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禮鄕射禮】豫則鉤楹內,堂則由楹外。
【註】豫,讀如成周宣榭之榭,今言豫者,謂州學也。
一雲與堂序之序同。
又【集韻】商居切,音書。
與舒同。
伸也。
豬 【酉集中】【豕字部】 豬 【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著平聲。
【說文】豕而三毛叢居者。
【爾雅釋獸】豕子豬。
【註】今亦曰彘,江東呼豨,皆通名。
【揚子方言】吳揚之閒謂之豬子。
【埤雅】豬性□而率。
【揚子太□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又山豬,卽豪豬也。
詳前豪字註。
又嶺南有嬾婦豬。
【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
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又貓豬。
【楊愼丹鉛錄】毛犀卽彖也。
善知吉兇,古人呼爲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又石豬。
【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爲石。
又官名。
【魏志東夷傳】夫餘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又草名。
【博雅】伏豬,木禾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
互詳前豕豨二字註。
又山水名。
【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又湫名。
【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又【廣韻】豬口,地名。
亦作。
【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又【閔公承傳】作口。
又【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
【書禹貢】大野旣豬。
【孔傳】大野,澤名。
水所停曰豬。
【蔡傳】水蓄而復流者,謂之豬。
【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
【註】下濕之地。
又孟豬,澤名。
通作諸。
【書禹貢】被孟豬。
【蔡傳】地志,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又【字彙補】照迦切,音遮。
【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幹寶讀。
【廣韻】俗作豬。
豭 【酉集中】【豕字部】 豭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家。
【說文】牡豕也。
【揚子方言】豬,北燕朝鮮之閒謂之豭。
【易姤卦註】羣豕之中,豭強而牝弱。
【左傳隱十一年】卒出豭。
【疏】謂豕之牡者。
【史記秦始皇紀】夫爲寄豭。
【註】夫淫他室,若寄豭之豬也。
又【韻會】或作猳。
【史記衞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輿猳從之。
又葉洪孤切,音胡。
【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考證:〔【史記衞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與猳從。
〕謹照原文與猳改輿猳。
從下增之字。
〔【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我艾豭。
〕謹照原文歸我改歸吾。
豯 【酉集中】【豕字部】 豯 【唐韻】胡雞切【集韻】弦雞切,□音奚。
【說文】生三月豚,腹豯豯貌也。
【揚子方言】南楚謂豨之子,或曰豯。
豰 【酉集中】【豕字部】 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木切,烘入聲。
獸名。
【爾雅釋獸】貔,白狐,其子縠。
【註】一名執夷,虎豹之屬。
【孫愐曰】豰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彌猴,俗名黃腰。
【蜀志】黃腰獸,鼬身貍首,長則食母。
形雖小,能食虎及牛、鹿。
【酉陽雜俎】黃腰,一名唐已。
【司馬相如上林賦】獑胡豰蛫。
【張衡南都賦】豰玃猱戲其巓。
【玉篇】或作□。
又【集韻】黑角切,音謞。
義同。
又【唐韻】步角切【廣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
【說文】小豚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酷切,音熇。
義同。
又【集韻】胡谷切,音斛。
□豭也。
又【集韻】黑各切,音壑。
豕聲。
又【廣韻】丁木切【集韻】都木切,□音剢。
豰□,動物。
又【集韻】居□切,音覯。
啖豬也。
豱 【酉集中】【豕字部】 豱 【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豕名。
【爾雅釋獸】豕,奏者豱。
【註】今豱豬短頭,皮理腠蹙。
○按爾雅本作豱俗作豱,非。
豱字從□作。
豲 【酉集中】【豕字部】 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
【說文】豕之逸也。
【博雅】豕屬。
【逸周書周祝解】豲有爪而不敢以獗。
【前漢揚雄傳註】豪豬一名豲,自爲牝牡者也。
又【玉篇】亦作□。
【山海經註】豪彘,□豬也。
又【玉篇】縣名。
【前漢地理志】天水郡有豲道縣。
又【廣韻】亦作獂。
【史記秦本紀】斬戎之獂王。
【註】獂,戎邑。
又或作。
【史記匈奴列傳】隴西有翟之戎。
【徐廣曰】在天水。
又【集韻】愚袁切,音元。
亦豕屬。
【正字通】唐本《說文》豲,豕屬。
徐本攺訓豕逸,非。
豲本義從唐本爲是。
豳 【酉集中】【豕字部】 豳 【唐韻】補巾切【廣韻】府巾切【集韻】【韻會】悲巾切【正韻】□民切,□音彬。
【說文】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
本作邠,從邑分聲。
亦作豳,美陽亭卽豳也。
民俗以夜市,有豳山。
【詩大雅】篤公劉,于豳斯館。
【詩譜】豳者,後稷曾孫公劉自邰出徙戎狄之地,今屬扶風栒邑,在雍州岐山,北至太王避狄人處。
岐陽,今鳳翔府扶風縣岐陽鎮,乃太王之都,文王治岐之地,漢爲美陽縣。
而公劉所居,乃今邠州,屬陝西京兆府路,北魏置南豳州,西魏去南字爲豳州,唐明皇以字類幽,開元中攺爲邠。
又姓。
出【姓苑】。
又【集韻】逋閑切。
與斒同。
斒,爛色不純也。
又通作。
【前漢司馬相如傳】珉玉旁唐,玢豳文磷。
【史記】作璸。
【註】音班。
文理貌。
又通作斑。
【史記司馬相如傳】被豳文。
【註】著斑衣也。
【前漢書】作斑。
【師古曰】貙豹之皮也。
省作豳。
或作。
豳字原所從的豕字無右邊的く。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側伯切【集韻】側格切,□音迮。
【博雅】隁也。
【說文】所以□水也。
漢律曰:及其門首灑。
又【唐韻】所責切【集韻】色責切,□音。
又【廣韻】【集韻】□倉故切,音措。
又【集韻】存故切,音祚。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各核切,音隔。
噊,雉鳴也。
或作嗝。
豴 【酉集中】【豕字部】 豴 【集韻】丁歷切,音滴。
豕蹄。
本作蹢。
鉪 【戌集上】【金字部】 鉪 【釋名】鉪殺也,言殺草也。
音未詳。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莫報切,音冒。
水漲也。
【酉集上】【言字部】【集韻】同詞。
【酉集中】【豕字部】【廣韻】醜兇切【集韻】癡兇切,□音蹱。
土豬也。
又【集韻】土精如,在地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口迥切。
布名。
◎按俗作綗。
當依玉篇。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類編】與□同。
讇 【酉集上】【言字部】 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醜琰切,覘上聲。
【說文】諛也。
【玉篇】佞也。
【禮少儀】爲人臣下者,頌而無讇。
【前漢五行志】不知誰主爲佞讇之計。
又【劉輔傳】朝廷無讇諛之士。
【師古註】讇,古諂字。
又【集韻】餘廉切,音鹽。
過恭也。
【禮玉藻】立容辨□無讇。
【鄭註】謂傾身以自下也。
又【集韻】時占切,音蟾。
【類篇】寐言也。
考證:〔【禮少儀】爲人臣下者,有頌而無讇。
〕謹照原文頌上省有字。
讈 【酉集上】【言字部】 讈 【集韻】【類篇】□狼狄切,音歷。
讈。
詳字註。
或省作□。
讉 【酉集上】【言字部】 讉 【玉篇】以隹切,音遺。
譯惡言也。
又【廣雅】怒也。
讓也。
又【集韻】【類篇】□通回切,音推。
【揚子方言郭璞解】汝南人呼欺爲讉。
又【廣雅】書作讉。
讉字從作。
變 【酉集上】【言字部】 變 〔古文〕□□□【唐韻】祕戀切【廣韻】彼眷切。
【集韻】【韻會】彼卷切,□鞭去聲。
【說文】更也。
【小爾雅】易也。
【廣韻】化也,通也。
【增韻】轉也。
【正韻】攺也。
【易乾卦】乾道變化。
【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
【禮王制】一成而不可變。
【註】更也。
【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
【註】變,猶易也。
【前漢循吏傳】漢家承敝通變。
又動也。
【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
【註】變,動也。
【荀子議兵篇】機變不張。
【註】謂器械變動攻敵也。
又權變。
【前漢魏豹傳贊】張耳、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
【文中子述史篇】非君子不可以語變。
【註】變,權也。
反經合道之謂也。
又災異曰變。
【前漢五行志】災異愈甚,天變成形。
又【諸葛豐傳】災變數見。
又死喪曰變。
【穀梁傳昭十五年】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
又姓,見【姓苑】。
又【韻會】平免切,音辨。
正也。
【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
【□註】變讀爲辨。
猶正也。
又葉□眠切,音邊。
【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靑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又葉必愼切,音鬢。
【陸雲詩】羽儀未變,葉有客來信。
○按《說文》本從攴,載攴部。
徐曰:攴,有爲也。
精薀從久,俗譌作攵,□非。
字彙已載攴部,是言部重出,下攺從攵,非。
又集韻俗作〈木變〉□,亦非。
□。
考證:〔【禮檀弓】夫子之疾病矣,不可以變。
〕謹照原文疾病改病革。
讋 【酉集上】【言字部】 讋 【唐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音慴。
【說文】失氣言。
一曰不止也。
【前漢項籍傳】諸將讋服。
【師古註】讋,失氣也。
又【後漢班固傳】莫不陸讋水慄。
【註】讋,懼也。
又忌也。
【淮南子氾論訓】故因其資以讋之。
【註】資,用。
讋,忌也。
又人名。
【戰國策】左師觸讋。
【史記】作龍。
又【集韻】【類篇】□達合切,音沓。
言不止也。
【說文】籀文作□。
讌 【酉集上】【言字部】 讌 【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伊甸切,□音宴。
【類篇】合語也。
【戰國策】孟嘗君讌坐。
【註】合語也。
讌,卽燕字。
又【玉篇】讌,設也。
【廣韻】燕會也。
與醼同。
【後漢樊準傳】每讌會而論難衎衎。
【晉書王羲之傳】欲與親知,時坐歡讌。
又人名。
士讌,見【宋史宗室表】。
【字彙補】一作□。
讍 【酉集上】【言字部】 讍 【類篇】同諤。
又人名,與讍、崇讍,見【宋史宗室表】。
讎 【酉集上】【言字部】 讎 〔古文〕□□□【唐韻】市流切【集韻】【韻會】時流切【正韻】除留切,□音酬。
【說文】猶□也。
【玉篇】對也。
【正字通】言相讎對也。
【詩大雅】無言不讎。
【毛傳】用也。
【正義】相對謂之讎。
讎者,相與用言語,故以讎爲用。
【朱傳】答也。
又【爾雅釋詁】匹也。
【郭註】讎,猶儔也。
【廣雅】雲輩也。
【郉疏】儔侶輩類之匹也。
【書召誥】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
【孔傳】匹也,言民在下,自上匹之。
又等也。
【前漢霍光傳】皆讎有功。
【師古註】言其功相等類也。
又當也。
【前漢灌夫傳】上使禦史薄責嬰所言,灌夫頗不讎。
【晉灼註】讎,當也。
又【正韻】售也,償也。
【史記高祖紀】高祖每酤留飮酒,讐數倍。
【如淳註】讎,亦售也。
【魏志衞臻傳】子許買物,隨價讎直。
又【字彙補】應驗也。
【史記封禪書】其方盡多不讎。
【索隱註】相應爲讎。
謂其言語不相應,無驗也。
又【韻會】仇也。
於文言雔爲讎。
雔,鳥之雙也。
人之讎怨,不顧禮義,則如禽鳥之爲,兩怒而有言在其閒,必溢惡之言,若禽鳥之聲也。
【書微子】相爲敵讎。
【傳】言不和同。
【詩邶風】反以我爲讎。
【疏】讎者,至怨之稱。
【左傳襄三年】稱解狐其讎也。
【疏】讎者,相負挾怨之名。
又【字彙】報也。
【周禮地官調人鄭註】難相與爲仇讎。
【疏】按左氏桓公傳雲:怨耦曰仇,則仇是怨也。
讎謂報也。
又【韻會】挍也。
謂兩本相覆挍如仇讎也。
【左思魏都賦】讎挍篆籀。
【註】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
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
秦晉曰讎。
又姓。
【前漢儒林傳】沛人讎遷。
又通作酬。
【戰國策】屬之讎柞。
【註】與酬酢同。
又或作稠。
【書微子】用乂讎斂。
【傳】馬本作稠,雲數也,斂謂賦斂也。
又【韻會】【正韻】□承呪切,酬去聲。
亦償也。
【詩大雅】無言不讎。
有平、去二音。
又【字彙補】亦書作讐。
讏 【酉集上】【言字部】 讏 【玉篇】爲劌切【五音集韻】于劌切,□音衞。
與同。
言不慧也。
【管子形勢解】推譽不肖之謂讏。
又【正字通】詐也。
與僞通。
亦作躗。
【左傳哀二十四年】是躗言也。
【註】言不信也。
考證:〔【管子形勢解】推譽不小之謂讏。
〕謹照原文不小改不肖。
讐 【酉集上】【言字部】 讐 【字彙補】同讎。
讑 【酉集上】【言字部】 讑 【廣韻】弋照切【集韻】弋笑切,□音燿。
【廣雅】誤也。
【廣韻】誤言貌。
又【類篇】歡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符眞切,音頻。
【玉篇】擣衣。
【寅集中】【山字部】【正字通】同岢。
讒 【酉集上】【言字部】 讒 【唐韻】士鹹切【集韻】【韻會】【正韻】鋤鹹切,□音饞。
【說文】譖也。
【玉篇】佞也。
【正字通】崇飾惡言,毀善害能也。
【書舜典】朕堲讒說殄行。
【莊子漁父篇】好言人之惡謂之讒。
【荀子修身篇】傷良曰讒。
【說苑臣術篇】蔽善者,國之讒也。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卷舌六星中,一曰天讒,主巫醫。
又鼎名。
【左傳昭三年】讒鼎之銘。
【疏】讒鼎,疾讒之鼎,《明堂位》所雲崇鼎是也。
一雲讒,地名。
禹鑄九鼎於甘讒之地,故曰讒鼎。
又【廣韻】【集韻】士懺切【韻會】【正韻】士監切,□饞去聲。
義同。
又葉鉏弓切,音崇。
【楚辭九歎】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
又葉銀炎切,音嚴。
【梁鴻適吳詩】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
競舉枉兮錯直,鹹先佞兮唌唌。
唌音延。
又【俗書證誤】從二免,非。
。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委勇切,音臃。
