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也。
【廣韻】猴也。
【詩小雅】毋敎猱升木。
【傳】猱,猨屬。
【箋】猱之性善登木。
【疏】猱則猿之輩屬,非猨也。
陸璣雲:猱,獼猴也。
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爲玃,長臂者爲猿,猿之白腰者爲獑胡,獑胡猨駿捷於獼猴,然則猱猨其類大同也。
【埤雅】狨,一名猱。
顏氏以爲其尾柔長可藉,制字從柔,以此故也。
【爾雅釋獸】猱猨善援。
【疏】猱,一名蝯。
善攀援樹枝。
又【爾雅釋獸】蒙頌,猱狀。
【疏】蒙頌,一名蒙貴。
狀似猨,故曰猱狀。
【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獶蝚。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
或作夒,通作蝚。
又【廣韻】【集韻】□女救切,音糅。
義□同。
又【集韻】乃豆切,音耨。
義同。
【詩小雅】猱升木。
沈重讀。
考證:〔【埤雅】□,一名猱。
〕謹照原文□改狨。
猲 【巳集下】【犬字部】 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竭切,音歇。
【說文】短喙犬也。
【爾雅釋畜】短蝝□獢。
【詩秦風】載獫□獢。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葛切,音喝。
義同。
【集韻】本作歇。
或作□獦。
又【廣韻】恐也。
【前漢王子侯表】葛魁節侯寬,坐縛家吏,恐猲受賕棄市。
又【王莽傳】各爲權勢,恐□良民。
【註】師古曰:□,以威力脅之也。
音呼葛反。
又【廣韻】起法切【集韻】氣法切,□音姂。
義同。
或作□。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
猲狙,巨狼。
或作獦。
又【集韻】虛艾切,音餀。
犬臭也。
【子集中】【人字部】【廣韻】【集韻】□郞計切,音麗。
怒也。
又很也。
本作戾,俗作。
【補遺】【寅集】【山字部】【字彙補】度柰切,音代。
島名。
琈 【午集上】【玉字部】 琈 【廣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音浮。
【玉篇】琈筍,玉采色。
【廣韻】玉名。
【集韻】美玉。
【山海經】小華之山,其陽多琈之玉。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
與璷同。
瑻璷,美玉也。
猵 【巳集下】【犬字部】 猵 【唐韻】布懸切【集韻】□眠切,□音邊。
【說文】獺屬。
從犬,扁聲。
或作獱。
【淮南子兵略訓】畜池魚者,必去猵獺。
又【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音篇。
【玉篇】獺屬。
又【集韻】猵狙,猿類。
一曰非類,爲牝牡也。
◎按猵狙莊子作猵狚。
詳狚字註。
又【廣韻】毗忍切【集韻】婢忍切,□音牝。
獺屬。
又【集韻】毗賔切,音頻。
本作獱。
義同。
又【五音集韻】芳未切,音費。
猵狙,獸名。
似猿而狗頭。
又【集韻】匹羨切,音騗。
義同。
猶 【巳集下】【犬字部】 猶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說文】玃屬。
從犬,酋聲。
【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
世謂不決曰猶豫。
或作□。
【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
【註】健上樹。
【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
【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
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
【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淩其與與。
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又【廣韻】似也。
【詩召南】寔命不猶。
【傳】猶,若也。
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
【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集韻】可止之辭也。
【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
【傳】猶,可也。
又本作猷。
【詩小雅】克壯其猶。
【傳】猶,道也。
【箋】猶,謀也,兵謀也。
【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
【又】謀猶回遹。
【箋】謀爲政之道。
又【大雅】王猶允塞。
【箋】猶,謀也。
又【廣韻】尚也。
【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又【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
【箋】猶,圖也。
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又夷猶。
【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
【註】疾舒之中。
【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又【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
五猶之狀如糞。
又【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又姓。
【正字通】宋猶道明。
又【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集韻】本作。
徒歌也。
或作謠。
又與搖通。
【禮檀弓】詠斯猶,猶斯舞。
【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
秦人猶搖聲相近。
【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又【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
【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餘救切,音柚。
【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又葉餘久切,音酉。
【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好葉許厚反。
考證:〔【詩衞風】尚愼旃哉,猶來無止。
〕謹照原文衞風改魏風。
梞 【辰集中】【木字部】 梞 【唐韻】【類篇】□渠記切,音忌。
梞柎也。
【類篇】梞跌,定綆紐之物。
猷 【巳集下】【犬字部】 猷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爾雅釋詁】猷,謀也。
【疏】猷者,以道而謀也。
大雅文王雲:厥猶翼翼。
猷猶音義同。
【書盤庚】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
【又】聽餘一人之作猷。
又【君□】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後于內。
又【爾雅釋詁】猷,言也。
【註】猷者道,道亦言也。
又【爾雅釋言】猷,圖也。
【周禮春官】以猷鬼神祇。
【註】猷謂圖畫。
又【爾雅釋宮】猷,道也。
【註】道路之異名。
又【爾雅釋言】猷,可也。
【詩魏風】猷來無止。
【箋】猷,可也。
又【爾雅釋言】猷,若也。
引《詩》:寔命不猷。
◎按今《詩召南》作猶。
【傳】猶,若也。
又【書大誥】猷大誥爾多邦。
【傳】猷,道也。
順大道,以誥天下衆國。
【疏】鄭本猷在誥字下,此本在大字上,言以道誥衆國,於文爲順。
又【周官】若昔大猷。
【傳】言當順古大道。
又【爾雅釋詁】猷,己也。
【註】義未詳。
又【揚子方言】猷,詐也。
【註】猶者,言故爲詐。
又葉音移。
【魏卞蘭賦】超古人之遐跡,崇先聖之弘基。
耽八素之祕奧,遵二儀之大猷。
猸 【巳集下】【犬字部】 猸 【類篇】旻悲切。
獸名。
【集韻】作猸。
猸字原從睂作。
猺 【巳集下】【犬字部】 猺 【廣韻】【集韻】□餘招切,音遙。
【廣韻】獸名。
又獏猺,狗種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與翛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居聿切,音橘。
姓也。
出姓譜。
猻 【巳集下】【犬字部】 猻 【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蘇昆切,□音孫。
【玉篇】猴猻也。
【卯集中】【戈字部】【唐韻】子廉切【集韻】將廉切,□音尖。
【說文】絕也。
【廣韻】刺也,銳意也。
又【集韻】田器也。
猼 【巳集下】【犬字部】 猼 【廣韻】補各切【集韻】伯各切,□音博。
【廣韻】犬名。
又【集韻】獸名。
似人,有翼。
【山海經】基山有獸,狀如羊,九尾四耳,目在背,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註】郭璞曰:猼訑,音博施。
◎按廣韻別書作□。
又【集韻】【韻會】□匹各切,音粕。
【司馬相如子虛賦】諸虎猼且。
【註】索隱曰:猼音普各反。
【集韻】本作蒪。
或作尃。
又【集韻】匹沃切,音鞄。
【司馬相如子虛賦註】徐廣曰:猼音匹沃反。
○按《漢書》作巴。
□詳艸部蒪字註。
【子集中】【人字部】【字彙】古無此字。
見楊升庵集。
義與□同。
【正字通】楊集本作□,□□音義同。
譌作,非。
【戌集中】【非字部】【廣韻】符沸切,音翡。
【玉篇】隱也。
【廣韻】陋也。
〇按說文本作厞,音義□與同。
玉篇分見,實無二義。
又玉篇□字註雲:亦作。
集韻□字本作厞,同陫。
則□厞陫,四字皆一字而重文也。
猽 【巳集下】【犬字部】 猽 【廣韻】莫經切【集韻】忙經切,□音冥。
【玉篇】小豕。
【廣韻】本作□。
詳豕部□字註。
猾 【巳集下】【犬字部】 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滑。
【玉篇】亂也。
【書舜典】蠻夷猾夏。
【傳】猾,亂也。
又【玉篇】黠也。
【揚子方言】小兒多詐而獪,或謂之猾。
【左傳昭二十六年】無助狡猾。
【史記高祖紀】爲人僄悍猾賊。
又【叔孫通傳】不能進臣等,專言大猾。
【註】狡猾也。
又【晉語】齒牙爲猾。
【註】猾,弄也。
又【山海經】堯光之山,有獸焉,狀如人而□□,穴居而冬蟄,名曰猾褢,音如斲木,見則縣有大繇。
又【正字通】海獸名,猾無骨,入虎口,虎不能噬。
處虎腹中,自內齧之。
猿 【巳集下】【犬字部】 猿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玉篇】俗猨字。
【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珳 【午集上】【玉字部】 珳 【集韻】無分切,音文。
玉文。
獀 【巳集下】【犬字部】 獀 【廣韻】所鳩切【集韻】疎鳩切,□音蒐。
【玉篇】本作□。
秋獵也。
【禮祭義】放乎獀狩。
又【廣韻】獿獀,南越人名犬。
又【類篇】先侯切,音涑。
義同。
又【集韻】所九切,音溲。
春獵名。
【周語】獀于農隟。
獁 【巳集下】【犬字部】 獁 【集韻】莫駕切,音罵。
獸名。
獆 【巳集下】【犬字部】 獆 【正字通】獋本字。
獈 【備考】【巳集】【犬字部】 獈 【搜眞玉鏡】音亦。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古文煢字。
註詳火部九畫。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玉篇】帛餘也。
【廣雅】□,遺餘也。
【左思魏都賦】漢罪流禦,秦餘徙。
【玉篇】亦作□。
獙 【巳集下】【犬字部】 獙 【集韻】毗祭切,音敝。
【山海經】姑逢之山有獸焉,狀如狐而有翼,音如鴻鴈,名曰獙獙。
【註】獙獙,狐屬也。
獂 【巳集下】【犬字部】 獂 【廣韻】【集韻】□愚袁切,音元。
【玉篇】豕屬。
又【山海經】乾山有獸,狀如牛而三足,名曰獂。
其鳴自詨。
【註】郭璞曰:獂,音元。
【集韻】本作豲。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本作豲。
或作□。
詳豕部豲字註。
又【史記秦本紀】孝公西斬戎之獂王。
【註】地理志:天水有豲道縣。
獃 【巳集下】【犬字部】 獃 【廣韻】五來切【集韻】魚開切,□音皚。
【廣韻】獃癡象犬小時未有分別。
【集韻】癡也。
一曰懛獃,失志貌。
或作□。
獄 【巳集下】【犬字部】 獄 〔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玉。
【說文】确也。
從從言。
二犬,所以守也。
【釋名】獄,确也。
确實人之情僞也。
【玉篇】二王始有獄。
殷曰羑裡,周曰囹圄。
又謂之牢,又謂之圜土。
【廣韻】臯陶所造。
【易賁卦】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書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愼。
【詩召南】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獄漢星出正北,北方之野。
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數動,察之中靑。
獅 【巳集下】【犬字部】 獅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音師。
【玉篇】猛獸也。
【爾雅釋獸】狻麑。
【註】卽獅子也。
漢順帝時疎勒王來獻犎牛及獅子。
東觀記:疎勒王遣使文時詣闕,獻獅子,似虎,正黃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鬥。
◎按後漢書順帝紀作師。
【正字通】獅,牡者有耏髥,尾大如鬥。
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
毎一吼,百獸辟易。
一名白獸。
又【廣韻】犬生二子。
〇按爾雅釋畜:犬生二師,作師。
獋 【巳集下】【犬字部】 獋 【廣韻】【集韻】□胡刀切,音豪。
【玉篇】犬呼也,鳴也,咆也。
【廣韻】本作嘷。
【集韻】或作。
詳口部嘷字註。
又【集韻】居勞切,音高。
人名。
晉靈公夷獋。
【公羊傳宣二年釋文】獋,戸刀反,又古刀反。
○按二傳作夷臯。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渠尤切,音求。
怨咎也。
本作□。
亦作□。
【戌集下】【頁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交切,音坳。
【玉篇】頭凹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顤顟而暌睢。
又【集韻】大首深目貌。
獌 【巳集下】【犬字部】 獌 【唐韻】舞販切【集韻】無販切,□音萬。
【說文】狼屬也。
【廣韻】獌狿,獸長百尋。
【爾雅釋獸】貙獌,似貍。
【疏】字林雲:貙似貍而大,一名獌。
【廣韻】或作。
【集韻】通作蟃。
又【廣韻】【集韻】□莫半切,音縵。
義同。
【廣韻】或作。
【集韻】亦作。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義同。
【集韻】或作□。
獍 【巳集下】【犬字部】 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敬。
【玉篇】獸名。
【廣韻】獸名。
食人。
【述異記】獍之爲獸,狀如虎豹而小。
始生,還食其母,故曰梟獍。
【韻會】通作鏡。
【前漢郊祀志註】孟康曰:梟,鳥名,食母。
