌似貍。
【註】今貙虎也。
大如狗,文如貍。
【字林】似貍而大。
一雲似虎而五爪。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
【註】蘇林曰:膢,祭名也。
貙,虎屬。
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
【後漢禮儀志】貙劉之禮,祠先虞。
【正字通】按膢、劉字別義同。
劉音留,膢音閭,劉亦讀閭,膢亦讀劉,《禮儀志》貙劉,卽《武帝紀》貙膢也。
又【左思蜀都賦】拍貙氓於葽草。
【註】貙氓,謂貙人也。
江漢有貙人,能化爲虎。
又【集韻】敕居切。
虎之大者。
貚 【酉集中】【豸字部】 貚 【唐韻】徒幹切【集韻】唐幹切,□音壇。
【說文】貙屬。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又【集韻】他幹切,音灘。
又徒案切,音憚。
義□同。
貛 【酉集中】【豸字部】 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歡。
【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
【疏】狼,牡名貛,牝曰狼。
【說文】野豕也。
【正字通】狗貛,蜀人呼天狗,似小狗而肥。
李時珍曰:貒,豬貛也。
貛,狗貛也。
二種相似而略殊。
遼東有海貛,皮可爲裘領。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
義同。
【集韻】亦作貆、貒。
通作犿。
【備考】【醜集】【口字部】【海篇】音忙去聲。
又音國。
貜 【酉集中】【豸字部】 貜 【唐韻】【集韻】□王縛切,音籰。
【爾雅釋獸】貜父善顧。
【註】貑貜也。
似獼猴而大,色蒼黑,能攫持人,好顧盼。
【疏】大猿也。
【說文】□貜也。
【廣雅】西方有獸焉,如鹿,白尾,馬足,人手,四角,其名曰貜如。
【玉篇】貜狙,獸名。
又貜且,邾定公名。
【左傳文十四年】邾人辭曰:齊出貜且長。
【註】貜且,定公也。
又【集韻】厥縛切,音矍。
又【廣韻】具籰切【集韻】局縛切,□音戄。
義□同。
【廣韻】同玃。
狙字從豸從且作。
考證:〔【說文】豭貜也。
〕謹照原文豭改□。
【巳集中】【火字部】【說文】照本字。
【巳集中】【火字部】【海篇】詳刃切,音燼。
焰餘也。
又音信。
義同。
趟 【酉集中】【走字部】 趟 【廣韻】竹盲切,音撐。
【玉篇】趟,行貌。
【廣韻】趟,跳躍貌。
【韓愈城南聮句】相殘雀豹趟。
又【廣韻】【集韻】□豬孟切,音倀。
又【集韻】除庚切,音棖。
義□同。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盧谷切,音鹿。
【類篇】□,衣聲。
趠 【酉集中】【走字部】 趠 【廣韻】【集韻】□敕角切,音晫。
與逴同。
【說文】遠也。
【晉書曹毗傳】趠不希騄駬之蹤。
又【類篇】一曰蹇也。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
與趒同。
【類篇】越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敕敎切,音掉。
【玉篇】行貌。
【類篇】超也。
【韻會】通作踔。
又【集韻】醜交切,音。
義同。
又【集韻】竹角切,音琢。
疾走也。
又風名。
吳中梅雨旣過,淸風彌旬,謂之舶趠風。
蘇軾有舶趠風詩。
趡 【酉集中】【走字部】 趡 【廣韻】【正韻】千水切【集韻】【韻會】取水切,□音踓。
【說文】動也。
又地名。
【左傳桓十七年】公會邾儀父,盟于趡。
【註】趡,魯地。
又【廣韻】以水切【集韻】愈水切,□音唯。
走貌。
與踓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蔑蒙踴躍,騰而狂趡。
【註】趡,走貌。
踓 【酉集中】【足字部】 踓 【廣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音唯。
走也。
【類篇】狂走。
【玉篇】同趡。
又【集韻】七六切,音蹴。
躡也。
趢 【酉集中】【走字部】 趢 【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趢也。
又【玉篇】趢趗,小貌。
【類篇】趢趗,跼也。
互詳趗字註。
又【廣韻】龍玉切【集韻】力玉切,□音錄。
義同。
趣 【酉集中】【走字部】 趣 【廣韻】【集韻】【韻會】□七句切,音娶。
【說文】疾也。
【博雅】遽也。
【廣韻】趣向。
【易繫辭】變通者,趣時者也。
【詩大雅】左右趣之。
【音義】趣,七喻反。
【傳】趣,趍也。
【箋】左右之諸臣,皆促疾於事。
【朱傳】趣之,趣向也。
又【孝經序】會五經之指趣。
又【梵書】蚊蚋小蟲之屬名諸趣。
又【集韻】【韻會】□此苟切,音。
【書立政】趣馬。
【傳】趣,七口反。
掌馬之官。
【詩小雅】蹶維趣馬。
【箋】掌王馬之政。
【疏】七走反。
【周禮夏官趣馬註】趣馬,趣養馬者也。
又【集韻】趨玉切,音促。
【禮月令】乃趣獄□。
【史記項羽紀】數使使趣齊兵。
又【前漢灌夫傳】局趣效轅下駒。
【註】應劭曰:局趣,小貌。
又【廣韻】側九切。
與棷同。
夜戒守有所擊也。
又【集韻】將侯切,音陬。
義同。
又與趨通。
【禮月令】命有司趣民收斂。
【釋文】本又作趨,音促。
【周禮地官縣正】趨其稼事而賞罰之。