吳王孫休子字。
讓 【酉集上】【言字部】 讓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人樣切【正韻】而亮切,□壤去聲。
【說文】相責讓也。
【小爾雅】詰責以辭謂之讓。
【左傳僖五年】公使讓之。
【註】譴讓之。
【周禮地官】司救掌萬民之衺惡過失而誅讓之。
【史記張耳□餘傳】張耳責讓□餘以不肎救趙。
又【玉篇】謙也。
【類篇】退也。
【字彙】先人後己謂之讓。
【書堯典】允恭克讓。
【左傳文元年】□讓,德之基也。
又【襄十三年】讓,禮之主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疏】應受而推曰讓。
【儀禮聘禮】賔入門皇升堂讓。
【鄭註】讓,謂舉手平衡也。
又【鄕飮酒禮註】事同曰讓,事異曰辭。
又木名。
【左思蜀都賦】交讓所植。
【註】交讓,木名。
兩樹對生,一樹枯則一樹生。
出岷山,在安都縣。
又諸羌州名。
【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讓川州,開元後置。
又【讀書通】通作攘。
【史記司馬相如封禪書】進讓之道,何其爽與。
【漢書】作進攘。
又【韻會小補】通作襄。
【周禮地官保氏五射鄭註】一曰襄尺。
【釋文】襄音讓,本作讓。
又葉如羊切,音穰。
【詩小雅】受爵不讓,至于已斯亡。
【說文】本作□。
讔 【酉集上】【言字部】 讔 【集韻】倚謹切,音隱。
廋語也。
【字彙】詶言也。
又【文心雕龍】讔者,隱也。
遯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也。
【呂覽重言篇】荊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
又【正字通】與隱通。
【劉向新序】齊宣王發隱書而讀之。
隱卽讔字。
【字彙補】亦書作□。
或作□,非。
□字從阝,左右結構。
考證:〔【集韻】倚謹切,音隱。
庾語也。
〕謹照原文庾語改廋語。
讕 【酉集上】【言字部】 讕 【唐韻】洛幹切【集韻】【韻會】郞幹切,□音蘭。
【說文】詆讕也。
【玉篇】誣言相加被也。
【前漢文三王傳】王陽病詆讕置辭。
【師古註】讕,誣諱也。
又【谷永傳】滿讕誣天。
【師古註】謂欺罔也。
【春秋繁露】詰其名實,觀其離合,則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讕已。
【註】讕,誣言相加也。
又【廣韻】逸言也。
【唐書張亮傳】亮讕辭曰:囚等畏死見誣耳。
【音義】逸言也。
又【廣韻】落旱切【集韻】【韻會】魯旱切,□蘭上聲。
又【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蘭去聲。
義□同。
【說文】或作譋。
【集韻】或作、諫。
讖 【酉集上】【言字部】 讖 【唐韻】楚切【集韻】楚譖切【韻會】【正韻】楚禁切,□去聲。
【說文】驗也。
【徐曰】凡讖緯,皆言將來之驗也。
【六書故】前定徵兆之言也。
【釋名】纖也。
其義纖微也。
【史記趙世家】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
【後漢光武紀】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
【註】讖,符命之書也。
【晉書武帝紀】泰始三年,禁星氣讖緯之學。
又【集韻】叉鑑切,攙去聲。
與懺同。
悔也。
○按懺悔之懺本從心,集韻強同,非。
又葉楚獻切,音□。
【山海經堪魚軨軨獸贊】見則洪水,天下昏墊。
豈伊妄降,亦應牒讖。
俗作,非。
讗 【酉集上】【言字部】 讗 【唐韻】呼麥切,音劃。
【說文】言壯貌,一曰數相怒也。
又【玉篇】胡麥切【集韻】胡陌切,□音獲。
義同。
又【玉篇】疾言貌。
【類篇】讗讗,誇也。
或作□。
又【集韻】【類篇】□郝格切,音赫。
又【集韻】戸瓦切,音踝。
義□同。
又【集韻】縣恚切,音攜。
自伐也。
【字彙補】亦省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糶。
讘 【酉集上】【言字部】 讘 【唐韻】之涉切【集韻】質涉切,□音慴。
【說文】多言也。
又讘。
詳字註。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狐讘縣,屬河東郡。
又人名。
必讘、與讘,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韻會】日涉切,□音囁。
詀讘。
詳詀字註。
【說文】本作讘。
【集韻】或作囁嵒。
亦作譫。
讙 【酉集上】【言字部】 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歡。
【說文】譁也。
【廣雅】鳴也。
【廣韻】諠也。
【玉篇】讙嚻之聲。
【禮樂記】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
【註】聞讙囂則人意動作。
【史記□丞相世家】諸將盡讙。
【註】譁也。
【荀子儒效篇】天下應之如讙。
【註】喧也。
又喜說也。
【禮檀弓】《書》雲:三年不言,言乃讙。
【□皓雲】命令所布,人心喜悅也。
又獸名。
【山海經】翼望山有獸,狀如貍,一目三尾,名曰讙。
或作原。
又山名。
【山海經】讙山,郁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又國名。
【山海經】讙頭國人,人面鳥喙,有翼。
或曰讙朱國。
又地名。
【春秋桓三年】齊侯送姜氏于讙。
【註】讙,魯地。
濟北蛇丘縣西有下讙亭。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廣韻】況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暄。
驚呼也。
一曰讙,囂貌。
【揚子方言】讓也。
北燕凡相責讓曰讙。
【集韻】與叩同。
通作喧諠。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
與懽同。
又【集韻】呼玩切,歡去聲。
與喚同。
或作嚾。
又葉輸旃切,扇平聲。
【顏延之哀策文】邑野淪靄,戎夏悲讙。
來芳可述,往駕弗援。
讚 【酉集上】【言字部】 讚 【集韻】【韻會】□則旰切,音酇。
【小爾雅】明也。
【類篇】稱也。
【釋名】稱人之美曰讚。
讚,纂也。
纂集其美而敘之也。
又錄也,省錄之也。
【左傳宣十四年杜註】嘉淑令辭,稱讚也。
【後漢崔駰傳】進不黨以讚己。
【註】讚,猶稱也。
【晉書劉隗傳】□相讚白者,以爲忠節。
又佐也。
【潘嶽爲賈謐贈陸機詩】齊轡羣龍,光讚納言。
【註】讚,佐也。
又【揚子方言】解也。
【註】讚訟,所以解釋理物也。
又木名。
【埤雅】夢書曰:楸爲讚謁。
又【集韻】通作贊。
【孔安國尚書序】讚《易》道以黜八索。
【疏】因而佐成曰贊。
又【韻會】或作囋。
【荀子勸學篇】問一而告二謂之囋。
【註】楊倞曰:囋卽讚字,謂以強讚助之也。
又葉租全切,音鐫。
【蔡洪圍棋賦】或設死而稱枉,臯陶不能治其怨。
或巧逸以樂胥,後夔不足以之讚。
怨平聲,葉上源。
又葉則縣切,音箭。
【馬融長笛賦】留眎瞠眙,累稱屢讚。
失容墜席,搏拊雷抃。
俗作讃。
讛 【酉集上】【言字部】 讛 【字彙】倪祭切,音藝。
寐語也。
【字彙補】又屛處語也。
又人名。
與讛、必讛,見【宋史宗室表】。
又【正字通】與囈同。
當作讛。
讜 【酉集上】【言字部】 讜 【唐韻】多朗切【集韻】【韻會】底朗切【正韻】多曩切,□音黨。
【說文】直言也。
【玉篇】善言也。
【前漢班固敘傳】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
【魏志王修傳】忠讜不昭於時。
又人名。
【後漢儒林傳】太守黃讜。
又通作黨。
【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是士君子之辯也。
【註】黨與讜同。
謂直言也。
又【集韻】【正韻】□丁浪切,黨去聲。
言中理也。
或作譡。
又【集韻】【類篇】□他浪切,音儻。
美言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疾郢切,音靜。
竹名。
亦作□。
【申集中】【虍字部】【唐韻】杜兮切,音啼。
臥也。
又【篇海】天黎切,音梯。
義同。
亦作□。
【寅集中】【山字部】【玉篇】同嶘。
讝 【酉集上】【言字部】 讝 【集韻】【類篇】□之廉切,音詹。
疾而寐語也。
又【集韻】女監切,音近嚴。
病人自語也。
【正字通】本作□。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古文流字。
【荀子王制篇】其長矣。
餘詳六畫。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匹凡切【集韻】甫凡切,□音。
深也。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胡個切【集韻】何佐切,□音賀。
【玉篇】水也。
一曰水名。
【申集中】【蟲字部】【篇海】同蛾。
註見蛾。
貝 【酉集中】【貝字部】 貝 【唐韻】【集韻】【韻會】□博蓋切,音。
【埤雅】貝以其背用,故謂之貝。
【說文】海介蟲也。
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
【爾雅釋魚】貝居陸贆,在水者蜬,大者魧,小者□。
【註】大貝如車渠,細貝亦有紫色者。
【又】餘貾黃白文。
【註】黃爲質,白文爲點。
【又】餘泉白黃文。
【註】白爲質,黃爲文點,今紫貝也。
【又】蚆博而頯。
【註】頯者,中央廣兩頭銳。
【又】蜠大而險。
【註】險者,謂汙薄。
【疏】此辨貝居陸,居水,大小文采不同之名也。
【相貝經】朱仲受之於琴高,以遺會稽大守嚴助,其略曰:貝盈尺,狀如赤電黑雲曰紫貝,赤質紅章曰珠貝,靑地綠文曰綬貝,黑文黃畫曰霞貝。
下此有浮貝、濯貝、皭貝、慧貝。
又【山海經】隂山漁水中多文貝,邽山濛水多黃貝。
【易震卦】億喪貝。
【註】貝,資貨糧用之屬也。
【書盤庚】具乃貝玉。
【疏】貝者,水蟲。
古人取其甲以爲貨,如今之用錢然。
又【顧命】大貝。
【傳】大貝如車渠。
【史記平準書】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註】《食貸志》有十朋五貝,皆用爲貨,各有多少,兩貝爲朋,故直二百一十六。
又錦名。
【書禹貢】厥篚織貝。
【疏】貝,錦名。
【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又樂器。
【正字通】梵貝,大可容數鬥,乃蠡之大者,南蠻吹以節樂。
又飾也。
【詩魯頌】貝胄朱綅。
【傳】貝胄,貝飾也。
【疏】貝甲有文章,故以爲飾。
又州名。
【廣韻】周置貝州,以貝丘爲名。
又姓。
【玉篇】貝氏,出淸河貝丘。
《姓苑》:古有賢者貝獨坐,唐有貝韜。
又【正韻】邦妹切,音背。
義同。
又【集韻】敗古作貝。
註詳攴部七畫。
貞 【酉集中】【貝字部】 貞 〔古文〕□【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音禎。
【說文】蔔問也。
從蔔,貝,以爲贄。
【徐曰】《周禮》有大貞禮,謂蔔人事也。
又【易乾卦】元亨利貞。
【疏】貞,正也。
又【文言】貞者,事之幹也。
【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疏】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又【書洪範】曰貞,曰悔。
【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又【禮檀弓】故謂夫子貞惠文子。
【疏】諡法,外內用情曰貞。
又【釋名】貞,定也。
精定不動惑也。
又木名。
【本草】女貞,木名。
蘇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
一名冬靑。
貟 【酉集中】【貝字部】 貟 【唐韻】【集韻】【韻會】□于權切,音圓。
○按《說文》字從口從貝,于權切。
物數也。
徐鍇曰:古以物爲貨,故數之,無雲音。
《廣韻》《集韻》從厶從貝,亦訓物數。
引《說文》于權切,又入文韻,音雲。
又去聲,音運。
疑從口從厶本屬一字,《說文》止一切,而後人增廣其音。
及楊愼曰雲與貟古今字,雲乃貟之省文。
引《詩鄭風》聊樂我貟。
《釋文》貟,本亦作雲。
則從厶從口顯屬二字。
然員字或本通雲,必曰雲從貟省,終無考據,恐近穿鑿。
今從《正字通》,字雖分列,從口者入口部,從厶者入貝部。
仍依《說文》義。
詳口部員字註。
負 【酉集中】【貝字部】 負 【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
【說文】恃也。
從人守貝,有所恃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
又【說文】一曰受貸不償。
【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
又【釋名】負,背也。
置項背也。
【玉篇】擔也。
或作偩。
【廣韻】荷也。
【易解卦】負且乗,緻□至。
【詩大雅】是任是負。
【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
又背也。
【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
【註】負之言背也。
又依也。
【孟子】虎負嵎。
【趙岐註】虎依嵎而怒。
又失也。
【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強齊戰。
【註】負,猶失也。
又老母之稱。
【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
【漢書註】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
師古曰:《列女傳》雲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
古語謂老母爲負耳。
又敗也。
【史記□丞相世家】無益於勝負之數。
【孫子攻謀篇】一勝一負。
又憂也。
【後漢章帝紀】刺史二千石不爲負。
【註】負,猶憂也。
又愧也。
【後漢張步傳】負負無可言。
【註】負,愧也。
又【廣韻】背恩忘德曰負。
【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又【類篇】違也。
【史記信陵君傳】以負於魏。
【註】索隱曰:負音佩。
又【唐韻正】葉房以切。
【詩小雅】螟蛉有子,果蠃負之。
敎誨爾子,式穀似之。
又葉房遇切。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矯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
○按負字,古音房以反。
自《魯靈光殿賦》始讀爲房遇反。
【子集下】【匚字部】【唐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說文】田器也。
【玉篇】大鼎也。
【集韻】或從翼作□。
財 【酉集中】【貝字部】 財 〔古文〕【唐韻】昨哉切【集韻】牆來切,□音裁。
【說文】人所寶也。
【徐曰】可入用者也。
【玉篇】納財,謂食穀也,貨也,賂也。
【易繫辭】何以聚人曰財。
【註】財,所以資物生也。
【書禹貢】底愼財賦。
【傳】所愼者,財貨貢賦。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
【註】財,泉穀也。
【禮坊記】先財而後禮。
【註】幣帛也。
又【禮器】設於地財。
【註】財,物也。
各是土地之物。
又與裁通。
【易泰卦】後以財成天地之道。
【釋文】財,荀作裁。
【爾雅釋言疏】裁、財音義同。
【史記封禪書】民裡社各自財以祠。
【前漢郊祀志】作自裁。
又與材通。
【孟子】有達財者。
又與纔通。
【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
【註】財,與纔同。
又【集韻】昨代切,音在。
義同。
又【韻補】葉前西切。
【舜南風之歌】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按《唐韻正》支、齊兩韻本通。
考證:〔又【禮器】設於用財。
〕謹照原文用改地。
貢 【酉集中】【貝字部】 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送切,攻去聲。
