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
【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臘。
【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
【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
【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
【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
【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義同。
又【韻補】葉音浮。
【易林】範子妙材,戮辱傷膚。
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膛 【未集下】【肉字部】 膛 【玉篇】【集韻】□他郞切,音湯。
肥貌。
膜 【未集下】【肉字部】 膜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說文】肉閒脈膜也。
【廣韻】肉膜。
【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
【爾雅釋器肉曰脫之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博雅】膜也。
又撫也。
【揚子方言】膜,撫也。
【註】謂撫順也。
又【廣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音糢。
【廣韻】膜,拜也。
【穆天子傳】膜拜而受。
【註】長跪拜也。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母迥切,明上聲。
巊,山貌。
【左思吳都賦】巊鬱岪。
【註】山氣暗昧之狀。
一曰山高貌。
膝 【未集下】【肉字部】 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
【說文】脛頭卪也。
本作厀。
【徐曰】今俗作膝。
膝,人之節也。
【釋名】膝,伸也,可屈伸也。
【儀禮旣夕】袂屬,幅長下膝。
又【韻會】楯名。
【揚子方言】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膝。
【唐書王志愔傳】鶴膝犀渠。
【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
又齧膝,良馬名。
【前漢王褒傳】駕齧膝。
【註】孟康曰:良馬,低頭口至膝也。
考證:〔又齒膝,良馬名。
【前漢王褒傳】駕齒膝。
〕謹照原文兩齒字□改齧。
苙 【申集上】【艸字部】 苙 【韻會】【正韻】□力入切,音立。
【揚子方言】苙,圂也。
【郭註】謂蘭圂也。
【孟子】旣入其苙。
又【廣韻】其立切,音及。
艸名。
【博雅】白苙,□薋也。
【集韻】藥艸,白芷也。
亦作芨。
膞 【未集下】【肉字部】 膞 【唐韻】市沇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乳兗切,□音轉。
【說文】切肉也。
【廣韻】細割也。
【博雅】膞,臠也。
又【正韻】腓膞,腸也。
又一挺肉亦曰膞。
【淮南子說林訓】一膞炭熯,掇之則爛指。
【註】一膞,一挺也。
膞,音轉。
又人名。
【史記外戚世家】有男一人,爲昌邑王。
【註】名膞。
又【廣韻】旨兗切【集韻】豎兗切【正韻】止兗切,□音腨。
義同。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
股骨也。
【儀禮少牢饋食禮】升羊豕肩臂臑膞胳。
【註】髀下爲膞,猶前足之臂。
膞下爲胳,猶前足之臑也。
【釋文】音純。
亦讀之兗反。
又【集韻】【韻會】□淳沿切,音遄。
陶人作器具。
【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器中膞。
【註】膞,鄭康成讀如車輇之輇。
又【廣韻】職緣切【集韻】朱遄切,□音專。
膞,鳥胃也。
又【集韻】食川切,音船。
義同。
膟 【未集下】【肉字部】 膟 【廣韻】呂卹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
【說文】血祭肉也。
【玉篇】膟膋。
【詩小雅或燔或炙傳】燔取膟膋。
又【集韻】一曰腸閒脂。
【禮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報陽也。
【註】膟膋,腸閒脂也。
【正字通】祭則合蕭□之,使臭達牆屋也。
又【集韻】朔律切,音率。
義同。
【說文】本作□。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章移切,音支。
病也。
【戌集中】【音字部】【唐韻】【集韻】□魚音切,音唫。
【說文】本作吟。
同訡。
詳口部吟字註。
【戌集中】【阜字部】【玉篇】咨以切【集韻】祖似切,□音子。
【玉篇】地名。
膠 【未集下】【肉字部】 膠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昵也。
作之以皮。
【徐曰】昵,黏也。
【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
【廣韻】膠漆。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
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
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
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
凡昵之類,不能方。
【註】昔音錯。
純赤之中,文又交錯也。
澤,表裏有文,色潤澤也。
紾,縝密。
摶,音團,團圓也。
廉,利也。
昵,本作□。
不方柔韌,不取其方整也。
又【爾雅釋詁】膠,固也。
【疏】膠者,所以固物。
【詩小雅】德音孔膠。
【傳】膠,固也。
又【博雅】欺也。
又戾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蜿灗膠戾。
【註】膠戾,邪曲也。
又【廣韻】太學也。
【正字通】東膠,周學名。
周之學,成均居中,左東序,右瞽宗。
東膠卽東序也。
又【集韻】糾也。
【禮王制】養國老於東膠。
【註】膠之言糾也。
又【正韻】黏泥不通。
【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
又膠葛,氣也。
【前漢揚雄傳】撠膠葛,騰九閎。
【註】膠葛,上淸之氣也。
又【韻會】和也。
【詩鄭風】雞鳴膠膠。
【傳】膠膠,猶喈喈也。
又詐也。
【揚子方言】膠,譎詐也。
涼州西南之閒曰膠。
又【韻會】水名。
萊州有膠水。
又地名。
【戰國策】以膠東委於燕。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膠鬲。
又【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音敎。
義同。
又【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
動撓貌。
【莊子天道篇】膠膠擾擾乎。
【音義】交卯反。
又【集韻】女巧切,音橈。
澩膠,雜亂貌。
又乎刀切,音豪。
戾也。
【楚辭九辯】何況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
【註】膠加,戾也。
音豪。
又【五音集韻】口交切,音敲。
面不平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膠必厚施。
〕謹照原文改施膠必厚。
膡 【未集下】【肉字部】 膡 【廣韻】【集韻】□以證切,音孕。
【廣韻】大視。
【集韻】美目也。
又【廣韻】雙也。
又【五音集韻】增益也。
一曰送也。
又物相贈也。
又【集韻】徒登切,音騰。
美目也。
一曰大視。
【廣韻】作□。
又【廣韻】詩證切,音勝。
又【集韻】持陵切,音澂。
義□同。
膢 【未集下】【肉字部】 膢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龍珠切,□音慺。
【說文】楚俗,以二月祭飮食之神也。
【廣韻】飮食祭也,冀州八月,楚俗二月。
【集韻】臘祭名。
或從示。
【韻會】鹽鐵論,非膢臘祭祀無酒肉也。
膢八月旦,今河東俗奉之爲大節,祭祀先人。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
【註】如淳曰:音樓。
漢儀注:立秋貙膢。
服虔曰:殺也。
蘇林曰:祭名也。
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臘,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
又【說文】一曰祈穀食新曰離膢。
又【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
義同。
又【類篇】力求切,同劉。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師古曰:續漢書,貙膢作貙劉。
膢、劉義各通耳。
膣 【未集下】【肉字部】 膣 【篇海】音窒。
肉生也。
膦 【未集下】【肉字部】 膦 【廣韻】【集韻】□力展切,音輦。
膦腝,無力。
膧 【未集下】【肉字部】 膧 【集韻】【韻會】徒東切【正韻】徒紅切,□音同。
【集韻】肥貌。
又【集韻】傳江切,音幢。
膧腔,尻骨。
亦作□。
【午集上】【田字部】【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由。
【說文】木生條也。
從弓,象枝條華函之形,由聲。
引商書若顚木之有枿。
【徐曰】謂已倒之木,更生孫枝也。
者,猶可也,止之言也。
《今文尚書》作由。
膨 【未集下】【肉字部】 膨 【廣韻】【集韻】□蒲孟切,音□。
脹也。
又【廣韻】薄庚切【集韻】蒲庚切,□音彭。
【廣韻】膨脝,脹貌。
【集韻】膨脝,大腹。
【韓愈石鼎聮句】豕腹脹膨脝。
又【集韻】普孟切,亨去聲。
義同。
茊 【申集上】【艸字部】 茊 【正字通】古文茲字。
註詳六畫。
膩 【未集下】【肉字部】 膩 【唐韻】【集韻】【韻會】□女利切,音□。
【說文】上肥也。
【玉篇】垢膩也。
【廣韻】肥膩。
又滑也。
【宋玉招魂】靡顏膩理。
【註】膩,滑也。
【類篇】或作□。
膪 【未集下】【肉字部】 膪 【廣韻】陟駕切【集韻】蒲駕切,□音吒。
□膪,肥也。
又【廣韻】竹賣切,音□。
腏肉也。
亦作。
膫 【未集下】【肉字部】 膫 【唐韻】洛蕭切【集韻】憐蕭切,□同膋。
【說文】牛腸脂也。
詩:取其血膫。
◎按詩小雅今作膋。
又【集韻】侯國名。
在南陽。
【前漢功臣表】膫侯次公。
又【西南夷傳】粵將畢取以軍降,爲膫侯。
【註】屬南陽。
又【廣韻】【集韻】力照切【韻會】【正韻】力弔切,□音尞。
炙也。
【集韻】本作爒。
又【集韻】郞刀切,音勞。
腸脂也。
膬 【未集下】【肉字部】 膬 【唐韻】七絕切【集韻】促絕切。
□與脆同。
【說文】耎而易破也。
從肉毳,轉入龤聲。
又【廣韻】此芮切【正韻】蚩瑞切,□音毳。
【管子霸言篇】釋堅而攻膬。
【枚乗七發】飮食則溫淳甘膬。
【註】膬,昌芮反。
又【集韻】租悅切,音蕝。
義同。
【集韻】或作脺。
膭 【未集下】【肉字部】 膭 【廣韻】公回切【集韻】姑回切,□音傀。
【廣韻】肥貌。
【集韻】肥大貌。
又【廣韻】【集韻】□胡對切,音潰。
義同。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
下大貌。
膮 【未集下】【肉字部】 膮 【唐韻】許幺切【集韻】【韻會】馨幺切,□音憢。
【說文】豕肉羹也。
【禮內則】膷臐膮醢。
【釋文】豕羹也。
【儀禮聘禮】膷臐膮。
【釋文】豕□也。
又【博雅】膮,香也。
又【廣韻】馨皛切【集韻】馨鳥切【韻會】【正韻】許照切,□音曉。
又【集韻】香幽切,音烋。
義□同。
膯 【未集下】【肉字部】 膯 【廣韻】他登切,音鼟。
飽也。
【類篇】吳人謂飽曰膯。
膰 【未集下】【肉字部】 膰 【集韻】符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
【說文】宗廟火熟肉。
春秋傳,天子有事,焉以饋同姓諸侯。
或從肉。
【玉篇】膰,肝也。
【穀梁傳定十四年】脤者何也。
俎實也,祭肉也。
生曰脤,熟曰膰。
【史記周本紀】顯王緻文武胙於秦孝公。
【註】胙,膰肉也。
又【孔子世家】如緻膰乎大夫。
【註】膰,祭肉。
【後漢劉長卿妻傳】縣邑有祀,必膰焉。
【註】膰,祭餘肉也。
又與燔通。
【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釋文】燔,亦作膰。
【穀梁傳定十四年】熟曰膰。
【釋文】本作燔。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大腹也。
又蒲波切,音婆。
義同。
膱 【未集下】【肉字部】 膱 【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
【集韻】脯脡也。
長尺有二寸。
【儀禮鄕射禮】膱長尺二寸。
【註】膱,猶脡也。
又【韻會】一曰肉敗也。
【博雅】膱,臭也。
膲 【未集下】【肉字部】 膲 【廣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焦。
【廣韻】人之三膲。
【集韻】三膲,無形之府。
通作焦。
【韻會】醫經雲: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
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
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
三焦者,水榖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又黃庭經雲:五藏之上系管爲三焦。
雲笈雲:肝心肺頭爲三焦。
焦熱也。
又去聲。
肉不滿也。
【淮南子天文訓】是以月虛而魚腦減,月死而蠃蛖膲。
【註】膲,肉不滿。
音醮。
膳 【未集下】【肉字部】 膳 【唐韻】常衍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說文】具食也。
【徐曰】言具備此食也。
庖人和味,必加善,胡從善。
【韻會】熟食曰饗,具食曰膳。
【周禮】鄭註:膳之言善也。
今時美物曰珍膳。
【前漢宣帝紀】其令大官,損膳省宰。
【註】膳,具食也,食之善者也。
又牲肉也。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
【註】膳,牲肉也。
又【廣韻】食也。
【禮文王世子】食下問所膳。
【註】問所食者。
又【博雅】膳,離也。
又官名。
【釋小雅】仲允膳夫。
【箋】膳夫,上士也。
掌王之飮食膳羞。
又【韻會】亦作善。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繕。
義同。
【集韻】或作饍。
考證:〔【正韻】膳之言善也。
今時美物曰珍膳。
〕謹按二句出周禮天官敍官註,不始於正韻,謹改正韻爲周禮鄭註。
〔【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飮食膳羞。
〕謹按膳夫二字重出,謹省下膳夫二字。
□照原文飲食改食飲。
膴 【未集下】【肉字部】 膴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呼。
【說文】無骨臘也。
揚雄說,鳥臘也。
又大臠也。
【博雅】膴,脯也。
【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註】膴,肉大臠,所以祭者。
【禮少儀】祭膴。
【註】膴,大臠,謂刳魚腹也。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
義同。
又法也。
【詩小雅】民雖靡膴。
【箋】膴,法也。
【釋文】膴,沈音無。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廣韻】土地腴美膴膴然。
【集韻】美也。
【韻會】厚也。
【詩大雅】周原膴膴。
【傳】膴膴,美也。
【釋文】音武。
又【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張載七哀詩】原陵鬱膴膴。
【註】膴膴,肥美也。
又【集韻】【韻會】□火羽切,音詡。
【集韻】脯也。
一曰腂肉大臠。
【韻會】大臠謂刳魚腹。
讀如哻。
【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其上。
【註】膴,讀如殷哻之哻。
刳魚時割其腹,以爲大臠也。
又【集韻】謨杯切,音枚。
背肉也。
心上口下也。
又蒙脯切,音橅。
無骨臘也。
膷 【未集下】【肉字部】 膷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