破鏡,獸名,食父。
破鏡如貙而虎眼。
獎 【巳集下】【犬字部】 獎 【廣韻】卽兩切,音槳。
【玉篇】助也,成也,欲也,譽也,嗾犬厲之也。
今作。
【廣韻】說文本作□。
【集韻】從大作奬。
詳大部奬字註。
獏 【巳集下】【犬字部】 獏 【集韻】蒙晡切,音模。
獸名。
獐 【巳集下】【犬字部】 獐 【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
【集韻】麋屬。
【廣韻】本作麞。
詳鹿部麞字註。
獑 【巳集下】【犬字部】 獑 【廣韻】士鹹切【集韻】鋤鹹切,□音讒。
【玉篇】獑猢,獸名。
似猨。
【廣韻】似猿而白。
【集韻】或作螹。
又【廣韻】鋤銜切,音巉。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古文濕字。
見廣川書跋。
註詳水部十四畫。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羔。
【佩觿】□羊之□爲美,其順非有如此者。
□ 【未集中】【羊字部】 □ 【金鏡】房奔切,音焚。
白羊也。
獒 【巳集下】【犬字部】 獒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說文】犬如人心可使者。
【爾雅釋畜】狗四尺爲獒。
【書旅獒】西旅底貢闕獒。
【左傳宣二年】公嗾夫獒焉。
【註】猛犬也。
【公羊傳宣六年】靈公有周狗,謂之獒。
畁 【午集上】【田字部】 畁 【集韻】畀古作畁。
註詳上。
獛 【巳集下】【犬字部】 獛 【廣韻】【集韻】□博木切,音蔔。
【廣韻】獛鉛,南極之夷,尾長數寸,巢居山林。
出山海經。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於希切,音衣。
念痛聲也。
又【集韻】隱豈切,音扆。
義同。
枆 【辰集中】【木字部】 枆 【唐韻】【集韻】莫袍切【韻會】謨袍切【正韻】謨交切,□音毛。
【玉篇】桃之冬熟者。
亦作旄。
【爾雅釋木】旄冬桃。
【郭註】子冬熟。
【廣韻】枆同。
考證:〔【爾雅釋木】旄桃。
〕謹照原文桃上增冬字。
獖 【巳集下】【犬字部】 獖 【玉篇】扶粉切【集韻】父吻切,□音憤。
【玉篇】羊名。
又【廣韻】獖,犬屬。
又【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音笨。
【廣韻】守犬。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本作豶。
詳豕部豶字註。
獗 【巳集下】【犬字部】 獗 【字彙】居月切,音決。
賊勢猖獗。
◎按居月切當音厥。
【卯集上】【心字部】〔古文〕□□【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悉則切,□音塞。
【說文】實也。
又通作塞。
【書臯陶謨】剛而塞。
又【玉篇】【廣韻】【集韻】□先代切,音賽。
義同。
【戌集下】【食字部】【廣韻】【集韻】□都回切,音磓。
【玉篇】蜀人呼蒸餠爲。
【李萼饞語詩】拈舐指不知休。
【集韻】或作□□。
疖 【午集中】【疒字部】 癤 【廣韻】【集韻】□子結切,音節。
【廣韻】癰也。
【正字通】瘍類,與癰疽別,瘍之小者爲癤。
獘 【巳集下】【犬字部】 獘 【唐韻】【集韻】□毗祭切,音幣。
【說文】頓仆也。
從犬,敝聲。
引春秋傳:與犬,犬獘。
○按今《左傳僖四年》本作斃。
【爾雅釋木】木自獘柛。
【註】獘,踣也。
又【廣韻】困也,惡也。
又【集韻】蒲結切,音蹩。
仆也。
或作斃。
又便滅切,音嫳。
義同。
【說文】或從死,作斃。
考證:〔【爾雅釋木】木自獘神。
〕謹照原文神改柛。
獚 【巳集下】【犬字部】 獚 【廣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玉篇】犬也。
【博雅】楚獚,犬屬也。
【集韻】通作黃。
獜 【巳集下】【犬字部】 獜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健也,從犬粦聲。
引《詩》:盧獜獜。
◎按今《詩齊風》作令令。
《玉篇》:令令,聲也。
亦作鏻。
又【玉篇】力丁切【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靈。
義同。
又【集韻】裡忍切,音嶙。
【博雅】健也。
又【集韻】良刃切,音吝。
【山海經】依軲之山有獸焉,狀如犬,虎爪,有甲,名曰獜。
善駚□,食者不風。
【註】郭璞曰:體有鱗甲。
音吝。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亡蓖切,音謎。
篾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郞到切,音潦。
【類篇】寬也。
□ 【子集上】【亅字部】 □ 【字彙補】與豫同。
【廣雅】劮□也。
獝 【巳集下】【犬字部】 獝 【廣韻】況必切【集韻】休必切,□音矞。
【玉篇】狂也。
【集韻】驚遽貌。
【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
【註】獝,飛之貌也。
【疏】獝,驚飛也。
【釋文】矞,字又作獝。
況必反。
【集韻】本作矞。
或作□。
又【玉篇】巨聿切【集韻】允律切,□音遹。
義同。
又【集韻】獸走也。
又【韻會】揆聿切,音繘。
【揚雄甘泉賦】梢夔魖而抶獝狂。
【註】孟康曰:獝狂,惡鬼。
師古曰:獝,揆聿反。
獞 【巳集下】【犬字部】 獞 【集韻】徒東切,音童。
犬名。
獟 【巳集下】【犬字部】 獟 【唐韻】五弔切【集韻】倪弔切,□音顤。
【說文】□犬也。
【廣韻】狂犬。
【集韻】獸名。
又【集韻】火弔切。
狂也。
又【集韻】【類篇】□丘召切,音趬。
勇也。
【史記匈奴傳】誅獟駻。
【註】晉灼曰:獟,欺譙反。
【集韻】通作趬。
又【集韻】魚敎切,音樂。
狂犬也。
又【集韻】【類篇】□馨幺切,音膮。
獷也。
又【集韻】丘祅切,音蹺。
義同。
獠 【巳集下】【犬字部】 獠 【唐韻】【集韻】【韻會】□力照切,音療。
【說文】本作□,獵也。
從犬,尞聲。
又【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廣韻】夜獵也。
【爾雅釋天】宵田爲獠。
【註】今江東呼獵爲獠。
或曰卽今夜獵載鑪照也。
【管子四稱篇】獠獵畢弋。
【司馬相如子虛賦】乃相與獠於蕙圃。
【集韻】或作□。
又【廣韻】盧皓切【集韻】魯皓切,□音老。
【集韻】西南夷謂之獠。
或作僚。
又【廣韻】張絞切【集韻】【類篇】竹絞切,□音杳。
【廣韻】本作。
【集韻】或作。
互詳豸部字註。
獢 【巳集下】【犬字部】 獢 【唐韻】許驕切【集韻】【韻會】虛嬌切【正韻】籲驕切,□音嚻。
【說文】猲獢也。
從犬,喬聲。
詳猲字註。
又葉音居。
【張衡西京賦】千乗雷動,萬騎龍趨。
屬車之簉,載獫□獢。
獥 【巳集下】【犬字部】 獥 【廣韻】乎狄切【集韻】□狄切,□音檄。
【廣韻】狼子。
【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其子獥。
又【爾雅釋文】音亦。
又【廣韻】古歷切【集韻】吉歷切,□音激。
又【集韻】堅堯切,音驍。
又【廣韻】古弔切,音叫。
義□同。
獧 【巳集下】【犬字部】 獧 【唐韻】古縣切【集韻】扃縣切,□音睊。
【說文】疾跳也。
【集韻】或作□。
又一曰急也。
【孟子】必也狂獧乎。
又【集韻】【韻會】□隳緣切,音翾。
【玉篇】跳也,急也。
【集韻】疾也。
又【集韻】胡涓切,音懸。
犬疾躍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畎。
本作狷。
詳狷字註。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同吻。
【呂氏春秋】口不言,以精相告。
【亥集上】【骨字部】【篇海】音弋。
小骨。
【亥集上】【髟字部】【集韻】貧悲切,音邳。
被髮走也。
或作髬。
又【集韻】鋪杯切,音胚。
義同。
又【增韻】□,多鬚也。
又【集韻】奉甫切,音父。
【類篇】髮謂之。
獨 【巳集下】【犬字部】 獨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
【說文】犬相得而□。
從犬蜀聲。
羊爲羣,犬爲獨也。
又獸名。
【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
或曰鼉鳴夜,獨叫曉。
獨,猨類也。
似猨而大,食猨。
今俗謂之獨猨。
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又獨□,獸名。
詳前□字註。
又【廣韻】單獨。
【詩小雅】哀此惸獨。
【傳】獨,單也。
【又】念我獨兮。
【爾雅釋山】獨者蜀。
【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
【揚子方言】一蜀也。
南楚謂之獨。
又山名。
【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又【廣韻】複姓有獨孤氏。
【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又姓。
【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獩 【巳集下】【犬字部】 獩 【廣韻】於廢切【集韻】烏廢切,□音穢。
【廣韻】本作濊,濊貊,夫餘國名。
或作。
【集韻】通作薉穢。
○按《廣韻》《集韻》《類篇》俱書作獩。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胡化切,音華。
橫木不入也。
又寬也。
【博雅】□,寬也。
亦作槬。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盧谷切,音祿。
耳鳴。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丘閑切,音慳。
羥或作□。
羊名。
詳羥字註。
獪 【巳集下】【犬字部】 獪 【唐韻】【集韻】【韻會】古外切【正韻】吉外切,□音澮。
【說文】狡獪也。
從犬,會聲。
【揚子方言】劋蹶,獪也。
秦晉之閒曰獪。
又【廣韻】【正韻】古賣切【集韻】古邁切,□音夬。
義同。
【集韻】或作狤。
又【博雅】擾也。
又【正韻】古壞切,音怪。
本作。
狡也。
又【集韻】戸八切,音滑。
本作猾。
詳猾字註。
狫字原從犭從□作。
考證:〔【集韻】或作狫。
〕謹照原文狫改狤。
獫 【巳集下】【犬字部】 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險。
【說文】長喙犬。
【爾雅釋畜】長喙,獫。
【詩秦風】載獫歇驕。
又【說文】一曰黑犬黃□。
又【廣韻】夏曰獯鬻,周曰獫狁。
或作玁。
又【玉篇】力儉切【廣韻】良冉切【集韻】力冉切,□音斂。
【廣韻】犬長喙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力驗切,音殮。
又【集韻】力劒切。
又【廣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音廉。
義□同。
獬 【巳集下】【犬字部】 獬 【廣韻】【正韻】胡買切【集韻】下買切,□音蟹。
【玉篇】獬豸也。
【集韻】獬豸,獸名。
【淮南子主術訓】楚文王好服獬冠。
【廣韻】字林字樣俱作解廌。
廣雅作□□。
陸作獬豸。
【集韻】或作□觟。
又【集韻】舉蟹切,音解。
□獬,豪強貌。
或作□。
獺 【巳集下】【犬字部】 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如小狗,水居,食魚。
【玉篇】獺如貓。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孟子】爲淵毆魚者,獺也。
【埤雅】獺獸,西方白虎之屬,似狐而小,靑黑色,膚如伏翼,取鯉於水裔,四方陳之,進而弗食,世謂之祭魚。
舊說,蟾肪合玉,獺膽分巵。
又曰:熊食鹽而死,獺飮酒而斃。
淮南子曰:獺穴知水之高下,猨鳴而獺□之,故束晳發蒙記曰:猨以獺爲婦。
又【正字通】山獺出廣之宜州嵠峒,性淫。
山中有此,牝獸皆去。
範成大虞衡志曰:山獺,土人呼爲插翹,聞山中婦人氣,必躍來相抱。
無偶,則抱木枯死。
又海獺,生海中,似獺而大毛,著水不濡。
李時珍曰:今人取其皮爲風領,亞於貂。
又蘇頌雲:諸畜肝葉皆有定數,獨獺肝一月一葉。
十二月十二葉。
其閒又有退葉,用之須見形,乃可驗,不爾,多僞也。
又【廣韻】他轄切【集韻】【韻會】【正韻】狄轄切,□音呾。
義同。
【集韻】或作。
獮 【巳集下】【犬字部】 獮 【廣韻】【集韻】【韻會】□息淺切,音蘚。
【爾雅釋詁】獮,殺也。
【釋文】秋獵爲獮。
【註】順殺氣也。
【周禮春官肆師】獮之日涖,蔔來歲之戒。
又【夏官大司馬】中秋敎治兵,遂以獮田。
【說文】本作□。
或作□。
【集韻】亦作□。
考證:〔【周禮春官小宗伯】獮之日涖,蔔來歲之戒。
〕謹按獮之日二句在肆師下,小宗伯改肆師。
獯 【巳集下】【犬字部】 獯 【廣韻】【集韻】【正韻】□許雲切,音薰。
【玉篇】獯鬻。
【廣韻】夏曰獯鬻,周曰獫狁,漢曰匈奴。
【孟子】大王事獯鬻。
【集韻】或作□。
通作葷。
獰 【巳集下】【犬字部】 獰 【集韻】尼耕切【韻會】泥耕切,□音儜。
猙獰,犬毛。
又一曰惡也。
獱 【巳集下】【犬字部】 獱 【廣韻】符眞切【集韻】毗賔切,□音頻。
【玉篇】獺屬。
【廣韻】獺之別名。
【孟子註】獺,獱也。
【集韻】或作猵。
又【集韻】□民切,音賔。
獺屬。
似狐靑色,居水中,食魚。
【揚雄校獵賦】蹈獱獺。
【註】蘇林曰:獱,音賔。
師古曰:獱,小獺也。
又【唐韻】布懸切【集韻】□眠切,□音邊。
【說文】猵,或作獱。
義同。
獳 【巳集下】【犬字部】 獳 【唐韻】奴豆切【集韻】乃豆切,□音耨。
【說文】怒犬貌。
讀若耨。
【玉篇】犬怒也。
又【唐韻】乃侯切【廣韻】奴鉤切【集韻】奴侯切,□音羺。
義同。
【山海經】□犬,如獳犬。
【註】獳犬,怒犬也。
【範檞蜀都賦】叫窱之獳。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曹伯之豎侯獳。
又【廣韻】人朱切【集韻】汝朱切,□音儒。
【山海經】耿山有獸,狀如狐而魚翼,名曰朱獳。
其鳴自叫。
見則其國有恐。
【集韻】本作□。
考證:〔【山海經】耿山有獸,名曰朱獳。
其鳴自叫。
見則其國有兵。
〕謹照原文有兵改有恐。
獴 【巳集下】【犬字部】 獴 【正字通】與蒙通。
蒙貴。
詳前□字註。
【亥集上】【骨字部】【集韻】湯丁切,音。
【類篇】□,長骨貌。
【亥集上】【骨字部】【廣韻】苦光切【集韻】枯光切,□音硄。
【博雅】也。
【玉篇】□,股骨也。
獵 【巳集下】【犬字部】 獵 【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鬣。
【說文】放獵,逐禽也。
【廣韻】取獸也。
白虎通曰:四時之田,總名爲獵,爲田除害也。
屍子曰:虙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敎人以獵也。
【爾雅釋言】獵,虐也。
【疏】獵謂從禽也。
必暴害於物,故雲。
【爾雅釋天】春獵爲蒐,夏獵爲苗,秋獵爲獮,冬獵爲狩。
【詩魏風】不狩不獵。
【禮王制】豺祭獸,然後田獵。
【蔡邕月令章句】獵者,捷取之名。
【正字通】獵以供俎豆,習兵戎,皆國家重事也。
又震也。
【吳語】今大夫國子,興其衆庶,以犯獵吳國之師徒。
【註】獵,震也。
又【揚雄校獵賦】鴻絧緁獵。
【註】師古曰:緁獵,相差次也。
又龜名。
【爾雅釋魚】龜後弇諸獵。
【疏】謂甲後弇覆者名獵。
【周禮春官龜人】南龜曰獵屬。
又山名。
【淮南子地形訓】洛出獵山。
又車名。
【前漢宣帝紀】太僕以軨獵車奉迎曾孫。
【註】文穎曰:軨獵,小車。
考證:〔【前漢宣帝紀】太僕以軨獵車奉迎龜孫。
〕謹照原文龜孫改曾孫。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石經誘字。
見古音駢字。
獶 【巳集下】【犬字部】 獶 【玉篇】奴巧切,音橈。
犬驚貌。
又【禮樂記】獶雜子女。
【註】獶,獼猴也。
言舞者如獼猴戲也。
獶,或作猱。
又【廣韻】【集韻】□於求切,音優。
【廣韻】獶□,犬名。
又【集韻】奴侯切,音羺。
南越謂犬爲獶□。
又【集韻】【類篇】□奴刀切,音峱。
【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猱蝚。
詳前猱字註。
