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之。
【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
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
【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又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
【孟子】□良,楚產也。
【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註】屈地生良馬。
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又民業曰產。
【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
【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又【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又水名。
與滻同。
【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又與嵼同。
【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又姓。
【何氏姓苑】彭城人也。
【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又【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
生育也。
又【韻補】葉□舉切,數上聲。
【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又所蹇切,先上聲。
【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
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
或作□嵼。
甤 【午集上】【生字部】 甤 【唐韻】【集韻】【韻會】儒隹切【正韻】如隹切,□音緌。
【說文】草木實甤也。
【徐曰】甤豕聲相近,又生子之多,莫若豕也。
【正韻】華橤之生,有類豕豪。
會意。
又【廣韻】【正韻】如累切【集韻】【類篇】乳捶切,□音蘂。
義同。
【正字通】俗作蕤。
甥 【午集上】【生字部】 甥 【唐韻】所更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
【廣韻】外甥也。
姊妹之子曰甥。
【詩大雅】韓侯娶妻,汾王之甥。
【傳】姊妹之子爲甥。
又【爾雅釋親】謂我舅者,吾謂之甥。
【韻會】女之壻亦曰甥。
【孟子】帝館甥于貳室。
又【韻會】外孫曰甥,據外祖而言。
一說外孫曰彌甥。
【左傳昭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
又【爾雅釋親】姑之子爲甥,舅之子爲甥,妻之晜弟爲甥,姊妹之夫爲甥。
【註】四人體敵,故更相爲甥。
甥猶生也。
又姓。
晉大夫呂甥之後。
甦 【午集上】【生字部】 甦 【正字通】俗□字。
甧 【補遺】【午集】【生字部】 甧 【字彙補】所音切,音森。
衆也。
用 【午集上】【用字部】 用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餘頌切,容去聲。
【說文】可施行也。
【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五用哉。
又【廣韻】使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
【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
又功用。
【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
【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
【論語】禮之用,和爲貴。
又貨也。
【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
【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
【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又以也。
【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又庸也。
【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又【增韻】器用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
【傳】器實曰用。
【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
又【廣韻】通也。
又姓。
漢有用蚪,爲高唐令。
又【韻補】葉餘封切,音容。
【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
又【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
古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
考證:〔【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器用也。
〕謹照原文賴其下增利字。
甫 【午集上】【用字部】 甫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正韻】斐古切,□音斧。
【說文】男子美稱也。
【禮檀弓】臨諸侯畛於鬼神曰:有天王某甫。
【疏】某是天子之字,甫是男子美稱也。
【儀禮士冠禮】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
【註】甫是丈夫之美稱。
孔子爲尼甫,周大夫有嘉甫,宋大夫有孔甫。
【雜記疏】甫,且也。
五十以伯仲,是正字。
二十之時曰某甫,是且字。
言且爲之立字也。
又【爾雅釋詁】甫,大也。
【詩小雅】倬彼甫田。
傳甫田謂天下田。
【箋】甫之言丈夫也。
明乎彼太古之時,以丈夫稅田也。
又【玉篇】始也。
又【廣韻】衆也。
【博雅】甫甫,衆也。
【詩大雅】魴鱮甫甫。
又【爾雅釋詁】甫,我也。
又國名。
【詩大雅】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箋】甫甫,侯也。
又地名。
【詩小雅】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箋】甫草者,甫田之草也。
鄭有圃田,今開封府中牟縣西圃田澤是也。
【春秋定十年】冬,齊侯衞侯鄭遊速,會于安甫。
【穀梁傳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于雞甫。
【註】雞甫,楚地。
又山名。
【詩魯頌】徂來之松,新甫之栢。
【傳】新甫,山也。
又章甫,冠名。
【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又姓。
【風俗通】甫侯之後,周甫瑕,明甫轍,甫輊。
又皇甫,複姓。
宋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命族曰皇父。
至秦攺爲皇甫。
又【集韻】彼五切,音補。
種菜曰圃,或省作甫。
考證:〔【釋文】甫之言大也。
〕謹按釋文甫之言大也卽鄭箋,别本已引鄭箋可以不引别本,謹改爲傳甫田謂天下田。
甬 【午集上】【用字部】 甬 【唐韻】餘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
【說文】草木華甬甬然也。
【徐曰】甬之言湧也,若泉湧出也。
又甬道。
【史記秦始皇紀】築甬道。
【註】應劭曰:謂馳道外築牆,天子於中,外人不見也。
【項羽紀註】應劭曰:恐敵鈔輺重,故築牆垣如街。
【淮南子本經訓】修爲牆垣甬。
道相連。
【註】甬道,飛閣複道也。
【韓愈詩】雲韶凝禁甬。
【註】宮禁巷道也。
【正字通】按甬道之名雖同,或馳道外,或軍伍中,或宮巷道,其用不一。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鳧氏爲鍾,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
【註】此二名者,鍾柄。
又【揚子方言】自關而東,□魏宋楚之閒,保庸謂之甬。
又地名。
【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
甬東,越地,會句章縣,東海中洲也。
又量名。
【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
【註】甬,今斛也。
又【博雅】甬,常也。
又【集韻】【韻會】□杜孔切,音動,□管也。
與筩同。
考證:〔【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量度。
〕謹照原文同量度改同度量。
甯 【午集上】【用字部】 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乃定切,音佞。
【說文】所願也。
【徐曰】甯,猶寧也。
今俗言寧可如此爲甯可如此。
又姓。
又邑名。
【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宋公,□世子款,鄭世子華,盟于甯母。
【註】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
【左傳文五年】晉陽處父聘于衞,反過甯,甯嬴從之。
【註】甯,晉邑,汲郡修武縣也。
【水經注】武王伐紂,勒兵于甯,更名甯曰修武。
又【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與寧同。
【前漢郊祀歌】周流常羊思所幷,穰穰復正直往甯。
【註】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
又【王莽傳】永以康甯。
田 【午集上】【田字部】 田 【唐韻】待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闐。
【說文】□也。
樹穀曰田,象四口。
十,阡陌之制也。
【玉篇】土也,地也。
【正韻】土已耕曰田。
【釋名】塡也。
五稼塡滿其中也。
【易乾卦】見龍在田。
【詩小雅】雨我公田。
【通典】古有井田,畫九區如井字形,八家耕之,中爲公田,乃公家所藉。
圭田者,祿外之田,以供祭祀。
加田者旣賞之,又重賜之田也。
又爰田,卽轅田。
【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
【註】分公田之稅,應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
【晉語】作轅田。
【前漢食貨志】歲耕種者爲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爲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爲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
農民戸人已受田,其家衆男爲餘夫,以口受田如比。
【註】師古曰:爰,更互也,比例也。
又名田。
【前漢董仲舒傳】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
限民名田,以贍不足。
【通典】名田,占田也。
各爲立限,不使富者過制,則貧弱之。
家可足也。
又代田。
【通典】漢武征和三年,以趙過爲搜粟都尉。
過能爲代田,一畮三甽,歲代其處,每耨必附根,根深能水旱。
一歲之收常過縵田,一斛以上,用力少而得穀多。
又屯田。
【正字通】漢晉率兵屯,領以帥,唐率民屯,領以官。
宋率營田,以民。
漢趙充國於金城,留步士萬人屯田,擊先零,條上屯田十二事,宣帝從之。
明初兼行官屯,民屯,兵屯,商屯,腹屯,邊屯諸法。
永樂時著令,每一都司另撥旗軍十一,名耕種,號樣田。
據所收子粒多寡,以辨別歲之豐兇,軍之勤惰。
雖養軍百萬,不費民閒一粒。
兵法所謂屯田一石,可當轉輸二十石也。
又營田。
【通典】宇文融括隱田曰:浮戸十共作一坊,官立廬舍,謂之營田戸。
言爲官營田,非屯田戸也。
又職田,職分田也。
【文獻通考】隋開皇中,始給職田,又給公廨田。
唐貞觀,以職田給逃還貧戸,每畞給粟二鬥,謂之地子。
十八年復給職田。
永泰元年,百官請納職田,充軍糧。
宋眞宗興復職田。
慶曆均公田,復限職田。
紹興復職田。
金元志官皆有職田。
又方田,卽均田。
【通典】宋熙寧五年重修方田法,元豐罷之。
郭諮攝肥鄕令,以千步方田法。
四出量括,遂得其數,收逋賦八十萬。
又區田。
【氾勝之書】湯有七年之旱,伊尹作爲區田法,敎民糞種,負水澆稼。
賈思勰曰:區田,以糞氣爲美,不必皆良田。
又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又籍田,天子親耕之田也。
【禮月令】孟春,天子帥三公九卿,躬耕帝籍。
又弄田。
【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
【師古註】謂宴遊之田,天子所戲弄。
又一井爲田。
【魯語】季康子欲以田賦。
【註】田,一井也。
【管子乗馬篇】五制爲一田,二田爲一夫。
又【書無逸】文王□服,卽康功田功。
【註】康者,安民之功。
田者,養民之功。
言文王不侈服飾,專安養斯民也。
又獵也,與畋佃通。
俗作□。
【易恆卦】田無禽。
【疏】田者,田獵也。
【詩鄭風】叔于田。
【傳】田,取禽也。
又姓。
【五音集韻】出北平,敬仲自□適齊,後攺田氏。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註】敬仲奔齊,以□田二字聲相近,遂爲田氏。
又【黃庭經】尺宅寸田可治生。
【註】尺宅,面也。
寸田,兩眉閒爲上丹田,心爲絳宮田,臍下三寸爲下丹田。
又官名。
【詩豳風】田畯至喜。
【傳】田畯,田大夫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稷,田正也。
【疏】稷爲田官之長。
【周禮夏官】田僕上士十有二人。
又星名。
蒼龍之宿。
【石氏星傳】龍左角曰天田。
又神名。
【詩小雅】以禦田祖。
【傳】田祖,先嗇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
【註】田主,田神,後土田正之所依也。
又鼓名。
【詩周頌】應田縣鼓。
【傳】田,大鼓也。
【釋文】田如字,鄭作□,音胤。
又車名。
【周禮夏官】田僕掌馭田路。
【註】田路,木路也。
又地名。
【爾雅釋地】鄭有圃田。
【左傳隱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
【疏】許田,魯國朝宿之邑。
又【僖二年】虢公敗戎于桑田。
【註】桑田,虢地,在弘農陝縣東北。
又【成六年】晉遷于新田。
【註】今平陽絳邑縣是也。
【後漢郡國志】京兆藍田出美玉。
又州名。
【韻會】廣南化外,唐開蠻洞置。
又草名。
【爾雅釋草】皇守田。
【註】似燕麥,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
又【何晏景福殿賦】騈田胥附。
【註】騈田胥附,羅列相著也。
又【禮奔喪】殷殷田田,如壞牆然。
【疏】言將欲倒也。
又蓮葉貌。
【江南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又【集韻】地因切,樹穀曰田。
又【正韻】蕩練切,音電。
【詩齊風】無田甫田。
【朱註】田,謂耕治之也。
【釋文】無田,音佃。
又【字彙補】池鄰切,音□。
【晉語】佞之見佞,果喪其田。
【釋文】田音,與□同。
又轉音亭。
【韓愈越裳操】孰荒于門,孰治于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又【法苑珠林頌】賢人慕高節,志願菩提音。
禦鶴翔伊水,策馬出王田。
又【易林】邪徑賊田,惡政傷民。
夫婦呪詛,太山覆顚。
顚,音丁。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乃箇切,音奈。
本作那,語助也。
或作哪。
癔 【午集中】【疒字部】 癔 【廣韻】於力切【集韻】乙力切,□音憶。
心意病也。
皳 【午集中】【皮字部】 皳 【集韻】巨鳩切。
同毬。
丸鞠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玉篇】同羯。
詳羯字註。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居候切,音構。
【玉篇】取羊乳汁也。
瘮 【午集中】【疒字部】 瘮 【集韻】楚錦切,音墋。
駭恐貌。
又【廣韻】疎錦切【集韻】所錦切,□參上聲。
義同。
又【玉篇】寒病也。
又【集韻】所禁切,音滲。
義同。
瘯 【午集中】【疒字部】 瘯 【廣韻】【集韻】【韻會】□千木切,音蔟。