【廣韻】牛羹。
【集韻】膷,牛臛。
臐,羊臛。
膮,豕臛。
【禮內則】膷臐膮醢。
【釋文】膷,音香,牛□也。
又【博雅】膷,香也。
又【玉篇】肉中生息肉也。
膸 【未集下】【肉字部】 膸 【玉篇】相觜切,雖上聲。
骨膸。
【五音集韻】骨中脂也。
又【玉篇】羊水切。
膸孔也。
本從骨。
【戌集下】【頁字部】【集韻】子餘切,音苴。
頷也。
昅 【辰集上】【日字部】 昅 【廣韻】巨業切【集韻】極業切,□音劫。
昅,乾也。
又【集韻】極曄切,音笈。
義同。
膹 【未集下】【肉字部】 膹 【唐韻】房吻切【集韻】父吻切,□音憤。
【說文】膗也。
【廣韻】切熟肉也。
【博雅】膹,臛也。
【急就篇註】膹,麤切生肉也。
又【廣韻】浮鬼切【集韻】父尾切,□音陫。
□多汁也。
又【集韻】符非切,音肥。
義同。
從賁,十三畫。
字彙附十二畫,非。
今改正。
荗 【申集上】【艸字部】 荗 【字彙補】牀直切,音述。
莪荗,藥名,見《本草》。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靈。
瘦貌。
【酉集下】【酉字部】【廣韻】陟離切【集韻】珍離切,□音知。
與□同。
又【五音集韻】他禮切,音體。
與醍同。
膺 【未集下】【肉字部】 膺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應。
【說文】胷也。
【史記趙世家】大膺,大胷,修下而馮。
又【爾雅釋言】親也。
【禮少儀】執箕膺擖。
【註】膺,親也。
又【正韻】當也。
【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
【傳】膺,當也。
又受也。
【楚辭天問】撰體協脅。
鹿何膺之。
【註】膺,受也。
又【韻會】馬帶也。
【詩秦風】虎韔鏤膺。
【傳】膺,馬帶也。
又【大雅】鉤膺濯濯。
【傳】鉤膺,樊纓也。
又【增韻】擊也。
又【集韻】於證切,英去聲。
胷也。
【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釋文】徐邈讀。
又【釋名】膺,壅也。
氣所壅塞也。
【正字通】黃庭經,舌下□膺生死岸。
陶弘景讀壅。
膻 【未集下】【肉字部】 膻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音袒。
【說文】肉膻也。
從肉亶聲。
詩膻裼暴虎。
◎按詩鄭風,今作襢。
【集韻】或省作膽。
又【集韻】【正韻】□屍連切,音羶。
【說文】羊臭也。
本作羴。
或作羶□。
【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禦,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
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
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膼 【未集下】【肉字部】 膼 【廣韻】陟瓜切【集韻】張瓜切,□音檛。
【廣韻】膇也。
【集韻】腿也。
膽 【未集下】【肉字部】 膽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
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
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
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
肝者,木之精也。
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
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膾 【未集下】【肉字部】 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
【說文】細切肉也。
【玉篇】肉細切者爲膾。
【釋名】膾,會也。
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
【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
【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
【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
堯欲伐宗膾。
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從魚。
鱠。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古文眠字。
註詳目部五畫。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先的切,音錫。
女名。
膿 【未集下】【肉字部】 膿 【廣韻】【集韻】【韻會】□奴冬切,音農。
【說文】腫血也。
【玉篇】癰疽潰也。
【史記倉公傳】後八日嘔膿。
又【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
【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又爛也。
【齊民要術】水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
以鐮浸水芟之,草悉膿死。
臀 【未集下】【肉字部】 臀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
【說文】髀也。
本作□。
【字彙】腿靨。
【博雅】臀謂之脽。
【易夬卦】臀無膚。
【周語】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
【註】尻也。
又【韻會】底也。
【易困卦】臀困於株木。
【註】最處底下。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爲量,其臀一寸。
【註】底深一寸也。
又人名。
【左傳宣二年】公子黑臀。
【註】晉文公子。
又勝臀,齊人,見戰國策。
臁 【未集下】【肉字部】 臁 【集韻】離鹽切,音廉。
【玉篇】穴臁也。
【集韻】脛臁也。
臂 【未集下】【肉字部】 臂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
【說文】手上也。
【廣韻】肱也。
【增韻】腕也。
【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
【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
【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又牲之肩腳亦謂臂。
【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
【疏】臂臑,謂肩腳也。
臃 【未集下】【肉字部】 臃 【集韻】於容切,音邕。
【說文】腫也。
【史記倉公傳】色將發臃。
又【五音集韻】於隴切,音擁。
臃腫,肉起也。
【戰國策】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爲有臃腫也。
臄 【未集下】【肉字部】 臄 【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正韻】極虐切,□音噱。
【說文】口上阿也。
【詩大雅】嘉殽脾臄。
【傳】臄,函也。
【釋文】通俗文雲:口上曰臄。
又【集韻】切肉也。
取脾腎寘腸炙之曰臄。
又【集韻】強魚切,音渠。
鳥臘。
【韻會】或作□。
通作噱。
臅 【未集下】【肉字部】 臅 【廣韻】尺玉切【集韻】【韻會】樞玉切,□音觸。
【禮內則】小切狼臅膏。
【註】狼臅膏,臆中膏也。
又【糗餌粉酏註】酏,當爲餰。
以稻米與狼臅膏爲餰是也。
又【集韻】朱欲切,音燭。
義同。
【禮內則狼臅膏釋文】徐又音燭。
又【集韻】須玉切,音粟。
義同。
臆 【未集下】【肉字部】 臆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力切,□音億。
【說文】胷肉也。
【廣韻】胷臆。
【史記扁鵲傳】因噓唏服臆。
又滿也。
【揚子方言】臆,滿也。
【註】愊臆,氣滿之也。
又抑也。
【釋名】臆猶抑也。
抑氣所塞也。
又【集韻】隱己切,音譩。
和醴酏爲飮也。
又【韻會】通作意。
【史記賈誼傳】請以臆對。
【漢書】作意。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公羊傳莊二十一年】大災者何,大瘠也。
大瘠者何,也。
【註】民疾疫也。
【集韻】或作癘□。
通作厲。
臇 【未集下】【肉字部】 臇 【唐韻】子沇切【集韻】【韻會】子兗切【正韻】徂兗切,□音□。
【說文】□也。
【曹植名都篇】膾鯉臇胎鰕。
【註】臇者,少汁臛也。
又【廣韻】【集韻】□遵爲切,音。
義同。
臈 【未集下】【肉字部】 臈 【集韻】臘或作臈。
【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摶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又蜜臈。
【古今注】遠方諸山出蜜臈處,以木爲器,中開小孔,以蜜臈塗器內外。
又臈布。
【古今注】周書曰:昆吾氏獻切玉刀,切玉如臈布。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
臈膽,肥貌。
考證:〔【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搏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謹照原文搏改摶。
【午集上】【生字部】【字彙補】與甥同。
見石墨鐫華。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枯鎋切【集韻】【韻會】五瞎切,□音。
木虎,止樂器,亦名敔也。
又【玉篇】亦作楬。
【禮樂記】然後聖人作爲鞉鼓,椌揭壎篪。
【韻會】或作。
亦作。
考證:〔【禮樂記】作爲鞉鼓,椌楬,此德音也。
〕謹按所引句未全,今照原文改然後聖人作爲鞉鼓,椌揭壎篪。
省此德音也四字。
□ 【子集上】【一字部】 □ 【字彙補】同丘。
【道藏洞靈經】黃帝得常仙封鴻□容□。
□字原字廣下從氏彡乚作。
臉 【未集下】【肉字部】 臉 【集韻】【韻會】□居奄切,音檢。
【集韻】頰也。
【韻會】目下頰上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韱。
【廣韻】□也。
【齊民要術】羹臛法,有臉羹。
又【博雅】臉,□也。
【釋文】臉,七潛切。
又【廣韻】力減切【集韻】兩減切,□音溓。
義同。
臊 【未集下】【肉字部】 臊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
【說文】豕膏臭也。
從肉,喿,意兼聲。
【廣韻】腥臊。
【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
【註】臊,豕膏也。
又【韻會】一曰犬臊也。
【正韻】犬膏也。
【禮內則】夏腒鱐膳膏臊。
【註】犬膏臊。
又凡肉之腥者皆曰臊。
【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又【韻補】葉音摗。
【易林】東家殺牛,汗臭腥臊。
葉下周。
臋 【未集下】【肉字部】 臋 【字彙補】與臀同。
臍 【未集下】【肉字部】 臍 【廣韻】徂奚切【集韻】【韻會】前西切,□音齊。
【說文】肶臍也。
【正字通】子初生所繫也。
斷之爲臍帶,以其當心腎之中,前直神闕,後直命門,故謂之臍也。
又劑也。
【釋名】臍,劑也,腸端之所限劑也。
又【韻會】通作齊。
【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
【註】齊臍同。
臎 【未集下】【肉字部】 臎 【廣韻】【集韻】□七醉切,音翠。
【廣韻】鳥尾上肉。
又【博雅】臎,肥也。
又【博雅】臎,□也。
又【廣韻】遵誄切【集韻】祖誄切,□音濢。
髁骨也。
一曰肥實謂之臎。
臏 【未集下】【肉字部】 臏 【廣韻】毗忍切【集韻】【韻會】婢忍切,□音牝。
【說文】膝耑也。
【增韻】膝蓋骨。
【潘嶽西征賦】徂潛鉛而脫臏。
【註】膝蓋也。
又【玉篇】臏骨也。
【史記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註】正義曰:臏,脛骨也。
又【集韻】一曰刖也。
【周禮秋官司□刖罪五百註】刖,斷足也。
周改臏作刖,殺死□也。
【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亦告於甸人註】宮割臏墨劓刖,皆以刀鋸割刺人體也。
又人名。
【史記孫武傳】孫臏,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又【集韻】毗賓切,音頻。
又遍忍切,音。
義□同。
臐 【未集下】【肉字部】 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熏。
【玉篇】臐,今時□也。
羊曰臐。
【禮內則】膷臐膮醢。
【釋文】羊□也。
又【廣韻】香美之名。
【博雅】臐,香也。
又【廣韻】許運切,音訓。
義同。
【類篇】或作□。
臑 【未集下】【肉字部】 臑 【唐韻】那到切【集韻】【韻會】乃到切【正韻】奴報切,□音□。
【說文】臂羊矢也。
【徐曰】按史記,龜前臑骨,帶之入山林不迷。
蓋骨形象羊矢,因名之。
【廣韻】臂節。
【韻會】肩腳也。
【儀禮鄕射禮】折脊脅肺臑。
【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
【疏】臂臑謂肩腳也。
【史記龜筴傳】取前足臑骨,穿佩之。
【註】臑臂。
又【說文長箋】黃蹢躅,一名臑羊華。
又【集韻】奴刀切,音夔。
義同。
又【集韻】人之切,音而。
與胹同。
爛也。
秦晉之郊謂熟曰胹。
【枚乗七發】熊蹯之臑。
【註】臑,音而,熟也。
【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註】臑若,熟爛也。
又【集韻】五管切,音輐。
體燠也。
又【集韻】昏困切,音。
肉醢。
又【集韻】汝朱切【正韻】如朱切,□音儒。
【廣韻】□耎貌。
【集韻】肱骨也。
一曰衣名。
襦者,本取臑義。
臒 【未集下】【肉字部】 臒 【玉篇】烏郭切,音艧。
善肉也。
又人名。
【史記王于侯表】五據侯劉臒。
【寅集中】【山字部】【唐韻】【韻會】【正韻】徂賄切【集韻】徂誄切,□音罪。
□,山貌。
【說文】本作□。
從山辠聲。
【張衡西京賦】上林岑以□。
【註】險峻不齊也。
【沈炯歸賦】其山則嶔岑嵬。
【六書】作□。
胚 【未集下】【肉字部】 胚 【集韻】鋪枚切,音坯。
婦孕一月也,或從女作。
【爾雅釋詁胎始也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
【郭璞江賦】類胚渾之未凝。
【註】言雲氣杳冥,似胚胎渾沌,尚未凝結。
又【玉篇】匹尤切,音。
義同。
【說文】本從不作肧。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郞達切,音剌。
【博雅】也。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邊入聲。
【玉篇】大也。
【廣韻】大力之貌。
【補遺】【午集】【田字部】【篇海類編】昌石切,音尺。
田器。
又地名。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古隘切【集韻】居隘切,□音懈。
病也。
又【集韻】宜佳切,音厓。
癡貌。
又硏奚切,音倪。
義同。
胛 【未集下】【肉字部】 胛 【廣韻】【集韻】【韻會】□古狎切,音甲。
【廣韻】背胛。
【集韻】一曰闔也。
與胷脅相會闔。
【正字通】俗謂肩甲。
【後漢張宗傳】中矛貫胛。
【註】背上兩膊閒也。
勝 【未集下】【肉字部】 勝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
【說文】犬膏臭也。
從肉,生,意兼聲。
一曰不熟也。
徐引禮記,飯勝而苴熟。
【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
雞膏也。
說文作勝,雲:犬膏臭也。
又【集韻】七正切,音婧。
【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勝遇。
【註】音姓。
又新佞切,音性。
與腥同。
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又【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
餼肉也。
考證:〔一曰,不熟也。
徐引禮記,飮勝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勝改飯勝。
胝 【未集下】【肉字部】 胝 【唐韻】竹尼切【集韻】【韻會】張尼切,□音疷。
