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俄切【集韻】【正韻】居何切,□音歌。
【廣韻】所以繫舟。
又牂牁,郡名。
亦江名。
【前漢南越傳】下牂牁江。
【集韻】本作戨。
同□。
通作柯。
◎按廣韻雲:同戕。
疑戕爲□字之譌。
戕本應作□,從弋,不從戈。
在十一唐韻中,與牂牁之牂通用,不應再與牁同也。
類篇書作〈片可〉。
牂 【巳集中】【爿字部】 牂 【唐韻】則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茲郞切,□音臧。
【說文】牡芋也。
從羊爿聲。
【爾雅釋畜】牡羒牝牂。
【詩小雅】牂羊墳首。
又盛也。
【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牂牂。
【傳】牂牂然盛貌。
又幹支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
又雲也。
【前漢天文志】牂雲如狗,赤色長尾,三枚,夾漢而行。
又牂牁,詳上牁字註。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長牂守門。
【註】長牂,衞大夫也。
【宣三年】見叔牂。
【註】叔牂,羊斟也。
又【左傳定十四年】楚滅頓,以頓子牂歸。
【釋文】牂,子歸反。
公羊作牄。
◎按歸字疑誤。
【集韻】或作將□。
〇按廣韻雲:牝羊,從牜旁牂。
附見戕字註雲:戕牁,亦書作牂。
考詩爾雅,本俱作牂羊,從爿爲正。
廣韻牂字見註中,不另列出,亦非。
且戕應從弋。
今作戕。
尤非。
牄 【巳集中】【爿字部】 牄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
【說文】鳥獸來食聲也。
從倉爿聲。
虞書曰:鳥獸牄牄。
◎按今書益稷作蹌。
又【公羊傳定十四年】楚滅頓以頓,子牄歸。
左傳作牂,詳牂字註。
【集韻】或作□。
牅 【巳集中】【爿字部】 牅 【集韻】餘封切,音容。
本作墉。
城垣也。
或作□。
詳土部墉字註。
牆 【巳集中】【爿字部】 牆 〔古文〕□【唐韻】才良切【廣韻】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慈良切,□音嬙。
【說文】本作牆。
垣蔽也。
從□爿聲。
【爾雅釋宮】牆謂之墉。
【書五子之歌】峻宇雕牆。
【詩鄘風】牆有茨。
【傳】牆,所以防非常。
又【禮檀弓】周人牆置翣。
【註】柳衣也。
【儀禮旣夕】巾奠乃牆。
【註】牆,設柩也。
又【論語】蕭牆之內。
【註】鄭曰:蕭肅也。
牆屛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又【前漢司馬遷傳】幽于圜牆之中。
【師古註】圜牆,獄也。
又複姓。
【左傳襄二十六年】寺人惠牆伊戾。
【註】惠牆,氏。
伊戾名。
【釋文】牆或作嗇,音檣。
又【廣韻】同廧。
【穀梁傳成三年】晉卻克,衞孫良夫伐牆咎如。
又【左傳】作廧。
又通作嬙。
【前漢匈奴傳】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
【說文】籀文作□。
【廣韻】俗作墻。
考證:〔【前漢司馬遷傳】幽于圜牆之中。
【師古註】園牆,獄也。
〕謹照原文園改圜。
【酉集中】【貝字部】【集韻】蒲故切,音捕。
【類篇】財相酬。
□ 【備考】【子集】【丿字部】 □ 【海篇】音愼。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訖力切,音殛。
羊名。
片 【巳集中】【片字部】 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見切,偏去聲。
【說文】判木也。
從半木。
【廣韻】析木也。
【玉篇】半也,判也,開坼也。
【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註】孔曰:片,猶偏也。
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
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
【朱註】片言,半言也。
又【增韻】瓣也。
又茶亦以片計。
【白居易詩】綠芽十片火前春。
【蘇軾詩】建茶三十片。
又【集韻】【類篇】□普半切,音泮。
【集韻】本作牉。
【莊子則陽篇】雌雄片合。
詳牉字註。
版 【巳集中】【片字部】 版 【廣韻】布綰切【集韻】【韻會】【正韻】補綰切,□音瓪。
【說文】判也。
從片反聲。
又【詩大雅】縮版以載。
【爾雅釋器】大版謂之業。
【註】築牆版也。
【管子宙合篇】修業不息版。
【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註】何休雲:八尺曰版。
又【周禮天官小宰】八成,三曰聽閭裡以版圖。
【註】版,戸籍也。
布綰反。
又【宮伯】掌王宮之士庶子凡在版者。
【註】版,名籍也,以版爲之。
今時鄕戸籍謂戸版。
【管子版法解】版法者,法天地之位。
象四時之行,以治天下。
又【周禮秋官職金】旅於上帝,則共其金版。
饗諸侯亦如之。
【註】鉼金謂之版。
【韻會】通作鈑。
又【史記太史公自序】金匱玉版。
又【爾雅釋訓】版版,僻也。
【疏】大雅:上帝版版。
傳雲:版版,反也。
又蟲名。
【爾雅釋蟲】傅負版。
【註】未詳。
又【後漢範滂傳】投版棄官而去。
【註】版,笏也。
【廣韻】同闆。
又【集韻】蒲限切,音阪。
籍也。
【集韻】或作闆。
又音反。
【左傳僖三十年】朝濟而夕設版焉。
【註】設版築以拒秦。
【釋文】音反。
牉 【巳集中】【片字部】 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
【玉篇】半也,分也。
【楚辭九章】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而紆軫。
又【儀禮喪服傳】夫婦牉合也。
【集韻】牉合,合其半,以成夫婦也。
【廣韻】亦作判。
【集韻】或作片。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符遇切,音附。
心附也。
【子集下】【幾字部】【字彙補】心足切,音肅。
姓也。
氏,見《廣韻》。
又□。
原刻從王。
牊 【巳集中】【片字部】 牊 【玉篇】直遙切,音韶。
同。
【類篇】牀別名。
牋 【巳集中】【片字部】 牋 〔古文〕椾【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音湔。
【玉篇】表也。
【後漢黃香傳】所著賦牋奏書凡五篇。
【廣韻】本作箋。
玮 【午集上】【玉字部】 瑋 【廣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韙。
【廣韻】玉名。
又【博雅】瑋,重也。
【又】瑰瑋,琦玩也。
又人名。
【前漢王子侯表】就鄕節侯瑋。
又【集韻】紆胃切,音尉。
瑰瑋,亦讀上聲。
又【韻補】葉于貴切,音位。
【張華鷦鷯賦】提挈萬裡,飄颻逼畏。
體大妨物,形瓌足瑋。
考證:〔【張華鷦鷯賦】提絜萬裡,飄颻逼畏。
〕謹照原文絜改挈。
玞 【午集上】【玉字部】 玞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芳無切,□音膚。
【廣韻】美石,次玉。
同砆。
【山海經】會稽之山,下多砆石。
【註】郭璞曰:武砆,石似玉。
今長沙臨湘縣出之,赤地白文,色蔥蘢不分了也。
吳任臣曰:砆,水經注作玞。
又【集韻】通作夫。
【前漢董仲舒傳】猶武夫之與美玉。
獰 【巳集下】【犬字部】 獰 【集韻】尼耕切【韻會】泥耕切,□音儜。
猙獰,犬毛。
又一曰惡也。
牌 【巳集中】【片字部】 牌 【廣韻】薄佳切【集韻】【韻會】蒲街切,□音□。
【玉篇】牌牓。
【博雅】簧牌,籍也。
【周禮天官職幣以書楬之註】楬之若今時爲書,以著其幣。
【疏】謂府別各爲一牌,書知善惡價數多少,謂之楬。
又【廣韻】【正韻】步皆切【集韻】蒲皆切,□音排。
義同。
【正韻】標牌,俗呼盾爲牌。
又【正字通】牙牌,今戲具。
俗傳宣和二年設,高宗時詔頒行天下,謂之骨牌,如博塞格五之類。
牍 【巳集中】【片字部】 牘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讀。
【說文】書版也。
【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戰國策】取筆牘受之。
【註】牘,書版也。
【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
【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
【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又樂器。
【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
【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
【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
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
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
【釋名】舂,撞也。
牘,築也。
以舂築地爲節也。
【韻會】毛氏曰:說文從片賣聲。
當作賣。
從罒非。
牎 【巳集中】【片字部】 牎 【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音摐。
◎按說文本作囪。
在牆曰牖。
在屋曰囪。
或作窗。
玉篇始書作牎,亦作。
廣韻俗作窓。
互詳穴部字註。
至正韻又書作牕,雲:俗作牎。
字彙仍之。
蓋以說文從囪不從匆也,不知篆從囪,隸從匆。
故玉篇,廣韻,集韻有牎無牕。
正韻以牎爲俗字,非也。
又【集韻】麤叢切,音怱。
本作。
義同。
牏 【巳集中】【片字部】 牏 【廣韻】持遇切【集韻】廚遇切,□音住。
【說文】築牆短版也。
【史記萬石君傳】建爲郞中,令洗沐歸謁親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註】徐廣曰:牏,築垣短版。
音住,謂厠溷垣牆,隱於其側浣滌也。
又【玉篇】之句切【集韻】朱戍切,□音註。
又【集韻】【類篇】□俞戍切,音裕。
義□同。
又【集韻】火透切,音豆。
【史記萬石君傳註】徐廣曰:一讀牏爲竇。
竇音豆。
言自洗蕩厠竇。
厠竇,瀉除穢惡之穴也。
呂靜曰:楲窬,褻器也。
音威豆。
又通作窬。
亦見【史記萬石君傳註】。
又【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頭。
【玉篇】築牆短版。
又【集韻】亦與通。
【史記萬石君傳註】蘇林曰:牏,亦作。
音投。
賈逵解周官雲:楲,虎子也。
窬,行淸也。
孟康曰:厠行淸,窬行中。
受糞者也。
東南人謂鑿木空中如曹,謂之。
又【史記註】晉灼曰:今世謂反閉小袖衫爲侯窬。
厠此最厠近身之衣也。
【漢書註】師古曰:厠牏者,近身之小衫。
若今汗衫也。
蘇音晉說是矣。
又【廣韻】羊朱切。
【集韻】【韻會】容朱切,□讀若俞。
【說文】從片,俞聲。
【廣韻】亦築垣短版也。
又【說文】一曰讀若紐。
度候切,義同。
牐 【巳集中】【片字部】 牐 【篇海】同牐。
牐原字從日,不從臼。
【廣韻】【韻會】士洽切【集韻】實洽切,□音煠。
【廣韻】下牐閉城門。
又【集韻】一曰以版有所蔽。
牑 【巳集中】【片字部】 牑 【唐韻】布田切【集韻】□眠切,□讀若邊。
牀版也。
【揚子方言】牀上版。
或曰牑。
又【集韻】蒲眠切,音駢。
義同。
又【集韻】婢典切,音艑。
牀簀。
【說文】本從片,扁聲。
又【集韻】見切,音麫。
本作。
屋簀也。
牒 【巳集中】【片字部】 牒 【唐韻】徒葉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疊。
【說文】劄也。
從片,枼聲。
【廣韻】書闆曰牒。
【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
【疏】牒,劄也。
【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
【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
【註】小簡曰牒。
又【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
【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又【玉篇】譜也。
【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
【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又【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又【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
【註】牒卽今疊布。
又【揚子方言】牀上闆。
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又【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
又【韻會】訟辭亦曰牒。
【說文】本作□。
【韻會】通作諜。
【申集中】【蟲字部】【集韻】倉歷切,音戚。
【篇海】蟾蠩別名。
【類篇】引《說文》圥鼀,詹諸。
圥亦作□。
又七六切,音蹙。
義同。
【集韻】【類篇】本作□。
【申集中】【蟲字部】【集韻】桑經切,音星。
【類篇】蜓,蟲名。
【正字通】蜻蛉,俗讀星廷,因譌作字,聲義□非。
牓 【巳集中】【片字部】 牓 【廣韻】北朗切【集韻】補朗切,□音榜。
【玉篇】牌也。
【廣韻】題牓。
【杜甫詩】天門日射黃金牓。
【集韻】本作榜。
木片也。
又【集韻】鋪郞切,音滂。
履□模也。
考證:〔【集韻】舖郞切〕謹照原文舖改鋪。
牕 【巳集中】【片字部】 牕 【正韻】初莊切,音瘡。
通孔也。
亦作窗囪。
俗作牎。
◎按牎非俗字。
玉篇,廣韻,集韻本作牎。
正韻始作牕。
倂入陽韻。
詳上牎字註。
牖 【巳集中】【片字部】 牖 【唐韻】與久切【集韻】【韻會】以九切,□音酉。
【說文】穿壁以木爲交也。
從片戸甫。
譚長以爲甫上日也。
非戸也。
牖所以見日。
【廣韻】向也。
【易坎卦】納約自牖。
【詩召南】宗室牖下。
又【詩大雅】天之牖民。
【傳】牖,道也。
【疏】牖與誘通故以爲導也。
又地名。
【史記陳平世家】陽武戸牖鄕人也。
又與羑通。
【前漢景十三王傳】文王拘于牖裡。
牘 【巳集中】【片字部】 牘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讀。
【說文】書版也。
【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戰國策】取筆牘受之。
【註】牘,書版也。
【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
【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
【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又樂器。
【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
【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
【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
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
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
【釋名】舂,撞也。
牘,築也。
以舂築地爲節也。
【韻會】毛氏曰:說文從片賣聲。
當作賣。
從罒非。
牙 【巳集中】【牙字部】 牙 〔古文〕□【唐韻】五加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芽。
齒也。
【說文】牡齒也。
象上下相錯之形。
【易大畜】豶豕之牙。
又【戰國策】投之一骨。
輕起相牙。
【註】以牙相噬。
又【詩周頌】設業設虡,崇牙樹羽。
【疏】栒之上刻爲崇牙。
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
【禮明堂位】殷之崇牙。
又【禮玉藻】佩玉有衝牙。
【疏】其形似牙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註】牙璋,瑑以爲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
又【集韻】旗名。
【張衡東京賦】牙旗□紛。
【註】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
又【韻會】立于帳前,謂之牙門。
【後漢公孫瓚傳】拔其牙門。
又【史記東方朔傳】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
又姓。
【風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又與芽通。
【前漢金日磾傳】霍氏有事萌牙。
【註】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
又【集韻】語下切,音雅。
