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當熱。
帽引四角之縫。
裙爲數條之殺。
【餅賦】三春之初,隂陽交際,寒氣旣除,溫不至熱。
【正字通】說文本作□,十二畫。
省作熱。
非。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巽作。
〇按《說文》巽從□。
□,二卩也。
《廣韻》因篆文從二弓,遂書作。
《字彙》又誤入弓部,非。
熲 【巳集中】【火字部】 熲 【唐韻】【韻會】【正韻】□古迥切,音炯。
【說文】火光也。
【廣韻】輝也。
【詩小雅】無思百憂不出于熲。
【傳】熲,光也。
又【集韻】涓熒切,音扃。
義同。
或作耿。
又【五音集韻】古文耿字。
註詳耳部四畫。
◎按熲字,說文,玉篇,篇海,俱在火部,訓作火光。
字彙,《正字通》,收入頁部,非。
今特改正。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而兗切【類篇】【集韻】乳兗切,□音耎。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蘇典切,飯帚。
熶 【巳集中】【火字部】 熶 【集韻】取亂切,音竄。
本作爨。
或作□。
詳後爨字註。
狽 【巳集下】【犬字部】 狽 【廣韻】【集韻】□博蓋切,音貝。
【玉篇】狼狽也。
【集韻】獸名。
狼屬也。
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離則顚,故猝遽謂之狼狽。
【後漢儒林傳】狼狽折劄之命。
熷 【巳集中】【火字部】 熷 【廣韻】作滕切【集韻】咨騰切,□音增。
【廣韻】蜀人取生肉於竹中炙。
◎按說文集韻本作□。
玉篇本作□。
又【集韻】慈陵切,音繒。
義同。
〇按集韻本亦作□。
燍 【巳集中】【火字部】 燍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玉篇】焦氣也。
【廣韻】火焦臭也。
【集韻】烴也。
又【集韻】先齊切,音西。
烴燍,焦貌。
又銑挺切,音醒。
焦也。
珋 【午集上】【玉字部】 珋 【集韻】力九切,音柳。
石也。
【正字通】俗□字。
熸 【巳集中】【火字部】 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
【玉篇】火滅也。
【孔叢子廣詁一】熸,滅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夷師熸。
【註】吳楚之閒,謂火滅爲熸。
又【昭二十三年】楚師熸。
【註】其軍人無復氣勢。
【劉向說苑】蔔戰龜熸。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
義同。
熹 【巳集中】【火字部】 熹 【唐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音僖。
【說文】炙也。
【玉篇】熱也,烝也。
又【玉篇】熾也。
【廣韻】盛也,博也。
【後漢桓帝紀】改元延熹。
又【靈帝紀】改元光熹。
又【諡法】有功安人曰熹。
又人名。
【宋史朱熹傳】字元晦,號仲晦。
又【正字通】微陽也。
【陶潛歸去來辭】恨晨光之熹微。
又通作訢。
【禮樂記】天地訢合。
【註】訢讀爲熹。
熹,猶烝也。
【疏】言天地之氣烝動,猶若人之熹也。
【說文】本作□。
【玉篇】同熺。
或作暿、熙。
熺 【巳集中】【火字部】 熺 【廣韻】【集韻】□同熹。
【管子侈靡篇】古之祭有時而星熺。
【註】熺,星之明。
或有祭明星者。
又同熾。
炊也。
【禮月令】湛熾必潔。
【淮南子時則訓】作湛熺必潔。
熻 【巳集中】【火字部】 熻 【廣韻】許及切【集韻】迄及切,□音吸。
【玉篇】熱也。
【博雅】□也。
熽 【巳集中】【火字部】 熽 【廣韻】蘇弔切【集韻】先弔切,□音嘯。
【玉篇】火熾也。
【廣韻】火貌。
熾 【巳集中】【火字部】 熾 〔古文〕□□【玉篇】【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志切,音幟。
【爾雅釋言】熾,盛也。
【詩小雅】玁狁孔熾。
【魯頌】俾爾熾而昌。
又同熺。
炊也。
【左傳昭十年】柳熾炭于位。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
又與俶通。
【詩小雅】俶載南畝。
【箋】俶讀爲熾。
載讀爲葘。
【疏】謂耜之熾而入地,以葘殺其草,故方言入地曰熾,反草曰葘也。
又【周頌】俶載南畝。
【箋】俶載當作熾葘。
◎按正字通雲:朱傳:俶,始也。
載,事也。
箋說非。
然箋必非無據,今存之。
又葉昌據切,音處。
【揚雄解嘲】三仁去而殷墟,二老歸而周熾,子□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
伯音布,葉下懼舉。
熿 【巳集中】【火字部】 熿 【集韻】胡光切,音黃。
【玉篇】本作煌。
詳前煌字註。
又【類篇】火貌。
又【集韻】戸廣切,音幌。
本作晄。
明也。
同爌煌。
【戰國策】炫熿於道。
【司馬相如封禪書】熿炳輝湟。
燀 【巳集中】【火字部】 燀 【唐韻】充善切【集韻】【韻會】【正韻】蜀善切,□音闡。
【說文】炊也。
【左傳昭二十年】燀之以薪。
【周語】火無炎燀。
【註】燀,焱起貌。
又【史記秦始皇紀】威燀旁達。
【前漢敘傳】燀耀威靈。
【註】師古曰:燀,熾也。
又【廣韻】然也。
又【韻會】光明貌。
又【廣韻】【集韻】□旨善切,音□。
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厚燠也。
【呂氏春秋】衣不燀□。
又【廣韻】尺延切【集韻】【韻會】稱延切,□音嘽。
【廣韻】火起貌。
【何晏景福殿賦】冬不凄寒,夏無炎燀,鈞調中適,可以永年。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徒來切,音臺。
【海篇】笠子也。
○按卽籉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徒感切,音禫。
□籠,箱屬。
又【海篇】徒覽切,音淡。
又都敢切,音膽。
義□同。
○按卽、□二字之譌。
燂 【巳集中】【火字部】 燂 【廣韻】似鹽切【集韻】慈鹽切,□音潛。
【說文】火□也。
【博雅】煗也。
【禮內則】五日,則燂湯請浴。
【釋文】燂,溫也。
又【玉篇】灰爛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燂。
【註】燂,炙爛也。
又【新書官人篇】雖王公大人,孰能無悇燂養心,而巔一視之。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火孰物也。
或作燖燅。
又【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覃。
【廣韻】火□也。
又【唐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撏。
【集韻】本作燅。
詳後燅字註。
【說文】本作□。
燃 【巳集中】【火字部】 燃 【廣韻】俗然字。
詳然字註。
【元經】光熙元年夏五月範陽地燃。
又【拾遺記】周武王六年,燃丘之國獻比翼鳥。
燄 【巳集中】【火字部】 燄 【唐韻】【集韻】【韻會】□以冉切,音琰。
【說文】火行微燄燄也。
又【集韻】疾染切,漸上聲。
義同。
又【集韻】【韻會】□以贍切,音豔。
【玉篇】火行貌。
【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
厥攸灼敘弗其絕。
【左傳莊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氣燄以取之,妖由人興也。
【集韻】本作爓。
詳後爓字註。
燅 【巳集中】【火字部】 燅 【玉篇】似廉切,音熸。
【說文】於湯中爚肉。
從炎從熱省。
或作□。
又【玉篇】溫也。
又【唐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撏。
義同。
【廣韻】同□燖爓□。
【集韻】或作□燂煔。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儀禮有司徹】乃燅屍俎。
【註】燅,溫也。
【集韻】本作燂。
詳燂字註。
□字右下從土作。
燆 【巳集中】【火字部】 燆 【集韻】牽幺切,音鄡。
火行也。
又虛嬌切,音囂。
本作熇。
詳熇字註。
燇 【巳集中】【火字部】 燇 【集韻】祖寸切,音捘。
【玉篇】火也。
【集韻】本作焌。
或作焞。
詳焌字註。
【酉集中】【走字部】【玉篇】初緇切。
走也。
盕 【午集中】【皿字部】 盕 【玉篇】同。
珁 【午集上】【玉字部】 珁 【字彙】同瓷。
燈 【巳集中】【火字部】 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
【玉篇】燈火也。
【春明退朝錄】上元然燈,自昏至畫。
【西京雜記】元夕然九華燈于南山上,照見百裡。
【又】鹹陽宮有靑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然鱗甲皆動,炳若列星。
又釋書以燈喻法,有傳燈錄。
【杜甫詩】傳燈無白日。
又【正字通】金燈草,一名山慈姑,醫方取此合爲丸,名玉樞丹,詳本草綱目。
又葉都郞切,音當。
【魏敷鯨魚燈賦】寫載其形托于金燈,隆脊矜尾鬐甲舒張。
【集韻】本作鐙。
【說文】鐙,錠也。
【註】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
今俗別作燈。
非是。
燉 【巳集中】【火字部】 燉 【玉篇】徒昆切【集韻】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
【玉篇】火盛貌。
【廣韻】火色。
又燉煌,郡名。
【漢書】作敦煌。
煌大也。
詳前煌字註。
又【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義同。
又與焞通。
◎按周禮春官菙氏疏,引士喪禮,楚焞作楚燉。
釋文雲:燉,吐敦反。
又徒敦反。
又在悶反。
又祖悶反。
一音純本反。
一音祖舘反。
是燉焞通也。
互詳前焞字註。
燊 【巳集中】【火字部】 燊 【唐韻】所臻切【集韻】疏臻切,□音莘。
【說文】盛貌。
從焱,在木上。
又【玉篇】炎盛和貌。
【廣韻】熾也。
又【說文】一曰役也。
又【集韻】【類篇】□胡瓜切,音譁。
熾也。
又【五音集韻】蘇內切,音碎。
盛也。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古胡切,音孤。
【玉篇】大脯。
【廣韻】脯。
【類篇】埤蒼,□,大膊也。
燋 【巳集中】【火字部】 燋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椒。
【說文】所以然持火也。
【玉篇】炬火也。
又【廣韻】傷火。
【禮內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
【釋文】焦字又作燋。
子消反。
【管子七臣七主篇】火暴焚,地燋草。
【前漢霍光傳】燋頭爛額爲上客。
又【後漢朱浮傳】上下燋心。
◎按上二義與焦通。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
【集韻】灼龜木。
【周禮春官菙氏】掌共燋契,以待蔔事。
【註】杜子春雲:燋讀爲細目燋之燋。
或曰如薪樵。
之樵謂所爇灼龜之木也。
故謂之樵。
契謂契龜之鑿。
【釋文】祖堯反。
又【集韻】子肖切,音醮。
灼龜炬也。
【儀禮燕禮註】灼燋也。
【釋文】燋哉妙反。
又【集韻】【類篇】□側角切,音捉。
【禮少儀】主者執燭抱燋。
【註】未□曰燋。
【釋文】燋,側角反。
又【集韻】卽約切,音爵。
【周禮春官燋契註】楚焞置於燋,在龜東,楚焞卽契,所用灼龜也。
燋謂炬其存火。
【疏】子春讀燋樵二者,皆作俗讀爲柴樵之樵。
後鄭不從,依音爲雀。
意取莊子爝火之義,熒熒然也。
【釋文】燋,哉約反。
【集韻】本作爝。
或作焳熦。
詳爝字註。
又【集韻】職略切,音勺。
本作灼。
詳灼字註。
又資昔切,音積。
亦灼龜炬。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
持荊然火,以灼龜也。
燌 【巳集中】【火字部】 燌 【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王充論衡】中身則皮膚灼燌。
【玉篇】本作焚。
燎 【巳集中】【火字部】 燎 【玉篇】【正韻】□力弔切,音料。
【玉篇】庭燎國之大事,樹以照衆也。
【詩小雅】庭燎之光。
【釋文】鄭雲:在地曰燎,執之曰燭,樹之門外曰大燭,於內曰庭燎,皆是照衆爲明。
【禮月令】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
【周禮天官閽人】設門燎。
【註】地燭也。
又【玉篇】放火也。
又【詩陳風】佼人燎兮。
【朱傳】燎明也。
又【詩小雅】燎之方揚。
【箋】火田曰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照切,音療。
【廣韻】照也。
又【廣韻】一曰宵田。
又【廣韻】放火也。
【詩大雅】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又【集韻】本作尞。
【前漢郊祀志】尞禋有常用。
【註】師古曰:尞與燎同。
又【唐韻】力小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絞切,□音繚。
【說文】本作□,亦放火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
【註】燎,力召反。
又力鳥反。
又【集韻】或作□。
亦作轑。
【前漢杜欽傳】欲以熏轑天下。
【註】師古曰:轑,讀曰燎。
假借用字。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縱火焚也。
又離昭切,音摎。
火在地曰燎。
【詩小雅庭燎釋文】徐邈音力燒反。
燏 【巳集中】【火字部】 燏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音聿。
【玉篇】光貌。
【廣韻】火貌。
燐 【巳集中】【火字部】 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說文】本作。
詳字註。
【淮南子汜論訓】老槐生火,久血爲燐。
又【詩豳風熠耀宵行傳】熠燿,燐也。
燐,螢火也。
又【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離珍切,□音鄰。
又【集韻】裡忍切,音嶙。
義□同。
燑 【巳集中】【火字部】 燑 【集韻】徒東切,音同。
本作烔。
詳烔字註。
燒 【巳集中】【火字部】 燒 【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屍招切,□音□。
【說文】□也。
【玉篇】燔也。
【禮月令】仲夏毋燒灰。
【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又燒當,羌名。
【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
【廣韻】放火。
【韻會】野火曰燒。
燓 【巳集中】【火字部】 燓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燒切田也。
又【集韻】符分,音汾。
本作焚。
詳焚字註。
燔 【巳集中】【火字部】 燔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
【說文】□也。
【玉篇】燒也。
【廣韻】炙也。
【詩小雅】或燔或炙。
【箋】燔,燔肉也。
炙,炙肝也。
又【大雅】載燔載烈。
【傳】傳火曰燔。
又與膰通。
【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
【釋文】燔,又作膰。
祭肉也。
又【定十四年】腥曰脤。
熱曰燔。
【孟子】燔肉不至。
又【集韻】焚,古作燔。
註詳八畫。
又葉汾沿切。
【左思魏都賦】琴高沈水而不濡,時乗赤鯉而周旋。
師門使火以驗術,故將去而焚燔。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舒贍切,音。
□,行搖曳貌。
燕 【巳集中】【火字部】 燕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宴。
【說文】□鳥也。
籋口布翄枝尾,象形。
【爾雅釋鳥】燕燕,□。
【疏】燕燕,又名□。
古人重言之。
【詩邶風】燕燕于飛。
【玉篇】俗作鷰。
【集韻】亦作。
又【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註】燕,猶褻也。
又與醼通。
【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
【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
【儀禮】燕禮第六。
又【集韻】與宴通。
安也,息也。
【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疏】燕,安也。