【說文】腄也。
【玉篇】胼胝。
【廣韻】皮厚也。
【韻會】□也。
【集韻】一曰繭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躬傶骿胝無胈【註】□也。
【荀子子道篇】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
【任昉百辟勸進牋】雖累繭救宋,重胝存楚。
又【集韻】稱脂切,音□。
鳥胃。
一曰胵,五藏總名。
【博雅】百葉謂之膍胵。
本作胵。
或從氐。
又丁計切,音帝。
牲體之本也。
又【正韻】旨而切,音支。
義同。
胞 【未集下】【肉字部】 胞 【廣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音拋。
【說文】兒生裹也。
【博雅】人四月而胞。
【莊子外物篇】胞有重閬,心有天遊。
【註】胞,腹中胎。
閬空曠也。
【前漢外戚傳】善臧我兒胞。
【師古註】音苞。
謂胎之衣也。
又【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
又【廣韻】布交切【集韻】【韻會】班交切,□音包。
又【集韻】方鳩切,否平聲。
義□同。
又【集韻】【韻會】□蒲交切。
與庖同。
肉吏也。
【禮祭統】夫祭有畀輝胞翟閽者。
【莊子庚桑楚】湯以胞人籠伊尹。
【前漢百官公卿表】胞人,都水均官三長丞。
【註】胞與庖同。
胞人,主掌宰割者也。
又【五音集韻】匹貌切,音奅。
面生氣也。
胠 【未集下】【肉字部】 胠 【廣韻】去魚切【正韻】丘於切,□音區。
【博雅】胠,脅也。
又【韻會】一曰旁開爲胠。
【正韻】發也,開也。
【莊子胠篋篇】將爲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爲守備。
【註】胠,起居反,從旁開爲胠。
一雲發也。
又去也。
【荀子榮辱篇】儵者,浮陽之魚也。
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
又【韻會】軍左翼曰啓,右翼曰胠。
【左傳襄二十三年】狼蘧疏爲右胠。
又【廣韻】丘倨切【集韻】【韻會】丘據切【正韻】區遇切,□音去。
脅也。
又【集韻】乞業切,音。
又迄業切,音脅。
又【韻會】口舉切,去上聲。
義□同。
又【廣韻】去劫切【正韻】苦洽切,□音恰。
開也,發也。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武原靖侯衞胠。
【註】胠音脅,又音怯。
胡 【未集下】【肉字部】 胡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瑚。
【說文】牛頷垂也。
【正字通】喉也。
頷肉下垂者曰胡。
【詩豳風】狼跋其胡。
【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
【釋名】胡,互也。
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
【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
【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又【韻會】何也。
【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又【集韻】壽也。
【詩周頌】胡考之寧。
【傳】胡,壽也。
又【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
戈頸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
【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又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又【韻會】麤纓無文理者。
亦曰曼胡。
又遐遠也。
【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註】胡,猶遐也,遠也。
又懸蠶簿橫也。
【揚子方言】胡以懸,關西謂之。
【註】,懸蠶簿橫也。
又粉名。
【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
【抱樸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又餅名。
【釋名】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又胡蝶,蟲名。
【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又【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曰胡。
又【正字通】菰米曰彫胡。
【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
【註】彫胡,菰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繁由胡。
【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
廣雅雲:枲耳也。
郭雲:亦曰胡枲。
【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又鳥名。
【禮表記詩雲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又【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
【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又水名。
【爾雅釋水】胡蘇。
【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又丘名。
【爾雅釋丘】方丘,胡丘。
【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又禮器。
與瑚同。
【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
【註】胡簋,禮器。
夏曰胡。
又縣名。
【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
【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
【註】墨翟弟子。
【又】封胡五篇。
【註】黃帝臣。
又國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
【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又姓。
【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
【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
又複姓。
【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
【註】侍禦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又【集韻】洪孤切,音□。
戈戟內柄處。
又胡故切,音護。
頸也。
【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
晉灼讀。
胣 【未集下】【肉字部】 胣 【集韻】醜豸切,音褫。
刳腸曰胣。
【莊子胠篋篇】昔者龍逢斬,比幹剖,萇弘胣。
【註】刳腸曰胣。
又演爾切,音酏。
又賞是切,弛去聲。
義□同。
或作肔。
胤 【未集下】【肉字部】 胤 〔古文〕□【廣韻】羊晉切【正韻】羊進切,□音孕。
【說文】子孫相承續也。
從肉從八,象其長也。
幺亦象重累也。
【廣韻】繼也,嗣也。
【書洛誥】予乃胤保,大相東土。
【傳】我乃繼文武安天下之道,大相洛邑。
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
【傳】王者主民,當敬民事。
民事無失天所嗣常也。
又習也。
【詩大雅】永錫祚胤。
【傳】胤,習也。
又【廣韻】國名。
【書胤征】胤侯命掌六師。
又姓。
又【韻補】葉延去聲。
【徐幹齊都賦】旣墜反升,將絕復胤。
葉下徧。
胥 【未集下】【肉字部】 胥 〔古文〕□【廣韻】相居切【集韻】新於切,□音湑。
【說文】蟹醢也。
【韻會】言其肉胥胥解也。
【周禮天官庖人註】靑州之蟹胥。
又【集韻】助也,待也。
又【廣韻】相也。
【書太甲】民非後,罔克胥匡以生。
【傳】無能相匡。
【前漢楚元王傳】二人諫不聽,胥靡之。
【註】胥,相也。
靡,隨也。
古者相隨坐輕□之名。
又□徒亦名胥靡。
【莊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懼。
【註】胥靡,□徒人也。
【前漢敘傳】史遷薰胥以□。
【註】胥,相也。
又【集韻】皆也。
【詩小雅】君子樂胥。
【傳】胥,皆也。
又儲胥,謂蓄積待用也。
【前漢揚雄傳】木雍槍累,以爲儲胥。
【註】有儲蓄,以待所須也。
又官名。
【周禮地官】胥師,二十肆,則一人皆二史。
【註】胥及肆長,市中給繇役者。
【禮文王世子】胥鼓南。
【註】胥掌以六樂之會正舞位。
又樹名。
【前漢司馬相如傳】留落胥邪。
【註】胥邪似幷閭,皮可作索。
又蝶名。
【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
【註】蝴蝶一名胥。
【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胡蝶,胥也。
化而爲蟲,生竈下。
又語辭。
【詩小雅】侯氏燕胥。
【又】君子樂胥。
又地名。
【左傳宣十二年】車及于蒲胥之市。
又胥閭,門名。
【穀梁傳成元年】客不悅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
【註】門名。
又姓。
【廣韻】胥童,晉臣。
見【左傳成十七年】。
又人名。
【左傳哀十一年】桑掩胥禦國子。
【前漢功臣表】復陽剛侯陳胥。
又【集韻】寫與切,音諝。
又蘇故切,音素。
義□同。
又【正韻】山徂切,音蔬。
同蘇。
又【韻補】葉胥上聲。
【班固靈臺詩】屢維豐年。
於皇樂胥。
葉上廡雨。
考證:〔【周禮地官】胥師,二十四,則一人皆二史。
〕謹照原文二十四改二十肆。
胦 【未集下】【肉字部】 胦 【廣韻】握江切【集韻】於江切,□音□。
胦肛,不伏人。
又【廣韻】【集韻】□於良切,音央。
【廣韻】脬胦。
【集韻】脖胦,臍也。
又【集韻】於郞切,音鴦。
又倚朗切,音坱。
義□同。
胧 【辰集上】【月字部】 朧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
【說文】朦朧也。
又【類篇】朣朧,月初出。
詳朣字註。
胪 【未集下】【肉字部】 臚 【唐韻】力居切【集韻】【正韻】淩如切,□音閭。
【說文】皮也。
【抱樸子至理卷】淳于能解臚以理腦。
又【廣韻】腹前曰臚。
【通雅】臚脹,腹彭脹也。
又【玉篇】臚,陳也。
【廣韻】陳,序也。
【爾雅釋言】臚,敘也。
【疏】以禮陳敘於賔客也。
【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
【前漢郊祀歌】殷勤此路臚所求。
又【正韻】傳也。
【晉語】聽臚言於市。
【註】臚,傳也。
【史記叔孫通傳】臚句傳。
【註】上傳語告下爲臚。
又官名。
【後漢百官志】大鴻臚一人,中二千石。
又【韻會】兩舉切,音膂。
與旅同。
【前漢敘傳】大夫臚岱。
【註】鄭氏曰:臚岱,季氏旅於泰山是也。
師古曰:旅,陳也,臚亦陳也。
臚旅聲相近,其義一耳。
又【正字通】亦作盧。
【唐書和逢堯傳】鴻臚作鴻盧。
【正字通】說文:臚,從肉盧聲。
孫氏力居切,籀文作膚,義同音別,二文宜竝存。
臚音盧,膚音趺,皮膚通作皮臚,臚傳必不可言膚傳,鴻臚必不可稱鴻膚,各從其類,則言義兩無殽互。
【午集上】【玉字部】【正字通】俗璨字。
【午集上】【玉字部】【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牟平侯劉。
【註】音薛。
〇按《漢書》作渫,應卽渫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敕中切,音忡。
竹名。
又【玉篇】醜弓切。
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陟葉切,音輒。
【說文】領耑也。
又【類篇】丁兼切,音佔。
又【廣韻】他協切【集韻】托協切,□音帖。
義□同。
又【集韻】卽涉切,音接。
衣衿也。
又【類篇】的協切,音喋。
義同。
苿 【申集上】【艸字部】 苿 【篇海】同菋。
舘 【未集下】【舌字部】 舘 【字彙】俗館字。
舙 【未集下】【舌字部】 舙 【字彙】同話。
◎按玉篇,古文話本作□。
又【談薈】古文咠字。
【六書精薀】謀譖人也。
不象其往來營營,象其反復,故重三舌,明意二三其言也。
舚 【未集下】【舌字部】 舚 【類篇】同。
【韓愈喜侯喜至詩】雜作乗閒騁,交驚舌牙舚。
舛 【未集下】【舛字部】 舛 【唐韻】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兗切,□音喘。
【說文】對臥也。
從夕相背。
【博雅】舛,偝也。
【前漢楚元王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
【註】言志意不和,各相違背也。
【抱樸子任命卷】躁靜異尚,翔沉舛情。
又【廣韻】剝也。
【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
又【增韻】舛,錯也。
【韻會】錯亂也。
【左思吳都賦】詭類舛錯。
【王融靜行詩】遵塗每多舛,顧省能無忡。
又【類篇】尺尹切,音蠢。
雜也。
舜 【未集下】【舛字部】 舜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輸閏切,音蕣。
【說文】草也。
楚謂之葍,秦謂之藑,蔓地連華。
又【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傳】舜,木槿也。
又有虞氏之號。
【史記五帝紀】虞舜者,名曰重華。
【註】駰按: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
又姓。
見【姓譜】。
苨 【申集上】【艸字部】 苨 【唐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
【爾雅釋草】苨,菧苨。
【註】薺苨也。
【劉勰新論】愚與直相像,若薺苨之亂人參。
又通作泥。
【詩大雅】維葉泥泥。
【釋文】張揖作苨苨。
【博雅】苨苨,茂盛也。
考證:〔【詩大雅】維葉泥泥。
【疏】張揖作苨苨。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
芔 【申集上】【艸字部】 芔 【玉篇】許偉切【正韻】虎委切,□音燬。
【說文】草之總名也。
【揚子方言】芔,草也,東越揚州之閒曰芔。
又【廣韻】許貴切【玉篇】許胃切,□音諱。
【□天子傳】流涕芔隕。
【史記司馬相如傳】芔然興道而遷義。
【註】芔,猶勃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芔歙。
【註】林木鼓動之聲。
【郭忠恕佩觿】三十之卉爲百芔,非。
卉音先合反,芔音許貴反,二字音義迥別,不應假借。
◎按《唐韻》《集韻》等書,芔俱通卉,蓋芔之爲卉,文由隷變,非近代沿寫之訛。
《正字通》雲:《爾雅》諸經,凡芔皆作卉,非自今始,茲說甚正。
郭氏泥古,不可據也。
芗 【申集上】【艸字部】 薌 【唐韻】許良切,音鄕。
【說文】穀氣也。
【禮曲禮】黍曰薌合,粱曰薌萁。
又【內則】春宜羔豚膳膏薌。
【註】牛膏薌,犬膏臊。
又地名。
【張衡南都賦】華薌重秬。
【註】華薌,鄕名。
又通香。
【荀子非相篇】芬薌以送之。
【史記滑稽傳】微聞薌澤。
又【集韻】許兩切,通響。
【前漢書揚雄傳】薌呹肹以棍根兮。
考證:〔【前漢揚雄反騷】薌呹肹以棍根兮。
〕謹照原書改前漢書揚雄傳。
芘 【申集上】【艸字部】 芘 【唐韻】【集韻】□毗志切,音鼻。
【說文】草也。
【鹽鐵論】浚芘蓼蘇。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
梨芘,荊蕃也。
又【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
□同庇。
也,覆也。
【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禦覽》。
芙 【申集上】【艸字部】 芙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音鳧。
【說文】芙蓉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
詳蓉、蕖字註。
芚 【申集上】【艸字部】 芚 【唐韻】【集韻】【韻會】□徒渾切,音豚。
【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