【玉篇】瘯蠡,皮膚病。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疏】瘯蠡,畜之小病,瘯族生疥類是也。
蠡則綠生癬類是也。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
義同。
瘰 【午集中】【疒字部】 瘰 【廣韻】郎果切【集韻】魯果切,□音裸。
瘰□,筋結病也。
【正字通】瘍繞頸項絫絫也。
【方書】瘰癧,或在耳後,頤項缺盆,手少陽三焦經主之。
或在胷及胷之側,皆爲馬刀瘡,足少陽膽經主之。
又【集韻】與蠡同。
瘯蠡,皮肥也。
一曰疥病。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釋文】蠡,說文作瘰。
瘯瘰,皮肥也。
又【集韻】盧戈切,音羸。
義同。
又魯猥切,音磊。
癧病。
【子集下】【厶字部】【字彙補】同素。
瘱 【午集中】【疒字部】 瘱 【集韻】壹計切【正韻】於計切,□醫去聲。
同□。
靜也。
【前漢外戚傳】婉瘱有節操。
【註】師古曰:瘱,靜也。
又【揚子方言】瘱□,審也。
齊楚曰瘱,秦晉曰諦。
又【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迖,若孝子之事父母也。
【註】瘱,深邃也。
瘲 【午集中】【疒字部】 瘲 【唐韻】子用切【集韻】足用切,□音縱。
【玉篇】瘛瘲,小兒病。
【集韻】風病。
【前漢藝文志】金創瘲瘛方三十卷。
【註】師古曰:瘲,音子用反。
小兒病也。
又【集韻】將容切,縱平聲。
義同。
瘳 【午集中】【疒字部】 瘳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醜鳩切,□音抽。
【說文】疾病瘉也。
【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
【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詩鄭風】旣見君子,雲胡不瘳。
【傳】瘳,愈也。
【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
【註】瘳,差也。
又損也。
【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
【註】瘳,損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義同。
瘴 【午集中】【疒字部】 瘴 【廣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障。
【玉篇】瘴,癘也。
【廣韻】熱病。
【正字通】中山川厲氣成疾也。
【陸遊避暑漫抄】嶺南或見異物從空墜,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瘵 【午集中】【疒字部】 瘵 【唐韻】側介切【集韻】側界切【正韻】側賣切,□音□。
【說文】勞病也。
【廣韻】病也。
【詩小雅】上帝甚蹈,無自瘵焉。
【傳】瘵,病也。
【戰國策】上天甚神,無自瘵也。
【註】瘵,病也。
【木華海賦】爲凋爲瘵。
又【集韻】側例切,音際。
病也。
【詩無自瘵焉鄭箋】瘵,接也。
音際。
正義曰:鄭讀爲交際之際,故雲接也。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
引縱病也。
考證:〔【戰國策】上天甚明,無自瘵也。
〕謹照原文甚明改甚神。
瘶 【午集中】【疒字部】 瘶 【廣韻】蘇奏切【集韻】先奏切,□音嗽。
欬瘶也。
與口部嗽同。
瘷 【午集中】【疒字部】 瘷 【集韻】色責切,音索。
瘮瘷,寒貌。
瘸 【午集中】【疒字部】 瘸 【唐韻】【韻會】【正韻】巨靴切【集韻】衢靴切,□掘平聲。
腳手病。
瘹 【午集中】【疒字部】 瘹 【廣韻】【集韻】□多嘯切,音弔。
【博雅】瘹,狂也。
又【集韻】一曰小兒病。
【辰集上】【日字部】【廣韻】奴版切【集韻】乃版切,□音赧。
【說文】溫濕也。
又【集韻】乃諫切。
【玉篇】赤也。
【類篇】一曰小赤。
瘺 【午集中】【疒字部】 瘺 【字彙】力候切,音漏。
瘺瘡。
亦作瘺。
考證:〔【字彙】力侯切,音漏。
〕謹照原文力侯切改力候切。
盞 【午集中】【皿字部】 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阻限切,音醆。
【博雅】杯也。
【揚子方言】趙魏之閒或曰盞。
【註】酒盞,最小杯也。
又葉知輦切,音展。
【歐陽修送劉原甫詩】魚枕蕉一舉,十分當覆盞。
鬚管爲物,雖微意不淺。
又【說文】本作琖。
重文作盞。
【廣韻】通作□。
【集韻】亦作□。
瘻 【午集中】【疒字部】 瘻 【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音屚。
【說文】腫也。
一曰久創。
【玉篇】瘡也。
【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爲瘻。
【註】瘻,癰屬也。
中多有蟲。
【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又龍遇切,音屢。
義□同。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慺。
痀瘻,曲脊。
【字彙】亦作瘺。
考證:〔【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已瘻。
〕謹照原文已瘻改爲瘻。
〔【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拘攣瘻癘。
〕謹照原文拘攣改攣踠。
瘼 【午集中】【疒字部】 瘼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說文】病也。
【詩小雅】亂離瘼矣。
【傳】瘼,病也。
【揚子方言】瘼,病也。
東齊海岱之閒曰瘼。
瘽 【午集中】【疒字部】 瘽 【唐韻】巨斤切【集韻】【韻會】渠斤切【正韻】渠巾切,□音勤。
【爾雅釋詁】瘽,病也。
【前漢文帝紀】瘽身從事。
又【廣韻】渠遴切【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覲。
又【廣韻】其謹切【集韻】巨謹切,□音近。
義□同。
瘾 【午集中】【疒字部】 癮 【集韻】同□。
瘿 【午集中】【疒字部】 癭 【唐韻】【集韻】於郢切【□】幺郢切,□音癭。
【說文】頸瘤也。
【釋名】癭,嬰也。
在頸嬰喉也。
【嵆康養生論】頸處險而癭。
【張華博物志】山居多癭,飲泉水之不流者也。
【方書】癭有五,肉色不變爲肉癭,筋脈現露爲筋癭,筋脈交絡爲血癭,憂惱消長爲氣癭,堅硬不移爲石癭。
又地名。
【後漢桓帝紀】勃海王悝降爲癭陶王。
【註】癭陶縣屬鉅鹿郡。
又【集韻】伊盈切,音嬰。
義同。
【集韻】或作□□。
癀 【午集中】【疒字部】 癀 【廣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疸病。
【類篇】或作。
癁 【午集中】【疒字部】 癁 【集韻】房六切,音伏。
病也。
【揚子方言】瘼,病也。
東齊海岱之閒曰瘼。
或曰癁。
【五音集韻】同□。
又【集韻】一曰勞複也。
療 【午集中】【疒字部】 療 【廣韻】【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弔切,□音料。
【說文】治也。
【揚子方言】療,治也。
江湘郊會謂醫治之曰愮,或曰療。
【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註】止病曰療。
【四皓采芝操】曄曄紫芝,可以療饑。
又【集韻】式灼切,音鑠。
與□同。
病也。
癃 【午集中】【疒字部】 癃 【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隆。
【說文】罷病也。
【正韻】老也。
【前漢高帝紀】年老癃病勿遣。
【後漢光武紀】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
【註】癃,病也。
又【正字通】梵言優樓頻螺,此雲木瓜癃,胷前有癃如木瓜故。
【類篇】或作□。
亦作□。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苦□切,音□。
鈔也,暴也。
癄 【午集中】【疒字部】 癄 【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
與憔同。
又【集韻】【韻會】□子肖切,音醮。
【集韻】病也。
【博雅】癄,縮也。
【釋文】子笑反。
【前漢禮樂志】是以纖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憂。
【註】癄瘁,謂滅縮也。
音子笑反。
又【廣韻】則教切【集韻】阻教切,□音。
義同。
癅 【午集中】【疒字部】 癅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畱。
【說文】腫也。
【玉篇】瘜肉也。
【廣韻】肉起疾。
【釋名】癅,流也。
血流聚所生癅腫也。
【正字通】癅肬二病似同實異。
與肉偕生者爲肬,病而漸生者爲癅。
【抱樸子勗學卷】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癅以藏醜。
又【韻會】或作□。
通作旒。
【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旒然。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
義同。
考證:〔又【韻會】作□。
通作旈。
【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旈然。
〕謹照原文兩旈字俱改旒。
陓 【戌集中】【阜字部】 陓 【廣韻】憶俱切【集韻】【韻會】邕俱切,□音紆。
揚陓,藪名。
【爾雅釋地】秦有楊陓。
【註】在今扶風汧縣西。
【疏】周禮夏官,雍州澤藪曰弦蒲。
鄭註雲:在汧,卽此楊陓也。
又【集韻】汪胡切,音烏。
義同。
癆 【午集中】【疒字部】 癆 【唐韻】【集韻】□郎到切,勞去聲。
【說文】朝鮮謂藥毒曰癆。
【廣韻】癆痢惡人。
【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癆。
【註】癆痢,皆辛螫也。
又【博雅】痛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又郎刀切,音勞。
義□同。
又【正字通】今人以積勞□削爲癆病。
癇 【午集中】【疒字部】 癇 【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音閒。
【說文】病也。
【玉篇】小兒瘨病。
【正字通】癇有風熱,有驚邪,皆兼虛與痰。
方書:小兒有五癇,五臟,各有畜所屬。
心癇,其聲如羊。
肝癇,其聲如犬。
脾癇,其聲如牛。
肺癇,其聲如雞。
腎癇,其聲如豬。
發則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口吐涎沫,食頃乃甦。
【後漢王符傳】哺乳多則主癇病。
癈 【午集中】【疒字部】 癈 【唐韻】方肺切【集韻】【韻會】放吠切,□音廢。
【說文】固病也。
【增韻】固疾不復可用者。
通作廢。
【補遺】【醜集】【女字部】【篇海類編】倉回切,音崔。
女字。
癉 【午集中】【疒字部】 癉 【唐韻】丁榦切【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音旦。
【說文】勞病也。
【書畢命】彰善癉惡。
【傳】明其爲善,病其爲惡。
【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
【註】癉疽,惡創。
【疏】癉,勞病也。
又黃病。
【前漢嚴助傳】南方暑濕,近夏癉熱。
【註】師古曰:癉,黃病。
音丁幹反。
又與僤同。
亦作□。
【詩大雅】下民卒癉。
【傳】癉,病也。
【釋文】癉,本又作僤。
沈本作□。
又【唐韻】【集韻】【韻會】丁賀切【正韻】丁佐切,□音跢。
義同。
又【爾雅釋詁】癉,勞也。
【釋文】丁賀反。
又【博雅】癉,苦也。
【釋文】多賀反。
又【廣韻】【正韻】丁可切。
【集韻】【韻會】典可切,□音嚲。
【廣韻】勞也。
怒也。
【正韻】亦作憚。
又【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
【廣韻】火癉,小兒病也。
【集韻】勞病也。
【史記倉公傳】風癉客脬,難于大小溲,溺赤。
【註】正義曰:癉,音單。
旱也。
脬,膀胱也。
言風癉之病,客居在膀胱。
【前漢藝文志】癉十二病方四十卷。
【註】師古曰:癉,黃病。
音丁韓反。
又【廣韻】徒幹切,音壇。
風在手足病。
又【集韻】他幹切,音□。
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正韻】多□切,□音亶。
【集韻】風病。
又【張衡東京賦】飛礫雨散,剛癉必斃。
【註】癉,難也。
言鬼之剛而難者,皆盡死也。
【釋文】癉,音亶。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居侯切。
笿也。
可熏衣。
一曰負土籠。
與篝同。
癐 【午集中】【疒字部】 癐 【集韻】古外切,音儈。
病甚。
又【字彙補】影規切,音威。
喊聲也。
【輟耕錄】淮人□江南,齊聲大喊阿癐癐。
癑 【午集中】【疒字部】 癑 【唐韻】奴動切【集韻】【正韻】乃湩切,□音□。
【說文】痛也。
【集韻】一曰瘡潰。
又【廣韻】【集韻】□奴凍切,音齈。
義同。
又奴冬切,音農。
腫血也。
又【集韻】奴宋切,病也。
癒 【午集中】【疒字部】 癒 【集韻】【韻會】□勇主切,音禹。
病瘳也。
與瘉同。
癓 【午集中】【疒字部】 癓 【廣韻】【集韻】□無非切,音肥。
足上瘡。
又【集韻】通作微。
【詩小雅】旣微且尰。
【朱傳】骭瘍爲微,腫足爲尰。
尰字從尣作。
癕 【午集中】【疒字部】 癕 【五音集韻】於容切,音邕。
同癰。
【史記穰侯傳】如以千鈞之弩決潰癕也。
癖 【午集中】【疒字部】 癖 【廣韻】芳辟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
【玉篇】食不消。
【廣韻】腹病。
【增韻】瘕癖,腹積聚。
【方書】小兒有癖疾,始如錢大,發熱,漸長如龜,如蛇,如豬,肝内有血孔通貫,外有血筋盤固,其筋直通背脊,下與臍相對,有動脈處,爲癖疾之根。
【抱樸子極言卷】飲過則成痰癖。
又【正字通】嗜好之病。
【晉書杜預傳】臣有左傳癖。
【白居易詩】人皆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又【廣韻】普擊切【集韻】匹歷切,□音霹。
義同。
皁 【午集中】【白字部】 皁 【唐韻】昨早切【集韻】【韻會】【正韻】在早切,□曹上聲。
【博雅】皁隸,臣也。
【類篇】賤人也。
【左傳昭七年】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
【疏】服雲:皁,造也。
造,成事也。
又【博雅】櫪也。
【集韻】馬閑。
【周禮夏官校人】三乘爲皁,皁一趣馬。
【註】馬十二匹爲皁,一皁之馬,趣馬一人主之。
【史記鄒陽傳】牛馬同皁。
【註】韋昭曰:皁,養馬之官。
郭璞雲:養馬之器。
【漢書音義】食牛馬器,以木作如槽。
【揚子方言】梁宋齊楚北燕之閒謂櫪曰皁。
又【玉篇】色黑也。
【博雅】緇謂之皁。
【廣韻】黑繒也。
【史記秦本紀】錫爾皁遊。
【前漢賈誼傳】自衣皁綈。
【後漢禮儀志】日冬至,召太史,令各闆書,封以皁囊。
【漢官儀】凡章表皆啓封,其言密事得皁囊也。
又皁白,猶黑白也。
【北史魏臨淮王傳】中山皁白太多,未若濟南風流寬雅。
又鳥名。
【唐陸璣毛詩鳥獸疏】鸛雀,一名皁裙。
又【釋名】早也。
日未出時早起,視物皆黑,此色如之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山林其植物宜皁物。
【註】皁,柞栗之屬。
或作早。
【韻會】今世謂柞實爲皁鬥。
柞卽橡也,其房可以染黑,俗因謂黑色爲皁。
【正字通】俗讀若竈。
義同。
又【字彙補】湯勞切,音韜。
【楊氏古音】周禮皁物之皁,音如韜。
柞栗皆有韜橐也。
又葉子苟切,音走。
【詩小雅】旣方旣皁,旣堅旣好。
【註】穀實未堅曰皁。
好,音吼。
又【揚雄太僕箴】廐焚問人,仲尼深醜。
僕臣司駕,敢告執皁。
【說文】草,自保切。
草鬥,櫟實也。
一曰象鬥子。
從艸,早聲。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
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
按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
通用爲草棧字。
今俗書皁或從白從十。
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
緇原字從□,不從巛。
癗 【午集中】【疒字部】 癗 【廣韻】落猥切【集韻】魯猥切,□音壘。
【玉篇】皮起也。
【集韻】小腫。
【五音集韻】痱癗,皮外小起。
癘 【午集中】【疒字部】 癘 【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
惡瘡疾也。
【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
【史記曹相國世家】時病癘歸國。
又【玉篇】疫氣也。
與同。