【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傳】以安待天子。
【又】或燕燕居息。
【傳】燕燕,安息貌。
【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
【註】閒燕,猶淸淨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
【玉篇】國名。
【爾雅釋地】燕曰幽州。
【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朱傳】燕召公之國。
◎按鄭箋雲:燕,安也。
讀去聲。
今從朱傳。
又【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
【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
【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
世本燕國姞姓。
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又姓。
【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
漢有燕倉。
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
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
本作宴。
引爾雅宴宴,居息也。
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
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
釋文雲:燕,于遍反。
又於顯反。
可証燕之有上聲也。
考證:〔【齊語】昔先君之處事也,使就閒燕。
〕謹照原文先君改聖王。
處事改處士。
牥 【巳集下】【牛字部】 牥 【廣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
【玉篇】良牛名。
日行二百裡。
【□天子傳】用牥牛二百,以行流沙。
【註】此牛能行流沙中,如橐駞。
【未集下】【舟字部】【廣韻】【集韻】□五忽切,音兀。
【玉篇】播舟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罪。
塞也。
燖 【巳集中】【火字部】 燖 【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尋。
【玉篇】本作燂。
詳燂字註。
又【集韻】或作燅。
【儀禮有司徹】乃燅屍俎。
【註】古文燅皆作尋。
記或作燖。
春秋傳曰:若可燖也,亦可寒也。
◎按左傳哀十二年,今本作若可尋也。
又【集韻】慈鹽切【韻會】昨鹽切,□音潛。
【玉篇】本作燂。
【集韻】沈肉於湯也。
或作爓煔。
【儀禮聘禮註】膚豕肉也。
惟燖者有膚。
【釋文】燖,劉音尋。
一本作爓,音潛。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閻。
【廣韻】本作燅。
詳燅字註。
燗 【巳集中】【火字部】 燗 【廣韻】【集韻】□郞旰切,瀾去聲。
【說文】本作爤。
詳爤字註。
燘 【巳集中】【火字部】 燘 【廣韻】武罪切【集韻】毋罪切,□音浼。
【玉篇】燘燘,爛也。
【集韻】熟謂之燘。
又【廣韻】呼罪切【集韻】虎猥切,□音賄。
又【集韻】呼回切,音灰。
義□同。
燙 【巳集中】【火字部】 燙 【字彙】徒浪切,音宕。
【篇海】盪,滌盪也。
出《釋典》。
又【篇海】徒郞切,音唐。
義同。
考證:〔【篇海】從郞切,音唐。
〕謹按從郞切不音唐。
謹照原文改徒郞切。
燚 【巳集中】【火字部】 燚 【五音篇海】以日切,音亦。
火貌。
燛 【巳集中】【火字部】 燛 【類篇】俱永切,音暻。
火名。
一曰日光。
營 【巳集中】【火字部】 營 【唐韻】【集韻】餘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
【說文】市居也。
從宮,熒省聲。
又【玉篇】度也。
【廣韻】造也。
【詩大雅】經之營之。
【箋】營表其位。
又【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
【箋】營治也。
【易繫辭】四營而成易。
【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
【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又【詩小雅】營營靑蠅。
【傳】營營,往來貌。
【釋文】營說文作謍。
小聲也。
又【禮禮運】營窟。
【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又【韻會】軍壘曰營。
【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
【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又【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註】營,也。
一曰衞也。
又營室,星名。
【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又【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
【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正音征。
又【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
【註】屏營,彷徨也。
又【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
【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又【敘傳】營信巫史。
【註】鄧展曰營惑也。
又【廣韻】州名。
舜分靑州爲營州。
【爾雅釋地】齊曰營州。
【註】自岱東至海。
【疏】博物志雲:齊有營丘,豈是名乎。
【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
【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
【註】或曰營丘。
又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又營漢侯國。
在濟南。
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鉤營,地名。
【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又姓。
【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
漢有京兆營郃。
又與熒通。
熒惑,星名。
亦作營。
見熒字註。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辯解也。
【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
【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又葉于方切,音王。
【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茟 【申集上】【艸字部】 茟 【玉篇】古芛字。
註詳四畫。
又【集韻】允律切,音聿。
【博雅】藜也。
又【類篇】兵笛切,音筆。
草名。
【佩觿集】俗以草名之茟,爲筆劄之筆,非。
又【字彙】引《法華經》註:草木花始也。
音委。
燠 【巳集中】【火字部】 燠 〔古文〕灹□【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郁。
【說文】熱在中也。
【爾雅釋言】燠煖也。
【註】今江東通言燠。
【書洪範】曰燠曰寒。
【前漢王褒傳】不苦盛暑之鬱燠。
又通作奧。
【詩唐風】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註】奧本又作燠。
又【小雅】日月方奧。
【禮內則】問衣燠寒。
【註】燠本又作奧。
◎按漢書五行志李尋王莽傳,燠皆作奧。
又與隩同。
【書堯典】厥民隩。
【史記堯本紀】作其民燠。
【集韻】或作□。
又【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音奧。
義同。
又【廣韻】燠釜以水添釜。
又【集韻】威遇切,音嫗。
燠休,痛念聲。
或作噢。
又【集韻】【類篇】□於求切,音憂。
義同。
【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註】燠休,痛念之聲。
【疏】燠,厚也。
休,美也。
〇按釋文休,虛喩反。
燠,徐音憂。
又於到反。
又乙六反。
三音皆可讀。
【集韻】或亦作奧。
又【廣韻】【集韻】□烏皓切,音襖。
【廣韻】甚熱也。
考證:〔【前漢王褒傳】不若盛暑之鬱燠。
〕謹照原文不若改不苦。
燡 【巳集中】【火字部】 燡 【廣韻】羊益切【集韻】夷益切,□音亦。
【廣韻】火甚之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赫訓光燡。
燡燡而爥坤。
【集韻】本作□。
光也。
或作曎。
◎按廣韻,□訓火甚,分爲二。
似不應分。
燢 【巳集中】【火字部】 燢 【集韻】轄覺切,音學。
燥也。
燣 【巳集中】【火字部】 燣 【廣韻】【集韻】□盧感切,音壈。
【玉篇】黃色。
【廣韻】黃焦。
考證:〔【廣韻】【集韻】□盧惑切,音壈〕謹照原文改盧感切。
燤 【巳集中】【火字部】 燤 【集韻】他代切,音貸。
燤焥,煙貌。
又【類篇】他達切,音闥。
義同。
又力蘖切,音列。
火斷也。
◎按集韻十七薛無燤字,惟有爄字,訓火斷也。
類篇疑誤。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笮同。
玬 【午集上】【玉字部】 玬 【川篇】音亶。
玉名。
燥 【巳集中】【火字部】 燥 【唐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喿。
【說文】從火喿聲。
乾也。
【易乾卦】火就燥。
【說卦】燥萬物者,莫熯平火。
【集韻】俗作□。
非是。
又【戰國策】燥于秦。
【註】猶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
義同。
燦 【巳集中】【火字部】 燦 【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音粲。
【說文】燦爛,明瀞貌。
又【集韻】通作粲。
【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爅 【巳集中】【火字部】 爅 【集韻】密北切,音墨。
【玉篇】火貌。
牃 【巳集中】【爿字部】 牃 【廣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疉。
【廣韻】牀版。
【集韻】牀簀也。
或作楪。
◎按楊子方言作牒。
燧 【巳集中】【火字部】 燧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
【玉篇】以取火於日。
【禮內則】左佩金燧,右佩木燧。
【註】金燧取火於日。
木燧鑽火也。
【左傳文十年】命夙駕載燧。
又【定二年】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
【註】燒火燧繫象尾。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註】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又【史記三皇紀】自人皇巳後,有五龍氏。
燧人氏。
又作遂。
【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
【註】夫遂,陽遂也。
【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
猶取火於木,爲木遂也。
又【史記韓安國傳】攻烽燧,互詳烽字註。
【玉篇】同。
亦作鐆。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謹按所引係攻金之事,與輈人無涉。
謹照原文輈人改金有六齊。
〔【史記三皇紀】自人王以後,有五龍氏。
燧人氏。
〕謹照原文人王改人皇。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龍玉切,音錄。
脂也。
又【玉篇】肥也。
燨 【巳集中】【火字部】 燨 【篇海】許其切。
火也。
燩 【巳集中】【火字部】 燩 【廣韻】苦角切【集韻】克角切,□音確。
【玉篇】火乾物。
【博雅】曝也。
又【集韻】詰歷切,音喫。
【廣韻】乾燥也。
燪 【巳集中】【火字部】 燪 【集韻】【類篇】□麤叢切,音怱。
【博雅】爟燪,炬也。
一曰溫也。
或省作。
燫 【巳集中】【火字部】 燫 【廣韻】【集韻】□勒兼切,音鬑。
【玉篇】燫熪,火不絕。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
義同。
【集韻】本作熑。
燬 【巳集中】【火字部】 燬 【唐韻】許委切【集韻】虎委切,□音毀。
【爾雅釋言】燬,火也。
【玉篇】烈火也。
【廣韻】火盛。
【詩周南】王室如燬。
【釋文】齊人謂火曰燬。
又【說文】人名。
【春秋僖二十五年】衞侯燬滅郉。
又【集韻】呼臥切,音貨。
【爾雅釋言】火也。
郭璞讀。
【詩周南如燬釋文】亦讀貨。
【玉篇】同□□。
燭 【巳集中】【火字部】 燭 【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
【說文】庭燎火燭也。
【廣韻】燈燭。
【禮曲禮】燭至起。
【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
又【玉篇】照也。
【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
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
【註】道光照也。
【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
歸邪出,必有歸國者。
漢元鳳四年,燭星見奎婁閒。
又南天燭,藥名。
赤者名文燭。
木而似草。
故又名南燭草。
又石燭,一名水肥,一名石脂,一名石液。
又姓。
【左傳僖二十八年】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又去聲。
【前漢武帝紀】見光集於雲壇,一夜三燭。
【註】服虔曰:燭,音炷。
師古讀如字。
又【唐韻正】音朱。
【張衡東京賦】德寓天覆,輝烈光燭,狹三王之趢趗,軼五帝之長驅。
又【唐韻正】後魏渴燭渾民,亦作可足渾民,又作可朱渾民。
考證:〔【前漢武帝紀】見光集於雲檀,一夜三燭。
〕謹照原文雲檀改雲壇。
燮 【巳集中】【火字部】 燮 【唐韻】蘇葉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協切,□音蜨。
【說文】從言,從又炎。
【爾雅釋詁】燮,和也。
【書洪範】燮友柔克。
【周官】燮理隂陽。
【詩大雅】燮伐大商。
又姓。
【正字通】宋禦史燮玄圖。
又【玉篇】火熟也。
【說文】籀文作□。
從□。
□音飪。
讀若溼。
【註】徐鉉曰:□燮二字義相出入。
◎按說文玉篇合燮□爲一。
集韻燮專訓和。
□本作□,專訓大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陟加切,音奓。
誕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醜鳩切,音抽。
竹相合也。
燯 【巳集中】【火字部】 燯 【集韻】郞丁切,音靈。
本作爧。
詳爧字註。
燰 【巳集中】【火字部】 燰 【篇海】烏灰切,音隈。
煨火也。
燱 【補遺】【巳集】【火字部】 燱 【字彙補】於戲切,音意。
人名。
【高子遺書】恭和王次子惟燱。
燲 【補遺】【巳集】【火字部】 燲 【篇海類編】虛業切,音脅。
火氣也。
燳 【備考】【巳集】【火字部】 燳 【字彙補】同照。
燸 【巳集中】【火字部】 燸 【集韻】汝朱切,音需。
溫也,燒也。
燹 【巳集中】【火字部】 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
【說文】火也。
又【玉篇】先踐切【廣韻】【集韻】息淺切,□音鮮。
【玉篇】野火。
【廣韻】字林雲:逆燒亦作□。
又【集韻】許利切【韻會】虛器切,□音□。
火也。
又【集韻】妨正切,音聘。
火貌。
又敷文切,音芬。
義同。
峍 【寅集中】【山字部】 峍 【集韻】勒沒切。
同□。
□矹,山崖也。
或作硉峍。
又音義通嵂。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嵂崒。
或作峍。