【說文】獻功也。
【書禹貢序】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傳】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貢賦之差。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緻邦國之用。
【禮曲禮】五官緻貢曰享。
【註】貢,功也。
又【易繫辭】六爻之義,易以貢。
【註】告也。
又【爾雅釋詁】貢,賜也。
又【廣雅】貢,上也。
又【玉篇】貢,通也。
又【廣韻】貢,薦也。
又姓。
【前漢貢禹傳】字少翁,琅邪人。
【急就篇】孔子弟子子貢,其後以字爲氏。
【巳集中】【火字部】【韻會】同烽。
【揚雄校獵賦】舉烈火。
【正字通】烽字虞世南省作。
貣 【酉集中】【貝字部】 貣 【唐韻】他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惕得切,□音忒。
【說文】從人求物也。
【廣韻】假貣,謂從官借本賈也。
【前漢韓王信傳】旦莫乞貣蠻夷。
【後漢桓帝紀】若王侯吏民有積穀者,一切貣得十分之三。
【註】貣,吐得反。
又【廣韻】徒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敵德切,□音特。
義同。
【後漢桓帝紀註】又徒得反。
又同忒。
【史記微子世家】蔔五占之用,二衍貣。
○按《書洪範》作忒。
【五經文字】貸,相承或借爲貣字。
互詳貸字註。
貤 【酉集中】【貝字部】 貤 【唐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音易。
【說文】重次第物也。
【徐曰】路之邪次第爲迆,物之重次第爲貤。
【廣雅】益也。
【玉篇】貱也。
【前漢武帝紀】無所流貤。
【註】今俗猶謂一重爲一貤也。
又延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貤丘陵。
【註】貤,猶延也。
又【廣韻】羊至切,音肄。
又神至切,音示。
義□同。
又【集韻】【韻會】□餘支切,音匜。
移也。
貥 【酉集中】【貝字部】 貥 【篇海】戸郞切,音杭。
大貝也。
貦 【酉集中】【貝字部】 貦 【廣韻】【集韻】□五換切,音玩。
【說文】玩,或從貝作貦。
【玉篇】好也。
貧 【酉集中】【貝字部】 貧 〔古文〕□【唐韻】符巾切【集韻】【韻會】皮巾切【正韻】毗賔切,□音頻。
【說文】財分少也。
【爾雅釋言】寠,貧也。
【註】謂貧陋。
【疏】貧者,無財也。
【書洪範】六極,四曰貧。
【傳】困於財。
【詩邶風】終寠且貧。
【晉語】韓宣子憂貧,叔向賀之。
又【韻補】葉頻眠切,音騈。
【歐陽修送魏主簿詩】士欲見所守,視其居賤貧。
何用慰離居,贈子以短篇。
貨 【酉集中】【貝字部】 貨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臥切,火去聲。
【說文】財也。
【廣韻】貨者,化也。
變化反易之物,故字有化也。
【易繫辭】日中爲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書洪範】八政,二曰貨。
【傳】貨,寶用物。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金玉曰貨。
【前漢食貨志】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
又賂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有疾,曹伯之豎侯獳貨筮史,使曰:以曹爲解。
【註】貨,猶賂也。
又【玉篇】貨,賣也。
【六書故】作□。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徒落切【集韻】達各切,□音鐸。
【玉篇】肫,無檢限也。
又【字彙】肥貌。
販 【酉集中】【貝字部】 販 【唐韻】【集韻】【韻會】□方願切,音畈。
【說文】買賤賣貴者。
【周禮地官司市】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註】販夫販婦,朝資夕賣。
【禮曲禮】雖負販者,必有尊也。
【史記呂不韋傳】往來販賤賣貴。
【集韻】或作□。
貪 【酉集中】【貝字部】 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
【說文】欲物也。
【釋名】貪,探也。
探入他分也。
【詩大雅】貪人敗類。
【禮禮運】用人之仁,去其貪。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
【王逸註】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又【集韻】他紺切,音探。
義同。
貫 【酉集中】【貝字部】 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瓘。
【說文】貫,錢貝之貫。
【前漢食貨志】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又【博雅】穿也。
【五經文字】旣穿曰貫。
【易剝卦】貫魚。
【釋文】貫,穿也。
【前漢董仲舒傳】豈不同條共貫與。
【註】貫者,聮絡貫穿。
又中也。
【儀禮鄕射禮】不貫不釋。
【註】貫,猶中也。
又【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
【註】羈貫,謂交午剪髮以爲飾。
又【晉書文苑傳】架彼辭人,共超淸貫。
【正字通】侍從之官曰淸貫。
又姓。
【姓氏急就篇】趙相貫高。
【古音略】貫高之貫,音冠。
又【博雅】累也。
又【韻府】本貫,鄕籍也。
又國名。
【括地志】故貫城卽古貫國,在曹州濟隂縣。
又【詩魏風】三歲貫女。
【傳】貫,事也。
【釋文】古亂反。
○按朱傳:貫,習也。
音慣。
又【集韻】【正韻】□古患切,音慣。
慣,亦作貫。
【爾雅釋詁】貫,習也。
【詩齊風】射則貫兮。
【釋文】毛古亂反,中也。
鄭古患反,習也。
【前漢賈誼傳】習慣如自然。
【註】師古曰:貫,亦習也。
又【集韻】烏關切,音彎。
彎,亦作貫。
【史記伍子胥傳】貫弓執矢嚮使者。
又【廣韻】【集韻】【韻會】□古丸切,音官。
義同。
○按《說文》毌,穿物持之也,音古丸切,貫音古玩切,毌與貫通,故經典貫亦音官。
貯 【酉集中】【貝字部】 貯 【廣韻】丁呂切【集韻】展呂切,□音。
【說文】積也。
【玉篇】藏也。
【廣韻】居也。
【公羊傳僖三年】無貯粟。
【前漢食貨志】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與□、褚同。
【周禮地官廛人註】謂貨物□藏於市中。
【釋文】□本或作貯,又作褚,皆同。
又同著。
【史記貨殖傳】積著之理。
【註】著,張呂反。
□字原從甯從著作。
雮 【戌集中】【雨字部】 雮 【集韻】莫蔔切,音木。
鳥羽澤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縐。
【辰集中】【木字部】同□。
貰 【酉集中】【貝字部】 貰 【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世。
【說文】貸也。
【廣雅】賒也。
【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
【前漢食貨志】諸賈人末作貰貸。
又【前漢文三王傳】得見貰赦。
【註】師古曰:貰,謂寬其罪。
又【唐韻】【集韻】□神夜切,音射。
又【集韻】式夜切,音赦。
義□同。
又【集韻】時制切,音誓。
漢侯國名。
又【韻補】葉詩戈切。
【白居易效陶詩】家醞飮已盡,村中無酒貰。
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懷何。
補遺:【字彙補】與貰同。
見《佩觿》。
貰字上從卋作。
貱 【酉集中】【貝字部】 貱 【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
音賁。
【說文】迻予也。
【玉篇】益也。
【集韻】一曰貤貱,次第也。
又【集韻】披義切,音被。
又兵媚切,音祕。
義□同。
○按《正字通》因《韻會》之譌,引《左傳昭七年》齊與晉越欲此久矣,作齊與晉貱此久矣,非是。
貲 【酉集中】【貝字部】 貲 【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髭。
【說文】小罰以財自贖也。
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二。
【徐曰】卽今庸置。
又【玉篇】財也,貨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
又與訾同。
【前漢景帝紀】今訾算以上乃得官。
【註】師古曰:訾,讀與貲同。
又【六書故】資別作貲。
貳 【酉集中】【貝字部】 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
【說文】副益也。
【書周官】貳公弘化。
【傳】副貳三公。
【周禮天官小宰】掌邦之六典、八灋、八則之貳。
【註】貳,副也。
【禮少儀】乗貳車則式。
【註】貳車,副車。
又與二同。
【易坎卦】樽酒簋貳。
【註】一樽之酒,二簋之食。
【禮曲禮】雖貳不辭。
【註】貳,謂重殽膳也。
又【坊記】惟蔔之日稱二君。
【註】二,當爲貳又【爾雅釋詁】貳,疑也。
【疏】貳者,心疑不一也。
【書大禹謨】任賢勿貳。
【詩大雅】無貳爾心。
【左傳閔元年】閒攜貳。
【註】離而相疑者,則當因而閒之。
又【左傳隱元年】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註】鄙,鄭邊邑。
貳,兩屬也。
又【左傳隱二年】王貳于虢。
【註】王欲分政於虢。
又【玉篇】代也,敵也,□也。
又姓。
【廣韻】《後秦錄》有後魏平陽太守貳塵。
貴 【酉集中】【貝字部】 貴 〔古文〕□□【唐韻】居胃切【集韻】【韻會】歸謂切,□音餽。
【說文】作,物不賤也。
【易繫辭】□高以□貴賤位矣。
【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
又【玉篇】高也,尊也。
【易繫辭】崇高莫大乎富貴。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六曰尊貴。
又【禮祭儀】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
【註】貴謂燕賜有加於諸臣也。
又【孟子】用下敬上,謂之貴貴。
又欲也。
【戰國策】貴合於秦以伐齊。
【註】貴,猶欲也。
又【玉篇】多價也。
【前漢食貨志】器苦惡賈貴。
又【釋名】貴,歸也,物所歸仰也。
又姓。
【風俗通】廬江太守貴遷。
又州名。
【韻會】春秋駱越地,隋鬰州,唐攺貴州。
貵 【酉集中】【貝字部】 貵 【篇海】披免切,篇上聲。
財長也。
貶 【酉集中】【貝字部】 貶 【廣韻】方斂切【集韻】【韻會】【正韻】悲檢切,□音疺。
【說文】損也。
【公羊傳隱二年】何以不氏貶。
【註】貶,猶損也。
【杜預春秋序】《春秋》雖以一字爲褒貶。
又【詩大雅】我位孔貶。
【傳】貶,墜也。
又【玉篇】減也。
又【增韻】謫也,抑也。
又【集韻】補範切,音覂。
義同。
又通作辯。
【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灋治之。
【註】辯,當爲貶。
遭飢荒,則□罰,國事有所貶損,作權時灋也。
又通作辨。
【禮玉藻】立容辨。
【註】辨,讀爲貶。
自貶□,謂罄折也。
又【集韻】扶法切,音乏。
【類篇】射者所蔽。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補】與徧同。
【漢張公碑】聲洞兮。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陟利切,音緻。
溼也。
或作洷。
買 【酉集中】【貝字部】 買 【唐韻】【正韻】莫蟹切【集韻】【韻會】母蟹切,□音蕒。
【說文】作□,市也。
【增韻】售人之物曰買。
【急就篇註】出曰賣,入曰買。
【周禮天官小宰】聽賣買以質劑。
【前漢食貨志】衆民賣買五穀、布帛、絲緜之物。
又姓。
【氏族略】五代買叔午。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集韻】□直立切,音蟄。
【說文】□也。
【廣韻】前後相次也。
又【集韻】極曄切,音笈。
□,從後相躡也。
一曰小步。
貸 【酉集中】【貝字部】 貸 【唐韻】【集韻】【韻會】□他代切,音態。
【說文】施也。
【廣雅】予也。
【玉篇】假也,借盈也,以物與人更還其主也。
【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
【左傳文十四年】盡其家貸於公,有司以繼。
又【集韻】惕得切,音慝。
本作貣。
【五經文字】貸,或相承借爲貣字。
【唐韻正】乞貸之貸爲入聲,出貸與人之貸爲去聲。
【禮月令】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
【註】宿,猶止也。
離,猶行也。
言占□躔次進退之度數不差忒也。
【音義】吐得反。
又音二。
【又】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無或差貸。
【註】言所染五色,如其舊法不攺易也。
【音義】他得反。
又音二。
又【集韻】【韻會】□敵德切,音特。
義同。
□ 【卯集下】【方字部】 □ 【廣韻】魚窆切,音驗。
證也。
貹 【酉集中】【貝字部】 貹 【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所慶切,□生去聲。
財富也。
【玉篇】財也。
貺 【酉集中】【貝字部】 貺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音況。
【說文】賜也。
【廣韻】與也。
【詩小雅】中心貺之。
【儀禮士昏禮】吾子有惠,貺室某也。
又與況通。
【前漢武帝紀】遭天地況施。
又【韻補】葉虛王切,音荒。
【左傳僖十五年】女承筐,亦無貺也。
【楚辭九章】荼薺不同畞兮,蘭茝幽而自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類篇】或從光作□。
貾 【酉集中】【貝字部】 貾 【廣韻】直尼切【集韻】□尼切,□音墀。
【爾雅釋魚】餘貾,黃白文。
【疏】李巡曰:餘貾,貝甲,黃爲質,白爲文彩。
【集韻】通作蚳。
【篇海】俗作□。
費 【酉集中】【貝字部】 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未切,音沸。
【說文】散財用也。
【註】徐曰:財散出如湯沸然。
【論語】君子惠而不費。
【何晏註】無費於財。
又【玉篇】損也,耗也。
【禮曲禮】不辭費。
【韓詩外傳】不爲公費乎。
又【玉篇】用也。
【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
又【廣韻】惠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禮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
【鄭註】費,猶佹也。
【釋文】本又作拂。
【朱傳】費,用之廣也。
音符味反。
又【廣韻】【集韻】【正韻】□兵媚切,音秘。
邑名,在魯。
同鄪。
【書費誓傳】費,魯東郊之地名。
又【集韻】父沸切,音屝。
姓也。
【急就篇註】費氏,楚大夫費無極之後。
漢有費直。
貼 【酉集中】【貝字部】 貼 【廣韻】【正韻】他協切【集韻】【韻會】托協切,□音帖。
【說文】以物爲質也。
又【增韻】裨也,依附也,黏置也。
又【篇海】□貼,謂舒爽也。
□音條。
貽 【酉集中】【貝字部】 貽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飴。
【說文】贈遺也。
經典通用詒。
【爾雅釋言】貽,遺。
【註】相歸遺。
【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
【詩邶風】貽我彤管。
【釋文】貽,本又作詒。
又【爾雅釋魚】貽貝。
【註】黑色貝也。
又【集韻】【類篇】羊吏切【正韻】以智切,□音異。
義同。
貿 【酉集中】【貝字部】 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作□。