獷 【巳集下】【犬字部】 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猛切,音礦。
【說文】犬獷獷不可附也。
【廣韻】犬也。
又【前漢敘傳】獷獷亡秦。
【註】師古曰:獷獷,麤惡之貌。
【後漢祭彤傳】政移獷俗。
【關尹子五鑑篇】耕夫習牛則獷。
又【廣韻】居往切【集韻】俱往切,□音□。
【廣韻】獷平,縣名。
在漁陽。
又【集韻】犬獷獷不可附。
又【集韻】俱永切,音憬。
惡貌。
又【前漢地理志】獷平。
【註】師古曰:獷音九永反。
又【集韻】古勇切,音拱。
【前漢地理志獷平註】服虔曰:獷,音鞏。
獸 【巳集下】【犬字部】 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
【說文】守備者。
從嘼從犬。
【爾雅釋鳥】四足而毛謂之獸。
【書益稷】百獸率舞,庶尹允諧。
【周禮天官】獸人掌罟田獸,辨其名物。
又【天官庖人】六獸。
【註】鄭司農雲:六獸:麋、鹿、熊、麕、野豕、兔也。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棜在其南,南順。
實獸于其上,東首。
【註】獸,臘也。
獹 【巳集下】【犬字部】 獹 【廣韻】落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玉篇】韓獹,天下駿犬。
【廣雅】韓獹宋。
【集韻】通作盧。
獺 【巳集下】【犬字部】 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如小狗,水居,食魚。
【玉篇】獺如貓。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孟子】爲淵毆魚者,獺也。
【埤雅】獺獸,西方白虎之屬,似狐而小,靑黑色,膚如伏翼,取鯉於水裔,四方陳之,進而弗食,世謂之祭魚。
舊說,蟾肪合玉,獺膽分巵。
又曰:熊食鹽而死,獺飮酒而斃。
淮南子曰:獺穴知水之高下,猨鳴而獺□之,故束晳發蒙記曰:猨以獺爲婦。
又【正字通】山獺出廣之宜州嵠峒,性淫。
山中有此,牝獸皆去。
範成大虞衡志曰:山獺,土人呼爲插翹,聞山中婦人氣,必躍來相抱。
無偶,則抱木枯死。
又海獺,生海中,似獺而大毛,著水不濡。
李時珍曰:今人取其皮爲風領,亞於貂。
又蘇頌雲:諸畜肝葉皆有定數,獨獺肝一月一葉。
十二月十二葉。
其閒又有退葉,用之須見形,乃可驗,不爾,多僞也。
又【廣韻】他轄切【集韻】【韻會】【正韻】狄轄切,□音呾。
義同。
【集韻】或作。
獻 【巳集下】【犬字部】 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建切,音憲。
【說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
從犬,鬳聲。
【禮曲禮】犬曰羹獻。
又【廣韻】進也。
【爾雅釋詁】享獻也。
【疏】緻物於尊者曰獻。
【周禮天官小宰】膳獻。
【註】膳獻,禽羞俶獻也。
又【膳夫】王燕飮酒,則爲獻主。
又【書益稷】萬邦黎獻。
【傳】獻,賢也。
【論語】文獻不足故也。
又【爾雅釋言】獻,聖也。
【諡法】聰明叡哲曰獻。
知質有聖曰獻。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
又姓。
【風俗通】秦大夫獻則。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
酒尊名,飾以翡翠,鄭司農說。
本作犧,或作戲。
詳牛部犧字註。
又【禮明堂位】周獻豆。
【註】獻,疏刻之。
【疏】正義曰:獻,音娑。
娑是希疏之義,故爲疏刻之。
【釋文】素何反。
又【集韻】魚羈切,音宜。
儀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鬱齊獻酌。
【註】鄭司農雲:獻,讀爲儀。
儀酌有威儀多也。
又【正韻】虛宜切,音羲。
【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鬥獻。
【註】師古曰:獻音犧,謂鬥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
又葉虛言切,音軒。
【詩小雅】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獼 【巳集下】【犬字部】 獼 【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玉篇】獼猴。
【博雅】猱狙,獼猚也。
又【正字通】通雅曰:沐猴,獼猴,母猴也。
【前漢西域傳沐猴註】沐猴,卽獼猴。
母音轉爲馬,又轉爲彌。
方言呼母曰,此其證也。
獸以雌強,今獼猴亦謂其大者,猶凡物之大者曰馬,藍馬薊之類。
【集韻】或作猕□。
獽 【巳集下】【犬字部】 獽 【廣韻】汝陽切【集韻】如陽切,□音穰。
【集韻】獸名。
狨屬。
獾 【巳集下】【犬字部】 獾 【廣韻】【集韻】□呼官切,音歡。
【廣韻】野豚。
或作犿。
【集韻】本作貛。
或作貆貒,互詳豸豕二部註。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
本作狋。
詳前狋字註。
獿 【巳集下】【犬字部】 獿 【唐韻】女交切【集韻】尼交切,□音鐃。
【說文】獿,也。
從犬,夒聲。
【集韻】犬吠。
又【廣韻】【集韻】【正韻】□奴刀切,音峱。
【廣韻】獸名。
【集韻】本作夒。
或作獶猱蝚。
詳猱字註。
又【前漢揚雄傳】獿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
【註】服虔曰:獿,古之善塗墍者也。
師古曰:墍,卽今之仰泥也。
獿,抆拭也。
故謂塗者爲獿人。
獿,乃高反。
又【集韻】奴回切,音□。
古之善塗墍者。
【漢書獿人註】師古曰:□,又乃迴反。
【集韻】或作□,通作□。
又【廣韻】奴巧切【集韻】女巧切,□音撓。
【廣韻】犬驚。
【集韻】犬驚吠貌。
又【集韻】【類篇】□爾紹切,音擾。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孔五切,音苦。
竹名。
又【集韻】果五切,音古。
□也。
【集韻】或作。
玀 【備考】【巳集】【犬字部】 玀 【龍龕】同阿。
見《佛經音義》。
玁 【巳集下】【犬字部】 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憸。
玁狁。
詳狁字註。
【廣韻】本作獫。
玂 【巳集下】【犬字部】 玂 【廣韻】【集韻】□渠希切,音祈。
【玉篇】犬生一子。
【爾雅釋畜】犬生三猣,二師,一玂。
玃 【巳集下】【犬字部】 玃 【唐韻】俱縛切【廣韻】居縛切【集韻】厥縛切,□音矍。
【說文】母猴也。
從犬,矍聲。
爾雅雲:玃父善顧攫持人也。
【廣韻】大猿也。
【呂氏春秋】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
【新論】犬似玃,玃似狙,狙似人。
【司馬相如上林賦】蜼玃飛鸓。
【廣韻】或作貜。
【集韻】或作蠼□。
又【集韻】【正韻】□俱碧切【集韻】本作攫。
搏也。
【韓詩外傳】齊使使獻鴻於楚。
鴻渴,使者道飮鴻,玃笞潰失。
玺 【午集上】【玉字部】 玺 【字彙】俗璽字。
(璽)【廣韻】斯氏切【韻會】想氏切,□音徙。
【說文】王者印也。
本作壐。
【玉篇】天子諸侯印也。
【釋名】璽,徙也。
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
【韻會】信也。
古者尊□共之,秦漢以來唯至尊以爲稱。
【左傳襄二十九年】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
【疏】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
【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
【註】璽節印章,如今鬥檢封矣。
【蔡邕獨斷】皇帝六璽。
【後漢輿服志】璽皆玉螭虎紐。
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
外有大藍田玉璽。
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正字通】又舊制,乗輿六璽,唐攺爲寶,唐末亡失,周廣順中,詔作二寶,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
初太宗刻受命元璽,以白玉爲螭首。
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
武後攺諸璽皆爲寶,中宗卽位復爲璽。
開元六年,復爲寶。
初攺璽書爲寶書,再攺傳國寶爲承天大寶。
又姓。
【姓譜】明有璽書。
又人名。
【山海經】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
又國名。
【山海經】璽在崑崙墟東南,在流沙中。
【字彙補】抱樸子有璽產國。
原字從奐作。
(璽)考證:〔【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
【註】璽節印章,如今鬥撿封矣。
〕謹照原文撿改檢。
薩 【申集上】【艸字部】 薩 【集韻】桑割切,音撒。
【釋典】菩,普也。
薩,濟也。
能普濟衆生。
【綱目集覽】菩之爲言了也,薩之爲言見也,謂智慧了見也。
又【類篇】《唐六典》有薩寶府,掌胡神祠。
又姓。
【通志氏族略】薩孤氏,代人。
【正字通】元詞人薩天錫。
玅 【午集上】【玄字部】 玅 【玉篇】【廣韻】□彌笑切,眇去聲。
【玉篇】今作妙。
【廣韻】與妙同。
詳女部妙字註。
玆 【午集上】【玄字部】 玆 〔古文〕□【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音孜。
【說文】黑也。
【玉篇】濁也,黑也。
或作□滋。
【左傳哀八年】何故使吾水滋。
【註】滋,本又作茲。
子絲反。
字林雲:黑也。
又姓。
【左傳定十年】孔子使茲無還揖對。
又【說文徐鍇註】借爲茲此字。
【爾雅釋詁】此也。
【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按《爾雅》《尚書》本作茲。
《正字通》仍《韻會》之譌,攺入茲字註,反駁從□之非,誤。
又引孫氏說,今年亦曰今茲,從艸木茲生紀也,尤鑿。
又神名。
【山海經】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靑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
又【廣韻】【集韻】□瑚涓切,音懸。
黑也。
【左傳哀八年釋文】茲,音□。
〇按茲、玆二字,音同義別。
從□者,子之、瑚涓二切,訓黑也,此也,姓也。
從艸者,子之、牆之二切,訓艸木多益也,蓐也,國名。
今各韻書互相蒙混,如《廣韻》《韻會》茲字訓國名,《集韻》茲字訓蓐也,《韻會》《字彙》《正字通》茲字訓此也,非當時編輯之譌,卽後人刊刻之誤。
《正韻》有玆無茲,合玆、茲二字訓義爲一,尤爲疎漏。
今從《說文》幷各書,重爲訂正。
畘 【午集上】【田字部】 畘 【五音集韻】那含切,音南。
田十畝曰畘。
犅 【巳集下】【牛字部】 犅 【唐韻】古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郎切,□音岡。
【說文】特牛也。
【玉篇】特牛赤色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魯公用□犅。
【集韻】通作剛。
【集韻】或作牨。
◎按廣韻牨另訓水牛,集韻合爲一,非。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矢忍切,音矧。
竹名。
□ 【備考】【未集】【耒字部】 □ 【龍龕】同耤。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順古作。
註詳頁部三畫。
犆 【巳集下】【牛字部】 犆 【集韻】【韻會】【正韻】□敵德切,音螣。
【玉篇】本作特。
【禮王制】天子犆礿。
【註】犆,猶一也。
【又】諸侯礿犆。
【註】互明犆礿。
【釋文】犆,音特。
又【禮少儀】犆豕。
又【禮少儀】喪俟事不犆弔。
【疏】謂不非時而獨弔也。
又【穀梁傳隱十一年】犆言,同時也。
【註】犆言,謂別言也。
又【廣韻】除力切【集韻】【韻會】逐力切,□音直。
【廣韻】□犆,牛也。
又【集韻】緣也。
【禮玉藻】君羔幦虎犆。
【註】犆,讀如直道而行之直。
直謂緣也。
【集韻】或作□。
犇 【巳集下】【牛字部】 犇 【廣韻】博昆切,音賁。
牛驚。
又【集韻】奔古作犇。
註詳大部六畫。
◎按廣韻奔犇音同義異,集韻合爲一字,今兩存。
犈 【巳集下】【牛字部】 犈 【廣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
【爾雅釋畜】黑腳,犈。
【疏】牛之黑腳者名曰犈。
犉 【巳集下】【牛字部】 犉 【廣韻】如勻切【集韻】濡純切【韻會】儒純切,□音眴。
【爾雅釋畜】黑脣犉。
【詩小雅】九十其犉。
【傳】黃牛黑脣曰犉。
又【周頌】殺時犉牡。
又【爾雅釋畜】牛七尺爲犉。
【疏】犉有二義,黑脣者爲犉,七尺者亦爲犉。
屍子說六畜雲:大牛爲犉,七尺。
又【集韻】【韻會】【正韻】□而宣切,音□。
義同。
本作□。
◎按韻書無肰音,字彙音肰,非。
《正字通》義取醇色,亦鑿。
犢 【巳集下】【牛字部】 犢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
【說文】牛子也。
從牛賣聲。
【爾雅釋畜】其子,犢。
【禮月令】犧牲駒犢,舉書其數。
又【禮器】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
又【前漢溝洫志】河決淸河靈鳴犢口。
【註】師古曰:淸河之靈縣鳴犢河口也。
又【前漢地理志】北海郡桑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考證:〔【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謹照原文犢縣上增桑字。
犌 【巳集下】【牛字部】 犌 【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
【玉篇】牛有力。
【爾雅釋畜】絕有力,欣犌。
又【集韻】何加切,音遐。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類篇】□楚絞切,音炒。
【集韻】心迫也。
玠 【午集上】【玉字部】 玠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說文】大圭也。
引書顧命,稱奉玠圭。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又【集韻】通作介。
【詩大雅】錫爾介圭,以作爾寶。
【類篇】或作琾。
考證:〔【說文】大圭也。
引書顧命,稱奉玠玉。
〕謹照原文玠玉改玠圭。
玡 【午集上】【玉字部】 玡 【集韻】魚駕切,音訝。
骨似玉者。
玢 【午集上】【玉字部】 玢 【廣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音彬。
【廣韻】文采狀也。
【集韻】玉文理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玢豳文磷。
【註】玢豳,文理貌。
又【集韻】方文切,音分。
【玉篇】玉名。
【集韻】玉文也。
又【集韻】逋閑切,音斒。
又逋還切,音班。
又敷文切,音□。
義□同。
【類篇】亦作璸。
玤 【午集上】【玉字部】 玤 【唐韻】補蠓切【集韻】【韻會】補孔切【正韻】邊孔切,□音琫。
【說文】石之次玉者,以爲系璧。
讀若蚌。
【徐曰】系璧,飾玉系也。
又【廣韻】【正韻】步項切【集韻】【韻會】部項切,□音棒。
義同。
又【廣韻】地名。
【左傳莊二十一年】虢公爲王宮于玤。
【註】蚌,虢地。
【釋文】玤,蒲項反。
【說文】本作□。
【類篇】或作□。
玦 【午集上】【玉字部】 玦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音決。
【說文】玉佩也。
【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
義取訣。
【史記項羽紀】範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