狲 【巳集下】【犬字部】 猻 【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蘇昆切,□音孫。
【玉篇】猴猻也。
燺 【巳集中】【火字部】 燺 【廣韻】【集韻】□苦浩切,音考。
【玉篇】燥也。
【廣韻】火乾。
【集韻】或省作熇。
燻 【巳集中】【火字部】 燻 【廣韻】許雲切,音勳。
同熏。
【列子湯問篇】燻則煙上。
【集韻】熏,俗作燻。
非是。
又【集韻】籲運切,音訓。
【庾肩吾詩】柏燻起文。
考證:〔【列子殷湯篇】燻則煙上。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燼 【巳集中】【火字部】 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刃切,音賮。
【玉篇】同。
詳字註。
【左傳襄四年】收二國之燼。
【註】燼遺民。
【吳語】安受其燼。
【註】燼餘也。
又葉咨辛切,音津。
【詩大雅】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傳】災餘曰燼。
燽 【巳集中】【火字部】 燽 【廣韻】直由切【集韻】陳留切,□音儔。
【廣韻】著也。
【集韻】本作燾。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古我切【集韻】賈我切,□音哿。
筍也。
【廣韻】筍□,筍葅,出南中。
【酉集中】【走字部】【集韻】通都切,音。
【玉篇】□,伏地也。
又【集韻】【類篇】□同都切,音徒。
義同。
爇 【巳集中】【火字部】 爇 【唐韻】【集韻】【韻會】如劣切【正韻】儒劣切,□音焫。
【說文】本作□。
燒也。
從火蓺聲。
【註】徐鉉曰:說文無蓺字,當從火從艸,熱省聲。
【左傳僖二十八年】爇僖負羈氏。
【周禮春官菙氏】凡蔔以明火爇燋。
【史記秦始皇紀】入火不爇。
【廣韻】與焫同。
又【唐韻正】如銳反,義同。
爈 【巳集中】【火字部】 爈 【廣韻】力居切【集韻】淩如切,□音閭。
【玉篇】燒也。
【廣韻】火燒山界。
【集韻】山火曰爈。
又【集韻】良據切,音慮。
義同。
【南史羊元保傳】山澤熂爈。
爉 【巳集中】【火字部】 爉 【類篇】□本字。
爊 【巳集中】【火字部】 爊 【集韻】【正韻】□於刀切,音鏖。
【玉篇】溫也。
【集韻】煨也。
【前漢楊惲傳】烹羊炰羔。
【註】師古曰:炰毛炙肉也。
卽今所謂爊也。
爊,一高反。
【集韻】或作□。
◎按廣韻類篇韻會別作□。
爌 【巳集中】【火字部】 爌 【唐韻】【集韻】【韻會】□苦謗切,音纊。
【玉篇】光明也。
【廣韻】本作曠。
又【廣韻】呼晃切【集韻】【韻會】虎晃切,□音恍。
【廣韻】爌朗,寬明也。
又【廣韻】丘晃切【集韻】苦晃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兤黋。
又【廣韻】火光。
又【集韻】【韻會】【正韻】□戸廣切,音愰。
本作晄,明也。
或作熿兤煌。
【揚雄甘泉賦】北爌幽都。
爍 【巳集中】【火字部】 爍 【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鑠。
【說文】灼爍,光也。
又【呂氏春秋】人民淫爍不同。
又與鑠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爲刃。
【釋文】爍音餘灼反。
義當作鑠。
始灼反。
【集韻】或作鑠。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本作爚。
詳爚字註。
又歷各切,音樂。
暴爍木枝葉缺落貌。
通作樂。
又力角切,音犖。
義同。
或作樂。
爏 【巳集中】【火字部】 爏 【集韻】郞狄切,音歷。
火貌。
或作。
爐 【巳集中】【火字部】 爐 【玉篇】洛乎切,音盧。
火爐也。
【範緻能詩】何如田舍火爐頭。
【備考】【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同。
爑 【巳集中】【火字部】 爑 【集韻】疾雀切,音皭。
本作爝。
同燋熦。
詳爝字註。
爒 【巳集中】【火字部】 爒 【唐韻】【集韻】□力照切,音療。
【說文】本作□。
炙也。
從炙□聲。
【集韻】或作膫。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
義同。
【類篇】或作□。
爓 【巳集中】【火字部】 爓 【唐韻】【集韻】□餘廉切,音鹽。
【說文】火門也。
從火,閻聲。
【玉篇】火焰也。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廉切,□音。
【廣韻】本作燅。
詳燅字註。
【禮禮器】三獻。
爓【註】爓,沈肉于湯也。
【釋文】似廉切。
又【郊特牲】三獻爓。
【釋文】爓,本作□。
夕廉反。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
本作燖。
詳燖字註。
又【正韻】徐心切,音尋。
【禮祭義】爓祭。
【註】湯肉曰爓。
【釋文】音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豔。
【廣韻】光也。
同焰。
【集韻】火光同。
炎,燄,□。
【班固西都賦】光爓朗以景彰。
又【東都賦】吐爓生風。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丁故切,音妒。
格也。
【辰集下】【毛字部】【集韻】雙隹切,音衰。
毿,毛長貌。
一曰狐貌。
或作綏。
爔 【巳集中】【火字部】 爔 【玉篇】許其切,音僖。
火也。
又【集韻】虛宜切,音犧。
本作曦赫曦日光。
或作。
爕 【巳集中】【火字部】 爕 【字彙】俗燮字。
爖 【巳集中】【火字部】 爖 【玉篇】魯紅切,音龍。
火也。
爙 【巳集中】【火字部】 爙 【集韻】汝兩切,音攘。
【玉篇】火也。
爚 【巳集中】【火字部】 爚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火飛也。
【集韻】或作爍。
又【說文】一曰□也。
又【玉篇】光也,電光也。
【廣韻】煜耀,光明。
又【莊子胠篋篇】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
又【班固西都賦】震震爚爚。
【註】奔走貌。
又【廣韻】書藥切【集韻】【類篇】式灼切,□音爍。
義同。
又【廣韻】儵爚,光貌。
又【唐韻正】爚,與燿通。
【荀子緻仕篇】夫燿蟬者,務在明其火,振其樹而已。
【呂氏春秋】作爚蟬。
甪 【午集上】【用字部】 甪 【正字通】角字之譌。
詳角字註。
爛 【巳集中】【火字部】 爛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瀾去聲。
【廣韻】火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
【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
又【廣韻】明也。
【詩鄭風】明星有爛。
又【唐風】錦衾爛兮。
又【大雅】爛其盈門。
【史記蕭何世家贊】何之勳爛焉。
【司馬相如子虛賦】明爛龍鱗。
又【公羊傳僖十九年】魚爛而亡。
【註】魚爛從內發。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麗靡爛漫於前。
【註】索隱曰:列女傳雲:桀造爛漫之樂。
【廣韻】本作爤。
【集韻】與燗,煉□同。
又【正韻】離閑切,音闌。
【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搏兮,靑黃雜糅文章爛兮。
【韓愈江漢詩】凄風結衝波,狐裘能禦寒。
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
◎按集韻類篇別作□。
亦作爤。
爜 【巳集中】【火字部】 爜 【集韻】徂聰切,音叢。
火貌。
爝 【巳集中】【火字部】 爝 【廣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
【說文】苣火祓也。
【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呂氏春秋】湯得伊尹,祓之于廟,爝以爟火。
釁以犧徦。
【集韻】或作燋焳熦。
◎按廣韻:爝燋分訓,與集韻異。
又【廣韻】在爵切【集韻】疾雀切,□音嚼。
又【廣韻】【集韻】□子肖切,音醮。
義□同。
又【唐韻正】呂氏春秋:爝火作焦火。
爞 【巳集中】【火字部】 爞 【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音彤。
【玉篇】熏也熱也。
【廣韻】旱熱也。
【集韻】或作蟲。
又【廣韻】直弓切。
【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
義同。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
【疏】大雅雲漢雲:蘊隆蟲蟲。
爞,蟲音義同。
【爾雅】或省作燭。
通作蟲。
又【集韻】徒東切,音同。
本作烔。
或作燑。
詳烔字註。
◎按爾雅釋文本音同。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敷空切【集韻】敷馮切,□音豐。
山名。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展呂切,音貯。
【博雅】智也。
又【集韻】丈呂切,音甯。
義同。
爟 【巳集中】【火字部】 爟 【廣韻】【集韻】【韻會】□古玩切,音貫。
【說文】舉火曰爟。
【周禮夏官司爟註】杜子春雲:爟爲私火。
鄭謂爟讀如予若觀火之觀。
今燕俗名湯熱爲觀。
則爟火謂熱火歟。
【釋文】觀,古煥反。
又【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
又凡祭祀則祭爟。
【疏】謂祭先出火之人。
又【廣韻】烽火也。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
亦烽火也。
又【周禮夏官司爟註】故書爟爲燋。
◎按杜子春雲:燋當爲爟。
疏雲:子春不從古書燋,還從爟。
然註有此音,今存之。
【酉集上】【言字部】【玉篇】【集韻】□他口切,偸上聲。
誘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逸職切,音弋。
竹索。
又【玉篇】餘織切。
義同。
爡 【巳集中】【火字部】 爡 【集韻】醜伐切,音察。
【玉篇】爡爡,燒起也。
又【集韻】敕列切,音屮。
爡焥煙貌。
又他達切,音闥。
義同。
爢 【巳集中】【火字部】 爢 同。
【屈原離騷】精瓊爢以爲粻。
【註】瓊爢物之珍者。
爣 【巳集中】【火字部】 爣 【廣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帑。
【廣韻】爣朗,火光寬明。
爤 【巳集中】【火字部】 爤 【唐韻】【集韻】□郞旰切,瀾去聲。
【說文】熟也。
同燗。
【廣韻】同爛。
【集韻】亦作煉。
爥 【巳集中】【火字部】 爥 【韻會】朱欲切,音囑。
本作曯。
照也。
一通作燭。
【班固東都賦】散皇明以爥幽。
爧 【巳集中】【火字部】 爧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廣韻】火光貌。
【集韻】或作燯。
爨 【巳集中】【火字部】 爨 〔古文〕□【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音□。
【說文】齊謂之炊爨。
□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內火。
【玉篇】竈也。
【詩小雅】執爨踖踖。
【傳】爨,饔爨,稟爨也。
【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
【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
【註】爨,今之竈。
主於其竈煑物。
【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
【註】爨,火上。
又姓。
【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
【蜀志】建寧大姓。
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韻】或作熶。
詳熶字註。
又取絹切,音縓。
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
義同。
【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註】以火炊水。
◎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爲平聲,靜音爲去聲。
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
註:爨,炊也。
及孟子,以□甑爨。
似皆宜讀平聲。
乃孟子無釋文。
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
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爩 【巳集中】【火字部】 爩 【廣韻】紆物切【集韻】紆勿切,□音鬱。
【玉篇】煙出也。
【集韻】炪爩煙出。
【廣韻】煙氣。
爪 【巳集中】【爪字部】 爪 〔古文〕【唐韻】【集韻】□側絞切,音抓。
【說文】覆手曰爪。
【詩小雅】祈父子王之爪牙。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凡攫閷援簭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廣韻】手足甲也。
【集韻】本作。
或作蚤搔。
◎按韻會雲:說文爪本爲抓爪之爪,非手足甲也。
亦太迂泥,不可從。
又【集韻】【類篇】□阻敎切,音笊。
【集韻】覆手取物。
一曰扟也。
爼 【巳集中】【爻字部】 爼 【正字通】俎字之譌。
◎按說文,玉篇,類篇俱列且部,從仌,不從爻。
字彙雲:爼俗俎字。
非。
《正字通》是。
爬 【巳集中】【爪字部】 爬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巴切,音琶。
【廣韻】搔也。
【韓愈進學解】□羅剔抉。
又【月蝕詩】□沙腳手鈍。
又姓。
【廣韻】本杞東樓公之後,避難攺焉,西魏襄州刺史爬秀。
【廣韻】或作把。
【韻會】或作杷。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同□。
【申集中】【蟲字部】【海篇】同蜿。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音醉。
塞穴也。
獅 【巳集下】【犬字部】 獅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音師。
【玉篇】猛獸也。
【爾雅釋獸】狻麑。
【註】卽獅子也。
漢順帝時疎勒王來獻犎牛及獅子。
東觀記:疎勒王遣使文時詣闕,獻獅子,似虎,正黃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鬥。
◎按後漢書順帝紀作師。
【正字通】獅,牡者有耏髥,尾大如鬥。
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
毎一吼,百獸辟易。
一名白獸。
又【廣韻】犬生二子。
〇按爾雅釋畜:犬生二師,作師。
爭 【巳集中】【爪字部】 爭 〔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
【說文】引也。
從□。
【徐鉉曰】音曳。
□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
【廣韻】競也。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又【玉篇】諫也。
又訟也。
【增韻】理也,辨也。
【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又姓。
【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
義同。
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
【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争,非。
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照原文非理改非禮。
爯 【巳集中】【爪字部】 爯 〔古文〕□【唐韻】處陵切【集韻】蚩承切,□音稱。
【說文】幷舉也。
從爪,冓省。
又【集韻】昌孕切,音偁。
大也,舉也。
爰 【巳集中】【爪字部】 爰 【唐韻】羽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說文】引也。
從□從于。
【集韻】謂引詞也。
【爾雅釋詁】粵于爰日也。
爰粵于也。
【註】轉相訓。
【書鹹有一德】爰革夏正。
【傳】爰,於也。
【詩小雅】爰及矜人。
【箋】爰,日也。