【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
無知貌。
【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
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蘇 【申集上】【艸字部】 蘇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
【說文】桂荏也。
【本草】紫蘇。
【註】蘇,從穌,舒暢也。
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
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
【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又死更生。
【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
【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
【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
【易震卦】震蘇蘇。
【註】恐懼不安之貌。
【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
【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
【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
【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
【書立政】司□蘇公。
【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
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
【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
【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臔 【未集下】【肉字部】 臔 【集韻】胡典切,音峴。
【博雅】臔臔,肥也。
又【集韻】一曰肉急也。
臕 【未集下】【肉字部】 臕 【廣韻】甫驕切【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
【廣韻】脂臕,肥貌。
【六書放】肥盛也。
臖 【未集下】【肉字部】 臖 【廣韻】【集韻】□許應切,興去聲。
【玉篇】腫痛也。
【廣韻】腫起。
臗 【未集下】【肉字部】 臗 【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
【廣韻】體也。
又臀也。
【博雅】臗,尻也。
又【集韻】一曰髀上。
又【集韻】枯官切,音寬。
本作髖。
兩股閒。
莞 【申集上】【艸字部】 莞 【唐韻】【集韻】□胡官切,音桓。
【說文】草也,可爲席。
【詩小雅】下莞上簟。
【箋】小蒲之席也。
【爾雅釋草】莞,苻蘺。
【註】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蒲。
【禮禮器】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
【前漢東方朔傳】莞蒲爲席。
【註】莞,今謂之蔥蒲。
又姓。
【晉書武帝紀】吳將莞恭。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
義同。
又古丸切,音官。
【韻會】亦莞蒲也。
又東莞,地名。
【史記註】東莞在琅邪。
【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莞也。
【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莞縣。
又谷名。
【水經注】高都縣有莞谷。
又戸闆切,音皖。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
【何晏註】莞爾,小笑貌。
又【韻補】圭園切。
【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稭有莞。
【六書故】作□。
【篇海】作□。
考證:〔【詩小雅】上莞下簟。
〕謹照原文改下莞上簟。
莠 【申集上】【艸字部】 莠 【唐韻】與九切【韻會】以九切【正韻】雲九切,□讀若酉。
【詩齊風】無田甫田,維莠驕驕。
【孟子】惡莠恐其亂苗也。
【趙註】莠之莖葉似苗。
【魯語】馬餼不過稂莠。
【註】莠草似稷而無實。
又【詩小雅】莠言自口。
【傳】莠,醜也。
又地名。
【水經注】汳水又東逕莠倉城。
又【集韻】息救切,音秀。
【類篇】荼也。
莢 【申集上】【艸字部】 莢 【唐韻】【正韻】古協切【韻會】吉協切,□音夾。
【說文】草實。
【博雅】豆角謂之莢。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物。
【註】莢物,薺莢、王棘之屬。
【疏】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
又蓂莢,堯時瑞草。
又莢蒾。
【本草】葉似木槿及楡、柞小樹。
又錢名。
【前漢食貨志】漢興,以爲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
【註】如楡莢也。
又陵名。
【水經注】李夫人塚,塚形三成,世謂之莢陵。
又姓。
【通志氏族略】莢氏。
【風俗通】莢成僖子,晉大夫。
【王僧孺百家志】荀永之娶平陽莢氏。
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
〕謹照原文莢字下增物字。
莤 【申集上】【艸字部】 莤 【唐韻】【韻會】【正韻】□同□。
【周禮天官】甸師:祭祀共蕭茅。
【註】蕭字或爲莤,莤字讀爲□。
又【詩小雅】有酒湑我。
【傳】湑,莤之也。
【箋註】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類篇】莤,榼上塞也。
又【唐韻古音】莤茅之莤,亦作蕭音讀。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
水草。
【爾雅釋草】莤,蔓于。
【註】生水中。
一名軒于,江東呼爲莤。
又以九切,音酉。
草名。
莥 【申集上】【艸字部】 莥 【唐韻】女久切,音狃。
【爾雅釋草】鹿藿,其實莥。
【註】今鹿豆也。
又【說文】敕九切,音醜。
【集韻】女六切,音忸。
義□同。
一作□,一作□。
莦 【申集上】【艸字部】 莦 【唐韻】所交切,音梢。
【說文】惡草貌。
【淮南子修務訓】野彘有艽莦槎櫛窟虛,連比以象宮室。
又【集韻】思邀切,音消。
草根也。
【午集中】【皮字部】【廣韻】【集韻】□胡官切,音桓。
【博雅】,瘤病也。
一曰皾,矢藏。
蕀 【申集上】【艸字部】 蕀 【唐韻】紀力切【集韻】訖力切,□音棘。
【爾雅釋草】髦,顚蕀。
【疏】髦一名顚蕀,一名商蕀。
【廣雅】女術。
【郭註】細葉有棘,蔓生。
又蕀菀,今遠志也。
蕦 【申集上】【艸字部】 蕦 【唐韻】錫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
薞蕪別名,本作須。
【爾雅釋草】須,薞蕪。
【註】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
考證:〔【爾雅釋草】須薞蕪。
【註】似羊蹄,稍細。
〕謹照原文稍細改葉細。
萮 【申集上】【艸字部】 萮 【唐韻】羊朱切,音兪。
【玉篇】萮,花貌。
【類篇】或作蘛。
【篇海】一作□。
又【集韻】勇主切,音庾。
萮茈,木耳。
又徒侯切,音頭。
草名。
萯 【申集上】【艸字部】 萯 【唐韻】房久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音婦。
【禮月令】孟夏,王瓜生。
【註】草葜也。
今《月令》雲:王萯生。
又山名。
【竹書紀年】帝孔甲三年,王畋于萯山。
又宮名。
【前漢宣帝紀】甘露二年,行幸萯陽宮。
又【集韻】蒲昧切,音佩。
【韻會】符遇切,音附。
義□同。
又【集韻】簿亥切,音蓓。
與菩通。
草也。
【字彙補】萯山,山海經音倍。
又漢書萯陽宮,李裴亦音倍,字彙作防父切,誤。
◎按負、□二字異音。
負音附,□音倍,似萯山之萯,從□。
萯草之萯從負,不可以倍音廢附音也。
葜字原從挈作。
萰 【申集上】【艸字部】 萰 【唐韻】郞甸切,音練。
草名。
【玉篇】白蘞也。
【爾雅釋草】萰,菟荄。
又芊萰,靑盛貌。
【郭璞江賦】涯灌芊萰。
蔜 【申集上】【艸字部】 蔜 【唐韻】五勞切【集韻】牛刀切,□音敖。
草也。
【爾雅釋草】蔜□、□。
【疏】蔜,一名□□,一名蘩□,一名雞腸草。
又【類篇】魚到切,音傲。
義同。
蒳 【申集上】【艸字部】 蒳 【唐韻】奴荅切,音納。
香草。
【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蔲。
【註】蒳,草樹也,葉如栟櫚而小,採其葉隂乾之,幷雞舌香食,益美。
又【齊民要術】山榔,一名蒳子。
又芥蒳,香名。
蒴 【申集上】【艸字部】 蒴 【唐韻】所角切,音朔。
【玉篇】蒴藋,藥也。
【本草】每枝五葉,子初靑如綠豆顆,每朶如盞面大,生一二百子,十月熟。
蒵 【申集上】【艸字部】 蒵 【唐韻】胡雞切,音奚。
【玉篇】草也。
【爾雅釋草】蘩,兔蒵。
又【集韻】戸禮切,音。
屧蒵也。
【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爲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視之,訛黑斜銳蒵斷以芒接之。
【酉集中】【走字部】【玉篇】巿玉切,音屬。
晉時四公子名。
蕄 【申集上】【艸字部】 蕄 【唐韻】莫耕切,音氓。
【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
【疏】萌萌,《說文》作蕄蕄。
又武登切,音瞢。
義同。
本亦作萌。
見萌字註。
蕅 【申集上】【艸字部】 蕅 【唐韻】【玉篇】□同藕。
【說文】張弨曰:此正蔆蕅字,俗譌作藕。
亦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虎委切,音毀。
【說文】一斛米舂爲八鬥也。
同毇。
蕆 【申集上】【艸字部】 蕆 【唐韻】醜善切,音搌。
【博雅】敕也。
【左傳文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又【揚子方言】解也。
又【韻會】備也。
蕇 【申集上】【艸字部】 蕇 【唐韻】多殄切,音典。
【爾雅釋草】蕇,亭歷。
【註】似芥,一名狗薺。
胫 【未集下】【肉字部】 脛 【唐韻】胡定切【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音鋞。
【說文】胻也。
【廣韻】腳脛。
【釋名】脛,莖也。
直而長,似物莖也。
【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洩。
【註】脛,膝以下骨也。
又脛脛,直貌。
【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
【註】脛脛,直貌。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
【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
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儀禮鄕飮酒禮賔俎脊脅肩肺註】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又【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悻。
又【集韻】戸孟切,橫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踁。
胭 【未集下】【肉字部】 胭 【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
【說文】嗌也。
【玉篇】胭喉也。
又【廣韻】胭脂,與燕脂同。
胮 【未集下】【肉字部】 胮 【廣韻】薄江切【集韻】皮江切,□音龎。
【廣韻】胮肛,脹大也。
【博雅】腫也。
又【廣韻】匹江切【集韻】披江切【韻會】滂江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膖肨。
胯 【未集下】【肉字部】 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音庫。
【說文】股也。
【正韻】署胯兩股閒。
【史記淮隂侯傳】不能死,出我胯下。
【註】股也。
又【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
又【廣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音跨。
義□同。
又【集韻】枯買切,音銙。
腇肥貌。
胰 【未集下】【肉字部】 胰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
夾脊肉。
【韻會】本作胂。
又【類篇】與□。
同詳□字註。
胱 【未集下】【肉字部】 胱 【正韻】姑黃切,音光。
膀胱,水府也。
【類篇】脅下。
【博雅】膀胱謂之脬。
【正字通】膀胱,重九兩一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廣二寸半,上系小腸,下聯前隂。
【素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
【甲乙經】膀者,橫也。
胱者,廣也。
言其體橫廣而短也。
胲 【未集下】【肉字部】 胲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柯開切,□音該。
【說文】足大指毛肉也。
【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月〉胲,可散而不散也。
【註】足大指也。
又【博雅】胲,備也。
【莊子庚桑楚〈月〉胲註】一雲備也。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
【註】軍中約也。
又【集韻】己亥切【韻會】屍亥切【正韻】居亥切,□音改。
【集韻】頰下曰胲。
【前漢東方朔傳】樹頰胲。
【註】胲音改,頰肉也。
胳 【未集下】【肉字部】 胳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音各。
【說文】腋下也。
【廣韻】胳腋。
【博雅】胳謂之腋。
又【集韻】轄格切,音垎。
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
牲後頸骨。
【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
【註】後脛骨二,膊胳也。
【釋文】胳,音格。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筍古作□。
註詳六畫。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丁定切,音訂。
米飷。
胴 【未集下】【肉字部】 胴 【廣韻】【集韻】□徒弄切,音洞。
【玉篇】大腸也。
【抱樸子僊藥卷】雄黃服餌之法,以□胴腸裹蒸之於赤土下。
又【集韻】杜孔切,音動。
侗胴,直貌也。
【揚子方言】侗胴,狀也。
【註】謂形狀也。
胵 【未集下】【肉字部】 胵 【唐韻】處脂切【集韻】稱脂切,□音□。
【說文】鳥胃。
一曰胵,五藏總名。
【廣韻】膍胵,鳥藏。
【博雅】百葉謂之膍胵。
【集韻】或從氏。
又【集韻】陟利切,音緻。
肥也。
又【集韻】陟栗切,音窒。
【五音集韻】同郅。
郁郅,地名。
膠 【辰集上】【月字部】 膠 【韻會小補】與交同。
日月之交道也。
(膠)【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昵也。
作之以皮。
【徐曰】昵,黏也。
【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
【廣韻】膠漆。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
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
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
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
凡昵之類,不能方。
【註】昔音錯。
純赤之中,文又交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