【前漢五行志】佩之金。
【註】師古曰:半環曰玦。
【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
玦,環之不周也。
又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
【禮內則】右佩玦。
【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
【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
【釋文】玦,本又作決。
【小雅】決拾旣佽。
又【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
【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緻紫玉玦。
【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緻烏玉玦。
【集韻】或作璚。
玧 【午集上】【玉字部】 玧 【廣韻】餘準切【集韻】庾準切,□音尹。
充耳玉。
【集韻】瑱也。
又【集韻】餘專切,音沿。
玧珸,蠻夷充耳。
又謨奔切,音門。
玉赤色也。
與璊同。
玨 【午集上】【玉字部】 玨 【唐韻】古嶽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嶽切,□音覺。
【說文】二玉相合爲一玨。
【徐鍇曰】雙玉曰玨。
【集韻】或作瑴。
又【類篇】古祿切,音穀。
義同。
玩 【午集上】【玉字部】 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換切,音翫。
【說文】弄也。
【玉篇】戲也。
【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列子黃帝篇】海上人有好漚鳥者,每旦從漚鳥遊,漚至者百數。
其父曰:取來吾玩之。
明日,漚鳥舞而不下也。
又習也。
【易繫辭】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疏】言君子愛樂而習玩者,是六爻之辭也。
【陸機豪士賦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又珍也。
【陸機辨亡論】奇玩應響而赴。
【韻府】手不持珠玉之玩。
又【韻補】葉音彥。
【庾敳意賦】物鹹定於無初兮,□時至而後驗。
飄颻□曠之域兮,深漠暢而靡玩。
又葉音院。
【阮瑀琴歌】靑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
士爲知已死,女爲悅已玩。
玪 【午集上】【玉字部】 玪 【唐韻】古函切【集韻】居鹹切,□音緘。
【說文】玪□,石之次玉者。
【玉篇】米石山有玪珩琪。
【集韻】或作瑊。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玉名。
又【集韻】魚音切,音吟。
義同。
又【集韻】琳,古作玪。
註詳八畫。
玫 【午集上】【玉字部】 玫 【唐韻】莫桮切【集韻】謨杯切【韻會】謨桮切,□音枚。
【說文】火齊玫瑰也。
一曰石之美者。
【前漢司馬相如傳】其石則赤玉玫瑰。
【註】晉灼曰:玫瑰,火齊珠也。
師古曰:火齊珠,南方之出火珠也。
又人名。
【韻會】唐史有朱玫。
玶 【午集上】【玉字部】 玶 【集韻】蒲兵切,音平。
玉名。
玿 【午集上】【玉字部】 玿 【廣韻】市昭切【集韻】時饒切,□音韶。
美玉。
玭 【午集上】【玉字部】 玭 【唐韻】步因切【集韻】毗賔切,□音頻。
【說文】珠也。
宋弘雲:淮水中出玭珠。
玭,珠之有聲者。
【書禹貢】作□。
又【廣韻】部田切。
【集韻】蒲眠切,□音蹁。
義同。
【何晏景福殿賦】垂環玭之琳琅。
【註】玭,蒲眠反。
珠也。
又【五音集韻】部迷切,音鼙。
淮珠也。
環 【午集上】【玉字部】 環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還。
【說文】璧屬也。
【玉篇】玉環。
【爾雅釋器】肉好若一謂之環。
【註】邊孔適等。
【禮經解】行步則有環佩之聲。
【註】環取其無窮。
又【玉篇】繞也。
【正韻】回繞也。
【禮雜記】小斂環絰。
【疏】環絰是周回纏繞之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環塗七軌。
【註】故書環或作轘,環塗謂環城之道。
又【周禮春官樂師】環拜以鐘鼓爲節。
【註】環,猶旋也。
又【儀禮士喪禮】布巾環幅不鑿。
【註】環幅廣袤等也。
又【釋名】刀本曰環,形似環也。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
【傳】遊環,靷環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良鼓瑕如積環。
【疏】瑕與環皆謂漆之文理。
又姓。
【史記田敬仲世家】環淵之徒七十六人。
【註】楚人孟子傳雲:環淵著書上下篇。
【五音集韻】古有楚賢者環淵,後有環齊,撰要略一部。
又人名。
【左傳襄十四年】今餘命女環。
【註】齊靈公名。
【戰國策】楚王問於範環。
【釋文】環,史作蠉。
又官名。
【左傳文元年】且掌環列之尹。
【註】宮衞之官。
【周禮夏官】環人掌緻師,察軍慝,環四方之故。
【註】巡察內外,若環之相循不窮。
緻師,謂犯敵以誘其出。
軍慝,謂敵懷詐潛入我師也。
四方有兵戎之故,則環繞而巡之。
又器名。
【揚子方言】,宋魏□楚江淮之閒謂之繯。
或謂之環。
【註】,絲蠶簿橫也。
又水名。
【山海經】泰山環水出焉。
又州名。
【韻會】古朔方鳴沙之地,隋置環州,以大河環曲名焉。
又廣南化外,唐開生獠,置環州。
又【韻會】環玉,國名。
又環狗,海外國名。
【山海經】環狗,其爲人,獸首人身。
又通作圜。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火以圜。
【註】圜形似火,如半環然。
又通作瑗。
【前漢五行志】宮門銅瑗。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
【集韻】卻也。
【周禮夏官】環人。
劉昌宗讀。
又【韻會】繞也,周迴也。
【前漢高帝紀】守濮陽環水。
【註】環,音宦,決水以自環守爲固也。
又【項羽傳】故因環封之三縣。
【註】繞南皮三縣以封之。
環音宦。
又【韻補】葉胡涓切,音懸。
【馬融廣成頌】棲鳳鳥於高梧,宿麒麟於西園。
納僬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環。
又葉胡玩切,音換。
【班固西都賦】徇以離宮別寢,承以崇臺閒館。
煥若列宿,紫宮是環。
又葉熒絹切,音眩。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連閣承宮,馳道周環。
陽榭外望,高樓飛觀。
長途升降,軒檻曼延。
延音衍去聲。
考證:〔【禮經解】行則有環佩之聲。
〕謹照原文行字下增步字。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火似圜。
〕謹照原文似圜改以圜。
葞 【申集上】【艸字部】 葞 【唐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爾雅釋草】葞,春草。
【疏】莽草,一名春草,俗呼爲菵草。
考證:〔【爾雅釋草】葞春草。
【疏】蘭草,一名芒草。
〕謹照原文蘭改莽。
芒改春。
現 【午集上】【玉字部】 現 【集韻】【正韻】□形甸切,音見。
【集韻】玉光。
又【正韻】顯也,露也。
【抱樸子至理卷】或形現往來。
又【集韻】胡典切,音蜆。
石之次玉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丞職切,音埴。
笙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尺勇切。
羽也。
玲 【午集上】【玉字部】 玲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
【說文】玉聲。
【揚子太□經】唐素不貞,亡彼瓏玲。
【註】瓏玲,金玉聲。
【前漢揚雄傳】前殿崔巍兮,和氏瓏玲。
【註】師古曰:玲音零。
孟康曰:以和氏璧爲梁璧帶也。
其聲瓏玲也。
晉灼曰:以黃金爲璧帶,合藍田璧。
瓏玲,明見貌也。
師古曰:晉說是。
又【集韻】力耕切,音磷。
義同。
玳 【午集上】【玉字部】 玳 【集韻】待戴切,音代。
瑇瑁也。
【玉篇】俗以瑇瑁作玳瑁。
【異物志】如龜,生南海。
大者如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
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
【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範雲贈張謖詩】儐從皆珠玳。
玷 【午集上】【玉字部】 玷 【集韻】【韻會】【正韻】□都念切,音坫。
【集韻】玉病。
【增韻】缺也。
【詩大雅】白圭之玷。
【傳】玷,缺也。
【前漢韋□成傳】□成復作詩,自著復玷缺之囏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忝切,音點。
義同。
又【集韻】丁兼切,音□。
與敁同。
敁挅,以手稱物。
【玉篇】或作。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尺尹切,音蠢。
【玉篇】吹也。
【集韻】吹也。
【卯集上】【心字部】【玉篇】【集韻】□古文懿字。
註詳十六畫。
玹 【午集上】【玉字部】 玹 【廣韻】黃練切【韻會】【正韻】熒涓切,□音縣。
【廣韻】玉名。
又【廣韻】【集韻】□胡涓切,音懸。
【玉篇】玉色。
【廣韻】石次玉。
又人名。
【後漢趙岐傳】中常侍唐衡兄玹,爲京兆虎牙都尉。
又【集韻】胡幹切,音賢。
姓也。
玻 【午集上】【玉字部】 玻 【廣韻】【韻會】□滂禾切,音頗。
【玉篇】玻瓈,玉也。
【廣韻】玻瓈玉,西國寶。
【正字通】一名水玉,瑩如水,堅如玉,碾開有雨點者爲眞。
明三保大監出西洋,攜燒玻瓈人來中國,故中國玻瓈頓賤。
燒者有氣眼而輕。
又【正字通】或作頗黎。
因頗黎國所出,故名。
【□中記】大秦有五色頗黎。
【梁四公記】扶南人來賣碧頗黎,鏡廣一尺半,內外瑩潔,向明視之,不見其質,重四十斤。
玼 【午集上】【玉字部】 玼 【唐韻】千禮切【韻會】【正韻】此禮切,□音泚。
【說文】玉色鮮也。
引《詩》:新臺有玼。
◎按《詩邶風》今本作泚。
又【正字通】凡物之鮮盛者皆曰玼。
【詩鄘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傳】翟衣,夫人祭服,刻繒爲翟雉形,釆畫之以爲飾。
玼者,言宣姜服飾之盛,如玉色也。
又與疵通。
【後漢黃憲傳】靡不服深遠去玼吝。
【註】玼音此。
說文曰:鮮色也。
據此文當爲疵。
作玼者,古字通也。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又【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淺氏切,□音此。
義□同。
又【廣韻】疾移切【集韻】【韻會】才支切,□音疵。
【廣韻】玉病。
又【集韻】玉中石也。
玽 【午集上】【玉字部】 玽 【唐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後切,□音耇。
【說文】石次玉者。
又【集韻】居侯切,音冓。
玉名。
珂 【午集上】【玉字部】 珂 【唐韻】苦何切【韻會】【正韻】丘何切,□音軻。
【說文】玉名。
【玉篇】石次玉也。
亦碼碯,潔白如雪者。
又【玉篇】一雲螺屬也。
生海中。
【通俗文】勒飾曰珂。
【爾雅翼】貝大者珂,皮黃黑,骨白,可飾馬具。
一名馬珂螺。
【李時珍曰】珂馬,勒飾也。
此貝似之,故名。
【韓愈詩】送以紫玉珂。
又諫珂,鳥名。
文身而朱足,憎鳥而愛狐。
見【說苑】。
又金名。
【事物紺珠】有珂金。
【集韻】或作砢。
珄 【午集上】【玉字部】 珄 【廣韻】所庚切,音生。
金色。
珅 【午集上】【玉字部】 珅 【集韻】升人切,音申。
玉名。
珇 【午集上】【玉字部】 珇 【唐韻】則古切【集韻】【韻會】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祖。
【說文】琮玉之瑑。
【廣韻】珪上起也。
【增韻】珪琮之瑑凸起也。
又或作駔。
【周禮冬官考工記】駔琮五寸,宗後以爲權。
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爲權。
又【揚子方言】好也,美也。
又【集韻】在呂切,音咀。
玉文。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羊名。
【逸周書王會解】周頭煇□。
音義未詳。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他高切。
珔 【午集上】【玉字部】 珔 【集韻】才甸切,音薦。
玉名。
蓭 【申集上】【艸字部】 蓭 【集韻】同庵。
【類篇】圓屋曰蓭。
又作菴。
【蜀志裴松之註】亮敕軍中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
【子集下】【冫字部】【玉篇】公節切,音潔。
俗潔字。
珈 【午集上】【玉字部】 珈 【唐韻】古牙切。
【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
【說文】婦人首飾。
【詩鄘風】副笄六珈。
【傳】珈笄,飾之最盛者,所以別尊□。
箋:副笄旣笄而加飾也,如今步搖上飾。
錢氏曰:今人步搖加飾,以珠飾之。
小者六,多者倍蓰至三十六。
詩六珈,然則古玉數凡六也。
孔氏曰:王後之衡笄,皆以玉爲之,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縣瑱,謂之珈者由副旣笄而加此飾,故謂之珈。
【古器圖】珈,加於副之飾也。
狀如口,長廣僅寸。
考證:〔【詩衞風】副笄六珈。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傳】珈笄,飾之最盛者,所以別尊□。
副笄旣笄而加飾也。
〕謹按旣笄句乃箋文非傳文,謹照原文副上增箋字。
〔孔氏曰,珈,加也。
〕謹按原文無下珈加也三字,謹省。
〔由副旣笄而加此飾故謂之珈。
〕謹按原文由副上有謂之珈者四字,謹增。
珉 【午集上】【玉字部】 珉 【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岷。
【說文】石之美者。
【廣韻】美石,次玉。
【韻會】珉似玉而非也。
【禮玉藻】君子貴玉而賤珉。
【山海經】岐山,其隂多白珉。
又人名。
【戰國策】韓珉處於趙。
【註】珉,蓋韓人之善於齊秦而處趙者。
又【集韻】悲巾切,音份。
與瑉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琳瑉琨珸。
劉伯莊讀。
【廣韻】亦作玟。
珊 【午集上】【玉字部】 珊 【唐韻】蘇幹切【集韻】【韻會】相幹切【正韻】師姦切,□音□。
【說文】珊瑚,生於海,或生於山。
【徐曰】珊瑚,石也。
或靑或紅,高一二尺,裹以繒帛,燒之不熱,蓋生海島之根,亦可刻琢爲器,爲樹者乃交柯可愛。
【本草】珊瑚樹紅油色者,細縱文,如鉛丹色者,無縱文。
入藥,紅油色者良。
生海中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變黃,二歲變赤,枝幹交錯,高三四尺。
今廣州亦有之,明潤如紅玉,中有孔,亦有無孔者,枝柯多者爲上。
李時珍曰: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
居水中直而軟,見風則曲而堅,變紅色。
漢趙佗謂之火樹是也。
亦有黑色,碧色者。
碧色者亦良。
【前漢司馬相如傳】珊瑚叢生。
【註】珊瑚生水底石邊,大者樹高三尺餘,枝格交錯無有華。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媻珊勃窣上金隄。
【註】索隱曰:媻珊,匍匐上下也。
又【韻會】珊珊,佩聲。
【杜甫詩】自是秦樓厭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又【魏文帝釣竿行】釣竿何珊珊,魚尾何簁簁。
又【韻會】闌珊,彫散貌。
【李後主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又【