易財也。
【徐曰】□,猶亂也,交互之義。
【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貿。
【爾雅釋言】貿,市也。
又買也。
【詩衞風】抱布貿絲。
又【禮檀弓】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
【註】貿貿,目不明之貌。
【釋文】貿,一音牟。
又【廣雅】貿,敭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東莞人氏。
又通茅。
【公羊傳成元年】敗績于貿戎。
【釋文】貿,一音茅。
《左氏傳》作茅戎。
賀 【酉集中】【貝字部】 賀 【唐韻】胡箇切【集韻】【韻會】胡佐切,□音侉。
【說文】以禮物相奉慶也。
【詩大雅】四方來賀。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禮郊特牲】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又【玉藻】有慶,非君賜不賀。
【後漢禮儀志】每月朔、歲首爲大朝受賀。
又【廣韻】賀,勞也,加也。
又【揚子方言】賀,儋也。
自關而西,隴、冀以往謂之賀。
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亦謂之賀。
【唐書郝處俊傳】羣臣皆賀戟侍。
又姓。
【玉海】賀氏,漢侍中慶純避安帝諱,攺爲賀。
又複姓。
【正字通】賀蘭、賀拔,皆複姓也。
賁 【酉集中】【貝字部】 賁 【唐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必轡切,□音臂。
【說文】飾也。
【易賁卦】山下有火,賁。
【釋文】鄭雲:變也。
文飾之貌。
王肅雲:有文飾,黃白色。
又【序卦】賁,飾也。
又【雜卦傳】賁,無色也。
【書湯誥】賁若草木。
【註】賁,飾也。
【詩小雅】賁然來思。
又【集韻】逋還切,音班。
【易賁卦釋文】傅氏雲:賁,古班字。
文章貌。
又【集韻】符分切,音焚。
【書盤庚】用宏茲賁。
【傳】宏、賁,皆大也。
【詩大雅】賁鼓維鏞。
【傳】賁,大鼓也。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
【疏】龜之三足者名賁。
又【廣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音奔。
【書立政】綴衣虎賁。
【傳】虎賁以勇力事王。
【周禮夏官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
又【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
【孟子】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
【趙註】賁,勇士也。
又【集韻】父吻切。
與憤同。
【禮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
【註】賁,讀爲憤。
憤,怒氣充實也。
又沸也。
【穀梁傳僖十年】覆酒於地而地賁。
【註】賁,沸起也。
【釋文】與瀵同。
又地名。
【穀梁傳昭五年】叔弓帥師,敗莒師于賁泉。
【註】賁泉,魯地。
扶粉反。
又【集韻】方問切,音糞。
【禮射義】賁軍之將。
【註】賁讀爲僨,猶覆敗也。
又【集韻】力竹切,音六。
賁渾,地名。
【公羊傳宣三年】楚子伐賁渾之戎。
【釋文】賁,舊音六。
【左傳】【穀梁傳】作陸。
又【廣韻】【集韻】【韻會】□符非切,音肥。
姓也。
【前漢英布傳】中大夫賁赫。
【後漢光武紀】董憲將賁休。
【註】前書賁赫,音肥,今姓音奔。
又【集韻】孚袁切,音翻。
番禺。
【山海經】作賁禺。
賂 【酉集中】【貝字部】 賂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遺也。
【韻會】以財與人也。
【詩魯頌】大賂南金。
【左傳桓二年】寘其賂器於大廟。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伊消切,音腰。
【玉篇】,襻也。
【詩魏風】要之襋之。
【傳】要,也。
【晉書五行志】泰始初,衣服上偏下豐,著衣者皆壓。
又【類篇】一笑切,音要。
衣褑。
或作。
【酉集上】【見字部】【玉篇】無沸切,音未。
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呼光切,音荒。
□或作□。
詳□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皮莧切,音辨。
箛也。
賃 【酉集中】【貝字部】 賃 【廣韻】乃禁切【集韻】【韻會】【正韻】女禁切,□音任。
【說文】庸也。
【玉篇】借傭也。
【類篇】以財雇物也。
【史記範雎傳】臣爲人庸賃。
又【廣雅】僭也。
【集韻】或作任。
賄 【酉集中】【貝字部】 賄 【唐韻】呼罪切【集韻】【韻會】虎猥切,□音悔。
【說文】財也。
【爾雅釋言】賄,財也。
【疏】財帛總名。
【詩衞風】以我賄遷。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布帛曰賄。
又【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賄,與人財之言也。
【左傳文十二年】厚賄之。
【註】賄,贈送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內切,音痗。
義同。
賅 【酉集中】【貝字部】 賅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贍也。
【玉篇】奇也,非常也。
亦作侅。
賆 【酉集中】【貝字部】 賆 【廣韻】部田切【集韻】蒲眠切,□音胼。
【博雅】益也。
又【集韻】□正切,音摒。
義同。
資 【酉集中】【貝字部】 資 【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
【說文】貨也。
【易旅卦】旅卽次,懷其資。
【註】必獲次舍,懷來資貨。
又【易乾卦】萬物資始。
【釋文】資,取也。
又【儀禮聘禮】問歲月之資。
【註】資,行用也。
又【五經文字】齎,與資同。
【儀禮少牢饋食禮】資黍于羊俎兩端。
【註】資,猶減也。
今文資作齎。
又與咨同。
【禮緇衣】民惟曰怨資。
【尚書】作咨。
又姓。
【玉海】資氏。
【□留風俗傳】黃帝之後。
【四明志】會稽有資氏。
又【集韻】資四切。
與恣同。
秦刻石文恣作資。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詰利切【集韻】詰計切,□音器。
【說文】尻也。
【廣雅】臀也。
又【玉篇】口奚切【集韻】牽奚切,□音谿。
義同。
賈 【酉集中】【貝字部】 賈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
【說文】賈,市也。
一曰坐賣售也。
【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
【詩邶風】賈用不售。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行曰商,處曰賈。
又【左傳桓十年】吾焉用此以賈害。
【註】賈,買也。
又【廣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駕。
與價同。
【類篇】售直也。
【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又【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斝。
姓也。
【急就篇註】賈,本姬姓之國也。
晉吞滅之,其後稱賈氏。
趚 【酉集中】【走字部】 趚 【集韻】蘇谷切,音速。
□趚,走聲。
赥 【酉集中】【赤字部】 赥 【廣韻】許激切【集韻】【韻會】馨激切【正韻】迄逆切,□音鬩。
赥赥,笑聲。
【元包經】言侃侃,笑赥赥。
又【玉篇】赤也。
鄓 【酉集下】【邑字部】 鄓 【正字通】俗郹字。
詳前郹字註。
賉 【酉集中】【貝字部】 賉 【集韻】雪聿切,音卹。
【玉篇】分賑也。
亦卹字。
賊 【酉集中】【貝字部】 賊 【廣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音蠈。
盜也。
【玉篇】刧人也。
【書舜典】□賊姦宄。
【傳】殺人曰賊。
又【詩大雅】不僭不賊。
【傳】不殘賊。
又【左傳僖九年】不僭不賊。
【註】賊,傷害也。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
【疏】賊虐。
又害苗之蟲。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傳】食節曰賊。
【陸璣疏】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
【備考】【巳集】【火字部】【字彙補】俗焚字。
賋 【酉集中】【貝字部】 賋 【篇韻】音皎。
賋然也。
賌 【酉集中】【貝字部】 賌 【字彙補】歌開切,音該。
【淮南子兵略訓】明於日月星辰之運,□德奇賌之數。
【註】奇賌,隂陽奇秘之要。
賌,音該。
賏 【酉集中】【貝字部】 賏 【廣韻】【集韻】□於敬切,音映。
【說文】頸飾也。
【篇海】連貝飾頸曰賏,女子飾也。
又【集韻】於莖切,音罌。
義同。
賐 【酉集中】【貝字部】 賐 【集韻】須閏切,音峻。
【類篇】□,或作賐。
益也。
賑 【酉集中】【貝字部】 賑 【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富也。
【爾雅釋言】賑,富也。
【註】謂殷賑富有。
【疏】皆豐財也。
【張衡西京賦】鄕邑殷賑。
【類篇】或作軫。
又【集韻】醜忍切,音趁。
義同。
又【廣韻】章刃切【集韻】【韻會】之刃切,□音震。
贍也,給也。
【史記平準書】於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賑貧民。
又【韻會】通作振。
【前漢文帝紀】發倉庾以賑民。
賒 【酉集中】【貝字部】 賒 【唐韻】式車切【集韻】【韻會】詩車切【正韻】詩遮切,□音奢。
【說文】貰買也。
【周禮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貨而斂賒。
【註】無貨則賒,貰而予之。
又【類篇】一曰遠也。
【王勃太公遇文王贊】城闕雖近,風雲尚賒。
又【篇海】凡人謂遲緩爲賒。
又同奢。
【後漢仲長統傳】楚楚衣服戒窮賒。
【註】奢同。
又葉詩戈切。
【謝靈運感時賦】相物類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賒。
揆大耋之或遄,指崦嵫于西阿。
【正字通】俗從餘作賖。
賓 【酉集中】【貝字部】 賓 〔古文〕□□□□【唐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民切,□音濱。
【說文】所敬也。
【玉篇】客也。
【易觀卦】利用賓于王。
【書舜典】賓于四門。
又【洪範】八政,七曰賓。
【傳】禮賓客無不敬。
【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賓。
【註】賓,主人之僚友。
又【爾雅釋詁】賓,服也。
【疏】賓者,懷德而服。
【新序】先王所以拱揖指揮,而四海賓者,誠德之至已形于外,故《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旣來。
又【書堯典】寅賓出日。
【傳】賓,導也。
【釋文】從也。
又律名。
【禮月令】律中蕤賓。
【註】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
【白虎通】蕤者,下也。
賓者,敬也,言陽氣上極,隂氣始賓敬之也。
又罽賓,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罽賓國王治循鮮城。
又姓。
【玉海】賓氏,周有賓滑、賓起,齊有賓胥無、賓媚人。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司賓、典賓、掌賓各二人。
又龍賓。
【陶家瓶餘事】明皇禦案墨,一日見小道士如蠅,呼萬歲。
曰:臣,墨之精,黑松使者也。
凡世有文者,墨上有龍賓十二。
上神之,乃以分賜掌文官。
又野賓。
【王氏見聞錄】王仁裕有猿,小而慧黠,名曰野賓。
又【集韻】必刃切,音殯。
【書多士】予惟四方罔攸賓。
【釋文】徐音殯,馬雲:卻也。
【史記蘇秦傳】其次必長賓之。
【註】次計長擯棄關西。
【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以賓寡人。
【音義】賓或作擯,棄也。
賔 【酉集中】【貝字部】 賔 【韻會】俗賓字。
【五經文字】賓,經典相承作賔已久,不可攺正。
賕 【酉集中】【貝字部】 賕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以財枉法相謝也。
【徐曰】非理而求之也。
【史記滑稽傳】又恐受賕枉法。
又【玉篇】賕,質也,請也。
賙 【酉集中】【貝字部】 賙 【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
【玉篇】給也,贍也,收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五黨爲州,使之相賙。
【註】謂禮物不備相給足也。
又與周同。
【詩大雅】靡人不周。
【箋】周,當作賙。
【疏】以周於人,其字當從貝,故轉爲賙。
賚 【酉集中】【貝字部】 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洛代切,音睞。
【說文】賜也。
【爾雅釋詁】賚,予也。
【書湯誓】予其大賚汝。
又【說命】夢帝賚予良弼。
又【集韻】【韻會】□洛蓋切,音賴。
又【集韻】郞才切,音來。
義□同。
又【玉篇】勞賚爲勑字。
勑,力代切,勞也。
今作賚。
【集韻】或書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古作□。
註詳糸部六畫。
賛 【酉集中】【貝字部】 賛 【廣韻】【集韻】【韻會】□則旰切,音讚。
【五經文字】贊,經典相承,隷省作賛。
賜 【酉集中】【貝字部】 賜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
【說文】予也。
【篇海】錫也。
【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
【註】三賜,三命也。
【疏】受命卽受賜。
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
【註】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
【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巳集中】【火字部】【篇海】俗焰字。
賝 【酉集中】【貝字部】 賝 【廣韻】醜林切【集韻】【正韻】癡林切,□音棽。
賮也。
【玉篇】寶色。
亦作琛。
賞 【酉集中】【貝字部】 賞 【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
【說文】賜有功也。
【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
【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
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
【註】賞,猶勸也。
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
【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
又凡貽與者亦曰賞。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
又姓。
【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賟 【酉集中】【貝字部】 賟 【廣韻】【集韻】□他典切,音腆。
【玉篇】富也。
賠 【酉集中】【貝字部】 賠 【字彙】古無此字。