又【爾雅釋訓】爰爰,緩也。
【詩王風】有兔爰爰。
【傳】爰爰,緩意。
又【揚子方言】爰,恚也。
楚曰爰。
又【廣韻】哀也。
又【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
【註】分公田之稅舊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
【疏】爰,易也。
謂舊入公者,乃攺易於所賞之衆。
又【史記張湯傳】劾掠治,傳爰書。
【註】爰,換也。
古者重□嫌有愛惡,故換獄書,使他官考實之。
又【爾雅釋鳥】爰居,雜縣。
【疏】爰居,大如馬駒。
一名雜縣。
【魯語】海鳥曰爰居裔。
又【說文】籀文爲車轅字。
又姓。
【廣韻】袁或作爰。
出濮陽舜裔胡公之後。
愛 【卯集上】【心字部】 愛 〔古文〕□□□【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同。
仁之發也。
從心旡聲。
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
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
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
又姓。
宋刺史愛申。
又葉烏胃切,音穢。
【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
【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
達人兼善,廢已存愛。
【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
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
爲 【巳集中】【爪字部】 爲 〔古文〕□□【唐韻】薳支切【集韻】于嬀切,□音潙。
【說文】母猴也。
其爲禽好爪。
爪母猴象也。
下腹爲母猴形。
王育曰:爪象形也。
又【爾雅釋言】作,造,爲也。
【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
【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又治也。
【晉語】疾不可爲也。
【註】爲,治也。
又使也。
【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
【註】爲,猶使也。
又語詞。
【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又姓。
【廣韻】風俗通雲:漢有南郡太守爲昆。
【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
【廣韻】助也。
【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
【書鹹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
【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
徐雲:四爲字皆于僞反。
又【多士】惟我下民秉爲。
【詩大雅】福祿來爲。
【箋】爲,猶助也。
【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又葉吾何切,音莪。
【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
我生之初,尙無爲。
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爴 【備考】【巳集】【爪字部】 爴 【篇海類編】同□。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胡管切,音緩。
□,徐行。
【戌集中】【阜字部】【集韻】剛鶴切,音各。
人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幾侯張,以朝鮮王子漢兵圍朝鮮降侯。
又【集韻】【韻會】□各頟切,音格。
義同。
爵 【巳集中】【爪字部】 爵 〔古文〕□□□□【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雀。
【說文】禮器也。
象爵之形。
中有鬯酒。
又持之也。
所以飮器。
象爵者取其鳴節。
節足,足也。
【字彙】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
【埤雅】一升曰爵。
亦取其鳴節,以戒荒淫。
【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
鄭箋康虛也。
又《禮記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又【儀禮鄕飮酒禮】揖讓如初,升乃羞無算爵。
又【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
又【集韻】爵位也。
【廣韻】封也。
殷爵三等。
周爵五等。
三等法三光也。
五等法五行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馭羣臣,一曰爵。
【註】爵謂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
【疏】以德詔爵以賢乃受爵也。
又【埤雅】大夫以上與燕賞。
然後賜爵,以章有德,故謂命秩爲爵祿爵位。
【書武成】列爵惟五。
【傳】公侯伯子男也。
又【廣韻】爵,量也。
量其職,盡其才也。
又官名。
【前漢汲黯傳】爲主爵都尉。
又鳥名。
【孟子】爲叢敺爵者鸇也。
【疏】鸇能食鳥雀。
又葉資昔切,音卽。
【陸機贈顧驃騎詩】淸塵旣彰,朝虛好爵,敬子侯度,愼徽百辟。
又葉子結切,音節。
【蘇軾補龍山文】宰夫揚觶,兕觥舉罰,請歌相,以侑此爵。
【註】罰,房穴反。
【玉篇】本作□。
考證:〔【詩小雅】酌彼康爵。
【箋】康,虛也。
又【禮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又【射義】發彼爾的以祈爾爵。
〕謹按發彼有的亦係引小雅賓筵,詩應在酌彼康爵之上,射義亦屬引詩,應以詩爲主。
謹改爲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
鄭箋康虛也。
又禮記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蘇軾補龍山文】宰夫揚觶,兕觥舉罰,請歌相鼠,以侑此爵。
【註】罰,房六反。
〕謹照原文房六反改房穴反。
父 【巳集中】【父字部】 父 【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輔。
【說文】矩也。
家長率敎者。
從又,舉杖。
【釋名】父,甫也。
始生已者。
【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
【爾雅釋親】父爲考。
父之考爲王父。
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
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
父之世父。
叔父爲從祖祖父父。
之晜弟先生爲世父。
後生爲叔父。
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
父之從晜弟爲族父。
又【詩小雅】以速諸父。
【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
又老叟之稱。
【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府。
【集韻】同甫。
【廣韻】男子之美稱。
【詩大雅】維師尚父。
【箋】尚父,呂望也。
尊稱焉。
◎按管仲稱仲父。
孔子稱尼父。
範增稱亞父。
皆倣此。
又野老通稱。
【戰國策】田父見之。
又【詩小雅】祈父。
【傳】司馬也。
又【春秋桓十三年】盟于武父。
【註】武父,鄭地。
【釋文】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又【廣韻】漢複姓。
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
漢初皇父鸞,改父爲甫。
又【正韻】防父切,音附。
父母。
〇按父字古無去聲。
正韻始收入五暮。
俗音從之。
防父切,父字誤。
又葉扶缶切【蘇轍釀酒詩】誰來共佳節,但約鄕人父,生理正艱難,一醉陶衰朽。
考證:〔【廣韻】漢複姓。
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漢初,王父鸞,改父爲甫。
〕謹照廣韻原文王父改皇父。
爸 【巳集中】【父字部】 爸 【玉篇】蒲可切【廣韻】捕可切【集韻】部可切,□婆上聲。
【玉篇】父也。
【正字通】夷語稱老者爲八八。
或巴巴。
後人因加父作爸字。
蜀謂老爲波。
宋景文謂波當作皤。
黃山谷貶涪,號涪皤。
又【集韻】必駕切,音霸。
吳人呼父曰爸。
爹 【巳集中】【父字部】 爹 【廣韻】屠可切【集韻】【韻會】待可切,□音舵。
【廣雅】爹,父也。
【南史梁始興王憺傳】詔徵還朝,人歌曰:始興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時復來哺乳我。
荊土方言謂父爲爹,故雲。
【廣韻】爹,北方人呼父,與南史不合。
【韓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
◎按集韻雲:說文爹,父也。
說文本無父部,又不載多部,集韻引說文誤。
又【廣韻】【集韻】陟邪切【正韻】丁邪切,□雅平聲。
【廣韻】羌人呼父也。
考證:〔【廣韻】爹,父也。
〕謹照原書廣韻改廣雅。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箭。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正韻】聳允切,□音筍。
【廣韻】同簨。
【張衡西京賦】負□業而餘怒,乃奮翅而騰驤。
【薛註】懸鐘格曰□,當□下爲兩飛獸以背負,又以闆置上爲業。
爺 【巳集中】【父字部】 爺 〔古文〕□【玉篇】以遮切,音耶。
俗呼爲父爺字。
【古木蘭詩】軍書三十卷,卷卷有爺名。
忇 【卯集上】【心字部】 忇 【五音集韻】盧則切,音勒。
【玉篇】功大也。
又一本【玉篇】思也。
◎按《說文》止有字,從十。
解曰:材十人也。
玉篇從十,從心□見,然于從十者,則訓曰材十人也。
于從心者,則一本訓曰功大也。
一本訓曰思也。
蓋《說文》之後,廣益之字原多,而從十之,與從心之忇,應必有別。
緣傳寫者譌,註釋者又譌,而廣韻,集韻遂棄此字。
至韓孝彥五音集韻收此字,而註曰功大,又註曰材十人也,則又將從心之忇,混于從十之矣。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集韻】□莫江切,音茫。
五,山名,在蜀。
【正字通】一說蜀山無名,西南夷部有冉駹,今四川之松潘地也。
漢武帝丹開駹,爲汶山郡,唐置松州,宋爲茂州。
考證:〔【正字通】一說蜀山無名,西南夷部有丹駹,今四川之松潘地也。
漢武帝丹駹,爲汶山郡。
〕謹按史記漢書丹俱作冉,據改作冉。
爻 【巳集中】【爻字部】 爻 【唐韻】胡茅切【集韻】【韻會】【正韻】何交切,□音肴。
【說文】交也。
象易六爻頭交也。
【易繫辭】爻者,言乎變者也。
又爻也者。
效此者也。
又爻也者。
效天下之動者也。
又【集韻】後敎切,音斆。
本作效。
象也。
一曰功也。
或作傚効。
通作詨。
【正韻】易,爻法之謂坤。
陸音胡孝切,按易繫辭今文作效。
爽 【巳集中】【爻字部】 爽 "〔古文〕□【唐韻】疏兩切【集韻】所兩切,□音塽。
【說文】明也。
從從大。
【註】徐鍇曰:大,其中□縫光也。
【書仲虺之誥】用爽厥師。
【傳】爽,明也。
又【盤庚】故有爽德自上。
【傳】湯有明德在天。
◎按蔡傳:故有爽德爲句。
自上二字連下,其罰汝三字爲句,爽訓失也。
與孔傳異。
又康誥:爽惟民迪吉康。
又大誥:爽邦由哲。
左傳昭四年:二惠競爽。
又昭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又【書太甲】先王昧爽丕顯。
又【牧誓】時甲子昧爽。
【傳】昧爽,早旦。
又【左傳昭三年】請更諸爽塏者。
【註】爽,明也。
〇按增韻雲:又淸快也。
卽爽塏之義。
又史記屈原賈誼傳:爽然自失矣。
又【爾雅釋言】爽,差也,忒也。
【揚子方言】爽,過也。
【書洛誥】惟事其爽侮。
【周語】晉侯爽二。
【列子黃帝篇】昏然五情爽惑。
又【揚子方言】爽猛也。
齊晉曰爽。
又【廣韻】烈也。
又貴也。
又星名。
細爽,免星七之一。
見【史記天官書】又【左傳昭十七年】爽鳩氏司□也。
【註】爽鳩,鷹也。
又人名,左爽見【戰國策】。
又【類篇】師莊切,音霜。
義同。
【詩衞風】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又【小雅】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〇按朱子詩傳,爽葉師莊反。
集韻,爽本載十陽韻中。
古有此音,不必葉也。
又【老子道德經】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又【楚辭招魂】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註】敗也。
楚人謂羹敗曰爽。
又【左傳定二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
【釋文】爽,音霜。
馬無肅爽之名。
爽,或作霜。
賈逵雲:色如霜紈。
馬融說肅爽,鴈也。
馬似之。
〇按廣韻十陽韻中作驦。
同騻。
不載爽字。
惟集韻驦註雲:通作爽。
又葉音生。
【後漢馬融傳】豐彤薱蔚,崟□槮爽,翕習春風,含津吐榮。
【註】槮爽,林木貌。
爽協音生。
考證:〔【周語】晉君爽二。
〕謹照原文晉君改晉侯。
〔【老子道德經】五味令人口爽。
馳獵田騁令人心發狂。
〕謹照原文馳獵田騁改馳騁田獵。
" 爾 【巳集中】【爻字部】 爾 【唐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音邇。
【說文】麗爾,猶靡麗也。
本作□。
從冂從,其孔,尒聲。
此與爽同意。
又【玉篇】爾,汝也。
【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
又【禮檀弓】爾毋從從爾。
爾毋扈扈爾。
【註】爾,語助。
【廣韻】尒義與爾同。
詞之必然也。
又譍詞。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諾諾復爾爾。
【世說】聊復爾耳。
又同邇。
【詩大雅】戚戚兄弟,莫遠具爾。
【箋】爾,謂進之也。
【疏】邇是近義,謂揖而進之。
【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
【註】爾,近也。
或曰移也。
右之,便屍食也。
【周禮地官肆長】實相近者,相爾也。
【註】爾,亦近也。
又【前漢藝文志】爾雅三卷二十篇。
【註】張晏曰:爾,近也。
雅,正也。
又【集韻】乃禮切,音禰。
【集韻】本作濔。
滿也。
又一曰爾爾,衆也。
又【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註】爾華,盛貌。
【釋文】爾,乃禮反。
又【爾雅釋草】綦,月爾。
【疏】綦,一名月爾,可食之菜也。
考證:〔【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
【註】爾,近也。
或曰移也。
右之,便屍食也。
〕謹照原文上右下增之字。
爿 【巳集中】【爿字部】 爿 〔古文〕□【篇海】疾羊切。
見龍龕。
義闕。
【說文】牀從木爿聲。
【註】徐鍇曰:爿則牀之省。
象人衺身有所倚著。
至於牆□戕狀之屬,□當從牀省聲。
李陽冰言木右爲片,左爲爿。
【說文】無爿字,故知其妄。
【鄭樵六書略】爿,殳也。
亦判木也。
音牆。
隷作爿。
【周伯琦正譌】爿,疾羊切,判木也。
從半木。
左半爲爿,右半爲片。
【正字通】唐本說文有爿部。
張參五經文字亦有之。
周鄭二家皆以李說爲然。
與徐說相反。
然鄭謂殳卽爿,誤也。
判木之說近是。
◎按徐鍇素稱博洽。
果唐本《說文》有爿部,鍇卽唐宋閒人,不應雲無。
且玉篇亦無爿部,類篇爿字偏旁歸幷片部,篇海止有牀部,亦俱無爿部。
司馬光曰:傳寫之譌,片或作爿。
此皆祖述說文。
若據周鄭二家,而廢徐氏之說,亦未爲當,存以俟考。
又字彙,蒲閑切,音瓣。
爿片未知所據,然爿片二字,今俗音有之。
牀 【巳集中】【爿字部】 牀 【唐韻】【集韻】仕莊切【正韻】助莊切,□狀平聲。
【說文】安身之坐者。
【廣韻】簀也。
【釋名】人所坐臥曰牀。
牀,裝也。
所以自裝載也。
【廣雅】棲謂之牀。
【通俗文】八尺曰牀。
【易剝卦】剝牀以足。
【註】牀者,人所以安也。
又井榦曰牀。
【樂府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牀。
又【爾雅釋草】盱虺牀。
【註】蛇牀也。
一名馬牀。