【廣韻】猴也。
【詩小雅】毋敎猱升木。
【傳】猱,猨屬。
【箋】猱之性善登木。
【疏】猱則猿之輩屬,非猨也。
陸璣雲:猱,獼猴也。
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爲玃,長臂者爲猿,猿之白腰者爲獑胡,獑胡猨駿捷於獼猴,然則猱猨其類大同也。
【埤雅】狨,一名猱。
顏氏以爲其尾柔長可藉,制字從柔,以此故也。
【爾雅釋獸】猱猨善援。
【疏】猱,一名蝯。
善攀援樹枝。
又【爾雅釋獸】蒙頌,猱狀。
【疏】蒙頌,一名蒙貴。
狀似猨,故曰猱狀。
【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獶蝚。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
或作夒,通作蝚。
又【廣韻】【集韻】□女救切,音糅。
義□同。
又【集韻】乃豆切,音耨。
義同。
【詩小雅】猱升木。
沈重讀。
考證:〔【埤雅】□,一名猱。
〕謹照原文□改狨。
猲 【巳集下】【犬字部】 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竭切,音歇。
【說文】短喙犬也。
【爾雅釋畜】短蝝□獢。
【詩秦風】載獫□獢。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葛切,音喝。
義同。
【集韻】本作歇。
或作□獦。
又【廣韻】恐也。
【前漢王子侯表】葛魁節侯寬,坐縛家吏,恐猲受賕棄市。
又【王莽傳】各爲權勢,恐□良民。
【註】師古曰:□,以威力脅之也。
音呼葛反。
又【廣韻】起法切【集韻】氣法切,□音姂。
義同。
或作□。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
猲狙,巨狼。
或作獦。
又【集韻】虛艾切,音餀。
犬臭也。
【子集中】【人字部】【廣韻】【集韻】□郞計切,音麗。
怒也。
又很也。
本作戾,俗作。
【補遺】【寅集】【山字部】【字彙補】度柰切,音代。
島名。
琈 【午集上】【玉字部】 琈 【廣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音浮。
【玉篇】琈筍,玉采色。
【廣韻】玉名。
【集韻】美玉。
【山海經】小華之山,其陽多琈之玉。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
與璷同。
瑻璷,美玉也。
猵 【巳集下】【犬字部】 猵 【唐韻】布懸切【集韻】□眠切,□音邊。
【說文】獺屬。
從犬,扁聲。
或作獱。
【淮南子兵略訓】畜池魚者,必去猵獺。
又【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音篇。
【玉篇】獺屬。
又【集韻】猵狙,猿類。
一曰非類,爲牝牡也。
◎按猵狙莊子作猵狚。
詳狚字註。
又【廣韻】毗忍切【集韻】婢忍切,□音牝。
獺屬。
又【集韻】毗賔切,音頻。
本作獱。
義同。
又【五音集韻】芳未切,音費。
猵狙,獸名。
似猿而狗頭。
又【集韻】匹羨切,音騗。
義同。
猶 【巳集下】【犬字部】 猶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說文】玃屬。
從犬,酋聲。
【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
世謂不決曰猶豫。
或作□。
【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
【註】健上樹。
【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
【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
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
【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淩其與與。
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又【廣韻】似也。
【詩召南】寔命不猶。
【傳】猶,若也。
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
【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集韻】可止之辭也。
【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
【傳】猶,可也。
又本作猷。
【詩小雅】克壯其猶。
【傳】猶,道也。
【箋】猶,謀也,兵謀也。
【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
【又】謀猶回遹。
【箋】謀爲政之道。
又【大雅】王猶允塞。
【箋】猶,謀也。
又【廣韻】尚也。
【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又【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
【箋】猶,圖也。
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又夷猶。
【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
【註】疾舒之中。
【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又【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
五猶之狀如糞。
又【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又姓。
【正字通】宋猶道明。
又【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集韻】本作。
徒歌也。
或作謠。
又與搖通。
【禮檀弓】詠斯猶,猶斯舞。
【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
秦人猶搖聲相近。
【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又【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
【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餘救切,音柚。
【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又葉餘久切,音酉。
【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好葉許厚反。
考證:〔【詩衞風】尚愼旃哉,猶來無止。
〕謹照原文衞風改魏風。
梞 【辰集中】【木字部】 梞 【唐韻】【類篇】□渠記切,音忌。
梞柎也。
【類篇】梞跌,定綆紐之物。
猷 【巳集下】【犬字部】 猷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爾雅釋詁】猷,謀也。
【疏】猷者,以道而謀也。
大雅文王雲:厥猶翼翼。
猷猶音義同。
【書盤庚】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
【又】聽餘一人之作猷。
又【君□】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後于內。
又【爾雅釋詁】猷,言也。
【註】猷者道,道亦言也。
又【爾雅釋言】猷,圖也。
【周禮春官】以猷鬼神祇。
【註】猷謂圖畫。
又【爾雅釋宮】猷,道也。
【註】道路之異名。
又【爾雅釋言】猷,可也。
【詩魏風】猷來無止。
【箋】猷,可也。
又【爾雅釋言】猷,若也。
引《詩》:寔命不猷。
◎按今《詩召南》作猶。
【傳】猶,若也。
又【書大誥】猷大誥爾多邦。
【傳】猷,道也。
順大道,以誥天下衆國。
【疏】鄭本猷在誥字下,此本在大字上,言以道誥衆國,於文爲順。
又【周官】若昔大猷。
【傳】言當順古大道。
又【爾雅釋詁】猷,己也。
【註】義未詳。
又【揚子方言】猷,詐也。
【註】猶者,言故爲詐。
又葉音移。
【魏卞蘭賦】超古人之遐跡,崇先聖之弘基。
耽八素之祕奧,遵二儀之大猷。
猸 【巳集下】【犬字部】 猸 【類篇】旻悲切。
獸名。
【集韻】作猸。
猸字原從睂作。
猺 【巳集下】【犬字部】 猺 【廣韻】【集韻】□餘招切,音遙。
【廣韻】獸名。
又獏猺,狗種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與翛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居聿切,音橘。
姓也。
出姓譜。
猻 【巳集下】【犬字部】 猻 【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蘇昆切,□音孫。
【玉篇】猴猻也。
【卯集中】【戈字部】【唐韻】子廉切【集韻】將廉切,□音尖。
【說文】絕也。
【廣韻】刺也,銳意也。
又【集韻】田器也。
猼 【巳集下】【犬字部】 猼 【廣韻】補各切【集韻】伯各切,□音博。
【廣韻】犬名。
又【集韻】獸名。
似人,有翼。
【山海經】基山有獸,狀如羊,九尾四耳,目在背,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註】郭璞曰:猼訑,音博施。
◎按廣韻別書作□。
又【集韻】【韻會】□匹各切,音粕。
【司馬相如子虛賦】諸虎猼且。
【註】索隱曰:猼音普各反。
【集韻】本作蒪。
或作尃。
又【集韻】匹沃切,音鞄。
【司馬相如子虛賦註】徐廣曰:猼音匹沃反。
○按《漢書》作巴。
□詳艸部蒪字註。
【子集中】【人字部】【字彙】古無此字。
見楊升庵集。
義與□同。
【正字通】楊集本作□,□□音義同。
譌作,非。
【戌集中】【非字部】【廣韻】符沸切,音翡。
【玉篇】隱也。
【廣韻】陋也。
〇按說文本作厞,音義□與同。
玉篇分見,實無二義。
又玉篇□字註雲:亦作。
集韻□字本作厞,同陫。
則□厞陫,四字皆一字而重文也。
猽 【巳集下】【犬字部】 猽 【廣韻】莫經切【集韻】忙經切,□音冥。
【玉篇】小豕。
【廣韻】本作□。
詳豕部□字註。
猾 【巳集下】【犬字部】 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滑。
【玉篇】亂也。
【書舜典】蠻夷猾夏。
【傳】猾,亂也。
又【玉篇】黠也。
【揚子方言】小兒多詐而獪,或謂之猾。
【左傳昭二十六年】無助狡猾。
【史記高祖紀】爲人僄悍猾賊。
又【叔孫通傳】不能進臣等,專言大猾。
【註】狡猾也。
又【晉語】齒牙爲猾。
【註】猾,弄也。
又【山海經】堯光之山,有獸焉,狀如人而□□,穴居而冬蟄,名曰猾褢,音如斲木,見則縣有大繇。
又【正字通】海獸名,猾無骨,入虎口,虎不能噬。
處虎腹中,自內齧之。
猿 【巳集下】【犬字部】 猿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玉篇】俗猨字。
【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珳 【午集上】【玉字部】 珳 【集韻】無分切,音文。
玉文。
獀 【巳集下】【犬字部】 獀 【廣韻】所鳩切【集韻】疎鳩切,□音蒐。
【玉篇】本作□。
秋獵也。
【禮祭義】放乎獀狩。
又【廣韻】獿獀,南越人名犬。
又【類篇】先侯切,音涑。
義同。
又【集韻】所九切,音溲。
春獵名。
【周語】獀于農隟。
獁 【巳集下】【犬字部】 獁 【集韻】莫駕切,音罵。
獸名。
獆 【巳集下】【犬字部】 獆 【正字通】獋本字。
獈 【備考】【巳集】【犬字部】 獈 【搜眞玉鏡】音亦。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古文煢字。
註詳火部九畫。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玉篇】帛餘也。
【廣雅】□,遺餘也。
【左思魏都賦】漢罪流禦,秦餘徙。
【玉篇】亦作□。
獙 【巳集下】【犬字部】 獙 【集韻】毗祭切,音敝。
【山海經】姑逢之山有獸焉,狀如狐而有翼,音如鴻鴈,名曰獙獙。
【註】獙獙,狐屬也。
獂 【巳集下】【犬字部】 獂 【廣韻】【集韻】□愚袁切,音元。
【玉篇】豕屬。
又【山海經】乾山有獸,狀如牛而三足,名曰獂。
其鳴自詨。
【註】郭璞曰:獂,音元。
【集韻】本作豲。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本作豲。
或作□。
詳豕部豲字註。
又【史記秦本紀】孝公西斬戎之獂王。
【註】地理志:天水有豲道縣。
獃 【巳集下】【犬字部】 獃 【廣韻】五來切【集韻】魚開切,□音皚。
【廣韻】獃癡象犬小時未有分別。
【集韻】癡也。
一曰懛獃,失志貌。
或作□。
獄 【巳集下】【犬字部】 獄 〔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玉。
【說文】确也。
從從言。
二犬,所以守也。
【釋名】獄,确也。
确實人之情僞也。
【玉篇】二王始有獄。
殷曰羑裡,周曰囹圄。
又謂之牢,又謂之圜土。
【廣韻】臯陶所造。
【易賁卦】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書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愼。
【詩召南】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獄漢星出正北,北方之野。
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數動,察之中靑。
獅 【巳集下】【犬字部】 獅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音師。
【玉篇】猛獸也。
【爾雅釋獸】狻麑。
【註】卽獅子也。
漢順帝時疎勒王來獻犎牛及獅子。
東觀記:疎勒王遣使文時詣闕,獻獅子,似虎,正黃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鬥。
◎按後漢書順帝紀作師。
【正字通】獅,牡者有耏髥,尾大如鬥。
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
毎一吼,百獸辟易。
一名白獸。
又【廣韻】犬生二子。
〇按爾雅釋畜:犬生二師,作師。
獋 【巳集下】【犬字部】 獋 【廣韻】【集韻】□胡刀切,音豪。
【玉篇】犬呼也,鳴也,咆也。
【廣韻】本作嘷。
【集韻】或作。
詳口部嘷字註。
又【集韻】居勞切,音高。
人名。
晉靈公夷獋。
【公羊傳宣二年釋文】獋,戸刀反,又古刀反。
○按二傳作夷臯。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渠尤切,音求。
怨咎也。
本作□。
亦作□。
【戌集下】【頁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交切,音坳。
【玉篇】頭凹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顤顟而暌睢。
又【集韻】大首深目貌。
獌 【巳集下】【犬字部】 獌 【唐韻】舞販切【集韻】無販切,□音萬。
【說文】狼屬也。
【廣韻】獌狿,獸長百尋。
【爾雅釋獸】貙獌,似貍。
【疏】字林雲:貙似貍而大,一名獌。
【廣韻】或作。
【集韻】通作蟃。
又【廣韻】【集韻】□莫半切,音縵。
義同。
【廣韻】或作。
【集韻】亦作。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義同。
【集韻】或作□。
獍 【巳集下】【犬字部】 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敬。
【玉篇】獸名。
【廣韻】獸名。
食人。
【述異記】獍之爲獸,狀如虎豹而小。
始生,還食其母,故曰梟獍。
【韻會】通作鏡。
【前漢郊祀志註】孟康曰:梟,鳥名,食母。
破鏡,獸名,食父。
破鏡如貙而虎眼。