俗音裴,作賠補之字。
○按《正字通》備字註:賠,本
【註】豫,讀如成周宣榭之榭,今言豫者,謂州學也。
一雲與堂序之序同。
又【集韻】商居切,音書。
與舒同。
伸也。
豬 【酉集中】【豕字部】 豬 【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著平聲。
【說文】豕而三毛叢居者。
【爾雅釋獸】豕子豬。
【註】今亦曰彘,江東呼豨,皆通名。
【揚子方言】吳揚之閒謂之豬子。
【埤雅】豬性□而率。
【揚子太□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又山豬,卽豪豬也。
詳前豪字註。
又嶺南有嬾婦豬。
【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
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又貓豬。
【楊愼丹鉛錄】毛犀卽彖也。
善知吉兇,古人呼爲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又石豬。
【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爲石。
又官名。
【魏志東夷傳】夫餘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又草名。
【博雅】伏豬,木禾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
互詳前豕豨二字註。
又山水名。
【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又湫名。
【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又【廣韻】豬口,地名。
亦作。
【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又【閔公承傳】作口。
又【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
【書禹貢】大野旣豬。
【孔傳】大野,澤名。
水所停曰豬。
【蔡傳】水蓄而復流者,謂之豬。
【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
【註】下濕之地。
又孟豬,澤名。
通作諸。
【書禹貢】被孟豬。
【蔡傳】地志,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又【字彙補】照迦切,音遮。
【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幹寶讀。
【廣韻】俗作豬。
豭 【酉集中】【豕字部】 豭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家。
【說文】牡豕也。
【揚子方言】豬,北燕朝鮮之閒謂之豭。
【易姤卦註】羣豕之中,豭強而牝弱。
【左傳隱十一年】卒出豭。
【疏】謂豕之牡者。
【史記秦始皇紀】夫爲寄豭。
【註】夫淫他室,若寄豭之豬也。
又【韻會】或作猳。
【史記衞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輿猳從之。
又葉洪孤切,音胡。
【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考證:〔【史記衞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與猳從。
〕謹照原文與猳改輿猳。
從下增之字。
〔【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我艾豭。
〕謹照原文歸我改歸吾。
豯 【酉集中】【豕字部】 豯 【唐韻】胡雞切【集韻】弦雞切,□音奚。
【說文】生三月豚,腹豯豯貌也。
【揚子方言】南楚謂豨之子,或曰豯。
豰 【酉集中】【豕字部】 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木切,烘入聲。
獸名。
【爾雅釋獸】貔,白狐,其子縠。
【註】一名執夷,虎豹之屬。
【孫愐曰】豰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彌猴,俗名黃腰。
【蜀志】黃腰獸,鼬身貍首,長則食母。
形雖小,能食虎及牛、鹿。
【酉陽雜俎】黃腰,一名唐已。
【司馬相如上林賦】獑胡豰蛫。
【張衡南都賦】豰玃猱戲其巓。
【玉篇】或作□。
又【集韻】黑角切,音謞。
義同。
又【唐韻】步角切【廣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
【說文】小豚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酷切,音熇。
義同。
又【集韻】胡谷切,音斛。
□豭也。
又【集韻】黑各切,音壑。
豕聲。
又【廣韻】丁木切【集韻】都木切,□音剢。
豰□,動物。
又【集韻】居□切,音覯。
啖豬也。
豱 【酉集中】【豕字部】 豱 【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豕名。
【爾雅釋獸】豕,奏者豱。
【註】今豱豬短頭,皮理腠蹙。
○按爾雅本作豱俗作豱,非。
豱字從□作。
豲 【酉集中】【豕字部】 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
【說文】豕之逸也。
【博雅】豕屬。
【逸周書周祝解】豲有爪而不敢以獗。
【前漢揚雄傳註】豪豬一名豲,自爲牝牡者也。
又【玉篇】亦作□。
【山海經註】豪彘,□豬也。
又【玉篇】縣名。
【前漢地理志】天水郡有豲道縣。
又【廣韻】亦作獂。
【史記秦本紀】斬戎之獂王。
【註】獂,戎邑。
又或作。
【史記匈奴列傳】隴西有翟之戎。
【徐廣曰】在天水。
又【集韻】愚袁切,音元。
亦豕屬。
【正字通】唐本《說文》豲,豕屬。
徐本攺訓豕逸,非。
豲本義從唐本爲是。
豳 【酉集中】【豕字部】 豳 【唐韻】補巾切【廣韻】府巾切【集韻】【韻會】悲巾切【正韻】□民切,□音彬。
【說文】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
本作邠,從邑分聲。
亦作豳,美陽亭卽豳也。
民俗以夜市,有豳山。
【詩大雅】篤公劉,于豳斯館。
【詩譜】豳者,後稷曾孫公劉自邰出徙戎狄之地,今屬扶風栒邑,在雍州岐山,北至太王避狄人處。
岐陽,今鳳翔府扶風縣岐陽鎮,乃太王之都,文王治岐之地,漢爲美陽縣。
而公劉所居,乃今邠州,屬陝西京兆府路,北魏置南豳州,西魏去南字爲豳州,唐明皇以字類幽,開元中攺爲邠。
又姓。
出【姓苑】。
又【集韻】逋閑切。
與斒同。
斒,爛色不純也。
又通作。
【前漢司馬相如傳】珉玉旁唐,玢豳文磷。
【史記】作璸。
【註】音班。
文理貌。
又通作斑。
【史記司馬相如傳】被豳文。
【註】著斑衣也。
【前漢書】作斑。
【師古曰】貙豹之皮也。
省作豳。
或作。
豳字原所從的豕字無右邊的く。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側伯切【集韻】側格切,□音迮。
【博雅】隁也。
【說文】所以□水也。
漢律曰:及其門首灑。
又【唐韻】所責切【集韻】色責切,□音。
又【廣韻】【集韻】□倉故切,音措。
又【集韻】存故切,音祚。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各核切,音隔。
噊,雉鳴也。
或作嗝。
豴 【酉集中】【豕字部】 豴 【集韻】丁歷切,音滴。
豕蹄。
本作蹢。
鉪 【戌集上】【金字部】 鉪 【釋名】鉪殺也,言殺草也。
音未詳。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莫報切,音冒。
水漲也。
【酉集上】【言字部】【集韻】同詞。
【酉集中】【豕字部】【廣韻】醜兇切【集韻】癡兇切,□音蹱。
土豬也。
又【集韻】土精如,在地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口迥切。
布名。
◎按俗作綗。
當依玉篇。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類編】與□同。
讇 【酉集上】【言字部】 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醜琰切,覘上聲。
【說文】諛也。
【玉篇】佞也。
【禮少儀】爲人臣下者,頌而無讇。
【前漢五行志】不知誰主爲佞讇之計。
又【劉輔傳】朝廷無讇諛之士。
【師古註】讇,古諂字。
又【集韻】餘廉切,音鹽。
過恭也。
【禮玉藻】立容辨□無讇。
【鄭註】謂傾身以自下也。
又【集韻】時占切,音蟾。
【類篇】寐言也。
考證:〔【禮少儀】爲人臣下者,有頌而無讇。
〕謹照原文頌上省有字。
讈 【酉集上】【言字部】 讈 【集韻】【類篇】□狼狄切,音歷。
讈。
詳字註。
或省作□。
讉 【酉集上】【言字部】 讉 【玉篇】以隹切,音遺。
譯惡言也。
又【廣雅】怒也。
讓也。
又【集韻】【類篇】□通回切,音推。
【揚子方言郭璞解】汝南人呼欺爲讉。
又【廣雅】書作讉。
讉字從作。
變 【酉集上】【言字部】 變 〔古文〕□□□【唐韻】祕戀切【廣韻】彼眷切。
【集韻】【韻會】彼卷切,□鞭去聲。
【說文】更也。
【小爾雅】易也。
【廣韻】化也,通也。
【增韻】轉也。
【正韻】攺也。
【易乾卦】乾道變化。
【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
【禮王制】一成而不可變。
【註】更也。
【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
【註】變,猶易也。
【前漢循吏傳】漢家承敝通變。
又動也。
【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
【註】變,動也。
【荀子議兵篇】機變不張。
【註】謂器械變動攻敵也。
又權變。
【前漢魏豹傳贊】張耳、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
【文中子述史篇】非君子不可以語變。
【註】變,權也。
反經合道之謂也。
又災異曰變。
【前漢五行志】災異愈甚,天變成形。
又【諸葛豐傳】災變數見。
又死喪曰變。
【穀梁傳昭十五年】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
又姓,見【姓苑】。
又【韻會】平免切,音辨。
正也。
【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
【□註】變讀爲辨。
猶正也。
又葉□眠切,音邊。
【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靑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又葉必愼切,音鬢。
【陸雲詩】羽儀未變,葉有客來信。
○按《說文》本從攴,載攴部。
徐曰:攴,有爲也。
精薀從久,俗譌作攵,□非。
字彙已載攴部,是言部重出,下攺從攵,非。
又集韻俗作〈木變〉□,亦非。
□。
考證:〔【禮檀弓】夫子之疾病矣,不可以變。
〕謹照原文疾病改病革。
讋 【酉集上】【言字部】 讋 【唐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音慴。
【說文】失氣言。
一曰不止也。
【前漢項籍傳】諸將讋服。
【師古註】讋,失氣也。
又【後漢班固傳】莫不陸讋水慄。
【註】讋,懼也。
又忌也。
【淮南子氾論訓】故因其資以讋之。
【註】資,用。
讋,忌也。
又人名。
【戰國策】左師觸讋。
【史記】作龍。
又【集韻】【類篇】□達合切,音沓。
言不止也。
【說文】籀文作□。
讌 【酉集上】【言字部】 讌 【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伊甸切,□音宴。
【類篇】合語也。
【戰國策】孟嘗君讌坐。
【註】合語也。
讌,卽燕字。
又【玉篇】讌,設也。
【廣韻】燕會也。
與醼同。
【後漢樊準傳】每讌會而論難衎衎。
【晉書王羲之傳】欲與親知,時坐歡讌。
又人名。
士讌,見【宋史宗室表】。
【字彙補】一作□。
讍 【酉集上】【言字部】 讍 【類篇】同諤。
又人名,與讍、崇讍,見【宋史宗室表】。
讎 【酉集上】【言字部】 讎 〔古文〕□□□【唐韻】市流切【集韻】【韻會】時流切【正韻】除留切,□音酬。
【說文】猶□也。
【玉篇】對也。
【正字通】言相讎對也。
【詩大雅】無言不讎。
【毛傳】用也。
【正義】相對謂之讎。
讎者,相與用言語,故以讎爲用。
【朱傳】答也。
又【爾雅釋詁】匹也。
【郭註】讎,猶儔也。
【廣雅】雲輩也。
【郉疏】儔侶輩類之匹也。
【書召誥】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
【孔傳】匹也,言民在下,自上匹之。
又等也。
【前漢霍光傳】皆讎有功。
【師古註】言其功相等類也。
又當也。
【前漢灌夫傳】上使禦史薄責嬰所言,灌夫頗不讎。
【晉灼註】讎,當也。
又【正韻】售也,償也。
【史記高祖紀】高祖每酤留飮酒,讐數倍。
【如淳註】讎,亦售也。
【魏志衞臻傳】子許買物,隨價讎直。
又【字彙補】應驗也。
【史記封禪書】其方盡多不讎。
【索隱註】相應爲讎。
謂其言語不相應,無驗也。
又【韻會】仇也。
於文言雔爲讎。
雔,鳥之雙也。
人之讎怨,不顧禮義,則如禽鳥之爲,兩怒而有言在其閒,必溢惡之言,若禽鳥之聲也。
【書微子】相爲敵讎。
【傳】言不和同。
【詩邶風】反以我爲讎。
【疏】讎者,至怨之稱。
【左傳襄三年】稱解狐其讎也。
【疏】讎者,相負挾怨之名。
又【字彙】報也。
【周禮地官調人鄭註】難相與爲仇讎。
【疏】按左氏桓公傳雲:怨耦曰仇,則仇是怨也。
讎謂報也。
又【韻會】挍也。
謂兩本相覆挍如仇讎也。
【左思魏都賦】讎挍篆籀。
【註】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
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
秦晉曰讎。
又姓。
【前漢儒林傳】沛人讎遷。
又通作酬。
【戰國策】屬之讎柞。
【註】與酬酢同。
又或作稠。
【書微子】用乂讎斂。
【傳】馬本作稠,雲數也,斂謂賦斂也。
又【韻會】【正韻】□承呪切,酬去聲。
亦償也。
【詩大雅】無言不讎。
有平、去二音。
又【字彙補】亦書作讐。
讏 【酉集上】【言字部】 讏 【玉篇】爲劌切【五音集韻】于劌切,□音衞。
與同。
言不慧也。
【管子形勢解】推譽不肖之謂讏。
又【正字通】詐也。
與僞通。
亦作躗。
【左傳哀二十四年】是躗言也。
【註】言不信也。
考證:〔【管子形勢解】推譽不小之謂讏。
〕謹照原文不小改不肖。
讐 【酉集上】【言字部】 讐 【字彙補】同讎。
讑 【酉集上】【言字部】 讑 【廣韻】弋照切【集韻】弋笑切,□音燿。
【廣雅】誤也。
【廣韻】誤言貌。
又【類篇】歡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符眞切,音頻。
【玉篇】擣衣。
【寅集中】【山字部】【正字通】同岢。
讒 【酉集上】【言字部】 讒 【唐韻】士鹹切【集韻】【韻會】【正韻】鋤鹹切,□音饞。
【說文】譖也。
【玉篇】佞也。
【正字通】崇飾惡言,毀善害能也。
【書舜典】朕堲讒說殄行。
【莊子漁父篇】好言人之惡謂之讒。
【荀子修身篇】傷良曰讒。
【說苑臣術篇】蔽善者,國之讒也。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卷舌六星中,一曰天讒,主巫醫。
又鼎名。
【左傳昭三年】讒鼎之銘。
【疏】讒鼎,疾讒之鼎,《明堂位》所雲崇鼎是也。
一雲讒,地名。
禹鑄九鼎於甘讒之地,故曰讒鼎。
又【廣韻】【集韻】士懺切【韻會】【正韻】士監切,□饞去聲。
義同。
又葉鉏弓切,音崇。
【楚辭九歎】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
又葉銀炎切,音嚴。
【梁鴻適吳詩】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
競舉枉兮錯直,鹹先佞兮唌唌。
唌音延。
又【俗書證誤】從二免,非。
。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委勇切,音臃。
吳王孫休子字。