【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臘。
【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
【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
【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
【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
【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義同。
又【韻補】葉音浮。
【易林】範子妙材,戮辱傷膚。
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膛 【未集下】【肉字部】 膛 【玉篇】【集韻】□他郞切,音湯。
肥貌。
膜 【未集下】【肉字部】 膜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說文】肉閒脈膜也。
【廣韻】肉膜。
【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
【爾雅釋器肉曰脫之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博雅】膜也。
又撫也。
【揚子方言】膜,撫也。
【註】謂撫順也。
又【廣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音糢。
【廣韻】膜,拜也。
【穆天子傳】膜拜而受。
【註】長跪拜也。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母迥切,明上聲。
巊,山貌。
【左思吳都賦】巊鬱岪。
【註】山氣暗昧之狀。
一曰山高貌。
膝 【未集下】【肉字部】 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
【說文】脛頭卪也。
本作厀。
【徐曰】今俗作膝。
膝,人之節也。
【釋名】膝,伸也,可屈伸也。
【儀禮旣夕】袂屬,幅長下膝。
又【韻會】楯名。
【揚子方言】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膝。
【唐書王志愔傳】鶴膝犀渠。
【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
又齧膝,良馬名。
【前漢王褒傳】駕齧膝。
【註】孟康曰:良馬,低頭口至膝也。
考證:〔又齒膝,良馬名。
【前漢王褒傳】駕齒膝。
〕謹照原文兩齒字□改齧。
苙 【申集上】【艸字部】 苙 【韻會】【正韻】□力入切,音立。
【揚子方言】苙,圂也。
【郭註】謂蘭圂也。
【孟子】旣入其苙。
又【廣韻】其立切,音及。
艸名。
【博雅】白苙,□薋也。
【集韻】藥艸,白芷也。
亦作芨。
膞 【未集下】【肉字部】 膞 【唐韻】市沇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乳兗切,□音轉。
【說文】切肉也。
【廣韻】細割也。
【博雅】膞,臠也。
又【正韻】腓膞,腸也。
又一挺肉亦曰膞。
【淮南子說林訓】一膞炭熯,掇之則爛指。
【註】一膞,一挺也。
膞,音轉。
又人名。
【史記外戚世家】有男一人,爲昌邑王。
【註】名膞。
又【廣韻】旨兗切【集韻】豎兗切【正韻】止兗切,□音腨。
義同。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
股骨也。
【儀禮少牢饋食禮】升羊豕肩臂臑膞胳。
【註】髀下爲膞,猶前足之臂。
膞下爲胳,猶前足之臑也。
【釋文】音純。
亦讀之兗反。
又【集韻】【韻會】□淳沿切,音遄。
陶人作器具。
【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器中膞。
【註】膞,鄭康成讀如車輇之輇。
又【廣韻】職緣切【集韻】朱遄切,□音專。
膞,鳥胃也。
又【集韻】食川切,音船。
義同。
膟 【未集下】【肉字部】 膟 【廣韻】呂卹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
【說文】血祭肉也。
【玉篇】膟膋。
【詩小雅或燔或炙傳】燔取膟膋。
又【集韻】一曰腸閒脂。
【禮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報陽也。
【註】膟膋,腸閒脂也。
【正字通】祭則合蕭□之,使臭達牆屋也。
又【集韻】朔律切,音率。
義同。
【說文】本作□。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章移切,音支。
病也。
【戌集中】【音字部】【唐韻】【集韻】□魚音切,音唫。
【說文】本作吟。
同訡。
詳口部吟字註。
【戌集中】【阜字部】【玉篇】咨以切【集韻】祖似切,□音子。
【玉篇】地名。
膠 【未集下】【肉字部】 膠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昵也。
作之以皮。
【徐曰】昵,黏也。
【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
【廣韻】膠漆。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
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
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
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
凡昵之類,不能方。
【註】昔音錯。
純赤之中,文又交錯也。
澤,表裏有文,色潤澤也。
紾,縝密。
摶,音團,團圓也。
廉,利也。
昵,本作□。
不方柔韌,不取其方整也。
又【爾雅釋詁】膠,固也。
【疏】膠者,所以固物。
【詩小雅】德音孔膠。
【傳】膠,固也。
又【博雅】欺也。
又戾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蜿灗膠戾。
【註】膠戾,邪曲也。
又【廣韻】太學也。
【正字通】東膠,周學名。
周之學,成均居中,左東序,右瞽宗。
東膠卽東序也。
又【集韻】糾也。
【禮王制】養國老於東膠。
【註】膠之言糾也。
又【正韻】黏泥不通。
【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
又膠葛,氣也。
【前漢揚雄傳】撠膠葛,騰九閎。
【註】膠葛,上淸之氣也。
又【韻會】和也。
【詩鄭風】雞鳴膠膠。
【傳】膠膠,猶喈喈也。
又詐也。
【揚子方言】膠,譎詐也。
涼州西南之閒曰膠。
又【韻會】水名。
萊州有膠水。
又地名。
【戰國策】以膠東委於燕。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膠鬲。
又【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音敎。
義同。
又【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
動撓貌。
【莊子天道篇】膠膠擾擾乎。
【音義】交卯反。
又【集韻】女巧切,音橈。
澩膠,雜亂貌。
又乎刀切,音豪。
戾也。
【楚辭九辯】何況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
【註】膠加,戾也。
音豪。
又【五音集韻】口交切,音敲。
面不平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膠必厚施。
〕謹照原文改施膠必厚。
膡 【未集下】【肉字部】 膡 【廣韻】【集韻】□以證切,音孕。
【廣韻】大視。
【集韻】美目也。
又【廣韻】雙也。
又【五音集韻】增益也。
一曰送也。
又物相贈也。
又【集韻】徒登切,音騰。
美目也。
一曰大視。
【廣韻】作□。
又【廣韻】詩證切,音勝。
又【集韻】持陵切,音澂。
義□同。
膢 【未集下】【肉字部】 膢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龍珠切,□音慺。
【說文】楚俗,以二月祭飮食之神也。
【廣韻】飮食祭也,冀州八月,楚俗二月。
【集韻】臘祭名。
或從示。
【韻會】鹽鐵論,非膢臘祭祀無酒肉也。
膢八月旦,今河東俗奉之爲大節,祭祀先人。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
【註】如淳曰:音樓。
漢儀注:立秋貙膢。
服虔曰:殺也。
蘇林曰:祭名也。
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臘,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
又【說文】一曰祈穀食新曰離膢。
又【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
義同。
又【類篇】力求切,同劉。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師古曰:續漢書,貙膢作貙劉。
膢、劉義各通耳。
膣 【未集下】【肉字部】 膣 【篇海】音窒。
肉生也。
膦 【未集下】【肉字部】 膦 【廣韻】【集韻】□力展切,音輦。
膦腝,無力。
膧 【未集下】【肉字部】 膧 【集韻】【韻會】徒東切【正韻】徒紅切,□音同。
【集韻】肥貌。
又【集韻】傳江切,音幢。
膧腔,尻骨。
亦作□。
【午集上】【田字部】【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由。
【說文】木生條也。
從弓,象枝條華函之形,由聲。
引商書若顚木之有枿。
【徐曰】謂已倒之木,更生孫枝也。
者,猶可也,止之言也。
《今文尚書》作由。
膨 【未集下】【肉字部】 膨 【廣韻】【集韻】□蒲孟切,音□。
脹也。
又【廣韻】薄庚切【集韻】蒲庚切,□音彭。
【廣韻】膨脝,脹貌。
【集韻】膨脝,大腹。
【韓愈石鼎聮句】豕腹脹膨脝。
又【集韻】普孟切,亨去聲。
義同。
茊 【申集上】【艸字部】 茊 【正字通】古文茲字。
註詳六畫。
膩 【未集下】【肉字部】 膩 【唐韻】【集韻】【韻會】□女利切,音□。
【說文】上肥也。
【玉篇】垢膩也。
【廣韻】肥膩。
又滑也。
【宋玉招魂】靡顏膩理。
【註】膩,滑也。
【類篇】或作□。
膪 【未集下】【肉字部】 膪 【廣韻】陟駕切【集韻】蒲駕切,□音吒。
□膪,肥也。
又【廣韻】竹賣切,音□。
腏肉也。
亦作。
膫 【未集下】【肉字部】 膫 【唐韻】洛蕭切【集韻】憐蕭切,□同膋。
【說文】牛腸脂也。
詩:取其血膫。
◎按詩小雅今作膋。
又【集韻】侯國名。
在南陽。
【前漢功臣表】膫侯次公。
又【西南夷傳】粵將畢取以軍降,爲膫侯。
【註】屬南陽。
又【廣韻】【集韻】力照切【韻會】【正韻】力弔切,□音尞。
炙也。
【集韻】本作爒。
又【集韻】郞刀切,音勞。
腸脂也。
膬 【未集下】【肉字部】 膬 【唐韻】七絕切【集韻】促絕切。
□與脆同。
【說文】耎而易破也。
從肉毳,轉入龤聲。
又【廣韻】此芮切【正韻】蚩瑞切,□音毳。
【管子霸言篇】釋堅而攻膬。
【枚乗七發】飮食則溫淳甘膬。
【註】膬,昌芮反。
又【集韻】租悅切,音蕝。
義同。
【集韻】或作脺。
膭 【未集下】【肉字部】 膭 【廣韻】公回切【集韻】姑回切,□音傀。
【廣韻】肥貌。
【集韻】肥大貌。
又【廣韻】【集韻】□胡對切,音潰。
義同。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
下大貌。
膮 【未集下】【肉字部】 膮 【唐韻】許幺切【集韻】【韻會】馨幺切,□音憢。
【說文】豕肉羹也。
【禮內則】膷臐膮醢。
【釋文】豕羹也。
【儀禮聘禮】膷臐膮。
【釋文】豕□也。
又【博雅】膮,香也。
又【廣韻】馨皛切【集韻】馨鳥切【韻會】【正韻】許照切,□音曉。
又【集韻】香幽切,音烋。
義□同。
膯 【未集下】【肉字部】 膯 【廣韻】他登切,音鼟。
飽也。
【類篇】吳人謂飽曰膯。
膰 【未集下】【肉字部】 膰 【集韻】符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
【說文】宗廟火熟肉。
春秋傳,天子有事,焉以饋同姓諸侯。
或從肉。
【玉篇】膰,肝也。
【穀梁傳定十四年】脤者何也。
俎實也,祭肉也。
生曰脤,熟曰膰。
【史記周本紀】顯王緻文武胙於秦孝公。
【註】胙,膰肉也。
又【孔子世家】如緻膰乎大夫。
【註】膰,祭肉。
【後漢劉長卿妻傳】縣邑有祀,必膰焉。
【註】膰,祭餘肉也。
又與燔通。
【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釋文】燔,亦作膰。
【穀梁傳定十四年】熟曰膰。
【釋文】本作燔。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大腹也。
又蒲波切,音婆。
義同。
膱 【未集下】【肉字部】 膱 【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
【集韻】脯脡也。
長尺有二寸。
【儀禮鄕射禮】膱長尺二寸。
【註】膱,猶脡也。
又【韻會】一曰肉敗也。
【博雅】膱,臭也。
膲 【未集下】【肉字部】 膲 【廣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焦。
【廣韻】人之三膲。
【集韻】三膲,無形之府。
通作焦。
【韻會】醫經雲: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
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
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
三焦者,水榖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又黃庭經雲:五藏之上系管爲三焦。
雲笈雲:肝心肺頭爲三焦。
焦熱也。
又去聲。
肉不滿也。
【淮南子天文訓】是以月虛而魚腦減,月死而蠃蛖膲。
【註】膲,肉不滿。
音醮。
膳 【未集下】【肉字部】 膳 【唐韻】常衍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說文】具食也。
【徐曰】言具備此食也。
庖人和味,必加善,胡從善。
【韻會】熟食曰饗,具食曰膳。
【周禮】鄭註:膳之言善也。
今時美物曰珍膳。
【前漢宣帝紀】其令大官,損膳省宰。
【註】膳,具食也,食之善者也。
又牲肉也。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
【註】膳,牲肉也。
又【廣韻】食也。
【禮文王世子】食下問所膳。
【註】問所食者。
又【博雅】膳,離也。
又官名。
【釋小雅】仲允膳夫。
【箋】膳夫,上士也。
掌王之飮食膳羞。
又【韻會】亦作善。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繕。
義同。
【集韻】或作饍。
考證:〔【正韻】膳之言善也。
今時美物曰珍膳。
〕謹按二句出周禮天官敍官註,不始於正韻,謹改正韻爲周禮鄭註。
〔【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飮食膳羞。
〕謹按膳夫二字重出,謹省下膳夫二字。
□照原文飲食改食飲。
膴 【未集下】【肉字部】 膴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呼。
【說文】無骨臘也。
揚雄說,鳥臘也。
又大臠也。
【博雅】膴,脯也。
【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註】膴,肉大臠,所以祭者。
【禮少儀】祭膴。
【註】膴,大臠,謂刳魚腹也。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
義同。
又法也。
【詩小雅】民雖靡膴。
【箋】膴,法也。
【釋文】膴,沈音無。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廣韻】土地腴美膴膴然。
【集韻】美也。
【韻會】厚也。
【詩大雅】周原膴膴。
【傳】膴膴,美也。
【釋文】音武。
又【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張載七哀詩】原陵鬱膴膴。
【註】膴膴,肥美也。
又【集韻】【韻會】□火羽切,音詡。
【集韻】脯也。
一曰腂肉大臠。
【韻會】大臠謂刳魚腹。
讀如哻。
【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其上。
【註】膴,讀如殷哻之哻。
刳魚時割其腹,以爲大臠也。
又【集韻】謨杯切,音枚。
背肉也。
心上口下也。
又蒙脯切,音橅。
無骨臘也。
膷 【未集下】【肉字部】 膷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
【廣韻】牛羹。
【集韻】膷,牛臛。
臐,羊臛。