獎 【巳集下】【犬字部】 獎 【廣韻】卽兩切,音槳。
【玉篇】助也,成也,欲也,譽也,嗾犬厲之也。
今作。
【廣韻】說文本作□。
【集韻】從大作奬。
詳大部奬字註。
獏 【巳集下】【犬字部】 獏 【集韻】蒙晡切,音模。
獸名。
獐 【巳集下】【犬字部】 獐 【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
【集韻】麋屬。
【廣韻】本作麞。
詳鹿部麞字註。
獑 【巳集下】【犬字部】 獑 【廣韻】士鹹切【集韻】鋤鹹切,□音讒。
【玉篇】獑猢,獸名。
似猨。
【廣韻】似猿而白。
【集韻】或作螹。
又【廣韻】鋤銜切,音巉。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古文濕字。
見廣川書跋。
註詳水部十四畫。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羔。
【佩觿】□羊之□爲美,其順非有如此者。
□ 【未集中】【羊字部】 □ 【金鏡】房奔切,音焚。
白羊也。
獒 【巳集下】【犬字部】 獒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說文】犬如人心可使者。
【爾雅釋畜】狗四尺爲獒。
【書旅獒】西旅底貢闕獒。
【左傳宣二年】公嗾夫獒焉。
【註】猛犬也。
【公羊傳宣六年】靈公有周狗,謂之獒。
畁 【午集上】【田字部】 畁 【集韻】畀古作畁。
註詳上。
獛 【巳集下】【犬字部】 獛 【廣韻】【集韻】□博木切,音蔔。
【廣韻】獛鉛,南極之夷,尾長數寸,巢居山林。
出山海經。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於希切,音衣。
念痛聲也。
又【集韻】隱豈切,音扆。
義同。
枆 【辰集中】【木字部】 枆 【唐韻】【集韻】莫袍切【韻會】謨袍切【正韻】謨交切,□音毛。
【玉篇】桃之冬熟者。
亦作旄。
【爾雅釋木】旄冬桃。
【郭註】子冬熟。
【廣韻】枆同。
考證:〔【爾雅釋木】旄桃。
〕謹照原文桃上增冬字。
獖 【巳集下】【犬字部】 獖 【玉篇】扶粉切【集韻】父吻切,□音憤。
【玉篇】羊名。
又【廣韻】獖,犬屬。
又【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音笨。
【廣韻】守犬。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本作豶。
詳豕部豶字註。
獗 【巳集下】【犬字部】 獗 【字彙】居月切,音決。
賊勢猖獗。
◎按居月切當音厥。
【卯集上】【心字部】〔古文〕□□【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悉則切,□音塞。
【說文】實也。
又通作塞。
【書臯陶謨】剛而塞。
又【玉篇】【廣韻】【集韻】□先代切,音賽。
義同。
【戌集下】【食字部】【廣韻】【集韻】□都回切,音磓。
【玉篇】蜀人呼蒸餠爲。
【李萼饞語詩】拈舐指不知休。
【集韻】或作□□。
疖 【午集中】【疒字部】 癤 【廣韻】【集韻】□子結切,音節。
【廣韻】癰也。
【正字通】瘍類,與癰疽別,瘍之小者爲癤。
獘 【巳集下】【犬字部】 獘 【唐韻】【集韻】□毗祭切,音幣。
【說文】頓仆也。
從犬,敝聲。
引春秋傳:與犬,犬獘。
○按今《左傳僖四年》本作斃。
【爾雅釋木】木自獘柛。
【註】獘,踣也。
又【廣韻】困也,惡也。
又【集韻】蒲結切,音蹩。
仆也。
或作斃。
又便滅切,音嫳。
義同。
【說文】或從死,作斃。
考證:〔【爾雅釋木】木自獘神。
〕謹照原文神改柛。
獚 【巳集下】【犬字部】 獚 【廣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玉篇】犬也。
【博雅】楚獚,犬屬也。
【集韻】通作黃。
獜 【巳集下】【犬字部】 獜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健也,從犬粦聲。
引《詩》:盧獜獜。
◎按今《詩齊風》作令令。
《玉篇》:令令,聲也。
亦作鏻。
又【玉篇】力丁切【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靈。
義同。
又【集韻】裡忍切,音嶙。
【博雅】健也。
又【集韻】良刃切,音吝。
【山海經】依軲之山有獸焉,狀如犬,虎爪,有甲,名曰獜。
善駚□,食者不風。
【註】郭璞曰:體有鱗甲。
音吝。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亡蓖切,音謎。
篾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郞到切,音潦。
【類篇】寬也。
□ 【子集上】【亅字部】 □ 【字彙補】與豫同。
【廣雅】劮□也。
獝 【巳集下】【犬字部】 獝 【廣韻】況必切【集韻】休必切,□音矞。
【玉篇】狂也。
【集韻】驚遽貌。
【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
【註】獝,飛之貌也。
【疏】獝,驚飛也。
【釋文】矞,字又作獝。
況必反。
【集韻】本作矞。
或作□。
又【玉篇】巨聿切【集韻】允律切,□音遹。
義同。
又【集韻】獸走也。
又【韻會】揆聿切,音繘。
【揚雄甘泉賦】梢夔魖而抶獝狂。
【註】孟康曰:獝狂,惡鬼。
師古曰:獝,揆聿反。
獞 【巳集下】【犬字部】 獞 【集韻】徒東切,音童。
犬名。
獟 【巳集下】【犬字部】 獟 【唐韻】五弔切【集韻】倪弔切,□音顤。
【說文】□犬也。
【廣韻】狂犬。
【集韻】獸名。
又【集韻】火弔切。
狂也。
又【集韻】【類篇】□丘召切,音趬。
勇也。
【史記匈奴傳】誅獟駻。
【註】晉灼曰:獟,欺譙反。
【集韻】通作趬。
又【集韻】魚敎切,音樂。
狂犬也。
又【集韻】【類篇】□馨幺切,音膮。
獷也。
又【集韻】丘祅切,音蹺。
義同。
獠 【巳集下】【犬字部】 獠 【唐韻】【集韻】【韻會】□力照切,音療。
【說文】本作□,獵也。
從犬,尞聲。
又【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廣韻】夜獵也。
【爾雅釋天】宵田爲獠。
【註】今江東呼獵爲獠。
或曰卽今夜獵載鑪照也。
【管子四稱篇】獠獵畢弋。
【司馬相如子虛賦】乃相與獠於蕙圃。
【集韻】或作□。
又【廣韻】盧皓切【集韻】魯皓切,□音老。
【集韻】西南夷謂之獠。
或作僚。
又【廣韻】張絞切【集韻】【類篇】竹絞切,□音杳。
【廣韻】本作。
【集韻】或作。
互詳豸部字註。
獢 【巳集下】【犬字部】 獢 【唐韻】許驕切【集韻】【韻會】虛嬌切【正韻】籲驕切,□音嚻。
【說文】猲獢也。
從犬,喬聲。
詳猲字註。
又葉音居。
【張衡西京賦】千乗雷動,萬騎龍趨。
屬車之簉,載獫□獢。
獥 【巳集下】【犬字部】 獥 【廣韻】乎狄切【集韻】□狄切,□音檄。
【廣韻】狼子。
【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其子獥。
又【爾雅釋文】音亦。
又【廣韻】古歷切【集韻】吉歷切,□音激。
又【集韻】堅堯切,音驍。
又【廣韻】古弔切,音叫。
義□同。
獧 【巳集下】【犬字部】 獧 【唐韻】古縣切【集韻】扃縣切,□音睊。
【說文】疾跳也。
【集韻】或作□。
又一曰急也。
【孟子】必也狂獧乎。
又【集韻】【韻會】□隳緣切,音翾。
【玉篇】跳也,急也。
【集韻】疾也。
又【集韻】胡涓切,音懸。
犬疾躍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畎。
本作狷。
詳狷字註。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同吻。
【呂氏春秋】口不言,以精相告。
【亥集上】【骨字部】【篇海】音弋。
小骨。
【亥集上】【髟字部】【集韻】貧悲切,音邳。
被髮走也。
或作髬。
又【集韻】鋪杯切,音胚。
義同。
又【增韻】□,多鬚也。
又【集韻】奉甫切,音父。
【類篇】髮謂之。
獨 【巳集下】【犬字部】 獨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
【說文】犬相得而□。
從犬蜀聲。
羊爲羣,犬爲獨也。
又獸名。
【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
或曰鼉鳴夜,獨叫曉。
獨,猨類也。
似猨而大,食猨。
今俗謂之獨猨。
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又獨□,獸名。
詳前□字註。
又【廣韻】單獨。
【詩小雅】哀此惸獨。
【傳】獨,單也。
【又】念我獨兮。
【爾雅釋山】獨者蜀。
【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
【揚子方言】一蜀也。
南楚謂之獨。
又山名。
【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又【廣韻】複姓有獨孤氏。
【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又姓。
【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獩 【巳集下】【犬字部】 獩 【廣韻】於廢切【集韻】烏廢切,□音穢。
【廣韻】本作濊,濊貊,夫餘國名。
或作。
【集韻】通作薉穢。
○按《廣韻》《集韻》《類篇》俱書作獩。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胡化切,音華。
橫木不入也。
又寬也。
【博雅】□,寬也。
亦作槬。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盧谷切,音祿。
耳鳴。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丘閑切,音慳。
羥或作□。
羊名。
詳羥字註。
獪 【巳集下】【犬字部】 獪 【唐韻】【集韻】【韻會】古外切【正韻】吉外切,□音澮。
【說文】狡獪也。
從犬,會聲。
【揚子方言】劋蹶,獪也。
秦晉之閒曰獪。
又【廣韻】【正韻】古賣切【集韻】古邁切,□音夬。
義同。
【集韻】或作狤。
又【博雅】擾也。
又【正韻】古壞切,音怪。
本作。
狡也。
又【集韻】戸八切,音滑。
本作猾。
詳猾字註。
狫字原從犭從□作。
考證:〔【集韻】或作狫。
〕謹照原文狫改狤。
獫 【巳集下】【犬字部】 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險。
【說文】長喙犬。
【爾雅釋畜】長喙,獫。
【詩秦風】載獫歇驕。
又【說文】一曰黑犬黃□。
又【廣韻】夏曰獯鬻,周曰獫狁。
或作玁。
又【玉篇】力儉切【廣韻】良冉切【集韻】力冉切,□音斂。
【廣韻】犬長喙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力驗切,音殮。
又【集韻】力劒切。
又【廣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音廉。
義□同。
獬 【巳集下】【犬字部】 獬 【廣韻】【正韻】胡買切【集韻】下買切,□音蟹。
【玉篇】獬豸也。
【集韻】獬豸,獸名。
【淮南子主術訓】楚文王好服獬冠。
【廣韻】字林字樣俱作解廌。
廣雅作□□。
陸作獬豸。
【集韻】或作□觟。
又【集韻】舉蟹切,音解。
□獬,豪強貌。
或作□。
獺 【巳集下】【犬字部】 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如小狗,水居,食魚。
【玉篇】獺如貓。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孟子】爲淵毆魚者,獺也。
【埤雅】獺獸,西方白虎之屬,似狐而小,靑黑色,膚如伏翼,取鯉於水裔,四方陳之,進而弗食,世謂之祭魚。
舊說,蟾肪合玉,獺膽分巵。
又曰:熊食鹽而死,獺飮酒而斃。
淮南子曰:獺穴知水之高下,猨鳴而獺□之,故束晳發蒙記曰:猨以獺爲婦。
又【正字通】山獺出廣之宜州嵠峒,性淫。
山中有此,牝獸皆去。
範成大虞衡志曰:山獺,土人呼爲插翹,聞山中婦人氣,必躍來相抱。
無偶,則抱木枯死。
又海獺,生海中,似獺而大毛,著水不濡。
李時珍曰:今人取其皮爲風領,亞於貂。
又蘇頌雲:諸畜肝葉皆有定數,獨獺肝一月一葉。
十二月十二葉。
其閒又有退葉,用之須見形,乃可驗,不爾,多僞也。
又【廣韻】他轄切【集韻】【韻會】【正韻】狄轄切,□音呾。
義同。
【集韻】或作。
獮 【巳集下】【犬字部】 獮 【廣韻】【集韻】【韻會】□息淺切,音蘚。
【爾雅釋詁】獮,殺也。
【釋文】秋獵爲獮。
【註】順殺氣也。
【周禮春官肆師】獮之日涖,蔔來歲之戒。
又【夏官大司馬】中秋敎治兵,遂以獮田。
【說文】本作□。
或作□。
【集韻】亦作□。
考證:〔【周禮春官小宗伯】獮之日涖,蔔來歲之戒。
〕謹按獮之日二句在肆師下,小宗伯改肆師。
獯 【巳集下】【犬字部】 獯 【廣韻】【集韻】【正韻】□許雲切,音薰。
【玉篇】獯鬻。
【廣韻】夏曰獯鬻,周曰獫狁,漢曰匈奴。
【孟子】大王事獯鬻。
【集韻】或作□。
通作葷。
獰 【巳集下】【犬字部】 獰 【集韻】尼耕切【韻會】泥耕切,□音儜。
猙獰,犬毛。
又一曰惡也。
獱 【巳集下】【犬字部】 獱 【廣韻】符眞切【集韻】毗賔切,□音頻。
【玉篇】獺屬。
【廣韻】獺之別名。
【孟子註】獺,獱也。
【集韻】或作猵。
又【集韻】□民切,音賔。
獺屬。
似狐靑色,居水中,食魚。
【揚雄校獵賦】蹈獱獺。
【註】蘇林曰:獱,音賔。
師古曰:獱,小獺也。
又【唐韻】布懸切【集韻】□眠切,□音邊。
【說文】猵,或作獱。
義同。
獳 【巳集下】【犬字部】 獳 【唐韻】奴豆切【集韻】乃豆切,□音耨。
【說文】怒犬貌。
讀若耨。
【玉篇】犬怒也。
又【唐韻】乃侯切【廣韻】奴鉤切【集韻】奴侯切,□音羺。
義同。
【山海經】□犬,如獳犬。
【註】獳犬,怒犬也。
【範檞蜀都賦】叫窱之獳。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曹伯之豎侯獳。
又【廣韻】人朱切【集韻】汝朱切,□音儒。
【山海經】耿山有獸,狀如狐而魚翼,名曰朱獳。
其鳴自叫。
見則其國有恐。
【集韻】本作□。
考證:〔【山海經】耿山有獸,名曰朱獳。
其鳴自叫。
見則其國有兵。
〕謹照原文有兵改有恐。
獴 【巳集下】【犬字部】 獴 【正字通】與蒙通。
蒙貴。
詳前□字註。
【亥集上】【骨字部】【集韻】湯丁切,音。
【類篇】□,長骨貌。
【亥集上】【骨字部】【廣韻】苦光切【集韻】枯光切,□音硄。
【博雅】也。
【玉篇】□,股骨也。
獵 【巳集下】【犬字部】 獵 【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鬣。
【說文】放獵,逐禽也。
【廣韻】取獸也。
白虎通曰:四時之田,總名爲獵,爲田除害也。
屍子曰:虙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敎人以獵也。
【爾雅釋言】獵,虐也。
【疏】獵謂從禽也。
必暴害於物,故雲。
【爾雅釋天】春獵爲蒐,夏獵爲苗,秋獵爲獮,冬獵爲狩。
【詩魏風】不狩不獵。
【禮王制】豺祭獸,然後田獵。
【蔡邕月令章句】獵者,捷取之名。
【正字通】獵以供俎豆,習兵戎,皆國家重事也。
又震也。
【吳語】今大夫國子,興其衆庶,以犯獵吳國之師徒。
【註】獵,震也。
又【揚雄校獵賦】鴻絧緁獵。
【註】師古曰:緁獵,相差次也。
又龜名。
【爾雅釋魚】龜後弇諸獵。
【疏】謂甲後弇覆者名獵。
【周禮春官龜人】南龜曰獵屬。
又山名。
【淮南子地形訓】洛出獵山。
又車名。
【前漢宣帝紀】太僕以軨獵車奉迎曾孫。
【註】文穎曰:軨獵,小車。
考證:〔【前漢宣帝紀】太僕以軨獵車奉迎龜孫。
〕謹照原文龜孫改曾孫。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石經誘字。
見古音駢字。
獶 【巳集下】【犬字部】 獶 【玉篇】奴巧切,音橈。
犬驚貌。
又【禮樂記】獶雜子女。
【註】獶,獼猴也。
言舞者如獼猴戲也。
獶,或作猱。
又【廣韻】【集韻】□於求切,音優。
【廣韻】獶□,犬名。
又【集韻】奴侯切,音羺。
南越謂犬爲獶□。
又【集韻】【類篇】□奴刀切,音峱。
【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猱蝚。
詳前猱字註。
獷 【巳集下】【犬字部】 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猛切,音礦。