【廣韻】俗作床。
牁 【巳集中】【爿字部】 牁 【廣韻】古
帽引四角之縫。
裙爲數條之殺。
【餅賦】三春之初,隂陽交際,寒氣旣除,溫不至熱。
【正字通】說文本作□,十二畫。
省作熱。
非。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巽作。
〇按《說文》巽從□。
□,二卩也。
《廣韻》因篆文從二弓,遂書作。
《字彙》又誤入弓部,非。
熲 【巳集中】【火字部】 熲 【唐韻】【韻會】【正韻】□古迥切,音炯。
【說文】火光也。
【廣韻】輝也。
【詩小雅】無思百憂不出于熲。
【傳】熲,光也。
又【集韻】涓熒切,音扃。
義同。
或作耿。
又【五音集韻】古文耿字。
註詳耳部四畫。
◎按熲字,說文,玉篇,篇海,俱在火部,訓作火光。
字彙,《正字通》,收入頁部,非。
今特改正。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而兗切【類篇】【集韻】乳兗切,□音耎。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蘇典切,飯帚。
熶 【巳集中】【火字部】 熶 【集韻】取亂切,音竄。
本作爨。
或作□。
詳後爨字註。
狽 【巳集下】【犬字部】 狽 【廣韻】【集韻】□博蓋切,音貝。
【玉篇】狼狽也。
【集韻】獸名。
狼屬也。
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離則顚,故猝遽謂之狼狽。
【後漢儒林傳】狼狽折劄之命。
熷 【巳集中】【火字部】 熷 【廣韻】作滕切【集韻】咨騰切,□音增。
【廣韻】蜀人取生肉於竹中炙。
◎按說文集韻本作□。
玉篇本作□。
又【集韻】慈陵切,音繒。
義同。
〇按集韻本亦作□。
燍 【巳集中】【火字部】 燍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玉篇】焦氣也。
【廣韻】火焦臭也。
【集韻】烴也。
又【集韻】先齊切,音西。
烴燍,焦貌。
又銑挺切,音醒。
焦也。
珋 【午集上】【玉字部】 珋 【集韻】力九切,音柳。
石也。
【正字通】俗□字。
熸 【巳集中】【火字部】 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
【玉篇】火滅也。
【孔叢子廣詁一】熸,滅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夷師熸。
【註】吳楚之閒,謂火滅爲熸。
又【昭二十三年】楚師熸。
【註】其軍人無復氣勢。
【劉向說苑】蔔戰龜熸。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
義同。
熹 【巳集中】【火字部】 熹 【唐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音僖。
【說文】炙也。
【玉篇】熱也,烝也。
又【玉篇】熾也。
【廣韻】盛也,博也。
【後漢桓帝紀】改元延熹。
又【靈帝紀】改元光熹。
又【諡法】有功安人曰熹。
又人名。
【宋史朱熹傳】字元晦,號仲晦。
又【正字通】微陽也。
【陶潛歸去來辭】恨晨光之熹微。
又通作訢。
【禮樂記】天地訢合。
【註】訢讀爲熹。
熹,猶烝也。
【疏】言天地之氣烝動,猶若人之熹也。
【說文】本作□。
【玉篇】同熺。
或作暿、熙。
熺 【巳集中】【火字部】 熺 【廣韻】【集韻】□同熹。
【管子侈靡篇】古之祭有時而星熺。
【註】熺,星之明。
或有祭明星者。
又同熾。
炊也。
【禮月令】湛熾必潔。
【淮南子時則訓】作湛熺必潔。
熻 【巳集中】【火字部】 熻 【廣韻】許及切【集韻】迄及切,□音吸。
【玉篇】熱也。
【博雅】□也。
熽 【巳集中】【火字部】 熽 【廣韻】蘇弔切【集韻】先弔切,□音嘯。
【玉篇】火熾也。
【廣韻】火貌。
熾 【巳集中】【火字部】 熾 〔古文〕□□【玉篇】【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志切,音幟。
【爾雅釋言】熾,盛也。
【詩小雅】玁狁孔熾。
【魯頌】俾爾熾而昌。
又同熺。
炊也。
【左傳昭十年】柳熾炭于位。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
又與俶通。
【詩小雅】俶載南畝。
【箋】俶讀爲熾。
載讀爲葘。
【疏】謂耜之熾而入地,以葘殺其草,故方言入地曰熾,反草曰葘也。
又【周頌】俶載南畝。
【箋】俶載當作熾葘。
◎按正字通雲:朱傳:俶,始也。
載,事也。
箋說非。
然箋必非無據,今存之。
又葉昌據切,音處。
【揚雄解嘲】三仁去而殷墟,二老歸而周熾,子□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
伯音布,葉下懼舉。
熿 【巳集中】【火字部】 熿 【集韻】胡光切,音黃。
【玉篇】本作煌。
詳前煌字註。
又【類篇】火貌。
又【集韻】戸廣切,音幌。
本作晄。
明也。
同爌煌。
【戰國策】炫熿於道。
【司馬相如封禪書】熿炳輝湟。
燀 【巳集中】【火字部】 燀 【唐韻】充善切【集韻】【韻會】【正韻】蜀善切,□音闡。
【說文】炊也。
【左傳昭二十年】燀之以薪。
【周語】火無炎燀。
【註】燀,焱起貌。
又【史記秦始皇紀】威燀旁達。
【前漢敘傳】燀耀威靈。
【註】師古曰:燀,熾也。
又【廣韻】然也。
又【韻會】光明貌。
又【廣韻】【集韻】□旨善切,音□。
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厚燠也。
【呂氏春秋】衣不燀□。
又【廣韻】尺延切【集韻】【韻會】稱延切,□音嘽。
【廣韻】火起貌。
【何晏景福殿賦】冬不凄寒,夏無炎燀,鈞調中適,可以永年。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徒來切,音臺。
【海篇】笠子也。
○按卽籉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徒感切,音禫。
□籠,箱屬。
又【海篇】徒覽切,音淡。
又都敢切,音膽。
義□同。
○按卽、□二字之譌。
燂 【巳集中】【火字部】 燂 【廣韻】似鹽切【集韻】慈鹽切,□音潛。
【說文】火□也。
【博雅】煗也。
【禮內則】五日,則燂湯請浴。
【釋文】燂,溫也。
又【玉篇】灰爛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燂。
【註】燂,炙爛也。
又【新書官人篇】雖王公大人,孰能無悇燂養心,而巔一視之。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火孰物也。
或作燖燅。
又【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覃。
【廣韻】火□也。
又【唐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撏。
【集韻】本作燅。
詳後燅字註。
【說文】本作□。
燃 【巳集中】【火字部】 燃 【廣韻】俗然字。
詳然字註。
【元經】光熙元年夏五月範陽地燃。
又【拾遺記】周武王六年,燃丘之國獻比翼鳥。
燄 【巳集中】【火字部】 燄 【唐韻】【集韻】【韻會】□以冉切,音琰。
【說文】火行微燄燄也。
又【集韻】疾染切,漸上聲。
義同。
又【集韻】【韻會】□以贍切,音豔。
【玉篇】火行貌。
【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
厥攸灼敘弗其絕。
【左傳莊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氣燄以取之,妖由人興也。
【集韻】本作爓。
詳後爓字註。
燅 【巳集中】【火字部】 燅 【玉篇】似廉切,音熸。
【說文】於湯中爚肉。
從炎從熱省。
或作□。
又【玉篇】溫也。
又【唐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撏。
義同。
【廣韻】同□燖爓□。
【集韻】或作□燂煔。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儀禮有司徹】乃燅屍俎。
【註】燅,溫也。
【集韻】本作燂。
詳燂字註。
□字右下從土作。
燆 【巳集中】【火字部】 燆 【集韻】牽幺切,音鄡。
火行也。
又虛嬌切,音囂。
本作熇。
詳熇字註。
燇 【巳集中】【火字部】 燇 【集韻】祖寸切,音捘。
【玉篇】火也。
【集韻】本作焌。
或作焞。
詳焌字註。
【酉集中】【走字部】【玉篇】初緇切。
走也。
盕 【午集中】【皿字部】 盕 【玉篇】同。
珁 【午集上】【玉字部】 珁 【字彙】同瓷。
燈 【巳集中】【火字部】 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
【玉篇】燈火也。
【春明退朝錄】上元然燈,自昏至畫。
【西京雜記】元夕然九華燈于南山上,照見百裡。
【又】鹹陽宮有靑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然鱗甲皆動,炳若列星。
又釋書以燈喻法,有傳燈錄。
【杜甫詩】傳燈無白日。
又【正字通】金燈草,一名山慈姑,醫方取此合爲丸,名玉樞丹,詳本草綱目。
又葉都郞切,音當。
【魏敷鯨魚燈賦】寫載其形托于金燈,隆脊矜尾鬐甲舒張。
【集韻】本作鐙。
【說文】鐙,錠也。
【註】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
今俗別作燈。
非是。
燉 【巳集中】【火字部】 燉 【玉篇】徒昆切【集韻】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
【玉篇】火盛貌。
【廣韻】火色。
又燉煌,郡名。
【漢書】作敦煌。
煌大也。
詳前煌字註。
又【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義同。
又與焞通。
◎按周禮春官菙氏疏,引士喪禮,楚焞作楚燉。
釋文雲:燉,吐敦反。
又徒敦反。
又在悶反。
又祖悶反。
一音純本反。
一音祖舘反。
是燉焞通也。
互詳前焞字註。
燊 【巳集中】【火字部】 燊 【唐韻】所臻切【集韻】疏臻切,□音莘。
【說文】盛貌。
從焱,在木上。
又【玉篇】炎盛和貌。
【廣韻】熾也。
又【說文】一曰役也。
又【集韻】【類篇】□胡瓜切,音譁。
熾也。
又【五音集韻】蘇內切,音碎。
盛也。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古胡切,音孤。
【玉篇】大脯。
【廣韻】脯。
【類篇】埤蒼,□,大膊也。
燋 【巳集中】【火字部】 燋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茲消切,□音椒。
【說文】所以然持火也。
【玉篇】炬火也。
又【廣韻】傷火。
【禮內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
【釋文】焦字又作燋。
子消反。
【管子七臣七主篇】火暴焚,地燋草。
【前漢霍光傳】燋頭爛額爲上客。
又【後漢朱浮傳】上下燋心。
◎按上二義與焦通。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
【集韻】灼龜木。
【周禮春官菙氏】掌共燋契,以待蔔事。
【註】杜子春雲:燋讀爲細目燋之燋。
或曰如薪樵。
之樵謂所爇灼龜之木也。
故謂之樵。
契謂契龜之鑿。
【釋文】祖堯反。
又【集韻】子肖切,音醮。
灼龜炬也。
【儀禮燕禮註】灼燋也。
【釋文】燋哉妙反。
又【集韻】【類篇】□側角切,音捉。
【禮少儀】主者執燭抱燋。
【註】未□曰燋。
【釋文】燋,側角反。
又【集韻】卽約切,音爵。
【周禮春官燋契註】楚焞置於燋,在龜東,楚焞卽契,所用灼龜也。
燋謂炬其存火。
【疏】子春讀燋樵二者,皆作俗讀爲柴樵之樵。
後鄭不從,依音爲雀。
意取莊子爝火之義,熒熒然也。
【釋文】燋,哉約反。
【集韻】本作爝。
或作焳熦。
詳爝字註。
又【集韻】職略切,音勺。
本作灼。
詳灼字註。
又資昔切,音積。
亦灼龜炬。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
持荊然火,以灼龜也。
燌 【巳集中】【火字部】 燌 【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王充論衡】中身則皮膚灼燌。
【玉篇】本作焚。
燎 【巳集中】【火字部】 燎 【玉篇】【正韻】□力弔切,音料。
【玉篇】庭燎國之大事,樹以照衆也。
【詩小雅】庭燎之光。
【釋文】鄭雲:在地曰燎,執之曰燭,樹之門外曰大燭,於內曰庭燎,皆是照衆爲明。
【禮月令】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
【周禮天官閽人】設門燎。
【註】地燭也。
又【玉篇】放火也。
又【詩陳風】佼人燎兮。
【朱傳】燎明也。
又【詩小雅】燎之方揚。
【箋】火田曰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照切,音療。
【廣韻】照也。
又【廣韻】一曰宵田。
又【廣韻】放火也。
【詩大雅】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又【集韻】本作尞。
【前漢郊祀志】尞禋有常用。
【註】師古曰:尞與燎同。
又【唐韻】力小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絞切,□音繚。
【說文】本作□,亦放火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
【註】燎,力召反。
又力鳥反。
又【集韻】或作□。
亦作轑。
【前漢杜欽傳】欲以熏轑天下。
【註】師古曰:轑,讀曰燎。
假借用字。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縱火焚也。
又離昭切,音摎。
火在地曰燎。
【詩小雅庭燎釋文】徐邈音力燒反。
燏 【巳集中】【火字部】 燏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音聿。
【玉篇】光貌。
【廣韻】火貌。
燐 【巳集中】【火字部】 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說文】本作。
詳字註。
【淮南子汜論訓】老槐生火,久血爲燐。
又【詩豳風熠耀宵行傳】熠燿,燐也。
燐,螢火也。
又【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離珍切,□音鄰。
又【集韻】裡忍切,音嶙。
義□同。
燑 【巳集中】【火字部】 燑 【集韻】徒東切,音同。
本作烔。
詳烔字註。
燒 【巳集中】【火字部】 燒 【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屍招切,□音□。
【說文】□也。
【玉篇】燔也。
【禮月令】仲夏毋燒灰。
【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又燒當,羌名。
【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
【廣韻】放火。
【韻會】野火曰燒。
燓 【巳集中】【火字部】 燓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燒切田也。
又【集韻】符分,音汾。
本作焚。
詳焚字註。
燔 【巳集中】【火字部】 燔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
【說文】□也。
【玉篇】燒也。
【廣韻】炙也。
【詩小雅】或燔或炙。
【箋】燔,燔肉也。
炙,炙肝也。
又【大雅】載燔載烈。
【傳】傳火曰燔。
又與膰通。
【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
【釋文】燔,又作膰。
祭肉也。
又【定十四年】腥曰脤。
熱曰燔。
【孟子】燔肉不至。
又【集韻】焚,古作燔。
註詳八畫。
又葉汾沿切。
【左思魏都賦】琴高沈水而不濡,時乗赤鯉而周旋。
師門使火以驗術,故將去而焚燔。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舒贍切,音。
□,行搖曳貌。
燕 【巳集中】【火字部】 燕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宴。
【說文】□鳥也。
籋口布翄枝尾,象形。
【爾雅釋鳥】燕燕,□。
【疏】燕燕,又名□。
古人重言之。
【詩邶風】燕燕于飛。
【玉篇】俗作鷰。
【集韻】亦作。
又【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註】燕,猶褻也。
又與醼通。
【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
【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
【儀禮】燕禮第六。
又【集韻】與宴通。
安也,息也。
【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疏】燕,安也。
【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傳】以安待天子。