【左傳昭四年】癘疾不降。
【註】癘,惡氣也。
【後漢順帝紀】上幹和氣,疫癘爲災。
又【韻會】通作厲。
【史記豫讓傳】桼身爲厲。
【註】人體著桼,多生瘡。
又【嚴安傳】民不夭厲。
【註】病也。
又【字彙補】借作勵。
【漢衡方□】砥仁癘義。
【帝堯□】癘我以仁。
又【管子五行篇】不癘雛轂。
【註】癘,殺也。
又【管子問篇】戈戟之緊,其癘何若。
【註】其淬癘可用如何。
又【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義同。
今作癩。
芉 【申集上】【艸字部】 芉 【集韻】居寒切,音幹。
□幹,草名。
又【廣韻】古旱切,音□。
一曰薏苡子。
癙 【午集中】【疒字部】 癙 【廣韻】舒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音暑。
【集韻】憂病也。
通作鼠。
【爾雅釋詁】癙,病也。
【詩小雅】癙憂以癢。
傳:癙,病也。
【註】呂氏曰:鼠憂,幽也。
劉氏曰:鼠病而憂在于穴內,所不知。
範氏曰:凡物之多畏者,惟鼠爲甚,故謂癙憂。
又屚創也。
【淮南子說山訓】貍頭療癙。
又【集韻】商署切,音恕。
義同。
□ 【備考】【未集】【耒字部】 □ 【五音篇海】音拱。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翬,或書作□。
【廣雅】□□,飛也。
皔 【午集中】【白字部】 皔 【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翰上聲。
【博雅】白也。
【廣韻】皔皔,白貌。
又【集韻】侯旰切,音翰。
義同。
或省作□。
祶 【備考】【午集】【示字部】 祶 【龍龕】同禘。
癚 【午集中】【疒字部】 癚 【集韻】都濫切,音擔。
癡也。
癛 【午集中】【疒字部】 癛 【廣韻】力稔切【集韻】力錦切,□音廩。
【廣韻】粟體。
【集韻】寒病。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
義同。
本作凜。
又筆錦切,音稟。
疾也。
癜 【午集中】【疒字部】 癜 【正字通】都見切,音殿。
癜,風斑片也。
有紫白二種。
【本草綱目】李時珍曰:治癜用茄蔕蘸硫黃末摻之,取其能散血,白癜用白茄蔕,紫癜用紫茄蔕,各從其類也。
又治紫癜方,醋磨知母擦之,日三次,效。
癞 【午集中】【疒字部】 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說文】惡疾也。
【論語】伯牛有疾。
【註】先儒以爲癩也。
本作癘。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郎達切,□音辣。
與瘌同。
癟 【午集中】【疒字部】 癟 【廣韻】【集韻】□蒲結切,音蹩。
【玉篇】不能飛也。
枯病也。
【廣韻】戾癟不正。
又【廣韻】芳滅切【集韻】匹滅切,□音瞥。
義同。
癠 【午集中】【疒字部】 癠 〔古文〕□【廣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嚌。
【爾雅釋詁】病也。
【禮玉藻】親癠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節也。
【註】癠,病也。
方氏曰:人氣體和則齊,不和則害於齊,故謂之癠。
又【博雅】癠,短也。
又【廣韻】徂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
【揚子方言】江湘閒凡物生而不長大曰癠。
【註】今俗呼小爲癠。
又【集韻】子禮切,音濟。
義同。
又前西切,音齊。
病也。
癡 【午集中】【疒字部】 癡 【唐韻】醜之切【集韻】【韻會】【正韻】超之切,□音鴟。
【說文】不慧也。
【徐曰】癡者,神思不足。
亦病也。
【前漢韋賢傳】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爲狂癡,光曜晻而不宣。
【後漢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
【晉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癡。
又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
亦有作癡者。
【藝苑雌黃】李濟翁雲: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又【顏氏家訓】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爲詅癡符。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音謇。
與建瓴之建同。
覆也,屋上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卽就切,音僦。
攬也。
又就六切,音蹴。
極擊也。
癬 【午集中】【疒字部】 癬 【唐韻】【集韻】【韻會】息淺切【正韻】蘇典切,□音□。
【說文】乾瘍也。
【釋名】癬,徙也。
移徙處自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註】皮毛無疥癬。
又【集韻】相然切,音僊。
義同。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敕角切,音趠。
捕魚器。
同罩。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急本字。
〇按上從及字,卽刍字。
癤 【午集中】【疒字部】 癤 【廣韻】【集韻】□子結切,音節。
【廣韻】癰也。
【正字通】瘍類,與癰疽別,瘍之小者爲癤。
癥 【午集中】【疒字部】 癥 【廣韻】陟陵切【集韻】知陵切【正韻】諸成切,□音徵。
【玉篇】腹結病也。
【廣韻】腹病。
【史記扁鵲傳】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
【王叔和脈經】左手脈橫癥在左,右手脈橫癥在右。
【抱樸子用□卷】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
癧 【午集中】【疒字部】 癧 【廣韻】郎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音曆。
瘰癧。
詳前瘰字註。
癨 【午集中】【疒字部】 癨 【廣韻】虛郭切【正韻】忽郭切,□音霍。
【玉篇】癨,病也。
【廣韻】吐病。
【類篇】病亂也。
【正字通】按方書作霍亂,皆濕熱寒氣,七情內傷,六氣外感所緻。
或轉筋腹痛,或煩悶脹滿,或中惡吐逆。
各證不一。
隞 【戌集中】【阜字部】 隞 【集韻】牛刀切,音鏊。
地名。
【史記殷本紀】仲丁遷于隞。
【集韻】通作敖囂。
癩 【午集中】【疒字部】 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說文】惡疾也。
【論語】伯牛有疾。
【註】先儒以爲癩也。
本作癘。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郎達切,□音辣。
與瘌同。
莡 【申集上】【艸字部】 莡 【唐韻】倉各切,音錯。
【玉篇】行草聲。
癫 【午集中】【疒字部】 癲 【廣韻】都年切【集韻】【韻會】多年切,□音顚。
與瘨同。
又【集韻】狂也。
【正字通】喜笑不常,顚倒錯亂也。
【黃帝素問註】多喜爲顚,多怒爲狂。
喜爲心志,故心熱則喜而爲顚。
怒爲肝志,火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實則怒而爲狂也。
癬 【午集中】【疒字部】 癬 【唐韻】【集韻】【韻會】息淺切【正韻】蘇典切,□音□。
【說文】乾瘍也。
【釋名】癬,徙也。
移徙處自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註】皮毛無疥癬。
又【集韻】相然切,音僊。
義同。
或作□。
癭 【午集中】【疒字部】 癭 【唐韻】【集韻】於郢切【□】幺郢切,□音癭。
【說文】頸瘤也。
【釋名】癭,嬰也。
在頸嬰喉也。
【嵆康養生論】頸處險而癭。
【張華博物志】山居多癭,飲泉水之不流者也。
【方書】癭有五,肉色不變爲肉癭,筋脈現露爲筋癭,筋脈交絡爲血癭,憂惱消長爲氣癭,堅硬不移爲石癭。
又地名。
【後漢桓帝紀】勃海王悝降爲癭陶王。
【註】癭陶縣屬鉅鹿郡。
又【集韻】伊盈切,音嬰。
義同。
【集韻】或作□□。
□ 【未集中】【耳字部】 □ 【字彙補】古文卯字。
註詳卩部三畫。
癮 【午集中】【疒字部】 癮 【集韻】同□。
癯 【午集中】【疒字部】 癯 【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正韻】求於切,□音渠。
與臞同。
瘠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列仙之儒,居山澤閒,形容甚癯。
【沈約齊故安陸昭王□文】癯瘠攺貌。
疌 【午集上】【疋字部】 疌 【說文】尼輒切,音聶。
機下足所履者。
疎 【午集上】【疋字部】 疎 【正韻】同疏。
疏 【午集上】【疋字部】 疏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梳。
【說文】通也。
本作□。
今作疏。
【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
【註】越,瑟底孔也。
畫疏之,使聲遲也。
【疏】疏,通也。
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
【經解】疏通知遠。
又遠也。
【詩大雅】予曰有疏附。
【傳】率下親上曰疏附。
【箋】疏附,使疏者親也。
【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
又麤也。
【詩大雅】彼疏斯粺。
【箋】疏,麤也。
謂糲米也。
【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
【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
疏之言麤也。
又【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又分也。
【孟子】禹疏九河。
【史記黥布傳】疏爵而貴之。
又稀也。
【穀梁傳隱八年】庚辰大雨雪。
【傳】志疏數也。
【疏】遠者爲疏,近者爲數也。
【禮祭義】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
【楚辭九歌】疏緩節兮安歌。
【註】使曲節希緩,而安音淸歌。
又治也。
【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疏峰抗高館,對嶺臨迴溪。
【註】疏治也。
又刻也。
【禮明堂位】疏屛,天子之廟飾也。
【疏】疏,刻也。
屛,樹也。
謂刻於屛樹,爲雲氣蠱獸也。
【又】殷以疏勺。
【註】疏,通刻其頭。
【後漢梁冀傳】窗牖皆綺疏靑瑣。
【註】鏤爲綺文也。
又畫也。
【管子問篇】大夫疏器。
【註】疏,飾畫也。
【何晏景福殿賦】羅疏柱之汨越。
【註】疏柱,畫柱也。
又徹也。
【晉語】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
【註】蔬,徹也。
又布也。
【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爲芳。
【註】疏,布□也。
又大也。
【揚子太□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註】疏,大也。
又菜也。
與蔬同。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
【註】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疏不熟曰饉。
【釋文】菜也。
又【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
凡畜聚之物。
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又【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
【註】疏,徒跣也。
又扶疏,枝葉盛貌。
【揚子太□經】見小勿用,以我扶疏。
【註】秋木扶疏而大,故可用。
又【正韻】渠疏杷也。
又疏躍,布散也。
【淮南子俶眞訓】今夫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枝,皆本于一根,而條循千萬也。
又疏疏,衣服盛貌。
【韓詩外傳】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
又【揚子太□經】穀不穀,失疏數。
【註】疏數,不平也。
又姓。
漢疏廣,疏受。
又國名。
【潛夫論】捿疏猗姓。
【路史】夏世侯伯也。
又山名。
【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
【註】按文中子雲: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卽斯山也。
又鳥名。
【禮曲禮】雉曰疏趾。
【疏】雉肥則兩足開張,趾相去疏也。
又獸名。
【山海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
一角有錯,其名曰疏。
又【韻會補】與梳通。
揚雄,頭蓬不暇梳。
又【集韻】孫租切,音蘇。
粗也。
又【廣韻】所助切【正韻】所故切,□音數。
條□也。
【揚雄解嘲】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又記注也。
又【韻補】葉山宜切,音詩。
【劉章耕田歌】深耕穊種,立苗欲疏。
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考證:〔【周禮天官大冢宰】〕謹照原文省冢字。
〔【地官稍人】疏材木材。
【註】凡畜聚之物,瓜瓠葵芋禦冬之具。
〕謹按此委人非稍人。
凡畜聚之物乃經文非註文。
瓜瓠葵芋禦冬之具乃畜聚之物四字之註非疏材二字之註。
謹照原文改爲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
凡畜聚之物。
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禮檀弓】雉曰疏趾。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
疐 【午集上】【疋字部】 疐 【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正韻】支義切,□音至。
頓也。
【說文】礙不行也。
人欲去而止之也。
又頓也,跲也。
【爾雅釋言】疐,仆也。
【詩豳風】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傳】疐,跲也。
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
【疏】退則跲其尾,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
又【廣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與蔕同。
【爾雅釋木】棗李曰疐之。
【疏】謂治棗李,皆去其疐。
疐者,柢也。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
副之,巾以絺。
爲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爲大夫累之,士疐之。
【疏】疐謂脫華處。
疑 【午集上】【疋字部】 疑 〔古文〕□【唐韻】語其切【集韻】魚其切【韻會】凝其切,□音宜。
惑也。
【廣韻】不定也。
【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
【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
以爲民坊者也。
【疏】疑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
又度也。
【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
【註】疑,度也,不可預度君之面位,邪立嚮之。
又【廣韻】恐也。
又【增韻】似也,嫌也。
又【爾雅釋言】戾也。
又山名。
【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衆。
【註】九疑,山名也。
在蒼梧。
又神名。
【山海經】符惕之山,其上多椶柟,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
又官名。
【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
【疏】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又【韻會】疑陵切【正韻】魚陵切,□音凝,定也。
【詩大雅】靡所止疑,雲徂何往。
【傳】疑,定也。
【疏】正義曰:疑,音凝。