讓 【酉集上】【言字部】 讓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人樣切【正韻】而亮切,□壤去聲。
【說文】相責讓也。
【小爾雅】詰責以辭謂之讓。
【左傳僖五年】公使讓之。
【註】譴讓之。
【周禮地官】司救掌萬民之衺惡過失而誅讓之。
【史記張耳□餘傳】張耳責讓□餘以不肎救趙。
又【玉篇】謙也。
【類篇】退也。
【字彙】先人後己謂之讓。
【書堯典】允恭克讓。
【左傳文元年】□讓,德之基也。
又【襄十三年】讓,禮之主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疏】應受而推曰讓。
【儀禮聘禮】賔入門皇升堂讓。
【鄭註】讓,謂舉手平衡也。
又【鄕飮酒禮註】事同曰讓,事異曰辭。
又木名。
【左思蜀都賦】交讓所植。
【註】交讓,木名。
兩樹對生,一樹枯則一樹生。
出岷山,在安都縣。
又諸羌州名。
【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讓川州,開元後置。
又【讀書通】通作攘。
【史記司馬相如封禪書】進讓之道,何其爽與。
【漢書】作進攘。
又【韻會小補】通作襄。
【周禮地官保氏五射鄭註】一曰襄尺。
【釋文】襄音讓,本作讓。
又葉如羊切,音穰。
【詩小雅】受爵不讓,至于已斯亡。
【說文】本作□。
讔 【酉集上】【言字部】 讔 【集韻】倚謹切,音隱。
廋語也。
【字彙】詶言也。
又【文心雕龍】讔者,隱也。
遯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也。
【呂覽重言篇】荊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
又【正字通】與隱通。
【劉向新序】齊宣王發隱書而讀之。
隱卽讔字。
【字彙補】亦書作□。
或作□,非。
□字從阝,左右結構。
考證:〔【集韻】倚謹切,音隱。
庾語也。
〕謹照原文庾語改廋語。
讕 【酉集上】【言字部】 讕 【唐韻】洛幹切【集韻】【韻會】郞幹切,□音蘭。
【說文】詆讕也。
【玉篇】誣言相加被也。
【前漢文三王傳】王陽病詆讕置辭。
【師古註】讕,誣諱也。
又【谷永傳】滿讕誣天。
【師古註】謂欺罔也。
【春秋繁露】詰其名實,觀其離合,則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讕已。
【註】讕,誣言相加也。
又【廣韻】逸言也。
【唐書張亮傳】亮讕辭曰:囚等畏死見誣耳。
【音義】逸言也。
又【廣韻】落旱切【集韻】【韻會】魯旱切,□蘭上聲。
又【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蘭去聲。
義□同。
【說文】或作譋。
【集韻】或作、諫。
讖 【酉集上】【言字部】 讖 【唐韻】楚切【集韻】楚譖切【韻會】【正韻】楚禁切,□去聲。
【說文】驗也。
【徐曰】凡讖緯,皆言將來之驗也。
【六書故】前定徵兆之言也。
【釋名】纖也。
其義纖微也。
【史記趙世家】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
【後漢光武紀】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
【註】讖,符命之書也。
【晉書武帝紀】泰始三年,禁星氣讖緯之學。
又【集韻】叉鑑切,攙去聲。
與懺同。
悔也。
○按懺悔之懺本從心,集韻強同,非。
又葉楚獻切,音□。
【山海經堪魚軨軨獸贊】見則洪水,天下昏墊。
豈伊妄降,亦應牒讖。
俗作,非。
讗 【酉集上】【言字部】 讗 【唐韻】呼麥切,音劃。
【說文】言壯貌,一曰數相怒也。
又【玉篇】胡麥切【集韻】胡陌切,□音獲。
義同。
又【玉篇】疾言貌。
【類篇】讗讗,誇也。
或作□。
又【集韻】【類篇】□郝格切,音赫。
又【集韻】戸瓦切,音踝。
義□同。
又【集韻】縣恚切,音攜。
自伐也。
【字彙補】亦省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糶。
讘 【酉集上】【言字部】 讘 【唐韻】之涉切【集韻】質涉切,□音慴。
【說文】多言也。
又讘。
詳字註。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狐讘縣,屬河東郡。
又人名。
必讘、與讘,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韻會】日涉切,□音囁。
詀讘。
詳詀字註。
【說文】本作讘。
【集韻】或作囁嵒。
亦作譫。
讙 【酉集上】【言字部】 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歡。
【說文】譁也。
【廣雅】鳴也。
【廣韻】諠也。
【玉篇】讙嚻之聲。
【禮樂記】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
【註】聞讙囂則人意動作。
【史記□丞相世家】諸將盡讙。
【註】譁也。
【荀子儒效篇】天下應之如讙。
【註】喧也。
又喜說也。
【禮檀弓】《書》雲:三年不言,言乃讙。
【□皓雲】命令所布,人心喜悅也。
又獸名。
【山海經】翼望山有獸,狀如貍,一目三尾,名曰讙。
或作原。
又山名。
【山海經】讙山,郁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又國名。
【山海經】讙頭國人,人面鳥喙,有翼。
或曰讙朱國。
又地名。
【春秋桓三年】齊侯送姜氏于讙。
【註】讙,魯地。
濟北蛇丘縣西有下讙亭。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廣韻】況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暄。
驚呼也。
一曰讙,囂貌。
【揚子方言】讓也。
北燕凡相責讓曰讙。
【集韻】與叩同。
通作喧諠。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
與懽同。
又【集韻】呼玩切,歡去聲。
與喚同。
或作嚾。
又葉輸旃切,扇平聲。
【顏延之哀策文】邑野淪靄,戎夏悲讙。
來芳可述,往駕弗援。
讚 【酉集上】【言字部】 讚 【集韻】【韻會】□則旰切,音酇。
【小爾雅】明也。
【類篇】稱也。
【釋名】稱人之美曰讚。
讚,纂也。
纂集其美而敘之也。
又錄也,省錄之也。
【左傳宣十四年杜註】嘉淑令辭,稱讚也。
【後漢崔駰傳】進不黨以讚己。
【註】讚,猶稱也。
【晉書劉隗傳】□相讚白者,以爲忠節。
又佐也。
【潘嶽爲賈謐贈陸機詩】齊轡羣龍,光讚納言。
【註】讚,佐也。
又【揚子方言】解也。
【註】讚訟,所以解釋理物也。
又木名。
【埤雅】夢書曰:楸爲讚謁。
又【集韻】通作贊。
【孔安國尚書序】讚《易》道以黜八索。
【疏】因而佐成曰贊。
又【韻會】或作囋。
【荀子勸學篇】問一而告二謂之囋。
【註】楊倞曰:囋卽讚字,謂以強讚助之也。
又葉租全切,音鐫。
【蔡洪圍棋賦】或設死而稱枉,臯陶不能治其怨。
或巧逸以樂胥,後夔不足以之讚。
怨平聲,葉上源。
又葉則縣切,音箭。
【馬融長笛賦】留眎瞠眙,累稱屢讚。
失容墜席,搏拊雷抃。
俗作讃。
讛 【酉集上】【言字部】 讛 【字彙】倪祭切,音藝。
寐語也。
【字彙補】又屛處語也。
又人名。
與讛、必讛,見【宋史宗室表】。
又【正字通】與囈同。
當作讛。
讜 【酉集上】【言字部】 讜 【唐韻】多朗切【集韻】【韻會】底朗切【正韻】多曩切,□音黨。
【說文】直言也。
【玉篇】善言也。
【前漢班固敘傳】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
【魏志王修傳】忠讜不昭於時。
又人名。
【後漢儒林傳】太守黃讜。
又通作黨。
【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是士君子之辯也。
【註】黨與讜同。
謂直言也。
又【集韻】【正韻】□丁浪切,黨去聲。
言中理也。
或作譡。
又【集韻】【類篇】□他浪切,音儻。
美言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疾郢切,音靜。
竹名。
亦作□。
【申集中】【虍字部】【唐韻】杜兮切,音啼。
臥也。
又【篇海】天黎切,音梯。
義同。
亦作□。
【寅集中】【山字部】【玉篇】同嶘。
讝 【酉集上】【言字部】 讝 【集韻】【類篇】□之廉切,音詹。
疾而寐語也。
又【集韻】女監切,音近嚴。
病人自語也。
【正字通】本作□。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古文流字。
【荀子王制篇】其長矣。
餘詳六畫。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匹凡切【集韻】甫凡切,□音。
深也。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胡個切【集韻】何佐切,□音賀。
【玉篇】水也。
一曰水名。
【申集中】【蟲字部】【篇海】同蛾。
註見蛾。
貝 【酉集中】【貝字部】 貝 【唐韻】【集韻】【韻會】□博蓋切,音。
【埤雅】貝以其背用,故謂之貝。
【說文】海介蟲也。
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
【爾雅釋魚】貝居陸贆,在水者蜬,大者魧,小者□。
【註】大貝如車渠,細貝亦有紫色者。
【又】餘貾黃白文。
【註】黃爲質,白文爲點。
【又】餘泉白黃文。
【註】白爲質,黃爲文點,今紫貝也。
【又】蚆博而頯。
【註】頯者,中央廣兩頭銳。
【又】蜠大而險。
【註】險者,謂汙薄。
【疏】此辨貝居陸,居水,大小文采不同之名也。
【相貝經】朱仲受之於琴高,以遺會稽大守嚴助,其略曰:貝盈尺,狀如赤電黑雲曰紫貝,赤質紅章曰珠貝,靑地綠文曰綬貝,黑文黃畫曰霞貝。
下此有浮貝、濯貝、皭貝、慧貝。
又【山海經】隂山漁水中多文貝,邽山濛水多黃貝。
【易震卦】億喪貝。
【註】貝,資貨糧用之屬也。
【書盤庚】具乃貝玉。
【疏】貝者,水蟲。
古人取其甲以爲貨,如今之用錢然。
又【顧命】大貝。
【傳】大貝如車渠。
【史記平準書】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註】《食貸志》有十朋五貝,皆用爲貨,各有多少,兩貝爲朋,故直二百一十六。
又錦名。
【書禹貢】厥篚織貝。
【疏】貝,錦名。
【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又樂器。
【正字通】梵貝,大可容數鬥,乃蠡之大者,南蠻吹以節樂。
又飾也。
【詩魯頌】貝胄朱綅。
【傳】貝胄,貝飾也。
【疏】貝甲有文章,故以爲飾。
又州名。
【廣韻】周置貝州,以貝丘爲名。
又姓。
【玉篇】貝氏,出淸河貝丘。
《姓苑》:古有賢者貝獨坐,唐有貝韜。
又【正韻】邦妹切,音背。
義同。
又【集韻】敗古作貝。
註詳攴部七畫。
貞 【酉集中】【貝字部】 貞 〔古文〕□【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音禎。
【說文】蔔問也。
從蔔,貝,以爲贄。
【徐曰】《周禮》有大貞禮,謂蔔人事也。
又【易乾卦】元亨利貞。
【疏】貞,正也。
又【文言】貞者,事之幹也。
【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疏】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又【書洪範】曰貞,曰悔。
【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又【禮檀弓】故謂夫子貞惠文子。
【疏】諡法,外內用情曰貞。
又【釋名】貞,定也。
精定不動惑也。
又木名。
【本草】女貞,木名。
蘇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
一名冬靑。
貟 【酉集中】【貝字部】 貟 【唐韻】【集韻】【韻會】□于權切,音圓。
○按《說文》字從口從貝,于權切。
物數也。
徐鍇曰:古以物爲貨,故數之,無雲音。
《廣韻》《集韻》從厶從貝,亦訓物數。
引《說文》于權切,又入文韻,音雲。
又去聲,音運。
疑從口從厶本屬一字,《說文》止一切,而後人增廣其音。
及楊愼曰雲與貟古今字,雲乃貟之省文。
引《詩鄭風》聊樂我貟。
《釋文》貟,本亦作雲。
則從厶從口顯屬二字。
然員字或本通雲,必曰雲從貟省,終無考據,恐近穿鑿。
今從《正字通》,字雖分列,從口者入口部,從厶者入貝部。
仍依《說文》義。
詳口部員字註。
負 【酉集中】【貝字部】 負 【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
【說文】恃也。
從人守貝,有所恃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
又【說文】一曰受貸不償。
【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
又【釋名】負,背也。
置項背也。
【玉篇】擔也。
或作偩。
【廣韻】荷也。
【易解卦】負且乗,緻□至。
【詩大雅】是任是負。
【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
又背也。
【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
【註】負之言背也。
又依也。
【孟子】虎負嵎。
【趙岐註】虎依嵎而怒。
又失也。
【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強齊戰。
【註】負,猶失也。
又老母之稱。
【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
【漢書註】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
師古曰:《列女傳》雲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
古語謂老母爲負耳。
又敗也。
【史記□丞相世家】無益於勝負之數。
【孫子攻謀篇】一勝一負。
又憂也。
【後漢章帝紀】刺史二千石不爲負。
【註】負,猶憂也。
又愧也。
【後漢張步傳】負負無可言。
【註】負,愧也。
又【廣韻】背恩忘德曰負。
【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又【類篇】違也。
【史記信陵君傳】以負於魏。
【註】索隱曰:負音佩。
又【唐韻正】葉房以切。
【詩小雅】螟蛉有子,果蠃負之。
敎誨爾子,式穀似之。
又葉房遇切。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矯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
○按負字,古音房以反。
自《魯靈光殿賦》始讀爲房遇反。
【子集下】【匚字部】【唐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說文】田器也。
【玉篇】大鼎也。
【集韻】或從翼作□。
財 【酉集中】【貝字部】 財 〔古文〕【唐韻】昨哉切【集韻】牆來切,□音裁。
【說文】人所寶也。
【徐曰】可入用者也。
【玉篇】納財,謂食穀也,貨也,賂也。
【易繫辭】何以聚人曰財。
【註】財,所以資物生也。
【書禹貢】底愼財賦。
【傳】所愼者,財貨貢賦。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
【註】財,泉穀也。
【禮坊記】先財而後禮。
【註】幣帛也。
又【禮器】設於地財。
【註】財,物也。
各是土地之物。
又與裁通。
【易泰卦】後以財成天地之道。
【釋文】財,荀作裁。
【爾雅釋言疏】裁、財音義同。
【史記封禪書】民裡社各自財以祠。
【前漢郊祀志】作自裁。
又與材通。
【孟子】有達財者。
又與纔通。
【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
【註】財,與纔同。
又【集韻】昨代切,音在。
義同。
又【韻補】葉前西切。
【舜南風之歌】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按《唐韻正》支、齊兩韻本通。
考證:〔又【禮器】設於用財。
〕謹照原文用改地。
貢 【酉集中】【貝字部】 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送切,攻去聲。
【說文】獻功也。