【又】或燕燕居息。
【傳】燕燕,安息貌。
【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
【註】閒燕,猶淸淨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
【玉篇】國名。
【爾雅釋地】燕曰幽州。
【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朱傳】燕召公之國。
◎按鄭箋雲:燕,安也。
讀去聲。
今從朱傳。
又【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
【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
【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
世本燕國姞姓。
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又姓。
【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
漢有燕倉。
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
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
本作宴。
引爾雅宴宴,居息也。
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
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
釋文雲:燕,于遍反。
又於顯反。
可証燕之有上聲也。
考證:〔【齊語】昔先君之處事也,使就閒燕。
〕謹照原文先君改聖王。
處事改處士。
牥 【巳集下】【牛字部】 牥 【廣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
【玉篇】良牛名。
日行二百裡。
【□天子傳】用牥牛二百,以行流沙。
【註】此牛能行流沙中,如橐駞。
【未集下】【舟字部】【廣韻】【集韻】□五忽切,音兀。
【玉篇】播舟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罪。
塞也。
燖 【巳集中】【火字部】 燖 【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尋。
【玉篇】本作燂。
詳燂字註。
又【集韻】或作燅。
【儀禮有司徹】乃燅屍俎。
【註】古文燅皆作尋。
記或作燖。
春秋傳曰:若可燖也,亦可寒也。
◎按左傳哀十二年,今本作若可尋也。
又【集韻】慈鹽切【韻會】昨鹽切,□音潛。
【玉篇】本作燂。
【集韻】沈肉於湯也。
或作爓煔。
【儀禮聘禮註】膚豕肉也。
惟燖者有膚。
【釋文】燖,劉音尋。
一本作爓,音潛。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閻。
【廣韻】本作燅。
詳燅字註。
燗 【巳集中】【火字部】 燗 【廣韻】【集韻】□郞旰切,瀾去聲。
【說文】本作爤。
詳爤字註。
燘 【巳集中】【火字部】 燘 【廣韻】武罪切【集韻】毋罪切,□音浼。
【玉篇】燘燘,爛也。
【集韻】熟謂之燘。
又【廣韻】呼罪切【集韻】虎猥切,□音賄。
又【集韻】呼回切,音灰。
義□同。
燙 【巳集中】【火字部】 燙 【字彙】徒浪切,音宕。
【篇海】盪,滌盪也。
出《釋典》。
又【篇海】徒郞切,音唐。
義同。
考證:〔【篇海】從郞切,音唐。
〕謹按從郞切不音唐。
謹照原文改徒郞切。
燚 【巳集中】【火字部】 燚 【五音篇海】以日切,音亦。
火貌。
燛 【巳集中】【火字部】 燛 【類篇】俱永切,音暻。
火名。
一曰日光。
營 【巳集中】【火字部】 營 【唐韻】【集韻】餘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
【說文】市居也。
從宮,熒省聲。
又【玉篇】度也。
【廣韻】造也。
【詩大雅】經之營之。
【箋】營表其位。
又【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
【箋】營治也。
【易繫辭】四營而成易。
【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
【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又【詩小雅】營營靑蠅。
【傳】營營,往來貌。
【釋文】營說文作謍。
小聲也。
又【禮禮運】營窟。
【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又【韻會】軍壘曰營。
【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
【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又【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註】營,也。
一曰衞也。
又營室,星名。
【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又【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
【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正音征。
又【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
【註】屏營,彷徨也。
又【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
【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又【敘傳】營信巫史。
【註】鄧展曰營惑也。
又【廣韻】州名。
舜分靑州爲營州。
【爾雅釋地】齊曰營州。
【註】自岱東至海。
【疏】博物志雲:齊有營丘,豈是名乎。
【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
【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
【註】或曰營丘。
又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又營漢侯國。
在濟南。
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鉤營,地名。
【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又姓。
【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
漢有京兆營郃。
又與熒通。
熒惑,星名。
亦作營。
見熒字註。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辯解也。
【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
【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又葉于方切,音王。
【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茟 【申集上】【艸字部】 茟 【玉篇】古芛字。
註詳四畫。
又【集韻】允律切,音聿。
【博雅】藜也。
又【類篇】兵笛切,音筆。
草名。
【佩觿集】俗以草名之茟,爲筆劄之筆,非。
又【字彙】引《法華經》註:草木花始也。
音委。
燠 【巳集中】【火字部】 燠 〔古文〕灹□【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郁。
【說文】熱在中也。
【爾雅釋言】燠煖也。
【註】今江東通言燠。
【書洪範】曰燠曰寒。
【前漢王褒傳】不苦盛暑之鬱燠。
又通作奧。
【詩唐風】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註】奧本又作燠。
又【小雅】日月方奧。
【禮內則】問衣燠寒。
【註】燠本又作奧。
◎按漢書五行志李尋王莽傳,燠皆作奧。
又與隩同。
【書堯典】厥民隩。
【史記堯本紀】作其民燠。
【集韻】或作□。
又【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音奧。
義同。
又【廣韻】燠釜以水添釜。
又【集韻】威遇切,音嫗。
燠休,痛念聲。
或作噢。
又【集韻】【類篇】□於求切,音憂。
義同。
【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註】燠休,痛念之聲。
【疏】燠,厚也。
休,美也。
〇按釋文休,虛喩反。
燠,徐音憂。
又於到反。
又乙六反。
三音皆可讀。
【集韻】或亦作奧。
又【廣韻】【集韻】□烏皓切,音襖。
【廣韻】甚熱也。
考證:〔【前漢王褒傳】不若盛暑之鬱燠。
〕謹照原文不若改不苦。
燡 【巳集中】【火字部】 燡 【廣韻】羊益切【集韻】夷益切,□音亦。
【廣韻】火甚之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赫訓光燡。
燡燡而爥坤。
【集韻】本作□。
光也。
或作曎。
◎按廣韻,□訓火甚,分爲二。
似不應分。
燢 【巳集中】【火字部】 燢 【集韻】轄覺切,音學。
燥也。
燣 【巳集中】【火字部】 燣 【廣韻】【集韻】□盧感切,音壈。
【玉篇】黃色。
【廣韻】黃焦。
考證:〔【廣韻】【集韻】□盧惑切,音壈〕謹照原文改盧感切。
燤 【巳集中】【火字部】 燤 【集韻】他代切,音貸。
燤焥,煙貌。
又【類篇】他達切,音闥。
義同。
又力蘖切,音列。
火斷也。
◎按集韻十七薛無燤字,惟有爄字,訓火斷也。
類篇疑誤。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笮同。
玬 【午集上】【玉字部】 玬 【川篇】音亶。
玉名。
燥 【巳集中】【火字部】 燥 【唐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喿。
【說文】從火喿聲。
乾也。
【易乾卦】火就燥。
【說卦】燥萬物者,莫熯平火。
【集韻】俗作□。
非是。
又【戰國策】燥于秦。
【註】猶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
義同。
燦 【巳集中】【火字部】 燦 【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音粲。
【說文】燦爛,明瀞貌。
又【集韻】通作粲。
【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爅 【巳集中】【火字部】 爅 【集韻】密北切,音墨。
【玉篇】火貌。
牃 【巳集中】【爿字部】 牃 【廣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疉。
【廣韻】牀版。
【集韻】牀簀也。
或作楪。
◎按楊子方言作牒。
燧 【巳集中】【火字部】 燧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
【玉篇】以取火於日。
【禮內則】左佩金燧,右佩木燧。
【註】金燧取火於日。
木燧鑽火也。
【左傳文十年】命夙駕載燧。
又【定二年】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
【註】燒火燧繫象尾。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註】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又【史記三皇紀】自人皇巳後,有五龍氏。
燧人氏。
又作遂。
【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
【註】夫遂,陽遂也。
【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
猶取火於木,爲木遂也。
又【史記韓安國傳】攻烽燧,互詳烽字註。
【玉篇】同。
亦作鐆。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謹按所引係攻金之事,與輈人無涉。
謹照原文輈人改金有六齊。
〔【史記三皇紀】自人王以後,有五龍氏。
燧人氏。
〕謹照原文人王改人皇。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龍玉切,音錄。
脂也。
又【玉篇】肥也。
燨 【巳集中】【火字部】 燨 【篇海】許其切。
火也。
燩 【巳集中】【火字部】 燩 【廣韻】苦角切【集韻】克角切,□音確。
【玉篇】火乾物。
【博雅】曝也。
又【集韻】詰歷切,音喫。
【廣韻】乾燥也。
燪 【巳集中】【火字部】 燪 【集韻】【類篇】□麤叢切,音怱。
【博雅】爟燪,炬也。
一曰溫也。
或省作。
燫 【巳集中】【火字部】 燫 【廣韻】【集韻】□勒兼切,音鬑。
【玉篇】燫熪,火不絕。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
義同。
【集韻】本作熑。
燬 【巳集中】【火字部】 燬 【唐韻】許委切【集韻】虎委切,□音毀。
【爾雅釋言】燬,火也。
【玉篇】烈火也。
【廣韻】火盛。
【詩周南】王室如燬。
【釋文】齊人謂火曰燬。
又【說文】人名。
【春秋僖二十五年】衞侯燬滅郉。
又【集韻】呼臥切,音貨。
【爾雅釋言】火也。
郭璞讀。
【詩周南如燬釋文】亦讀貨。
【玉篇】同□□。
燭 【巳集中】【火字部】 燭 【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
【說文】庭燎火燭也。
【廣韻】燈燭。
【禮曲禮】燭至起。
【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
又【玉篇】照也。
【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
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
【註】道光照也。
【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
歸邪出,必有歸國者。
漢元鳳四年,燭星見奎婁閒。
又南天燭,藥名。
赤者名文燭。
木而似草。
故又名南燭草。
又石燭,一名水肥,一名石脂,一名石液。
又姓。
【左傳僖二十八年】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又去聲。
【前漢武帝紀】見光集於雲壇,一夜三燭。
【註】服虔曰:燭,音炷。
師古讀如字。
又【唐韻正】音朱。
【張衡東京賦】德寓天覆,輝烈光燭,狹三王之趢趗,軼五帝之長驅。
又【唐韻正】後魏渴燭渾民,亦作可足渾民,又作可朱渾民。
考證:〔【前漢武帝紀】見光集於雲檀,一夜三燭。
〕謹照原文雲檀改雲壇。
燮 【巳集中】【火字部】 燮 【唐韻】蘇葉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協切,□音蜨。
【說文】從言,從又炎。
【爾雅釋詁】燮,和也。
【書洪範】燮友柔克。
【周官】燮理隂陽。
【詩大雅】燮伐大商。
又姓。
【正字通】宋禦史燮玄圖。
又【玉篇】火熟也。
【說文】籀文作□。
從□。
□音飪。
讀若溼。
【註】徐鉉曰:□燮二字義相出入。
◎按說文玉篇合燮□爲一。
集韻燮專訓和。
□本作□,專訓大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陟加切,音奓。
誕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醜鳩切,音抽。
竹相合也。
燯 【巳集中】【火字部】 燯 【集韻】郞丁切,音靈。
本作爧。
詳爧字註。
燰 【巳集中】【火字部】 燰 【篇海】烏灰切,音隈。
煨火也。
燱 【補遺】【巳集】【火字部】 燱 【字彙補】於戲切,音意。
人名。
【高子遺書】恭和王次子惟燱。
燲 【補遺】【巳集】【火字部】 燲 【篇海類編】虛業切,音脅。
火氣也。
燳 【備考】【巳集】【火字部】 燳 【字彙補】同照。
燸 【巳集中】【火字部】 燸 【集韻】汝朱切,音需。
溫也,燒也。
燹 【巳集中】【火字部】 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
【說文】火也。
又【玉篇】先踐切【廣韻】【集韻】息淺切,□音鮮。
【玉篇】野火。
【廣韻】字林雲:逆燒亦作□。
又【集韻】許利切【韻會】虛器切,□音□。
火也。
又【集韻】妨正切,音聘。
火貌。
又敷文切,音芬。
義同。
峍 【寅集中】【山字部】 峍 【集韻】勒沒切。
同□。
□矹,山崖也。
或作硉峍。
又音義通嵂。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嵂崒。
或作峍。