疑者,安靜之義,故爲定也。
【莊子達生篇】用志不分,乃疑于神。
又【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銀入聲。
【儀禮鄕射禮】賓升西階,上疑立。
【註】疑,止也。
有矜莊之色。
【釋文】疑,魚乙切。
又【士昏禮】婦疑立于席西。
【註】疑,正立自定之貌。
又【集韻】【韻會】□偶起切,同擬。
【易文言】隂疑于陽。
【禮射義】不以公卿爲賓,而以大夫爲賓,爲疑也。
【註】疑,自下上至之辭也。
【疏】疑,擬也。
是在下比擬於上,故雲自下上至之辭也。
又【韻補】葉魚記切,音義。
【易升卦】升虛邑無所疑也。
又葉魚求切,音牛。
【賈誼鵩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
細故芥蔕,何足以疑。
疒 【午集中】【疒字部】 疒 【唐韻】女戹切【集韻】尼厄切,□音聑。
疾也。
【說文】倚也。
人有疾病,象倚著之形。
【集韻】籀作疔。
又【廣韻】士莊切【集韻】仕莊切,□音牀。
義同。
疓 【午集中】【疒字部】 疓 【廣韻】如亥切【集韻】汝亥切,□荋上聲。
病也。
又【集韻】囊亥切,音乃。
又女蟹切,音妳。
義□同。
疔 【午集中】【疒字部】 疔 【集韻】當經切,音丁。
病創。
【方書】疔形有十三種,紅絲疔宜急用針刺斷疔腫,痛者取菊花葉,搗汁傅之。
冬月用菊根,效同。
又【集韻】籀文疒字。
詳疒字註。
疕 【午集中】【疒字部】 疕 【唐韻】卑履切【集韻】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匕。
【說文】頭瘍也。
【集韻】一曰頭痛也。
【周禮天官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
【註】疕,頭瘍。
亦謂禿也。
又【博雅】疕,痂也。
【字彙補】瘡上甲。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煇渠愼侯應疕。
又【廣韻】匹鄙切【集韻】普鄙切,□音噽。
又【集韻】【韻會】□普弭切,音庀。
又【集韻】篇夷切,音批。
義□同。
疘 【午集中】【疒字部】 疘 【唐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
脫疘,下部病。
疙 【午集中】【疒字部】 疙 【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音□。
【集韻】癡貌。
【博雅】癡也。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
又戟乙切,音曁。
義□同。
又【正字通】按疙,頭上瘡突起也。
俗呼疙禿。
【淮南子齊俗訓】親母爲其子治疙禿,血流至耳,見者以爲愛之至也。
使出于繼母,則過者以爲嫉也。
事之情一也,所從觀者異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虛到切,音秏。
虛厲也。
與□同。
□ 【未集中】【耳字部】 □ 【廣韻】【集韻】□七計切,音砌耳聰也。
疚 【午集中】【疒字部】 疚 【廣韻】居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
【廣韻】病也。
【集韻】久病也。
【釋名】疚,久也。
在體中也。
【易履卦】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疏】能以剛中而居帝位,不有疚病,由德之光明故也。
【詩小雅】憂心孔疚。
【傳】疚,病也。
又【韻補】葉居氣切,音記。
【前漢敘傳】安昌貨殖,朱雲作娸。
博山淳愼,受莽之疚。
娸,音器。
又葉訖力切,音吉。
【詩小雅】匪載匪來,憂心孔疚。
葉下恤。
盢 【午集中】【皿字部】 盢 【集韻】呼狊切,音殈。
山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律高縣東南盢町山出銀鉛。
疛 【午集中】【疒字部】 疛 【唐韻】【集韻】□陟柳切,音肘。
【說文】小腹痛。
【玉篇】心腹疾也。
【呂氏春秋】身盡疛腫。
又【廣韻】【集韻】□直祐切,音胄。
又【集韻】陟救切,音晝。
又佇六切,音逐。
義□同。
【類篇】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正字通】俗攜字。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音詣。
【說文】也。
【類篇】□,擊聲。
又【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音倪。
□,毀也。
又【廣韻】五禮切【集韻】吾禮切,□音睨。
義同。
疝 【午集中】【疒字部】 疝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晏切,音訕。
【說文】腹痛也。
【廣韻】病也。
【釋名】疝,詵也。
氣詵詵然,上入而痛也。
【素問】黃帝曰:疹得心脈而急,爲何病。
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方書】三陽急爲瘕,三隂急爲疝。
男子有七疝,寒水筋血氣狐是也。
【史記扁鵲倉公傳】牡疝在鬲,下上連肺,病得之內。
【又】臣意胗之曰:湧疝也。
令人不得前後溲。
【後漢律曆志】白露晷長六尺二寸八分,未當至而至,多病水腹,閉疝瘕。
又【廣韻】所閒切【集韻】師閒切,□音山。
義同。
瘧 【午集中】【疒字部】 瘧 【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音虐。
【說文】熱寒休作。
【玉篇】或寒或熱病。
【釋名】瘧,酷虐也。
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後熱,兩疾似酷虐者也。
【禮月令】孟秋之月,寒熱不節,民多瘧疾。
【周禮天官疾醫】秋時有瘧寒疾。
【疏】秋時陽氣漸消,隂氣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熱,故有瘧寒之疾。
【正字通】瘧有風,寒,暑,熱,濕,食,瘴,邪八種。
久瘧腹有痞塊,名瘧母。
獨寒不熱為牝瘧,獨熱不冷爲牡瘧。
發無期度爲鬼瘧,先寒後熱爲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卽脾瘧。
皆痰中中脘,脾胃不和所緻。
詳見靈樞經瘧論。
考證:〔【禮月令】孟夏之月,寒熱不節。
〕謹照原文孟夏改孟秋。
疠 【午集中】【疒字部】 癘 【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
惡瘡疾也。
【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
【史記曹相國世家】時病癘歸國。
又【玉篇】疫氣也。
與同。
【左傳昭四年】癘疾不降。
【註】癘,惡氣也。
【後漢順帝紀】上幹和氣,疫癘爲災。
又【韻會】通作厲。
【史記豫讓傳】桼身爲厲。
【註】人體著桼,多生瘡。
又【嚴安傳】民不夭厲。
【註】病也。
又【字彙補】借作勵。
【漢衡方□】砥仁癘義。
【帝堯□】癘我以仁。
又【管子五行篇】不癘雛轂。
【註】癘,殺也。
又【管子問篇】戈戟之緊,其癘何若。
【註】其淬癘可用如何。
又【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義同。
今作癩。
瘍 【午集中】【疒字部】 瘍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
【說文】頭創也。
【廣韻】傷也。
【集韻】一曰創癰。
【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生,瘍於頭。
【疏】瘍,頭創也。
【禮曲禮】身有瘍則浴。
【周禮天官瘍醫註】瘍,創也。
又【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
【註】身傷曰瘍。
又【集韻】大浪切,音宕。
畜病洩。
【類篇】或作癢。
亦作□。
疢 【午集中】【疒字部】 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醜刃切,音疹。
【說文】熱病也。
【詩小雅】疢如疾首。
【箋】疢,猶病也。
【禮樂記】疾疢不作,而無妖祥。
又美嗜爲病。
【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孫曰:美疢不如惡石。
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又【集韻】【韻會】【正韻】□醜忍切,音趁。
義同。
俗作疹,別作□□。
【卯集下】【文字部】【集韻】呼玩切,音喚。
斕,文采。
通作奐。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紕民切,音繽。
【玉篇】亂貌。
【集韻】衣敝貌。
疣 【午集中】【疒字部】 疣 【廣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音由。
【玉篇】結病也。
今疣贅之腫也。
【釋名】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
【莊子大宗師】附贅縣疣。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其中多滑魚,食之已疣。
【註】疣,贅也。
音由,結肉也。
又【集韻】尤救切,音宥。
顫也。
疥 【午集中】【疒字部】 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說文】瘙也。
【廣韻】瘡疥。
【釋名】疥,齘也。
癢搔之齒齘也。
【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
【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癢疥之疾。
【疏】四月純陽,五月隂起,惟水沴火,為甲疥,有甲。
故有疥癢疾。
【後漢鮮卑傳】蔡邕議邊垂之患,手足之疥瘙,中國之困,胷背之瘭疽。
又【酉陽雜俎】大曆中,□覽禪師住荊州陟屺寺,張璪嘗于寺壁閒畫古松,符載贊之,衞象詩之,時稱三絕。
師見曰:何為疥吾壁,命加堊。
又人名。
【史記酈生陸賈傳】酈食其子酈疥數將兵。
【前漢功臣表】〈扌〉頃侯溫疥。
又與痎同。
兩日一發瘧也。
【左傳昭二十年】齊侯疥遂痁。
【釋文】疥,舊音戒。
梁元帝音該,依字則當作痎。
說文雲:兩日一發瘧也。
詳後痎字注。
【類篇】或作□蚧。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于元切,音元。
與榬同。
絡絲籰也。
【卯集上】【心字部】【玉篇】初訝切,音杈。
不修也。
疦 【午集中】【疒字部】 疦 【廣韻】【集韻】□呼決切,音血。
【廣韻】瘡裏空也。
【集韻】瘡大者疦。
又【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說文】□也。
【五音集韻】□者,口咼也。
疧 【午集中】【疒字部】 疧 【唐韻】渠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袛。
【爾雅釋詁】疧,病也。
【詩小雅】之子之遠,俾我疧兮。
【傳】疧,病也。
又【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
又【正韻】典禮切,音邸。
義□同。
疫 【午集中】【疒字部】 疫 【唐韻】【集韻】【韻會】營隻切【正韻】越逼切,□音役。
【說文】民皆疾也。
【釋名】疫,役也。
言有鬼行役也。
【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毆疫。
【注】疫,癘鬼也。
【史記歷書】茂氣至民無夭疫。
又【集韻】以醉切,遺去聲。
義同。
瘋 【午集中】【疒字部】 瘋 【集韻】方馮切,音風。
頭瘋病。
【方書】偏頭風,在右屬痰屬熱,在左屬風屬血。
铧 【戌集上】【金字部】 鏵 【廣韻】戸花切【集韻】【正韻】胡瓜切,□音華。
【玉篇】鍫也。
【釋名】鍤,或作鏵。
鏵刳地爲坎也。
【揚子方言】臿,宋魏之閒謂之鏵。
【淮南子精神訓揭钁臿註】臿,鏵也。
【集韻】與釫鋘同。
癿 【午集中】【白字部】 癿 【字彙補】具遮切,音伽。
【宋史龎籍傳】元昊陷金明等處,籍至,使部將悉復所亡地,築十一城,及開癿名平戎道。
又【談薈】外國有癿馬尺,卽羊甸皮也。
又姓。
【宋史眞宗紀】鹹平六年,李繼遷寇洪德砦,蕃官癿□慶擊走之。
又明成化時,癿加思蘭進貢。
又書作□。
【字彙補】罕東衞姓也。
瘡 【午集中】【疒字部】 瘡 〔古文〕創【廣韻】【集韻】【韻會】初良切【正韻】初莊切,□音瑲。
【玉篇】瘡,痍也。
【集韻】痏也。
【韻會】瘍也,痍也。
【釋名】瘡,牫也,□毀體使傷也。
【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
【註】創痏謂瘢痕。
【南史宋武帝紀】虎魄療金瘡。
又【集韻】磢霜切。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去潁切【集韻】犬潁切,□音頃。
【揚子方言】挻,竟也。
又【集韻】騂潁切義同。
疰 【午集中】【疒字部】 疰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註。
【博雅】疰,病也。
疱 【午集中】【疒字部】 疱 【集韻】披教切,音砲。
腫病。
通作□。
又皮教切,音抱。
面生氣也。
□原字從皮,不從攴。
(皰)【唐韻】旁敎切【集韻】【韻會】皮敎切,□庖去聲。
【說文】面生氣也。
【徐曰】面瘡也。
【博雅】病也。
【正字通】凡手足臂肘暴起如水泡者謂之皰。
【淮南子說林訓】潰小皰而發痤疽。
【韓愈食蝦蟇詩】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
又【廣韻】匹貌切【集韻】披敎切,□音砲。
義同。
【集韻】亦作□疱。
或作胞□。
【卯集上】【心字部】【字彙】俗字。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集韻】□子了切,音剿。
【廣韻】幧頭也。
一曰兇首飾。
又【玉篇】同幧。
詳幧字註。
□ 【備考】【午集】【立字部】 □ 【龍龕】同亦。
疲 【午集中】【疒字部】 疲 【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麋切,□音皮。
【說文】勞力也。
【玉篇】乏也。
【增韻】倦也。
【前漢萬石君傳】慶慙不任職,上書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
【後漢光武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又【增韻】止也。
又【管子小匡篇】諸侯以疲馬犬羊為幣。
【注】疲謂瘦也。
又【集韻】或作罷。
【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
【釋文】疲,亦本作罷。
又【類篇】章移切,音支。
病也。
【類篇】或作疷。
疳 【午集中】【疒字部】 疳 【集韻】沽三切,音甘。
病也。
【正字通】小兒食甘物,多生疳病。
疳有五,心肝肺□腎也。
治疳先辨冷熱肥瘦,初病為肥熱疳,久病為瘦冷疳,五疳諸積,腹大筋靑,面黃肌瘦,或腹痛。
以蔥椒煑蝦蟇食之,大效。
疴 【午集中】【疒字部】 疴 【唐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於何切,□音阿。
病也。
【前漢五行志】時卽有口疴。
亦作痾。
又【廣韻】枯駕切【集韻】丘駕切,□音髂。
小兒驚病。
疵 【午集中】【疒字部】 疵 【唐韻】疾咨切【集韻】【韻會】才支切【正韻】才資切,□音玼。
【說文】病也。
【易繫辭】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疏】言說此卦爻有小疵病也。
【左傳僖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注】不以女為罪釁。
【前漢景十三王傳】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
【注】病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榆無疵。
又【韻會】亦作玼。
【後漢黃憲傳】去玼吝。
又或作呰。
【前漢翟義傳】王莽大誥,故知我國有呰災。
又【敘傳】閹尹之呰。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少子執疵為越章王。
又【趙世家】趙疵與秦戰敗。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疵,佞人貌。
【史記日者傳】□疵而前,孅趨而言。
【注】疵,音貲。
又水鳥。
【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鵁盧。
【釋文】疵,音資。
【注】張揖曰:箴疵似魚虎而倉黑色。
又【集韻】仕懈切,音。
同睚。
眦睚,恨視。
又【集韻】才詣切,音嚌。
病也。
又短也。
又【集韻】蔣氏切【正韻】祖似切,□音紫。
毀也。
【荀子不苟篇】非毀疵也。
【注】或曰讀為訾。
疶 【午集中】【疒字部】 疶 【廣韻】【集韻】□私列切,音薛。
【廣韻】痢也