【書禹貢序】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傳】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貢賦之差。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緻邦國之用。
【禮曲禮】五官緻貢曰享。
【註】貢,功也。
又【易繫辭】六爻之義,易以貢。
【註】告也。
又【爾雅釋詁】貢,賜也。
又【廣雅】貢,上也。
又【玉篇】貢,通也。
又【廣韻】貢,薦也。
又姓。
【前漢貢禹傳】字少翁,琅邪人。
【急就篇】孔子弟子子貢,其後以字爲氏。
【巳集中】【火字部】【韻會】同烽。
【揚雄校獵賦】舉烈火。
【正字通】烽字虞世南省作。
貣 【酉集中】【貝字部】 貣 【唐韻】他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惕得切,□音忒。
【說文】從人求物也。
【廣韻】假貣,謂從官借本賈也。
【前漢韓王信傳】旦莫乞貣蠻夷。
【後漢桓帝紀】若王侯吏民有積穀者,一切貣得十分之三。
【註】貣,吐得反。
又【廣韻】徒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敵德切,□音特。
義同。
【後漢桓帝紀註】又徒得反。
又同忒。
【史記微子世家】蔔五占之用,二衍貣。
○按《書洪範》作忒。
【五經文字】貸,相承或借爲貣字。
互詳貸字註。
貤 【酉集中】【貝字部】 貤 【唐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音易。
【說文】重次第物也。
【徐曰】路之邪次第爲迆,物之重次第爲貤。
【廣雅】益也。
【玉篇】貱也。
【前漢武帝紀】無所流貤。
【註】今俗猶謂一重爲一貤也。
又延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貤丘陵。
【註】貤,猶延也。
又【廣韻】羊至切,音肄。
又神至切,音示。
義□同。
又【集韻】【韻會】□餘支切,音匜。
移也。
貥 【酉集中】【貝字部】 貥 【篇海】戸郞切,音杭。
大貝也。
貦 【酉集中】【貝字部】 貦 【廣韻】【集韻】□五換切,音玩。
【說文】玩,或從貝作貦。
【玉篇】好也。
貧 【酉集中】【貝字部】 貧 〔古文〕□【唐韻】符巾切【集韻】【韻會】皮巾切【正韻】毗賔切,□音頻。
【說文】財分少也。
【爾雅釋言】寠,貧也。
【註】謂貧陋。
【疏】貧者,無財也。
【書洪範】六極,四曰貧。
【傳】困於財。
【詩邶風】終寠且貧。
【晉語】韓宣子憂貧,叔向賀之。
又【韻補】葉頻眠切,音騈。
【歐陽修送魏主簿詩】士欲見所守,視其居賤貧。
何用慰離居,贈子以短篇。
貨 【酉集中】【貝字部】 貨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臥切,火去聲。
【說文】財也。
【廣韻】貨者,化也。
變化反易之物,故字有化也。
【易繫辭】日中爲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書洪範】八政,二曰貨。
【傳】貨,寶用物。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金玉曰貨。
【前漢食貨志】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
又賂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有疾,曹伯之豎侯獳貨筮史,使曰:以曹爲解。
【註】貨,猶賂也。
又【玉篇】貨,賣也。
【六書故】作□。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徒落切【集韻】達各切,□音鐸。
【玉篇】肫,無檢限也。
又【字彙】肥貌。
販 【酉集中】【貝字部】 販 【唐韻】【集韻】【韻會】□方願切,音畈。
【說文】買賤賣貴者。
【周禮地官司市】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註】販夫販婦,朝資夕賣。
【禮曲禮】雖負販者,必有尊也。
【史記呂不韋傳】往來販賤賣貴。
【集韻】或作□。
貪 【酉集中】【貝字部】 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
【說文】欲物也。
【釋名】貪,探也。
探入他分也。
【詩大雅】貪人敗類。
【禮禮運】用人之仁,去其貪。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
【王逸註】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又【集韻】他紺切,音探。
義同。
貫 【酉集中】【貝字部】 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瓘。
【說文】貫,錢貝之貫。
【前漢食貨志】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又【博雅】穿也。
【五經文字】旣穿曰貫。
【易剝卦】貫魚。
【釋文】貫,穿也。
【前漢董仲舒傳】豈不同條共貫與。
【註】貫者,聮絡貫穿。
又中也。
【儀禮鄕射禮】不貫不釋。
【註】貫,猶中也。
又【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
【註】羈貫,謂交午剪髮以爲飾。
又【晉書文苑傳】架彼辭人,共超淸貫。
【正字通】侍從之官曰淸貫。
又姓。
【姓氏急就篇】趙相貫高。
【古音略】貫高之貫,音冠。
又【博雅】累也。
又【韻府】本貫,鄕籍也。
又國名。
【括地志】故貫城卽古貫國,在曹州濟隂縣。
又【詩魏風】三歲貫女。
【傳】貫,事也。
【釋文】古亂反。
○按朱傳:貫,習也。
音慣。
又【集韻】【正韻】□古患切,音慣。
慣,亦作貫。
【爾雅釋詁】貫,習也。
【詩齊風】射則貫兮。
【釋文】毛古亂反,中也。
鄭古患反,習也。
【前漢賈誼傳】習慣如自然。
【註】師古曰:貫,亦習也。
又【集韻】烏關切,音彎。
彎,亦作貫。
【史記伍子胥傳】貫弓執矢嚮使者。
又【廣韻】【集韻】【韻會】□古丸切,音官。
義同。
○按《說文》毌,穿物持之也,音古丸切,貫音古玩切,毌與貫通,故經典貫亦音官。
貯 【酉集中】【貝字部】 貯 【廣韻】丁呂切【集韻】展呂切,□音。
【說文】積也。
【玉篇】藏也。
【廣韻】居也。
【公羊傳僖三年】無貯粟。
【前漢食貨志】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與□、褚同。
【周禮地官廛人註】謂貨物□藏於市中。
【釋文】□本或作貯,又作褚,皆同。
又同著。
【史記貨殖傳】積著之理。
【註】著,張呂反。
□字原從甯從著作。
雮 【戌集中】【雨字部】 雮 【集韻】莫蔔切,音木。
鳥羽澤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縐。
【辰集中】【木字部】同□。
貰 【酉集中】【貝字部】 貰 【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世。
【說文】貸也。
【廣雅】賒也。
【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
【前漢食貨志】諸賈人末作貰貸。
又【前漢文三王傳】得見貰赦。
【註】師古曰:貰,謂寬其罪。
又【唐韻】【集韻】□神夜切,音射。
又【集韻】式夜切,音赦。
義□同。
又【集韻】時制切,音誓。
漢侯國名。
又【韻補】葉詩戈切。
【白居易效陶詩】家醞飮已盡,村中無酒貰。
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懷何。
補遺:【字彙補】與貰同。
見《佩觿》。
貰字上從卋作。
貱 【酉集中】【貝字部】 貱 【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
音賁。
【說文】迻予也。
【玉篇】益也。
【集韻】一曰貤貱,次第也。
又【集韻】披義切,音被。
又兵媚切,音祕。
義□同。
○按《正字通》因《韻會》之譌,引《左傳昭七年》齊與晉越欲此久矣,作齊與晉貱此久矣,非是。
貲 【酉集中】【貝字部】 貲 【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髭。
【說文】小罰以財自贖也。
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二。
【徐曰】卽今庸置。
又【玉篇】財也,貨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
又與訾同。
【前漢景帝紀】今訾算以上乃得官。
【註】師古曰:訾,讀與貲同。
又【六書故】資別作貲。
貳 【酉集中】【貝字部】 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
【說文】副益也。
【書周官】貳公弘化。
【傳】副貳三公。
【周禮天官小宰】掌邦之六典、八灋、八則之貳。
【註】貳,副也。
【禮少儀】乗貳車則式。
【註】貳車,副車。
又與二同。
【易坎卦】樽酒簋貳。
【註】一樽之酒,二簋之食。
【禮曲禮】雖貳不辭。
【註】貳,謂重殽膳也。
又【坊記】惟蔔之日稱二君。
【註】二,當爲貳又【爾雅釋詁】貳,疑也。
【疏】貳者,心疑不一也。
【書大禹謨】任賢勿貳。
【詩大雅】無貳爾心。
【左傳閔元年】閒攜貳。
【註】離而相疑者,則當因而閒之。
又【左傳隱元年】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註】鄙,鄭邊邑。
貳,兩屬也。
又【左傳隱二年】王貳于虢。
【註】王欲分政於虢。
又【玉篇】代也,敵也,□也。
又姓。
【廣韻】《後秦錄》有後魏平陽太守貳塵。
貴 【酉集中】【貝字部】 貴 〔古文〕□□【唐韻】居胃切【集韻】【韻會】歸謂切,□音餽。
【說文】作,物不賤也。
【易繫辭】□高以□貴賤位矣。
【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
又【玉篇】高也,尊也。
【易繫辭】崇高莫大乎富貴。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六曰尊貴。
又【禮祭儀】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
【註】貴謂燕賜有加於諸臣也。
又【孟子】用下敬上,謂之貴貴。
又欲也。
【戰國策】貴合於秦以伐齊。
【註】貴,猶欲也。
又【玉篇】多價也。
【前漢食貨志】器苦惡賈貴。
又【釋名】貴,歸也,物所歸仰也。
又姓。
【風俗通】廬江太守貴遷。
又州名。
【韻會】春秋駱越地,隋鬰州,唐攺貴州。
貵 【酉集中】【貝字部】 貵 【篇海】披免切,篇上聲。
財長也。
貶 【酉集中】【貝字部】 貶 【廣韻】方斂切【集韻】【韻會】【正韻】悲檢切,□音疺。
【說文】損也。
【公羊傳隱二年】何以不氏貶。
【註】貶,猶損也。
【杜預春秋序】《春秋》雖以一字爲褒貶。
又【詩大雅】我位孔貶。
【傳】貶,墜也。
又【玉篇】減也。
又【增韻】謫也,抑也。
又【集韻】補範切,音覂。
義同。
又通作辯。
【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灋治之。
【註】辯,當爲貶。
遭飢荒,則□罰,國事有所貶損,作權時灋也。
又通作辨。
【禮玉藻】立容辨。
【註】辨,讀爲貶。
自貶□,謂罄折也。
又【集韻】扶法切,音乏。
【類篇】射者所蔽。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補】與徧同。
【漢張公碑】聲洞兮。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陟利切,音緻。
溼也。
或作洷。
買 【酉集中】【貝字部】 買 【唐韻】【正韻】莫蟹切【集韻】【韻會】母蟹切,□音蕒。
【說文】作□,市也。
【增韻】售人之物曰買。
【急就篇註】出曰賣,入曰買。
【周禮天官小宰】聽賣買以質劑。
【前漢食貨志】衆民賣買五穀、布帛、絲緜之物。
又姓。
【氏族略】五代買叔午。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集韻】□直立切,音蟄。
【說文】□也。
【廣韻】前後相次也。
又【集韻】極曄切,音笈。
□,從後相躡也。
一曰小步。
貸 【酉集中】【貝字部】 貸 【唐韻】【集韻】【韻會】□他代切,音態。
【說文】施也。
【廣雅】予也。
【玉篇】假也,借盈也,以物與人更還其主也。
【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
【左傳文十四年】盡其家貸於公,有司以繼。
又【集韻】惕得切,音慝。
本作貣。
【五經文字】貸,或相承借爲貣字。
【唐韻正】乞貸之貸爲入聲,出貸與人之貸爲去聲。
【禮月令】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
【註】宿,猶止也。
離,猶行也。
言占□躔次進退之度數不差忒也。
【音義】吐得反。
又音二。
【又】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無或差貸。
【註】言所染五色,如其舊法不攺易也。
【音義】他得反。
又音二。
又【集韻】【韻會】□敵德切,音特。
義同。
□ 【卯集下】【方字部】 □ 【廣韻】魚窆切,音驗。
證也。
貹 【酉集中】【貝字部】 貹 【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所慶切,□生去聲。
財富也。
【玉篇】財也。
貺 【酉集中】【貝字部】 貺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音況。
【說文】賜也。
【廣韻】與也。
【詩小雅】中心貺之。
【儀禮士昏禮】吾子有惠,貺室某也。
又與況通。
【前漢武帝紀】遭天地況施。
又【韻補】葉虛王切,音荒。
【左傳僖十五年】女承筐,亦無貺也。
【楚辭九章】荼薺不同畞兮,蘭茝幽而自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類篇】或從光作□。
貾 【酉集中】【貝字部】 貾 【廣韻】直尼切【集韻】□尼切,□音墀。
【爾雅釋魚】餘貾,黃白文。
【疏】李巡曰:餘貾,貝甲,黃爲質,白爲文彩。
【集韻】通作蚳。
【篇海】俗作□。
費 【酉集中】【貝字部】 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未切,音沸。
【說文】散財用也。
【註】徐曰:財散出如湯沸然。
【論語】君子惠而不費。
【何晏註】無費於財。
又【玉篇】損也,耗也。
【禮曲禮】不辭費。
【韓詩外傳】不爲公費乎。
又【玉篇】用也。
【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
又【廣韻】惠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禮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
【鄭註】費,猶佹也。
【釋文】本又作拂。
【朱傳】費,用之廣也。
音符味反。
又【廣韻】【集韻】【正韻】□兵媚切,音秘。
邑名,在魯。
同鄪。
【書費誓傳】費,魯東郊之地名。
又【集韻】父沸切,音屝。
姓也。
【急就篇註】費氏,楚大夫費無極之後。
漢有費直。
貼 【酉集中】【貝字部】 貼 【廣韻】【正韻】他協切【集韻】【韻會】托協切,□音帖。
【說文】以物爲質也。
又【增韻】裨也,依附也,黏置也。
又【篇海】□貼,謂舒爽也。
□音條。
貽 【酉集中】【貝字部】 貽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飴。
【說文】贈遺也。
經典通用詒。
【爾雅釋言】貽,遺。
【註】相歸遺。
【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
【詩邶風】貽我彤管。
【釋文】貽,本又作詒。
又【爾雅釋魚】貽貝。
【註】黑色貝也。
又【集韻】【類篇】羊吏切【正韻】以智切,□音異。
義同。
貿 【酉集中】【貝字部】 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作□。
易財也。
【徐曰】□,猶亂也,交互之義。