車罔。
又【集韻】魚駕切【韻會】五駕切,□音訝。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爲固抱也。
【註】牙讀如訝。
謂輪輮也。
【疏】訝,迎也。
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又【唐韻正】古音吾。
【詩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
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又【唐韻正】與虞吾□通。
【詩召南】籲嗟乎騶虞。
【山海經】【墨子】□作騶吾。
【前漢東方朔傳】作騶牙。
又葉五紅切。
【詩小雅】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又葉音峨。
【晉京洛童謠】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羊舒切,音餘。
罔也。
牚 【巳集中】【牙字部】 牚 【廣韻】他孟切【集韻】恥孟切,□音儻。
【廣韻】邪柱也。
【集韻】支柱也。
又【集韻】抽庚切,音瞠。
義同。
本作樘。
或作橕橖。
牱 【巳集下】【牛字部】 牱 【篇海】音哥。
郡名。
【字彙】俗牁字。
詳爿部牁字註。
【管子中匡篇】南至吳越巴牂牱。
【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牱爲徼。
牛 【巳集下】【牛字部】 牛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平聲。
【說文】大牲也。
牛,件也。
件,事理也。
象角頭三封尾之形。
【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
封,高起也。
【玉篇】黃帝服牛乗馬。
【易無妄】或繫之牛。
又【說卦】坤爲子母牛。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
【疏】月建醜,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
【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
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
【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
【爾雅釋天】星紀,鬥牽牛也。
【註】牽牛鬥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
一曰天水牛。
【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又紫金牛,藥名。
見【本草綱目】。
又姓。
【廣韻】微子裔,司□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
【風俗通】漢有牛崇。
又人名。
【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又葉音疑。
【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
葉下哉。
哉讀將黎反。
考證:〔天牛,蟲名。
【爾雅釋蟲壤齧桑註】似天牛。
〕謹照原文壤改蠰。
〔又葉音奚。
【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
葉下哉。
哉讀將黎反。
〕謹按牛與奚不同母,牛字不得葉音奚。
謹照字母葉音奚改葉音疑。
牝 【巳集下】【牛字部】 牝 〔古文〕□【唐韻】毗忍切【集韻】【韻會】【正韻】婢忍切,□音□。
【說文】畜母也。
從牛,匕聲。
【玉篇】牝牡也。
【易坤卦】利牝馬之貞。
【書牧誓】牝雞無晨。
【詩鄘風】騋牝三千。
【禮月令】遊牝於牧。
又【古詩】哀壑叩虛牝。
【韓愈贈崔立之詩】有似黃金擲虛牝。
【註】牝,谿谷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匕。
義同。
又【集韻】【類篇】□婢善切,音楩。
亦畜母也。
【書牧誓釋文】徐音扶忍反。
又【廣韻】扶履切【集韻】並履切,□音□。
義同。
考證:〔【集韻】【類篇】□婢善切,音〈扌便〉。
亦畜母也。
〕謹按集韻婢善切内有楩字雲木名。
又有牝字雲畜母。
故雲牝音楩。
今據改〈扌便〉爲楩。
狿 【巳集下】【犬字部】 狿 【廣韻】以然切【集韻】夷然切,□音延。
【玉篇】獸名。
【廣韻】獌狿,大獸,長八尺。
【集韻】似狸而長,或作蜒。
【史記司馬相如傳】窮奇獌狿。
【揚雄校獵賦】斮巨狿。
又【玉篇】醜延切【集韻】抽延切,□音脠。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音衍。
義□同。
牟 【巳集下】【牛字部】 牟 〔古文〕□【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說文】牛鳴也。
從牛,象其聲氣從口出。
【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黃鍾滿脰。
又【玉篇】取也,奪也,過也。
【戰國策】上幹主心,下牟百姓。
【註】牟,取也。
【韓非子七反篇】牟食之民。
【史記平準書】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
【前漢景帝紀】侵牟萬民。
【註】李奇曰:牟,食苗根蟲也。
侵牟食民,比之蛑賊也。
又【玉篇】倍也。
【楚辭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註】倍勝爲牟。
又【玉篇】大也。
【淮南子要略篇】原道者盧牟六合,混沌萬象。
又【揚子方言】愛也。
宋魯之閒曰牟。
又【後漢禮儀志】仲夏,以朱索連葷菜,彌牟樸蠱。
【正字通】郝敬曰:彌牟禦止,塗抹之義。
又【玉篇】進也。
又【前漢霍光傳】輦道牟首。
【註】孟康曰:牟首,地名。
如淳曰:牟首,屛面。
以屛面自隔也。
瓚曰:牟首,池名。
師古曰:瓚說是。
【左思吳都賦】長塗牟首。
【註】劉逵曰:牟首,閣道有室屋也。
又國名。
【春秋桓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牟。
【註】故國。
【晉語】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爲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牟守燎,故不與盟。
【註】鮮牟,東夷國。
又地名。
【春秋隱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婁。
又【左傳宣九年】取根牟。
又【論語】佛肸以中牟畔。
【前漢地理志】河南郡中牟。
【又】東萊郡東牟。
又【釋名】牟追。
牟,冒也,言其形冒髮追追然也。
又姓。
【風俗通】牟子國,祝融之後,後因氏焉。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大夫牟辛。
【後漢牟融傳】牟融,北海安丘人。
又【廣韻】複姓。
三氏,禮記,有賔牟賈。
【東萊先賢傳】有曹牟君卿。
【何氏姓苑】有彌牟氏。
又麥也。
【詩周頌】貽我來牟。
【傳】牟,麥也。
【釋文】牟,字書作□,或作□。
又器也。
【禮內則】敦牟巵匜。
【註】牟,讀曰堥。
敦牟,黍稷器也。
【釋文】齊人呼土釜爲牟。
【後漢禮儀志】巵八,牟八。
又【後漢禰衡傳】著岑牟單絞之服。
【註】通史志曰:岑牟,鼓角士胄也。
【韻會】鍪,通作牟。
又與眸通。
【荀子非相篇】堯舜參牟子。
【註】牟與眸同。
參眸子,謂有二瞳之相參也。
又【集韻】莫後切,音母。
中牟,地名。
◎按中牟地名多讀平聲。
《集韻》又收上聲,未知何據。
又【集韻】莫□切,音茂。
本作務。
昏也。
又與務同。
【荀子成相篇】天乙湯,論舉當。
身讓卞隨,舉牟光。
【註】牟,與務同。
牠 【巳集下】【牛字部】 牠 【字彙】徒禾切,音拕。
同。
見篇海。
□ 【子集上】【二字部】 □ 【玉篇】音圍。
義無考。
牡 【巳集下】【牛字部】 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後切,音母。
【說文】畜父也。
從牛土聲。
【詩邶風】雉鳴求其牡。
【傳】飛曰雌雄,走曰牝牡。
【箋】喩人所求非所求。
【疏】雌雉鳴也。
乃鳴求其走獸之牡,非其道。
又【禮檀弓】牡麻絰。
【儀禮喪服傳】牡麻者,枲麻也。
又【前漢郊祀志】以牡荊畫幡,日月北鬥登龍。
【註】李奇曰:以牡荊作幡柄也。
如淳曰:牡荊,荊之無子者。
晉灼曰:牡,節閒不相當也。
月暈刻之爲券,以畏病者。
又【前漢天文志】長安章城門,門牡自亡。
【註】師古曰:牡,所以下閉者也。
以鐵爲之。
又牡丘,地名。
【春秋僖十五年】盟于牡丘。
又山名。
【山海經】牡山,多文石。
又【集韻】滿補切,音姥。
禽雄曰牡。
【集韻】或作□。
【申集下】【衣字部】【篇海】都騰切,音登。
毛帶也。
【酉陽雜俎】晉時有徐景,于宣陽門外得一錦麝。
牢 【巳集下】【牛字部】 牢 〔古文〕□【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
【說文】閑養牛馬圈也。
從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
【玉篇】牲備也。
【詩大雅】執豕于牢。
【周禮地官】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
【註】牢,閑也。
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
【管子輕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馬。
又牛曰太牢,羊曰少牢。
【禮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又【周禮天官小宰】牢禮之灋。
【註】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
【齊語】環山於有牢。
【註】牢,牛羊豕也。
言雖山險,皆有牢牧。
又【玉篇】廩食也。
【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
【註】如淳曰:牢,廩食也。
古人名廩爲牢也。
盆者,煑鹽盆蘇。
林雲:牢,價直也。
今世人言雇手牢盆。
樂彥雲:牢乃盆名。
【後漢西羌傳】諸將多盜牢稟。
【註】牢,價直也。
【應劭傳】多其牢賞。
又【唐韻】堅也,固也。
【史記外戚世家】欲連固根本牢甚。
又【前漢揚雄傳】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註】李奇曰:畔,離也。
牢,聊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又【馬融廣成頌】臯牢陵山。
【註】臯牢,猶牢籠也。
孫卿子曰:臯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也。
諸本有作牢柵者,非也。
又【晉書姚萇載紀】陛下將牢太過耳。
【註】將牢,猶俗言把穩。
又【韻會】狴犴曰牢。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爲之空。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一年】自虎牢以東。
【註】虎牢,河南成臯縣。
又【成五年】同盟于蟲牢。
【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封丘有桐牢亭。
或曰古蟲牢。
又【史記秦本紀】伐趙皮牢,拔之。
又山名。
【後漢南蠻哀牢夷傳】其先有婦人,名沙臺,居於牢山。
又姓。
【廣韻】孔子弟子,琴牢之後。
【後漢佞幸傳】僕射牢梁。
又【廣韻】蒲牢,海獸名。
又【廣韻】同窂。
詳穴部窂字註。
又【廣韻】【類篇】□郞侯切,音樓。
【儀禮士喪禮】握手用□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
【註】牢,讀爲樓。
樓爲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
【疏】讀從樓者,義取縷斂狹少之意。
雲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又【易林】失志懷憂,如坐狴牢。
又音潦。
【後漢董卓傳】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
【註】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
一曰牢漉也。
二字皆從去聲。
今俗有此言。
又【淮南子本經訓】牢籠天地。
【註】牢讀屋霤之霤。
楚人謂牢曰霤。
考證:〔【左傳】【成五年】同盟于蠱牢。
〕謹照原文蠱牢改蟲牢。
牣 【巳集下】【牛字部】 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說文】滿也。
【小爾雅】杜實充牣,塞也。
實牣,滿也。
【詩大雅】於牣魚躍。
又【玉篇】益也。
又【呂氏春秋】白所以爲堅也,黃所以爲牣也。
黃白雜,則堅且牣,良劒也。
【集韻】或書作。
牦 【巳集下】【牛字部】 牦 【集韻】謨袍切,音毛。
牛名。
今所謂犏牛者。
師古說。
【正字通】牦牛,出甘肅臨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
人多畜之,狀如水牛,□膝尾背胡下黑毛長尺許,尾長大如鬥,嘗自愛護。
古取爲旌旄,今人以爲纓帽。
毛雜白色者,以茜染紅色用之。
山海經,潘侯之山有牛,四足節生毛,卽此。
或作髦,亦作□,又作旄。
或省作毛。
師古言卽犏牛,非。
牧 【巳集下】【牛字部】 牧 【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目。
【說文】本作□,養牛人也。
從攴牛。
【玉篇】畜養也。
【廣韻】放也,食也。
【揚子方言】牧,飤也。
【註】謂放飤牛馬也。
【書禹貢】萊夷作牧。
【傳】萊夷,地名,可以放牧。
【詩小雅】爾牧來思。
【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
【註】始養馬者。
又牧師掌牧地。
【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註】牛曰牧,馬曰圉。
又【哀元年】少康爲仍牧正。
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
【疏】言可放牧也。
書牧誓雲: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
【書傳】紂近郊三十裡地名牧。
又【易謙卦】謙謙君子,□以自牧也。
【註】牧,養也。
又【小爾雅】牧,臨也。
【揚子方言】牧,司也,察也。
【韻會】治也。
【書舜典】旣月,乃日覲四嶽羣牧。
【傳】九州牧監。
又【呂□】非爾惟作天牧。
【禮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
【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
以地得民。
【註】牧,州長也。
【前漢成帝紀】罷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詩邶風】自牧歸荑。
【傳】牧,田官也。
又【禮月令】舟牼覆舟。
【註】主舟之官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註】隰臯之地,九夫爲牧,二牧而當一井。
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
又【周禮地官遂師】經牧其田野。
【註】經牧,制田界與井也。
又【廣韻】使也。
又【爾雅釋畜】黑腹,牧。
【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
【註】牧,衞邑。
又廣牧,縣名。
屬朔方郡。
見【前漢地理志】。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舉風後力牧。
【註】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
又姓。
【風俗通】漢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韻】莫候切,音茂。
地名。
【尚書大傳】牧之野。
劉昌宗讀。
又一曰畜牧。
【書禹貢】爲萊夷及牧。
《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葉莫狄切。
【詩小雅】我出我車,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來葉六直切,載葉節力切。
考證:〔【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謹照原文六畜改六牲。
〔【集韻】莫侯切,音茂。
地名。
〕謹照原文莫侯切改莫候切。
〔【書禹貢】萊夷及牧誓。
【釋文】徐雲,一音茂。
〕謹按所引禹貢文未全,謹照原文改爲萊夷及牧。
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物 【巳集下】【牛字部】 物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