膮,豕臛。
【禮內則】膷臐膮醢。
【釋文】膷,音香,牛□也。
又【博雅】膷,香也。
又【玉篇】肉中生息肉也。
膸 【未集下】【肉字部】 膸 【玉篇】相觜切,雖上聲。
骨膸。
【五音集韻】骨中脂也。
又【玉篇】羊水切。
膸孔也。
本從骨。
【戌集下】【頁字部】【集韻】子餘切,音苴。
頷也。
昅 【辰集上】【日字部】 昅 【廣韻】巨業切【集韻】極業切,□音劫。
昅,乾也。
又【集韻】極曄切,音笈。
義同。
膹 【未集下】【肉字部】 膹 【唐韻】房吻切【集韻】父吻切,□音憤。
【說文】膗也。
【廣韻】切熟肉也。
【博雅】膹,臛也。
【急就篇註】膹,麤切生肉也。
又【廣韻】浮鬼切【集韻】父尾切,□音陫。
□多汁也。
又【集韻】符非切,音肥。
義同。
從賁,十三畫。
字彙附十二畫,非。
今改正。
荗 【申集上】【艸字部】 荗 【字彙補】牀直切,音述。
莪荗,藥名,見《本草》。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靈。
瘦貌。
【酉集下】【酉字部】【廣韻】陟離切【集韻】珍離切,□音知。
與□同。
又【五音集韻】他禮切,音體。
與醍同。
膺 【未集下】【肉字部】 膺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應。
【說文】胷也。
【史記趙世家】大膺,大胷,修下而馮。
又【爾雅釋言】親也。
【禮少儀】執箕膺擖。
【註】膺,親也。
又【正韻】當也。
【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
【傳】膺,當也。
又受也。
【楚辭天問】撰體協脅。
鹿何膺之。
【註】膺,受也。
又【韻會】馬帶也。
【詩秦風】虎韔鏤膺。
【傳】膺,馬帶也。
又【大雅】鉤膺濯濯。
【傳】鉤膺,樊纓也。
又【增韻】擊也。
又【集韻】於證切,英去聲。
胷也。
【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釋文】徐邈讀。
又【釋名】膺,壅也。
氣所壅塞也。
【正字通】黃庭經,舌下□膺生死岸。
陶弘景讀壅。
膻 【未集下】【肉字部】 膻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音袒。
【說文】肉膻也。
從肉亶聲。
詩膻裼暴虎。
◎按詩鄭風,今作襢。
【集韻】或省作膽。
又【集韻】【正韻】□屍連切,音羶。
【說文】羊臭也。
本作羴。
或作羶□。
【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禦,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
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
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膼 【未集下】【肉字部】 膼 【廣韻】陟瓜切【集韻】張瓜切,□音檛。
【廣韻】膇也。
【集韻】腿也。
膽 【未集下】【肉字部】 膽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
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
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
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
肝者,木之精也。
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
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膾 【未集下】【肉字部】 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
【說文】細切肉也。
【玉篇】肉細切者爲膾。
【釋名】膾,會也。
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
【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
【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
【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
堯欲伐宗膾。
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從魚。
鱠。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古文眠字。
註詳目部五畫。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先的切,音錫。
女名。
膿 【未集下】【肉字部】 膿 【廣韻】【集韻】【韻會】□奴冬切,音農。
【說文】腫血也。
【玉篇】癰疽潰也。
【史記倉公傳】後八日嘔膿。
又【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
【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又爛也。
【齊民要術】水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
以鐮浸水芟之,草悉膿死。
臀 【未集下】【肉字部】 臀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
【說文】髀也。
本作□。
【字彙】腿靨。
【博雅】臀謂之脽。
【易夬卦】臀無膚。
【周語】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
【註】尻也。
又【韻會】底也。
【易困卦】臀困於株木。
【註】最處底下。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爲量,其臀一寸。
【註】底深一寸也。
又人名。
【左傳宣二年】公子黑臀。
【註】晉文公子。
又勝臀,齊人,見戰國策。
臁 【未集下】【肉字部】 臁 【集韻】離鹽切,音廉。
【玉篇】穴臁也。
【集韻】脛臁也。
臂 【未集下】【肉字部】 臂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
【說文】手上也。
【廣韻】肱也。
【增韻】腕也。
【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
【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
【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又牲之肩腳亦謂臂。
【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
【疏】臂臑,謂肩腳也。
臃 【未集下】【肉字部】 臃 【集韻】於容切,音邕。
【說文】腫也。
【史記倉公傳】色將發臃。
又【五音集韻】於隴切,音擁。
臃腫,肉起也。
【戰國策】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爲有臃腫也。
臄 【未集下】【肉字部】 臄 【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正韻】極虐切,□音噱。
【說文】口上阿也。
【詩大雅】嘉殽脾臄。
【傳】臄,函也。
【釋文】通俗文雲:口上曰臄。
又【集韻】切肉也。
取脾腎寘腸炙之曰臄。
又【集韻】強魚切,音渠。
鳥臘。
【韻會】或作□。
通作噱。
臅 【未集下】【肉字部】 臅 【廣韻】尺玉切【集韻】【韻會】樞玉切,□音觸。
【禮內則】小切狼臅膏。
【註】狼臅膏,臆中膏也。
又【糗餌粉酏註】酏,當爲餰。
以稻米與狼臅膏爲餰是也。
又【集韻】朱欲切,音燭。
義同。
【禮內則狼臅膏釋文】徐又音燭。
又【集韻】須玉切,音粟。
義同。
臆 【未集下】【肉字部】 臆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力切,□音億。
【說文】胷肉也。
【廣韻】胷臆。
【史記扁鵲傳】因噓唏服臆。
又滿也。
【揚子方言】臆,滿也。
【註】愊臆,氣滿之也。
又抑也。
【釋名】臆猶抑也。
抑氣所塞也。
又【集韻】隱己切,音譩。
和醴酏爲飮也。
又【韻會】通作意。
【史記賈誼傳】請以臆對。
【漢書】作意。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公羊傳莊二十一年】大災者何,大瘠也。
大瘠者何,也。
【註】民疾疫也。
【集韻】或作癘□。
通作厲。
臇 【未集下】【肉字部】 臇 【唐韻】子沇切【集韻】【韻會】子兗切【正韻】徂兗切,□音□。
【說文】□也。
【曹植名都篇】膾鯉臇胎鰕。
【註】臇者,少汁臛也。
又【廣韻】【集韻】□遵爲切,音。
義同。
臈 【未集下】【肉字部】 臈 【集韻】臘或作臈。
【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摶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又蜜臈。
【古今注】遠方諸山出蜜臈處,以木爲器,中開小孔,以蜜臈塗器內外。
又臈布。
【古今注】周書曰:昆吾氏獻切玉刀,切玉如臈布。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
臈膽,肥貌。
考證:〔【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搏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謹照原文搏改摶。
【午集上】【生字部】【字彙補】與甥同。
見石墨鐫華。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枯鎋切【集韻】【韻會】五瞎切,□音。
木虎,止樂器,亦名敔也。
又【玉篇】亦作楬。
【禮樂記】然後聖人作爲鞉鼓,椌揭壎篪。
【韻會】或作。
亦作。
考證:〔【禮樂記】作爲鞉鼓,椌楬,此德音也。
〕謹按所引句未全,今照原文改然後聖人作爲鞉鼓,椌揭壎篪。
省此德音也四字。
□ 【子集上】【一字部】 □ 【字彙補】同丘。
【道藏洞靈經】黃帝得常仙封鴻□容□。
□字原字廣下從氏彡乚作。
臉 【未集下】【肉字部】 臉 【集韻】【韻會】□居奄切,音檢。
【集韻】頰也。
【韻會】目下頰上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韱。
【廣韻】□也。
【齊民要術】羹臛法,有臉羹。
又【博雅】臉,□也。
【釋文】臉,七潛切。
又【廣韻】力減切【集韻】兩減切,□音溓。
義同。
臊 【未集下】【肉字部】 臊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
【說文】豕膏臭也。
從肉,喿,意兼聲。
【廣韻】腥臊。
【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
【註】臊,豕膏也。
又【韻會】一曰犬臊也。
【正韻】犬膏也。
【禮內則】夏腒鱐膳膏臊。
【註】犬膏臊。
又凡肉之腥者皆曰臊。
【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又【韻補】葉音摗。
【易林】東家殺牛,汗臭腥臊。
葉下周。
臋 【未集下】【肉字部】 臋 【字彙補】與臀同。
臍 【未集下】【肉字部】 臍 【廣韻】徂奚切【集韻】【韻會】前西切,□音齊。
【說文】肶臍也。
【正字通】子初生所繫也。
斷之爲臍帶,以其當心腎之中,前直神闕,後直命門,故謂之臍也。
又劑也。
【釋名】臍,劑也,腸端之所限劑也。
又【韻會】通作齊。
【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
【註】齊臍同。
臎 【未集下】【肉字部】 臎 【廣韻】【集韻】□七醉切,音翠。
【廣韻】鳥尾上肉。
又【博雅】臎,肥也。
又【博雅】臎,□也。
又【廣韻】遵誄切【集韻】祖誄切,□音濢。
髁骨也。
一曰肥實謂之臎。
臏 【未集下】【肉字部】 臏 【廣韻】毗忍切【集韻】【韻會】婢忍切,□音牝。
【說文】膝耑也。
【增韻】膝蓋骨。
【潘嶽西征賦】徂潛鉛而脫臏。
【註】膝蓋也。
又【玉篇】臏骨也。
【史記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註】正義曰:臏,脛骨也。
又【集韻】一曰刖也。
【周禮秋官司□刖罪五百註】刖,斷足也。
周改臏作刖,殺死□也。
【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亦告於甸人註】宮割臏墨劓刖,皆以刀鋸割刺人體也。
又人名。
【史記孫武傳】孫臏,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又【集韻】毗賓切,音頻。
又遍忍切,音。
義□同。
臐 【未集下】【肉字部】 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熏。
【玉篇】臐,今時□也。
羊曰臐。
【禮內則】膷臐膮醢。
【釋文】羊□也。
又【廣韻】香美之名。
【博雅】臐,香也。
又【廣韻】許運切,音訓。
義同。
【類篇】或作□。
臑 【未集下】【肉字部】 臑 【唐韻】那到切【集韻】【韻會】乃到切【正韻】奴報切,□音□。
【說文】臂羊矢也。
【徐曰】按史記,龜前臑骨,帶之入山林不迷。
蓋骨形象羊矢,因名之。
【廣韻】臂節。
【韻會】肩腳也。
【儀禮鄕射禮】折脊脅肺臑。
【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
【疏】臂臑謂肩腳也。
【史記龜筴傳】取前足臑骨,穿佩之。
【註】臑臂。
又【說文長箋】黃蹢躅,一名臑羊華。
又【集韻】奴刀切,音夔。
義同。
又【集韻】人之切,音而。
與胹同。
爛也。
秦晉之郊謂熟曰胹。
【枚乗七發】熊蹯之臑。
【註】臑,音而,熟也。
【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註】臑若,熟爛也。
又【集韻】五管切,音輐。
體燠也。
又【集韻】昏困切,音。
肉醢。
又【集韻】汝朱切【正韻】如朱切,□音儒。
【廣韻】□耎貌。
【集韻】肱骨也。
一曰衣名。
襦者,本取臑義。
臒 【未集下】【肉字部】 臒 【玉篇】烏郭切,音艧。
善肉也。
又人名。
【史記王于侯表】五據侯劉臒。
【寅集中】【山字部】【唐韻】【韻會】【正韻】徂賄切【集韻】徂誄切,□音罪。
□,山貌。
【說文】本作□。
從山辠聲。
【張衡西京賦】上林岑以□。
【註】險峻不齊也。
【沈炯歸賦】其山則嶔岑嵬。
【六書】作□。
胚 【未集下】【肉字部】 胚 【集韻】鋪枚切,音坯。
婦孕一月也,或從女作。
【爾雅釋詁胎始也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
【郭璞江賦】類胚渾之未凝。
【註】言雲氣杳冥,似胚胎渾沌,尚未凝結。
又【玉篇】匹尤切,音。
義同。
【說文】本從不作肧。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郞達切,音剌。
【博雅】也。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邊入聲。
【玉篇】大也。
【廣韻】大力之貌。
【補遺】【午集】【田字部】【篇海類編】昌石切,音尺。
田器。
又地名。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古隘切【集韻】居隘切,□音懈。
病也。
又【集韻】宜佳切,音厓。
癡貌。
又硏奚切,音倪。
義同。
胛 【未集下】【肉字部】 胛 【廣韻】【集韻】【韻會】□古狎切,音甲。
【廣韻】背胛。
【集韻】一曰闔也。
與胷脅相會闔。
【正字通】俗謂肩甲。
【後漢張宗傳】中矛貫胛。
【註】背上兩膊閒也。
勝 【未集下】【肉字部】 勝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
【說文】犬膏臭也。
從肉,生,意兼聲。
一曰不熟也。
徐引禮記,飯勝而苴熟。
【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
雞膏也。
說文作勝,雲:犬膏臭也。
又【集韻】七正切,音婧。
【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勝遇。
【註】音姓。
又新佞切,音性。
與腥同。
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又【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
餼肉也。
考證:〔一曰,不熟也。
徐引禮記,飮勝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勝改飯勝。
胝 【未集下】【肉字部】 胝 【唐韻】竹尼切【集韻】【韻會】張尼切,□音疷。
【說文】腄也。