【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貿。
【爾雅釋言】貿,市也。
又買也。
【詩衞風】抱布貿絲。
又【禮檀弓】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
【註】貿貿,目不明之貌。
【釋文】貿,一音牟。
又【廣雅】貿,敭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東莞人氏。
又通茅。
【公羊傳成元年】敗績于貿戎。
【釋文】貿,一音茅。
《左氏傳》作茅戎。
賀 【酉集中】【貝字部】 賀 【唐韻】胡箇切【集韻】【韻會】胡佐切,□音侉。
【說文】以禮物相奉慶也。
【詩大雅】四方來賀。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禮郊特牲】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又【玉藻】有慶,非君賜不賀。
【後漢禮儀志】每月朔、歲首爲大朝受賀。
又【廣韻】賀,勞也,加也。
又【揚子方言】賀,儋也。
自關而西,隴、冀以往謂之賀。
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亦謂之賀。
【唐書郝處俊傳】羣臣皆賀戟侍。
又姓。
【玉海】賀氏,漢侍中慶純避安帝諱,攺爲賀。
又複姓。
【正字通】賀蘭、賀拔,皆複姓也。
賁 【酉集中】【貝字部】 賁 【唐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必轡切,□音臂。
【說文】飾也。
【易賁卦】山下有火,賁。
【釋文】鄭雲:變也。
文飾之貌。
王肅雲:有文飾,黃白色。
又【序卦】賁,飾也。
又【雜卦傳】賁,無色也。
【書湯誥】賁若草木。
【註】賁,飾也。
【詩小雅】賁然來思。
又【集韻】逋還切,音班。
【易賁卦釋文】傅氏雲:賁,古班字。
文章貌。
又【集韻】符分切,音焚。
【書盤庚】用宏茲賁。
【傳】宏、賁,皆大也。
【詩大雅】賁鼓維鏞。
【傳】賁,大鼓也。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
【疏】龜之三足者名賁。
又【廣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音奔。
【書立政】綴衣虎賁。
【傳】虎賁以勇力事王。
【周禮夏官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
又【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
【孟子】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
【趙註】賁,勇士也。
又【集韻】父吻切。
與憤同。
【禮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
【註】賁,讀爲憤。
憤,怒氣充實也。
又沸也。
【穀梁傳僖十年】覆酒於地而地賁。
【註】賁,沸起也。
【釋文】與瀵同。
又地名。
【穀梁傳昭五年】叔弓帥師,敗莒師于賁泉。
【註】賁泉,魯地。
扶粉反。
又【集韻】方問切,音糞。
【禮射義】賁軍之將。
【註】賁讀爲僨,猶覆敗也。
又【集韻】力竹切,音六。
賁渾,地名。
【公羊傳宣三年】楚子伐賁渾之戎。
【釋文】賁,舊音六。
【左傳】【穀梁傳】作陸。
又【廣韻】【集韻】【韻會】□符非切,音肥。
姓也。
【前漢英布傳】中大夫賁赫。
【後漢光武紀】董憲將賁休。
【註】前書賁赫,音肥,今姓音奔。
又【集韻】孚袁切,音翻。
番禺。
【山海經】作賁禺。
賂 【酉集中】【貝字部】 賂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遺也。
【韻會】以財與人也。
【詩魯頌】大賂南金。
【左傳桓二年】寘其賂器於大廟。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伊消切,音腰。
【玉篇】,襻也。
【詩魏風】要之襋之。
【傳】要,也。
【晉書五行志】泰始初,衣服上偏下豐,著衣者皆壓。
又【類篇】一笑切,音要。
衣褑。
或作。
【酉集上】【見字部】【玉篇】無沸切,音未。
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呼光切,音荒。
□或作□。
詳□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皮莧切,音辨。
箛也。
賃 【酉集中】【貝字部】 賃 【廣韻】乃禁切【集韻】【韻會】【正韻】女禁切,□音任。
【說文】庸也。
【玉篇】借傭也。
【類篇】以財雇物也。
【史記範雎傳】臣爲人庸賃。
又【廣雅】僭也。
【集韻】或作任。
賄 【酉集中】【貝字部】 賄 【唐韻】呼罪切【集韻】【韻會】虎猥切,□音悔。
【說文】財也。
【爾雅釋言】賄,財也。
【疏】財帛總名。
【詩衞風】以我賄遷。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布帛曰賄。
又【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賄,與人財之言也。
【左傳文十二年】厚賄之。
【註】賄,贈送也。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內切,音痗。
義同。
賅 【酉集中】【貝字部】 賅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贍也。
【玉篇】奇也,非常也。
亦作侅。
賆 【酉集中】【貝字部】 賆 【廣韻】部田切【集韻】蒲眠切,□音胼。
【博雅】益也。
又【集韻】□正切,音摒。
義同。
資 【酉集中】【貝字部】 資 【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
【說文】貨也。
【易旅卦】旅卽次,懷其資。
【註】必獲次舍,懷來資貨。
又【易乾卦】萬物資始。
【釋文】資,取也。
又【儀禮聘禮】問歲月之資。
【註】資,行用也。
又【五經文字】齎,與資同。
【儀禮少牢饋食禮】資黍于羊俎兩端。
【註】資,猶減也。
今文資作齎。
又與咨同。
【禮緇衣】民惟曰怨資。
【尚書】作咨。
又姓。
【玉海】資氏。
【□留風俗傳】黃帝之後。
【四明志】會稽有資氏。
又【集韻】資四切。
與恣同。
秦刻石文恣作資。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詰利切【集韻】詰計切,□音器。
【說文】尻也。
【廣雅】臀也。
又【玉篇】口奚切【集韻】牽奚切,□音谿。
義同。
賈 【酉集中】【貝字部】 賈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
【說文】賈,市也。
一曰坐賣售也。
【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
【詩邶風】賈用不售。
【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註】行曰商,處曰賈。
又【左傳桓十年】吾焉用此以賈害。
【註】賈,買也。
又【廣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駕。
與價同。
【類篇】售直也。
【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又【集韻】【韻會】【正韻】□舉下切,音斝。
姓也。
【急就篇註】賈,本姬姓之國也。
晉吞滅之,其後稱賈氏。
趚 【酉集中】【走字部】 趚 【集韻】蘇谷切,音速。
□趚,走聲。
赥 【酉集中】【赤字部】 赥 【廣韻】許激切【集韻】【韻會】馨激切【正韻】迄逆切,□音鬩。
赥赥,笑聲。
【元包經】言侃侃,笑赥赥。
又【玉篇】赤也。
鄓 【酉集下】【邑字部】 鄓 【正字通】俗郹字。
詳前郹字註。
賉 【酉集中】【貝字部】 賉 【集韻】雪聿切,音卹。
【玉篇】分賑也。
亦卹字。
賊 【酉集中】【貝字部】 賊 【廣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音蠈。
盜也。
【玉篇】刧人也。
【書舜典】□賊姦宄。
【傳】殺人曰賊。
又【詩大雅】不僭不賊。
【傳】不殘賊。
又【左傳僖九年】不僭不賊。
【註】賊,傷害也。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
【疏】賊虐。
又害苗之蟲。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傳】食節曰賊。
【陸璣疏】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
【備考】【巳集】【火字部】【字彙補】俗焚字。
賋 【酉集中】【貝字部】 賋 【篇韻】音皎。
賋然也。
賌 【酉集中】【貝字部】 賌 【字彙補】歌開切,音該。
【淮南子兵略訓】明於日月星辰之運,□德奇賌之數。
【註】奇賌,隂陽奇秘之要。
賌,音該。
賏 【酉集中】【貝字部】 賏 【廣韻】【集韻】□於敬切,音映。
【說文】頸飾也。
【篇海】連貝飾頸曰賏,女子飾也。
又【集韻】於莖切,音罌。
義同。
賐 【酉集中】【貝字部】 賐 【集韻】須閏切,音峻。
【類篇】□,或作賐。
益也。
賑 【酉集中】【貝字部】 賑 【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富也。
【爾雅釋言】賑,富也。
【註】謂殷賑富有。
【疏】皆豐財也。
【張衡西京賦】鄕邑殷賑。
【類篇】或作軫。
又【集韻】醜忍切,音趁。
義同。
又【廣韻】章刃切【集韻】【韻會】之刃切,□音震。
贍也,給也。
【史記平準書】於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賑貧民。
又【韻會】通作振。
【前漢文帝紀】發倉庾以賑民。
賒 【酉集中】【貝字部】 賒 【唐韻】式車切【集韻】【韻會】詩車切【正韻】詩遮切,□音奢。
【說文】貰買也。
【周禮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貨而斂賒。
【註】無貨則賒,貰而予之。
又【類篇】一曰遠也。
【王勃太公遇文王贊】城闕雖近,風雲尚賒。
又【篇海】凡人謂遲緩爲賒。
又同奢。
【後漢仲長統傳】楚楚衣服戒窮賒。
【註】奢同。
又葉詩戈切。
【謝靈運感時賦】相物類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賒。
揆大耋之或遄,指崦嵫于西阿。
【正字通】俗從餘作賖。
賓 【酉集中】【貝字部】 賓 〔古文〕□□□□【唐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民切,□音濱。
【說文】所敬也。
【玉篇】客也。
【易觀卦】利用賓于王。
【書舜典】賓于四門。
又【洪範】八政,七曰賓。
【傳】禮賓客無不敬。
【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賓。
【註】賓,主人之僚友。
又【爾雅釋詁】賓,服也。
【疏】賓者,懷德而服。
【新序】先王所以拱揖指揮,而四海賓者,誠德之至已形于外,故《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旣來。
又【書堯典】寅賓出日。
【傳】賓,導也。
【釋文】從也。
又律名。
【禮月令】律中蕤賓。
【註】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
【白虎通】蕤者,下也。
賓者,敬也,言陽氣上極,隂氣始賓敬之也。
又罽賓,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罽賓國王治循鮮城。
又姓。
【玉海】賓氏,周有賓滑、賓起,齊有賓胥無、賓媚人。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司賓、典賓、掌賓各二人。
又龍賓。
【陶家瓶餘事】明皇禦案墨,一日見小道士如蠅,呼萬歲。
曰:臣,墨之精,黑松使者也。
凡世有文者,墨上有龍賓十二。
上神之,乃以分賜掌文官。
又野賓。
【王氏見聞錄】王仁裕有猿,小而慧黠,名曰野賓。
又【集韻】必刃切,音殯。
【書多士】予惟四方罔攸賓。
【釋文】徐音殯,馬雲:卻也。
【史記蘇秦傳】其次必長賓之。
【註】次計長擯棄關西。
【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以賓寡人。
【音義】賓或作擯,棄也。
賔 【酉集中】【貝字部】 賔 【韻會】俗賓字。
【五經文字】賓,經典相承作賔已久,不可攺正。
賕 【酉集中】【貝字部】 賕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以財枉法相謝也。
【徐曰】非理而求之也。
【史記滑稽傳】又恐受賕枉法。
又【玉篇】賕,質也,請也。
賙 【酉集中】【貝字部】 賙 【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
【玉篇】給也,贍也,收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五黨爲州,使之相賙。
【註】謂禮物不備相給足也。
又與周同。
【詩大雅】靡人不周。
【箋】周,當作賙。
【疏】以周於人,其字當從貝,故轉爲賙。
賚 【酉集中】【貝字部】 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洛代切,音睞。
【說文】賜也。
【爾雅釋詁】賚,予也。
【書湯誓】予其大賚汝。
又【說命】夢帝賚予良弼。
又【集韻】【韻會】□洛蓋切,音賴。
又【集韻】郞才切,音來。
義□同。
又【玉篇】勞賚爲勑字。
勑,力代切,勞也。
今作賚。
【集韻】或書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古作□。
註詳糸部六畫。
賛 【酉集中】【貝字部】 賛 【廣韻】【集韻】【韻會】□則旰切,音讚。
【五經文字】贊,經典相承,隷省作賛。
賜 【酉集中】【貝字部】 賜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
【說文】予也。
【篇海】錫也。
【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
【註】三賜,三命也。
【疏】受命卽受賜。
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
【註】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
【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巳集中】【火字部】【篇海】俗焰字。
賝 【酉集中】【貝字部】 賝 【廣韻】醜林切【集韻】【正韻】癡林切,□音棽。
賮也。
【玉篇】寶色。
亦作琛。
賞 【酉集中】【貝字部】 賞 【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
【說文】賜有功也。
【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
【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
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
【註】賞,猶勸也。
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
【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
又凡貽與者亦曰賞。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
又姓。
【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賟 【酉集中】【貝字部】 賟 【廣韻】【集韻】□他典切,音腆。
【玉篇】富也。
賠 【酉集中】【貝字部】 賠 【字彙】古無此字。
俗音裴,作賠補之字。
○按《正字通》備字註: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