【說文】萬物也。
牛爲大物。
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
勿聲。
【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
【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又【玉篇】事也。
【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疏】物,事也。
【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
【註】物,猶事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又【詩小雅】比物四驪。
【傳】物,毛物也。
【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
【註】謂毛色也。
又【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
【疏】物卽是色。
【楚語】毛以示物。
又【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
【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
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
【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類也。
【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
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
【註】物,類也。
謂同日。
又【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
【疏】物者,財也。
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又【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
【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
【註】物,物數也。
又【廣韻】旗名。
【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又葉去聲。
【唐韻正】符沸反。
【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
【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又葉微律切。
【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
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又葉微月切。
【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
戸牖盍開,廓焉四達。
達,陀悅切。
考證:〔【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辦其物。
〕謹照原文辦改辨。
〔【班固東都賦】義不極盤,殺不盡物。
〕謹照原文義改樂。
牭 【巳集下】【牛字部】 牭 【唐韻】【集韻】□息利切,音四。
【說文】四歲牛。
從牛從四,四亦聲。
又【廣雅】牭,很也。
【說文】籀作。
牮 【巳集下】【牛字部】 牮 【字彙】作甸切,音薦。
屋斜用牮。
又以土石遮水亦曰牮。
牯 【巳集下】【牛字部】 牯 【廣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
【玉篇】牝牛。
【集韻】牛名。
牰 【巳集下】【牛字部】 牰 【廣韻】【集韻】□餘救切,音狖。
【玉篇】牛眼黑。
【廣韻】牛黑眥。
又【廣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袖。
【爾雅釋畜】黑眥,牰。
【註】眼眥黑。
【釋文】牰,音袖。
又【集韻】疾僦切,音就。
出字林。
義同。
鄁 【酉集下】【邑字部】 鄁 同邶。
詳前邶字註。
牲 【巳集下】【牛字部】 牲 【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
【說文】牛全完。
從牛,生聲。
【易萃卦】用大牲吉。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
【傳】色純白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實曰用。
【疏】經傳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
【周禮天官膳夫】膳用六牲。
【註】馬牛羊豕犬雞也。
又【庖人註】六畜,六牲也。
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
【春秋僖三十一年】四蔔郊,不從,乃免牲。
【左傳】牛蔔日曰牲。
【註】旣得吉日,則牛改名曰牲。
又葉倉經切。
【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
禮神祇,懷百靈。
◎按周禮秋官典客雲:上公牲三十有六。
註雲:牲當爲腥,聲之誤也。
釋文依註音星,蓋周禮本當作腥,誤作牲。
鄭註明言其誤。
正韻引此,另音星,非是。
考證:〔【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
體神祇,懷百靈。
〕謹照原文體改禮。
【備考】【卯集】【戈字部】【龍龕】音我。
牷 【巳集下】【牛字部】 牷 【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
【說文】牛純色。
從牛,全聲。
【書微子傳】體完曰牷。
【疏】以牷爲言,必是體全具也。
【禮表記】牲牷禮樂齊盛。
【釋文】牷,本亦作全。
【周禮地官牧人】凡時祀之牲,必用牷物。
【左傳桓六年】吾牲牷肥腯。
【註】牷,純色,完全也。
牸 【巳集下】【牛字部】 牸 【廣韻】【集韻】【韻會】□疾置切,音字。
【廣韻】牝牛。
【孔叢子陳士義】子欲速富,當畜五牸。
【說苑】愚公畜牸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
又牝馬亦曰牸。
【廣雅】牸,雌也。
【史記封禪書】天下亭亭,有畜牸馬,歲課息。
【前漢食貨志】乗牸牝者,□而不得會聚。
【韻會】通作字。
又【玉篇】疾利切【正韻】疾二切,□音自。
義同。
特 【巳集下】【牛字部】 特 【唐韻】徒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敵得切,□音棏。
【說文】樸特,牛父也。
【玉篇】牡牛也。
【書舜典】格于藝祖,用特。
【傳】特,一牛也。
【禮郊特牲註】郊者,祭天之名。
用一牛,故曰特牲。
又【禮內則】庶人特豚,士特豕。
又【詩魏風】胡瞻爾庭有懸特兮。
【傳】獸三歲曰特。
又【爾雅釋獸】豕生,三豵,二師,一特。
又牡馬亦曰特。
【廣韻】特,雄也。
【周禮夏官校人】凡馬,特居四之一。
【註】三牝一牡。
【又】頒馬攻特。
【註】攻特,謂騬之。
又【詩鄘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
【傳】特,匹也。
又【小雅】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傳】新特,外昏也。
又【韻會】挺立曰特。
【詩秦風】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箋】百夫之中最雄俊也。
又【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箋】菀然茂特之苗。
【禮聘儀】珪璋特達。
又【儒行】特立獨行。
又【禮服問】輕者包,重者特。
【註】特其葛不變之也。
又【周禮夏官司士】孤卿特揖。
【註】特揖,一一揖之。
又【爾雅釋水】士特舟。
【註】單船。
又【韻會】但也。
【史記秦始皇紀】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
又【廣韻】亦姓。
左傳,晉大夫特宮。
【玉篇】或作犆。
【集韻】或作□。
◎按廣韻。
□與特音同義別,與集韻異。
詳後□字註。
考證:〔【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箋】菀然茂特之田。
〕謹照原文茂特之田,田改苗。
犧 【巳集下】【牛字部】 犧 【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音羲。
【說文】宗廟之牲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
【傳】色純曰犧。
【疏】曲禮雲:天子以犧牛。
天子祭牲必用純色,故知色純曰犧也。
【詩小雅】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
又【魯頌】享以騂犧。
【傳】犧,純也。
【禮曲禮】凡家造祭器爲先,犧賦爲次。
【註】犧賦以次出牲。
又【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疏】刻爲犧牛之形,用以爲尊。
又【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音娑。
【集韻】酒尊名。
飾以翡翠。
鄭司農說。
【詩魯頌】犧尊將將。
【傳】犧尊,有沙飾也。
【釋文】犧,素何反。
【集韻】或作獻戲。
考證:〔【禮禮器】犧尊疏布。
〕謹照原文疏布下增鼏字。
牻 【巳集下】【牛字部】 牻 【唐韻】【集韻】□莫江切,音厖。
【說文】白黑雜毛牛。
牼 【巳集下】【牛字部】 牼 【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音鏗。
【說文】牛膝下骨也。
又人名。
【春秋襄十七年】邾子牼卒。
【左傳昭二十年】使少司□牼以歸。
【孟子】宋牼將之楚。
又【廣韻】戸耕切【集韻】何耕切,□音莖,義同。
【春秋邾子牼釋文】徐音戸耕反。
又【集韻】丘閑切,音慳。
又【集韻】古定切【類篇】吉定切,□音徑。
義□同。
牽 【巳集下】【牛字部】 牽 〔古文〕摼□【唐韻】苦堅切【集韻】【韻會】輕煙切,□音岍。
【說文】引前也。
從牛,象引牛之縻也。
【易夬卦】牽羊悔亡。
【書酒誥】肇牽車牛。
【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
效犬者,左牽之。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飮食賔賜之飱牽。
【註】飱,夕食也。
牽,牲牢可牽而行者。
【左傳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資餼牽竭矣。
【註】牽,謂牛羊豕。
又【玉篇】挽也。
【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於此。
又【玉篇】連也。
【易小畜】九二牽復吉。
【疏】牽謂牽連。
又【玉篇】速也。
【禮學記】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牽。
【疏】牽謂牽逼人。
苟不曉知,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又拘也。
【史記六國表】學者牽於所聞。
又牽牛,星名。
【禮月令】旦牽牛中。
又地名。
【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侯衞侯于牽。
【註】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
又人名。
【左傳成十七年】鮑牽見之。
又姓。
【後漢皇甫規傳】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
又【廣韻】苦甸切【集韻】輕甸切,□音俔。
【廣韻】牽挽也。
又【增韻】挽舟索,一名百丈牽。
又葉詳均切。
【急就章】盜賊繫囚搒笞臀朋,黨謀敗相引牽,欺誣詰狀還反眞。
【韻會】亦作掔。
牾 【巳集下】【牛字部】 牾 【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
獸名。
◎按啎,俗刻誤作牾。
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
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
楊子方言:適牾也。
穆天子傳:白鹿一牾。
皆啎字之譌。
其善本原作啎。
字彙雲:五故切,與忤同,謬甚。
牿 【巳集下】【牛字部】 牿 【廣韻】古沃切【集韻】【韻會】姑沃切,□音梏。
【說文】牛馬牢也。
【易大畜】六四童牛之梏,元吉。
【疏】處艮之始,履得其位,能抑止剛健之初,距此初九,不須用角,故用童牛牿,止其初也。
【書費誓】今惟淫舍牿牛馬。
【傳】今軍人惟大放舍牿牢之牛馬。
犀 【備考】【巳集】【牛字部】 犀 【五音篇海】與犀同。
【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
【說文】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頂似豕。
從牛聲。
【爾雅釋獸】犀,似豕。
【註】犀似水牛,豬頭大腹庳腳,腳有三蹄,黑色。
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
鼻上者卽食角也。
小而不橢,好食棘。
亦有一角者。
【疏】交州記曰:犀,出九德,毛如豕,蹄甲,頭似馬。
【埤雅】異物志:犀兼五種,肉舌有棘,常食草木棘刺,不啖莖葉。
舊說犀之通天者,惡影常飮濁水,佳霧厚露之夜不濡,其裏白星徹端。
世雲:犀望星而入角,可以破水駭雞。
南人呼犀角爲黑暗,言難識也。
三角者,水犀也。
二角者,山犀也。
在頂者,謂之頂犀。
在鼻者,謂之鼻犀。
犀有四輩。
【前漢平帝紀】黃支國獻犀牛。
【山海經】琹敼之山多白犀。
【註】此與辟寒、蠲忿、辟塵、辟暑諸犀,皆異種也。
又【山海經】釐山有獸,狀如牛,食人,其名犀渠。
又【集韻】兵器堅也。
【前漢馮奉世傳】器不犀利。
【註】晉灼曰:犀,堅也。
又【集韻】一曰瓠中。
【詩衞風】齒如瓠犀。
【傳】瓠犀,瓠瓣也。
【疏】正義曰:釋草雲:瓠,棲瓣也。
孫炎曰:棲,瓠中瓣也。
棲與犀字異音同。
◎按廣韻瓠屖,說文遲也。
別作屖從屍辛。
集韻屖專訓遲,犀兼訓瓠中。
又【玉篇】棲遲或作犀。
犃 【巳集下】【牛字部】 犃 【廣韻】蒲口切【集韻】薄口切,□音部。
【玉篇】雄也。
【廣雅】豭犃,雄也。
又【玉篇】短頭牛。
又【廣韻】犃,偏高。
犁 【巳集下】【牛字部】 犁 【正韻】鄰溪切。
同犂。
詳後犂字註。
【酉集中】【豆字部】【集韻】莫蔔切,音木。
豆萁也。
又徒谷切,音牘。
豆名。
又【廣韻】【集韻】□古祿切,音谷。
義同。
或作□。
又【集韻】迷浮切,音謀。
踰,豆稭。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羖。
【幹祿字書】□通羖。
胒 【未集下】【肉字部】 胒 【正字通】乃計切,音膩。
肥也。
【釋名】臡胒也,骨肉相搏胒無汁也。
烅 【巳集中】【火字部】 烅 【集韻】【類篇】□忽域切,音洫。
【集韻】火光也。
犍 【巳集下】【牛字部】 犍 【唐韻】【集韻】【韻會】□居言切,音鞬。
【說文】犗牛也。
又【玉篇】獸似豹。
人首,一目。
【山海經】單張之山有獸,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善叱行則銜其尾,居則蟠其尾。
【註】郭璞曰:音如犍牛之犍。
又【前漢地理志】犍爲郡。
【註】武帝建元六年開,在益州。
又【集韻】渠言切,音□。
郡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焉切,音虔。
【廣韻】犍爲,在嘉州。
又【集韻】紀偃切,音湕。
獸名。
似牛。
【玉篇】或作□。
【集韻】或作。
犎 【巳集下】【牛字部】 犎 "【廣韻】甫容切【集韻】【韻會】方容切,□音封。
【玉篇】野牛也。
【集韻】牛名。
領上肉犦胅起如橐駞。
【爾雅釋畜註】犦牛,卽犎牛。
【司馬相如上林賦】庸旄貘犛。
【註】師古曰:庸牛,卽今之犎牛。
又或作封。
【前漢西域傳】罽賔出封牛。
【註】師古曰:封牛,項上隆起者也。
亦作峰。
【後漢順帝紀】疏勒國獻獅子封牛。
【註】封牛,其領上肉隆起若封然,因以名之。
卽今之峰牛。
【集韻】或作。
考證:〔【集韻】牛名。
領上肉犦然起如橐駞。
〕謹照原文然改胅。
" 犏 【巳集下】【牛字部】 犏 【正字通】匹焉切,音偏。
師古曰:牦牛卽犏牛。
水東日記曰:牦牛與封牛合,則生犏牛。
狀類牦牛,偏氣使然,故謂之犏。
據此說,犏又牦之遺種,非卽牦牛也。
◎按字書無犏字。
《正字通》新增。
顏師古上林賦註曰:旄牛,卽今所謂偏牛。
本作偏。
惟吳任臣山海經註雲:李東壁曰:旄牛一名犏牛。
卽爾雅之犣牛。
犏從牛旁,與正字通合。
犒 【巳集下】【牛字部】 犒 【廣韻】苦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到切,□音靠。
【玉篇】餉軍。
【左傳僖二十六年】齊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師。