狲 【巳集下】【犬字部】 猻 【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蘇昆切,□音孫。
【玉篇】猴猻也。
燺 【巳集中】【火字部】 燺 【廣韻】【集韻】□苦浩切,音考。
【玉篇】燥也。
【廣韻】火乾。
【集韻】或省作熇。
燻 【巳集中】【火字部】 燻 【廣韻】許雲切,音勳。
同熏。
【列子湯問篇】燻則煙上。
【集韻】熏,俗作燻。
非是。
又【集韻】籲運切,音訓。
【庾肩吾詩】柏燻起文。
考證:〔【列子殷湯篇】燻則煙上。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燼 【巳集中】【火字部】 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刃切,音賮。
【玉篇】同。
詳字註。
【左傳襄四年】收二國之燼。
【註】燼遺民。
【吳語】安受其燼。
【註】燼餘也。
又葉咨辛切,音津。
【詩大雅】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傳】災餘曰燼。
燽 【巳集中】【火字部】 燽 【廣韻】直由切【集韻】陳留切,□音儔。
【廣韻】著也。
【集韻】本作燾。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古我切【集韻】賈我切,□音哿。
筍也。
【廣韻】筍□,筍葅,出南中。
【酉集中】【走字部】【集韻】通都切,音。
【玉篇】□,伏地也。
又【集韻】【類篇】□同都切,音徒。
義同。
爇 【巳集中】【火字部】 爇 【唐韻】【集韻】【韻會】如劣切【正韻】儒劣切,□音焫。
【說文】本作□。
燒也。
從火蓺聲。
【註】徐鉉曰:說文無蓺字,當從火從艸,熱省聲。
【左傳僖二十八年】爇僖負羈氏。
【周禮春官菙氏】凡蔔以明火爇燋。
【史記秦始皇紀】入火不爇。
【廣韻】與焫同。
又【唐韻正】如銳反,義同。
爈 【巳集中】【火字部】 爈 【廣韻】力居切【集韻】淩如切,□音閭。
【玉篇】燒也。
【廣韻】火燒山界。
【集韻】山火曰爈。
又【集韻】良據切,音慮。
義同。
【南史羊元保傳】山澤熂爈。
爉 【巳集中】【火字部】 爉 【類篇】□本字。
爊 【巳集中】【火字部】 爊 【集韻】【正韻】□於刀切,音鏖。
【玉篇】溫也。
【集韻】煨也。
【前漢楊惲傳】烹羊炰羔。
【註】師古曰:炰毛炙肉也。
卽今所謂爊也。
爊,一高反。
【集韻】或作□。
◎按廣韻類篇韻會別作□。
爌 【巳集中】【火字部】 爌 【唐韻】【集韻】【韻會】□苦謗切,音纊。
【玉篇】光明也。
【廣韻】本作曠。
又【廣韻】呼晃切【集韻】【韻會】虎晃切,□音恍。
【廣韻】爌朗,寬明也。
又【廣韻】丘晃切【集韻】苦晃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兤黋。
又【廣韻】火光。
又【集韻】【韻會】【正韻】□戸廣切,音愰。
本作晄,明也。
或作熿兤煌。
【揚雄甘泉賦】北爌幽都。
爍 【巳集中】【火字部】 爍 【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鑠。
【說文】灼爍,光也。
又【呂氏春秋】人民淫爍不同。
又與鑠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爲刃。
【釋文】爍音餘灼反。
義當作鑠。
始灼反。
【集韻】或作鑠。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本作爚。
詳爚字註。
又歷各切,音樂。
暴爍木枝葉缺落貌。
通作樂。
又力角切,音犖。
義同。
或作樂。
爏 【巳集中】【火字部】 爏 【集韻】郞狄切,音歷。
火貌。
或作。
爐 【巳集中】【火字部】 爐 【玉篇】洛乎切,音盧。
火爐也。
【範緻能詩】何如田舍火爐頭。
【備考】【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同。
爑 【巳集中】【火字部】 爑 【集韻】疾雀切,音皭。
本作爝。
同燋熦。
詳爝字註。
爒 【巳集中】【火字部】 爒 【唐韻】【集韻】□力照切,音療。
【說文】本作□。
炙也。
從炙□聲。
【集韻】或作膫。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
義同。
【類篇】或作□。
爓 【巳集中】【火字部】 爓 【唐韻】【集韻】□餘廉切,音鹽。
【說文】火門也。
從火,閻聲。
【玉篇】火焰也。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廉切,□音。
【廣韻】本作燅。
詳燅字註。
【禮禮器】三獻。
爓【註】爓,沈肉于湯也。
【釋文】似廉切。
又【郊特牲】三獻爓。
【釋文】爓,本作□。
夕廉反。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
本作燖。
詳燖字註。
又【正韻】徐心切,音尋。
【禮祭義】爓祭。
【註】湯肉曰爓。
【釋文】音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豔。
【廣韻】光也。
同焰。
【集韻】火光同。
炎,燄,□。
【班固西都賦】光爓朗以景彰。
又【東都賦】吐爓生風。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丁故切,音妒。
格也。
【辰集下】【毛字部】【集韻】雙隹切,音衰。
毿,毛長貌。
一曰狐貌。
或作綏。
爔 【巳集中】【火字部】 爔 【玉篇】許其切,音僖。
火也。
又【集韻】虛宜切,音犧。
本作曦赫曦日光。
或作。
爕 【巳集中】【火字部】 爕 【字彙】俗燮字。
爖 【巳集中】【火字部】 爖 【玉篇】魯紅切,音龍。
火也。
爙 【巳集中】【火字部】 爙 【集韻】汝兩切,音攘。
【玉篇】火也。
爚 【巳集中】【火字部】 爚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火飛也。
【集韻】或作爍。
又【說文】一曰□也。
又【玉篇】光也,電光也。
【廣韻】煜耀,光明。
又【莊子胠篋篇】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
又【班固西都賦】震震爚爚。
【註】奔走貌。
又【廣韻】書藥切【集韻】【類篇】式灼切,□音爍。
義同。
又【廣韻】儵爚,光貌。
又【唐韻正】爚,與燿通。
【荀子緻仕篇】夫燿蟬者,務在明其火,振其樹而已。
【呂氏春秋】作爚蟬。
甪 【午集上】【用字部】 甪 【正字通】角字之譌。
詳角字註。
爛 【巳集中】【火字部】 爛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瀾去聲。
【廣韻】火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
【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
又【廣韻】明也。
【詩鄭風】明星有爛。
又【唐風】錦衾爛兮。
又【大雅】爛其盈門。
【史記蕭何世家贊】何之勳爛焉。
【司馬相如子虛賦】明爛龍鱗。
又【公羊傳僖十九年】魚爛而亡。
【註】魚爛從內發。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麗靡爛漫於前。
【註】索隱曰:列女傳雲:桀造爛漫之樂。
【廣韻】本作爤。
【集韻】與燗,煉□同。
又【正韻】離閑切,音闌。
【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搏兮,靑黃雜糅文章爛兮。
【韓愈江漢詩】凄風結衝波,狐裘能禦寒。
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
◎按集韻類篇別作□。
亦作爤。
爜 【巳集中】【火字部】 爜 【集韻】徂聰切,音叢。
火貌。
爝 【巳集中】【火字部】 爝 【廣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
【說文】苣火祓也。
【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呂氏春秋】湯得伊尹,祓之于廟,爝以爟火。
釁以犧徦。
【集韻】或作燋焳熦。
◎按廣韻:爝燋分訓,與集韻異。
又【廣韻】在爵切【集韻】疾雀切,□音嚼。
又【廣韻】【集韻】□子肖切,音醮。
義□同。
又【唐韻正】呂氏春秋:爝火作焦火。
爞 【巳集中】【火字部】 爞 【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音彤。
【玉篇】熏也熱也。
【廣韻】旱熱也。
【集韻】或作蟲。
又【廣韻】直弓切。
【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
義同。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
【疏】大雅雲漢雲:蘊隆蟲蟲。
爞,蟲音義同。
【爾雅】或省作燭。
通作蟲。
又【集韻】徒東切,音同。
本作烔。
或作燑。
詳烔字註。
◎按爾雅釋文本音同。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敷空切【集韻】敷馮切,□音豐。
山名。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展呂切,音貯。
【博雅】智也。
又【集韻】丈呂切,音甯。
義同。
爟 【巳集中】【火字部】 爟 【廣韻】【集韻】【韻會】□古玩切,音貫。
【說文】舉火曰爟。
【周禮夏官司爟註】杜子春雲:爟爲私火。
鄭謂爟讀如予若觀火之觀。
今燕俗名湯熱爲觀。
則爟火謂熱火歟。
【釋文】觀,古煥反。
又【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
又凡祭祀則祭爟。
【疏】謂祭先出火之人。
又【廣韻】烽火也。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
亦烽火也。
又【周禮夏官司爟註】故書爟爲燋。
◎按杜子春雲:燋當爲爟。
疏雲:子春不從古書燋,還從爟。
然註有此音,今存之。
【酉集上】【言字部】【玉篇】【集韻】□他口切,偸上聲。
誘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逸職切,音弋。
竹索。
又【玉篇】餘織切。
義同。
爡 【巳集中】【火字部】 爡 【集韻】醜伐切,音察。
【玉篇】爡爡,燒起也。
又【集韻】敕列切,音屮。
爡焥煙貌。
又他達切,音闥。
義同。
爢 【巳集中】【火字部】 爢 同。
【屈原離騷】精瓊爢以爲粻。
【註】瓊爢物之珍者。
爣 【巳集中】【火字部】 爣 【廣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帑。
【廣韻】爣朗,火光寬明。
爤 【巳集中】【火字部】 爤 【唐韻】【集韻】□郞旰切,瀾去聲。
【說文】熟也。
同燗。
【廣韻】同爛。
【集韻】亦作煉。
爥 【巳集中】【火字部】 爥 【韻會】朱欲切,音囑。
本作曯。
照也。
一通作燭。
【班固東都賦】散皇明以爥幽。
爧 【巳集中】【火字部】 爧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廣韻】火光貌。
【集韻】或作燯。
爨 【巳集中】【火字部】 爨 〔古文〕□【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音□。
【說文】齊謂之炊爨。
□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內火。
【玉篇】竈也。
【詩小雅】執爨踖踖。
【傳】爨,饔爨,稟爨也。
【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
【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
【註】爨,今之竈。
主於其竈煑物。
【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
【註】爨,火上。
又姓。
【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
【蜀志】建寧大姓。
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韻】或作熶。
詳熶字註。
又取絹切,音縓。
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
義同。
【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註】以火炊水。
◎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爲平聲,靜音爲去聲。
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
註:爨,炊也。
及孟子,以□甑爨。
似皆宜讀平聲。
乃孟子無釋文。
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
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爩 【巳集中】【火字部】 爩 【廣韻】紆物切【集韻】紆勿切,□音鬱。
【玉篇】煙出也。
【集韻】炪爩煙出。
【廣韻】煙氣。
爪 【巳集中】【爪字部】 爪 〔古文〕【唐韻】【集韻】□側絞切,音抓。
【說文】覆手曰爪。
【詩小雅】祈父子王之爪牙。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凡攫閷援簭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廣韻】手足甲也。
【集韻】本作。
或作蚤搔。
◎按韻會雲:說文爪本爲抓爪之爪,非手足甲也。
亦太迂泥,不可從。
又【集韻】【類篇】□阻敎切,音笊。
【集韻】覆手取物。
一曰扟也。
爼 【巳集中】【爻字部】 爼 【正字通】俎字之譌。
◎按說文,玉篇,類篇俱列且部,從仌,不從爻。
字彙雲:爼俗俎字。
非。
《正字通》是。
爬 【巳集中】【爪字部】 爬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巴切,音琶。
【廣韻】搔也。
【韓愈進學解】□羅剔抉。
又【月蝕詩】□沙腳手鈍。
又姓。
【廣韻】本杞東樓公之後,避難攺焉,西魏襄州刺史爬秀。
【廣韻】或作把。
【韻會】或作杷。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同□。
【申集中】【蟲字部】【海篇】同蜿。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音醉。
塞穴也。
獅 【巳集下】【犬字部】 獅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音師。
【玉篇】猛獸也。
【爾雅釋獸】狻麑。
【註】卽獅子也。
漢順帝時疎勒王來獻犎牛及獅子。
東觀記:疎勒王遣使文時詣闕,獻獅子,似虎,正黃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鬥。
◎按後漢書順帝紀作師。
【正字通】獅,牡者有耏髥,尾大如鬥。
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
毎一吼,百獸辟易。
一名白獸。
又【廣韻】犬生二子。
〇按爾雅釋畜:犬生二師,作師。
爭 【巳集中】【爪字部】 爭 〔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
【說文】引也。
從□。
【徐鉉曰】音曳。
□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
【廣韻】競也。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又【玉篇】諫也。
又訟也。
【增韻】理也,辨也。
【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又姓。
【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
義同。
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
【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争,非。
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照原文非理改非禮。
爯 【巳集中】【爪字部】 爯 〔古文〕□【唐韻】處陵切【集韻】蚩承切,□音稱。
【說文】幷舉也。
從爪,冓省。
又【集韻】昌孕切,音偁。
大也,舉也。
爰 【巳集中】【爪字部】 爰 【唐韻】羽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說文】引也。
從□從于。
【集韻】謂引詞也。
【爾雅釋詁】粵于爰日也。
爰粵于也。
【註】轉相訓。
【書鹹有一德】爰革夏正。
【傳】爰,於也。
【詩小雅】爰及矜人。
【箋】爰,日也。
又【爾雅釋訓】爰爰,緩也。
【詩王風】有兔爰爰。