【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
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
【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又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
【孟子】□良,楚產也。
【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註】屈地生良馬。
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又民業曰產。
【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
【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又【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又水名。
與滻同。
【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又與嵼同。
【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又姓。
【何氏姓苑】彭城人也。
【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又【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
生育也。
又【韻補】葉□舉切,數上聲。
【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又所蹇切,先上聲。
【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
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
或作□嵼。
甤 【午集上】【生字部】 甤 【唐韻】【集韻】【韻會】儒隹切【正韻】如隹切,□音緌。
【說文】草木實甤也。
【徐曰】甤豕聲相近,又生子之多,莫若豕也。
【正韻】華橤之生,有類豕豪。
會意。
又【廣韻】【正韻】如累切【集韻】【類篇】乳捶切,□音蘂。
義同。
【正字通】俗作蕤。
甥 【午集上】【生字部】 甥 【唐韻】所更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
【廣韻】外甥也。
姊妹之子曰甥。
【詩大雅】韓侯娶妻,汾王之甥。
【傳】姊妹之子爲甥。
又【爾雅釋親】謂我舅者,吾謂之甥。
【韻會】女之壻亦曰甥。
【孟子】帝館甥于貳室。
又【韻會】外孫曰甥,據外祖而言。
一說外孫曰彌甥。
【左傳昭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
又【爾雅釋親】姑之子爲甥,舅之子爲甥,妻之晜弟爲甥,姊妹之夫爲甥。
【註】四人體敵,故更相爲甥。
甥猶生也。
又姓。
晉大夫呂甥之後。
甦 【午集上】【生字部】 甦 【正字通】俗□字。
甧 【補遺】【午集】【生字部】 甧 【字彙補】所音切,音森。
衆也。
用 【午集上】【用字部】 用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餘頌切,容去聲。
【說文】可施行也。
【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五用哉。
又【廣韻】使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
【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
又功用。
【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
【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
【論語】禮之用,和爲貴。
又貨也。
【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
【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
【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又以也。
【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又庸也。
【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又【增韻】器用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
【傳】器實曰用。
【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
又【廣韻】通也。
又姓。
漢有用蚪,爲高唐令。
又【韻補】葉餘封切,音容。
【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
又【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
古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
考證:〔【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器用也。
〕謹照原文賴其下增利字。
甫 【午集上】【用字部】 甫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正韻】斐古切,□音斧。
【說文】男子美稱也。
【禮檀弓】臨諸侯畛於鬼神曰:有天王某甫。
【疏】某是天子之字,甫是男子美稱也。
【儀禮士冠禮】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
【註】甫是丈夫之美稱。
孔子爲尼甫,周大夫有嘉甫,宋大夫有孔甫。
【雜記疏】甫,且也。
五十以伯仲,是正字。
二十之時曰某甫,是且字。
言且爲之立字也。
又【爾雅釋詁】甫,大也。
【詩小雅】倬彼甫田。
傳甫田謂天下田。
【箋】甫之言丈夫也。
明乎彼太古之時,以丈夫稅田也。
又【玉篇】始也。
又【廣韻】衆也。
【博雅】甫甫,衆也。
【詩大雅】魴鱮甫甫。
又【爾雅釋詁】甫,我也。
又國名。
【詩大雅】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箋】甫甫,侯也。
又地名。
【詩小雅】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箋】甫草者,甫田之草也。
鄭有圃田,今開封府中牟縣西圃田澤是也。
【春秋定十年】冬,齊侯衞侯鄭遊速,會于安甫。
【穀梁傳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于雞甫。
【註】雞甫,楚地。
又山名。
【詩魯頌】徂來之松,新甫之栢。
【傳】新甫,山也。
又章甫,冠名。
【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又姓。
【風俗通】甫侯之後,周甫瑕,明甫轍,甫輊。
又皇甫,複姓。
宋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命族曰皇父。
至秦攺爲皇甫。
又【集韻】彼五切,音補。
種菜曰圃,或省作甫。
考證:〔【釋文】甫之言大也。
〕謹按釋文甫之言大也卽鄭箋,别本已引鄭箋可以不引别本,謹改爲傳甫田謂天下田。
甬 【午集上】【用字部】 甬 【唐韻】餘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
【說文】草木華甬甬然也。
【徐曰】甬之言湧也,若泉湧出也。
又甬道。
【史記秦始皇紀】築甬道。
【註】應劭曰:謂馳道外築牆,天子於中,外人不見也。
【項羽紀註】應劭曰:恐敵鈔輺重,故築牆垣如街。
【淮南子本經訓】修爲牆垣甬。
道相連。
【註】甬道,飛閣複道也。
【韓愈詩】雲韶凝禁甬。
【註】宮禁巷道也。
【正字通】按甬道之名雖同,或馳道外,或軍伍中,或宮巷道,其用不一。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鳧氏爲鍾,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
【註】此二名者,鍾柄。
又【揚子方言】自關而東,□魏宋楚之閒,保庸謂之甬。
又地名。
【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
甬東,越地,會句章縣,東海中洲也。
又量名。
【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
【註】甬,今斛也。
又【博雅】甬,常也。
又【集韻】【韻會】□杜孔切,音動,□管也。
與筩同。
考證:〔【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量度。
〕謹照原文同量度改同度量。
甯 【午集上】【用字部】 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乃定切,音佞。
【說文】所願也。
【徐曰】甯,猶寧也。
今俗言寧可如此爲甯可如此。
又姓。
又邑名。
【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宋公,□世子款,鄭世子華,盟于甯母。
【註】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
【左傳文五年】晉陽處父聘于衞,反過甯,甯嬴從之。
【註】甯,晉邑,汲郡修武縣也。
【水經注】武王伐紂,勒兵于甯,更名甯曰修武。
又【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與寧同。
【前漢郊祀歌】周流常羊思所幷,穰穰復正直往甯。
【註】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
又【王莽傳】永以康甯。
田 【午集上】【田字部】 田 【唐韻】待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闐。
【說文】□也。
樹穀曰田,象四口。
十,阡陌之制也。
【玉篇】土也,地也。
【正韻】土已耕曰田。
【釋名】塡也。
五稼塡滿其中也。
【易乾卦】見龍在田。
【詩小雅】雨我公田。
【通典】古有井田,畫九區如井字形,八家耕之,中爲公田,乃公家所藉。
圭田者,祿外之田,以供祭祀。
加田者旣賞之,又重賜之田也。
又爰田,卽轅田。
【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
【註】分公田之稅,應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
【晉語】作轅田。
【前漢食貨志】歲耕種者爲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爲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爲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
農民戸人已受田,其家衆男爲餘夫,以口受田如比。
【註】師古曰:爰,更互也,比例也。
又名田。
【前漢董仲舒傳】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
限民名田,以贍不足。
【通典】名田,占田也。
各爲立限,不使富者過制,則貧弱之。
家可足也。
又代田。
【通典】漢武征和三年,以趙過爲搜粟都尉。
過能爲代田,一畮三甽,歲代其處,每耨必附根,根深能水旱。
一歲之收常過縵田,一斛以上,用力少而得穀多。
又屯田。
【正字通】漢晉率兵屯,領以帥,唐率民屯,領以官。
宋率營田,以民。
漢趙充國於金城,留步士萬人屯田,擊先零,條上屯田十二事,宣帝從之。
明初兼行官屯,民屯,兵屯,商屯,腹屯,邊屯諸法。
永樂時著令,每一都司另撥旗軍十一,名耕種,號樣田。
據所收子粒多寡,以辨別歲之豐兇,軍之勤惰。
雖養軍百萬,不費民閒一粒。
兵法所謂屯田一石,可當轉輸二十石也。
又營田。
【通典】宇文融括隱田曰:浮戸十共作一坊,官立廬舍,謂之營田戸。
言爲官營田,非屯田戸也。
又職田,職分田也。
【文獻通考】隋開皇中,始給職田,又給公廨田。
唐貞觀,以職田給逃還貧戸,每畞給粟二鬥,謂之地子。
十八年復給職田。
永泰元年,百官請納職田,充軍糧。
宋眞宗興復職田。
慶曆均公田,復限職田。
紹興復職田。
金元志官皆有職田。
又方田,卽均田。
【通典】宋熙寧五年重修方田法,元豐罷之。
郭諮攝肥鄕令,以千步方田法。
四出量括,遂得其數,收逋賦八十萬。
又區田。
【氾勝之書】湯有七年之旱,伊尹作爲區田法,敎民糞種,負水澆稼。
賈思勰曰:區田,以糞氣爲美,不必皆良田。
又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又籍田,天子親耕之田也。
【禮月令】孟春,天子帥三公九卿,躬耕帝籍。
又弄田。
【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
【師古註】謂宴遊之田,天子所戲弄。
又一井爲田。
【魯語】季康子欲以田賦。
【註】田,一井也。
【管子乗馬篇】五制爲一田,二田爲一夫。
又【書無逸】文王□服,卽康功田功。
【註】康者,安民之功。
田者,養民之功。
言文王不侈服飾,專安養斯民也。
又獵也,與畋佃通。
俗作□。
【易恆卦】田無禽。
【疏】田者,田獵也。
【詩鄭風】叔于田。
【傳】田,取禽也。
又姓。
【五音集韻】出北平,敬仲自□適齊,後攺田氏。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註】敬仲奔齊,以□田二字聲相近,遂爲田氏。
又【黃庭經】尺宅寸田可治生。
【註】尺宅,面也。
寸田,兩眉閒爲上丹田,心爲絳宮田,臍下三寸爲下丹田。
又官名。
【詩豳風】田畯至喜。
【傳】田畯,田大夫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稷,田正也。
【疏】稷爲田官之長。
【周禮夏官】田僕上士十有二人。
又星名。
蒼龍之宿。
【石氏星傳】龍左角曰天田。
又神名。
【詩小雅】以禦田祖。
【傳】田祖,先嗇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
【註】田主,田神,後土田正之所依也。
又鼓名。
【詩周頌】應田縣鼓。
【傳】田,大鼓也。
【釋文】田如字,鄭作□,音胤。
又車名。
【周禮夏官】田僕掌馭田路。
【註】田路,木路也。
又地名。
【爾雅釋地】鄭有圃田。
【左傳隱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
【疏】許田,魯國朝宿之邑。
又【僖二年】虢公敗戎于桑田。
【註】桑田,虢地,在弘農陝縣東北。
又【成六年】晉遷于新田。
【註】今平陽絳邑縣是也。
【後漢郡國志】京兆藍田出美玉。
又州名。
【韻會】廣南化外,唐開蠻洞置。
又草名。
【爾雅釋草】皇守田。
【註】似燕麥,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
又【何晏景福殿賦】騈田胥附。
【註】騈田胥附,羅列相著也。
又【禮奔喪】殷殷田田,如壞牆然。
【疏】言將欲倒也。
又蓮葉貌。
【江南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又【集韻】地因切,樹穀曰田。
又【正韻】蕩練切,音電。
【詩齊風】無田甫田。
【朱註】田,謂耕治之也。
【釋文】無田,音佃。
又【字彙補】池鄰切,音□。
【晉語】佞之見佞,果喪其田。
【釋文】田音,與□同。
又轉音亭。
【韓愈越裳操】孰荒于門,孰治于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又【法苑珠林頌】賢人慕高節,志願菩提音。
禦鶴翔伊水,策馬出王田。
又【易林】邪徑賊田,惡政傷民。
夫婦呪詛,太山覆顚。
顚,音丁。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乃箇切,音奈。
本作那,語助也。
或作哪。
癔 【午集中】【疒字部】 癔 【廣韻】於力切【集韻】乙力切,□音憶。
心意病也。
皳 【午集中】【皮字部】 皳 【集韻】巨鳩切。
同毬。
丸鞠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玉篇】同羯。
詳羯字註。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居候切,音構。
【玉篇】取羊乳汁也。
瘮 【午集中】【疒字部】 瘮 【集韻】楚錦切,音墋。
駭恐貌。
又【廣韻】疎錦切【集韻】所錦切,□參上聲。
義同。
又【玉篇】寒病也。
又【集韻】所禁切,音滲。
義同。
瘯 【午集中】【疒字部】 瘯 【廣韻】【集韻】【韻會】□千木切,音蔟。
【玉篇】瘯蠡,皮膚病。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疏】瘯蠡,畜之小病,瘯族生疥類是也。