【註】勞齊師。
【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
【註】犒師之牛。
瘔 【午集中】【疒字部】 瘔 【集韻】苦故切,音庫。
困也。
今人病不善乘曰瘔車。
犕 【巳集下】【牛字部】 犕 【唐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備。
【說文】本作□。
【集韻】書作□。
【玉篇】服也以。
鞌裝馬也。
【廣韻】牛具齒。
又【玉篇】牛八歲也。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
用牛也。
通作服。
【說文】易曰:犕牛乗馬。
◎按今易繫辭作服牛。
後漢皇甫嵩傳,義眞犕未乎。
註:犕,古服字。
今河南人有此言。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息裡切,音徙。
竹蔑也。
又【字彙補】息改切,腮上聲。
竹名。
○按卽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他刀切,音叨。
牛筐。
【揚子方言】□,□也。
趙、代之閒謂之□,江、沔之閒謂之籅,淇、衞之閒謂之牛筐。
犓 【巳集下】【牛字部】 犓 【唐韻】測愚切【集韻】窻兪切,□音芻。
【說文】以芻莝養牛也。
從牛芻,芻亦聲。
春秋國語曰:犓豢幾何。
【玉篇】今作芻。
【集韻】俗作□,非是。
□字右上從作,不從醜,類似皺俗作□。
又□□。
犔 【巳集下】【牛字部】 犔 【廣韻】【集韻】□許旣切,音餼。
【玉篇】牛病。
【集韻】牛饉謂之犔。
又一曰牛餉。
犖 【巳集下】【牛字部】 犖 【唐韻】呂角切【集韻】【韻會】力角切,□音。
【說文】駁牛也。
從牛,勞省聲。
【廣韻】駁犖,牛雜色。
又【廣雅】丁犖,牛屬。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赤瑕駁犖。
【註】司馬彪曰:駁犖,采點也。
又【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
【註】索隱曰:犖犖,事之分明也。
又【廣韻】卓犖。
【韻會】卓犖,超絕也。
【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
又人名。
【左傳莊三十二年】圉人犖。
又【集韻】力各切,音樂。
牛駁色。
犗 【巳集下】【牛字部】 犗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說文】騬牛也。
【莊子外物篇】任公子爲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爲餌。
【註】犗,騬牛也。
又【玉篇】騰也。
【增韻】凡畜健強者曰犗。
緇字原從□,不從巛。
□ 【午集下】【立字部】 □ 【海篇】音憶。
快也。
【寅集中】【山字部】【字彙】奴刀切,音猱。
山平也。
【正字通】峱字之譌。
犘 【巳集下】【牛字部】 犘 【廣韻】莫霞切【集韻】謨加切,□音麻。
【玉篇】牛名。
【廣韻】重千斤,出巴中。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李東壁雲:犛牛,爾雅之犘牛。
猘 【巳集下】【犬字部】 猘 〔古文〕□【集韻】征例切,音制。
本作狾。
或作瘈。
詳狾字註。
又【集韻】【韻會】□居例切,音罽。
義同。
【淮南子氾論訓】猘狗之驚,以殺子陽。
【集韻】或作狾瘈□。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或作狾。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同慁。
【酉集上】【見字部】【類篇】夷周切,音由。
深視也。
【正字通】俗□字。
【酉集中】【赤字部】【集韻】胡公切,音洪。
【類篇】皮肉腫赤。
犙 【巳集下】【牛字部】 犙 【唐韻】【集韻】□蘇含切,音毿。
【說文】三歲牛。
又【玉篇】且含切【集韻】倉含切,□音參。
義同。
【正字通】當是牛車之副,與馬部驂義同。
又【廣韻】【集韻】□山幽切,秀平聲。
又【廣韻】所鳩切【集韻】疎鳩切,□音□。
本作□。
義□同。
犚 【巳集下】【牛字部】 犚 【廣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音尉。
【玉篇】牛名。
【爾雅釋畜】黑耳,犚。
【集韻】或書作□。
犛 【巳集下】【牛字部】 犛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音茅。
【說文】本作犛。
長髦牛也。
從牛,□聲。
【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
【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
【註】犛,莫交切。
【司馬相如上林賦】□旄獏犛。
【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
【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
【廣韻】書作犛。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
本作氂。
犛牛尾也。
或作斄。
【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又【廣韻】裡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音釐。
義同。
又【玉篇】牛黑色。
【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
【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
【班固西都賦】曳犀犛。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
羌中牛名。
李登說。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
【廣韻】關西有長尾牛。
【集韻】或作氂。
考證:〔【班固西都賦】頓犀犛。
〕謹照原文頓改曳。
庩 【寅集下】【廣字部】 庩 【集韻】同都切,音荼。
【玉篇】□也。
又【廣韻】庯庩,屋不平。
又【廣韻】他胡切【集韻】通都切,□音瑹。
義同。
犜 【巳集下】【牛字部】 犜 【集韻】都昆切,音敦。
【玉篇】牛也。
犝 【巳集下】【牛字部】 犝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銅。
【說文】無角牛也。
【爾雅釋畜】犝牛。
【註】無角牛。
易曰童牛之牿是也。
【說文】古通用僮。
【玉篇】亦作童。
【集韻】或作□。
又【集韻】覩動切,音董。
牛名。
犞 【巳集下】【牛字部】 犞 音未詳。
【淮南子泰族訓】以奉宗廟鮮犞之具。
犡 【巳集下】【牛字部】 犡 【唐韻】洛帶切【集韻】落蓋切,□音賴。
【說文】牛白□也。
【集韻】或作□。
又【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義同。
【玉篇】書作□。
犢 【巳集下】【牛字部】 犢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
【說文】牛子也。
從牛賣聲。
【爾雅釋畜】其子,犢。
【禮月令】犧牲駒犢,舉書其數。
又【禮器】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
又【前漢溝洫志】河決淸河靈鳴犢口。
【註】師古曰:淸河之靈縣鳴犢河口也。
又【前漢地理志】北海郡桑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考證:〔【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謹照原文犢縣上增桑字。
珜 【午集上】【玉字部】 珜 【篇海】音羊。
珜蠻,縣名。
琭 【午集上】【玉字部】 琭 【廣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廣韻】玉名。
【韻會】玉貌。
【老子道德經】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註】琭琭喻少,珞珞喻多。
一雲承上文,貴以賤爲本言。
蘇轍註:非若玉之琭琭,貴而不能賤,石之珞珞,賤而不能貴也。
犣 【巳集下】【牛字部】 犣 【廣韻】良涉切【集韻】力涉切,□音獵。
【玉篇】牛名。
【廣韻】旄牛名。
【爾雅釋畜】犣牛。
【註】旄牛也。
髀膝尾皆有長毛。
【山海經】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四節生毛,名旄牛。
【註】旄牛,一名犏牛。
卽爾雅之犣牛。
犤 【巳集下】【牛字部】 犤 【集韻】班麋切,音陂。
【玉篇】牛名。
【爾雅釋畜】犤牛。
【註】犤牛,庳小,今之□牛也。
又呼果下牛,出廣州高涼郡。
【集韻】或作□。
又【玉篇】平爲切【廣韻】符羈切【集韻】蒲糜切,□音皮。
又【廣韻】薄街切【集韻】蒲街切,□音牌。
義□同。
又【集韻】部買切,音矲。
牛短足。
犥 【巳集下】【牛字部】 犥 【廣韻】撫招切【集韻】批招切,□音漂。
【說文】牛黃白色。
又【集韻】普刀切,音。
義同。
又【廣韻】敷沼切【集韻】匹沼切,□音縹。
【玉篇】牛色不美澤。
又牛黃白色。
又【玉篇】普稾切【集韻】滂表切,□音麃。
義同。
又【集韻】被表切,音莩。
毛羽朱色不澤也。
本作皫。
詳白部皫字註。
又【集韻】滂保切。
牛白蒼色。
又叵到切,音。
牛名。
【酉集上】【言字部】【玉篇】【集韻】□火禁切,歆去聲。
□,怒言也。
又【字彙】□,言不定也。
犦 【巳集下】【牛字部】 犦 【廣韻】蒲角切【集韻】【正韻】弼角切,□音雹。
【玉篇】犎牛。
【韻會】緯略雲:此獸抵觸百獸,無敢當者,故金吾刻犦牛於槊首。
【正韻】亦作□。
又【廣韻】博沃切【集韻】逋沃切,□音襮。
又【集韻】逋玉切,音。
又【集韻】【類篇】□伯各切,音博。
又【韻會】巴校切,音豹。
義□同。
犧 【巳集下】【牛字部】 犧 【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音羲。
【說文】宗廟之牲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
【傳】色純曰犧。
【疏】曲禮雲:天子以犧牛。
天子祭牲必用純色,故知色純曰犧也。
【詩小雅】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
又【魯頌】享以騂犧。
【傳】犧,純也。
【禮曲禮】凡家造祭器爲先,犧賦爲次。
【註】犧賦以次出牲。
又【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疏】刻爲犧牛之形,用以爲尊。
又【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音娑。
【集韻】酒尊名。
飾以翡翠。
鄭司農說。
【詩魯頌】犧尊將將。
【傳】犧尊,有沙飾也。
【釋文】犧,素何反。
【集韻】或作獻戲。
考證:〔【禮禮器】犧尊疏布。
〕謹照原文疏布下增鼏字。
犨 【巳集下】【牛字部】 犨 【唐韻】赤周切【集韻】蚩周切,□音趎【說文】牛息聲。
又牛名。
又姓。
【風俗通】晉大夫郤犨之後。
又【玉篇】出也。
【呂氏春秋】南家之牆,犨於前而不直。
又縣名。
【史記高祖紀】與南陽守齮戰犨東。
【前漢地理志】南陽郡犨。
【註】犨,昌牛反。
【廣韻】本作犫。
考證:〔【史記高祖紀】南陽守齮戰犨東。
〕謹照原文南上增與字。
犩 【巳集下】【牛字部】 犩 【廣韻】【集韻】【韻會】□語韋切,音巍。
【玉篇】牛名。
【爾雅釋畜】犩牛。
【註】卽犪牛也。
如牛而大,肉數千斤。
出蜀中。
【集韻】或作□。
又【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正韻】魚胃切,□音魏。
義同。
【集韻】或作□。
犪 【巳集下】【牛字部】 犪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龜切,□音逵。
【廣韻】犪牛,出岷山。
【爾雅釋畜疏】山海經,岷山,其獸多犪牛。
註:今蜀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犪牛。
晉太興元年,此牛出上庸郡。
人弩射殺之,得三十擔肉,卽爾雅所謂犩牛是也。
◎按今山海經書作夔,正韻渠爲切,音同葵。
《正字通》書作犪,誤。
今改正,從犪。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宗此切,音紫。
竹名。
【子集下】【冂字部】【唐韻】丘員切【集韻】驅圓切,□音棬。
【玉篇】小兒帽。
【補遺】【子集】【人字部】【篇海類篇】式竹切,音叔。
人名。
犫 【巳集下】【牛字部】 犫 【玉篇】尺由切。
同犨。
詳犨字註。
又【左傳昭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犂城犫。
【註】犫縣,屬南陽。
【釋文】犫,尺州反。
又【昭十三年】王奪□韋龜中犫。
【註】中犫,邑名。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荀林父禦戎,魏犫爲右。
又【成十一年】晉侯使郤犫來聘。
【釋文】犫,尺由反。
又【廣韻】赤周切【集韻】蚩周切,□音趎。
義同。
【呂覽】陳有惡人焉,曰敦洽犫糜,狹顙廣額,顏色如漆。
陳侯悅之。
考證:〔【廣韻】陳有惡人焉,曰敦洽犫,狹顙廣額,顏色如漆。
陳侯悅之。
〕謹按廣韻係引呂覽□爲據。
今照原書廣韻改呂覽。
□照原文敦洽犫下增糜字。
犬 【巳集下】【犬字部】 犬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切,圈上聲。
【說文】狗之有縣蹏者也。
象形。
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
【埤雅】傳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
食犬若今菜牛也。
【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
【禮曲禮】效犬者,左牽之。
【疏】狗,犬通名。
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
故月令皆爲犬,而周禮有犬人職,無狗人職也。
但燕禮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語耳。
又【禮曲禮】犬曰羹獻。
【周禮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屬,故連類在此。
犬有二義,以能吠止人則屬艮,以能言則屬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其親名之曰犬子。
又【左傳隱八年】遇於犬丘。
【註】犬丘,垂也。
地有兩名。
犮 【巳集下】【犬字部】 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
【說文】走犬貌。
從犬,而丿之,曳其足,則刺犮也。
又【周禮秋官】赤犮氏。
【註】赤犮,猶言捇拔也。
主除蟲豸自埋者。
【疏】捇拔,除去之也。
【釋文】犮,徐音拔畔反,劉音房末反。
犯 【巳集下】【犬字部】 犯 〔古文〕□□【廣韻】防鋄切【集韻】【韻會】父鋄切,□凡上聲。
【玉篇】抵觸也。
【廣韻】幹也,侵也,僭也,勝也。
【爾雅釋詁】犯,勝也。
【註】陵犯,得勝也。
【書大禹謨】茲用不犯于有司。
【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又【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
【周禮夏官】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
【註】行山曰軷。
犯之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
旣祭之,則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也。
又【字彙補】葉符店切。
【歐陽修新孀詩】蘭枯蕙死誰復弔,殘菊籬根爭豔豔。
靑松守節見臨危,正色凜凜不可犯。
犰 【巳集下】【犬字部】 犰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裘。
【廣韻】犰狳,獸,似魚,蛇尾,豕目。
見人則佯死。
【山海經】餘峩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
其鳴自訆。
見則螽蝗爲敗。
【事物紺珠】作犱。
考證:〔【山海經】餘峩之山,有獸焉,見人則眠,名曰犰狳。
其鳴自。
〕謹照原文改訆。
犲 【巳集下】【犬字部】 犲 【集韻】沐皆切,音儕。
【玉篇】犲狼也。
本作豺。
詳豸部豺字註。
又山名。
【山海經】犲山,多堪之魚。
玣 【午集上】【玉字部】 玣 【集韻】皮變切,音卞。
玉飾弁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子玉自爲瓊弁玉纓。
【釋文】弁,本又作玣。
皮彥反。
【類篇】或作。
考證:〔【左傳僖二十八年】楚子自爲瓊弁玉纓。
〕謹按原文作楚子玉,楚字可省玉字不可省,謹改楚子爲子玉。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他蓋切,音泰。
奢也。
或作忲。