【釋文】趨本又作趣,音促。
又【韻補】葉千□切,意也。
【張衡東京賦】奢不及侈,儉而不陋。
規遵王度,動中得趣。
李善本作趍,音同。
考證:〔【周禮地官縣正】趣其稼事,而賞罰之。
〕謹照原文趣改趨。
趤 【酉集中】【走字部】 趤 【集韻】大浪切,音宕。
□趤,逸遊。
趥 【酉集中】【走字部】 趥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說文】行貌。
【類篇】徒行。
又【廣韻】【集韻】□于仲切,融去聲。
又【集韻】將由切,音揫。
義□同。
趦 【酉集中】【走字部】 趦 【正字通】俗趑字。
【申集中】【蟲字部】【唐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音雞。
,螢火也。
【博雅】,蛾也。
又【玉篇】甘田切。
義同。
【字彙補】同。
字從筓作。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呼甲切【集韻】迄甲切,□音呷。
【類篇】多言也。
又【廣韻】□,語聲。
又【集韻】轄甲切,音狎。
亦語聲。
又【集韻】轄臘切,音盍。
亦多言也。
與嗑同。
或作□。
趧 【酉集中】【走字部】 趧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趧婁,四夷之舞,各自有由。
○按《周禮春官》作鞮鞻。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義同。
趨 【酉集中】【走字部】 趨 【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取平聲。
【說文】走也。
【博雅】行也。
【釋名】疾行曰趨。
趨,赴也,赴所至也。
【詩齊風】巧趨蹌兮。
【疏】趨,今之捷步。
【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
【註】行而張足曰趨。
【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
【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
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
趨,步也。
又樹名。
【齊民要術】自餘雜木,耳,趨各其時。
又【集韻】趨玉切。
同促。
【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
【註】趨數,讀爲促速。
又【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
【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
【註】師古曰:趨,讀曰促。
促,速也。
又與趣同。
【禮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斂。
【釋文】趣,本又作趨,音促。
又【史記天官書】其趨舍而前曰嬴。
【註】索隱曰:趨音聚,謂促也。
又【集韻】逡遇切,音覻。
行之速也。
又此苟切,音。
趣馬,或作趨馬。
又【集韻】【類篇】□千句切,音娶。
行也,速也。
【詩齊風】巧趨蹌兮。
【釋文】又七遇反。
又【韻補】葉雌由切。
【易林】車馳人趨,卷甲相仇。
【五經文字】趨從芻,作多者訛。
【廣韻】俗作趍。
趍本音池。
【集韻】或作□。
趩 【酉集中】【走字部】 趩 【廣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說文】行聲也。
一曰不行貌。
【玉篇】走貌。
【石鼓文】其來趩趩。
【集韻】或作□。
【巳集中】【父字部】【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
【玉篇】父也。
【廣韻】吳人呼父。
又【唐書竇懷貞傳】世謂媼壻爲阿,懷貞每謁見奏請,輒自署皇後阿,而人或謂爲國,軒然不慙,以自壻于後。
趪 【酉集中】【走字部】 趪 【廣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玉篇】作力貌。
又趪趪,武貌。
【張衡西京賦】洪鐘萬鈞,猛虡趪趪。
【註】趪趪,張設貌。
又【集韻】姑黃切,音光。
【類篇】走貌。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居履切【集韻】舉履切,□音幾。
【說文】女,山名。
或曰弱水之所出。
【書禹貢】弱水旣西。
【註】柳宗元曰:西海之山有水,散渙無力,不能負芥,投之則委靡墊沒,及底而後止。
旣西者,導之西流也。
【前漢地理志】在張掖郡刪丹縣。
薛氏雲:弱水出吐谷渾界窮石山,自刪丹至合黎山,與張掖縣河合。
【酉集上】【言字部】【字彙】俗諛字。
趫 【酉集中】【走字部】 趫 【廣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音喬。
【說文】善緣木走之才。
【張衡西京賦】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
【註】都盧國,其人善緣高。
又【顏延之赭白馬賦】捷趫夫之敏手。
【註】健也。
又【博雅】趫趫,行也。