蠡則綠生癬類是也。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
義同。
瘰 【午集中】【疒字部】 瘰 【廣韻】郎果切【集韻】魯果切,□音裸。
瘰□,筋結病也。
【正字通】瘍繞頸項絫絫也。
【方書】瘰癧,或在耳後,頤項缺盆,手少陽三焦經主之。
或在胷及胷之側,皆爲馬刀瘡,足少陽膽經主之。
又【集韻】與蠡同。
瘯蠡,皮肥也。
一曰疥病。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釋文】蠡,說文作瘰。
瘯瘰,皮肥也。
又【集韻】盧戈切,音羸。
義同。
又魯猥切,音磊。
癧病。
【子集下】【厶字部】【字彙補】同素。
瘱 【午集中】【疒字部】 瘱 【集韻】壹計切【正韻】於計切,□醫去聲。
同□。
靜也。
【前漢外戚傳】婉瘱有節操。
【註】師古曰:瘱,靜也。
又【揚子方言】瘱□,審也。
齊楚曰瘱,秦晉曰諦。
又【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迖,若孝子之事父母也。
【註】瘱,深邃也。
瘲 【午集中】【疒字部】 瘲 【唐韻】子用切【集韻】足用切,□音縱。
【玉篇】瘛瘲,小兒病。
【集韻】風病。
【前漢藝文志】金創瘲瘛方三十卷。
【註】師古曰:瘲,音子用反。
小兒病也。
又【集韻】將容切,縱平聲。
義同。
瘳 【午集中】【疒字部】 瘳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醜鳩切,□音抽。
【說文】疾病瘉也。
【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
【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詩鄭風】旣見君子,雲胡不瘳。
【傳】瘳,愈也。
【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
【註】瘳,差也。
又損也。
【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
【註】瘳,損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義同。
瘴 【午集中】【疒字部】 瘴 【廣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障。
【玉篇】瘴,癘也。
【廣韻】熱病。
【正字通】中山川厲氣成疾也。
【陸遊避暑漫抄】嶺南或見異物從空墜,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瘵 【午集中】【疒字部】 瘵 【唐韻】側介切【集韻】側界切【正韻】側賣切,□音□。
【說文】勞病也。
【廣韻】病也。
【詩小雅】上帝甚蹈,無自瘵焉。
【傳】瘵,病也。
【戰國策】上天甚神,無自瘵也。
【註】瘵,病也。
【木華海賦】爲凋爲瘵。
又【集韻】側例切,音際。
病也。
【詩無自瘵焉鄭箋】瘵,接也。
音際。
正義曰:鄭讀爲交際之際,故雲接也。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
引縱病也。
考證:〔【戰國策】上天甚明,無自瘵也。
〕謹照原文甚明改甚神。
瘶 【午集中】【疒字部】 瘶 【廣韻】蘇奏切【集韻】先奏切,□音嗽。
欬瘶也。
與口部嗽同。
瘷 【午集中】【疒字部】 瘷 【集韻】色責切,音索。
瘮瘷,寒貌。
瘸 【午集中】【疒字部】 瘸 【唐韻】【韻會】【正韻】巨靴切【集韻】衢靴切,□掘平聲。
腳手病。
瘹 【午集中】【疒字部】 瘹 【廣韻】【集韻】□多嘯切,音弔。
【博雅】瘹,狂也。
又【集韻】一曰小兒病。
【辰集上】【日字部】【廣韻】奴版切【集韻】乃版切,□音赧。
【說文】溫濕也。
又【集韻】乃諫切。
【玉篇】赤也。
【類篇】一曰小赤。
瘺 【午集中】【疒字部】 瘺 【字彙】力候切,音漏。
瘺瘡。
亦作瘺。
考證:〔【字彙】力侯切,音漏。
〕謹照原文力侯切改力候切。
盞 【午集中】【皿字部】 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阻限切,音醆。
【博雅】杯也。
【揚子方言】趙魏之閒或曰盞。
【註】酒盞,最小杯也。
又葉知輦切,音展。
【歐陽修送劉原甫詩】魚枕蕉一舉,十分當覆盞。
鬚管爲物,雖微意不淺。
又【說文】本作琖。
重文作盞。
【廣韻】通作□。
【集韻】亦作□。
瘻 【午集中】【疒字部】 瘻 【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音屚。
【說文】腫也。
一曰久創。
【玉篇】瘡也。
【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爲瘻。
【註】瘻,癰屬也。
中多有蟲。
【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又龍遇切,音屢。
義□同。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慺。
痀瘻,曲脊。
【字彙】亦作瘺。
考證:〔【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已瘻。
〕謹照原文已瘻改爲瘻。
〔【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拘攣瘻癘。
〕謹照原文拘攣改攣踠。
瘼 【午集中】【疒字部】 瘼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說文】病也。
【詩小雅】亂離瘼矣。
【傳】瘼,病也。
【揚子方言】瘼,病也。
東齊海岱之閒曰瘼。
瘽 【午集中】【疒字部】 瘽 【唐韻】巨斤切【集韻】【韻會】渠斤切【正韻】渠巾切,□音勤。
【爾雅釋詁】瘽,病也。
【前漢文帝紀】瘽身從事。
又【廣韻】渠遴切【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覲。
又【廣韻】其謹切【集韻】巨謹切,□音近。
義□同。
瘾 【午集中】【疒字部】 癮 【集韻】同□。
瘿 【午集中】【疒字部】 癭 【唐韻】【集韻】於郢切【□】幺郢切,□音癭。
【說文】頸瘤也。
【釋名】癭,嬰也。
在頸嬰喉也。
【嵆康養生論】頸處險而癭。
【張華博物志】山居多癭,飲泉水之不流者也。
【方書】癭有五,肉色不變爲肉癭,筋脈現露爲筋癭,筋脈交絡爲血癭,憂惱消長爲氣癭,堅硬不移爲石癭。
又地名。
【後漢桓帝紀】勃海王悝降爲癭陶王。
【註】癭陶縣屬鉅鹿郡。
又【集韻】伊盈切,音嬰。
義同。
【集韻】或作□□。
癀 【午集中】【疒字部】 癀 【廣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疸病。
【類篇】或作。
癁 【午集中】【疒字部】 癁 【集韻】房六切,音伏。
病也。
【揚子方言】瘼,病也。
東齊海岱之閒曰瘼。
或曰癁。
【五音集韻】同□。
又【集韻】一曰勞複也。
療 【午集中】【疒字部】 療 【廣韻】【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弔切,□音料。
【說文】治也。
【揚子方言】療,治也。
江湘郊會謂醫治之曰愮,或曰療。
【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註】止病曰療。
【四皓采芝操】曄曄紫芝,可以療饑。
又【集韻】式灼切,音鑠。
與□同。
病也。
癃 【午集中】【疒字部】 癃 【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隆。
【說文】罷病也。
【正韻】老也。
【前漢高帝紀】年老癃病勿遣。
【後漢光武紀】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
【註】癃,病也。
又【正字通】梵言優樓頻螺,此雲木瓜癃,胷前有癃如木瓜故。
【類篇】或作□。
亦作□。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苦□切,音□。
鈔也,暴也。
癄 【午集中】【疒字部】 癄 【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
與憔同。
又【集韻】【韻會】□子肖切,音醮。
【集韻】病也。
【博雅】癄,縮也。
【釋文】子笑反。
【前漢禮樂志】是以纖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憂。
【註】癄瘁,謂滅縮也。
音子笑反。
又【廣韻】則教切【集韻】阻教切,□音。
義同。
癅 【午集中】【疒字部】 癅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畱。
【說文】腫也。
【玉篇】瘜肉也。
【廣韻】肉起疾。
【釋名】癅,流也。
血流聚所生癅腫也。
【正字通】癅肬二病似同實異。
與肉偕生者爲肬,病而漸生者爲癅。
【抱樸子勗學卷】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癅以藏醜。
又【韻會】或作□。
通作旒。
【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旒然。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
義同。
考證:〔又【韻會】作□。
通作旈。
【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旈然。
〕謹照原文兩旈字俱改旒。
陓 【戌集中】【阜字部】 陓 【廣韻】憶俱切【集韻】【韻會】邕俱切,□音紆。
揚陓,藪名。
【爾雅釋地】秦有楊陓。
【註】在今扶風汧縣西。
【疏】周禮夏官,雍州澤藪曰弦蒲。
鄭註雲:在汧,卽此楊陓也。
又【集韻】汪胡切,音烏。
義同。
癆 【午集中】【疒字部】 癆 【唐韻】【集韻】□郎到切,勞去聲。
【說文】朝鮮謂藥毒曰癆。
【廣韻】癆痢惡人。
【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癆。
【註】癆痢,皆辛螫也。
又【博雅】痛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又郎刀切,音勞。
義□同。
又【正字通】今人以積勞□削爲癆病。
癇 【午集中】【疒字部】 癇 【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音閒。
【說文】病也。
【玉篇】小兒瘨病。
【正字通】癇有風熱,有驚邪,皆兼虛與痰。
方書:小兒有五癇,五臟,各有畜所屬。
心癇,其聲如羊。
肝癇,其聲如犬。
脾癇,其聲如牛。
肺癇,其聲如雞。
腎癇,其聲如豬。
發則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口吐涎沫,食頃乃甦。
【後漢王符傳】哺乳多則主癇病。
癈 【午集中】【疒字部】 癈 【唐韻】方肺切【集韻】【韻會】放吠切,□音廢。
【說文】固病也。
【增韻】固疾不復可用者。
通作廢。
【補遺】【醜集】【女字部】【篇海類編】倉回切,音崔。
女字。
癉 【午集中】【疒字部】 癉 【唐韻】丁榦切【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音旦。
【說文】勞病也。
【書畢命】彰善癉惡。
【傳】明其爲善,病其爲惡。
【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
【註】癉疽,惡創。
【疏】癉,勞病也。
又黃病。
【前漢嚴助傳】南方暑濕,近夏癉熱。
【註】師古曰:癉,黃病。
音丁幹反。
又與僤同。
亦作□。
【詩大雅】下民卒癉。
【傳】癉,病也。
【釋文】癉,本又作僤。
沈本作□。
又【唐韻】【集韻】【韻會】丁賀切【正韻】丁佐切,□音跢。
義同。
又【爾雅釋詁】癉,勞也。
【釋文】丁賀反。
又【博雅】癉,苦也。
【釋文】多賀反。
又【廣韻】【正韻】丁可切。
【集韻】【韻會】典可切,□音嚲。
【廣韻】勞也。
怒也。
【正韻】亦作憚。
又【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
【廣韻】火癉,小兒病也。
【集韻】勞病也。
【史記倉公傳】風癉客脬,難于大小溲,溺赤。
【註】正義曰:癉,音單。
旱也。
脬,膀胱也。
言風癉之病,客居在膀胱。
【前漢藝文志】癉十二病方四十卷。
【註】師古曰:癉,黃病。
音丁韓反。
又【廣韻】徒幹切,音壇。
風在手足病。
又【集韻】他幹切,音□。
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正韻】多□切,□音亶。
【集韻】風病。
又【張衡東京賦】飛礫雨散,剛癉必斃。
【註】癉,難也。
言鬼之剛而難者,皆盡死也。
【釋文】癉,音亶。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居侯切。
笿也。
可熏衣。
一曰負土籠。
與篝同。
癐 【午集中】【疒字部】 癐 【集韻】古外切,音儈。
病甚。
又【字彙補】影規切,音威。
喊聲也。
【輟耕錄】淮人□江南,齊聲大喊阿癐癐。
癑 【午集中】【疒字部】 癑 【唐韻】奴動切【集韻】【正韻】乃湩切,□音□。
【說文】痛也。
【集韻】一曰瘡潰。
又【廣韻】【集韻】□奴凍切,音齈。
義同。
又奴冬切,音農。
腫血也。
又【集韻】奴宋切,病也。
癒 【午集中】【疒字部】 癒 【集韻】【韻會】□勇主切,音禹。
病瘳也。
與瘉同。
癓 【午集中】【疒字部】 癓 【廣韻】【集韻】□無非切,音肥。
足上瘡。
又【集韻】通作微。
【詩小雅】旣微且尰。
【朱傳】骭瘍爲微,腫足爲尰。
尰字從尣作。
癕 【午集中】【疒字部】 癕 【五音集韻】於容切,音邕。
同癰。
【史記穰侯傳】如以千鈞之弩決潰癕也。
癖 【午集中】【疒字部】 癖 【廣韻】芳辟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
【玉篇】食不消。
【廣韻】腹病。
【增韻】瘕癖,腹積聚。
【方書】小兒有癖疾,始如錢大,發熱,漸長如龜,如蛇,如豬,肝内有血孔通貫,外有血筋盤固,其筋直通背脊,下與臍相對,有動脈處,爲癖疾之根。
【抱樸子極言卷】飲過則成痰癖。
又【正字通】嗜好之病。
【晉書杜預傳】臣有左傳癖。
【白居易詩】人皆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又【廣韻】普擊切【集韻】匹歷切,□音霹。
義同。
皁 【午集中】【白字部】 皁 【唐韻】昨早切【集韻】【韻會】【正韻】在早切,□曹上聲。
【博雅】皁隸,臣也。
【類篇】賤人也。
【左傳昭七年】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
【疏】服雲:皁,造也。
造,成事也。
又【博雅】櫪也。
【集韻】馬閑。
【周禮夏官校人】三乘爲皁,皁一趣馬。
【註】馬十二匹爲皁,一皁之馬,趣馬一人主之。
【史記鄒陽傳】牛馬同皁。
【註】韋昭曰:皁,養馬之官。
郭璞雲:養馬之器。
【漢書音義】食牛馬器,以木作如槽。
【揚子方言】梁宋齊楚北燕之閒謂櫪曰皁。
又【玉篇】色黑也。
【博雅】緇謂之皁。
【廣韻】黑繒也。
【史記秦本紀】錫爾皁遊。
【前漢賈誼傳】自衣皁綈。
【後漢禮儀志】日冬至,召太史,令各闆書,封以皁囊。
【漢官儀】凡章表皆啓封,其言密事得皁囊也。
又皁白,猶黑白也。
【北史魏臨淮王傳】中山皁白太多,未若濟南風流寬雅。
又鳥名。
【唐陸璣毛詩鳥獸疏】鸛雀,一名皁裙。
又【釋名】早也。
日未出時早起,視物皆黑,此色如之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山林其植物宜皁物。
【註】皁,柞栗之屬。
或作早。
【韻會】今世謂柞實爲皁鬥。
柞卽橡也,其房可以染黑,俗因謂黑色爲皁。
【正字通】俗讀若竈。
義同。
又【字彙補】湯勞切,音韜。
【楊氏古音】周禮皁物之皁,音如韜。
柞栗皆有韜橐也。
又葉子苟切,音走。
【詩小雅】旣方旣皁,旣堅旣好。
【註】穀實未堅曰皁。
好,音吼。
又【揚雄太僕箴】廐焚問人,仲尼深醜。
僕臣司駕,敢告執皁。
【說文】草,自保切。
草鬥,櫟實也。
一曰象鬥子。
從艸,早聲。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
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
按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
通用爲草棧字。
今俗書皁或從白從十。
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
緇原字從□,不從巛。
癗 【午集中】【疒字部】 癗 【廣韻】落猥切【集韻】魯猥切,□音壘。
【玉篇】皮起也。
【集韻】小腫。
【五音集韻】痱癗,皮外小起。
癘 【午集中】【疒字部】 癘 【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
惡瘡疾也。
【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
【史記曹相國世家】時病癘歸國。
又【玉篇】疫氣也。
與同。
【左傳昭四年】癘疾不降。
【註】癘,惡氣也。
【後漢順帝紀】上幹和氣,疫癘爲災。
又【韻會】通作厲。