亦作忕。
【廣韻】所以繫舟。
又牂牁,郡名。
亦江名。
【前漢南越傳】下牂牁江。
【集韻】本作戨。
同□。
通作柯。
◎按廣韻雲:同戕。
疑戕爲□字之譌。
戕本應作□,從弋,不從戈。
在十一唐韻中,與牂牁之牂通用,不應再與牁同也。
類篇書作〈片可〉。
牂 【巳集中】【爿字部】 牂 【唐韻】則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茲郞切,□音臧。
【說文】牡芋也。
從羊爿聲。
【爾雅釋畜】牡羒牝牂。
【詩小雅】牂羊墳首。
又盛也。
【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牂牂。
【傳】牂牂然盛貌。
又幹支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
又雲也。
【前漢天文志】牂雲如狗,赤色長尾,三枚,夾漢而行。
又牂牁,詳上牁字註。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長牂守門。
【註】長牂,衞大夫也。
【宣三年】見叔牂。
【註】叔牂,羊斟也。
又【左傳定十四年】楚滅頓,以頓子牂歸。
【釋文】牂,子歸反。
公羊作牄。
◎按歸字疑誤。
【集韻】或作將□。
〇按廣韻雲:牝羊,從牜旁牂。
附見戕字註雲:戕牁,亦書作牂。
考詩爾雅,本俱作牂羊,從爿爲正。
廣韻牂字見註中,不另列出,亦非。
且戕應從弋。
今作戕。
尤非。
牄 【巳集中】【爿字部】 牄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
【說文】鳥獸來食聲也。
從倉爿聲。
虞書曰:鳥獸牄牄。
◎按今書益稷作蹌。
又【公羊傳定十四年】楚滅頓以頓,子牄歸。
左傳作牂,詳牂字註。
【集韻】或作□。
牅 【巳集中】【爿字部】 牅 【集韻】餘封切,音容。
本作墉。
城垣也。
或作□。
詳土部墉字註。
牆 【巳集中】【爿字部】 牆 〔古文〕□【唐韻】才良切【廣韻】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慈良切,□音嬙。
【說文】本作牆。
垣蔽也。
從□爿聲。
【爾雅釋宮】牆謂之墉。
【書五子之歌】峻宇雕牆。
【詩鄘風】牆有茨。
【傳】牆,所以防非常。
又【禮檀弓】周人牆置翣。
【註】柳衣也。
【儀禮旣夕】巾奠乃牆。
【註】牆,設柩也。
又【論語】蕭牆之內。
【註】鄭曰:蕭肅也。
牆屛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又【前漢司馬遷傳】幽于圜牆之中。
【師古註】圜牆,獄也。
又複姓。
【左傳襄二十六年】寺人惠牆伊戾。
【註】惠牆,氏。
伊戾名。
【釋文】牆或作嗇,音檣。
又【廣韻】同廧。
【穀梁傳成三年】晉卻克,衞孫良夫伐牆咎如。
又【左傳】作廧。
又通作嬙。
【前漢匈奴傳】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
【說文】籀文作□。
【廣韻】俗作墻。
考證:〔【前漢司馬遷傳】幽于圜牆之中。
【師古註】園牆,獄也。
〕謹照原文園改圜。
【酉集中】【貝字部】【集韻】蒲故切,音捕。
【類篇】財相酬。
□ 【備考】【子集】【丿字部】 □ 【海篇】音愼。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訖力切,音殛。
羊名。
片 【巳集中】【片字部】 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見切,偏去聲。
【說文】判木也。
從半木。
【廣韻】析木也。
【玉篇】半也,判也,開坼也。
【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註】孔曰:片,猶偏也。
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
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
【朱註】片言,半言也。
又【增韻】瓣也。
又茶亦以片計。
【白居易詩】綠芽十片火前春。
【蘇軾詩】建茶三十片。
又【集韻】【類篇】□普半切,音泮。
【集韻】本作牉。
【莊子則陽篇】雌雄片合。
詳牉字註。
版 【巳集中】【片字部】 版 【廣韻】布綰切【集韻】【韻會】【正韻】補綰切,□音瓪。
【說文】判也。
從片反聲。
又【詩大雅】縮版以載。
【爾雅釋器】大版謂之業。
【註】築牆版也。
【管子宙合篇】修業不息版。
【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註】何休雲:八尺曰版。
又【周禮天官小宰】八成,三曰聽閭裡以版圖。
【註】版,戸籍也。
布綰反。
又【宮伯】掌王宮之士庶子凡在版者。
【註】版,名籍也,以版爲之。
今時鄕戸籍謂戸版。
【管子版法解】版法者,法天地之位。
象四時之行,以治天下。
又【周禮秋官職金】旅於上帝,則共其金版。
饗諸侯亦如之。
【註】鉼金謂之版。
【韻會】通作鈑。
又【史記太史公自序】金匱玉版。
又【爾雅釋訓】版版,僻也。
【疏】大雅:上帝版版。
傳雲:版版,反也。
又蟲名。
【爾雅釋蟲】傅負版。
【註】未詳。
又【後漢範滂傳】投版棄官而去。
【註】版,笏也。
【廣韻】同闆。
又【集韻】蒲限切,音阪。
籍也。
【集韻】或作闆。
又音反。
【左傳僖三十年】朝濟而夕設版焉。
【註】設版築以拒秦。
【釋文】音反。
牉 【巳集中】【片字部】 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
【玉篇】半也,分也。
【楚辭九章】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而紆軫。
又【儀禮喪服傳】夫婦牉合也。
【集韻】牉合,合其半,以成夫婦也。
【廣韻】亦作判。
【集韻】或作片。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符遇切,音附。
心附也。
【子集下】【幾字部】【字彙補】心足切,音肅。
姓也。
氏,見《廣韻》。
又□。
原刻從王。
牊 【巳集中】【片字部】 牊 【玉篇】直遙切,音韶。
同。
【類篇】牀別名。
牋 【巳集中】【片字部】 牋 〔古文〕椾【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音湔。
【玉篇】表也。
【後漢黃香傳】所著賦牋奏書凡五篇。
【廣韻】本作箋。
玮 【午集上】【玉字部】 瑋 【廣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韙。
【廣韻】玉名。
又【博雅】瑋,重也。
【又】瑰瑋,琦玩也。
又人名。
【前漢王子侯表】就鄕節侯瑋。
又【集韻】紆胃切,音尉。
瑰瑋,亦讀上聲。
又【韻補】葉于貴切,音位。
【張華鷦鷯賦】提挈萬裡,飄颻逼畏。
體大妨物,形瓌足瑋。
考證:〔【張華鷦鷯賦】提絜萬裡,飄颻逼畏。
〕謹照原文絜改挈。
玞 【午集上】【玉字部】 玞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芳無切,□音膚。
【廣韻】美石,次玉。
同砆。
【山海經】會稽之山,下多砆石。
【註】郭璞曰:武砆,石似玉。
今長沙臨湘縣出之,赤地白文,色蔥蘢不分了也。
吳任臣曰:砆,水經注作玞。
又【集韻】通作夫。
【前漢董仲舒傳】猶武夫之與美玉。
獰 【巳集下】【犬字部】 獰 【集韻】尼耕切【韻會】泥耕切,□音儜。
猙獰,犬毛。
又一曰惡也。
牌 【巳集中】【片字部】 牌 【廣韻】薄佳切【集韻】【韻會】蒲街切,□音□。
【玉篇】牌牓。
【博雅】簧牌,籍也。
【周禮天官職幣以書楬之註】楬之若今時爲書,以著其幣。
【疏】謂府別各爲一牌,書知善惡價數多少,謂之楬。
又【廣韻】【正韻】步皆切【集韻】蒲皆切,□音排。
義同。
【正韻】標牌,俗呼盾爲牌。
又【正字通】牙牌,今戲具。
俗傳宣和二年設,高宗時詔頒行天下,謂之骨牌,如博塞格五之類。
牍 【巳集中】【片字部】 牘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讀。
【說文】書版也。
【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戰國策】取筆牘受之。
【註】牘,書版也。
【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
【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
【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又樂器。
【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
【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
【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
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
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
【釋名】舂,撞也。
牘,築也。
以舂築地爲節也。
【韻會】毛氏曰:說文從片賣聲。
當作賣。
從罒非。
牎 【巳集中】【片字部】 牎 【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音摐。
◎按說文本作囪。
在牆曰牖。
在屋曰囪。
或作窗。
玉篇始書作牎,亦作。
廣韻俗作窓。
互詳穴部字註。
至正韻又書作牕,雲:俗作牎。
字彙仍之。
蓋以說文從囪不從匆也,不知篆從囪,隸從匆。
故玉篇,廣韻,集韻有牎無牕。
正韻以牎爲俗字,非也。
又【集韻】麤叢切,音怱。
本作。
義同。
牏 【巳集中】【片字部】 牏 【廣韻】持遇切【集韻】廚遇切,□音住。
【說文】築牆短版也。
【史記萬石君傳】建爲郞中,令洗沐歸謁親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註】徐廣曰:牏,築垣短版。
音住,謂厠溷垣牆,隱於其側浣滌也。
又【玉篇】之句切【集韻】朱戍切,□音註。
又【集韻】【類篇】□俞戍切,音裕。
義□同。
又【集韻】火透切,音豆。
【史記萬石君傳註】徐廣曰:一讀牏爲竇。
竇音豆。
言自洗蕩厠竇。
厠竇,瀉除穢惡之穴也。
呂靜曰:楲窬,褻器也。
音威豆。
又通作窬。
亦見【史記萬石君傳註】。
又【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頭。
【玉篇】築牆短版。
又【集韻】亦與通。
【史記萬石君傳註】蘇林曰:牏,亦作。
音投。
賈逵解周官雲:楲,虎子也。
窬,行淸也。
孟康曰:厠行淸,窬行中。
受糞者也。
東南人謂鑿木空中如曹,謂之。
又【史記註】晉灼曰:今世謂反閉小袖衫爲侯窬。
厠此最厠近身之衣也。
【漢書註】師古曰:厠牏者,近身之小衫。
若今汗衫也。
蘇音晉說是矣。
又【廣韻】羊朱切。
【集韻】【韻會】容朱切,□讀若俞。
【說文】從片,俞聲。
【廣韻】亦築垣短版也。
又【說文】一曰讀若紐。
度候切,義同。
牐 【巳集中】【片字部】 牐 【篇海】同牐。
牐原字從日,不從臼。
【廣韻】【韻會】士洽切【集韻】實洽切,□音煠。
【廣韻】下牐閉城門。
又【集韻】一曰以版有所蔽。
牑 【巳集中】【片字部】 牑 【唐韻】布田切【集韻】□眠切,□讀若邊。
牀版也。
【揚子方言】牀上版。
或曰牑。
又【集韻】蒲眠切,音駢。
義同。
又【集韻】婢典切,音艑。
牀簀。
【說文】本從片,扁聲。
又【集韻】見切,音麫。
本作。
屋簀也。
牒 【巳集中】【片字部】 牒 【唐韻】徒葉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疊。
【說文】劄也。
從片,枼聲。
【廣韻】書闆曰牒。
【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
【疏】牒,劄也。
【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
【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
【註】小簡曰牒。
又【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
【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又【玉篇】譜也。
【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
【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又【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又【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
【註】牒卽今疊布。
又【揚子方言】牀上闆。
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又【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
又【韻會】訟辭亦曰牒。
【說文】本作□。
【韻會】通作諜。
【申集中】【蟲字部】【集韻】倉歷切,音戚。
【篇海】蟾蠩別名。
【類篇】引《說文》圥鼀,詹諸。
圥亦作□。
又七六切,音蹙。
義同。
【集韻】【類篇】本作□。
【申集中】【蟲字部】【集韻】桑經切,音星。
【類篇】蜓,蟲名。
【正字通】蜻蛉,俗讀星廷,因譌作字,聲義□非。
牓 【巳集中】【片字部】 牓 【廣韻】北朗切【集韻】補朗切,□音榜。
【玉篇】牌也。
【廣韻】題牓。
【杜甫詩】天門日射黃金牓。
【集韻】本作榜。
木片也。
又【集韻】鋪郞切,音滂。
履□模也。
考證:〔【集韻】舖郞切〕謹照原文舖改鋪。
牕 【巳集中】【片字部】 牕 【正韻】初莊切,音瘡。
通孔也。
亦作窗囪。
俗作牎。
◎按牎非俗字。
玉篇,廣韻,集韻本作牎。
正韻始作牕。
倂入陽韻。
詳上牎字註。
牖 【巳集中】【片字部】 牖 【唐韻】與久切【集韻】【韻會】以九切,□音酉。
【說文】穿壁以木爲交也。
從片戸甫。
譚長以爲甫上日也。
非戸也。
牖所以見日。
【廣韻】向也。
【易坎卦】納約自牖。
【詩召南】宗室牖下。
又【詩大雅】天之牖民。
【傳】牖,道也。
【疏】牖與誘通故以爲導也。
又地名。
【史記陳平世家】陽武戸牖鄕人也。
又與羑通。
【前漢景十三王傳】文王拘于牖裡。
牘 【巳集中】【片字部】 牘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讀。
【說文】書版也。
【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戰國策】取筆牘受之。
【註】牘,書版也。
【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
【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
【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又樂器。
【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
【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
【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
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
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
【釋名】舂,撞也。
牘,築也。
以舂築地爲節也。
【韻會】毛氏曰:說文從片賣聲。
當作賣。
從罒非。
牙 【巳集中】【牙字部】 牙 〔古文〕□【唐韻】五加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芽。
齒也。
【說文】牡齒也。
象上下相錯之形。
【易大畜】豶豕之牙。
又【戰國策】投之一骨。
輕起相牙。
【註】以牙相噬。
又【詩周頌】設業設虡,崇牙樹羽。
【疏】栒之上刻爲崇牙。
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
【禮明堂位】殷之崇牙。
又【禮玉藻】佩玉有衝牙。
【疏】其形似牙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註】牙璋,瑑以爲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
又【集韻】旗名。
【張衡東京賦】牙旗□紛。
【註】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
又【韻會】立于帳前,謂之牙門。
【後漢公孫瓚傳】拔其牙門。
又【史記東方朔傳】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
又姓。
【風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又與芽通。
【前漢金日磾傳】霍氏有事萌牙。
【註】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
又【集韻】語下切,音雅。
車罔。
又【集韻】魚駕切【韻會】五駕切,□音訝。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爲固抱也。