又【玉篇】善走也。
又舉足也。
又【廣韻】起囂切【集韻】【韻會】【正韻】丘祅切,□音蹺。
又【集韻】巨夭切,音撟。
義□同。
又醜小切。
同超。
輕走貌。
趬 【酉集中】【走字部】 趬 【廣韻】去遙切【集韻】丘祅切,□音蹺。
【說文】行輕貌。
一曰趬,舉足也。
【玉篇】起也,高也。
又【廣韻】【集韻】□丘召切,音譑。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又苦弔切,音竅。
義□同。
趭 【酉集中】【走字部】 趭 【廣韻】弋照切,音燿。
【博雅】奔也。
【玉篇】走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騰而狂趭。
【註】奔走也。
【揚雄河東賦】神騰鬼趭。
【註】走也。
又【廣韻】才肖切,音噍。
又子肖切,音醮。
義□同。
趮 【酉集中】【走字部】 趮 【廣韻】【集韻】【正韻】□則到切,音竈。
【說文】疾也。
【五經文字】同躁。
【前漢天文志】用兵靜,趮兇。
又【五音集韻】蘇到切。
矢傍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羽殺則趮。
○按《說文》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躁,非是,經典皆通用趮。
靯 【戌集中】【革字部】 靯 【廣韻】徒古切【集韻】動五切,□音杜。
【玉篇】靯□鞇。
【廣韻】鞲靫之別名。
一雲靯□。
【集韻】一曰車中薦。
又【集韻】統五切,音土。
義同。
趯 【酉集中】【走字部】 趯 【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音躍。
【說文】踴也。
【前漢李尋傳】湧趯邪隂。
【註】師古曰:趯與躍同。
【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
【註】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逖。
跳貌。
同。
【詩召南】趯趯阜螽。
【傳】躍也。
【釋文】趯,託歷切。
【博雅】趯趯,跳也。
□ 【補遺】【辰集】【木字部】 □ 【川篇】音永。
木也,子可食也。
趱 【酉集中】【走字部】 趲 【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音瓚。
散走也。
又【集韻】宗蘇切,音租。
走也。
又子罕切,音攢。
又祖管切,音纂。
義□同。
又【廣韻】【集韻】□則旰切,音讚。
逼使走也。
趲 【酉集中】【走字部】 趲 【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音瓚。
散走也。
又【集韻】宗蘇切,音租。
走也。
又子罕切,音攢。
又祖管切,音纂。
義□同。
又【廣韻】【集韻】□則旰切,音讚。
逼使走也。
足 【酉集中】【足字部】 足 〔古文〕疋□【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音哫。
【說文】人之足也。
在下,從止口。
【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
【易說卦】震爲足。
【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
【禮玉藻】足容重。
【註】舉欲遲也。
又【廣韻】滿也,止也。
【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
【詩小雅】旣霑旣足。
【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
【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
【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虃,百足。
【註】音纖。
又姓。
【戰國策】足強。
【註】韓人。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
【論語】巧言令色足恭。
【疏】足,成也。
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
【朱傳】過也。
【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
【註】足,猶擁也。
又【廣韻】添物也。
【類篇】益也。
【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又【韻補】葉子悉切。
【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
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趵 【酉集中】【足字部】 趵 【廣韻】【集韻】□北角切,音剝。
擊也。
【玉篇】足擊聲。
又【集韻】巴校切,音豹。
跳躍也。
【齊乗】濟南有趵突泉。
又【集韻】測角切,音齪。
足齊貌。
又職略切,音灼。
跡也。
或作蹠。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詞與切【集韻】象與切,□音敘。