【史記豫讓傳】桼身爲厲。
【註】人體著桼,多生瘡。
又【嚴安傳】民不夭厲。
【註】病也。
又【字彙補】借作勵。
【漢衡方□】砥仁癘義。
【帝堯□】癘我以仁。
又【管子五行篇】不癘雛轂。
【註】癘,殺也。
又【管子問篇】戈戟之緊,其癘何若。
【註】其淬癘可用如何。
又【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義同。
今作癩。
芉 【申集上】【艸字部】 芉 【集韻】居寒切,音幹。
□幹,草名。
又【廣韻】古旱切,音□。
一曰薏苡子。
癙 【午集中】【疒字部】 癙 【廣韻】舒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音暑。
【集韻】憂病也。
通作鼠。
【爾雅釋詁】癙,病也。
【詩小雅】癙憂以癢。
傳:癙,病也。
【註】呂氏曰:鼠憂,幽也。
劉氏曰:鼠病而憂在于穴內,所不知。
範氏曰:凡物之多畏者,惟鼠爲甚,故謂癙憂。
又屚創也。
【淮南子說山訓】貍頭療癙。
又【集韻】商署切,音恕。
義同。
□ 【備考】【未集】【耒字部】 □ 【五音篇海】音拱。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翬,或書作□。
【廣雅】□□,飛也。
皔 【午集中】【白字部】 皔 【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翰上聲。
【博雅】白也。
【廣韻】皔皔,白貌。
又【集韻】侯旰切,音翰。
義同。
或省作□。
祶 【備考】【午集】【示字部】 祶 【龍龕】同禘。
癚 【午集中】【疒字部】 癚 【集韻】都濫切,音擔。
癡也。
癛 【午集中】【疒字部】 癛 【廣韻】力稔切【集韻】力錦切,□音廩。
【廣韻】粟體。
【集韻】寒病。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
義同。
本作凜。
又筆錦切,音稟。
疾也。
癜 【午集中】【疒字部】 癜 【正字通】都見切,音殿。
癜,風斑片也。
有紫白二種。
【本草綱目】李時珍曰:治癜用茄蔕蘸硫黃末摻之,取其能散血,白癜用白茄蔕,紫癜用紫茄蔕,各從其類也。
又治紫癜方,醋磨知母擦之,日三次,效。
癞 【午集中】【疒字部】 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說文】惡疾也。
【論語】伯牛有疾。
【註】先儒以爲癩也。
本作癘。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郎達切,□音辣。
與瘌同。
癟 【午集中】【疒字部】 癟 【廣韻】【集韻】□蒲結切,音蹩。
【玉篇】不能飛也。
枯病也。
【廣韻】戾癟不正。
又【廣韻】芳滅切【集韻】匹滅切,□音瞥。
義同。
癠 【午集中】【疒字部】 癠 〔古文〕□【廣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嚌。
【爾雅釋詁】病也。
【禮玉藻】親癠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節也。
【註】癠,病也。
方氏曰:人氣體和則齊,不和則害於齊,故謂之癠。
又【博雅】癠,短也。
又【廣韻】徂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
【揚子方言】江湘閒凡物生而不長大曰癠。
【註】今俗呼小爲癠。
又【集韻】子禮切,音濟。
義同。
又前西切,音齊。
病也。
癡 【午集中】【疒字部】 癡 【唐韻】醜之切【集韻】【韻會】【正韻】超之切,□音鴟。
【說文】不慧也。
【徐曰】癡者,神思不足。
亦病也。
【前漢韋賢傳】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爲狂癡,光曜晻而不宣。
【後漢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
【晉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癡。
又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
亦有作癡者。
【藝苑雌黃】李濟翁雲: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又【顏氏家訓】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爲詅癡符。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音謇。
與建瓴之建同。
覆也,屋上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卽就切,音僦。
攬也。
又就六切,音蹴。
極擊也。
癬 【午集中】【疒字部】 癬 【唐韻】【集韻】【韻會】息淺切【正韻】蘇典切,□音□。
【說文】乾瘍也。
【釋名】癬,徙也。
移徙處自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註】皮毛無疥癬。
又【集韻】相然切,音僊。
義同。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敕角切,音趠。
捕魚器。
同罩。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急本字。
〇按上從及字,卽刍字。
癤 【午集中】【疒字部】 癤 【廣韻】【集韻】□子結切,音節。
【廣韻】癰也。
【正字通】瘍類,與癰疽別,瘍之小者爲癤。
癥 【午集中】【疒字部】 癥 【廣韻】陟陵切【集韻】知陵切【正韻】諸成切,□音徵。
【玉篇】腹結病也。
【廣韻】腹病。
【史記扁鵲傳】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
【王叔和脈經】左手脈橫癥在左,右手脈橫癥在右。
【抱樸子用□卷】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
癧 【午集中】【疒字部】 癧 【廣韻】郎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音曆。
瘰癧。
詳前瘰字註。
癨 【午集中】【疒字部】 癨 【廣韻】虛郭切【正韻】忽郭切,□音霍。
【玉篇】癨,病也。
【廣韻】吐病。
【類篇】病亂也。
【正字通】按方書作霍亂,皆濕熱寒氣,七情內傷,六氣外感所緻。
或轉筋腹痛,或煩悶脹滿,或中惡吐逆。
各證不一。
隞 【戌集中】【阜字部】 隞 【集韻】牛刀切,音鏊。
地名。
【史記殷本紀】仲丁遷于隞。
【集韻】通作敖囂。
癩 【午集中】【疒字部】 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說文】惡疾也。
【論語】伯牛有疾。
【註】先儒以爲癩也。
本作癘。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郎達切,□音辣。
與瘌同。
莡 【申集上】【艸字部】 莡 【唐韻】倉各切,音錯。
【玉篇】行草聲。
癫 【午集中】【疒字部】 癲 【廣韻】都年切【集韻】【韻會】多年切,□音顚。
與瘨同。
又【集韻】狂也。
【正字通】喜笑不常,顚倒錯亂也。
【黃帝素問註】多喜爲顚,多怒爲狂。
喜爲心志,故心熱則喜而爲顚。
怒爲肝志,火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實則怒而爲狂也。
癬 【午集中】【疒字部】 癬 【唐韻】【集韻】【韻會】息淺切【正韻】蘇典切,□音□。
【說文】乾瘍也。
【釋名】癬,徙也。
移徙處自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註】皮毛無疥癬。
又【集韻】相然切,音僊。
義同。
或作□。
癭 【午集中】【疒字部】 癭 【唐韻】【集韻】於郢切【□】幺郢切,□音癭。
【說文】頸瘤也。
【釋名】癭,嬰也。
在頸嬰喉也。
【嵆康養生論】頸處險而癭。
【張華博物志】山居多癭,飲泉水之不流者也。
【方書】癭有五,肉色不變爲肉癭,筋脈現露爲筋癭,筋脈交絡爲血癭,憂惱消長爲氣癭,堅硬不移爲石癭。
又地名。
【後漢桓帝紀】勃海王悝降爲癭陶王。
【註】癭陶縣屬鉅鹿郡。
又【集韻】伊盈切,音嬰。
義同。
【集韻】或作□□。
□ 【未集中】【耳字部】 □ 【字彙補】古文卯字。
註詳卩部三畫。
癮 【午集中】【疒字部】 癮 【集韻】同□。
癯 【午集中】【疒字部】 癯 【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正韻】求於切,□音渠。
與臞同。
瘠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列仙之儒,居山澤閒,形容甚癯。
【沈約齊故安陸昭王□文】癯瘠攺貌。
疌 【午集上】【疋字部】 疌 【說文】尼輒切,音聶。
機下足所履者。
疎 【午集上】【疋字部】 疎 【正韻】同疏。
疏 【午集上】【疋字部】 疏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梳。
【說文】通也。
本作□。
今作疏。
【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
【註】越,瑟底孔也。
畫疏之,使聲遲也。
【疏】疏,通也。
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
【經解】疏通知遠。
又遠也。
【詩大雅】予曰有疏附。
【傳】率下親上曰疏附。
【箋】疏附,使疏者親也。
【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
又麤也。
【詩大雅】彼疏斯粺。
【箋】疏,麤也。
謂糲米也。
【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
【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
疏之言麤也。
又【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又分也。
【孟子】禹疏九河。
【史記黥布傳】疏爵而貴之。
又稀也。
【穀梁傳隱八年】庚辰大雨雪。
【傳】志疏數也。
【疏】遠者爲疏,近者爲數也。
【禮祭義】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
【楚辭九歌】疏緩節兮安歌。
【註】使曲節希緩,而安音淸歌。
又治也。
【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疏峰抗高館,對嶺臨迴溪。
【註】疏治也。
又刻也。
【禮明堂位】疏屛,天子之廟飾也。
【疏】疏,刻也。
屛,樹也。
謂刻於屛樹,爲雲氣蠱獸也。
【又】殷以疏勺。
【註】疏,通刻其頭。
【後漢梁冀傳】窗牖皆綺疏靑瑣。
【註】鏤爲綺文也。
又畫也。
【管子問篇】大夫疏器。
【註】疏,飾畫也。
【何晏景福殿賦】羅疏柱之汨越。
【註】疏柱,畫柱也。
又徹也。
【晉語】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
【註】蔬,徹也。
又布也。
【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爲芳。
【註】疏,布□也。
又大也。
【揚子太□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註】疏,大也。
又菜也。
與蔬同。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
【註】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疏不熟曰饉。
【釋文】菜也。
又【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
凡畜聚之物。
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又【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
【註】疏,徒跣也。
又扶疏,枝葉盛貌。
【揚子太□經】見小勿用,以我扶疏。
【註】秋木扶疏而大,故可用。
又【正韻】渠疏杷也。
又疏躍,布散也。
【淮南子俶眞訓】今夫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枝,皆本于一根,而條循千萬也。
又疏疏,衣服盛貌。
【韓詩外傳】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
又【揚子太□經】穀不穀,失疏數。
【註】疏數,不平也。
又姓。
漢疏廣,疏受。
又國名。
【潛夫論】捿疏猗姓。
【路史】夏世侯伯也。
又山名。
【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
【註】按文中子雲: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卽斯山也。
又鳥名。
【禮曲禮】雉曰疏趾。
【疏】雉肥則兩足開張,趾相去疏也。
又獸名。
【山海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
一角有錯,其名曰疏。
又【韻會補】與梳通。
揚雄,頭蓬不暇梳。
又【集韻】孫租切,音蘇。
粗也。
又【廣韻】所助切【正韻】所故切,□音數。
條□也。
【揚雄解嘲】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又記注也。
又【韻補】葉山宜切,音詩。
【劉章耕田歌】深耕穊種,立苗欲疏。
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考證:〔【周禮天官大冢宰】〕謹照原文省冢字。
〔【地官稍人】疏材木材。
【註】凡畜聚之物,瓜瓠葵芋禦冬之具。
〕謹按此委人非稍人。
凡畜聚之物乃經文非註文。
瓜瓠葵芋禦冬之具乃畜聚之物四字之註非疏材二字之註。
謹照原文改爲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
凡畜聚之物。
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禮檀弓】雉曰疏趾。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
疐 【午集上】【疋字部】 疐 【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正韻】支義切,□音至。
頓也。
【說文】礙不行也。
人欲去而止之也。
又頓也,跲也。
【爾雅釋言】疐,仆也。
【詩豳風】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傳】疐,跲也。
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
【疏】退則跲其尾,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
又【廣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與蔕同。
【爾雅釋木】棗李曰疐之。
【疏】謂治棗李,皆去其疐。
疐者,柢也。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
副之,巾以絺。
爲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爲大夫累之,士疐之。
【疏】疐謂脫華處。
疑 【午集上】【疋字部】 疑 〔古文〕□【唐韻】語其切【集韻】魚其切【韻會】凝其切,□音宜。
惑也。
【廣韻】不定也。
【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
【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
以爲民坊者也。
【疏】疑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
又度也。
【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
【註】疑,度也,不可預度君之面位,邪立嚮之。
又【廣韻】恐也。
又【增韻】似也,嫌也。
又【爾雅釋言】戾也。
又山名。
【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衆。
【註】九疑,山名也。
在蒼梧。
又神名。
【山海經】符惕之山,其上多椶柟,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
又官名。
【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
【疏】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又【韻會】疑陵切【正韻】魚陵切,□音凝,定也。
【詩大雅】靡所止疑,雲徂何往。
【傳】疑,定也。
【疏】正義曰:疑,音凝。
疑者,安靜之義,故爲定也。
【莊子達生篇】用志不分,乃疑于神。