【註】牙讀如訝。
謂輪輮也。
【疏】訝,迎也。
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又【唐韻正】古音吾。
【詩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
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又【唐韻正】與虞吾□通。
【詩召南】籲嗟乎騶虞。
【山海經】【墨子】□作騶吾。
【前漢東方朔傳】作騶牙。
又葉五紅切。
【詩小雅】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又葉音峨。
【晉京洛童謠】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羊舒切,音餘。
罔也。
牚 【巳集中】【牙字部】 牚 【廣韻】他孟切【集韻】恥孟切,□音儻。
【廣韻】邪柱也。
【集韻】支柱也。
又【集韻】抽庚切,音瞠。
義同。
本作樘。
或作橕橖。
牱 【巳集下】【牛字部】 牱 【篇海】音哥。
郡名。
【字彙】俗牁字。
詳爿部牁字註。
【管子中匡篇】南至吳越巴牂牱。
【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牱爲徼。
牛 【巳集下】【牛字部】 牛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平聲。
【說文】大牲也。
牛,件也。
件,事理也。
象角頭三封尾之形。
【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
封,高起也。
【玉篇】黃帝服牛乗馬。
【易無妄】或繫之牛。
又【說卦】坤爲子母牛。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
【疏】月建醜,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
【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
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
【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
【爾雅釋天】星紀,鬥牽牛也。
【註】牽牛鬥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
一曰天水牛。
【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又紫金牛,藥名。
見【本草綱目】。
又姓。
【廣韻】微子裔,司□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
【風俗通】漢有牛崇。
又人名。
【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又葉音疑。
【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
葉下哉。
哉讀將黎反。
考證:〔天牛,蟲名。
【爾雅釋蟲壤齧桑註】似天牛。
〕謹照原文壤改蠰。
〔又葉音奚。
【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
葉下哉。
哉讀將黎反。
〕謹按牛與奚不同母,牛字不得葉音奚。
謹照字母葉音奚改葉音疑。
牝 【巳集下】【牛字部】 牝 〔古文〕□【唐韻】毗忍切【集韻】【韻會】【正韻】婢忍切,□音□。
【說文】畜母也。
從牛,匕聲。
【玉篇】牝牡也。
【易坤卦】利牝馬之貞。
【書牧誓】牝雞無晨。
【詩鄘風】騋牝三千。
【禮月令】遊牝於牧。
又【古詩】哀壑叩虛牝。
【韓愈贈崔立之詩】有似黃金擲虛牝。
【註】牝,谿谷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匕。
義同。
又【集韻】【類篇】□婢善切,音楩。
亦畜母也。
【書牧誓釋文】徐音扶忍反。
又【廣韻】扶履切【集韻】並履切,□音□。
義同。
考證:〔【集韻】【類篇】□婢善切,音〈扌便〉。
亦畜母也。
〕謹按集韻婢善切内有楩字雲木名。
又有牝字雲畜母。
故雲牝音楩。
今據改〈扌便〉爲楩。
狿 【巳集下】【犬字部】 狿 【廣韻】以然切【集韻】夷然切,□音延。
【玉篇】獸名。
【廣韻】獌狿,大獸,長八尺。
【集韻】似狸而長,或作蜒。
【史記司馬相如傳】窮奇獌狿。
【揚雄校獵賦】斮巨狿。
又【玉篇】醜延切【集韻】抽延切,□音脠。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音衍。
義□同。
牟 【巳集下】【牛字部】 牟 〔古文〕□【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說文】牛鳴也。
從牛,象其聲氣從口出。
【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黃鍾滿脰。
又【玉篇】取也,奪也,過也。
【戰國策】上幹主心,下牟百姓。
【註】牟,取也。
【韓非子七反篇】牟食之民。
【史記平準書】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
【前漢景帝紀】侵牟萬民。
【註】李奇曰:牟,食苗根蟲也。
侵牟食民,比之蛑賊也。
又【玉篇】倍也。
【楚辭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註】倍勝爲牟。
又【玉篇】大也。
【淮南子要略篇】原道者盧牟六合,混沌萬象。
又【揚子方言】愛也。
宋魯之閒曰牟。
又【後漢禮儀志】仲夏,以朱索連葷菜,彌牟樸蠱。
【正字通】郝敬曰:彌牟禦止,塗抹之義。
又【玉篇】進也。
又【前漢霍光傳】輦道牟首。
【註】孟康曰:牟首,地名。
如淳曰:牟首,屛面。
以屛面自隔也。
瓚曰:牟首,池名。
師古曰:瓚說是。
【左思吳都賦】長塗牟首。
【註】劉逵曰:牟首,閣道有室屋也。
又國名。
【春秋桓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牟。
【註】故國。
【晉語】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爲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牟守燎,故不與盟。
【註】鮮牟,東夷國。
又地名。
【春秋隱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婁。
又【左傳宣九年】取根牟。
又【論語】佛肸以中牟畔。
【前漢地理志】河南郡中牟。
【又】東萊郡東牟。
又【釋名】牟追。
牟,冒也,言其形冒髮追追然也。
又姓。
【風俗通】牟子國,祝融之後,後因氏焉。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大夫牟辛。
【後漢牟融傳】牟融,北海安丘人。
又【廣韻】複姓。
三氏,禮記,有賔牟賈。
【東萊先賢傳】有曹牟君卿。
【何氏姓苑】有彌牟氏。
又麥也。
【詩周頌】貽我來牟。
【傳】牟,麥也。
【釋文】牟,字書作□,或作□。
又器也。
【禮內則】敦牟巵匜。
【註】牟,讀曰堥。
敦牟,黍稷器也。
【釋文】齊人呼土釜爲牟。
【後漢禮儀志】巵八,牟八。
又【後漢禰衡傳】著岑牟單絞之服。
【註】通史志曰:岑牟,鼓角士胄也。
【韻會】鍪,通作牟。
又與眸通。
【荀子非相篇】堯舜參牟子。
【註】牟與眸同。
參眸子,謂有二瞳之相參也。
又【集韻】莫後切,音母。
中牟,地名。
◎按中牟地名多讀平聲。
《集韻》又收上聲,未知何據。
又【集韻】莫□切,音茂。
本作務。
昏也。
又與務同。
【荀子成相篇】天乙湯,論舉當。
身讓卞隨,舉牟光。
【註】牟,與務同。
牠 【巳集下】【牛字部】 牠 【字彙】徒禾切,音拕。
同。
見篇海。
□ 【子集上】【二字部】 □ 【玉篇】音圍。
義無考。
牡 【巳集下】【牛字部】 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後切,音母。
【說文】畜父也。
從牛土聲。
【詩邶風】雉鳴求其牡。
【傳】飛曰雌雄,走曰牝牡。
【箋】喩人所求非所求。
【疏】雌雉鳴也。
乃鳴求其走獸之牡,非其道。
又【禮檀弓】牡麻絰。
【儀禮喪服傳】牡麻者,枲麻也。
又【前漢郊祀志】以牡荊畫幡,日月北鬥登龍。
【註】李奇曰:以牡荊作幡柄也。
如淳曰:牡荊,荊之無子者。
晉灼曰:牡,節閒不相當也。
月暈刻之爲券,以畏病者。
又【前漢天文志】長安章城門,門牡自亡。
【註】師古曰:牡,所以下閉者也。
以鐵爲之。
又牡丘,地名。
【春秋僖十五年】盟于牡丘。
又山名。
【山海經】牡山,多文石。
又【集韻】滿補切,音姥。
禽雄曰牡。
【集韻】或作□。
【申集下】【衣字部】【篇海】都騰切,音登。
毛帶也。
【酉陽雜俎】晉時有徐景,于宣陽門外得一錦麝。
牢 【巳集下】【牛字部】 牢 〔古文〕□【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
【說文】閑養牛馬圈也。
從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
【玉篇】牲備也。
【詩大雅】執豕于牢。
【周禮地官】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
【註】牢,閑也。
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
【管子輕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馬。
又牛曰太牢,羊曰少牢。
【禮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又【周禮天官小宰】牢禮之灋。
【註】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
【齊語】環山於有牢。
【註】牢,牛羊豕也。
言雖山險,皆有牢牧。
又【玉篇】廩食也。
【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
【註】如淳曰:牢,廩食也。
古人名廩爲牢也。
盆者,煑鹽盆蘇。
林雲:牢,價直也。
今世人言雇手牢盆。
樂彥雲:牢乃盆名。
【後漢西羌傳】諸將多盜牢稟。
【註】牢,價直也。
【應劭傳】多其牢賞。
又【唐韻】堅也,固也。
【史記外戚世家】欲連固根本牢甚。
又【前漢揚雄傳】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註】李奇曰:畔,離也。
牢,聊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又【馬融廣成頌】臯牢陵山。
【註】臯牢,猶牢籠也。
孫卿子曰:臯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也。
諸本有作牢柵者,非也。
又【晉書姚萇載紀】陛下將牢太過耳。
【註】將牢,猶俗言把穩。
又【韻會】狴犴曰牢。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爲之空。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一年】自虎牢以東。
【註】虎牢,河南成臯縣。
又【成五年】同盟于蟲牢。
【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封丘有桐牢亭。
或曰古蟲牢。
又【史記秦本紀】伐趙皮牢,拔之。
又山名。
【後漢南蠻哀牢夷傳】其先有婦人,名沙臺,居於牢山。
又姓。
【廣韻】孔子弟子,琴牢之後。
【後漢佞幸傳】僕射牢梁。
又【廣韻】蒲牢,海獸名。
又【廣韻】同窂。
詳穴部窂字註。
又【廣韻】【類篇】□郞侯切,音樓。
【儀禮士喪禮】握手用□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
【註】牢,讀爲樓。
樓爲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
【疏】讀從樓者,義取縷斂狹少之意。
雲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又【易林】失志懷憂,如坐狴牢。
又音潦。
【後漢董卓傳】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
【註】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
一曰牢漉也。
二字皆從去聲。
今俗有此言。
又【淮南子本經訓】牢籠天地。
【註】牢讀屋霤之霤。
楚人謂牢曰霤。
考證:〔【左傳】【成五年】同盟于蠱牢。
〕謹照原文蠱牢改蟲牢。
牣 【巳集下】【牛字部】 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說文】滿也。
【小爾雅】杜實充牣,塞也。
實牣,滿也。
【詩大雅】於牣魚躍。
又【玉篇】益也。
又【呂氏春秋】白所以爲堅也,黃所以爲牣也。
黃白雜,則堅且牣,良劒也。
【集韻】或書作。
牦 【巳集下】【牛字部】 牦 【集韻】謨袍切,音毛。
牛名。
今所謂犏牛者。
師古說。
【正字通】牦牛,出甘肅臨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
人多畜之,狀如水牛,□膝尾背胡下黑毛長尺許,尾長大如鬥,嘗自愛護。
古取爲旌旄,今人以爲纓帽。
毛雜白色者,以茜染紅色用之。
山海經,潘侯之山有牛,四足節生毛,卽此。
或作髦,亦作□,又作旄。
或省作毛。
師古言卽犏牛,非。
牧 【巳集下】【牛字部】 牧 【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目。
【說文】本作□,養牛人也。
從攴牛。
【玉篇】畜養也。
【廣韻】放也,食也。
【揚子方言】牧,飤也。
【註】謂放飤牛馬也。
【書禹貢】萊夷作牧。
【傳】萊夷,地名,可以放牧。
【詩小雅】爾牧來思。
【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
【註】始養馬者。
又牧師掌牧地。
【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註】牛曰牧,馬曰圉。
又【哀元年】少康爲仍牧正。
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
【疏】言可放牧也。
書牧誓雲: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
【書傳】紂近郊三十裡地名牧。
又【易謙卦】謙謙君子,□以自牧也。
【註】牧,養也。
又【小爾雅】牧,臨也。
【揚子方言】牧,司也,察也。
【韻會】治也。
【書舜典】旣月,乃日覲四嶽羣牧。
【傳】九州牧監。
又【呂□】非爾惟作天牧。
【禮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
【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
以地得民。
【註】牧,州長也。
【前漢成帝紀】罷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詩邶風】自牧歸荑。
【傳】牧,田官也。
又【禮月令】舟牼覆舟。
【註】主舟之官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註】隰臯之地,九夫爲牧,二牧而當一井。
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
又【周禮地官遂師】經牧其田野。
【註】經牧,制田界與井也。
又【廣韻】使也。
又【爾雅釋畜】黑腹,牧。
【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
【註】牧,衞邑。
又廣牧,縣名。
屬朔方郡。
見【前漢地理志】。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舉風後力牧。
【註】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
又姓。
【風俗通】漢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韻】莫候切,音茂。
地名。
【尚書大傳】牧之野。
劉昌宗讀。
又一曰畜牧。
【書禹貢】爲萊夷及牧。
《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葉莫狄切。
【詩小雅】我出我車,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來葉六直切,載葉節力切。
考證:〔【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謹照原文六畜改六牲。
〔【集韻】莫侯切,音茂。
地名。
〕謹照原文莫侯切改莫候切。
〔【書禹貢】萊夷及牧誓。
【釋文】徐雲,一音茂。
〕謹按所引禹貢文未全,謹照原文改爲萊夷及牧。
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物 【巳集下】【牛字部】 物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
【說文】萬物也。
牛爲大物。
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