與漵同。
水名。
趶 【酉集中】【足字部】 趶 【集韻】苦故切,音庫。
股也。
與胯同。
又於故切,音汙。
踞也。
○按集韻本作□。
趹 【酉集中】【足字部】 趹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抉。
【說文】馬行貌。
【玉篇】疾也。
【戰國策】揬前趹後。
【史記張儀傳註】謂馬前足揬向前,後足趹於後。
趹,謂後足抉地,言馬之走勢疾也。
【後漢班固傳】要趹追蹤。
【註】趹,奔也。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
義同。
又踶也。
【淮南子兵略訓】有蹏有趹。
趺 【酉集中】【足字部】 趺 【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膚。
【集韻】與跗同。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註】趺與跗同。
【劉禹錫奚陟□】螭首龜趺。
又【釋名】拜于丈夫爲趺,趺然屈折下視地也。
又【廣韻】跏趺,大坐也。
《婆娑論》:結跏趺坐,是相員滿。
趻 【酉集中】【足字部】 趻 【集韻】醜甚切【正韻】醜錦切。
□同踸。
【莊子秋水篇】吾以一足趻踔而行。
又【集韻】楚錦切,音墋。
跈□,行貌。
又醜減切。
義同。
□字原從足從專作。
趼 【酉集中】【足字部】 趼 【正字通】同趼。
(趼)【唐韻】五堅切【集韻】倪堅切,□音姸。
【說文】獸足企也。
【爾雅釋畜】騉蹄趼,善陞甗。
【註】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
【疏】趼,平也。
謂蹄平正善陞。
又【廣韻】吾甸切【集韻】倪甸切,□音硯。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
義□同。
又【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音繭。
【莊子天道篇】百舍重趼而不敢息。
【音義】趼,胝也。
【廣韻】與□同。
皮起也。
【類篇】一曰足指約中斷傷爲趼。
又【集韻】經天切,音堅。
【類篇】久行傷足謂之趼。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求切,音留。
本作。
竹聲。
又【集韻】力久切,音柳。
竹名。
□ 【卯集下】【方字部】 □ 【說文】旚作□。
趽 【酉集中】【足字部】 趽 【唐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音旁。
【說文】曲脛馬也。
【類篇】曲足謂之趽。
又【廣韻】【集韻】□甫妄切,音放。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庚切,音彭。
義□同。
又【廣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
趼也。
【博雅】趽,□也。
趾 【酉集中】【足字部】 趾 【廣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音止。
【爾雅釋言】趾,足也。
【釋名】趾,止也。
言行一進一止也。
【易賁卦】賁其趾。
【詩豳風】四之日舉趾。
【禮曲禮】請袵何趾。
又【左傳宣十一年】略基趾。
【註】趾,城足也。
又【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
【前漢地理志】交趾郡,屬交州。
又通作止。
【前漢□法志】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註】師古曰:止足也。
【子集下】【力字部】【集韻】晡橫切,音騯。
【玉篇】大也。
【集韻】大力也。
或作奟□。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大也。
趿 【酉集中】【足字部】 趿 【唐韻】蘇合切【集韻】【正韻】悉合切,□音馺。
【說文】進足有所擷取也。
又【集韻】七入切,音葺。
【博雅】趿趿,行也。
跀 【酉集中】【足字部】 跀 【唐韻】【集韻】□魚厥切,音月。
【說文】斷足也。
【韓非子外儲說】孔子相衞,弟子子臯爲獄吏,跀人足。
【玉篇】或作刖。
【類篇】跀或從兀作□。
又【集韻】五忽切,音兀。
又五括切,音抈。
義□同。
又與髻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髻墾薜暴不入市。
【註】髻,讀爲跀。
【註】謂器不正敧邪者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髻墾薜暴不入市。
〕謹照原文旊改瓬。
跁 【酉集中】【足字部】 跁 【廣韻】傍下切【集韻】部下切,□音罷。
跁跒,行貌。
【玉篇】跁跒,不肯前。
【李建勳詩】跁跒爲詩跁跒書。
又【集韻】蒲巴切,音爬。
【類篇】跁跒,蹲也。
又【廣韻】白駕切,音□。
跁踦,短人。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
【類篇】矲□,短貌。
矲,或作跁。
【正字通】跁爲俗增,無意義。
今俗謂小兒匍匐曰跁。
逤 【酉集下】【辵字部】 逤 【字彙補】蘇箇切,唆去聲。