【玉篇】胼胝。
【廣韻】皮厚也。
【韻會】□也。
【集韻】一曰繭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躬傶骿胝無胈【註】□也。
【荀子子道篇】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
【任昉百辟勸進牋】雖累繭救宋,重胝存楚。
又【集韻】稱脂切,音□。
鳥胃。
一曰胵,五藏總名。
【博雅】百葉謂之膍胵。
本作胵。
或從氐。
又丁計切,音帝。
牲體之本也。
又【正韻】旨而切,音支。
義同。
胞 【未集下】【肉字部】 胞 【廣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音拋。
【說文】兒生裹也。
【博雅】人四月而胞。
【莊子外物篇】胞有重閬,心有天遊。
【註】胞,腹中胎。
閬空曠也。
【前漢外戚傳】善臧我兒胞。
【師古註】音苞。
謂胎之衣也。
又【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
又【廣韻】布交切【集韻】【韻會】班交切,□音包。
又【集韻】方鳩切,否平聲。
義□同。
又【集韻】【韻會】□蒲交切。
與庖同。
肉吏也。
【禮祭統】夫祭有畀輝胞翟閽者。
【莊子庚桑楚】湯以胞人籠伊尹。
【前漢百官公卿表】胞人,都水均官三長丞。
【註】胞與庖同。
胞人,主掌宰割者也。
又【五音集韻】匹貌切,音奅。
面生氣也。
胠 【未集下】【肉字部】 胠 【廣韻】去魚切【正韻】丘於切,□音區。
【博雅】胠,脅也。
又【韻會】一曰旁開爲胠。
【正韻】發也,開也。
【莊子胠篋篇】將爲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爲守備。
【註】胠,起居反,從旁開爲胠。
一雲發也。
又去也。
【荀子榮辱篇】儵者,浮陽之魚也。
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
又【韻會】軍左翼曰啓,右翼曰胠。
【左傳襄二十三年】狼蘧疏爲右胠。
又【廣韻】丘倨切【集韻】【韻會】丘據切【正韻】區遇切,□音去。
脅也。
又【集韻】乞業切,音。
又迄業切,音脅。
又【韻會】口舉切,去上聲。
義□同。
又【廣韻】去劫切【正韻】苦洽切,□音恰。
開也,發也。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武原靖侯衞胠。
【註】胠音脅,又音怯。
胡 【未集下】【肉字部】 胡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瑚。
【說文】牛頷垂也。
【正字通】喉也。
頷肉下垂者曰胡。
【詩豳風】狼跋其胡。
【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
【釋名】胡,互也。
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
【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
【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又【韻會】何也。
【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又【集韻】壽也。
【詩周頌】胡考之寧。
【傳】胡,壽也。
又【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
戈頸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
【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又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又【韻會】麤纓無文理者。
亦曰曼胡。
又遐遠也。
【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註】胡,猶遐也,遠也。
又懸蠶簿橫也。
【揚子方言】胡以懸,關西謂之。
【註】,懸蠶簿橫也。
又粉名。
【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
【抱樸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又餅名。
【釋名】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又胡蝶,蟲名。
【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又【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曰胡。
又【正字通】菰米曰彫胡。
【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
【註】彫胡,菰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繁由胡。
【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
廣雅雲:枲耳也。
郭雲:亦曰胡枲。
【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又鳥名。
【禮表記詩雲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又【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
【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又水名。
【爾雅釋水】胡蘇。
【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又丘名。
【爾雅釋丘】方丘,胡丘。
【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又禮器。
與瑚同。
【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
【註】胡簋,禮器。
夏曰胡。
又縣名。
【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
【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
【註】墨翟弟子。
【又】封胡五篇。
【註】黃帝臣。
又國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
【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又姓。
【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
【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
又複姓。
【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
【註】侍禦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又【集韻】洪孤切,音□。
戈戟內柄處。
又胡故切,音護。
頸也。
【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
晉灼讀。
胣 【未集下】【肉字部】 胣 【集韻】醜豸切,音褫。
刳腸曰胣。
【莊子胠篋篇】昔者龍逢斬,比幹剖,萇弘胣。
【註】刳腸曰胣。
又演爾切,音酏。
又賞是切,弛去聲。
義□同。
或作肔。
胤 【未集下】【肉字部】 胤 〔古文〕□【廣韻】羊晉切【正韻】羊進切,□音孕。
【說文】子孫相承續也。
從肉從八,象其長也。
幺亦象重累也。
【廣韻】繼也,嗣也。
【書洛誥】予乃胤保,大相東土。
【傳】我乃繼文武安天下之道,大相洛邑。
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
【傳】王者主民,當敬民事。
民事無失天所嗣常也。
又習也。
【詩大雅】永錫祚胤。
【傳】胤,習也。
又【廣韻】國名。
【書胤征】胤侯命掌六師。
又姓。
又【韻補】葉延去聲。
【徐幹齊都賦】旣墜反升,將絕復胤。
葉下徧。
胥 【未集下】【肉字部】 胥 〔古文〕□【廣韻】相居切【集韻】新於切,□音湑。
【說文】蟹醢也。
【韻會】言其肉胥胥解也。
【周禮天官庖人註】靑州之蟹胥。
又【集韻】助也,待也。
又【廣韻】相也。
【書太甲】民非後,罔克胥匡以生。
【傳】無能相匡。
【前漢楚元王傳】二人諫不聽,胥靡之。
【註】胥,相也。
靡,隨也。
古者相隨坐輕□之名。
又□徒亦名胥靡。
【莊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懼。
【註】胥靡,□徒人也。
【前漢敘傳】史遷薰胥以□。
【註】胥,相也。
又【集韻】皆也。
【詩小雅】君子樂胥。
【傳】胥,皆也。
又儲胥,謂蓄積待用也。
【前漢揚雄傳】木雍槍累,以爲儲胥。
【註】有儲蓄,以待所須也。
又官名。
【周禮地官】胥師,二十肆,則一人皆二史。
【註】胥及肆長,市中給繇役者。
【禮文王世子】胥鼓南。
【註】胥掌以六樂之會正舞位。
又樹名。
【前漢司馬相如傳】留落胥邪。
【註】胥邪似幷閭,皮可作索。
又蝶名。
【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
【註】蝴蝶一名胥。
【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胡蝶,胥也。
化而爲蟲,生竈下。
又語辭。
【詩小雅】侯氏燕胥。
【又】君子樂胥。
又地名。
【左傳宣十二年】車及于蒲胥之市。
又胥閭,門名。
【穀梁傳成元年】客不悅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
【註】門名。
又姓。
【廣韻】胥童,晉臣。
見【左傳成十七年】。
又人名。
【左傳哀十一年】桑掩胥禦國子。
【前漢功臣表】復陽剛侯陳胥。
又【集韻】寫與切,音諝。
又蘇故切,音素。
義□同。
又【正韻】山徂切,音蔬。
同蘇。
又【韻補】葉胥上聲。
【班固靈臺詩】屢維豐年。
於皇樂胥。
葉上廡雨。
考證:〔【周禮地官】胥師,二十四,則一人皆二史。
〕謹照原文二十四改二十肆。
胦 【未集下】【肉字部】 胦 【廣韻】握江切【集韻】於江切,□音□。
胦肛,不伏人。
又【廣韻】【集韻】□於良切,音央。
【廣韻】脬胦。
【集韻】脖胦,臍也。
又【集韻】於郞切,音鴦。
又倚朗切,音坱。
義□同。
胧 【辰集上】【月字部】 朧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
【說文】朦朧也。
又【類篇】朣朧,月初出。
詳朣字註。
胪 【未集下】【肉字部】 臚 【唐韻】力居切【集韻】【正韻】淩如切,□音閭。
【說文】皮也。
【抱樸子至理卷】淳于能解臚以理腦。
又【廣韻】腹前曰臚。
【通雅】臚脹,腹彭脹也。
又【玉篇】臚,陳也。
【廣韻】陳,序也。
【爾雅釋言】臚,敘也。
【疏】以禮陳敘於賔客也。
【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
【前漢郊祀歌】殷勤此路臚所求。
又【正韻】傳也。
【晉語】聽臚言於市。
【註】臚,傳也。
【史記叔孫通傳】臚句傳。
【註】上傳語告下爲臚。
又官名。
【後漢百官志】大鴻臚一人,中二千石。
又【韻會】兩舉切,音膂。
與旅同。
【前漢敘傳】大夫臚岱。
【註】鄭氏曰:臚岱,季氏旅於泰山是也。
師古曰:旅,陳也,臚亦陳也。
臚旅聲相近,其義一耳。
又【正字通】亦作盧。
【唐書和逢堯傳】鴻臚作鴻盧。
【正字通】說文:臚,從肉盧聲。
孫氏力居切,籀文作膚,義同音別,二文宜竝存。
臚音盧,膚音趺,皮膚通作皮臚,臚傳必不可言膚傳,鴻臚必不可稱鴻膚,各從其類,則言義兩無殽互。
【午集上】【玉字部】【正字通】俗璨字。
【午集上】【玉字部】【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牟平侯劉。
【註】音薛。
〇按《漢書》作渫,應卽渫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敕中切,音忡。
竹名。
又【玉篇】醜弓切。
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陟葉切,音輒。
【說文】領耑也。
又【類篇】丁兼切,音佔。
又【廣韻】他協切【集韻】托協切,□音帖。
義□同。
又【集韻】卽涉切,音接。
衣衿也。
又【類篇】的協切,音喋。
義同。
苿 【申集上】【艸字部】 苿 【篇海】同菋。
舘 【未集下】【舌字部】 舘 【字彙】俗館字。
舙 【未集下】【舌字部】 舙 【字彙】同話。
◎按玉篇,古文話本作□。
又【談薈】古文咠字。
【六書精薀】謀譖人也。
不象其往來營營,象其反復,故重三舌,明意二三其言也。
舚 【未集下】【舌字部】 舚 【類篇】同。
【韓愈喜侯喜至詩】雜作乗閒騁,交驚舌牙舚。
舛 【未集下】【舛字部】 舛 【唐韻】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兗切,□音喘。
【說文】對臥也。
從夕相背。
【博雅】舛,偝也。
【前漢楚元王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
【註】言志意不和,各相違背也。
【抱樸子任命卷】躁靜異尚,翔沉舛情。
又【廣韻】剝也。
【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
又【增韻】舛,錯也。
【韻會】錯亂也。
【左思吳都賦】詭類舛錯。
【王融靜行詩】遵塗每多舛,顧省能無忡。
又【類篇】尺尹切,音蠢。
雜也。
舜 【未集下】【舛字部】 舜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輸閏切,音蕣。
【說文】草也。
楚謂之葍,秦謂之藑,蔓地連華。
又【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傳】舜,木槿也。
又有虞氏之號。
【史記五帝紀】虞舜者,名曰重華。
【註】駰按: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
又姓。
見【姓譜】。
苨 【申集上】【艸字部】 苨 【唐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
【爾雅釋草】苨,菧苨。
【註】薺苨也。
【劉勰新論】愚與直相像,若薺苨之亂人參。
又通作泥。
【詩大雅】維葉泥泥。
【釋文】張揖作苨苨。
【博雅】苨苨,茂盛也。
考證:〔【詩大雅】維葉泥泥。
【疏】張揖作苨苨。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
芔 【申集上】【艸字部】 芔 【玉篇】許偉切【正韻】虎委切,□音燬。
【說文】草之總名也。
【揚子方言】芔,草也,東越揚州之閒曰芔。
又【廣韻】許貴切【玉篇】許胃切,□音諱。
【□天子傳】流涕芔隕。
【史記司馬相如傳】芔然興道而遷義。
【註】芔,猶勃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芔歙。
【註】林木鼓動之聲。
【郭忠恕佩觿】三十之卉爲百芔,非。
卉音先合反,芔音許貴反,二字音義迥別,不應假借。
◎按《唐韻》《集韻》等書,芔俱通卉,蓋芔之爲卉,文由隷變,非近代沿寫之訛。
《正字通》雲:《爾雅》諸經,凡芔皆作卉,非自今始,茲說甚正。
郭氏泥古,不可據也。
芗 【申集上】【艸字部】 薌 【唐韻】許良切,音鄕。
【說文】穀氣也。
【禮曲禮】黍曰薌合,粱曰薌萁。
又【內則】春宜羔豚膳膏薌。
【註】牛膏薌,犬膏臊。
又地名。
【張衡南都賦】華薌重秬。
【註】華薌,鄕名。
又通香。
【荀子非相篇】芬薌以送之。
【史記滑稽傳】微聞薌澤。
又【集韻】許兩切,通響。
【前漢書揚雄傳】薌呹肹以棍根兮。
考證:〔【前漢揚雄反騷】薌呹肹以棍根兮。
〕謹照原書改前漢書揚雄傳。
芘 【申集上】【艸字部】 芘 【唐韻】【集韻】□毗志切,音鼻。
【說文】草也。
【鹽鐵論】浚芘蓼蘇。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
梨芘,荊蕃也。
又【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
□同庇。
也,覆也。
【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禦覽》。
芙 【申集上】【艸字部】 芙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音鳧。
【說文】芙蓉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
詳蓉、蕖字註。
芚 【申集上】【艸字部】 芚 【唐韻】【集韻】【韻會】□徒渾切,音豚。
【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