又【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銀入聲。
【儀禮鄕射禮】賓升西階,上疑立。
【註】疑,止也。
有矜莊之色。
【釋文】疑,魚乙切。
又【士昏禮】婦疑立于席西。
【註】疑,正立自定之貌。
又【集韻】【韻會】□偶起切,同擬。
【易文言】隂疑于陽。
【禮射義】不以公卿爲賓,而以大夫爲賓,爲疑也。
【註】疑,自下上至之辭也。
【疏】疑,擬也。
是在下比擬於上,故雲自下上至之辭也。
又【韻補】葉魚記切,音義。
【易升卦】升虛邑無所疑也。
又葉魚求切,音牛。
【賈誼鵩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
細故芥蔕,何足以疑。
疒 【午集中】【疒字部】 疒 【唐韻】女戹切【集韻】尼厄切,□音聑。
疾也。
【說文】倚也。
人有疾病,象倚著之形。
【集韻】籀作疔。
又【廣韻】士莊切【集韻】仕莊切,□音牀。
義同。
疓 【午集中】【疒字部】 疓 【廣韻】如亥切【集韻】汝亥切,□荋上聲。
病也。
又【集韻】囊亥切,音乃。
又女蟹切,音妳。
義□同。
疔 【午集中】【疒字部】 疔 【集韻】當經切,音丁。
病創。
【方書】疔形有十三種,紅絲疔宜急用針刺斷疔腫,痛者取菊花葉,搗汁傅之。
冬月用菊根,效同。
又【集韻】籀文疒字。
詳疒字註。
疕 【午集中】【疒字部】 疕 【唐韻】卑履切【集韻】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匕。
【說文】頭瘍也。
【集韻】一曰頭痛也。
【周禮天官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
【註】疕,頭瘍。
亦謂禿也。
又【博雅】疕,痂也。
【字彙補】瘡上甲。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煇渠愼侯應疕。
又【廣韻】匹鄙切【集韻】普鄙切,□音噽。
又【集韻】【韻會】□普弭切,音庀。
又【集韻】篇夷切,音批。
義□同。
疘 【午集中】【疒字部】 疘 【唐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
脫疘,下部病。
疙 【午集中】【疒字部】 疙 【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音□。
【集韻】癡貌。
【博雅】癡也。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
又戟乙切,音曁。
義□同。
又【正字通】按疙,頭上瘡突起也。
俗呼疙禿。
【淮南子齊俗訓】親母爲其子治疙禿,血流至耳,見者以爲愛之至也。
使出于繼母,則過者以爲嫉也。
事之情一也,所從觀者異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虛到切,音秏。
虛厲也。
與□同。
□ 【未集中】【耳字部】 □ 【廣韻】【集韻】□七計切,音砌耳聰也。
疚 【午集中】【疒字部】 疚 【廣韻】居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
【廣韻】病也。
【集韻】久病也。
【釋名】疚,久也。
在體中也。
【易履卦】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疏】能以剛中而居帝位,不有疚病,由德之光明故也。
【詩小雅】憂心孔疚。
【傳】疚,病也。
又【韻補】葉居氣切,音記。
【前漢敘傳】安昌貨殖,朱雲作娸。
博山淳愼,受莽之疚。
娸,音器。
又葉訖力切,音吉。
【詩小雅】匪載匪來,憂心孔疚。
葉下恤。
盢 【午集中】【皿字部】 盢 【集韻】呼狊切,音殈。
山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律高縣東南盢町山出銀鉛。
疛 【午集中】【疒字部】 疛 【唐韻】【集韻】□陟柳切,音肘。
【說文】小腹痛。
【玉篇】心腹疾也。
【呂氏春秋】身盡疛腫。
又【廣韻】【集韻】□直祐切,音胄。
又【集韻】陟救切,音晝。
又佇六切,音逐。
義□同。
【類篇】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正字通】俗攜字。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音詣。
【說文】也。
【類篇】□,擊聲。
又【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音倪。
□,毀也。
又【廣韻】五禮切【集韻】吾禮切,□音睨。
義同。
疝 【午集中】【疒字部】 疝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晏切,音訕。
【說文】腹痛也。
【廣韻】病也。
【釋名】疝,詵也。
氣詵詵然,上入而痛也。
【素問】黃帝曰:疹得心脈而急,爲何病。
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方書】三陽急爲瘕,三隂急爲疝。
男子有七疝,寒水筋血氣狐是也。
【史記扁鵲倉公傳】牡疝在鬲,下上連肺,病得之內。
【又】臣意胗之曰:湧疝也。
令人不得前後溲。
【後漢律曆志】白露晷長六尺二寸八分,未當至而至,多病水腹,閉疝瘕。
又【廣韻】所閒切【集韻】師閒切,□音山。
義同。
瘧 【午集中】【疒字部】 瘧 【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音虐。
【說文】熱寒休作。
【玉篇】或寒或熱病。
【釋名】瘧,酷虐也。
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後熱,兩疾似酷虐者也。
【禮月令】孟秋之月,寒熱不節,民多瘧疾。
【周禮天官疾醫】秋時有瘧寒疾。
【疏】秋時陽氣漸消,隂氣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熱,故有瘧寒之疾。
【正字通】瘧有風,寒,暑,熱,濕,食,瘴,邪八種。
久瘧腹有痞塊,名瘧母。
獨寒不熱為牝瘧,獨熱不冷爲牡瘧。
發無期度爲鬼瘧,先寒後熱爲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卽脾瘧。
皆痰中中脘,脾胃不和所緻。
詳見靈樞經瘧論。
考證:〔【禮月令】孟夏之月,寒熱不節。
〕謹照原文孟夏改孟秋。
疠 【午集中】【疒字部】 癘 【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
惡瘡疾也。
【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
【史記曹相國世家】時病癘歸國。
又【玉篇】疫氣也。
與同。
【左傳昭四年】癘疾不降。
【註】癘,惡氣也。
【後漢順帝紀】上幹和氣,疫癘爲災。
又【韻會】通作厲。
【史記豫讓傳】桼身爲厲。
【註】人體著桼,多生瘡。
又【嚴安傳】民不夭厲。
【註】病也。
又【字彙補】借作勵。
【漢衡方□】砥仁癘義。
【帝堯□】癘我以仁。
又【管子五行篇】不癘雛轂。
【註】癘,殺也。
又【管子問篇】戈戟之緊,其癘何若。
【註】其淬癘可用如何。
又【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
義同。
今作癩。
瘍 【午集中】【疒字部】 瘍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
【說文】頭創也。
【廣韻】傷也。
【集韻】一曰創癰。
【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生,瘍於頭。
【疏】瘍,頭創也。
【禮曲禮】身有瘍則浴。
【周禮天官瘍醫註】瘍,創也。
又【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
【註】身傷曰瘍。
又【集韻】大浪切,音宕。
畜病洩。
【類篇】或作癢。
亦作□。
疢 【午集中】【疒字部】 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醜刃切,音疹。
【說文】熱病也。
【詩小雅】疢如疾首。
【箋】疢,猶病也。
【禮樂記】疾疢不作,而無妖祥。
又美嗜爲病。
【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孫曰:美疢不如惡石。
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又【集韻】【韻會】【正韻】□醜忍切,音趁。
義同。
俗作疹,別作□□。
【卯集下】【文字部】【集韻】呼玩切,音喚。
斕,文采。
通作奐。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紕民切,音繽。
【玉篇】亂貌。
【集韻】衣敝貌。
疣 【午集中】【疒字部】 疣 【廣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音由。
【玉篇】結病也。
今疣贅之腫也。
【釋名】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
【莊子大宗師】附贅縣疣。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其中多滑魚,食之已疣。
【註】疣,贅也。
音由,結肉也。
又【集韻】尤救切,音宥。
顫也。
疥 【午集中】【疒字部】 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說文】瘙也。
【廣韻】瘡疥。
【釋名】疥,齘也。
癢搔之齒齘也。
【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
【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癢疥之疾。
【疏】四月純陽,五月隂起,惟水沴火,為甲疥,有甲。
故有疥癢疾。
【後漢鮮卑傳】蔡邕議邊垂之患,手足之疥瘙,中國之困,胷背之瘭疽。
又【酉陽雜俎】大曆中,□覽禪師住荊州陟屺寺,張璪嘗于寺壁閒畫古松,符載贊之,衞象詩之,時稱三絕。
師見曰:何為疥吾壁,命加堊。
又人名。
【史記酈生陸賈傳】酈食其子酈疥數將兵。
【前漢功臣表】〈扌〉頃侯溫疥。
又與痎同。
兩日一發瘧也。
【左傳昭二十年】齊侯疥遂痁。
【釋文】疥,舊音戒。
梁元帝音該,依字則當作痎。
說文雲:兩日一發瘧也。
詳後痎字注。
【類篇】或作□蚧。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于元切,音元。
與榬同。
絡絲籰也。
【卯集上】【心字部】【玉篇】初訝切,音杈。
不修也。
疦 【午集中】【疒字部】 疦 【廣韻】【集韻】□呼決切,音血。
【廣韻】瘡裏空也。
【集韻】瘡大者疦。
又【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說文】□也。
【五音集韻】□者,口咼也。
疧 【午集中】【疒字部】 疧 【唐韻】渠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袛。
【爾雅釋詁】疧,病也。
【詩小雅】之子之遠,俾我疧兮。
【傳】疧,病也。
又【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
又【正韻】典禮切,音邸。
義□同。
疫 【午集中】【疒字部】 疫 【唐韻】【集韻】【韻會】營隻切【正韻】越逼切,□音役。
【說文】民皆疾也。
【釋名】疫,役也。
言有鬼行役也。
【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毆疫。
【注】疫,癘鬼也。
【史記歷書】茂氣至民無夭疫。
又【集韻】以醉切,遺去聲。
義同。
瘋 【午集中】【疒字部】 瘋 【集韻】方馮切,音風。
頭瘋病。
【方書】偏頭風,在右屬痰屬熱,在左屬風屬血。
铧 【戌集上】【金字部】 鏵 【廣韻】戸花切【集韻】【正韻】胡瓜切,□音華。
【玉篇】鍫也。
【釋名】鍤,或作鏵。
鏵刳地爲坎也。
【揚子方言】臿,宋魏之閒謂之鏵。
【淮南子精神訓揭钁臿註】臿,鏵也。
【集韻】與釫鋘同。
癿 【午集中】【白字部】 癿 【字彙補】具遮切,音伽。
【宋史龎籍傳】元昊陷金明等處,籍至,使部將悉復所亡地,築十一城,及開癿名平戎道。
又【談薈】外國有癿馬尺,卽羊甸皮也。
又姓。
【宋史眞宗紀】鹹平六年,李繼遷寇洪德砦,蕃官癿□慶擊走之。
又明成化時,癿加思蘭進貢。
又書作□。
【字彙補】罕東衞姓也。
瘡 【午集中】【疒字部】 瘡 〔古文〕創【廣韻】【集韻】【韻會】初良切【正韻】初莊切,□音瑲。
【玉篇】瘡,痍也。
【集韻】痏也。
【韻會】瘍也,痍也。
【釋名】瘡,牫也,□毀體使傷也。
【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
【註】創痏謂瘢痕。
【南史宋武帝紀】虎魄療金瘡。
又【集韻】磢霜切。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去潁切【集韻】犬潁切,□音頃。
【揚子方言】挻,竟也。
又【集韻】騂潁切義同。
疰 【午集中】【疒字部】 疰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註。
【博雅】疰,病也。
疱 【午集中】【疒字部】 疱 【集韻】披教切,音砲。
腫病。
通作□。
又皮教切,音抱。
面生氣也。
□原字從皮,不從攴。
(皰)【唐韻】旁敎切【集韻】【韻會】皮敎切,□庖去聲。
【說文】面生氣也。
【徐曰】面瘡也。
【博雅】病也。
【正字通】凡手足臂肘暴起如水泡者謂之皰。
【淮南子說林訓】潰小皰而發痤疽。
【韓愈食蝦蟇詩】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
又【廣韻】匹貌切【集韻】披敎切,□音砲。
義同。
【集韻】亦作□疱。
或作胞□。
【卯集上】【心字部】【字彙】俗字。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集韻】□子了切,音剿。
【廣韻】幧頭也。
一曰兇首飾。
又【玉篇】同幧。
詳幧字註。
□ 【備考】【午集】【立字部】 □ 【龍龕】同亦。
疲 【午集中】【疒字部】 疲 【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麋切,□音皮。
【說文】勞力也。
【玉篇】乏也。
【增韻】倦也。
【前漢萬石君傳】慶慙不任職,上書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
【後漢光武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又【增韻】止也。
又【管子小匡篇】諸侯以疲馬犬羊為幣。
【注】疲謂瘦也。
又【集韻】或作罷。
【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
【釋文】疲,亦本作罷。
又【類篇】章移切,音支。
病也。
【類篇】或作疷。
疳 【午集中】【疒字部】 疳 【集韻】沽三切,音甘。
病也。
【正字通】小兒食甘物,多生疳病。
疳有五,心肝肺□腎也。
治疳先辨冷熱肥瘦,初病為肥熱疳,久病為瘦冷疳,五疳諸積,腹大筋靑,面黃肌瘦,或腹痛。
以蔥椒煑蝦蟇食之,大效。
疴 【午集中】【疒字部】 疴 【唐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於何切,□音阿。
病也。
【前漢五行志】時卽有口疴。
亦作痾。
又【廣韻】枯駕切【集韻】丘駕切,□音髂。
小兒驚病。
疵 【午集中】【疒字部】 疵 【唐韻】疾咨切【集韻】【韻會】才支切【正韻】才資切,□音玼。
【說文】病也。
【易繫辭】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疏】言說此卦爻有小疵病也。
【左傳僖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注】不以女為罪釁。
【前漢景十三王傳】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
【注】病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榆無疵。
又【韻會】亦作玼。
【後漢黃憲傳】去玼吝。
又或作呰。
【前漢翟義傳】王莽大誥,故知我國有呰災。
又【敘傳】閹尹之呰。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少子執疵為越章王。
又【趙世家】趙疵與秦戰敗。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疵,佞人貌。
【史記日者傳】□疵而前,孅趨而言。
【注】疵,音貲。
又水鳥。
【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鵁盧。
【釋文】疵,音資。
【注】張揖曰:箴疵似魚虎而倉黑色。
又【集韻】仕懈切,音。
同睚。
眦睚,恨視。
又【集韻】才詣切,音嚌。
病也。
又短也。
又【集韻】蔣氏切【正韻】祖似切,□音紫。
毀也。
【荀子不苟篇】非毀疵也。
【注】或曰讀為訾。
疶 【午集中】【疒字部】 疶 【廣韻】【集韻】□私列切,音薛。
【廣韻】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