邏逤,吐蕃地名。
【高適詩】西看邏逤取封侯。
跂 【酉集中】【足字部】 跂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音歧。
【說文】足多指也。
【莊子騈拇篇】故合者不爲騈,而枝者不爲跂。
又【集韻】與蚑同。
蟲行也。
【前漢禮樂志】跂行畢逮。
【註】凡有足而行者稱跂行也。
【淮南子原道訓】跂行喙息。
又【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
【莊子馬蹄篇】蹩躠爲仁,踶跂爲義。
【註】皆用心力爲仁義之貌。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
義同。
又【廣韻】丘弭切【集韻】遣尒切。
□與企同。
望也。
【類篇】舉踵也。
【詩衞風】跂予望之。
【傳】跂足則可以望見之。
【禮檀弓】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又國名。
【山海經】跂踵國,在拘纓東。
又【廣韻】【集韻】【韻會】□去智切,音吱。
垂足坐。
又舉足望。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緩走。
亦作□。
又竭戟切,音劇。
足也。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田黎切,音提。
【玉篇】草也。
或作□。
又度皆切,汰平聲。
除草也。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齊民要術】《字林》曰:草生水中,其花可食。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類篇】□居吏切,音記。
草名也。
躍 【酉集中】【足字部】 躍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迅也。
【博雅】上也,進也。
【六書故】大爲躍,小爲踴。
躍去其所,踴不離其所。
【玉篇】跳躍也。
【易乾卦】或躍在淵。
【詩邶風】踴躍用兵。
又【大雅】魚躍于淵。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
【註】距躍,超越也。
【疏】躍以疾生名,故以距躍爲超越。
又【詩小雅】躍躍毚兔。
【音義】他歷反。
【疏】跳疾也。
【爾雅釋訓】躍躍,迅也。
跄 【酉集中】【足字部】 蹌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
【說文】動也。
【爾雅釋訓】蹌蹌,動也。
【註】恐動趨步。
【詩齊風】巧趨蹌兮。
【傳】蹌,巧趨貌。
又【大雅】蹌蹌濟濟。
【箋】士大夫之威儀也。
【禮曲禮】士蹌蹌。
【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又【書益稷】鳥獸蹌蹌。
【釋文】舞貌。
又【集韻】七亮切。
與蹡同。
走也。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韻會】□胡了切,音皛。
渺皛,水遠也。
一曰溔,水深白貌。
跅 【酉集中】【足字部】 跅 【集韻】闥各切,音託。
【玉篇】與□同。
【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
【註】師古曰:跅者,跅落無檢局。
又【集韻】昌石切,音尺。
義同。
跆 【酉集中】【足字部】 跆 【廣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
【玉篇】蹋跆也。
【前漢天文志】□興兵相跆藉。
又【廣韻】蹋跆,連手唱歌也。
跇 【酉集中】【足字部】 跇 【唐韻】餘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音曳。
【說文】述也。
【玉篇】超踰也。
【廣韻】跳也。
【前漢揚雄傳】跇巒阬。
【註】師古曰:跇,渡也。
又【廣韻】【集韻】□醜例切。
同跩。
或作跇。
又【集韻】時制切,音誓。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如壘切。
與橤同。
註詳木部。
跈 【酉集中】【足字部】 跈 【廣韻】【集韻】□乃殄切,音撚。
與蹨同。
【玉篇】蹈也。
【類篇】逐也。
【莊子外物篇】哽而不止則跈。
【音義】踐也。
本或作蹍。
又【集韻】【正韻】□尼展切,音碾。
與蹍同。
【莊子外物篇音義】跈,本或作蹍。
又與踐同。
【博雅】履也。
今之踐字。
又【集韻】池鄰切,音□。
與趁同。
□也。
又徒典切,音殄。
止也。
跉 【酉集中】【足字部】 跉 【廣韻】呂貞切,音伶。
【玉篇】跉,行貌。
【類篇】偏行。
又【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與竛同。
亦作彾。
徐行不正貌。
跋 【酉集中】【足字部】 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魃。
【說文】蹎跋也。
【玉篇】跋□,行貌。
【詩鄘風】大夫跋涉。
【傳】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釋文】韓詩雲:不由蹊遂而涉曰跋。