【說文】犬獷獷不可附也。
【廣韻】犬也。
又【前漢敘傳】獷獷亡秦。
【註】師古曰:獷獷,麤惡之貌。
【後漢祭彤傳】政移獷俗。
【關尹子五鑑篇】耕夫習牛則獷。
又【廣韻】居往切【集韻】俱往切,□音□。
【廣韻】獷平,縣名。
在漁陽。
又【集韻】犬獷獷不可附。
又【集韻】俱永切,音憬。
惡貌。
又【前漢地理志】獷平。
【註】師古曰:獷音九永反。
又【集韻】古勇切,音拱。
【前漢地理志獷平註】服虔曰:獷,音鞏。
獸 【巳集下】【犬字部】 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
【說文】守備者。
從嘼從犬。
【爾雅釋鳥】四足而毛謂之獸。
【書益稷】百獸率舞,庶尹允諧。
【周禮天官】獸人掌罟田獸,辨其名物。
又【天官庖人】六獸。
【註】鄭司農雲:六獸:麋、鹿、熊、麕、野豕、兔也。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棜在其南,南順。
實獸于其上,東首。
【註】獸,臘也。
獹 【巳集下】【犬字部】 獹 【廣韻】落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玉篇】韓獹,天下駿犬。
【廣雅】韓獹宋。
【集韻】通作盧。
獺 【巳集下】【犬字部】 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如小狗,水居,食魚。
【玉篇】獺如貓。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孟子】爲淵毆魚者,獺也。
【埤雅】獺獸,西方白虎之屬,似狐而小,靑黑色,膚如伏翼,取鯉於水裔,四方陳之,進而弗食,世謂之祭魚。
舊說,蟾肪合玉,獺膽分巵。
又曰:熊食鹽而死,獺飮酒而斃。
淮南子曰:獺穴知水之高下,猨鳴而獺□之,故束晳發蒙記曰:猨以獺爲婦。
又【正字通】山獺出廣之宜州嵠峒,性淫。
山中有此,牝獸皆去。
範成大虞衡志曰:山獺,土人呼爲插翹,聞山中婦人氣,必躍來相抱。
無偶,則抱木枯死。
又海獺,生海中,似獺而大毛,著水不濡。
李時珍曰:今人取其皮爲風領,亞於貂。
又蘇頌雲:諸畜肝葉皆有定數,獨獺肝一月一葉。
十二月十二葉。
其閒又有退葉,用之須見形,乃可驗,不爾,多僞也。
又【廣韻】他轄切【集韻】【韻會】【正韻】狄轄切,□音呾。
義同。
【集韻】或作。
獻 【巳集下】【犬字部】 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建切,音憲。
【說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
從犬,鬳聲。
【禮曲禮】犬曰羹獻。
又【廣韻】進也。
【爾雅釋詁】享獻也。
【疏】緻物於尊者曰獻。
【周禮天官小宰】膳獻。
【註】膳獻,禽羞俶獻也。
又【膳夫】王燕飮酒,則爲獻主。
又【書益稷】萬邦黎獻。
【傳】獻,賢也。
【論語】文獻不足故也。
又【爾雅釋言】獻,聖也。
【諡法】聰明叡哲曰獻。
知質有聖曰獻。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
又姓。
【風俗通】秦大夫獻則。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
酒尊名,飾以翡翠,鄭司農說。
本作犧,或作戲。
詳牛部犧字註。
又【禮明堂位】周獻豆。
【註】獻,疏刻之。
【疏】正義曰:獻,音娑。
娑是希疏之義,故爲疏刻之。
【釋文】素何反。
又【集韻】魚羈切,音宜。
儀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鬱齊獻酌。
【註】鄭司農雲:獻,讀爲儀。
儀酌有威儀多也。
又【正韻】虛宜切,音羲。
【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鬥獻。
【註】師古曰:獻音犧,謂鬥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
又葉虛言切,音軒。
【詩小雅】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獼 【巳集下】【犬字部】 獼 【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玉篇】獼猴。
【博雅】猱狙,獼猚也。
又【正字通】通雅曰:沐猴,獼猴,母猴也。
【前漢西域傳沐猴註】沐猴,卽獼猴。
母音轉爲馬,又轉爲彌。
方言呼母曰,此其證也。
獸以雌強,今獼猴亦謂其大者,猶凡物之大者曰馬,藍馬薊之類。
【集韻】或作猕□。
獽 【巳集下】【犬字部】 獽 【廣韻】汝陽切【集韻】如陽切,□音穰。
【集韻】獸名。
狨屬。
獾 【巳集下】【犬字部】 獾 【廣韻】【集韻】□呼官切,音歡。
【廣韻】野豚。
或作犿。
【集韻】本作貛。
或作貆貒,互詳豸豕二部註。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
本作狋。
詳前狋字註。
獿 【巳集下】【犬字部】 獿 【唐韻】女交切【集韻】尼交切,□音鐃。
【說文】獿,也。
從犬,夒聲。
【集韻】犬吠。
又【廣韻】【集韻】【正韻】□奴刀切,音峱。
【廣韻】獸名。
【集韻】本作夒。
或作獶猱蝚。
詳猱字註。
又【前漢揚雄傳】獿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
【註】服虔曰:獿,古之善塗墍者也。
師古曰:墍,卽今之仰泥也。
獿,抆拭也。
故謂塗者爲獿人。
獿,乃高反。
又【集韻】奴回切,音□。
古之善塗墍者。
【漢書獿人註】師古曰:□,又乃迴反。
【集韻】或作□,通作□。
又【廣韻】奴巧切【集韻】女巧切,□音撓。
【廣韻】犬驚。
【集韻】犬驚吠貌。
又【集韻】【類篇】□爾紹切,音擾。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孔五切,音苦。
竹名。
又【集韻】果五切,音古。
□也。
【集韻】或作。
玀 【備考】【巳集】【犬字部】 玀 【龍龕】同阿。
見《佛經音義》。
玁 【巳集下】【犬字部】 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憸。
玁狁。
詳狁字註。
【廣韻】本作獫。
玂 【巳集下】【犬字部】 玂 【廣韻】【集韻】□渠希切,音祈。
【玉篇】犬生一子。
【爾雅釋畜】犬生三猣,二師,一玂。
玃 【巳集下】【犬字部】 玃 【唐韻】俱縛切【廣韻】居縛切【集韻】厥縛切,□音矍。
【說文】母猴也。
從犬,矍聲。
爾雅雲:玃父善顧攫持人也。
【廣韻】大猿也。
【呂氏春秋】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
【新論】犬似玃,玃似狙,狙似人。
【司馬相如上林賦】蜼玃飛鸓。
【廣韻】或作貜。
【集韻】或作蠼□。
又【集韻】【正韻】□俱碧切【集韻】本作攫。
搏也。
【韓詩外傳】齊使使獻鴻於楚。
鴻渴,使者道飮鴻,玃笞潰失。
玺 【午集上】【玉字部】 玺 【字彙】俗璽字。
(璽)【廣韻】斯氏切【韻會】想氏切,□音徙。
【說文】王者印也。
本作壐。
【玉篇】天子諸侯印也。
【釋名】璽,徙也。
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
【韻會】信也。
古者尊□共之,秦漢以來唯至尊以爲稱。
【左傳襄二十九年】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
【疏】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
【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
【註】璽節印章,如今鬥檢封矣。
【蔡邕獨斷】皇帝六璽。
【後漢輿服志】璽皆玉螭虎紐。
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
外有大藍田玉璽。
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正字通】又舊制,乗輿六璽,唐攺爲寶,唐末亡失,周廣順中,詔作二寶,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
初太宗刻受命元璽,以白玉爲螭首。
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
武後攺諸璽皆爲寶,中宗卽位復爲璽。
開元六年,復爲寶。
初攺璽書爲寶書,再攺傳國寶爲承天大寶。
又姓。
【姓譜】明有璽書。
又人名。
【山海經】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
又國名。
【山海經】璽在崑崙墟東南,在流沙中。
【字彙補】抱樸子有璽產國。
原字從奐作。
(璽)考證:〔【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
【註】璽節印章,如今鬥撿封矣。
〕謹照原文撿改檢。
薩 【申集上】【艸字部】 薩 【集韻】桑割切,音撒。
【釋典】菩,普也。
薩,濟也。
能普濟衆生。
【綱目集覽】菩之爲言了也,薩之爲言見也,謂智慧了見也。
又【類篇】《唐六典》有薩寶府,掌胡神祠。
又姓。
【通志氏族略】薩孤氏,代人。
【正字通】元詞人薩天錫。
玅 【午集上】【玄字部】 玅 【玉篇】【廣韻】□彌笑切,眇去聲。
【玉篇】今作妙。
【廣韻】與妙同。
詳女部妙字註。
玆 【午集上】【玄字部】 玆 〔古文〕□【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音孜。
【說文】黑也。
【玉篇】濁也,黑也。
或作□滋。
【左傳哀八年】何故使吾水滋。
【註】滋,本又作茲。
子絲反。
字林雲:黑也。
又姓。
【左傳定十年】孔子使茲無還揖對。
又【說文徐鍇註】借爲茲此字。
【爾雅釋詁】此也。
【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按《爾雅》《尚書》本作茲。
《正字通》仍《韻會》之譌,攺入茲字註,反駁從□之非,誤。
又引孫氏說,今年亦曰今茲,從艸木茲生紀也,尤鑿。
又神名。
【山海經】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靑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
又【廣韻】【集韻】□瑚涓切,音懸。
黑也。
【左傳哀八年釋文】茲,音□。
〇按茲、玆二字,音同義別。
從□者,子之、瑚涓二切,訓黑也,此也,姓也。
從艸者,子之、牆之二切,訓艸木多益也,蓐也,國名。
今各韻書互相蒙混,如《廣韻》《韻會》茲字訓國名,《集韻》茲字訓蓐也,《韻會》《字彙》《正字通》茲字訓此也,非當時編輯之譌,卽後人刊刻之誤。
《正韻》有玆無茲,合玆、茲二字訓義爲一,尤爲疎漏。
今從《說文》幷各書,重爲訂正。
畘 【午集上】【田字部】 畘 【五音集韻】那含切,音南。
田十畝曰畘。
犅 【巳集下】【牛字部】 犅 【唐韻】古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郎切,□音岡。
【說文】特牛也。
【玉篇】特牛赤色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魯公用□犅。
【集韻】通作剛。
【集韻】或作牨。
◎按廣韻牨另訓水牛,集韻合爲一,非。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矢忍切,音矧。
竹名。
□ 【備考】【未集】【耒字部】 □ 【龍龕】同耤。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順古作。
註詳頁部三畫。
犆 【巳集下】【牛字部】 犆 【集韻】【韻會】【正韻】□敵德切,音螣。
【玉篇】本作特。
【禮王制】天子犆礿。
【註】犆,猶一也。
【又】諸侯礿犆。
【註】互明犆礿。
【釋文】犆,音特。
又【禮少儀】犆豕。
又【禮少儀】喪俟事不犆弔。
【疏】謂不非時而獨弔也。
又【穀梁傳隱十一年】犆言,同時也。
【註】犆言,謂別言也。
又【廣韻】除力切【集韻】【韻會】逐力切,□音直。
【廣韻】□犆,牛也。
又【集韻】緣也。
【禮玉藻】君羔幦虎犆。
【註】犆,讀如直道而行之直。
直謂緣也。
【集韻】或作□。
犇 【巳集下】【牛字部】 犇 【廣韻】博昆切,音賁。
牛驚。
又【集韻】奔古作犇。
註詳大部六畫。
◎按廣韻奔犇音同義異,集韻合爲一字,今兩存。
犈 【巳集下】【牛字部】 犈 【廣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
【爾雅釋畜】黑腳,犈。
【疏】牛之黑腳者名曰犈。
犉 【巳集下】【牛字部】 犉 【廣韻】如勻切【集韻】濡純切【韻會】儒純切,□音眴。
【爾雅釋畜】黑脣犉。
【詩小雅】九十其犉。
【傳】黃牛黑脣曰犉。
又【周頌】殺時犉牡。
又【爾雅釋畜】牛七尺爲犉。
【疏】犉有二義,黑脣者爲犉,七尺者亦爲犉。
屍子說六畜雲:大牛爲犉,七尺。
又【集韻】【韻會】【正韻】□而宣切,音□。
義同。
本作□。
◎按韻書無肰音,字彙音肰,非。
《正字通》義取醇色,亦鑿。
犢 【巳集下】【牛字部】 犢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
【說文】牛子也。
從牛賣聲。
【爾雅釋畜】其子,犢。
【禮月令】犧牲駒犢,舉書其數。
又【禮器】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
又【前漢溝洫志】河決淸河靈鳴犢口。
【註】師古曰:淸河之靈縣鳴犢河口也。
又【前漢地理志】北海郡桑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考證:〔【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謹照原文犢縣上增桑字。
犌 【巳集下】【牛字部】 犌 【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
【玉篇】牛有力。
【爾雅釋畜】絕有力,欣犌。
又【集韻】何加切,音遐。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類篇】□楚絞切,音炒。
【集韻】心迫也。
玠 【午集上】【玉字部】 玠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說文】大圭也。
引書顧命,稱奉玠圭。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又【集韻】通作介。
【詩大雅】錫爾介圭,以作爾寶。
【類篇】或作琾。
考證:〔【說文】大圭也。
引書顧命,稱奉玠玉。
〕謹照原文玠玉改玠圭。
玡 【午集上】【玉字部】 玡 【集韻】魚駕切,音訝。
骨似玉者。
玢 【午集上】【玉字部】 玢 【廣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音彬。
【廣韻】文采狀也。
【集韻】玉文理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玢豳文磷。
【註】玢豳,文理貌。
又【集韻】方文切,音分。
【玉篇】玉名。
【集韻】玉文也。
又【集韻】逋閑切,音斒。
又逋還切,音班。
又敷文切,音□。
義□同。
【類篇】亦作璸。
玤 【午集上】【玉字部】 玤 【唐韻】補蠓切【集韻】【韻會】補孔切【正韻】邊孔切,□音琫。
【說文】石之次玉者,以爲系璧。
讀若蚌。
【徐曰】系璧,飾玉系也。
又【廣韻】【正韻】步項切【集韻】【韻會】部項切,□音棒。
義同。
又【廣韻】地名。
【左傳莊二十一年】虢公爲王宮于玤。
【註】蚌,虢地。
【釋文】玤,蒲項反。
【說文】本作□。
【類篇】或作□。
玦 【午集上】【玉字部】 玦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音決。
【說文】玉佩也。
【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
義取訣。
【史記項羽紀】範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
【前漢五行志】佩之金。
【註】師古曰:半環曰玦。