勿聲。
【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
【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又【玉篇】事也。
【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疏】物,事也。
【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
【註】物,猶事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又【詩小雅】比物四驪。
【傳】物,毛物也。
【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
【註】謂毛色也。
又【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
【疏】物卽是色。
【楚語】毛以示物。
又【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
【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
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
【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類也。
【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
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
【註】物,類也。
謂同日。
又【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
【疏】物者,財也。
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又【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
【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
【註】物,物數也。
又【廣韻】旗名。
【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又葉去聲。
【唐韻正】符沸反。
【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
【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又葉微律切。
【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
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又葉微月切。
【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
戸牖盍開,廓焉四達。
達,陀悅切。
考證:〔【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辦其物。
〕謹照原文辦改辨。
〔【班固東都賦】義不極盤,殺不盡物。
〕謹照原文義改樂。
牭 【巳集下】【牛字部】 牭 【唐韻】【集韻】□息利切,音四。
【說文】四歲牛。
從牛從四,四亦聲。
又【廣雅】牭,很也。
【說文】籀作。
牮 【巳集下】【牛字部】 牮 【字彙】作甸切,音薦。
屋斜用牮。
又以土石遮水亦曰牮。
牯 【巳集下】【牛字部】 牯 【廣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
【玉篇】牝牛。
【集韻】牛名。
牰 【巳集下】【牛字部】 牰 【廣韻】【集韻】□餘救切,音狖。
【玉篇】牛眼黑。
【廣韻】牛黑眥。
又【廣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袖。
【爾雅釋畜】黑眥,牰。
【註】眼眥黑。
【釋文】牰,音袖。
又【集韻】疾僦切,音就。
出字林。
義同。
鄁 【酉集下】【邑字部】 鄁 同邶。
詳前邶字註。
牲 【巳集下】【牛字部】 牲 【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
【說文】牛全完。
從牛,生聲。
【易萃卦】用大牲吉。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
【傳】色純白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實曰用。
【疏】經傳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
【周禮天官膳夫】膳用六牲。
【註】馬牛羊豕犬雞也。
又【庖人註】六畜,六牲也。
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
【春秋僖三十一年】四蔔郊,不從,乃免牲。
【左傳】牛蔔日曰牲。
【註】旣得吉日,則牛改名曰牲。
又葉倉經切。
【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
禮神祇,懷百靈。
◎按周禮秋官典客雲:上公牲三十有六。
註雲:牲當爲腥,聲之誤也。
釋文依註音星,蓋周禮本當作腥,誤作牲。
鄭註明言其誤。
正韻引此,另音星,非是。
考證:〔【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
體神祇,懷百靈。
〕謹照原文體改禮。
【備考】【卯集】【戈字部】【龍龕】音我。
牷 【巳集下】【牛字部】 牷 【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
【說文】牛純色。
從牛,全聲。
【書微子傳】體完曰牷。
【疏】以牷爲言,必是體全具也。
【禮表記】牲牷禮樂齊盛。
【釋文】牷,本亦作全。
【周禮地官牧人】凡時祀之牲,必用牷物。
【左傳桓六年】吾牲牷肥腯。
【註】牷,純色,完全也。
牸 【巳集下】【牛字部】 牸 【廣韻】【集韻】【韻會】□疾置切,音字。
【廣韻】牝牛。
【孔叢子陳士義】子欲速富,當畜五牸。
【說苑】愚公畜牸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
又牝馬亦曰牸。
【廣雅】牸,雌也。
【史記封禪書】天下亭亭,有畜牸馬,歲課息。
【前漢食貨志】乗牸牝者,□而不得會聚。
【韻會】通作字。
又【玉篇】疾利切【正韻】疾二切,□音自。
義同。
特 【巳集下】【牛字部】 特 【唐韻】徒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敵得切,□音棏。
【說文】樸特,牛父也。
【玉篇】牡牛也。
【書舜典】格于藝祖,用特。
【傳】特,一牛也。
【禮郊特牲註】郊者,祭天之名。
用一牛,故曰特牲。
又【禮內則】庶人特豚,士特豕。
又【詩魏風】胡瞻爾庭有懸特兮。
【傳】獸三歲曰特。
又【爾雅釋獸】豕生,三豵,二師,一特。
又牡馬亦曰特。
【廣韻】特,雄也。
【周禮夏官校人】凡馬,特居四之一。
【註】三牝一牡。
【又】頒馬攻特。
【註】攻特,謂騬之。
又【詩鄘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
【傳】特,匹也。
又【小雅】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傳】新特,外昏也。
又【韻會】挺立曰特。
【詩秦風】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箋】百夫之中最雄俊也。
又【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箋】菀然茂特之苗。
【禮聘儀】珪璋特達。
又【儒行】特立獨行。
又【禮服問】輕者包,重者特。
【註】特其葛不變之也。
又【周禮夏官司士】孤卿特揖。
【註】特揖,一一揖之。
又【爾雅釋水】士特舟。
【註】單船。
又【韻會】但也。
【史記秦始皇紀】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
又【廣韻】亦姓。
左傳,晉大夫特宮。
【玉篇】或作犆。
【集韻】或作□。
◎按廣韻。
□與特音同義別,與集韻異。
詳後□字註。
考證:〔【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箋】菀然茂特之田。
〕謹照原文茂特之田,田改苗。
犧 【巳集下】【牛字部】 犧 【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音羲。
【說文】宗廟之牲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
【傳】色純曰犧。
【疏】曲禮雲:天子以犧牛。
天子祭牲必用純色,故知色純曰犧也。
【詩小雅】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
又【魯頌】享以騂犧。
【傳】犧,純也。
【禮曲禮】凡家造祭器爲先,犧賦爲次。
【註】犧賦以次出牲。
又【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疏】刻爲犧牛之形,用以爲尊。
又【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音娑。
【集韻】酒尊名。
飾以翡翠。
鄭司農說。
【詩魯頌】犧尊將將。
【傳】犧尊,有沙飾也。
【釋文】犧,素何反。
【集韻】或作獻戲。
考證:〔【禮禮器】犧尊疏布。
〕謹照原文疏布下增鼏字。
牻 【巳集下】【牛字部】 牻 【唐韻】【集韻】□莫江切,音厖。
【說文】白黑雜毛牛。
牼 【巳集下】【牛字部】 牼 【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音鏗。
【說文】牛膝下骨也。
又人名。
【春秋襄十七年】邾子牼卒。
【左傳昭二十年】使少司□牼以歸。
【孟子】宋牼將之楚。
又【廣韻】戸耕切【集韻】何耕切,□音莖,義同。
【春秋邾子牼釋文】徐音戸耕反。
又【集韻】丘閑切,音慳。
又【集韻】古定切【類篇】吉定切,□音徑。
義□同。
牽 【巳集下】【牛字部】 牽 〔古文〕摼□【唐韻】苦堅切【集韻】【韻會】輕煙切,□音岍。
【說文】引前也。
從牛,象引牛之縻也。
【易夬卦】牽羊悔亡。
【書酒誥】肇牽車牛。
【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
效犬者,左牽之。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飮食賔賜之飱牽。
【註】飱,夕食也。
牽,牲牢可牽而行者。
【左傳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資餼牽竭矣。
【註】牽,謂牛羊豕。
又【玉篇】挽也。
【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於此。
又【玉篇】連也。
【易小畜】九二牽復吉。
【疏】牽謂牽連。
又【玉篇】速也。
【禮學記】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牽。
【疏】牽謂牽逼人。
苟不曉知,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又拘也。
【史記六國表】學者牽於所聞。
又牽牛,星名。
【禮月令】旦牽牛中。
又地名。
【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侯衞侯于牽。
【註】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
又人名。
【左傳成十七年】鮑牽見之。
又姓。
【後漢皇甫規傳】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
又【廣韻】苦甸切【集韻】輕甸切,□音俔。
【廣韻】牽挽也。
又【增韻】挽舟索,一名百丈牽。
又葉詳均切。
【急就章】盜賊繫囚搒笞臀朋,黨謀敗相引牽,欺誣詰狀還反眞。
【韻會】亦作掔。
牾 【巳集下】【牛字部】 牾 【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
獸名。
◎按啎,俗刻誤作牾。
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
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
楊子方言:適牾也。
穆天子傳:白鹿一牾。
皆啎字之譌。
其善本原作啎。
字彙雲:五故切,與忤同,謬甚。
牿 【巳集下】【牛字部】 牿 【廣韻】古沃切【集韻】【韻會】姑沃切,□音梏。
【說文】牛馬牢也。
【易大畜】六四童牛之梏,元吉。
【疏】處艮之始,履得其位,能抑止剛健之初,距此初九,不須用角,故用童牛牿,止其初也。
【書費誓】今惟淫舍牿牛馬。
【傳】今軍人惟大放舍牿牢之牛馬。
犀 【備考】【巳集】【牛字部】 犀 【五音篇海】與犀同。
【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
【說文】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頂似豕。
從牛聲。
【爾雅釋獸】犀,似豕。
【註】犀似水牛,豬頭大腹庳腳,腳有三蹄,黑色。
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
鼻上者卽食角也。
小而不橢,好食棘。
亦有一角者。
【疏】交州記曰:犀,出九德,毛如豕,蹄甲,頭似馬。
【埤雅】異物志:犀兼五種,肉舌有棘,常食草木棘刺,不啖莖葉。
舊說犀之通天者,惡影常飮濁水,佳霧厚露之夜不濡,其裏白星徹端。
世雲:犀望星而入角,可以破水駭雞。
南人呼犀角爲黑暗,言難識也。
三角者,水犀也。
二角者,山犀也。
在頂者,謂之頂犀。
在鼻者,謂之鼻犀。
犀有四輩。
【前漢平帝紀】黃支國獻犀牛。
【山海經】琹敼之山多白犀。
【註】此與辟寒、蠲忿、辟塵、辟暑諸犀,皆異種也。
又【山海經】釐山有獸,狀如牛,食人,其名犀渠。
又【集韻】兵器堅也。
【前漢馮奉世傳】器不犀利。
【註】晉灼曰:犀,堅也。
又【集韻】一曰瓠中。
【詩衞風】齒如瓠犀。
【傳】瓠犀,瓠瓣也。
【疏】正義曰:釋草雲:瓠,棲瓣也。
孫炎曰:棲,瓠中瓣也。
棲與犀字異音同。
◎按廣韻瓠屖,說文遲也。
別作屖從屍辛。
集韻屖專訓遲,犀兼訓瓠中。
又【玉篇】棲遲或作犀。
犃 【巳集下】【牛字部】 犃 【廣韻】蒲口切【集韻】薄口切,□音部。
【玉篇】雄也。
【廣雅】豭犃,雄也。
又【玉篇】短頭牛。
又【廣韻】犃,偏高。
犁 【巳集下】【牛字部】 犁 【正韻】鄰溪切。
同犂。
詳後犂字註。
【酉集中】【豆字部】【集韻】莫蔔切,音木。
豆萁也。
又徒谷切,音牘。
豆名。
又【廣韻】【集韻】□古祿切,音谷。
義同。
或作□。
又【集韻】迷浮切,音謀。
踰,豆稭。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羖。
【幹祿字書】□通羖。
胒 【未集下】【肉字部】 胒 【正字通】乃計切,音膩。
肥也。
【釋名】臡胒也,骨肉相搏胒無汁也。
烅 【巳集中】【火字部】 烅 【集韻】【類篇】□忽域切,音洫。
【集韻】火光也。
犍 【巳集下】【牛字部】 犍 【唐韻】【集韻】【韻會】□居言切,音鞬。
【說文】犗牛也。
又【玉篇】獸似豹。
人首,一目。
【山海經】單張之山有獸,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善叱行則銜其尾,居則蟠其尾。
【註】郭璞曰:音如犍牛之犍。
又【前漢地理志】犍爲郡。
【註】武帝建元六年開,在益州。
又【集韻】渠言切,音□。
郡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焉切,音虔。
【廣韻】犍爲,在嘉州。
又【集韻】紀偃切,音湕。
獸名。
似牛。
【玉篇】或作□。
【集韻】或作。
犎 【巳集下】【牛字部】 犎 "【廣韻】甫容切【集韻】【韻會】方容切,□音封。
【玉篇】野牛也。
【集韻】牛名。
領上肉犦胅起如橐駞。
【爾雅釋畜註】犦牛,卽犎牛。
【司馬相如上林賦】庸旄貘犛。
【註】師古曰:庸牛,卽今之犎牛。
又或作封。
【前漢西域傳】罽賔出封牛。
【註】師古曰:封牛,項上隆起者也。
亦作峰。
【後漢順帝紀】疏勒國獻獅子封牛。
【註】封牛,其領上肉隆起若封然,因以名之。
卽今之峰牛。
【集韻】或作。
考證:〔【集韻】牛名。
領上肉犦然起如橐駞。
〕謹照原文然改胅。
" 犏 【巳集下】【牛字部】 犏 【正字通】匹焉切,音偏。
師古曰:牦牛卽犏牛。
水東日記曰:牦牛與封牛合,則生犏牛。
狀類牦牛,偏氣使然,故謂之犏。
據此說,犏又牦之遺種,非卽牦牛也。
◎按字書無犏字。
《正字通》新增。
顏師古上林賦註曰:旄牛,卽今所謂偏牛。
本作偏。
惟吳任臣山海經註雲:李東壁曰:旄牛一名犏牛。
卽爾雅之犣牛。
犏從牛旁,與正字通合。
犒 【巳集下】【牛字部】 犒 【廣韻】苦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到切,□音靠。
【玉篇】餉軍。
【左傳僖二十六年】齊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師。
【註】勞齊師。
【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
【註】犒師之牛。