又【詩豳風】狼跋其胡。
【傳】跋,躐也。
又【類篇】本也。
【禮曲禮】燭不見跋。
【註】跋,本也。
【疏】本,把處也。
又【前漢揚雄傳】跋犀犛。
【註】張晏曰:跋,躡也。
師古曰:反戾也。
又【後漢崔駰傳】黎共奮以跋扈兮。
【註】跋扈,強梁也。
又【篇海】足後爲跋。
故書文字後曰跋。
又姓。
【五代名畫補遺】跋異,汧陽人。
又【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
義同。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
與同。
詳字註。
又【韻補】葉蒲麥切。
【蘇軾趙康靖公□銘】遂授以政,歷佐三葉。
濟于艱難,不疐不跋。
跌 【酉集中】【足字部】 跌 【唐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耋。
【說文】踢也。
一曰越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肆者何,跌也。
【註】跌,過度。
又【揚子方言】跌,蹷也。
【玉篇】仆也。
【前漢鼂錯傳】跌而不振。
【註】師古曰:跌足,失據也。
又【後漢律曆志】無有差跌。
又【後漢孔融傳】跌蕩放言。
【註】無儀撿也。
又【淮南子修務訓】夫墨子跌蹏,而趍千裡。
【註】跌,疾行也。
又【集韻】陁沒切,音突。
【類篇】足傷也。
跍 【酉集中】【足字部】 跍 【廣韻】苦胡切【集韻】空胡切,□音枯。
蹲貌。
跎 【酉集中】【足字部】 跎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說文】蹉跎也。
【晉書周處傳】人吳尋二陸,見雲,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楚辭九懷】驥垂兩耳兮中坂蹉跎。
【註】蹉跎,失足。
【備考】【巳集】【火字部】【五音篇海】同飪。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曳。
【廣韻】貍子。
【集韻】本作□。
詳豸部□字註。
【午集上】【玉字部】【玉篇】借裡切,音姊。
玉名。
【申集下】【衣字部】【唐韻】【集韻】□臧沒切,音稡。
【說文】隷人給事者。
【韻會】古以染衣題識,故從衣、十。
【揚子方言】南楚東海之閒謂爲褚。
【郭璞註】言其衣赤。
【玉篇】行鞭也。
【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伍爲兩,四兩爲,五爲旅。
【齊語】四裡爲連,故二百人爲,連長帥之。
【左思吳都賦】雕題之士,鏤身之。
又積,星名。
【晉書天文志】積十二星,在房星南,主爲衞也。
又【廣韻】子聿切,音□。
盡也。
【晉語】史蘇爵,再拜稽首。
又終也。
【詩邶風】父兮母兮,畜我不。
【史記淮隂侯傳】公,小人也,爲德不。
又沒也。
【禮曲禮】大夫曰,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又【唐韻】倉沒切,音猝。
急也。
【史記秦本紀】不可以應。
【晉書禮志】于時內外聞杜預異議,多怪之。
又【集韻】昨律切,音誶。
【詩疏】與崒通,崔嵬也。
【詩小雅】漸漸之石,惟其矣。
又【類篇】取內切。
與倅同,副貳也。
【禮燕義】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
又【韻補】葉昌說切,音歠。
【蘇轍詩】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
是非亦已矣,興廢何倉。
【六書正譌】以衣而荷之,會意。
別作卒、□,□非。
考證:〔【揚子方言】南楚東海之閒,謂爲頳。
〕謹照原文頳改褚。
跏 【酉集中】【足字部】 跏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居牙切,□音嘉。
跏趺,坐也。
【玉篇】結跏坐。
【類篇】屈曲坐也。
互詳趺字註。
跐 【酉集中】【足字部】 跐 【廣韻】雌氏切【集韻】淺氏切,□音此。
蹈也。
【博雅】履也,蹋也。
【釋名】跐,弭也。
足踐之使弭服也。
【列子天瑞篇】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淮南子齊俗訓】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
【左思吳都賦】將抗足而跐之。
【註】跐,躡也。
又【集韻】阻氏切,音。
義同。
又【廣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音紫。
行貌。
跑 【酉集中】【足字部】 跑 【廣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
足跑地也。
【臨安新志】性空禪師居大慈山,苦無水。
忽有神人告曰:明日當有水。
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湧出,因號虎跑泉。
又【廣韻】蒲角切【集韻】弼各切,□音雹。
秦人言蹴曰跑。
【博雅】趵也。
又【集韻】漭沃切,音僕。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