【傳】爰爰,緩意。
又【揚子方言】爰,恚也。
楚曰爰。
又【廣韻】哀也。
又【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
【註】分公田之稅舊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
【疏】爰,易也。
謂舊入公者,乃攺易於所賞之衆。
又【史記張湯傳】劾掠治,傳爰書。
【註】爰,換也。
古者重□嫌有愛惡,故換獄書,使他官考實之。
又【爾雅釋鳥】爰居,雜縣。
【疏】爰居,大如馬駒。
一名雜縣。
【魯語】海鳥曰爰居裔。
又【說文】籀文爲車轅字。
又姓。
【廣韻】袁或作爰。
出濮陽舜裔胡公之後。
愛 【卯集上】【心字部】 愛 〔古文〕□□□【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同。
仁之發也。
從心旡聲。
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
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
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
又姓。
宋刺史愛申。
又葉烏胃切,音穢。
【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
【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
達人兼善,廢已存愛。
【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
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
爲 【巳集中】【爪字部】 爲 〔古文〕□□【唐韻】薳支切【集韻】于嬀切,□音潙。
【說文】母猴也。
其爲禽好爪。
爪母猴象也。
下腹爲母猴形。
王育曰:爪象形也。
又【爾雅釋言】作,造,爲也。
【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
【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又治也。
【晉語】疾不可爲也。
【註】爲,治也。
又使也。
【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
【註】爲,猶使也。
又語詞。
【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又姓。
【廣韻】風俗通雲:漢有南郡太守爲昆。
【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
【廣韻】助也。
【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
【書鹹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
【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
徐雲:四爲字皆于僞反。
又【多士】惟我下民秉爲。
【詩大雅】福祿來爲。
【箋】爲,猶助也。
【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又葉吾何切,音莪。
【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
我生之初,尙無爲。
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爴 【備考】【巳集】【爪字部】 爴 【篇海類編】同□。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胡管切,音緩。
□,徐行。
【戌集中】【阜字部】【集韻】剛鶴切,音各。
人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幾侯張,以朝鮮王子漢兵圍朝鮮降侯。
又【集韻】【韻會】□各頟切,音格。
義同。
爵 【巳集中】【爪字部】 爵 〔古文〕□□□□【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雀。
【說文】禮器也。
象爵之形。
中有鬯酒。
又持之也。
所以飮器。
象爵者取其鳴節。
節足,足也。
【字彙】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
【埤雅】一升曰爵。
亦取其鳴節,以戒荒淫。
【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
鄭箋康虛也。
又《禮記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又【儀禮鄕飮酒禮】揖讓如初,升乃羞無算爵。
又【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
又【集韻】爵位也。
【廣韻】封也。
殷爵三等。
周爵五等。
三等法三光也。
五等法五行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馭羣臣,一曰爵。
【註】爵謂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
【疏】以德詔爵以賢乃受爵也。
又【埤雅】大夫以上與燕賞。
然後賜爵,以章有德,故謂命秩爲爵祿爵位。
【書武成】列爵惟五。
【傳】公侯伯子男也。
又【廣韻】爵,量也。
量其職,盡其才也。
又官名。
【前漢汲黯傳】爲主爵都尉。
又鳥名。
【孟子】爲叢敺爵者鸇也。
【疏】鸇能食鳥雀。
又葉資昔切,音卽。
【陸機贈顧驃騎詩】淸塵旣彰,朝虛好爵,敬子侯度,愼徽百辟。
又葉子結切,音節。
【蘇軾補龍山文】宰夫揚觶,兕觥舉罰,請歌相,以侑此爵。
【註】罰,房穴反。
【玉篇】本作□。
考證:〔【詩小雅】酌彼康爵。
【箋】康,虛也。
又【禮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又【射義】發彼爾的以祈爾爵。
〕謹按發彼有的亦係引小雅賓筵,詩應在酌彼康爵之上,射義亦屬引詩,應以詩爲主。
謹改爲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
鄭箋康虛也。
又禮記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蘇軾補龍山文】宰夫揚觶,兕觥舉罰,請歌相鼠,以侑此爵。
【註】罰,房六反。
〕謹照原文房六反改房穴反。
父 【巳集中】【父字部】 父 【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輔。
【說文】矩也。
家長率敎者。
從又,舉杖。
【釋名】父,甫也。
始生已者。
【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
【爾雅釋親】父爲考。
父之考爲王父。
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
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
父之世父。
叔父爲從祖祖父父。
之晜弟先生爲世父。
後生爲叔父。
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
父之從晜弟爲族父。
又【詩小雅】以速諸父。
【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
又老叟之稱。
【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府。
【集韻】同甫。
【廣韻】男子之美稱。
【詩大雅】維師尚父。
【箋】尚父,呂望也。
尊稱焉。
◎按管仲稱仲父。
孔子稱尼父。
範增稱亞父。
皆倣此。
又野老通稱。
【戰國策】田父見之。
又【詩小雅】祈父。
【傳】司馬也。
又【春秋桓十三年】盟于武父。
【註】武父,鄭地。
【釋文】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又【廣韻】漢複姓。
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
漢初皇父鸞,改父爲甫。
又【正韻】防父切,音附。
父母。
〇按父字古無去聲。
正韻始收入五暮。
俗音從之。
防父切,父字誤。
又葉扶缶切【蘇轍釀酒詩】誰來共佳節,但約鄕人父,生理正艱難,一醉陶衰朽。
考證:〔【廣韻】漢複姓。
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漢初,王父鸞,改父爲甫。
〕謹照廣韻原文王父改皇父。
爸 【巳集中】【父字部】 爸 【玉篇】蒲可切【廣韻】捕可切【集韻】部可切,□婆上聲。
【玉篇】父也。
【正字通】夷語稱老者爲八八。
或巴巴。
後人因加父作爸字。
蜀謂老爲波。
宋景文謂波當作皤。
黃山谷貶涪,號涪皤。
又【集韻】必駕切,音霸。
吳人呼父曰爸。
爹 【巳集中】【父字部】 爹 【廣韻】屠可切【集韻】【韻會】待可切,□音舵。
【廣雅】爹,父也。
【南史梁始興王憺傳】詔徵還朝,人歌曰:始興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時復來哺乳我。
荊土方言謂父爲爹,故雲。
【廣韻】爹,北方人呼父,與南史不合。
【韓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
◎按集韻雲:說文爹,父也。
說文本無父部,又不載多部,集韻引說文誤。
又【廣韻】【集韻】陟邪切【正韻】丁邪切,□雅平聲。
【廣韻】羌人呼父也。
考證:〔【廣韻】爹,父也。
〕謹照原書廣韻改廣雅。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箭。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正韻】聳允切,□音筍。
【廣韻】同簨。
【張衡西京賦】負□業而餘怒,乃奮翅而騰驤。
【薛註】懸鐘格曰□,當□下爲兩飛獸以背負,又以闆置上爲業。
爺 【巳集中】【父字部】 爺 〔古文〕□【玉篇】以遮切,音耶。
俗呼爲父爺字。
【古木蘭詩】軍書三十卷,卷卷有爺名。
忇 【卯集上】【心字部】 忇 【五音集韻】盧則切,音勒。
【玉篇】功大也。
又一本【玉篇】思也。
◎按《說文》止有字,從十。
解曰:材十人也。
玉篇從十,從心□見,然于從十者,則訓曰材十人也。
于從心者,則一本訓曰功大也。
一本訓曰思也。
蓋《說文》之後,廣益之字原多,而從十之,與從心之忇,應必有別。
緣傳寫者譌,註釋者又譌,而廣韻,集韻遂棄此字。
至韓孝彥五音集韻收此字,而註曰功大,又註曰材十人也,則又將從心之忇,混于從十之矣。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集韻】□莫江切,音茫。
五,山名,在蜀。
【正字通】一說蜀山無名,西南夷部有冉駹,今四川之松潘地也。
漢武帝丹開駹,爲汶山郡,唐置松州,宋爲茂州。
考證:〔【正字通】一說蜀山無名,西南夷部有丹駹,今四川之松潘地也。
漢武帝丹駹,爲汶山郡。
〕謹按史記漢書丹俱作冉,據改作冉。
爻 【巳集中】【爻字部】 爻 【唐韻】胡茅切【集韻】【韻會】【正韻】何交切,□音肴。
【說文】交也。
象易六爻頭交也。
【易繫辭】爻者,言乎變者也。
又爻也者。
效此者也。
又爻也者。
效天下之動者也。
又【集韻】後敎切,音斆。
本作效。
象也。
一曰功也。
或作傚効。
通作詨。
【正韻】易,爻法之謂坤。
陸音胡孝切,按易繫辭今文作效。
爽 【巳集中】【爻字部】 爽 "〔古文〕□【唐韻】疏兩切【集韻】所兩切,□音塽。
【說文】明也。
從從大。
【註】徐鍇曰:大,其中□縫光也。
【書仲虺之誥】用爽厥師。
【傳】爽,明也。
又【盤庚】故有爽德自上。
【傳】湯有明德在天。
◎按蔡傳:故有爽德爲句。
自上二字連下,其罰汝三字爲句,爽訓失也。
與孔傳異。
又康誥:爽惟民迪吉康。
又大誥:爽邦由哲。
左傳昭四年:二惠競爽。
又昭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又【書太甲】先王昧爽丕顯。
又【牧誓】時甲子昧爽。
【傳】昧爽,早旦。
又【左傳昭三年】請更諸爽塏者。
【註】爽,明也。
〇按增韻雲:又淸快也。
卽爽塏之義。
又史記屈原賈誼傳:爽然自失矣。
又【爾雅釋言】爽,差也,忒也。
【揚子方言】爽,過也。
【書洛誥】惟事其爽侮。
【周語】晉侯爽二。
【列子黃帝篇】昏然五情爽惑。
又【揚子方言】爽猛也。
齊晉曰爽。
又【廣韻】烈也。
又貴也。
又星名。
細爽,免星七之一。
見【史記天官書】又【左傳昭十七年】爽鳩氏司□也。
【註】爽鳩,鷹也。
又人名,左爽見【戰國策】。
又【類篇】師莊切,音霜。
義同。
【詩衞風】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又【小雅】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〇按朱子詩傳,爽葉師莊反。
集韻,爽本載十陽韻中。
古有此音,不必葉也。
又【老子道德經】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又【楚辭招魂】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註】敗也。
楚人謂羹敗曰爽。
又【左傳定二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
【釋文】爽,音霜。
馬無肅爽之名。
爽,或作霜。
賈逵雲:色如霜紈。
馬融說肅爽,鴈也。
馬似之。
〇按廣韻十陽韻中作驦。
同騻。
不載爽字。
惟集韻驦註雲:通作爽。
又葉音生。
【後漢馬融傳】豐彤薱蔚,崟□槮爽,翕習春風,含津吐榮。
【註】槮爽,林木貌。
爽協音生。
考證:〔【周語】晉君爽二。
〕謹照原文晉君改晉侯。
〔【老子道德經】五味令人口爽。
馳獵田騁令人心發狂。
〕謹照原文馳獵田騁改馳騁田獵。
" 爾 【巳集中】【爻字部】 爾 【唐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音邇。
【說文】麗爾,猶靡麗也。
本作□。
從冂從,其孔,尒聲。
此與爽同意。
又【玉篇】爾,汝也。
【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
又【禮檀弓】爾毋從從爾。
爾毋扈扈爾。
【註】爾,語助。
【廣韻】尒義與爾同。
詞之必然也。
又譍詞。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諾諾復爾爾。
【世說】聊復爾耳。
又同邇。
【詩大雅】戚戚兄弟,莫遠具爾。
【箋】爾,謂進之也。
【疏】邇是近義,謂揖而進之。
【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
【註】爾,近也。
或曰移也。
右之,便屍食也。
【周禮地官肆長】實相近者,相爾也。
【註】爾,亦近也。
又【前漢藝文志】爾雅三卷二十篇。
【註】張晏曰:爾,近也。
雅,正也。
又【集韻】乃禮切,音禰。
【集韻】本作濔。
滿也。
又一曰爾爾,衆也。
又【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註】爾華,盛貌。
【釋文】爾,乃禮反。
又【爾雅釋草】綦,月爾。
【疏】綦,一名月爾,可食之菜也。
考證:〔【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
【註】爾,近也。
或曰移也。
右之,便屍食也。
〕謹照原文上右下增之字。
爿 【巳集中】【爿字部】 爿 〔古文〕□【篇海】疾羊切。
見龍龕。
義闕。
【說文】牀從木爿聲。
【註】徐鍇曰:爿則牀之省。
象人衺身有所倚著。
至於牆□戕狀之屬,□當從牀省聲。
李陽冰言木右爲片,左爲爿。
【說文】無爿字,故知其妄。
【鄭樵六書略】爿,殳也。
亦判木也。
音牆。
隷作爿。
【周伯琦正譌】爿,疾羊切,判木也。
從半木。
左半爲爿,右半爲片。
【正字通】唐本說文有爿部。
張參五經文字亦有之。
周鄭二家皆以李說爲然。
與徐說相反。
然鄭謂殳卽爿,誤也。
判木之說近是。
◎按徐鍇素稱博洽。
果唐本《說文》有爿部,鍇卽唐宋閒人,不應雲無。
且玉篇亦無爿部,類篇爿字偏旁歸幷片部,篇海止有牀部,亦俱無爿部。
司馬光曰:傳寫之譌,片或作爿。
此皆祖述說文。
若據周鄭二家,而廢徐氏之說,亦未爲當,存以俟考。
又字彙,蒲閑切,音瓣。
爿片未知所據,然爿片二字,今俗音有之。
牀 【巳集中】【爿字部】 牀 【唐韻】【集韻】仕莊切【正韻】助莊切,□狀平聲。
【說文】安身之坐者。
【廣韻】簀也。
【釋名】人所坐臥曰牀。
牀,裝也。
所以自裝載也。
【廣雅】棲謂之牀。
【通俗文】八尺曰牀。
【易剝卦】剝牀以足。
【註】牀者,人所以安也。
又井榦曰牀。
【樂府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牀。
又【爾雅釋草】盱虺牀。
【註】蛇牀也。
一名馬牀。
【廣韻】俗作床。
牁 【巳集中】【爿字部】 牁 【廣韻】古