瘔 【午集中】【疒字部】 瘔 【集韻】苦故切,音庫。
困也。
今人病不善乘曰瘔車。
犕 【巳集下】【牛字部】 犕 【唐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備。
【說文】本作□。
【集韻】書作□。
【玉篇】服也以。
鞌裝馬也。
【廣韻】牛具齒。
又【玉篇】牛八歲也。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
用牛也。
通作服。
【說文】易曰:犕牛乗馬。
◎按今易繫辭作服牛。
後漢皇甫嵩傳,義眞犕未乎。
註:犕,古服字。
今河南人有此言。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息裡切,音徙。
竹蔑也。
又【字彙補】息改切,腮上聲。
竹名。
○按卽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他刀切,音叨。
牛筐。
【揚子方言】□,□也。
趙、代之閒謂之□,江、沔之閒謂之籅,淇、衞之閒謂之牛筐。
犓 【巳集下】【牛字部】 犓 【唐韻】測愚切【集韻】窻兪切,□音芻。
【說文】以芻莝養牛也。
從牛芻,芻亦聲。
春秋國語曰:犓豢幾何。
【玉篇】今作芻。
【集韻】俗作□,非是。
□字右上從作,不從醜,類似皺俗作□。
又□□。
犔 【巳集下】【牛字部】 犔 【廣韻】【集韻】□許旣切,音餼。
【玉篇】牛病。
【集韻】牛饉謂之犔。
又一曰牛餉。
犖 【巳集下】【牛字部】 犖 【唐韻】呂角切【集韻】【韻會】力角切,□音。
【說文】駁牛也。
從牛,勞省聲。
【廣韻】駁犖,牛雜色。
又【廣雅】丁犖,牛屬。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赤瑕駁犖。
【註】司馬彪曰:駁犖,采點也。
又【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
【註】索隱曰:犖犖,事之分明也。
又【廣韻】卓犖。
【韻會】卓犖,超絕也。
【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
又人名。
【左傳莊三十二年】圉人犖。
又【集韻】力各切,音樂。
牛駁色。
犗 【巳集下】【牛字部】 犗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說文】騬牛也。
【莊子外物篇】任公子爲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爲餌。
【註】犗,騬牛也。
又【玉篇】騰也。
【增韻】凡畜健強者曰犗。
緇字原從□,不從巛。
□ 【午集下】【立字部】 □ 【海篇】音憶。
快也。
【寅集中】【山字部】【字彙】奴刀切,音猱。
山平也。
【正字通】峱字之譌。
犘 【巳集下】【牛字部】 犘 【廣韻】莫霞切【集韻】謨加切,□音麻。
【玉篇】牛名。
【廣韻】重千斤,出巴中。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李東壁雲:犛牛,爾雅之犘牛。
猘 【巳集下】【犬字部】 猘 〔古文〕□【集韻】征例切,音制。
本作狾。
或作瘈。
詳狾字註。
又【集韻】【韻會】□居例切,音罽。
義同。
【淮南子氾論訓】猘狗之驚,以殺子陽。
【集韻】或作狾瘈□。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或作狾。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同慁。
【酉集上】【見字部】【類篇】夷周切,音由。
深視也。
【正字通】俗□字。
【酉集中】【赤字部】【集韻】胡公切,音洪。
【類篇】皮肉腫赤。
犙 【巳集下】【牛字部】 犙 【唐韻】【集韻】□蘇含切,音毿。
【說文】三歲牛。
又【玉篇】且含切【集韻】倉含切,□音參。
義同。
【正字通】當是牛車之副,與馬部驂義同。
又【廣韻】【集韻】□山幽切,秀平聲。
又【廣韻】所鳩切【集韻】疎鳩切,□音□。
本作□。
義□同。
犚 【巳集下】【牛字部】 犚 【廣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音尉。
【玉篇】牛名。
【爾雅釋畜】黑耳,犚。
【集韻】或書作□。
犛 【巳集下】【牛字部】 犛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音茅。
【說文】本作犛。
長髦牛也。
從牛,□聲。
【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
【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
【註】犛,莫交切。
【司馬相如上林賦】□旄獏犛。
【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
【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
【廣韻】書作犛。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
本作氂。
犛牛尾也。
或作斄。
【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又【廣韻】裡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音釐。
義同。
又【玉篇】牛黑色。
【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
【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
【班固西都賦】曳犀犛。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
羌中牛名。
李登說。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
【廣韻】關西有長尾牛。
【集韻】或作氂。
考證:〔【班固西都賦】頓犀犛。
〕謹照原文頓改曳。
庩 【寅集下】【廣字部】 庩 【集韻】同都切,音荼。
【玉篇】□也。
又【廣韻】庯庩,屋不平。
又【廣韻】他胡切【集韻】通都切,□音瑹。
義同。
犜 【巳集下】【牛字部】 犜 【集韻】都昆切,音敦。
【玉篇】牛也。
犝 【巳集下】【牛字部】 犝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銅。
【說文】無角牛也。
【爾雅釋畜】犝牛。
【註】無角牛。
易曰童牛之牿是也。
【說文】古通用僮。
【玉篇】亦作童。
【集韻】或作□。
又【集韻】覩動切,音董。
牛名。
犞 【巳集下】【牛字部】 犞 音未詳。
【淮南子泰族訓】以奉宗廟鮮犞之具。
犡 【巳集下】【牛字部】 犡 【唐韻】洛帶切【集韻】落蓋切,□音賴。
【說文】牛白□也。
【集韻】或作□。
又【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義同。
【玉篇】書作□。
犢 【巳集下】【牛字部】 犢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
【說文】牛子也。
從牛賣聲。
【爾雅釋畜】其子,犢。
【禮月令】犧牲駒犢,舉書其數。
又【禮器】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
又【前漢溝洫志】河決淸河靈鳴犢口。
【註】師古曰:淸河之靈縣鳴犢河口也。
又【前漢地理志】北海郡桑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考證:〔【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犢縣。
雲中郡犢和縣。
〕謹照原文犢縣上增桑字。
珜 【午集上】【玉字部】 珜 【篇海】音羊。
珜蠻,縣名。
琭 【午集上】【玉字部】 琭 【廣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廣韻】玉名。
【韻會】玉貌。
【老子道德經】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註】琭琭喻少,珞珞喻多。
一雲承上文,貴以賤爲本言。
蘇轍註:非若玉之琭琭,貴而不能賤,石之珞珞,賤而不能貴也。
犣 【巳集下】【牛字部】 犣 【廣韻】良涉切【集韻】力涉切,□音獵。
【玉篇】牛名。
【廣韻】旄牛名。
【爾雅釋畜】犣牛。
【註】旄牛也。
髀膝尾皆有長毛。
【山海經】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四節生毛,名旄牛。
【註】旄牛,一名犏牛。
卽爾雅之犣牛。
犤 【巳集下】【牛字部】 犤 【集韻】班麋切,音陂。
【玉篇】牛名。
【爾雅釋畜】犤牛。
【註】犤牛,庳小,今之□牛也。
又呼果下牛,出廣州高涼郡。
【集韻】或作□。
又【玉篇】平爲切【廣韻】符羈切【集韻】蒲糜切,□音皮。
又【廣韻】薄街切【集韻】蒲街切,□音牌。
義□同。
又【集韻】部買切,音矲。
牛短足。
犥 【巳集下】【牛字部】 犥 【廣韻】撫招切【集韻】批招切,□音漂。
【說文】牛黃白色。
又【集韻】普刀切,音。
義同。
又【廣韻】敷沼切【集韻】匹沼切,□音縹。
【玉篇】牛色不美澤。
又牛黃白色。
又【玉篇】普稾切【集韻】滂表切,□音麃。
義同。
又【集韻】被表切,音莩。
毛羽朱色不澤也。
本作皫。
詳白部皫字註。
又【集韻】滂保切。
牛白蒼色。
又叵到切,音。
牛名。
【酉集上】【言字部】【玉篇】【集韻】□火禁切,歆去聲。
□,怒言也。
又【字彙】□,言不定也。
犦 【巳集下】【牛字部】 犦 【廣韻】蒲角切【集韻】【正韻】弼角切,□音雹。
【玉篇】犎牛。
【韻會】緯略雲:此獸抵觸百獸,無敢當者,故金吾刻犦牛於槊首。
【正韻】亦作□。
又【廣韻】博沃切【集韻】逋沃切,□音襮。
又【集韻】逋玉切,音。
又【集韻】【類篇】□伯各切,音博。
又【韻會】巴校切,音豹。
義□同。
犧 【巳集下】【牛字部】 犧 【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音羲。
【說文】宗廟之牲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
【傳】色純曰犧。
【疏】曲禮雲:天子以犧牛。
天子祭牲必用純色,故知色純曰犧也。
【詩小雅】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
又【魯頌】享以騂犧。
【傳】犧,純也。
【禮曲禮】凡家造祭器爲先,犧賦爲次。
【註】犧賦以次出牲。
又【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疏】刻爲犧牛之形,用以爲尊。
又【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音娑。
【集韻】酒尊名。
飾以翡翠。
鄭司農說。
【詩魯頌】犧尊將將。
【傳】犧尊,有沙飾也。
【釋文】犧,素何反。
【集韻】或作獻戲。
考證:〔【禮禮器】犧尊疏布。
〕謹照原文疏布下增鼏字。
犨 【巳集下】【牛字部】 犨 【唐韻】赤周切【集韻】蚩周切,□音趎【說文】牛息聲。
又牛名。
又姓。
【風俗通】晉大夫郤犨之後。
又【玉篇】出也。
【呂氏春秋】南家之牆,犨於前而不直。
又縣名。
【史記高祖紀】與南陽守齮戰犨東。
【前漢地理志】南陽郡犨。
【註】犨,昌牛反。
【廣韻】本作犫。
考證:〔【史記高祖紀】南陽守齮戰犨東。
〕謹照原文南上增與字。
犩 【巳集下】【牛字部】 犩 【廣韻】【集韻】【韻會】□語韋切,音巍。
【玉篇】牛名。
【爾雅釋畜】犩牛。
【註】卽犪牛也。
如牛而大,肉數千斤。
出蜀中。
【集韻】或作□。
又【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正韻】魚胃切,□音魏。
義同。
【集韻】或作□。
犪 【巳集下】【牛字部】 犪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龜切,□音逵。
【廣韻】犪牛,出岷山。
【爾雅釋畜疏】山海經,岷山,其獸多犪牛。
註:今蜀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犪牛。
晉太興元年,此牛出上庸郡。
人弩射殺之,得三十擔肉,卽爾雅所謂犩牛是也。
◎按今山海經書作夔,正韻渠爲切,音同葵。
《正字通》書作犪,誤。
今改正,從犪。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宗此切,音紫。
竹名。
【子集下】【冂字部】【唐韻】丘員切【集韻】驅圓切,□音棬。
【玉篇】小兒帽。
【補遺】【子集】【人字部】【篇海類篇】式竹切,音叔。
人名。
犫 【巳集下】【牛字部】 犫 【玉篇】尺由切。
同犨。
詳犨字註。
又【左傳昭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犂城犫。
【註】犫縣,屬南陽。
【釋文】犫,尺州反。
又【昭十三年】王奪□韋龜中犫。
【註】中犫,邑名。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荀林父禦戎,魏犫爲右。
又【成十一年】晉侯使郤犫來聘。
【釋文】犫,尺由反。
又【廣韻】赤周切【集韻】蚩周切,□音趎。
義同。
【呂覽】陳有惡人焉,曰敦洽犫糜,狹顙廣額,顏色如漆。
陳侯悅之。
考證:〔【廣韻】陳有惡人焉,曰敦洽犫,狹顙廣額,顏色如漆。
陳侯悅之。
〕謹按廣韻係引呂覽□爲據。
今照原書廣韻改呂覽。
□照原文敦洽犫下增糜字。
犬 【巳集下】【犬字部】 犬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切,圈上聲。
【說文】狗之有縣蹏者也。
象形。
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
【埤雅】傳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
食犬若今菜牛也。
【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
【禮曲禮】效犬者,左牽之。
【疏】狗,犬通名。
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
故月令皆爲犬,而周禮有犬人職,無狗人職也。
但燕禮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語耳。
又【禮曲禮】犬曰羹獻。
【周禮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屬,故連類在此。
犬有二義,以能吠止人則屬艮,以能言則屬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其親名之曰犬子。
又【左傳隱八年】遇於犬丘。
【註】犬丘,垂也。
地有兩名。
犮 【巳集下】【犬字部】 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
【說文】走犬貌。
從犬,而丿之,曳其足,則刺犮也。
又【周禮秋官】赤犮氏。
【註】赤犮,猶言捇拔也。
主除蟲豸自埋者。
【疏】捇拔,除去之也。
【釋文】犮,徐音拔畔反,劉音房末反。
犯 【巳集下】【犬字部】 犯 〔古文〕□□【廣韻】防鋄切【集韻】【韻會】父鋄切,□凡上聲。
【玉篇】抵觸也。
【廣韻】幹也,侵也,僭也,勝也。
【爾雅釋詁】犯,勝也。
【註】陵犯,得勝也。
【書大禹謨】茲用不犯于有司。
【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又【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
【周禮夏官】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
【註】行山曰軷。
犯之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
旣祭之,則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也。
又【字彙補】葉符店切。
【歐陽修新孀詩】蘭枯蕙死誰復弔,殘菊籬根爭豔豔。
靑松守節見臨危,正色凜凜不可犯。
犰 【巳集下】【犬字部】 犰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裘。
【廣韻】犰狳,獸,似魚,蛇尾,豕目。
見人則佯死。
【山海經】餘峩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
其鳴自訆。
見則螽蝗爲敗。
【事物紺珠】作犱。
考證:〔【山海經】餘峩之山,有獸焉,見人則眠,名曰犰狳。
其鳴自。
〕謹照原文改訆。
犲 【巳集下】【犬字部】 犲 【集韻】沐皆切,音儕。
【玉篇】犲狼也。
本作豺。
詳豸部豺字註。
又山名。
【山海經】犲山,多堪之魚。
玣 【午集上】【玉字部】 玣 【集韻】皮變切,音卞。
玉飾弁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子玉自爲瓊弁玉纓。
【釋文】弁,本又作玣。
皮彥反。
【類篇】或作。
考證:〔【左傳僖二十八年】楚子自爲瓊弁玉纓。
〕謹按原文作楚子玉,楚字可省玉字不可省,謹改楚子爲子玉。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他蓋切,音泰。
奢也。
或作忲。
亦作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