【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
無知貌。
【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
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蘇 【申集上】【艸字部】 蘇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
【說文】桂荏也。
【本草】紫蘇。
【註】蘇,從穌,舒暢也。
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
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
【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又死更生。
【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
【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
【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
【易震卦】震蘇蘇。
【註】恐懼不安之貌。
【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
【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
【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
【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
【書立政】司□蘇公。
【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
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
【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
【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臔 【未集下】【肉字部】 臔 【集韻】胡典切,音峴。
【博雅】臔臔,肥也。
又【集韻】一曰肉急也。
臕 【未集下】【肉字部】 臕 【廣韻】甫驕切【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
【廣韻】脂臕,肥貌。
【六書放】肥盛也。
臖 【未集下】【肉字部】 臖 【廣韻】【集韻】□許應切,興去聲。
【玉篇】腫痛也。
【廣韻】腫起。
臗 【未集下】【肉字部】 臗 【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
【廣韻】體也。
又臀也。
【博雅】臗,尻也。
又【集韻】一曰髀上。
又【集韻】枯官切,音寬。
本作髖。
兩股閒。
莞 【申集上】【艸字部】 莞 【唐韻】【集韻】□胡官切,音桓。
【說文】草也,可爲席。
【詩小雅】下莞上簟。
【箋】小蒲之席也。
【爾雅釋草】莞,苻蘺。
【註】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蒲。
【禮禮器】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
【前漢東方朔傳】莞蒲爲席。
【註】莞,今謂之蔥蒲。
又姓。
【晉書武帝紀】吳將莞恭。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
義同。
又古丸切,音官。
【韻會】亦莞蒲也。
又東莞,地名。
【史記註】東莞在琅邪。
【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莞也。
【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莞縣。
又谷名。
【水經注】高都縣有莞谷。
又戸闆切,音皖。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
【何晏註】莞爾,小笑貌。
又【韻補】圭園切。
【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稭有莞。
【六書故】作□。
【篇海】作□。
考證:〔【詩小雅】上莞下簟。
〕謹照原文改下莞上簟。
莠 【申集上】【艸字部】 莠 【唐韻】與九切【韻會】以九切【正韻】雲九切,□讀若酉。
【詩齊風】無田甫田,維莠驕驕。
【孟子】惡莠恐其亂苗也。
【趙註】莠之莖葉似苗。
【魯語】馬餼不過稂莠。
【註】莠草似稷而無實。
又【詩小雅】莠言自口。
【傳】莠,醜也。
又地名。
【水經注】汳水又東逕莠倉城。
又【集韻】息救切,音秀。
【類篇】荼也。
莢 【申集上】【艸字部】 莢 【唐韻】【正韻】古協切【韻會】吉協切,□音夾。
【說文】草實。
【博雅】豆角謂之莢。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物。
【註】莢物,薺莢、王棘之屬。
【疏】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
又蓂莢,堯時瑞草。
又莢蒾。
【本草】葉似木槿及楡、柞小樹。
又錢名。
【前漢食貨志】漢興,以爲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
【註】如楡莢也。
又陵名。
【水經注】李夫人塚,塚形三成,世謂之莢陵。
又姓。
【通志氏族略】莢氏。
【風俗通】莢成僖子,晉大夫。
【王僧孺百家志】荀永之娶平陽莢氏。
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
〕謹照原文莢字下增物字。
莤 【申集上】【艸字部】 莤 【唐韻】【韻會】【正韻】□同□。
【周禮天官】甸師:祭祀共蕭茅。
【註】蕭字或爲莤,莤字讀爲□。
又【詩小雅】有酒湑我。
【傳】湑,莤之也。
【箋註】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類篇】莤,榼上塞也。
又【唐韻古音】莤茅之莤,亦作蕭音讀。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
水草。
【爾雅釋草】莤,蔓于。
【註】生水中。
一名軒于,江東呼爲莤。
又以九切,音酉。
草名。
莥 【申集上】【艸字部】 莥 【唐韻】女久切,音狃。
【爾雅釋草】鹿藿,其實莥。
【註】今鹿豆也。
又【說文】敕九切,音醜。
【集韻】女六切,音忸。
義□同。
一作□,一作□。
莦 【申集上】【艸字部】 莦 【唐韻】所交切,音梢。
【說文】惡草貌。
【淮南子修務訓】野彘有艽莦槎櫛窟虛,連比以象宮室。
又【集韻】思邀切,音消。
草根也。
【午集中】【皮字部】【廣韻】【集韻】□胡官切,音桓。
【博雅】,瘤病也。
一曰皾,矢藏。
蕀 【申集上】【艸字部】 蕀 【唐韻】紀力切【集韻】訖力切,□音棘。
【爾雅釋草】髦,顚蕀。
【疏】髦一名顚蕀,一名商蕀。
【廣雅】女術。
【郭註】細葉有棘,蔓生。
又蕀菀,今遠志也。
蕦 【申集上】【艸字部】 蕦 【唐韻】錫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
薞蕪別名,本作須。
【爾雅釋草】須,薞蕪。
【註】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
考證:〔【爾雅釋草】須薞蕪。
【註】似羊蹄,稍細。
〕謹照原文稍細改葉細。
萮 【申集上】【艸字部】 萮 【唐韻】羊朱切,音兪。
【玉篇】萮,花貌。
【類篇】或作蘛。
【篇海】一作□。
又【集韻】勇主切,音庾。
萮茈,木耳。
又徒侯切,音頭。
草名。
萯 【申集上】【艸字部】 萯 【唐韻】房久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音婦。
【禮月令】孟夏,王瓜生。
【註】草葜也。
今《月令》雲:王萯生。
又山名。
【竹書紀年】帝孔甲三年,王畋于萯山。
又宮名。
【前漢宣帝紀】甘露二年,行幸萯陽宮。
又【集韻】蒲昧切,音佩。
【韻會】符遇切,音附。
義□同。
又【集韻】簿亥切,音蓓。
與菩通。
草也。
【字彙補】萯山,山海經音倍。
又漢書萯陽宮,李裴亦音倍,字彙作防父切,誤。
◎按負、□二字異音。
負音附,□音倍,似萯山之萯,從□。
萯草之萯從負,不可以倍音廢附音也。
葜字原從挈作。
萰 【申集上】【艸字部】 萰 【唐韻】郞甸切,音練。
草名。
【玉篇】白蘞也。
【爾雅釋草】萰,菟荄。
又芊萰,靑盛貌。
【郭璞江賦】涯灌芊萰。
蔜 【申集上】【艸字部】 蔜 【唐韻】五勞切【集韻】牛刀切,□音敖。
草也。
【爾雅釋草】蔜□、□。
【疏】蔜,一名□□,一名蘩□,一名雞腸草。
又【類篇】魚到切,音傲。
義同。
蒳 【申集上】【艸字部】 蒳 【唐韻】奴荅切,音納。
香草。
【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蔲。
【註】蒳,草樹也,葉如栟櫚而小,採其葉隂乾之,幷雞舌香食,益美。
又【齊民要術】山榔,一名蒳子。
又芥蒳,香名。
蒴 【申集上】【艸字部】 蒴 【唐韻】所角切,音朔。
【玉篇】蒴藋,藥也。
【本草】每枝五葉,子初靑如綠豆顆,每朶如盞面大,生一二百子,十月熟。
蒵 【申集上】【艸字部】 蒵 【唐韻】胡雞切,音奚。
【玉篇】草也。
【爾雅釋草】蘩,兔蒵。
又【集韻】戸禮切,音。
屧蒵也。
【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爲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視之,訛黑斜銳蒵斷以芒接之。
【酉集中】【走字部】【玉篇】巿玉切,音屬。
晉時四公子名。
蕄 【申集上】【艸字部】 蕄 【唐韻】莫耕切,音氓。
【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
【疏】萌萌,《說文》作蕄蕄。
又武登切,音瞢。
義同。
本亦作萌。
見萌字註。
蕅 【申集上】【艸字部】 蕅 【唐韻】【玉篇】□同藕。
【說文】張弨曰:此正蔆蕅字,俗譌作藕。
亦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虎委切,音毀。
【說文】一斛米舂爲八鬥也。
同毇。
蕆 【申集上】【艸字部】 蕆 【唐韻】醜善切,音搌。
【博雅】敕也。
【左傳文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又【揚子方言】解也。
又【韻會】備也。
蕇 【申集上】【艸字部】 蕇 【唐韻】多殄切,音典。
【爾雅釋草】蕇,亭歷。
【註】似芥,一名狗薺。
胫 【未集下】【肉字部】 脛 【唐韻】胡定切【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音鋞。
【說文】胻也。
【廣韻】腳脛。
【釋名】脛,莖也。
直而長,似物莖也。
【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洩。
【註】脛,膝以下骨也。
又脛脛,直貌。
【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
【註】脛脛,直貌。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
【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
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儀禮鄕飮酒禮賔俎脊脅肩肺註】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又【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悻。
又【集韻】戸孟切,橫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踁。
胭 【未集下】【肉字部】 胭 【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
【說文】嗌也。
【玉篇】胭喉也。
又【廣韻】胭脂,與燕脂同。
胮 【未集下】【肉字部】 胮 【廣韻】薄江切【集韻】皮江切,□音龎。
【廣韻】胮肛,脹大也。
【博雅】腫也。
又【廣韻】匹江切【集韻】披江切【韻會】滂江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膖肨。
胯 【未集下】【肉字部】 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音庫。
【說文】股也。
【正韻】署胯兩股閒。
【史記淮隂侯傳】不能死,出我胯下。
【註】股也。
又【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
又【廣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音跨。
義□同。
又【集韻】枯買切,音銙。
腇肥貌。
胰 【未集下】【肉字部】 胰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
夾脊肉。
【韻會】本作胂。
又【類篇】與□。
同詳□字註。
胱 【未集下】【肉字部】 胱 【正韻】姑黃切,音光。
膀胱,水府也。
【類篇】脅下。
【博雅】膀胱謂之脬。
【正字通】膀胱,重九兩一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廣二寸半,上系小腸,下聯前隂。
【素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
【甲乙經】膀者,橫也。
胱者,廣也。
言其體橫廣而短也。
胲 【未集下】【肉字部】 胲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柯開切,□音該。
【說文】足大指毛肉也。
【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月〉胲,可散而不散也。
【註】足大指也。
又【博雅】胲,備也。
【莊子庚桑楚〈月〉胲註】一雲備也。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
【註】軍中約也。
又【集韻】己亥切【韻會】屍亥切【正韻】居亥切,□音改。
【集韻】頰下曰胲。
【前漢東方朔傳】樹頰胲。
【註】胲音改,頰肉也。
胳 【未集下】【肉字部】 胳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音各。
【說文】腋下也。
【廣韻】胳腋。
【博雅】胳謂之腋。
又【集韻】轄格切,音垎。
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
牲後頸骨。
【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
【註】後脛骨二,膊胳也。
【釋文】胳,音格。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筍古作□。
註詳六畫。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丁定切,音訂。
米飷。
胴 【未集下】【肉字部】 胴 【廣韻】【集韻】□徒弄切,音洞。
【玉篇】大腸也。
【抱樸子僊藥卷】雄黃服餌之法,以□胴腸裹蒸之於赤土下。
又【集韻】杜孔切,音動。
侗胴,直貌也。
【揚子方言】侗胴,狀也。
【註】謂形狀也。
胵 【未集下】【肉字部】 胵 【唐韻】處脂切【集韻】稱脂切,□音□。
【說文】鳥胃。
一曰胵,五藏總名。
【廣韻】膍胵,鳥藏。
【博雅】百葉謂之膍胵。
【集韻】或從氏。
又【集韻】陟利切,音緻。
肥也。
又【集韻】陟栗切,音窒。
【五音集韻】同郅。
郁郅,地名。
膠 【辰集上】【月字部】 膠 【韻會小補】與交同。
日月之交道也。
(膠)【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昵也。
作之以皮。
【徐曰】昵,黏也。
【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
【廣韻】膠漆。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
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
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
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
凡昵之類,不能方。
【註】昔音錯。
純赤之中,文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