【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
玦,環之不周也。
又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
【禮內則】右佩玦。
【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
【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
【釋文】玦,本又作決。
【小雅】決拾旣佽。
又【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
【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緻紫玉玦。
【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緻烏玉玦。
【集韻】或作璚。
玧 【午集上】【玉字部】 玧 【廣韻】餘準切【集韻】庾準切,□音尹。
充耳玉。
【集韻】瑱也。
又【集韻】餘專切,音沿。
玧珸,蠻夷充耳。
又謨奔切,音門。
玉赤色也。
與璊同。
玨 【午集上】【玉字部】 玨 【唐韻】古嶽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嶽切,□音覺。
【說文】二玉相合爲一玨。
【徐鍇曰】雙玉曰玨。
【集韻】或作瑴。
又【類篇】古祿切,音穀。
義同。
玩 【午集上】【玉字部】 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換切,音翫。
【說文】弄也。
【玉篇】戲也。
【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列子黃帝篇】海上人有好漚鳥者,每旦從漚鳥遊,漚至者百數。
其父曰:取來吾玩之。
明日,漚鳥舞而不下也。
又習也。
【易繫辭】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疏】言君子愛樂而習玩者,是六爻之辭也。
【陸機豪士賦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又珍也。
【陸機辨亡論】奇玩應響而赴。
【韻府】手不持珠玉之玩。
又【韻補】葉音彥。
【庾敳意賦】物鹹定於無初兮,□時至而後驗。
飄颻□曠之域兮,深漠暢而靡玩。
又葉音院。
【阮瑀琴歌】靑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
士爲知已死,女爲悅已玩。
玪 【午集上】【玉字部】 玪 【唐韻】古函切【集韻】居鹹切,□音緘。
【說文】玪□,石之次玉者。
【玉篇】米石山有玪珩琪。
【集韻】或作瑊。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玉名。
又【集韻】魚音切,音吟。
義同。
又【集韻】琳,古作玪。
註詳八畫。
玫 【午集上】【玉字部】 玫 【唐韻】莫桮切【集韻】謨杯切【韻會】謨桮切,□音枚。
【說文】火齊玫瑰也。
一曰石之美者。
【前漢司馬相如傳】其石則赤玉玫瑰。
【註】晉灼曰:玫瑰,火齊珠也。
師古曰:火齊珠,南方之出火珠也。
又人名。
【韻會】唐史有朱玫。
玶 【午集上】【玉字部】 玶 【集韻】蒲兵切,音平。
玉名。
玿 【午集上】【玉字部】 玿 【廣韻】市昭切【集韻】時饒切,□音韶。
美玉。
玭 【午集上】【玉字部】 玭 【唐韻】步因切【集韻】毗賔切,□音頻。
【說文】珠也。
宋弘雲:淮水中出玭珠。
玭,珠之有聲者。
【書禹貢】作□。
又【廣韻】部田切。
【集韻】蒲眠切,□音蹁。
義同。
【何晏景福殿賦】垂環玭之琳琅。
【註】玭,蒲眠反。
珠也。
又【五音集韻】部迷切,音鼙。
淮珠也。
環 【午集上】【玉字部】 環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還。
【說文】璧屬也。
【玉篇】玉環。
【爾雅釋器】肉好若一謂之環。
【註】邊孔適等。
【禮經解】行步則有環佩之聲。
【註】環取其無窮。
又【玉篇】繞也。
【正韻】回繞也。
【禮雜記】小斂環絰。
【疏】環絰是周回纏繞之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環塗七軌。
【註】故書環或作轘,環塗謂環城之道。
又【周禮春官樂師】環拜以鐘鼓爲節。
【註】環,猶旋也。
又【儀禮士喪禮】布巾環幅不鑿。
【註】環幅廣袤等也。
又【釋名】刀本曰環,形似環也。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
【傳】遊環,靷環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良鼓瑕如積環。
【疏】瑕與環皆謂漆之文理。
又姓。
【史記田敬仲世家】環淵之徒七十六人。
【註】楚人孟子傳雲:環淵著書上下篇。
【五音集韻】古有楚賢者環淵,後有環齊,撰要略一部。
又人名。
【左傳襄十四年】今餘命女環。
【註】齊靈公名。
【戰國策】楚王問於範環。
【釋文】環,史作蠉。
又官名。
【左傳文元年】且掌環列之尹。
【註】宮衞之官。
【周禮夏官】環人掌緻師,察軍慝,環四方之故。
【註】巡察內外,若環之相循不窮。
緻師,謂犯敵以誘其出。
軍慝,謂敵懷詐潛入我師也。
四方有兵戎之故,則環繞而巡之。
又器名。
【揚子方言】,宋魏□楚江淮之閒謂之繯。
或謂之環。
【註】,絲蠶簿橫也。
又水名。
【山海經】泰山環水出焉。
又州名。
【韻會】古朔方鳴沙之地,隋置環州,以大河環曲名焉。
又廣南化外,唐開生獠,置環州。
又【韻會】環玉,國名。
又環狗,海外國名。
【山海經】環狗,其爲人,獸首人身。
又通作圜。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火以圜。
【註】圜形似火,如半環然。
又通作瑗。
【前漢五行志】宮門銅瑗。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
【集韻】卻也。
【周禮夏官】環人。
劉昌宗讀。
又【韻會】繞也,周迴也。
【前漢高帝紀】守濮陽環水。
【註】環,音宦,決水以自環守爲固也。
又【項羽傳】故因環封之三縣。
【註】繞南皮三縣以封之。
環音宦。
又【韻補】葉胡涓切,音懸。
【馬融廣成頌】棲鳳鳥於高梧,宿麒麟於西園。
納僬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環。
又葉胡玩切,音換。
【班固西都賦】徇以離宮別寢,承以崇臺閒館。
煥若列宿,紫宮是環。
又葉熒絹切,音眩。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連閣承宮,馳道周環。
陽榭外望,高樓飛觀。
長途升降,軒檻曼延。
延音衍去聲。
考證:〔【禮經解】行則有環佩之聲。
〕謹照原文行字下增步字。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火似圜。
〕謹照原文似圜改以圜。
葞 【申集上】【艸字部】 葞 【唐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爾雅釋草】葞,春草。
【疏】莽草,一名春草,俗呼爲菵草。
考證:〔【爾雅釋草】葞春草。
【疏】蘭草,一名芒草。
〕謹照原文蘭改莽。
芒改春。
現 【午集上】【玉字部】 現 【集韻】【正韻】□形甸切,音見。
【集韻】玉光。
又【正韻】顯也,露也。
【抱樸子至理卷】或形現往來。
又【集韻】胡典切,音蜆。
石之次玉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丞職切,音埴。
笙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尺勇切。
羽也。
玲 【午集上】【玉字部】 玲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
【說文】玉聲。
【揚子太□經】唐素不貞,亡彼瓏玲。
【註】瓏玲,金玉聲。
【前漢揚雄傳】前殿崔巍兮,和氏瓏玲。
【註】師古曰:玲音零。
孟康曰:以和氏璧爲梁璧帶也。
其聲瓏玲也。
晉灼曰:以黃金爲璧帶,合藍田璧。
瓏玲,明見貌也。
師古曰:晉說是。
又【集韻】力耕切,音磷。
義同。
玳 【午集上】【玉字部】 玳 【集韻】待戴切,音代。
瑇瑁也。
【玉篇】俗以瑇瑁作玳瑁。
【異物志】如龜,生南海。
大者如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
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
【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範雲贈張謖詩】儐從皆珠玳。
玷 【午集上】【玉字部】 玷 【集韻】【韻會】【正韻】□都念切,音坫。
【集韻】玉病。
【增韻】缺也。
【詩大雅】白圭之玷。
【傳】玷,缺也。
【前漢韋□成傳】□成復作詩,自著復玷缺之囏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忝切,音點。
義同。
又【集韻】丁兼切,音□。
與敁同。
敁挅,以手稱物。
【玉篇】或作。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尺尹切,音蠢。
【玉篇】吹也。
【集韻】吹也。
【卯集上】【心字部】【玉篇】【集韻】□古文懿字。
註詳十六畫。
玹 【午集上】【玉字部】 玹 【廣韻】黃練切【韻會】【正韻】熒涓切,□音縣。
【廣韻】玉名。
又【廣韻】【集韻】□胡涓切,音懸。
【玉篇】玉色。
【廣韻】石次玉。
又人名。
【後漢趙岐傳】中常侍唐衡兄玹,爲京兆虎牙都尉。
又【集韻】胡幹切,音賢。
姓也。
玻 【午集上】【玉字部】 玻 【廣韻】【韻會】□滂禾切,音頗。
【玉篇】玻瓈,玉也。
【廣韻】玻瓈玉,西國寶。
【正字通】一名水玉,瑩如水,堅如玉,碾開有雨點者爲眞。
明三保大監出西洋,攜燒玻瓈人來中國,故中國玻瓈頓賤。
燒者有氣眼而輕。
又【正字通】或作頗黎。
因頗黎國所出,故名。
【□中記】大秦有五色頗黎。
【梁四公記】扶南人來賣碧頗黎,鏡廣一尺半,內外瑩潔,向明視之,不見其質,重四十斤。
玼 【午集上】【玉字部】 玼 【唐韻】千禮切【韻會】【正韻】此禮切,□音泚。
【說文】玉色鮮也。
引《詩》:新臺有玼。
◎按《詩邶風》今本作泚。
又【正字通】凡物之鮮盛者皆曰玼。
【詩鄘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傳】翟衣,夫人祭服,刻繒爲翟雉形,釆畫之以爲飾。
玼者,言宣姜服飾之盛,如玉色也。
又與疵通。
【後漢黃憲傳】靡不服深遠去玼吝。
【註】玼音此。
說文曰:鮮色也。
據此文當爲疵。
作玼者,古字通也。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又【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淺氏切,□音此。
義□同。
又【廣韻】疾移切【集韻】【韻會】才支切,□音疵。
【廣韻】玉病。
又【集韻】玉中石也。
玽 【午集上】【玉字部】 玽 【唐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後切,□音耇。
【說文】石次玉者。
又【集韻】居侯切,音冓。
玉名。
珂 【午集上】【玉字部】 珂 【唐韻】苦何切【韻會】【正韻】丘何切,□音軻。
【說文】玉名。
【玉篇】石次玉也。
亦碼碯,潔白如雪者。
又【玉篇】一雲螺屬也。
生海中。
【通俗文】勒飾曰珂。
【爾雅翼】貝大者珂,皮黃黑,骨白,可飾馬具。
一名馬珂螺。
【李時珍曰】珂馬,勒飾也。
此貝似之,故名。
【韓愈詩】送以紫玉珂。
又諫珂,鳥名。
文身而朱足,憎鳥而愛狐。
見【說苑】。
又金名。
【事物紺珠】有珂金。
【集韻】或作砢。
珄 【午集上】【玉字部】 珄 【廣韻】所庚切,音生。
金色。
珅 【午集上】【玉字部】 珅 【集韻】升人切,音申。
玉名。
珇 【午集上】【玉字部】 珇 【唐韻】則古切【集韻】【韻會】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祖。
【說文】琮玉之瑑。
【廣韻】珪上起也。
【增韻】珪琮之瑑凸起也。
又或作駔。
【周禮冬官考工記】駔琮五寸,宗後以爲權。
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爲權。
又【揚子方言】好也,美也。
又【集韻】在呂切,音咀。
玉文。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羊名。
【逸周書王會解】周頭煇□。
音義未詳。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他高切。
珔 【午集上】【玉字部】 珔 【集韻】才甸切,音薦。
玉名。
蓭 【申集上】【艸字部】 蓭 【集韻】同庵。
【類篇】圓屋曰蓭。
又作菴。
【蜀志裴松之註】亮敕軍中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
【子集下】【冫字部】【玉篇】公節切,音潔。
俗潔字。
珈 【午集上】【玉字部】 珈 【唐韻】古牙切。
【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
【說文】婦人首飾。
【詩鄘風】副笄六珈。
【傳】珈笄,飾之最盛者,所以別尊□。
箋:副笄旣笄而加飾也,如今步搖上飾。
錢氏曰:今人步搖加飾,以珠飾之。
小者六,多者倍蓰至三十六。
詩六珈,然則古玉數凡六也。
孔氏曰:王後之衡笄,皆以玉爲之,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縣瑱,謂之珈者由副旣笄而加此飾,故謂之珈。
【古器圖】珈,加於副之飾也。
狀如口,長廣僅寸。
考證:〔【詩衞風】副笄六珈。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傳】珈笄,飾之最盛者,所以別尊□。
副笄旣笄而加飾也。
〕謹按旣笄句乃箋文非傳文,謹照原文副上增箋字。
〔孔氏曰,珈,加也。
〕謹按原文無下珈加也三字,謹省。
〔由副旣笄而加此飾故謂之珈。
〕謹按原文由副上有謂之珈者四字,謹增。
珉 【午集上】【玉字部】 珉 【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岷。
【說文】石之美者。
【廣韻】美石,次玉。
【韻會】珉似玉而非也。
【禮玉藻】君子貴玉而賤珉。
【山海經】岐山,其隂多白珉。
又人名。
【戰國策】韓珉處於趙。
【註】珉,蓋韓人之善於齊秦而處趙者。
又【集韻】悲巾切,音份。
與瑉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琳瑉琨珸。
劉伯莊讀。
【廣韻】亦作玟。
珊 【午集上】【玉字部】 珊 【唐韻】蘇幹切【集韻】【韻會】相幹切【正韻】師姦切,□音□。
【說文】珊瑚,生於海,或生於山。
【徐曰】珊瑚,石也。
或靑或紅,高一二尺,裹以繒帛,燒之不熱,蓋生海島之根,亦可刻琢爲器,爲樹者乃交柯可愛。
【本草】珊瑚樹紅油色者,細縱文,如鉛丹色者,無縱文。
入藥,紅油色者良。
生海中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變黃,二歲變赤,枝幹交錯,高三四尺。
今廣州亦有之,明潤如紅玉,中有孔,亦有無孔者,枝柯多者爲上。
李時珍曰: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
居水中直而軟,見風則曲而堅,變紅色。
漢趙佗謂之火樹是也。
亦有黑色,碧色者。
碧色者亦良。
【前漢司馬相如傳】珊瑚叢生。
【註】珊瑚生水底石邊,大者樹高三尺餘,枝格交錯無有華。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媻珊勃窣上金隄。
【註】索隱曰:媻珊,匍匐上下也。
又【韻會】珊珊,佩聲。
【杜甫詩】自是秦樓厭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又【魏文帝釣竿行】釣竿何珊珊,魚尾何簁簁。
又【韻會】闌珊,彫散貌。
【李後主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